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13:44: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护理就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压力概论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mard第一次提出人类有内在稳定性,若内在不平衡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1950年HansSelye将压力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由此压力能致身心疾病就比较明确。Lazarus和Folkman在1984年提出了可认知的压力理论,并成为了研究职业压力和压力管理中被广泛使用的应用理论。随后压力学说发展很快,并开始应用于实践。
压力的根本内涵既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有关,又和个体满足需求的能力有关。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学习、人际冲突、恶劣环境等。当人遇到压力时都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适应能力因人而异。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
2护生的压力
2.1专科护生的压力
2.1.1就业近几年,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在就业选择方面,总体上专科护生对于本科护生没有优势可言,有的医院用人只考虑实用性,不愿聘用专科生。而另一些医院片面地强调学历,非本科生不用。这样一来,专科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上不接下不靠”的尴尬境地。这是专科护生面临的最大压力。
2.1.2社会价值感学生时期的护生都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参加临床课间实习后发现,许多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专业存在偏见,认为医生是有技术、有学识之人,而护生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只会依附于医疗,使护生觉得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不受尊重和重视,产生了无价值感。
2.1.3升学随着社会对知识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专科生都明白,专科学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需要继续深造,至少要“专升本”。在专升本的过程中也面临压力,有些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无力支付“专升本”的学习费用;有的则不知在“先就业后升本”还是“先升本后就业”之间作何种选择;有的还担心就业后,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缺乏,护士三班倒,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
2.1.4其他参加临床课间实习后护生方知,社会工作中,还有许多人际关系需要处理,如轮转科室带教老师、病人及病人家属、实习生之间等等,人际关系压力由此产生。就业体制的改革,把每一个学生推向市场,护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联系工作。实践机会非常宝贵,有大量知识需要借此机会学习,而工作又不能不找,这就产生了压力。凡此种种,各方面的压力同时大压到了护生的头上,如不及时缓解和消除,势必造成护生的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紧张,时间久了极易造成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损害。
2.2本科护生的压力
2.2.1准备和参加考试曹颖的调查显示,“准备和参加考试是护理本科生的最大压力源”[3]。其结果与其他作者研究相似:考试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应激事件,考试压力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考试压力已成为适学青少年的最大压力源。Clarke的研究也表明护理本科学生的最大压力源是对学习的要求[4]。
2.2.2分配情况学生都把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作为整个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毕业生的择业难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毕业分配情况是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二大压力源。
2.2.3社会对本专业的看法目前,在健康服务体系中,医疗占主导地位。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群众形象差,专业的提高及发展缓慢已成为造成护士短缺的主要原因。
2.2.4其他学习的任务量、时间不足不能想做的事、与其他学生的竞争及不能按时睡眠等也是本科护生的重要压力源。学生目前的经济情况及教师的评价也成为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许多学生来源于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而上学的费用又高,经济问题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师的评价常常与毕业分配密切相关,故也成为学生的一个常见压力源。Admi研究表明:教师的监督及评价与学生的压力水平显著相关。而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其压力源也不尽相同。大一年级的新生,学习的任务量是最主要的压力源。每天的学习内容、考试的出题方式、自己对知识的接受能也成为主要的压力源。由于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医学院校的大门,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与高中异差很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内容与方式。而且这些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都在班级前茅,因而易对新的学习需求产生压力感。在二、三年级的学生中,自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在班级排列也是重要压力源[2]。2.3实习护生的压力
2.3.1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护理专业学生从习惯的校园学习、生活来到医院实习,加之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学生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害怕出现差错,不能将课堂所学的东西有效应用到临床等,造成学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故实习护生的最大压力是“对知识技能的需求”。
2.3.2学校教学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这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目前的许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及考试成绩很好,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及动手能力很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杨新月在《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生进入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学习内容临床已经不用或被淘汰,学与用的差距太大。
2.3.3接触传染病性疾病、每天从事的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被认为是脏而累,而且充满高压力的专业。接触传染病性疾病、每天从事的工作内容成为实习护生的重要压力源[9]。而有研究表明,中国护士有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占59.%[6]。
2.3.4其他临床教师、病人及家属的评价也成为实习护生的一个常见压力源。
3应对措施
应对是人们持续的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人们遇到压力后,常采用情绪调节或压力处理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源[7]。接受现实是学生采用最多的一种应对方式,按学校期望的去做、责备自己也是学生多用的应对方式。梁军林等的研究表明女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人数显著高于男生,因女生具有比男生更敏感、羞怯、好幻想,及遇到困惑不愿意表述等特点[8]。独自想办法解决和试图改变目前的局面也是两个常用的应对方式。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的阶段,多数学生能勇敢面对压力。其他常用的应对方式如与同学或家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寻找更好的方法,看事情积极的一面,与其他处境相同的人比较,以及想曾经做过的成功事例也是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根据Lazarus和Folkman的研究:乐观和寻求支持是人们常采用的应对方式[7]。
4管理对策
个体从生到死无时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通过努力来改变压力环境,保护自身健康与生存的应对活动几乎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和应付压力,以使她们保持心身健康,顺利地完成临床实习、学习。
4.1指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消极的应对方式可增加应激的强度,不利于身心健康。有效的应对是缓解心理应激的关键。Jalowiec将应对方式归纳为八种,包括乐观、支持、自我依赖、勇敢面对、保守、听天由命、情感和逃避。乐观应对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应对方式,其次是支持应对方式。教师应注意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以使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压力。
4.2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计划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减缓学生心理冲突,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要随时向临床教学老师和实习学生了解情况,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实习计划和解决问题,以增加实习效果。如根据临床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增加了手术室及急诊室的实习时间,并可尝试安排专门实习指导教师与临床教师共同完成临床实习指导工作。
4.3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机会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对一些课程进行整合,增加课间及临床实习时间。并可安排学生到临床学习新技术,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动手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自1985年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90余所医学院校开办了高等护理教育,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的反应不同。了解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压力来源,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减轻或缓解心理压力,以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是护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国内已有部分有关实习护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但对于本科实习护生与专科实习护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差异的原因尚缺少相关研究,这是今后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颖向虹等.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491—494
[2]AdmiH.Nursingstudents’stressduringtheinitialclinicalexperience.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97,36(7):323
[3]曹颖戴舒霞.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0,13(3):166—168
[4]ClarkeVA,emporaryNurse,1992,1(3):35
[5]陈梅丽,蔡欣玲等.医学中心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相关因素探讨.荣总护理.2000,5(11):60—69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高护生)是高校学生队伍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个群体,它的特殊性是女生占了99%以上,是真正的女性天下。这些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到青年初期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上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尤其是女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她们的心理特点,发现她们的心理问题,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的Derogafis,L.R1973年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Symptomchecklist90,SCL-90)[1]。该量表在我国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2004级、2005级、2006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组成样本,学生年龄最小16岁,最大23岁,均为女生。共发出问卷2393份,回收有效问卷2305份,回收率96.32%。其中,五年制学生1367人,三年制学生938人。
2研究方法
主试选取学院护理系(2006年5月)专科在校生,分班集体问卷测试。被测学生在统一指导下相对独立完成问卷。时间限定为35~45分钟。收集原始数据整理后,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心理问题检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SCL-90因子均分≥2的人数及百分率,除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症状均较严重。特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各项分别高达46.11%、34.83%、31.24%和33.23%。这表明,高护学生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很高的。
2主要心理问题
从表2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采样对象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2],其中偏执、敌对和焦虑更为突出。这说明高护学生相对一般青年有较多心理健康问题。
三、高护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
1自卑
高护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一般,高考决定了她们只能进入高职高专类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她们自然会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近30年来,我国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应试教育社会氛围。从家长、教师到学生,都是以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为成功的标志。没有进入这一行列的学生,多数会产生一种失败的心理,别人问起在哪个学校读书,往往羞于启齿。二是对高职认识上的误区。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教育类型。目前,社会、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教育还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把职业教育看成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把护理职业看成是低人一等的职业。在加上当前舆论宣传不到位,部分学校办学水平相对较差等原因,造成部分高护生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2焦虑
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部分学生是在家长的压力下来上高职的,自己内心并不愿意;还有些学生是所报志愿未实现,被迫同意调剂到现在学校的;也有些是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而盲目报考的,一到学校才知道与自己原来理解的完全不一样;等等。二是就业压力。在全国范围的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在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面对严峻的人才市场竞争形势,自然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3人际交往错位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护生,自尊心和好奇心都很强。她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一般都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到高职后,这种优越感消失殆尽,便产生了许多人际交往问题。首先,是社会交往萎缩。到了学校,失去了家庭小环境的庇护,再加上自己是高职生,感觉地位低,怕别人瞧不起,就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更重要的是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难艺在现实社会获得满足的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到虚拟的网络社会里。久而久之,沉溺于网络世界的她们更加忽视真实可靠的现实人际关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较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其次,是异往错位。青春后期年龄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到了较强渴望与异往的欲望期。她们渴望有能够亲近、信任她们的异性朋友。但由于感情的冲动性和迷惑性,部分学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少学生还以没有男朋友而感到羞愧,极易诱发品德心理问题,极个别的学生可能由感情问题产生自杀念头。再次,是师生交流障碍。高护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等水平,常被被老师忽视、指责或排斥,因而或多或少地形成了师生间的不信任、敌对和疏远的心理。这种心理很自然地带到了高职学校。还有就是高职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少数老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也是产生师生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前提是了解、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解。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定期发放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教师一对一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等等。在较深入地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举办心理教育讲座、设立专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班级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员等等。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第一,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创造一个赏心悦目、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第三,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形成团结、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和勤思、博学、活用的学风;加强班风建设,严明班级纪律,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荣誉感。第四,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利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讨论有关热点问题[3]。通过一系列文化环境建设,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3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
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的心理。学校应为毕业生就业配备心理辅导员,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心理定位。心理辅导员可以为毕业生设计兴趣、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测试表,通过对毕业生状况逐条分析和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对自己的职业也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定位。通过这类测试,为学生提供职业心理定位的服务,学生可以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学习中拾遗补缺,找工作时能沉稳应对。就业心理辅导员还可以向毕业生介绍求职心态调整和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开设就业形势指导课,请知名人士做专题讲座等。同时,给毕业生配备就业心理辅导员,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
参考文献:
一、护理专业的教学
(一)课堂教学
护理是集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特点在于护理专业知识、自主性和对护理的承诺及责任感。根据各专业课的特点,将德育教育寓于各教学学科中,从入学第一天起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热爱病人的深厚感情,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爱心。结合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专题教育激发学生对护理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护理学科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造就一批临床护理专家。
为适应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教学中要克服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的预习、讨论时间,大胆提出质疑、设想,然后综合分析。教师根据护生的有效思维,结合临床系统讲解。同时为配合课堂教学,除设立护理示教室外,还需设立整体护理模拟病房,病房内配备有模拟病人和病床、各种仪器及器械,同时配有各种用物和各种护理表格,如病人入院评估表、住院评估表、护理计划表以及健康教育表、出院评估表、出院指导表等等。另外,教师还准备有典型病例的标准护理计划,以引导式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分组进入模拟病房作情景设置、角色扮演,让护生分别体验病人、护士及病人家属。
改进护理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课程都不可能“几年一贯制”,每个学期的教案讲义内容要不断补充大量新内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技术应引入课堂,在教学中改变单一的以体现语言为主的"逻辑-演绎式"教学线索,发展为讨论式、指导式,开展科学思维教学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整合过程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除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外,还要下大力气研究教学方法;不仅研究自己讲什么内容,还要研究学生知道些什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使之成为教学质量的指示器和助动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给自己提出以下问题:我教的学生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他们在知识、情感、能力素质上有哪些缺点?他们是否愿意奉献于护理专业?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新生活的考验?以及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顽强的意志?教学中如何弥补缺点、发扬优点?教师应具有为护理教育献身的精神,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被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统一体。教学中既有民主风范,又有严格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理教师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知识创新的艺术家。
(二)模拟临床教学
模拟临床教学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重要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工作
课程准备
根据学生实习的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准备教学课程,包括护理操作、查体、沟通、病历书写等。
教学资料的准备
尽量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料,包括以往学生书写的护理病历,练习护理操作的用物,查体的录像带等。
教学环境的准备
为学生创造一个教学设备齐全、与临床实际距离为零的模拟实践场所。
2、带教形式
讲授技巧:讲授中要做到语言精练、口齿清楚,条理性及逻辑性强,能运用各种声调,语言幽默,态度和蔼,并及时对学生的反馈作出反应。
演示:有些知识光靠讲授仍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还需进行演示,如护理操作的过程、体格检查的手法、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等。在演示时教师要做到动作熟练、手法准确、表情自然。在学生演示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手法错误,但在学生练习与病人沟通时出现的错误,在交谈之后,回到示教室再给予纠正。
讨论:讨论护理病历、护理诊断的书写是否正确;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的制订是否恰当,是否适合病人;护理评价是否及时等问题。师生一起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毕业生产实习
带教过程及安排:学生在实习期内要求熟练掌握16项临床常见护理操作、全身体格检查、完成1--2份完整的护理病历、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病人护理病历的书写。课堂教学教师应与临床带教教师及时沟通,统一观点和思想认识,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的问题环境,使学生处于课堂和临床实际相统一的教学环境中,这是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首要条件。
二、护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写作分析
写作分析要求学生具备定义、描述、概括、资料分类、综合及评价等能力,通过写作分析作业的评估反馈,判断其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首先,写作的内容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临床日志、护理计划、典型案例、社会问题、卫生保健及伦理问题等。要选择具有明确观点或就某一问题有相互对立或道德两难观点的文章及病案,以便能引起学生间价值判断或认知结构上的冲突,促使他们就自己支持或反对的观点阐述理由,体现其认知结构和内在价值观。其次,写作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写作时要求主次分明,具有整体性、概括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提出更具情境化的观点或见解,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不应太看重学生的写作结论,而应注重他们得出结论的分析、推理、判断过程以及所持的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21世纪护理人才整体素质提高的标志,护理知识的传授与受教育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代护理教育的一个崭新的重要内容。护理学科中的批判性思维是对护理问题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过程,从而实现认识层次的飞跃。护理教育过程不仅是让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更是让学生获得确定健康和疾病之方法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在特定的健康、疾病问题情景中进行严密求实的质疑能力和分析推理技巧,在解决病人各种潜在生理、心理、社会等问题的方法中选择最佳途径,并评价其是否有效。
(三)口头表达
采用Delphi法的样本估计方法,即样本含量为护理专家20~50人为宜,考虑到样本回收中的遗失和无效问卷及专家分布平衡性,于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各选取12人,即共选取专家48人。专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咨询。入选标准:护理教育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从事护理硕士教育3年以上;护理管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担任科护士长及以上职务,从事护理管理工作5年以上;临床护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科护士,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临床带教5年以上;临床医疗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副高以上职称,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0年以上,从事硕士教育3年以上。
1.2方法
1.2.1专家咨询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各1人,临床护理专家及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各2人。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总结、分析,初步构建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并根据该框架设计出包括9项一级条目及28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为保证问卷各条目表述清晰、合理,选取护理教育专家、管理专家及临床护理专家各2名对该问卷进行预试验,并根据专家意见增加、删除、合并部分条目,修改部分条目表述方式,最终形成包括8项一级条目、27项二级条目、70项三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本次咨询问卷共分为3个模块,第1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第2部分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咨询表,第3部分为专家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调查表。问卷采用结构式问卷,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用Likert5级评分法描述,具体分为“5=很重要,4=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很不重要”5个等级。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现场发放的方法发放和回收咨询问卷,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在发放下一轮问卷时反馈上一轮情况,以便专家作出准确的判断。每个条目只能选择一个分值,并根据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1.2.2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双人平行录入Epida-ta3.1,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均数、标准差、权重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积极程度由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系数(Cr)由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Ca)、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Cs)共同决定,Cr=(Ca+Cs)/2;专家协调系数由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
2结果
2.1专家积极系数
本研究共发放两轮问卷,第1轮发放问卷48份,第2轮45份,分别回收45、43份,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
2.2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第1轮专家咨询中Ca=0.80,Cs=0.83,Cr=0.82;第2轮专家咨询中Ca=0.90,Cs=0.83,Cr=0.87,两轮专家权威程度均较高。
2.3专家协调程度
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专家意见协调性好,结果可取。
2.4咨询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为包含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在德尔菲专家咨询过程中,研究者使用调查问卷对特定主题进行两轮咨询以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直至专家组成员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专家的选择是利用Delphi法进行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选择的专家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既有来自于培养单位的专家,又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所有专家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包含了在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领域,说明专家不仅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且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且每轮均有多名专家对各条目提出建设性意见,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70为可接受;权威系数>0.80则说明专家对咨询内容具有较高把握。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及0.87,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变异系数、肯德尔系数(Kendall′s,W)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的意见越趋于一致;肯德尔系数介于0~1,肯德尔系数越大,表示专家一致性程度越高,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协调系数经检验后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果可取。本研究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指标体系的认同程度已趋于一致,且结果可信。
3.2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的持续性发展与时代要求
临床实践能力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平均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时,美国学者Hamrice等认为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直接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专家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询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7种核心能力,且反复强调“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在荷兰,临床护理能力亦是护理高级实践者的首要核心能力。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全球临床护理呈护理专科化发展趋势,对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要求同时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护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级护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要胜任护理岗位,临床实践能力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这亦是其他能力的基础。此外,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临床实践能力是保证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出现各种护理新技术和新知识,护理科研者、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都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保证护理科研、教学、管理不与临床脱节。由此可见,无论是“科研型”或是“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均为其首要能力,这不仅是专业本身的要求,更是进一步进行护理科研、管理、教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中评判性思维能力权重值仅次于临床实践能力。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意义更加凸显,其不仅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亦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护理教育专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而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教育、管理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对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本研究中专家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中护理科研能力位居第三,与国内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早在1990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指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4年亦提出,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应能够起到临床护理专家的作用,能够协助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工作。国外学者认为科研能力应是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尤其对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科研能力应是其必备的第一核心能力。在我国以往研究中,护理科研能力并未得足够的重视。
2011年护理学被列入国务院学位办新修订学科目录,成为一级学科,使护理学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护理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护理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护理学才能进一步发展。而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护理人才有必要亦有责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领护理同仁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所得出的结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因此,专家均认为临床科研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并对其做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与以往不同的是,专家认为“获取信息能力”及“科研选题能力”更为重要,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进行临床科研的基础,而科学的科研选题则是整个科研探索的起点,选题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更决定了科学研究的结果和价值。本研究中护理管理能力的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部分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以及国外对护理高级实践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工作锻炼、专业培训而逐步成长,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本人身心机能条件和社会实践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需要管理者经过一定管理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特有基本素质。因此,为了培养护理管理领域人才,国外较早开展了护理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其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方式。但国内护理管理能力的培训暂未形成体系,存在培训内容不统一、培训机构层次不一等问题。且护理管理培训对象多为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两个层次,未见针对培养或提高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培训。而护理硕士研究生大多临床经验欠缺,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或是刚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来说其主要职能仍旧为临床实践者,同时肩负着临床科研、教育咨询的任务,故对其管理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二级指标中“领导能力”的平均期望值亦较低。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护理人才,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亦将成为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护理管理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一,但相较于其他核心能力其权重较低。
【Keywords】nursesthespecializedmanagementspecializedvalue
【Abstract】tonursethesuperintendenttobesupposedtotakealong-rangeapproach,todaretoabandonsomerepetitions,unnecessarily,theuselessthing,setsasidethemanagementthespacefreshlytobuyin,practical,thebeneficialthing,portraysthespecializedimage,enhancesthespecializedquality,manifeststhespecializedvalue.
管理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社会发达的程度越高,行业发展的速度越快,管理就越重要。今日的护理实践,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事业,也已迅速进展,将传统的护理服务与新的护理知识体系及新的护理技术融为一体,使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展现。因而,怎样在管理活动中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使护理事业跃上一个新的高度,是护理管理者应关注的问题。
1传统管理对护理专业价值的制约
1.1管理理念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社会对护理服务需要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同时,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从单纯服从转向多元思维,实现自我价值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使管理者感到一些曾经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难以继续发挥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传统的管理理念对管理人员的思维影响已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每个人在管理实践中仍用某种“过去的、经验的”观点指导着自已的行动。有学者提出:护理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指导思想的转变,一种观念的转变。
1.2管理方式的问题:过去管理者的工作是告诉人们做什么,并监督这些命令的执行。这种管理方式,是管理的初级阶段,护士会感到管理者关心工作本身胜于关心完成工作的人。这种重事不重人的管理,今在不知不觉中用自身的话,言行为给护理人员传递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信息。
1.3管理体制的问题:过去是集权式管理,不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参与感,使她们感到自己更象一架操作机器。
2专业价值的体现方式
2.1护理服务价值的体现:护理服务价值的核心是“态度”,护士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是至关重要的。
2.2护理知识价值的体现:护理人员是知识分子这一观念并未被社会广泛认同,护理知识价值未充分体现在护理活动中。护理重点应放在协助及指导病人的症状减轻处理,使病人减少依赖性。增强自我照护能力等。护士应学会如何同病人进行沟通,使病人能从理论上得到满意的答复,才会树立护士的知识形象。同时,护理论文,护理科研的展开,护理期的繁荣等都是护理知识价值的休现。
2.3护理技术价值的体现:护理服务是一种技术,一方面存在于和治疗有关的操作中;一方面是存在于护理过程中的技术。可以充分体现护理技术的价值。
2.4护士素质的体现:在护理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护士个体在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让服务对象对护士进行评价,是她们对自我价值认可的最佳方式之一。
3对策与思考
3.1变革观念,跳出护理看管理:一个行业的腾飞,必须有有效的管理做保障。管理者思路要开闷,意识更超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比完成工作的质量更重要,护士对职业规则的理解比她在工作中补动服从更重要,护理管理者的超前意识比制度的补充完善更重要。
3.2以人为本,重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中研究护士的要求,了解护士的要求,尊重护士的要求,满足护士的要求,将关心人与关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考虑管理方式,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38.5±23.4)岁。其中中毒2例,全身多发伤1例,因房屋倒塌致全身多处挤压伤1例,药物引起者1例,酒精中毒1例,恶性肿瘤患者1例。均符合RM致ARF的诊断标准:①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史并伴有肌无力、肌痛、尿量减少的表现。②血清CPK值急剧升高至正常值的5倍以上。③BUN、Scr进行性升高,伴有高钾、代谢性酸中毒等。本组患者血液净化前实验室检查:血BUN(24.14±10.03)mmol/L,Scr(720.71±276.30)μmol/L,CPK>8000U/L,Scr(729.29±844.84)U/L,AST(1461.71±1517.48)U/L,K+(5.11±1.50)mmol/L。
1.2方法在进行血液净化前先做血液常规项目检查,根据病情确定予以血液透析滤过合并血浆置换或单独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浆置换采用简易膜式置换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浆置换器。本组1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合并血浆置换法,其余6例均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机器为瑞典金宝公司及德国费森尤斯公司血滤机,德国费森尤斯AV600血滤器,碳酸氢盐置换液。血液透析滤过选择前稀释,4h/d,置换液大于30L/次,并根据水肿情况决定超滤量,待病情稳定后改为3次/周,直至病情好转。
1.3结果1例酒精中毒患者治疗及时,痊愈出院;2例中毒患者及1例多发伤患者好转出院;其余3例ALT、AST、CPK、BUN、Scr均有显著下降,但因病情严重未能好转,最后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二、护理
2.1血液净化前的护理①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因为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率极低,患者对此病一无所知,担心疾病的发展及愈后;加上肌痛、肌肉肿胀及注水感、黑色尿,患者会感到极度的恐惧。本组7例患者均存在恐惧心理,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了疾病的原因、诱因及愈后,消减了他们的紧张焦虑心理,能取得他们的配合。②环境准备:透析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30~60min,操作前半小时没有清扫工作,湿度<60%,以避免影响机器运转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卫生。③用物准备:搭好管路,做好机器的准备,备齐抗凝剂及抢救药品,同时准备好氧气及监护仪。④血管通路的准备:选择较粗的血管,一般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单针双腔导管并留置。本组3例患者选用股静脉插管,4例患者选用颈内静脉插管,插管后流量佳。
2.2血液净化过程中的护理①在确保血流量通畅的情况下,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一般为平卧位。②根据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抗凝剂及其用量,同时监测出凝血时间。本组1例因出血行无肝素透析,其余6例均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③严格无菌操作,根据操作步骤上机,并根据病情设置各参数。④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各压力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种报警。本组1例行无肝素透析患者,予每30min0.9%Nacl冲洗透析管路,一次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静脉压及跨膜压急剧增高,发现透析器凝血,予以更换透析器。其余患者使用抗凝剂后均无凝血现象。这点至关重要,观察各压力变化并及时处理,可以避免凝血现象的发生。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的变化并作好记录,尤其是注意血压的变化。低血压造成患者的不适,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频繁,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时处理。本组1例患者在一次透析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血压下降,立即予补液,按医嘱予以贺斯、白蛋白注射,血压仍不能维持,后又予多巴胺微泵维持,血压才转稳定。⑥皮肤的护理,由于肌痛、肌肉肿胀及注水感,患者不愿翻身,容易导致皮肤破溃。因此加强翻身极其重要,必要的时候按医嘱给予镇痛药,抬高肿胀侧肢体,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本组3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肢肿胀、疼痛,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无一例出现皮肤破损。⑦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2.3血液净化后的护理①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②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③作好导管的护理,每次用肝素(1ml=2mg)封管后妥善包扎固定。④做好知识宣教。高热的患者可给于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根据病情碱化尿液需大量饮水的患者,应避免水中毒,同时指导其注意保持留置双腔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1.1病原微生物污染目前,艾滋病(HIV)、乙肝及病原携带者、梅毒等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命和健康,论文经常接触血液或经常被锐器刺伤的医务人员HBV感染率比一般医务人员约高2倍[1],感染乙肝的发生率为2%~4%,感染丙肝的发生率为3%~10%,感染HIV的发生率为0·2%~0·5%[2],护理人员所使用的医疗用品几乎都接触病人,而且有的频繁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物品,在处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HIV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我国护理人员同样面临着职业暴露的危险,产科护士由于接触产妇的恶露、羊水和血液而被感染;急诊护士往往在患者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在时间上不允许护士先进行自我保护;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液机会多,经常接触手术刀片、缝合针和各种利器,加上术前刷手造成皮肤保护层的破坏,易形成皲裂,为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入提供门户;供应室护士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发生损伤和感染。
1.2化学危害大部分化学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易挥发等特点。如甲醛、戊二醛、臭氧、过氧乙酸等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及上呼吸道均有刺激作用。消毒剂污染空气后可引起头痛、鼻炎、皮肤过敏、哮喘等。如环氧乙烷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损害作用;甲醛在高达20mg/m3时,接触者可有食欲不振、头痛、心悸等不适[3];另外,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异味气体,它们与消毒剂一起形成混合气味产生综合作用,长期慢性接触后会产生致癌、致敏、致畸作用;病人为了治疗疾病不得已才使用的药物,而护理人员必须接触,从而造成对护理人员的伤害。硫酸镁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较好药物,但正常人在经常接触后则导致局部肿胀、头痛、心悸等;抗肿瘤药物和介入治疗的开发和利用,使更多的护士直接接触化疗药,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可进入人体,护士出现血细胞下降、头晕、咽痛、月经不调、脱发等。护士职业接触的抗肿瘤药对自身淋巴细胞DNA有损伤作用,DNA断裂增多、免疫力下降、造成怀孕护士胎儿致畸作用。
1.3物理性危害频繁接触紫外线,易引起皮肤瘙痒、红斑、过敏、眼炎、角膜炎,甚至可诱发皮肤癌。在医院中因为地板湿滑,尤其在紧急情况下抢救病人导致护理人员滑倒;医院内发生的针刺和锐器损伤;医院用氧,包括高压氧治疗,安全如没有得到必要的养护和重视,也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1.4职业性劳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普遍存在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问题。这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弯腰动作多、劳动强度大、站立时间长、低头工作多且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等有关。另外,目前患者有病种、文化层次、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关系的差异,他们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及护理过程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加之人们自身利益保护观念的加强,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产生护患矛盾和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精神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
2分级控制
2.1个人防护控制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如可通过讲座、培训、知识测验、印发资料等途径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措施落实到位,还应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如加强对眼睛、面部、呼吸道及手部卫生的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大小适中,穿戴舒适,不妨碍治疗和护理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合理调整,灵活安排护理人员工作,缓解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正确指导护理人员调节情绪,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保持旺盛精力,心情愉快,使工作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工作中避免徒手进行注射器毁形,如不慎发生锐器伤、刺伤,应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血液,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2%碘酊或75%酒精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严格报告登记制度,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率。如HIV感染后2周~3个月为窗口期,因此,暴露后当时、暴露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是否感染,并依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推出的时间,4h内服用高效抗爱滋病毒二联疗法,严重暴露用三联疗法,可使HIV感染危险性降低79%;HBV暴露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尽早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4]。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4年对全校22岁以下护理专业学生共546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三年制大专246名,五年制大专300名,年龄16岁~22岁,平均年龄19岁。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价值观取向、职业态度、生活经济状况与需求、对护理专业学习的兴趣与意识四个方面设计问卷,共有问题21题。发出问卷551张,回收545张,回收率99%,有效率100%。
2结果
2.1价值观方面结果显示:当问及“希望得到大专文凭的目的”时,有81%的护生选择掌握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有76%的护生选择不损害集体利益情况下,同时兼顾个人利益,分别有48%及49%的护生选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及多奉献、多索取;当问及“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时,依次选择是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温暖的家、有文化、有知识、收入可观、生活富有、事业成功、受人尊敬。
2.2职业态度方面职业态度结果显示:护生同时有职业自豪感和学习紧迫感,三年制大专护生有学习紧迫感。
2.3生活、经济状况及需求生活、经济状况及需求结果显示:当问及“最欣赏的生活方式”有48%护生选择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有79%护生不满足本地医院现有的经济收入,有69%的护生希望老师及学校在生活与政治上多关心。
2.4对护理专业学习的兴趣与意识对护理专业学习的兴趣与意识,结果显示:77%护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应把专业知识努力学到最好,以便选择最理想的医院。当问及“你选择医院还是医院选择你,你对未来可否有信心”时,有66%护生表示乐观。
3讨论
3.1护生将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价值意识充分融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使的现代护生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淡化,但她们并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形成了集时代特点和职业特质的新世纪青年女性的价值观念。问卷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追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奉献与索取的统一,并且认为个人价值与知识层次有关,将掌握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作为获得学历的目的,同时不同年龄的青年将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依次选择是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温暖的家、有文化、有知识、事业成功、受人尊敬,特别是三年制大专的护生,年龄18岁~22岁,面临婚恋阶段,如何帮助她们正确处理学习、工作、婚姻恋爱、三者的关系是此阶段护生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
3.2护生同时有职业自豪感和就业紧迫感[1]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社会地位的提高,使护生不再为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自卑,但学科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相应提高,学历要求的提高、人事制度的改革、大批毕业的护生得不到及时的就业,使在校的护生明显的感到就业的危机。如何将危机感转化为护生健康发展道路上的积极因素成为教育者、管理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3.3追求个性化精神生活,渴望得到关心理解问卷结果表明: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生活是大多数青年人欣赏的生活方式,虽然不满足紧迫的学习环境,平时她们性格活泼,喜欢时尚,渴望学校、老师多给予关心理解。由此说明,教育者、管理者必须注重在校护生的精神世界,营造适合她们健康发展的心理氛围。
4对策
4.1培养护生责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是学业、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组织护生参观医院,面对面了解患者的痛苦,诱发她们的责任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举办“畅谈梦想”晚会,使护生在从学校走上社会、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加强责任意识,为护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者要在护生中创导温暖的学习、生活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人生态度,使她们从沉湎于传统女性思想中走出来,担负起对学业、对患者、对医院、对护理事业的责任。鼓励护生积极参与医院实习,面对面护理患者,培养其职业道德感。将责任意识贯穿在护生成长的全过程,是从护生—护士成功转换,实现岗位奉献,岗位成材的关键。
4.2激发护生学习的竞争意识[1]在竞争中求发展,满足青年渴望成材的愿望。在人才的培养上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激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2]、换位式教学[3]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励护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和谐发展。
4.3引导护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自由驰骋的空间知识、兴趣多样化会成为共同学习、相互倾诉的交流空间,引导护生的创新意识,及时了解护理前沿动态,增强向新护理领域探索的自觉性,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护士打下成功的基础,迎接新的挑战,创造美好未来。
4.4强化教育者内部服务意识[4]护生—护士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育者的培养、支持、帮助和正确引导。定期与护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重视合理需求。护生常常会因贪玩、上网等原因,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教育者应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使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被信任、被尊重、被关心、被理解。护生—护士的成长过程是连续的过程,也是教育者、管理者对其进行培养塑造的关键时期。教育者、管理者必须注重培养她们的发展性和连续性,进行分阶段、有计划、定目标系统培养,为护生—护士健康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具有知识、技能、爱心的21世纪的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肖爱军,徐虹.根据护士的年龄段特点分层进行教育培训的实践[N].护理学报,2006,13(4):8081.
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写道:“精确地说,企业的目的只有一种:创造客户。”客户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领先取得成功的顶尖公司,如在线书商亚马逊、汇丰第一直通银行,已经论证了以客户为核心的明显优势。客户关系管理能够让一个企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改善盈利能力的同时培养内部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给公司经营持续注入活力。
一、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界定
(一)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基于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以买方需求(物质的和心理的)为决策的出发点,进行客户识别和细分,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发展和保留同客户的关系,进而获得长期的客户价值的一种竞争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实施可以达到差异化或市场集中的目的。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竞争战略的原因还在于它涵盖了技术、营销、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商业策略和企业文化。迈克尔·波特曾指出:“战略可以造就出好客户,公司可以影响某些客户的特征使之对自己有利——公司还可以改进产品与服务以帮助某类客户节省资金和时间——制定战略可以看作一种造就好客户的方式。”这就是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战略必然性。
(二)大客户管理的重要地位。大客户是市场上卖方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客户,大客户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重点,是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的一种策略性的管理方法。随着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实施,大客户在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大客户管理在客户关系管理战略中处于主要地位是由于大客户是企业盈利的主要贡献力量。公司80%的成长、销售和获利来自20%的客户(即我们熟知的二八原则),即说明了大客户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供应商(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对所有的客户不能平均施力,一定要区分谁是战略性重点客户,也就是大客户。
什么是大客户?目前,业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定义,是指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频率高、需求数量大、利润率高,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关键客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考察和评判大客户的重点,不是其一次购买的数量,而是其是否忠诚于企业的品牌。因为客户忠诚度越高,双方的关系就越紧密,对企业品牌的贡献就越大。
二、如何通过大客户管理赢得竞争优势
(一)大客户管理的管理模式。重点在于供应商在大客户管理中建立一个高效的工作平台,以实现与大客户持久的双赢。这是大客户管理的战略管理能力及竞争优势。典型的大客户管理模式框架;
(二)建立大客户管理组织。按照帕累托“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理,建立大客户管理组织的战略意义就在于:增加供应商的收益,保持供应商的稳定发展;维系客户的忠诚度;利于供应商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实际运作涉及供应商组织的各个层面,因此各职能部门均要树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积极配合大客户管理组织的工作。
(三)大客户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点事项。业务流程是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销量和客情。
1、客户管理战略的制定:如分级管理等。
2、大客户服务战略的制定:服务创造价值;降低服务成本。
3、订单管理、仓库管理、运输和库存管理等。
4、员工招聘与选拔、培训。
5、大客户信息与知识管理(也包括竞争对手信息收集与分析;供应商自身资源分析)。
(四)大客户管理的绩效薪酬设计
1、通过大客户管理团队绩效指标与绩效考核,与企业的关键能力相连接,确保组织具有不断提升的竞争力。
2、绩效指标体系与薪酬设计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相互协调原则、适度性原则以及动态适应性原则。
常见的考核指标有:①销售额/量;②利润率;③应收账款周转率;④销售增长率;⑤销售预测准确率;⑥客户满意度;⑦产品市场占有率;⑧新客户获得率;⑨客户留住率;⑩订单及时率/准确率。除此之外,还有业务人员考核表等。绩效与薪酬相匹配的常见模式有:①年薪制;②销售提成制;③员工持股制。
三、我国企业大客户管理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大客户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渠道网络,并在市场中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供应商在大客户管理中遭遇尴尬处境,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对大客户的营销行为与企业战略脱节。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很多企业的大客户管理仅仅停留在营销战术行为上,没有上升到企业战略行为的高层面上来,更没有将对大客户管理的经验转化为企业必备的战略性营销管理能力。
那么,如何将大客户管理理念转化为大客户管理能力呢?首先,企业家与管理团队要有大客户管理的战略意识与思维,并将这种意识与思维传递到全体员工身上。企业上下达成共识,使大客户管理战略与企业文化相支持,提高大客户管理的执行效果;第二,需要制定大客户管理的愿景与战略目标,并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大客户管理策略与行动计划;第三,大客户不是独立于整个企业战略和经营计划之外的,要建立基于战略的大客户选择标准,要制定具体的大客户发展计划,而且这种计划要跟整个企业的其他经营发展计划相匹配。
(二)缺乏组织与流程变革的支持。大客户管理要求组织与流程设计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来决定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与流程,建立客户驱动型组织。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组织是金字塔式的职能结构,主要是以权利而不是客户来驱动组织的运行。而且,许多企业研、产、销脱节,职能部门与销售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大客户管理的推行自然会遇到组织与流程的障碍。
要克服这些障碍,企业内部组织与流程体系需要做以下变革: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大客户职能管理部门,为大客户管理提供组织支撑;第二,建立基于客户管理流程的跨团队、跨职能的大客户支持小组,以迅速调集与配置企业资源,来满足大客户管理的需求;第三,要为大客户重新整合现有的流程。建立面向客户的而不是面向权利传递系统的流程,追求协同效率和效果最大化;第四,大客户管理需要基于内外价值链的一体化运作,建立研发、制造、营销统一于获取、维持、深化客户关系的主价值链,将大客户需求转化为内部业务责任。强化研、产、销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体化运作,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共享,通过并购重组或股权交易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策略联盟与合作,实现外部价值链的协同。
(三)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大客户管理模式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大客户的素质与能力。大客户经理要扮演“工程师+销售员+领导者”的角色。在很多时候,大客户经理角色模糊、职业化能力不足,这是目前国内企业推行大客户管理的最大障碍。
企业要培养优秀的大客户经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寻找具有潜在素质的大客户经理,建立大客户经理的素质模型;第二,要为大客户经理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依据其潜能和组织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开发;第三,建立基于大客户经理绩效特点的业绩评估体系;第四,对大客户经理进行持续有效的激励;第五,提升大客户经理在组织中的地位;第六,强化组织对大客户经理的控制,需要加强其对组织的认同感。
(四)大客户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系统管理能力短缺。大客户管理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尤其是CRM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客户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它需要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基于大客户营销的经营计划与预算系统;其次企业应建立基于客户的内部沟通系统、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系统、业绩衡量系统。如果没有这些系统的支撑,企业的大客户管理就会出现孤军作战的局面,无法形成整体面向大客户的服务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旅游产业日渐成熟,新形势下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旅游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研究环鄱阳湖区旅游业升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产业价值链研究
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Peter Hines将价值链概念延伸至产业总体范围,将顾客和原料供应商纳入价值链;郁义鸿(2006)认为产业价值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链条;潘成云(2001)认为,产业价值链是指以某一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企业的集合。
二、旅游产业升级路径概述
借鉴Humphrey和Schmitz的研究观点,同时结合旅游业的特性,提出构建旅游业升级路径来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即:旅游工艺流程升级、旅游产品升级、旅游产业功能升级和旅游链条升级。
(1)旅游工艺流程升级是指通过提高旅游链条中某环节的工艺流程效益,来达到超越竞争对手的目的。
(2)旅游产品升级是指旅游价值链各环节创新旅游产品的功能、品种、形式等,提高单位旅游产品(服务)的附加值。
(3)旅游产业功能升级是指通过重新组合旅游价值链中的优势环节,剥离原有低价值链环节,强化核心业务。
(4)旅游链条升级是指从一产业链条转换到另一产业链条的升级方式。
三、环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
1.价值链协同性较低
旅游价值链的优势是通过各环节的协同合作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因此任何一环的缺失或不协调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当前,环鄱阳湖区旅游价值链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节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各环节整合在一起协同效应优势尚未很好发挥。
2.产品开发创新不足
虽然环鄱阳湖区旅游产品数量很丰富,但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高品位、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品,大多是“舶来品”,参与型、体验型的高端休闲旅游产品较少。
3.产业核心环节薄弱
旅行社是旅游价值链上的核心,它将旅游价值链各环节串联起来,承担着旅游全过程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环鄱阳湖区旅行社的竞争力较弱,共有58家旅行社,不能发挥核心环节的龙头带动作用。
4.产业扩张力度不够
综观旅游发达区的成功经验,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是放大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迅速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环鄱阳湖区旅游业在产业扩张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扩张的规模均远落后于旅游发达区。
四、环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的对策
针对环鄱阳湖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旅游产业升级路径,提出推进其升级对策。
1.流程升级:建立紧密合作机制
环鄱阳湖区旅游主管部门应坚持“政府主导”,运用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建立旅游业紧密合作机制,来协调旅游价值链的各环节有序发展。创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体制,强化领导协调能力,将与旅游密切相连的行业组织起来,形成综合的产业调控能力。
2.产品升级:打造创新产品体系
一方面,环鄱阳湖区应对现有产品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现有旅游产品体系进行深度开发,提升原有旅游产品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等。
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各地的资源特色优势,推出全新旅游产品。开发高端休闲旅游产品,增加产品的互动性、体验性,满足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
3.功能升级:强化产业核心环节
环鄱阳湖区应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行社,以强化旅游价值链核心环节,提升整体竞争力。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依托型产业,信息成为沟通旅游供给和需求的重要平台,网络将“食、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为旅游者提供一条龙的高效服务。开展网上业务外包来强化优势环节,是现代旅行社的发展趋势。
4.链条升级:全面扩张价值链
旅游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同时旅游业涉及的多数产业属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一些行业已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环鄱阳湖区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旅游业的扩张,协调与关联行业的融合发展。选择一批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集团开展多元化经营试点,通过典型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来推进全省旅游业多元化进程。例如,华侨城集团,在锦绣中华取得巨大成功后,又建造了世界之窗、欢乐谷和中华民俗村,形成四大主题公园系列,在中国主题公园领域取得了绝对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57-59.
[2]黄敏.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产业价值链构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50-53.
随着旅游产业日渐成熟,新形势下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旅游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研究环鄱阳湖区旅游业升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产业价值链研究
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提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peter hines将价值链概念延伸至产业总体范围,将顾客和原料供应商纳入价值链;郁义鸿(2006)认为产业价值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链条;潘成云(2001)认为,产业价值链是指以某一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企业的集合。
二、旅游产业升级路径概述
借鉴humphrey和schmitz的研究观点,同时结合旅游业的特性,提出构建旅游业升级路径来推进旅游产业升级。即:旅游工艺流程升级、旅游产品升级、旅游产业功能升级和旅游链条升级。
(1)旅游工艺流程升级是指通过提高旅游链条中某环节的工艺流程效益,来达到超越竞争对手的目的。
(2)旅游产品升级是指旅游价值链各环节创新旅游产品的功能、品种、形式等,提高单位旅游产品(服务)的附加值。
(3)旅游产业功能升级是指通过重新组合旅游价值链中的优势环节,剥离原有低价值链环节,强化核心业务。
(4)旅游链条升级是指从一产业链条转换到另一产业链条的升级方式。
三、环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
1.价值链协同性较低
旅游价值链的优势是通过各环节的协同合作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因此任何一环的缺失或不协调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当前,环鄱阳湖区旅游价值链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节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各环节整合在一起协同效应优势尚未很好发挥。
2.产品开发创新不足
虽然环鄱阳湖区旅游产品数量很丰富,但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高品位、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品,大多是“舶来品”,参与型、体验型的高端休闲旅游产品较少。
3.产业核心环节薄弱
旅行社是旅游价值链上的核心,它将旅游价值链各环节串联起来,承担着旅游全过程的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环鄱阳湖区旅行社的竞争力较弱,共有58家旅行社,不能发挥核心环节的龙头带动作用。
4.产业扩张力度不够
综观旅游发达区的成功经验,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是放大旅游经济辐射效应,迅速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环鄱阳湖区旅游业在产业扩张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扩张的规模均远落后于旅游发达区。
四、环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的对策
针对环鄱阳湖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旅游产业升级路径,提出推进其升级对策。
1.流程升级:建立紧密合作机制
环鄱阳湖区旅游主管部门应坚持“政府主导”,运用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建立旅游业紧密合作机制,来协调旅游价值链的各环节有序发展。创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体制,强化领导协调能力,将与旅游密切相连的行业组织起来,形成综合的产业调控能力。
2.产品升级:打造创新产品体系
一方面,环鄱阳湖区应对现有产品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现有旅游产品体系进行深度开发,提升原有旅游产品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等。
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各地的资源特色优势,推出全新旅游产品。开发高端休闲旅游产品,增加产品的互动性、体验性,满足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
3.功能升级:强化产业核心环节
环鄱阳湖区应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行社,以强化旅游价值链核心环节,提升整体竞争力。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依托型产业,信息成为沟通旅游供给和需求的重要平台,网络将“食、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为旅游者提供一条龙的高效服务。开展网上业务外包来强化优势环节,是现代旅行社的发展趋势。
4.链条升级:全面扩张价值链
旅游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同时旅游业涉及的多数产业属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一些行业已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环鄱阳湖区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旅游业的扩张,协调与关联行业的融合发展。选择一批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集团开展多元化经营试点,通过典型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来推进全省旅游业多元化进程。例如,华侨城集团,在锦绣中华取得巨大成功后,又建造了世界之窗、欢乐谷和中华民俗村,形成四大主题公园系列,在中国主题公园领域取得了绝对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57-59.
[2]黄敏.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产业价值链构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