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04:53: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29%和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P29
二、海陆变迁
(1)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单元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时间短、常变化气候: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P46
陆地上日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
(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
三、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海陆热力差异】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海陆因素】
3、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四、温带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温带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暖湿润。
第四单元世界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的大洲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是欧洲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反映人口的增长快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2)人口稠密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
3、世界的人口问题:(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毁林开荒、草场超载、生态恶化、用水紧张
(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年化,劳动力资源不足,国防兵力不足
(3)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治安恶化、用水紧张、就业困难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讲法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三大宗教:基都教(信仰人数最多)、伊斯兰教(在我国又叫回教或清真教)、佛教
四、世界聚落,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面积的六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国界划分依据各不相同,有用山脉、河流、经纬线等。
领土是国界线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北”
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南”
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4、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总部在美国纽约;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
B.诸侯要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
C.由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D.那时耕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发展历程:A.它始于商朝;B.盛于西周;C.瓦解于春秋;D.废除于战国。
初一历史下册教材中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和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历史知识点相当庞杂,民族关系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将纵横相连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使之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交叉网。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表格。
这两个表格不仅涵盖了整课重要的知识点,而且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不仅有利于老师教,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尤其在记忆表格的时候,要求学生第一竖栏要按照顺序记忆,表格一的册封帝王一栏除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是唐太宗所为,其他的都是唐玄宗的主要事迹。最后一竖栏的时间两个7世纪、两个8世纪;表格二的政权栏,辽、西夏和北宋并立,金和南宋并立;时间栏辽、西夏、金的建立时间分别是10世纪、11世纪、12世纪,北宋的起止时间960年到1127年,同时1127也是南宋建立的时间;通过比较称谓栏,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个太祖即辽是辽太祖、宋是宋太祖、金是金太祖;议和条款栏的相同点都有送岁币。通过以上的两个表格,唐和各民族的关系,以及北宋南宋时期的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情况一目了然,虽然内容很庞杂,关系很复杂,但是通过运用表格将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比较,把握规律,对学生而言,不仅强化了记忆,而且避免了知识点混淆;不仅理清了线索,而且简化了关系。
二、简化历史事件,构筑完整印记
借助图表,可以帮助学生简化历史事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调动视觉功能,构筑对历史事件较完整的印记,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比如在讲到第四课“唐朝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通过这样一个表格,学生很容易了解到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而为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三、同类比较、强化记忆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初一历史下册教材中相似的知识点相当多,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相似而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以至于把握它们的差异点与相同点。而表格更是一种分类比较,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例如:唐朝的三位诗人,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明清的四大古典小说,虽然分布在同一课,但是内容比较相近,极易混淆,为此我设计了三张表格,如下。
通过以上三个表格,把文学艺术方面比较相似的历史知识点进行了比较,不仅把杂乱的知识点进行了有序梳理,使之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学生更容易抓住重点,对比强化记忆,减轻课业负担。
四、归纳总结,提高综合能力
归纳总结是把同类型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和相似性,并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教师应该找出各种相同性质的或相似性质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利用表格归纳列举出来,由点及线、由线及面。
以上的三个表格涉及了八个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点,时间跨度非常大,同时也散乱地分布在书本各个章节,讲授新课的时候,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综合复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张冠李戴,所以全面掌握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以上三个表格,将繁杂的历史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了,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对比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从小学到初中,有些学生形成了上历史课就是为了听故事的观念,还有同学认为上课讲故事少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其实这是错误观念,从学习内容来看,小学历史重在知道“是什么”,初中历史重在“为什么”、“怎么样”。
从学习要求来看,初中重在知识的再现,甚至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由于有这些不同,初中历史课不可能变成故事课,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跟上教师的上课节拍,积极思考,努力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二、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教材
1.以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基本要素特征为支点,进行有效的历史学习。原因一般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背景与条件;各个侧面原因,等等。
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个人、政党、组织、阶级)、方式、重大事件等。
特点、意义一般包括性质、功绩、经验教训。
性质一般从目的、人物、内容、结果等方面思考。
2.阅读与辩证思维相结合。也就是说,阅读与理解和思考相结合,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有思考地读。
三、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坚持每次历史课前都要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这样在上课听讲时就更有目的性了。在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2.认真听讲的习惯。抓住课堂45分钟。历史听课重在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学习历史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历史知识框架的建立和历史规律的揭示。另外,切不可忽视每堂课的结束语。还要做好课堂笔记,让学生可以把历史笔记就写在课本上的相应空白位置,所谓“天头地脑”;这样做既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听和想,又可以使笔记和课本内容交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内化,也有利于将来的复习。
3.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是保证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持续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学生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
1.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搭建历史知识结构。对初一新生来讲,历史教材内容是比较完整和系统的,但没有历史老师的指导,他们自己很难形成知识体系。老师指导初一学生首先在学习主题内部理出知识线索;其次是给学习主题以准确的“定位”;最后是牵出串在章节之间的“纲”,即教材的主线。
2.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记忆法。初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记忆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知识记忆法有重复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定点串线记忆法等,要教会学生从死记硬背达到活记软背。
3.学会探究历史结论。从历史史实说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加上自己的理性思考,就能很好地理解它。
4.要学会比较。有同学在思考比较类的问题时,往往感到很困惑,无从下手。
有一个化难为易的方法,就是确定要比较的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比如说改革类,都包括改革的背景原因、领导阶级、内容措施、结果、性质和影响等要素,根据构成要素自己设定比较项目。
5.要培养识图和用图能力。新教材不仅图文并茂,更重要的是书中图片作用很大,一定要重视并学会运用,还要用好地图册和填充图册。
6.要培养学生材料解析的能力。要充分运用课本中选取的材料,培养答题技巧;注重老师平时对这类题目所进行的训练,归纳总结方法和思维操作。
五、指导学生学会复习
1.夯实基础。仅从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考试题来看,容易题占80%以上,中等难度和较难题只占20%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与复习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绝不可避重就轻,一味地深挖难题。
2.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全部。
3.灵活地运用知识。在考试中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更要理解,理解得活。
4.捡“渣子”,即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强化记忆,另一方面查找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是学生一个新的起点,抓好起始教学对学习非常重要,当然历史课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起始教学,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了解初一学生,由“心”出发
1.面对初一新生,教师应该尽快进入执教角色。
学生进入中学,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因他们脱离了“小”字,对中学充满幻想和憧憬。然而,一跨入中学大门,他们发现,许多现象都向他们提出挑战。如历史课在初中阶段成为中考科目,作为主课出现,这是学生之前没有碰到的。历史在初一新生的印象中是“副科”,是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这时,历史教师应尽快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学习心理及各方面情况,让学生感到教师很重视自己。于是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信任教师,主动与教师接近,从而重视这门科目。
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历史教学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赖这种和谐的关系上。如果教师一味批评指责,学生就会产生厌恶甚至对抗情绪。为此,让学生首先对教师发起攻势。比如询问学生:在小学上社会课的时候,老师的上课方式是怎样的呢?你喜欢这样的方式吗?你希望中学阶段的历史课老师的上课方式有怎样的改变?使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建议及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就使学生乐于向教师敞开心扉,提出好的建议和要求,并强烈渴求得到教师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因材施教,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之处。有的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不愿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是积极地查漏补缺,为新阶段的学习做准备,而是任其问题成堆,自暴自弃。面对这类学生,历史教师必须有耐心,不急不怒地体谅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教学中,可按座次抽问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受尊重和重视的,并且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机会。同时,在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出现失误时,不能立刻加以指责批评,使学生难堪,而要适当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坚持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进而产生学好历史的欲望。
二、指导初一学生,由“方法”出发
对初一新生的历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初一阶段历史教师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如指掌,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应用。对于学生比较模糊的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个个有待突破的目标,并具体指导其学习方法。
1.多渠道检测,查找不足。
很多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初一历史教师可通过多渠道检测,并详细记载学生的薄弱环节,掌握学生的动向。如考试,进行分析对比,列出一览表;课堂提问,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记录;作业详批详改,及时让学生订正,不再重犯。加上平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知识。总之,通过多渠道检测,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补漏措施,让学生列出自己的补漏项目和措施,做到师生双方有数,共同配合,一点一点地弥补不足。
2.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在历史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障碍是“遗忘”,初一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在初一阶段就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初一阶段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比较多。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记忆方法。如:浓缩记忆法,就是要抓住主要知识点,紧扣关键性字眼,对复杂的材料加以概括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字头浓缩法,就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头一字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识记丝绸之路的几个地名,可以将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为“长河新,安西大”。
(2)数字浓缩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如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用“一条、二百、三地、四段、五河、六省”进行归纳和记忆,即“一条大动脉,二百万人开凿,三地(涿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口诀浓缩法,就是以整齐押韵的句式概括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我国封建朝代歌:“战国秦朝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统一王朝共九个,余为分裂各政权。”除了浓缩记忆法之外,对比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等都是非常好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最佳时刻。待学生按照记忆的规律实践一段时间后,教师随时进行提问、检测、布置作业等进行督促。通过这种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的历史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学习适应了,信心更足了。
三、培养初一学生,由“课堂”出发
1.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历史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历史知识是整个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不可缺少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没有历史知识的人绝不是理想的人才。学习历史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可以“鉴往知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教师需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纠正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观念。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独揽课堂时间,就会压抑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呆板的学习模式,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对于教学的趣味问题有许多见解。如南宋的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实际状况亦如此,一堂有趣的历史课,可使听者乐而不疲、津津有味;而枯燥干瘪的说教,只会使人兴致索然。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历史教学、完成历史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一学生未脱离小学故事化的历史教学,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不能一味灌输理论性的知识,也不能单纯地画几条线,写几句结论,这样会成为一首“催眠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以生动、直观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讲故事的氛围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历史不再遥远,历史的魅力也由此展现出来。
3.适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训练。
初一的历史学习,旨在为中考打下基础。为了适应中考的需要,从初一起,就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完一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几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归纳。开始时也许只有历史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大胆回答,慢慢地大部分学生都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了。在学生口头表达之后,再布置作业,教师认真批改,及时总结、表扬充分表达了自己见解的学生。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写历史小短剧、历史小论文等,并且自导自演或在课堂上交流,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如何读目录
学生读书一般不太注意看目录,而目录是一本历史教科书的骨架、脉络、总纲,它体现了各种社会形态的递进和更替,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了每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客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向和过程。因此,教师要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目录。
教师在开学初的导言课中,向学生全面介绍新课内容的安排时,就可以先指导学生读一下目录。如果是初一的学生可以告诉他们本学期学习的内容从原始社会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前期,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进行期中、期末复习的时候,也可以辅导学生在具体复习每章、每节各方面内容前,再浏览一下目录,这样会有助于学生掌握总的线索。通过读目录,也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如何读课文
第一,要按照知识的框架结构去读。
历史课文中的每一章之间、一章中的每一节、一节中的每个子目、一个子目中的每个内容、一个内容中的每个问题、每个问题中的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联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大方面入手,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再将着重点放在掌握知识点上。
通过读书,要求学生分析、归纳课文内容,概括为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读书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分清主次、抓住要点。合上书本后,知识点历历在目,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所适从。
第二,粗、细、精读结合,反复阅读,深入理解教材。
在读的过程中,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要细读、精读,要逐字、逐句、逐段,反复阅读。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在自学、总结、归纳、提炼结论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突出重点;对生僻的字、词、人名、地名或书名等要准确识记、不写错别字;对一些过渡性内容、课文补充的小字内容要求学生粗读。
第三,带着问题去读。
教师在讲解之前,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或阅读,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考。
第四,边读书边思考。
学生读书时要进行思考。读书是手段,读出问题、归纳出知识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才是目的。
第五,对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所涉及的知识常常分散在若干章节,读书时除按教材顺序复习外,还要从个案或其他角度进行整理归纳。
三、如何读地图
历史事实总是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之下的。历史地图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所以,地图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也有助于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会学生识读地图,到图中去找寻历史知识,借助地图掌握历史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读地图呢?
第一,要史图结合。现在的教材配有大量的历史地图,学习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史图结合,使学生既掌握了时间概念、历史史实,也具有了空间概念。
第二,读图时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和今天所属地区。
历史上的地名跟现在的地名往往不同,且所属地区也未必是同名同区,所以,读历史地图时要注意这些变化。要将要求掌握的且不容易记的地名“今天化”。
第三,读图时注意地图中的隐性知识。
第四,读图要细,不仅要读图中所示内容,而且要读图旁文字说明,示意符号等。
第五,引导学生由“面”到“点”地读图。历史地图,范围有大有小,大到世界版图,小到某一地方图。学生读图时,要主次分明,把有用的东西从图中读出来。
第六,把地图读“活”。在读图时如果把某些地图加以分析比较,将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规定初中三年都要开设历史课程,但长期以来,受中、高考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课一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感觉历史学习很吃力,课堂气氛沉闷。造成这种现象不仅是由于很多学校的专职历史教师很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历史教师没能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历史的欲望。
《历史课程标准》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笔者试从自身的历史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做到“小生活,大历史,处处皆教育”。
一、创设历史知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开篇就是古代史内容,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居民与学生相距太遥远。怎样才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遥远的历史产生亲切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历史与日常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中的“医学的成熟”这一知识点时,书本上只有“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等一段文字。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这样几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难记住。但如果提问学生“平时家人生病了是怎样处理的”,则学生会说出打针吃药、或推拿按摩等答案。教师进而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西医方法,哪些是中医方法,甚至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比较中西医的不同,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等,从而得出中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的贡献的结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很受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毕竟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所以以前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很有可能今人继续在做,也可能有所变化,但一定有相似之处。教师要将单纯的历史知识变成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场景,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中的“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想想节假日在乡下逛庙会的热闹场景,想想农历大年初一的欢乐情景,虽然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与我们现在的称呼有所不同,但人们欢腾庆祝的感受是一样的,这种模式的历史教学就使学生对历史不再感到陌生,感觉原来历史与自己很近。
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足迹,培养历史理解力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学习历史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请同学课后找找身边这段历史的足迹。由于事先布置,上课时学生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的讲了南通的大生纱厂,有的介绍了自己小学时参观过的张謇纪念馆、状元街,有的介绍了大生钟楼(南通第三棉纺织厂的标志,通棉三厂原名大生三厂,为张謇1914年所创办),甚至还有同学介绍了颐生酒(本世纪初由张謇始创,1906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学生找到了这么多现实生活中的这段历史的足迹后,教师无需进行太多的教学,学生已经对这段历史有很好的理解了。理解了张謇先生弃官从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理解了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从张謇的大生纱厂的变迁中也能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所以,由学生自己寻找历史足迹,探究身边的历史,更能培养他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培养人生价值观
英国作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能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中的“官渡之战”这一知识点时,请同学们分析曹操的高明之处。同学们回答:“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经济上奖励农耕,实行屯田。”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因素”这句话,从而使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袁绍骄傲自大,被曹操烧掉粮仓后军心已动摇,而相对来说曹操则镇定自如,积极寻求战机。这时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心理因素而取得成功或者遭受挫折的例子。学生就会联系自己参加运动会、各类竞赛等活动时,因为心理素质而影响结果的情况。通过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都非常重要。
努力创设历史知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学生一起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足迹,感受历史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历史理解力,积极探讨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共同点,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七年级开始,学生才系统的学习历史。虽然我们常常说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好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共享。
一、抓纲务本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二、教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到“乐思”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②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③“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
四、学会“巧学”
(1)及时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物、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复杂多变、政权并立、时战时和的时代。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预示着一个新的统一和强盛时代的来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就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初期,三国时期是一个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代。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设计《三国鼎立》一课时,以历史事件为线索,选择典型材料,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培养学生知识归纳与图示表达能力,感受历史学习的多样性
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些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搞混,所以在教学中,我要学生自制表格,通过图表比较,使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更好地进行区分。
初一学生比较活跃,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很快掌握了知识,弄清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二、通过教学挂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南宋历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在其巨著《通志・总序》中说:“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他强调治史要把历史地图和史学著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在郑樵看来,“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舍易从难,成功者少。”任何历史大事都有其特定的时间纬度和空间经度,读图更容易理解历史,是历史学习的捷径之一。
在历史中考题中涉及历史地图的试题俯拾即是,而学生在这方面失分恰恰最为严重。所以历史地图的教学刻不容缓。在教学中,我结合《官渡之战示意图》《赤壁之战示意图》,要学生说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双方首领、结果和影响,并得出它们是以少胜多的战役。而通过《三国鼎立形势图》的直观教学,让学生从地理位置上把握魏、蜀、吴三国各自占据的地盘。
三、学会材料收集与辨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在小学,学生已经接触过有关三国的历史故事,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上下五千年》《中华人物志》等书籍中收集更多的三国故事,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真实性,让学生明白史实与小说的区别。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再认识、再思考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学反思既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又能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发展,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下面以笔者在2013年江苏省初中历史新课标培训活动中开设的七下年级《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一堂公开课为例,就教学反思过程作一总结交流,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关于本课导入环节的反思
本课导入用的是对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作品的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的“天”指《天龙八部》,“射”指《射雕英雄传》,“神”指《神雕侠侣》,而本课所要学习的就是这三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
【反思】学生对金庸及其武侠作品较熟识,能说出其中一些人物的名字,所以,大部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眼神中蕴含着急切求知的欲望。据此判断,该导入很适合初一学生实际。所以,针对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导入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用简洁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领学生尽快进入即将学习的内容之中。
二、关于本课新授课环节的反思
本课的新授课内容分为政权并立、大宋讲坛、古事今评、我问你答四个环节。
(一)政权并立部分
先请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封建朝代的名称,老师在课件上按时间顺序展示,并把两宋时期并立的政权用圆形空白图表示,要求学生根据读本教材中的两幅历史地图,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把圆形图填充完整。
【反思】①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讲出他们所知道的朝代名称时,老师必须进行引导,因为限制性的条件是“封建朝代”,所以,老师要不断地提示学生去判断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范围要求。在引导中,注意到了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②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政权更替图时,发现学生对历史地图的使用方法存在欠缺,所以,老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进行适当的提醒和引导,使学生能在“动手”的实践中,不仅收获知识,还能学到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在总结交流时,当学生正确说出每个位置的政权名称时,老师要及时展示课件,出示各政权建立的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等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要请学生总结自己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并把好的方法推广,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二)大宋讲坛部分
让学生动口,先在小组内向同伴讲讲自己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小故事,并创造条件争取讲给全班同学听。
【反思】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强调教教材中的知识,现在新课标要求用教材蓝本来教,如何把教材知识点再创造,并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是对教师教的最大挑战。学生对两宋时期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动口环节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当小教师,在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小故事的同时,把历史知识快乐地呈现出来。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既包括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资料,还包括教学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所以,在备课中,教师不仅要熟知历史知识,更要有预设智慧应对课堂新生成的能力,知道学生需要的知识是什么,学生会用怎样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故事,会不会有部分学生有出乎意料的精彩表现等。事实上,在上课过程中,有同学提到了岳飞,提到了《满江红》,而教师也准备了课件,展示了《满江红・怒发冲冠》,全班同学共同来齐诵经典,体会岳飞满怀报国之志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时,也发现学生对“儿皇帝――石敬瑭”、杨家将的故事了解得比较少,这里可设一伏笔,引导学生在课后适当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弥补不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③如何与学生进行语言衔接、如何及时给学生最大的鼓励是在这一部分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挑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述习惯有比较大的跳跃性,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教学中所需要的结论,而引导的过程是巧妙的,这需要教师能紧跟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把它拉向需要的方向。但思维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表述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存在恰恰是现在教学中所鼓励的创新精神,所以,面对学生多种语言表述方式,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这种鼓励不仅仅是一个“好”,还应讲出如何好,比如视野的开阔,比如语言的准确,比如态度的认真等,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反馈促进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三)古事今评环节
这是本课的拓展和提升,要求评价“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以及岳飞,要求总结出两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反思】①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这是初一学生很少接触到的,难度较大。所以,采取了先由教师示范,再由学生模仿的方法。教师先找到“杯酒释兵权”所涉及的角度,包括宋太祖、武将、国家三个层面,然后,再引领学生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进行评价。在教师示范后,请学生寻找澶渊之盟可能会涉及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这就化解了教学难度,但该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间的磨合,所以,教会学生掌握方法比习得知识更重要。②就初中生的积累而言,对岳飞的评价应尽量避免材料过多,角度过杂,所以,笔者选择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对岳飞进行评价。在引导过程中,发现学生可接受女真族为中华民族的成员,可接受岳飞是“抗金英雄”,而非“民族英雄”的讲法,可见在这个大汉民族观念特别强烈的时代,学生的思想中还是存疑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这种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方法。③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把中华民族关系的主流从原有的“民族融合”更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更贴切于历史事实、也更尊重民族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述方法指明了发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正确途径,但从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对峙中去得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论,需要史料的支撑,而且必须是有强烈说服力的史料,否则无法被学生接受。④综观学生在“古事今评”环节中的表现,那种灵动、沉稳的判断和思考能力打动了教师。初中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思辨证考能力,教师要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以求能力的不断提升。只要教师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学生就一定会获得惊喜。
(四)我问你答环节
学生在课上再一次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复习。组织过程为:从老师开始提出第一个问题,指定甲同学回答,再由甲同学提出第二个问题,指定乙同学回答,依此类推,最大限度地覆盖全班学生。
【反思】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较枯燥的,如何让学生有效记忆一直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上述活动中,一反传统的背书过程,能活学活用,立刻展示结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学生热情高涨。不过,在活动中,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无法正确说出答案,这时老师一定要及时引导,提供一些线索,让这部分学生同样能体验成功,以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于本课小结环节的反思
多媒体再次呈现并立的几个政权,并动态展示出政权的更替过程,老师带领学生重新巩固这些政权分别是哪些民族建立的,并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并立。
【反思】①新课标强调: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动态展示政权更替过程是对时序的再次强调,使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②新课标为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所以淡化了“主题性”。该课内容整体性较强,初一学生完全有能力归纳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所以,教师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语言的精准很重要,在展示政权更替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并立”一词,这样学生在得出结论时,就能紧跟老师的线索,使自己的语言更科学合理。
四、关于课堂练习环节的反思
提示学生要做到:读题细心、仔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书写规范、完整。
【反思】课堂练习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初一学生常见的错误就是读题粗心,以至答非所问。所以,要引导学生读清题目的要求,知道答题点所在,以便正确答题。另外,关键词的寻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要降低要求,能使学生初步养成寻找关键词的习惯即可。
五、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本课教学中出现的许多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和故事经艺术夸张后,已失去其历史的原貌,因而应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与故事的真实性要进行判断,不能等同于文学影视作品。
本课不足之处还体现在使用的历史材料不够丰富。历史学科结论的得出一定来自于真实的材料,“论从史出”,所以,材料的不丰富导致学生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
中考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何利用好这几个月,争取一个满意的结果,科学合适的方法是必要的。在初三历史教学十余年的摸索中,总结出一些略有成效的复习方法,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共享。
一、重视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历史学习
初中历史老师是比较难当的,学校把历史作为副科看待,不仅增加了历史老师的教学难度,而且也使学生心理形成一种轻视态度。初一初二不重视,没有对历史形成知识化、结构化、系统化,从而使初三历史教学走向畸形,初三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经常给我的学生加油!
1.下课与学生谈心聊历史名人、历史电视剧,课上有时还有聊聊历史发展,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历史,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历史同样也是会学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引导学生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开卷不是满无目的的抄书,不用记忆,书中自有答案,不用思考等。即使基础差,只要你加倍努力,历史知识你会一个个学透,学以制用。在我的努力下,很多学生愿意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这样更不用惧怕中考了。
二、重视考试说明,综合巩固复习
结合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要求层次。
1.牢记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加强训练,夯实基础。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重视整体把握,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理解,无法学好历史,依据考试说明,复习是必须注意知识的点、线、面注意整体的把握。例如,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中日战争(即日本)等。复习中,要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即熟知每次战争爆发的背景、时间、经过、结果、影响等,做到点线面结合,复习到位。另外,专题复习不仅要纵向联系,还需横向联系。例如,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次工业革命这一专题时,同学们可以横向思考:这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了影响。横向思考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影响着世界,同样世界也影响着中国。
3.重视知识的横纵联系,复习时必须通过横纵联系,用多样的比较视角,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了解历史全貌。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是一条重要线索。近代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这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关注周年大事,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例如,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复习时要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对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答题技巧是关键
1.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根据关键字可以帮助你理解试题;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2.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读懂、读透”材料,不仅从文字上读懂,而且要从历史角度读懂材料。把材料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理解材料。这样,才能作到对材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其次,是审读设问,弄清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明确各题的不同要求,按要求解答。再次,是处理好设问与材料、材料与教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组织材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