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爱国主义诗词

爱国主义诗词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27 09:26: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爱国主义诗词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爱国主义诗词

篇1

《尚书・尧典》有言称:“诗言志。”意思是诗歌为诗人用以表达自己意志、抒发自己情感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和归宿,正因为有了情感的重量,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歌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许多杰出的诗人才为后人所铭记。

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愫和话题,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思想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国名篇比比皆是,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艺术魅力的同时,如何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课题。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应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呢?

首先,以爱国行为作垂范,以英雄人物作榜样,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宏图大志。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历史的脊梁;也有一些另类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拘一格地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中课本里收录的诗歌名篇《木兰辞》,便记录了一个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胆略、智慧和才能,更应该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论男女、老少、贵贱,都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再如,在学习杜甫《春望》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解读这首诗歌写作的背景,通过这个背景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沉郁心中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歌,明白诗人遭遇国破家亡时的悲愤心情,深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英雄事迹的浸润,通过爱国情怀的熏陶,慢慢就会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高尚,来源于对国家的热爱;真正的情怀,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

其次,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广袤疆土、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初中课本里,还是杜甫的一首诗――《望岳》,诗人用博大的胸怀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而在《观沧海》里,曹操用雄健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磅礴气势;孟浩然和《过故人庄》则以小巧自然的风格,描写了农家生活的静谧优雅。祖国山河的壮美雄奇,在这些伟大诗人的笔下,透射出了无限的魅力。当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了解祖国多姿多彩的风景时,一种国家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爱国家、爱生活的理念也将慢慢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另外,中国的古典诗歌本身就体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感染他们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发展几乎伴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课本里,精选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众多的名篇伟作。代表中国古诗最高成就的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作品双峰对峙,如李白的《送友人》、《行路难》,杜甫的《望岳》、《石壕吏》、《春夜喜雨》;有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当然也少不了婉约派的影子,如晏殊的名作《浣溪沙》;有律诗,也有绝句;有古诗体,还有格律诗。总之,内容包罗万象,体裁形形,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巨大的成就和在世界的极高地位。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诗歌学习过程中,断不能将这些诗歌割裂开来,就诗论诗地进行教学,而应该将单首的诗歌、单个的诗人,放诸于整个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上来,让他们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杰出成就和独特魅力,使他们由学诗歌到爱诗歌,由此再发展到爱中国文化以至于爱我们伟大祖国这样的高度上来。

还有,古诗词的爱国教育必须要与诗歌固有的艺术表现力结合起来。

我们说“诗言志”,教学生们品诗读句,要着重于诗歌的思想情感。但是,单纯强调爱国诗歌里的英雄主义、爱国情怀,这也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流于说教和空洞。没有表现力的文学作品,其实不叫文学作品,应该叫宣传口号。诗歌是一种最有张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力是诗歌的生命。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古诗的独有艺术魅力、表现张力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诗歌本身的感染力感化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情怀。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诗歌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写法,来诉说诗人自己在国破家亡时的愤懑,而是采取了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故国家园的花鸟树木当中,每句都没有直接抒发感情,但每句都能读出作者对战争的愤恨,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人民的同情。面对这样的千古名篇,泛泛而谈杜甫的感情,并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而通过对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细腻的分析,让学生细细咀嚼,品读其中的滋味,与作者在感观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就一定能够真切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感同身受经历作者思想的洗礼。

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区别。

诗人和他的诗歌,都是生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思想和内容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的限制。因此,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为这些传统的诗歌赋予新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培养爱社会主义祖国、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要去其糟粕,摒弃陈腐,防止一些落后甚至危险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古代诗歌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别是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们在诗歌教育教学中,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并用艺术的方式开展,达成教育预期。

参考文献:

篇2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文学价值极其独特。从先秦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从汉代的汉赋到唐代的唐诗,从宋代的宋词到元明清的元曲散曲,它像一座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盘俯在中国文学的广袤大地上,它既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初中政治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有效的载体。俗话说,“万事德为先”,学校教育也是以德育为首的,那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挖掘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体现了一种对祖国的认同和支持的态度,它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思想基础,更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古诗词教学中尤其需要强化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使学生时时处处牢记自己是祖国的一份子,理应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首先,爱国教育无处不在。爱国主义是德育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的古诗词也不胜枚举。例如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我运用南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来进行课题的导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被俘的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我从文天祥悲壮激昂的爱国观、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出发,让学生分析、交流、探讨,并使文的精神与我国的统一大业联系起来,学生心中自然升腾起爱国主义的火焰,对港澳台的回归也充满了爱国情怀,引入课题十分自然。

其次,乡情教育无时不有。爱国教育,从小处讲,即乡情的教育。如果人人都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改变出一点点儿力,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家乡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例如讲“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我引入唐代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针对本节的乡情教育,并有意设置了两个问题:“(1)除夕之夜,为什么作者不写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鞭炮烟火的齐鸣闪耀,而有意写了一盏寒灯呢?(2)诗句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质是写什么?”通过问题

的设置和学生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得出作者写一盏寒灯是为了渲染旅馆的清冷,表达作者内心的凄凉孤寂。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就是写作者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再让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面貌与亲人的音容,思考改变家乡落后的办法、降低对亲人思念的方法等等。无时不有的爱乡教育使学生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用学到过硬的本领来建设家乡,从而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乡土的哺育之恩。

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其性格还具有可塑性,且学生的学业有成与将来的事业成功都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指导。探寻浩淼深邃、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深入挖掘“三观”教育的内容,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讲“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引入了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全诗表达的是作者遭受异己打击,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然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却是富哲理的经典,它将郁闷转为豪放,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却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它蕴含的积极的人生观是值得借鉴的。对此,我让学生与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将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三、环保教育的常抓不懈

目前,人类追求快速发展中,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等过程中环保的忽视,导致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等问题的发生,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挑战。例如,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程度惊人,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等等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环保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初中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探索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功性利、名利性很强,自私、不尊重他人、对人事采取冷淡漠不关心的态度等时常有之。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中,经常引入关于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让学生不断欣赏、品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逐渐忘却了名利与得失,平复了心理的失衡与不快,在保持高尚的节操、锤炼高贵的品格、提升道德的品位等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讲“人类面临有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我有意把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引入话题,让学生分析与品赏,顿时泰山的高大巍峨映入眼帘,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会油然而生,由爱而生护,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攀登高峰等品质,从而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道德涵养的闸门。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从我国浩瀚如烟的优秀古诗词入手,抓住经典名句背后的深刻寓意与人生哲理,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一定会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改革焕发出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长周.古诗中的德育教育赏析.《华夏教师》,2012年09期

[2]聂荣刚.古诗文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甘肃教育》,2011年15期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优秀的古典诗歌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更引起了中学语文教师对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视,《新课标》明确地规定了中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各个阶段,其中规定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背诵80篇优美的诗歌,而且要对背诵的篇目做好记录,要求不要只是单纯地积累和背诵诗歌,而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感悟、积累和应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大,古诗词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所产生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过去的传统教学是依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教学内容单调而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变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诵读感知,培养语感,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地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和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才能读出一首好古诗的韵味,才能细细地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可见,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好方法。许多老师都意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积极地倡导诵读法。我在教给学生自学古诗词、体会韵味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吟咏成诵,力求达到“高声朗诵,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根据具体的诵读内容,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表演,多媒体技术等),并对古诗词一些基本的诵读方法进行点拨(如重音、感情基调,节奏和韵味等)。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时,我给同学们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并且用多媒体打出有关画面,听着歌看着画面,同学们懂得了这首词所要表现的是天下离人的普遍心愿。

二、培养兴趣,理解诗歌,积累联想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分析语言,因为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教师必须结合古诗词作者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结合之前学过的思想情感相同、意境相似的古诗词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地深入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意义。在教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时候,如果单从字面出发的话,学生很难理解这首诗是怎么体现作者写作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很难想象“风吹雨”能和南宋王朝的命运相互联系。因此教师在讲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介绍陆游的生平经历,介绍和分析陆游所处的时代生活背景。通过介绍和分析,就可以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深入品味诗歌语言“僵卧”与“尚思”,“不自哀”与“戍轮台”的相互联系,“铁马冰河”的拳拳爱国主义情怀。这样,让学生了解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相同的主题诗歌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地品味我国语言的魅力。

篇4

当然,时代不同,爱国主义的具体涵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为当时的国家、朝代、民族、社会服务这一点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爱国主义文学作品,一直具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国最早的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名句,是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的写照。香草美人、时不我待、忠君爱国、爱憎分明、爱国主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些词语可以说是他的作品所表现出了的特征。他的许多作品在历史上占据主要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千秋万代永放光芒的《春望》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的代表作品,其诗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里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突出。忧念时局、关心社稷、忧国忧民、哀恤民生是他作品的主要内容。他的《登高》、《旅夜抒怀》、《登岳阳楼》等作品,无不将眼前江山、胸中社稷、国家兴衰溶于其中,郁结浓缩了多少家国之恨,身世之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爱国主义诗歌吗?应该说也是,因为如果没有诗人杜牧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哪管你统治者的奢糜废呀!同样,批判了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判了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也是典型的爱国主义诗歌。除此之外,杜牧的《阿房宫赋》,也警醒了多少明智的当权者。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典型地表现了爱国忧民的思想,多少人不会忘记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其必曰:‘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渔家傲》中说:“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一个多么卫国的老将军形象啊,也是成百上千上万卫国将士的形象,他们为了保卫国家,不怕环境的艰苦,不怕战争的残酷,不惜年迈的身体,不顾与家人的离散,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精神啊。

南宋特殊的时代气候,酿造了众多的爱国人才,涌现了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等。这些人在文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同样忧国忧民,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在他们的文章中有很明显的位置。陆游,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词人,应该说在散文、诗、词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作品都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在重病缠身的时候,也还想着国家的统一;即使是在将要撒手红尘的时候,也不忘了叫后人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是何等情怀,一个没有高度的爱国思想的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吗?语言虽然简洁平易,却比一些专堆积词藻的诗文高多了。《关山月》,痛斥了主和派苟且偷安,表达了广大爱国主义将士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和中原遗民日夜盼望恢复的愿望。极力表现年迈体衰、因国事困忧而致心劳力瘁的老诗人形象的《书愤》,穷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捧出了一颗对祖国赤子之心的《示儿》,这些大作无不放射出千古光辉,令后人景仰。

“不见南诗文,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失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以洋洋河水,依旧只留东。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城戎。万古腥膻如许,千万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道?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刘过的这首名词以雄健的气势,赞美自己祖国的强大,极端蔑视了敌人,表现出了祖国必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的信心,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岳飞是一代名将,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战场上英勇杀敌,只是在空闲时写写文词,他的一些文学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他的作品,尤其是词,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其中的《满江红》气势雄健、感情充沛、慷慨激昂,表现力词人痛愤国耻、渴望功业的思想感情,感染力极大。作为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为后人留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摸鱼儿?更能消》《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名篇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等名句,昭泽后人。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百年来,文天祥这凝重的句子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为理想、为事业而英勇献身,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他的《金陵驿》写道:“草合离宫转夕挥,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倾吐了诗人国破家亡之痛,表明了自己决心与国(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36页)家共存亡的坚强意志。这样的诗篇,怎能不激起后人的爱国情呢?

清代的夏完淳、龚自珍也为我们留下了壮美的诗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是夏完淳用十七岁的金色年华印证了的誓死不屈的承诺。龚自珍的《咏史》《己亥杂诗》都是极好的作品。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以强烈的爱国激情和革命斗志开启了近代爱国诗的先河,他在《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中说:“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是从肺腑中倾斜出来的救时抱负、革命誓言,共鸣效果非同一般。

篇5

一、客观研究解读教材文本,培植学生的拳拳爱国衷情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文内容编排上对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反映祖国壮丽山河、丰富资源的诗文,如《中国石拱桥》、《济南的冬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云南的歌会》《斑羚飞度》等。

第二种类型:反映报效祖国、眷恋故土的小说与散文,如《最后一课》、《藤野先生》等。

第三种类型:反映祖国灿烂文化艺术、优良传统的精美品文,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核舟记》、《背影》、《散步》等。

第四种类型:反映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国富民强艰苦奋斗的经典篇章,如《芦花荡》、《过零丁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滋养学生片片爱国真情

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进行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如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每一单元后面的“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等、其实,在这一部分当中,无一不是同样也蕴藏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资源。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而且能让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对祖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学生的堂堂爱国激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存泥更护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的文学家灿若群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文一般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习这些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对于启迪学生智慧,增加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弘扬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这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契机,从而进一步激发、彰显学生的堂堂爱国激情。

四、欣赏秀美壮丽篇章,振奋学生的滔滔爱国热情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诗文很多,如《与朱元思书》、《沁园春・雪》这些名篇佳作,往往是通过写山写水,写物抒情来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这些情文并茂的诗文时,教师要借助于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绘和赞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如《与朱元思书》一文,作者实感出发,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展现了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由政治失意转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绪。一代伟人《沁园春・雪》一词, 作者抓住“长城、大河、群山、高原、”等具体事物的崇高伟大形象描写,借助于“舞”“驰”等动词的传神描绘,以及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把一幅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如画、雄壮磅礴,情不自禁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通过教师课堂上的点拨指导,既激发了学生的欣赏经典诗词的美感,又能让学生自然生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怀,学生救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年青一代正在肩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使命,更加振奋出学生自己的滔滔爱国热情。

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虽然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优良的精神,但如今初中学生受到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韵味,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古诗词教学中,从而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智慧等总体表征,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了历史上多种不同的文化内容,具有凝聚性和兼容性的特征,而且其注重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价值,以期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学习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如今我国主张素质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鲜明的育人功能。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诗词内容基本都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杜甫、辛弃疾等著名诗人都在诗中描写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怀,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爱国主义精神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古诗词及诗人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如诗人陶渊明仕途坎坷,但它所写的诗词却悠然自得,体现了陶渊明乐观的精神。另外很多诗词中都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宣扬,目前学生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甚少,而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2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原因,其价值观、道德观还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情怀,语文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从众多古诗词中精心选出的优秀作品,很多诗词都表现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诸葛亮在《出师表》描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崇高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杜甫、文天祥、陆游等诗人均纷纷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情,语文教师加强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及诗人的伟大情怀。另外初中语文古诗词还提倡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如孟子提出“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重视正义的思想和精神,并斥责了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群体,同时告诫学生要明确义和利,不要因利而失去本心。

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3.1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中考制度的影响下,语文教师仍然会受到考试内容的影响,对于考试内容之外的知识讲解比较少。而一般语文考试中,很少涉及到古代文化相关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较少。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古诗词中对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如作者的名、字、号、籍贯等。语文教师在教学《公输》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公输是字,班是名,而公输班之所以又叫鲁班,则是指“鲁国的班”。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或组织学生自行了解古文中的宗法礼俗、音乐、年龄称谓等古代文化常识。此外语文教师还需要通过古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出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如教师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时,可以向学生传统“仁政”治国思想,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治国策略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3.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兴趣:

由于很多古诗词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也就无法了解中古诗词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出师表》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三国演义》联系在一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电视、电影、小说及英雄人物比较感兴趣,而《三国演义》的电视、电影作品较多,教师可以从电视、电影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另外《三国演义》中包含诸葛亮、关羽、吕布等人物,而诸葛亮作为《出师表》的作者,教师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文字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兴趣,继而对《出师表》产生兴趣。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智慧,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出师表》体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学生在理解诸葛亮的情怀后,会被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从而投入更对的精力了解相关知识。

3.3把握古诗词精髓,加强情感体验:

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及诗人的精神,还需要学生通过品味古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气息。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语调、语速、节奏、重音等朗读方式,体会和品味古诗词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将词中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表现出来。每一首诗词都有中心思想,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向学生讲解作者在诗词中融入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诗词和作者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李清照的词《武陵春》时,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整篇词的忧愁之情,此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清照如何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从而使学生在体会到诗词情感的同时,了解李清照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4加强游戏、竞赛等教学形式的应用:

初中学生古代知识储存薄弱是导致学生缺乏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较少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中国古典读物的任务,如《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促使学生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另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接龙、古代文化常识竞赛、对联比赛、经典名言默写等,从而起到巩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思想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海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教师可以通过策划成语故事接龙的游戏,让学生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在成语故事接龙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回答出正确的成语,还需要讲出该成语的涵义及典故由来,从而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并加强对相关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如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语文教师考虑的重要问题。语文教师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范围和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等方式,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庞宪文 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8-160.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3]唐舒敏.品味古典诗词意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从传统文化视野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47-49.

[4]马丽丽.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38-139.

篇7

二、通过简介课文背景来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很多,仅从历史的角度讲就有许多名人名胜值得宣扬,还有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医学家李时珍到现代的文学巨匠鲁迅、著名作曲家聂耳、铁路专家詹天佑、桥梁专家茅以升、科学巨匠钱学森等等都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力篇章。但是有的课文含义深刻,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小学生阅历浅、认知寡、见识短浅,学起来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其内含的爱国主义情感,我经常通过简介背景的方法达到此目的。

三、紧紧抓住课文中的形象情节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还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以想见,若没有或忽视情感教育,学生们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祖国建设者,更难以想象他们能够成为用于为祖国毫不犹豫献出生命的英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头说教和抽象的概念讲解,而应落实在打动学生心灵的行动上。为此,我特别注重结合课文中的情节和形象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从前我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描写景物的课文时,首先运用彩色挂图,让学生感知了西沙群岛的位置,懂得了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南海的西边的一串明珠,“是个可爱的地方”。接着放映了一组幻灯片,带学生作了一次到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假想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烂的图像,向学生揭示了海底世界的奥秘“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贝壳、海龟和岛上的旖旎的景物、茂密的树林、海鸟、鸟蛋……”,使学生直接感知到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从而使热爱祖国宝岛——西沙的激情油然而生,爱国主义教育目的自然达成。如此这样从感性形象出发,使学生受到感染,并生成为爱国主义情感。

四、抓住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小学生对祖国的过去和现在懂得很少,要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形成爱国主义思想与行动,既要凭借直观形象的讲解与演示,又要依赖于恰当语词来支配他们的认知活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情境中,语文老师有感情地讲解、描述、启发、提问、质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尤其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和用得恰到好处的词句,理解其意,感受其情,让作者的爱国激情,牵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比如我在教《难忘的一课》的第二段时抓住这样几个问题:作者来到一间教室旁,站在窗外看到了什么?那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是怎样教孩子们学国文字的,孩子们又是怎样认真学习的?反映了什么?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懂得“一笔一画地写,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是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国文字的”。教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教”,孩子们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大有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出对祖国无比忠诚与热爱之情。这样的教法不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也使学生领会了语言文字中所渗透的爱国情,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篇8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成大事者,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这一思想的鼓舞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成就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不朽事业。大学时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素质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期如果重视人文素质修养,对自己一生的成就将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担当着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它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人格的完善,情感的陶冶,审美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培养“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民族精神一直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它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直以来,爱国主义都是民族精神里的核心部分,中国古典诗词经历几千年的淘洗沉淀,成为华夏文明的精髓,爱国主义就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和骨肉同胞的热爱,才会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引领大学生去触摸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满怀爱国情怀的名作,像《管子·牧民》里的“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礼记·儒行》中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都寄托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丹心碧血,一片热忱,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行动。

再翻开唐代的诗篇,同样包含着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生死不移的报国之志:“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柳宗元《韦道安》)等等都深刻表达了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感人肺腑、代代传颂。更有甚者,像爱国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无不满含深厚的爱国之情。岑参的《走马川》、《轮台歌》、《白雪歌》里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祖国做出贡献。再看辛弃疾、陆游等爱国主义诗人的大气磅礴,“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直至死后要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等等都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

二、完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美好人格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怎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则是他们需要认真思考和付出行动的问题。漫长的古典诗词发展史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对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应当包括崇高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关爱他人、胸怀宽广等等,古典诗词里关于高尚人格的诗词歌赋俯拾皆是,它在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篇9

1、主题背景:各班自行组织介绍选择这一主题的主要意义。

2、主题阅读:各班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诗词、美文,推荐阅读2011年10月《江海人文·爱国篇》。

3、主题实践:

(1)10月8日前各班组织“祖国我爱你”、“我心目中的祖国”、“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市第五届青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

(2)10月11日前各班级组织以“我爱家乡美”为主题的摄影比赛。

(3)10月15日前各班组织以“我们未来的能源”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学生征文比赛。

(4)初一年级由学生会举行“祖国献你一首诗”朗诵比赛;初二年级各班由团委组织举行“爱校一策”活动,重点是发动学生为××中学发展献计献策;初三年级举行“反思今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怎样学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国力”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征文活动。征文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晚前。

(5)10月12日全校各班举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初一(2)班、初二(10)班的主题班会在本年级进行展示。同年级的分插领导、班主任、班长到班观摩。观摩时间由年级主任确定。

(6)全校举行《江海人文·爱国篇》读后感评比,各班交优秀读后感5篇于10月30日晚前交政教处宋军老师处。

(7)10月26日,全校举行爱国主义诗朗诵评比,由团委、学生会负责。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赛,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8)10月12日前各班完成纪念国庆60周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将组织评比。学校三块园地完成国庆黑板报专刊。

(9)各班组织聆听台湾教育家高震东的演讲。

(10) 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其他活动。

4、主题展示:

(1)汇编优秀征文、发展学校一策和听后感。

(2)表彰“十月爱国主题月”各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班级。

篇10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先后建设文化长廊以及装饰各功能室,营造出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进校园,墙壁说话,草木传情。温馨提示、国学经典、爱国主义标语等随处可见,吸引着你的眼球。教室内名人名言时时激励着学生好好学习,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有《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文化内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与世界相通。教室外是国学经典长廊,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化时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餐厅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时刻提醒同学们不忘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本色。

二、多样化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

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让学生能客观地了解并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责任感。学习传统经典文化,开展诵读活动,如七年级:《三字经》《弟子规》《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等;八年级:《论语》《增广贤文》《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等;九年级:《诗经》《立翁对韵》《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四大名著。观看动画片《弟子规》、公益记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片。很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后,文明礼仪大幅提高。

三、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1.春节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我校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各年级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整理春联,并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

2.端午节是一个我们中华民族的极富爱国主义特色的节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机会。我利用学生对过节的兴趣,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再现屈原投江的一段历史史话,师生们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所折服,全场深情地吟颂起怀念屈原的诗词。在活动中师生们深深感悟到了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3.中秋节,我们赋予更多的是亲情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教育。孩子们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感受到中秋节时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的情怀。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节日,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众多。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情操。

篇11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一个的重要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通过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内含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情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每个学生都可以身体力行热爱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