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社会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调查报告评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9 02:45: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调查报告评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调查报告评语

篇1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2020年7月)

一、总论

按照国家开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保证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开大特制定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根据本细则具体组织与实施综合实践教学。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一般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二、社会调查

(一)目的

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实践的了解。通过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训练他们独立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

(二)要求

1.社会调查必须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60%以上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为3周,3学分。不得免修。

2.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北京开大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制定行管专业社会调查相关选题,学员可以在选题的范围内选择调查题目,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的自行确定社会调查题目。选题确定应与社会调查指导教师协商决定,经指导老师批准后,开始调查写作。

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企业和社区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形式。参加行政机关、企业和社区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提供社会调查报告时还需同时提供调查过程的相关资料。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三)指导教师条件及职责:

1.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开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5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2.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社会调查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针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超过30人,兼职教师不超过20人。

4.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四)成绩评定

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社会调查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北京开大验收,国家开大抽查、终审。

篇2

2、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

3、表格填写说明

(1)实践时间:2011.7.15——8.15

(2)实践课题即调查报告的题目“关于××的调查报告”

(3)报告内容:表内填写200——300字概括内容,报告附表后

(4)经实践单位填写意见,实践单位盖章后,指导教师批注指导意见,并评出成绩统一交回电大。

4、评分标准:优(90分以上)出勤情况好,态度积极,能力强,实践效果好。良(71—89)出勤情况比较好,态度比较积极,能力比较强,实践效果较好。及格(60——70)出勤情况一般,态度一般,能力一般,实践效果一般。不及格(60分以下)出勤情况不好,态度不积极,能力不强,实践效果不好。

5、社会调查和论文存在一张光盘上,正文存档一份。打印要求;纸张设置在A4纸上,标题三号楷体加粗,正文宋体四号 。

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1、 帮助学生选题,选题范围必须是结合本专业,题目大小适

中。

2、 禁止学生全篇下载网上论文,抄袭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3、 要求专科学员撰写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本科不少于

6000字。

4、 格式规范(具体按论文封皮要求)。

5、 学生交回论文必须是草稿、定稿、正本(有封面),有修

改的痕迹,并含光盘一张。

6、 教师批语审批表针对学员论文进行评价,封皮的评语对学

员写作过程评价。

篇3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其使用非常广泛,实践性很强。高职教育一直以来的办学宗旨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提供人才”,而应用文写作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或选修课都选择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目的是要提高高职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效率不高、作用不大、实效性不强等现象,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低下,甚至严重影响其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就业导向下,如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受重视

高职教育办学主要是紧随市场的需求,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追逐高就业率、高招生率,高职院校普遍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应用文写作等人文课程的关注不足;加之教育部也没有相关文件强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开这门课。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统一规划,只在文科性质的专业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而理工科专业并不开设。许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但其目的更多是为了凑数,总课时富余就多安排点,课时不够就少安排甚至不安排。在课程建设上,也不能像专业课那样给予充分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二)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够

首先,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材的入选例文陈旧,没有紧跟时代步伐,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且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理论知识,而对写作规范与技法的介绍则停留在简单的格式加例文层面,写作训练方面的内容极少,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无法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导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难以收到实效的原因之一。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这种“本领”,让“本领”在实践中得以熟练运用。但目前相当部分教师都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台上台下”的教学方式,只偏重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导致写作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师与学生脱节。加之,高职院校部分生源基础一般都比较差,录取分数基本围绕高考录取最低分数线上下波动,学生普遍对纯粹的理论学习热情性不高,对于应用文写作等基础课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兴趣低下。

二、改革措施

(一)以就业需求为前提,融入专业学习

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以引导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企业一线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能力本位”安排进行教学。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大同小异,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缺乏时效性,无法与社会现实对接。高职生绝大部分毕业后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面向行业,联系专业,把相应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融入专业学习,以学生熟悉的载体和工作必需的文书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应用文写作知识是走向职业社会专业所必需的一项求职技能,从而认真对待,乐学愿学。因此,应用文写作科任教师要主动与各专业教师深入沟通,根据专业所需重构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例如对政法类的学生应突出命令、报告、批示等文种的教学;管理类专业可增加建议书、合同等文种;财经类的学生应突出投资调查报告、业务信件、贸易合同等文种的教学;而师范类的学生应突出教案、评语、教学记录等文种的教学。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应用型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该具有针对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科任教师应该善于改革创新,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到演讲稿的时候,可以与公共关系课程相联系,将二者结合起来举行一个小的演讲比赛,然后根据比赛内容撰写演讲稿;讲解到广告文案设计时,可以播放一小段广告视频,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讲到法律文书方面的内容时,也可以播放法庭案件审理的视频,既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自荐信、求职信的写作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通过不同身份的转换,分别揣摩各自的心理感受,招聘者将会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应聘者应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从而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除了课堂模拟的形式,还应要求学生加强课外训练,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工作情景相结合。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团体活动负责拉赞助这个任务来巩固学习怎样写策划、方案;开展“三下乡”活动,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这样,拓展教学内容,延伸教学广度,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学生才能学得扎实高效。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各个专业所需,从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的角度选择讲授文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书面表达、社会交际等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写作课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服务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二)基本方式:组织学生申报课外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经专家评审,筛选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的优秀作品对作者予以奖励;同时组织优秀作品的展示交流和实用科技成果的转让洽谈,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省际、校际交流。

(三)评选方式: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负责初评;全国评审委员会负责预审和终审并提出获奖名单,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负责对被质疑作品参赛资格的评判。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为使这类作品能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指南》范围内选题。

(四)本届竞赛的奖励办法:三类作品分别按进入终审作品总数的3%、8%、24%、65%设特、一、二、三等奖四个奖励等次。以作品获奖数为基础,以校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设“挑战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设省级优秀组织奖10个左右,并在进入终审决赛的高校中设立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根据《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五)全国组委会拥有和组织获奖作品进行成果转让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全国组委会可以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及评委评语。

二、推进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年9月)

1.召开全国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下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申请承办办法》、《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实施计划》,作为本届竞赛的指导性文件。

2.、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年10月下达《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3.各省(区、市)于*年10月15日前成立由省级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及有关单位牵头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并将委员会及其联络员名单上报团中央学校部;

4.各参赛高校在校党委、行政领导下,于*年十月底前成立由校团委等有关部门及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参加的参赛协调小组,并确定本校参赛组织实施计划,在学生中开展充分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组织申报和省级初评阶段(*年3月至*年6月)

1.各参赛高校于*年3月确定本校申报咨询点,组织学生领取申报书样本,对学生申报参赛事宜进行指导;

2.各校参赛协调小组在*年4月上旬按章程规定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查,举办本校的竞赛活动,并择优推出本校参赛作品;

3.各参赛高校于*年5月1日前向本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报送已选定的本校作品及《申报书》(作品须为打印件,一式五份);

4.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于*年5月15日前进行申报作品的资格及形式审查,根据作品类别、数量聘请专家组成本省(区、市)评审委员会;

5.各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年6月1日前完成对各校申报作品的初评,从各校申报的作品中每校至多选出六件作品(其中,发起高校至多三件作品,各省、区、市选定作品总数不得超过全国组委会规定的限额)。*年6月15日前,向第十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南开大学团委)寄送作品一式四份及《目录表》,寄出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同时请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组织本地参加终审决赛的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专用网站(网址:)上报送作品及申报书;

6.发起高校可有三件作品(—式四份)于*年6月10日前直接向全国组委会报送(直接报送的作品不计入各省、区、市报送作品限额内),寄出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

(三)全国预审和参展准备阶段(*年7月至10月)

1.全国评审委员会于*年6月成立,并召开评审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全国评审委员会于*年7月对作品进行预审;

3.全国组织委员会于*年8月向各地各有关高校下达终审参展通知及作品展览、演示等有关技术性规范要求;

4.各地各校按照组委会要求,于*年9月上旬至10月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准备工作。

(四)终审、展览、总结、表彰阶段(*年10月)

1.各校参赛队到南开大学报到、布展;

2.举行全国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报竞赛筹备情况、作资格及形式审查报告、通过终审日程安排、抽签产生评判委员会委员并组成资格评判委员会;

3.举行开幕式;

4.举行参赛作品展览、组织作品转让洽谈活动,聘请律师和公证人员为技术转让各方提供服务;

5.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终审,对参展作品作者进行问辩;

篇5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由“以课堂为阵地”的封闭教学模式向“以社会为阵地”的开放教学模式转变。那么,如何建构初中政治的开放性教学呢?

一、建构初中政治开放性教学的必要性

1、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开放性,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加强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等课程改革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求我们改变那些过于僵化的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的开放性。

2、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开放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学习必须是开放的,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使学生自主地进行生成性品德养成的活动。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过负责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长的体验。这些都必须在开放的教学中才能实现。

3、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开放性,是回归人文学科特点的要求

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人文学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人文学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人文学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科学强调客观事实,人文学科强调主观感受。思想品德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属于人文学科,回归人文学科的特点,也需要加强教学的开放性。

二、建构初中政治开放性教学的策略

1、开放的教学目标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长期的、不可测的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同时目标还应向学生的现实学习需要开放,适当增加一些与学生现实学习需要密切相关的问题,使目标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

2、开放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教材内容比较精练,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发展的空间。教师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解放思想,打破教材的束缚,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扩展或删减,也可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教材上学生都知道的东西,可以把课时缩短,大量增加活动与实践内容,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课,强调课堂内容的新颖化。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不断用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课堂内容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开放,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3、开放的教学过程

篇6

实践证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及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

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材料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材料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统计初步”这一知识时,教者布置学生对我们班学生的兴趣小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表,再由表绘制成统计图。所有的这些都交给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再如在教学“警惕平均数的误用”时,可先出示问题:路旁有一个鱼塘,旁边竖的牌子上写明:该塘平均水深为1.5m。小明身高为1.7m,不会游泳。一天,他往塘边经过,不小心掉入塘中,你想结果会怎样?为什么?从这个问题中,你发现“平均数”有什么特点?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并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讨论、说理,从中发现平均数的特点和存在的缺点,这样既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结合现实背景,自主地、真正地理解了平均数的优缺点。

二、在合作讨论中,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讨论交流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共同体”的作用,又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在组织讨论中,学生之间通过多方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量,为继续学习提供知识源泉。这样的组织形式,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一个小群体的学习交流中,敞开思维的大门,遨游于数学世界。在教学中,可设计各种形式的讨论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让学生在各项讨论中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对解方程的知识是掌握了,实质对其中的应用并没有掌握,所以,做到应用题时错误百出。笔者设计这样问题情境: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地生长(草每天增长的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设每头牛每天吃草的量是相等的。问:(1)如果放牧16头牛,则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牧几头牛?这样,用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和激情。

三、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在课堂上可经常开展一些计算比赛、改错比赛、编题比赛等,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当然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比赛要分层次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起更强的信心。另外,要充分利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激励,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考试,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函数单元测试中,设计一部分选做题和必做题,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题目。在评卷中,首先,给予客观评定分数,其次,在卷面上,对考得比较好的同学可设计评语:“进步很大、很好、继续努力”等;对平时中等成绩,这次也考中等的评语:“在这次考试中虽然进步不大、不明显,但你潜力很大,再加油啊!”;对考的不理想或明显下降的学生的卷面上设计评语:“虽然失误、粗心,老师相信你在哪里摔倒会在那里爬起来,下次一定会成功”等。试卷发下去,每个学生脸上都露出不同的喜悦,学生家长也纷纷打电话表示感谢。此举让学生在同伴、家长、老师面前都能抬起头,享受到了成功喜悦,以后学习积极性会越来越高。

四、在课题研究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题研究时,可把课题中所需的知识材料不直接提供给学生,即使是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也不要把书籍直接给学生,而是指给他们获取这些书籍的主要途径,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另外,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社会调查法中还有: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街头观察和采访、现状调查法、发展性调查法、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等。应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多样的研究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数学的功能,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

如在教学圆的图形镶嵌活动时,教者可设计“瓷砖的铺设”课题让学生研究。要求这些瓷砖能铺满地面又不留一点空隙,然后,交流收集瓷砖铺设的形状及各种铺设方法。教师再出示:现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地板砖若干,请你设计有多少种方法铺地板?笔者要求分小组讨论,请各小组设计方案。经过合作探讨,充分讨论,在一定的时间内,各小组都能设计出可喜方案。又如学习《数据处理》一章时,为了让学生对收集数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者设计围绕“我们与周围环境”这一主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采访活动,写出简单调查报告,为当地政府部门提供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等。

在数学课题研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通过交流、碰撞,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得到了发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当地运用好素材,巧妙地设计,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更有效的掌握好数学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俞剑波.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学数学,2003.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10-01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

1 参与的引领者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因此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正如教育家皮亚杰说过的“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儿童“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

结合语文教学的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了“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设计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布置文艺会会场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合作的引导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坚持“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促使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创新的点拨者

《语文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小学语文活动课程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比如,为了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又如,指导学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4 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篇8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1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

1参与的引领者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因此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正如教育家皮亚杰说过的“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儿童“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

结合语文教学的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了“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进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设计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布置文艺会会场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合作的引导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坚持“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促使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创新的点拨者

《语文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小学语文活动课程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上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当好创新教育的点拨者,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比如,为了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又如,指导学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4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学习称之为“游历活的思想的发源地。”实施课改之后,自然和社会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多样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语文活动课程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应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充当学生活动空间的拓展者,引领学生从教室走出室外、从校内走出校外,根据本校实际、班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场所、人士,努力开发各种教育资源,为丰富学生的语文活动服务。让学生从生活中参与语文活动课程,然后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成长。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17-02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

1参与的引领者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因此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正如教育家皮亚杰说过的“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儿童“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

结合语文教学的语言交际训练的要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安排了“语文文艺会”这一活动形式。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进引领学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设计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布置文艺会会场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合作的引导者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目标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坚持“在活动过程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更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应成为组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促使语文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创新的点拨者

《语文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小学语文活动课程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上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和幻想,当好创新教育的点拨者,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比如,为了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又如,指导学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4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学习称之为“游历活的思想的发源地。”实施课改之后,自然和社会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多样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语文活动课程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应树立大教育观,把学生的成长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充当学生活动空间的拓展者,引领学生从教室走出室外、从校内走出校外,根据本校实际、班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场所、人士,努力开发各种教育资源,为丰富学生的语文活动服务。让学生从生活中参与语文活动课程,然后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成长。

篇10

目前新课程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开展。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动,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谐发展,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新课标教学的要求。在新课标下,我们政治课教学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应如何面对教材的处理问题、教法的安排问题以及学生学法的指导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及总结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课标教材,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活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

1.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再是昔日课堂的主演,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学生做朋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情感应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从传统的权威中走出来,建立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走近学生。另外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种资源,并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通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从学校、教师、学生到家长,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们在即将走进新课程时,观念必须先行,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趣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现在的一、二年级教材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挫折,排除各种情绪困扰,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甚至对将来走向社会都能起到作用。

3.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还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学习过程已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次新课改强调活动实践、调查、经历,所以教师平时教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语言描述,用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受,强调体验性。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引导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篇11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记忆和接受,忽视发现和探究,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灌输”特点,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被普遍接纳,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学习理念。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这一要求不仅是消除接受式学习的学习弊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特别关注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探究性学习不以掌握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行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更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新情况作出价值判断,其结果不是现有知识的积累,而是在深刻的求知体验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更要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在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迅猛异常,生活方式变化不断加剧,必须要求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构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根本,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探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内容是丰富的,实践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而且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还可安排学生积极撰写小沦文、调查报告等。当然开展这些活动要注意针对性,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

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