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16:59: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经济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任何一个大规模企业都需要一个以人为本、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管理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它对是一个企业的影响犹如革命对社会一样,也可以说MIS就是一个企业的战略资源,一个没有运用信息科学与技术结合而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面对一个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优势的企业,简直是不堪一击的。而当一个企业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还要考虑信息科学与技术产生的系统所带来的战略潜力,更加不可越级的是: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原有的资源等等一系列的影响因子,但让你不可不得不信的是: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系统,会给你一个无可比拟的战略目标。21世纪是一个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力的推动时代,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从企业这一方面来表现其影响力的大小,就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来分析:首先,是对生产管理产生的影响,其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主要体现在减少人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利用信息技术,这个目标是很容易达到的,好比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对财务部门实行BPR,结果把原有的500人减到125人,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提高了4倍。其次,是用于管理提高效益。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机的应用,使得管理层对于方案及计划的实施有了明显的提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益。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益合在一起,就是我国提出的“减人增效”,是提高生产力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些正是使利润最大化的走势。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企业,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的引擎,中国经济增长也依赖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当今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是信息,越来越多的人们担心因信息不灵而处于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担心因信息系统失灵而造成巨大损失。传统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资本、劳动、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上,而技术进步在经济的增长作用上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它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内生增长理论中利用索洛模型来假设经济的长期增长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此模型认为:在超长经济中,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长期上升。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为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经济增长用GDP的变化有表现,在信息产业中,尤其是通讯信息产业对中国GDP的贡献份额比重比较大,可能它对GDP的拉动,实际上有二个效能,一个效能是信息产业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新的增长点,所以我国经济中的发展必须有它。第二,通信产业在经济部门和其他少有几个部门有很强的相关产业链带动作用,比如房地产、汽车、通讯。最近几年风靡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电子购物和邮政局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邮政局的50%的业务都是由各个网店来支撑的,所以信息化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是非常直接,也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中国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还是相当大。不仅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还是很大,而且传统企业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改造的需求也很大。比如,信息产业在商业应用中运用就很不够,现在制造业在信息技术市场规模中占的份额不到10%,要提高竞争力也将会引入信息技术方面有重大进展。中国西部大开发、电子商务的开拓、产品渠道的销售等都表明了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上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进行科学教学工作的科学教师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查阅这些资料时,许多教师可能需要去图书馆进行查阅,这样不仅费时,而且还很有可能查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就不需要科学教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科学教师只要利用计算机查阅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将课堂上所需要的知识复制下来,利用计算机将其制作成PPT,甚至科学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视频、音乐保存在U盘里,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
2.借助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有时候教材中会涉及许多图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去教室进行授课。对于教师来说,带着大量的图片、模型进行教学不仅麻烦,而且还有可能会遗漏某些教具;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坐的比较靠后的学生可能根本就看不清图片、模型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可能在观察图片、模型之后,还是不能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就可以改善这一点,科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将课堂上所要用到的图片通过PPT进行播放,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
3.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
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不仅仅需要了解怎样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还应了解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难免会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使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不仅不能提升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降低原本的教学效果,对此,科学教师应注意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加紧凑、更加生动。
4.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应注意利用网络资源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为学生创造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应是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知识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查找网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而应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自己的好奇心,自主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
5.注意创设课堂情境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完全没有课堂情境这一说,因为科学教学中只有教师、学生以及课本等三个元素,学生要获取科学知识只能通过课本和教师,教师也没有任何途径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昆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昆虫的叫声组成的音乐,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昆虫相关的图片、影像,使学生对各种昆虫的印象更为深刻。
6.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对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在进行知识的延伸时,教师采取的方式是为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知识,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模型,除此之外,所使用的道具也只有粉笔和黑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有些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教学信息进行扩充,使学生能在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仍以《昆虫》一课为例,教师利用电脑为学生设计简单游戏“送昆虫回家”,让学生为相应的昆虫找到自己的家。设计这种游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无形中强化学生有关昆虫种类的记忆。
7.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
科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以及背景知识在所有课程中是最丰富的,对于教师的科学修养要求较高,需要教授科学课程的教师能够掌握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天文、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在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环境下,如果教师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对学生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网络普及的今天,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利用方面快捷的网络技术,不断汲取最新最科学的理论知识,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教学。
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问题情境的作用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普及,可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应试课程为基础的,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上还是最重要的,需要学生以实践性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操作,让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原理和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快速更新,与此相关的技术也随之升级,也就是说中学信息技术老师也要站在信息技术的最前沿,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将信息技术知识传达给学生。在信息教学的内容上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身,因为信息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扩展。
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如何应用问题情境教学
(1)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资料。
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想创造效果较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就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材料。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要局限于课本,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加强自身学习,应用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材料。
(2)密切联系日常生活。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辅之与各种教学问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
(3)重视问题的解决。
信息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将训练学生解决实践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如迷你修描软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修改图片。当前得到广泛应用的PhotoShop修图工具。教师应该重视讲解PhotoShop修图工具的实际操作,两张经过处理过后的图片可以利用这一软件结合在一起,然后教师将这一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依据这一图片进行实际操作。那么学生就会打开PhotoShop软件,在软件中打开图片,尝试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在网上向老师求助,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在网上给学生以解答。利用信息技术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也必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时代对人才必然有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也必然要进行改革以应对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以这样说,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就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简要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坐桥梁,使他们能愉快的探索知识的奥秘。“学之不如知之则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激发了兴趣,也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一开始,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一艘船,在海面上行驶,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接着引入课题后,马上展开课题画面:蓝蓝的夜空中,有着闪闪的星星,一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犹如坐在小船上划着桨。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童声朗读《小小的船》。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测下面讲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弯等,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有了转变
信息时代,教师在课堂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垄断者,学生自己在课外,在信息技术环境里获得的知识十分丰富,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前台走到后台,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物质条件、必要的学习资源及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
尽管学生有多种学习选择的权利,但离不开教师的组织规划。课前,我从整体出发策划教学环节,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先检索阅读,协作完成电子文稿;在分组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评议。信息化技术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广泛交流协作的机会。通过这种协作交流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巧妙解疑
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的利用多媒体,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间建立起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这篇文章篇幅较长,由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学生没法体验到。那么对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心情更无法体验到。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长文短讲的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发展顺序,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在课堂中播放当时大典的盛况,用那浓重的乡音和大典的热烈气氛感染学生,使学生置身与开国大典的兴奋之中,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距离。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课文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合理使用评价方法
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后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决不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重复,而是质量更高的一个学习过程,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主动学习的课堂主人。高中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开展竞赛激励活动,能够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既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积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以竞赛激励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有充分的掌握和准备,把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相结合,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分小组开展竞赛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启发性问题的锻炼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大胆质疑、解决疑问的好习惯。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便能够通过自身具备的能力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3)以竞赛激励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辅的学科,许多学生认为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学好主要的几门学科,便忽略了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采取竞赛激励的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竞争中发挥出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从而认真对待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例如,高中计算机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考核,到期末考试后,把学生的操行评分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进行总评分。对平时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除了在班级中点名鼓励外,还适当发放学生行为“赏识卡”,而对学习不积极、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增加练习的任务量,使其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进一步地温习和掌握。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在竞争中更好地表现自己,提升学习责任感。
(4)以竞赛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计算机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不仅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趣,而且还会使学生难以深入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在计算机的学习使用过程中,课本理论知识以及上机实践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相比之下,很多计算机知识及技能都需要在上机操作中学习,所以上机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在学习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PhotoShop画图课程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动手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展画图竞赛活动,了解学生对各种画图工具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学习不足之处的指导,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中的各种画图工具。通过这样的实践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牢固地记忆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1.二元经济格局迟迟不能改变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中国经济特有的生产要素禀赋特征、经济体制特征,三次产业的演变不同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是中国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二元结构特征迟迟不能转变和消失,虽然农业占整个GDP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降到10%以下),但是农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居高不下(近50%),使得三农问题在中国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其次,服务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长期缓慢,无法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中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资本投入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用于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11.5%,这与我国农村拥有9亿农民相比不成比例。同时,由于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减弱了农村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从农业信贷规模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信贷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农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年均比重不到3%,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相比之下比较难。国务院在1996年便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但实际上农村建设、发展的信贷资金很难到位,而且农村大量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3.农村劳动力质量与边际产出较低
建国后,为优先保证工业建设所需资源,我国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方面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制造了制度性的障碍,造成了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受城乡分割治理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城市而言要低得多,教育投入更是不足;同时,由于薪资待遇的城乡差异大,农村人才难以回流。于是便形成一种悖论,贫穷的农村越需要人才,却越是难以获得人才。人才短缺造成新农村建设中智力支持的缺位。农村普遍存在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与边际产出较低。
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0%—80%。从整体来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实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学研究多数仍属于“跟踪式”、“模仿式”或“转化式”研究。表现为:一些出口创汇农产品品种和重大技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很多成果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农民科技素质总体不高,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普及不普遍;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偏低,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根本消除。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土地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发展。
2.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全力提供资金支持
近年来,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加较多,但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快金融业立法,确保农村金融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并稳步推进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并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组织的发展,合理分工,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农村金融体系;要以商业化为要求,努力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探索支农的新方法、新途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努力促进资金回流;要借鉴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覆盖全农村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工作。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另外,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技能。
4.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宏观信息经济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阐述:
首先,从相对静态观点来看,经济过程由两大领域组成,一是包含物质和能源的转换领域,一是包含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信息转换领域。这两个领域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物质和能源生产必须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播又离不开物质和能源。在形成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这两个领域的一方如何为对方做出贡献及做出多少贡献,正是信息经济研究的课题。
信息经济,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务为基础或基本形式的经济,这是一个与物质经济相区别的概念。马克卢普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将信息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规定为生产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如厂商或研究机构、个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将这些个人或组织重新划分为教育、研究发展、通讯、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五个部分,从而限制信息经济的范围。然而,在波拉特看来,信息活动或信息市场才是信息经济的基本单位,其目的是将信息活动创造的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畴来测度信息经济规模。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信息经济看做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经济形式,其目的是降低产品能源消耗,这种由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过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过程。在这里,信息经济已不再是一种预测理论,而是在向人们说明如何适应已经被信息技术改变了的现实经济活动。
其次,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迄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石油、内燃机、发电机以及电力的配置使社会变成一个复杂的工业化社会;再就是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属于物质(大众)经济,因而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仍然属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经济转变。与第一次转变相区别,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却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因此,这种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第一次转变深远得多。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经济或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在全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世界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信息经济能否取代大众经济,而取决于大众经济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过程中二者能否有机地溶为一体。
随着物质经济逐渐过渡到信息经济,信息部门的发展将受到怎样的制约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国经济学家琼•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热力学中引出的定律提出两个重要结论:第一,信息部门增长比整个经济快一倍;第二,当信息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这种增长就趋向于达到“经济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质生产将会出现倒退。然而,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在90年代得到行政机关发展的事实,使人们对沃格观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宏观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最早由马克卢普确立,后经波拉特和鲁宾等人充分发展。马克卢普认为,国家生产部门中知识及其分配活动的测度,可以分为教育、研究与开发、通讯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五个类别来进行。波拉特则认为,应该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如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和专业性信息服务)和二级信息部门(如政府机构或企业内为政府或企业内部服务的信息部门),以此分别测度这两个信息部门产值,从而计算出国家信息部门总产值。在测度方法上,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测度信息部门产值,波拉特则采用增值法测度信息部门规模。从总体上看,这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但目前许多测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计算信息经济规模。
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测算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是波拉特对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他创立的信息经济测度模式被称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根据两项指标测度信息经济规模:一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劳动者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对统计数据有严格要求,而当前许多国家实行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一般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数据来源不同,应用波拉特范式测度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较为准确地考察国家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式。
二、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
第四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争与合作等问题,构成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第二部分内容。80年代后,以电子通信产业及服务为核心的狭义信息产业(市场)概念,渗透到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场概念,已不再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创立的广泛意义的信息市场概念。这样,研究文献中的信息产业(市场)概念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信息畜牧业(市场)主要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产业(市场),广义信息产业(市场)不仅包括狭义范畴,而且凶手教育、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产业(市场)。
费希乐—克拉克产业分类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产业分类体系。然而,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却认为,作为信息经济发展的理论结果,信息产业应当作为社会经济过程的一种独立产业存在,也即所有国民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纳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四大产业概念之下。这种观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随后得到宏观信息经济学者的普遍赞成。但是,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业主要包括哪些产业部门或经济活动,西方学者之间却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常见观点认为:第四产业是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与信息设施及服务相关的活动识别出来而形成的产业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门组成。(1)信息生产产业,即主要直接生产可消费信息。(2)信息处理产业,该产业主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经济与管理决策依据,不涉及信息生产。(3)信息分配产业,即从事信息传播与分配活动的社会部门。(4)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生产、安装、操作及维修等社会部门。在此信息产业结构基础上,形成四种信息职业:(1)信息生产者,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市场研究与协调人员,信息收集者,咨询服务人员,艺术家和程序设计员等。(2)信息处理者,包括政府职员,行政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商人,办事员及领导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4)信息基础设施职业,包括信息机器操作人员如邮电通讯人员、打字员、信息交流员和数据加工人员以及专职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保证信息畅通的安装、维修人员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产业及信息职业人员的社会活动,构成宏观信息市场。与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相对应,宏观信息市场也由一级和二级信息市场构成。在一级信息市场中,信息技术及信息的传递技术都由企业来组织,其交换价格按照确立的时间地点而形成。二级信息市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市场,因为其信息产品不在公共市场上交换,也不形成市场价格。但是,二级信息市场既发挥社会集团内部信息交流市场的功能,形成信息贸易内部化,同时,也起到支持一级信息市场发展的作用。
无论是一级信息市场还是二级信息市场,其最终产品是知识。它们都具备符号性经验交流,学习乃至再学习,改变认识乃至确认某项知识,降低不确定性,扩大选择范围,实施合理选择,评价各种决策,控制经济过程,传递经济知识等14项功能。根据这些功能,宏观信息市场具备以下特征:所有权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费过程无损耗性,收入与财富再分配效应,生产与交换不确定性,技术外在特征,政府创造市场的能力和试题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从信息生产率和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教育的功能是相通的,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小学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所独有的形式来表现艺术美,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现在的音乐课不仅仅是简单的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乐理知识,教唱歌曲,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美好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课堂中,学生就能生动形象直观的看到作品所描摹的景象和多姿多彩的活动场景,这样使音乐课堂提高了感染力,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只凭教师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情境。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与音乐共悲共喜,真正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1.2丰富教学信息内容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程涵盖面非常广。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知识,歌曲和欣赏等都有所涉及,这实际上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这个要求还不是很协调,很多教师对此还不是很了解,造成了课堂讲解的失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缓解,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是非常发达的,全世界资源的共享很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音乐教师通过上网查找有关教学内容的材料,从而获得自己不理解和教学参考书中所没有的信息内容,这样就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避免了失误的发生。
2.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音乐课堂,构建一个新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那将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教学氛围,课堂效果也会大大的提升。
2.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合适的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内容单一,形式上缺少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习的过程枯燥,更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把网络和多媒体运用到课堂当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境界,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力,并且使整个音乐教学活动过程显得形象生动。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声像具备的音乐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1.1创设情境导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助推器。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奇有趣的事物,并且对动态的事物更感兴趣。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短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化静为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一年级音乐《小鸭子》这首歌曲时,一上课就给孩子们播放有关小鸭子的的flas创设情境:碧绿的田野,逶迤清凉的小河,灿烂的阳光。同时再配上《小鸭子》的伴奏背景音乐,通过眼睛和耳朵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这时候再让学生为动画编歌词,最后再把原歌词加入到flas中让学生鉴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小鸭子当时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他们更深刻的理解了歌曲所要表现的信息,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上的兴趣,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这样为以后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利用情境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音乐教师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乐谱要自己制作,黑板上还要写很多板书,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枯燥乏味。现代的信息技术应有尽有,实物都可以在大屏幕上直接显示。用电脑制作课件,可以把乐谱直接放大显示出来,并且能通过变换不同的颜色和形式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冲击,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和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一些不太熟悉和外来的乐器时,把这些乐器的图片直接放大投影出来,可以使教师对乐器的介绍更形象,准确。
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合理的想象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是无穷的,在很多方面,想象力甚至比知识更重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绪,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小红帽》是小学二年级音乐的一首童话歌曲。这首歌曲也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里面主要叙述了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遇上大灰狼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把《小红帽》的音乐配上故事画面,并编制成动画,创设了演示的情境。上课时让学生分别模仿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形象,随着不同的风格乐曲做不同的律动,然后在大屏幕显示出做好的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形象,让学生模仿它们。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性格特点,并且让他们说出故事的结局。通过让学生反复的模仿,增强它们对音乐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做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律动中学习和在快乐中,在想象中学习。
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
在小学音乐的现实教学实践中,因为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管理者的重视度不高,也形成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实教学实践应用中的误区,教师们一味的追求现代化,自动化的教学模式,盲目的使用多媒体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将多媒体当做录音机,投影仪来使用,忽视了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思维,没能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本和教学课件相脱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死板;还有些教师过分的追求声像效果的变换,却忽略了多媒体技术是以教学目标为前提的辅助教学本质,他们仅停留在表面的视听效果和动画效果的欣赏设计上,却淡化了音乐教学环节的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