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10:17: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机电专业学期表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5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公共英语基于工作导向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编号:kg2013667)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1.服务学习的定义。服务学习有两种权威定义:一种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一种方法,借助这种方法,通过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性工作,促使学生或参与者开展学习并获得发展。另一种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将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一种经验教育,是指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将社区服务与学校课程相结合、把课程内容应用于具体服务的教育组织模式”。如把两个定义运用到机电英语,服务学习是将服务与高职英语学习相结合的一种经验教育,是指机电专业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将社区服务与高职英语相结合,把高职英语内容应用于具体服务的教育组织模式。
2.服务学习历史回顾。美国在1990年出台《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1993年出台《全美服务信任法案》之后,参与服务性学习的学校和学生持续增长,目前83%的高等学校参与服务学习。
1993年,大陆高校才实施服务学习,已呈现广领域和多成果的特点,如护理、管理、工学、文学、教育领域都有大量公开成果。2009年宁波市倡导“教育就是服务”后,宁波专家和学者开始高度关注教育和文学研究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产生较大影响。
二、英语服务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服务学习现状。近20多年来,我国大陆地区高校服务学习成果众多,最近一年有代表性的英语成果是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真实语言交流环境中服务学习”,见表1。
除了以满足个体发展需要为理念,参加校内常规性英语学习以外,英语大类专业学生在“服务走进社区”理念的引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走出校门,依托“在甬外籍人士眼中的宁波”和“行走的新闻”两个项目,培养用英语面对面地为外籍人士服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书本上学到的英语综合知识被学生积极主动地用于实践,英语口语、听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强化。
2.机电专业学生英语服务学习现状。一般来说,大一第一学期机电专业学生对英语的要求低于英语专业学生,因而提倡服务个体需求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校内学习英语为主,见表2。
虽然在服务个体发展理念的引导下,高职大一机电专业不同层次学生通过常规的在校英语学习,听力、口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均有提高。但这种理念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采访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水平较高中时有所下降,近90%的学生学习英语热情减退。同时,服务个体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是真正的服务学习。
三、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英语服务学习对策
1.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过渡。众所周知,高职机电学生要完成两次英语学习过渡,一是第一学期高中英语到高职英语的过渡,二是第二学期高职英语结束后到机电专业英语的过渡。随机采访显示,第二个过渡问题较多。通过进社区开展英语服务学习,可降低过渡期的难度,符合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未来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的总体目标,见表3。
2.高职机电学生服务学习对策。表3增加了教学地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项目。走进社区方便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服务社区人员英语需求的能力,尤其是服务英语学习爱好者和外籍人士的能力。“美丽的声音说出来”中的人物生平描述、景点描述、喜好描述、我的公司、我们生存的世界,可弥补基础英语阶段发音不准、怕出错、怕丢脸、不愿开口说、英语口语基础薄弱的问题,也可解决不适应他人语音语速、表达方式、听不懂、经常冷场的问题,还可解决跨文化知识匮乏造成的害怕表达个人观点、不能进行深层次交际的问题。通过服务学习,学生的知识得到施展和补充,人格魅力得到升华,持续学习的愿景得到满足。
完成上述基础英语项目后,学生按照独立学习、能力内化、组建小组、作品展示和作品评价五个环节,以机床入门要求设计“我与机床”具体的场景、人数和表演方式,见表4。
笔者跟踪采访发现,在社区表现机床项目,有利于解决从基础英语过渡到机电专业英语出现的词汇量、语言框架、学习内容等问题。例如,学习专业英语时,由于专业课程多、学习压力大导致专业英语词汇量偏少,难以把基础英语句型运用到专业英语,难以自愿选择学习产品说明书。
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公布的8个高薪专科专业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名列第一。实践证明,在两个项目的驱动下,大一机电专业学生第二学期利用服务走进社区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若干难题,如“学基础英语时提不起兴趣,学专业课时又忘掉了英语”、“41%的学生认为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英语基础薄弱,心理素质急需加强”。此外,还为顺利过渡到机电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基础,受到了师生和社区的好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区配套设施不足、英语爱好者人数有限、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学生需要进一步完善表演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张翠凤.在实践中学习——美国中小学的校本服务性学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3).
[2]刘彩珍,等.服务学习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3]潘利若,姚梅林.美国服务性学习对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实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1,(4).
[4]王炜.服务性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5]李维维.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与宁波高职服务类教育发展[J].宁波经济,2009,(3).
[6]张静燕.外语教学中的服务——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
[7]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33(6).
[8]徐锦芬.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外语研究,2011,(10).
[9]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11).
[10]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1前言
近年来,桂西北的发展,为中、高技能人才需求提供了巨大市场。随着有色金属冶炼、制糖、水电、机械加工等大、中型项目的开工,桂西北各个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格外迫切,要求其掌握现代先进制造装备技术,并且有着一定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经验。但是就当地各大院校输出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实际来说,其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也普遍存在岗位适应性差等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次适应。这也导致用人单位用工荒,寻找对口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迫切的需求。基于这样的背景,做好机电类专业人才优秀人才的输出是当务之急。要想解决学校与企业人才供给的矛盾问题,校企合作及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必不可少,只有真正了解企业对人员的需求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校企合作就是让学校与企业实现人才问题的交流探讨与共同培育管理。本文就桂西北特色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2教学模式
基于工学交替与1+3的合作理念,该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学校与三类企业的合作。“1+3合作”中的“1”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3”指的是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办学关系密切的“机电设备应用商”、“机电工程商”和“机电产品供应商”三类企业进行合作,其中学校发挥自己场地、技术及人员方面的优势,综合三类企业的实际开展不同内容的合作。根据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现实要求,明确思路:从公共基础课学习到专业课程学习再到专业的实践实习模拟再到针对性的课程补充学习再到专业技能应用最后到技能进修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始终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指针与原则,针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特点,打破传统学期概念,推行“三年六段”的弹性教学模式,借助学校与企业两大场地组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岗位适应力,并引导其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3组织与实践
“三年六段”教学模式各阶段按能力递进原则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如下:3.1文化素质教育。第一个学校教学组织的主场所是学校,时间一般为半年。主要是新生入学,引导其从高中的学习模式中出来,通过军训教育、专业介绍等,让其熟悉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与环境,增强对班级的认同感对学校的荣誉感,做好文化课程的学习,奠定后期学习的基础。3.2职业入门训练及岗位认知实习。第二个学校依然是在学校,时间约为4个月。一般是文化学习之后。安排《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操作与电子线路焊接》、《机械基础与机械加工》等专业入门课教学,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基础的专业知识,能认识电气并识别低电压电器等,也具备绘图的能力,这是下一阶段学习必不可少的积累阶段。在校外企业进行,保持在1个月以上,当然也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合理安排。此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的体验,其难以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过渡转化,但是又希望了解岗位情况,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现阶段的学习就是岗位认识学习,企业管理者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机电设备专业的认识,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该阶段的学习倡导灵活与弹性制,可以一气呵成开展下来,也可以分小段进行,循序渐进。3.3岗位跟班实习及生产性项目训练。三学期在“校外实习点”实施,1个月。桂西北地区冶炼、糖业、水电资源丰富,机电设备应用率高,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之一。糖业有个生产暂停期,时间是6月份到10月份,企业一般会利用该时间段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而企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实习参观,借助企业设备资源,在教师的详细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设备维修保养的知识,也更加灵活地参与到检修中,为后期工作积累经验。在岗位跟班实习阶段,学生可以参与设备故障抢修,身临一线,提升对岗位工作的认识,也潜移默化地深化对你企业文化制度及管理制度的认识。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很好地储备人才。4个月,在校内“加工车间、设备维修车间、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车间”进行,综合生产实际弹性安排。前期为区域调研阶段,主要是挑选有合作有利条件并且有与学校合作意向的对口企业,坚持校企合作,共赢互利的原则,两者之间达成合作协议,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建立加工车间与设备维修车间,为该模式教学奠定环境基础。可以借助企业开展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培养与锻炼。学生定位为员工,自主或者合作负责对应项目。正是因为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学生无论是心态还是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引导与锻炼。在生产项目的训练中,学生重点提升对专业工具的使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实施能力,学生树立追求卓越与承担责任的工作意识,加强团队合作与协调,端正工作心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职业资质考核,带动学生综合发展。3.4职业认证训练。四学期在校内实施,5个月。通过岗位认知实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专业课学习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实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训练”的顺序组织教学。教师以学生所见的机电设备和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迈入专业领域大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本阶段学生应完成电机拆装与维护、液压与气动、机床电气控制、PLC电气控制技术与实训、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等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训,考取电工上岗证,并结合个人能力情况参加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考评。专业课学习阶段,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电气安装与维修等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3.5岗位定向实习。五学期的校外实习点实施,必须以企业的用工实际为参考。在综合各个阶段的学习后,学生专业技能有所提升,也对行业及职业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也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并且明白其行业应用中对象的差异性,岗位胜任力提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桂西北不同的校企合作基地进行训练实习。针对企业的典型机电设备做好专项课程的开发,涉及到岗位的安全教育,这是前提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设备操作规范和设备安装调试等模块。综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学生的就业意向,选择对应的企业,其中学校教师负责理论部分的讲解,企业教师则承担现场指导任务,开展专项针对性的教学。在这样的锻炼指导下,学生达到企业职业人的标准。3.6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是在第六个学期组织实施。历时五个月。经过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的学习锻炼后,相信多数学生已经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定位,也了解了机电设备应用技能人才的实际成长过程,更加明白企业的用工需求,熟悉企业的实操环境。顶岗实习则是水到渠成,学生带薪上岗,真正从事到机电设备操作、监控及维护中。此时也进入校企合作管理阶段,学校企业双方联系,共同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指导,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实习生,企业要优先录用或者作为储备人才,真正做到定岗与职业岗位的无缝结合。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学生毕业后也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就业更顺利。
4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有责任心的负责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三年六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与示范,为桂西北各行业机电设备应用、安装与调试岗位培养了一批“精专业、有专长、留得住、能干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毕业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得到增强,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王甦 单位: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48-02
一、引言
武h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每年免推和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达200多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主要服务于汽车、建材行业,行业背景针对性强、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于本科培养中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0年开始设立的,专业覆盖范围逐步从法律、MBA、临床医学等扩展到工程、教育、建筑等学科,其目标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今后在相关工作岗位从事科研、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入职前获得专业学位已成为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覆盖了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我国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最初以培养理论创新性人才为主,在工程实践技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较为薄弱,且在行业应用背景方面强调不够,难以满足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工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工科专业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以实践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起点高、平台宽、应用广、特色强为特点,不仅吸引了众多应届生报考,还面向企业在职技术人员进行定向培养。由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且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必须明确其培养模式的内涵,明确培养目标;然后需要构建一支能够紧密协作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队伍;最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使得工科专业硕士在此框架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方面,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并设法在新理论提出、理论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方面进行突破,是属于“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而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将理论用于工程实践,实现实践创新,并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全部推行了全日制教育,避免了以往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学习、走马观花的弊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将研究生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目前采用“0.5+0.5+0.5”或“0.5+0.5+1”的培养模式,即利用半个学年的时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然后在企业从事约半个学年的工程实践,最后依据工程实践情况,提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利用半个学年或1个学年完成毕业论文。
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于涉及企业实践环节,一般由校内导师牵头,通过学院聘任企业研发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双方协作,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分别在校内理论学习期间与企业实践学习期间充当主要角色,在实践学习阶段结束后,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需求,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或合同,同时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由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项目研发的主要工作,并以此提出毕业论文的方向。
三、机电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专业学位硕士需具备实践能力,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也要能灵活应用最新科技。专业型硕士理论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授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实践课程主要围绕着各个实验室的科研队伍、设备以及自己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个实验室应加强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从平时做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提前走入工作岗位做准备,打下牢固的基础。规范实验室的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确保实验室成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严肃实验室工作作风。例如,实验室采取严格的考勤方法――每天用指纹打卡机分别在四个考勤时间节点的前半小时内进行打卡签到,错过打卡时间不得补签,特殊情况因故迟到的需经负责教师同意并备案后方可补签。实验室每个人应从自我做起,“随手关闭一盏灯,随手拧紧水龙头,随手拾起垃圾,随时提醒他人”,真正做到全员“顺把手”。实验室桌面应摆放与实验室相关的物品,其余不必要的物品不放置在桌面上;摆放物品应整齐有序;不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且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真正做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保障实验室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率。
现在就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15机电7班学生,本班32人,全部男生,随着课程不断深入,对于个别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和受家里因素影响,本学期退学2人,现在30人。 一名专业课老师、三名基础课老师。
二、抓好思想教育和宿舍管理工作
1、深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用身边事例,对学生进行校园十礼教育,将行为规范训练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了感恩,孝敬父母。
2、继续抓班级卫生和宿舍卫生,创建和谐班级:抓好班级的室内卫生及包干区卫生;平均每周五次下宿舍检查宿舍卫生,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从做卫生向保持卫生转变。
三、抓好课堂教育,规范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较为朴实,并且有一部分同学比较活跃,始班级的整体气氛较好。但由于学生多是文化成绩较差并且学生年龄大小有一定差距,所以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统一学生的学习思想,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的性格、心里特点,我通过以下方法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
1、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班级荣誉等意识。积极整治班级风气,以整体环境来影响每一个班级学生。
2、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个别同学,通过沟通和交流,诱导他们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3、严格打好学生考勤,对于缺旷太多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
4、作为班主任本人,我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班级纪律,以积极的热情来感染每一个同学,用鼓励和微笑来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
5、常到教室,积极督促学生学习。
经常到教室,关注学生上课纪律情况,结合与科任老师沟通的意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
⑴对于课堂迟到和早退的同学,给以一定的教育和处罚,使学生养成按时上下课习惯。
⑵发现学生上课期间开小差、睡觉、玩手机等情况,及时的制止并做相应的教育。
四、抓好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集体意识感
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从班费中支出一部分费用,用于购买学生业余开展体育活动用的体育器材,包括乒乓球拍、篮球、羽毛球等等。一方面在班级内部组织文体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利用一切的机会扩大。我们班在学校的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班级形象等目的。
五、本学期荣获的荣誉
1、荣获系部创文明卫生先进班级。
作者简介:李春艳(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李春红(1977-),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09-02
教育理论中高校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选修课又分为通识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与专业无关,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均可选择。专业选修课又称为限制性选修课,开课内容一般与所学专业相关,对学生要求掌握的程度较高。黑龙江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将专业选修课又细分为专业指导性选修和专业任意性选修两类。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是各专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设置的专业延伸与拓展课程。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是依据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设置体现专业方向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我校电气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总计27.5学分,学生至少修读需25学分。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学生个人意愿选择余地较小,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专业必修课。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课程通常安排在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指导性选修课课程之后,一般为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授课。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尤其是毕业班学生选修课存在“选而不修”、凑学分等现象,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酱油课”。作为一名以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为主的青年教师,在四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地位
1.黑龙江大学机电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介绍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夯实通识教育平台,第3~6学期搭建专业教育平台,第6~7学期按专业方向模块分流指导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拓宽就业范围奠定基础。在重视学科基础、搭建专业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了电气控制和电力系统2个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选择,加强工程应用的针对性。
2.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地位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采用学分制,毕业要求总分修满167学分。课程平台包括最低修读4分的通识教育平台和最低修读118学分的专业教育平台。其中,专业教育平台共有3个类别:学科与专业必修课程(67分),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程(25分),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26分)。可见,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总学分的15.6%。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共分为两个方向:电气控制方向和电力系统方向。每个方向设置课程15门课,总学分37.5学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至少26学分。其中每个方向的三门课选课率达100%,学分3.5学分,是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中的“必修课”,考试方式为试卷考试。其余12门课考试方式为考查,学分在1~2.5学分之间。专业任意性选修课9门课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含三门选修中的“必修课”),6门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比例为40%。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所占考查考试课中的比例达50%。因此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专业任意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出勤率低。[1,2]以黑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为例,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选课积极,但学生参与课堂的出勤率低下,2007级和2008级“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选课达86人和88人,均超过学年总人数的80%,然而实际到课人数仅为选课人数的40%。第二,学生考试应付老师,学术报告敷衍了事。由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通常以提交学术报告作为考试形式,因此存在大量网上下载拼凑,甚至全篇照抄现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成了“酱油课”,课程变得可由可无,混学分现象严重,与教学目标初衷相违背。
三、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应对政策
1.明确学好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
高校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混学分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至老师,下至学生,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均不够,明确与加强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的宣传是有必要的。首先,在新生入学学习的“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中,教师在介绍课程体系时应强调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重要性。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实行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有责任和义务向低年级学生灌输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和必修课强调不应区别化对待。由于必修课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要求不同,考试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考查课因考试轻松,通常以提交报告为主;授课安排在大三下和大四上学期,因此高年级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难易程度、考核形式、口碑均有更详细的了解,甚至在网上或学校论坛里出现了高年级学生写的选修课“攻略”。再次,提高学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出勤率低和区别化对待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削减了教师的教学热情,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设置更具有时代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大纲的调整,新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如我院新增课程“新能源发电”,而这类新课程老教师不愿意讲授,担当新课程的就只有年轻教师,而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也是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不利因素。因此学院应积极动员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讲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出勤率与学习兴趣
出勤率是学生参与课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出勤率,激发学习兴趣。第一,合理优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课时安排。笔者在“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毕业班教学中发现,大四学生第一节课到课人数最多,9~10月最少,11月人数又增多,12月考试。究其原因,9~10月学生以找工作为主,11月份多数已和用人单位签约后才重返课堂。教学安排可根据每年应聘高峰实时调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出勤率。第二,师生角色对调,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四毕业班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学生分组,每节课由一组学生完成课堂讲授的部分内容,增加学生参与度。此外,学生遇到感兴趣的用人单位,可与同学协调互换分组,可解决部分课堂学习与找工作的冲突。第三,应用型工科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科研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建立奖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加荣誉感和认同感。
3.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考核形式应为多样化
我院专业任意性选修课15门课程中有12门是考查考核。考查考核方式以提交学术报告为主。以下几种教学尝试有利于丰富考核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考核学术论文题目应具体化,代替宽泛教学专业涉及领域,可有效减少学生网上下载论文,敷衍了事发生的概率。第二,应用型专业课程以工程案例分析,仿真设计等形式代替学术论文实现教学课程考核。例如,“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可以用Matlab完成电机的控制系统仿真,以仿真程序结果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获得学分。这种考核形式可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业兴趣与实际动手和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课堂学生参与度纳入考核范围,适时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所占考试成绩的比重。
4.巧用毕业设计与大四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关系
学好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可能有利于毕业设计和考研群体。第一,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对毕业设计有促进作用。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内容广泛,立题多样化,教学大纲灵活,教学条框少,可随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随着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以学术报告、仿真设计、工程案例的形式完成考核,有助于对学生专业兴趣的点拨。如果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内容做得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大四选修课的老师和学生,可通过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互相挖掘毕业设计的题目,可见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对毕业设计具有促进作用。第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有利于考研群体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从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11月至1月,学生往往集中全力应对考研考试,毕业设计放缓。而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授课周期是8月至11月份,如果专业任意性选修课考核报告内容与毕业设计选题相对应,考研学生在相对不忙的8~11月内上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即可完成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这有利于考研群体既保证了充足的复习时间,又不耽误毕业设计。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任意性选修课在培养模式的地位的分析,针对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强化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教学重要性;考核形式多样化;通过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出勤率的教学尝试;巧妙利用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的教学促进毕业设计。当然,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打酱油”现象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种模式还需在实践中探索验证。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也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电专业是中职学校的基础专业之一,在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平衡,加上近些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于机电技术人才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这些人才具备扎实的机电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就现在我国多数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教学来看,很多学校都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在理论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改革重视起来。
二、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策略
1.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而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地方,课程的设计并未根据学生的基础来进行。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跟随教师的节奏,教与学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时间长了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现阶段必须进一步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计。为此,课程的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目标进行,不能一刀切,也不能随意借鉴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必修课和限选课,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对课程进行规划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要按照基本技能培训、专业认知培训、综合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的模块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能够从初级到高级逐渐掌握机电专业知识。此外,在对课程规划时,应该根据教学计划的变动及时的修正教学计划,在每个学期定期在学生之中开展实习座谈以及专业咨询,根据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对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动,及时地调节教学计划,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2.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很多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用粉笔加黑板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这种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电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近些年来,网络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发展,各种远程授课的新型教学方式也不断地兴起,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自己去挖掘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概念。这不仅会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定期举行关于机电技术的学术知识讲座,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校外机电实习基地
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来说,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因此,在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中,学校方面必须密切地关注社会上与之相关的企业,积极与这类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待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熟之后,即可将学生安排到校外机电实习基地进行实训,让学生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学习掌握机械产品生产、机械设备运行等相关的实践知识。在校外的实习过程中,学校应该指派专业的教师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并及时地掌握好学生的实践进度,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学生对于校外实践均有着浓厚的兴趣,校外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两全其美的效果。
三、结语
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一线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机电知识的掌握情况。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就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能力不足。因此,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改革的内容涉及的要点较多,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对现阶段的课程进行重新优化,相信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机电专业教学的质量将会得到本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79-03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很明显,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中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出现矛盾。矛盾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中职生素质与企业素质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教师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帮助中职生提升职业能力,使其胜任企业的用人需求呢?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为中职机电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广泛,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中职生的学习要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笔者采取行动研究法开展两轮教学活动,分别是先理论后实操的传统课堂教学法和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改革。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一门课程两轮不同类型教学方法循环的研究,在实践中反思与改进,实现该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更进一步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胜任力的途径。
二、职业胜任力与行动导向教学法概念
“胜任力”指的是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由于胜任力概念一般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职业工作情景而言的,因此,又称为职业胜任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德国职业教育推行,并引入我国后着力推广的一种针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并明确了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开发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三、行动研究法概念
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推崇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解决。通常行动研究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对教学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②行动者必须亲自参与整个研究过程;③研究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情境中。
本次研究中行动研究法共使用两轮,每轮都采取4个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①计划,它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步骤,包括了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是行动研究能得以进行的基础;②行动,它要求行动者必须按计划实施,并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与建议进行修正的行动过程;③观察,它是行动者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整合整个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后,明确下一步行动的依据;④反思,它是行动研究中第一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开始,在前后两轮行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行动研究总体方案
为了提高中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其自身就业竞争力,更有效获得相关企业的认可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为有效提升《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本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本次研究开展了两轮行动研究,以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为教材,以我校2012级机电专业1班49人和2013级机电专业1班53人共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计划如图2所示。
图2显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两轮行动研究包括:第一轮,传统意义上的先理论后实操的教学方法;第二轮,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改革。
五、行动研究实施过程与效果分析
(一) 第一轮行动研究
1.实施过程
第一轮行动研究是传统意义上的先理论后实操的教学方法,时间为2013年 3月至12月。其中,2012年3月至7月一个学期时间对2012级机电1班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依该课程教学大纲理论与实操课时比例要求进行授课,完成该课程考核并统计成绩,接着2013年9月前完成学生调查问卷,最后在2013年12月前完成本轮行动研究的评价、反馈。
整个过程开展的行动包括:①严格按照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实操计划、教案编写、课件制作;②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严格实施,先在课室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前往实操场室进行实操技能的学习;③编制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实操考试;④所有学生都参与课程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⑤分析本次行动研究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本轮行动研究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察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②利用“课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后测,分析学生学习效果;③将学生考试成绩与往届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近四届该课程学生理论、实操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对比如图3所示。
最后,对本轮行动研究进行了反思,发现问题如下: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和实操成绩与往届基本持平,学生普遍感觉理论知识枯燥、难理解、不愿学,实操课往往又将理论知识忘记;②虽然学生对实操感兴趣,但实操技能明显掌握不牢固,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缺乏实操的参与感和真实感,不知道实操对今后工作有什么作用;③学生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的想法强烈。
2.效果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整个学期学习的效果,在学生放暑假之前,使用“课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当年9月份完成相关结论的分析,抽取部分调查结果如图4、图5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有24.4%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非常不感兴趣和不感兴趣,而感兴趣及以上的学生只占20.42%。由图5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只保持基本满意的态度,由此可见,传统教学即体现不出企业对学生技能要求,又埋没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几乎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同、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等隐性能力,学生没有学习成就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二) 第二轮行动研究
1.实施过程
第二轮行动研究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2013级机电1班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4年3月至12月。基于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第二轮计划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来设计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整个课堂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第二轮研究行动步骤如下:①以教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编写出一系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使用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若干个学习任务、制作基于学习任务的教学课件、设计课堂活动方案、设计新的教学环境下的考核方案;②实施以学习任务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③调查在任务驱动环境下的教学效果,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师生互动性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提高状况。
在本阶段,具体观察内容包括:①分析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考卷情况,对学生进行访谈和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以及挖掘学生背后隐性的个人职业能力;②咨询试验班级其它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③将本届学生考试成绩与往届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近五届学生理论、实操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对比如图6所示。
最后,从教师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体验情况分析,反思如下:①学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平均成绩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②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改观;③但也带给教师更多的工作量和更大的工作压力。
2.效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任务驱动下以学习任务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学生产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个人职业能力提升的程度,并与第一轮行动研究进行对比,运用调查研究法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抽取部分调查结果如图7、图8所示。
由图7可以看出,超70%的学生认为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环境下,可以有效提高其课堂学习兴趣,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图8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在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感觉
满意,即有课程学习的成就感,又增强了语言、文字、沟通等职业能力,深层次地挖掘和培养了学生内在的、深藏的隐性能力,带给学生的是强烈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六、总结
本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中职机电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经过两轮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对每一轮的教学效果都进行调查分析。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学科本位的传统模式,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真正领悟所学要领,最终达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但是,中职生的职业胜任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也受中职教师个人素质、学校实训场所和现有教材等方面的制约。
另外,在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又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为探索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蔡立锋.漫谈行为导向教学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三小”教学模式是指“小班制、小项目、小竞赛”教学模式的简称。“小班制”就是指将班级规模规定为一个班级30人,不得超出30人。
“小项目”是指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将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有机地融入一些小项目里面,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和工作任务,能轻松地学到这些知识和技能。
“小竞赛”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一些小竞赛项目。通过竞赛不但能强化记忆,还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等。
二、“三小”教学模式的特点
1.采用“小班制”,便于班级管理和开展实训教学
首先,采用“三小”教学模式,由于班级人数少了,班主任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散管理,实行因材施教,便于班级管理。
此外,采用“小班制”还能有效地增加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便于开展实训教学。
2.开展“小项目”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预先设置好一系列难度适中的小项目,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把那些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慢慢地就对学习产生兴趣了。
3.“小竞赛”让学生表现自己,重拾自信
定期组织一些小竞赛,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小竞赛,不仅能获得荣誉,还能表现自己,强化所学知识,提高竞争意识,最后重拾自信。
三、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三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专家论证,笔者所在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科推行了“三小”教学模式改革。为了确保“三小”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
1.改革措施
(1)细化专业方向和限制班级规模。在制订招生计划和招生宣传的时候,招收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和电梯安装与维保两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且限定每班人数不多于30人。
(2)实行专业科负责制和扁平式管理。由专业科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三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在专业科全面推行小班管理。在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里积极开展小项目、小竞赛。在日常教学检查与评估时,将开展“三小”教学模式改革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3)改革课程体系。采取“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将所有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作为两个专业方向共通的课程,而专业课程模块则分属两个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全部采用项目教学教材,在内容上,所有教材都由一系列的小项目所组成。
(4)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减轻教师的授课任务,在进行文化课学习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时,将两小班合班授课。而对于专业课教学及实训教学,则实行小班制教学。
(5)将原有的实训室改造成适合“三小”教学模式的实训室。课堂采取设备专机专用的管理办法,即要求学生一学期只能在规定的一台设备上进行实训,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实训设备,如出现人为破坏和损坏设备的现象则按价赔偿,全班学生共同监督。
(6)每学期至少开设2到3次小竞赛,以竞赛促教学。
2.改革成效
(1)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通过“三小”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在课堂上一人一台实训设备,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等现象明显减少了,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三小”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动手做一系列的小项目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喜欢动手实操而厌恶理论学习的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受用的。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提高了。
摘 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为主的工科院校,作为学校的非重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该专业拓展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素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该专业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40-02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1年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在2012年江苏省中期检查中获得优秀,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该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无锡顺丰速运、张家港正大富通、苏宁电器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合作,通过“1+0.5+1+0.5”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全体同学均进入订单班学习,成效显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保持100%,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初次就业对口率超过85%。
一、订单式培养的内涵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部分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岗前教育,在此基础上进入协议培养单位继续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实现职业需求与教学的充分融合。但订单式培养要解决好校企双方在教学理念上的冲突,在管理上要消除学生的“包就业”意识。“订单班”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才培训时间与经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进入企业工作的前期培训,为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可能。所以,“订单式”培养是高职教育适应企业需求的发展方向。
二、“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内涵
物流管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高度结合的一门专业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并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过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订单班”为切入点,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一阶段,第1,2学期在校内学习。通过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校外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以物流基础、物流法规等课程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能力,拓展职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以我院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为依托,利用教学实习,组织本专业学生参与产品项目生产、制作及工艺流程,增强对相关产品性质、特征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阶段,第3学期在校外企业训练。通过第一阶段校内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基本知识和素质,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有了一定了解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职业认知和岗位体验,按物流管理岗位群进行轮流训练,期间实现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和评价学生。一方面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明确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使学生体验岗位工作,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定位,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第三阶段,第4、5学期,在校内学习。通过第二阶段在企业物流管理岗位群轮流训练后,使学生明确岗位群的具体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要求。第4学期主要通过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仓储作业、运输与配送作业、供应商与客户管理、物流营销等专业核心能力。在第二阶段的校外训练后学生能够在核心课程学习时有所侧重,注重专项能力的培养。第5学期主要通过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提高职业技能,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第四阶段,第6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通过第三阶段核心能力课程的侧重学习,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实习企业和岗位,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意义,完成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专业职业技能。如图1所示。
三、“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学生的特色
“四段递进、学训交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订单班”培养提供了平台,解决了企业和学生无法相互了解的困难。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订单班成立的时机。在大一下学期,安排订单班的合作企业到学校进行多场次宣讲,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在第二阶段通用能力训练开始前选择合适的实训企业。
2.合理的课程置换。对“订单班”学生的通用能力训练课程进行课程置换,通过合作企业安排企业需要的课程来置换通用能力训练的学分。在学生到岗实训之前,学生需要根据企业安排在校或者在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掌握上岗前的基本知识,具体课程由企业制定课程置换方案。
3.顶岗实习落实。“订单班”学生原则上最后一学期直接到相应的合作企业完成最后一阶段的顶岗实习任务。通过第二阶段通用能力训练,学生获得了基层岗位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与企业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学生邀请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实现企业最终选取人才的目标。
四、“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培养的学生管理
“订单班”学生的管理是校外实习的重中之重,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完成学生实习秩序和纪律管理,实习内容安排和实习成绩评定三项任务。
1.教师入驻企业.对企业集中式校外实训,采用由物流管理专业派出驻企业指导教师模式进行管理;对区域集中式校外实训,采用由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派出驻区域巡视指导教师模式进行管理。
2.双导师制度.通用能力训练由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一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习方案,确定轮岗岗位,完成实习手册。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在岗位实习时间由企业管理,在其它时间由学校指导教师管理。根据实习手册完成情况,由企业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实习成绩。顶岗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岗位,确定实习合格的考核内容;协调各项安排;解决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类学生问题;实习期间由企业按正式员工的管理模式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根据顶岗实习表现情况,企业及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五、“四段递进、学训交互”订单式培养成效
1.学生职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就业质量提高.从2009-2011级三届学生开展“订单”培养成效来看,参加过“订单”培养的学生,其企业认知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明显高于往届学生和其他未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企业对“订单”培养学生的用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据麦可思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2009级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及愿意推荐母校等2项指标在机电学院各专业中排名第一。同时,专业学生的专业毕业率、就业对口率、高于系部其他专业,学生就业企业规模、就业薪资等就业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
2.专业教师得到锻炼,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参与专业“订单班”培养的指导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下企业跟踪指导和参与企业实际锻炼,教师的企业意识、实践动手能力明显高于以前,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和实际企业培训能力有效提高,有5位教师参与了系部企业培训工作;有5位教师参与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4位教师参与了物流行业人才培训工作。同时聘请“订单”合作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来为学生授课。
3.强化了校企合作,初步形成“订单班”校企人才共育机制.校企合作制定“订单”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展“订单班”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指导,建立了“订单”校企互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开展质量评价。通过实施“订单”培养教学实习的实施,在校内学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等环节,初步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基于“订单”培养的人才共育机制。
4.星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内涵提升.依托“订单班”的教学实施,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得到增加,基地内涵建设有效提升,正大富通和苏宁两家实训基地被评为学院五星级基地,校企双方在基地人员互评的人员和数量上明显提高,双师基地建设的数量得到增加,在基地开设和开展了几个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 童云飞、刘桂林、顾超.基于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2] 王晓明、刘伯超、陈勇:基于“1+0.5+1+05”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11).
[3] 米晓晶、吕伟、高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浅析[J].价值工程,2012(03).
[4] 王岩: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S1).
[5] 林肖卓: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2013(08).
[6] 孟宪微、殷山明: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1).
作者简介:韩彬(1973-),男,四川三台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永红(1965-),男,安徽萧县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青岛?26658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00915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MS-E201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19-02
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部分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计划中指出:目前工程教育的紧要任务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企业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各种类型的工程师。[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于其在学校及石油行业中的特殊地位,被列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为了制订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与本专业特点结合紧密的培养计划,分别对目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困惑与愿望以及新的培养计划的评价体系等作了大量的工作和细致的探讨。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及特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自专业)(前身是“石油矿场机械”专业)1952年成立于清华大学石油系,1953年以石油系为基础创建北京石油学院时正式定名。1983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的规定,改为“矿业机械”专业。1993年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的规定,改为“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1999年与“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合并,改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301)。2008年,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8月,教育部公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学科专业名单(教高厅函〔2011〕40号),正式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加入“卓越计划”。自2012年起成立1个30人的本科试点班。试点班学生的培养注重机械设计与制造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石油机械为特色,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校机自专业不仅是通用的机械工程学科,而且是石油机械工业的支撑学科。50多年来,机自专业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石油机械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创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与石油装备相关的高新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对机自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机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中国石油大学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机自专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石油石化机械特色鲜明,有足够的石油主干专业基础,注重高新技术在石油石化机械中的应用;[2]厚基础、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培养,专业设置模块化方向明确。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分总量偏高
全国各大高校机自专业学分要求基本在180学分左右,其中山东大学要求最低,为152学分;中北大学学分最多,为211.5学分。中国石油大学机自专业学分要求194.5学分,从整个调研状况来说偏高。学生也反映课程设置比较多,学生很多情况下都是排满全天的课程,不仅听课效果不好,甚至连做作业的时间都很紧张。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的思考及创新活动在时间上受到很多限制。
2.专业课开设比较晚,且过于集中
现有教学计划中,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专业课程开设较晚。学生的普遍反映是,在一、二年级几乎很少体现专业间的差别,即所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公共课,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在第二学年的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开设的“电工电子学(一)”和“电工电子学(二)”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安排造成学生因为对专业不了解而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与其他专业有什么区别,个别同学这种迷茫情绪蔓延,甚至会导致厌学。
从整个培养计划中可以看出,专业课主要在第三学年即第五学期开始,第五学期要求完成22个学分,除了一门高级外语,其余均为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大都集中在第六、第七学期,其中第六学期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12门次,计25个学分。第七学期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22门次,计51学分,学生普遍反映专业选修课开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取舍,与当初宽口径的专业教学产生了矛盾。
3.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与企业结合不够紧密
[中图分类号]G 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包装机电控制》是包装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制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包装产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掌握该课程意味着增加学生的一种就业能力。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小学的初等教育阶段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手段,中考、高考是主要的奋斗目标,学习、考试成为学生培养的主要过程,极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但是在我们严进宽出的高校大环境下,我们的不少学生表现出厌学、不愿动手实践、混日子、沉溺于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等等现象。现在九零后学生具有非常好的物质条件,普遍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物品,如何让这些智能设备发挥作用,是我们高校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机电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在不同院校展开,例如李霞[1]从课程前期动员、简单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参观工厂、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尝试。金玉珍等[2]革新了评价体系,通过修改考核目标、扩大考核内容、改变考核方式等,取得了预期效果。李雪等[3]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获得了提高。
我校的包装工程放在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较其他工科专业的女生明显多,男女生比例接近于1:1。《包装机电控制》是一门针对现代包装装备自动化需求而与机电专业相交叉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为包装装备行业培养技术工程师,内容涉及电气控制、PLC的基本原理与指令、顺序功能图、梯形图设计等等,知识面广,特别侧重电气控制的实践。基于学生的现状,以实践提高能力、实践促进学习的教学指导方针,为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量化计分、随堂上机实践、开卷考试这三个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量化计分
如何客观地评价每一名学生,是每一名高校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通常,我们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加权的方法。平时成绩是一项机动性比较大的分数,如何打分,才能真实地评价每一名学生呢?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以百分制产生平时成绩,即:
1)课堂点名记分。每点到一次,记5分,如果缺课,记为0分,如果迟到在上课后的3分钟内,记为4分,按3分钟为基本单位,逐步扣分,最低记为1分(因为该学生还是来上课了)。每学期点名约4次,一般选择感觉有学生逃课、旷课时进行,以敦促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课堂回答问题记分。每回答正确一次记10分,如果不够完整,酌情扣分,如果完全不知道,只记1分,并且该学生后面还有很大的概率再次被课堂点到回答问题,促使学生认真听课,获得亡羊补牢的机会。每名学生获得2次机会,并且鼓励学生举手积极回答。
3)作业记分。本课程的特点是会设计PLC的电气接线图、设计梯形图程序,我们区别对待。PLC的电气接线图,采用手写作业的形式,每次10分,以书写清晰,字体端正,正确答题为满分的标准。如果发现抄袭,嫌疑者只记3-5分。书写作业大概做2次。设计梯形图属于编程性质的作业,不要求书面作业,而在笔记本电脑上检查。针对学生会很懒的情况,第二次课的课堂上就布置课后安装FX-DEVELOPER软件后,下一次上课即检查学生的电脑,并抽查是否会新建一个项目、编写一个简单的梯形图程序、模拟下载、模拟运行等基本操作,如果完成各项任务,记为10分,否则记为0分,直到学生补充完成这项任务,才补录分数,但最高不超过8分。在此后的授课过程中,课后作业布置为课后上机编程,下堂课抽查,要求能说明白梯形图的含义,如回答正确则表明该学生是自己完成的,记为10分。这样的编程作业,布置3次。
至此,上述3项,总分为100分。如果期末时,理论的总分不到100分,或超过了100分,规整到100分即可。
(二)随堂上机实践
上节讲到学生需课外完成编程题,教师是直接在学生的电脑上检查作业的,如何确保学生不做简单的CTRL+C,CTRL+V呢?我们的办法是随堂上机实践。我们传统的上机练习是安排到实验课的,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实验课前不预习,一到实验室课堂,完全须要把课堂的知识重新学习一遍,缩短了预设的实验教学时间,使部分同学没有达到通过实验理解知识的目的;而另一方面,本课程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硬性地分成理论课和实验课,在理论课上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教学效果难以理想,因此,传统的上机类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有需改进的地方。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课前通知课代表让每一位学生带上笔记本电脑。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把基本的理论知识或编程知识与上机实践有机结合。教师在台上演示录入、转换、模拟运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打开笔记本电脑,练习从ABC开始。例如,LD,LDI,OUT指令,学生一上机录入元件,就发现原来这个继电器的接通(ON)与不通(OFF)是可以通过图形化的实心蓝斑与空心区别的,而且可以很方便地模拟ON或OFF的状态,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对指令的理解也加深了。课堂上的上机练习也提防了一种特殊的学生个体出现:他似乎是每堂课都来的,但是他不想学习、不想听课,他就是睡觉、玩手机,结果,期末考试时,连自己学的是哪种牌子的PLC也不清楚,考试卷上答非所问,比如,学的是三菱的FX系列,他会把西门子的梯形图抄一些上来!对于顺序功能图,初期的学习方法也是模仿为主,主要是理解这种设计方法的要点。
最后,教师只分析,画出顺序功能图,或指导学生自己画顺序功能图,要求学生能自主地编写梯形图,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时候,以前上课认真的,课后自觉地去做作业的同学,就能跟上教学的节奏;而那些南郭先生就表现出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尴尬状态。作为教师,还本着让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需要再度充分讲解、知道,达到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
(三)开卷考试
我们在第一堂绪论课,就明白告诉学生开卷考试了。我认为,这是考评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开卷考试意味着学生可以带书、复印资料进考场,部分学生想,那我总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平时就放纵了,结果,一看到试卷,就傻眼了,不知道去哪里抄啊!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告诫学生,一定要理解知识的每一个点滴,一定要平时练习、上机实践,才可以在期末的开卷考试中,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完成。对于出题的原则,首先要针对专业,例如某包装设备的控制工艺是如何的,要求设计电气接线图、顺序功能图、梯形图等等,其次,要考查对PLC的基本编程技巧的掌握能力,熟练能运用各种继电器。当然,平时的课后作业已经做过类似的题目,并且已经上机实践过了。因此,只要注重实践,考试获得好成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那些混日子的学生,即使是开卷考试,也只能交白卷了。从这个角度,督促学生提高实践的次数和质量,属于一种倒逼式学习。
三、教学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
本文所述的教学改革方法已经在从2013到2014的第二学期实施了,同时,也在《包装测试技术》、《材料力学》课程中进行了实践。
通过期末考试分数对比,量化计分法基本上与与期末成绩呈正比关系。那些平时成绩很差的学生,往往是期末考试未能通过的学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平时计分值,可以及时地提醒、督促其改进学习的精神面貌、改进学习的方法。量化计分另外一个优点是逃课、迟到的学生明显减少了,提高了到课率,净化了学风。通过课堂回答问题的量化环节,提高了学生认真听课的比例,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随堂上机实践,彻底杜绝了“文盲”学生,对那些较有自觉性的同学,是一大促进,相比上一届学生,本届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普遍获得了提高。但仍受制于教学班中学生人数太多,约还有20%比例的学生,只学到了最为基本的PLC知识,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几乎没有,这说明,仅靠课堂的实践,还是有限的。对于我们的学生,使其懂得学习的目的、意义似乎更为重要,这要求我们的专业培养体系需要更进一步优化,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价值。
开卷考试的课程结束方式已经实施了三届了,是一种能够很好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教学手段。以本课程为例,期末考试结束后,有12名同学(占比20%)没有达到60分,通过一个暑假后,补考后,仅有3名同学通过。眼看就要毕业了,但还需跟下一届重修,无疑使这重修的同学在本学期打起了精神,这种外部刺激式教学希望能唤醒那些混日子的大学生。
我们在实施这一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感觉部分同学难以适应,他们太适应应试教育了,不愿意动手。另一方面,这门课的前导课程,例如电工电子、C语言,都已经学过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忘记了很多那些课程的基础知识,使得我们又得化很大的精力去复习过往的知识,这说明实践教育应是一套系统的体系,不仅体现在单门课程,而且要体现在整个大学过程,更要体现在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李霞.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Vol.1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