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4 11:21: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森林康养是林业供给侧改革的新业态,是林业产业、卫生健康产业等多产业融合的混合产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健康长寿生活方式。依托于森林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与医学、养生有机融合,能够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保健养生和康复疗养的服务活动。但我国森林康养实践工作仍处于模仿和套用国外运行模式的情况,且森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浪费式开放。为促进森林康养产业规范发展,需加快分析与梳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探索新业态成熟的发展模式,增加优质生态产品服务供给,使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点。
1森林康养产业市场发展的内驱力
1.1国家层面:国家全力支持与鼓励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在我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视域下,国家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建设高度重视,针对森林康养产业持续开展顶层设计。国家发改委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中明确提出自2021年降低森林康养相关企业的所得税缴纳税率,并界定了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产业范围,极大激发了企业的发展动力与开拓步伐。2022年1月,国家林草局印发了《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至2025年,森林康养产业的服务人数需超过6亿人次。为实现森林康养多元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明确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与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布局和主要任务。基于国家宏观层面的产业支撑政策,为森林康养产业规模的有序扩大提供路径指引,能够推动森林康养做大做强做优,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1]。
1.2需求层面:森林康养产业符合民众的康养需求
在森林康养产业的需求层面中,民众主要对森林康养存在健康需求、养老需求、亲子需求和文旅需求等。目前,我国亚健康群体比例已达7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亚健康和老龄化问题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市场需求的扩大,森林康养产业作为传统医疗服务的外延,逐渐成为了亚健康人群的治疗场所和老年群体的养老场所。在“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的提出下,在社会中形成了全面追求健康生活的氛围,且人类具有“亲水”与“亲近森林”的天性需求,使森林康养旅游即将面临“爆发式”增长。城市人群面临生存挑战,更倾向于通过回归森林、回归自然的方式放缓生活节奏和调节身心压力,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以此为森林康养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1.3战略层面:森林康养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森林康养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增长极,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且森林康养产业涵盖养生、医疗、养老、休闲、旅游等诸多产品服务,其产业的延伸链长、覆盖面广,将林业与乡村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提高乡村产业资源的附加值,促进乡村一、二产业的转型与创新,为乡村区域发展提供新动能。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首项战略任务,需要拓展农业的功能和产业价值,而森林康养产业正是农业产业链升级与延伸、实现产业增值增效、提升乡村经济价值的必要发展方向。同时,森林康养能够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使乡村由“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型,以此从产业、社会和生活等方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2乡村振兴视域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困境
2.1乡村森林康养产业模式单一,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未充分认知森林资源的开发功效,森林康养产业模式和康养产品单一。产业经营模式以森林观光旅游为主,未将康养项目与地域文化特色和乡村自然资源相融合,缺乏现代化的创新转型模式。乡村的森林康养产业链条短,未合理开展集中式、规模化的产业经营,缺少知名品牌,经营档次不高。森林康养产业的服务项目笼统,未切实根据各群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致使产业服务和宣传的精准化与广泛性程度较低,从而制约了乡村森林康养产业“旅游+”“生态+”等模式的融合拓展。
2.2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匮乏,难以适配产业发展
森林康养产业是依托于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综合型新型产业,涉及林业、旅游业、农业、生态保护和医疗保健等多种行业。由于产业结构的复合性和服务种类学科要求的广泛性,使其在森林康养师、康养服务管理与森林旅游规划、森林基地建设、项目营销宣传等岗位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但当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人才严重匮乏,森林康养产业基地主要聚集于城市郊区和乡村,与大多数人才就业方向相背离,且缺乏健全的人才管理培养机制,因此无法适配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
2.3康养企业缺少资金积累,影响产业规模的拓展
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设与项目开发,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最新的医疗技术、便利的城乡交通体系等多重要素。诸多建设要素的聚集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康养企业在项目运营和资源开拓等方面都能稳定推进。但现阶段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存在较为艰巨的金融难题,且信贷风险和保险风险高,贷款抵押资产单一。由于建设成本高、回收周期长、营收稳定性低,导致其在融资市场中缺乏认可,社会资本吸引力不足,严重影响森林康养产业规模的拓展,使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3]。
3乡村振兴视域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3.1开发多元产业模式,挖掘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延伸森林康养产业链,当前应大力开发多元化的森林康养产业模式,积极提高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森林体验和生态保健的多样化需求。乡村振兴视域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以森林养生基地建设和森林小镇打造为切入点,开发森林疗养功能设施,提升森林康养产业服务品质。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需基于自然环境、森林资源和乡村生态,以调养身心、强健体魄、修身养性以及养老服务为目的,满足多类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森林养生基地需根据区域功能建设不同种的服务项目类型,并按照类型构建森林养生场所和森林养生活动。比如,可基于森林康养基地特点和游客疗养需求,开发保健型、康复型、运动型、文化型、饮食型等康养服务项目。保健型是以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洗涤心灵和放松身心为目的,可建设森林音乐吧、森林温泉、森林绿道等项目;康复型是以治疗身心疾病为目的,可建设森林心理咨询室、空气负离子养生馆、植物精气养身馆等服务场所;运动型是以通过森林运动强身健体为目的,如林地栽植、农业种植和登山慢跑等;文化型是以依托于文化交流和体验来调养身心为目的,如森林瑜伽馆、森林禅修室、养生操排练和森林茶室等;饮食型是以借助森林天然、高品质食材食疗养生为目的,可建设森林食疗馆、森林原生中草药馆等场所[4]。
3.2打造森林康养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快速跟进国家“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提升森林康养综合服务水平,应重点打造一支懂康养业务、爱康养事业、会康养经营的实用型人才队伍,并大力做好森林康养服务人才的待遇、职称和安置等保障工作,以此促进森林康养产业高素质人才的规模化引进。同时,森林康养企业应强化校企合作,与开设森林康养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育人,为毕业生提供多岗位就业渠道,并支持与鼓励相关高校开设康养产业相关专业,加快与森林康养产业、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等相关的特色学科建设,助推高校建设实用型康养人才培养基地。我国森林康养服务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还应围绕服务项目、客户层次进行针对性培养,根据各类森林康养服务项目的市场定位进行人员配备(如表1),以此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康养服务需求。森林康养企业可对人才分阶段开展政策类培训、运营管理类培训、森林教育类培训和专业技能类培训等。政策类培训是使康养服务人员及时把握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打造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森林康养服务基地,并围绕乡村振兴规划要求,探索提高乡村产业经济水平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运营管理类培训使康养服务人员掌握企业森林康养基地的策划定位、建设规划、项目设计与客户需求等问题,使其围绕企业发展重心,推动产业的创新转型;森林教育类培训是为康养服务人员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品牌创建课程,使其了解更多森林康养精品特色项目,学会项目策划、活动组织、任务编制和风险规避;专业技能类培训是针对康养项目中太极、放疗、茶道、香道、瑜伽等服务项目的专业化技能培训,实现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有益补充。通过打造森林康养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符合基地市场化运作的专业人才,形成技能优良、服务意识强和职业操守好的康养人才队伍[5]。
3.3全方位加大对康养的金融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针对当前森林康养产业的资金缺乏问题,除政府加强财政支持外,还应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优化资金补贴管理模式,严格处罚财政资金滥用、乱用行为,并进一步降低森林康养产业的税费,提升信贷支持力度,解除社会资本的投资限制。森林康养企业还可引入私人资本,不仅能够弱化产业经营风险,还可降低康养创新项目的融资门槛,有效减少政府债务压力。同时,政府还应鼓励金融机构为森林康养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使金融机构根据森林康养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贷款方案,补充金融产品,比如“休闲农庄贷”“康养项目服务贷”“康养产业链融合贷”“森林康养与农业融合贷”等。对于抵押贷款项目单一问题,政府还应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提高林权抵押贷款率,并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收益与林权流转合同凭证贷款模式,拓宽林权抵押、农业土地使用权抵押、森林保险等贷款抵押规模,为森林康养产业提供金融保障。通过与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协同构建和创新保险基金及保险服务模式,降低贷款信用风险,以有效实现产业经营的风险分担,推动森林康养产业架构和产业链的完善。
3.4构建产业等级制度,立足地域特色资源禀赋森林资源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的根本,但森林资源具有复杂性。为梳理各类森林资源的权重和等级,明确资源挖掘次序,提升资源利用率,应根据森林康养企业发展侧重点和产业类型,构建资源产业等级制度;对森林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进行具体规划,为各类资源进行评分(如表2),以此为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的资源开采提供清晰指引。除对各类森林资源的权重划分外,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设还需根据地理区位、交通可达性以及景观特色的独特性等,制定康养产业的建设标准,有效预估游客的消费能力,明确森林康养产业的投资金额和预期回报率,以此提升康养产业和服务项目的市场竞争水平。森林康养产业应充分依托生态资源,立足资源禀赋,针对各处资源特点建设森林康养基地。比如,将空气含氧量、空气负离子含量高的区域建为氧吧体验区,将宗教古迹聚集和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区域建成知青文化区,将森林覆盖率高、山体和水体丰富的区域建成风景观赏区,以此促进森林资源的盘活,挖掘森林康养产业的“新蓝海”。同时,充分发挥森林景观和地域文化等区域特色,丰富森林康养产品,打造基于民族风情、历史人文资源的森林康养服务项目,促使游客能够依托多元地域产业项目品特色山珍美食、赏土家民俗文化、观生态山水美景、过康养休闲生活,形成层次化的森林康养产业业态[6]。
4结语
森林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森林康养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乡村文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在国家宏观政策、民众康养需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应开发多元产业模式,打造森林康养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政府与金融机构等主体应加强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构建产业等级制度,明确各资源类型的利用价值,打造具有乡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康养产品,以此不断提升森林康养产业的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胡映,潘坤.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农民主体性研究[J].农村经济,2022,(03):77-83.
[2]李敏菁,王姿懿,刘雅涵,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1,(09):145-146.
[3]陈玲,师晨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探索———以陕西安康为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8):41-42.
[4]黎明,邓德明,魏德福,等.福寿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在森林康养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22,9(03):45-51.
[5]郭樑,吴杨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浅析———以洪雅·峨眉半山七里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03):73-74+62.
[6]沈文,沈睿,杨加猛.森林康养基地游客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淳游子山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2,(02):106-112.
作者:叶俊南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梁王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