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3 00:05: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学评价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学评价设计

篇1

改变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标准》的六大理念之一。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综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为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评价内容

通过“任务型”的语言运用评价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七年级上Module11 Unit 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England in winter?

三、评价工具

采用图表、情景交流等形式。

四、评价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学习如何描述天气情况后,教师设计在教学任务当中评价部分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谈论相关话题的能力,于是便要求学生调查同组同学喜欢哪个季节、什么样的天气,并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作一个简短的口头汇报。步骤如下:

1.教师提供一个调查表的模版,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调查的项目。

调查表: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

表格见原稿

2.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根据样本设计调查表,并讨论可以增加的项目。

3.各小组由组长在组内用英语组织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

4.小组讨论如何用英语做一个简短的口头汇报。

5.教师指定每组由两个学生进行汇报。

6.教师对汇报的同学(约10人)进行录音(每人一盒磁带),该录音带记录学生的日常口语表现,并说明倘若录音录得不好还可以课后重录。

7.教师向学生提供评价标准,要求学生根据标准记录自己的录音中的问题,然后进行自我评价。

(1)语音语调: A.语音语调是否正确;B.为突出重点有语调上的变化;C.声音洪亮;D.流畅而注意停顿。

(2)语言表达:A.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B.避免不必要的重复;C.语句及其意义完整。

8.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记录评分。

9.教师把最好的学生的录音在班上重放。

10.教师引导个别学生找出他/她自我评价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待学生改正后让学生重新录音。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为学生提供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探索、操作、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中感知规律,认识规律,探究规律,并获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从而认识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摆规律,再通过涂色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整个教材的编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

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在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规律”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他们发现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得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探索、操作、交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中感知规律,认识规律,探究规律,并获得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正方体、圆柱、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彩笔一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渗透品德教育。

课件出示:互相尊重 欣赏别人 胸怀开阔 文明讲话。

谈话:同学们,你们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2.拍手游戏。

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玩拍手游戏,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做(拍手-拍手-跺脚)3次,小朋友猜一猜接下去是什么动作?你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吗?

小结:同学们做的很好,真棒!像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动作就是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同学们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仔细观察,画面中有规律吗?哪儿有规律?都有些什么规律呢?请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精心创设的“节日联欢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1.选一选(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联欢会上的彩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后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联欢会上的彩花、灯笼、小朋友。请同学们说一说,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后面的一个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3)观察上面的“彩旗、彩花、灯笼、学生”的画面,你从这些画面上想到了什么?(它们的排列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课件出示:每组颜色不同、形状相同、数量相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小旗的排列规律,后面的小花,灯笼,小朋友都放手学生自己去找,再集体订正,要学生说明选择的原因。做到“授人以渔”。

2.摆一摆(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察图,都有什么图形、颜色?请同学们摆一摆学具,后面应该摆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摆的?

(2)对比两图,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每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量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涂一涂。(教学例3)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彩图,说一说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涂色。

(2)课件出示:“做一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涂色,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已能够找出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例3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涂色,交流想法。

(三)创造规律。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只要涂出的颜色是有规律的,给予肯定和表扬。集体展示交流,评选优秀设计师。

【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应运于生活,创造规律,体验规律美。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欣赏规律的美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感受规律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五)巩固练习。

练习十六第1、2、3题。(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这里设计了一个按规律涂色练习,一个辨析练习,体现的练习的层次性。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你能找出我们身边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篇3

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一般分为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五个步骤。

一、项目引入

这里所谓的项目,一般指经过一个或几个单元学习之后,教师选择、设计具有综合性特点,且便于引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项目产品。项目引入指教学开始,教师在对项目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当前需求和学生学习实际,向学生下达本次课具体实施的项目任务。项目引入的设计有多种形式,比如教师口头讲解、运用多媒体或视频演示的形式等。

对于项目引入的评价的重点在于,教师无论运用什么方式,首先要观察其是否在项目引入的起始阶段积极创设与项目工作相关的、具有职业特点的工作情境和氛围;其次,要看教师是否条理清晰地交代清楚了项目的名称、内容和意义,以及客户和市场对该项目的要求,便于学生形成整体印象,为学生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第三,要评价教师是否说明和交代了项目完成的成果形式和技术标准要求,以及完成该项目需要的时间等相关要素。

二、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一是通过分析,明确项目的指向和相关技术问题,即项目的结果、项目的实施目标,以及项目的标准、工作程序、相关技术要求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的工具设备等;二是通过项目分析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的计划安排。以上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行动方案。项目分析过程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咨询、思考等形式解决相关问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积累知识、经验、技术和企业文化等内容,学会与人沟通交流。这个过程极其重要。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要完成以上两项工作,首先要学会咨询。咨询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咨询,第二种是向客户咨询,第三种是向信息资源库、书本及网络资源咨询。

关于项目分析的评价策略,一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项目的指向和完成项目的相关技术问题。其二,项目实施的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的评价策略。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属于生产实践中的行动推进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要求是,首先要求学生在项目实施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依据技术标准要求和行动计划安排,有效控制工作流程,做到各环节、各阶段稳步推进,符合生产技术及服务标准,无缺漏,无瑕疵。其次,这一环节更为重要的设计要求是检查控制。检查控制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对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阶段性、全程性的技术标准的控制,二是作为行动主体的学生,在自我行动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以及适应生产服务实践需要的心理适应策略。

项目实施阶段的评价策略要求是,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主动实践,观察评价学生在遇到技术难题和工作障碍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和应对。

四、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环节的设计一般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内容的确定,二是评价形式的选择。在这样一个全过程中,教师一定还要重点思考“为什么”,想清楚这样做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1.评价内容的确定

面对项目产品的评价内容,应该思考呈现在师生面前的物化产品——项目,其质量要求是否符合项目产品的标准,是否符合客户的相关要求,否是在标准要求的设计范围之内。其次,在评价内容方面还要设计学生自我反思环节。要习惯于引导学生作为行为的主体,在主动反思自己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再次,评价内容还要指向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情况。要分析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简单地模仿照搬,凑合着完成项目任务,勉强地拿出项目成果,还是不仅完成了项目工作任务,同时还学会了交流与沟通等。

2.评价形式的选择

评价的形式一般有三种: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检查回顾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够对照工作任务指导书或者是相关技术文件以及客户要求,依据一定的工作程序,一一核对项目产品的质量情况,还要关注自我能力形成问题。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更多的要关注对方的成绩、优点与技术实践能力的完善与成熟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评价,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和教师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评价。应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教师是学生中的一员,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碰撞、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不是实训教学中的主导者和标准答案的者。

篇4

随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规模发展越来越快,且人数不断递增,艺术教育已越来越普及。但是很多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只注重办学规模和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是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重要管理措施。

1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是为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是对教育质量更好的把握,是为培养高质量合格的艺术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很多人认为艺术设计是没有标准化的专业,没有统一的答案和标准去衡量,因此也没有对其评估的标准体系,许多教师仍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观念教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目标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艺术人才,学生就难以释放自身的特点,难以提高自身的艺术设计水平。因此探索一条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学校各级部门应积极重视的。课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判断,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可督促教师改进教学上的不足。通过艺术创作和作品展览来促使教师进行科研、专业理论方面的研究,促使教育管理人员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2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对于艺术设计这个特殊的专业来说,既要接受艺术教育的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因此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的评价。

2.1教师的备课与授课环节

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计划,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案的编写设计,按时按量的完成教学进度。课堂的授课过程是课程评价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路清晰,讲课生动有激情,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

2.2教师的示范技巧和技能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评价应包括教师的示范技巧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方面:教师对专业较高的示范技巧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设计中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够通过技能训练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经验,培养对作品的创新意识。

2.3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分析情况

所学课程结束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就是设计创作自己的作品。根据学生按时完成的作品,教师应认真批改并给出分析意见,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问题,及时纠正。

2.4组织作品展览和比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针对某一课题内容进行创作,将学生的作品展现出来。在学习欣赏之余,也能通过自评或者互评的方式,吸取精华,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避免抄袭。参加比赛则直接可以与同等专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本专业学生目前的水平以及优劣势。从而一方面对其的专业水准有一个大范围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对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的一个依据。

3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评价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评价的方式也应跟上时代步伐,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方式方法来鉴定教学质量,而应客观理性的全面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更好的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完善自我。

3.1课程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评价中,要明白为什么评、评什么、由谁来评、怎样评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在上述中已明确指出评价的内容,那么由谁来评?这就需学校组织一个专门的测评机构,包括设计院系领导、其他教师、学生等,评价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具体如下:①数据统计。做好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结构的数据统计相关表格,统计院系所有本、专科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数据,由评定组织负责部门专门收集、整理、汇总;②填写评价表。由被评定的教师或学生自己填写评定表,对一个时期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做自我总结;③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改进教师的工作,由学生相互打分,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期末,一个学期一次,指定相关的负责人完成各项环节的评价工作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2采用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的意义

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是在单一的评价模式上,通过更多的评价方法,如作品评价、口头评价、师生互评、学生之间互评等,呈现多元的学习成果,利用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艺术设计专业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还有创作课程,这是它的特殊性,如果采用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难以测定学习的成果,难以检验教学的目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思考和启发,强调艺术创作的过程,采用多样化教学评价,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提高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不会只注重对作品的最终效果,而忽视专业理论、设计方法、思维步骤的学习。教师通过多样化评价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问题,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状态。

4结束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需要高职院校的各级部门共同制定相关的评价体系,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还应本着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原则,严格坚持公正合理的标准开展评价工作,杜绝现象。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作者:金晏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

篇5

研制过程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艺术设计教学要求为依据,从而制定适合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方案。传统艺术设计教育所沿用的结果评价方式,随着人们对教育功能研究的逐渐深入,逐渐认识到结果评价的致命弱点,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只是针对教学完成后的结果进行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但是按照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成为新的评价方式。

2.过程评价的原则

2.1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过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肯定学生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战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激励过程可以引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学生们找到自己在学习中最合适的发展位置。

2.2创新原则

鼓励创新是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讲评、自评、他评、小组评价的方式,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评价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主动性也会增强,进而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3综合原则

过程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并重两者不能偏颇。要对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要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三体一位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在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注意到学习过程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原则。

2.4全过程原则

评价是一个过程,从全过程来看,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对设计全过程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从设计想法到设计成果。全过程也有阶段性,从阶段性来看,过程评价关注每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包括在每一阶段中,激发创意和实现创意的效果。两个阶段互相促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字数学习的能力。

3.过程评价方案的内容

过程评价方案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教师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指导教师通过填写设计教学过程评价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三部分。学生评价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小组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激发创造型思考的能力,是对每位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评价,由组长负责评定和填写。自我评价是每个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后的自我评价和总结。

4.过程评价成绩的计算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的载体是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多课题与大课题评价,多课题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一门基础课由多课题组成,课题之间相互独立。大课题评价虽然课题少,但是涵盖内容多、知识点多。在过程评价中,将众多评价分为四个部分,能更方便得对过程评价进行实施。其中第一部分为教师评价分,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分值设置约占成绩的60%;第二部分是学习态度,主要是出勤,占总成绩20%;第三部分是小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小组中做的贡献,约占总成绩的10%;第四部分为讲评,约占总成绩的10%。大课题评价以个人作业为主,以老师的评分为主。其中教师评价分占80%,学习态度占10%,讲评占10%。

5.过程评价工具

在一门专业课程中设置多个设计课题,每一个课题反映一个知识点,通过多个点的评价完成対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在大课题评价中设置不同的评分点,逐点给分,最后汇总成总分。过程评价评价包括:

5.1.教师教学过程进展记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展记录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部分,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问题全面记录在教师教学进展手册中。

5.2小组合作评价表

针对小组活动,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记录的量表,由组长负责记录。

篇6

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设计原则

服装网络教学评价是服装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服装网络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合理地开展服装网络教学评价活动,是提高服装网络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从定义上解释,服装网络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方法,对网络教学过程和网络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因此,服装网络教学评价必须明确几个问题:服装网络教学评价是一种怎样的评价,是谁的评价,对什么的评价。

在组成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诸要素中,认清各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搞好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前提。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参与服装网络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还包括服装网络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设备(如网络通讯设备)等因素的有机组合过程和结果。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手段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服装网络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网络教学改革,提高网络教学质量。

服装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首先要体现在自主性、交互性方面。服装网络教学评价必须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评价。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与传统教学中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同时,服装网络教学评价应根据服装网络教学的特点,对交互性进行评价。服装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之间也可以呈交互状态。

当然,服装网络教学评价体系还应该对服装网络教学的个性化进行评价。传统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让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授,参阅相同的资料。教学的各种措施都是在同化人性,习惯于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可能完全获得满足,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服装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

坚持师生共建也是服装网络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的一项原则。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同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参与到完整的教学设计中。而服装网络教学,学生可以参与到整个课程建设中,包括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网络课程开发、资源建设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服装网络教学评价体系设计最终还要坚持多项目整合的原则。多项目整合包括:人员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等。通过人员的整合,让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中,学生能够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参与课程设计的同时,可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通过学习资源的整合,多种资源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通过学习方式的整合,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的自主性。

说到项目整合,内容的整合尤为关键。“网络课程”绝不是教科书在网上的再现,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理想的(至少不是完整的)网络课程。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网络教育,首先要在服装网络课程内容以及形式上实现个性化,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资料进行剪裁,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它一方面避免了学习者对已有知识的重复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网络学习对象的可重用、可共享的特性。服装设计类网络课程的开发,还应根据自己的特点,不仅要体现学科完整性的要求,而且要解决各门课程之间的信息融会贯通、相互衔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的面授教学中各门课程“孤立”教学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不是将思路局限在一门课程之内,甚至不是一个专业之内,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以开阔的思路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广泛、积极探索新知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服装网络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鉴于以上服装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服装类网络课程的特色,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服装网络评价的基本内容。

服装网络课程总体设计评价。这个层面反映了网络课程的总体设讯教学设计的深度与广度。主要从网络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使用、课程交互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学习工具的使用评价。本层面反映了学习者使用网络课程提供的工具的情况。从学习者对新旧知识的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运用学习工具来呈现个人的设计成果,将学习工具的使用融入协作学习中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方式和评价。这一层面反映了对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我们从学习者在任务驱动下开展研究性、自主性学习活动,学习者通过协作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的评价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系统自身的评价。这个维度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的效果。我们从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否显著、师生是否满意及学习者学习过程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服装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篇7

2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构建

运用AxureRP6.0对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进行搭建,模拟平台包括一个模拟安全评价课程设计的实验平台及三个系统操作界面,分别为登入界面、学生系统操作界面以及教师系统操作界面[7]。登入界面需输入姓名、学号、密码等信息,教师登入界面包括资料更新、参数设定、流程监控、资料审核、成绩录入、密码设置等内容,学生系统操作界面完成资料下载、进入流程、成绩查看、密码设置等内容。在平台数据库里存入学生、教师的基本信息,法规标准以及安全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安全评价导则、通则等教学资料。交互关系如图4所示。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启动、注册、登录后,进入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平台,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具有信息交互、流程控制、作业管理等功能,图5为构建的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界面,其中5-1为学生界面,5-2为教师界面。学生界面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功能选择区,基本信息区,公告接收区以及显示区。教师界面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功能选择区,基本信息区,公告区以及显示区。

学生界面的功能选择按钮包括资料下载、进入流程、成绩查看、密码设置;教师界面的功能按钮包括资料更新、参数设定、流程监控、资料审核、成绩录入、密码设置。教师界面与学生界面存在交互关系。教师可通过资料更新按钮,进入资料更新操作界面,进行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资料的添加或删除。教师需对流程中题目、职务、人数、学生选择安全评价课程设计题目及阅读评价导则的时间等参数进行设定。学生可以通过资料下载按钮,进入资料下载操作界面,进行相关资料的下载。在教师完成参数设定后,学生界面流程开启,进入开启状态1,同时教师界面的流程监控与资料审核界面同时开启。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第一步“题目及职务选择”后,自动进入第二步“填写任务书及分工计划”,进入开启状态2,教师可通过流程监控了解所有学生的进度。学生在第二步“填写任务书及分工计划”中,上传安全评价课程设计资料,教师可通过资料审核按钮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学生可进入第三步“阅读评价导则”中进入开启状态3。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模拟平台流程控制如图6所示。图6中所有流程节点都存在相应模块开启、关闭等设置内容。学生界面流程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模块进展状态如图7所示。在学生界面的6个流程步骤完成后,教师界面成绩录入按钮得以开启,教师可根据学生提交报告的内容及表现进行评分,录入成绩,保存之后,学生即可查看安全评价课程设计成绩。

篇8

1.1研制过程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

研制过程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为目的,以全面育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艺术设计教学要求为依据,从而制定适合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方案。传统艺术设计教育所沿用的结果评价方式,随着人们对教育功能研究的逐渐深入,逐渐认识到结果评价的致命弱点,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只是针对教学完成后的结果进行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但是按照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成为新的评价方式。

2.过程评价的原则

2.1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过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肯定学生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战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激励过程可以引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学生们找到自己在学习中最合适的发展位置。

2.2创新原则

鼓励创新是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讲评、自评、他评、小组评价的方式,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评价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主动性也会增强,进而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3综合原则

过程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过程评价要与结果评价并重两者不能偏颇。要对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要将三者统一起来进行三体一位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在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注意到学习过程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强调过程的价值,采取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原则。

2.4全过程原则

评价是一个过程,从全过程来看,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对设计全过程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从设计想法到设计成果。全过程也有阶段性,从阶段性来看,过程评价关注每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包括在每一阶段中,激发创意和实现创意的效果。两个阶段互相促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字数学习的能力。

3.过程评价方案的内容

过程评价方案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教师教学评价包括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指导教师通过填写设计教学过程评价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三部分。学生评价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小组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激发创造型思考的能力,是对每位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评价,由组长负责评定和填写。自我评价是每个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后的自我评价和总结。

4.过程评价成绩的计算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的载体是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多课题与大课题评价,多课题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一门基础课由多课题组成,课题之间相互独立。大课题评价虽然课题少,但是涵盖内容多、知识点多。在过程评价中,将众多评价分为四个部分,能更方便得对过程评价进行实施。其中第一部分为教师评价分,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知识点进行分值设置约占成绩的60%;第二部分是学习态度,主要是出勤,占总成绩20%;第三部分是小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小组中做的贡献,约占总成绩的10%;第四部分为讲评,约占总成绩的10%。大课题评价以个人作业为主,以老师的评分为主。其中教师评价分占80%,学习态度占10%,讲评占10%。

5.过程评价工具

在一门专业课程中设置多个设计课题,每一个课题反映一个知识点,通过多个点的评价完成対教学全过程的评价。在大课题评价中设置不同的评分点,逐点给分,最后汇总成总分。过程评价评价包括:

5.1.教师教学过程进展记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展记录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部分,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问题全面记录在教师教学进展手册中。

5.2小组合作评价表

针对小组活动,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记录的量表,由组长负责记录。

篇9

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

一、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现在许多教师布置的是全班的统一作业,这对优秀学生来说,许多作业是简单而无效的劳动,对于后进生来说,许多作业只是抄了一遍,做了与没做一样,因为都是不知所谓。一个中学生每天学习五六个学科,每天做3个小时左右的作业,其中有部分人做着简单无效的劳动,又有部分人做着不合适的作业。固然,其中有些学生是获得了某种进步,但不少人浪费了时间,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青春和生命。这里的投入和产出该怎样计算?效益究竟有多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提高作业效益的办法有三条:一是精选作业题;二是分层布置作业;三是把作业处理变成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效环节。精选的要领是控制量,提高质,使每一道题都对学生的提高富有价值。分层的意义在于尊重差异,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效发展。优秀的学生可以将课本作业做在书上,减少抄题的时间,也可以免做一些简单的作业,教师定期检测,要求学生达到预定的水平即可。当然也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提高自己。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将课本中的公式推导、例题通过字母变换、数量变换、因果变换等形式来布置作业,使他们敢做、会做,达到进步提高的目的。作业批改的主要意义在于将问题发现和梳理出来,作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根据,使之成为提高教学效益的一个因素。

在对作业进行评价方面,教师应善待学生作业上的“错误”。这样善待“错误”不是放纵错误,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错误,对有错误但又蕴涵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还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思维,并通过课堂教学把“错误”转化成课程资源。

二、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

1.从课堂组织方面来看

上课、下课,举行简短的仪式,师生互相问候是组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师生问候、学生起立、目光关注、神情感染等环节让学生转移兴奋点,营造上课氛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序幕性的环节。但时间一长,有些教师便认为这是老一套,因而都简化了,甚至取消了,而这就可能降低上课前5分钟的效率。也有的教师进行了重建,比如,师生起立高唱一两句校歌或齐诵班训,状态特好。这种做法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但十分适用于上、下午的开始课。至于下课,当然要简洁一些,但取消就是一种缺憾。

2.从课堂教学方面来看

对于讲授课本知识,有人作过研究,一个中等水平的班,有80%的学生对一节课40%的知识一看就会明白,而大多数教师受习惯思维或怕自己没有讲到而不放心的影响,一般都会从头讲到尾。教师讲会的不如学生自己看会的,学生听会的不如自己练会的,所以,对学生自己能看懂的知识,教师不必多讲,应在提向、提炼和变式训练中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发挥优势。有的教师口才好、会讲,便可以适当多讲,在精彩的讲授中让学生陶醉,让学生喜欢自己及自己所教的学科;有的教师头脑灵活、点子多,可以多组织一些学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该学科,喜欢自己;有的教师口才不好、不会讲,就应采取亲生路线,而且应该采取精讲多练的策略,在设计提问、设计练习题上多下功夫,避免学生因老师讲得太多而厌恶该学科或厌恶老师。教师利用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喜欢老师,爱上所教学科。“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行为表现,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如当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时候,当学生敢于质疑的时候,当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用富有鼓动性的口头评价,或用鼓励的眼神、满意的微笑、轻轻的点头,甚至拍拍学生的肩膀等体态语,即时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三、教材处理的设计与评价

教材只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份材料。优秀的教师都会对教材进行恰当的重组以提高教学效益,如魏书生老师,将一本高中语文教材一个月就讲完,其他的时间则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活动、写作等,结果教学质量很高。

如高中物理课本中,其教材各部分内容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根据整体原理搭好教材内容联系较紧的各部分之间的桥梁,将各部分内容组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应用,改变孤立地、单一地进行教学信息传输的状态,减轻思维负担,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常常看到,物理用到的数学知识尚不齐备,比如,直线的斜率、二倍角公式、弧度制等都是数学内容,应提前有所准备。还有一点是知识衔接上存在一定的台阶,比如初中课程和高中课程之间的台阶。因此,要适当作些铺垫,上好高中这个台阶。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怎样利用教材与合理重组教材是一个难点,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点。

四、提高特殊学生过程的设计与评价

每所学校都会有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也有对某些学科接受能力差或完全不想学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怎样培养,是教育界面临的一件大事。在目前的状况下,就一所学校而言,可以经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协商采取免部分作业,甚至免修学科的办法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发扬长处,做更有价值的事,这将充分调动这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多出优秀人才或少出庸才的办法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益的办法之一,一刀切的学习、一刀切的体制会扼杀一些优秀人才,也会产生更多的庸才。

对特殊学生应采用相对性评价,不可采用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的拟评方面的量化评价结果为一个评价参照物,然后把这个学生下一阶段的评价结果与参照物相比较来评价该学生。

五、新型教学评价体制的作用

提高教学成绩,离不开教学评价,利用教学评价来促进教学成绩提高,是大多数学校,甚至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手段,但仅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断教学质量的优劣显然有违素质教育的精神。评价一个教师、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只有以教学成绩、对教师的满意度、学生课业负担三项指标来衡量才科学,只有教学成绩好,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高,学生课业负担较轻的学校,才称得上教学质量高,才可能实现素质教育。但这还只是在现状下的一点有限的突破,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那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知识无限,教学要求无限,但人生有限,教学时间有限,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要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现代教育学.

篇10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建以来的,其间经历了高峰期和平稳发展的阶段。随着近些年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扩招及家长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呈现平稳而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和与市场接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一元智力理论(以鉴定为目的)为基础的终结性评价,目标单一、内容单一、功能偏移的弊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也不符合WTO制度影响下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中职实践教学迫切需要根据这些缺陷适时地调整培养模式,改革对教学和学生的评价方式,逐渐从单一型的教学评价方式向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以适应市场不断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概述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专业课则是指专业技术课和专业理论课。因此,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会按照自己的专业技能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人才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三、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评价

(一)中职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的教育环节,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优质型的人才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适合学生将来发展的符合中职教育需要的、合理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践教学为内容来实施和发展的体系,它的目标是围绕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并以此为标准作为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中职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对实践教学的成果有重大的影响,它作为一个定向标促使实践教学能取得好的成果,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传统评价

调查了本市的多所中职教育学校,发现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是以一元智力理论(以鉴定为目的)为基础的终结性评价,这是一种以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判断标准的评价体系。“它具体表现为:考核的目标是学生通过中级职业技能考核;考核的内容强调单项动作技能掌握程度;考核的方法则以每一课题的考核为主,以教师的评价为主。”[1]这种评价方法造成的结果有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四个单一:第一,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在对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般是呈现“他评”的现象,而被评者却很少成为评价的主体。第二,评价的功能单一。鉴定学生学习好坏和市场选拔学生的标准成为评价的主要功能,从而忽视了评价还具有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授课方式、反馈学习成果的功能。第三,评价内容单一。它过多地限定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思考方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如此就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初衷。第四,评价实效单一,它过于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学生也往往轻训练过程,重最后一搏,职业综合能力养成更无从谈起。

(三)实践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1.理论依据

(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其内容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性评价,而不仅仅单单从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就像加德纳认为“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认为,每个学生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9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2)20世纪后叶,西方盛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它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老师是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3)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在这个以科学技术为革命的现代社会中,思想和技术的创新格外重要,它们的存在促使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社会发展的源泉,这时思想的创新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者,它容忍甚至是激发新思想的萌芽,哪怕是一些前卫的、大胆的猜想,都有可能引发技术革命。在此范围内,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采取的是容忍的态度,并为其提供舞台促进发展。

(4)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将人作为核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考和行动中坚持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在此基础上,培养个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以便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效率和质量中实现目标,最后用多元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2.具体内容

任何一个教育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要有一个评价,它是衡量教育好坏,是否符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发展的标准。在此过程中,评价已经作为一门课程有独立的原则、内容、标准和实施方式,综合相关理念和观点,中职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主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既鼓励学生成为全面性的人才,又激励老师改进授课方式,完善评价系统,进一步促进中职实践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四、实现中职实践教学多元化的设计策略

(一)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设计

中职实践教学应从传统的一元性评价向多元性评价转变,其中就应着重在评价的功能、主体、内容和方法上考量,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此要有更深的认识,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尊重多元价值的存在,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1.评价功能的多元化

传统评价功能具有单一性,包括对学生的筛选、选拔和检查,多元化的评价功能除前者具备的要素以外,它更侧重于评价过程中及结束后的激励、促进、反馈的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就是在评价过程中给予被评价者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开拓创新性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展示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对教育中存在的漏洞和缺失进行补充和完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觉性,调节内在动机,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要打破以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唯一标准的一元模式,即在学生、老师、家长、学校、社会的五大关系中来评价教育成果,形成老师和学生互评、家长对学生、社会对学生、学生自评、老师自评、社会对老师评价多主体、多角度的机制。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对于学生而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包括最基本的学业成绩,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评价其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信息的搜索和分析总结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遇事的心理承担和判断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对老师来说,要考察的不仅仅是其教学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是教师素质和创造能力,包括道德素质、人文修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4.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要求在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中达到有机的结合,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冲破传统模式的只从测量结果寻求答案。多元化评价方法要专注于测量过程中方法的新颖性和实效性,基本的纸笔测算结果的方式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性评价也应纳入其中,基于此,老师可以建立学生平时表现的档案表和学业成绩档案表,在两者结合下做出合理而全面的评价结果。

(二)实施步骤

中职实践教育的多元化评价设计从设立到实行要经历一个阶段,即从讨论阶段到设计方案阶段再到实施和总结阶段。在讨论阶段,要查阅相关资料,交流看法,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评价的重要性和评价的原则和理念。方案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和方案论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区分传统评价方法和多元化评价方法的不同,确定评价的主要方式、内容和主体、对象;第二阶段要论证先前确定的评价原则和理念在具体的方案中是否被贯彻和方案是否有实际的操作性。最后一个阶段是实施和总结,实施是前提,总结是结果,在评价原则、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案的指导下的实施结果也要经过检验和总结,看其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与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相比,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合理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完善,后者的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缺陷,人们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相关理论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张文.中职学校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建构的原因及策略分析.科教文汇:下旬,2007(09).

参考文献:

[1]Jones, M. Jones.Brett D. Hardin, Betinda, The Impact of High- stakes Testingon Teachers and Tndentsin North Carolina. Phi Delta Kappan, 1999,81(3):1999-2003.

[2]]perdalin.The international field of vision: The schools’develo-pmenttheory andstrategy.Education science press,2002-08.

[3][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2版.新华出版社,2004-04.

[4]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8.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

[6]花向红,邹金贵.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14-116.

[7]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11

一、现有物理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功能的甄别化。在传统的评价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大多数学生都属于一般,还有极少部分较差。因此,甄别就成为了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把学生的好中差区分开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甄别观不仅仅是一种评价观念,更是一种深层的社会文化。

2.评价目的的功利化。我们现在的教学评价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评价是为了考核老师,是为了证明学校。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行政人事的管理取向,对教师的考核评比直接与教师的奖惩晋升挂钩,而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多在于所带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所带毕业班学生的中考、高考升学率,考入重点院校的人数等这些数据结果上。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和评价者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现有的评价中,评价的标准、目的被异化,把评价演变成为了对教师的鉴定和证明,而教师评价的发展则被忽视。

3.评价主体的单一化。无论是课堂教学评价还是学生学业评价,评价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在评价中,多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而不是参与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却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成为被评价的对象。这种单方面的、直线式的、孤立的评价使得教学评价多了片面性,少了全面性;多了独断性,少了民主性,评价往往成为权威人士单方面的活动,这既不利于评价质量的改善,也不利于评价的民主化。

二、高中物理教学评价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