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4-03 17:32: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粮食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滑县作为河南省传统的农业大县,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湿润,农产品种类丰富,以小麦、玉米和大豆种植为主,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以及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也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生产功能区。进入新时期以来,滑县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履行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不断加大在农业科技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中的投入力度,粮食的稳产增产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也助力了滑县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的构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部署,因此,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产量,对于滑县的发展至关重要。

1滑县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

1.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滑县地处河南省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降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具备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多种优势。因粮食单产水平曾连续22年保持河南省第一位,滑县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并连续11年受到国家表彰,“十三五”以来,滑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并保持相对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滑县粮食播种面积约309.92万亩,位居全省第四位,总体保持相对增长的态势,在主要农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约为181.09万亩,玉米播种面积约为126.74万亩。在202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约6825.80万t,其中滑县粮食产量约162.48万t,比2019年增加0.96万t,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小麦产量约94.17万t,玉米产量约67.40万t。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再创新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这进一步巩固了滑县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的地位。

1.2粮食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耕作效率全面提升

近年来,滑县始终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科技育种、信息化耕作等措施。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滑县适宜种植小麦的地理条件,坚持以科技引领企业的战略,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推动良种繁育和优质专用粮的生产,全县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种粮农民的收入。

在粮食耕种的环节,滑县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结合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农机的无人耕种,截至2020年,农机总动力达到203.45万kW,位居全省前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力成本降低。在信息技术领域,滑县大力引进无人机和5G通信技术,对田间粮食的播种、生长实施精准监控,降低了自然因素对粮食种植的影响。为加强农业的社会保障工作,滑县专门构建了农业线上平台和手机App,例如2018年5月上线的“滑县农管家”微信小程序,专门发布相关的农用资讯和农技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1.3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

农田设施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滑县始终坚持“耕地农用”的措施,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兴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进一步巩固粮食的生产基础。近年来,滑县规划修建高标准农田155万亩,截至2020年,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34.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9%,同时还打造了全省最大的5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这进一步保障了滑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白马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作为滑县全力打造的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是集良种培养、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是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培育的基地,总面积约10.5万亩。区内田地平整,灌溉设施齐全,为粮食的增产增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滑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代表性项目,夯实了粮食生产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了滑县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的地位。

2滑县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耕地问题日益严重

粮食生产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很高。现阶段,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水利、灌溉设施存在布局不合理、老化的现象,由于受降雨、季风及地形的影响,该县天气变化剧烈,年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且高标准农田项目缺乏资金支持,建设效率较低,无法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由于道路设施不通畅,造成农田分散,增加了粮食种植的成本。耕地是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滑县城镇化建设也在逐步加快,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布局,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用耕地,现代交通网络的建设也在不断地挤压粮食产业的发展空间[1],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耕地数量也因此大幅减少。同时,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缺少科学指引,农民为稳定粮食产量,往往会将大量的农药、化肥投入到粮食种植过程中,造成了土壤养分比例失衡、耕地质量严重下滑的局面。耕地问题已对粮食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2.2“产粮大县、经济弱县”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滑县的经济水平却增长缓慢。2020年,滑县人均GDP约3349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约28685元,均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这也造成了滑县“产粮大县、经济弱县”的不利局面。滑县虽然粮食产量高,但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没有一个支撑经济的“强力点”,使得全县的财政收入较少且来源较为单一,由于粮食生产存在弱质性和周期性,一旦粮食产量出现波动甚至下滑,将极大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滑县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产量,每年需要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粮食产业发展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速度[2]。同时,粮食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往往低于二三产业,且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滑县与其他非粮食主产区间的经济差距也因此加大,这也是滑县“产粮大县、经济弱县”形成的根本原因。

2.3科技发展动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财政收入较为单一,因此缺少足够的涉农资金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缓慢。在农技推广领域,滑县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存在工作人员少、业务繁重等问题,加之缺少完善的服务管理制度保障,农技推广工作也因此进展缓慢。现阶段,滑县的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多在40岁以上,农技推广队伍中也出现了人员老龄化、结构断层等问题[3],农民对于新兴技术的接受与应用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推广的进程。缺少专业的人才队伍也是滑县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现阶段,全县缺少足够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专业层次单一,理论知识陈旧,加之缺少足够的教育培训机会,造成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局面,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4]。

2.4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产业链较短

滑县作为产粮大县,粮食生产部门多以初级加工为主,以原粮销售为主,全县缺少具备精深加工技术的企业,这也造成了粮食产业链短、产品经济效益低的局面。首先,滑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链的发展基础薄弱、水平不高,各环节之间难以实现有效融合,协同发展的效率低下,产业链无法得到有效延伸,造成了产品附加值低下、性价比偏低等问题[5]。其次,滑县缺少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引导和支撑的作用,现有的农业企业也面临着数量少、经营规模小、经营分散等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科技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且辐射能力有限,难以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集聚效应。最后,企业对于品牌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乏足够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难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滑县粮食产业发展对策

3.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

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针对滑县现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应持续贯彻“藏粮于地”战略,坚决打破各乡镇之间的界限,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引导,保障1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深入挖掘粮食产业的发展潜力,坚决按照“全县一盘棋”的发展原则,综合统筹田间道路、水利灌溉、电力配套等项目设施的建设工作和优化升级,有效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面对城镇化加速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的局面,滑县政府应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布局合理、生产稳定的原则[6],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78万亩[7]、粮食生产功能区160万亩,进一步巩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稳定粮食的播种面积,防治耕地“非农化”的问题。

3.2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和补贴力度

面对滑县“产粮大县、经济弱县”的局面,首先,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作用,完善种粮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拓展财政资金覆盖的领域,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缓解滑县经济发展的压力;其次,对产粮大县因全力发展粮食产业而造成经济水平较低的局面,给予足够的弥补,通过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提高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粮食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景;最后,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采取支持农产品价格、收购过剩的农产品等手段,来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以保证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的发展。

3.3加快农技推广工作,完善产学研机制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粮食产量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动力。首先,现阶段滑县农业生产正从以人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型[8],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服务,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组织化水平。其次,滑县应持续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依托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实施农技的推广与指导工作,为农民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和农技指导。最后,还要对现有的农技推广部门和人员实施优化配置,完善服务管理制度,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效率。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支持。滑县现阶段应进一步制定完善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加强农业企业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粮食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成立专家科研工作站,邀请高校的学者与首席科学家亲临现场开展相应的农业指导工作,同时组织农业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参观和培训,学习引进最新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理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大限度地支撑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4贯彻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注重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针对现阶段粮食系统中人才队伍断层、断档的问题,滑县应注重粮食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全力实施“洹泉涌流·智汇滑州”人才集聚计划。一方面,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的步伐,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创建一定数量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才科研工作站,改善人才工作的环境,保护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周转房和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细化“一岗一房”人才政策,多渠道开发岗位,同时加大对引进人才的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力度,维护人才的相关权益,保障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现有的人才队伍,要做好培养与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人才交流活动,签署相关人才引进协议,接收每年高校推荐的优秀毕业生到企业任职工作,推动人才队伍建 

参考文献:

[1]辛和平,路锦燕,买丽瓦提,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21(2):57-58.

[2]陈松,朱熠鹏,李正丽.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农业气象服务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20,37(6):106-107.

[3]邢千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建设[J].新农业,2020(14):34.

[4]刘丙章,孙永联.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举措与方法研究[J].新丝路,2021(6):232.

[5]莫锦博,黄建林,叶琳琳.农业气象观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策略探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9):16-17.

[6]白澄,余剑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气象服务农业发展思考[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7):70-71.

[7]王浩宇,刘桐义,王焕,等.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6,47(5):40-41.

[8]刘茂林,高革民,康立宁,等.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9):89-91.

[9]田家波.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举措与成效探析[J].绿色科技,2020(7):147-148.

[10]郭东艳.乡村振兴背景下淇县气象服务工作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2):192+196.

作者:盛涵 马松林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