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2018年投入产出的数字经济效应

2018年投入产出的数字经济效应

时间:2023-04-09 14:39: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2018年投入产出的数字经济效应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018年投入产出的数字经济效应

0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将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放大,2020年疫情的蔓延使世界各国经济下滑十分严重,失业率上升,服务业岗位成为疫情中受损最严重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为加速数字化转型制造了契机,在线视频、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行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数据标注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岗位不断涌现。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究其就业效应有着重要意义。国外有关数字经济与就业关系的研究相对较早,很多研究者认为,数字技术进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技术进步引发的失业和新就业并存,数字经济对就业岗位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1—4]。2019年,美国数字经济总量占当年GDP的9.6%,数字经济支持了770万个全职和兼职工作,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5.0%。国内众多研究均显示:数字经济引发的就业岗位增长数量可观,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调整、创造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7]。在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上,宫瑜(2019)[8]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创造就业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总量具有正向影响;夏炎等(2018)[9]发现数字经济大幅度影响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规模。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劳动技能结构的影响上,叶胥等(2021)[10]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逐渐提高,数字经济发展促使就业向着结构制造化与高技能化方向发展。陈斌开和马燕来(2021)[11]认为数字经济发展促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技能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替代中等技能劳动力的成本降低,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比开始下降,就业极化问题显现。可见,数字经济发展促使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就业形态,进而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本文基于2018年全国149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数据①,并结合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已有的行业分类情况,划分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并将149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合并成包含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24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借助合并后的投入产出表,对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效应进行测算,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行业间的异质性和关联性。

1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划分及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1.1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划分

研究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产出变化带来的就业效应,基础工作是将全部行业投入产出表中的数字经济行业剥离出来,并且重新编制成包含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投入产出表。由于数字经济具有跨行业的特点,数字经济活动几乎可以分布到所有的传统行业当中去。现行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体系中,任何行业都有可能包含电子商务部门,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不断交织,这给统计上数字经济行业的划分带来了困难。从已有的行业分类来看,国际上不同的组织机构有着不同的、特定的行业分类标准,OECD基于交易活动的特征来识别数字经济活动,BEA以ICT行业为核心来定义数字经济行业。国内官方机构对数字经济行业分类的研究相对较晚,其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中国研究数字经济较早的机构,主要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2018年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以及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都对数字经济有关行业进行了划分。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分类为基准,根据数据可得性将数字经济核心行业重新归纳为6个行业,即数字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研究与开发行业、数字产品行业;并在《2018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149个具体行业中剥离出16个代表性的细分行业,与6个数字经济核心行业进行对应,从而形成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分类表(见表1)。

1.2数字经济核心行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虽然数字经济行业分类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包含数字经济行业的投入产出表。由于《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对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并不完全一致,无法获取细分行业的全部数据,因此,本文在划分出6个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之后,以2018年149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为母表,结合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各个行业对应的就业数据,利用RStudio软件继续对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进行拆分与合并,重新编制成24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见表2),其中,包含了6个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以及18个其他非数字经济行业。具体包括数字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研究与开发行业,数字产品行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热燃水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行业,卫生行业,文体娱行业,公共社会行业。

2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2.1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直接与间接效应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大量传统行业正在面临数字化转型,机器人的应用导致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失业,低技能的就业岗位十分容易被取代。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数字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多,数据分析师、软件开发师等岗位不断增加。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用工需求,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全职或者兼职司机,外卖和快递的增加需要更多的配送人员。实际上,数字经济的扩张不仅对数字经济相关行业本身的就业带来直接影响,而且也间接影响其他行业的就业量。

2.1.1直接就业效应

数字经济对就业的直接影响是指由于数字经济核心行业总产出变动导致本行业内就业人数的变动。行业的直接就业效应可以用直接就业系数Li来表示,是指每万元的总产出直接占用的劳动力数量,直接就业系数li=EiQi,其中,Ei表示i行业的就业人数,Qi表示i行业的总产出,其对角矩阵形式用L表示。根据重新编制的数字经济核心行业投入产出表中的总产出数据以及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各行业就业数据计算得到全部行业的直接就业系数,结果见下页表3。总体上,6个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对应的直接就业系数之和为16.79,说明当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中的每个行业各增加一百万元的总产出,将导致所有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增加16.79个就业岗位。通过比较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内部的直接就业系数可知,软件行业、研究与开发行业、数字产品行业的直接就业系数较高。其中,软件行业的直接就业系数是互联网行业的2.3倍。数字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的直接效应相对较低,且比较接近。通过比较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直接就业系数可知,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教育行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直接就业系数远大于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系数。

2.1.2间接就业效应

在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时,不能仅将视角局限于直接影响的就业量,这样无法识别数字经济的间接就业效应。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间接途经带来的就业量的变化不容忽视。间接就业效应是指一个行业的产出变化除了导致本行业就业变化外,还会对其他部门的就业产生影响。在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构成矩阵A,完全需求系数cij是通过aij计算得来的,其矩阵形式为C=(I-A)-1。各行业的完全就业系数为wj=åi=1nlicij,完全就业系数矩阵W=LC。间接就业系数等于完全就业系数减直接就业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间接就业系数之和为8.46,说明数字经济核心行业总产出各增加一百万元,将间接带动其他行业增加8.46个就业岗位。其中,数字设备制造业的间接就业系数依旧最大,每增加一百万元产出,会导致其他行业增加4.97个就业岗位,其间接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其他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可见数字设备制造业的就业影响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带动其他行业就业。软件行业的间接就业系数为负,说明软件行业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就业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也表示目前软件行业的发展使得软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需求迅速增加,从而带来了软件行业巨大的直接就业市场,但是该行业发展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代替部分劳动力,通过间接途经减少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对就业产生影响,直接就业影响和间接就业影响的程度不同。在某些行业中,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就业影响比直接就业影响更大。数字设备制造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制造业大类中的一部分,它对其他产业产品加工和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其他行业就业最重要的部门。因此以数字设备制造业为例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其他部门就业的具体影响,Yi表示第i行业的最终产品产出总量,lici1Y1表示数字设备制造业最终产品的产出增加对其他行业就业量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数字设备制造业每增加百万元最终产品产出对其他行业就业量的影响,如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看出数字设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产出每增加一百万元,其他行业的就业量会相应地发生变动,受到影响最大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最容易带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数字设备制造业每增加一百万元最终产品产出,会促进制造行业增加5.35个就业岗位。制造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数字技术的进步会对劳动力产生替代作用,但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依旧我国就业人口中规模较大的行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农林牧渔业的就业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农林渔牧业作为第一产业,其所使用的劳动力受到数字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不大。第三,数字设备制造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就业影响程度不同,对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就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对教育行业、房地产业的就业影响较小。可以发现,数字设备制造业对三次产业就业的影响不同,第二产业的就业受到的影响较大。

2.2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对就业的拉动和推动效应

一方面,从行业关联来看,数字技术的使用降低了实物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消费者剩余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整体上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产出和就业增加,这是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数字经济自身的发展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并推动其他各行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在投入产出表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用于分析和比较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其在确定主导产业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就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从对劳动力的拉动和推动角度来反映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的。就业影响力系数表示第j行业增加单位最终产品对各部门劳动力的拉动程度,就业感应度系数表示第i行业增加单位最终产品对所有部门占用劳动力的推动程度。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可得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影响力系数和就业感应度系数。从总体上来看,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影响力系数和就业感应度系数存在差距,整个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影响力系数均值大于1,就业感应度系数均值小于1,可以反映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发展对于就业量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拉动作用。其中,数字设备制造业的就业影响力系数和就业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表示该部门对其他部门就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都较大,且大于社会对就业的平均拉动和推动作用。而电子信息通信行业的就业影响力系数和就业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即该部门对其他部门就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都较小,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与我国电子信息通信行业还处在持续发展阶段、综合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有一定关系。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研究与开发行业以及数字产品行业的就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就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这3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对各部门就业数量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其他行业就业的推动作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要求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各部门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程度较高,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群就业需求较大,这也反映了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具有典型的创新驱动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感应度系数和就业影响力系数的变化并不一致,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总推动效应大于总拉动效应。数字设备制造业是创造劳动力需求和推动劳动力需求增加的主导行业,这与该行业的完全就业效应一致。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和推动程度不同,主要是因为各个行业的技术构成存在差异。

3结论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就业的影响在持续变化。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第一,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就业量,软件行业的就业直接效应最高,数字设备制造业的间接就业效应最高。因此,关注就业效应时应关注其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在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要提高对数字设备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加强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从而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各行各业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和高校要重视对数字人才的培训和教育,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行业的高质量就业。第二,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就业感应度系数和就业影响力系数的变化并不一致,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总推动效应要大于总拉动效应。数字设备制造业是创造劳动力需求和推动劳动力需求增加的主导行业。数字经济对于就业的贡献与产业链、供应链息息相关。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投入力度,还要在吸引就业人员的同时重视就业需求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推动就业增加,实现我国居民的高质量就业。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交织在一起,很多传统行业中的数字经济部分还未分离出来,统计数据也无法覆盖所有的数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核心行业中部分细分行业的就业人数无法获得,计算所使用的数据是合并后行业的总产出和就业人数。另一方面,官方发布的投入产出表截至2018年,由于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再加上数据的滞后性,数据精确度上或有偏差。随着未来数字经济和就业数据的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

[1]AcemogluD.TechnicalChange,Inequality,andtheLaborMarket[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2,40(1).

[2]GraetzP,GuyM.RobotsatWork[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18,100(5).

[3]BehamB,PrägP,DrobnicS.Who’sGottheBalance?AStudyofSat⁃isfactionWiththeWork-familyBalanceAmongPart-timeServiceSectorEmployeesinFiveWesternEuropeanCountr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2012,(18).

[4]AcemogluD,RestrepoP.RobotsandJobs:EvidenceFromUSLaborMarkets[R].NBERWorkingPaper,2019.

[5]杨骁,刘益志,郭玉.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基于机理与实证分析[J].软科学,2020,34(10).

[6]何宗樾,宋旭光.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机理与启示——疫情发生之后的思考[J].经济学家,2020,(5).

[7]戚聿东,刘翠花,丁述磊.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质量提升[J].经济学动态,2020,(11).

[8]宫瑜.数字经济对我国就业总量的影响[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6).

[9]夏炎,王会娟,张凤,等.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非农就业影响研究——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7).

[10]叶胥,杜云晗,何文军.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结构效应[J].财贸研究,2021,32(4).

[11]陈斌开,马燕来.数字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影响——技能替代视角的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2).

作者:王硕 李云发 贾小爱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