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

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

时间:2023-04-11 15:59: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

电视文化节目是以文化教育为宗旨,通过电视进行知识传播的社教类节目。美术是运用线条、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平面上创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包含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因此,美术类文化节目是以传播美术文化知识、进行美术文化教育为宗旨的,以一种艺术表现另一种艺术的、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美学共生体。国内以美术为专业内容进行传播始于1996年央视创办的《美术星空》栏目。在进入新时代之前,央视以及省级卫视出品了一些涉及美术的资讯类、鉴赏类、访谈类、纪录片等多种形态的电视文化节目。传统美术类文化节目在画面呈现上具有二维、写实等特征,在节目形式上以单一讲解为主,在价值传递上主要是输出美术艺术知识。进入新时代后,美术类文化节目仍然延续传统节目的特征,如2014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水墨丹青》等节目。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美术里的中国》《诗画中国》《画里有话》、腾讯视频的《此画怎讲》、北京广播电视台的《书画里的中国》、东方卫视的《诗书画》等美术类文化节目,在数字影像合成、摄影、处理、生成等制作技术的支持下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价值建构

一、以技赋能:数字时代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

艺术审美特征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的符合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对于电视艺术来说,这也要求电视节目需要良好的视听感性样式。2019年的文化赏析类节目《诗书画》采用数字技术再现画中场景、嘉宾讨论、演员扮演画中人物等形式赏析经典文化作品;2021年的文化类慢综艺《书画里的中国》采用3D复现技术“立体化”古画,并邀请演员、专家以谈话的形式讲解书画作品;2022年的《此画怎讲》《诗画中国》《美术里的中国》《画里有话》等美术类文化节目均以美术作品为核心,通过数字技术多维度、多形式剖析美术作品。数字时代下,美术类文化节目使用数字合成、摄像、处理、生成技术融合艺术形式,打造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审美空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为观众提供沉浸式审美体验。

(一)艺术融合:多元的审美形态

混沌理论是现代科学产生的对现实世界非线性、非平衡、混沌和复杂性的全新认知。①“混沌”是指貌似随机的事件背后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现代艺术中,艺术家更愿意将“混沌”当作一种创作手法来构造艺术的复杂性、综合性、模糊性。美术类文化节目的“混沌之美”是将美术这种视觉艺术与舞蹈、杂技、音乐、戏剧文字等艺术形式融合形成混合杂交状态,以一种杂乱的视听、想象艺术拼凑来诉诸人的感官刺激。一是视觉艺术结合。舞蹈是通过有韵律的人体动作来表现情感、意趣、行为和情节的视觉艺术,其规范性与技巧性规定了舞蹈动作要根据剧情设计,要充满思想情感。美术类文化节目采用“舞蹈+美术”的艺术形式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演绎;杂技是以人的“身体”为艺术载体,以人的“身体性”为主演,以人的“身体美”为对象化的视觉艺术。杂技和舞蹈均是以人体为材料的艺术,而杂技舞蹈一部分体现纯舞蹈动作风格,另一部分体现杂技演员形体动作的美化、韵律化,即舞蹈化。美术类文化节目采用“杂技+舞蹈+美术”的艺术形式将静态的美术作品进行动态化演绎。《诗画中国》第四期节目通过演员吴正丹、魏葆华的芭蕾杂技表演来演绎明朝边景昭的《雪梅双鹤图》轴,用芭蕾的柔软、舒展来展现双鹤的灵动与娴雅神韵,以杂技的技巧性、奇特性、高难度等特征展示双鹤展翅飞翔的傲然姿态。杂技与舞蹈两种视觉艺术结合,使经典美术类作品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二是视听艺术结合。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按照使用工具,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但其是由靠物体振动发出的具有确定音高且符合规范的“乐音”构成,因此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类文化节目将音乐、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结合。《书画里的中国》第二季、《诗画中国》等节目邀请嘉宾通过声乐表演或器乐演奏来演绎美术作品。戏剧是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表演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视听艺术,既包含导演、剧本、演员等主体,也包含服装、道具等舞台美术要素,还包含木偶剧、话剧等门类。《诗画中国》《此画怎讲》等美术类文化节目邀请演员扮演美术作品相关角色并进行故事演绎,构造“戏剧+美术”的艺术形式。《诗画中国》第四期展演清朝余省、张为邦绘制的《兽谱》的“象图”,邀请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演员表演。在由编导石学海根据“2020年大象北上迁徙”事件改编创作的木偶剧《大象来了》中,穿着大象服道的木偶剧演员在音乐中通过奔跑、躺下以及摆动象耳朵、象鼻子等动作去表现象的喜怒哀乐,展现无人为干扰下象群欢快的迁徙旅途,向观众传递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三是想象与视听艺术结合。文学是用抽象的、代表一定概念的符号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不直接诉诸感官,而是诉诸想象,被称为“想象艺术”。根据体裁,文学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其中,诗歌与绘画的结合是文学与美术结合中较为明显与广泛的形式。《诗画中国》《诗书画》等美术类文化节目通过构造“诗画同体”的艺术形式,达到诗中有如画般鲜明的象形,画中有诗意的韵味无穷,同时诉诸观众的视觉与想象。美术类文化节目也将音乐、文学与美术融合,构造“音乐+文学+美术”的艺术形式。音乐表现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借助文学的歌词可以使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具体化。《诗画中国》第四期展演北宋赵昌(传)的《写生蛱蝶图》卷。节目通过邀请吉克隽逸、太阳部落组合演唱由宋朝陆游、王旖璇作词的《蝶》,向观众营造一种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气象。其中,歌词“可爱深黄爱浅黄”是陆游《蝶》中的诗句,更为具体地展现了陆游对于蝴蝶颜色的关注,也是陆游童真生活的展现,引领观众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浪漫。

(二)美术“在场”:沉浸式审美状态

比奥卡(Biocca)等人将“在场”定义为“通过传播媒介对于他者的感知”,包括对他人或情境的感知。②人是生物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统一体。生命在场是指具有生物、社会、精神生命特征的人能够通过传播媒介产生对于他者的感知。而“沉浸式”是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身临其境”感官体验。美术类文化节目通过三维动态手法、物体多视角呈现构造幻觉主义图像,使观众视觉与大脑机制联手上演一场“欺骗”,融合绘画与现实,在精神生命上感知到与他人同处于一个场域,体会在不同空间产生的“身临其境”之感,给观赏者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体验。一是三维动态手法。二维美术作品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传统美术类文化节目也只注重美术作品的实态展示。目前,美术类文化节目利用3D建模技术让2D平面画作“立体化”。节目通过对用墨技巧的实拍以及三维渲染技术,对水墨画进行流体模拟,还通过使用数字合成技术将虚拟数字画面与真实场景融合起来。同时,画作中的角色还承担着面向观众且能让观众理解的表演功能,立体化、动态化物体通过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实现“物”与“人”的转化,完成在观众理解基础上的表演。《美术里的中国》第一集讲解齐白石的《虾》,利用3D建模技术让2D的“虾”变得立体,呈现“动态”的虾在池塘内穿梭的画面。同时,节目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解说,将“虾”化“人”带领观众走进画中。二是物体多视角呈现。美术类文化节目通过镜头景别的转换对被展示物体进行全景、近景、特写表现,仰视、俯视等多视角呈现。节目还通过3D建模技术让画作“立体化”,保留画作真实质感的同时,放大画中细节,并以微观视角带领观众观察虚实结合的画中世界,改变观众在观看屏幕时产生的二维空间感。《美术里的中国》在讲解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时,通过3D建模技术将画作立体化呈现,并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对画中光线进行处理,形成光晕效果,通过数字摄影技术对立体化、放大的山、水、红林等画中景进行俯视、仰视、长镜头、特写等多角度画面呈现,并以人的微观视角在立体化的山、水、红林中穿梭,多视角、近距离展现画中景色的壮丽。

(三)多维: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审美空间

现实空间是有名有实的三维空间,而虚拟空间是网络技术所促成的数字化空间,是有名无实的三维空间。在电视艺术中,观众在观看节目后获得的是真实感,但并非真实。基于此,虚拟与真实寻找到统一的基点,从而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数字时代,电视艺术在数字的合成、摄影、处理、生成技术基础上将制作的虚拟三维空间图像与现场拍摄的现实空间图像进行合成,构成空间的叠加、并置形式,使电视艺术呈现出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多维审美空间。空间的叠加是将多个运动的意象叠加在同一个画面空间里,表现出一种连续的运动。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空间意象叠加已经发展为在原有空间中叠加新的空间层。《诗画中国》《此画怎讲》等节目利用数字建模技术,将画作背景图或非主体性要素“动态化”呈现为数字虚拟空间,而演员以画中人物身份向观众普及名画知识的场景则作为现实空间。《此画怎讲》第十七集讲解《听琴图》,利用数字建模技术将背景的碧树与香炉动态化呈现为虚拟空间,并邀请4位演员扮演画中人物,通过两名官僚臣子对“老板的问题要不要指出来”的主题辩论,向观众展现一场官僚贵族松下抚琴,暗通心曲的场景,以此作为现实空间,虚实叠加,趣味解读画中故事。空间的并置是指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摆脱时间束缚,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内。网络社会空间与真实空间的并置是最为典型的空间并置。《诗画中国》《书画里的中国》中设置演员嘉宾、专家、主持人的访谈环节,对于一些嘉宾采取线上连线的采访形式。如此一来,对网络嘉宾采访构成的虚拟空间与对现场嘉宾采访构成的纪实空间便实现了并置。《诗画中国》第一期讲解明朝徐渭的《杂花图》卷,邀请钢琴家郎朗作为开卷人与表演嘉宾,而现场主持人撒贝宁采访郎朗观赏《杂花图》卷后的感受以及用钢琴去诠释此幅名画的技巧、情感。节目中现场与线上网络的连接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并置,构造出多维审美空间,丰富了节目对现场嘉宾采访的单一形式。

二、审美功能:美术类文化节目的价值建构

艺术作品具有构建价值的功能,包含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娱乐功能,是艺术价值的动态体现。美术类文化节目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功能,如《诗书画》《诗画中国》《书画里的中国》旨在赏析中国经典诗词、书画中的艺术之美,挖掘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美术里的中国》意在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厚度、精神的高度;《画里有话》旨在讲述古代历史人文故事和市井生活。

(一)借助文化符号,弘扬优秀文化

皮尔斯认为,“符号学是包含三个主体如符号、符号的对象和符号的解释之间的动态过程。其中,符号与符号的对象可以是实物、感官获得的印象或思想;解释项即符号的意义,是符号在人脑中唤起的认知,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或思想。”③美术类文化节目通过明星嘉宾、行业专家组成的素人嘉宾等显性人物符号以及承载文化意义的经典美术作品等功能符号让观众认知并传递优秀文化。美术类文化节目邀请深耕于中华文化的明星嘉宾作为表演者,让观众快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诗画中国》第二期通过邀请国风歌手许嵩演唱方文山作词的《纸上雪》来演绎《江山雪霁图》卷。有些美术类文化节目还邀请专业嘉宾对节目中的美术、美学知识进行补充讲解,如《诗画中国》邀请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行业专家的权威性也让观众更认可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美术类文化节目中最关键的文化符号还是经典美术作品本身。《诗画中国》中通过五牛耕作动画展演《五牛图》来传递中华农耕文化;《美术里的中国》中讲解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来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书画里的中国》中通过演员演绎《唐人宫乐图》来展示中国古代唐朝盛世的历史文化。这些经典美术符号既是节目内容的核心,也是节目传递传统文化的承载物,深化了观众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

(二)展示美学艺术,提高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包含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个体审美知识涵养提升包括掌握美学、艺术以及艺术史知识;审美能力提升包括个体赏析审美对象外观并获得感官愉悦的感知能力、进入主客体交流并产生情感共鸣与享受的体验能力、进入审美对象深层并把握其内在意味从而获得精神享受的领悟能力;审美意识提升包括培养个体的审美趣味、人生价值观范围内的审美观念。④美术类文化节目以讲解经典美术作品为核心,融入美术、美术史知识以及中国传统“虚实”“意境”等美学知识,并讲述经典美术作品创作的背后故事以及故事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力量。《美术里的中国》以经典美术作品为核心,通过搬演历史资料、再现创作场景等方式展现历史环境下画家的创作动力、过程以及贡献等相关美术史知识,并以此来传递时代精神、抗战精神,使观众在情感共鸣中树立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第二集鉴赏黄宾虹的《万松烟霭》时,讲述了黄宾虹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用墨七法的故事。战争时期,国内民众精神文明衰弱,黄宾虹著书、创刊,协助战时文化转移,坚持在诗性的东方笔墨中寻找抚慰和重建力量的民族大义。节目结尾播放北京冬奥会“迎客松”的历史画面,与黄宾虹《万松烟霭》中的松涛雾霭相辉映,既展现了笔墨中的气象,也展现了中国“德莫大于和,万物和谐,天下大同”的气度。

(三)坚持讲好故事,发扬精神内核

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可以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等角度诉诸宏大叙事。美术类文化节目以美术作品为核心讲述其创作背后的时代风貌、民族命运。而微观叙事主要是从性格等角度出发着眼于一些生活化的事。节目通过分析美术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品质以及讲述美术创作者的人生历程来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画中国》邀请专家学者讲解艰难环境下艺术家的故事与精神品格。如王冕创作《墨梅图》时,表达了对历史斗争的暗自神伤以及对高洁品质、不向世俗献媚的自恃。《书画里的中国》聚焦经典书画作品,讲解名画传世背后的故事,如通过讲解宋代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五马图》于清朝时期流失海外,历经70多年最终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来培养中华儿女保护文化瑰宝的民族责任感。《美术里的中国》讲解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艰难社会环境下为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如黄宾虹创作《万松烟霭》的故事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艰难历史与个人顽强的抗争精神,向观众传递战争时期中华儿女的革命精神与顽强意志。

三、结语

中华文化是丰富国民精神文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美术类文化节目是创作者选取中华民族经典美术作品,通过艺术融合、技术赋能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文化。美术类文化节目也通过对美学艺术的展示来进行审美教育,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弘扬精神内核,以此完成节目的价值建构。

注释:

①李桂元.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混沌理论及方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08):53-55.

②杨雅,喻国明.试论技术现象学视域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J].当代传播,2018(01):54-59+74.

③李巧兰.皮尔斯与索绪尔符号观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115-120.

④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24-31.

作者:夏颖 刘梦娇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