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外科实验

外科实验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3-20 06:53: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外科实验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外科实验

篇1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国内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留在三级医院就业的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留在基层医院工作,而基层医院开展外科手术的条件并不理想。再者,有些医学院校缺乏实验考核制度,或虽对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但技能考核成绩并不纳入考核总成绩或占总成绩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使得学生忽视实验教学。根据广东医学院五年制外科学专业课程安排中发现,仅有外科学总论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且学校不断扩招,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班级多,人数多,课时少,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难于熟练掌握到各项专业操作技术的严峻考验。但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实验教学理念,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支持,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调发展。

2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一份适合的外科实验指导

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建校初期外科学只有理论教材,缺乏相适应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是操作技能的理论依据。缺乏实验教材势必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有能力参考其它的优秀实验教材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份适合于本校的外科实验指导。外科实验教材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既要考虑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体现出它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实验内容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先安排基本操作,后安排综合动物实验。除了验证性实验外,还应增加设计性实验。每项实验都必须注明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实验用物。

3结合现代的临床手术室布局,完善外科实验室建设

目前,有些医学院校的外科实验室没有根据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的流程设计,仅由简单的训练室、洗手室、准备室构成,尚未健全标准的模拟手术室。外科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缺乏较为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以口授为主,动手机会匮乏;实验用物缺乏,学生人数过多。有些医学院校为了节省实验教学开支,实验用物经常重复使用;实验训练模型比较陈旧,模型数量不足;这些情况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者所在院校外科学实验室结合外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参考现代的临床手术室的布局,是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的无菌观念设计的。另外,外科学实验室建有3间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视频。设备处对实验教学比较支持,无论是购买实验耗材还是需要申购训练模型等固定资产的经费都给予大力支持,减少了实验用物重复使用及训练模型陈旧,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情况发生。且外科学实验室还充分运用了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手术室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资源,进行现场直播教学。

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及改善教学方法

4.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外科实验教学内容长期局限于外科总论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主要包括器械介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切开缝合、阑尾切除等传统性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性实验;且改善实验用物的真实性,例如:使用弹性海绵肠子进行切开缝合教学,由于海绵的表面不够光滑,和人体的肠子相比,真实性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积极性不强。现在外科学实验室到市场上购买新鲜的猪肠,洗干净后供切开缝合教学,增加了真实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外科学实验教学开设了“肠吻合不同术式的对比”等多个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来设计实验,学生反映很好,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计性实验比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好、有创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动物手术的重视程度,还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和业务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应用于临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外科实验教学中。作者所在院校目前正在引入腹腔镜微创技术教学及石膏夹板固定在骨科中的应用等技术,让学生与时俱进,与社会同进步。

4.2改善实验教学方法

以前外科实验教学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先由实验技术员提前做好用物准备,然后由实验带教教师进行边示范边讲解,最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现在在外科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形成“简单理论讲述和示范操作﹢综合技能训练﹢问题讨论﹢实验总结分析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交流与沟通,拓展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行实验教学监督及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作者所在院校实行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分开管理的体制。但第二临床医学院在东莞校区目前尚未建立直属的附属医院。教学人员不足,特别是高职称、高资历的资深教师紧缺,实验教学常由较年轻的临床经验相对不足的医生来承担。且由于学校不断扩招,学生班级增多,学生数量大,分组过大,学生训练机会少。实验教学内容多,但承担实验教学的教师少。有些教师为了降低工作时长,将原本2位教师带教1个班的课程自行调节为1位教师带教。可见,外科实验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动手机会少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遏制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采取了外聘周围医院的高职称教授授课,必要时还请第一临床医学院给予师资支援。对于学生操作训练时间不够的问题,外科学实验室采取了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练习,并安排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解决了实验课内操作时间不足的问题,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近两年,外科实验室还发放外科器械到学生宿舍,让学生在寝室也能自由练习。第二临床医学院每年都组织一次临床技能操作竞赛,并对获胜者给予奖励。从2008级开始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实习前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等,考核合格者方可下点实习。技能考核是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加强学习的手段。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另外,外科实验室每学期都会发放实验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临床医学院还定时安排教学督导组到教学现场进行检查与指导,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的实验过程,狠抓学生的出勤情况,检查并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这种严抓外科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篇2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中的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1],而外科学实验课是外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于实践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临床实习和教学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课在外科教学活动所占比例和位置十分重要[2],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是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其实际动手能力,适应临床过程缓慢。为此,如何提高外科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能力,增强学生临床应用能力,是临床实验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临床教研室在多年外科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对外科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 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设备落后和不足

由于经费短缺或其他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验室数量少、资源配置不合理、设备更新与维护不及时等现象的出现,使得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关实验,实验教学的开展不能稳步推进,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

1.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分散、不稳定

外科实验就是采用了理论教室与实验教师分头、分组带教,而且实验教师的配置多为年轻教师,在操作技能上处于相对薄弱状态,教学过程中很难讲理论及实验有机的结合奇兰,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而且实验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在适应实验教学以后又部分希望转入一线教学队伍,导致实验人员严重匮乏。

1.3 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的临床教学,依旧处于偏重理论教学,课程设置上以理论为主[3],实验教学学时仅为理论教学的三分之一,甚至不足三分之一。并且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实验教学评价基本不作为评价标准。导致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学习意识。而且实验教学还存在着理论与实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为附属实训基地层次较低或根本就没有实训基地,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的技能养成得不到很好的强化,导致了技能水平低下,而且理论知识遗忘较快。

1.4 资源浪费严重

学生实验教学所用的医疗物品,如缝线、引流管都是正规厂家的、可以用于临床工作的正规物品,但是在实验教学中很多物品是可以多次利用的,但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却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极大的浪费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1.5 实验室管理不完善

外科学范围较广,器械、设备、备品种类繁多,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懂得管理,还要懂得外科专业知识,但是很多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配置上只重行政视管理而忽略了专业管理,导致实验室管理混乱,极大地影响了外科实验的开展。

2 外科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2.1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我院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室结构特点,按照基地化建设标准,对实验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同时统筹规划制定了各项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统一制作墙报,便于实验教师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学生可在操作过程形成纲领性指导作用。而且实验室模拟化临床氛围浓厚,让学生感受到外科工作的神圣、庄严,能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临床地位,促进了学生的自律性、

2.2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过程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教学水平的优劣,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其能力,完善其机制。

我院制定了实验系列教师岗位相关政策和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实验教师的津贴待遇、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使得实验教师得到了很大的倾向性政策,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是从系统内进行方方面的改进与规范化的过程。我院从学时规划、内容规范、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一是学时规划方面,实验学时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增加多种形式的课外补充,比如配备了专供学生业余训练的实训室,开设了多媒体辅助模拟,延长了实训室开放时间等。二是规范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外科实验教师来自不同科室的临床医师,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操作手法和行为习惯,这样导致了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管理要求,配合自编实验实训教材,统一对实验教师进行规范法培训,并进行业务考核,合格者放可上岗。三是教学手段改进。为了使学生高标准的完成实验教学要求,采取了分步骤的教学手段。第一步着重加强实验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第二步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第三步进行模式临床操作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转换角色,掌握相关角色的工作要领。

2.3规范实验教学考评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4]。我们从医德医风、职业操守、技术要求、操作规范、技术要领、熟练程度等方面对每位参评者制定了客观、全面、严格的评分标准,并在考评过程中采用第三方督考的形式对每位参评者进行单独考核。方式上以口述结合操作的形式考评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并最终作为其是否能够参加理论考试的标准之一,同时将技能考核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外科学总成绩,这样在制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实践技能学习的认知程度、从考评汇总督促学生提高临床实践技能能力。

总之,外科实验教学是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其过程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是否适应临床工作,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培养,又要加强其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素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立国,毕英谦.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现状及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17.

篇3

外科实验教学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学习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的改进和完善,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为学生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高等医学院校外科专业越来越重视实验课教学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实验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外科实验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对外科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训练

在外科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验准备阶段,均能认真复习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要点,但动手操作时常常出现不规范现象,甚至违反基本的无菌操作。如洗手后无意识触摸口罩、眼镜、帽子等有菌区,器械掉地后即下意识捡起,甚至未穿手术衣两手撑在无菌器械台上观摩手术操作等。在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中,不仅包含有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而且还涉及外科学知识,思想观念认识,实验基本功的训练,以及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外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又要突 出动手能力训练,在反复操作训练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实训重点

由于专业的不 同,在外科实验教学过程 中重点各有突 出和侧重,如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重点加强对手术切开 、止血、暴露、缝合、打结等手术基本技能 的训练。同时可安排护理专业的学生配合。重在对动物手术前 的准备,如外科基本器械,各种规格型号 的手术刀片、缝合针等的识别。让不同专业同时进行实验,既提高了上课效率,节省实验资源,又模拟了外科手术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手术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麻醉师及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等角色的工作,锻炼协助及配合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更新教具、教学方法与手段

外科实验教学 内容丰富,是一门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快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将不同内容根据教学特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等,使课堂教学形象化,实现视、听并用,再现临床手术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手术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由于实验课时有限,单纯的课堂训练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以多种形式作为课外补充,如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训练,并安排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采取帮、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传统的外科动物实验教学讲授手术打结、器械识别及使用等 内容时,通常采取在实验课上讲授的方法。但学时有限,部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规定学时内不能有效掌握最基本的打结、缝合、器械识别及使用方法,以致影响动物实验的进行。因此,我们提前利用课余时间把本次课的实验操作技术教授给学生,并以班为单位,培养几名骨干,协助教师搞好传、帮、带,提前把缝合线及常用基本器械发给学生练习。还可在模拟人上做手术切口的层次分离,为动物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做好前期准备。

四、完善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

根据教学要求,手术基本知识的实验教学即无菌技术、常用手术器械和打结、手术基本技术操作等内容,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训课来完成。因此,完善实训室建设,建立标准化的实训室是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条件。结合我校新实验大楼布局,外科实验室按如下操作程序设计:进入实验室(缓冲区)、更换工作鞋 、更换手术衣(设男女更衣室及洗手 间)、戴帽子及口罩、修剪指甲 、整理着装 、洗手、泡手消毒、进入实验室操作。空间分隔实现从非隔离区、相对隔离区、隔离区,同时把各个操作的主要步骤和重点注意事项制作成简洁明了的墙报,挂在实验室各相关区域,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同时强化实验室管理,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分区岗位责任制,加强对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与管理,完善实验室工作的评价、监控、考核和激励机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外科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示教,而且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把模拟手术室当作临床手术室对待,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进行动物活体手术操作时,不仅要反复巡回指导,还要随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错误,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此外,要合理配备教学人员。实验课教学一般要求采用示教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示教环节,由于其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对具体实验操作及技术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阐述,这就需要合理配备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使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方向的教师紧密配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4

外科手术综合训练是指完成了外科手术基本实验教学即无菌技术、认识常用手术器械和打结、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拆线)后,用活体动物(犬)进行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几年来,在不增加实验经费的前提下增加同学的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手术综合训练上作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1 重复动物法

这是我校多年来外科手术综合实验课主要采用的传统方法, 是一种减少动物用量的方法。每次4台手术连续上5学时的外科实验课,每台一个指导教师,动物的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每次实验用品均需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尽量减少动物损伤,术后保留动物使其存活,约一周后动物基本恢复再做第二次手术,依次做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每只犬平均可做3次以上手术,可减少1/3~1/2的动物用量,术后可观察手术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多次手术后粘连重,解剖层次不清,且出血多,有的切口感染等,造成手术难度大。(2)有的犬术后死亡,使下次手术不一致,不便于术后的讨论。(3)术后喂养成本高。

2 一次性动物法

实验动物由校外供给,每次术后动物由提供者自行处理。可节约抓犬的时间,降低了受伤的风险,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实验用品不需要消毒,整个手术过程要求学生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无菌操作。这种方法用犬新鲜,解剖层次清楚,无粘连及感染,手术难度小,手术相对较统一,便于学生术后讨论及完成手术记录。但术后不能观察手术效果。

3 一次性动物重复手术法

在一次性动物法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重复手术的方法,将指导教师分成两组或三组,一组教师带领学生仍按一次性动物法完成连续5学时的中专外科示教手术后,保留动物于手术台,另一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3学时的大专另一种手术。这种方法节约了动物准备的时间,在同等条件下,每名大专同学均有2~3次综合训练手术的机会,增加动手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

4 讨论

篇5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73-02

外科实验室是临床教学模拟手术操作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工作责任大、节奏快,而且还是高危区。动物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锐利器械损伤,化学消毒剂和麻醉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放射线的危害等,使实验室护士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群体。因此,重视并预防这些职业危害,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发生。笔者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外科实验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商榷。

1 职业危害

1.1 生物因素的危害外科实验室护士经常与实验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受病毒感染的机会特别多。外科实验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又经常使用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极易划伤自己或他人,护理人员时刻有感染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1.2 物理性因素的危害

1.2.1 电器电离辐射随着医学的发展,外科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越来越多,如电刀、氩气刀、电钻、快速卡式消毒锅等,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引起电伤或烫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C型臂x光机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对病灶定位准确,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但却增加了对手术人员的危害。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积蓄作用导致癌症、胎儿畸形、造血功能低下等。

1.2.2 噪音因素吸引器、麻醉机及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高频电刀,电钻,电锯等是外科实验室噪音的主要来源,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境中工作,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导致精力分散,容易出现差错,严重影响外科实验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1.3 化学因素的危害外科实验室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人麻醉气体,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这些消毒剂对皮肤和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致染色体异常。麻醉废气主要是氨氟醚、异氟醚等。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文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外科实验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及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长期接触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直至达到危害健康的浓度,并可能产生慢性的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学影响。

1.4 心理因素危害由于外科实验室工作的特殊性,手术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特别遇到高、难的手术操作时,思想始终保持高度集中,这些工作特点和性质使人极易疲劳,长期下来极易形成职业性疾病。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术前应了解熟悉实验手术全过程,术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参与实验手术者应进行自我检查,如手部皮肤有无破损,如有破损要求暂时不参与手术,同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手套脚套,参与实验手术人员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以减少对其他环境及物品的污染。对术中所用的一切物品应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处理,对术中所用的器械、缝针等应分开放在固定容器浸泡、消毒、清洗,然后打包再次高压灭菌处理。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传递,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意外刺伤。一旦刺伤皮肤,应立即脱去手套,挤出少量血液,用流水冲洗干净,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做到早期预防,报告感染办公室并登记。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

2.2.1 电离辐射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应了解一般用电常识,以防电伤,使用各种仪器应有安全意识,仪器设备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并在仪器上标明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外科实验室护士应严格遵守使用原则。专人定期普查和检修,以防意外发生,在使用C型臂时,情况允许可暂时回避,并备有铅衣、妊娠期禁止接触x射线。

2.2.2 噪音防护吸引器、麻醉机、监护仪、电钻、推车等定期检查维修,添加剂,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要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剂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尽量将化学消毒剂集中放置,熏箱密闭,防止气体逸出,注意通风,减少空气中的浓度,在接触这些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防护眼罩,避免直接接触,使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在使用吸人性物时,要现配现用,定期检查麻醉效果及是否密闭,检查管道连接情况。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无菌并降低空气污染,定期进行室内空气采样。添置空调设备,完善排污系统。

2.4 心理因素防护外科实验室护士应学会自我调试,矫正职业性紧张,工作之余尽快补充能量、水分和注意休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搭配,尽快恢复体力以便更好适应工作需要。做好预防保健,加强身体锻炼,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侵入。同时强化如何保护自己,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3 小结

外科实验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加强安全防护是十分紧迫的问题,我们应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树立预防感染的意识,将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言樱,马晓军,浅谈现代医院手术室危害因素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51―352

2 方洁,熊巨光,麻醉剂、消毒剂对手术室空气污染的防护对策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45

篇6

【关键词】: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临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外科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中的重点之重。如何有效结合临床实际,培养护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目前外科护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外科护理实验教学探讨如下。

1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与临床严重脱节

外科护理实验教材内容的编撰普遍落后于临床知识的更新,加上护理教师临床经验不足,因此存在许多实验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比如外科洗手,目前我们的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乙醇浸泡法,而这种方法临床基本淘汰了。另外,一些教学用的录像带、光盘上所录制的内容明显落后,有的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方法,这些被临床所淘汰的操作规程仍在讲授。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物品,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演示操作,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练习。这种刻板机械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往往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这种刻板的实验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进入临床后,当面临具体复杂的问题时束手无策。

1.3实验设备不足

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相比临床外科学发展较晚,社会重视不够,外科护理实验室数量较少,相应仪器、设备落后,限制了外科护理学实验的开展。

1.4缺少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

传统实验成绩的评价,完全由任课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来评价,往往只注重动作的规范,而忽视了对学生仪表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要求,忽视了护理的整体性。

2 改进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2.1优化师资队伍,更新教育观念

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应定期安排护理教师去临床一线学习最新的护理技术;选派高年资的护理教师对新进入教学的年轻教师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经常聘请临床护理专家来校讲学,介绍一些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护理理念,扩展教师的知识层面、更新观念,保证我们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

2.2紧密结合临床,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顺应当今外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教师应精心研究,经常深入临床实践,了解临床外科护理操作的改进、新方法的运用,不断地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技术,淘汰教科书上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知识结构,使课堂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

2.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示范,学生再进行操作练习,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从不考虑为什么这样做,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小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角色扮演法,我们在“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自己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分别扮演病人、手术者、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进行试验,然后再交换角色进行练习,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验操作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4改善实验条件,适当增加实验教学设备

近年来,由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旺盛,护理院校招生人数普遍有所增加,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设备也要有所增加。同时,医疗设备在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理理应紧跟临床实际,根据外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适当增加实验设备。我院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购置了心肺复苏等标准化模拟人,有效解决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由于缺乏操作者而无法实施的难题,既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可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进行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教学。

2.5适应临床要求,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标准主要针对学生操作动作的评定,而忽视了人文关怀、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新的考核标准由仪表态度、实验技术操作、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占10%、70%、10%和10%,这种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在完成操作步骤的同时考虑病人的身心舒适,重视人文关怀,树立整体护理的服务理念。

2.6 强化操作能力

我院每年在学生实习前都会安排一周时间进行强化操作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操作进行专项训练,并且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并进行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不仅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再现,关键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素质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有效的专业教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博采众长,加大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加强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的水平,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和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和展望[J].护理杂志,2002,19(4):13

[2]宋静.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3):214215

篇7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各专业的外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以期更进一步提高外科学实验教学效果[1-2]。改进以前单一的教学方法,将临床医学、护理、眼科等专业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课程设置和实验项目的设定,配合各专业理论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4]。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理论又必须在实践中理解巩固和提高;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必须通过试验实习等环节来实现。外科学总论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法是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无非是包括灭菌法抗菌法进行。外科学是整个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是学生从基础课到临床课并成为临床医生的重要过渡。外科学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被动地接受任务,学习没有针对性。近些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材料价格上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等因素,教学经费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又由于不断压缩实验学时,间接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机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教学质量。通过该方法的改进,使不同的外科学实验教学得到相同的更加完美效果,师生反映良好,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笔者就如何改革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进行如下探讨。

1实验项目的设定

在普通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学科发展方向不同而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实验项目。比如说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很少去手术室,在病房工作的比较多,对无菌技术要求偏重,对消毒技术手如术区消毒铺巾,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原则等要求较轻。就调整内容,着重放在无菌技术方面。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则要相反,消毒内容要多点、细点。

2实验课时的设定

再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验课内容要求的不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置不同的实验课时,比如临床医学同学在练习清创术、静脉切开术、阑尾切除术、剖腹探查术等,每次实验时间较长。而影像专业的学生减少了课时,也减少了实验动物的数量,因为他们进入临床后主要接触的是图像处理方面的问题,对外科学无菌及消毒知识,了解就可以;图像和影像教学最适合于他们的特点。

3教学方法的设定

外科动物实验课学时有限,为了使不同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本学科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相应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手段、条件;配合增加了各专业示教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他们了解外科涉及本专业的相关的内容知识[5-6]。这样一来不同的专业用不同的录像内容,而不是原来单一种类的音像,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

4实物、模型的数量和种类的设定

例如眼科专业学生实验时,在原来的动物狗基础上,采用兔和猪的眼作为模型,为以后他们到临床上的学业同步。给学生提前提供训练条件和动手机会;真实性实验动物能锻炼学生的沉着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通过这方面努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理解和掌握他们本专业外科手术基本知识。

5模拟情景的设定

在原有的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各专业综合性实验室布设,使学生熟悉自己的未来手术室的环境布局;进入手术室应遵循的步骤和规章制度,以及以后常用的器械的消毒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消除和减轻学生进入手术室所产生的陌生感及恐惧心理;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外科手术学基础[7-8]。

6重点和难度的设定

实验课课堂教学是外科总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9-10]。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如一本和三本同学)的差别,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三本学生少用综合性的实验,教师的课件内容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都能够对学生区分要求,耐心指导,反复示教,对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1-12]。综上,经过外科学实验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通过不同专业老师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了各自专业外科手术操作。由于实验环境比较逼真地接近临床,学生经过一年多实验学习,加上进入医院实习后,更快地适应了医院的工作环境,迅速掌握外科手术的操作规程,得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谢梅芳.浅谈外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3462.

[2]韩小玲,敖秋月,王树文,等.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8(4):218-219.

[3]张燕,王燕,曹丽春.提高外科动物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实践[J].第四军医大学军医学院学报,2003,25(4):932.

[4]侯学红,侯春丽,杨少军,等.以迎评为契机加强外科学实验室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0,27(17):134.

[5]吴文其,郭伟余,育森聂,等.强化动物综合实验改革外科临床技能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9,27(10):110-111.

[6]胡吉富,李绍波,刘茂希,等.强化动物实验教学提高外科临床技能教学质量[J].华夏医学,2011,3(6):706-708.

[7]李梅,路会侠,杨继武,等.外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15(2):55-56.

[8]李玉红,刘静芳,王振方,等.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验[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6(11):14,134.

[9]王旭东.外科总论实验课的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8(22):3504-3505.

[10]刘菊.外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4(9):299-300.

篇8

1.1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落后 部分外科学实验教师尤其是在年轻教师中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情况,认为实验从属、依附于理论,在思想上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2部分学生对外科实验教学课重视不够 有相当部分的高职高专学生,对实验缺乏基本的认识,认为外科学课程只要理论学好、保证考试过关,而实验课只要随意应付、敷衍一下就行。

1.3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简单,机械刻板,外科学实验课教师习惯于实践实训课上按操作流程规范演示,然后要求学生依样练习操作,缺少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实验,这种机械刻板的实验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验教学指导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操作动作的规范性、操作程序的精准性,导致使学生进人岗位工作后,会造成思维的禁锢,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足、办法不多。

1.4所教外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岗位需求相脱节 医学科学的发展非常快速,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不断涌现并大量应用于临床,然而不少外科实验所开教学内容仍为原来各项常规的操作,实验内容落后于临床知识的更新,导致外科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时效性、实用性。加上不少髙职髙专实验指导教师临床经验不足,存在不少实验教学内容、操作规程与临床岗位实践需求脱节的现象。

   1.5实验室开放时间不足,管理上缺乏规范外科实验教学是外科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却远没有足够重视。虽然对实验室开放都明了规定,但往往管理上缺乏规范,监管、实施不到位,开放时间较少,绝大多数只是在学生期末操作考试前或进入临床实习前开放一段时间,平时开放时间较少,学生在课外练习的机会不多’且在课外开放时也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

2外科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革措施

   2.1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 在外科实验教学中,必须切实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注重质量提高,突出以培养、促进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的发展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教学意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为主体。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的培养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2.2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科研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整个外科学实验课教学安排与每个教学过程中做到精心选择、认真设计,始终贯穿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启发、启迪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上。要坚决转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灵活、综合用好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境式等优秀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

2.3加强医学生对外科实验课认知态度的转变及责任心的教育培养 在外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向每一位医学生明确指出和反复强调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外科学学科在实践性、操作性上尤其突出。作为一名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操作不规范,将来是不可能很好胜任临床医生这一工作的。要求医学生要把每一次外科学实验都当做一次临床外科手术操作来认真对待,增强责任心,务必规范操作,力戒马虎、粗心,随意应付了事。对于在外科实验操作考核中达不到优秀或合格的,必须重修、重考,直到考核达到合格以上方能过关。通过在外科实验教学中对每一位医学生进行要求,以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健康至上的社会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

   2.4作好所开外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内容的有效衔接 现代医学的发展非常快,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现在的外科学实验教材内容和操作规程比较滞后。作为外科实验课指导教师要定期地深入到临床工作岗位一线,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适时更新外科学实验教材上过时的内容,使外科实验教学内容、操作常规与临床实际岗位工作髙度吻合。作为一名外科实验课教师,不仅要具有广泛、系统专业知识,尚必须熟练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艺技巧。外科实验课教师要定期参加各种专门培训、进修学习,注重查阅专业文献,不断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进展,不断拓展教师自身的知识视野、更新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教育观念,保证实验讲授的教学内容絲针对性、先进性、有效性。

篇9

1 手术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学总论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外科手术学作为外科总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无菌技术、外科基本操作等部分。它是所有需要手术治疗疾病的专业学科的基础,手术学实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做医生的成败。

2 模拟手术室的改进

实验室是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地位与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院外科学教研室投入巨资建设了模拟手术室,使实验室的面貌焕然一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实验教学环境,使实验室真正担当起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它包括一间示教室、两间更衣室、两间洗手室、器械室和5间手术室等,设备和结构尽量模拟实际环境。使学生刚接触手术学开始,接受近临床实际的正规培训,为将来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相对独立、统一的教学环节,不应该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首先要摆正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扶着学生开展实验的,由指导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实验方法发生变化,修改教学大纲,而学生对整个实验自己进行操作,学生进入实习室实习,应当同进入医院手术室一样,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如洗手、穿手术衣、带口罩、戴帽子、戴手套等细节开始严格按照临床实际一样,对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这一问题,我院的手术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

4 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改造传统实验方法

外科学中无菌技术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掌握,但是原有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内容上比较陈旧,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所以,先改进过去的教学大纲和实际指导书上落后的教学模式,要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抓紧更新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彻底改变过去落后的实验方法,在手术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从这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无论是实验内容还是实验体系,以及安排顺序等方面,目前还未发现什么问题。总结授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外科学发展的动向,参考其他院校的教学大纲,及时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引入现代科技知识,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改造传统实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5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引进

篇10

2无菌观念不强

尽管在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时已经学习并考核了无菌技术,但是在实验课上,仍然有不少学生无菌观念差,表现为不会正确取用及使用无菌器械、不会合理摆放物品、不会正确消毒、跨越无菌区域等。

3应对策略

3.1合理分组

在示教阶段时,小组人员太多,学生看不清楚,不利于模仿学习,人员太少没有充裕的教师进行示教,故每组12人~15人较为合理;而在分组练习阶段时,每组5人或6人较为合理,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裕的练习时间。

3.2重视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4个阶段[2]。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要求学生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课堂理论教学时可观看“外科换药”教学录像,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外科换药”是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可以准确而清晰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实际操作活动。操作的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故任何操作技能都有理论基础,只有在掌握陈述性知识或正确的护理知识指导下练习动作技能,才能在操作中理解并牢记理论知识,真正达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融会贯通。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布置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学习情况的了解。当然开放式课外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学生达到操作技能的高级阶段即操作的熟练阶段的主要途径,又是解决学时不足的最好方法。

3.3创设问题情境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主张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用奖赏或竞争等外在动机的收效是有限的,也不能保持长久。由此他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学生学习,引发其学习动机[3]。怎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呢?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如果问题太易或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问题的创设需要充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提出,并且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问题的提出既可以通过教师设问的方式,也可通过实验报告、学生日常经验引进。该实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笔者从“生活中你受伤会怎么处理”“不处理会怎么样”“什么时间需要外科换药”“外科换药注意事项”等问题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

3.4用物预处理的教学

医疗垃圾分类在临床上是非常普遍又极为重要的,不会正确进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常常导致疾病的感染和传播,造成医疗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外科换药”实验课中模拟医院临床实际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不仅学会医疗垃圾的分类,还知道正确规范的处理,从而减少了学生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3.5课后评价

实验课教学效果的评价,重点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可以取得学生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操作情况,有利于学生了解操作要点和实践难点。评价体系可以将每个实验操作按护理程序分为几个部分,并将各部分分解为许多步骤,对每一步骤都给出评价标准,操作后给予评价并依据评价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讲评、纠正、总结[4]。笔者课后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发现并纠正操作中错误的手法或程序,而且会主动思考“为什么这么操作”“可以这么做吗”等问题,从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为了增强学生临床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注意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实验考核,如“破伤风病人的换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换药”等案例。

3.6编制《外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任何一种动作技能都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目前使用的教科书以文字形式为主,配有少量手绘黑白图片,操作以流程形式描述,不直观,这不利于学生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教师示教是对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很难看清楚关键动作,在练习课中,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练习。制作关键技能动作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能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点;制作配有文字的操作流程图,能让学生在练习当中知道如何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而不是进行机械式操作;制作适合于学生互评的操作评分表,能让学生在练习时互相指导,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实现互教互学[5]。

篇11

近年来,由于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保护动物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动物实验面临严峻的伦理学挑战[1]。医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动物实验还要继续做下去!那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实验动物生命的奉献是对医学发展的贡献,是对促进医学生掌握医学技术的贡献,医学生在进行动物实验前,应该保持安静,抚慰动物,感怀尊敬之心。为此,我们要求每一次的动物实验,每一组的医学生在开始动物实验时要有一个简短的启动仪式,全体医学生保持安静1min,让心镜安宁,保持肃穆的神态开始动物实验。

2 奏响生命之歌,实验的"仁医"精神

实验进行中,面对生命的流逝,我们要求医学生时刻保持"仁医"精神,不漠视,不喧哗。并且还要求医学生通过技能操作体现对实验动物的仁爱,如备皮、游离血管、伤口缝合等技能,其每一个步骤,每一处细节都要经历细致的培训和精确地操作。在进行任何一种技能操作,都应尽最大的可能让动物承受最小的痛苦,绝对不容许在没有注射麻药的情况下进行强力控制的外科技能操作。

医学生的动物实验中最容易忽视对动物的关注,技能操作容易随心所欲,违反技能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操作程序前后错乱的现象都并不少见,如果一味的强调操作规程和操作练习的重要性,对改变这一局面见效甚微。如果从职业情操的培养方面着手,通过在实验中强调对实验动物的尊敬和"仁医"精神,不但能提高医学生关爱的情感,对技能操作的提高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我们选取2010级和2011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进行动物实验技能操作训练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培养组进行对比,每组3名医学生,常规组的医学生按照一般的操作程序进行技能操作训练,而培养组先进行动物实验的启动仪式,加强"仁医"情感,提升医学生的关爱之心,并要求医学生把这种仁爱贯彻到整个实验的始终。两个组的学生知识基础,技能训练基础及综合素质相似,由同一老师带教,由另一老师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具有可比性。考核结果分为正确操作(技能操作程序和实验动物组织分割都符合训练要求)、错误操作(技能操作程序不符合训练要求或技能操作程序和实验动物组织分割都不符合训练要求)及不当操作(仅实验动物组织分割不符合训练要求),如表1。

结果显示,培养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关爱之情,在整个动物实验过程中,操作的准确性显著提高,每位参与的学生都能细心操作,认真负责,对每一个操作环节要求严格,技能训练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而常规训练的医学生虽然也要求严格训练,但因缺乏对动物实验的情感要求,操作中对实验动物的非必要损伤不重视或漠视,明显影响学生对操作技能的严格要求,技能操作错误率和操作不当率都比较高,也不利于医学生严谨的态度。

3 实验完结,怀敬畏生命之心

动物实验让我们的医学生学到我们应该学会的各种临床操作技能,而我们在培养医学生技能的同时,要把医生的职业情操渗透到训练的这个过程,做到把这些动物当成真正的患者。想着它们需要怎样的关怀和治疗,想着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这条生命发挥最大的贡献。

实验结束后,不管如何处置实验后的动物-因为如果从伦理的角度而言,不论我们如何处置这些实验动物,都没有可能充分地尊重动物的权利[2]-我们都应该让医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留生命流逝后的完整。或许每一个医生的成长之路都注定要由这些牺牲和代价铺就。作为医者,作为亲自参与到实验中的人,即便是很久以后,当看惯了这样的生死,也要长怀一颗敬畏生命之心。因为每一个医学成就的背后,都承载了太多生命的重量。

动物实验的开展,是医学生掌握医学技能的重要方法,每位医学生在接受医学专业培养的同时都开始面对一个现实:总会有生命在自己手中流逝。我们要培养技能精湛的医者,但不能让医者变得"冷血"[3]。从动物实验开始,我们希望培养的医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不是要反对动物实验,而是从内心深处敬重和感谢[4],并通过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促进医学生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江.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看动物权利的理论基础[J].河北法学杂志,2009,27(4):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