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检修实训总结

检修实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30 19:23: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检修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检修实训总结

篇1

        在讲授《电工技术与技能》、《电子技术与技能》时,我针对学生的基础实际,补充初中电学的相关知识,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技能实训时,选取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日光灯、万用表、智能稳压充电器、收音机等项目,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判别,理解放大、整流、滤波、稳压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装配和焊接工艺,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基本电路的检修方法,为彩电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重视彩电原理学习和技能培训

        彩电原理抽象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实物投影技术、虚拟实验室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分析透彻课本上的各种机型电路组成与信号流程,让彩电原理变得深入浅出,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优化了教学过程,拓宽了知识面,激活了创新思维。

为深化原理学习,提高技能水平,我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

1、进行关键点测试和故障模拟,为检修铺路。

        为进一步熟悉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结构、原理,掌握专用元器件的检测及维修方法,我们利用现有实训设备,每学完一章理论就进行相应电路的测试与故障模拟。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彩电原理及故障现象认识,还能培养他们熟练使用维修工具的能力,做好维修数据的积累,为检修实训奠定基础。

        2、检修实训,提高排除彩电故障点的精确率。

        在电视机的排故障实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先让学生熟悉电视机中某一模块的工作原理,再进行故障排除的分析与指导,然后进行排故障练习,最后根据检修过程写出实习报告。 

        (1)筹备有序,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农村职业学校教育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现有的实习条件很难保证每人一台实训彩电。为此,实训前我都要统筹安排:即给每台彩电编号,设不同故障点,小组合作人人动手,采用排故障练习与写实习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即在规定的时间里每找到一个故障点,必须马上写出实习报告,经实习教师检查验收并打分后,再安排下一个故障机的检修。另外为保证故障机的利用率,检修过程中要求只查不排,凡是思路不清的不允许上机实习。 

有竞争就有动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上机实习积极踊跃。

        (2)检修指导,确保实训的高效性。

        电视机维修是通过分析、判断、检测等方法确认电视机故障产生的原因。我设置故障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先单元后整机、从明显到隐蔽的原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检测,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力求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理出检修思路,找出故障原因,做好检修记录。每当学生修好一台故障机后,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一种成就感,我与学生共享这胜利果实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总结检修过程,找出检修规律性,撰写有价值的检修报告和小论文。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清了检修思路,强化了检修印象,提高了学生的维修技能。

        (3)及时总结,巩固实训效果。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批改实训报告,做到因材施教,重视课堂小结:对正确、有创造性的检修思路,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错误和不完善的检修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思维的障碍和所学知识的缺陷,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通过实习报告的反馈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改进的方向,加深学生彼此了解。同时我还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这种集中与个别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维修技术的兴趣。

        (4)引导学生多途径学习和查找资料。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电视机的性能和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品牌多,机型多,更新换代日趋频繁,利用相关的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学习检修已成趋势。为此,我常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多途径学习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排除疑难故障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培训比赛,强化教师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不断地跟踪新技术、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学习,勤维修多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比赛。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我将平时维修更换下来的组件贴上标签并归类,标明故障现象和检修过程,然后结合所学内容,把我的维修经验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篇2

一、强化专业基础课学习和实训

在讲授《电工技术与技能》、《电子技术与技能》时,我针对学生的基础实际,补充初中电学的相关知识,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技能实训时,选取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日光灯、万用表、智能稳压充电器、收音机等项目,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判别,理解放大、整流、滤波、稳压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装配和焊接工艺,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基本电路的检修方法,为彩电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重视彩电原理学习和技能培训

彩电原理抽象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实物投影技术、虚拟实验室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分析透彻课本上的各种机型电路组成与信号流程,让彩电原理变得深入浅出,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优化了教学过程,拓宽了知识面,激活了创新思维。

为深化原理学习,提高技能水平,我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

1、进行关键点测试和故障模拟,为检修铺路。

为进一步熟悉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结构、原理,掌握专用元器件的检测及维修方法,我们利用现有实训设备,每学完一章理论就进行相应电路的测试与故障模拟。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彩电原理及故障现象认识,还能培养他们熟练使用维修工具的能力,做好维修数据的积累,为检修实训奠定基础。

2、检修实训,提高排除彩电故障点的精确率。

在电视机的排故障实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先让学生熟悉电视机中某一模块的工作原理,再进行故障排除的分析与指导,然后进行排故障练习,最后根据检修过程写出实习报告。

(1)筹备有序,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农村职业学校教育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现有的实习条件很难保证每人一台实训彩电。为此,实训前我都要统筹安排:即给每台彩电编号,设不同故障点,小组合作人人动手,采用排故障练习与写实习报告相结合的方法,即在规定的时间里每找到一个故障点,必须马上写出实习报告,经实习教师检查验收并打分后,再安排下一个故障机的检修。另外为保证故障机的利用率,检修过程中要求只查不排,凡是思路不清的不允许上机实习。 有竞争就有动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上机实习积极踊跃。

(2)检修指导,确保实训的高效性。

电视机维修是通过分析、判断、检测等方法确认电视机故障产生的原因。我设置故障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先单元后整机、从明显到隐蔽的原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检测,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力求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理出检修思路,找出故障原因,做好检修记录。每当学生修好一台故障机后,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一种成就感,我与学生共享这胜利果实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总结检修过程,找出检修规律性,撰写有价值的检修报告和小论文。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清了检修思路,强化了检修印象,提高了学生的维修技能。

(3)及时总结,巩固实训效果。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批改实训报告,做到因材施教,重视课堂小结:对正确、有创造性的检修思路,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错误和不完善的检修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思维的障碍和所学知识的缺陷,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通过实习报告的反馈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改进的方向,加深学生彼此了解。同时我还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这种集中与个别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维修技术的兴趣。

(4)引导学生多途径学习和查找资料。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电视机的性能和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品牌多,机型多,更新换代日趋频繁,利用相关的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学习检修已成趋势。为此,我常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多途径学习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排除疑难故障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培训比赛,强化教师专业技能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不断地跟踪新技术、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学习,勤维修多实践,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比赛。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我将平时维修更换下来的组件贴上标签并归类,标明故障现象和检修过程,然后结合所学内容,把我的维修经验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篇3

1.1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近年来,对上海市工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电子信息、汽车、成套设备等行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近两年来对上海市工业生产拉动最大的行业,发展十分迅猛,门类不断增加,新的岗位需求迅速增长,对相关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这一产业提供各种层次和规格的人才,是推进这一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一批生产一线的行业专家和高技能人才的参与,以具有产业代表性的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和市场的调研,形成调研结论:企业用工的基本原则是“能够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追求高学历不是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属,“办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所以,企业对人员的需求也是根据需要呈现多层次,根据需求和成本的要求来用人。只要符合要求,各种学历层次的人员都有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调研表明,尽管作为管理层的技术人员已经不是中职学生的岗位定位,但由于产业水平的提升,一些企业中轻视技术劳动力和偏重学历的倾向也已经开始扭转,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培养这一类人才将是我们中职教育的宗旨。从企业的需求来看,一线技术工人仍然是企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技术工人与一般的操作工人相比,技能要求高,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要求有一定的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1.2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有关决定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充分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是广大受教育者掌握岗位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需求,必须充分面向社会产业,为生产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求直接对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应立足上海地域经济,满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培养符合生产、服务一线使用要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是基本目标。电子技术应用方向主要是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培养在电子设备和产品的整机生产、服务和基础管理的一线从事电子设备装接、调试与维修的应用型人才。这正是本课题立项的基本出发点。

2对培养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一些思考

2.1实训任务设计重点考虑任务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实训任务设计必须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一门课程应包含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要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任务引领型实训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训任务训练后,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在设计实训任务时,对如何将生产实例改造为实训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到生产一线调研,掌握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新的实训任务。创设的“生产情景”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形成的功效。通过应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做准备,使学生能借助所学的技能知识解决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该行业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职业人才。

2.2技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突破的关键

虽然对企业的调查表明,他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但在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前提下,职业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无疑更具有就业竞争力。如何在中职的课堂上培养电子电工应用型人才?笔者从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出发,着重论述一下三大核心技能的关键点及其教学方法。

重点之一:识读各类电气线路图的关键是用“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的方法。新课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中要求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图。只有学会了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才能在工厂中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个技能的教学关键点:任何复杂的机床线路,都是由几台电动机控制线路组成,每台电动机控制线路又是由几个基本控制环节组成。识读机床线路时,首先用“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将整个设备系统划分为几个电动机控制回路部分,再逐步分成几个基本控制环节。识读每个控制回路部分的基本控制环节,到逐步分析每个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再用“部分到整体”的方法,回到整个设备系统,识读整个控制电路,看是否有遗漏。特别要从整体角度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对电路中的每一个回路、电器中的每一个触点的作用都应了解清楚,为总结特点做准备,以便对整个电路有清晰的了解。

重点之二:安装调试的关键点是将电气原理图翻译成安装接线图。安装调试也是电工电子应用型人才今后职业的重点,笔者解决这一技能的教学方法是将复杂的接线用步骤分解的方法转换到纸上练习。(图见下页)按照复杂的电气原理图(图一)将各类电器元器件如何安装成机床控制板(图二)是电工电子技能的重点,实际就是将电气原理图(图一)翻译成安装接线图(图五)。解决这个技能一般来说是通过多年的安装接线实践才能逐步获得。为突破这个教学和职业难点,笔者在教学中编写了校本教材,使得只能在实训室操练的技能变成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用笔在纸上来练习接线完成,具体就是用步骤分解的方法:

①首先在纸上将各类元器件按照机床控制板(图二)的实际位置进行排列,即电器排列图(如图三)。

②然后在这张纸上进行接线安装练习,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进行走线分析,避免绕路引起不必要的复杂;教师还可以纠正接线错误,使学生的接线技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改变了实际操作中接错一根线变成一团乱麻,很多学生对此丧失了学习本课程的信心。采用了校本教材就能够清楚地指出了错误的所在,这根线纠正了以后,机床就按照学生的指令运行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③(图四)是第一根接线示例图,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把所有接线完成,即完成安装接线图(图五),这样就把复杂的接线问题简单化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安装调试技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再复杂的接线也变得很容易就掌握了。重点之三:重视检修训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检修训练是对实训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是在实训任务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扩展,其中还包括检修的经验交流,从而引申到实际生产中的排故检修。因为本专业毕业生在工厂第一线能从事电气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工作,所以在工厂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最重要,仅学会原理和安装调试是不够的,不能在生产流水线上解决实际问题,检修是本专业的重点。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把电工电子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原理图的学习和简单的安装接线上,虽然提到一些检修,但这些检修是原理的延伸,也就是模拟的故障,离生产实践的实际故障相差很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磨练逐步总结出来的,其中有些关键的问题,关键的手段就是本文来论述的。

因为中职学生今后职业的复杂性,所面对的就是应用的复杂性,即检修的复杂性,它不是简单的原理运用。笔者曾在大型工厂从事进口生产流水线疑难问题维修、维修指导及维修技术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关于检修的一些教学经验,供中职教学以借鉴:由于测试仪是针对某设备的,而且仅指示故障出现的部分,却不能指出故障点,所以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我们讨论的是通用的电气电子类维修技能,方法如下:

①直接观察法:教学生用感官(眼、耳、手、鼻)检查有否火花、异常声音、过热、烧焦现象,若有以上现象发生,此部位即是故障点。

②插拔法:如果机器如电脑发生“钳死”(硬件损坏的死机)现象,那么采用插拔法能迅速找到故障原因。一块块拔除控制板,然后测试机器状态,一旦拔出某块控制板后系统恢复正常状态,那么肯定故障点就是此块控制板。

③交换法:一般机械都有前后、左右、上下、旋转四个方向的来回循环动作组成,四个部分的电气控制板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前后动作出现故障,那我们把好的的控制板兑换后机器正常动作,说明故障点就是此块控制板;如果好控制板兑换后机器工作仍不正常,就说明问题出现在上一级或控制电脑的问题。

④跟踪法;是一种根据波形不正常点顺藤摸瓜,向前或者向后溯本求源,以仅发现的一点线索认真分析穷追不放,直到查到故障点使工作正常。

⑤敲击法:机器有时时好时坏,很可能是虚焊或接触不良,使得接触电阻增大,对于这种情况在机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可以用小橡皮榔头轻轻敲击观察是否出错或停机,若敲击某处故障出现了,原因就找到了。

⑥原理分析法;从原理出发,根据时序关系,从逻辑上观察各点应有的电平是否正确来分析判断故障的原因可能性,再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故障点。

⑦升温法:有时故障随温度的升高或工作时间长了以后出现,而关机检查一切正常,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人为地将环境温度适当升高(当然不可以升得太高以至于将正常工作的器件烧坏),加速一些高温参数差的元件“死亡”,来帮助寻找故障原因。

⑧电源拉偏法:有时故障在很长时间如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出现一次,可以人为的造成恶劣的条件来帮助找出原因,如电子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是+5V,人为的将工作电压适当加大,如加到+6V,若故障出现频繁了,故障原因就容易找到。通过以上这些检修手段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但是检修的技能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篇4

《化工设备维护检修技术》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化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模块式“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安全使用和维护储罐类容器、换热器、间歇反应器、连续反应器等化工设备,能够判断常见的故障并能维修。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锻炼和提高对设备维护、检修、制造和安装的专业能力,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吃苦肯干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拥有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岗位人才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技术》这门课程进行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摸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大胆改进和创新以往的教学方法,重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1 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探索――模块式一体化式教学改革

所谓模块式教学,通常情况下是指在技术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划分模块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我们处于变革中的职业教育来说,这种以实例技术为中心组织技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指把原来基础理论和职业素养教育界贯穿于以相应技能的整个过程中,专业技术培养模块需要按照技能培养的要求进行编制,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所谓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指,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的职业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同时建立相应的教学功能模块,进一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结合,完成培养计划。

1.1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坚持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灵活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训分开组织”的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脱节,对于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孰轻孰重因教师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过程中,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需要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教学服务于技能训练,同时强化了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确保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同步性,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注重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另外,模块的选择目标性强且灵活。可以对行业中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新模块添加。

首先,要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为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提供实施平台。

“教学做一体化”,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教师通过实训设备来进行。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转变为“边理论、边认识、边实践”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堂搬到实训基地,进一步解决了理论与实践不同步,以及学生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老师讲解相应的结构和原理,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拆装,通过动手拆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掌握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同时直观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知识结构和原理。例如:在进行换热器的检修与维护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各种换热器构造和原理,让学生先有一定感性认识,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换热器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封头、管箱、换热管、折流板等形式与位置,在拆装的过程中,进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检修维护奠定基础。

其次,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任务教学法,在设置任务模块时要体现“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任务的使用性和系统性,进一步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点有层次、有逻辑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换热器的检修与维护教学时,教师根据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进行任务设置,要求学生先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同学之间讨论,教师引导下确定检修方案;然后按照检修方案进行检修,直至达到符合生产要求。检修的整个过程把整个知识体系联系起来,使同学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采用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和“计算机仿真教学”保证课堂质量,在完成理论和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东方仿真的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训,将实物流程装置、测控通讯系统与全数字仿真技术相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运用高精度仿真数学模型,对于实际装置物理化学特性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模拟,对于装置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调控、紧急停车和事故处理等,可以进行全工况、动态、实时地进行模拟。采用仿真DCS对控制系统进行模拟,其要求和真实DCS一致,并配有工业键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受训者提供一个真实化工生产操作控制模式、方法与环境; 同时具备运行培训项目软件、事故设置软件和运行操作评价软件。可以满足培训的自动评价、组织、全工况记录和管理问题;具有真实感强、无须物料、没有产物和副产物等特点。例如:在乙醛氧化制乙酸的仿真实训中,涉及到机泵的控制、温度压力、物料等,并有相应的思考题。在实训过程中可以设置故障,训练学生分析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是学生了解工艺,更好的预防故障、发现故障、解决故障,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1.2 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完善考核过程

《化工设备维护检修技术》教学采用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分为5个模块,模块一是罐区单元维护与检修,模块二是换热器单元维护与检修,模块三是间歇反应釜单元维护与检修,模块四是连续反应釜单元维护与检修,分别由4位教师负责,每个班级学生分为4个小班,每个小班人数9-10人,在一个学期中以小班为单位循环学习4个模块。

对于每个模块的教学和考核,通常情况下都是以小组为核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知识要点、分析解题思路和重点难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课程中始终贯穿考核,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并且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通过采用加减分制,以80分为基准分,对每个组进行综合考评,给出相应的小组成绩,同时以此成绩作为基础,在组成绩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互动表现、实训总结报告完成情况和单元仿真实训的成绩分别对每个人的具体分数进行加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确保了成绩的公平性。

2 改革课后作业形式推进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2.1 模块任务的合理性、关联性和可操作性

任务布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来设置任务。任务尽要包含多项知识点并尽可能地使用实践环节,并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学生在经过深思熟虑和教师指导能够客观给出任务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撰写总结报告。增强区分度,确保公平,教师能够根据作业情况能够客观公平地给出相应评价。例如:在换热器单元维护与检修模块检修完成投入生产前的压力试验,要求学生编制换热器水压试验规程,其中包含人员分工、工具准备、现场准备、操作规程以及文明操作等内容,同时按热气的常见故障、检修方法等知识以备课堂互动。

2.2 分组的科学性,任务实施完善性

在模块任务项目完成后的总结,应包括实训总结报告和体会总结。各组派出一人以答辩的方式讲授该任务的内容,以及解决问题思路和办法,再由教师与学生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方法,最后评选出最佳的小组及排序,给出相应的过程考核成绩。比如:在教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每组可以委派一名代表进行答辩,这个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在讲述完之后其他组成员可以对他们的结论进行提问答辩小组成员需要现场解答,最终得出一个相对全面准确的答案。

3 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3.1 紧跟行业发展,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会随时随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拓展自己专业知识,把握好重难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块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3.2 以身作则,展现自身魅力的能力

最近对化工设备维修技术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10级96名同学、11级103名同学、12级109名同学共计308名同学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项调查,在调查中10级、11级、12级分别有81.25%、84.47%和83.48%的同学认为老师的人格魅力能够吸引他们上好课。

因此在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展现自身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发挥教师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

4 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效果分析

几年来,通过对发动机课程的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以及采取适宜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对11、12级在校生和10级毕业生教学效果的调查中,通过与在校生、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的座谈、问卷调查等多方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课堂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企业的满意程度。显示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效果无论在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课堂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还是企业满意度上都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充分显示出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职教论坛,2005(4).

[2]董丽,王宝昌,孙术发.基于理实一体《发动机构造》模块化教学方法的探究[J].森林工程,2011(5).

[3]王秀梅,孙萍茹,安连锁.构建“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4]毛近隆,张萍,胡晶红.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基于5个模块进行PBL教学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

[5]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4).

篇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意见》充分肯定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尤其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及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般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校外基地相对客观和稳定,其实现成效也有赖于校企合作运作模式及开发建设的程度;校内实训基地则不同,具有更多的主观性,其基本原则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力求实训基地的科学性、合理性。

下面,笔者以铁道车辆专业制动校内实训基地为例,探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流程和方案:

制动机是铁道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部件,尤其是在铁路高速和重载的发展趋势下更为重要。为培养铁道车辆专业学生关于制动机维修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除了需要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车辆段、厂)外,高职院校还应规划和建设的校内制动实训基地,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专业实训的特点,首要任务是确定实训基地建设的方针:制动实训基地应以树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教W内容及实训项目――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基地建设。

1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

铁道车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对整个专业的建设、发展及教学过程起宏观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结合课程所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而制定,是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组织的依据。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分析车辆制动检修岗位的技能需求和素质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确定岗位技能所需的技能模块及要求。

2现场调研及总结

结合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局管内的货车车辆段、客车车辆段及车辆工厂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综合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明确铁道车辆制动机检修、试验岗位知识、技能、素质及要求;二是关于车辆制动系统实训设备设施的调研,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现场检修工装设备、工具、材料等。通过调研,系统把握了车辆制动发展方向、车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设备。在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综合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拟定车辆专业制动系统的“教学内容及实训项目”。将整个教学划分为若干教学(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又细化为若干个教学(实训)任务,每个教学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实施过程及考核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项目”即成为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布局的决定依据。

3确定制动实训项目和技能要求

根据已确定的“教学内容及实训项目”,按照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进行划分,明确不同的项目内容及相互关联,现确定校内实训基地项目及要求如下:

项目1:车辆制动系统零部件的识别:正确识别现役客车、货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名称及掌握其功能;

项目2:车辆制动系统附件的拆装及检修:熟练拆装制动系统主要附件,正确使用检修工具和掌握检修工艺;

项目3:制动阀分解、组装:正确、熟练分解及组装客车、货车制动阀,熟悉阀内部零部件;

项目4:制动阀的检修:熟练掌握客货车制动阀及零部件检修工艺,正确使用检修工具;

项目5:制动阀单阀试验:正确操作试验台,掌握客货车制动阀试验过程及要求;

项目6:单车试验:正确操作单车试验设备,掌握试验过程及要求;

项目7:列车试验:正确操作列车试验设备,掌握试验过程及要求;

项目8:制动系统故障判断与排除:正确判断制动系统试验及运用故障,分析故障原因,熟练排除系统故障。

4确定制动实训基地工装设备及建设布局

根据已经确定的校内实训项目及技能要求,结合现场调研及校园条件,确定实训设备如下:货车制动机模拟台1台(自行设计)、客车制动机模拟台1台(自行设计)、货车转向架1台、客车转向架1台、单车试验器、列车试验器、风源及工具;制动附件检修台2台、制动阀分解组装工作台16台及拆装工具;货车制动阀试验台1台、客车制动阀试验台1台、三阀一缸试验台1台、相关台帐及管理电脑等。实训基地布局如图

总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进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同时注意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整体性和互补性。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更好地彰显专业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简介:付成仁(1971-),男,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铁道工程系,讲师。

篇6

Research on training applied creative person with practical and training through the college-corporation cooperation

Zhang Cuizhen, Liu Minghui, Chen Lingl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Abstract: Training applied creative person is not o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lleges, 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rporation. The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raining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strong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stro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capacity.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nd the the integration of campus culture with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s through the college-corporation cooperation were explored.

Key words: college-corporation cooperation; combined training; applied creative person

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企业未来的员工,因此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1]。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仍然沿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接受理论教育,学校也比较侧重于理论教学,使工程实践训练处于边缘地位。工程师的成长需要工程经验,但毕业生到企业后要从头学起,需要经历几年的实际工作才能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大多数企业都希望工科大学生一毕业就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招聘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就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使其适应工作岗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立新提出:“工程人才培养绝不应当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主动参与、积极参与。”[2]以下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索。

1 校企合作联教的实习实训教学环节

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习实训为例,主要实习实训有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检修实习、仿真运行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实训、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

1.1 金工实习

我校校办工厂建有自己的金工实习基地,学生通过两周在实习基地的车、铣、焊、铸、钳5个工种的实际操作,了解机械生产制造的基本操作技术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磨炼学生的细心、谨慎与耐心,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打下基础。

1.2 专业认识实习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是在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与概论课的基础上,到电厂进行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期准备,这部分工作主要由校内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与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承担这项工作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习纪律、集体意识,并将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结构、热力系统等知识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简要讲授与讲解,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第二部分为生产现场实习,这个环节一般安排参观3~4家企业,由指导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带队深入现场,参观发电企业的发电设备、各热力系统的相关生产流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机组容量、不同发电方式的异同,让学生对本专业的设备、工作生产流程有一个感性认识。第三部分为专题讲座,邀请电力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举行相关主题讲座2~3场,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邀请本校本专业毕业的优秀工程师结合自身职场成长经历作专题报告,与学生在学业、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第四部分为总结,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实习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总结,例如对现场的观察、认识、体会以及对生产形式与生产流程的认识;听专题讲座应写出讲座的主要议题、重点核心问题以及从讲座内容和与相关技术人员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感悟、所思所想,并写出相应的实习报告。

1.3 检修实习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检修实习是通过专业设备检修实习实训,使学生掌握热力设备检修的基本工艺、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使学生熟悉火电厂相关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检修实习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电厂大修时由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到电厂进行实习,学生向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师傅学习拆装检修的生产知识,熟悉常用工具、专业机具、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阀门、风机、水泵、转子等火电厂常用设备的结构、各部件作用、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进入检修实习的第二个环节,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利用电厂替换下来的设备,建立了校内检修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电厂检修实习的基础上回到学校进行检修实习实训,把跟电厂工程师和师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自己动手对实习基地的设备进行检修、拆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1.4 生产运行实习

生产运行实习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前进行专业生产运行实习的方式是:几十个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先由企业工程师进行生产安全教育,然后结合本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学生跟班现场运行人员进行运行实习。由于现场生产环境的限制,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被动地听和看,缺少动手机会,实习只限于参观和旁观,实习结束后,学生对许多问题仍然似懂非懂,达不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目标。现在采用仿真实习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仿真实习为主、现场实习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先现场实习,后仿真实习”的分阶段实习,先到电厂参观学习,再回到校内仿真运行实训中心,学生在实训中心对电厂设备和系统的启停操作、正常运行调整、事故处理过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生产实习模式,学生对电厂的系统和设备结构、流程、工作原理、运行特性、操作特性、机组启停以及事故处理等的认识显著增强,加强了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接受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火电厂这一本专业主要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5 专业课程设计实训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实训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与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以前的课程设计是在每门课学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单独课程设计的实训;现在采用的模式是在三门课理论教学课程全部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课程设计,三门课的课程设计集中在一起,使学生对火电厂的系统、设备有了全局的认识与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增加了带领学生到选用的课程设计电厂机组学习的环节,学生查看电厂的图纸与设备,学习实际工程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三门课的课程设计。

1.6 毕业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进行了学生到签约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实践,采用双导师制,企业安排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也派指导教师到企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双向指导。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学校培养计划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学生所做课题为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利用专业理论优势协助解决一些现实工程问题, 参与企业的项目攻关,同时培养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节约了培养刚毕业大学生成长为合格工程师的时间,实现双赢。

2 实习实训过程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不仅要改善教学实践环

境条件,还要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一种研究文化,比较侧重于一个人的资历、资格、人际;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要能够与生产管理实践相结合,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是一种责任文化。在企业里,每个人的责任是清晰的。在考查高校毕业生能否适应企业的发展时,毕业生对企业文化能否适应是极其重要的[3]。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用企业的组织纪律、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生产质量去要求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中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实习实训采用分组合作、协作完成的方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等企业文化理念,增强学生对实习实训单位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在这种企业文化氛围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为顺利实现由毕业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校企合作实习实训联合培养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重视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的每一个环节,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与导向。

参考文献

篇7

一、工作任务的明确

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填报工作任务单的能力,了解完成任务的流程和要求。

学习地点:实训教室;学习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工作任务单(见表1),学生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填报。

二、工作任务相关图纸资料的识读

1.目标

掌握铣床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电器元件作用、型号规格。熟悉铣床基本操作。

2.学习准备

X62W铣床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图、布置接线图及相关资料。

3.学习地点

实训教室、金工车间;学习课时:10课时。

4.教学活动

(1)对于X62W铣床控制线路原理,可通过让学生识读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图、布置接线图,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完成。教师通过引导、提问进行考核。

(2)X62W铣床控制线路相关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可用填写表格形式(见表2)让学生掌握。

(3)熟悉铣床基本操作,需在实际铣床进行操作练习。

三、勘查施工现场

目标:通过勘察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电源、场地空间、通风条件、安全条件等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学习地点:施工现场;学习课时:4课时。

教学活动:学生根据现场条件逐项勘察,最终确定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如不具备则提出缺陷项及解决措施。教师负责遗漏项的补充和勘察指导。

四、制定工作计划、施工及调试方案

目标:制订工作计划、施工及调试方案,确定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

学习地点:施工现场;学习课时:8课时。

教学活动:组长负责分配每个同学具体任务,例如,A同学负责填报检修所需工具、仪表及材料的清单;B同学负责根据清单去材料工具库(区)领取;C、D同学一人进行检修,一人监护配合;E同学负责检修后自行验收等。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负责相关资料的提供、学生疑问的指导。

五、现场施工及调试

目标:掌握机床线路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步骤,正确使用仪表和工具,排除铣床存在的故障。检修过程中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地点:施工现场;学习课时:30课时。

教学活动:学生按任务分工及施工、调试方案施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及纠正。

六、施工项目验收

目标:通过送修人员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见表3)的评定,确定施工项目能否交付验收。

学习地点:施工现场;学习课时:4课时

教学活动:由送修人员对检修学生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本次检修是否已解决问题、是否按时完成、满意程度等进行评定。对送修人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生要采取改进措施加以改进,直至施工项目顺利交付验收。

七、工作总结与评价

目标: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优、缺点。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篇8

了解了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拆装操作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要求,能够使用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量具,并具备汽车拆装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典型总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让我对汽车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并得到岗位的基本训练,为缩短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打下基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周内,严格按照老师的给我们的安排与计划,老师每天安排的任务,此次实训中,我不仅掌握了汽车构造的基本组成和相关知识,而且也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团结协作,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会对已学过的知识和工程文件记录要及时的反省和总结,从而实现知识的根深蒂固!在做活塞环的检修过程

活塞环的弹力检验:活塞环的弹力是保证气缸密封性的条件之一。

漏光检验

为了保证活塞环的密封作用,要求活塞环的外表面处处与气缸壁贴合。漏光度过大,活塞环局部接触面积小,易造成漏气和机油上窜。在选配活塞时,最好进行漏光度的检查。

漏光度的简易检查方法:将活塞环平放在气缸内,在活塞环一边放一个灯泡,上面放一块盖板盖住活塞环的内圈,观察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漏光缝隙。

要求:在活塞环开口端左右30°范围内不允许有漏光点存在,在同一个活塞环上漏光不应多于两处,其他部位每处的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得超过25°,同一活塞环上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总和不得超过45°,漏光处的缝隙应不大于0.03mm。检查活塞环与活塞的侧隙

侧隙是指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上、下平面间的间隙。侧隙过大,将影响活塞环的密封作用,过小则可能卡死在环槽内,造成拉缸事故。

在做气缸磨损的检修

用量缸表测量气缸圆度误差时,在同一横截面内,在平行于曲轴轴线方向和垂直于曲轴轴线方向的两个方位进行测量,测得直径差之半即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

沿气缸轴线方向测得上、中、下三个截面,上面相当于活塞的上止点,第一道活塞环相对应得气缸处,中间取气缸中部,下面取活塞下止点时最后一道活塞环所对的气缸位置,测得的最大圆度误差就为该气缸的圆度误差。测量气缸圆柱度误差时一般在活塞行程内一股上去上中下三个部分如图24所示,气缸的各个方向测量找出缸的磨损最大值。气缸磨损最大直径与活塞下止点时活塞环运动区域以外,即距离气缸套10MM范围内的气缸最小内径差值的一半,就是气缸的最大圆柱度。即发动机的排量也是根据这个计算获得。

拆卸零件时,先考好零件原始的方向和位置后再拆卸,必要时,做好记录,拆下得零件要按拆卸先后顺序,分部位排放整齐,必要时,可用线或者铁丝将零件按顺序串起来,齿轮可按原来的方向和位置套在轴上,以防装错或漏装。操纵机构的检查与调整1.从动盘的检修

1)检查时用小锤敲击摩擦片,若声音沙哑,则说明铆钉或更换铆钉即可。

2)从动盘表面存在烧焦、油污、开裂且减振器弹簧折断时,应更换新片。对有严重油污的,还应检查曲轴后油封与变速器一轴的密封情况。

在检修ABS、汽车防盗系统时,检测汽车防盗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分为进入界面,查询汽车型号,进入汽车车辆,进入发动机系统,防盗系统,在进入防盗系统之前,要把点火钥匙打到NO位置,这样才能检测出故障代码。

篇9

1.电气试验实训室的基建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8年7月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共批准了6个示范建设专业和48个实验实训室(区)建设项目。电气试验实训室建设项目正是其中之一,将以高压实验室为基础进行扩建。

学院原有的高压实验室是为满足“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需要而设立的,教学仪器设备少,仅能开展几个常规的高压试验项目和气体放电的验证性实验,因场地和课时有限,基本上都由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动手机会少且与生产实际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建设好电气试验实训室,秉承学院“服务川电、面向全国、走向市场、科学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植根电力,与光明同行”的办学理念,按照“资源优化、实践为主、工学结合”的思路,加强与行业内电力企业的合作,组织教师进行调研,与来自四川省电力公司等企业专家讨论,共同制订建设方案。

考虑到变电检修实训场地和一次设备以及投资费用、教学安全等因素,实训室的基建以试验仪器设备购置为主,能基本实现电力设备预防性项目试验方法、原理和结果分析判断等实训功能,满足“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生产技术服务及承办技能比武”的要求,确保每一位学生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操作次数,达到真正掌握各项试验技能的目的,并体现出建设的先进性、生产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示范性。

项目建设方案获得批准后,学院按照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设备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到货验收、配套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电气试验实训项目的开发

电气试验实训项目的开发是实训室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项目的建设成效。

实训项目的开发既要满足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为校内生产性实训提供良好条件,践行“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又要服务于企业、社会的培训功能需求,可以对电力企业生产岗位人员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培养电力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和供电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开发了55个实训项目。在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后,编写了《电气试验实训指导书》。这本指导书是参照企业电气试验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按照教学规律提炼加工后,以教学模块形式展现,共有55个具体试验项目的实训指导书。考核标准采用的是《四川省电力公司电气试验岗位技能考核标准》,实现学院与企业岗位的有效对接。这些教学资料的准备一方面能满足“电机设备运行与检修”、“电气设备检修”、“高电压技术”和“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以及电气试验实训环节的教学需求,培养在学校生具有电气试验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电运行、变电检修和电气试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服务社会,承担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服务于四川省电力公司电气试验工的技能培训,同时兼顾变电检修工的岗位资格培训、在岗学习、技能调考、职业技能鉴定、优秀技能人才选拔等需要以及四川省电力公司新进人员和电力类专业毕业生技能训练。

二、电气试验实训的教学特点

1.实训教学场地机动灵活

为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以及适应电气试验实训项目增多的变化,电气试验实训突破了原有实验室的场地限制和被试设备的依赖,将变电检修实训场地及其电力设备一并作为教学设施开展电气试验实训教学。电气试验实训教学没有固定场所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随电力设备流动,只要具备试验条件就可以开展实训教学。

2.实训教学以点带面

实训项目的开展依赖于电力设备的配置。鉴于教学场地和投资有限等因素,作为被试设备的电力设备不可能包含生产性企业所有种类、规格的设备,但设备配置尽量兼顾了代表性和前瞻性。因此,电气试验实训项目的选择和开展要立足现有电力设备进行以点带面的教学,辅以教方法、教思路,注重能力培训,让学生到工作岗位后仍然不落伍。

3.实训教学情境现场化

首先是电力设备模仿变电站间隔进行布置,其次是配备了与企业班组水平一致的工器具,最后是相关的安全设施一样不少,电气试验完全可以现场化。一个合格的电气试验人员首先要具备全面的安全技术知识、良好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在学校学生来说,安全也是第一重要的。在学校学生没有从业经验,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4.实训动员

为强调电气试验工作的严肃性和安全的重要性,要在实训前对学生进行动员,将电气试验工作与医生的诊病工作进行对比,医生给人看病需要责任心、识、技能、经验及不断改进的医疗检测仪器与手段,电气试验人员也同样需要责任心、知识、技能、经验及不断改进的试验仪器与技术。要让学生认识到,电气试验人员的工作失误可能既危及电网及电力设备的安全又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这就是悬在所有电气试验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教学中必须要贯彻始终。

三、电气试验实训的教学组织

电气试验实训教学过程体现了工学结合,是参照四川省电力公司标准化作业流程的要求进行的,目的是确保学生入职后能尽快进入角色。实训教学过程分为试验准备、试验、试验总结和考核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按照实训指导书都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必须的工作任务,教师完成对学生操作技能、工作态度等的考核。

1.试验准备

(1)准备工作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要现场勘察,掌握现场实际情况;二要做好技术准备,相关技术资料准备齐全,制订试验方案并获得批准。

(2)作业人员要求。学生(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良好;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基本掌握本专业作业技能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必须具备电气试验实训指导资格。

(3)仪器仪表和工具点检。学生按照指导书的要求逐项核查试验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4)危险点分析。教师向学生详细交代试验中可能危及安全的事项:作业场地的特点,如带电、交叉作业、高空等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工作中使用的仪器仪表、设备、工具等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操作程序颠倒、接线错误、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学生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其他可能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5)做好安全措施。教师向学生交代安全措施:接拆试验电源应采取的措施;使用各类工器具的措施,如梯子、电动工具等;特殊工作措施,如高空作业等;专业交叉作业措施,如检修、保护传动等;设备加压应采取的措施,被试设备设围栏、加压前注意监护并大声呼唱等;试验过程中仪器仪表移位、消除故障的措施;试验结束后,接地放电、拆除试验线和短路线的措施;对危险点、相邻带电部位所采取的措施;工作票中规定的安全措施。

(6)试验分工。教师明确每个学生所承担的试验项目,明确每一项试验项目的接线人和仪器操作人。

2.试验

(1)开工。办理工作票,在现场教师以工作许可人身份向学生交代工作票及安全措施,教师又作为工作负责人和学生共同负责检查安全措施;教师交代工作票内容及危险点;学生在工作地点设安全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至少每5m一个标示牌。

(2)试验项目和操作标准。教师交代试验项目、方法、接线、安全措施注意事项、试验结果判据和责任人。试验器具应靠近被试电力设备,所有带电部分应互相隔开,面向试验人员并处于视线之内。操作者的活动范围及与带电部分的最小允许距离应满足规定要求。因试验需要断开电气设备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恢复连接后应进行检查。试验接线应清晰明了、正确无误,操作顺序应有条不紊。

(3)竣工。学生关闭试验电源、拆除试验线;清点工具、回收材料、清理工作现场,不留任何物品;教师检查现场恢复情况后,学生撤出试验现场,填写试验记录,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3.试验总结和考核

(1)学生应根据试验记录,对试验项目、测量数据、被试设备名称和编号、仪器仪表名称、气象条件及试验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作为分析和判断设备状态的依据,对被试电力设备做出整体评价;记录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2)教师对学生执行指导书情况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对安全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试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学生只要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较为熟练的试验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就可以评定为“合格”等级。

四、电气试验实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lectrified Railway Professional

Traction Substation Teaching Practice

YANG Dali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ction subst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the main jobs of this course required,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alyz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traction subst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pecific projects and integrated project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with a strong operational.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lectrified railway traction subst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traction subst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ain electrical wiring; secondary wiring; troubleshooting

“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是电气化铁道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成为从事电气化铁道专业教学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1.1 建设思路

校企共同建设集课程的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部分。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开发建设“校中厂”(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在实验室环境中实现在实际工作环境都难以完全展现的真实现场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则依托各个铁路局供电段,开发建设“厂中校”,让学生在现场掌握专业所需技能。

1.2 建设项目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建设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在实训周到模拟变电所进行电气主接线的认知、模拟倒闸操作,仿真现场的各种生产操作和故障处理。有了这样的“校中厂”,就能形成一个集生产、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模拟牵引变电所实训基地主要包括高压设备实训室、模拟变电所主控室、仿真变电所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进程,结合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兼顾教学条件、职工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建立“综合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型”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承担课程综合实训和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考证训练,促进学生技能提升。

2 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

2.1 设计的总体原则

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首先,让学生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一个整体认知,从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整体了解,对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也会有一定认知。再从整体分解到局部,训练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点。例如:高压设备的认知与日常维护、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识图与倒闸操作、二次接线的识图分析与安装调试、牵引变电所主控室的日常操作与维护、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的处理等。最后,设计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2.2 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设计

2.2.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整体认知

在高压设备实训室,采用实际设备和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可靠方便、操作性强的装置,真正达到培训学生的目的。综合考虑教学与现场结合的真实性和实训室建设的经费要求,为获得尽量高的性价比,牵引变电所的整体构造采用仿真模型,直观且能动态模拟牵引变电所整个送电过程,让学生有一种整体的感觉。对于检修比较频繁、故障率高的设备采用和现场完全对应的实际设备,例如:断路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动隔离开关。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节约了成本。电气化铁道专业就业岗位和核心课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整体构造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高电压试验、接触网的安装与维护。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明确所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要求学生了解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哪些主要电气设备、功能、操作规程,并与实际高压开关设备的安装接线建立对应关系。

2.2.2 根据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岗位需求,分步设计实际操作技能点

(1)高压设备的认知与日常维护:在高压设备实训室,利用仿真模型进行一次设备的认知、巡视和日常维护;利用断路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动隔离开关这些真实的设备训练学生进行一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处理。实训时要能够填写一次设备巡视记录表,判断一次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对于工作不正常的设备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2)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识图与倒闸操作:这项操作是作为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和电力调度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应该重点训练。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把电气主接线图板和主控室的测控保护装置结合,让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各一次设备的符号功能、分析常见电气主接线的结构,对比分析高铁和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异同,以适应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学生了解倒闸操作含义、熟悉倒闸操作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倒闸操作的原则前提下,根据电气主接线图填写倒闸操作票并在主控室测控保护装置上实施倒闸操作。

(3)二次接线的识图分析与安装调试: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根据典型牵引变电所的控制信号回路图纸,认知展开接线图的构成及各符号含义,分析断路器的手动合闸、手动跳闸、自动合闸、自动跳闸的动作过程和指示信号,再按照展开图进行二次接线图的安装调试,利用万用表测试和故障排查,直至调试成功。

(4)牵引变电所主控室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判断模拟盘与实际运行方式是否相符,试验信号装置和光字牌显示是否正确;检查下列几项装置,要求工作正常:表计指示、蓄电池切换器位置正确,浮充电流、自动记录表计运行正常,交直流绝缘监视表指示情况正常;转换开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压板以及切换开关的位置、标示牌应正确,并与记录相符;继电器内部无异音,接点无抖动、位置正常,信号继电器无掉牌,成套保护、故障点探测仪工作正常。

(5)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的处理:此项操作通常在仿真变电所实训室进行,在仿真平台中实现在实际工作环境都难以完全展现的真实现场工作任务。学生在熟悉故障处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在仿真平成牵引变电所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和抢修实训。实训过程中要能够填写事故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2.2.3 设计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近年来,电气化铁道专业面向的各个岗位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带证才能上岗。“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课程针对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通过对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点。参照变电所值班员和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技能,可以设计变电所值班员考证和27.5KV高压断路器检修两个典型的实训项目,同时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和课件。在经过两周左右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后,学生考证通过率大幅度提高。

3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组织:分组法。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带动全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践教学时,考虑到模拟牵引变电所各个实训室的造价较高,所以一般高压设备、模拟变电所主控室都只配一套实训设备,在实施的过程中各实训项目可以分组完成,同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训指导书上任务资讯中设置与该实操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先完成资讯任务的同学先实施,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既能把理论知识和实操结合,又能解决实训设备套数较少的问题。

实施方法:按照“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引导实施,在评价时引进过程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确定最后得分。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长,给予一定的加分。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素质,对于不服从指挥或胡干蛮干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明确不服从指挥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针对“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的主要就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所需建设的基地主要是高压设备实训室、模拟变电所主控室、仿真变电所实训室。实践教学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先让学生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一个整体认知,再从整体分解到局部,训练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点,最后进行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训练,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对口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的大力支持,相信“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实践教学条件会越来越成熟,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学生在校所学就是企业上岗所需,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篇11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已经连续5年汽车产销位列全世界第一,这就给汽车制造类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职业教育的实训结构、模式与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工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为此,实训教学的改革就成为必然。

一、汽车制造类专业校内实训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在企业面试中,学生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认知是学生能否面试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在上岗前进行的实训项目对他们职业生涯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我们目前的实训教学却很难达到上岗前的培养目标。

首先,现在的实训课堂是三四个老师带领四十几个学生在实训车间进行,其组织分组、学生管理、实训教学全靠老师来实现。一名实训教师往往管理十几名学生,这样,学生实训经常是爱学习的学生听讲,不爱学习的学生懈怠,因此造成了只有几个学生动手,大多数学生休息的现象。老师也经常是顾东顾不了西,成了“牧羊人”。

其次,学生操作没有目的,缺乏实训目标,实训时要么一起动手,要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对实训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实训过程或实训设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再加之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就导致出现了典型的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实训车间坐不住,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第三,如果要全程仿制汽车制造生产现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承受不起的,所以很多学校只是利用几辆汽车进行拆装实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缺乏生产现场氛围,难以进入实训角色,因此就更不愿意动手练习了。

二、汽车制造类中职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式校内实训的尝试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总结多年校内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内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厂进行调研,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汽车制造类校内实训方法,并在最近的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验。

首先,构建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汽车制造类“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

我们结合沈阳市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任务引领型”实训项目。重新设计汽车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一小段生产线,生产工位采用独立式设计,在需要时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既能进行独立操作也能进行连续操作。实训项目的内容是前期调研时根据制造厂和维修厂的实际内容进行设计的,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和修理中常见的部位。项目内容有汽车车门拆装与修理、汽车空调拆装与检修、汽车前大灯拆装与检测、汽车座椅拆装、汽车仪表板拆装与检修、汽车外包围的拆装和雨刮器等附件的拆装。

其次,以“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为实训宗旨。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下按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依次进行训练,加强专业实训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汽车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与职业一体。

第三,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养成职业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