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08:38: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接口测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211-04
Abstract:Motivated by compressing the model of component through slicing technique, this paper employ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onents. Then it proposes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function dependence graph for component system, which is made of a test driver node and some extended component nodes. Finally, by an example, it demonstrates that this method could not only decrease the size of the state space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for testing generation, but also guarantee the comprehension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interface testing for JavaBean components while applying the method of interface mutation testing based on model checking.
Key words: model checking; interface mutation; slicing technique; function dependence graph
模型检验技术作为一种形式化验证方法,以其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硬件、通信协议的分析与验证等许多领域,它通过穷尽地搜索有限状态系统的状态空间,从而判定系统(模型)的每一个状态是否满足给定的性质,并且总会以“是”或“否”为结果而终止[1]。目前,利用模型检验技术进行测试用例生成的研究也十分活跃,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同时,随着程序模型检验工具的诞生,一些将变异测试方法与程序模型检验工具相结合并生成测试用例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一定进展[3]。
尽管模型检验技术在自动化方面具有许多优点,但它是采用穷尽搜索系统空间的方法对所给定的性质进行验证,因此,对并发系统而言,其状态数往往随并发分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这样就产生了“状态空间爆炸”(state-explosion)问题[1]。对于基于模型检验的变异测试来说,当对非等价变异体采用“搜索所有的反例路径”的策略进行验证,以及对等价变异体进行验证时,都必须通过搜索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才能够进行判定,所以这样就影响了模型检验的验证效率。
因此,为了压缩系统状态空间的数量,本文将通过建立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然后运用切片技术[4]对其进行切片。最后,本文将以Java PathFinder作为模型检验工具,采用基于模型检验技术的接口变异测试方法[5]对JavaBean构件进行接口变异测试,并对所切片效果进行验证。图1给出了该方法的测试用例生成框架。
1 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
S.Horwitz等人通过引入系统依赖图(System Dependence Graph,SDG)的概念表示了具有多个过程的程序依赖图[6],但是使用该方法就必须知道每一个过程内部的具体细节信息,因此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在源码未知情况下的构件化软件切片;虽然文献[7]提出了一种能够对由构件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切片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只考虑了构件之间接口的交互关系而忽略了构件在系统中的状态。因此,本文以文献[8]所提出的构件之间接口的交互关系为基础,在细化了构件之间的接互图后,使其能够在清晰描述源码未知情况下被测试构件的状态和接口函数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能够使切片技术适用于对被测试构件系统的接口调用关系模型的状态空间的压缩。
1.1 功能依赖图的组成
本文以该被测试构件的接口规约说明为依据,通过测试驱动程序对被测试构件,或者是将该被测试构件和与之相关的构件关联后进行建模,从而建立被测试构件的接口调用关系模型。通过这个构件系统的接口调用关系模型,被测试构件所具备的相关功能会在利用模型检验技术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因此,将细化后的构件之间的接互关系称之为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Function Dependence Graph,FDG),并且该图是由测试驱动节点(Test Driver Node)和构件节点(Component Node)两种类型的节点所组成。
测试驱动节点是由被测试构件的测试驱动程序所虚拟出来的一个节点,它是整个构件系统的主体框架。从切片技术的观点来分析,该节点实际上就是它所代表的测试驱动程序的过程依赖图[3](Process Dependence Graph)。
构件节点实际上在代表被测试构件的同时,也可以代表与被测试构件相关联的构件。为了能够应用切片技术对其进行切片,需要通过添加一些辅助接点对构件节点及辅助边对其进行细化。这里通过定义一个五元组C = 来描述一个构件节点,具体如图2所示。
1) 构造函数辅助节点(Construction Assistant Node)的集合Con
对于JavaBean构件来说,为了体现面向对象的特征,在构件节点中应该添加与之相关的所有构造函数的构造函数辅助节点(Conk表示构件中第k个构造函数)。辅助节点实际上就是该构件的入口节点。
2) 状态辅助节点(State Assistant Node)的集合S
由于在代码未知情况下的构件接口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因此,还必须在构件节点中添加表示构件状态的状态辅助节点(Si表示构件中第i个状态)。
3) 接口函数辅助节点(Interface Function Assistant Node)的集合I
在构件节点中添加表示该构件所包含的所有接口函数的接口函数辅助节点(Im表示构件中第m个接口函数)。
4) 输入参数辅助节点(Input Parameter Assistant Node)的集合p
对于每一个包含输入参数的接口函数应该在其所对应的接口函数辅助节点中添加表示该接口函数中所有参数的输入参数辅助节点(pn表示该接口函数中的第n个参数)。
5) 辅助节点之间辅助边(Assistant Edge)的集合E
为了能够体现出上述辅助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使切片技术能够适用于构件节点,还必须根据构件的规约说明在辅助接点之间添加相应的边。首先,由于通过构造函数在实例化一个构件的时候,与该构件相关的状态和接口调用函数也会被创建,因此,就必须在构造函数辅助节点和状态辅助节点以及构造函数辅助节点和接口函数辅助节点之间添加一条控制依赖边;其次,根据构件的接口规约说明,应该在具有控制依赖关系的接口函数之间添加能够代表它们之间控制依赖关系的控制依赖边;最后,由于构件相关的状态信息是通过与之相关的构件接口函数进行改变的,所以需要在接口函数辅助节点和状态辅助节点之间添加一条控制依赖边,同时,构件的状态信息也需要通过接口函数向外界进行表现,因此,还应该在状态辅助节点和与之相关接口函数辅助节点之间添加一条数据依赖边。综上所述,构件节点之间辅助边的集合E是控制依赖边Ec和数据依赖边Ed的并集,即:E = Ec U Ed。
1.2 功能依赖图的建立及其切片
在明确了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的组成后,就应该根据测试驱动程序将测试驱动节点和构件节点进行关联,从而建立整个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它主要包括建立测试驱动程序的过程依赖图和确立该过程依赖图与构件节点之间关联关系两个主要步骤。
文献[9]给出了建立测试驱动程序过程依赖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故本文在此不作熬述。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对构件的接口进行测试,因此,对被测试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的建立主要就体现在确立测试驱动程序的过程依赖图和构件节点之间的关系之上,这些关系主要包括了如下四个方面:
1) 测试驱动程序对构件的实例化
在测试驱动程序中需要通过构造函数对JavaBean构件进行实例化。这样,就必须添加一条描述测试驱动程序对构件进行实例化的控制依赖边。
2) 测试驱动程序对构件中接口函数的调用
对构件中接口函数的每一次调用,需要添加一条描述测试驱动程序对接口函数进行调用的接口函数调用边。
3) 测试驱动程序对构件中接口函数的参数输入
对于拥有输入参数的接口函数来说,测试驱动程序在对其进行调用时,对于每一个输入参数都需要添加一条描述测试驱动程序在对其进行调用时的参数输入边。
4) 构件中接口函数对测试驱动程序的响应
对接口函数的调用实际上相当于对构件中相关功能进行了一次使用,因此,构件就必须向外界产生这个调用的一个响应,这样,就必须添加一条描述构件中接口函数响应的边。
本文以三角形问题的JavaBean构件为例进行研究,表1给出了三角形问题构件中的接口函数及接口函数所对应的状态。
在依据三角形问题构件的接口规约说明建立测试驱动程序后,图3给出了其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图中右侧部分是测试驱动程序节点,它是由被测试构件的测试驱动程序所建立的过程依赖图组成的[5];图中左侧部分是三角形问题构件的构件节点,该节点中的S1、S2和S3分别代表了构件中的三个状态:bTriangle、 bRight和tType。由于三个接口函数的输入参数都是三个整形变量,因此,为了便于观察,在具体作图的过程中将输入参数a、b、c三个节点视为一个节点。
建立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后,就可以运用切片技术对其进行切片。在基于模型检验技术的变异测试方法的测试用例的生成过程中,是通过引入断言违背机制将原有模型和变异模型结合并对构件的状态进行判定从而诱发错误生成并得到反例路径。因此,为了能够找到导致这个断言违背所产生错误的原因,就必须找到在这个断言违背之前,系统模型中哪些语句或者是哪个谓词表达式影响了所关注的这个断言违背,并且它们是如何传播到这个地方。这样在对功能依赖图进行切片时,就可以采用文献[6]中所提出的后向切片准则和两步图的可达性算法对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进行切片。
2 实验结果和分析
2.1 实验对象说明及实验结果
本节以三角形问题构件中反应三角形类型的状态“tType”作为兴趣点,对其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进行切片试验。图4所得到的即为切片后的三角形问题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
在利用基于模型检验的接口变异测试方法对构件系统进行验证并生成测试用例时,为了能够体现出构件系统模型中存在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以及通过切片技术对系统的状态空间进行压缩后的效果,首先选择三角形问题构件的接口函数TriType(int a, int b, int c)的等价变异体TriType(int c, int b, int a)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三边的输入域划分为5组进行对比分析。
表2给出了在上述实验条件下,JPF对切片前后的构件系统在模型验证后所得到的状态数,它是由JPF统计信息中“state”里面的“new”与“visited”相加所得到的。
对表2进行分析可知:
首先,除去最后一行对压缩率的分析外,表格中的每一行都反应出随着三角形三边输入域的增加,整个模型检验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在验证过程中所产生的状态数都在以指数形式增加,这就体现了在本章最开始所提到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
其次,表格中的每一列说明了在对构件接口调用关系模型运用切片技术后,模型检验工具在验证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有了一定的减少,而且在整个验证过程中系统模型所产生的状态空间的数量也得到了压缩,模型检验的验证效率得到了提高。
再次,由于上述五组实验只改变了三角形问题构件的输入域,对于构件系统模型本身并没有进行改变,因此,在使用相同的切片准则并运用切片技术对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进行切片后,所得到的系统模型的状态空间压缩率在效果上基本是相同的。
最后。上述五组实验的验证结果都没有检验出任何反例路径,因此,切片技术的运用并不会影响“基于模型检验技术的接口变异测试方法”对等价变异体的正确判定。
2.2 统计分析
在上一小节中,通过利用JPF对同一个等价变异体TriType(int c, int b, int a)的五组不同输入域的检验,说明了运用切片技术对构件系统中单个接口函数的等价变异体进行压缩后,依然能够通过“基于模型检验技术的接口变异测试方法”对等价变异体进行有效地判定。但是,当同一个构件中所有不同的接口函数在分别运用切片技术对构件系统模型进行压缩后,上述实验结果并不能够说明切片技术对整个构件系统的验证以及对接口测试用例生成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本小节将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这里,分别以三角形问题构件中的三个状态属性作为兴趣点对构件系统进行切片,然后三个接口函数的非等价变异体对切片后的构件系统模型进行变异并验证。表4给出了三个接口函数在切片前后进行变异并生成测试用例的相关验证信息,为了能够达到对系统模型状态空间进行穷尽搜索以及对非等价变异体生成所有测试用例的目的,这里将JPF中的搜索配置策略设置为“搜索显示多条反例路径”。同样地,表3所产生的状态数也是由统计信息“states”中“new”与“visited”相加得到的。
通过对表3可以发现:
首先,对于每一个需要验证的系统模型来说,在运用切片技术对系统模型进行切片之后,都能够达到压缩系统模型状态空间数量,并提高验证效率的目的。
其次,表中的数据以及实际的实验结果说明,切片后的系统模型在验证后所产生的反例路径与切片之前所产生的反例路径是相同的,因此,切片前后所产生的测试用例也是一样的。
最后,尽管切片技术是对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进行切片,但其实质上是对构件系统的状态空间进行缩减。由于三角形构件系统中仅由一个三角形构件组成,因此其状态空间是由三边的输入域所确定,这样,表中三组实验所对应的切片前的构件系统模型在验证后所产生的状态空间总数是一样的;同时,对于每一个切片后的构件系统模型来说,其状态空间是由三角形构件中的一个状态所决定的,而该状态又是由相同的输入域确定,因此在切片后,构件系统模型的状态空间总数也是一样的。综上所述,三组实验的状态空间压缩率也是相同的。
3 结束语
目前,基于模型检验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软件测试方法已经得到了测试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模型检验技术中所存在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会使得验证的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本文主要讲解了运用切片技术对系统模型进行切片从而达到压缩系统模型状态空间,并提高验证效率的目的。
本文以构件之间接口的交互关系为基础,通过扩展构件之间接互图后,提出了一种建立构件系统的功能依赖图的具体方法,然后运用切片算法实现了对其进行切片的目标。最后,本文通过基于模型检验的接口变异测试方法对三角形问题的JavaBean构件的实验说明:在运用切片技术对系统模型进行切片以后,达到了有效压缩系统状态空间数量并提高验证效率的目的,同时,不但可以对等价变异体模型进行正确地判定,而且对于非等价变异体模型来说还可以正确地生成测试用例。
参考文献:
[1] 林惠民, 张文辉. 模型检测:理论,言方法与应用[J]. 电子学报, 2002, 30(12A): 1907-1912.
[2] 梁陈良, 聂长海, 徐宝文, 陈振宇. 一种基于模型检验的类测试用例生成方法[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7(5): 776-781.
[3] W. Visser, C. Pasareanu, S. Khurshid. Test Input Generation with Java PathFinder[C]. Proceedings of ISSTA 2004, New York: ACM Press, July 2004, 97-107.
[4] 李必信. 程序切片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3.
[5] 张K, 王[, 韩柯, 欧阳志强. 面向构件接口变异的模型检验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6): 1954-1956.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7-1516-04
Description Method of Transaction Model for General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Test
LI Cai-yun, CHEN Ying-hui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The automation technology of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conformance test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lated testing research, and the proposed test transaction model makes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conformance test automation degree to a new level. 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consistency test, a test transaction model descrip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XML format, and The Schema definition of the this method is given.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for mainstream technology of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In the testing process of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the method can reduce a lot of manual operations, shorten test cycle, and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and test automation degree obviously.
Key words: computer software; network management; consistency test of interface; transaction model; test flow; XML language
网络管理接口的一致性测试是保证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能进行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步骤[1]。网络管理接口一致性测试是面向电信级网络管理软件的测试,要完成对如此复杂庞大的软件接口的测试任务,仅靠人工手动测试不但耗时耗力,而且难以保证测试的质量[2]。因此,网管接口一致性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始终是相关测试研究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要提高网管接口一致性测试的自动化程度,测试过程自动化的将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接口测试中,一方面需要对同一接口规范不同提供者的实现分别进行测试,另一方面又要对某些接口实现进行回归测试[3]。因此将测试过程自动化机制引入网管接口的一致性测试很有意义。
目前在网管接口一致性测试中,测试过程自动化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文献[4]提出了测试流技术,通过测试流技术实现测试过程自动化,并将测试流控制语句按功能分为基本功能语句模块、判断语句模块、循环语句模块、异常捕获语句模块和辅助语句模块共五个模块。但是该文献并未给出测试流技术的具体设计实现与应用,随着网管接口测试技术的发展,测试流在实际的测试应用过程中存在本有以下两个弊端:
1)测试流采用纯文本方式定义,其格式不可通用,而且由于没有层次结构,当脚本文件较大时,测试人员很难看明白脚本,如果脚本有错误时,检查也很困难。
2)测试流脚本与接口技术直接关联,对于不同的接口技术,要为之定义专门的测试流脚本。
本文将基于文献[4]中提出的测试流技术,进一步进行扩展,引入测试事务[5]的概念,同时本文对测试流控制语句进行扩充,设计出了一套格式通用且与网管接口技术无关的测试事务描述方法。该测试事务描述方法采用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XML格式来进行定义,所以该描述方法具有理解容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性。另外,该描述方法还具备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不仅可以应用于目前所有的主流网管接口技术,如CORBA、WebService、SNMP等技术,而且对于以后出现的新接口技术也可以使用该方法。
1 测试事务模型介绍
分散的、独立的测试用例无法体现实际应用环境中用户的动态行为,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描述测试用例[6]间的组织关系。测试事务就是若干个相关联的、可能具有数据或业务依赖关系并按照一定的业务逻辑顺序执行的测试用例的组合。测试事务即可以是简单事务(例如修改对象属性值),也可以是复杂事务(例如创建一个对象,然后修改该对象的属性值,最后将该对象删除,并在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之间,进行查询该对象属性值的操作)。测试事务必须能够体现出测试用例的逻辑顺序调用关系、根据上一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判定选择下一测试步骤分支、测试步骤的条件迭代、测试用例的参数赋值(包括变量赋值和测试用例上下文赋值)、测试结果数据的保留和再利用、测试结果的评判等。
在网管接口一致性测试中,测试人员在拿到测试规范之后,需要将测试规范按照功能模块划分为若干测试事务,每个测试事务对应一个测试流脚本,而测试流是一系列的基本测试用例和相关的逻辑控制信息的组合。如图1所示。
2 测试事务描述方法
在测试事务的描述方法中,基本单元为测试用例(称为TC),主要的逻辑控制信息包括:Transaction、varDefineClause、varDefineFunctionClause、ifClause、forClause、whileClause、exportClause、pauseClause、descriptionClause、Debug 、break和exit,通过这些逻辑控制信息,控制TC的执行逻辑顺序,并实现测试数据在TC间的传递。
测试事务描述方法采用XML格式进行定义,所以我们需要定义一套Schema,下面主要介绍Schema中各个节点的定义以及结构。
2.1 节点的定义
testFlow节点:XML文件的根节点,不能被其它任何节点包含,在测试过程中不具有实际意义。
TC节点:测试用例调用节点,每个TC代表一个接口中的操作。
Transaction节点:交易节点,该节点可以将若干个测试用例(TC)集合在一起,如在3G通信网中将所有与通知相关的操作放在一个交易中,将所有与告警相关的操作放在一个交易中,这样便于整个测试流语言的管理。
varDefineClause节点:变量定义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定义能够存储和交换数据的变量,并给变量赋值,定义后的变量可以在后面操作中使用。
varDefineFunctionClause节点:变量定义节点,该节点与varDefineClause节点不同的是对变量的赋值是通过已经定义好的函数进行赋值。例如要定义一个整数变量n,但是n的值不能事先知道,需要通过取一个字符串的长度来确定,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取字符串长度的函数来给变量n赋值。
ifClause节点:条件控制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上下文的条件判断以选择要执行的下一步,如果条件判断结果为true,则执行该节点下的测试用例,如果判断结果为false,则不执行该节点下的测试用例。
forClause节点:循环控制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控制特定步骤的循环执行,主要应用与已经知道循环次数的情况下。
whileClause节点:循环控制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控制特定步骤的循环执行,主要用于不确定循环次数的情况下。例如在测试过程中,某个操作的返回参数为“FALSE”时,循环体中的测试用例就要执行,如果该操作的返回参数为“TRUE”时,循环结束,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使用该节点。
exportClause节点:输出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将某个操作的参数的返回值输出出来,输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输出到文件中,另一种是输出到一个变量中。
descriptionClause节点:描述节点,该节点主要是用于对测试流增加注释或者描述,便于测试人员编写和查看测试流文件。
pauseClause节点:暂停节点,该节点主要作用为暂定,可以将测试流的执行暂停若干时间,时间单位为秒。例如某些操作在下发之后,需要等几秒钟才能查看操作的状态,那么就需要该节点来进行暂停。
Debug节点:调试节点,该节点与编程中的断点类似,设置了该节点之后,测试流在执行到该节点时会停下,给用户弹出询问窗口,如果用户选择继续执行,则测试流继续执行,如果用户选择停止,则测试流终止执行。
break节点:循环体结束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结束其所在的循环体。
exit节点:测试流结束节点,该节点主要用于结束整个测试流。
2.2 节点的结构及其描述
2.2.1 testFlow节点
testFlow节点为根节点,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根节点下可以包含除了break和exit之外的所有节点。
2.2.2 TC节点
TC节点代表接口中的操作,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每个TC包含三部分,分别是基本属性Attributes、参数列表ParameterList和检查列表CheckList。
其中基本属性包含1个可选属性和2个必选属性,下面给出各个属性的含义和示意性的用法说明:
alias:当前测试用例的别名,为了让测试人员更好的区分所下发的操作,例如对于订购通知,下发的操作都是一样的,但是有可能某个操作订购的是配置相关的通知,另外一个订购的是告警相关的通知,有了别名之后就可以更好的来进行区分。alias为可选属性,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
InterfaceType:接口类型,用来区分下发的操作是采用哪种接口技术,如:CORBA、WebService、SNMP等等。
Opinfo:操作的具体信息,用来表示下发的操作的具体信息。
参数列表ParameterList:主要是为TC中的参数赋值,参数列表中的每个参数都可以分别给他们赋值,参数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每个参数都两个属性paraName(参数名称)和type(参数类型),另外有5种赋值方式,分别是set(直接为参数赋值),assign(将其它TC的返回值赋值给该参数),varAssign(将已经定义好的变量的值赋值给该参数),default(默认值),function(将函数的返回值赋值给该参数)。
检查列表CheckList:主要是用来判定TC的执行结果,同时也可以作为if和while的条件判定。其结构图如5所示,检查列表将若干个检查点(CheckPoint),通过and、or或not相互连接组合(and节点是逻辑与关系,or节点逻辑或关系,not节点是逻辑非关系),从而满足一定的判定要求。
2.2.3 Transaction节点
Transaction节点可以自包含,其结构与根节点testFlow相同,下可以包含除了break和exit之外的所有节点,这里不再给出其结构图。该节点有一个属性transactionName(交易名称),用来区分不同的交易。
2.2.4 varDefineClause节点
varDefineClause节点为变量定义节点,其结构如图6所示,该节点包含3个属性,分别是varName(变量名)、varType(变量类型)和varValue(变量值)。
2.2.5 varDefineFunctionClause节点
varDefineFunctionClause节点为变量定义节点,其结构如图7所示,由于该节点是通过函数为变量赋值,所以该节点的三个元素分别是varName(变量名)、varType(变量类型)和functionName(函数名)。
2.2.6 ifClause节点
ifClause节点为条件控制节点,其结构如图8所示。ifClause节点有一个CheckList元素,与TC中的检查列表是相同的,这里不再说明。ifClause下可以包含所有的节点。
2.2.7 forClause节点
forClause节点为循环控制节点,其结构与根节点testFlow相同,下可以包含除了break和exit之外的所有节点,这里不再给出其结构图。该节点有4个属性分别是varName(变量名),from(变量的初始值),to(变量的终止值),step(循环的步长)。
2.2.8 whileClause节点
whileClause节点为循环控制节点,其结构与根节点testFlow相同,下可以包含除了break和exit之外的所有节点,这里不再给出其结构图。该节点有一个CheckList元素,与TC中的检查列表是相同的,这里不再说明。
2.2.9 exportClause节点
exportClause节点为输出节点,其结构如图9所示。该节点有5个必选属性和一个可选属性,下面给出各个属性的含义和示意性的用法说明:
InterfaceType:接口类型,用来区分下发的操作是采用哪种接口技术,如:CORBA、WebService、SNMP等等。
Opinfo:操作的具体信息,用来表示下发的操作的具体信息。
para:操作的参数名,用来表示要将操作中的哪一个参数的值输出。
exportType:输出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输出到变量(取值为var),一种是输出到文件中(取值为file)。
value:输出的变量名称或者文件路径,如果exportType取值为var,则该属性的值为参数名,如果exportType取值为file,则该属性的值为文件的绝对路径。
operatorType:对文件的操作类型,该属性为可选属性,当exportType取值为file时有效。该属性取值有三种,分别是:overwrite(替换原来的文件)、append(追加到原来的文件中)和askuser(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
2.2.10 descriptionClause和pauseClause节点
descriptionClause和pauseClause节点都只有一个属性value,用来表示描述值和暂停值。
3 结论
在测试工作越来越自动化的情况下,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执行和测试结果的自动化判定都成了关键。本文提出的测试事务描述方法,是从本实验室进行的基于CORBA、WebService、SNMP技术的接口测试系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开发工作,在模拟环境中通过了的相应的测试,该描述方法在测试过程自动化进行的情况下,对测试执行结果进行自动化判定,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该描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单个接口技术的网管接口测试中,同时也可以应用到有多种接口技术混合的网管接口测试中。而且本文研究的测试事务描述方法与特定的接口技术无关,因此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能够指导以后基于其他技术的接口测试系统相关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并且按这种描述方法开发的测试评判子系统也具有较好的软件重用性。
参考文献:
[1] 王智立.网络管理接口一致性测试的方法、技术及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5.
[2] 刘益畅.模型驱动的3G网管接口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3] 朱鸿,金凌紫.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摘要:155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接口模块作为一种通用模块在我国自行研制的机载设备上大量使用,在研究1553B总线接口模块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上,主要研究多块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测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为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测试提供技术基础。
关键词 :1553B总线接口;LBE总线;测试技术;80486CPU
中图分类号:TN915.0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5?0022?03
收稿日期:2015?01?28
0 引言
MIL?STD?1553B 总线是美军为其航空应用定义的串行多路数据总线标准,其数据传输率为1 Mb/s,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冗余备份、易于扩展等优点,是一种确定的、可靠的、命令/响应式数据通信标准。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引进和使用该标准。GJB289A?97飞机内部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简称GJB289A,是我国制定的与美国1553B相对应的军用航空总线标准,目前该标准已广泛应用在国内机载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中,1553B 总线接口模块(也称MBI模块)作为一种通用模块在我国自行研制的机载设备上大量使用。本文在研究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上,主要研究多块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测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1 1553B 总线测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1.1 1553B总线概述
1553B总线系统主要包括终端模块、耦合器、电缆、电缆连接器、终端匹配器等,它们通过两根余度电缆连接,最多可挂接32个终端。在总线通信过程中一条总线(A总线)工作,另一条总线(B总线)处于热备份状态;总线耦合有直接耦合与变压器耦合两种方式。
1553B 总线通信系统联接的终端按其作用分为总线控制器(BC)、远程终端(RT)和总线监控器(BM 或MT)。BC是在总线上惟一建立和启动数据传输任务的控制终端;RT 是数据总线上用户子系统的终端,在BC的控制下发送或接收总线数据;总线监控器(BM或MT)监控总线上的信息传输,并能对总线上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本身不参与总线通信。每个终端被分配了惟一的总线形式,各终端之间信息传输方式有:BC到RT、RT到BC、RT到RT、广播方式和系统控制方式。
机载航电系统分为五层,如图1所示,MBI模块完成较低三层,即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功能,其中MBI模块硬件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MBI模块上驻留的通信软件完成传输层功能,较高两层即驱动层和应用层由驻留于子系统主处理机上的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完成。
1.2 1553B总线接口模块测试设备的构成
多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测试系统由测试机箱、1553B测试电缆和宿主机CPU模块、1553B测试板卡构成,如图2所示。宿主机CPU利用机箱母板上的1553B总线网络,对1553B 总线接口模块的接口实现全面、实时地传输和功能测试,在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改善了接口测试的完整性和覆盖率。
宿主机选用标准的80486CPU 处理器模块,80486CPU 模块的总线接口为LBE 总线,1553B 总线接口模块的宿主机总线接口为LBE总线。整个测试设备设计为可以用1 块80486CPU 处理器模块初始化5 块1553B总线接口模块为RT工作模式,宿主机80486CPU模块和1553B 总线接口模块均符合LBE 总线的标准。80486CPU处理器模块提供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和软件开发环境TORNADO,方便进行测试软件开发和调试。
1.3 1553B总线接口模块工作原理
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按其功能可分为远程终端(RT)和总线控制器(BC)。本文主要研究RT 模式下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测试。
1.3.1 远程终端(RT)和总线控制器(BC)当1553B总线接口模块作为远程终端时,一直监测来自1553B总线上的信息,1553B总线接口模块接收总线控制器的有效指令,并将接收数据按一定顺序要求存放在共享存储器中,供子系统查用。如果子系统有数据需要向总线发出时,系统主机按照规定将自己要求服务的子地址等有关信息写入1553B总线接口模块,当总线控制器检测到远程终端的请求之后,便组织相应的消息传输。
当1553B 总线接口模块作为BC 时,子系统主机根据通信系统要求将指令数据组成的总线表加载到1553B总线接口模块中,1553B总线接口模块根据总线表组织消息传输,并接收来自各RT的状态字。
1.3.2 1553B总线接口模块硬件结构
1553B 总线接口模块包含1553B 总线接口模块硬件和1553B总线接口模块通信软件,1553B总线接口模块硬件组成逻辑框图如图3所示。
1553B总线接口模块硬件主要包括通信控制器、共享存储器、1553B协议处理器、实时时钟、时间间隔计数器(DT)、双通道总线收/发器和隔离变压器、与子系统主机接口控制逻辑、内部控制逻辑和串行口电路。
1.4 宿主机80486CPU模块设计与实现
1553B总线测试设备宿主机设计为80486CPU处理器模块,该模块符合LBE 总线标准,满足测试1553B 总线接口模块硬件时序逻辑。
80486 处理器模块主要实现程序处理、中断响应、数据传输等系统功能,其中80486DX?33 为32 位处理器,负责指令执行、逻辑运算和整数运算等操作,浮点和函数等数值处理;时钟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实现系统同步;复位电路产生系统复位信号;看门狗电路监控软件运行轨迹;定时电路实现定时计数功能;中断电路实现中断控制功能;存储器功能模块主要包括flash,RAM和E2PROM,其中FLASH用于存放用户程序,RAM 可用于调试程序和存储变量、工作单元或中间结果,E2PROM用于存放掉电保护的数据;LBE总线接口电路主要负责与LBE总线上的其他模块的连接;时序逻辑和控制逻辑电路主要负责产生模块内部逻辑的时序和控制信号,提供模块内部资源访问就绪应答;多功能接口电路实现了两个串行接口,一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并且有检测模块内部的某些状态和控制模块内部的某些功能电路的作用,其中串行接口可用于人机对话和联机调试;检测电路提供CPU自检测功能、访问超时检测功能、看门狗故障检测功能和LBE总线测试信号支持等功能。模块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1.5 符合LBE总线规范的总线设计
该测试设备选用LBE总线作为宿主机和5个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底板总线设计。LBE总线包括系统信号区,用户信号区和测试信号区等。它必须包含1个且仅能包含1个第一主设备,支持最多3个第二主设备,最多可支持8个设备之间的互连,所以该测试设备选用了5 个1553B 的从设备,满足LBE 最多支持8 个设备互联的要求,也保证了总线信号的可靠性。LBE支持的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1.6 1553B测试卡(PC?MBI模块)的功能实现
多1553B 总线接口模块的测试思想是在同一套系统内,用1块宿主机80486CPU处理器模块同时初始化和启动5块1553B总线接口模块,用单个BC对不同的5个RT 进行分时通信测试,因此,1553B 测试卡选用符合GJB289A 标准的适用于PC 机的PC?MBI模块实现,PC?MBI模块和1553B 总线接口模块的功能和硬件结构基本相同,可以同时支持1个BC对多个RT的分时测试。
1.7 测试设备底板总线的设计实现
为了实现多块同一种1553B 总线接口模块作为同一个宿主机CPU模块的从设备,需要区分MBI模块在主机存储空间的不同地址。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是通过双口存储器实现和宿主机进行数据交换、指令的实现。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双口存储器空间为0xC0000000~0xC0003FFFH,0xC*******H 的高位地址片选信号由80486CPU 模块通过SEL0 给出并连接到MBI模块的大存储器片选CS引脚。MBI模块的宿主机接口部分电路用来译码的LBE总线地址信号A19~A16和MBI模块的大存储器片选CS 来实现0xC0000000~0xC0003FFFH,可以将80486CPU 处理器的A23~A16 与MBI 模块的A19~A16地址信号移位连接,实现1553B总线接口模块占用宿主机80486CPU 不同的存储器空间设计,实现一个CPU 可以同时初始化启动5块MBI模块的设计思想。移位连接地址信号的连接逻辑框图如图6所示。
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保证主机板CPU测试程序可以同时初始化和启动5 块MBI模块。多MBI模块和主机的接口地址如下:
1.8 测试软件的实现
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提供驱动软件来实现1553B总线与主机应用软件间的接口控制与数据传递,它可提供各类消息数据的读/写支持;对1553B 总线网络的系统控制;对M1553B总线接口模块程序的调度。
RT的操作状态及转换关系如图7所示。
MBI驱动函数程序设计如下:
initdrv:启动MBI板初始化,并置MBI板于停止状态;
godrv:启动MBI板的工作,从而开始通信;
stopdrv:停止MBI板的工作;
bitdrv:启动MBI板进行自测试,启动自测试之前应先调用stopdrv;
specialdrv:启动MBI板的指定传输程序;
readdrv:从MBI双口存贮器读1553B总线接收的新数据;
writedrv:将发送到1553B总线上的数据写入MBI双口存贮器;
refreshdrv:搜索MBI的数据缓冲区,检查输入消息的更新情况;
setfuncdrv:设置MBI板的工作方式(BC或RT)。
测试设备上的测试软件驻留在宿主机80486CPU的应用FLASH区,测试软件主要调用驱动软件来启动5块1553B总线接口模块同时处于运行状态下,通过PC?MBI模块和5块1553B总线的通信网络来实现测试。
2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多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测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一个宿主机同时访问多块1553B总线接口模块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解决了传统的1553B 总线接口模块接口测试方法为宿主机和1553B总线接口模块一对一测试的问题,为1553B总线接口模块的批量生产、调试、试验提供了测试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1] 于海勋,苗紫晖.基于1553B的一种测试系统设计[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29(2):172?176.
[2] 杨建新,.机载双余度1553B 总线传输线路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16(11):1525?1527.
[3] 国防科工委.GJB29A?97 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S].北京:国防科工委,1997.
[4] 吴云忠.基于PCI接口的1553B总线控制软件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3,36(24):47?49.
【关键词】电子测试系统 接口技术 发展趋势
在人们不断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型事物之时,总是离不开测试,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在近些年取得大幅度进展,但是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测试任务,因为电子测试数据具有一定指标性和实用性,给电子产品调试提供实际依据,因此在生产环节中要不断完善测试系统功能。在电子系统发展过程中取得进步最大的就是接口技术,接口技术发展和研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性。
1 电子系统测试接口技术
1.1 S-100标准化接口
S-100标准化接口主要适用于处理微机电子测试系统,是由100条信号线与电源连接而成,其中75条线脚名称和功能都有统一规定,9条线脚规定名称但没有功能限制,其余16条线脚的使用功能和名称都交给用户自行定义。S-100标准化接口设计的最初目的是为配合8080型的CPU工作,但是由于其自身稳定性比较好,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1.2 RS-232C串行标准化接口总线
RS-232C串行标准化接口总线主要用于串行连接CRT终端机及调制解调器,是由25个有明确规定使用功能和名称的线脚组成,总线长度控制在15m以下,该种接口总线技术自身具有一定缺陷,接口传播信号速度比较慢,优势在于信号传播过程中能够保证高度的安全性、能够传输到比较远的地方、传输需要的线缆盗勘冉仙佟
1.3 IEEE-488标准接口总线
IEEE-488接口总线共有16条用于传播信息的线路,其中8条线路用于双向信息传播与总信息命令,另外8条线路用于信息同步或异步交换并对交换信息进行缓冲。但是由于其传输速率不超过1M字节每秒,美国惠普公司在IEEE-488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形成传输速度增加的IEEE-488标准接口总线,改善接口各项性能,有效解决接口与微型机之间的互通问题。
1.4 VXI接口总线
VXI(VEM bus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接口总线集中了智能仪器、个人仪器以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很多特点,包括测试仪器模块化、32位数据总线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系统可靠性高、具有可维修性、电磁兼容性好、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灵活性强等。VXI接口总线技术的出现使得自动测试系统尺寸大大缩小,测试速度大幅度增加,能够满足目前自动测试系统向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以及便携性的方向发展。VXI接口包括GPIB接口、RS-232C接口、MXI bus接口、IEEE1394接口和VME bus接口,都是采用内嵌式主计算机,有效减少系统体积、增加工作质量和效率。VXI接口总线的接口电路比较复杂,采用双端口RAM将有利于器件内部的CPU与VXI总线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进一步扩大VXI接口总线的优势。
1.5 PXI系统总线
PXI系统总线是一种基于PC的测量和自动化平台,它结合了PCI的电气总线特性与Compact PCI的坚固性、模块化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专门的同步总线和主要软件特征。使之成为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高性能、低成本运载平台。PXI系统总线具有很多优点,包括传输数据速率快、适合大量数据交换和传输、测试时间短、性能可靠性大等。PXI系统拥有32位总线信号和64位总线信号两种类型,主要是由PXI背板提供支持的机箱构成,机箱具有一个系统插槽和一个或多个外设插槽,该种接口技术地使用使得测试系统逐渐完善和标准化。
2 发展趋势
2.1 强化基础研究、提高仪器质量和可靠性
我国在电子产品发展上步伐比较晚,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电子产品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因此国内电子测试系统在改善运行环境和情况的同时,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运用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科学途径培养更多专业测试技术人才,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更大空间。注重强化发展基础研究,以提高仪器质量和可靠性,使得仪器整体和内部形成协调发展、技术稳定、可靠的模式,从而克服长期以来的技术局限。
2.2 迎难而上、突破技术难点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技术攻坚阶段,应该注重借鉴国外优秀技术,集中力量克服技术中遇到的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窘境,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鼓励青少年用于创新创业,将科技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科技水平。
2.3 加大科技研发投资力度、积极研制新型仪器
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电子测试系统也要跟上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基于此国家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投资力度,积极研制出新型仪器,实现大批量产品和技术更新,大规模生产新型测试仪器,全面提高测试系统接口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产品种类和数量的逐渐增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与电子测试密不可分,不仅给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让人们在使用电子产品之时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便捷。电子测试系统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电子产品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新时展的背景下,总结我国目前市场具备的几种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子产品的健康发展,是为了给接口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专业知识了解,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最大地支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刘小海.新发展环境下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的发展[J].电子测试,2013(22):273-274.
[2]赵建兵,孙明,朱天社,李坤明,赵美超.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探讨[J].电子制作,2016(12):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01-02
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尽管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材老化、教法单一、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等。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去改仍然是一大难题。根据近几年的口语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国外的口语考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海外考试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考试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如雅思、托福、GRE等。雅思考试即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的声势非常浩大,扩展速度也极快,雅思口语测试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发。
一、雅思口语测试的特点分析
雅思考试是由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英国文化协会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共同举办的面向母语为非英语人士的水平考试。整个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四部分。
1. 雅思口语测试形式。雅思口语考试采用一对一的英语面试形式。考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问答(general questions),口语考官会提一些简单问题了解考生的基本信息,并初步评估考生的基本英文能力。内容主要涉及名字、家乡、教育或职业背景及空闲生活话题(4~5分钟);第二部分是卡片陈述(cue card presentation),考官会给考生出示一张主题卡片,卡片上有主题描述的相关问题。拿到卡片后,考生有一分钟的时间准备自己要陈述的内容,然后就所给出的话题作出1~2分钟的陈述;第三部分是深入讨论(further discussion),考官会问一些比较抽象且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考生应适当拓展问题,时间在4~6分钟。
2. 测试内容。雅思口语考试是随机性非常强的考试,不同于托福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雅思考试需要应对的是一个和考生面对面的“活的”考官,因而考试灵活得多。但范围并非漫无边际,考官提的问题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经过选择的。基本问答主要是名字、家、婚姻、工作、学习、兴趣爱好、运动等十几个,卡片问题主要为人物、地点、经历、个人喜好及社会交际等。
3. 评分标准。雅思口语测试与雅思写作考试一样,采用了科学的分项式评分系统(analytical scoring system),即考官不是根据考生的口语应试表现打一个整体分数,而是根据具体的评分细则给分(每个单向的评分标准为9分,最低为1分,最高为9分)。雅思口语测试从四方面进行评分:语言流畅程度(Fluency & Coherence)、词汇应用程度(Lexical Resource)、发音准确程度(Pronunciation)和语法准确程度(Grammar Range & Accuracy)。
二、雅思口语测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借鉴雅思口试丰富话题。雅思口语测试内容丰富,话题较多且贴近实际,如学习、工作、饮食、娱乐等。这些话题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正好相符合,可以借鉴雅思口语测试中的问题来丰富课堂。在实际口语教学中,教材上的问题往往比较落后,而且有些问题难度较大,不易展开讨论。如自我介绍时,学生通常觉得没有展开的内容,但是借鉴IELTS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雅思口试中问到名字的相关问题有很多,如What’s the meaning of your given name;Does your name have any special meaning;Do you want to change your name;Does your name affect your personality等,以这些问题作为引子来引导学生,学生就不会没话可说了。再如,讲到book的话题时,书中的问题只有Do you love reading,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love best?雅思口语测试中的相关问题就很多,如what kinds of books are most popular in your country;Someone says reading can change one’s life,do you believe that;Do you think it is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to invest money in maintaining public library;introduce one of your favorite book,including title,author,content,meaning等。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有更充实的表达内容。
2. 借鉴雅思口试中的文化要素。除了丰富的测试内容之外,作为国际性的语言测试,雅思考试的针对性比较明显,主要是为今后在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的国家学习或工作的人设置,因而雅思考试非常注重跨文化交际。考生回答考官问题时,要注重跨文化交际因素,口试过程中也会讨论涉及文化的不同话题。总之,雅思口试的细节体现了跨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目标与雅思口语测试目标是一致的,都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可以借鉴雅思口语注重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加强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用雅思口试中的实际案例作为切入点,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学生就会掌握在应对跨文化交际问题中的技巧,以免今后遇到类似问题会步入雷区。例如,讲到food的话题时,笔者以雅思中的一个失败案例来讲解了文化差异。一位考生在口试中被问到她喜欢的食物,她的回答是Chinese dishes。然后被问到喜欢哪道菜,她回答the cat’s ear(猫耳朵,一种山西面食),显然是直接翻译的中式英语,考官一愣,没多追问,马上转了话题,最后口试测试结果不是很理想。实际上,这位考生犯了与西方人交流的大忌,谈话涉及吃猫肉、狗肉。虽然此“猫耳朵”并非真的猫耳朵,但在没有解释清楚的情况下,考官会误以为是猫的耳朵,这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在与外国人谈食物时,可以谈论龙虾lobster、鱼子roe、蜗牛snail等,这些都是外国人的最爱。类似的案例还很多,课堂上可以不断渗透,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常识、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3. 借鉴雅思口试的科学评分方法。传统的口语考试评分方式可归纳为两种,即分析法和印象法。分析法着重评价语言使用的不同侧面,在实际操作中,分析法的口语评分方式是将口语表达能力分解为语音、语调、语法、词汇、流利程度等方面分别打分,然后相加得出口试总分。印象法的口语考试评分方式无须对考生的语言基础及语言使用情况进行细分,主要通过观察交际目的达成与否及总体印象打分。这两种评分方式各有优劣。分析法因分项较细,易给人客观和准确的感觉,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求考官在短时间内对各项进行准确评判。印象法让考官根据自己对考生表达的总体印象打分,具有省时及兼顾整体的优点,但容易因考官的主观因素而增加评分随意性,造成误差。当前高校的英语口语测试评分标准并没有统一,有的甚至没有给出评分标准,仅靠考官给学生打印象分。大学英语口语课测试可以结合雅思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不一定要照抄、照搬,因为雅思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大,单纯效仿肯定做不来。但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评分等级和标准,结合分析法和印象法,形成较为科学的评分标准和方式。把考生的口语表达按照整体印象分为从纯属讲话者、很好的非母语讲话者、好的说话者、基本能讲话者、无口语表达能力等若干级,每个等级对应一定分值。并将每个等级的目标能力进行细化,从交际目的,即内容的完整和表达的妥当性上进一步明确规定。让考官在打分时有依据,这样打分也会更客观、准确。
雅思考试不断革新测试手段,在有效度、可行性等方面做得越来越细致,成为不少语言考试项目改革的参照和标杆,这是雅思考试本身的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使然。雅思口语对大学英语影响深远,应借鉴其科学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将其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结合起来,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更深入,效果更明显,考核更科学。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凉月.雅思口语真题分类破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012年1月1日零时-12月31日24时,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大武口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73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2/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250例),报告发病率上升32.98%。临床诊断291例(78.02%),实验室诊断82例(22.04%),其中EV71阳性1例,CoxA16阳性67例,其它肠道病毒阳性14例,无重症、死亡病例报告。
2 疫情特点
2012年1-12月份期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各月变化较大, 1-3月无病例报告,4月报告2例,5月报告19例,6月报告病例数急剧上升,报告手足口病42例, 7月报告15例,8月报告11例,9月报告病例数急剧上升,报告手足口病46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12.33%,说明大武口区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阶段,10月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31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5.04%,达到全年的峰值,11月报告74例,12月报告33例,说明大武口区手足口病发病仍处于高发阶段。发病人群以0—3岁年龄段最多,为202例,占54.16%;发病职业以托幼儿童为主,报告246例,占65.95%;男性报告213例,女性报告160例,性别比为1.33:1。
3 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3.1 参加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后,中心领导迅速对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3.2 加大了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网络巡查和主动监测力度,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网络人员放弃星期天和节假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特别是对发生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苗头时,及时开展相关调查和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每月汇总手足口病监测情况,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3.3 密切关注幼托机构和小学等重点部门手足口病疫情,对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和重症病例及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全年进行个案调查 35例,对辖区内21家幼儿园进行手足口病防控指导,建议 8家幼儿园采取停课措施。
3.4 加强督导、及时培训。市疾控中心每月对辖区2家监测医院各督导1次,合计24家次。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来临前,对辖区各医疗机构举办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班1期。
3.5 病原学监测情况,大武口区共采集标本 82 份,检出阳性标本82 份,其中EV71阳性1例,CoxA16阳性67例,其它肠道病毒阳性14例,无重症、死亡病例报告。
4 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扩财源,着力夯实乡镇项目建设
把乡镇的财源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去落实,突出项目建设,加强“飞地”项目调度、跟踪和督导,切实使乡镇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提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抓好“飞地”项目落地,突出产业发展上项目。
二是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体系
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特色作物和农牧结合产业、休闲功能产业,实现由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要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今年,每个乡镇也要至少列支3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做大做强优质粮食产业,做精做细现代畜牧产业,扶持壮大棚膜蔬菜产业,扶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做稳抓实中药材特色产业,做活做旺休闲旅游产业。
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把产业发展作为提高农业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做大规模总量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发挥龙头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
四是夯实农业基础,抓好重点工作督促落实
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集中力量在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及农业生态上下功夫,推动“三区三园”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完成和落实。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生态工作。
五是注重培育特色小镇,着力提升农村环境建设整体水平
在过去的几年中,电子测试系统商机不断,因此,涌现出来了大批的电子测试系统制造厂商,但由于行业内没有一套统一的技术规定,导致各厂商生产的电子测试系统规格不统一,接口也各不相同,各套系统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测试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电子测试系统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及在全球的日益普及,行业内亟待出台一套规格来统一五花八门的电子测试系统,而统一呼声最高的则是电子测试系统的接口,而这一愿望也终于被实现。本文就将简要的介绍当下的电子测试系统标准化接口中最为常见的几种,以供读者参考。
1 S-100 标准化接口
在微处理电子评测系统中,S-100标准化接口(原名“Altair-BUS”)极为常见,并被作为内部接口的标准化总线。S-100最初是为与8080型微处理器使用而设计制作的,但由于S-100在工作中表现优异,性能良好,所以很多其他的微处理器也采用了这一接口。S-100标准化接口由信号线和电源线组成,其中信号线100条,电源线1条,在信号线中有16条还没有定义名称和功能,84条有名称的信号线中有75条有实际的功能。S-100以他的高性能广受赞誉,在工业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甚至被誉为最有价值的标准化线缆,美国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总协会很早就开始采用这种线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 RS-232C 型串行标准化接口总线
作为电子与电气工业总协会共同制定与推广的标准接口,RS-232C型标准化接口理应得到大量应用,在CRT终端机与调制解调器的连接工作上用处较大,同时对其他信道也有不能小于15米的特殊要求。RS-232C型标准化接口的信号简单,利于编码与发送,传输同样的数据量,其使用的线缆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压缩。与IEEE-488标准接口相比,即使传输速度较小,但是却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能。除此之外,RS-232C型标准化接口的信号还能在同样的环境下传输到较远的位置。RS-232C型串行标准化接口总共有25个线脚,且每根线脚的名字和用途均有详细的规定,有着一套完善的标准。所以RS-232C型串行标准化接口在不同的微型设备的连接与使用中有着较好的兼容性,这一优点让它被广泛应用于微型机的接口中,成为了现在最常见的微型机接口之一,可以说市面上常见的电子测试设备均会配备有这一接口。
3 IEEE-488 型标准接口总线
在前面对RS-232C型串行标准化接口的介绍中有讲到IEEE-488接口速度较快的优点,但事实上,这个接口的前身,也就是IEEE所规定的一种仪器标准化接口,它的传输速度不高于1Mb/s,而且信道总长度也不超过20m,可以说性能并不优异,而且这一接口还限定了最大连接数,不能同时连接超过15台机器,这些都限制了这一接口的发展。在这之后,美国的HP公司研制出了IEEE-488接口(因此这一接口也叫做“HP标准化接口”),它较之原接口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各项性能也都有的很好的提升,并且很优秀的解决了仪器之间相互连接的问题。
IEEE-488 型标准化接口有16条信息传播线路组成,其中有8条是为了实现总信息命令和双向信息传播而设计,另外8条线路实现了信息的同步或异步交换,以及信息缓冲的功能。作为建立接口标准化的功勋,IEEE-488 型标准化接口极大地推动了接口标准化的进程。随着更多的厂家在设备中使用IEEE-488 这一接口类型,不同厂家的仪器设备之间的互联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安全,兼容性得到了有效提升。由此可见, IEEE-488 型标准化接口在未来几十年的数据传输市场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还不会同程度地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向。
4 VXI型接口总线
VXI 型系统接口总线是VME Bus Extensions forInstrumentation的缩写,它的发明是为了让微型机中将系统总线和仪器中的线缆合二为一,免除冗杂,让VME总线性能更进一步。VME总线让微型机中的高速数据传递成为可能,就如高性能的显示仪器这些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设备就依赖于VME总线,除此之外,VME还提供了触发、中断、挂钩等功能所需的硬件支持,如其必须的背板结构。VXI 型系统接口总线有着传输速度快且精确度高,可谓是PC机总线和GPIB总线优点的融合,并且VXI 型系统接口总线还可以很好的与PC软件兼容,PC主机的系统、语言、设置等基本配置都可与VXI 型系统接口总线取得较好的同步。
5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VXI 型系统接口、RS-232C型串行标准化接口、S-100标准化接口以及IEEE-488型标准接口这四种接口模式进行了介绍与讨论。由于上述四种接口在行业内部的广泛运用,使其性能与安全性已经得到了证实。IEEE-488 型标准接口的主导作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上述四种接口在未来的市场当中都还会有一定的应用。以其良好的兼容性、安全性引导通讯市场的走向。
参考文献
[1] 李青,赵春花.农机具牵引力电子测试系统的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10(10):32-35.
[2] 曾晓华,张宁丹.电子测试系统接口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77.
1.1培养专业情感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并不是很了解口腔医学技术这一专业,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很模糊,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也很茫然,在“是否热爱本专业”的问卷调查中,仅30%的学生表示热爱本专业,这种状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非常不利。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感受口腔技师的责任、使命和骄傲,对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的几年内,我们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历史教育,以便他们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现本专业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认清该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初步确认职业目标。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和口腔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学生们感觉到将来的自己是被社会所需要的,只有口腔医师和口腔技师的完美合作才能给患者提供理想的修复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于是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当专业热情和专业动力被激发出来后,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就由被动自然而然的变成主动。
1.2培养课程情感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学科,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紧密的联系临床实际。学好口腔解剖生理学,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因其内容复杂、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每一届学生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第一次课,充分展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整个专业中的基础作用、坚实地位和独特魅力,并且使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技师,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不可缺少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强化理论教学
2.1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科学、实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涉及牙体解剖生理、牙列与牙合、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口腔生理四大部分。根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岗位的任务需求,将牙体解剖生理、牙列与牙合作为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和口腔生理作为次重点。重点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突出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力求学生掌握口腔工艺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2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解牙体解剖时使用标本、模型、挂图、多媒体,使教学直观、生动,理论部分结束后,教师随即进行牙体雕刻,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距离,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便于学生随时发现问题,教师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再如讲解颌面部解剖时,若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采用病例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仅学会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而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特别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推崇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是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否则容易造成师生的惰性或忽略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有悖于扎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初衷,最终难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渗透、指导,如提高自学能力,学会归纳总结,勤思考,多讨论等,为今后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操作技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要培养的是既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是理论课的延伸和升华,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技能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早期见习、加大实践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N929.53
该标准的推出规范了不同移动终端数据交换的基本格式,即udx格式,任何移动终端只要将数据转换为udx格式就能实现不同类型移动终端数据交换,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 标准内容分析
《数字移动终端接口数据交换》标准包含三个层面内容,首先,规范了移动终端数据交换格式;其次,明确数据交换udx具体格式;最后,在具体交互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功能。
1.1 数据交换格式
移动终端中需要交换的数据类型大致分为文件、消息以及文本类数据,其中文本数据指文本内容或以文本格式存储的一些数据,例如,日程表和电话薄等;消息类数据指移动终端接收或发出的信息,例如电子邮件、短信等;而文件类型数据包括的内容较多,例如,视频、图像、音乐以及一些以文本类型存储的数据。
该标准对大部分移动终端能够支持的电话薄交换过程时的长度、字段以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规定的字段格式符合《标准通信薄基本格式》要求。另外,为了实现尽可能多的移动终端交换数据,提高移动终端可兼容能力对邮件、短信、日程表等数据交换过程中字段进行了说明,并且这些数据信息格式参考众多规范标准,为移动终端的数据交换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数据交换文件格式
统一数据格式是不同类型移动终端数据交换的基础,因此标准中将数据交换格式统一为udx文件,其中udx文件格式规定参考了Schema以及W3C中的DTD中的相关内容。其实,udx文件是利用XML相关知识将需要交换的数据信息重新组织而成。
udx文件主要由用户信息和文件头信息构成,其中用户信息指需要交换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电子邮件、接收到的信息、电话薄等。这些数据信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而头文件信息是对udx的概括,包括检查完整性信息、用户信息以及终端信息等内容,交换过程中需要保证头文件信息关键字段的完整性。
另外,Schema模板和标准的DTD对udx文件的字段以及顺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此为了保证udx文件正确的生成和解析,移动终端交换软件实现时应严格按照Schema模板以及DTD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1.3 数据交换过程规定
移动终端数据中较为重要的数据是电话薄中的信息,尤其在数据交换过程中深受人们的重视,为此,标准规定移动终端数据交换应对该类信息支持,而邮件、多媒体信息、短信等,移动终端生产厂家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支持。另外,标准要求移动终端具备生成和解析udx文件功能外,对交换过程的具体实现做了进一步描述。例如,移动终端解析过程中超出了自身能力应提示用户然后进行相关的处理或按照用户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进行处理。当然在数据交换过程中是不允许对邮件、彩信、短信等内容进行修改。
标准中涉及到的移动终端接口除了有线连接、USB外,还包括无线连接、红外、蓝牙等。针对当前市场上移动终端硬件和软件配置情况,数据交换主要采用两种交换方式:其一,生产厂家提供了相关的配套软件,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时会先将数据信息传输给配套软件,在该软件处理下生成udx文件,接着在进行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其二,移动终端中没有配套软件,而是通过自身带有的程序将用于交换的数据转化为udx文件,然后再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2 数据交换测试
生产厂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移动终端的设计和生产后,还需到相关机构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目前测试结构对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内容:
2.1 有关数据格式测试
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数据交换时数据的格式,主要包括字段长度、字段名称以及一些特殊字段要求的格式。
2.2 有关交换过程的测试
数据交换过程测试时首先检查移动终端数据交换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移动终端能否及时给出提示;其次,测试生成和解析udx文件时,交换数据完整性是否被破坏或遗漏。同时测试移动终端在无线和有线状态下,能够正常的传输的udx文件;最后,计算机端的数据交换程序是否完成udx文件和vcf、CSV文件之间的转换。
2.3 有关交换格式测试
数据交换过程中测试生成的udx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检验生成的数据信息是否准确。另外,测试移动终端对udx文件的容错性能。
3 数据交换测试方法
移动终端支持的数据条目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因此利用测试文件进行测试时很难涵盖所有方面,因此测试时选择的测试文件应尽量涵盖较大范围。测试时选择的测试文件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格式上存在一定错误的udx文件;仅包括关键字段的标准udx文件;包含标准中明确说明字段的标准udx文件;根据待测产品的实际情况,只包含其支持字段的标准udx文件;结合被测移动终端支持能力,并依据标准要求包含有大量数据信息的标准udx文件。
测试机构运用的测试文件应能正确解析udx文件内容,并能准确的将内容显示出来,同时还能生成任意的标准udx文件。另外,为了保证测试文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测试文件应通过专家团队评审后才能使用。
测试时应重点完成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将udx读入,正确解析udx文件头和交换的数据信息,并检查可能会出现的格式错误;其次,参考测试目标要求,生产任意的包含指定字段内容、指定条目数量以及信息种类的udx文件,当然也能根据需要生成错误格式的udx信息;最后,对比格式均正确的两个udx文件内容,分析两项内容存在的差别。
为了保证测试任务的有序进行,通常按照图1流程进行测试。
图1 测试流程框架
具体测试时应按照数据内容种类逐一测试。首先,在待测移动终端设备中,解析标准的udx文件,通过人工观察方法对比标准udx文件中的内容,和解析后倒入的数据是否保持一致,以此验证移动终端的解析功能。并注意观察导入操作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然后将导入移动终端数据生成udx文件,利用测试软件检验导出数据格式和内容的正确性;其次,如上述环节中udx文件生成和解析均正确,此时参考待测产品支持的字段格式和最大长度,利用测试软件生成任意的记录条数较大的udx文件(这里所说的较大指达到待测产品支持的上限),然后在待测产品中进行解析操作,接着再将其解析为udx文件,然后利用测试软件对比解析前后udx文件内容信息,以此检验待测产品在极限状态下解析的数据格式、数据内容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总结
在研究市场上不同种类和型号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移动终端之间能够实现数据交换,制定了《数字移动终端接口数据交换》标准。该标准对数据交换格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udx文件格式内容,同时对数据交换过程进行规定,在移动终端设计和生产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为移动终端数据交换测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的移动终端设备将会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彻底解决移动终端接口数据交换问题。
参考文献:
今年3月,靳先生向法院,要求开发商立即为其办理产权证,并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3.4万元及本案诉讼费。开发商在法庭上辩称,靳先生确实购买了该公司开发的商品房。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因部分建筑面积超出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处罚,新的规划许可证因此迟迟办理不下来。另外,公司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办证,但多个政府行政部门抓住超面积建设问题不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故拖至最近才办妥规划许可证。有了新的规划许可证,公司将尽快为靳先生等业主办理产权证。开发商认为,由于其不存在主观过错,且靳先生主张的赔偿事项超过诉讼时效,不同意支付违约金。
经法院审理查明,开发商确实因超面积建设导致原规划许可证失效,需要重新办理。开发商接受处罚后积极争取,并于近期拿到了新的规划许可证。靳先生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遵从双方意愿,内容合法有效,故当事人应按约履行各自的义务。依据双方约定,开发商负有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60日内,将其办理产权证所需资料报房产登记机关的义务,因其自身原因未履行义务,导致靳先生无法及时取得房产证,应向靳先生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