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的定位与实施建议

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的定位与实施建议

时间:2023-04-13 11:56: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的定位与实施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的定位与实施建议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被单独实施,各自为政。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关注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外,还应该重视将心育与思政德育相融合,两者互促互补,实现心理育人、立德树人工作的协同推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与大学生高尚的情操、独立的人格,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构成“时代新人”的基本素养。因此,应明确思政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行为规范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初侧重于对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偏重于高尚品德、健康身心、良好审美情感的发展。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思政育人,提升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1]。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研究。总体而言,研究成果众多,视角和立场也各不相同,观点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有学者认为,思政教育因置于主导地位,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主从关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心理健康教育是“辅”[2]。有学者建议,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育人框架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一部分”。上述学者们的研究结论,更多的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过于突出思政教育的强势话语地位,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其价值、教育功能是不能被弱化的。第二类,有学者提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单独作为课程来实施,应该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范畴”[3]。这类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门独立课程,彼此不能互相包含,也不能互相替代。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分离出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的育人学科来实施。该观点虽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性,但也忽略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被赋予思政教育的重要角色。还有一类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认知、情感、思想、态度、实践等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各自独特作用[4]。显然,持该类观点的学者认识到,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位地位,或者过于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超然地位都是不足取的,更应该将两者进行融合,共同施教。根据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理念,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要做好二者的有效融合,就需要站在统一的视角,对两者进行交叉、延伸,形成“共同体”,将大学生的知与行统合起来,实现两者互促共赢。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定位

从内在逻辑关系上,试图破解大学生思政教育困境,而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价值。同样,试图夸大心理健康教育,以缓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学科焦虑,客观上强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但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泛德育化”,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都是不足取的。因此,必须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位,才能共同推动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共同的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大学生。两者的落实,都是在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立德树人”,赋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责任,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该将良好的心理品质、规范的道德行为作为共同目标,发挥思政育人、心理育人的作用。因此,二者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两者密切配合,为大学生成长构筑良好环境。

(二)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互促、共赢

健康的心理条件,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客观、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拥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两者的相互作用,可以端正大学生的言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认同。因此,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成为优秀的合格人才。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政教育奠定心智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向健康、全面成长。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向上,则更能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更有助于强化思政教育的成效。同时,自控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中,具备更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些学生对自我有明晰的认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宽容。相反,性格偏执、心理孤僻的学生,往往缺乏应有的适应力,不善于社交,面对难题时,可能会急躁、冲动,缺乏自控力,进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比如,对于心理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越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心越容易产生反感情绪。

(四)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备良好品德的学生,往往心理状态较为健康。对于一些心理存在不健康倾向的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理性的自我认知,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其会存在顽固、抵触、不屑、自大等不当想法。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此,思政教育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条件。大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了,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智及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要做到有效整合,从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合理优化,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融合困境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站在更宽广的视野,做好两者的有效协同。但在实施中,还面临诸多实际困境。

(一)融合管理机制不畅

心育与德育的融合,需要建立完善的协同机制,来保障两者彼此延伸、互促互融。在现实中,很多院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与教学体系,在思政育人工作中,课程、师资、育人模式相对成熟,为思政教学工作持续、有序展开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师,对思政内容、思政教法更为熟悉,而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革新意愿不强。也就是说,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中,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的排斥性,导致两者师资力量彼此接纳度不高。一些思政教师,对心理育人方式可能产生抗拒心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管在高校也受到重视,但相比而言,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师资配置不齐,相应的心理疏导场地、设施条件简陋。多侧重于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或者承担一些大学生心理干预职能,缺失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管理体制。另外,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实践中,很多心理教师笃信西方心理理论或技术、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传统方法认同度低,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去思政化”问题突出。比如,一些心理教师执着于“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甚至出现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封闭化”趋向。

(二)心理师资与思政师资互补不顺

相较而言,高校思政教育体制更加完备,师资队伍在学历、技能、角色等方面,具有明晰的岗位角色,细化的责任分工,具体的工作任务,职业发展通道相对合理、顺畅。随着社会转型、互联网的全覆盖,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更趋复杂化、多样化。很多思政教师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主观上意愿不强。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心理学教师对自我职责缺乏明确定位,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不重视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相对狭窄,心理学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留不住优秀心理学师资。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稳定,专职人员占比少,具备丰富经验,拥有较强心理训练能力的师资不足。另外,在观念上、方法上,很多心理学教师对思政方法缺乏认同,两者融合阻力很大。

(三)缺乏便捷、通畅的对话平台

高校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这两种育人方式的融合,需要建立在通畅、便捷、高效的沟通机制基础上。现实中,各自相互独立,对彼此工作缺乏有效认同,阻隔了两者的密切配合与顺畅对话。因此,在落实思政育人目标,完善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过程中,要搭建良好的对话平台,增进双方的理解、信任。很多院校缺乏心育、思政育人协同机构,在大学生思政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无法发挥两者的合力育人优势。另外,建立对话平台,可以提升双方的彼此接纳度,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中共同解决大学生心智和德育问题。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育人具有内在统一逻辑

大学阶段,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学业负担、各类考试、择业就业、青春期情感波动等等,使得很多大学生内心烦躁、情感抑郁。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中,除了关注和疏导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心理疑惑外,更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两者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因此,应明确思政育人的地位,将心育与德育统合起来,从而提升育人成效。

(一)思政育人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性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分开教学的,前者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聚焦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事实上,两者具有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思政教育,在讲解价值观念时,更要深入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层面,用鲜活的内容、典型的事例、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精神洗礼。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停留于讲理论,而是要联系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可见,心理育人、思政育人,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只有彼此信任、相互认同,才能确保育人质量。同时,教师作为育人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自身要以身作则,要具备良好的德性修养,能够为学生做好表率。行为端庄,语言谦和,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合力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

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蔽性、多样性特点,单纯依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难以更好地发现和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从心理、思想两个层面,来纾解大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大学生讲究个性,不同的成长、学习环境,心理问题差异性大。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方面,通过思政育人,运用唯物主义辩证观,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来把脉大学生的心智需求,给予其积极的引导。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多时候将之归类于思想品德问题,忽视大学生不良心理因素,导致思政育人达不到预期。从心理层面,来探析大学生思想、言行问题,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但两者的统合,可以精准解决大学生不良心理、不当思想带来的问题。比如,对于心理困惑严重的学生,利用个别谈话、心理开导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摆脱困惑的纠缠。对于普遍性心理问题,通过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增强战胜自我的信心。对于个别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可以从心理、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共同施治。

(三)以情感共鸣来促进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和谐发展

心理教育,在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前提下,要重视大学生积极情感的熏陶与启发。单凭语言说教,难以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认同。思政教育,同样要关注大学生的责任心、怜悯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的培养,灌输式教学并不利于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和谐发展,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政育人的基础,全面了解大学生心智水平和心理条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保思政育人针对性。大学生从思政知识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政育人方法的多样性。思政教育,要摒弃说教,立足大学生心理实际,让大学生主动去接受思政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情感上遇到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不适应等问题,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

五、推进高校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协同共生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是相通的。因此,运用“视域融合”理念,从机制、师资、平台融合等方面,促进两者深度合作,协同互促,共赢发展。

(一)构建“协同共生”共识机制,促进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融合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要形成“协同共生”的共识,促进两者的融合[5]。融合机制的建立,首先要从精神层面达成共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独树一帜,“和”最具文化价值,《淮南子·祀论训》中有“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倡导“和”理念,使高校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联合起来,让思政教师平等、尊重、接纳心理学教师的工作,心理学教师也要领悟“和”思想,与思政教师密切合作,达成共识。在“和”思想下,两者在精神层面是相通的,都是关注大学生心智、心理健康成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育人。同时,在共识基础上,要体现价值观上的“和而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其重心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思政育人,其重心是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更聚焦学生的言谈行止,利用环境来塑造优秀的品格。因此,从实践上,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难题、情绪问题,但却是暂时的、并未从根本上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通过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由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更深层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反省,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端正心态,获得优秀品质。在制度层面,心理教育和思政育人的融合,要完善协调机制,确立协同机构,特别是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重视,从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确保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深度协同。

(二)构建“协同共赢”体系,真正促进心理与思政联合育人

明晰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的关系,在达成“协同共生”共识基础上,还要立足实践,完善“协同共赢”体系,确保心理师资、思政师资得以深入、充分的交流与联合,共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长期以来,心理教师、思政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在育人实践中,一些心理健康教师也有大学生思政教育经历,一些思政教师也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经验。两者具备合作的实践基础,但因协同机制不完善,各自处于相对独立的运行状态。因此,思政教师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要积极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特别是提升政治觉悟,重视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的融合施教[6]。加强师资融合管理,基于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成立专门的融合育人部门,对思政教师、心理教师展开培训,深化育人方法的合作。确立课程协同合作机制,针对课程融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可以承担思想道德教育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推动“以德促心”。心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分析学生的心智水平,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幸福生活的教育基础,更好地充实思政师资队伍。同样,思政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疏导方法,实现以“以心促德”。

(三)构筑“协同共建”合作平台,促进心理、思政融合育人落地

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积极搭建双方沟通的平台,促进心理教师与思政教师多维对话,协商育人。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思政育人、心理育人必不可少。两者在融合育人实践中,要增进理解、沟通,促进互信、互助。一方面,构建平等对话机制,鼓励思政教师、德育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测试,了解大学生心智状况,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搭建心理与思政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双方围绕相关问题展开对话,加强学术研讨,共同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思政、心理课程互补。另外,搭建心理与思政联合育人研究平台,如引入专项基金,加强心理健康与思政育人合作研究,鼓励学科交叉,共同参与专项课题的研究,拓宽两者融合育人途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容易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很难随时随地地接受相关心理问题疏导。网络时代的发展,微信、QQ等相关交流软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为心理、思政融合提供了途径。教师要重视网络这一交流平台在民主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心理健康和思政方面的教学内容和资料,以供学生参考学习,促进心理、思政融合育人打破时间地域限制。

六、结束语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从精神育人层面,两者具有更多的合作可能性。但由于缺失融合机制,导致二者各自独立,彼此无法深度接纳对方。应正确处理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的关系,二者的融合,其目标具有一致性,要充分整合二者效力,促进学生端正价值观念,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倩倩,谭文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危”与“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34—37.

[2]杨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7):126—127.

[3]刘艳梅.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2):324.

[4]张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157—158.

[5]张梅英.协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发展之路[J].高教学刊,2019(23):26—29.

[6]朱韩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学:理念、问题与对策[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6(6):76—80.

作者:江晓燕 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