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8 14:48: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育技术

篇1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其次,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采用的方法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这样看来。教育技术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那么教育技术不可避免的要与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接触。在指导教学中,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是教育技术的主要应用工具。但是从广义上来讲,教育技术中所指的媒体应既包括传统的媒体如:黑板、粉笔、课本等;还包括电视机、电影、投影仪等现代的媒体。

从上面对教育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概念是以教育为主,采用一定技术以促进教学,使其得以高效、顺利进行。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对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对教学过程进行理论指导。这样才能使技术更好的应用,服务于教学。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分析了《中国电化教育》。从这本期刊中,我们发现了现今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远程/网络/开放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这两个方面,研究的文章相对多些。而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培训中的应用相对少了些。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期刊分析的有限性我们并未发现。

单从这些现象看来,教育技术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是与高等教育相脱节的。而从现今的社会发展来看,快速进步的技术和私营企业需要的是经过职业教育培养的实用型人才。当他们一踏出校门就可以很快溶入企业,快速进入状态。

同样,大量没有经验的外来务工人员也需要进行职业培训。而教育技术正可以填补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的空白。通过职业培训,可以使先进的技术更快的投入生产。利用教育技术来组织培训员工,可以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另一个使我感的问题就是,“网络应用失范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电化教育》中被提到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接受先进技术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带来的一些道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面对当前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等现象,我们应当给予重视。

篇2

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考查系统的革新与实施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信息化进入万兆互联时代

小学生礼仪教育空间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学生学习建设小学科学特色空间

初升暖阳助力农村孩子的电视梦

浦江县开展教育技术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微电影课程群建设实践

教育技术装备亟需关注“配置绩效”

电子班牌与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高效数学课堂

我省召开普通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培训会

我省举办第四届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

信息技术引领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

第28届江浙两省七市勤工俭学协作会议在宁波举行

构筑“小数之家”特色空间促进资源共享

诸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云”全覆盖

论信息生态系统视野下的教师教育信息素养的提升

技术支持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SDC社区”的小班学习方式变革微探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巧用网络为听障学生打开英语阅读的另一扇窗

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调研组到我省调研

区域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实践

协作研发深挖资源构建海洋特色基地课程

智慧教育环境下智慧课堂理念之浙江实践探路

探看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为未来而准备的学习

2015年度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分析

“学为中心”理念下科学探究课课堂评价量表的设计

例谈在“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浅谈互动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小实验大作用——利用小实验突破科学教学的难点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学自助诊疗系统构建与应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总结会召开

颠覆传统班级创新教学模式——“智慧云班级”的应用实践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慧课堂”的特色空间建设

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的若干思考

我省建成28所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学校

把好微课程教学的几个“度”——以浙摄版《网络音乐厅》为例

体验式礼仪教育在小学特色场馆建设中的构建

我们的近超乎你想象——运用掌上APP优化家园合作共育

2016年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图书采购和选书工作顺利完成

“互联网+”型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我省启动“十三五”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研修项目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1-01

一、作品教学的理论

作品教学的理论包括对基本概念、思想、设计和体系等内容的研究。

1.作品的概念

对“作品”一词的普通解释是“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教育技术作品是指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作的作品。

2.作品教学的概念

作品教学是指以作品的学习、创作、管理(包括实现、评价、制度或规定)等为内容的教学。“作品教学”的说法及其思想,是各种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自主创业等思想、活动、说法的进一步的作品形态和教学形态的落实。作品教学属于终端性、成果性教学。

3.作品教学的功能

作品教学是解决若干教育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作品教学同时具有三个重要功能。第一,激活作用。作品创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师生个人和群体的各种素质潜力,使他们有可能通过亲身投入创作实践,“深知创作的甘苦,并在创作实践中练出了灵敏活跃的艺术感悟力”。[1]第二,表征作用。学生作品成果反映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教师作品成果反映老师的个人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第三,带动作用。作品教学能够带动系统的知识、技能或学术、技术、艺术的学习乃至整个人格的培养。[2]

4.作品教学的思想

大学以大师、大楼(指优越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大作为条件,以出成果、出人才为天职;以能力培养能力,以成果培养成果,以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师进行作品教学的能力,是一个根本的教学条件。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思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独有的能够广泛深入地联系到各种先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表现力,创作出任何别的技术、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作品,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5.作品教学融入现行教学生态问题

在作品管理上,把作品教学内容和要求纳入到现行的教学计划管理体系之中;在作品学习上,要能在作品系统和现行的知识系统、技能系统之间实现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作品创作上,要把基于数字技术的“技术――艺术”手段同传统的基于实物、人工技能的“技术――艺术”手段结合起来,把“技术――艺术”创作手段与创作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统一起来,即实现“科学•技术•艺术”的统一;在作品使用上,把作品创作同社会服务统一起来。

二、作品教学的体系

作品教学体系包括一般作品教学体系和学科作品教学体系。前者适用于作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论的教学,后者适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体的作品教学。本文主要讨论一般作品教学体系。

1.作品教学内容

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内容,应当同时练习创作多种作品类型和突出个性特长的作品类型;课程方面,应当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作品研究》课;基于对“知识•技能•作品”三类教学内容的关系的考虑,在现行的教育技术专业课中,练习、考试设计中的作品内容,要占到一半左右。

具体的作品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主要教学单元:作品的理论、结构、内涵、创意和方法;优秀作品的学习、研究和模仿;完整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总结。

2.作品教学方法

模仿、创作、展示、竞赛、电子档案袋等方法,“干中学习”“样例学习”的方法,所有这些在一般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提倡和使用的方法,在作品教学中,有着更多的机会、更直接的条件和更明确的要求。

作品教学方法中,特别需要强调提高教师的作品能力;强调在创作中学创作的方法;强调感觉教学,即注意发现、表述、交流、体会、积累、强化、使用各种所需要的作品感觉。

作品教学方法中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思维的方法,二是实做的方法。关于思维的方法,我们特别强调开设专门的教育技术思维课程,以强有力的思维理论研究,总结、描述成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思维经验,用来启发、指导师生的作品思维实践;[3]关于实做的方法,要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作品教学,要强调并落实作品创作的训练强度,要鼓励师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以及竞赛、竞标等活动。

3.作品教学管理

作品教学管理应体现全体性和层次性两个原则。要组织全体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作品教学活动,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要区分类型与层次,并以尽可能高层次的作品成果,来激励整个作品教学工作。管理上,要把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定量管理以及设备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落到实处;要研究团队合作进行作品创作的各种形式以及教师对学生进行作品指导的方式和具体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作品考核和评价体系。

三、结论

作品教学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面临着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教育技术作品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教育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艺术等领域的新动向,尤其是要紧跟教育技术作品及其教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作品、新思想、新方法,及时调整、改革现有的作品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人才和作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关于教育技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典型的定义来自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包括:媒体—工具论(AECT’70)、手段—方法论(AECT’72)、理论—实践论(AECT’94)、绩效—创新论(AECT’05)等。虽然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均在不断变化,但是从各种定义可以看出:(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技能[1]。因此,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教育技术要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即如何运用“技术”来支持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狭义的技术(物化的技术),尤其包括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中的新技术。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2],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与教的互动”等三个方面。从“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取向:用“技术”来(部分地)“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从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机开始,到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程序教学机器,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3]。尽管现在这股浪潮早已平息下去,但“教学机器”却大大影响了教育界,并成为CAI/CAL(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的雏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CAI/CAL软件开发一直被计算机界与教育技术界认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比较“有水平”的一类研究工作。这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知识的宝库。

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表明:一项技术(或者一种工具)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使用者如何使用,而不是技术本身。从学习理论的发展来看,也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由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于全球。直到20世纪末,人们发现风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人们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试图用B-Learning来实行“回归”,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4]。

学与教的观念在变,学与教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教师从为课堂教学“备课”,到为学生“自学”而“备资源”,再到运用多种方式来实施“教学”,这虽然不是一种必然变化路径,但也是一种普遍发展趋势。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互动的分析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显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额外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那么,能否利用新技术来(部分)支持教师的“额外工作”呢?更进一步说,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否(显著)提高其效果、效益或效率呢?

本文将介绍与此相关的四个关键技术: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与教育系统仿真技术。前三种技术主要关注教育的微观层面,即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互动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后者关注教育的宏观层面:把教育看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研究,从数量与模型角度研究和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随着知识科学领域的兴起与知识工程等的进一步发展,这四项关键技术可望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为广大教师与教育研究者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教育技术学区别于教育学领域中其它学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学设计仍然是少数教学设计专家的“专利”,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首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比较复杂、“通用”模式在各种教学情况下的不适应等;其次“设计”的工作量过于繁杂(如内容分析阶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劳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观背景下,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若能让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机械劳动”,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学与教的过程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InstructionalDesign或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AID)是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5]。“教学设计自动化”更为贴切的提法应该是“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设计”(ComputerAided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CAID)。

从1984年梅瑞尔首次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吸引了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参与[5],如:Tennyson、Spector等,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从1984年到9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并产生了大量著作和产品原型,从90年代后期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大多以别的面貌出现,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5][6][7][8][9]:(1)提供集成写作工具。如WebCT、WebCL等各大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都集成了写作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简化了过程。(2)提供教学设计专家系统。例如,梅瑞尔等人研究与开发的IDExpert就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它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提出关于课程组织、内容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建议。(3)提供教学设计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开辟了教学设计的新领域,但是却抑制了教学设计开发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咨询系统更注重发挥教学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Duchastel提出的教学设计咨询系统原型IDAW-InstructionalDesignAdvancedWorkbench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基础开发平台,支持不限制设计者情况下的认知任务的教学设计。(4)提供教学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学习研究协会(InstituteforResearchonLearning)开发的IDE(InstructionalDesignEnvironment)系统。(5)提供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如Paquetteetal(1994)在Duchastel的Workbench基础上推出的名为AGD的绩校支持系统,DesignersEdge(Chapman,1995)和InstructionalDesignWare等。另外,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一个最直接的应用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模板。WebQu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提供了多套方便适用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只需填入相应的内容,就可生成WebQuest教学网站,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的难度。

教学设计自动化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它具备更高的“自动化”,这需要积极借助自然语言理解和信息检索领域的成果。例如,我们有理由要求教学设计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抽取文章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生成一定的可视化图表,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并在人工校对后,生成可用的演示文稿。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包括信息抽取领域的实体抽取技术和关系抽取技术。

三、教学互动分析技术

教学的互动本质说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心理学界很早就关注到:应从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入手解析教育教学现象,探讨互动与学生发展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对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微观研究[11],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分析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互动行为。

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是一种适合从微观上探索行为规律和性质,综合运用结构性观察、描述性观察、访谈、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定量数据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研究技术,通常用于互动过程规律、互动特征、教学结构的发现以及教与学现象的评估。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System,FIAS)为代表[12]。该分析技术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1)一套描述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仅用于言语交互,不包括非言语交互)的编码系统;(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的的矩阵表格。弗兰德编码系统把课堂上的语言交互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无有效语言活动)三类共10种情况。按照弗兰德分析技术的规定,在课堂观察中,每3秒钟取样一次,对每个3秒钟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码号,作为观察记录。这样,一堂课大约记录800—1000个编码,它们表达着课堂上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断,这些事件先后接续,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记录数据的显示和分析是通过分析矩阵来实现的。从弗兰德的课堂教学互动分析技术可以看出,教学互动分析强调结构化、定量化,有利于从大量微观的信息中挖掘意义。

在远程教育领域,由于教学互动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成为远程环境下学与教再度整合的关键,因此教学互动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应用互动分析的相关技术,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技术环境的交互性、不同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影响学生的互动行为、社会性互动对远程学习的影响等系列研究问题,从而为远程环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源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互动的重视,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简称CSCL)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认为互动是协同建构意义的形式,尤其注重言语所扮演的“社会情境角色”[13]。目前在CSCL领域中,互动分析技术主要集中在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成员个体和小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2)小组内社交关系网络(SocialNetwork)的形成;(3)协同知识建构过程的互动结构;(4)互动过程中的情感水平和认知加工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智能交互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保证高质量的意义协商、相互教导和小组协作。

目前教学互动分析技术主要是基于交互言语的分析,即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或discourseanalysis)。许多与语言相关的理论成为互动分析的基础,其中尤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的作用最为显著。

虽然会话分析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会话分析,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情境中应用会话分析,却是一类较新的研究领域。面对面的互动活动中,参与者的行为表现(包括身体姿势、语调、表情等)均可被录像保存供分析者作反复而细致的分析。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记录(包括文本信息、语音信息、与系统软件的交互行为序列)也可被保存。这些交互数据的分析可借助一些工具软件来实现,包括德国Altasti公司产品(支持文本、声音、视频格式的定性内容分析)、澳大利亚QSR公司产品NUD*IST、CATPAC(应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文本中词句的关联性)、Transana(方便标注视频录像信息,建立解释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关联)、希腊的Agna(社交网络分析软件)等。

针对不同研究问题,编码后的交互信息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因此就出现了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互动分析工具。如:日本OsakaUniversity的AkikoInaba等人开发了专门支持CSCL中互动模式(比如认知学徒模式)辨识的分析工具;美国匹兹堡大学AmySoller等人利用结构化的句首自动识别聊天室内的互动文本,并利用互动模型的匹配来判断互动的有效性。

四、教学自动测评技术

计算机辅助评价(Computer-AssistedAssessment,简称CAA)是一个应用面比较普及的领域。教学自动测评是CAA的核心内容和研究前沿之一,其基本流程是:把问题和任务通过计算机终端传给学生,学生通过计算机输入设备将问题的答案输入给计算机,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判断答案并记录分数。CAA可在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等三类评价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既可以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4]。CAA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库与组卷;(2)测试环境与自动阅卷;(3)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负责管理测评结果,按要求生成各种报表以及对题目进行分析。

目前,CAA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5]:(1)客观测试:测试题的答案从预先定义好的有限个问题答案中选择或比较,计算机对考题答案的评分不需要任何的主观因素参与,客观测试主要用于评估知识覆盖型和事实记忆型为主的课程;(2)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指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精选试题组成的题库支持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并根据被试的反应选取试题,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3)基于Internet的远程考试与评价。客观测试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的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已相当成熟,能比较好地解决了知识层面的评价问题。其热点及前沿课题主要有两方面:(1)主观题的测评问题及其自动化,例如,对自由文本答案的计算机测评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2)技能性非客观题的测评。

五、教育系统仿真技术

建模与仿真,是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16]。仿真技术有各类不同的方向和分支,如虚拟仿真技术、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三维实体仿真技术、虚拟现实等。在人文社会领域,仿真技术同样有其用武之地,如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港口工程、制造过程管理、物资供应等系统中已经开始应用仿真技术。经济、交通、地理信息等不同的行业领域也纷纷应用仿真技术来促进本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复杂系统、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成为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研究的热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是建模与仿真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目前学术界正试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校验、验证和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Accreditation,VV&A)技术理论体系。复杂系统可以定义为是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系统。复杂系统涉及到耗散结构、涨落、熵、灰箱、混沌、自组织、非平衡、非线性、开放、有序等许多概念,它们对研究复杂系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育系统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松散结合性、非线性与非均衡性等特征。从微观层面上看,学校甚至是一个课堂也可视作复杂系统,另外,也存在多种维度和多种粒度上的教育复杂系统,比如,有人就讨论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17]。从复杂系统视野对教育系统的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也仅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而使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进行探索的几乎还是空白。

运用复杂科学的管理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揭示复杂的教育组织结构演化以及管理决策临界点的内在矛盾运动和规律;运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可以指导教育组织系统的科学组织与决策,建立科学的教育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再造和提高教育组织效能[18]。

六、结语

目前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最快的时期。首先,除师范院校外,大批的理工类院校也开始开设教育技术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其次,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在不同程度的加盟到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开展相关研究;第三,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日益得到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同行的认同,实践领域在日益拓广,应用效果明显提高。

但是,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叉学科,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教育技术学科面临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的双重压力,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得到两类学科同行们的认同;其次,教育技术学科的学者因为各自背景的差异,对于学科及相关理论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科学共同体”,尤其缺乏研究方法的相对一致性与共同理解;第三,近几年内新增了大量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全国本科生大面积扩招和激励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加上毕业生质量的良莠不齐,其学术与专业声誉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本文谈到的四大关键技术,并不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全部。比如智能教学系统、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等一直是本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而且依然是本领域的研究前沿。这四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依赖于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发展,包括来自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计算机领域的协同计算与知识库系统、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表征与知识表征、计算语言学领域的语言理解、以及数学建模与复杂系统研究等,尤其跟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密切相关。上述四大关键技术,都需要应用知识科学与工程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知识工程的方法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只是教育技术学科中众多研究方向之一,并不提倡大批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转向从事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即使有一批学者对此感兴趣,也建议把这四大关键技术当作问题的起点,应用其它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

致谢:本文的撰写得到了我的几个博士生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张燕、刘黄玲子、赵国庆、江新、程志等同学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9):13—16.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

[3]师书恩.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看学习理论在CAI软件中的作用[DB/OL].

[4]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DB/OL].

[5]马宁,余胜泉.简述教学设计自动化研究[DB/OL].

[6]Merrill,M.David.AnIntegratedModelfor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andDelivery[A].MichaelSpector,MarthaC.Polson&DanielJ.Muraida.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ConceptsandIssues[C].EnglewoodCliffs,NJ:EducationalTechnologyPublications,1993.147-190.

[7]Kasowitz,Abby.Toolsfor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DB/OL].

[8]Ellis,T.J.,Hafner,W.,&Mitropoulos,F.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withEcad[A].Proceedings:FrontiersinEducationConference2004,Savannah,GA[C].Piscataway,NJ:IEEE,2004.T1H1–T1H6.

[9]SpectorJ.M.&Song,D.Automatedinstructionaldesignadvising[A].R.D.Tennyson&A.Barron(Eds.).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Computer-baseddevelopmentanddeliverytools[C].Brussels:Springer-Verlag,1995.377-402.

[10]MarceloFernandes&SJosedosCampos.UsingDigitalTechnologiestoAutomateInstructionalDesign[DB/OL].

[1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23-27.

[13]Rogoff,B.Apprenticeshipinthinking[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14]黄荣怀,刘黄玲子,李向荣.计算机辅助评价的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2,(5):15-21.

[15]puter-assistedAssessment(CAA)[DB/OL].application.asp?app=resources.asp&process=full_record§ion=generic&id=350.

篇5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2],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与教的互动”等三个方面。从“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取向:用“技术”来(部分地)“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从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机开始,到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程序教学机器,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3]。尽管现在这股浪潮早已平息下去,但“教学机器”却大大影响了教育界,并成为CAI/CAL(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的雏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CAI/CAL软件开发一直被计算机界与教育技术界认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比较“有水平”的一类研究工作。这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知识的宝库。

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表明:一项技术(或者一种工具)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使用者如何使用,而不是技术本身。从学习理论的发展来看,也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由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于全球。直到20世纪末,人们发现风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人们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试图用B-Learning来实行“回归”,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4]。

学与教的观念在变,学与教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教师从为课堂教学“备课”,到为学生“自学”而“备资源”,再到运用多种方式来实施“教学”,这虽然不是一种必然变化路径,但也是一种普遍发展趋势。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互动的分析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显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额外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那么,能否利用新技术来(部分)支持教师的“额外工作”呢?更进一步说,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否(显著)提高其效果、效益或效率呢?

本文将介绍与此相关的四个关键技术: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与教育系统仿真技术。

前三种技术主要关注教育的微观层面,即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互动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后者关注教育的宏观层面:把教育看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研究,从数量与模型角度研究和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随着知识科学领域的兴起与知识工程等的进一步发展,这四项关键技术可望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为广大教师与教育研究者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教育技术学区别于教育学领域中其它学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学设计仍然是少数教学设计专家的“专利”,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首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比较复杂、“通用”模式在各种教学情况下的不适应等;其次“设计”的工作量过于繁杂(如内容分析阶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劳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观背景下,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若能让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机械劳动”,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学与教的过程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InstructionalDesign或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AID)是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5]。“教学设计自动化”更为贴切的提法应该是“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设计”(ComputerAidedInstructionalDesign,简称CAID)。

从1984年梅瑞尔首次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吸引了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参与[5],如:Tennyson、Spector等,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从1984年到9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并产生了大量著作和产品原型,从90年代后期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大多以别的面貌出现,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5][6][7][8][9]:(1)提供集成写作工具。如WebCT、WebCL等各大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都集成了写作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简化了过程。(2)提供教学设计专家系统。例如,梅瑞尔等人研究与开发的IDExpert就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它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提出关于课程组织、内容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建议。(3)提供教学设计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开辟了教学设计的新领域,但是却抑制了教学设计开发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咨询系统更注重发挥教学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Duchastel提出的教学设计咨询系统原型IDAW-InstructionalDesignAdvancedWorkbench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基础开发平台,支持不限制设计者情况下的认知任务的教学设计。(4)提供教学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学习研究协会(InstituteforResearchonLearning)开发的IDE(InstructionalDesignEnvironment)系统。(5)提供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如Paquetteetal(1994)在Duchastel的Workbench基础上推出的名为AGD的绩校支持系统,DesignersEdge(Chapman,1995)和tructionalDesignWare等。另外,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一个最直接的应用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模板。WebQu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提供了多套方便适用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只需填入相应的内容,就可生成WebQuest教学网站,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的难度。

教学设计自动化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它具备更高的“自动化”,这需要积极借助自然语言理解和信息检索领域的成果。例如,我们有理由要求教学设计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抽取文章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生成一定的可视化图表,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并在人工校对后,生成可用的演示文稿。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包括信息抽取领域的实体抽取技术和关系抽取技术。

三、教学互动分析技术

教学的互动本质说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心理学界很早就关注到:应从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入手解析教育教学现象,探讨互动与学生发展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对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微观研究[11],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分析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互动行为。

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是一种适合从微观上探索行为规律和性质,综合运用结构性观察、描述性观察、访谈、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定量数据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研究技术,通常用于互动过程规律、互动特征、教学结构的发现以及教与学现象的评估。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System,FIAS)为代表[12]。该分析技术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1)一套描述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仅用于言语交互,不包括非言语交互)的编码系统;(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的的矩阵表格。弗兰德编码系统把课堂上的语言交互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无有效语言活动)三类共10种情况。按照弗兰德分析技术的规定,在课堂观察中,每3秒钟取样一次,对每个3秒钟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码号,作为观察记录。这样,一堂课大约记录800—1000个编码,它们表达着课堂上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断,这些事件先后接续,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记录数据的显示和分析是通过分析矩阵来实现的。从弗兰德的课堂教学互动分析技术可以看出,教学互动分析强调结构化、定量化,有利于从大量微观的信息中挖掘意义。

在远程教育领域,由于教学互动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成为远程环境下学与教再度整合的关键,因此教学互动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应用互动分析的相关技术,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技术环境的交互性、不同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影响学生的互动行为、社会性互动对远程学习的影响等系列研究问题,从而为远程环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源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互动的重视,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简称CSCL)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认为互动是协同建构意义的形式,尤其注重言语所扮演的“社会情境角色”[13]。

目前在CSCL领域中,互动分析技术主要集中在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成员个体和小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2)小组内社交关系网络(SocialNetwork)的形成;(3)协同知识建构过程的互动结构;(4)互动过程中的情感水平和认知加工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智能交互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保证高质量的意义协商、相互教导和小组协作。

目前教学互动分析技术主要是基于交互言语的分析,即会话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或discourseanalysis)。许多与语言相关的理论成为互动分析的基础,其中尤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的作用最为显著。

虽然会话分析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会话分析,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情境中应用会话分析,却是一类较新的研究领域。面对面的互动活动中,参与者的行为表现(包括身体姿势、语调、表情等)均可被录像保存供分析者作反复而细致的分析。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记录(包括文本信息、语音信息、与系统软件的交互行为序列)也可被保存。这些交互数据的分析可借助一些工具软件来实现,包括德国Altasti公司产品(支持文本、声音、视频格式的定性内容分析)、澳大利亚QSR公司产品NUD*IST、CATPAC(应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文本中词句的关联性)、Transana(方便标注视频录像信息,建立解释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关联)、希腊的Agna(社交网络分析软件)等。

针对不同研究问题,编码后的交互信息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因此就出现了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互动分析工具。如:日本OsakaUniversity的AkikoInaba等人开发了专门支持CSCL中互动模式(比如认知学徒模式)辨识的分析工具;美国匹兹堡大学AmySoller等人利用结构化的句首自动识别聊天室内的互动文本,并利用互动模型的匹配来判断互动的有效性。

四、教学自动测评技术

计算机辅助评价(Computer-AssistedAssessment,简称CAA)是一个应用面比较普及的领域。教学自动测评是CAA的核心内容和研究前沿之一,其基本流程是:把问题和任务通过计算机终端传给学生,学生通过计算机输入设备将问题的答案输入给计算机,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判断答案并记录分数。CAA可在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等三类评价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既可以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4]。CAA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库与组卷;(2)测试环境与自动阅卷;(3)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负责管理测评结果,按要求生成各种报表以及对题目进行分析。

目前,CAA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5]:(1)客观测试:测试题的答案从预先定义好的有限个问题答案中选择或比较,计算机对考题答案的评分不需要任何的主观因素参与,客观测试主要用于评估知识覆盖型和事实记忆型为主的课程;(2)计算机自适应测试(CAT):指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精选试题组成的题库支持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并根据被试的反应选取试题,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3)基于Internet的远程考试与评价。客观测试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的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已相当成熟,能比较好地解决了知识层面的评价问题。其热点及前沿课题主要有两方面:(1)主观题的测评问题及其自动化,例如,对自由文本答案的计算机测评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2)技能性非客观题的测评。

五、教育系统仿真技术

建模与仿真,是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16]。仿真技术有各类不同的方向和分支,如虚拟仿真技术、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三维实体仿真技术、虚拟现实等。在人文社会领域,仿真技术同样有其用武之地,如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港口工程、制造过程管理、物资供应等系统中已经开始应用仿真技术。经济、交通、地理信息等不同的行业领域也纷纷应用仿真技术来促进本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复杂系统、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成为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研究的热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是建模与仿真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目前学术界正试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校验、验证和确认(VerificationValidation&Accreditation,VV&A)技术理论体系。复杂系统可以定义为是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系统。复杂系统涉及到耗散结构、涨落、熵、灰箱、混沌、自组织、非平衡、非线性、开放、有序等许多概念,它们对研究复杂系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育系统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松散结合性、非线性与非均衡性等特征。从微观层面上看,学校甚至是一个课堂也可视作复杂系统,另外,也存在多种维度和多种粒度上的教育复杂系统,比如,有人就讨论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17]。从复杂系统视野对教育系统的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也仅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而使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进行探索的几乎还是空白。

运用复杂科学的管理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揭示复杂的教育组织结构演化以及管理决策临界点的内在矛盾运动和规律;运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可以指导教育组织系统的科学组织与决策,建立科学的教育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再造和提高教育组织效能[18]。

六、结语

目前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最快的时期。首先,除师范院校外,大批的理工类院校也开始开设教育技术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其次,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在不同程度的加盟到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开展相关研究;第三,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日益得到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同行的认同,实践领域在日益拓广,应用效果明显提高。

篇6

一、引言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将定义的方式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在我国,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同时具备“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这种形势表明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内对“教育技术”定义仍未有统一的界定,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自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等教育名家将美国20年代产生的的“视听教育”概念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就如雨后春笋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中国教育技术定义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演变过程,并且时至今日还在根据国际学术动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演变着。

二、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一)定义

1936年,“电化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被首次提出,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概念,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教学中使用到的幻灯、电影、广播等设备都要用到电,另一方面,电化教育的叫法表明现有教育手段已经区别于传统教育而进入了教育的现代化。

1、1981年定义

“所谓电化教育,主要是指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去做教学工作,以提高学习效率,用的除视听工具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电气化的嗅觉、肤觉、味觉等工具,以获得最大效果。”(萧树滋)

2、1983年定义

“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

3、1985年定义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南国农)

4、1988年定义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萧树滋)

5、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

6、1998年定义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

“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章伟民)

7、1999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

8、2000年定义

“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黎加厚)

“教育技术是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和对教育参与者技术素质的培训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技术可起到支持教与学和优化教与学的作用,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学习”。(彭绍东)

9、2001年定义

“结合AECT’94新定义,我们可以将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媒体与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开发、远程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等内容”。(祝智庭)

10、2005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师生译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

(二)原因分析

1、 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影响

从AECT1994定义引入我国以后,教育技术定义的界定几乎都是采用翻译过来的版本,包括“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概念上的表述。“电化教育”自1998年起就不复存在,在经历了“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e-Education”等模棱两可的概念之后,“教育技术”最终在质疑和争议中站稳脚跟,很大原因就在于美国AECT定义的影响。从媒体论-媒体论、方法论并存-领域论-过程论-理论和实践论,这一过程标志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AECT定义的引进,方便了我国同教育技术发展先进的国家进行交流,也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水平向国际水平的靠拢。

2、科技的发展

从夸美纽斯提出直观教学,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开始摆脱“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方面下功夫。战争使得幻灯、无声电影用于教学中,也使得培养人才变得不那么吃力;有声电影、录音机等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更是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教育轻易地实现了全面化、独立化、自主化、国际化,更达到了终身化学习的目标,使得知识激增,文化繁荣。正是科技的不断发展,才使得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占得比重越来越明显,从辅助学习到促进学习,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交流、生活及学习方式。每一次定义的演化就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映射。

3、 教育改革的呼声

教育技术真正的实现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二战期间对培养大批的军事化人才的需要,我国电化教育的出现也正是为了实现教育改革,正是其教育方式改革的呼声使得教育技术拥有了生长的乐土。从教育技术的定义不难发现,教育技术人员的目标在不断的发证着变化:从“提高教学效率”到“优化教学效果”,从“促进学习”到“提高绩效”,教育改革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主旨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反应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4、社会需要――后现代主义异军突起

后现代主义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把批判作为认识的工具。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教学渐渐淡出主旨,技术至上主义一直弥漫在教育技术的领域之中,一些技术至上者一味盲目追求技术的创新应用,不考虑现实问题,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关注的问题,为保护教育技术人员的健康、安全,对实践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并且在行业间对相关著作能给予准确的评价,教育技术定义首次在表述中将道德问题列入其中,不得不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应。

三、启示

(一)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

南国农老教授曾经说:“中国的电化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适应着我国的国情,走着自己发展的道路,即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发展道路。”的确,自1963年电化教育被确立就一直朝着定义所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目标和教育理念发展,一度受到重视,并取得长远发展,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刚被引入国内时,反对的呼声高涨,很多教育人士感到无法接受,并称国外引进的东西必定会水土不服,事实证明,这种不服确实存在过。最明显的就是概念的模糊化,很多专业人士分不清“电化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等的区别,甚至有人将这些名词同一而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中随意套用,造成极大混乱,反映出来的对教育技术定位不明确恰恰体现了这种“水土不服”的严重性。

“拿来主义”固然重要,但是在吸收、消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具体国情,借鉴其名称与定义以及与之相随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思想体系等精华时也要坚持教育技术本土化,使其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逐渐转化,在以国际接轨、追求学科统一化为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技术的本质,将优化教学效果作为最终目的方能真正的为我所用,发挥出教育技术应有的价值。

(二)做好创新研究工作

教育技术的诞生源自于对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信念,也正是这种创新的源起,使得教育技术将系统论、传播学、电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纳入其中,目的就是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育技术不但推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使得教育自主化、全民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教育技术要不断吸收新的理论成果,更要有创新的实践基础。

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是教育技术学排名位于前列的高校,曾任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赵勇博士提出“教育技术要以创新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但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技术,关注技术的突变性和永恒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盛行,由行为主义提倡的行为管理、程序教学、教学机器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领域使“视听教学”的名称为人们认识并认可;8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创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90年代因特网的诞生标志着教育技术领域的创新时机再次到来,互联网的学习环境,网络化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的范围大大延伸,也将教育主体创新为机器和网络;如今,信息化与网络化已成现实,远程教育、各种教学资源等等汇聚并应用到教育技术领域,教学工具的不断翻新、教学手段与环境的创新、教学资源的创造等等使得使得教学改革有了实践的基础,也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相信只要不断的创新,教育技术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人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明晰。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Alan Januszewski与Michael MoleIlda将职业道德的含义分为三种:“对个体成员的尊重,比如对材料使用权的保护,以及尽力保护职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对公共社会的尊重,比如对教育事务应该真实的舆论,或者对本行业应该提供公正而平等的服务: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尊重,比如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准确评价出版的作品和观点等。”总之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

篇7

创新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使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不仅仅是经验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智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教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富的教学资源,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学科教学实验。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可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培养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技能技巧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先进、更科学、更完善,更有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中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从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

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契合点是创新教育所需要的适合创新产生的情景和激发力量,如形式多样的信息环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适合个性特征的教学方式等;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恰好具备了这些要求。另外,这两者理论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实践上都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桥梁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只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逐渐形成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也即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教育的效率,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实现教育量上的飞速发展;二是提高教育的效益,实现教育质的突破。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因为:教育效率的提高和信息资源量成正比,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教育信息技术是大量提高教育信息量的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信息传播的高速化,而且要实现教育的高质化,教育的高质化必须依靠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科学化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解决了传统教育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实现创新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所引起的变革决不会是区域性的革命,必然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全面性、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可以为建立新型的教育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篇8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把不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容易实现。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手指的活动对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完善,还有幼儿大脑发育方面都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多种类型的游戏当中,幼儿比较喜欢手影游戏,这种游戏主要是通过手编成多种形状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十分有效。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仅用手便能够编出多种形状的影子,而这种现象让幼儿感到十分好奇,进而激发出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但是在进行手影游戏的过程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必要的光源条件,幼儿园通常都是使用灯光开展这种游戏,由于光源方面的限制以及幼儿分布的比较零散,没有办法让幼儿一同进行游戏比赛。比较发现,运用幻灯进行这种游戏,在光源方面不会受到限制,幼儿们也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比赛,并且对于画面老师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影子比较清晰且集中。使幼儿更加容易操作,进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幼儿编一些相对简单的手影,使其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找到手影的技巧。要求教师日常生活中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可以采取看动画片以及看书的方式,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幼儿基本掌握了手影的技巧之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进行自由的想象,从而对于手影的花样进行创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潜能最大限度的被挖掘出来。因为在编手影时要求手指的灵活使用,进而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游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基本形式中的一种,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才能够实现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

篇9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这值得我们欣喜。但我国的教育技术丁作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如果不重视,不解决,势必会阻碍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产生不良影响:

1.几个误区

(1)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这是一个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十的老问题.往往是重硬件,轻软什。70年代末日。年代初,我国出现过一哄而上搞电视课堂搬家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浪费。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兴起,教育信息化成为世人瞩目69焦点。据2000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各类计算机没备242万台,建立校园网的学校5700所。至此,硬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软件建设还是没有跟上硬件建设的步伐,•软件匮乏”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瓶颈。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建设的路子。

(2)重效应轻效果。这反映在多个方面:其一,重技术轻理论。教师热衷于学习技术,而对教育技术理论则持怀疑、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其二,重制作轻应用。人们在制作教育教学软件时,认为“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而不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致使真正优质的教育教学软件稀缺。其三,重评奖轻实用。许多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只是为了获得参加各种比赛、公开课的机会。

(3)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教育拄术的研究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的实际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学人员,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教育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先导,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改理论。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各有优势和不足,如果能够协力合作,交流沟通,优势互补,将会促进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更快发展。近几年,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像"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专家与教师密切结合的成功范例。

2.几个问题

(1)实践领域的管理体制欠完善。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教育技术机构,比如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等,但相应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技术机构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管理体制疏漏的根源在于人们对教育技术机构的功能没有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教育技术的看法各种各样,比如认为它就是拍摄和播放电视录像、管理配有电教设备教室、搞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正是这些不尽全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使得教育技术机构的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很多电教人员常常只是维修工,或者课件制作人员、网络维护人员等,而他们的专业背景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此外,电教人员与学校其他教学人员之间不能实现良好沟通与协作,也是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2)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迄今为止,资金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需要设备、软件的支持,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教育技术在我国起步之初,主要是国家投资,现在更多的是学校自筹解决,资金主要来源于教育系统内部。在国外,企业投资教育可以用来弥补教育资金不足。美国的—项调查表明,20阗年头5个月,私营机构对教育的投贤达到15亿美元。近几年,我国也出现了企业投资办学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解决资金来源的新思路。

(3)照搬国外的理论和经验而忽视中国国情。80年代初计算机进入美国的中、小学,我国也纷纷在中、小学引进计算机。而美国全国教育政策规划及组织协会(HIEPEPO)对全国中、小学微机使用调查后发现,计算机技术在学校中96开发及应用状况,使那些原指望靠这种新技术给教育带来一场革命的人们大失所望,许多教师拒绝使用由软件公司提供的教学程序,理由是这些软件的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国也因此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从1996年开始,美国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育,兴建中、小学校园网。90年代末,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园网迅速崛起,但由于缺乏相关研究和政策的支持,大部分校园网并没有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面美国1999年、2000年的教育技术标准中,对教师和学生的相关技能与评判标准都有明确规定,美国兼顾了硬件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建设。此外,我们在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时,往往是不加改造地使用,而不管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当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人们在教育技术的定义问题上已经有了深刻的思考。但是,国际上先进的理论、技术、手段等如何本土化?如何建设和发展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技术?中国的教育技术人才如何培养?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学习。

其次,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数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时至今日,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各种学习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走向子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面各尽其力。人们不仅关注个体的学习心堙,还对学生之间如何协同与合作、如何基于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等进行着系统的研究。

第三,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媒体理论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和实践,开放式的讨论与合作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特色。

2.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沦研究。目前.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和网络教育,所有这些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都强调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即围绕如何促进学习展开所有工作。正因如此,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教育技术的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1)教师培训。支持学习首先是谁来支持以及如何支持,即教师培训问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师培训。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基奉标准”,其中规定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能力,为厂达到该标准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此外,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据调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较快地区尚有I/3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调查也显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大部分欢迎教育技术培训,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出此,如何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特别是如何实施有效的培训,需要我们教育技术工作者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

(2)教学资源建设。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特别是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当前教育软件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存在科学性错误、适用性较差、交互性不强、制作欠精细、智能性欠佳等。随着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的以网络为核心的智能教育软件将在教育软件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克服教育软件业目前的困难,开发出适合学习者特点和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将成为资源建设中重要的研究任务。此外,为了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大范围地共享和交流,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2001年,在软育部的组织下,我国成立了现代远程—:育标准化委员会,专门从事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3)学习支持。教育技术在研究与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支持给予T密切的关注,这种王持包括在信息技术背景F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能够深切感受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他们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为广大教师捉供各种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力地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3.对于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更全面的审视和研究

当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研究和探索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在为这些做法欣喜之时,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若干问题,以期获得对计算机教育应用更全面的理解。

应用的针对性:实践证明,计算机并不是对所有学科和对象都同样有效,特别是涉及到人文类或者培养个人情感方面的有关学科以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学科等。因此,需要把握的是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针对哪些学科,知识点和学习对象而展开.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

应用的条件:计算机应用于教育,应该考虑领导是舌重视,资金投入能否跟上,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支持.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等。而且,各个条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而言,条件的标准和组合也各不相同。专门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工作者,就需要选择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学校,通过充分的凋研、实地考察和比较,进行科学试验,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应用的有效性:应用的有教性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利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通常以教育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主要参考。另一层含义是投入产出的比例如何,也就是效益问题。对于前者人们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后者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目前对计算机以及其他技术在教育上投入的效益问题还没有实际的研究成果,这会造成人们投入的盲目性,而且还会阻碍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面研究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4.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首先,需要研究不同的人在面对技术进行学习时的差异。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协作技能、信息素养等的重要性,但如伺消除数字鸿沟,所使有的学习者应用技术进行有效学习,是环境建设和资源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其次,需要进一步研究技术环境下人的学习行为特征和心理过程特征,人与技术环境如何实现交互,什么因素影响学习者的心理(比如动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技术环境下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将不再只满足于技术的简单应用,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建必将成为前沿研究的焦点。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将真正体现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特点,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将更注重学习者内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更注重社会交互在学习中的作用。

5.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

未来的教学设计将不仅重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而且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支持。为了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教学设计将越来越关注课程整合尤其是一般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在整合过程中,如何设计研究型的学习活动、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综合型的学习活动、协作型的学习活动,以便让学习者综合应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创新人才足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者的举习过程和活动的设计将更加灵活和弹性化,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角色将更为突出,学习过程的支持研究将变得更为重要。

教师从“讲台上的哲人”转变为“学生身旁的指导者”也意味着,教学设计的方案不再像传统教案那样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的设计,教案应该向“学案”转变,学生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设计将成为“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网络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荣,但是对于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结构还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实践才能适应其迅速发展的形势。网络课程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组织和评价,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的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承载网络课程的工具,应该支持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随着网络教学琐论的深入研究,学习活动将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

6.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现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就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教育技术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纷纷提出观点和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来讲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学科的定位与学科建设,除了以上这些问题以外,还必须考虑从事工作的人群及其从事的工作,包括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2-0003-00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实践方法。

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与信息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的内在共生性、本体性和封闭性,使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课程)产生了交融与整合的学理基础和逻辑基础。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形成外语教育研究的技术化范式。

外语教育研究技术化范式的产生,使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这一学科产生了质变或飞跃的可能性。这种有别于传统的新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按照科学史学者库恩(T.S.Kuhn)“科学革命”(Kuhn.1959,1962)的条件来衡量,是一种新兴学科成立的前提,这就是外语教育技术作为学科产生的逻辑基础。

外语教育技术具有自身基本的学科构成要素: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有其学科发展的实践支撑: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期刊、学术会议、学术组织等。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严格体现了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证明已经基本形成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雏形。

这是本论纲的主题结构和思路。

本文从科学发展史的高度,尝试通过元理论分析和思辨的方法,来论证当今信息技术语境下外语教学这一学科转型的必然逻辑,总结和归纳外语教育技术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并力图为教育技术学与学科教学论的具体结合勾勒出一条最佳方向和途径。这是本论纲的主旨。

既属于论纲,则很多数据、观点囿于篇幅无法一一展开,仅以论纲形式呈现。希冀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批评指教,以繁荣外语教学的学科理论研究,促进外语教学实践发展。1问题的由来

1.1 现实因素的考量

技术的进步使现代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产生着巨大影响,是新一代大、中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和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用之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被教育的课程对象之一。外语教学必须顺应技术发展的形势,适应新的技术范式。

1.2 外语科学研究的考量

外语教育研究往往将实践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技术化研究方法边缘化。外语学术界极力强调各种“主义”、“理论”或“学说”,忽略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使得教育技术学体系中的“学科教育技术”也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和根基。两个学科的研究都亟待创新。

1.3 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外语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学研究这两个学科的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一方面,中国外语教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门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问题、信息技术的地位问题等至今没有成熟的研究。

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学科立足于教育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学,已经发展成为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外语教育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成为其学科体系里面最重要的代表性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亟需进行跨学科整合,从分离、多头的研究状态走向融合、统一的的学科研究。

1.4 CALL发展实践的要求

CALL研究者普遍认为它已经是一门学科性实践研究(顾日国,2004,2005)。国内外CALL研究证明,CALL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规模庞大的实践性学科(Robert Debski,2003;Bax,2003;Chapelle,2000;Hubbard,P.2009;Dick,W.,Carey,L.,&Carey J.2001),但缺乏完整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CALL研究的丰富实践经验,要求摆脱其单纯技术辅助角色的定位,应该对CALL进行科学定位,形成一门具体学科知识体系(Hubbard P.2008;Warschauer M.,1996;Robea J.Blake,2007;Mike Levy,Glenn Stockwell,2006,2010)。

世界CALL研究给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启发:第一是其积极吸收和消化各种教学与学习理论,第二是积极关注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三是把CALL研究和教育技术研究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1.5 意义

探讨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能够丰富和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更好地总结教学实践,补充学科教学技术研究的空白,摆脱一直以来其理论研究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更加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促进“外语教学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成熟和完善。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而又超越实践的自觉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学科变革。

2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外语教育技术化范式产生的基础

2.1 信息

信息与语言天生具有本质的同一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本质的关联性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交融、整合提供了逻辑可能。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成为外语教育技术化教学范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2.2 技术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学与技术有着本质的关联,该关联性是从技术向学科过渡的必经之地,也是历来研究者最易忽视的、一个必须解释的理论盲区。

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教育领域,技术不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且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

2.3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本质关联性是其整合的基础

信息是个多面体概念,一头联系着思想和社会,一头联系着物理的或者叫技术的世界。语言之所以能完成这一任务,是由语言符号内部语言和信息之间的这些自然相关性所决定的。语言完成信息传达任务的过程就是符号系统激活这些功能的过程,在完成激活的同时,这些语言本身就被赋予了“生命”,如同人具有了思想,语言也就变成了信息的一部分,这就是信息和语言的同体共生性。

语言和信息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当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甚至形式超越了内容时,形式本身也就成为了信息的一种。

信息识别一般只有文字、语音与图形三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视、听、说三大功能板块,即图像(静止或动态)、文字以及声音三个基本“谱系学”形态(程东元,2008;戴正南、黄光远,1988)。因此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就囊括了语言或语言教学的所有内容,为语言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

佩维沃(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同时用视觉和语言的形式呈现信息,来增强信息的回忆与识别(刘儒德、赵妍等,2007;何克抗,2005)。语言教学技术化就是语言教学信息化的过程。语言的信息模块、信息传递的技术路径和学习者的信息接受路径三者之间的同一性完成整个语言信息“族谱”基因的对比认证,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圈,完成语言信息化教学过程。这就为人机“有机交汇融合”找到根据。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二者在融合过程中体现出本体性、封闭性、信息化、整合性等特征。

语言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和环节都可以并且仅仅只需借助于信息手段完成,而不需进行额外的物化辅助。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组成部分,信息的交流和转换,就是语言材料的交流和转换,而语言教学就是语言材料信息的交换和生成的实践活动,因此,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先被信息化——如文字和声音的信息化、艺术化、技术化加工,再被交互传达。

信息技术手段从使用功能上完全吻合了语言信息交际、交流的需求,能充分完成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任务。在这个信息化、技术化教学行为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本身产生良性互动,互为本体,互为依存,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文字的音、画处理),达到彼此有机整合的程度。

信息、语言、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之间的本质关联性是其相互整合的基础。

2.4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形成外语教育的技术化范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大致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CAL)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IITC)(何克抗,2005)。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基于网络生态的整合。计算机不再仅仅是辅助工具,整合后的计算机系统成为整个课程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的本质。要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和操作,也就是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整合首先是技术范式形成的逻辑基础。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过程就是外语教学信息化范式形成和转换的过程。信息技术和外语课程整合的直接结果就是外语教学新范式一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形成。

换言之,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形成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

2.5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本质

整合有自己的技术机制,其实质是一种“基于设计的研究”。

外语课程的所有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体系的内容,都可以经过信息技术软硬件的加工处理,完成信息转换和传达过程。这一技术化过程主要并且必须表现为遵循教育学规律的“教学设计”,否则就无法实施。

2.6 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作用

正确恰当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必须有一种基本的共同的原则,一种具备可行性的教育技术理念,理想的境界应该是运用技术而又看不见技术。要寓技术于教学之中,让学生既运用技术完成学习任务,又没感觉到技术所带来的学习障碍。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复杂而又丰富,它既是工具,又是环境,还是手段和要素,所以其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出一种“技术酶”的催化作用,可以渗透在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的最大的作用,是优化外语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开发、评价,以及教材的研发和教师技能的培训、学生学习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等各个环节。

3 外语教育技术范式形成和转换的标志——外语教学研究新“共同纲领”的发展和演变

3.1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技术化”发展进程

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代表的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发展和演变,标志着中国高等外语教学的技术化范式的形成。

首先,是基于技术化范式的外语教学“公共纲领”的颁布。

20世纪80年代设计编写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编,1985)首次提到了要开展“计算机辅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加强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1999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提出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非常明确地肯定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地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2007年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版。大纲最为明显的特色是,要求各地各学校“采用基于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教育部。2007)。”

其次,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新《大纲》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将为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的补充(教育部,2000)。

再次,大学外语教学具体模式的推出(图略)。为了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要求》直接给出具体的教学模式作为大学外语教学的指导和参考,教学模式的构成有两部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

《教学要求》代表的是国家的教学意志,展现高等外语教育的战略,体现了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外语教学领域所有教育技术专家、外语教育专家们多年来共同研究所达成的外语教学理念,是共同认可的“信念、信条、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范式转变的充分依据和证明。

3.2 新范式的实践过程及最终成型

从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颁布和2002年《教学要求》(包含草案)颁布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以大学外语教学为代表的教学实践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外语教育技术范式异军突起,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研究的主流(下表数据包括外语专业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

量变促成质变。数量的巨变,说明2002年新“教学要求”提出以后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和成熟,深刻地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基本指导精神,是对外语教学学科新“共同纲领”的积极“呼应、反馈和证明”。它再一次用实践证明了“教学基本要求”作为纲领的“共同体”性质,也反证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外语教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王守仁,2009)。数据事实充分表明技术化范式的产生和转换速度,不仅证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灵活,也证明了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自主性、创新性和特色化发展。

中国外语教育界对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外语教学模式几十年的努力研究,最终使一种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共同纲领”完成蜕变,脱颖而出。这种外语教学研究的技术化发展过程,就是外语教学学科新范式形成的过程。新范式的转变证明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已经演变成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并促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教学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

4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属性探讨:学科理论研究

4.1 学科构建的背景和条件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是范式转换的产物,也是学科实践发展的自然结果和逻辑必然。它首先具备自己的逻辑起点。依据教育技术的产生思路以及外语教学的主体属性,我们可以推定外语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借助教育技术的外语教学”活动。其次,具备知识基础。外语教育的知识基础,包括教育学、语言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再次,学科交叉基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交叉学科研究,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形成的动力,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形成的方法论基础。外语教育技术学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推动下,将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学和语言教学等各门学科进行交叉、渗透、融合,从而催生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是传统语言教育研究中科学性与技术性的进一步整合。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一般认为,作为一门新学科,必须具有独立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学科创始人和代表作等。

4.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要素

理论来自于经验实践,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及理论形成的基础条件,有自己的概念、假设、变量、命题以及归纳和演绎等方法。

首先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概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等等。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有自己的变量考察,如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的使用、教学时间的控制、教学策略的使用、教学环节的设计、学习情感的控制、学习态度的监控等等;也有自己的许多命题和假设,关于教学任务、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等。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分析、演绎和模型理论为主。分析、归纳以及演绎主要用于解释外语教育技术研究中的疑难现象,属于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而模型理论主要用于建构外语教育技术模式,属于从实践到理论的推演或验证。从深层次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一门教育学科。从表面结构来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又是一种研究语言教育行为的学科。

4.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知识基础

语言学、外语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理论等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基础。媒体学、传播学等视听教学理论及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是其学习理论的基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等是其教学理论基础;新兴的多元智力理论、分布认知理论、联接主义理论以及生态学理论、课程整合理论等为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4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除了上述一些理论和知识基础之外,外语教育技术学还深受另外一些哲学思潮的影响,如来自社会学视角、文化视角、技术视角、生态学视角等后现代思想。在教育技术日益进步、教学观念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些影响因素不断折中、融合,成为一种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生态化整合”理念和模式,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理论特征。

4.5 外语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

外语教育技术的定义与教育技术的定义将保持理论内核上的一致性。

外语教育技术就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为指导,以语言教学为目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以及提高外语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等手段,来促进外语学习和改善外语学习绩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

外语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如下本质和特点:外语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活动。因此,外语教育技术是一种语言教学研究方法或范式,而不是一类技术形态。

外语教育技术是创造、使用和管理外语教育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本质过程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外语教学全过程——从教材、教法、课堂、教师、学生到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合的具体体现和过程,就是基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外语课程设计,而不单纯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发。

整合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整合的原则和标准,如前所述,是最优化地利用技术,是看不见技术的隐性整合。

4.6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属性

外语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外语学习,对外语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但是孤单、割裂、自发和零碎的外语教育技术实践并不是科学。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一门学问,是由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构成的,能反映外语教育技术内在规律并且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一门新兴学科知识体系,是一种教育学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又是一种应用语言学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

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众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系统理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和生态学等理论是其学科理论基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则是其重要组成要素。外语教育技术实践中对外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从学科归属上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具有复杂的属性。首先,外语教育技术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其次,还有其社会科学属性。除此之外,外语教育技术还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其行动性研究方法和课程设计本质使其具有极强烈的人文色彩。

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成就证明,它是一门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论。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具有一门学科的雏形。

5 外语教育技术学主要理论模型的构建

构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是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的现实需求。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综合性渗透了语言、教育及科学的普遍性哲学原理,深刻影响着语言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本论纲从比较宏观的学科发展高度来展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模型,从文献学角度探寻、剖析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构建思路。

5.1 基于文献的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理论发展脉络考察

国内学者程东元等(2008)都早已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视角,梳理了外语“教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框架。

Sasha等(2004)、Robert J.(2007)认为作为外语教育技术的CALL是一种基于设计的研究,基本上指出了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本质属性;Robea Debski(2003)则进一步指明CALL作为一门学科(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顾日国(2005)提出了教育生态模型,把“传统的校园称为校园教育生态环境,把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或广域网所构建的学习环境称为虚拟教育生态环境。”

张红玲等(2007)搭建了网络外语教学的基本模型,梳理了理论基础、网络外语教学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学系统化设计理论。

张祖忻(2008)提出了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和搭建学科知识基础的基本思路。他认为外语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他勾画了外语教学技术的本质和学术思想的范围,并列举出外语教学技术领域的主要范畴和知识基础,为本领域的知识的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他认为:外语教育技术“是一类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创新实践,是一门应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新兴学科”(张祖忻,2008)。

顾日国的教育生态模型架构、张祖忻关于外语教育技术核心的确认,以及张红玲的网络外语教学的系统化设计研究等,都站在教育技术学的立场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建构打开了一扇研究窗口,作为一种学科的理论铺垫,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生态化整合理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5.2 生态化整合理论的构建

Warschauer(1996)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行为主义阶段(behavioristic)、交际法阶段(communicative)和目前的整合法阶段(integrative);Bax(2003)从另一维度将这三个阶段分别命名为受限制的(restricted)、开放的(open)以及整合的(integrated)(莫锦国,2009)。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也把教育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清晰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媒体观。第二阶段是技术的认知工具观,本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化学科教学,即课程整合。第三阶段就是技术的生态观。前两个阶段都是针对个体来优化学习过程,生态观则从技术与人的共生关系来考察。技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实现和发展,技术将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空间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将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余胜泉,2011),即教育生态。“教育生态信息观”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而越来越重视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和构建起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

陈坚林(2010)经过多年的探索,构建了一个综合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生态学研究观点及课程整合的理论体系(以下简称“生态化整合”)。

所谓生态化整合理论,是指基于生态学研究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方法而提出来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课程生态化整合”的理论体系。它包含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模式研究(限于篇幅“基本模式”略)两部分内容。其基本理论认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中课程的构成模式、计算机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中心的传统模式、教材的结构、教学要素等教学系统和环境,外语课程各环节产生许多变化和失调现象,因此要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考察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作用和影响,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其成因,探讨外语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外语课程系统进行分析、建构,探索出一种使外语教学进入“兼容、动态、良性发展轨道”的科学发展思路。

生态化整合理论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学研究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新颖的综合性理论体系,既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学科研究思想,又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国内外语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就。

6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6.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外语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在外语教育中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外语教育技术学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论或学科教学论。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基于技术使用理念的外语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最终表现为现代外语课程设计。

外语课程的设计应该处理好几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哲学的“价值关系学说”来考察,外语教育技术学所研究的不是具体的技术个体,而是技术个体与外语课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与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各要素整合进程中所建立的各种生态化关系:

首先是技术与语言的关系。教育学理论和教学目的决定语言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教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技术也是教学目的的一部分。

其次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表现在教学环境的创造、教育资源开发、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

最后是技术与教学主体的关系。教育技术与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工具和工具使用者的关系,是被动和主动的关系,技术既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背景和内容。

语言、教学、技术、教育者、学习者互相之间构成一个相互需要、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绝对地控制另一个要素,只有互为依存才能和谐存在和发展,这正是外语教育技术理想的生态化境界。

6.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就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来分析,外语教育技术有两大研究内容:技术化的外语教学资源和技术化的外语教学过程。

从学科视角概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等学科内部要素,以及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背景、学科地位、学科发展、学科政策、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外部因素。

从研究内容的相互影响来看,根据上述语言与技术的关系,有基于语言研究的技术,也有基于技术衍变的语言。

从教学要素来考察,还有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以及教材的信息化、立体化编写等内容。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的重要基础之一。

7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方法论探索

7.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简单讲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从哲学上理解,一定的方法论反映一定的世界观,一定的世界观决定了一定的方法论。学科方法论是指导该学科实践研究的基本观点,是该学科理论思想的具体体现。方法论是一种认识论,而不是一种实践层面的方法或技巧。因此方法论和方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方法论是指导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的理论、观点或思想。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方法论不等同于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的理论思想作指导,就会有自己的教学观,也会产生自己相应的方法论和各种研究方法。

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应该包含思想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和所有的方法论一样,都属于哲学范畴,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既能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又能体现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的外语教学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独有的生态化整合思想,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特色学科理论。这种生态化整合思想指导下的学科发展观,是指导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即“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与该学科的方法论体现着逻辑上的一致性。

7.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

外语教育技术学汲取了教育技术学及外语教学诸多有效学科研究方法的精华。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向后看的”评价性研究,这是一种静态的终结性评价研究,是注重结果分析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方法,是对学习者进行“学后”分析的研究范式;另一种是“面向未来”的行动性研究,这是一种动态的、形成性、探究式和构建式研究,是设计、实践、修改、提高式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为学习者提供“学中”帮助的研究范式,而不单纯是研究方法。除了各种实证研究、哲学思辨研究和人文主义研究(张文兰、刘俊生,2007)等研究范式之外,当前,教育技术学领域最近又产生一种较新颖的多元综合研究方法,这就是基于上述行动性研究理念的“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并且这一研究形式已经变成“正在兴起的学习研究新范式”(杨南昌,2007)。

基于设计的研究其实是一种整合性研究方法。它以生态化理念整合了多种研究方法的精神内核;其次,在当今真实性学习情景变化多端的情况下,它能以生态学理念整合多种研究要素:以行动研究的立场,动态地、多层面地验证、调整、修改和完善一种潜在的学习理论、模式或方法。这是一种能动的、鲜活的,而不是死板、僵化的研究范式。另外还因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整合了外语教育技术的多种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最后,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体系。基于设计的研究整合了众多学科知识基础,使语言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学等各学科知识,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素养等参数,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理论修正的可能。

基于设计的研究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策略的设计而不是方法的研究,这种面向未来的基于行动的策略性研究是教学研究的真正内涵。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真实学习情境中长期的、宏观的理论验证和修复的方法建构过程,不是一种细微、琐碎和孤单的细节性设计和评价。基于设计的研究还必须依赖于众多独立研究方法的帮助和支持,作为方法组群,共同支持基于设计的行动性研究方法的开展。基于设计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核心研究取向,它将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有潜力的、具有学科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论之一”(焦建利,2008),也必将成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代表性研究方法。

8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建设及发展雏形

8.1 外语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几个现实性标志因素

按照对科学构建的一般理解,除了学科理论要素之外,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也必须具备几个现实条件,同时也是其产生的标志性因素,那就是作为学术研究平台的专业期刊、研究群体即研究力量,以及作为学术研究实践活动的专业学术会议等。

8.1.1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平台

《外语电化教学》期刊成为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平台,通过论文、会议、科研项目、开设讲座、成立组织等活动凝聚研究力量、汇聚整合资源。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教学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长足进步和持续发展。

8.1.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群体

在中国高等外语教育领域,有几批学术力量在从事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

第一批是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也就是原来大学外语院系的电教室或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这一批研究力量也是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组成部分,属于技术研发和管理学派。

第二批外语教育技术力量,来自当前全国教育技术学科专业院系的培养系统,有教育技术学教师、学生、研究机构和期刊编辑人员等,属于教育技术理论学派,主张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

第三批力量,是来自外语教育学科本领域内的研究者。他们主要是外语教学研究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是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批新兴力量,多数属于应用学派,是衔接和沟通上述两个学派、体验和履行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理念的骨干力量。

8.1.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组织

指的是各种学术團体或学科组织。如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各省市教育技术学会的外语专业教学分会;还有新成立的China CALL(中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会)等。

8.1.4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术会议

首先是指国内外语类主要学术期刊所举办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比如《外语电化教学》连续、定期举办的大规模的外语教育技术主题会议。其次是各类协会、机构主办的大量的分散的相关主题会议,主要分为各级协会、各种学术组织、出版社甚至有关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种会议。

8.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8.2.1 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实践

在高等院校外语院系里,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在教学需求的推动下,产生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萌芽。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是本科层次。指普通高校本科外语教育(师范)专业建设中开设外语教育技术学课程的尝试。如部分重点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育技术学课程的设置。

第二是研究生层次。指硕士学位培养阶段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如部分师范大学和重点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硕士课程中的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

8.2.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划分、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构想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任务主要落实到两个领域、一个目标。两个领域是指外语专业和教育学专业,即一个是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师范)方向,一个是教育专业外语教学论方向;一个目标是指两个领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外语教学师资力量。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师资培养,应该面向两个层次,一个是中小学外语基础教育(包括婴幼儿外语教育),另一个是大学外语教育。

高校师范外语(教育)专业,以及高校外语硕士、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里面,有必要增加“外语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这样可以切实地提高广大中小学外语教师和高等院校一般外语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外语教学、科研水平。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首先急需要一套自成理论体系的综合性教材,作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的课程设置目标是需要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论框架进行继续挖掘和充实。

其次,作为一门学科的课程设置,还需要有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相配套的其它实践性课程,比如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技术软件、互联网应用与外语教学、实验室操作、课件制作、机助翻译软件、机助写作与作文自动评分、机助测试、数理统计与语言分析等等,以尽快适应外语教学更加复杂化的要求。

9 结论

篇11

一、现代教育理念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传授知识过渡到主向能力培养的转变,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实现。“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客体教育观的体现,把考试视为最终的目标,应试教育的误区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素质教育”则以主体教育观为主,把教育评价体系作为整体,使之最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素质教育”中包含“考试”,但“考试”是手段,是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中有“素质”发展,但这是选拔的需要和“副产品”。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使教育以人的素质智能培养为目的,知识技术的传授是基础,重在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科素质和研究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全面素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主体教育两者的密切关系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具有学习、研究、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宽的多向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及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本身就体现出主体教育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正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培养与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由此建构有效体现主体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培养与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键

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借助书本教材和其他媒体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就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对于教师组织、管理和控制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同时传统教育模式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阻碍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而且自主性和积极性很差,显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现代教育技术的提出极大的改变了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性能的培养。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绕着学生转。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媒体技术按照人脑的联想方式,非线性地组织教学信息,这和人类思维的联想特征相符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学信息非线性化的特点自由联想和选择不一样的路径,完成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是培养与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投入,使教学不再受到地域和时域等因素的限制,这样使学者在学习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都可以自由安排。有利于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目标。目前的网络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采用的是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网络技术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有活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学生不再是受控制的对象,而是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可以同教师一起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和控制者,有效的发挥了师生的主体性作用。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喝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小到家庭、个人。因此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性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课堂上或者是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的巧妙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课程整合中,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科学分析信息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