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16:40: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在校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
多媒体;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是一门文理结合的学科,知识体系庞大,需要实验的配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其内容。在学校化学教学中,由于实验室有限并且有的实验过于危险,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形象且安全的展示教学内容,在诸如分子结合、化学反应等方面,可以更清晰的展示其详细过程,使同学们更易接受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而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感官认识,使得化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要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摒弃陈旧教育手段,开拓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1 国内院校化学教育现状
在我国,化学从初中开始学习,高中达到难度的巅峰,在大学还要作为学科基础课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以板书及幻灯片为教学媒介,虽然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但是学生只注意听讲做笔记,而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文字无法将化学的过程展示出来,学生会感到枯燥,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得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教学的继续开展。
化学能做到时刻实验,有些实验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因此,国内院校对于化学教学模式的整改势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在学习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然而由于经费、安全性等限制,不可在必行。
2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1 软件模拟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涉及到很对原子移动问题,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只是由教师通过板书绘画出来,缺乏生动性,若采用一些实体设计软件如3DMAX将其模拟出来,通过多媒体演示,则会在多维度上展示其具体过程,增强学生对反应的印象。
2.2 电脑模拟化学实验过程
化学中经常会接触有毒有害物品,比如有一项实验是制备氯气,总所周知,氯气是一种剧毒气体,稍有泄露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此,若是我们能将危险的、复杂的、周期长的实验放至电脑上进行仿真模拟实验,不仅可以加快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电脑模拟实验具有高效率、安全环保等优点,虽不如真正实验动手操作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绝对优于板书图片教授的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模拟实验不是万能的,一些必要的基础实验还是要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才最有意义。
2.3 电脑模拟事故现场
教育安全一直是教学问题中的重点,每年都会有师生因操作不当而受伤,教师可通过仿真模拟,向学生展示由于错误操作而引起的不良后果,例如浓硫酸遇水飞溅引起灼伤等,强化学生们安全实验的意识,避免出现以上错误。
2.4 模拟化工生产
化工厂出于其机密性和安全性考虑,一般不会同意教师带领学生们参观工厂,见识生产工艺工程,教师可通过相关软件自行设计模拟生产过程,增强学生对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三废”等现象的产生机理。
2.5 网络自主学习
教师在学校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后,学生当堂不可能完全理解,需要其在课后进行琢磨自学,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在上面上传相关学习文件,学生可以自己查阅或是线上与老师交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内容。
2.6 网络教育资源
现代化教育倡导多元化,学生不仅要学习教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还要自己搜索资料,补充学习。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浏览相关专业网站、网络数据库,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并与他人交流,强化学习效果。
3 结语
化学知识多而乱,我们要合理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会对化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它,因为化学毕竟是以实际动手为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强力辅助,二者需要有机融合,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优势互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合作探究,这样才能使教学目标最高化,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茜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学大众,2013,(3);101-102
[2]朱士刚.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6);111-112
1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技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更要注重实践性,要强调实习教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很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电工专业,如何创新电工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技工学校优化电工实习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2技工学校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化途径
我认为,技工院校要对电工专业的学生加强实习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方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加强示范教学
按照实习教学的要求来看,电工专业在实习教学方面必须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示范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教学建设,为学生介绍有用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因为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所以理论教学必不可少。教师要加强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比如对于电工、无电线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按照具体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并进行装配和调试,直至达到合格指标。针对这样的任务,教师首先要将其中的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隐含的原理知识,加强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制作元件、测量元件等,使学生对电工学习形成亲近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技工院校的电工实习教学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一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引发学生对电工实习教学的反感情绪,使他们意识不到实习教学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教师在实习教学中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法层出不穷,诸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主动权还给他们,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在实习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很多电工员工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和深奥,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整个电路的动作过程,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解决具体的实习任务,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渠道收集资料,制定实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基。
2.3组织技能比赛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由于他们自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机会,技工学校电工专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技能竞赛,比如设计电路比赛,调试元件技能比赛等,只要与电工专业有关,都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比赛,比赛成果与学生的学分相挂钩,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比赛,教师还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赛前做好准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比赛。在比赛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参赛情况,包括比赛状态、比赛结果等,要尽量多设置一些奖项,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技能比赛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加乐于接受电工专业的教学。
2.4推广校企合作
如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企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技工学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广校企合作是一条有效路径。所谓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如今,校企合作对很多技工学校而言已经不再陌生,这是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与对口企业进行密切配合,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安排电工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运作,体会社会企业的工作氛围,做好心理准备。企业要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要手把手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也要在企业中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实习小结,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
3结语
总之而言,未来的社会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技工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教学,使学生既具备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创造应有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求灵兴.浅谈中职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科研,2012(05).
[2]范小兰.电工电子技术实习在电工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3(02).
[3]龚永盛.浅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作[J].成才之路,2011(08).
[4]卜媛媛.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探究[J].考试(理论实践),2014(08).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当今社会是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而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是信息技术的课堂,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进入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必然会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如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绪言时,让学生观看课件录像:高山流水、汽车奔驰、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等。“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学习“空气污染”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又如:讲原子的构成时,先播放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又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渴望知道它们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演示效果,突破实验难点。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感官刺激不强。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又如将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把水倒入浓硫酸,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3、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体验成功的乐趣。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让学生观看flas: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粒子”围绕“球体”高速运动。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
4、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辅助学结。如进行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比较、小结,用传统的方法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或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如制成课件,按键即呈现出来。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人机交互、启发思维,声画并茂、激发兴趣,形象直观、增强记忆,因材施教、学科渗透,增大容量、短时高效,互动信息培养合作,拓宽视野、交流反馈等优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恰到好处
运用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主体,这一点必须明确。特别是在当前的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从属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有的教师认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就是教学工具的革命,即用电脑取代教师、黑板、粉笔,产生了“电脑万能观”,误认为只要采用了电脑教学,教学中的一切问题皆可迎刃而解。有的几乎整节课都在播放动态的画面、千姿的文字等,可谓十分丰富。教师成了“放映员”,丢掉了“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了“观众”,丧失了“主体者”的地位。其实,初三学生大多十四五岁,他们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那么很有可能扼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信息技术模拟,也是可取的;或者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的,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实验的实录,到时再播放。
3、不能照搬别人现成的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教学要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注重择优,千万不要图省事,照搬不误。最好是根据教学情况、学生实际和教者风格自己制作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66-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在投资效益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价也逐渐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传统医学教育中,信息化教育绩效评价过程主要还是通过常规的理论知识测试、临床技能测试等试卷形式来完成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这种传统的评价形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陷。首先,对于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不能准确的反映,其次对于学生的发展状况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样就有可能使信息化教育绩效评判出现偏差,对于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提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绩效的考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二、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原则
1.强调对学生多种智能的评价。现代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帮助,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多种智能的评价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注重学习绩效评价的具体化和可行性。作为学生的一种内在智能――多元智能,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尽量实现其外显化,同时还需要将其进行分解为可考察的行为、学习成果和技能等三种具体形式。在对学生多元智能的考察要其外显化的基础上转化为具体的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察。在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中,学生对于中医药中医学术语、药物名称和词汇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是由最初的文言语言修辞智能的外显化发展而来的,而学生对中医药学理论知识的思考、辨别以及掌握能力则是由最初的思维空间智能外显化转化而来的,人际交往智能外显化则转换为了学生具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内省智能外显化则发展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学习认知的能力。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每一项智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点,同时每一种智能都涵盖了多项组成因素,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多种智能评价的过程中也不能采取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因此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在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形式选择上,不但要适当地采取传统的试卷评价形式,同时还要采取多种信息化的评价形式,如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任务的评价和基于情境的评价等形式;其次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相结合。
三、中医药院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法),通过数据检索,以不同地区的5所中医药类院校为例,对其信息化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内容包括:X1信息化基础建设经费、X2数字图书馆容量、X3信息化专业师资、X4网络管理人数为投入指标;而相应的产出指标有Y1网络及多媒体教室数、Y2网上远程教学课程数、Y3精品课程数目、Y4教学资源容量。具体如表1所示。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综合效率值显示,学校1、2、4效率值达到了1,说明了DEA分析法的有效性,就相对输入而言,输出值已达到最大,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与产出之间处在一种合理化状态,而对于其中效率值小于1的,则被称之为非DEA有效,在这些学校中资源也未得到合理化的利用。效率值达到1的3所学校中,其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达到了1,这3所高效表现为规模有效,表明了这些学校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投入量处于适中状态,此时其规模收益不变,而其他2所高效规模效率均呈现出了不同的递增或递减的变化状态。对于规模效率呈现递减状态的院校,要适当的对其投资结构进行调整,在相应的项目上减少投入来实现其综合效率的提高,而对于规模效率递增的学校,由于投入的不足才会导致技术效率的低下,因此就需要相应的加大投入。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策略分析
1.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采取多种智能展示的方式。我们采用多元化的多智能评价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如实际应用、技能演练、答辩等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绩效进行综合考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如文档和学习成果等多项内容进行整理归档,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汇集,从而使得学生的努力与成果得以具体体现。
2.采取课堂教学中的多形式活动和项目进行评价。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了“教学设计同评价设计统一”的原则。信息化教育对学生评价工作的影响,首先要对信息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应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对于我们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医药类专业课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融合,由此也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有效借助课堂教学这样的机会,参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多样化活动来对学生的多智能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积累进行高度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综合潜力进行挖掘,力争做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采取多智能展示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绩效评价。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学习绩效评价工作,在最初进行评价标准的设计环节,评价人员要尽可能多利用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如采取相应的图表或文字档案、论坛记录以及课件、影像等,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全面科学评价。下面就针对中药学专业学生,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设计出一个具体的绩效评价表格,如下所示。
五、结语
现阶段所实施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绩效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当今的中医药院校学生而言,做好对其医药学知识学习绩效的评价工作对于促使其未来更好的利用专业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对其进行绩效评价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方式和方法的统一,设计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进入初中后,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厌学或者小学数学不好,而不愿意学习数学,没有信心学好数学甚至惧怕数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数学成绩较好,由于假期在外面补课,提前学了这部分内容而产生倦怠感。如何调动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通过小组量化评比,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谓量化评比就是将评比项目赋予分值,然后根据得分进行评比。
我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只是坐着看组里同学是如何操作的;听同学是怎样发言的。但自始至终一句话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好像小组活动与自己无关。所以,在制定小组量化评比表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每个学生都是有集体荣誉感的。课堂发言时,对于同一题目,学困生回答要比一般的学生回答加分多。所以,学困生上课就更注意听讲,争取回答问题,为小组加更多的分。而同组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多加分,主动给学困生讲题。这样不仅学困生学会了知识,好学生也在讲题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小考中,学困生只要同自己比有进步,即使不得满分,也能获得小组加分。这样学困生也有机会为小组加分甚至多加分,让学困生得到同组学生的认同,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成绩一般或者优秀的学生,往往他们能获得加分,但是总是获得加分也会出现倦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我能为我们组加很多分,所以,即使自己有违纪行为,给小组扣分也无所谓。反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时我在平日小考或者作业中分层次,不仅有基础题目,还要有附加题,做出附加题能得到额外的加分,让这部分学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基础性过关测试中,连续满分的学生可以免下一次考试,增加基础测试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现如今,对学生的教育实行全面发展式的教育,学校家长对体育学科也越来越关注,希望学生能在其他方面优秀的同时锻炼出好的身体。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应进行深入探索,不能再继续局限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体育知识上取得良好成绩,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所以,对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十分有必要。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过分重视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的结果就是一些学生身体素质不达标,没有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现就技能游戏化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一、技能游戏化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可能性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手段,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运动技能作为体育健康课程的主干,能够将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体现出来,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其他学习领域目标实现的载体,若是没有学习运动技能,则其他的学习领域将会失去该课程的特征,也就无法实现整个健康的目标,运动技能的学习领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掌握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并在学生的已有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地掌握一至两项基本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体育游戏是一种综合性体育,不仅在内容和形式及作用,而且在参与对象上,都具有综合性。一般可以将运动项目分为篮球和排球游戏等,按照游戏形式可以分为接力、追逐、攻防争夺的游戏等,按照身体的素质可以分为速度、灵敏游戏等。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体育课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掌握好身体的各个活动的运动技能。因此技能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体育游戏的综合性可以将任何体育项目的练习作为素材和训练手段。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
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并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且大脑兴奋点容易转移,所以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体育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当中,可以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发展的重点,置于主导地位。而且体育游戏的形式复杂多样,具有较强趣味性,所以能够引导学生将无意的注意力指向于集中,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动力及对体育运动的本能喜爱。
小学低年级学生都处于身心的发育期,身体素质具有骨骼硬度较小,但是韧性较大的特点,在骨骼组织内的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含量较少,骨松质较多,骨密质较为稀薄,不容易产生骨折,但是容易发生变形。上述情况表明,学生的负荷不适合太大,运动时间不能太长。而体育游戏本身就具有时间短、适合人体活动的特点,而且学生可以在游戏的合作过程当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在内容上不断丰富,还需要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够完成,所以不会出现单个人负荷过量的情况出现。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技能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能力方面都比较差,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常常会出现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糊里糊涂的情况。这就说明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只重视教,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技能学习十分枯燥,但是教师不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一味让学生游戏玩耍,也不能只重视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个体感受,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技能教学的方式要进行改革。因此我们要将运动技能和体育游戏有机结合,从内部进行改变,从而获得教学和学习上的快乐双赢。例如,我们在开展沙包技能学习的时候,主要的关键技术点就在于肩部,通过肩上屈肘和背后过肩的姿势形成一个抛物线,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将五个人分为一组,进行沙包接力,不能超过划分好的区域,而第二个人投掷的起点就是上一个沙包的落点,依次接下去,将投掷的距离总和直接作为胜负的标准。而在第二个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好强心理有效利用,进而升华,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激化。教师可以创设相应情境:“同学们,获胜的游戏组为X组,我们要不要在下一次的游戏中赢过他们?”孩子们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喊:“要!我们要!”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技巧,而在潜移默化的语言交流过程中,教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有利于学生产生爱学的意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技能教学,这时候的学生都是专注的,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在第三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完善技能,教师在游戏开展之前可以通过激励学生,选出“制胜之星”等,从而激发学生玩游戏的热情,这样才能提高技能学习的动力。
四、结语
现如今,社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的责任重大,在往后的教学中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为学生身心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本文对技能游戏化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健康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制定可实现的课程目标,这是一种积极的、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数学在社会生活中可谓是比比皆是,生活中的各方各面都需要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与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经历相互结合。当前的《新课标》也对数学教学做了明确要求,即必须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兴趣浓厚的事物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多种操作与实践机会,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蕴含在生活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与功能,从而缩短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感。通过这一规定可以发现,教师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数学的存在与具体应用,发现数学的趣味特征,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激情,把各种各样的生活素材数学化,数学知识进一步生活化,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获取数学知识。
一、教学生活化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把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严格遵循数学教学原则的教育意义比较深刻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汲取到重要的技能与相关知识,处理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教学生活化把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把培育学生具备优秀的数学能力作为目标。
数学教学生活化则是指通过在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经历,将数学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充分的发挥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本质。使得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处理生活当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激发学生对周围的生活事物与环境的浓厚兴趣,把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以便学生从实际的社会生活之中发现数学、了解数学、学习数学以及应用数学,真正的感受身边的数学,找到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情境过于复杂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是必要的,然而没有选择性的大量情境设置,不但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没有效果,部分数学教学甚至成了看图对话课。根据实际情况,学生的数学学习确实和现实生活情境联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生活情境,的确能够促进知识的构筑。但是,这里所说的情境制造并非指简单的热闹表象,更不是将诸多的非数学知识拉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与弱化,并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另外,将生活情景设置的过于复杂化还体现在教学中的生活因素过多,从而无形之中把数学则放置于了从属的位置,过多的生活因素使得数学教学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汲取。
生活情境流于形式化。与生活情景过于复杂化完全相反的一种现象,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老师表面上支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融入生活情境,只是将教学与生活现象进行简单的挂钩,所以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把知识和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的相关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感受知识的一系列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使用价值。在教学时合理的融入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强化他们挖掘知识的劲头,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发展,这样才是从科学的层面进行的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生活化观念。目前大量的教研人员认为,在一线进行实际教学的数学教师队伍只是单纯的对课本进行死搬硬套,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这种看法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还是具备教学生活化意识的,只是其出发的角度出现了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惯于用成人的视角看待生活、审视教学资料,这必然会和学生看待数学的角度产生出入,从而影响到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效果。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生活化观念,从学生的心理与视角出发,采用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方案。比如,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们亲自进行出题或者辩题,这样即便是没有口头提醒他们要与生活相联系,学生们编出来的题目也同样会充满生活气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与效果,让学生们把知识带入到生活实际当中。
积极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在教授新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进步的重要作用,而实践活动又包括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设想问题的各个方面,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探讨。这种模拟性的课堂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的接近,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亲身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意义。课外实践活动由于其本省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所以也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诸如,在教授学生轴对称知识的时候,需要在课堂中采取一些对折动手操作活动,同时,引领学生去校外观察实际生活中所运用到的各种轴对称现象,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通过从现实生活中观察、了解、思考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促进数学教材的生活化。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源泉,是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关键依据。教师在设计教学课程是,需要从学生的多种生活体验入手,科学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生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越密切,学生对知识越容易接受,掌握的也更加牢固。然而,当前学生们所接触的教材知识,其中一部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大,致使学生对之产生强烈的陌生感。所以,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变,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去掉和学生实际活动相离较远的教材内容。例如,教材中的一些例题和课后练习题,均能够改编为和学生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相对易接受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创作思维。尤其是现代的小学数学教材,其部分应用题仍然存在固定化的例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之进行合理的调整,注重采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内容,促使教材内容进一步的接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并将其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小学生在整体上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学活动更加有趣和丰富,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进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不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堂气氛较压抑的现状,并且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所以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这也需要教师们寻求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教学技巧,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运用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形式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理论知识,要充分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通过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合理运用实践操作能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具体信息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工作的创新和进步,进而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不高,信息技术教师应以生活素材为基础,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例,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较为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可以把网页查询比作字典,让小学生像查字典一样通过网页来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信息,在进行教学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进行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在进行具体实践操作,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便利。
2.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东西的重要性,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生活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比如在引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病毒》知识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某一位同学因为感冒头痛请病假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们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促进抽象知识向具体事例的转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设计合理的小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学习到应该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论,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便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理论。
3.布置合理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课堂上或者课下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才能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比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任何一款打字软件写一段表达自己感想的文字,同时在打字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合理的格式和字体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操作设置,进而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自信心。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摒弃一些烦琐知识概念定义,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概念,有些繁杂的知识点和概念在具体操作中有时并不能用到,针对这些概念只需让学生了解其具体含义,并不一定要求学生熟记,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及其难易度,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一些数学教学内容不容易掌握,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由于不感兴趣,精力不集中;二是由于没有亲身参与其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圆尽可能多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由于受材料和操作技能的影响,将圆十六、三十二等分时,学生拼出来的图形粗糙,而且费时耗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转化”的理解,此时,将圆等分拼接的过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形象生动,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又如,在学习了七巧板的知识后,教师可以教学生在网上使用百度等大型的搜索网站来搜索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七巧板这个智慧板的了解,也使学生产生了对我国古人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的钦佩之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多媒体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概念性的表述,词义相近或相似、相反的概念,小学生一下子很难理解与掌握。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延续性与活动性来帮助我们理解数学题中的关键词。
我在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理解“同向而行”“相向而行”“相对而行”这几个概念的区别。我通过Falsh课件,设置了两个小朋友过一座桥,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解:小朋友从桥的两边向中间走是“相对而行”;从中间一处向两边走是“相向而行”,小朋友朝同一个方向,一前一后走是“同向而行”,仅仅通过这一课件,就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三个概念的不同。
刘利民强调,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学校,关键靠校长、教师。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在基础教育领域,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全面提升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他希望每一位中小学校长,勇敢地去做一个迎接教育信息化大潮的实践者和引领者,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早日实现。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浙江台州:尝试公办教师到民工子弟学校当特派员
新学期开学,浙江台州经济开发区求真学校来了一位“特殊老师”。这位来自公办学校的老师到求真学校后有个特殊身份――“教育管理特派员”,负责督促学校规范化办学。
据台州经济开发区教育分局局长姚振方介绍,台州经济开发区有两所民工子弟学校,分别是求真学校和志远学校。两所学校规模比较大,学生均上千人。为了提高两校的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也为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该局出台了教育管理特派员政策,每年选派公办学校老师赴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支管。
政策出台后,经过挑选,王云德、林珏玲两位老师分别被派到求真学校和志远学校当特派员。一年后,两人交换学校,再支管一年。据了解,两位老师原在白云小学担任中层干部,教学经验丰富。到民工子弟学校后,两人要帮助民工子弟学校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每学期至少听40节课,听课后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以提高民工子弟学校老师的教学质量;督促学校做好食堂、校车等安全工作等。
据悉,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特派员制度为台州市首创。教育管理特派员支管两年,由开发区教育分局及接受支管的学校进行考核,开发区教育分局设立支管奖,凡年度考核合格的,由分局统一发放。支管期间表现优秀的,在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等方面优先考虑。
(来源:光明日报)
福建福州:下发通知明确规定中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
福州市教育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严格遵守中学日常作息规定,对学生每天在校活动实行总量控制。初中、高中每天在校活动时间分别不超过7小时、8小时。寄宿生晚自习时间,初中不得超过2个课时,普通高中不得超过3个课时。学校不得组织走读生集体到校晚自习。
福州市教育局要求,全市统一取消初三、高三年级周末补课和高二升高三年级的暑期补课,学校和教师均不得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和课外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
校园文化是学校校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弘扬学校精神风貌、展现办学特色、凸显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一所学校办学过程形成的文化积淀。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教学活动更好开展的保障和基础。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小学校园的特定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其内容包括校风校纪、学风建设、师生关系以及环境氛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作为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是小学开展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促进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养成,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客观评价社会和自我评价。
一、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物质文化建设――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的保障,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小学在建设校园、改善校园硬件设施的力度和强度方面还不够,主要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教育发达地区,硬件设施的完备,并未利用好,发展好。许多学校都建立新校舍、引进新设备,大量的新教学楼、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得到了建立和完善,但是其发挥物质文化作用的效率太低。例如,有些图书馆并未实现对小学生的全天开放,不及时更新书籍,书籍的种类学生并不喜欢。(2)在教育落后地区,硬件设备不完备,受到升学的压力,领导并不重视也无力提供大量的新设备,学生每天只能坐在教室学习。一方面,这是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领导和教师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忽视,强调的硬件配套措施并不一定要新,而是要用“心”。例如,调查中发现,一个山区的小学,每年都会组织特色的运动会,他们没有操场,没有专业的跑道,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2.精神文化建设――不重视引导教育学生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而现实情况中,精神文化建设的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学校校园的基本知识,甚至连校训、校歌都不清楚,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缺乏归属感和凝聚力;(2)日常的价值观引导不够,大部分的时间学生都在教室里,日常的校园广播宣传以及公开课教育跟不上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3.制度文化建设――协调组织管理不到位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离不开协调组织,保证文化建设的有序性和制度性。从制度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建立需要体现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在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中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并未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校园管理,管理制度都是教育管理内容,内容单一,更新的速度慢;(2)教师和学生对制度的遵守力度不够;(3)从非成文制度来看,学校和教师,学校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处理并不融洽。
4.活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收获不理想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小学是塑造和养成个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小学生都非常爱玩,所以校园就成为他们玩的理想场所。通过学校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目前小学校园建设的现状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安排过慢,活动课较少,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以前更大,造成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2)学校开展活动的效果不理想,现在学校开展的日常活动,主要有广播操、运动会、歌咏比赛等等,还缺少相应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外活动。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建设小学校园文化的关键。校园文化是小学生的个性塑造和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校园文化这一平台,塑造和培养自己的个性。这不仅是为了建设好校园文化,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坚持以教育为目的的原则
素质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调整中,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摒弃学校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作为开展正规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培养社会的起点,这更坚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时刻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双向带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校园文化是有机整体,所以在建设和组织时,需要统筹规划。从校园风貌到校风校纪,学风学纪上都应有整体的规划和安排,在强调物质文化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文化。其中,需要重点注意和规划的是校园核心文化建设和校风校纪的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各个领域都要统筹和协调,是组织好、发展好、达到良好效果的关键。
三、提高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物质文化建设――投入和规划
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投入”和“规划”。首先,加大财政支持,提高物质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拨款,提高学校的经济实力,从而建设美丽校园,实现物质文化的飞跃。其次,规划和设计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单依靠财力的支持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内涵修养,提升物质文化建设品质。
2.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和激励
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引导”和“激励”。首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内在修养和品质,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面向更大的舞台奠定基础。其次,激励学生潜力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实现,小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是无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舞台,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利用好这个舞台去发掘、去创造。
3.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和弹性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规范”和“弹性”。首先,校园的校风校纪应该明确和广泛宣传,树立校园核心价值理念和完善的校园规章制度,学生在规范的制度和制约下环境下学习。其次,以人为本,弹性而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将学校、老师、学生的三者关系处理好,充分以学生为本,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为学生建设的文化乐园。
4.活动文化建设――丰富和长效
小学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丰富”和“长效”。首先,学校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活动学生能够得到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带领学生去探索社会的“走出去”能力。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总结活动的效果和经验。争取做到办每一个活动都能有收获,组织每一项比赛都能有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J].学周刊,2012(06).
[2]李明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呼市郊区小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