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8 20:27: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集团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庄煤矿是一家年产90万吨的地方企业,从建矿时起,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着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制度严密。几年来,新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以矿安委会为领导、安检科具体负责的网络化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剿“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查隐患为主要职能的监督管理体系。除遵守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外,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许多安全管理内容,形成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文章一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重中之重的工作。面对3—6岁孩子的安全,我们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组建了安全机构,执行一岗双责,人人签定了安全责任状,确定了“安全校园,健康宝贝”的工作目标,提出了“安全习惯从小培养,安全能力日常提高”的工作思路。
一、为幼儿量身打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园领导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历尽千辛万苦,筹措130多万元资金,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拆除了操场上的废旧平房、移动基站和草坪围栏,铺设了人造草坪,对壁画墙角进行了圆弧型处理,更换了大型玩具,铺设了木地板,改造了幼儿盥洗室,更换了圆角桌椅,更换了用电线路和配电箱。精心设计制作了适合幼儿各类活动的安全标识。如:上下楼梯的小脚丫、排队入厕、洗手、喝水时的小脚印、安全使用各种工具材料的图示等等,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抓幼儿安全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受益一生。我们牢记“播下行为,收获习惯”这一理念,把培养幼儿的安全习惯与日常生活、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精心设计了“幼儿十二种好习惯的培养目标”:
1、进园门,先刷卡,核实身份问您好。使孩子养成刷卡入园的好习惯。
2、伸小手,摸摸头,高高兴兴往里走。使孩子养成接受晨检的好习惯。
3、小弹珠,口香糖,细小物品不能藏,使孩子养成不带危险物品入园的好习惯。
4、上下楼,踩脚丫,排好队伍不挤他。使孩子养成有秩序靠右走的好习惯。
5、不玩火,不摸电,危险刀具我不拿。使孩子养成不乱摸危险物品的好习惯。
6、排好队,有秩序,大型玩具不拥挤,使孩子养成按规则做事的好习惯。
7、不追跑,不打闹,安安全全做游戏。使孩子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8、不摘花,不踩草,没有护栏花更好。使孩子养成爱花护草的好习惯。
9、流动水,搓肥皂,十个步骤要记牢。使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
10、进餐时,慢慢嚼,不说不笑吃得好。使孩子养成安全进餐的好习惯。
11、午休时,睡姿好,养成习惯很重要。使孩子养成午休的好习惯。
12、父母接,手牵手,陌生人来不要走。使孩子养成不跟陌生人走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常规培养,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受益终生。(风险管理世界-RiskMW.com)
三、抓幼儿安全能力的日常提高,让孩子学会避险和自救。
随着我区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不断增强安全责任意识,集中教师智慧,编写了一套“你安全,我快乐”的安全教育园本教材,内容涉及安全常识、自护知识、逃生技能演练等各方面内容。将安全教育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常规培养相结合,与幼儿活动相结合,通过课间活动、国旗下讲话、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贯彻落实,形成了每日一课(每日一节安全教育课)、每周一歌(每周一首安全教育儿歌或歌曲)、每月一演练(每月一次逃生演练)的教育模式。
总之,我们在局安全科的正确指导下,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在安全环境的营造上,教师安全素质的提升上,以及安全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连续多年被局评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前不久副市长高瑞华来我园视查,就我园的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幼儿园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文章二
幼儿园安全及防护是园长给宣怀教师培训的第二课,这次的培训园长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幼儿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意外,同时很多老师们也分享了自己的从教经验。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让我对幼儿安全事故防护和处理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下面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同时也切身计划一下自己在开园后自己在安全教育这一方面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
这次的培训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认识;
第二、幼儿园安全的预防与教育;
第三、幼儿园安全事故及处理。
第一、 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认识;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幼儿园安全及防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我看来,这一句话是精华“安全是目的,防护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护的基本内涵。在幼儿园里,我们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及“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及全管理方针。
第二、幼儿园安全的预防与教育;
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一)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针;(二)幼儿安全管理内容;(三)幼儿安全管理措施;(四)安全教育。
具体我就不展开了,主要讲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计划。作为一名配班老师,其中对自己非常受用的一部分就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要求:1.入园环节--(晨检);2.盥洗如厕--(消毒、干燥、秩序);3.进餐环节--(温度、送餐、习惯);4.喝水环节--(温度、秩序);5.自主活动--(规则、观察);6.户外活动--(要求、场地/器械检查、清点人数);7.教学与游戏环节--(适宜的场所、物品的安全性);8.午睡环节--(异物、睡姿、特殊需求);9.起床环节--(分工、整理、午检);10.离园环节--(仪容仪表、接待、组织);11.交接班环节--(当班情况、记录);12.校车管理--(车辆状况、清点幼儿、对司机/接车老师提要求)。
上述每个方面都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因为上学期我是一名接车老师,所以需要负责的事情更多,我发现需要规范记录的内容繁杂,责任也很大,要做好行驶路线图,校车安全会议记录,校车档案资料,还要签订责任书,做好幼儿的交接工作,维持校车安全和纪律。
这次的安全及防护会议让我认识到作为幼儿园老师肩上的责任重大,深感幼儿安全教育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幼儿的安全是我们每个幼儿园教职工的首要任务。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防护幼儿的方法,具体到一日流程中的方方面面。安全教育是我们每位教职员工责任和义务,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教育、防范措施要到位,要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强烈的责任心,确保幼儿园长久治安,和谐安宁。同时对幼儿进行渗透式的安全教育,如在游戏中建立一些安全规则,在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的方法等,适时的指导使幼儿慢慢地建立安全的行为方式,养成安全责任意识。相信在我们园所中每个老师秉持着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的信念,为孩子的安全着想的态度 ,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园中安全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文章三
由于很久没有从事幼教工作,刚来上班有很多地方都做的不是很好,上班以来,我发现幼儿园的幼儿安全应摆在首位的。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我们教师对待每天的工作必须要细致周到,使幼儿能在幼儿园里学得开心,玩得高兴,以安全为第一要务。现我将我的一些安全经验总结如下:
一、要积极做好幼儿安全教育,特别是户外活动游戏时,玩滑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教育幼儿有纪律地进行、注意安全,不准幼儿爬立高处,注意幼儿一举一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防止撞伤跌伤,建议幼儿园可以把户外地面都铺成塑胶跑道,这样也可以降低危险系数。
二、教育幼儿不玩银币、钮扣等小东西,不玩剪刀、小刀、玻璃等利器,晨检时要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有不安全的物品来园,防止幼儿吞食异物和将异物放入眼、耳、口、鼻内。
三、要将茶壶、热粥、热汤和食物等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防止烫伤。
四、要定期检查电灯、电线、电风扇等各种电器设备,严禁幼儿电制开关、防触电。
五、加强对幼儿药物的管理,在喂幼儿服药时必须严格按医嘱服食,防止药物中毒。
一、加强组织,充实创建力量
专门成立由村书记担任组长,主任为副组长,两委为小组成员的“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农贸市场整治力量,确保创建工作做到机构健全、工作连贯、力度充沛。同时,制定《村整治农贸市场后续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创建思路和方向,严格按照方案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创建工作。
二、积极动员,统一创建思想
样板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创建要求对综合市场进行认真对照检查,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样板市场创建工作动员会议,传达镇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确保样板市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排查摸底,明确创建目标
创建样板市场领导小组专门组织对村农贸市场进行排查行动,对各摊档的垃圾放置、占据空间经营、地面和排水渠清洁、熟食档防蝇、防尘设施及场内公厕卫生等,督促市场按照标准逐项整改。
四、政企联动,凝聚创建合力
组织市场管理人员赴其它村市场进行学习取经,更新观念,借鉴其成功的管理经验以及科学的硬件布局,对照查找自身不足,明确整改方向。还积极协调各部门,大力开展联合督导工作,对照《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手册》,定期对市场进行专门指导和扶持,督促市场经营者及经营户加快创建步伐,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上新台阶。
【中图分类号】 TU-020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2-027-02
1 企业基本情况
陕西百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取得了房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招标资质。公司下设办公室、经营计划部、技术质量部、造价咨询部、招标部、财务部和一个分公司、一个办事处、40个项目监理机构。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高、中、初相结合,专业配套,人员数量满足工程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监理队伍。目前公司拥有从业人员170余名,其中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注册执业资格的60余名,监理员、造价员110余名。承担了房屋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监理业务和招标业务,并向项目管理延伸发展。建立了百威监理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和企业战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制定了《企业十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企业发展定位目标;编制了《百威监理企业管理全书》;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并注册了企业网站,发挥网络信息作用;启动了企业形象战略计划,确立了企业品牌战略。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多年来的工程监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监理经验。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规章制度健全,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实现了监理工程合格率100%,监理合同履约率100%的企业质量目标。赢得了新老客户的赞赏和信赖,多次受到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2 实施百威品牌战略
2.1 品牌战略。我们确立了“高起点,规范化,创品牌”战略,塑百威品牌,创和谐企业,建名牌公司,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品牌不是吹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不是自封的,而是由业主评价,市场认可的。因此,要求员工从我做起,从项目监理部做起,从每项工程监理做起。组织员工开展“塑百威品牌,创和谐企业,建名牌公司”活动;争创优秀总监理工程师,优秀监理工程师,先进项目监理部,先进监理工作者活动。
2.2 企业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战略的引导和支撑。一个企业昨天好、今天好,并不代表明天仍然好。如果战略决策失误,很可能导致从辉煌走向衰败。这就需要企业至少必须拥有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必须要有适者生存的适应能力;二是必须要有提高企业规避风险、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三是必须要有可以推动企业摆脱困境,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而其中战略创新则生死攸关,至为重要。
2.3 经营战略。公司成立伊始就确立了“先谋势,后谋利”的经营战略。坚持在头三年创业期,“薄利多监”,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原则。重点放在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广集人才,建设队伍;规范监理,赢得顾客;热情服务,占领市场。从而,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由“初创期”步入了“成长期”。
2.4 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制定了《企业十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企业发展定位目标:“一年贯标、增项,两年升乙级,五年升甲级,六年计算机联网,八年建立检测室,十年建成名牌监理公司。十五年打入国际市场,承担海外工程监理业务,向‘百年老店’奋斗。”使企业沿着这些目标一步一步持续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忽冷忽热,背离目标,步入歧途。
2.5 创新战略。公司确立了“否定自我,以变制变”的创新战略。品牌为旗,管理好的品牌会长存下去,死掉的只是不擅管理的品牌经理。创新为魂,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很长时间内忘记海岸,他就不会发现新大陆。只有与时俱进,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打造百威品牌形象
3.1 企业形象。全面实施企业形象战略计划。未来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形象是由内向外,由抽象到具体,互相推动,不断发展的系列工程。实施CIS企业形象计划系统,有利于更好的发扬百威监理特有的企业文化,升华企业的经营理念。2003年5月公司正式开始规划设计企业识别系统(CIS),希望通过实施导入CIS,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以配合实施公司发展目标。
“百威CIS企业形象计划”是在公司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精心的设计,涉及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这“CIS”的三大领域。2003年底公司全面导入CIS企业形象系统,从此企业形象战略计划全面启动。
3.2 员工形象。要求每个员工认识到“我的形象就是百威形象”,百威员工要有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修养,讲诚信,讲科学,高素质,高能力,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员工形象是企业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此,制定了《百威员工行为规范》,对员工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接听电话、工作场所、涉外礼仪等,均做了具体规定。通过形象文化来培养员工良好的形象意识,道德意识,以规范文明的礼仪来展现企业的良好形象。
3.3 打造百威品牌形象。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领导形象、员工形象、部门形象、监理形象做起,打造百威品牌形象,弘扬百威品牌魅力,提高百威品牌效应。
3.4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作用,宣传百威品牌。俗话说:信息灵,百业兴。我们建立了“百威监理”企业网站,注册了“百威监理”中文域名和英文域名,网上介绍企业,监理业务信息,人才招聘信息,网上申报企业资质,统计报表,监理工程师注册,变更,换证,了解市场信息,行业动态,下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文件、通知以及监理工作需要的信息资料,以便及时指导我们的监理工作。
3.5 总结经验,宣传交流,弘扬百威品牌。2006年7月5日至7日三天,我公司总经理刘平建同志参加了国家监理协会,在重庆举办的“工程监理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与时俱进求发展,规范监理创品牌》的交流发言,刊登在国家《建设监理》杂志2007年第二期。
2006年5月17至18日两天,我公司副总经理苏万厚同志参加了陕西省监理协会,在西安举办的“安全监理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履行安全监理职责,防范安全责任风险》的交流发言,刊登在《陕西建设监理》2006年第3期会刊上。
我公司副总经理苏万厚同志,2006年6月撰写的《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交底要点》,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6年第4期。2006年8月撰写的《论建设好管理好项目监理机构》,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6年第6期。2007年4月撰写的《建筑节能工程监理工作要点》,发表在《上海建设工程咨询》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涉及多专业的节能工程验收规范》,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7年第5期。2007年11月撰写的 《怎样学好用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8年第2期。2008年5月撰写的《论文明监理、规范监理》,发表在《上海建设工程咨询》2008年第8期。撰写的《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有罚款权吗》,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8年第8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工程监理控制要点》,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8年第10期。《CFG桩复合地基工程监理控制要点》,发表在国家《建设监理》2009年第2期。
通过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和工程监理刊物,不仅宣传介绍了我们企业的做法和经验,而且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对我们自己也是个提高。因此,要求员工(尤其是将要晋升中级、高级职称的同志)要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宣传交流,既提高个人品牌,也提高百威品牌,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4 规范监理,打造品牌
4.1 规范监理从百威做起。每接受一个工程项目,我们都根据该项目建筑特点、结构形式、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以及业主的要求,与总监协商组建老、中、青相结合,高、中、初相结合,专业配套齐全,人数满足工程需要的强有力的项目监理班子,任命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进驻工地,规范化的开展监理工作。
各项目监理部围绕“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的中心任务。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监理方法,注重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严格事中控制,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事后控制,严把验收关,决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或不合格项。
采取“一说、二写、三停工、四报告”的监理手段,一说:对发现的问题,先口头指出,承包单位改了就好。二写:对监理口头提出的问题,承包单位没有改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回复整改情况。三停工:承包单位仍未整改,继续作业时,征得业主同意,总监签发停工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四报告:承包单位拒不整改和停工的,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警钟长鸣,注重安全监理,严格质量控制,从而促进了安全生产,保证了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未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
对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实行进场报验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实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按规定实施旁站监理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实行一日两次巡视制度;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实行平行检验制度;对单位工程实行竣工预验制度,对预验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和完善,监理跟踪检查验收;整编监理资料,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和监理工作总结,交建设单位;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正式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4.2 规范监理,赢得荣誉。企业先后荣获咸阳市2002年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荣获咸阳市2003年度创建文明工地先进单位,荣获咸阳市2005年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荣获咸阳市总工会2006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咸阳市2007年度和2008年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荣获陕西省2002年至2004年度先进监理单位,2004年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刘平建同志荣获全国工程监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我们从工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基本上分为两大方式:离散型与流程型。离散型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成品的方式。流程型是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的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陕重汽车身厂作为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基础生产单位,各车间主要是通过对金属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组装,成为产品,使其增值。具体特点有:产品结构清晰明确,但结构变化多样;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计划的制订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刚性生产线要求生产准时化,各方面,包括设备、工艺、物流、安全、生产等各系统工作均要求平稳、有序开展。但现实管理中,我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陕重汽车身厂正常生产的因素较多,例如,设备、模具维修不及时,巡检不到位,小隐患造成大故障,影响生产全线停线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统一的信息平台对车间安全、设备、模具、运行等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突发故障进行统一管理,将各类问题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监管部门或领导。
2.陕重汽车身厂危险源点数752个,危险因素1207类,数目繁多且分布广泛,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安全监管不能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周期化。
3.陕重汽车身厂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引起各部门工作组织协调性差。各部门因难以获取其他部门工作状态信息,因此在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时很少考虑其他部门工作计划及进展。这就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提供各单位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为统一、协调安排陕重汽车身厂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等各项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提升陕重汽车身厂工作的整体协同性。
4.陕重汽车身厂模具、设备、工艺、运行部门巡检项目繁多,人工记忆方式造成的缺检漏检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工作人员接收到工作计划时缺乏统一、明细的作业标准。需要有一个可以自动提醒的信息平台,防止遗忘或遗漏,并提供工作执行标准数据作为参考,提升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管理水平。
5.员工内化的经验知识难以交流共享,新入职员工无法快速掌握工作技能,可借助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员工知识经验,将管理和工作经验进行固化。
6.陕重汽车身厂需进一步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和生产成本,库存结构也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平台可实现统一监控库存,优化库存结构,加快资金周转,减少投入的目标。
7.设备、模具等故障数据量大,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和人工统计方式费时费力。信息系统则可以辅助人工进行故障统计分析,摸清故障规律,针对性的执行故障防范措施,为预防维修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8.陕重汽车身厂驾驶室生产品种较多,BOM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各车间在制品管控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生产计划逐层分解及安排存在一定的延后,计划安排出错率、返工率较高,信息系统则可以将装配计划与BOM结合,然后对比库存,设定生产产能,自动进行计划生产,此过程由系统自动进行,无需人为操作,且计划安排精准,真正达到生产过程可控,提升生产效益。
为了能够解决以上基础管理问题,做好并推进基础管理提升,我们以信息化为基础,把现代精益生产、标准化管理思想等进行融合,确定以“开发一套适用于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主要实现途径,我们基于企业现存问题与企业信息管理现状,陕重汽车身厂管理相关部门提出如下需求:
1.建立一个从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工装模具管理、运行管理到工艺管理实现全面集成的系统;
2.通过标准化管理,以达到员工知识经验固化与共享的目的。以标准化管理带动生产过程中工作计划控制和优化,生产职能部门以计算机应用软件为支持,改进和优化现有工作方式。
3.实现工作计划智能提醒,对各部门工作计划、进度及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并准确及时反映,做到工作及时开展无遗漏。
4.规范库存管理,增加库存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库存成本,控制投入产出,资金占用,从事后分析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过程控制。
5.提升车身厂各系统工作协同性,保证企业范围内各职能单位信息流的畅通,实现信息的集成化与共享化。
6.系统辅助人工分析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如在设备故障分析功能中,能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设备故障历史状况查询功能和报表;
7.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的需求。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带动企业员工学习和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员工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和思想素质,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运行方式。
我们主要以“自顶向下”规划,“自底向上”逐步实现的方法来实现和完成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整体运作。如下图:
陕重汽车身厂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在陕重汽车身厂现有软硬件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出软件系统,用来“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全厂的生产、安全、设备、模具等管理信息,并且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处理,提供给生产、安全、设备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通过引入信息化的方式,我们推进了基层管理逐步向标准化程度迈进,提高了各基层管理模块的利用率,其次,建立了辅助数据库,拒绝数据重复输入。生产管理是陕重汽车身厂管理的核心领域,所涉及的标准和规程众多,而陕重汽车身厂的标准化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实现标准化与信息化同步。
结合自身业务建立标准化体系。陕重汽车身厂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在生产过程的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建立标准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平台和信息技术平台,把标准化内容展现在这些平台上,从而构建数据统一、响应及时、信息流畅、处理闭环的信息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以规范标准为准则,流程平台为载体,实现基础数据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报表管理、高级分析与统计等生产相关业务的全过程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陕重汽车身厂管理标准化、协同办公、业务流程规范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先进的工具手段,提升了工作效率。
1.提高了标准化管理水平。目前本系统己经在陕重汽车身厂内的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使用,通过信息系统前期的基础准备工作,纠正了以前许多不规范的基础数据,如以前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有多个,冲压车间有冲压计划、装焊车间有装焊计划、涂装车间有涂装计划,通过系统整合了各种计划,统一为一个计划指导下的生产模式。安全监管内容标准统一,检查过程有记录、处理有结果、从而做到安全工作的标准化,安全检查工作无真空、整改隐患无漏洞、整改信息反馈及时。工作计划智能提示,大大减少了查询的次数,又使巡检工作无遗漏。并且通过系统可随时查询各项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做到了工作执行过程的实时反馈。
2.规范了管理流程。以前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比较混乱,人们都是靠经验在管理,任何一个人离开都会对整个生产造成影响。通过信息化建设,技术部门的技术文件及故障排除方法都记录到系统当中,为工作人员提供知识经验交流平台,达到了管理经验固化的目的,同时管理也更加细化。如模具管理员对模具故障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通过不断调整周期和冲裁频次上限两个参数来优化检修计划,使模具检修工作计划更科学。涂装机器人、前处理故障专项管理,使涂装设备故障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更具针对性。由于所有的流程在系统中走,所有的数据存在系统数据库中,把原来靠人的经验的工作方式变的更加合理化、透明化,因此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失造成对整个生产的影响。
3.消除了部门之间的重复劳动。原来的工作方式下,许多数据不同的部门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而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不及时,使各部门数据又不一致,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同时也做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繁多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工作既费时又费力,通过标准化信息系统可以辅助人工统计故障数据并提供图表辅助分析,大大有助于对信息的综合利用,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各生产部门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各自权限查询、修改、维护系统数据资料,保证了数据时时更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免除了各部门分别整理相同数据的重复劳动,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1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出现,如对安全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没能进行认真的执行,使得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或一些质量下降问题的出现;还有在进行技术管理资料的整体和记录收集时,没有雨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度进行同步,而导致了重大的错误,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而且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技术管理的相关经验,无法给工程的其他方面的管理带来正确的信息。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觉得技术管理进行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健全或者落实相关技术管理的制度法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行使其权利。
1.2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
随着企业新项目施工的不断增加,对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此外,一些其他的行业,比如监理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因而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缺乏技术管理人员,及时有些施工项目存在技术管理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素质无法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甚至有一些技术管理人员还身兼数职。
1.3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在工程竣工后,一些施工单位和施工项目许多企业和项目部就不再重视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因而技术管理的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在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竣工以后,项目部没有对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系统的保存。因此,对项目的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使技术管理为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技术、质量方面的保证。项目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项目部内部的努力,也需要公司层面的管理机构有力支持。
2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的重要保障。
2.1.1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求建筑企业会同设计部门、监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等强强联手,共同制定施工阶段的规划方案,在集中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一份可行的、完整的、科学的施工图纸。同时,作业流程和行业技术标准也在此时明确规定并施行;熟悉相关的技术档及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细节要求,如施工顺序、施工布置、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进度等,及时、全面、充分和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整个工程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为切实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2.1.2 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因此,无论是整个工程还是各个小部分工程的施工,技术交底都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尤其要加强特殊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对成品的保护和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基础施工技术的要求等,应强化管理。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参与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任务,以及工程的特点、施工难点、设计意图、执行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安全质量标准,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技术交底内容一般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情况交底以及分项工程交底等。同时,技术交底亦应分级进行、分级管理。
2.1.3 材料构件试验制度
材料、构建、设备品质的优劣,对建筑产品的品质的好坏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要对施工工序的品质以及工程的品质进行保证,必须对材料的检验工作进行加强,将相关检验工作制度进行健全,并且配备相关的试验人员以及试验仪器。施工用的原料、材料、构件及设备等物资,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合格证明材料,新材料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在使用前应抽查、复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
2.2提高人员素质
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强知识培训,以提高其执行能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始终是建筑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力量,拥有了优秀的人才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不断优化知识、尊重人才的管理机制;增强人才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施工企业各部门加强经验交流与培训的推广,有步骤、有计划、有深度、有重点地培养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2.3认真会审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负责,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会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明确落实责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高度的责任,要求相关负责人能及时而准确的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准确的将设计图纸实施于现场。同时,还要严格复核测量计算数据,并参与材料、半成品的质量以及各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总之,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包括解决和参与管理所有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技术问题,及工程成品质量的各个施工环节。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坚决杜绝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按规定严厉查处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5工程质量管理
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进行控制管理,是基于工程合同档的质量条款为准则,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主要表现在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维护保养等多方面。为及时解决那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以及在重要单元工程进行工程施工时所遇见的技术难题,必须成立相应的技术攻关小组,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严格对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材料进行质量管控。另外,还要认真对待施工中因管理失误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2.6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善于争取行业制高点,努力摆脱落后、传统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技术改进的负面影响,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和策略,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投入力度,储备丰厚的技术力量,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要适时地“走出去”,不断与国内外优秀同行施工企业加以交流、学习经验,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进行深度技术交流,结成技术联盟,优势互补,共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层次和绩效。
3结 语
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将科学技术管理融合到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进度与质量、生产等达到辨证的统一。
参考文献:
国内外专家对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与范围,有着不同的研究成果与表述,而较有共识的是:企业文化应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这就清晰地确认企业文化并不是作为精神、意识的虚无形态而独立存在,而是可以渗透在企业的运行过程、经营过程、管理过程以至产生物质成果过程当中。其中制度文化与企业的主体经营理念关系非常密切,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非常大的分量,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这个重点。只有实现文化与管理的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只做表面文章、空提概念口号、满足表层“效果”的误区,而扎根于企业管理的沃土之中,突显其生命力。
经营一个企业,一是靠人才,一是靠管理,管理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套的完善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果说,企业的体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提炼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育良好的管理行为,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必须“结缘”,才能使企业在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中实现持续发展。
二、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关系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治手段”,企业管理的运行是以企业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章程的有效执行来维持的,具有显性、刚性的形态特点,员工一旦进入企业,就必须认真执行维护企业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没有可执行,可不执行的选择。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倡导的“道德规范”,企业文化的确立是以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的培养和有效践行来实现的,具有隐性、柔性的形态特点,员工在企业中有认同或不认同,或逐步认同、或认同另一种理念的选择。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善于提炼、倡导、培育有本企业特色、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有激励、导向、促进作用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与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并让员工感受到这种融合,对形成严谨而和谐的管理氛围、严密而高效的管理效果,推动企业发展、使员工受惠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在严格中感觉宽松,在压力中感觉自如,再鞭策中感觉激励,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产生剂、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使员工既有制度化的规范,又有价值观的导向,显性与隐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实现“刚柔并举”。这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一种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也因此发挥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的作用。
公司在两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紧紧抓住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为企业管理提炼出管理理念,让员工所认知、认同、接受,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从“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从“刻板执行”变为“创新执行”,实现了公司管理的高效、优质运行,公司管理水平也由此提高。
三、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的运行方式
企业管理由整体管理和分项管理组成,分项管理是整体管理的基础,整体管理是分项管理的统领。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分为整体导入和分项导入。
关于整体导入。*年初,在公司的年度行政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提出了“诚信、和谐、关注业主、关心员工”的经营管理理念,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达成理念的共识和价值观的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员工的默契、习惯和氛围,从而使企业内部环境更加和谐,管理更加顺畅,内耗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企业文化理念的培养和形成,为公司同时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念支撑。公司把主体理念导入公司整体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即业务流程再造)当中,企业文化成了业务流程再造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流程再造以前瞻性的眼光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超前设计,这本身就是提出了一种文化,新理念的要求;也就是说,没有新文化、新理念的支持,流程再造就会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而公司的每一流程又反映了企业文化的特征,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理顺了公司的管理流程,就是完善了公司的制度文化。
关于分项导入。更好地诠释“诚信、和谐、关注业主、关心员工”:对市场,诚实守信是我们的第一承诺;对企业,和谐协调是我们追求的环境氛围;在市场,顾客是我们第一关注的焦点;在企业,员工是我们第一关心的对象。把这个主体理念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在这一经营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按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品牌管理以及对业主的回访服务等分解出具体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为公司各项业务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导向作用。
工作理念作为管理思想境界,具有引领作用和目标性的特点;工作模式作为管理行为习惯,是优化了的流程和手段。前者引导后者,后者实现前者。对每项管理提出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有利于引导员工培育、形成并规范有本业务管理系统特点的精神动力指引与工作行为准则,激发员工提高本业务系统的管理层次,打造管理工作品牌。
在项目管理上,导入了“用精品回报业主,靠诚信链接市场;用管理提高效益,靠团队实现目标”的项目管理理念。引导员工认识项目管理是公司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建设优秀的项目文化,以优秀的项目文化激励员工为实现项目和公司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局提出推进“三大文化”(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建设后,公司对“三项文化”建设的目标、措施、任务作了系统的分解,使项目部及员工知道“三项文化”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切实将局提出的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融入到项目管理、安全管理和廉政建设中。
四、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的具体成果
在业务流程再造中,公司按业务分类和参照国际工程公司部门设置模式调整组织机构,为公司按照现代施工企业的特性和适应市场运作的需要建立管理体系,提供了保证。同时,公司编制出版一系列的业务管理程序,把公司的各项业务纳入程序管理,使公司的经济活动按规则运行,并以此推动资源高效整合,显性、刚性形态的企业管理体制、管理规范初步形成。公司按照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的工作思路,将隐性、柔性的形态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培育起来,促进了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的形成,营造出和谐、顺畅、高效的管理行为、管理习惯和管理氛围,使业务流程再造“如虎添翼”,使管理流程的执行“事半功倍”。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催生了公司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生成又推进了公司的现代管理。
在确定了各项业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后,各业务管理系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标准,明确了自身的工作目标,并按局“争港工第一,创建筑一流”和公司“建设水工工程施工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要求,提出本业务管理系统争创同行一流管理水平。如: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项目成本过程可控,提高了盈利水平;材料、分包集中采购,确保了预期效益;资金集中管理,极大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规范合同管理,规避了法律风险;资源、信息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优化船机结构,增强了竞争实力;实施经营策略和诚信履约,培育了主业地域市场和扩大主业市场占有分额;实施科技战略,打造了优质品牌等。业务流程的有序运行使公司逐步实现按现代施工企业管理模式运作。通过管理创新,使公司达到低消耗、高效益的目标,加快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为了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实施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非常必要。在建筑安全上健全法律、法规,并对施工现场安全提出相关要求。施工安全技术主要包括脚手架、土方及模板等工程建设,这些方面的施工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有必要对建筑安全问题加以考虑,因此,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方面正在探索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1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问题
1.1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彻底
在完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均为针对施工过程展开的安全标准化建设,这一阶段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具有全过程、系统性等一系列特点,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角度来构建体系,具体来说,应该从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及工程运行等方面制定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标化体系进行完善。
1.2建筑安全管理中标准化体现不全面
从标准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颁布了《标准化法》等相关指导性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纵观当前标准化建设情况,并未将标准化办法和建筑安全管理完好的结合在一起,缺乏系统性标准化条例,同时对于全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及技术方案制定等相关问题,也没有得到约束和规范,没有对其展开全面的论证。此外,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等工作还没有完成,其中存在大量的缺陷和不足。
1.3新变化带来新要求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中出现了很多新方法、新工艺及新材料,这无疑为建筑安全标准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远远不能使这些要求得到满足。例如高层建筑中大体量混凝土浇灌、大跨度钢结构的运用等施工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建筑安全技术却始终比较落后。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还需要从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对安全标准进行编制。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2.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全过程中,从工程准备一直到竣工完成,各部门都要充分重视项目工程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2.1.1系统性
国家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建筑企业也纷纷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定及章程,此外,在具体项目上还设置了安全部门,编制了相关安全管理办法。从国家、行业到企业均颁布了项目安全施工规定及办法,由此来看,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体系。
2.1.2复杂性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了很多部门,需要不同部门之间进行配合与写作,从施工管理的角度来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焊接、脚手架及木工等项目工作,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有必要对这些工作进行分析与检查,最后制定出完善的标准。
2.1.3变化性
建筑施工现场的自然及社会条件经常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旦出现将会对项目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对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比较长,其劳动条件也比较差,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其安全保护措施也需要随之改变。
2.1.4全面性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内容非常广泛,不同项目阶段都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从“人、物、管理”角度着手展开标准化管理工作。①现场人员行为的标准化是指施工人员的作业活动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②现场机械与材料等的安全标准化;③建筑项目不同层次安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从企业领导到部门经理,再到安全部门部长、施工队负责人等。
2.1.5长期性
安全标准化管理办法应在不同部门、施工队中进行宣传,主要以预防为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都比较长,不同工种之间切换也比较多,因此,人员变更非常频繁,需要项目人员对其展开安全标准化管理教育,教育过程不能是暂时的,也不能间断,应该从工程开始一直到竣工才能结束。
2.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
项目经理应对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负责,安全保证体系负责人、技术保证体系负责人等必须持有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管理意识。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在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制定各级安全人员职责,以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全保证体系负责人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应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组织及协调等工作,并贯彻执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细则。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安全技术负有直接责任,参加安全生产监察,从技术上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意见。
2.2.2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
①施工管理制度标准化。为了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现场施工管理细则;②现场管理标准化。现场入口处应设置平面布置图,明确划分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等,在主要通道设置不同安全警示牌,有触电危险场所标识应使用绝缘材料制作;③临时设施管理标准化。临时宿舍建设必须满足消防及环保要求,室内用品及设施应摆放整齐,食堂、洗浴间等设施应满足要求,现场应配备药箱、绷带等急救器材。现场各种机械、材料应按照施工平面图布置,不同类别应分区堆放,存放材料场地应平整,现场材料应结合材料特点采取保护措施。
2.2.3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
在开始施工之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书,编制临时用电祖师设计,针对施工现场用电区域进行维护。项目建设中使用的悬挑平台、脚手架及防护网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布设,此外,建筑外侧应结合规范挂上安全网进行封闭,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通道口、电梯井口及楼梯口等位置,应结合具体情况设置防护棚、防护门及防护栏杆等,必要时还要加装安全网,并设置标识起到提醒的作用。必须拆除或改变安全防护设施时,经过施工负责人同意以后,应提前将替代安全措施做好,在作业完成以后立即将安全防护措施恢复。
2.2.4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信息在各层面上进行交流,因此,安全信息管理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基础作用。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系统性,从工程开始就应该制定出全面的原始记录标准,同时,还要制定安全信息分析方法,逐级建立安全资料岗位责任制。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应对着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同步收集与整理,一直保存在工程竣工完成。工程安全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应安排专人负责。
2.2.5评价机制标准化管理
评价机制主要包括项目安全管理的综合考核、机构运行有效性考核、安全检查及监督的考核等方面内容。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应由建筑企业来完成,定期向企业上交安全管理方案,企业组织安全专家展开审查,并对项目现场检查项目展开安全管理,结合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提出表扬或者批评。
3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仅与项目人员及财产安全相关,同时也直接决定了项目是否能顺利完成。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还缺少有效办法,安全管理效果也不理想,安全标准化的提出正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构建了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虽然在一些项目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来说,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研究和探索,加强对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作者:林骏 单位:福州市台江区建设投资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步向义.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管理体系和模式的探索研究[J].建筑安全,2010(9):13~15.
[2]毕远志,姜晨光,孙若昕,张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定置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5):118~123.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的,如果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也影响企业的形象,阻碍企业的发展。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根据所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 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高质量的完成工程,还要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及设备等进行合理的优化使用配制,而这些都离不开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只有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可以说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二) 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提升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
建筑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按照要求顺利安全的完成,优秀的施工项目会使建筑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不断提升,从而赢得社会的口碑,对自身进行无形的宣传。最终保证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的空间,并不断壮大发展。
二、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监管问题
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失。政府部门对建筑安全的管理也主要是突击性的安全检查,未建立常态性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且监督力度以及管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现阶段主要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并且主要针对房屋建筑、市场工程项目等,而对其它类型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管还存在不足。
(二)缺乏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采用承包制,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转交给了相应的承包者,建筑企业只是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通过与承包者签订安全协议,将安全管理工作交由承包者,出现安全事故相应的责任由承包者承担,而建筑企业没有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地管理,承包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不会安排专门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使建筑工程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
(三) 安全管理相应的费用投入不足
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有的建筑企业领导并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企业形象及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了单纯的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断的压低生产成本和安全投入费用。另一方面,在项目投标过程中,压低投标价格而中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施工时,建筑企业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擅自耨用安全管理费用,使得安全资金的投入降低,安全管理工作和设备无法得到有效地保证。
(四)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较低
建筑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的农民工、临时工是建筑施工中主要的力量,而这些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相应的安全意识不强,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施工过程中各种违章操作行为普遍存在,很多的建筑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这些人的身上,这也给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挑战。
(五)安全施工技术管理比较落后
安全施工技术管理一直是建筑企业薄弱环节,建筑企业相应的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以及专业技术不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企业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案存在可行性不高、计算精度较差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很难起到应有的安全指导作用。
(六)工期任务紧而忽视安全管理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要求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导致施工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疲惫的状态,并且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还不到位就要求施工,违反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要想做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方案,从而使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另外,企业相应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履行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企业领导者应该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个人,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二) 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安全性
施工设备对于建筑施工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加大安全投入,重视施工设备的采购、管理和维护,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转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前提。对于那些危险系数较大的施工设备,建筑企业应该派专人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新采购的设备,应该要求厂家提供相应的防护装置。只有不断的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施工设备才能够为建筑安全提供基本的前提保证。
(三)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教育
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所以,企业要加强对施肥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教育。首先,定期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对施工人员开展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等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教育,让他们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其次,定期开展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劳动生产技术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安全技术知识,在遇到突发的事故时,施工人员会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
(四) 加快安全技术的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当前,建筑企业安全施工技术落后是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大力发展安全施工技术,使其跟上时展的步伐。提升企业安全施工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有计划的对企业的安全技术进行创新改造,不断开发新的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实现现代化、标准化;其次,改革施工工艺,充分利用施工设备,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创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境;最后,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广泛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预测,开展相应的预测和防控技术研究工作,使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加大投入,增强自身的安全科研能力,并组织相关安全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吸取其他建筑企业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利用科学技术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五)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一个很宽泛的内容,其不仅包括施工的现场布局、材料的堆议长、工地的整洁度等现场管理的内容,还包括职工面貌以及企业文化等无形的内容,而这些均要以安全管理为基础条件。建筑施工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的实现投资者的效益目标,而效益目标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则是实现投资效益目标的重要保证,项目经理要带头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氛围,全面提升施工效率,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加强对工程工期的管理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执法力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不能因为工期紧张而忽视安全管理。制定目标工期,目标是行动的动力,有了目标,就会有方向。提高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缩短工期。
四、结语
总之,针对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建筑企业必须全面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全面特进安全系统工程建设,进而促使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方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1 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主要为政府投资,建设方、监理方等相关单位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往往只注重尽快在工期内完工,缺乏在整个施工阶段各个环节主动采取措施,加强造价控制的意识。
( 2) 国内轨道交通项目前期运作不够规范,致使项目决策、规划及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过大。实际工程中的造价控制往往只关注工程前期,而忽视了招投标及施工阶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减少投资浪费、降低造价的作用。
( 3) 造价控制的理念、方式落后,往往局限于局部的、静态的工程造价控制,忽视了建设中对工程投资的全局性把握和动态管理。
2 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一种涉及专业繁杂、工程接口复杂的大型系统,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能被孤立出来进行实施,而应从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角度把握,在充分考虑该阶段自有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其造价控制工作关键点的所在。
图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造价
影响能力及成本生成曲线
根据以往经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能力最高,影响程度占到75% 以上( 如图1 实线) ,施工阶段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能力已经不足25%,运营维护阶段则更小。因此,目前工程或研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往往被放在规划、设计阶段。实际上,这也是由于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管理体制还不够成熟,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管理还不够规范,造成项目前期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过大。对于项目前期运作较为规范、成熟的发达国家,项目的造价控制往往侧重于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运营阶段在整个项目寿命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最长,也是实际工程成本产生的最大时期,产生于这两个阶段的工程投资占工程总成本的80%以上( 如图1 点划线) 。其中招投标及施工阶段更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取得效益的关键阶段。尽管这一阶段在既定规划、设计条件下大规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实施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造成资源浪费、投资升高的可能性却很大。换言之,施工阶段已经不能通过规划、设计层面的决策性方法来实现造价控制,而是从项目投资管理的角度,对已经开始实施的项目进行投资控制。该阶段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心在于,通过合理进行招投标选择优秀的施工承包商,并通过严格的合同控制及工程变更管理、合理的施工组织优化、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及风险管理等措施,实现对承包商行为的控制,保证项目整体受控,并实现工程实施费用的节约。
3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3. 1 工程招投标管理
招投标活动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的第一步,也是直接确定工程合同造价的重要的阶段。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集合了众多专业领域的超大系统,这决定了其招投标范围、招投标方式、评标方式、标底文件等环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这些环节都是影响工程合同造价的直接或间接因素。
( 1) 招标范围的确定
招标范围的确定是指,结合工程情况选择实施公开招标的分部、分项工程; 同时,就投标商的选择范围而言,可将招标分为国际招标、国内招标两种,二者各自的适用范围应合理确定。
对于招标范围的选择,应合理确定工程各环节中适宜招投标的分部、分项工程,切忌盲目扩大招标范围,从经验来看,轨道交通工程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大型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的采购均宜采用公开招标,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真正达到择优选择承包商的目的,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合同造价; 同时,考虑到国情和地区经济因素,应适当地压缩国际招标范围,节约国家外汇和工程投资。
( 2) 标段的划分
标段划分是工程施工组织筹划的关键内容,不仅影响建设管理单位管理人员及相关资源的投入,还决定着标段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其划分应考虑工作难度、工作量大小、标段接口管理、市场上合格承包人的数量和资源满足情况,以获得良好的竞争结果。好的标段划分方案,能使工程的组织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进行工程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的目的。
( 3)招投标方案的设计深度
由于设计条件不成熟或工期紧张等原因,轨道交通项目招投标所采用方案的设计深度往往只能达到可研水平。这样的方案在施工阶段的指导性、稳定性不足,是造成设计变更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在招标阶段应尽量增加对招标设计文件深度的要求,尽可能采用施工图设计招标。
( 4)设计及施工承包模式
设计和施工承包模式是影响设计质量、设计变更追加投资及其责任归属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施工阶段工程成本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设计、施工平行承包模式下,设计方与施工方只注重各自任务分别完成,容易出现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问题,由于缺乏对责任归属的约束,施工阶段出现的设计变更往往导致土建工程费用大幅增加,且相应责任无处追究。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为业主提供从项目立项到建成的全过程服务,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如避免了因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分别由不同的组织管理、操作而造成相互脱节的现象,有利于进行设计、采购、施工的整体方案优化,从而缩短建设周期; 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进度、质量的综合控制,可有效控制设计变更等造成的额外费用增加。
3. 2 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主要包含合同内变更、合同外变更和工程规模或建设标准的调整等三方面内容,是项目费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系统复杂的工程项目,可能产生变更的项目种类更加繁琐。我国正值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建设时期,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设计院任务繁重,往往出现图纸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可实施性差的情况,造成施工中产生大量设计变更。另外,市场实际供应的材料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的出现,也会引起工程变更。工程变更会带来当前施工方案的局部拆除、重新返工,引起新增工程量,进而带来工程追加投资。变更涉及到的工程量越大,对工程带来的追加投资必然越多; 变更发生得越靠后期则损失越大; 内容、原因不明确的变更大都是不合理的,带来的追加投资也是无法估计的。
3. 3 施工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规模较大,涉及到的周边建筑物、管线等比较复杂,由工程事故引起的工程自身损失及连带损失都非常巨大。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及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保障体系,工程现场很容易发生频繁的事故,同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3. 4 竣工结算及工程造价后评估
( 1) 竣工结算
从实践来看,部分线路的竣工结算造价高出初步设计概算造价,有些项目决算价甚至比概算价高出近20%。出现上述情况,除了由于施工期间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了费用增加,竣工结算的编制质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若竣工结算基础资料齐全、程序合理、统计审核过程严谨,一般能够得到更加符合真实情况的工程竣工结算造价; 反之,所得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
( 2) 工程造价后评估
二、项目思路
“双元”——一方面是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组织,一方面是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立足于“助力员工成长,助推企业发展”的双赢定位,双方的积极性。
“四维”——从“怎么培、培什么、在哪培、谁来培”四个方面系统设计班组长培训,分别在培训流程、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教材四个维度上进行创新,使之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实施情况
维度一: 怎么培——创新流程。
一是建制。召开专题会议,确立由分管领导总负责,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实施,生产车间各单位密切配合的班组长培训管理网络。为保证班组长培训长期有效有序开展,可制定《班组长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颁布了《班组长培训管理制度》和《班组长素质提升培训计划》,班组长培训秉持“助力员工成长,推进企业发展”的培训理念。
二是建模。结合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测评模型,经调研讨论,初步建立班组长能力素质模型,明确班组长培养的目标。
三是命题。围绕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开展公司、车间、个人三层次需求调研,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从战略、绩效和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工段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什么,做到育才宜用达到“双赢”。工会根据班组长岗位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培训需求调研情况及培训访谈意见,制定《年度班组长培训计划》。
四是培训。为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在师资配备、学员安排、场地准备、材料准备、活动设计和教学开展上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为班组长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资源保障。同时强化培训纪律,每次培训结束,按规定格式保留《培训签到表》、《教育培训记录表》,培训过程需严格遵守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纪律及考核管理规定》。
五是评价。一方面在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起到持续改进培训作用,对教学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对实施方案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培训项目的各个环节更为完善。另一方面通过评价环节对每一个学员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形成数据积累,与岗位考评进行挂钩,从而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验证班组长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维度二:培什么——创新内容。班组长培训强调的是团队管理能力和个人工作能力,即管理业务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围绕班组长岗位胜任能力要求,针对素质测评、调研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短板,从通用管理、专门管理、专业技能三方面设计,涵盖角色认知、管理素养、生产组织、现场管理、时间管理、物料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SAP、团队打造等方面培训课题。
维度三:在哪培——创新形式。
采用“集中授课+课题实践+网络自学+以赛促培”的培训形式。
一是集中授课: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在公司内部进行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经验成果、管理论坛、电化教育等集中式专题培训。举行班组长培训班开班典礼,公司班组长、后备班组长及各车间工会主席参加开班典礼,公司领导讲授第一课。
二是实战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现场管理改善、产品实物质量提升、瓶颈工序效率提升等内容为实战培训项目,进行实战培训讨论。通过学习提出新建议良策,均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取得明显效果。可坚持“带着问题出去,带着办法回来”的思路外出取经,组织到先进公司“取经”,通过参学人员进行现场交流,从中带回许多宝贵的生产及管理经验,参观后组织学员在班组内进行经验分享讨论,就工作中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强化培训效果。
三是网络培训:通过公司/直接上级指定及菜单选学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个人网络培训学习项目,在规定期限内进行自学。
四是以赛促培:可开展“五星级班组”建设竞赛等劳动竞赛,进行“竞赛优胜班组”评比,推行“每日标准化班务会”,提升班组长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引导班组长主动学习、追求提升,将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变为课堂上提问的重点,把学习的收获转化成工作中的改进。
维度四:谁来培——创新教材。
第一,开辟“部长互动课”。在每期集中学习结束后,由制造部、质量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与班组长进行讨论座谈,直接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探讨。比如制造部长互动课上,就班组长生产组织、现场管理、物料管理、成本控制等内容提出公司的管理要求,然后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生产现场出现的许多问题,可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企业内训师主讲。组织内训师组成项目组对培训计划进行认真的研究,组织授课教师进行课目实施前的会课,编写贴近企业实际的适用性培训教材。“自己人培自己人”,讲的亲切,问的自然。
第三,援用成熟教材。针对科目,从网络、网络学院、培训机构处广泛寻找适用教材,力求讲的深入、实际、朴实、生动。
第四,编制《班组长培训手册》。组织编写《企业班组长培训手册》,将培训课件、管理知识、实用技巧等内容编制成册。《手册》分为“课程教学”资料、“自学资料”和“推荐书目”等板块,是对培训班学习的一种延伸、补充和完善,为今后培训提供了成熟的教材。
三、实施效果
企业通过“双元四维”工段(班组)长培训模式实施,改变了每年定期上大课的班组长培训模式,逐步完善了班组长培训体系。
第一, “双元四维”模式提升学习热情。由于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力求切近企业、贴近技能、贴近实际工作,增加交流课、对话课、研讨课、拓展课等课程,授课形式采用面授、视频、自学、讨论、作业、研讨、经验交流等。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学员参学率高,提高了培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