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10:28: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陶刻艺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语言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没有任何一堂课能离开语言去表达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接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语言既不是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头语言,课堂教学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大凡讲课受到欢迎的教师,其语言表达都充满了科学性、逻辑性、生动形象性、富有启发性和幽默风趣。正因为如此,孔子、夸美纽斯、杜威、赫尔巴特等教育界的泰斗们,无一不对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极高的评价。无论是满头银发的老教授,还是初出师门的新教师,无一不在追求着教学语言艺术的完美。本文将从声音和语词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一些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声音的控制艺术
课堂教学的语言,对于音量、音质、节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巧妙的对声音加以控制,对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对声音控制不当,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合理的利用声音,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发音的技巧
讲课不同于闲聊,它要求音量灌满全教室,并且连续讲话的时间较长。有的教师不知道合理使用嗓子,不懂得发音的技巧,结果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影响教学效果;要么扯起嗓子喊,结果是“费力不讨好”,过分使用声带,造成声音嘶哑,损害自身健康。只有正确使用发音技巧,才会拥有响亮、动听的声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气息通过喉部声带的震动形成声音,再经过口腔和鼻腔协调合作产生“共鸣”,最后通过舌、齿、唇的协调动作发出各种音调,形成我们丰富多彩的声音。吸气是发声的准备,讲课时要求教师吸气多一些,吸得深一些。戏曲演员讲究“气人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发声时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教师讲课虽不用这样的严格的要求,但尽量把气吸得深,声带才不易疲劳,如果讲课时感到胸部劳累,那就表明气吸得浅了,久而久之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
咬字不准,吐字不清,语言含糊,这也是教师讲课时常见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是经常进行朗读练习,选取精彩的文章段落,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朗读,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最好能象曲艺演员那样,选两、三段绕口令,锻炼唇、齿、舌的协调活动功能,持之以恒便能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第二、节奏的控制
讲课说话的节奏太快,是许多新教师易犯的毛病。主要原因由于教师精神紧张,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表面上看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教学效果却不佳。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语言的速度以每分钟90-120个字为宜。节奏过快,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使学生的大脑对听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语言节奏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精神涣散,降低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效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学语言的节奏应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要求等各种因素相适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讲话的速度,增加停顿;当教师要通过描绘一件生动具体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的讲述可以快一些,这样能较顺利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要通过摆出了几件事实,启发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时,教师的语言要放慢,给学生以充分的推理判断和思考的时;当教师在归纳叙述科学概念、科学结论时,要逐字逐句清晰准确,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科学原理。
第三、声调的掌握
声调上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的变化,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语言技巧。合理掌握声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语音语调的变化是引起学生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变化的语言则是导致学生疲乏、精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提高音量、降低音量、沉默等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一般地讲,教学中讲到关键点时,或需要强调突出某个问题时,可以提高声调,放慢速度;在讲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的内容时,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当发现学生出现疲态时,应及时更变语音语调,以引起注意,重新兴奋起来。
短暂的沉默是教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内容,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当教室内比较喧闹时,教师利用短暂的沉默,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再比如,讲完一课的重点后停一下—然后再轻声地重复一遍。或向全班同学公开提出问题后,适当地有意地停顿,而暂不要求谁来回答。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质量。
二.讲课的语词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人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一关。使课堂语言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有的教育论著中把其称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词准意切,不使人发生歧义和误解。比如:有的教师望文生义,对概念的解释不进行细致的推敲,“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法人就是负有责任的人”等等,这些解释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N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河,今天说一样,明天说一样,让学生无所适从。即使学术上有争论的,也应该给学生讲明白,我们取哪种说法,使学生心中径渭分明。比如: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讲到教育的起源这一问题时,就有劳动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等多种理论,教师应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缺点,什么理论最正确,应采取什么理论。
既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顺口悦耳,便于说、听和记笔记,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我们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听懂、学会、练熟。其前提条件是教师使学生听懂。如果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使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有些书面语,学生不易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教师还必须把比较难懂的书面语言变成比较通俗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词准意切,又要通俗易懂,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第二、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不能老拉着脸,板着面孔。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这时一般都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再比如:一个学生作文没有按时交,他告诉教师忘在家里了,这时教师可以对他说:“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今天不能看你的作文了。这样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根据学生情况备课的时候应该要明确那些内容适合讨论,更要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还是为了强调重点、突出重点而讨论,或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讨论等等。所以要精心准备讨论内容,选择讨论内容必须遵循三点: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如果太简单,学生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但若太难,学生就很难取得成功,都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做出恰当安排。二是讨论的问题应是感兴趣的。没有兴趣就没有讨论的动力。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几个学生询问感兴趣的问题,使教师有一定的把握。三是能体现一定的数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上几点需要有机地统一,讨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讨论的内容比较枯燥,就要创设情境,想尽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一般地说,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在发现和概括规律时,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在运用知识进行判断、辨析时,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时,都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
二、讨论的运用要及时
在上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来安排讨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讨论,也就是说要把讨论的支配权给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想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入讨论,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就应随时抓住学生的思维动态,以此选择讨论的最佳时机。如果教案上安排讨论的问题,经过提问后学生回答出了,就不应再讨论了。而相反的,如果提问后发现很多学生都回答不出,或是发现学生有争论、迷惑、理解不清的时候,哪怕教案上没有安排讨论,也应该及时的组织讨论,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
三、讨论的时间要给足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是不想让学生讨论,而是怕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时讨论要占去不少时间,考虑到教学进度,就草草收场,或是让学生课外去讨论。酣畅淋漓的讨论嘎然而止,不仅抹杀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影响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以后要想开展积极互动的讨论就难了。所以一旦组织讨论就要充分保证讨论的时间,发挥小组讨论的交流与合作功能,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四、提高讨论的参与率
通过不同教学语言形式的引导和感染,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更集中于课堂之中。另外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标准化的课堂教学语言
小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主要依靠模仿,因此教师要通过普通话二级甲等标准,在课堂中做到语言规范、标准,吐字切忌模糊不清,词语使用恰当,给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授课中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繁杂冗长和含糊不清,防止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在课堂中有的教师悬河泻水、侃侃而谈,但是总结下来,核心的内容少之又少,多为繁复无用的话语。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更多的信息浓缩到一句话中,尽量做到简练,减少“啊、嗯”等词语的使用,便于学生抓住重点,防止出现听觉疲劳。同时,标准化、规范化的课堂语言,能够带给学生如沐春风般的影响和示范,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言习惯。
3生动化的课堂教学语言
小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起始阶段,学生对于一些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成语等难以理解,另外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集中注意力较差,如果教师单纯的按照课本宣教,而没有生动形象化的讲解,不仅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容易疲乏走神,降低课堂质量,甚至部分学生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因此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形象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妈妈睡了》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个动画片的形象,围裙妈妈在哄大头儿子睡午觉时先睡着了,大头儿子看着睡着的围裙妈妈“波浪似的头发”……学生脑海中能够呈现具体的形象,更容易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通过动画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涩会难懂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更容易理解课本内容,促进记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风趣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
风趣幽默的语言就像是课堂中的调味剂,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兴奋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更好知识,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力手段。幽默的语言首先要具备和善性,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变得更加融洽,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写作练习中,学生没有加标点符号,此时不是直接的批评,而是将文章一口气念下来,中间还会表现的上气不接下气,学生会哄堂大笑,还会说“老师,喘口气再读吧!”,教师则笑着说“作文没有标点我停不下来啊!”,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标点的重要性,还会让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记忆,在以后的写作中会避免发生此类错误。所以说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更专注课堂,在风趣幽默的语言使用中,要抓好时机,还要利用好“抖包袱”“小词大用”等语言技巧。另外,教师要明确风趣幽默语言的背后是要有教育意义,给学生启发和深思,而不是一笑了之。所以,教师在课堂应用中,各种风趣幽默的言语是出于善意的,而不是讥讽、嘲笑的,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才能让其作用充分发挥。
5音韵美妙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疑问句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对其思维和交际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零起点和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现代汉语疑问句本体研究和母语习得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相比而言,汉语疑问句的二语习得研究却比较薄弱。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年龄、性格、认知风格、语言学能、学习者的态度、动机等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者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习得。在起点相同,教师、教材、课堂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有的学习者针对疑问句的习得速度较快,另一些学习者的习得速度则较慢。因此,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因素恐怕难以对上述习得差异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留学生课外语言输入与疑问句习得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以期为留学生的汉语疑问句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二、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和输出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周围环境(周围人们的语言)的刺激做出反应的行为,强调外在环境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语言输入是由外在的语言刺激和反馈构成的,学习者通过对语言刺激的模仿,如模仿语言结构或语言模式,形成了固定的言语行为模式,通过正面的反馈和纠正得到强化,达到加强正确反应的效果,长此以往就养成了语言习惯,在反复操练过程中达到了语言习得的目的。语言是一种习惯,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部分(Ellis,1985)。
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反,心灵学派认为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即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可能接触到所有语言现象,但是学习者可以发现语言中的隐形特征,掌握在语言运用中很少出现的现象,产出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句子。这说明贫乏的语言输入只是语言习得的“触发”(trigger)因素而已,学习者是通过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习得语言。
“互动观”(interactionist)介于行为主义语言输入观和心灵学派语言输入观之间。“认知互动理论”(cognitive interactionist theory)不单单强调语言输入环境的重要性,也不仅仅强调语言习得内在因素的重要性,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语言习得是学习者内在加工机制与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的语言输入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并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第二语言学习者处理这些信息并不是全盘的吸收,而是通过自身的语言学习系统对信息进行整合,整合后有用的信息才会发挥作用(Ellis,1994)。
上述三种语言输入观涉及语言输入的三个重要理论假设,第一个理论假设是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人类只能以一种方式习得语言,即通过信息的理解,或通过“可理解输入”的方式,我们通过理解包含i+1水平的语言输入,按照自然习得顺序,从目前的习得水平i进入下一阶段的习得水平i+1”(Krashen,1985)。对成年人来说,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主要来自于和本族人交谈时使用的“外国人的语言”(刘,2010)。在输入的过程中最好避免学习者的情感过滤(the affective filter),只有在情感过滤较低的真实言语交际中输入的语料才会最终参与语言的内化(internalization)过程,促进习得的进程(仇鑫奕,2010)。
作为Krashen语言输入假设的扩展,Michael Long提出了“互动假设”。要想充分理解和认识语言输入的本质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的影响,仅仅考察单向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应该高度关注母语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双方进行意义的沟通时,母语者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在语言形式、话语结构和功能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语言形式的调整使语言输入更简单易懂,更适合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话语结构和功能的调整通过询问、重复、确认、解释等方式使语言输入更容易理解。
继Krashen和Long的语言输入假设之后,Swain认为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加工仅仅局限于意义的加工,而这种加工是不完整的,提出了“语言输出假设”。输出在二语水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或者否定了。语言输出促使学习者必须对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Krashen侧重语言输入,Long重视同母语者之间的语言互动,Swain则更关注语言输出。这些学说都鼓励第二语言学习者积极地与目的语国家成员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增加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影响汉语疑问句习得的众多影响因素中,课外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和语言互动的数量、质量、方式和条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三、疑问句习得影响因素
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习得疑问句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四种类型疑问句的差异和难度对留学生习得的影响;第二,留学生的个体差异、态度、动机及学习策略等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第三,外部环境因素对疑问句习得的影响,主要分为课堂语言环境和课外语言环境。其中,课外语言输入归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课外语言环境因素之中。
初阶段留学生主要习得一些结构简单,语法项目较少,语用功能简单且易于掌握和操作的句式。选择疑问句的习得难度较低,留学生在口头或者书面表达时易于操作。但是由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导致连接词混用或误用且疑问选项多为较简单的名词或者形容词。特指疑问句的习得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疑问代词的习得,“什么、多少(问数量)、哪儿、谁”比较简单且处于疑问代词的核心地位,而“哪里、多少(问价格)、多少(问年龄)、怎么样、什么时候、几、多、怎么(问原因)、怎么(问方式)”则较为复杂且处于相对边缘地位。是非疑问句的习得中,留学生很难准确地把握疑问句的语气词的细微差别,因此常常出现疑问句语气词误用的现象,表现为“吗”的使用泛滥。正反疑问句习得方面尚处于萌芽状态,由句尾疑问词“吗”的疑问句过渡到重叠结构的正反疑问句,且重叠结构多数为简单的单音节词语,如“是不是”、“好不好”等。
留学生的个体差异、态度、动机及学习策略对现代汉语疑问句习得产生一定影响。个体差异可以分不变因素、可变因素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些因素,不变因素指不被外部环境控制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语言学能等;可变因素指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如态度、动机等;介于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之间的一些因素如认知风格等。学习态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汉语习得效果,对现代汉语疑问句持有畏难情绪或者否定态度,势必延迟习得时间,习得效果会不尽如人意。习得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外在动机指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会获得外在的奖励或者避免惩罚等,零起点和初级阶段的留学习得汉语疑问句的首要动机是通过询问获取相关信息,在理解会话者的同时也获得理解。学习策略是留学生学习语言过程中采用的普遍倾向或方法,有的学习者主动寻找学习疑问句的机会,参与交际互动,而有的学习者则利用字典或者教材,获得疑问句应用实例,掌握汉语疑问句结构规则。
外部环境因素对疑问句习得也会产生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分为课堂语言环境和课外语言环境。在课堂语言环境中,教师对疑问句教学,带有鲜明的“教师语言”色彩。此外,有着相似学习基础和学习动机的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在对话当中也会使用简单的疑问句。但是,课堂语言环境较为封闭,学生接触的疑问句无论是话题意义还是结构形式都比较有限。而在课外语言大环境中,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和话题,留学生则可以接触最真实的语料。
四、课外语言输入与疑问句习得的关系
(一)课外语言输入与疑问句习得的关联
在影响初级阶段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众多因素中,课外语言输入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中的课外语言环境。留学生进行课外语言输入弥补了课堂语言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课堂教学也有局限性。学习者在课堂上接触到疑问句的时间和数量是有限的;学习者学到的通常是“课堂语言”或“教科书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真实鲜活的语言有一定差距;课堂教学多侧重于疑问句语法规则等形式要素的学习。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主张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进行语言输入、语言互动和语言输出,并将课外的语言输入与课堂教学中学习疑问句的基本知识、语法规则和部分疑问句交际技能相结合,活学活用。
课外语言的交际互动使学习者将课堂上学到的疑问句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学习者要想获得活的目的语语言知识,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第二语言能力和技能,如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或技能,并达到较高水平,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吕必松,1996)。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利用适当的机会创造有效的课外语言交际互动,往往能够有一些创造性的收获,所学的知识在得到巩固的同时也获得了多方面的拓展。
(二)课外语言输入调查实施
语言输入至少存在两个来源:“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内部来源”即语言输入来源于中介语(Interlanguage),中介语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看成是一种独立于其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的、完整的语言系统(王建勤,2012)。“外部来源”指的是教学与社会环境向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的对象为教师、同学和社会环境中各行各业的人,输入的媒介包括口头输入和书面输入。
课外语言输入的对象可以是中国人、母语相同的国家的人,也可以是说着不同语言的其他国家的人。除了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之外,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之外也会与不同职业和阶层的社会成员进行互动。在同这些交际对象进行交流时,有的留学生在整个会话过程中是话题的发起者与主导者,留学生本人讲话的时间多,而会话者主要以倾听为主,说话的时间较少,我们称这一类留学生为输出主导型;有的留学生则与之相反,不管交际的对象是中国人、母语相同的国家的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开口率都不高,听对方讲话的时间远远长于自己开口讲话的时间,这一类留学生我们称之为输入主导型;还有一类留学生介于输出主导型和输入主导型两者之间,即在交际过程中,参与会话与倾听对方两者兼顾,我称之为互动主导型。此外,针对留学生课外语言输入和互动意愿和实际的语言输入和互动情况之间的差异也应该进行区分。
课外语言输入的媒介有口头输入和书面输入。从听、说、读、看四个方面,主要涉及听中文广播节目,看中文电视节目、网络中文视频、中文CD和中文课外书,读中文报纸和中文杂志。语言输入的最佳项目是学习者身边的事物和思想(Ellis,1994),在学校内(如教室、食堂、宿舍楼、图书馆)与同学、餐厅服务员、宿舍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的交流,在社会公共场合(如超市、商场、菜场、银行、医院、旅游景区)与服务人员、柜员、医生、游客、导游之间的交际,所涉及的话题多为临时性话题,其广度和深度差别很大,且交际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所以在这些场合和机会中涉及的知识和概念重复率高,具有可理解性,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五、结语
初级阶段留学生疑问句习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疑问句的难度、留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等、外部环境因素,我们将课外语言输入归入外部环境因素中的课外语言环境之中。根据语言输入和输出相关理论,并结合留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语言输入的实际情况,将习得汉语疑问句的留学生分成输入主导型、互动主导型和输出主导型三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课外以互动为主导的留学生疑问句习得效果显著高于输入主导型和输出主导型的习得。所以,留学生应将课堂上学到的疑问句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弥补课堂疑问句教学的不足。同时,课外应发挥主动性,尽可能地多与汉语母语者互动交流,听说并重,在兼顾语言意义和结构形式的同时,还注重语言细节;在同母语者互动结束之后,对交流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总结,从而促进汉语疑问句的习得。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4]Long,M.H.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6.
[5]Swain,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 Gass,S.M.and C.G.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Newbury House,1985.
[6]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M].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
[8]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前言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重大任务。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为此,深入分析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研究和探索相应的改革思路,对于建构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2.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滞后
与纯绘画专业不同,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倾向于“设计”。同时,创新既是艺术设计的灵魂,也是所有艺术设计的本质要求。因此,教师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向学生强调“创意”和“创造性”等创新理念,而不是仅仅“模仿”甚至“照搬”。此外小论文,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已将“色彩”和“素描”课程名称改为“设计色彩”和“设计素描”。然而,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以写实为主的静物、石膏像和头像写生等,这样往往让学生感觉与考前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2.2基础课程与后续设计课程严重脱节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相互孤立的现象。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去服务今后的专业课程。另外,诸如色彩、素描、图案和构成设计等课程的设置,常常使针对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教学思路不明确,不仅缺少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更缺乏将设计与实践相结合。从而造成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教学严重脱节,失去联接。
2.3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够高
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已成为当前阻碍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专业主要以油画、雕塑和中国画等纯艺术专业。尽管这些教师的造型能力、色彩感觉等基本功非常扎实,但是却对设计专业知识往往了解不多。这样便会造成教师对基础课的教学目的认识不足,最终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3.探索如何改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新的解决思路与改革方案,对于促进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必须明确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设计和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更加注重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更新,灵活多变、不拘形式,从而形成具有高职艺术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由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摒弃过去照本宣科地布置作业的形式,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将课程内容合理地分解为一个或数个项目。除此之外,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作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深化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教学形式强化教学效果。
3.2转变办学理念,改革课程设置
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高职艺术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必需、实用、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小论文,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着重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与用的内在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高职艺术教育事业到了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轨道。然而,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脱节,以及重技能轻创意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还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善于探索总结、开拓创新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谭俊铭.高职高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构想[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王太利.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