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28 18:13: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120-01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扩招计划,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顺应了民心,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的实施。但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涌入人才市场,使原已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2003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此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大学生数量猛增,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带来了就业形势逐年下降,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又增加缓慢,出现就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整体上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但是技术性人才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就业市场博士供不应求、本科生总体持平、研究生、专科生供大于求;就业市场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城市与农村、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形成对比;就业市场男女就业比例也出现差异,就业时出现性别歧视现象。另外,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方面期望过高,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形成对比,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供需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会提供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发展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直接的因素。长期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另外,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为提高生产效率进行裁员,出现一批失业人员。因此,社会不能接收大量的劳动力,反而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再有,毕业生数量大幅度上升,超过了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从来不考虑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往往随波逐流,什么工作热门就找什么工作,结果在工作中发现不合适,只能换工作。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忽视自身条件,不考虑自己今后的发展,目光只关注大城市、大公司、大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舒适的工作环境、高水平的工资待遇。择业观念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机制,造成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影响就业。另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现象,往往攀比、心理不平衡、自卑、自负等心理因素影响他们的就业。由于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实际情况,错过就业机会,影响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3,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的就业有着较大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能使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而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设置的专业过细,造成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影响就业。另外一些高校的课程与专业设置,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影响大学生就业。再有就是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科学性,就业指导的方法落后,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4,就业政策不健全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现有的就业政策要求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毕业生,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就业歧视现象。毕业生就业市场常常见到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造成大学社就业难问题。

三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应该确立长远目标,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原来定位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转向私营企业,对地区的要求由原来的发达地区转向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好心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根据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高校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首先高校要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指导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其次,高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调整就业观念。

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8日

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2、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2~3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3、社会发展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二、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困境,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迫在眉睫,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及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摆脱困境

1、企业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在招聘人员时,应把大学生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所具有的潜能,不应在初期对大学生的技能培训成本上有所吝啬。大学生在受过高等教育之后,自我学习能力和觉悟性有很大提高,一旦他们掌握了技术,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2、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着力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县、乡、镇等基层要新增公务员,应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3、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营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大学生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大学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受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迈入大学校门已经成为无数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和人生起点,成为一名大学生便标志着成功,象征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仕途前程无忧。但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后,大学生们如今也面临着为找工作而四处碰壁的窘状。1999年,我国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满足国民的上大学意愿等原因,实行了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扩招政策推行后,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伴随着的就业问题也随之凸显。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人,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72.2%;2011年为660万人,就业率为89.9%;2012年增至680万人,就业率为90.2%;2013年则达到699万人,就业率为90.9%。然而在逐年持续增高的就业率下,2013年依然有50多万毕业生处于待业失业状态,就业形势严峻。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就业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单位录用大学生有户口指标的限制,毕业生跨省市流动受限。一些用人单位只接受现场报名,对所招聘的毕业生进行户籍限制,要求有本省户籍,甚至只能是当地户籍,这就让高校毕业生丧失了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招聘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各种招聘信息琳琅满目,一些招聘公司频繁参加各种大学毕业生招聘会,表面上看是招贤纳士,其真正目的是宣传自己,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社会上还存在 “内定岗位”的现象,对于只招一两个人的岗位,其实早内定好人选,却还大肆地招聘信息,这种不实情况既浪费了毕业生的时间也加大了其应聘的经济成本。

(二)就业结构整体不平衡、信息不对称

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符,出现了 “有位无人”与“有人无位”并存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支持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只注重使用人才的短期行为,忽视对人才的培养,不愿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

企业招聘要求不人性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硬性条件,如:要求毕业生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让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们无所适从;另外以学历及院校为门槛,也让非一本院校的毕业生们望而却步。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三)高校职业化教育不足、校企脱节

高校欠缺对学生实践力方面的培养。我国整体教育结构存在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偏向对理论知识方面的传输,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途径,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要考察手段,而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则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相对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就存在差距。

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专业化水平低。大学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为学生们开设的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有限,导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缺失。并且指导课程单一,对于在求职过程中的面试方法、技巧以及如何正确对学生自身进行就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具体呈现。

校企供需脱节。高校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没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导致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在高校却无人可招。 这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缺乏特性,职业倾向性不够。职业教育的不断忽视,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重视程度与资源配置上差距拉大,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热门专业的学生过剩,但市场对其需求已趋近饱和,毕业生供过于求。

(四)大学生的择业期望高于实际、就业政策认知不够

大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就业政策制度,整体认知不足,了解不全面,关注度不高。大学生们在毕业之际常常忙于奔走人才招聘市场,缺乏对相关政策的学习和领会时间。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未雨绸缪,其他人则等到快毕业了才急促地关注就业信息。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有设计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于毕业后适合自己的工作、未来发展方向等没有明确的定位。

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估判断,期望值过高。他们缺乏对自身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尽管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社会实践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刚从高中的封闭式管理中解放出来,进入大学以后就完全放松自己,丧失斗志、沉迷于玩乐,因而并没有学习到真正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技能不足,求职时自然丧失了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思想局限。他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常常以工作性质或薪酬待遇是否从优,就业地理区域是否发达便利为基准。一部分大学生将工作目标锁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考得编制后便从此高枕无忧,安于现状。在选择工作地区时,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大部分毕业生优先考虑在经济繁荣的一、二线大城市中发展,缺乏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和对职业选择的合理认识。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一)国家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综合管理,完善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条件。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下转第156页)不够健全,因此需要政府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基础上将宏观调控相结合,不断加强市场中的法制建设,规范就业市场机制,为毕业生们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大力鼓励毕业生深入乡镇农村、边远地区发展,去基层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和奖励等优惠待遇。同时政府可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为策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社会应提供良好规范的就业环境,降低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

用人单位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为社会发展做长期投资的意识。其次,在招聘市场或网上提供准确的招聘信息,避免浪费毕业生求职时间,增加其应聘成本。除此外建立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以户籍、性别等方面作为招聘的考量标准,多从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作态度、沟通协调和应变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和平台。

(三)高校应科学调整专业学科的设置,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作为人才供给方,应具有前瞻性。首先应及时调整师生比例,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另外在注重应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对未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情况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良好把握,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改革学校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收集就业信息服务,开设有关就业的指导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其自身的就业技能。除了对就业形势、程序及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就业政策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之外,尽可能的针对择业的方法和面试的技巧,开展模拟面试和求职讲座,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四)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的定位,提高自身就业力。在毕业前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工作,通过招聘会及招聘网站等方式积极主动的了解就业信息,积极调整就业状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在选择职业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情况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着眼于长期效应。同时以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积极提高社会实践力,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竞争力,从而找到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

篇4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01-0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经济正面临衰退危险。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1.当前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不乐观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规模增长,总量一直有增无减。前几年,尽管我国经济以高速增长,吸纳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是工作岗位毕竟是有限资源,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在持续加大,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高校毕业生的激增速度。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冲击毕业生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大量企业关闭或者大幅度地减少用工需求,恶化了原本供求关系就比较紧张的就业环境,使得本就艰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雪上加霜。

2.高校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业

首先,我国高校一些专业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其次,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不少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结构性失业突出。有些专业,与之对口的职业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渐渐退出了就业市场,高校却还在施教,这部分学生在劳动力市场肯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国家培养人才的成本。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其次,大学生缺乏胜任力和职业规划。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能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制定职业目标。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规划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职业生涯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以政策扶助。

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对于那些有碍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2.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还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

篇5

学术成果。在《中国人口科学》、《经济科学》、《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等期刊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近20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科研项目。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一般项目“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互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2009年度“多重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起薪偏低研究”,获第41批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武汉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起薪问题研究”。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告别中学生活,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胜利的喜悦,充满着新奇与兴奋。美好的生活将在这里开始,事业发展将从这里起步,人生的道路将在这里跨越,人生的历程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但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学子们也容易产生许许多多的迷惘与困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珍惜大学时光,练就扎实本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当今的社会形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WTO的加入,使竞争国际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全球化,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许多行业的不景气,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分配形势。

一、社会调查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们指出,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大量出现,而且这个数量在逐年上升。据悉,2001年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34万人,2002年为37万人,2003年达52万人,2004年达69万人,2005年达79万人,2006年达93万人,2007年将达124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和工作的长期性,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社会瞬息万变,市场变化莫测,只有培养超前的敏锐意识,才能摸准时代的脉搏,找出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二,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承担着历史重任的人才也必须是开拓进取型的人才。

第四,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竞争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我国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要求以优取胜、敢冒风险,既要有敢于胜利的胆识,也要有敢于承担失败后果的勇气。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技成果,同时要培养合作意识,懂得顾全大局和集体利益为重,学会与人共事。

第五,具有时效意识。市场经济是提高重视时效的经济运作机制,重效率、重视信息、重视时间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时效意识。学习、生活要有计划,严格守时,养成高效率地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反对懒惰、拖沓和敷衍。要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处理信息的知识和方法。

第六,具有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促进人们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市场经济也必须健全与强化社会主义法制,以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受法、用法,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用法律判断是非和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第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把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物质产品,是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在大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培养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勤动手,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八,具有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高速度、快节奏的,新形势、新问题、新困难、新机遇不断出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趋势。为适应这种情况,大学生必须培养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判断因形势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善于捕捉良好的机遇,胜利是再接再厉,受挫后不急不燥,面对突然变化,善于冷静分析,妥善处理。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大学毕业以后社会适应性较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应变能力。

第九,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高度分化有高度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科学家、专家之间的跨行业、跨学科的合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传统的单一知识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多方面的爱好的技能,做到知识广博,一专多能。应具有辩清是非,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具有是非辨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同时,一些腐朽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和侵蚀着我们青年一代,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是辨别能力,才能明辨政治方向,站稳阶级立场。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今天,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利益,为达到目的往往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形式多样,手法层出不穷。如果人的思想稍有麻痹大意,不加提防,分不清那些好那些坏,那些正确那些不正确,很容易就会陷入圈套,不能自拔。

二、高校大学生现状分析

从中学进入大学,学生从一个紧张封闭的环境转入一个相对松弛和开放的环境中,由于适应环境的幅度和难度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出现了种种不同的问题:(1)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惯了父母的宠爱。进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切都得靠自己去独立生活,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群体生活经验不足,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2)自我优势的削弱造成心理不平衡。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班上的尖子,进入大学后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有的学生看到班上学生多才多艺、能力较强,但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又感到迷茫,相比之下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篇7

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然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其次是培训支持,各大院校也都在致力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解决措施。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综合分析

(一)现行教育体制问题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受教育者在各方面普遍提高的过程,但现行的高考制度和一考定终身的社会事实,使得教育成了一个竞争拔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功利性的目标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当个人理想中的目标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不一致时,就出现了所谓的“就业难”问题。

(二)企业对毕业生要求过高

不少用人企业在招工时往往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所具有的较高素质,其实经验和能力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以致出现“毕业生求不到一职、企业高薪聘不到人才”的局面。另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当市场条件变化以后,由于供给反应的滞后性,造成高技术职业市场繁荣与萧条的循环,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使某些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二、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研究

(一)针对社会方面的原因对政府、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1.改革高考制度,发展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

现在的高考制度,按考生分数段划分为本科、专科,只有分数最低的专科二批学生才会去各类职业学院,这无意中形成一种职业教育低下的概念,也就不怪乎我国一方面是严重缺乏各类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是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削减普通高等教育,进行目标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用于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2.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广电媒体的正确引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是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需要多数的人去构筑坚实的塔基,因此社会价值观也应与时俱进,在国家富强的初级阶段,以经济为主线,需要号召人们努力拼搏向上。而在我们国家已经走向富裕强国的今天,如果人人仍是急不可耐的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社会结构就会不稳定。今天社会需要的是以安定和谐为主线,去除浮躁,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干好,这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基本素质,也是学校教育、社会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工具所应该极力倡导的处世观念。

3.改变社会分配结构,以立法保就业

大学毕业生择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浪费严重,也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乡村及边远地区就业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生存价值观和社会实际存在的地区差距造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前面所述的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之外,国家还应以立法改变社会资金分配结构,缩小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贫富之间的收入差别。保证职工工资待遇,改善用工环境,对于高脑力和高体力劳动者都应该给予高报酬。提高社会福利保障,人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彻底消除职业歧视,缩小城乡差别而不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等都是提高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就业率的有力措施。

4.企业应提高整体工资水平,全面改善用工环境

企业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着眼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职工工资待遇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如果职工队伍不稳定,企业生产效率将无法提高,客户资源、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都会受到影响。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企业还应优化食宿、工作环境,实行人文关怀,让职工在单位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为使大学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对学校方面提出的建议

1.建立长效的社会调研机制、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各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建立长效的社会调研和企业调研机制,随时根据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为了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学校必须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这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等。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学校自身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毕竟有限,而且设备更新也不及时,要想让培养的学生能与时共进,技术全面,学校应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或校外的实训基地。这样既可解决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也可解决学生的实训与社会脱节问题,真正地做到校企双赢。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技能的需求方向,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了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从而才能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

学生在求职中感到困扰的问题大多是来自外界的信息量少,这里面包括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和对企业招聘流程、基本要求的缺乏了解,因此,学校应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为了保障就业,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各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明确规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应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的大学生应有新的就业理念

国家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考上了大学,就不能再干体力活了。这显示了人们在进行了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后的期望回报值都是比较大的。“就业难”的实质是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难,大学生应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转换思路,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

(二)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篇8

1、缺少家庭和社会的认同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受到来自家庭的期盼和压力。教育投资需要回报;家族门庭需要光耀;生存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乡村社会以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志,各种世俗的流言都足以让那些想回到农村发展的大学生畏缩不前。

2、个人能力因素

农村籍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与城市相比普遍较差。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农村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是个人综合素质薄弱。在大学学习期间,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他们无法自如、平等地参与,对于策划、组织活动更是缺乏相应能力。在就业面试中往往自我表现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不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担心对方不要自己等心理压力,使自己常表现出心里胆怯、紧张,难以恰当地把握和回答对方的提问,制约了自己的意愿的表达。

3、农村籍大学生在薪资的要求上心理期望更高

农村籍大学生心存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对于薪资的期望值过高。追其原因不难发现,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这一过程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所以他们更有一种要迫切找到高薪资工作的愿望,以便在短时间内收回多年以来的学习生活费用以回报父母多年的教育投资。这便使他们比城市籍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而这些负担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甚至在薪资的期望上丧失理智。

二、大学生就业的渠道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渠道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招聘会;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专业的求职网站;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等。农村籍大学生一般都通过招聘会或专业的求职网站求职,很少有通过社会关系而就业的。近年来,大学招聘会的成功率在下降,而毕业生所享有的社会资源却成为就业的重要保证。据调查,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的毕业生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是“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而来自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则是“通过亲友得到的招聘信息”。

三、解决目前农村籍大学就业问题的策略

1、加大支持力度和舆论宣传,建立健全新农村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高度认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不仅为福建新农村建设引进大量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实现人才分流,缓解社会压力。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大力宣传、关心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问题。一方面宣传和提倡尊重人才、合理用人的人才观,使福建新农村建设形成重视人才、主动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观念;另一方面,宣传优秀的福建新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回乡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优势,改变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陈旧观念。

2、从家庭角度来看,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尽管他们缺乏城镇籍大学生的父母那样丰富的社会资本,提供不了城镇籍孩子那样雄厚的经济支持和物质帮助,但是他们可以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精神关爱和必要的物质帮助。同时,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应该端正人生观,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选择职业,而不应从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期望出发越俎代庖,代替子女做就业选择,即使子女就业不理想,也不应责备或抱怨,应该多鼓励孩子不灰心不丧气,增强其就业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鼓励,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程就业指导,重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永远不可能完全协调,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一时的困难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当前大学扩招、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所以,作为承担教育者义务的一方,学校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课程设计、课程学习到实验课,以实际就业为导向,剔除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尽力避免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情况。

4、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国家应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家庭困难的应届毕业生,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的同时取消落户限制,避免不平等待遇的发生。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近几年来农村籍毕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鼓励已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去有条件的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同时,国家应认真落实好贫困家庭毕业生求职补贴政策,督促各地政府部门把补贴及时发放到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毕业生手中,缓解其求职经济压力。

篇9

0.引言

就业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就业选择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新的机遇。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态度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与其他国家相比,有13亿人口基数的我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像美国就在70%以上。所以把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算在“扩招”身上,是不合理的。

2.2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许多应届毕业生不断的抱怨:“企业用歧视的眼光在看待应届大学生。”对此,有企业家表示,倒不是排斥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只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敢恭维。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如中专生和大专生敬业;再者,有少数大学生受不得委屈,他们害怕挑战和压力,一旦受挫就缺乏自信,怨天尤人。确实这些都是应届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而现在在高校里有多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多少大学生把时间浪费于恋爱游戏中等等造成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下降。事实上,整体素质好的学生找份好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2.3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当今是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现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扩展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虽然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2.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当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3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缺陷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3.1内容上单调、无针对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内容常限定于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于是,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出现了工作临时应付,指导内容肤浅、泛化,指导效用差,观念教育缺失等情况。

3.2缺乏专业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已经承担了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专业机构缺乏,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那么,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是不好的。

3.3存在开环封闭性

就业指导应当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网络。首先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没有与治安管理部门建立起危险预警机制、危机共同处理机制,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者也未能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封闭的、分割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跨地区就业是不符的。其次,高校未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诚信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消极影响。最后,商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4.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4.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应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本专业涉及领域的知识,加深理解,并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4.2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

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由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高等学校毕业生必须适应岗位变换、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各个高校可以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不必一开始就细分专业,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知识和本领,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4.3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正规化

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4.4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放性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既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可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跟踪调查已就业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和市场反馈信息。高校要借鉴国外“合作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就学期间分阶段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工作。 要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培养和物色人才。

5结论

职业选择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以高等教育的目的为指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的观念,以塑造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引导调整大学生的择业心态为核心内容,坚持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预见性、针对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冯婧.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轻工教育.2006(3)

篇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国更因为其特殊的国情,而备受各界学者关注。论文写作,市场。。在国内众多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章中,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趋于完善和一致,总体上认为主要包括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五个因素,进而考虑到经济、社会等宏观因素,但对各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却存在很大分歧。

1.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曾湘泉(1993)等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以来大学生在市场上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行为,得出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曾湘泉,1993)。2004年,他又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供求总量的变动,得出大学生就业确实存在“难”的问题, 这与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但是困难的程度略被夸大,户口、就业协议等就业分配的制度因素,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构成不利的影响。

赖德胜(2001)提出转轨时期的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收寻的结果。

岳昌君、丁小浩(2003,2004)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般就业弹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得出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大,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相对更明显。

2.高校扩招及高校体制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起,至2009年毕业生数增加了515万人,而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如此大的增加,使得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论文写作,市场。。胡咏梅和薛海平(2004)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回归模型,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宜再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莫荣等(2003)认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大学生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需要调整和改革。论文写作,市场。。

吕东伟(2003)认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校的反应相对滞后,专业设置失衡,从而培养的许多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论文写作,市场。。

汤敏(1999)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自身问题。

3.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国企冗员多接受能力有限,外企私企是吸纳主力,而这些企业相对理论性人才而言更需要实用性人才。鄢雪皎( 2009)认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承担的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制造,而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创立、物流管理、订单处理等的产业链高端却仍然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提供给大学生等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非常稀缺,所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显得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突出。

瞿振元(2001,2002)通过调查得出本专科就业率差异明显;传统体制内就业仍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领域,国企仍居就业第一位。论文写作,市场。。

岳昌君(2004)分析得出不同行业之间的“行业收益”差异显著,追逐高行业收益也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的原因之一。

李彦军(2006)以广东地区统计分析为基础,从宏观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互关系,得出各产业的产出、固定资产投入与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总体呈显著正相关。

4.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宋福进(2002)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指出这一指标在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

王小波(2002)专门就“女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调查,认为女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凭借自身较高的素质,在付出更大的搜寻成本后,许多女大学生仍然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岳昌君等(2004)分析得出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人付出的求职成本对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论文写作,市场。。

闵维方等(2005)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

5.企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唐 钅广(2004)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高校专场招聘会”“在线招聘”“简历”在用人单位招录大学毕业生中的作用十分强大,“户口”“关系”“党员”等因素的重要性急剧下降。

韩飞雪(2007)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满意的两项为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最不满意的两项是相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单位选拔人才最看重的因素是“思想品德”。

6.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加强具体定量分析。之前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虽多,但大部分是从定性角度分析,缺乏具体的定量分析做支撑。

(2)增加长期跟踪分析。对有代表性的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得出大学生找工作及其工作变换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更准确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3)加强产业吸纳大学生能力的研究。加强对各行业吸纳的大学生能力的研究,从而为高校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湘泉.改革中的知识劳动力就业意向及其市场行为分析.管理教育学刊(武汉)【J】.1993年第一期

【2】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6年第27期

【3】孙祖芳.西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借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第一期

【4】鄢雪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四期

【5】瞿振元.2001-2003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2。

【6】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失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4期

【7】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1年第2期

【8】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J】,2002年第19期。

【9】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高等教育研究》【J】.2003年3期

【10】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发展》【J】.2003年第8期

【11】文东茅.质疑大学生就业之性别歧视.《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3年第6期

【12】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1年

【13】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社会出边社.2002年

【14】岳昌君、丁小浩、文东茅.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J】.2004年第11期

【15】胡咏梅、薛海平(2004).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相关性研究.江苏高教【J】.2004年第2期

【16】韩飞雪.北京市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D】.2007.4

【17】李彦军.《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及其模型构建》.暨南大学硕士论文【D】.2006.6

篇11

[作者简介]赵天武,华中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襄樊学院招生就业处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84;兰顺东,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87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72―03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向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凸现。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不佳,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加入WTO以后,由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劳动力使用的趋势,造成中国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降低到0.1左右的水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中国大学生的供给呈现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在近几年达到20%~40%左右。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同时,大学生失业率有上升之势,据统计,大学生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仅为20%。

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扩招导致供需不平衡

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比2005年338万人净增75万人,增幅为22.19%。但是,办学质量相对学生人数的增幅明显不相匹配。通过对在校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56%的毕业生认为就业难问题是由于扩招引起的,38%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所学的专业适应性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差较远,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引起就业困难。

2.过高的回报期望与下降的市场价格之间差异加大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不再是“稀有人才”、“天之骄子”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企业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占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工资标准也比以前低了许多。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由于机会成本(大学期间放弃就业机会而失去的收入加上在校学习期间付出的所有花费)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时对月薪有自己的心理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匹配率低的原因之一。

3.国家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延缓了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原因在于政府培养人才的城市取向和现代大企业取向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均布要求的矛盾。学生在高成本地投入高等教育后,必然要通过高回报、低风险的就业的途径和方式的选择来确定迅速、稳定地收回成本的方式。由此可见,由于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问题延缓了大学生的就业。

4.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造成“隐性”失业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期望值过高。一项调查显示,62%的同学表示自己毕业两年后要成为部门经理;77%的同学说,35岁之前要成为高级职业经理人。(2)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化”。很多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总想一步到位,从而造成了许多“隐性”失业。

5.就业市场缺陷减小就业投资回报率

就业投资回报率等于个体成功就业收益与就业成本支出的比值,它是衡量就业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同时,违约问题也成为就业难的又一因素。违约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也影响其他学生的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就业的支出成本,从而加大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减小了就业投资回报率。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速度,从而使就业问题表现得更为复杂、激烈。为此,高校教育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规模,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2.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据调查,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存在优秀学生签约率低及很多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策划等问题,这充分表现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环境。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毕业生就业虽然不能做到绝大多数一次性就业,但假如把就业门路充分扩大了,比如到非国有企业的单位工作、到基层工作等,大学生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另外,考研的学生也一定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为此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另一重要途径。

3.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的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协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减少空缺岗位的时间,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就业指导工作要力求做到“二个指导三项服务”,二个指导是: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三项服务是: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遵循简便、效能的原则,为毕业生办理有关就业手续;三是要主动协调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三

者之间的关系,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系统讲授职业设计课的主要思想、基本原理及方法。

4.进一步完善、规范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将发生变化,股份合作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较大发展,将为就业岗位的增加提供机会,国有经济作为就业主渠道的状况将逐步改变。国家、地方和高校要围绕毕业生的分配建设立体化的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要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地去创业。因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充分挖掘政府资源,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促使就业市场制度规范化、诚信化,从而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

四、实证研究

背景材料:W学院是一所国家二类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05年,W学院共有15个系、18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2378名学生毕业,其中本科生1996名,专科生382名。面对社会对毕业生需求无明显增长的大环境和地处鄂西北、省属二类本科院校的现实,W学院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逼人。

1.就业工作面临的客观原因分析

(1)品牌因素。w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培养的学生人数还不多,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的还很少。学院整体办学特色还不突出,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在社会上还缺乏知名度。这一因素制约着w学院在知名企事业单位的就业率(市场份额)和学生起薪标准。

(2)地利因素。W学院远离省会中心城市,没有地利上的优势。企业要进校招人,必须专程而来,学生要找工作,必须外出而去,就业成本高。

(3)转型因素。w学院在办学战略上逐步实现由以师范为主向以非师范为主、由本专科兼收向以本科为主的办学战略转移,呈现出“稳定文教类,发展理工管,拓展美音体”的战略发展格局。就业工作面临两个新的问题:一是生源由湖北省扩展为全国,学生就业去向也由省内扩展到全国各地,就业流向的复杂局面致使就业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二是师范类就业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2.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效果

W学院学生就业工作的策略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

(1)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体制,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业的需求。W学院落实以就业为育人切入点的教育理念,建立“以系为主体,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就业工作运行体制。学生就业的基本方式是学业、就业、创业和待业四种类型,W学院为此分类指导,各个突破,从而解决毕业生合理、稳定、有序流动的问题,并且充分利用“三大载体”,即就业指导课、职业测评体系和职业咨询辅导来实施有效的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利用职业测评体系,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2)打造就业工作品牌,加强职业规划,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通过树立W学院学生群体品牌,赢得就业局面的主动性。以理工科学生坚实的动手能力和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为突破口,打造“能力强,稳得住”品牌;通过师范生过硬的师范能力,打造“潜在王牌教师”品牌;通过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良好的个人形象,打造“外贸丽人”品牌;通过某专业考研率高,打造“考研突击队”品牌等。通过教育大学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3)探索精品就业模式。在总结各系就业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具有W学院特色的就业工作模式,提高就业效率,如机械系的中日龙就业模式、汉丹模式,土木系的上海宝钢模式和物理系的珠三角模式等。

(4)建立学生主体性就业,营造诚信就业市场。发挥学生个体的就业主动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就业是自己的事”。学校、社会及家庭的作用都是外在因素,通过自己的综合实力找到工作才是最可靠的就业。因此,要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路径,积极创业。要充分挖掘政府资源,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促使就业市场制度规范化、诚信化,从而提升就业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