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8 06:06: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成吉思汗陵园,作为传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神秘祭祀文化和独特宫廷文化的承载地,其世界性、唯一性、历史性、神秘性早已闻名于世。为开发利用好这座文化宝库,从2002年开始,伊金霍洛旗将成吉思汗陵作为深挖人文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张“主打牌”,先后投入近3亿元对成吉思汗陵园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修缮,突出成吉思汗陵在民族文化上的独一无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走进成吉思汗陵旅游区,风景如画的草原环境,神秘独特的人文景观凸显着草原帝王陵的雄姿。现在成吉思汗陵每年游客接待量达到了50万人次以上,实现收入5000万元,成为伊金霍洛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成吉思汗陵旅游的带动下,该旗又接连推出了吉祥福慧寺、郡王府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区,使旅游业向着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的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反映蒙古族民风民俗的歌舞节目也渐趋完善,逐渐形成了反映蒙古习俗的蒙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64-01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歌的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由于长期骑马的缘故,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再加上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四种主要动律。这些不同的形体动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风格特点。这里将不同内容风格的五个典型蒙古族舞蹈:《筷子舞》、《牧歌》、《圈舞》、《太平鼓舞》和《长调魂》来作简要解析:
一、《筷子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筷子舞是在婚礼喜庆节目上,在弦乐及人声的伴唱中,由男性演员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筷子舞须右手满把握筷子,用腕部的力量上提下压,首先击手、击腿、击肩,然后击脚击地,随着腕部翻绕的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拧身左前倾,面向左下方,有时拧身后前倾,面向右下方,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蹈姿态。绕圆动律感强,绕肩韵味十足,整个舞姿手的动作和肩的动作非常突出,具有欢快、优美、矫健的风格,放映了蒙古人的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感情特点。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和喜爱。
二、《圈舞》,“圈舞”是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替悠晃步。粗犷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踏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三、《太平鼓舞》,“太平鼓”系用锅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蹈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鼓边跳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蝶”“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绣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部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有杂有跳有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1581年,蒙古土默特部的阿拉坦汗带领部众来到这片土地,见这里水草丰茂,便在此定居。垒建的城墙全部采用呼和浩特北部大青山上的青石,远远望去泛出青色,因而被称作“青色的城”。在市内乘车穿梭,常能看到远处那树木并不茂密、阳光下又显青色的山峦。
食色“青城”
我在入住酒店旁的一条小街边随便寻了一家饭店,想尝尝呼市的早餐。正在为门上的“稍卖”二字诧异,老板就笑盈盈地迎上来:“这稍卖又称“捎卖”,还能叫“稍美”呢……”后来经过他的讲解我才明白,“稍卖”是呼和浩特―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稍卖就已经名扬天下了。“稍卖”―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早年的稍卖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酽酽的砖茶,一边就着热腾腾的稍卖吃,故这种食品有“捎带着卖”之意,便叫做“捎卖”,后来又有“稍卖”、“稍麦”等称呼;另―种说法是,因为稍卖的边稍皱褶如花,故又称之为“稍美”。
老板亲自在一个开放的厨房里做稍卖,以便顾客对卫生情况一目了然。做稍卖的馅料要用剔筋除皮、肥瘦适宜的新鲜绵羊肉,加上大葱、鲜姜拌馅,再勾以熟淀粉。稍卖皮要用小麦粉,把和好的面擀成薄薄的皮后,将馅放在稍卖皮里轻轻捏成石榴状,笼蒸七八分钟。出笼的稍卖,皮薄如蝉翼,底端晶莹饱满,而上端却如一簇梨花绽放,食之皮筋馅嫩,肥而不腻,鲜嫩可口。
特色小吃稍卖让我齿颊留香,而呼市的传统蒙餐更是让我魂牵梦萦。蒙餐可以说是蒙古族文化的浓缩,诸如烤全羊、烤羊腿、炒米、奶茶等,均为主流蒙餐。在内蒙古有一个习俗,如果主人用全羊宴招待,意味着你得到了主人的最高礼遇。火焰上,整只肥羊被烤得噼啪作响,脆皮焦黄,遍体流油,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烤羊腿虽然在全国各地都流行起来,可是呼市的烤羊腿才属正宗。羊腿的肉质松软、外皮焦脆、不膻不腻,入口酥烂,甚至连咀嚼都不用。最后的那道素拌汤则是点睛之作,番茄、鸡蛋等配料加上面食,是消化肉食的最好方法,让人感到胃里温暖又舒服。
呼市人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夜晚要吃一顿烧烤作为夜宵,一天才算完美。呼和浩特应运而生的烧烤长街有十余条之多。我就近来到胜利路烧烤一条街,已是晚上7点,整条街摆满了大排档,人声鼎沸。很多人呼朋唤友,在路边烧烤摊相聚。我寻了一家足有300食客的店铺刚坐下,就听到旁边一位男士大喝道:“羊肉70串,牛肉50串!”这气势还真是只有蒙古汉子才有。我也学着他点了一些羊肉串,品尝之后,感觉这里的羊肉串并没有其他地方羊肉的膻腻,且肉质鲜嫩。大排档里还有姑娘兜售自酿的酸奶,酸奶能解烧烤的油腻,喝上一杯恰到好处。
巧遇蒙古族婚礼
漫步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我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浓郁的民族风情。更巧的是,我还遇上了一场蒙古民俗婚礼。新人的父母十分好客,热情地邀请我参加婚礼。我走进大厅,不敢相信这是―场婚礼。在我看来,这倒是更像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民风和民情的展演。宾客渐渐落座,舞台华丽炫目。婚礼开场是一曲马头琴的合奏,马头琴的声音悠扬辽阔,屏幕上播放着新人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婚纱照:大草原上,魁梧英俊的新郎牵着马儿,马背上坐着娇羞的新娘。马头琴声激越,现场身着民族服饰的宾客都禁不住随着音乐摆动身体,进而带动全场的人―起舞动。
接着,婚礼开始,代东人首先出场,致辞给到场的亲朋好友。代东人,相当于司仪,通常由善于舌辛令、熟悉礼仪、酒量较大、能歌善舞者担当。新郎是一个魁梧结实的蒙古族汉子,身穿金色的长袍,领口绣着精美复杂的图案。新娘最初由伴娘陪同,坐在大堂的蒙古包内等候。随后,新娘父亲牵手女儿从蒙古包中缓缓走出。新娘身着红色的蒙古袍,长袍外穿着美轮美奂的长坎肩。发型结实丰满,上插银簪、玉簪,还要扎上珊瑚、绿松石串起来的额带,富丽堂皇,耀眼夺目。一对新人都足蹬马靴,既庄重又保留着蒙古族的特色。
婚礼还没有结束,烤全羊就被抬上了舞台,德高望重的长者――新娘的爷爷也被请上台,他在烤好的全羊上切上两刀,全场便欢腾了,大家鼓掌祝贺,舞台上洋溢着草原的旋律。
我在台下注意到了盛装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他们的传统服装已经跟上了时尚的潮流,女装的腰身设计,凸显了女性的线条美。这些蒙古族姑娘在华丽贵气的服装衬托之下,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酒歌》一浪高过一浪地响遍全场。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风骨与神韵中,美酒和羔羊的醇香,浸透了衣衫。
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自古有“马背上的民族”的美誉,来到呼和浩特,当然不能错过亚洲规模最大、建筑标准最高的综合性赛马场――内蒙古赛马场。
我来到赛马场,刚好遇到马术队员在练习。辽阔的草场上,一组骏马在奔腾,马上的骑手们身着绿色的坎肩,扎起头巾,足蹬马靴,远远望去,雄壮而绚丽。在纵马飞奔的骑手中,我看到了为内蒙古马术事业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原马术表演教练包智慧女士。只见她紧锁眉头,勒紧马缰,夹紧马肚,扬鞭朝着终点狂奔而去,头上的飘带随风舞动,英姿飒爽。一圈的训练结束后,她被队员抱下马,我这才知道她之前训练时腿部骨折,腿伤还没完全好。“很长时间没骑马了,浑身不是滋味……”她脸上的神情十分坚毅。蒙古族的女性,英勇善骑,意志坚定,实在令人敬佩。
Abstract: In the gard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building regional landscape, and maintain the national landscape, is the key to promote exchanges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plant landscap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rea, but also reflects the landscap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gs the Inner Mongolia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color, and it will create these geographic features into the plant landscape.
Keyword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ner Mongolia area; plant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内蒙古区域概况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疆,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等显著特点。
2 内蒙地区绿化现状
内蒙以辽阔草原的广袤千里著称,但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园林,广布驰名中外的召庙、寺院,唯独园林建设滞后,尚构不成园林景观。却缺少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园林类型,在植物景观中内蒙特有的乡土植物种多数还未完全开发出来[1]。
3 内蒙地域特色植物景观营造
一个地区的特色景观来源于它的文化、民风、民俗、以及传统艺术。因此探讨内蒙地域特色植物景观,就必须不断总结和吸纳内蒙地区环境的文化、民俗、传统艺术中的特点并加以应用,使其自身的内涵和特色得以发扬的同时与其他城市绿化建设的趋同度减少。
3.1民族文化与植物景观
3.1.1蒙古族文化元素聚焦
3.1.1.1民族特色建筑——蒙古包
蒙古包文化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它的外形结构还是它的装饰花纹,都极富独特的美学特征。在色彩上,蒙古包洁白如玉,盛夏的草原上,它们被形象地比喻为绿色绒毯上扣着的银碗[2]。
3.1.1.2民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是为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和逐步发展的,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蒙古族服饰保留立领长袍、马靴等穿戴模式的同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艺术元素不断注入到蒙古族服饰当中,在保留传统样式的同时呈现出时代性[3]。
3.1.1.3民间工艺
刺绣:蒙古族的刺绣艺术不以纤细秀丽见长,而以凝重质朴取胜。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
马具:在马具上,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汇集刺绣、绘画色彩、图案设计于一身的精美工艺, 是浓缩了几乎所有蒙古族风俗文化特征的作品, 既是实用工具也是极具观赏性的工艺品[4]。
剪纸:蒙古族民间牧民们的剪纸;风格单纯质朴,古拙而健美,富有草原的乡土情趣。在表现上注重大的轮廓,造型简练,拙中见巧,剪、刺相兼,别具一格。
3.1.1.4民族图案艺术
木器彩画:蒙古族装饰彩绘艺术。纹样多以盘肠、八结、D字纹为骨架。在骨架纹样上缠绕变化繁密的云卷纹、卷草纹等,间绘藏传佛教装饰艺术中常见的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
图案纹样:蒙古族图案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丹、梅、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等,另有山、水、火、云之类。二为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肠、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
3.1.1.5民族乐器
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
火不思:蒙古族弹拨乐器。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日。
雅托克:即蒙古筝。
3.1.1.5民族歌舞
蒙古族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礼、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3.1.1.6民族特色活动——草原“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来源于“好汉三项那达慕”,自古以来,蒙古族擅长骑马、摔跤、射箭,在历史发展中“好汉三项那达慕”逐渐成为草原盛会的主要竞技娱乐项目,后来将草原上的娱乐性盛会称之为“那达慕”。
3.1.2文化符号与植物景观
随着城市的快速化发展,城市的特色逐渐以现代化的趋同式进发,各自的特色也在逐渐消退。因此,对于内蒙古的特色进行挖掘既是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重新对文化进行审核与提取的过程。
3.1.2.1特色景观表达手法
(l)提炼手法
提炼是通过应用研究、创意设计,从特定的文化中提取元素并将其熔铸于景观建设中,用以表达景观的底蕴内涵和人文特色。
(2)保留
保留既是保护又是留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存在着记录历史的文化符号,他们是房子、庭院、街道、古树、古迹。在景观设计中,我们依附着这些历史符号,通过就地保存和周围环境模拟建造的方式烘托场景的特色。
(3)象征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它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设计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是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手法。。
(4)隐喻
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它是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3.1.2.2植物景观营造的应用方式
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对蒙族文化的表现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可利用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化和扩展,可集中体现于“提炼”、“保留”、“象征”、“隐喻”等四种应用手法和植物造型、植物模纹、植物色彩、植物景观主题四种植物景观营造的应用方式,如表3.1所示。
表3.1蒙古族文化应用分析表
4.2民族色彩与植物景观
4.2.1民族色彩语言分析
每一个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不尽相同,蒙古族由于生活在色彩相对单一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以,喜欢高纯度的艳丽色彩,尤其是对蓝色、白色、红色和光泽色(金、银色)较为偏爱。
4.2.2民族色彩语言应用
因此建议在内蒙地区植物配置中使用以绿色、红色为色彩主基调,配以黄色,白色等其他混合色彩,来表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好客,喜迎四海贵宾,以及昂扬激越,豪迈粗犷,热烈奔放的性格。
4.3特色植物与植物景观
内蒙地区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除了园林中已常用的乡土植物外,还有很多极具内蒙特色的沙生植物及药用植物资源,这些乡土植物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景观符号和元素,必将在地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4.3.1内蒙地区园林常用乡土树种的运用
在内蒙地区园林造景中常用乡土树种有:
乔木:油松、樟子松、侧柏、桧柏、云杉、国槐、新疆杨、胡杨、山桃、山杏等
灌木:丁香、榆叶梅、连翘、紫叶矮樱、珍珠梅、金银木、玫瑰等
地被植物:沙地柏、马蔺、星星草、紫花地丁等
4.3.2特色沙生植物的运用
内蒙古土壤沙化严重,因此沙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沙棘、沙拐枣、四合木、半日花、沙柳、沙冬青、沙地柏、沙蒿、小柠条、大柠条、梭梭、黄柳、沙柳、骆驼刺、蒙古锦鸡儿等。在园林造景中合理运用沙生植物,或在公园中做沙生植物专类园,都能体现出内蒙地区特有的地域景观。
4.3.3特色药用植物的运用
蒙古族的蒙药有100多种,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很多植物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甘草、麻黄、枸杞、柴胡、沙棘、赤芍、地榆等,将其合理的运用在植物造景中,不但能美化环境,更能通过植物景观体现出内蒙地区的地域特色。
5 结语
植物景观与地域特色相结合能让地方特色文化更接近人民生活,让植物景观在城市中不仅只是发挥着改善环境、增添色彩的作用,同时也是展现城市精神风貌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今天,传承历史文化思想享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郝星海,李升,杨树林.内蒙古生态园林建设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科,2001(4):45-46.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04-02
一 序言
宁城县,位于赤峰市的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介于东经118°26″-119°25″、北纬41°17″-41°53″之间,属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相连,东与辽宁省建平、凌源交界,南与河北省平泉县毗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县、隆化县接壤。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8000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在这里聚集绵延,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筑造了中华文明。该地区发现并命名了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等8种考古学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二 宁城县的古建筑群落
1 辽中京城遗址:在宁城县西15公里、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辽宋澶渊之盟后,契丹统治者为便于与中原交往,利用北宋每年所纳岁币,征集燕云地区的汉族工匠,于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成规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城址遗迹现仍明显可见。除东南角为老哈河水冲刷毁去外,部分城墙仍高有4米。由外城、内城和大内三部分组成。外城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200米,周围15公里许。外城南部为汉族居住区,有坊区、市肆、民居、庙宇、官署、驿馆等。内城官署及屯兵区域,原多是搭设毡帐,很少有土木建筑物。大内为契丹贵族居住区域,有宫殿遗迹。金代改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改设大宁路,明初曾在此建立大宁卫和北平行都指挥使司,现通称作大明城。
2 大明塔:在宁城县辽中京遗址内。为辽代晚期兴建。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通高8114米,为国内现存第二高塔,仅次于河北定州市料敌塔。
3 黑城遗址:在宁城县头道营子镇四道营子村西。
4 辽盛圣寺舍利塔,位于宁城县铁匠营子镇。
三 宁城县域的民风民俗
1 订婚礼俗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却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内容包括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车辆、聘全、六件礼。家祭,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这时将纳采所用之“盒仔饼”或大饼,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出发,行完家祭后,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红包,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如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压桌”、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礼。
2 节庆风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上元节,当日各家各户吃元宵,自十四日至十六日连办三天元宵灯会。农村用毛边纸包棉花、锯末或谷糠,再拌以麻油,称为包灯。在晚间办灯会时,由撒灯者点燃遍放各处,灿若群星,称之为撒灯。还要往祖坟上送灯点燃,称之为送灯。传说撒灯是为鬼魂撒的,意在超度亡魂。各乡村在元宵节前后三天,甚至提前,举办各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如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抬歌、背歌等,尽情娱乐。尤其是灯会,到处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还燃放烟火直到子时,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十五圆月失颜色”。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清晨家家窗前挂纸葫芦,门口插柳枝、艾蒿,并用艾叶浸水洗脸。早饭吃粽子煮鸡蛋。小孩子们衣服上挂荷包,腕上系五彩线,中午吃饺子,炖猪肉、粉条、冻豆腐等菜肴。
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夜,明月高悬,干家万户亲人欢聚一堂,观赏月色,品尝月饼,并将月饼、葡萄、西瓜、苹果、梨等摆于院内桌上,俗称贡月,共享天伦之乐,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3 蒙古族民族习俗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和游戏的意思。远在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年举行“大呼拉尔”时,除了制定法规,颁行奖惩等一些时政内容外,还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至今约有700多年历史。在那达慕大会上,传统的“男儿三艺”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摔跤:正式摔跤比赛的仪式很隆重,参加者要穿上传统的服装,坎肩多用帆布和皮革做成,上缀闪亮的铜钉、银钉,犹如闪闪繁星。腰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希力布格”,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还套上有绣花图案的套裤,这样出汗不贴身,还可防止伤害事故,脚穿长靴,颈上套五色绸条制成的似项圈的“章嘎”。“章嘎”标志获取的名次,取胜次数越多,彩条越多。摔跤手蒙语称“博克”。出场前要唱摔跤歌,也叫出征歌,雄浑高亢,以壮行色。然后“博克”在歌声中跳着鹰步舞出场,这种舞跳跃高而快,是赛前的准备动作。“博克”都是膀宽腰圆的彪形大汉。待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然后交锋开始。争斗扭结盘旋,恰如蛟龙闹海、惊心动魄,令人神往。摔跤手每胜―次,就在他脖子上的“章嘎”上面挂一条彩色布条,夺冠的“博克”,被称为“纳钦”;力挫群雄的冠军称为“阿布儒古”。
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民族一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当年,成吉思汗和他的军队,正是凭借这无与匹敌的骑射武功统一中国。蒙古族射箭比赛的射程只有15米、20米,使用的是五彩颜色的“毡牌把”。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骑射,射手身穿短袍,身背弓箭,骑马到起跑线,发令后射手起跑,抽弓搭箭,瞄准射靶。一般规定每人射9支箭,分三轮射完。静射则是射手在规定的距离内,站立于固定的发射地点,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定优胜。
赛马: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赛马是他们最喜爱的传统项目。参加赛马的人数年龄不限。成人参加赛走马,男女儿童赛快马。最短距离是16公里,最长是60公里。按传统习惯,要往获得第一名的马头上、身上撒奶酒或鲜奶,并朗诵赞颂骑手和马匹的诗,以示祝贺。
祭敖包:“敖包”是蒙语的音译,意为石头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无垠,天地相连,难以辨认方位,于是,牧民在游牧的交界处或路口垒石为标记,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此风俗。古代,建敖包和祭敖包很简单,人们在居住地周围,用石头和柳条垒成小包,便可祭祀。后来,随着喇嘛教传人内蒙古地区,为这种建、祭敖包的形式增添了许多宗教色彩,敖包由原来的一个小包也变成了敖包群,有的7个敖包并列而建,中间最大,两旁各有3个小的陪衬。敖包的个数以奇数为准,最多的可有13个:即一个大敖包居中,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3个小敖包陪衬。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旨在祝福人畜两旺。祭祀时,主体敖包上插杆子,挂旌旗,旗用白绸所做,上书经文。小敖包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旌旗。祭祀仪式隆重、严肃而热烈。届时,方圆几十里的牧民骑上奔驰的骏马,坐上“草原之舟”勒勒车,手捧祭品来参加祭祀活动。祭敖包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祭祀时,祭者围坐三面,面向活佛,并在蒙古包的地面上摆放―人多高的奶食品、阿木苏、点心或全羊等供品。当活佛发出祭祀开始的经令,法号奏出深沉粗犷的音调,众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咒为祭。然后,参加祭敖包的人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国,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人们外出远行,凡是经过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捧几捧土,以求吉祥。
蒙古族安代舞:《蒙古秘史》载:“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胁之溪,没膝之尘矣”,《安代舞》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它在民间,最早是以驱邪治病为目的,后来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了讴歌新时代、新生活,成为人人会跳的娱乐形式。草原上,每逢喜庆的节日或迎接尊贵的客人,蒙古族同胞便穿起艳丽的民族服装,跳起安代舞表达他们真诚喜悦的心情。
佛事活动查玛舞:查玛,民间俗称“跳大鬼”,是一种传承很久的宗教舞蹈。每逢庙会或佛事活动均跳查玛舞。这种舞蹈在寺庙佛祖宗唁巴的大殿前举行。跳查玛舞时,寺庙众僧头戴面具,身穿彩衣,法器吹出“哞哞”低沉的吼声,鼓乐齐鸣,在鼎沸声中,各角色按序先后出场,脚踏节拍,跳出不同形式的舞蹈。查玛舞大体可分“跳白鬼”、“跳螺神”、“跳天王”、“跳猴神”和“跳蝶神”等五幕。表演各具特色,白面鬼者舞的活泼幽默;螺神者舞的缓慢稳重;天王者舞的豪放刚劲;猴神者舞的逼真有趣。整个舞蹈表现出驱逐邪恶,祈求平安,与妖魔作斗争的场面。
四 宁城地区饮食文化特征
手把肉:对于羊肉的食用,蒙古族是真正的权威。蒙古民族吃羊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在清水里煮,不放葱、姜、大料等任何佐料。蒙古族认为,再美的调味品也美不过羊肉的本身,所以他们制作的手把肉是白水下锅,开锅即食,肉块鲜嫩,香而不腻。
烤全羊:是将去皮去膛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火是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火硬无烟。肉在火上左右翻转,表皮烧焦油滴外渗,香味喷发。烤熟后卸下架子,刀割食用,也不加油盐,不加佐料。烤全羊费工费时,人们不常食用,要等到贵客临门时,才作为宴客的佳肴。
马奶酒:醇香而微酸,酒精度不高。不会喝酒的人喝上一两碗也无醉意,老少皆宜。春夏之交,牧民们将鲜奶盛入盆或锅内,放置8-9小时后取出奶皮,然后将脱脂奶倒入木桶,先用牛奶酿出酒曲,再用马奶发酵酿出马奶酒。
宁城县山杏:山杏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宁城县山杏品种有辽杏,垂杏和西伯利亚山杏,其果仁可以食用,可入药,能治疗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宁城老窖:被誉为“塞外茅台”的宁城老窖酒为国家银质奖,1994年通过了国家方圆委质量方圆认证,在市场上形成了南有茅台,北有塞外茅台的格局。
五 主要节庆
无际的草原成就了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图形风格。要探寻蒙古族的艺术渊源,必须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风貌,并通过对其民间传统图形的研究了解蒙古族人在民族艺术上的审美追求。
一、蒙古族人对图腾符号的崇拜
根据北方民族史、蒙古族的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族崇尚萨满教的神扯观念表现中也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将“狼”、鹿作为图腾进行崇拜。在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草原游牧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结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战斗,团队意识极强,且凶猛而富有灵性。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也许就是“狼”图腾崇拜的缘由。“狼”的图腾崇拜不仅寄托了原始的蒙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崇,也传达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认同与自信。作为图腾符号的‘粮”图形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原始图腾崇拜是蒙古族人的与审美取向的中介符号。蒙古族人民对“狼”图腾的崇拜,也涵摄了对“狼性”文化的审美意识的深刻体验。因此,“狼”图腾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艺术符号,渗透进蒙古族文化的基因中,而审美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文化形态也受其影响。
二、蒙古族图形文化的样式特征
图形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无论是图腾禁忌的图形样式,还是审美需要的物件装饰图案,都充满着蒙古族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在原始信仰中,蒙古族人始终认为本氏族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它们有着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崇拜的图腾,也才有了古老的、著名的“狼”图腾的神话。因此说,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是对动植物的崇拜,实际是源于对祖先崇拜的一种对应转换,这种对应转换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的神话和图形展示出来。
古族人对与他们共同生存、生长的动物和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如牛、马、羊、驼、犬、狼、鹰、鹿等及各种植物,象征着上天降下的吉祥,传达对幸福的理解与对理想的追求。聪慧的蒙古族人将这些动物、植物演义成图形纹样,将其应用、展示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之中,如日常的服装、家俱、生活用具及对环境的装饰。同时由于“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对这些图形的使用往往有着严格的限制。究其图形特点,一般表现为三大类。
自然纹样:云纹、山纹、水纹、火纹及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老虎、龙、凤及其他的动物图案等,植物纹样有花纹、草纹、莲纹、牡丹纹、桃纹、杏花纹等纹饰图样。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崇拜自然、热爱自然的朴素审美观。
吉祥纹样:受佛教、萨满教文化的影响,宗教中的一些图案也应用于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其中佛教、萨满教中的盘长纹,法螺、佛手、宝相花等八吉祥纹样图案在他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特别是盘长纹。在民间,盘长(蒙语乌力吉乌塔苏,)多用于服饰、毛毡、器物雕刻品上,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性,寓意长久不断。蒙古族的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寓意深远。
文字纹样:蒙古族的文字如同阿拉伯文,属篆字体,是一种把邻接的字形连起来的草篆文字,本身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它书写自由,美观大方,蒙古族人将其用于服装、鞋帽及毛毡织物的装饰中。它既是文字,用以记事,又可作为图形,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同时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如福、禄、寿、喜等文字图案,应用得也比较广。
蒙古族图形纹样同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示出蒙古族特色。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图案纹样,如将盘长纹延伸再加人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多样。利用图形的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曲、直线条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画面布局。在构图上采用几何对称、变形夸张的手法,随心迹化,从而达到内与形式、情感与表现的统一。
三、蒙古族传统图形样式的应用
蒙古族民间图形的运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建筑及其装饰上。蒙古族的主要建筑是蒙古包,它伴随着蒙古族牧民走过漫长的历史,具有草原游牧民族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蒙古草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带,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气候多变,牲畜对气候和草场的依赖性促使牧民一年数次地逐水草而栖。冬暖夏凉的蒙古包是为适应游牧生活和草原的自然环境所设计的蒙古族独有的居所。
蒙古包由木门、毡墙、椽子和天窗四部分组成。每一个组件上面都附饰有美丽的图案,内容大多寓意吉祥如意、祈福平安。各种图案交错生辉,毡房内外装饰图案多为二方连续的云纹、几何纹或卷草纹,并在毡墙的角落装点角隅纹样。在构图上以包顶为中心,以圆心为基点,向四面放射状地点缀图案。
国家 AAAA级风景区一喀纳斯湖,如同一弯新月 ,镶嵌在新疆阿尔泰山脉的西北部。近年来,由于旅游业 的大力开发,使得众多海内外游客探索到这片与世隔绝、美丽而又神奇的领地,并轻轻揭开了喀纳斯湖畔上的一幢幢古老的小木屋主人——图瓦人的神秘面纱。
1 研究目的
图瓦人在喀纳斯定居已久,居山区森林地带,垒木为室,素有 “林中百姓”之称。由于他们极少与外界交往,因此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民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历史文化遗迹。
我国图瓦人随着喀纳斯湖的出名而为世人渐渐所知,他们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以宗教、民俗民风等活动方式为纽带,过着古朴而原始的生活。我国现存图瓦人人口稀少,而且目前处于人口负增长状态,因此,对图瓦人的生活、文化等进行整理和挖掘、保护和抢救,积极关心图瓦人的健康、发展,保护图瓦的文化遗产显得成为迫切。2006年9月 20~10月 15日,笔者入住我国图瓦人家,与当地图瓦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图瓦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及体育活动等文化风俗。
2 图瓦人来历
2.1 布尔津县志记载的传说
关于图瓦人的迁移,据布尔津县志记载,民间有 3种说法。一是:据今四五百年前居住在斯尔湖哈萨克不断强大起来,并不断扩大争夺草场,向居住在斋桑湖、玛勒哈思湖周围的图瓦族发动进攻,图瓦族战败被迫搬迁至白哈巴,布尔津县境内的喀纳斯、冲乎尔,阿勒泰的盐池、阔科苏、喇嘛召,富蕴和青河居住。当时共有 7个大部落。成吉思汗统一西域后,实力强大,图瓦族 自称由蒙古族而来。
二是:1992年国家民委来布尔津县了解禾木喀纳斯蒙古族情况时,一部分图瓦人说是图瓦族并要求恢复图瓦族;另一部分说是蒙古族,说图瓦族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因意见不统一,国家民委的态度是自愿选择,但社会上至今一直称他们为蒙古族。
成吉思汗统一西域后,1224年成吉思汗到达额尔齐斯河,因成吉思汗军令严明,一些军士不愿跟随,在树林歇息时留在此地,后来这些蒙古男子到内蒙娶了妻子 (蒙古族),从此在这里繁衍定居。据称满文宗教书记载:成吉思汗说过,“我到过喀纳斯三次”这句话 。
三是:很久前俄国、中国、外蒙交界的阿尔泰山脉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靠放牧、打猎维持生活,这就是现今的蒙古族图瓦人。
2.2 《图瓦人考》的记录
新疆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贺继宏撰写的 《图瓦人考》中关于图瓦人迁徙的资料室这样写的。图瓦人原居叶尼塞河左岸,与古柯尔克孜人杂居,曾长期隶属于古柯尔克孜部落,是我国古代突厥语民族之一,以后逐步蒙古化,为蒙古族使用突厥语的特殊的一支。
图瓦人历史上有两次大的西迁。第一次是 13世纪初,部分图瓦人随成吉思汗的部队西征。这部分西征的图瓦人形成蒙古族的一支,但其作为突厥语的母语仍然没有改变,便成为操突厥语的蒙古族。但参加西征的图瓦人毕竟是叶尼塞图瓦人中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图瓦人仍然聚居在叶尼塞河故地。
图瓦人第 2次西迁大约是 18世纪。俄罗斯帝国大举 向亚洲扩张 ,叶尼塞河流域的吉尔吉斯人、图瓦人在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英勇抵抗后,最后力不能支,忍痛离开生息繁衍的故地向西迁移。西迁的部分图瓦人留在了阿勒泰乌梁海地区,与早年迁入的图瓦人汇合。从此,布尔津的喀纳斯湖畔,就成了我国图瓦人的聚居地。
客观地说,喀纳斯湖地区的图瓦人只是随着吉尔吉斯部西迁的少部分人,留在叶尼塞的图瓦人,后来形成 了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西迁的图瓦人由于长期与蒙古、哈萨克人杂居,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特别是由于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在民族意识上,逐步蒙古化,最终成为我国惟一的操突厥语的蒙古族的一支。
3 图瓦人体育文化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图瓦人人口不及 2 000人,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主要分布在新疆喀纳斯风景区附近,共有 3个村落,即喀纳斯村、禾木村及白哈巴河村。
3.1 体育文化与节日节庆紧密相连
图瓦人有 3个比较大的节日,分别是春节、敖包节和邹鲁节 (点灯节)。
3.1.1 春节
图瓦人也像汉族人民一样欢度春节,只是欢度的方式与汉族不同。图瓦人注重辞旧迎新,春节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因此他们过春节很隆重。从农历 12月开始准备食品、衣着和祭祀用的供物。除夕之夜,长辈带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手抓肉和饺子。初一清晨,先进行祭祖、祭天仪式,之后晚辈给长辈拜年,拜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在这期间,喀纳斯湖畔还是大雪封山、全湖皆冰,图瓦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欢聚于村庄举行射箭比赛,并在喀纳斯湖面上举行赛马、摔跤、滑雪橇等体育活动。
3.1.2 敖包节
又称 “塔克恩节”,这是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至七月举行。当山花烂漫、青草繁茂之际,图瓦人临时搭起蒙古包并摆放祭祀贡品开始祈求老天降福于人间,祈求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之后进行赛马、摔跤等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这也是图瓦人一年中最大型的体育活动。
3.1.3 邹鲁节
又名 “祖乐那依尔”,即汉语 “点灯节”之意,又称 “入冬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这也是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所特有的节 日。这一天整个夏秋季在外放牧的牧民都要回到村庄,主要是为了纪念活佛马盒卡拉逝世日。期间他们会为了庆祝一年的收获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体育活动。节日过后便进入漫长的冬季了。
图瓦人节日文化不仅是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弘扬,而且也是增加民族凝聚力、满足群众物质、精神文明发展需求,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上进行的体育活动成为当地休闲娱乐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图瓦人的历史、政治、文化、宗教 、民俗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
3.2 自然环境促成了图瓦人独特的健身活动
图瓦人生活在著名的新疆喀纳斯风景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阿尔泰山脉中段,远离海洋,纬度较高,冬夏两季气温悬殊,境内年温差达 31.9度。冬季长达 7个月 ,积雪深度可达。境内拥有久负盛名的高山湖泊,雄伟壮丽的冰川河流,气象万千的原始森林,绚丽多姿的草原秀色,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原。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及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中,孕育出了图瓦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大雪封山的漫长冬季,图瓦人只能躲进自己的木屋,忍受着无聊和寂寞。这时,小伙子们便带着猎枪、弓箭,把大麦炒面、生活用品装在用羊皮制成的皮带里,系在滑雪板上。滑雪板是用白松木作的,很结实,类似于爬犁之类的工具,易于在雪地里滑行 ,他们一去就是 10天半个月,去猎取旱獭、鹿、狼、野兔等等。出行前,村子里举行射箭 比赛,胜者当选为射手,担任为大家谋取食物的重任,时至今日,已渐渐演变为一种运动项目。
大雪封山前,村民们为过冬准备了充足的日用品,偶尔,村里会为急需物资出山采购。马拉爬犁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在深及于腰的雪山之路要滑行两天才能到达县城。出行前,图瓦人会进行一场马拉爬犁比赛,胜者方能担当出行的任务。
3.3 体育活动与祭祀祭祖紧密相连
图瓦人宗教信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原始晚期的萨满教和佛教中的喇嘛教。
敖包节是图瓦人最大祭祀活动。敖包节时,全村老少往一颗被尊称为树神的树上绑一根布条,布条以白色为主,然后每人抱一块石头,堆到树的周围,人们从家中拿来的糖和奶制品及其他食品,围着树和石堆转圈唱歌,不断向上抛撒食物,以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全村老少平安。祭拜完毕,举行一年一度大型体育活动,向上天展示高兴的心情,活动项目有:摔跤、射箭、赛马、水中拔河、角力赛等。体育活动已成为图瓦人祭祀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3.4 独特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图瓦人的体育活动
图瓦人以放牧为生,马是他们离不开的交通工具,甚至在不大的村子里,也可以经常看到有人骑马。图瓦人偶有闲暇,便相约周围的人进行赛马比赛,或到美丽的喀纳斯湖边上进行水中拔河比赛,之后就到胜利者的家里喝起了醇香的奶酒。
图瓦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形态,从产生之 日起便深深植根于喀纳斯湖畔。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体育活动不断发展,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娱乐形式。摔跤、射箭、赛马、水中拔河、角力赛、爬犁等已成为喀纳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作为旅游项目向游客展示。
由于每一个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性不同,各种文化特质也就千差万别。图瓦人随着喀纳斯湖的出名而为世人渐渐所知,他们根植于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聚居于深山老林之中,以宗教、民俗民风等活动方式为纽带,借以增强民族意识。图瓦人体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因此,整理、挖掘图瓦人的体育活动项目、积极保护图瓦体育文化遗产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参考文献
[1]布尔津县志 [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648--650
[2]新疆地方志,图瓦人考 [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43~ 44
一、喀尔喀蒙古部溯源
1. 地理位置
喀尔喀蒙古部是一支历史渊源悠久的蒙古族部落分支的总称,据文献记载,“喀尔喀”这一称呼始于清末明初,是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该词源于著名的喀尔喀河。从地理位置分析,喀尔喀蒙古东接呼伦贝尔,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北与俄罗斯接壤。
2. 历史渊源
分布于喀尔喀河的蒙古诸部落统称为“喀尔喀蒙古部”,喀尔喀蒙古部的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叶。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死后,内五部逐渐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今中国内蒙古;格埒森扎留居故地,其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渐扩大,据有漠北地区,今蒙古国。
根据上述有关地理位置对蒙古族渊源的描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部落属于“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部也称为“漠北蒙古”。
3.
鉴于喀尔喀蒙古部的历史渊源,其也保留了较为完整和淳朴的,进而又影响到了喀尔喀蒙古部的民俗民风和生活用具的方方面面。
“佛教”和“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的两大。佛教分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喀尔喀蒙古部及中国境内内蒙古地区信奉的佛教均为藏传佛教。
蒙古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这也体现在其对各种宗教的广泛接纳。在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原来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 (公元1209~1259年),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蒙古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公元1247 年蒙古皇子阔端台与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晤,标志着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正式结缘的开端。在这之后,藏传佛教(主要指格鲁派)逐渐在蒙古草原传播开来,与萨满教共同构成了蒙古族传统的两大主体。
萨满教是喀尔喀蒙古部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蒙古族的先祖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二、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特征
1. 图案的原生态特征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具有很强的原生态特征。“原生态”一词原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及艺术形态,是一种可以称为“非物质文化”的代名词。在这里借用“原生态”一词指代没有被外来其他文化侵袭的,具有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特征的图案及表现形式。
“纹样”是蒙古族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类型,而在喀尔喀蒙古族传统家具中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得尤其具有地域特征。在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家具彩绘中,多数实物样本中的绘画均采用图案化的特征,具象的图形出现的较少,大量实物样本的调研很好地例证了这一“原生态”特征。
实物样本“双屉朱底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1)”上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边角纹样、连续纹样和中心纹样,这样的全部采用纹样的组合来装饰家具表面的做法在其他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上均有反映。调研中的有些复杂而精美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彩绘图案用今天的印刷工具甚至都很难完成,而在过去全由工匠手工绘制,由此可见喀尔喀部传统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图2)。
白色被蒙古民族视为圣洁的颜色,白云在蒙古族中是吉祥圣洁的寓意,云纹是蒙古部传统家具中应用较多的纹饰图案。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彩绘图案中,对云纹图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变形处理,而是用了较为淳朴的绘画方法,将云纹直接沿小木桌的束腰处连续围合绘制,再在云纹中填以金漆,这样的图案及彩绘方法也决定了该木桌作为供奉的明确用途(图3)。
2.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用色丰富,具有多样化的色彩特征。这一特征在橱柜类家具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家具彩绘图案中,色彩搭配采用较接近的色彩,一般不会采用明度、纯度或色相相差太大的配色方案。但是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调研,使我对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色彩有了重新的认识。在相当数量的样本中,图案色彩采用了色彩相差较远的搭配方法,这不仅没有让图案色彩混乱,反之这样的“非常规”的配色使得家具整体视觉感受变得更加丰富。实物样本“三屉红底单面金漆彩绘盘肠纹木橱”中红色做底,加以金漆彩绘花纹和浅蓝色彩绘边框装饰(图4)。另一件实物样本“五屉红底单面彩绘卷草纹木橱”也采用了类似的色彩搭配方法,这样的色彩搭配案例是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传统家具中没有的(图5)。
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用色中,偏好使用红色和金色,黑色较少出现,黑色的使用也是很慎重的。关于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彩绘中使用黑色的案例,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家具中均未见案例,但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中,这样的实物样本也使得我对黑色在蒙古族传统家具的图案彩绘中重新审视。实物样本“翻盖红底单面金漆彩绘卷草纹经卷盒”(图6)中间“池子”部分用黑色做底,在其上施以金漆彩绘,加之这件家具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是收纳经卷所用。另一件实物样本“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植物纹木桌(图7)”也采用相似的彩绘技法,是不可多得的该类家具的精品。
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同一家具上相同图案采用不同色彩但又采用对角线呼应的彩绘方法,“对开门红底彩绘团花盘肠纹橱柜”就是这样一件精彩实物样本(图8)。其他在同一家具上具有丰富色彩搭配的实物样本均印证了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色彩的多样化”这一特征(图9)。
3. 图案的宗教气息
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图案的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现为具有明显的佛教题材特征。如实物样本“翻盖红底三面彩绘生命树小盒(图10)”中,绘制了佛教有的生命树,其所绘形态同时也可视做或喻为萨满教中的“长生天”。由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创建的八思巴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实物样本的图案彩绘中可见其一斑(图11)。为了表达对美好、善良的追求并寄托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彩绘时将八思巴文加以美化,升华了图案彩绘,创作了赋予精神追求的、经过美化的八思巴文纹饰(图12)。其他实物样本中均不同反应了浓郁的宗教题材,“红底单面彩绘佛教故事纹经卷盒(图13)”上的图案是佛教八宝纹样和佛教故事纹样的结合,“束腰红底单面金漆彩绘摩尼宝珠纹供桌(图14)”样本中图案为佛教中有美好吉祥寓意的莲花座和摩尼宝珠纹样的结合。
三、结论
通过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实物样本的调研和初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家具图案特征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图案的原生态特征;2.图案色彩的多样化特征;3.图案题材的宗教化特征。
在宗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图案的影响中,又数藏传佛教对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刻”题材两方面。家具表面彩绘中大量佛教题材的绘画、图案和文字使家具的装饰更好地服务于功能,这样的家具用于供奉、诵经和藏经,家具表面各种关于佛教题材的内容寄托了使用者虔诚的祈祷和企盼。在普通牧民家庭中常见的诵读经文的诵经桌,既有诵经的台面又有储藏经卷的抽屉,这便于虔诚的信仰者在草原上随身携带经卷、随时诵经(图15)。
在喀尔喀蒙古族的传统家具上,装饰题材较多地使用了“佛教”题材。通过调研发现,佛教文化的影响深入到喀尔喀蒙古部传统用具和家具等方方面面,这种在家具上施以宗教题材的彩绘和雕刻更反映了喀尔喀蒙古族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对于喀尔喀蒙古部传统家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将逐渐得出,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喀尔喀蒙古部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特色,对完善草原文化研究体系也将作出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乌日切夫.《蒙古族家具》.民族出版社,2009
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郑宏奎.《蒙古族文化图典――游乐卷》.文物出版社,2008
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
郭雨桥.《细说蒙古包》.东方出版社,2010
额博.《蒙古人写真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韩宝花.《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郑宏奎.蒙古族游乐文化.艺术评论,2008(12)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家具,2006(01)
张欣宏.艳丽吉祥的蒙古族家具.新居室,2007(01)
张欣宏.蒙古族传统家具研究―分类与审美.艺术评论,2008(12)
王丽.蒙古族传统家具造型特色研究.美与时代,2010(07)
王丽.蒙古族传统箱柜类家具造型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饮食、服饰、聚落、语言、习俗、宗教、艺术形式、社会组织、道德观念、经济特色、生产技术水平等均是文化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一定的区域内,这些表现形式在特征上富有一致性,那么就可以将该区域称之为一个文化区。自文化地理学在中国复兴以来,文化区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文化区概念、分类、特征,还是文化区的具体划分、对比都已结硕果。诚然如是,中国东北地区关于文化区的研究仍相对缺乏,进一步缩小尺度,以省为单位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加紧步伐,更深入地去了解、发现这白山黑土间孕育出的人文事象分布,迫在眉睫。
吉林省文化区划分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吉林省包含的各文化要素的发展规律及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完善东北地区关于文化区的研究的不足。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将一定程度上促进优秀文化的整合、地方文化认同、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将一定程度上提高吉林省政府在商贸经济活动方面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在文化体育活动方面规划的协调性,有助于对吉林省包括民俗旅游资源在内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二、吉林省文化区的划分过程
(一)自然环境:奠定基础
吉林省西部地势平坦,多草甸湿地,拥有降水量在400L以下的显著干季,且人口稀少,“逐水草而居”是自古以来该地域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而形成的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虽受到了该地域人民趋于农耕的生产方式转变的削弱,但其独到之处依然是不可磨灭的。地处“黄金玉米带”的区位优势、海拔低而均一的地形、500~600L的降水量,为以商品粮种植为典型的旱田耕作文化扎根于吉林省中部的这片沃土夯实了基础。主打稻米,以精细见长的水田耕作文化的传播、扩散得益于吉林省东部不乏低山丘陵的地表形态、受季风影响可达900L的充沛降水这样的自然条件的存在。
概言之,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生物在内的自然因素与吉林省文化区域间的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可以勾勒出“西部、中部、东部”这样的以自然因素为基础的文化区划分轮廓。
(二)人文环境:确立格局
1、民族:主导因子
245.34万人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与9.15%的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这两项在中国排位靠前的指标,间接地展现了吉林省文化中的民族烙印。吉林省的文化是在频繁的军事政权、尤其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中衍生、发展起来的。民族区域内的文化扩散、代际里的文化传承以及文化间的文化整合,是吉林省文化底蕴累积的重要背景,对吉林省“边疆型、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的文化特点的形成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因此,民族可以作为确立吉林省文化格局的主导因子。
将民族作为主导因子,首先要明确的是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这四个民族其人口在省内各地区的分布情况。
基于《吉林省人口普查资料》(2010)中的相关数据,可统计出,除汉族外,满族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最大比重的城市有:长春市(1.99%)、吉林市(4.53%)、四平市(6.25%)、辽源市(6.09%)与通化市(4.62%);除汉族外,蒙古族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最大比重的城市有:松原市(1.90%)与白城市(2.69%);除汉族外,朝鲜族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最大比重的城市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2.45%)、白山市(1.38%)。
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乡(镇)作为聚居、政治形式,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其对应民族在区域间的文化特征。因此,其对以民族为主导因子的文化格局划分确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吉林年鉴》(2010)中的相关数据,可统计出,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分别辖有1个、5个、4个、1个满族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镇);松原市与白城市分别辖有1个、8个蒙古族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通化市分别辖有1个、1个、6个朝鲜族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镇)。
综上所述,可分析出,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在吉林省所在的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乡(镇)同其人口于各地区的集中分布基本具有一致性。
2、语言:衍生因子
语言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信息,是民族这一主导因子下的衍生因子,在确立文化格局时应予以考虑。其地域性体现为:语言层面上,诸如朝鲜语、蒙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与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相同步。方言(汉语)层面上,始于清朝末期的关内人口迁入对吉林省而言,扩充了其人口基数,丰富了其人口内涵。山东省东部移民多定居于吉林省东部地区,山东省西部、河南省、河北省移民则更倾向于吉林省的中西部。在来自各方人民所操持的当地口音的影响下,吉林省各地区居民所讲汉语存在差别。
在以自然因素为基础,勾勒出文化区划分轮廓的前提下,以民族为切入点,结合语言等衍生文化要素,可以确立吉林省的文化格局:西部文化区包括白城市、松原市在内的两个地级市。分布于该文化区的主要民族是汉族和蒙古族。中部文化区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在内的一个副省级市与三个地级市。分布于该文化区的主要民族是汉族和满族。东部文化区包括白山市、通化市在内的两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长白山管委会。分布于该文化区的主要民族是汉族和朝鲜族。
在文化区的命名上,“蒙古族文化区”、“汉满文化区”、“朝鲜族文化区”这样的提法,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游牧、农耕、稻作等生产方式分别与蒙古族、汉、满两族、朝鲜族相关联,以其代之,突出以民族为主导的人文特色的同时,兼顾了自然环境对吉林省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综上所述,可以将吉林省划分为三个文化区:“西部游牧文化区”、“中部农耕文化区”以及“东部稻作文化区”。
三、吉林省各文化区的对比
就吉林省划分出的西、中、东部三个文化区,依次表征了蒙古族、汉满两族、朝鲜族在不同自然条件下所主打的游牧、农耕、稻作三种文化形式的空间分布。以下表格按空间范围(含行政区、中心城市)、主要民族、历史特征、自然条件、物质文化(含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景观)及精神文化(含岁时、民风、、语言)六项指标来对吉林省三个文化区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吉林省文化区划分的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吉林省境内形成的文化区,是一种特定居民对应特定体系,地域相连成片,自核心区至带文化特征逐渐减弱的事象分布;是一种包括饮食、典型文化景观、岁时、民风、、语言(方言)在内的物质、非物质文化因子所存在的一致性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四个省内主要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其衍生文化经扩散、传承、整合后与自然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二)可以将吉林省划分为三个文化区:“西部游牧文化区”、“中部农耕文化区”以及“东部稻作文化区”。其中,蒙古族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西区的特色;汉、满两民族为中区增添了别样风味;朝鲜族在东区文化结构的建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竹楼是傣族特有的建筑形式。据说,他还有防潮、防水、防震、冬暖夏凉的效果呢。在傣族,每家竹楼的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竹篱内都种着五彩缤纷的鲜花、青翠欲滴的小草,真可谓是“树满寨、花满园。”每栋竹楼都是正方形或为长方形,上面一层、下面一层,上边是卧室,下边是活动中心,楼下都有一块大空地,用来做院子。哇!竹楼可真是傣族的一大特色呢,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亲眼目睹它的风光哦。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白族、纳西族、彝族等民族的火把节……
说到节日,那我们中国最传统的、最热闹的莫过于春节了。春节的前些日子,大家都忙得很,大家伙都必须预备过新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状态,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大家都不会去打扰别人,都会待在自己的家里吃一些零七八碎的小零食。大年初二,大家才会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被拜年的一家,都会拿出红包给小子,收红包可是小孩子们的一大乐事啊。我就非常喜欢收红包。
2肃北地区蒙古包建筑分析
2.1蒙古包建筑的类型分析蒙古包建筑的发展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蒙古包建筑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要求。现在的蒙古包建筑为了适应肃北蒙古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分为移动的和固定的两种建造方式。(1)移动式蒙古包: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族牧民,居住点需要根据牧场而定,必须经常迁移,而且冬季为了躲避严寒还必须迁至向阳背风的地点。当地建筑材料缺乏,木材须靠内地供应,牧区可利用的盛产为羊毛毡,因此发展了用木条做骨架,羊毛毡为覆盖的蒙古包,就是可拆卸、可运走的蒙古包。直到现在,这样移动式的蒙古包在牧区仍然随处可见。(2)固定式蒙古包:肃北地区草原上的另一部分牧民过着定居的生活,蒙古包就由移动式改为固定式。其建筑方式多种多样,有以柳条编制的墙体骨架两面墁灰泥,顶上以柳条为骨,上面铺羊毛做成三段式的屋顶;在高寒地区,固定式的蒙古包还用土坯或草垛为墙,草泥顶,包内设半面火炕,与当地汉族习惯极为相似。2.2蒙古包建筑的结构分析蒙古包的形状呈圆形,直径大概5米左右,室内四周围有毛毡,地面也铺毛毡,起居坐卧都在毡上。蒙古包壁体骨架用木条编成网状体,节点用绳子或皮条串结。圆形壁体可分割成很多片,每片在拆卸搬运时可以收拢成捆。最小的毡包壁体为四片组成,大的毡包壁体为十二片组成。屋顶部分则使用许多细木撑条,撑住中间环形的圆形顶,形同雨伞。蒙古包的天窗、撑杆、壁体等主要基本构件之间有严格的黄金比例,制作技术科学简单,所以蒙古包建筑的结构和制作技术在建筑学中有极高的评价。2.3蒙古包建筑的空间分析在精致轻便的蒙古包里,每一个单体蒙古包能容纳一个家庭,包内陈设简单华丽,厨具装在一个油漆漂亮的木箱里,木箱还可以做漂亮的装饰品。按蒙古族习惯,正对门口靠后壁的毡面是主人坐卧处,东侧是妇女及女客的坐卧处,西侧是男客席,箱柜散放在后壁。入门右侧放置缸管、饮具等;左侧为放置马靴、马鞭等,中央设火炉,围炉进餐。室内采光通风全靠顶上的圆孔。蒙古包内的取暖多用火炉或火架,也有的在包内地下挖火道,在包外设烧火口及烟囱烧牛粪取暖。在草原上,蒙古族居民也有群居的现象,而蒙古包建筑对于蒙古游牧民族的意义不同于其他群居的情况。在以前,蒙古族居民的游牧生活是伴随着军队而迁移的,每一个部落的蒙古包连成一片,形成蒙古包群。蒙古军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生活在一起的牧民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军队所生存的生活物资。在游牧经济中,由于草场的载畜量的有限性,牧民通常采用分散放牧的形式,几户邻里的蒙古包相聚在一起,每一户牧民会在自家的草场上搭三四个蒙古包,以勒勒车或木棍围成院落,院外有畜圈,形成临时的居住地,这样便于游牧生活和草场的恢复使用,在草原上形成小的群居点。
3蒙古包建筑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大量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尽管蒙古包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颇大,但它们均包含了许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共性,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3.1蒙古包建筑造型文化蒙古包的圆形特点,是由于蒙古包所处在蒙古高原平坦辽阔的地形上,冬春季节多大风和夏秋季节多暴雨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的,也与蒙古族从文化上对天地日月的认识有关。蒙古包下圆上锥的外部造型,从任何角度受风阻力小而不易被刮倒,能全面快速的排出雨雪,不易被压垮。3.2蒙古包建筑计时文化计时文化早在我国隋朝就有了,草原上蒙古族牧民以蒙古包做为计时工具,蒙古包的天窗为日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依次排列形成光芒四伏。日出日落,阳光从天窗射入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正好在蒙古包内顺时针绕一圈,蒙古包的主人可以根据阳光照射位置的不同来确定时间,所以,蒙古族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太阳时的民族之一。蒙古包内部独特的造型,具有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建筑与其他建筑相区别的又一大特点。3.3蒙古包建筑色彩文化色彩文化在蒙古包建筑中也有独特的体现。红、黄、蓝、白色是蒙古包的色彩特点,这些高原的色彩是蒙古人的吉祥色。它们分别象征:(1)红色象征生活的快乐和美满;(2)黄色是金的颜色,象征爱情、理想;(3)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永恒安宁和善良;(4)白色表示纯洁、真诚、光明和希望,蒙古包的基本颜色就是白色,所以蒙古人自古崇尚白色,以此来祝福草原光明的未来。3.4蒙古包建筑生态文化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拜自然的传统风俗。蒙古包建筑的主要构件由木制、毡制和带索等基本组成,在建造时不使用一砖一瓦,所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不会有丝毫的破坏,具有良好的环保特点。蒙古包能折叠可拆装和拆装速度快的特点,完全适应蒙古人在草原上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蒙古包建筑的这些特点都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崇拜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优秀传统风俗。
4地域性视野下的蒙古包的传承与发展
4.1蒙古包建筑的地域性认识所谓建筑的地域性,从物质上说:受地理气候、自然区域的影响。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蒙古包建筑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改善其原有的居住形式。在现代社会,蒙古包建筑的发展不仅局限于移动式的,更有很多将蒙古包建筑修建成为固定式的,固定式的蒙古包不仅体量大而且是固定的。因此现今蒙古族的民居建筑除传统的蒙古包外,又出现了用木构建筑、生土建筑、砖木建筑等几种建筑方式。现在定居的很多蒙古族游牧居民都受到传统蒙古包建筑的影响,比如在楼房的顶部做上圆顶,再加上典型的民族传统图案的墙面,就成功的把传统的蒙古包建筑和现代建筑结合在一起。蒙古包是蒙古人的重要象征,它包含着传统与现实的、历史与未来的、家庭与社会的、宗教与想象的,一切蒙古族伟大活力的象征。蒙古族的色彩、图案、习俗都在蒙古包中有集中的表现,可以说蒙古包建筑充分体现着地域性的重要。蒙古包建筑的地域性反映着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因素。蒙古包建筑的内外布局,装饰装修,艺术性,文化性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揣摩研究。例如: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园、呼和浩特民族艺术厅,都是从传统的蒙古包建筑形式中寻找建筑元素,是地域性建筑表面层次的表达。它们直接移植了应用了蒙古包在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上的特点,在体量上进行扩展并嫁接现代的建筑形式,这是一种新的地域性建筑的表达手法,在一定时期后就会变成一种建筑的预备解决方案被广泛的应用,从而形成一种标准的地区建筑模式。在我们广泛的使用这种新的地区建筑模式之前,必须从文化历史内涵的保护上和文化历史内涵的发展更新上深入分析这种新模式的发展趋势。4.2蒙古包建筑的地域性保护当前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城乡风貌变化速度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传统建筑的精华正在遭受威胁,许多已经遭到破坏。传统蒙古包建筑在这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由于客观原因,许多有价值的蒙古包建筑难于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又比如,蒙古包建筑存在,而它原有的草场环境已经被破坏,大大损毁了它原有的价值而被拆毁。因此,深入分析蒙古包的地域性文化的特点,从形式、体量、空间形式和材料来探索保护其内在的建筑灵魂。在保护建筑形态的基础上,探索保护蒙古包的文化历史内涵、和民俗环境。使那些文化历史底蕴、地理人文特征、生态环境、民风民俗和宗教文化等不朽的、精髓的因素在保护中得到共同升华。4.3蒙古包建筑的地域性发展对蒙古包建筑的继承、利用和发展,必须进行文化层次的寻求和思考,从地域视角入手找出建筑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逻辑,从传统的建造观念及工艺的生态性中吸取精华。首先,要发掘、提炼并完整叙述传统蒙古包建筑文化中那些具有现代价值的“建筑的灵魂”;其次,在此基础上如何将这些看不见的“建筑灵魂”用抽象的方法在新建筑中加以表现。当然,它并不是简单形式上的模仿与符号借用,而是用恰当的方法将传统的建筑精华转化为支持与指导建筑实践的文化资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探索新的蒙古包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