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儿园教研论文

幼儿园教研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03 19:15: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园教研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园教研论文

篇1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首先,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也就难以生存,没有生存,何谈发展?其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思维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语言对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吴申斯基所言:“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而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恢复到它那里去。”再次,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已成为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恰是学习的工具,通过听、说、读、写各种学习渠道,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因此,幼儿语言教育问题,依旧是现在和今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语言教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幼儿语言教学中应遵循的几条原则整理成文,就教于同仁。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教育活动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二)语言教育中目标性不强,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三)孤立地进行语言教育。不注重语言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四)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师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许多教师在遇到幼儿的发言或听课表现有“意外”时,不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转化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组织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世纪,对人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言教学,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在语言教育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语言运用情境性原则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儿童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一方面是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如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文学活动中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二)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教育已经得到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在实际中,许多人却简单的将幼儿创造性地培养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这几年,许多教师上公开课都喜欢上艺术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比较容易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使活动看起来新颖、好看。其实,创造性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反思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依然是由教师发起的提问很多。创造性地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活动环境。教师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从孔子的创立到朱熹的身体力行,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很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难以照顾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只笼统地按能力差异施教。当代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认同儿童语言发展的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因而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纲要》也强调“幼儿的

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种全新认识“智能”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看待每个孩子的“智力类型”,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保证活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四)整合性原则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如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如:秋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主体活动性原则

篇2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深入反思、在研究中发展自身、改造实践的一种幼儿教育研究形式。伴随着《关于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涵》①的,园本教研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幼儿园针对园所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途径,也是广大幼儿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园本教研作用的发挥,未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将有助于提升园本教研的质量,实现园本教研的价值。

一、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1.园本教研脱离班级生活

首先,班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难以被发掘。园本教研主要围绕集体教学活动,而这些集体活动从内容到场地甚至参与的幼儿都是经过挑选的,我们很难从这些孤立的教学活动中看到班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未能得到推广。园本教研围绕着“教学”展开研讨,甚少涉及班级的一日生活,很多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在无形中流失。

2.园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

首先,缺乏对教师进行思维引领。研讨过程中,很多教师羞于表达,研讨中无法产生思想的碰撞,不能引发教师的反思。也有很多教师在研讨中思维方式容易雷同,不能对教师的固有观念造成冲击。其次,疏于对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教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参与教研,就更加需要正确的方法来引领以提高效率,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没有专业的人员指引教师如何准备教研、如何主动参与教研。

二、提升园本教研质量的对策

1.围绕班级生活开展园本教研

一方面,园本教研应该多从班级生活中寻找有价值的教研题材。笔者基于对班级生活详细而全面的记录,归纳整理出六大类教研题材以供参考:

(1)教师在班级中开展行动研究的案例,如关于“幼儿在音乐剧中快乐且有规律的生活”的行动研究。

(2)在班级工作中能体现教师的优势与特长的案例,如在有男教师的班级观察男教师带班对幼儿的影响。

(3)对班级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诊断式研究,如诊断某班幼儿损毁玩具事件频发的原因。

(4)富有特色的班级工作方法,如某班教师的睡前故事让幼儿平静入睡。

(5)班级中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如观察班级环境布置对幼儿秩序感的影响。

(6)班级中发生的生成性教育事件,如,一次故事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完全被窗外擦玻璃的保育老师吸引住了,教师便根据实际情况将活动内容改变为“清洁劳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基于班级生活进行案例记录与分析。对教研案例的记录与分析应以班级生活情境为基础,把握班级生活的整体性和前后关联性。记录时应尽可能详细与全面,记录信息应综合反映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变化过程,记录项目应该包含核心事件和相关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分析过程中要注意考察核心事件与情境中其他事件的关联,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解析。

2.加强园本教研的专业指导

(1)指导教师做好教研前的准备工作。教研前的准备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记录工具、阅读并搜集资料、相关研究综述报告。园本教研的观察记录工具,较常见的有观察记录表、摄像或摄影工具等,选用的工具应该以有效且不影响正常班级活动为原则;园本教研组织者在教研开始前的一个星期将教研主题和推荐的阅读材料告知教师,倡导教师提前阅读与教研主题相关的文献,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文字、物品和影视资料,教师之间也应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搜集到的材料,这样更有利于展开深入的研讨;相关研究综述报告能帮助教师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使研讨具有理论根基,园本教研组织者可以将其分成几个部分,教师分组合作完成相关研究综述报告。

(2)加强对研讨环节的指导,提高教师发言的质量和专业水平,倡导反思与质疑,营造宽松包容的研讨氛围。当有教师提出独到见解时,园本教研组织者应该要具备专业的敏锐度,将这些独到见解提出来共同探讨,引发教师的反思,让教师在宽松包容的氛围中敢于发言、乐于发言,这样才能真正锻炼教师的思维,促进教师的成长。

篇3

二、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针对性,难以凸显幼儿发展特点目标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起着统帅、纲领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都由班级教师依照教学大纲统一进行施行,而教学大纲内容是有专门教科研人员及优秀教师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依据特定区域平均水平统一制定的有效性高、可取性强的课程标准。但在部分幼儿园,有些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虽然对大纲内容进行积极内化,却没有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总体水平进行目标的适宜调整、二次设计,即未能形成生成性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有时过多过难,幼儿回答积极性不高,出现低效教学的现象。这种一味地盲目遵循大纲目标的做法,不是迁就幼儿语言的自然发展与成熟,降低了水平值,就是偏倚了幼儿言语的最近发展区,抬升了心理预期,且未针对幼儿整体水准进行二次设计的教学活动,确实难以凸显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及发展特点。

(二)内容远离生活,难以体现幼儿兴趣需要教学要能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能力。而在幼儿园实际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只从故事篇幅、时长上做出考虑,而未能斟酌内容的文化背景、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和语言习得水平,这种不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致使儿童无法理解,耳听得多理解少,使得有效教学大打折扣。比如讲述类故事,没有考虑到内容的启蒙性与教育性是否符合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是否满足儿童兴趣等等。只是经常从教师思维的角度出发来选取所谓趣味性故事,这样低效的教学效果对幼儿欣赏与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另外,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以讲述童话故事书或观看幼儿影片来指导教学,教师自身讲述技巧性的缺乏,以及讲述过程中有效提问过少,导致幼儿经常只能用“是”或“不是”或者“不知道”的无效答案来回应。如果教师一味只是注重讲述技巧运用,而轻视幼儿语言要素的学习、完整句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将不利于幼儿言语建构过程及语言能力的获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教育内容把握不到位,幼儿兴趣需要把握不明确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组织形式集体化,难以反馈幼儿实际情况首先,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强调“灌输”故事,单单采取叙述的方式教学,却没有在讲述过程中给予幼儿更多思考空间,让幼儿自主创新的构建故事情节。其次,语言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单向“输出”。幼儿的听话、阅读的印入性语言来自教师单方的授受,语言教学活动表现为教师主导刺激幼儿听故事,一对多的形式让幼儿缺乏交流回应。在集体活动时,幼儿常以群体形象与教师互动,教师精力、教学时长有限,只能在交流过程中对部分幼儿做过多沟通,而其他幼儿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教学整体效果有效性低。教师在指导评价即课堂提问时,没有给幼儿充裕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忽视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言语“输出”发展不利。这种单向互动的教授形式不利于全体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言语技能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局限化,难以昭示幼儿全面特征幼儿园语言教育评价需要教师客观对待,要对教学整个环节、幼儿实际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衡量、判断。很多教师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时,针对活动内容本身进行评价过多,而对于活动结束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清,没有依据客观的幼儿发展水平及语言上的最近发展区规律进行评价,造成主要从教师主体出发评判教学效果,渠道缺乏变通性,局限化。尤其在幼儿园大班显现的语言活动“小学化”问题屡见不鲜。基于大班语言活动课的关注点主要在幼儿拼音读写、识字能力培养上,导致评价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只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重难点是否完成,而未能全面的从幼儿兴趣、需要角度出发考虑幼儿语言发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倾听、表述行为是否得到运用,早期阅读兴趣、技能是否得到培养。这种主要从教师主体“中心化”方面作出评价的方式,对幼儿口语表达,讲述、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不利。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针对目标二次设计,彰显动态化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大纲进行知识学习,而学前幼儿的学习则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而定的……大纲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符合他的与一般概念相联系的思维特点”据此,教师首先要准确定位幼儿言语发展敏感期、言语最近发展区,辨别全班“学情”。在具体规划每课目标时,针对全班幼儿年龄阶段语言水平、接受能力,让教学目标的制订分层化。不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纵向结构设计时还应横向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分层教学目标融于教学内容之中,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方能使教育活动更加有效。其次,教师应该对既定教学目标进行二次设计,在动态生成中灵活调适。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目标设计时有高度应变性与前瞻性。语言课堂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动态变化、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进行预设目标动态化调整。如幼儿对超出目标预设的某一故事情节的人物感兴趣,可以依据幼儿兴趣需要设定特殊情景故事情节进行二次设计,适时地将预期高层次目标转化为理性的低层次目标,以满足幼儿探究的兴趣与欲望,激发其语言学习动机,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据此,可以使预设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创造性结合,从而高效推进幼儿园语言教学。

(二)设计内容贴近生活,达到儿童化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教育要坚持兴趣性和多途径的原则。因此,教师在内容选择上更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自身感兴趣并愿意表达交流的阅读故事书,比如贴近幼儿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的,对幼儿价值观有启发性、教育意义且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故事、绘本读物。要避免让幼儿让接受那些难以达成共鸣的、充满疑问的,有着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外童话故事。此外,教师有效的提问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这需要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的心理动力,刺激其语言表达的欲望,增加其语言运用的机会。另外,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拓展,要求教师有敏锐捕捉教学切入点的能力。对幼儿兴趣点的启发式设计提问,不仅应着力于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能驾驭语言知识的“流量”、“变量”,从而达到“增量”。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实行多样化语言教育活动涉及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各层次各方面,因此教学形式也应该是贯穿于各科课程之中,形式多样的。班杜拉说过“儿童的语言教育不是一个内部成长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以及社会训练和时间而构成的”。幼儿园语言讲述教育活动包括故事、诗歌教学,在方法上,教师还可以将语言活动贯穿于语言游戏、早期阅读与谈话中去,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会让幼儿更有兴趣的表达讲述,更能提高其口头书面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创造一定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采用分小组交流、个别辅导、重复式集体讲读形式进行教学,在师幼共同读书、讲故事交流过程中,幼儿能对教师示范性语言中语法结构和规则进行选择性模仿,拓展其学习经验同时,强化其倾听、表述能力,激活其阅读兴趣,培养其早期阅读习惯。其次,多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增加亲子间互动的同时可令教学模式多样化。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户外活动,让语言教育形式贯穿于随机教学游戏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另外,不同活动类型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如讲述活动,就可为幼儿提供图片让他们以边看边讲的形式进行;如是表演活动,就应该采用角色扮演和表演法让幼儿亲身参与、大胆表达。这样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强化幼儿语言表达大有裨益,他们在感知、理解、体会这些语言材料时,也在观察学习其中人物的社会行为,对提高其集体社交技能、倾听能力也有一定效果。

(四)评价以儿童为本位,促进科学化

1.评价要区别对待每个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她们有不同的智力、言语发展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异。因而教师不能仅根据一堂课的表现以偏概全的去评判幼儿智能的优劣,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层次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从阅读活动、鲜活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幼儿,让他自主地产生对语言丰富的表达兴趣。

篇4

乡镇中心园,就是在乡镇所在地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独立建制,有三个以上不同年龄班,按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履行幼儿园根本任务的学前教育机构。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力图以乡镇中心园辐射村级幼儿园(班)和培训村级幼儿园(班)教师,带动幼儿教育的整体和和谐发展。那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种形式是否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当如何促进贫困地区的乡镇中心园更好地培训村级幼儿园教师?

为了考察这些问题,笔者运用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抽样方法,即出于获取研究样本的便利性,并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选择西部某省一国家级县为研究对象。该县具备贫困地区的特征,如该地农村为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多、属国家级贫困县。该地农村仅存在乡镇中心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这两种学前机构形式,还建立了“以省示范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主体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在搜集资料时,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查阅法,辅助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资料搜集分两次进行,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分别在该地停留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实地调查。

一、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贫困地区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必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县级以上教育部门要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要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乡镇幼儿保育、教育的业务指导由乡镇中心园园长负责”。可见,国家已从政策层面上认可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鼓励和要求其发挥指导作用。由于培训学前班教师是发挥指导作用的内容和方式之一,为此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在部分程度上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是贫困地区农村幼教现实的需要。在我国,不同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在笔者考察的同一个乡镇,乡镇中心园和学前班在发展水平和办园(班)质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该地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乡镇中心园是幼儿教育体系的枢纽之一。利用乡镇中心园承上启下的优势,把乡镇中心园作为实现农村幼教发展的基本载体,以乡镇中心园为点辐射学前班,是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之一。

(二)贫困地区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可行性

在该地区,一个乡镇发展学前教育的落脚点在乡镇上,首先投资兴办的也是乡镇中心园。教育主管部门比较重视乡镇中心园的建设与发展,对其师资、设施、管理等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改善强度比较大。为此,该地乡镇中心园是农村幼教人力、财力、物力最集中的资源地,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基础和骨干力量,具备培训学前班教师的条件。

具体来看,在地理位置上,该地的乡镇中心园都建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所处位置交通便利,生源较为充足,人文环境较好;在师资上,该地有限的幼教专业人才都集中在乡镇中心园,且多为国家正式编制的教职工,工资待遇基本能得到保证,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在财力上,该地乡镇中心园大多属于全额或差额拨款的教育事业单位,其经费以国家财政预算安排为主。有相对机动的财力可以利用;在规模上,该地乡镇中心园的办学规模在本地区相对较大,场地较为宽敞。园舍、设备相对较好;在信息传递上,乡镇中心园与上级幼教机构的联系较为紧密和便利,可以直接上通县市级幼儿园学习到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还可以结合学前班的实际需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帮扶。

二、乡镇中心园培训学前班教师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该地乡镇中心园因地制宜,组织学前班幼儿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并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带动了学前班幼儿教师的发展,为农村幼教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当前乡镇中心园在培训学前班教师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开展培训活动的效果。

(一)培训活动无计划

就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当地县和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每学年幼儿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只是要求乡镇中心园要开展培训学前班教师的活动,建议性地指出培训内容,但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培训哪些内容,更没有制定培训活动计划。在执行上级规定时,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园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这表现在:乡镇中心园往往不考虑学前班教师的需要。而是依据自己的方便开展培训活动;培训时间往往安排不当,将本应安排在学期初的活动安排在学期末;在履行完培训任务后一扔了之,没有记录和思考存在的问题;在培训中存在重复培训和随意培训,没有延伸和巩固培训的成效。

(二)培训形式较单一

问卷调查发现,学前班教师较喜欢“专题讲座”、“跟班见习”、“送课下乡”等培训方式,部分学前班教师希望在接受培训时能“亲自去上课,让老师找出存在的问题”。但访谈发现,该地乡镇中心园培训作用的发挥途径较为单一。以经济发展较好、幼儿入园(班)率较高的一个镇中心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已经成立10多年之久,每学期举办1—2次的学前班师资培训活动,80%的培训采取了集中培训这一方式,即在乡镇中心园举办讲座、培训班、展示公开课、开展技能培训等;该乡镇中心园曾送课下乡5次,接待学前班教师来参观学习及业务咨询4人。除此之外,结对指导、包点支教、合作教研、资源共享等培训形式使用极少。

一方面,培训内容不全面,集中在室内外环境布置、教育教学技能、教玩具制作等较实际、易学会、有显性结果的培训内容,但“培训的东西只涉及教师本身,只让学前班教师学习立竿见影的、表面的东西,没有长远的考虑”;相对而言,对幼教政策宣传、幼儿园(班)管理、家园工作、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培训较少,而实际教学中十分需要这些内容。如一位学前班管理人员认为,十分有必要教授怎么进行家园工作,因为“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跟着公公(爷爷)奶奶,他们只把孩子送来读书,不知道怎么在家教育孩子”。再如,还需要教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因为“学前班都是不同年龄混在一起的,年龄不同,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不同。幼儿园老师可以培训他们,怎么提出分层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另一方面,部分培训内容不符合学前班教师的需要。不少曾接受过乡镇中心园培训的学前班教师认为,幼儿园开展的活动是依据幼儿园的设备和条件设计和实施的,其教材、教学内容和学前班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这样的培训内容脱离了学前班实际。还有的教师认为,乡镇中心园教师培训的某些内容要求过高,自己纵使有心也无能为力。

(四)培训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乡镇中心园过多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优势,未将学前班教师看作平等的合作者和交流者。有的学前班教师感到,幼儿园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接受培训的学前班老师。一位小学负责人曾这样说,“幼儿园老师送课下乡,根本就认为学前班老师无知。(幼儿园老师)下乡的时候像总指挥指点江山一样教育学前班教师,这样不对,那样不行。”这或许说重了问题,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现状,否则学前班老师不会认为,“我们确实不懂,自己也很自卑,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需要接受培训,但幼儿园老师这样的态度打击了学前班教师的积极性”。

(五)培训工作的监管力度小

该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在乡镇中心园执行上级规定开展培训活动时,由县和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和管理其培训活动的开展。但因为权责不明、或者工作繁忙、人手不够等原因,这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只是要求乡镇中心园在学年末上报培训活动开展情况。除了这一规定,两级教育主管部门极少或者根本不监督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没有对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的开展进行较完整的考核。这导致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的责任感较弱和积极性差,个别乡镇中心园根本未履行培训和指导学前班教师的任务,还有很多乡镇中心园管理人员认为开展培训工作是上级领导的规定和附加的工作量。

三、促进乡镇中心园更好培训学前班教师的建议

以上诸多原因影响了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的效果,以至于有的学前班教师认为,“虽然每年都培训,都是走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当地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工作的规划

针对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无计划这一问题,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国家幼教政策和本地幼儿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规定和制定5年或者5年以上的长期规划。在规划中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园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职责,尤其明确指出乡镇中心园需要开展培训活动的最终结果、基本内容、形式、考核方式等;规划中还可指出何时、以何种形式组织相应的会议或者活动,让各个乡镇中心园交流经验、互相学习。2、乡镇幼教管理部门结合县级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5年内的近期规划;分解出近期规划,制定每一学年的短期计划,最好为乡镇中心园明确基本的培训内容和大致的培训形式,让其有步骤地开展活动。3、在制定规划时,两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应给予乡镇中心园一定的自,鼓励其在培训活动开展中多跟学前班教师和负责人进行沟通,制定更为具体和详细的培训活动开展计划。

(二)加强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的监管力度

针对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监管力度和责任感弱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1、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各自制定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园每学期一次汇报培训活动开展工作的执行情况。2、明确和区分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人员及其任务,并对监督者的工作进行监督。比如,乡镇中心校可在每学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或者亲自参与该活动;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则可每学期听取乡镇中心园的汇报一次、到园亲自考察和督导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工作一次。3、将乡镇中心园培训活动开展列入乡镇中心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范围,并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相应的评审组,在学年末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4、在每次的督导和评估过程中,两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发现、表扬和鼓励开展培训活动良好的乡镇中心园和个人,对其给予物质奖励。

(三)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该地特殊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现状严重制约了乡镇中心园示范作用的发挥及其效果。比如,在师资上,该地绝大多数学前班教师是由小学聘请的代课教师,她们的学历多为初中,收入相对低,这样的教师队伍流动性很大,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基于此,各级教育部门要重视幼儿教育工作,加大经济投入力度:1、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该经费主要用于保证幼儿教师固定工资的按时发放,为后期持续培训奠定基础;还有少部分经费可有针对性地扶持和积极改善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2、由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发挥统领各个小学的职责,规定各个小学拿出一定比例的幼儿收费用于补贴和提高代课教师工资,尽可能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3、乡镇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拿出一定的费用用于促进乡镇中心园开展培训活动:一半费用用于支持和鼓励乡镇中心园,为其提供开展培训工作的费用,包括购买必需物品的费用、下乡送课的交通费和就餐费等,并对培训活动开展好的幼儿园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一半费用用于支持和奖励学前班教师,包括补贴他们参加培训时需要的交通费和就餐费,对优秀学习人员给予物质奖励等。

(四)乡镇中心园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篇5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许多问题,如(1)提问限于教学内容的本身,价值导向较狭窄;(2)问题的表述、连接、条理不清;(3)给幼儿思考的时间短,急于追求正确的答案;(4)对幼儿的回答估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回应。

针对教师提问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结合实践探讨教师应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

一、分析素材内容,学会寻找和发现问题

教师应先认真研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找素材和幼儿经验之间的结合点,再从中寻找、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这样做。

1.抓题眼,问文题。如故事《门铃响了》,教师可抓文题“门铃”来问:门铃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可能会回答门铃的声音是“叮咚”、“叮咚咚”,教师接着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门铃响了,有谁会来呢?幼儿会好奇地猜想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家里来客人了”又或是“送水或是送快递的来了”。教师这样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然而,有的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喜欢用老三问,如(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2)“今天我们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3)“猜一猜故事里会有谁呢?”

这些都是无效的提问,因为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还有,教师一点线索都没有提供,让幼儿无从猜想。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少用叹词“呀、啊、呢”,因为这会使问题显得不简洁。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不能为了问而问,问题应简洁、明了。

2.抓重点,问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针对幼儿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设计问题。

比如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当毛毛虫因为吃了很多杂乱的食物肚子疼时,可提问幼儿:毛毛虫肚子疼了,怎么办?又如故事《姜饼人》,当姜饼人在河边遇到狐狸,狐狸说要驮它过河时,可提问幼儿:姜饼人会怎样决定?姜饼人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可充分挖掘素材中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启幼儿发散思维之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的层次,使问题有条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根据提问模式理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恰当应用。

1.知识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确定幼儿是否记住了先前所学的内容,比如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什么人物等。这类问题是最低层次的,在教学上不能滥用。

2.理解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组织所学的知识,必须弄清它的含义,比如,看图后讲述: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类问题能反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3.应用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能鼓励幼儿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毛毛虫星期一吃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两个梨,那么毛毛虫星期三会吃几个李子呢?这类问题能反应幼儿对知识的应用情况。

4.分析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能帮助幼儿分析事物间的关系,进而推理出结果,比如:《犟龟》故事中,当乌龟陶陶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他还会坚持长途跋涉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吗?这类问题需要分析才能回答。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如故事《姜饼人》中,提问幼儿:如果狐狸没有吃掉姜饼人,会怎么样?这类提问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素材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活动最后可提问幼儿对巨人的评价,这是最高层次的提问。

教师应根据教学环节的进展情况,提出适宜的问题,使提问环环相扣,连接自然,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三、提问后适当思考,机智有效地回应幼儿

教师提问后,要给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有效地回应幼儿。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1.有时需要回应,调整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如小班语言活动:《奇妙的圆》,可提问: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的回答往往局限于太阳、月亮等,这时可采取引导提问:马路上有没有圆圆的东西,汽车上有没有呢?

2.有时需要鼓励,引起幼儿对教育现象的关注,让孩子继续探究。如中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棍子》,我先抓题眼——“甜甜的”问幼儿。

老师问:“什么东西是甜甜?”

幼儿答:“苹果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嗯,你说的对,有些水果是甜甜的。”(同时,教师奖励该幼儿一块糖。)

别的幼儿答:“梨也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你说的也是水果。”(这次,教师不奖励。)

篇6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新浪博客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本学期工作行事历: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参加对象预备预备周1温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教研员幼教学科中心组组长会议学科中心组组长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22.25~3.2瑞安市学区幼教干部及幼儿园园长会议

园长、学区干部

33.3~3.9

幼教学科中心组活动

学科中心组成员43.10~3.16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调研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5课题组活动实验园

6

3.24~3.30

温州市“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骨干教师

73.31~4.6

温州市园本教研示范园的专题研讨、论坛活动

示范园教师

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

8

4.7~4.13

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

骨干教师

9温州市教学论文评比幼儿园教师

10

课题组活动

实验园

11

4.28~5.5

“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

12

5.6~5.11

学科中心组同课异构活动

中心组教师135.12~5.18温州市与台州、丽水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骨干教师14温州市实验基地、实验园成果展示活动骨干教师155.26~6.1温州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中小学幼教师论文(包括德育论文)评比幼儿园教师166.2~6.8

温州市与上海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

骨干教师

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

篇7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欠发达,学前教育发展起点低。高素养的幼儿教师科研队伍是确保我国《 幼儿园工作规程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在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顺利贯彻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笔者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进行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110名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所裨益。

一、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1.幼儿教师学历偏低

我们首先对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年龄的统计数据来看,40岁以上的教师占28%,30岁以下的占57%,30~40岁的占15%。教龄在10年以下的占67%,10年以上的占33%。调查对象既有刚入行的新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样本的多层次选择将使本研究更具代表性和一般性。从学历的统计数据来看,被试中有12%的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余大部分教师的学历为大专和中专。从访谈得知,有的教师初始学历并非学前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在从事这一行业,由此可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存在学历偏低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专业不相符的问题。

2.教育科研意识模糊

强烈的科研意识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由调查得知,幼儿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意识,但这种科研意识仍然比较肤浅,在问及“您认为教育科研对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时,一半以上的教师都认为作用非常明显,这说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对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但在访谈一位民办幼儿教师时,该教师对“你们平时有科研活动吗”回答的却是与幼儿园讲故事有关的内容,据此可以认为,该教师并不是真的理解教育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有了教科研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浅层的、模糊的。

3.幼儿园教研活动频次少

调查表明,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的幼儿园只占3%,每季度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的学校占6%,有的私立幼儿园一学年从未开展过教研活动,这说明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频次较少。通过调查得知,广西农村私立幼儿园一般没有专项教研室,有的农村公立幼儿园虽然设有教研室,但是平时很少开展教研活动,这说明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幼儿园工作中还没有坚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幼儿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待加强和提高。公开课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比较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比较喜欢的形式,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教师综合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检验,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公开课等教研活动,特别是青年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同行教师学习,取长补短。

4.没有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科研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如果碰到问题只会怨天尤人、烦躁或发脾气,而不懂得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只会是一个机械的教书匠。由于我国国情特殊,师生比例普遍比较悬殊,在这种师生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下,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难后不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所以教学反思对一个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调查中,当被问到“在教育教学中,是否曾经遇到一些困惑,有没有深入研究下去”时,只有4%的教师表示有;同时只有3%的教师教学期间天天写教学反思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的总结,但从调查结果看,真正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展开反思的教师并不多。

5.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论文写作是科研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推出科研成果以及进行经验交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问及“您写过论文吗”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写过。在问及“您公开发表过论文吗?在什么杂志上”这一问题时,教师的回答表明,部分教师公开发表过论文,但大都是发表在普通的教育刊物上,仅有个别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这表明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有待提高。在问及“您写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时,有64%的教师是为了职称晋升,有30%的教师是为了获奖,仅有6%的教师把论文写作当做个人兴趣爱好。这表明部分教师的写作动机存在问题。

6.科研能力自我评价度低

让教师自己来评价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让我们从教师自己的角度来了解其教科研能力的情况。首先,从幼儿教师对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来看,认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非常好的仅占2%,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是不够好的。其次,从对课题研究基本程序的了解情况看,有67%的教师选择不了解,33%的教师选择了解;从对教育科研方法的掌握情况看,非常熟悉只有14%;从曾经主持或参与过几项课题研究情况看,63%的教师没有参加过,21%的教师参加过1~2项,参加过5项及以上的占6%。这就说明,虽然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科研机会相对较多,但是就其总量来说,教育部门给幼儿教师教育科研方面创造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因而幼儿教师也就很少能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教育科研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是在教育科研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只有具体的教育科研实践,才能使教育科研知识转化为教育科研能力,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被调查的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教育科研的机会少。

7.科研环境不佳

在问及“在业余时间您想要学习、科研,干扰或阻力大吗”时,28%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经访谈得知,教师压力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的教学任务重;二是家庭的影响,在访谈中得知,有的教师处理家庭事务占用了不少时间,没有时间去考虑教育科研的事情;三是部分幼儿教师自己感觉水平、经验都有限,所以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信心。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得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一般都有教师参与过教育科学研究,一些教师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也主持过幼儿园的相关课题,而对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私立幼儿园,较少有教师参与专项的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在问及“幼儿园有没有科研奖励或鼓励措施”时,幼儿教师的回答表明,公办幼儿园有相关奖励政策,而私立幼儿园却没有。由此可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师教科研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对策

1.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试想连幼儿教师的稳定性都无法保障,教育科研就更加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保障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的首要因素。根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偏低、非师范类专业教师比例较高、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等现状,相关管理部门应首先建立幼儿教师准入机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广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或者对高素质人才降低准入门槛。最后,对在职的农村幼儿教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快捷有效的师资培训,培训一支土生土长的幼儿教师队伍。培训应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儿教师队伍,这是保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科研正常开展的基础。

2.让教师意识到教育科研就在教育教学生活中

由调查得知,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虽然知道教育科研重要,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么认为那是高山仰止的“科学”,令人敬畏的“圣经”,要么认为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其实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就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只要平时多留心观察,多做记录,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综合与概括,就是在进行科研。如果幼儿教师总是任务式地教学,对幼儿身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不去反思、总结,也从不做记录,那么这样的幼儿教师就不具备研究的意识和态度。另外,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幼儿教师教育科研建设方面的相关措施或培训缺乏针对性,应让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教育科研写作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是为了让教师在活动中游刃有余,驾驭活动的能力更强 [1] ,提升幼儿教师观察的能力。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或课题也应来源于幼儿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关注儿童、书写儿童,写自己的生活琐事,写自己的教研感悟,写教学故事,写你身边的人和事 [2] ,不要轻视生活琐事的写作。

3.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软硬件“一起抓”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民办幼儿教育成为了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办园的体制是公办还是民办,教育科研都是幼儿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教育管理部门除了要对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硬件设备进行管理以外,还要对幼儿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等软件“一起抓”。从调查情况来看,公办幼儿园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的管理上都比民办幼儿园要成熟,公办幼儿园在教研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不能较好地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而民办幼儿园在教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暇顾及科研建设。由于民办幼儿园在体制上实行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孩子的发展与幼儿园盈利性冲突的问题,他们认为满足家长需求,争取到生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科研方面可有可无,因为家长并不关注。因此,管理部门必须通过教研管理的途径,让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及规范化得到一定的保障,达到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目的。

4.建立“区域城乡幼儿园教研管理互助共同体”

从调研的结果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存在一定差距,公办幼儿园从教育科研制度到教研活动的开展,都比民办幼儿园要规范得多。民办幼儿园把焦点主要集中在迎合家长的需求以争取更多生源上,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应由教育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区域城乡幼儿园教研管理互助共同体”,即一所教育科研力量较强、教研师资队伍较全的城市幼儿园与一所教研力量相对较薄弱的农村幼儿园之间,或者是一所公办幼儿园与一所民办幼儿园之间组成帮扶“一对一”,两所幼儿园定期召开教研活动,互派教师到对方幼儿园顶班等,把开放、互动的理念引入教研活动,让彼此的教研理念、教研管理、教研方法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也会让两所不同的幼儿园教师看到差距,有差距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让这种动力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起到监督作用,定期对农村公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的质量、规范性等进行检查,督促民办幼儿园活动的规范性。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普遍偏低,其中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科研能力存在差距。要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对科研的深入认识,帮助幼儿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与写作方式。

【注: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JS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保教关系等。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推进我市幼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博客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完善课程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规范日常管理,优化一日活动,全面关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1、提高一日活动效益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分年龄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计划,依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真制定每周活动计划,整体确立幼儿培养目标,有机渗透体、智、德、美多方面教育。以幼儿园课程文本为依托,教研小组每周定时开展课程审议活动,结合园本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及时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并充分挖掘本土本园资源,收集文本资料,再加以整理筛选,扩大地方课程含量,创造性地实施富有园本特质的课程,建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课程具有鲜活的幼儿园个性,提高我园课程的适宜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以"实、活、勤、精、细"来规范教学行为,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重视环境的教育内涵,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让环境见证幼儿的学习历程;促使主题课程与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在制定游戏计划、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游戏指导与游戏后的反思调整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友好的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区角活动、主题墙、创造性游戏的记录、反思,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完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评价幼儿,认真研究幼儿,用心观察每个幼儿,及时做好观察笔记,真实地记录和科学的评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3)、构建园本文化课程实施体系

本学期我们要在选择相关教材实施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园特色,确定各教研小组的研究专题,从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上下功夫,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和情景,采用多种教科研形式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重视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外沟通、交流与合作。认真实施开放活动、跟班学习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针对性强,效果好,并积累好活动过程资料。

2、细化教学活动常规

(1)、认真执行教学管理制度

采取每月定期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同时,本学期以认真做好一日活动之活动准备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与总结,重点检查指导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户外体育锻炼、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几个环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从而规范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质量。每一位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认真写好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2)、认真执行一日活动管理制度

园领导以"推门听课"为主要督查形式,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周看活动不少于2个,坚持每周汇总看活动情况,坚持每周进行集体点评,坚持深入班级分析保教质量。

(3)、认真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深化园本教研

结合园级教研课题的研究,认真实施本组研究专题。本学期将以礼仪教育、游戏活动为突破口,让老师们在具体的案例和问题中,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组织的活动要紧扣研究专题,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的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的记录。还要组织好理论学习、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注重理论的提炼和经验的积累,注重过程管理和全园参与,注重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录、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素材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与收集。

3、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发挥家长委员会委员的功能。以主持家长活动来园授课等形式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调动家委会委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性。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由家长自愿报名,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职业、阅历和专长等不同特点参与班级课程活动的组织。利用社区及周边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以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基地为园外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争取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三、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制定、调整各类工作计划

2、韵律活动的编排

3、组织好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贯穿全学期)

4、认真创设环境,精心组织好游戏和区角活动

3月:

1、检查各项工作计划

2、结合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爱奶奶等主题教育活动

3、游戏活动设计评比

4、幼儿韵律活动评比

4月:

1、开展中大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2、教学工作检查

3、幼儿常规活动检查

4、教研组教研活动交流

5月:

1、教学工作检查

2、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3、各班迎"六一"活动

4、教师公开课评比

5、新教师亮相课

6、教师"我的成长感悟"专题交流会

6月:

1、园庆十周年活动

2、青年教师工作考核

3、做好本学期幼儿发展情况的测试和评价

4、教师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总结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望都县幼教教研工作将按照市、县教育局和教师研修中心的工作要求,发挥教研部门的"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紧紧围绕提高保教质量这一基本任务,进一步规范各幼儿园教学与教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幼儿一日课程,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落实县幼教各项常规制度,保障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2、立足幼儿园教学实际,有效推进县域内教学研究活动

3、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配合县教育局及上级教育部门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促进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落实《望都县幼儿园一日活动双常规》及《望都县幼儿园教学工作要求》,通过研究调查,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督导细则内容,落实双主题教学,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并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科学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首先,育教学计划的填写格式

其次,规范区域教学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时间。

再次,完善主题环境创设方面的问题

最后,规范幼儿园日常督查工作

(依据《研修中心幼教教育教学常规评分细则》督促幼儿园日常保教常规工作,学期前布置,学期中指导,学期末检查)

2、收集、整理、完善八德教育内容。

通过新八德主题教育活动,优化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保教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并收集整理新八德教育活动的优秀案例,集结成册,便于教师学习交流分享。

3、抓好课例研修,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学习领会《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通过课例研修活动,加大对五大领域课程地研究,科学规范地实施新课程。

首先,学习课例研修

其次,学做课例研修

最后,整理研修成果,参加成果评选。

(整理各乡上传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抓典型案例,形成县域内课例研修内容,将教学问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研促教,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4、以评促教,引领教师发展

通过开展幼儿教师教学案例评比、幼儿园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力求更好解决在主题活动中渗透五大领域这一课题。

5、抓实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深入发展。

(1)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市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工作。

篇9

一、注重科研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科研工作我们坚持以教师为本,结合教师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将科研工作列入园年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中。首先,学期初制定学期计划,人人了解幼儿园科研工作目标要求及学年度科研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在鼓励人人参与论文、人人参与课题的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培养幼儿园科研骨干,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列入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规划、教师培养计划中。其次,每月由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引领课题组成员教师每月开展课题工作会议,总结上月课题开展的进度和问题,计划下月课题开展工作等,每个课题组内由骨干引领,分工明确,工作清晰。最后做到及时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并保存归档。

本学期教师论文主题鲜明,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尤其在邀请县教科研中心王萍老师的指导下,10名教师的论文被选送到县级进行评奖;此外市级教研课题立项一个;县级规划课题一个;县级个人课题两个;多名教师论文在省级获奖。

二、立足教研,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促专业发展

教研工作是快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园办园质量的重要实施路径,本学期,立足园本,聚焦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促进教师专业持续成长。

教研一:借助“安吉游戏”平台,提升教师游戏观察与解读专题研训。

我园成为安吉游戏实践园近一年,在这一年中,主要通过游戏的现场观摩与

分享,帮助教师在实践和反思中逐渐转变理念,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安吉游戏,进一步提升教师游戏观察与解读能力,而解读的意义在于通过“课程故事”“游戏案例”,为教师提供实施低结构的反思性教学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们借力幼儿日常游戏视频再现,通过“问题”为导向,引导教师带着目的性去观察游戏,观察孩子,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与交流,并进行全园观点展示:如“雨天是否需要开展安吉游戏,其价值在哪里?”“安吉游戏是否需要教师介入,如何介入?”“安吉游戏到底观察什么?如何有效记录?”等这样的教研,一方面教研内容来源于教师,让教研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由“问题”导入,切入点小,容易激励集体交流,让教研氛围更浓厚,教师参与性也就更强了。

本学期我们有两位教师的游戏案例分别获得县一、三等奖;承办县级、共同体以及辐射园活动共计4次,本学期每个班级进行了展示;“湖州市安吉游戏实践园”考核获得A等。

教研二:借力“浙江省一级幼儿园创建”平台,提升教师集中学习组织与实施能力专题研训

幼儿园近年来更多关注游戏在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在集中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上略有不足,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年轻老师对教学活动的研读与设计欠缺,出现教材吃不透,老教师照本宣科、啃老本等情况,本学期我们借力“浙江省一级幼儿园创建”这一平台,在继续探究游戏的基础上与集中学习活动两手抓,真正帮助教师专业提升。

因此,本学期,一是加强教师理论学习,通过自学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在每周的小组教研会议中,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与引领下,开展《指南》、《核心经验》、学习一刻钟,园级层面对《浙江省一级幼儿园给评估指标》中关于集中学习的指标进行解读和学习。二是以“说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将实践再次升华,将在本学期末开展“我说教育故事”技能过关活动。活动中教师将自己在学习、实践、研讨集中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点滴成长以“说故事”的形式进行反思性呈现,在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三是为教师多维度搭建展示平台,在展示中展现、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理念。本学期在浙江省一级幼儿园创建中,教师展示集中学习活动得到专家的肯定;在多次辐射展示活动中得到共同体幼儿园的一致好评;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共同体、县级教案设计和优质课评比,两位教师教案设计分别获得一、三等奖,优质课获得县三等奖。

此次专项教研过程中,重点关注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再到反思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从实践中提升教师教学行为,从理论上改变教师教学理念,从反思中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教研三:借力“专家团队”指导,提升教师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专题研训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轨迹与学习、游戏路径的最佳呈现,也是孩子表达、展现自己的最佳平台,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本学期我园一方面在开学初期,借力桐乡市矛盾实验幼儿园环境创设骨干,邀请他们来园对幼儿园走廊、楼梯、教室等场地进行现场指导,并且由该园副园长从环境的色彩搭配、视觉层次、整体排版等方面进行开设详细、全面的环境创设讲座,使得我园整体环境有了较大的调整与优化,并进行了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另一方面邀请了长兴县教研中心徐季琴老师,针对环境创设中所呈现的幼儿学习轨迹和幼儿表达、表现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从现场指导到交流互动,将我园环境创设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的主体地位。

三、立足教师需求,师训工作稳步开展

教师培训工作是教师发展、幼儿园发展的基本措施,本学期借力《校本研训考核细则》,重点关注幼儿园新、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需求,结合幼儿园教研工作,稳步开展师训工作。

一是本学期在教科室的组织下,开学初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工作,做到培训能针对教师个性发展需求以及符合幼儿园发展需求,外出培训工作做到个性化、规范化,同时对师训平台进行规范管理,及时上传师训资料。

二是常规工作的逐步落实,根据教师发展需求,本学期开展了相关专题师训工作,“人人读书分享专题活动”“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活动”“教育科研专题活动”“信息技术专题活动”等,并且做到资料完整、上传及时。

四、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稳中有突破。

(一)“隔屏不隔心”,云端共话家园共育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有力保障,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是家园合作最重要的伙伴。因此家长工作一直以来既是常规工作,也是重点工作,让家长融入幼儿园教育是家长工作的总目标。由于疫情的原因,本学期围绕“隔屏不隔心”为主题,进行云端共话家园共育。

1. 家长委员会。以“在游戏中发现儿童”为主题,开展家长委员会。一是以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家委会家长来园和教师一起观摩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并围绕“在游戏中发现儿童的学习”为主题进行集中研讨;二是以云端连线,由教师向家长直播本园优质的“游戏案例”和“课程故事”,从教师专业的角度向家长宣传,在游戏中孩子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育儿理念。

2.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传达科学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途

径,也是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主要途径。本学期家长开放日以“幼儿德育活动”为话题,通过文明礼仪、友爱互助等话题开展线上家长开放日直播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的多元性。。

3.家长学校。本学期主要针对新入园的新小班家长进行了家长学校活动,

特别邀请了长兴县教育局“和美家庭教育”志愿者李梅校长进行了一场关于“我就是教育——家庭中的微教育”为主题的家长学校活动,进一步强调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4.家长助教。家长助教是家长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个性化方式,有个性专业

的、有一技之长的、有热心教育的等等家长都可以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参与其中。本学期一方面家长助教结合我园科技节活动,鼓励家长准备科学小实验、科学小知识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另一方面,结合我园“足球学校”特色项目,邀请足球爱好者家长和幼儿“趣玩足球”。

5.早教活动。早教活动主要是向幼儿园所在社区进行科学育儿的宣传工作,

本学期,我园结合0——3岁婴幼儿的学习、游戏特点,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早教活动,一次走出去,通过宣传册的发放、幼儿园就读咨询、亲子互动游戏等,向社区家长宣传科学育儿教育理念;一次云端宣传,邀请社区0——3岁婴幼儿家长进入早教群,通过云端直播,向家长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科学育儿方面为家长进行专业指导。

(二)科技节、艺术节。根据艺术节、科技节的精神,开展幼儿园第十三届

艺术节、科技节。本学期主要围绕“传统节日”、“足球学校”两大平台开展,如本学期开展了融入足球游戏为元素的庆元旦迎新运动会,此外,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县科技节科幻画项目,两位老师分别获得县一等奖、二等奖。

(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篇10

园本教研应该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很多教研活动的组织并非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把园本教学研究作为打造品牌、提高档次、竞争生源、树立幼儿园形象的一条谋略。这样的园本教学研究必然陷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误区,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二)园本教研过程“形式化”

很多教研活动为了起到示范和观摩的作用,盲目扩大声势,善作表面文章,使园本教研华而不实。特别是在一些观摩研讨活动中,把“教学观摩”变成了“教学表演”,为了使观摩活动达到理想效果,很多活动环节幼儿反复操练,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对答如流,组织的活动幼儿配合默契。在教师看来,那无非是演一场让别人看的戏,演完了即可“还我本来面目”,很少有人思考教师真正提高了什么?孩子真正学会了什么?

(三)园本教研形式“表面化”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开展园本教学研究非常必要,但在有些幼儿园,少数骨干教师长期充当专业引领者,而大部分普通教师则丧失了“话语权”,成了园本教学研究的配角甚至旁观者。久而久之,园本教研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教师只知道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自己没有主动思考的意识,教研活动过后教师收获甚少。

(四)园本教研内容“片面化”

一些幼儿园在开展园本教研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研究的内容和研讨的主题“闭门造车”,就“问题”论“问题”,没有理论的支持;二是未能从教师的需要入手,大张旗鼓开展园本教研,搞理论性的高层次的课题研究,把形成理念体系视为园本教研的直接目的。园本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基层幼儿园缺乏教学研究主动性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帮助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性”教师转轨,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这种研究在谋求幼儿园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幼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幼教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单凭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解决不了的。这种孤立的园本教研很难解决的问题,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专家与教师共同的探讨才能集思广益、拓宽视野、解决问题。

二、调整教研思路,积极构建有效园本教研活动

(一)创设宽松的园本教研环境

一是园本教学研究必须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园长与教师之间不是园长对教师的指导,应该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智慧,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以高度的热情投身到园本教研中,自主树立教研的意识,掌握教研方法;二是园本教研要消除教师的为难情绪。让教师明确园本教研它所研究的不是高深的理论问题,而是“教学小现象”,这种研究也并不需要具有高深的理论功底和复杂的研究过程,也不一定要形成学术论文和著作,而是在行动研究中能够对教育、教学有所改进和提高,以解决幼教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二)提高教学观摩活动的时效性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形式有很多,但教学观摩活动是园本教研重要的形式之一。要提高观摩活动的时效性,就要使观摩活动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真实性。观摩活动作为教学研究载体,必须具有真实性,真实地反映师幼互动过程。因为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它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不同的教和学的问题,有些问题的出现,正是我们要探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观摩者最好的教研资源;二是鲜明的主题性。观摩活动要更好的发挥引领、交流、示范和观摩的作用,每一次观摩都应有鲜明的主题,通过对教师的了解和调查关注教师的不同需要和实际困惑,确立观摩研讨的主题。这些主题的确定应来自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如: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做到有效提问、怎样提高幼儿的注意力等。

(三)保证教研活动中专业引领的质量

篇11

二、 基本情况

我园教科研组共有教师38人。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加强。

上学期大家出色的完成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活动组织认真,活动质量保证。还多次为我区教师、古林幼师展示公开教学活动,深受广大教师好评。

科研方面也有新成绩。有两项课题在我区教科所立项。周敏芬、李明妃老师的文章在市《教育科研》和《课改与教研》中发表。

教师学习培训不断加强。除自身的学历提高与进修外,我园多次邀请幼教专家来园做现场指导、讲座与课题研究辅导。教师外出学习听课的次数也有所提高。

经过大家的共同合作,我园教科研组的声誉与影响也不断提高。我园成功的承办了区幼教科研培训班,受到区教科所一致好评。

教科研工作的可喜进步为我园逐步形成教科研特色打下了基础,但“路漫漫兮,需上下求索”,离品牌与特色我们还要不断的找出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提高我园保教质量。

三、 本学期中心工作

1、贯彻《纲要》实施新课程,对我园现有的课程进一步改进与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建设我园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

2、抓实教研日活动,开展有主题,有实效的教研活动。

3、改进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每阶段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跟踪与评价,更客观,更公正的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

4、开展更丰富的各类活动,如:节日庆祝、实践活动、竞赛活动、兴趣活动等为幼儿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

5、做好市教坛新秀的开课与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6、做好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加强对课题中期的跟踪与指导。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定时、定量、圆满完成研究任务

7、搭建教师信息服务平台,选送优秀论文、案例等参加区比赛。编印幼儿圆教师论文辑。

8、做好青年教师的帮教与带教工作与自我培训计划。

9、进一步搞好幼儿园网站的建设。

四、 分月安排

九月

1、 制定各年龄段教研组计划。

2、 古林见习。

3、 环境评比

4、青年教师座谈与师徒接队。

5、 教师节、中秋节幼儿实践活动。

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xx年度课题申报。

十月

1、 举办“我与新课程”、“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征文活动。

2、 浙江省20xx年规划课题申报。

3、 幼儿国庆、重阳节日实践活动以及小主持人比赛。

4、 汇编教师论文(三)。

5、 广泛开展以创新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最佳一堂课评比活动。

6、幼儿园网站建设改进。

十一月

1、 继续开展以创新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最佳一堂课评比活动。

2、 期中检查,幼儿素质发展测查。

3、 送教活动,片、镇教研活动,幼儿趣味运动会。

4、 立项课题中期成果展示。并邀请有关专家来园指导。

十二月

1、 市公开教学活动。

2、 第十二期《园报》编辑。

3、 元旦幼儿素质表演。

4、 教师外出学习。

5、 教师教玩具活动器械展示。

一月

1、 家长开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