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9 16:16: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牛生产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课程思政是加强高等院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中贯穿思政教育,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服务型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当课程建设结束后,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无形中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新时代的高校动物科学人才培养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将专业技能与立德树人有机地结合。从“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同源性入手,把“立德树人”贯穿课程教学,深入挖掘牛生产学课程德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2]。深入分析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实现思想政治和专业技能充分融合[3]。将思政教育与牛生产学专业教学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进课本、进课堂、进头脑,最终达到知识、能力、品德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牛生产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整体规划
牛生产学是动物科学重要的专业核心课,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始终以强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目的[4-5]。通过研究创新教育和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与改进课堂管理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在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教学方面,结合案例教学、人物事迹、媒体材料和专家讲座等素材,阐明国家对牛产业和草畜业的重视,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将牛生产学领域有重要突出贡献的企业及人物事迹(如冯仰廉先生、伊利乳业等的事迹)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刻苦钻研、拼搏奋斗的奉献精神;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激发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案例素材,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思想。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已初步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秉承“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坚持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关爱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教育工作者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培养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和为社会服务方面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党日活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和思想政治意识。牛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牛生产学思政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牛生产学知识的同时,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及前辈事迹,尤其是对学者贡献产生共鸣;关注牛生产学人文,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配合我国大力发展饲养草食家畜生产的策略,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牛生产学发展需要、胜任现代牛生产的技术工作者。
二牛生产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一)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简化分类体系的讲授,将重点放在牛生产管理部分,以适应专业课课时压缩的新形势。同时,采用“三段式循环式教学”,课堂讲授基本知识—生产实践教学—课堂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其次,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创建了“3+1”两段四模块六方向,即,课堂学习和生产实践两个阶段,“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四模块。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思政融入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结合案例教学、思政素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动科专业、与时俱进、刻苦钻研的专业精神和“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意识。最后,牛生产学实践教学改革,总结和推广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得到加强和提高,取得良好效果。结合科学家人物素材,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科学家为学科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载体和手段
1利用优质慕课,增加思政元素讲授
自2013年起建设慕课,随着教育部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可以方便、快捷、免费地获取大量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优质教学资源放到线上后,教师可以更从容地开展课程思政。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把中国故事、经典案例、失范事件也整合进线上教学和讨论环节,使线下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教学,以达到课程思政真正入脑入心的效果[6]。
2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加强课程思政覆盖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解决了实验课时不足、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互补充,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更加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7]。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意外发现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在动物生产虚拟仿真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生产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将动物福利和关爱贯穿于虚拟生产的全过程。这在以往常规的动物生产课程中也是难以实现的。
3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和课外活动能力等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育基地,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典型素材和鲜活案例,增强牛羊生产学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促使学生自觉地、系统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
牛生产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含牛的品种、生产力评定、饲养管理及牧场规划等,实验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牛奶的生产力评定及牛场的生产实践管理等,具体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见表1。线上的教学文本、课件、视频等资源方便学生线上预习和学习;单元测试和作业便于学生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线下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初步讲解;并且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翻转课堂、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和升华,达到课程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四)考核方式
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建立了多元化、动态化、综合化的成绩评定方式。课程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过程考评成绩由出勤率、学习主动性、任务方案和学习任务完成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实验成绩由预习、实践操作、结果分析、思考题解答、实验秩序态度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按比例综合评定;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三河南农业大学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创新与特色
课程思政教学最终要服务于教学,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河南农业大学牛生产学课程思政采取的创新举措包括以下方面。
(一)创新教学理念
通过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将课程重新定位,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遴选可融入思政教育的知识点,查阅资料,合理布局,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载体
为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与知识点相关的思政素材,融合贯通,以学生讲学的方式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主动课程思政;教师广泛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采用教材、媒体、人物事迹和科学进展等载体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学;通过牛文化节及参加“牛精英挑战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巩固课程思政效果,充分体现课程在教书育人上的示范作用。探索了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线上平台、超星平台进行线下教学过程管理及以问题导向的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课程组管理的“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奶牛场”及校外实践基地现场教学,举行牛主题文化节;注重实验课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学理念。
(三)创新教学评价
在常规教师评教、学生评教过程中加入思政教育专家的评教意见,并及时收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反馈意见,实时掌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众所周知,牛生产学是研究牛生产基础理论及生产实践管理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利用线上及线下课堂教学讲授基础理论,利用校内实验室、课程组管理的“河南农业大学教学奶牛场”及校外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等进行实验教学;通过牛精英比赛、牛文化节等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形成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主要特色。三河南农业大学牛生产学课程思政改革成效河南农业大学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实施以来,课堂师生互动频次明显增加,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明显增加,特别是学生主动课程思政方面,成效显著;翻转课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河南农业大学牛生产学课程组老师2017—2021年均获得全国农林高校“牛精英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侯萌等本科生在2016、2017、2018及2021年分别参加全国农林高校“牛精英挑战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共计7人次。2021年以河南农业大学牛生产学课程组为主要力量举办的“牛韵千载赴未来”牛主题文化节已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日报、新华网河南频道等30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和展示,3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团队成员在教书育人和课程思政工作上的示范作用。四牛生产学课程思政进一步发展方向根据课程设置,今后牛生产学课程思政持续推进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方向主要在于:制定完成牛生产学线下课程建设的教学大纲和评价体系。明确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判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建设课程视频、课件等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单元测试和作业的内容,对课堂讨论的问题及其测试进一步优化。优化教学设计,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精心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方面进一步提高,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完善教学的评价方案。考核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与课程目标相关联,全方位地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能够证明学生相关能力的实际达成情况。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根据上课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意见和建议,不断对教学方案、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形成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对课堂的专题讨论、翻转课堂设计进一步细化。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五结束语本文分析了高校新农科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关系及有机融合方式,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教学理念、教学载体、考核评价等全方位构建牛生产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复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程思政,实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张豪若,韩戈玲.后疫情时代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以《英语报刊选读》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253-258.
[2]季林丹,刘友女,徐进.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0,40(10):1900-1904.
[3]张凯,李红娇,王亮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探索与实践———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讨论[J].教育教学坛,2020(29):34-36.
[4]任万平,许子豪,邵伟,等.思政育人背景下实践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牛生产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观察,2021,10(41):16-18,27.
[5]王洪宝,昝林森,赵春平,等.《牛生产学》教学存在问题与改革建议[J].畜牧兽医杂志,2013,32(6):61-62,66.
[6]范智广,尹晓伟,李铁钢,等.基于多元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22,8(18):166-169.
[7]廉红霞,王林枫,付彤,等.3D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动物生产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0(40):258-259.
[8]河南农业大学新闻网.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新华网河南频道、大河网、大象新闻等30家媒体报道我校“牛韵千载犇赴未来”牛主题动物文化节活动[EB/OL].(2021-12-09).
作者:廉红霞 张立阳 高腾云 付彤 徐峰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