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育意识论文

体育意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4 07:34: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意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育意识论文

篇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查阅有关老年人体育意识,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图书馆查阅有关老年人体育意识、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并对所查资料、书籍等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文研究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2.2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市、洛阳、新乡、商丘、周口、信阳等6地区老年人进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168份,有效问卷1161份,有效率为99.4%。

1.2.3访谈法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走访并访谈体育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及部分老年人,以便更深入了解他们关于老年人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建议,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1.2.4数理统计法对所得调查数据根据体育统计学和社会统计方法的原理及要求,运用SPSS17.0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老年人对体育意识的认识分析从表1的统计分析可知,所调查的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有34.6%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有44.7%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还有18.6%的老年人对是否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持“一般”态度,由此可见,老年人对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积极的,在对部分老年人的访谈中发现,老年人对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认知也相对明确,这充分说明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有益身心健康、愉悦身心等体育认知及体育意识相对较好。

2.2老年人对体育价值认知的分析体育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要,不仅能满足老年人身体健身的需要,还有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由图1老年人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分析中可以得知,有86.7%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健身价值,有78.2%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娱乐价值,还有67.5%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教育价值,有46.7%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政治价值等。对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认知相对较低,由此可知,老年人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健身价值和体育的娱乐价值,各社区或体育主管部门也可从这两个方面着重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多做工作。

2.3老年人参与锻炼行为的分析由表2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分析可知,有38.7%的老年人参与每周体育锻炼三次或三次以上,有34.6%的老年人每周锻炼2次,每周参与锻炼次数为1次的占26.7%;每次参与锻炼时间60分钟以上的达到了44.1%的老年人,位居第一;每次参与时间在30-60分钟的老年人占36.8%;每次参与锻炼在20-30分钟的老年人占10.%,参与时间在2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仅占8.9%;在每次参与锻炼强度来看,中等强度锻炼的老年人比例最大,占据77.9%;其次是小强度锻炼的老年人为12.4%,参与大强度或非常大强度的老年人共占9.7%。以上数据说明,高校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现状还是很可观的,根据我国现行体育人口的定义“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且为三次以上即为体育人口”,其河南省老年人的体育行为还是不错的。

3结论与建议

1.河南省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有34.6%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有44.7%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建议政府或有关体育主管部门对老年人体育多做宣传,或体育健身方法的指导工作,使更多的老年人意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

篇2

1.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一定是他的渊博知识,而是自主性、激情、意志等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关心学生、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和谐课堂氛围。2.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体育老师应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把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转化为努力获取知识技能的实际行为。共同的心理领域是师生双方情感的基石,共同的心理领域越多,双方可能建立的情感联系也就越深刻、牢固。“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和我们接近的人,我们才喜欢和他们接近,相反,疏远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疏远他们。只有真心接纳、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接纳喜欢他们,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交互性原则。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多与学生交往、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的教学意图,完成我们的体育教学计划,掌握应有的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运动能力,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并且把体育活动的行为变成一种有目的的自觉健身习惯。

教学设计

篇3

《体育科学词典》中把体育意识解释为体育运动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系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价值观念及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体系。体育意识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说明了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现象的客观反映,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的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能够自觉地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延续终身。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需要提高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基本正确的占89%,不正确的占11%。高级的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并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的学生与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概念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体育技能规范性的掌握程度上二者还很不够。《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对体育的竞赛规则和动作规范掌握全面的占5.8%,一般掌握的占20.3%,掌握量很少的占73.9%,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女生普遍优于男生。

(二)大学生认识体育的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显著认识。《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男、女大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89.88%:大学生有较高的体育意识。近几年新闻媒体对体育重要性的大力宣传、社会用人制度的改进知识、能力、健康并重和高校实行体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显示,73%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每天必须的一项运动,仅有9%的人认为不需要。

(三)大学生对体育情感体验有了充分认识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为了健身的占45.4%,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占22.3%,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6.2%,为了调节紧张学习的占11.9%,其他目的的占4.1%,男生锻炼的目的比女生更为明确。

(四)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行为倾向有明显改善

《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体育锻炼的学生有49.6%受同学朋友的影响,15.6%受社会影响,13.8%受老师影响,5.6%受家庭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占3.8%。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来看,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4.1%,偶尔参加锻炼的占52.5%,不锻炼的占3.4%,性别检验的结果,男生普遍优于女生。表明大学生在对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方面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偏低

由于意识是人们在某一特定事物的深刻影响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认识、判断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思想观念,并支配其行动。因此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他们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目前高校学生来看,他们在多年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明显只是为了考试中的体育加试,而被动地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没有形成应有的体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过多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竞技化使学生难堪重负,多数学生的印象就是跑步、打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决非是内容越多越好。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易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门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体育课的感受,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教育、社会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矛盾。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四、大学生体育意识对策的探讨

(一)加强学生对体育实践的认识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的一环,要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动的实践,提高运动技能,养成良好

的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为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应(下转第32页)(上接第26页)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形式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做准备,赋予学生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

(二)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校应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条件,开设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和习惯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应从完善制度措施入手。同志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知识加强对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活跃学术交流,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中。

(四)营造校园文化,改善体育设施

高等学校应该着力建设具有传递、感染、渗透学生的校园体育环境。

五、结语

有关部门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从各方面引导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篇4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教师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培养。一方面,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可以使其了解更多体育运动的意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看体育教材,并设置问题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打下坚实的终身体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实践能力的提升。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掌握再多的技能、技巧也是无济于事,因此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动机、训练方法、经验活动等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学课程要一改以往普通、单一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专项提高课、体育休闲课、项目选择课、体育保健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选择,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开发校本教材,或者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创造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在中职体育课堂上,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十分普遍,尤其是一些女生,此问题更加突出,这一现象非常值得体育工作者进行反思。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快乐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来。因此,教师要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合理性、人性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不仅可以获得运动技能,而且可以形成快乐、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其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比赛、对抗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或者在体育课上引入趣味体育教学法。所谓趣味体育是指体育与劳动、生活、游艺、表演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健身娱乐的大众体育项目。它融合了体育、文化、娱乐三大元素,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趣味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以“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生有了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丰富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锻炼活动项目均有一个共同点,即竞赛,其显著的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十分相符。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堂竞赛活动设计要遵循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的原则,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运动技能、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体验运动的乐趣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比如课堂上安排拔河、抱球接力塞、穿梭接力赛、三人两足等集趣味与健康作用为一体的运动会比赛,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快乐氛围中受到集体观念的教育。

(四)改革教学评价

传统体育课堂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过多的侧重于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未充分考虑教学评价中督促、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方法的功能,并且没有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习结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向着多元化、发展性的方向发展,使其体会到进步的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体育态度,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篇5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篇6

二、影响我国初中体育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因素

(一)环境及经济因素。

体育教师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初中教师的职业自我意识有着显著的差别,例如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的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存在很大的差距,发达地区教师的职业自我意识比较积极向上,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带动了教育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学校给教师提供的工作环境比较优越,培训机会较多,教师的视野开阔,接触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先进技术的机会较多,思想比较开放;反之,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绝大多数教师由于待遇较低,学校的设备落后,电脑网络资源量少,学校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以及资金支持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教师接触外界信息困难重重,消息闭塞,造成教师职业自我意识比较消极。

(二)价值体系的影响。

体育事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强弱,初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体素质关系到他们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初中体育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教师价值体系的变化关系到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如果教师能够全面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且能够自觉的肩负起传播体育和不断培养体育人才的责任,那么他们就能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认清楚体育教育在初中院校中的地位,就会导致教师在工作中茫然,难以取得成功。

三、提高初中体育教师自我意识觉醒的措施

(一)提升工作信心感受人生价值。

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很辛苦也很乏味的,而且在工作生涯中的提升机会并不多。由于体育课在中考中的微弱地位,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显得很微弱。这样一部分老师觉得工作无奔头,没有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干一辈子也依然是一名体育教师,自身的价值体现不强,工作目标低下。怎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工作信心呢?这一点是教师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要让老师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就应该给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几个阶段:1.新手。

其特点为强烈依赖于各种规则,对所处条件环境认识不够,缺乏独立判断能力。

2.入门阶段。

在这一阶段根据已有的经验能够作出进一步的行动,洞察力十分有限,对事物所有方面难以分出重点。

3.结构化构建。

在这一些阶段能够与其他人有效进行讨论,能够接受大众的观点。能制定一些比较长远的目标,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并且能够对一些过程进行标准化和程序化处理。

4.熟练程度。

在这一阶段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够发现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够从一个普通的情境中发现一些特别的事物。在这一阶段还能够更轻松地作出决定,能够按照实际的要求最优化地处理各种事务。

5.专家阶段。

这是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再依赖各种规则和指引文件,能够及时把握住一个现实情境的规律,能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系统地解决,并预测到可能出现的结果。当教师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的时候,教师的自身价值就得到了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就开始觉醒了。

篇7

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五彩纷呈,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不少流派、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动欣喜一时之后,则表现出后劲不足,很快便消歇无闻,然而余秋雨的创作却是个特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广受欢迎,反响巨大。余秋雨散文这种持续地、广泛地获得不同文化层次读者接受的状况我们可称之为“余秋雨现象”。考察余秋雨散文旺盛而持久的艺术魅力根源可以发现,对于当代散文而来说,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当代文学宝库奉献了丰富、精美的篇章,实际上还应引发人们对于散文创作规律、散文文体意识等理论层面问题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散文文体的理解一般多侧重于对形式层面元素的关注,因而对散文文体的阐释往往更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这种思维显然对散文创作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年杨朔散文对篇章结构的刻意雕凿便是一个典型。然而,如果对于散文文体的界定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思考,必将对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与散文的发展有所局限。

追寻自《文化苦旅》以来的散文创作足迹,应当可以明确余秋雨散文实际代表着当代文学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意识的萌生。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余秋雨格外强调创作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叩问。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了一个关于散文创作的专题讲座,其间曾谈到:“我当时写《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我比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脚去踩一踩废墟,在废墟当中感受中华文化还能给我什么感觉……”。所谓“感觉”,即指作者对这些人文山水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而这种对历史文化的个性化感悟与价值性发现恰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探入人类文明历史,透过两难困惑的辩证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1]这里所谓“文体”指向大众的普泛理解,专指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形式规范,即散文在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体风范等形式元素的综合统一。然而这并不是余秋雨关于散文文体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段表述明确地告知人们他写作散文是重在“倾吐一种文化感受”。由此可见,余秋雨的散文文体意识体现这种精神:散文创作是一个心灵追问的历程,散文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内涵,散文的本质应定位于创作主体的“心灵体验”;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内涵为“真诚”与“价值叩问”的统一,它积淀着作家个性化的生命意识,是作家对历史人生、社会文明切身体察、探寻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价值性认识与感悟。

事实上,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论及文学文体问题时就曾指出:“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2]别林斯基的文体意识明确指向作品的内在精神,突出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体验。说明文体实质上是富于作家艺术个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遗憾的是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文体的阐释往往囿于单纯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领域亦无例外。由此直接导致散文创作或者是对形式技艺的过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内在精神显得浅薄或矫饰。余秋雨散文对精神内涵、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强调为当代散文文体作出了富有启示性的阐释,并提供了可贵的范式。

这种散文文体意识带来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浓厚的主观感悟色彩。他的散文虽然多以游记形式出现,如《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但与一般游记篇章大有不同。其笔墨所涉虽然表层也在访山问水,却不似一般游记重在“潇洒一游”。亦即说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对一个个无声景点的形象摹写,整体叙写经营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艺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笔下的客观风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对社会历史文化省思的介质,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才是创作思维营构的主导。如记写我国著名藏书楼天一阁的《风雨天一阁》实际关注的是这样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3] 它重在表达作者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体悟,因而叙写“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成为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层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对以“天一阁”主人范钦为代表的一类传统优秀知识分子“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辉的揭示与歌颂。

应当说,余秋雨的散文创作动因是生命意义追问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交给我的散文”,写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种追求”,同在上述讲座中谈及散文创作体验时余秋雨如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余秋雨是个求真的学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不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经验积累,更是以诗性情怀感悟人生的价值体验。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解决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完全是“笔”随“心”走,至于对形式层面问题的考虑,正如他说自己在许多时候写作文化游记时不考虑诸如谴辞造句等因素那样,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单纯从表现形式上作界定,创作主体对所观照客体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由此而进入价值叩问与发现的境界,抒写出超越一般生活经验的诗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谛;散文是一种有着深刻反思、舞动着诗性灵魂的文体,创作主体以超越经验与平庸的诗性情怀表达出对社会人生的关怀才是散文核心价值和意义所在。

余秋雨对散文是创作主体“心灵体验”的认定,与现代散文大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第一要写“散文的心”的观念是有共通之处的。我们可以把这“心”理解为蕴含于文的、富有意义的主体精神,这是决定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元素。

回顾建国后散文创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十七年散文虽然有着明显的关注社会、思考现实的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没于纯粹的社会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独立的创作主体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写中心”、“赶任务”、“歌颂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这样的散文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离历史现实的“伪崇高”色彩。此时散文创作虽然努力切近社会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却因思想的浅薄、情感的浮泛而显示出一份贫弱与苍白。此外,即使在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体意识淡化,思想个性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被遮掩,艺术创作中极为可贵而重要的主体精神在相当程度上被消解。有时乍看起来表现的是个性,但实际上共性色彩浓厚;看似抒发自我怀情,但矫饰成份居多,创作主体富于个性化的情感理想、艺术思维受到极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建国后散文模式的影响,仍在自觉不自觉地延续着以往的散文传统。进入新文学时期,虽然也有了一些年轻作家的散文创新,但就总体而言,散文创作仍未形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撞击与交融之中思索着,在多元融合对立的现实中开始冷静定位自己的坐标。在这种背景之下,散文也开始了以新的姿态走向当代人的心理。开始由相对浅显单一的抒情、言志进入深层的思考,由感性的热情转向理性的期冀,由难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关联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种优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现实的精神品格开始渗入散文实践,散文领域日渐形成艺术创作新格局。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文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在散文创作中的确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开启的系列散文笔涉中外,它们在聚焦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探寻社会文化真善美的历程中,通过文化品位的渗透而确立了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说,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实,也正是这个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进了深远的艺术境界。

篇8

2师德的二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德,就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德行,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职业人———教师,所应具备的品德和素养,这是具有规定性或社会性的,是必要的且基础性的,要求教师主体必须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超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作为“天地君亲师”中的精神层面的导师或半宗教性的让他人心理归依的“师”之品格,这是最高层次的人生指导性的师者。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在儒学的伦理道德体系里,师者一直具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可以与”天地”、“君亲”一样受到尊敬与爱戴,这正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语义里,“师”者首先是作为第二层面的人精神层面的指导者和高尚品德的影响者而存在的。从而也就是先“立德”而后为“师”。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的教育方式逐渐影响着中国,“师者”也逐渐走下神坛,而成为一种职业的形态。作为职业,学校对于教师的必须性要求也就是职业技能的选拔和管理,所以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评定和考核的制度是以教学技能如学历背景、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指标为标准的,并一直以此来评定教师的水平的高低与优劣。但事实上,这样的考核制度,只简单地把教师作为了一种职业,这些客观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切割了教师作为高尚品德的传承者和精神层面的引领者的作用,即只有同时具备了的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才能称其为“师”的双重要求。

3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理想信念淡化、价值标准失衡

部分“80后”教师群体,其成长经历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其思想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舶来文明”、西方文化具有天生的吸纳性。这既是青年教师的优势,同时,也是青年教师的劣势。由于他们只有横向的认识和比较,缺乏纵向的透视和鉴别,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弊端看得多,对其优越性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看得较少,从而产生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的心态,有强于老一代的开放意识和变革愿望,同时缺乏前辈那种民族自信和不屈的韧性。

3.2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浓厚

教师群体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多维性,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思维模式不限于“非黑即白”,且受历史惯性的影响较小,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具有创新的活跃因子,但是,缺乏理性和实践的锤炼,往往忽视我国的国情,与前一辈的教师群体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严重的意见分歧,形成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群体的思想断层。从短期看,并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但是,历史地看,将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

3.3轻教学、重科研、敬业精神不足

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追求目标,普遍对现状存在不满,极力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盲目追求博士学位、职称晋升、物质待遇优厚、科研成果和项目的数量等,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在许多高校中,有“80后”教师群体的教授,甚至博导,其科研项目成果数量惊人,但是,其教学工作与其地位极不相称,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承担任何教学任务,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

3.4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教师是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古往今来教师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客观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甚至是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获得荣誉等,在学术上也采用“快餐式”积累,做出了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例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导致近些年,高校教师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违规事件频频被曝光,使得大学生对榜样、信仰产生怀疑,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也不自觉的进行了学术道德的失范行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3.5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淡漠

教师群体其工作历程一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部分教师并没有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社会角色转换,没有真正成为教育的主导,甚至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职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对于自己认为错误的管理、教育制度进行抵制,甚至将这种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工作。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4师德机制培育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之下,对于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教师主体性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制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这四个步骤,从树人、立德、评价体制、双向促进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渐进展开,以期能在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弥补现代教育中对于师德建设的缺失,从而真正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主体。

4.1教师主体性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是源自康德的主体性哲学,主要是指人类群体超生物族类的人性能力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重性”。第一个双重性是人的主体性即具有外在的物质生产能力,又具有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二个双重性是具有人类群体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因此对于教师的主体性,也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作为职业人所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更要求教师具有与教师职业所匹配的文化心理结构,这即包括了教师正确的认识能力、自由的思想意识,也要求具有深厚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以教师群体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教师的个体发展是通过教师群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主体性的双重性,对于教师的培养也要充分体现这两个双重性的要求。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关注于对教师职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教师外在的职业生产能力的培养与要求,又要关注对于教师的内在心理的培养与要求,这个心理培养包括了教师认识性、道德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应在学校的教育体制中都有所量化与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才是新时期教师培养的基础与起点。

4.2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

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是与知识培养并行的,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价值和成熟的经验。但是教育体系中对于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德育培养却存在着缺失。正如主体性的第二个双重性所说,教师的主体性既体现着群体的共性,又具有着个人发展的个性。基于此,师德的体系建设,就是要以教师群体共性为基础,引导和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出的这个双重性的师德体制建设,必须是要以群体的共性为前提,因为教师个体的发展总是在教师群体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下才能开展的,特别是以自由意识为表现的道德的修行与确立。因此,现代师德体系建设就首先要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核心价值观做为整个师德建设的中心位置,让教师首先是群体的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充满正气的社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影响教师,更使这种核心的社会文化影响,成为校园的文化环境,让工作在此之中的教师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环境育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师德是教师群体的道德,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递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大而化之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影响者。

4.3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师德作为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很难以量化的形式体现,从而就具有了难以评估的窘境。师德重要,但把它与教师的人格与品德价值相联系,并以评价性的结果而有所体现是存在着难度的。那么如何来评价师德,从而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呢?

1)以岗位、学科、实践为引领,把教师工作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师德是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更是在教师的工作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师德培养不能离开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应把教师的师德建设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责任和目标进行推进。如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学服务工作等不同岗位的特点,明确师德的实施与要求,从而产生一批教学榜样、科研先进、服务能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从工作岗位中培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关爱学生的教师言行,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与思想。

2)加强整体设计,形成合谐的校园文化,以健康的氛围影响、教育教师。教师首先是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言行,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德体系的作用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学校应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从而培育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队伍。

3)加强学习,推进教师的德育学习。教书育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作为教学的实施也是各个学科间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从而实现综合性的育人功能。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应当把学科德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推进,也就是让道德的培养与影响成为课程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中都融合和体现出师德建设的内容、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实现教育内容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推进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师德教育。

4)一票否决制。当我们无法以量化的形式对师德给予评价,认定何为失德是相对容易而可操作的。因此,师德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就应是设立“失德之维”,即确立教师在品德和思想上不可为、不可逾越的,并采用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中,都把师德的一票否决制纳入进来,从而保障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并以此成为道德的高压线来规范教师们的道德行为。

4.4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的确立

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时俱进,广纳多方智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正如主体性的双重性所言,师德既是教师群体的一致性道德规范,也是教师个体作为知识传承者的个性化特色的实践。因此,我们倡导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以全体教师的高尚品德修养、崇高的师德素质为基础、为号召、为氛围,推动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品行长效化、常态化、务实化提高。使教师个体在平凡的工作中生动实践,特色呈现,更有着创新性的师德实现。教师群体、教师个体,外化的实践教学、内化的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师德互动建设的开放式结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做出动态的调整与契合,贯穿于整个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更包含了全体教师的实践与努力。

篇9

学校蕴含着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具有人文关怀的人际关系、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拥有团队协作的师资力量,它为学生的教育创造了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它有着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和独天得厚的教育资源,它整齐划一的校舍、干净舒适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意志,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高尚道德情操。所以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它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

二、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众所周知,学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的场所,而家庭是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启蒙教育,是早期教育、基础教育、长期教育和持久的教育。相比较而言,家庭教育显得的更为重要。

启蒙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辨别是非,分清真善恶、美与丑等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会使人终生受益无穷,将会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不能把家庭教育的作用淡化,认为只是简单协助学校或老师来完成学校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或只是为了做好老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劳动意识、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抓手,从而塑造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综合素养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必须对家庭教育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巩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三、挖掘社区教育的深层强化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教育,还受到生活所在地的社区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并且这种熏陶和影响还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这一外部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比较深刻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社区具有良好的风气、深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势头、丰富多彩的活动、优雅舒适的环境,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反之,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甚至是消极下流的阻碍作用。社区教育要有鲜明的主题、得当的方式方法,这种教育效果和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所以,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活动模式时,就必须充分的依托社区教育,要对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配置,从而集聚三者的优势,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形成全方位的德育育人长效机制。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目的在于培育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社区精神、社区风气、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使学生的思想与社区文化的要求相一致,并且认同社会主流文化,修正与整合学生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行为修养,规范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学生个体积极向上的态度、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素养。

四、切实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会结合的德育教育活动模式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对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的影响、补充和促进作用。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社区联系、沟通,使学校与社区相互了解,了解相互的状况和发展的动态,社区要动员各种力量积极协助、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建立道德教育网络。

篇10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原则或线索组合为一个个专题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不象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按照教材章节体系依序授课,而是针对学生和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教师根据这些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对于这门课来说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值得尝试。

一.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性公共课程,一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教学时间只有几十课时(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28课时、有的36课时、有的48课时不等)。然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从时空上贯穿古今中外,从文体上各体兼有,选文内涵、思想、情感深厚丰富,富有张力、活力。如果依照教材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逐章分篇讲述,要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么一鳞半爪,支离破碎。这对于基础薄弱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甚至让学生产生“学无所获”的感觉,另外由于课时紧张及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占用时间的实践性教学不得不被压缩,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3.教学实施步骤。(1)确立专题。专题的确立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专题的确立要求教师要比较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究、创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专题,各个专题要独立成篇,专题内部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2)准备教案。教师要对每个专题深入钻研,围绕相关专题搜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组织、编排,备好教学内容。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3)专题讲授和研讨。可由教师引导讲授专题,然后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针对专题进行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再由教师小结评点。(4)专题小结。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延伸。

四.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专题化设计。专题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为教师所熟悉的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此外,专题式教学要求对大量信息、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组织、编排,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问题。运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习惯了‘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模式的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1]148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如果不改变这种固有的上课习惯和观念,这种教学互动也许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另外还有一些以“获取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差,更容易对课程产生消极怠学情绪。

3.“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由于专题式教学改变过去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孤立地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等老一套教学程序和方法,“而代之以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用人文性、研究性和学术性来提升课程的文化品位。”[2]26它有选择地调整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成各种专题,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方式,系统有序、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的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地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授的教学模式不同,所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篇11

本文作者:孙全煜工作单位:临夏州农业学校

存在的问题

农民防疫意识差受农村传统意识影响,农民存在养殖“凭运气”的观念,真正懂得科技养殖知识养殖户很少,没有动物疫病防治意识,为疫情传播带来隐患。多数养殖户对于病死畜采取多种渠道消化:随意丢弃、变卖病死动物或急宰后不经过检疫进行出售,或邻居分食。自食动物肉不进行检疫,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人畜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与破坏。不重视动物疫病防治,畜禽一旦患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科学处置,导致损失加大。加之收费模式改变对防疫工作的影响很大,防疫有下滑趋势。免疫失败现象多发由于村级防疫队伍组织松散,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强制约束力,使免疫接种密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一定指标,部分村组出现免疫失败现象。加之口蹄疫免疫反应严重,对敏感动物和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可能激发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导致部分农民拒绝注射疫苗。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在乡镇环节链条无力,客观上失去执法主体。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力量薄弱,《动物防疫法》在农村难以贯彻执行。动物防疫中口蹄疫“强制免疫”无强制手段,难以落实。如现在猪的育肥4~5个月,形成了一定的防疫漏洞,同时有些疫苗的免疫有效期在4~12个月不等,农村春秋季两次防疫不能满足现代养殖的需求,综合防治效应低。

解决方法

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建议适当调配畜牧专业学生到畜牧业比较发达乡镇、村工作,进一步充实防疫力量。加大对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动物防疫人员业务素质。动物防疫人员要利用下乡之机对群众进行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技术培训,聘请有经验有专业知识的畜牧兽医专家对防疫员进行专业知识讲座,或有条件的村级防疫员进学校进课堂,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防疫员。让养殖畜禽的群众成为专业防疫员,形成群防群测群治的良好局面。宣传《动物防疫法》,转变防疫观念政府免费发放的疫苗无人问津,造成疫苗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镇(街)畜牧兽医站的检查与指导,规范兽药店对疫苗的进货渠道与保管技术,增强养殖户对国产疫苗的信心,加强对养殖户的疫苗知识宣传,树立科学使用疫苗的正确观念。要让养殖户懂得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正确的防疫方法,防疫知识,创造出积极防疫的健康理念。改善基础设施,提高防疫员待遇逐步推行畜禽防疫人员与养殖大户联合经营。建议乡镇防疫人员以技术入股到各养殖大户,养殖大户按适当比例补贴动物防疫人员用于基础设施改善,从而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通过提高农村防疫员待遇稳定防疫员队伍,因地制宜配强养殖大村的防疫员数量,配齐并定期更换防疫器具,真正发挥来自一线最直接有效的农村防疫队伍作用。采取国家、群众各拿一点的办法,解决防疫经费不足与动物防疫人员报酬低的现象,从而保证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实施。探索设立畜禽防疫风险基金按各乡镇养殖量的多少进行分配,以解决由于防疫造成的动物死亡补偿问题。建立养殖商业保险制度,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养殖户与商业保险公司相互协商投保范围与项目,缴纳一定保费并入养殖成本,在疫情发生造成畜禽死亡时,依据保险协议给予一定补偿,从而降低养殖户的损失正确选用消毒液消毒前要注意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才能使消毒更彻底、更有效。清洗能有效地减少微生物,因此在消毒前应彻底清除被消毒环境中的粪便、污物、垫草等有机物,以使消毒剂分子能与病原体充分接触,保证消毒剂能充分发挥其杀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