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儿绘画作品

幼儿绘画作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0 17:54: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绘画作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绘画作品

篇1

一、解读孩子的情感

曾有过报道,在发生过地震或其他灾难性气候的地方,请当地经历过事件的孩子绘画的话,往往可以从他们的画中看到恐惧及不安的情绪,如分裂的房屋、墙壁,倾斜不稳定的线条画面,黑暗、强烈的颜色等。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概括地指出:“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器。要知儿童的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绘画活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也是幼儿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幼儿会拿笔就会绘画,他们用点、线、形、色彩,勾勒出各种事物,愉悦了身心,更是宣泄了情感。绘画是幼儿情感生活的一个潜在的载体,毫无疑问,它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一次美术活动“蜘蛛网的畅想”中,乐乐画了一张大大的蜘蛛网,网中央一只可爱的蜘蛛正静静地守候着,网上不时有小虫、树叶、灰尘粘上去,整幅画内容丰富,充满童趣,我看了不禁暗自点头。可当我再次回到乐乐身边时,吓了一大跳,刚才那生动的画面不见了,被黑色的杂乱的线条布满,简直不堪入目。此时,他正兴致勃勃在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述着:“来了一阵大风,把蜘蛛网吹乱了,还把蜘蛛也裹了起来,我要派螳螂来帮忙,用它的大刀把蜘蛛丝切开,然后再让许多蜘蛛来帮忙织一张又大又坚实的网,这样大风就吹不破了。”一张让你看了审美情趣大受打击的图画,却蕴藏着孩子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永远是最美丽、最可亲的人,可当你看到孩子们画的妈妈时,一定会瞠目结舌。有的妈妈头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却没有头发;有的画把妈妈的嘴巴画得又大又宽;还有的把妈妈的腿画得像是竹杆那么细;还有的妈妈卷卷的头发比身体都大都长……为什么呢?我反复思考无果,于是就找孩子了解,原来画蝴蝶结妈妈的孩子说:“每次妈妈抱我,我都能看到头上的蝴蝶结,所以画了一个大蝴蝶结,妈妈戴着蝴蝶结真漂亮。”大嘴巴妈妈的孩子说:“这是妈妈张着嘴巴在唱歌,妈妈会唱很多好听的歌。”卷发妈妈的孩子说:“我喜欢妈妈的卷头发,长长的,卷卷的最漂亮了。”竹杆妈妈的孩子说:“我妈妈太胖了,要吃减肥药,瘦一点妈妈就更美了。”尽管从技能上看,这些画水平并不高,但却是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对妈妈的爱,也许他们的画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可笑,但却是孩子们的真挚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我们只有耐心品读才能走入他们的情感空间。

二、解读孩子的智能

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在绘画活动中,要将感知到的具体形象,通过眼睛认真观察,经过分析、比较找出主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做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致。从认知角度看,幼儿美术是其整体智慧发展的一部分。智慧不光光是指知识的多少,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绘画与智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完成一件绘画作品,并不是光靠某一种智能就能完成的,必须综合多种智能,所以说绘画是智能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透过孩子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读出幼儿智能的发展水平。

从一幅“热闹的马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线条较为流畅,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反映出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发展较好。画面布局合理,马路上有车子在行驶,路边还画了路牌,上面写着xx路,说明孩子的语言文字智能已发展。马路两边还有房子和树木,房子树木排列有规律,说明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已建构。画面主题明确,表现的是马路的情景,反映了作画者的生活经验,而图中车辆造型、各类车灯、车轮、车窗等细节的表现,则体现了作画者细微的观察力。

三、解读孩子的个性

绘画对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

1.线条的个性特征。

美术作品中的线,有其丰富的情感语言,不但有流畅飘逸,也有顿挫、方圆、刚柔、曲直、粗犷等特征。在幼儿绘画作品中,由于受天性、教育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作画的线条语言也会体现不一样的个性特征。依照线条所画的强度,可以将幼儿的情绪与个性现象做分类。缺乏安全感、胆小而自我压抑的幼儿,几乎是画不出清晰的线条。相反地,能够画出强而有力的线条或在画纸上刻出痕迹者,则具有攻击性。均衡发展的幼儿绘画,出现清晰且干净整齐的线条。

2.色彩的个性特征。

色彩可以显示心理健康状态,因为幼儿会把情绪和情感表现于绘画中。幼儿绘画的色彩是个性、情绪与情感的代号,幼儿绘画的形象是思想的密码。幼儿使用色彩时蕴含了情感,更可以从幼儿的用色观察幼儿当时的心理状态、个性和情绪表达。

从绘画作品画面的色彩种类、色彩明暗度、曲线和直线的构成,也可以了解幼儿个性,如个性开朗、生活经验丰富、社会适应良好的孩子所用的色彩丰富,且倾向于明朗的色调﹙黄色、粉红色、红色、黄绿色、橘色﹚。个性内向、与人相处困难的孩子则倾向于暗调色彩之使用﹙黑色、白色、暗绿、灰色、蓝色、紫色﹚,使用在画面上的颜色也较少。

篇2

幼儿的绘画是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也不能作为判断幼儿的性格的心理分析工具。幼儿的涂鸦和哭笑一样仅仅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一幅表达幼儿内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画,即使在技艺上还未成熟,但幼儿的表达愿望得到了满足并体验到了愉悦,这就是表达的快乐。在绘画活动中,对幼儿的作品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一个结论,或绘画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成长。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幼儿绘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幼儿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要求。

二、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

虽然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一百种语言”,其中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幼儿掌握,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艺术与其它各领域的渗透,美术活动还可以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不断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幼儿具有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画笔、颜料、纸张也是他们的玩具。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不足,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在进行绘画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用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方式。自评式评价是教师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比如,“我喜欢吃的水果”、“游乐场”等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多功能椅子”、“生活中的标志”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幼儿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在评价中态度极其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让幼儿参与评价,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但幼儿被限制在教师提供的评价内容里,没有自由驾驭语言的机会,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推优式评价,是先让幼儿分组互相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集体交流。在评论别人的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及语言,孩子们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评价,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取长补短,有效提高绘画水平。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但幼儿的鉴赏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最初阶段容易出现习惯性的感情倾向,如老师经常表扬的幼儿,幼儿也会认为他画的就是好,他被推选的机会就很多。其他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会逐渐降低。如何将自评、互评、共评很好地融合、统一,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幼儿的画和成人的画是完全不一样的。成人所感兴趣和欣赏的画未必是幼儿喜欢的,因此,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别和鉴赏幼儿的画是不恰当的。一般的评价都是以一幅画是否完美、整洁、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来作为标准。殊不知,在幼儿期,孩子身体各器官正处于发育期,手指小肌肉发育不完善,手眼协调能力差,画面比例不协调,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往往就是这些单纯、幼稚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比如在画《我和爸爸》的活动中,郭伟杰画了一条长长的马路,马路上排满了小汽车,而且每一辆小汽车都有翅膀。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画,他解释说:“每次星期六我跟爸爸去涵江批发货,路过黄石都堵车,如果每一辆车都有翅膀可以飞,我和爸爸就不用在路上等那么久了。”所以我们在评价时应主要看画面有无童趣,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

五、善于倾听孩子的作品

传统的评价以引导为主,参与为辅,往往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确定一幅画的好坏,使许多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即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了,被理解了,他们才会有表达的乐趣,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在评价作品时,我们要尊重幼儿,善于解读幼儿的作品,例如在画《太阳》的活动中,郭启新小朋友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其他小朋友都笑话他,而他却反驳说:“太阳是会变颜色的,我在镜片上放了两块绿色亮光纸,太阳就变成绿的了,不信你可以试试看。”这就是孩子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应该好好地去呵护他,让他们画自己所想的画。

篇3

一、形象细节中的“问题”

中班幼儿已能运用线条、形状,以简单的图式描绘物体的形象,但这些图式只是一个粗略的表征,与现实中真实的物体相距甚远,还常常缺少相应的细节,给人以画错的印象。具体表现有:

“问题”一:丢失“零件”

图一作者画的主题是:我和好朋友在花园里玩.她以发型和服装来区别人物的性别,还画了大朵的螺旋形花、直线形草作为背景,可令人惊讶的是画面中的人物都没有胳膊。当我问她:“好朋友的手到哪里去了呀?”她这才注意到忘记画手了,笑着说:“哎呀,忘记画了,变成没有手的丑八怪了。”

有研究表明:“即使在躯干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实体出现以后,儿童也并不总能画出胳膊。”中班幼儿不仅画人物时会省略胳膊,在画其他物体时也时常丢失“零件”,如画鸟时不画嘴,画花时不画茎上的叶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首先,儿童绘画需要同时协调时间与空间,也就是说他们既要在时间上决定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又要在空间上决定是从上至下画还是从左至右画。以人物形象为例,中班幼儿一般都是先画头,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人们对线性有序的材料有一种强烈的自然偏向。”对中班幼儿来说,人物形象从头到身体到脚,正是一个纵向的线性材料,手在这组纵向的线性材料之外。画人物时,幼儿知道手在身体的两侧,但他们往往把头部作为顶端,把腿作为末尾,他们在画了腿以后,往往认为自己己完成了这个人物造型而忽略了左右两侧的手。

其次,中班幼儿在绘画时有追求简约形式的趋势,往往关注物体的主要架构,表现他们认为的最主要的部分或最重要的部分。每个物体都由多个视觉单元组成,但幼儿会有选择地关注大部件,忽略小细节。以鸟为例,幼儿首先关注的是三个大部件:头、身体、翅膀,嘴属于细小部件,容易被忽略。同样的,幼儿会根据需要画出或省略胳膊。研究表明,当绘画主题涉及需要用胳膊去完成的任务时,例如要求幼儿画“我拿着气球”时,幼儿画胳膊的概率就高。

“问题”二:忽略数量

图二作者画了两个小朋友在玩吹泡泡游戏。她不仅比较老练地画出了正面直立人的形象,还描绘出人物在服装、发型上的细节。但仔细看,我们发现她画的人物手指的数量都不正确。中班上学期幼儿通常都知道人有五个手指,也能正确进行5以内的点数,但为什么不能按正确的数量画呢?

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指出:“在确定一种量的时候,大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通过计数或度量达到,二是通过把握其感性结构达到。”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用处。当进行科学活动时,我们无疑需要第一种方式,而在艺术活动中,很多时候数量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因为艺术作品强调的是视觉上形体的整体构造。所以,中班幼儿画画时,并不注意数量是否与事实相符,手指的数量往往是根据他当时的实际感觉而定的。

“问题”三:装错位置

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绘画造型的发展遵循着“一般分化律”这一重要原则,即从简单的整体的形象向复杂的分化的形象发展,分化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在原有的形象上添加要素:二是添加要素,引起形象的彻底重构。中班幼儿正经历着从蝌蚪人向有躯干的人的人物形象分化的过程,这样的分化起初大多是通过从作为头部的圆形下方延伸垂直线来完成的,平行的垂直线开始代表身体和腿。从图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是怎么做的:她在头部下方画了两条比较长的垂直平行线,然后在平行线的中部画了一条横线,使平行线的上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类似方形的轮廓表示躯干。我们可以看到,该幼儿已经尝试着对蝌蚪人形象进行了重构,只是她仍旧把手画在了圆形的两侧。有关身体比例研究的数据表明:“人物形象的样子承载了更多的权重。如果一个单元相对大一些,它往往就会被确定成一个整体的人物形象,胳膊也就有可能从其中伸出。在一些情况下,儿童从整体单元中伸出胳膊是与平衡和凸显的原则相一致的。”这就是说,图三作者虽然画出了躯干,但作为头部的圆形比作为躯干的方形大很多,该幼儿实际上仍把头部作为整体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且认为从大圆上画出人的胳膊,结构上更平衡。

形象分化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尝试的过程,幼儿用图形和结构来尝试,直到找到满意的图画表征方式。“装错位置”并不是幼儿不动脑筋画错了,而是他们大胆探索的表现。

二、组合结构中的“问题”

在画纸上画出一个物体的形象,不仅涉及画线、画形的技能,还涉及把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组合起来的技能。中班幼儿表现物体结构时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形形脱离

实物仙人掌的肉质茎是一个接着一个层叠生长的。图四作者却把每一个肉质茎都画成独立的,每个形状都有着各自独立的空间,相互之间完全脱离。如果教师从写实角度评价这一作品,就会以为这是幼儿造型上的一种错误。事实上,这反映了儿童特殊的绘画心理。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为了画出一幅简单而清晰的画,往往喜欢把各个视觉单元相互分离开来,尽力保证每个形状的整体性,避免一个形状侵入另一个形状,以使每个形状都能从背景中清楚地呈现出来,而不受周围形状的影响。因为各个视觉单元如果混在一起,它们的结构就会复杂起来。也就是说,在这里,幼儿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清晰效果,把仙人掌的结构简化了。

篇4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1-0033-05

审美想象是幼儿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审美知觉基础上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1〕正如黑格尔所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2〕因此,要提升幼儿的艺术能力,审美想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幼儿园,幼儿的审美想象主要发生在艺术欣赏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欣赏作品会对幼儿的审美想象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此,研究者通过实验,考察幼儿审美想象与欣赏作品之间的关系,为选择供幼儿欣赏的绘画作品提供相关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被试选取

选择南京市两所省级示范园,每园随机抽取3个大班共6个班级,再在每班随机抽取12名5~6岁幼儿,男女各半,共72名被试。

(二)研究方法

实验采取2×2组内设计(又称单组实验),72名幼儿均接受两个自变量4种水平的实验。

本研究中的自变量为绘画作品的形式和主题。前者包括具象和抽象两种形式,后者包括幼儿熟悉的和陌生的两种主题。因变量为幼儿的审美想象。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8幅绘画作品,如表1所示。

(四)评价工具

研究者利用已有的关于创造性想象的评价工具,并结合对审美想象特点的分析,在相关专家的帮助下,拟制了《幼儿审美想象评价量表》。

研究者随机选取两组幼儿,由教师评定后分成“高能力”和“低能力”两组。选取一幅绘画作实验材料进行预测,用制定的量表加以评定,并对评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伴概率小于0.05,说明两组幼儿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量表的实证效度较高。

研究者邀请两名评分者对72名被试的实验结果进行评分,再将评分数据输入SPSS17.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名评分者在审美想象总分评定上有显著相关,表明他们的一致性程度较高。由此可见量表的信度较高。

二、数据分析与结论

(一)整体分析

1.定义变量

(1)自变量方面,绘画作品的形式定义为A,其中具象为1,抽象为2;绘画作品的主题定义为B,其中熟悉的主题为1,陌生的主题为2。

(2)因变量是5~6岁幼儿审美想象得分。

(3)研究假设为,在欣赏不同形式和主题的绘画作品时,5~6岁幼儿的审美想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数据处理与分析

因其中两名被试的数据无效,研究者最终收集到70份有效数据。研究者将数据输入SPSS17.0,对自变量形式和主题进行主因素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形式因素及主题与形式的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否定虚无假设,表明5~6岁幼儿欣赏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时审美想象具有显著性差异;主题因素及主题与形式的交互作用相伴概率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接受虚无假设,表明绘画作品的主题及主题与形式的交互作用对5~6岁幼儿的审美想象不具有显著影响。

由表4可知,幼儿欣赏抽象画时的审美想象均值大于欣赏具象画时的均值,差异显著;幼儿欣赏主题熟悉作品时的审美想象均值略大于欣赏主题陌生作品时的审美想象均值,但差异不显著。

(二)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多重比较

将不同形式和主题分别交叉组合成四种可选择的作品,包括主题熟悉具象画、主题熟悉抽象画、主题陌生具象画和主题陌生抽象画。随后对其分别进行比较,检验绘画作品的类型对5~6幼儿审美想象的影响是否显著。

1.定义变量

(1)自变量为绘画作品的类型,其中主题熟悉具象画为1,主题熟悉抽象画为2,主题陌生具象画为3,主题陌生抽象画为4。

(2)因变量为5~6岁幼儿审美想象得分。

(3)研究假设为,在欣赏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时,5~6岁幼儿的审美想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数据输入到SPSS17.0,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方差单变量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主题熟悉具象画与主题陌生具象画、主题熟悉抽象画与主题陌生抽象画的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接受虚无假设,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主题熟悉具象画与主题熟悉抽象画、主题熟悉具象画与主题陌生抽象画、主题熟悉抽象画和主题陌生具象画、主题陌生具象画与主题陌生抽象画之间相伴概率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否定虚无假设,表明它们具有显著性差异。

为了进一步作出比较,对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审美想象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不同类型绘画作品审美想象得分按均值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主题熟悉抽象画、主题陌生抽象画、主题熟悉具象画、主题陌生具象画。

(三)研究结论

5~6岁幼儿欣赏具象和抽象的绘画作品时,审美想象的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欣赏抽象画时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审美想象。5~6岁幼儿欣赏主题熟悉和主题陌生的绘画作品时,审美想象的表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形式和主题的交互作用来看,5~6岁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时,主题熟悉抽象画的审美想象得分最高,主题陌生具象画得分最低。

三、教育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就5~6岁幼儿审美活动中审美想象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于选择能激发幼儿审美想象的绘画作品的建议

1.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宜兼顾具象画和抽象画,尽可能多选择抽象画

研究结果表明,5~6岁幼儿欣赏抽象画时表现出更丰富的审美想象。在欣赏抽象画时,幼儿总能产生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并能自编自导地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而在欣赏具象画时,往往“找到自己熟知的物体后就万事大吉了”。〔3〕

从幼儿心理的发展来看,5~6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具有内在的心理表征能力,且能够“将任意符号与某一对象或特质联系起来”。〔4〕抽象作品所表现出的形式层面的东西,幼儿的理解可能比成人更加敏锐。因此,在选择供幼儿欣赏的绘画作品时可以多选择抽象画。

考虑到幼儿的审美偏爱和审美经验,教师开始时可选择色彩明快、风格简单的作品,如蒙德里安、米罗等人的作品。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欣赏经验之后,再提供构图、用色相对复杂的作品,如波洛克、康定斯基等人的作品。

2.从作品的主题来看,宜多选择主题为幼儿所熟悉的作品

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对幼儿审美想象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欣赏主题熟悉的作品时审美想象更丰富。审美想象的发生“需要以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为客观基础,以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和以往兴奋痕迹在当前新刺激下重新联结、复苏,以及贮存信息的重新组合为生理机制”。〔5〕幼儿欣赏主题熟悉的作品时,能够通过作品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是画中的主人公,从而产生审美体验。这正是实现了伽达默尔所谓的“观者的认同”,观者只有在对象中找到了自身的存在,才能实现对艺术作品及自身的理解。

(二)关于幼儿审美想象能力培养的建议

1.引导幼儿进行多感官体验和表达,培养幼儿审美想象的多样性

在审美活动中,儿童通常会通过多感官对作品进行感知觉。如,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幼儿在欣赏《女芭蕾舞演员》这幅作品时,有的说自己听到了美妙的音乐,有的说小女孩的舞步很轻盈,有的则说小女孩的芭蕾舞裙很漂亮。幼儿通过多感官感知作品时,会产生多样化的审美想象。因此,要多鼓励、引导幼儿进行多感官的体验和表达。

在组织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不但要善于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多感官的体验,还要善于引导幼儿用多种表达方式诠释作品。以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作品,如让幼儿通过天气特征来感知作品,看作品表现的是晴天还是阴天;通过音乐来感知作品,看作品表现的是欢快的还是舒缓的风格。然后,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作品,如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欣赏作品时的想法和情感体验,用肢体语言诠释作品中的旋律,或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呈现出来。

2.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审美想象的情感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的情感激活对个体的感觉皮层特化具有源头奠基性和终身动力性影响,情感体验能力是审美表象建构的感性驱动器。〔6〕审美情感渗透在审美想象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也是审美想象能力的表现。如果没有情感作为中介和动力,想象活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7〕因此,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应注重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

在组织审美教育活动时,宜以情感体验式教学代替知识授受式教学。在教育内容上,宜减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增加欣赏性和情感性体验;在教育方法上,要改变教师主导的“填鸭式”教育,宜采用以幼儿为主体的探索发现式教育;在教育评价上,不要只重视对教育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教育过程的评价。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专门的情感体验活动,如在母亲节请幼儿设计礼物送给母亲。此类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审美活动会给幼儿带来更强烈的情感体验。

3.引导幼儿进入作品情境,提高幼儿审美想象的丰满性

研究者发现,幼儿进入作品情境的程度不同,表现出的审美想象的丰满性具有很大的差异。如,在欣赏作品《划船》时,有的幼儿能够完全进入作品情境,描述出划船时的感受;有的幼儿则徘徊在情境之外,只能简单的陈述作品中出现的人和物。可见,幼儿能否进入作品的情境,对其审美想象的丰满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引导幼儿进入作品情境,需以幼儿对类似情境的真实体验为基础。为此,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先带幼儿到现实情境中开展体验活动,以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呈现相关作品,引导幼儿进入作品情境。最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以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情境感受转化为艺术创作。

4.开展创造力训练,培养幼儿审美想象的独创性

审美想象能力是大脑对审美知觉材料和原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之后形成审美意象的能力。因此,幼儿对材料和经验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决定了其审美想象能力。对幼儿进行创造力训练,向幼儿传授相关的思维技巧,有助于幼儿审美想象独创性的发展。

创造力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1)运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幼儿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讨论,以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教师给出几个固定图形,让幼儿进行不同的组合。(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提高预测和判断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有助于儿童联想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续编和图片组合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3)运用自我设计法。自我设计法主张让幼儿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行自我规划和设计。如,让幼儿自己设计班级环境,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86.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2:375.

〔3〕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

〔4〕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出版社,1988:165.

篇5

创造能力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毋庸置疑,人们的创造能力有高有低。创造能力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先天遗传,而是后天培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创造能力,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可以培养创造能力,在音乐学习中可以培养创造能力,在绘画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在绘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幼儿绘画教学为研究对象,浅显论述如何培养幼儿绘画的创造力。

一、用幼儿绘画兴趣来培育创造之“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热衷于绘画,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们绘画的创造力就会自然迸发。因此,在幼儿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绘画的浓厚兴趣。用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来培养幼儿茁壮的创造力之“苗”。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趣味化的绘画形式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如幼儿手掌画,即让幼儿随心所欲地把五颜六色的颜料直接蘸到手掌上,随意地印到绘画纸上。然后再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添加一些笔画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风景、人物、动物等。再如幼儿树叶画,即让幼儿利用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树叶或组合,或添加笔画组成各种漂亮的树叶画。有趣的绘画形式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幼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也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绘画过程中去。当幼儿专注于绘画过程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潜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挖掘,他们的创造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培养。

二、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发现创造之“花”

L画是幼儿表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一条重要途径。幼儿在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时候,肯定会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方法。这些创造性的方法就是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在绘画课上,幼儿教师要独具慧眼,能够及时地发现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并对表现出来的这种创造力给予表扬。通过教师的表扬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迸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手掌画的时候,有几个幼儿在绘画纸上面首先用手掌印了一个手印,然后又用手背印了一个手印;还有些幼儿只把手指印在了绘画纸上。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肯定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方面,这些方面就是幼儿创造能力的表现。教师及时地发现幼儿的这些表现并给予表扬是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教师及时的肯定,他们的绘画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三、从幼儿绘画作品里找寻创造之“果”

每一幅幼儿绘画作品都是一件富有童趣的艺术品。在这些幼儿绘画作品中一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却是绘画创造力的展现。因此,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心理角度出发,从幼儿的视角来找寻幼儿绘画作品中丰硕的创造之“果”。例如,教师在评阅幼儿的树叶画作品时,发现有些幼儿在树叶画作品上面又增加了一些花瓣,使得树叶画更加漂亮;还有些幼儿把手掌画和树叶画结合起来,使得整个绘画作品更加富有童趣。又如,教师在评阅幼儿的刮画作品时,发现一些幼儿是通过美丽的风景来表现主题的,另一些幼儿又是通过热闹的场景来表现主题的,还有一些幼儿是通过不同的人物来表现主题的。幼儿教师在仔细地评阅每一幅充满童趣的幼儿绘画作品时,找寻出幼儿绘画创造力在绘画作品中的集中表现。通过找寻这些表现,为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在幼儿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成为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的不竭动力;教师要通过全心关注幼儿的绘画过程,让幼儿聚精会神地绘画过程成为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通过细心评阅幼儿的作品,从幼儿绘画作品中找准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方向。当然,培养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这些,还包括指导幼儿悉心观察周围事物、巧妙选择绘画主题等。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卓有成效地培养幼儿绘画的创造力,让幼儿绘画的创造力成为点燃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火种”。

参考文献:

篇6

在以欣赏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带领幼儿先观察与本次欣赏主题相对应的事物,并引导幼儿集中讨论,各抒己见,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到绘画作品中的人物活动,让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围绕绘画作品的主题进行无限的创想。

在以《树》为主题的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画的树很单一刻板,几乎所有的幼儿所画出来的都是一成不变的大树。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幼儿摆脱这样的画面束缚?怎样才能让幼儿画出千奇百怪自己喜欢的大树呢?经过反复的推敲,我想到了让幼儿出去观察不同的树木,欣赏不同的树的绘画作品,打开幼儿的视野,引导幼儿了解多种树的画法,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改变幼儿固有的绘画方式,大胆地去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我选择了几幅风格不同的画,一幅是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绘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所画的树颜色丰富又带有朦胧感,造型神似而非形似,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另一幅是我国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这幅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材料,笔法纯熟顺畅,形象传达了画家心中的各态树型。这两幅绘画作品尽管表现手法不同,但是都表现出了并非合理的格式化画风特点,这种不拘泥于真实的艺术绘画风格往往幼儿很容易接受理解。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鼓励幼儿摆脱程式化、模式化图像的束缚,让幼儿大胆地去创作想象。

二、把绘画作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随时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在绘画作品欣赏课中,教师要将美术作品与日常生活相互融合联系,这也是引导幼儿理解和表现的关键。指导幼儿观察不能只在课堂上,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指导幼儿观察,让幼儿形成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也就是要在脑海中形成观察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平日多观察幼儿感兴趣的点,将欣赏活动真实情景化。为了引导幼儿想象心中千奇百怪的树,我们首先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关于“树”的各种知识,使幼儿在掌握各种树的基础上掌握绘画树的技能,为下一阶段的自由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活动刚开始进行的时候,幼儿对树的兴趣多半是以教师的引导为主线的,于是我创设了组织幼儿“捡叶子”的游戏,让幼儿开始关注各种树的特征:落叶与不落叶,开花与不开花等等,幼儿也渐渐地开始喜欢观察各种树木。在我们的幼儿园院内有许多的柳树,组织幼儿观察柳树,刚进入春天,柳书还没有长出叶子,幼儿没有看到树叶都感到很遗憾。我告诉幼儿,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柳树都会发生变化。在每天课外活动时,幼儿都会跑到柳树边去看看柳树的叶子有没有长出来。再这其中就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在坐车外出的时候,小朋友们也会被沿途的树木所吸引,不停的说“这棵树的叶子大,这棵树的叶子小,这棵是会开花的树”。小朋友们似乎对观察树,谈论树着了迷,对树的兴趣达到了。

在欣赏过生活当中的树之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展示了之前的两幅作品,幼儿都很轻松的说出了很多自己独特的观察结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将欣赏和创作结合,鼓励想象,启发幼儿进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开展幼儿绘画欣赏活动,并不是单单的让幼儿去观察欣赏,更需要幼儿的动手体验。幼儿的绘画在绝大多数都是凭借着自己的想象来完成的,可谓是“世界有多大,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幼儿创作的天地就有多宽”。我从各领域做了积累和铺垫之后,幼儿的情绪和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紧接着就要进入绘画的状态了。为了使美术欣赏活动自然的过渡到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我们又复习了之前的活动情景,幼儿对这些还是记忆犹新,非常感兴趣,有些幼儿把绘画和日常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想象地说出了:长翅膀的树、彩旗树、面包树,等等。幼儿游乐对神奇树的了解,接下去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引导幼儿对千奇百怪的树的想象。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前,我们在和幼儿的谈话中了解到每一个幼儿对千奇百怪的树的想法。有的说想在大海里画房子,有的说想画会飞翔的树,我们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力求使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幼儿在绘画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自己对树的理解想象,进行自主性的绘画创作。幼儿天生就富有大胆而浪漫的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欣赏活动后,幼儿的创新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依据欣赏后自己的意愿,运用自主选择的绘画方式,随意联想,可以拟人,也可以神奇化,更可以随意地张冠李戴而也不觉得怪异。当然幼儿的创新并不是凭空想象,在他们具有创意的作品中一定会表现个人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绘画欣赏中和平日生活观察中。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变现方式。”在这样的欣赏课后,我认识到在绘画欣赏活动中,幼儿对一件美术作品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各不相同,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循循善诱地启发、鼓励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结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来进行选择题材,让幼儿去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信息,让幼儿有所启发,再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绘画。

篇7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26-01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有着自己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内心世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的幼儿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来的风格和内容也是大相径庭——有的充满着童趣,色彩鲜艳亮丽,有的则截然相反。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儿童的绘画作品是了解幼儿的一种良好手段 。

每幅作品对于作品的作者“孩子”来讲它是唯一,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体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以及各种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所隐含的一些信息,有的我们需要情感上的关注,有的需要生活上的帮助,有的需要能力上的支持等等,不同的作品在解读过程中有不同的价值,因此说每一幅作品都有解读的价值。解读的方法也很多,在这里我自己归结了 “望、闻、问、切”的四种方法,接下来就跟大家交流一些具体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所谓的“望、闻、问、切”是指: “望”有目的、“闻”有选择、“问”有技巧、“切”有策略。

一、有目的的“望”

望是指直观的看幼儿作品,其中包括望作品表现手法,如:选择哪些材料?哪些颜色?哪些技巧?望情绪:是指看幼儿的创作表情和作品完成后的情绪;观察孩子与同伴交流时的态度和表情;关注情绪情感变化。 望情绪的侧重点要因人而异,我们可以结合作品的两方面进行解读,一是显性的:包括技能技巧方面,如:用色、线条、布局、内容的丰富性、背景、表达等等;二是隐性的:包括内容的理解、情感的表达、生活经验的了解等等,虽然看似有的点跟绘画作品关系不大,但是它是解读作品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个性需求、能力差异等选择不同点进行解读,制定相应的支持策略。

二、有选择的“闻”

“闻”在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听”,孩子的心思我们是猜不透的,看似简单的画面总是蕴含着不同的内容,多听听孩子的言语,是帮助我们解读孩子的有效途径。

其一,倾听设想构思;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一个自己的构思,教师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构思。其二,倾听绘画过程中的思路调整,也就是孩子在表达过程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设想,那就需要老师来听一听,他的思路转变的情况;比如画了一只很威猛的老虎,要把它关进笼子,怕他跑出来,还要不断加密笼子的线条,最后成为一片漆黑的团团……其三,倾听孩子与同伴的作品分享,用绘画语言和口头语言表达需要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儿童更是存在较大差异性,但孩子还是会“自圆其说”的,但教师要有意识加以记录。其四,倾听同伴评价过程中孩子的“辩解”,这也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三、有技巧的“问”

问,即询问。问也是师幼感情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问,可以了解幼儿的思想感情等。很多时候,“问”又是同“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语言形式的“问”和“闻”,深入了解孩子,对孩子进行最直接的教育。解读幼儿绘画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重点问一问作品中的细节之处、独特之处、与众不同、违背常理的地方,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解读作品。

篇8

绘画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形式,每一幅画、每一件作品都代表了他们的一个想法,反映了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新鲜而强烈的印象,而这些想法的实现离不开语言的支持与促成。因此,我们要改变由老师总结点评的评价方式,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故事”,教师用“故事白描”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参与作品的评价。

1.用心聆听。

幼儿的许多奇思妙想会让你叹为观止。如:有“一堆太阳”是因为“冬天太冷了”;爸爸的眼睛有“乒乓球一般大”是因为“爸爸生气时眼睛瞪着我的样子好可怕”。可见,幼儿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会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看出来的。幼儿真诚地诉说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对其作出肯定的回复:“太阳这么多肯定很温暖。”“爸爸好吓人啊!”……交流评述中,教师走进了幼儿的心灵深处。

2.积极肯定。

幼儿的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作品有自己的见解,故事不论长短,只要能表达幼儿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教师就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

3.认真记录。

许多幼儿的绘画作品乍一看看不出什么,但让幼儿一解释,就显得生动而富有内涵。教师对幼儿的图画讲述进行“故事白描”的记录,它的纪录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①先讲后画。活动前,请幼儿说说你要画什么,怎么画,教师用纸和笔作简单的记录,事后可作整理。②边讲边画。教师倾听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谈话内容,或者问一些真正的问题并作记录,事后作整理。③先画后讲。幼儿有绘画作品完成,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图画故事讲出来,用纸、笔或者录音笔进行记录。再在空佘的时间把幼儿的故事进行简单的整理。

4.提供平台。

①作品展览。幼儿完成的作品通过在集体中交流后,贴在墙上、活动室内或放在展示台上。在幼儿的绘作品旁边,都有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的“故事白描”。看见自己的作品贴上标签并展示出来,能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艺术家,这其中的欢愉不亚于成人艺术家展示自己作品时的愉悦。

②绘本制作。教师将源于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美术活动的主题素材,给幼儿提供说的素材。如:“鼎鼎牛”是我园的明星宝贝,这一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绘画活动“鼎鼎牛的故事”,幼儿一边绘画,一边开心地讨论、交流。“我的鼎鼎牛去逛超市了,买了好吃的苹果香蕉”“我画的是鼎鼎牛去海边度假……”教师把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制作成“鼎鼎牛的故事书”进行展览,看见别的幼儿翻阅自己制作的图画书,这也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创作热情。

二、突出幼儿主体地位,保证“故事白描”实施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采取“退位”方式,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

1.自我评价,画中有话。

幼儿绘画之后,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让幼儿充分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这就使得看似涂鸦的一幄儿童画,超越了静态而同时拥有了形、色、声、意的效果,这样的画,幼儿不但喜欢画,也喜欢看。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故事白描”。

2.生生互评,画里话外。

幼儿在绘画创作时不像成人作画那样一声不响,他们总是不断地交谈、讨论,不断地进行着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没有谁掌握着话语主导权,每个人既是倾听者又是自由发言者,为绘画创作营造了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

三、扭转家长观念偏差,参与“故事白描”活动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要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1.改变家长观念。

要让家长了解,幼儿美术活动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是一种手、眼、脑协调的操作教育。画得“像不像”

“一样不一样”并不能作为评价幼儿作品好坏的依据,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要关注画面中有创意的、独特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要拿幼儿的作品和老师的范例相比较,更不能要求一模一样。

2.明确活动目的。

积极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使家长明确我们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提高了他们对幼儿图画故事的重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开展活动。用“故事白描”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促进幼儿语言、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3.看见活动成效。

①画中有话,丰富作品栏内容。

每一次幼儿的图画故事,教师及时地张贴在幼儿的绘画作品旁,爸爸妈妈在来接幼儿的时候,都会仔细地驻足认读,这时候一张普通的绘画作品也能让家长读到画里精彩的故事。此时家长已经不再纠结于幼儿画得好不好、像不像,更多地关注幼儿真实的内心感受。

②画中有话,制作图画电子书。

通过班级博客及时把幼儿的作品上传,并配上幼儿的故事讲述,制成“图画电子书”,让家长随时观看并见证幼儿的成长历程。当家长在工作之余打开班级幼儿的电子图画书,慢慢地品读幼儿的心声,细细地观赏幼儿的作品,家长对活动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图文并茂的“图画电子书”也成了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了我们的活动中。

四、绘出彩色世界,说出动听故事的成效

篇9

为了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我开展了主题绘画活动“没有动物会怎样”。我先请幼儿想象如果没有了动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有的幼儿说:“没有了动物,我们就没有肉吃。”有的幼儿说:“没有了动物,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我对幼儿的大胆想象,进行了充分肯定,然后,请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孩子们画得都很认真,生动表现出没有动物的种种后果。

小A画出了很多座歪歪扭扭的房子,甚至还有被折断的树木。我看后,以为小A没有理解绘画的主题,于是对他进行了“善意”提醒,并重新发给他一张新的画纸,希望孩子能够重新设计自己的绘画作品。但孩子根本没有理会,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中。在作品展示的环节,我先请能力强、绘画效果完美的幼儿进行介绍,并积极鼓励和赞赏。我故意请小A延迟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暗想他会为自己不搭调的作品和错过重新绘画的机会而后悔。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小A自信地对小朋友们说:“如果没有了动物,就会发生地震。因为有些动物在地震前会出现异常反应。”听完孩子的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既有对孩子发散性思维和大胆创作的赞赏,又有自己对孩子行为自以为是错误解读的愧疚。

还有一次,在诗歌欣赏活动“雪花”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我提出问题:“雪融化后会变成什么?”有的幼儿说:“变成水。”有的幼儿说:“变成小河。”一个小女孩用甜美的声音说:“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我为小女孩富有诗意的回答而感动。随后,我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雪融化后的变化,却见小女孩的画面上只是黑色,而其他幼儿画面上的颜色都是绚丽的彩色。我好奇地问:“你在画什么?”小女孩专注地回答:“春天呀。”“春天在哪里呢?”“小河里有成群的鱼儿,草地上有穿花裙子的小姑娘。”原来孩子涂色时用了很多种颜色,颜色混合到一起最后竟然变成了黑色。这就是孩子眼中最美丽的春天,这就是孩子最为独特的表现方式。我庆幸自己没有简单否定孩子的绘画作品,而是耐心倾听了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捕捉到孩子灵动的思想。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幼儿个性化的自我表现,需要我们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我们应该保护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作欲望,呵护幼儿追求艺术美的心灵。因此,对于幼儿的艺术活动,我们能够做的只是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而不是老师的世界。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进行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而是让他们充分享受到艺术活动的乐趣。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对幼儿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有更为独特的视角。如果以后我们看到“绿色的太阳”、“方形的苹果”时,不要扼杀而是接纳,不要批判而是赞赏,不要漠视而是倾听。珍视幼儿的绘画过程,鼓励幼儿的大胆表现,正确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理解幼儿独特的绘画行为,相信我们会把每名幼儿都培养成真正的创意大师!

篇10

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这是培养幼儿绘画创造性的前提条件。途径有:

(1)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欣赏是鉴识绘画对象的整体,领悟绘画对象的风格特色的一种活动。它能积累丰富的表象,提高审美能力。教师们应该经常收集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可以是绘画大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幼儿的绘画作品,供幼儿观看欣赏,如《花朵》《双手抱胸的女人》《白猫图》《四尺雄狮图》《奔马》《蒙娜丽莎》《镜前少女》《妈妈和我》等,使他们在视觉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感受,扩大视野,对绘画的造型表现、色彩搭配、结构布局等有一定的感知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

(2)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刺激。幼儿受年龄限制,对美术活动缺乏目的性,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采用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法,如教师根据活动的需要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在情境中让幼儿表现自己对主题的认识与感受等。

(3)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园的绘画教育活动就是孩子们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充分地使整个绘画活动游戏化,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

二、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幼儿的特点是观察往往有盲目性,因此,教师要启发孩子在观察事物时增强目的性。幼儿创造出作品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获得经验的一个过程。同时,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例如在绘画《我的脸》活动时,让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照镜子去发现自己的脸部特征,如眼睛、眉毛、鼻子等的形象;再通过自己的画笔将其反映在图画纸上,并能够用点线去表现脸部的明暗特征。这样,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准确掌握并表现出了自己的脸部特征,整个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三、丰富幼儿绘画的想象力

绘画是孩子从两岁多时就喜欢的活动,他们喜欢拿着笔到处涂涂画画,这也是孩子的涂鸦期,如果我们仅仅用简单的范画和教材指导孩子绘画,无疑会使幼儿的创造力和情感体验受到禁锢和扼杀。我们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并把想象力运用在绘画中:一是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来启发孩子的想象,让幼儿把故事情节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来。二是请幼儿通过编故事来绘画,从而发展幼儿自己创编故事的能力并能把自编故事画出来。三是听着音乐来绘画。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用线条、颜色或物象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独特的理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特点,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来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使幼儿的想象力通过各种渠道丰富和发展。

四、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能和知识

在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必要的绘画知识,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1)小班幼儿处于涂鸦后期和象征期的早期,因此在造型上,他们所表现的形象还不能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观察事物时,没有明确的目的,观察的顺序紊乱,往往构图凌乱。从形象的主次关系看,小班幼儿常把物体一个个地罗列在纸上,而且每个物体都是孤立的,画面上的形象毫无关系,并且这些形象都分布在纸的边缘,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绘画时常常边绘画边转动纸张而造成的。

指导小班幼儿绘画,应该先从最基本的线条入手。为使幼儿产生绘画兴趣,教师可给幼儿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利用幼儿喜爱的故事情节感染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得到启示。

(2)中班幼儿阶段的绘画作品,幼儿不仅表现了自己和事物间感情上的关系,而且还表现出了一种空间的关系,从构图上看,此时的儿童作品中往往不只有一两个形象,有时会有更多的形象。他们会把这些形象用排队的方式放在底线上,形成并列式的构图方式。他们绘画中的形象主题并不相关,表现出的目的性差。对于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他们也不注意,但已经开始把空间关系试图表现出来。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幼儿对于形象的分布及主次关系的处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3)大班幼儿绘画技能训练把绘画技能学习与创造力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只重视技能忽略创造力培养,或者忽略技能只追求创造,这样的教育观念都是片面的,会使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和阻碍。教师应认识到,绘画技能的学习不能单独进行,应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应在重视幼儿绘画创造力的同时,使幼儿学好绘画技能,用心绘画,展现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

五、正确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够激发出幼儿作画的兴趣和对绘画的创作热情,让幼儿能够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不能用评价艺术作品的眼光去严格评价幼儿的作品。要面向全体,给每个幼儿机会,使孩子的创造火花都得以展现,获得成功感。

在讲评过程中,教师最好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请幼儿把自己创造作品的思路淋漓尽致地展示给我们,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会在无形之中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创作、表现和操作的欲望,使幼儿创造的激情得以释放,为幼儿今后的操作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篇11

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之前,我们应明确怎样的画才是好的儿童画。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影响幼儿对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应明确评价思路,把握评价标准。

1 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

现在大多数家长、老师都把模仿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标准。“像真的”就是优秀作品;“不像”就认为是水平不高,这些都阻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抑制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所以,评价幼儿作品首先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借孩子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不应用“像”与“不像”、“对”与“错”成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不应用专业眼光或教师主观的眼光去评价这些特殊的作品。评价是一种导向,肯定幼儿作品,有利于树立孩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再创作的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把全班的幼儿放在同一水平上看待,缺乏对能力弱的、胆小的幼儿的耐心指导,致使这部分幼儿对绘画产生恐惧心理。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的眼光。绘画作品的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展示,幼儿的作品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师在评价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全面致地加以点评,让幼儿获得快乐、自信。激发他们对再次参与活动的愿望。

2 教师要有爱心和细心

教师评价时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的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曾经有一次,笔者教幼儿画太阳时,有个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笔者一见就想说:“世上哪有绿色的太阳?”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他说:“我的妈妈天天在地里干活,让火辣辣的太阳都晒黑了,而且满头大汗,我就想让太阳变成绿色的,给妈妈一片绿荫,妈妈就不会热了。”多美好的愿望呀!多大胆的想力呀!如果老师不分清红皂白地去说:“哪能有绿色的太阳?”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应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美术活动《好吃的棒棒糖》活动中,请幼儿想办法怎么把棒棒糖变的既好看又香甜(装饰)。有的孩子把棒棒糖涂成黑乎乎一团糟,这时 老师可以这样说:“哎吆,谁把我身上弄的这么脏,难受极了。”老师用了这样一句评价语,是在提醒孩子们作画要注意画面整洁。又如对于画得好的作品要求孩子们学习的作品:“哇!宝宝们看,心怡宝宝的棒棒糖多漂亮啊,它要去参加选美比赛了!”

3 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经验

我们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儿童绘画的内容空泛,形象概念,构思和表现内容雷同。比如:画“六一节”就一定要画歌舞表演,画“祖国”就一定要画五星红旗等等。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出儿童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应该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例如:孩子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外人似乎看不出什么,但孩子的讲述往往会打动你的心:“这是红红的太阳”“这是我的小纽扣”“这是小猪的鼻子”……他们可以把圆和线引申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并用它来补充语言描述。老师和同伴的饶有兴趣的倾听,是对孩子极大的鼓舞。因为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个眼神和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别人听自己的话,也是孩子绘画兴趣所在,有了这样的绘画兴趣,对孩子的绘画能力发展也有了很大的促进。

因此,要正确评价一幅儿童画,就要了解儿童,要以他们的方式和角度去观察世界,要学会蹲下来用心倾听他们的画。

4 作品是否有“童趣”

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笔者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

5 要给幼儿创设互评与自评作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