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课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8 18:51: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课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课件

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我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即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学校也能用上计算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角色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教师也不同程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据我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一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所遵循的原则缺乏最起码的认识,特别是在语文课件制作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因此制作出来的课件要么枯燥乏味,要么形式单一,要么内容冗长,不适应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现在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制作情况作如下探讨。

一、无的放矢,忽视效益

利用多媒体的目的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某些局限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语文课件可创设情景,展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突破时空限制、增加互动等,使教学更加有声有色并效率大增。但是,有些教师往往片面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用课件,结果事与愿违,收效甚微,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小学语文《养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老舍先生喜欢养花,以及在养花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我认为这篇课文本身就不适于用课件进行教学,可是有些教师还是用上课件,课件上就是简单的几盆花,再加上一些文字而已。其结果是“昙花一现”,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引领作用,还不如用那一笔一画的板书,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美、文字美的同时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二、堆砌文字,装点门面

课件是通过计算机屏幕大屏幕电视或大屏幕投影展示的,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刺激,因此投影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有些教师制作的语文课件只是将课本上的大量文字全部搬出来,这违背了多媒体课件的简约性原则。“复制课本”、“课本翻版”式的课件,看起来内容多,其实信息量少,而且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字容易感到疲劳,结果适得其反。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若使用合理,便可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有些教师所制作的语文课件,过于追求美工设计,总是在课件中插入大量美丽、新奇的画面、动画等。这类课件一开始虽然能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它可能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把语文课上成“观摩课”。所以,教师不要只为装点门面,搞“花架子”,片面地追求华丽与动感,而应尽量使用影像、声音和解说替代文字,使人在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课件的艺术性,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满堂灌输,全程解说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些教师便认为,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可以代替老师了,“无人化”教学的时代来临了。在课件制作时,把上课的内容预先全部放在课件中,再展示给学生,课件中全程配音、录象、解说。这与传统的“满堂罐”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多媒体课件是而且永远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代替不了教师。语文课件在制作中辅以适当的配音、录象、解说是必要的,它可以是某堂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或一个片段,但不一定是该堂课的全部内容;它可以有语言的配音解说,但不必全程配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制作软件,攀比风严重

有的教师认为,能够使用比较难以掌握的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课件才是好的课件,而用最容易掌握的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出来的课件则是不好的课件。于是,大家相互攀比,“我”的课件是Falsh制作的,“你”的课件是PowerPoint制作的,因此“你”的课件不如“我”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种做法就像非得要分清是黑鸡生的蛋好还是白鸡生的蛋好一样,非常荒谬、可笑。当然,如果能熟练使用Falsh、Authorware等软件来制作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便是锦上添花,但不应刻意追求。

篇2

一、活用多媒体,优化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事物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多彩的情感。

1、化远为近,弥补不足。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是。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2、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电教媒体综合性决定了电化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这样教材中的重点就能借助形声结合的电教手段迎刃而解。从而能缩短教学时间,增强教学密度,实现从形象的感知过渡到理性的顿悟。

3、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课文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很难达到。

4、化静为动,生动悟意。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

5、化少为多,获取信息。

电教媒体不仅对文字教材内涵的超越和扩展,而且突破了时空界限,还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宽了智力背景。

二、妙用多媒体,发展智能。

多媒体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先进的视听手段的运用,不但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思维、想象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1、视听结合,发展语言思维。

任何形象都需要用语言加以说明。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统一轨道上下功夫,能收到显著成效。

2、提供凭借,培养自主能力。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电教手段中多媒体的综合使用就是帮助学生思维升华的有力凭借。

3、发展认识,把握事物联系。

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去正确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教学中,电教煤体常常与其它教学媒体(如教师的语言、板书、图画、课本等)配合使用,能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三、巧用多媒体,陶冶情操。

多媒体教学具有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获得了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赢得潜移墨化的教育效果。

1、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精心设计电教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观,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

2、丰富情感,陶冶心灵。

课文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的模拟直观,更能激起丰富的想象,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共鸣,陶冶静化学生的心灵。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大海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课文《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赞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配合教材,给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只听得喧哗的浪涛声中传来了几声海鸥的鸣叫,是那么逼真,那么使人神往!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大海,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上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成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犁开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同时,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河山壮阔,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深深地爱。

四、利用多媒体,体验美感。

1、赏析动画,感受美。

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

2、对比文本,鉴赏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

3、播放图片,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练、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杨挚鹰.在理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思考.中国教育导刊,2005.1.

篇3

色觉的产生与光有关。日光等白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各异、可分别产生不同色觉的彩色光谱构成。按理说,被白光照射的物体应全呈现白色。然而,人们眼前的世界永远是五光十色的。因为各种物质对光线有不同的吸收与反射。如呈蓝色的物体主要是反射蓝色光波,吸收其他光波的缘故。与此相同,呈白色的物体是因该物体对白光近乎全反射。对光线全部吸收的物体则呈黑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体对色光全吸收或全反射。颜料等物质本身并不发光,它们之所以显露某种色调是因借助了外来光线。

日常生活经验中,区分深夜枝头的乌鸦、雪原奔跑的白兔很难,但区分黑板上的白色粉笔字却很容易。由此可见,色彩是否醒目与其本身的颜色几乎没有关系,与它的配色有关。黑、黄两种颜色的搭配,一般被认为最醒目。然而,若周围都是相同的配色,就未必醒目。

在众多颜色中,红、黄、蓝、绿四色为“心理原色”,它们独立于任何色彩,不受光线强弱的影响。对于大面积物体的目视,还要考虑被视物体的亮度较其背景的明暗程度。通过实验证明,黑背景前,黄色与黄橙色更为突出;紫、蓝紫、蓝、蓝绿等颜色较为暗淡。但在白背景前,紫、蓝紫、蓝、蓝绿等颜色容易被人们所注意;黄色与黄橙色则没有那么明显。如上所述,黄背景下,黑色物体就会显得比较刺眼,即使远隔相当的距离也能一目了然。三位日本学者分别将背景色和标识物颜色作了对比,结果均显示:当背景色为黄色、标识物颜色为黑色时,辨识效果最明显;当背景色为白色时,标识物颜色分别为绿、红、蓝时,辨识效果程度依次减弱。令人费解的是,三位学者的实验均证明背景色为黑色,标识物为白色时的效果相较上述其他情况,辨识效果是最不明显的。这也就解释了大多数地区教室中所放置的黑板并不是纯黑,而是偏绿的原因。

当两种色彩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会失去原色调,变为黑色、白色或灰色,具有这种关系的两色称“补色”。色环上,以圆心为对称点的两相对者为补色。每种色彩都有相应的补色,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等。具有补色关系的两色,色调截然相反,亮度差大,异常醒目。

相似色调的配色,给人以温和、亲近的感觉,具有融和性。色调差明显的色彩,配色鲜艳醒目、刺激性强。另外,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同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与其他色彩并置又给人另一种印象。例如:绿色草丛中盛开的红色花朵比手中的单枝红花看起来更鲜艳。

除此之外,色彩还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的感觉,并在某些情况下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绿、蓝等颜色让人联想到柳树、小草,联想到春天。黑色和深蓝色,让我们想到了黑夜,有种寒冷的感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7岁的儿童主要是靠直觉而非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故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而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同时,达到这样的思维活动水平,也离不开直接的和感性的经验,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始终都需要具体形象思维,只不过是各阶段所占比重不同。在利用课件作为辅助工具教学的课堂上,直观是在形象化教学媒体直接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认知活动。通过这种认知活动,主体对信号的表层意义进行加工,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与联系,对阅读内容产生一种具体的、感性的认识。直观是各种学习中所必需的。为了领会某些概念或法则,学生必须触摸一些实物,观察一些图像、图表,或进行一些实验。这些直观活动都是经过学习者对直观材料进行感受及登录、分析与综合、类化与整合而实现的。

陈立等人曾对儿童色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对颜色爱好的判断比较一致,大学生的差异比较大。美国科学家F・培廉发现,受乳期的婴儿喜爱饱和度高的明亮色彩,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人偏爱的色彩由暖色变为冷色。一般情况下,人对冷色系的颜色是按照蓝色、绿色、淡紫色的顺序逐渐改变喜好的,而对于暖色系则是按照红色、橙色、黄色的顺序改变。且有研究表明,颜色辨认与儿童的注意集中有关。吴凤岗研究儿童绘画时,发现他们最先画生动活泼的事物或事物中具体而生动活泼的因素。王唯通过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发现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观察时间较短,三、五年级有所改善;一年级学生观察事物凌乱,看到哪里就哪里,中高年级学生的观察顺序有进一步发展。

根据以上研究,可以把小学阶段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发展阶段的限制,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对其进行一些特殊处理,以便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除音乐动画外,字体颜色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每一堂课都需要音乐和动画,但是几乎每一个课件都会有字。从这方面来说,设置字体颜色比其他方式更简洁、实用。根据研究成果,儿童对颜色爱好有很大一致性,均以暖色、艳色(如红、黄、橙)为最喜爱的颜色,故教师可以参考它来确定课件中字体的颜色,字体的背景颜色可参照色环进行搭配。

中高年级学生由于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注意力较低年级学生更易集中,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喜爱的颜色逐渐向冷色调过渡,这时教师课件中字体颜色就可以以蓝、绿等为主,与暖色调,如红、黄等颜色交替使用,但切忌过于花哨。

除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字体颜色进行设置外,还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功用来设置字体颜色。目前,小学语文课文是文选型,不同文章具有不同的内容。例如讲到春天的树木,教师可以将字体设为绿色,或根据每种颜色给人的不同感觉来进行背景与字体的色彩搭配,让同学们在毫不费力地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能通过颜色想象春暖花开的情境。另外,教师在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时,往往会将自己认为重点的地方用特殊字体颜色标注,以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色相中的“补色”。通常,颜色中的补色对比是最为明显的,教师可以根据背景颜色来选择字体颜色,以达到突出重难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霰拘⑿郏藤g英昭.色彩心理学[M].成同社,译.区和坚,校.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篇4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件制作的思想,又有了特定的含义: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规律的小学语文课件,应该是课件有效的根本要求。然而,小学语文有效性课件的制作其基本条件,具体指什么呢?下面,就个人的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1 课件制作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奇、鲜”为先,以“熟、爱、玩”为主,所以,制作小学语文课件时必须尊重他们的这个认知特点。

1.1 课件制作素材的生活化: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积累不多,知识积累也不多,所以,其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家都清楚,从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二者而言,小学生可运用的熟知资源还是生活经验。那么,选择课件制作素材时,我们必须努力寻找能反射小学生视觉、听觉、嗅觉等器官收集到的常有信息的素材用。比如在准备《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的教学课件时,我选用了学生上学经常路过的公共场所有关环境、交通等广告、路牌上的语言来展示、理解和仿写,就激起了学生喜爱语言的兴趣。有的学生写出了“我胆小,别亲我”的交通幽默语言,有的学生写出了“我在做一个绿色的梦,别惊醒我”、“小花小草虽然好看,但它们也有生命”的环保语言。还比如,在准备《蜗牛》这篇课文的教学课件时,我请学生在自己生活环境中去找来蜗牛,让它们爬在教室的墙壁上,课文教学时,同学们在边观察、边阅读、边回忆自己与蜗牛故事中,带着激动,幸福的感觉学完了课文,离开了课桌,并再一次与墙上的蜗牛近距离交流,这种课件的选择,显然有了它实实在在的有效价值。

1.2 课件内容制作的形象化:就学生不够熟知的情景制作课件,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更好地想像和联想,而这样的课件往往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趣味效果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位老师在教《》一课时,他制作的课件是复制书本插图中人物的面容,表现难受的手指关节是不怎么清楚的,把这样一幅画打在屏幕上让小学生阅读和体会,显然力度不够,而我看到的另一位老师,他却把电影《》搬到了学生眼前,执教者把烈火紧紧包住,趴在火堆里却纹丝不动的镜头反复播放,令学生为之动容,有了身同其受之感,于是学生在朗读文本语言时,一下便找到了感觉。仔细想想,第二位老师的聪明之举便是把静的画面变成了动的真实情景,这无疑增强了课件内容的形象化。

1.3 课件制作程序的简洁化: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由易到难的特点,这主要还是因他们生活知识积累不多造成的。所以,无论是制作实物性课件还是多媒体画面、有声课件,在使用时都必须能让小学生感觉简单、明了。我在教学生理解“里”字的含义时,(课件)先展示了一个鸡蛋,然后鸡蛋碎了,满屏幕的金花四溅,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看到这个画面过程,学生的确兴奋地笑了,但让学生体会“里”字的含义时,学生确不能一下子讲清楚。后来,我把课件进行了这样的调整:一个大大的鸡蛋,静静地躺在草窝里。雪白的蛋壳里一只成形的小鸡稚正闭着双眼,不远处,一只母鸡看着“蛋宝宝”正“咯咯咯”地叫。上课时,让学生静观画面一分钟后,说出小鸡稚和母鸡所处的位置,学生便一下子回答正确了“小鸡稚睡在蛋壳里,鸡妈妈站在鸡蛋宝宝旁边守护着孩子”。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马上站在教室外,让学生说出我所处的位置,学生当然毫没问题就说对了。如此类推,学生连续说出了书包里的书,开水瓶里的开水,锅里的饭等到现象语言,可想而知这个课件简洁的操作其教学是有效的。

2 课件制作要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

我们说,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我们运用课件、制作课件的目的就是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最终方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感知文本。所以,课件的制作必须考虑文本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操作的实际水平。

2.1 教师必须熟知自身课件操作的优势点:我们说“人无完人”教师也一样。每位老师的语言技能,掌握知识技能的宽度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每位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优势技能去设计和制作课件,才能在上课时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他就选用了海洋生物的摄影短片课件,由于他的朗诵有魅力,且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于是他边放短片,便边配解说,其解说语有原文语言,有自创的描写语言,这种发挥自身优势的课件运用,确实让学生耳目一新,在长见识,并达到了从课内走向课外的良好效果。我也曾见过这样一位老师,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只见他把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放在讲台上,装上大半缸水,玻璃缸里放着一块铁,再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盆放进水中,这时老师用绳子的一头拴住铁,另一头系在这个小盆上,待小盆子稳定后,请一位同学慢慢舀出盆里的沙子。盆里的沙子逐渐减少,小盆子慢慢浮起来,那水里的铁也随之慢慢被拉起来 。。。。。。 学生一片欢呼。整个过程,这位老师无一句解说,却达到了如此效果,这不能不说老师清楚的、有节奏的、流畅的演示,产生了生动的课本解说效果。而这位老师发挥自己最优势能力的策略来教学,无疑是正确的。

篇5

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学生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和感悟。小学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图像、视频和音频永远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借用多媒体授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或是创设情境,建立更为丰富、具体直观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目前我们不少小学语文课件,仅仅停留在文本的“搬运”,或简易“移植”上,低层次的重复。再现他们已知的东西,或课本上可以直接阅读的内容。试想,一个只有作者简介、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知识巩固练习、知识迁移练习的课件,又怎能吸引学生呢?这不就是将“白纸黑字”,变成了“彩屏亮字”而已吗?像这样的课件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将直接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内容的肤浅,将再一次挫伤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又一次熄灭学生在信息技术下重新燃起的对小学语文学习的热情,击碎他们的小学语文梦想。

我在反思,学生为什么漠视我们如此图文皆备的课件呢?是不是我们教师一厢情愿,始终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制作,全然没有顾及文本的特点,全然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实际水平。是不是我们的制作只是低层次的简单再现,并非是对文章内容的再度创造,并非在学生实际水平上去理解设计。

二、多媒体课件操作,应设计为点式分布,多向操作

多次参加教研活动,听老师公开课。教者事先多数精心制作课件,设计好了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有些事先也演练过,但临场的紧张、设计的线性操作、使用的失误,都使得教者手忙脚乱,让课堂变得散乱。尽管教者有谦恭的风范,在出现差错时,能及时道歉,但能改变课堂过程不流畅的过失吗?能挽救“重播”给学生兴趣的挫伤吗?

目前,大多数教学课件中往往预设了演示程序,而在教学中演示程序又等同了实际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课件的内容设计越细致,可能对教学的制约性越强。因此,要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课件中的演示程序设为点式而非线性的,能够随机调用独立的教学资源。

可能,我们在埋怨自己操作失当;可能,我们在埋怨软件的缺陷;可能,我们在责怪制作水平的低下。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如消防设施的设计一样,应有多个出入口,不应把课件设计成操作的唯一性,因为教学时机的突发性,教学内容随学生理解水平的跳跃,若单向操作,都将使课堂尴尬,失去应用的作用。设计要灵活多样,操作才能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才不至于“自古华山一条道”。

三、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内容理解的多义性,教学的互动,智能并举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往往是细嚼慢咽,字斟句酌,反复咏叹,以在“涵泳”中求“深入”。这是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我们不少课件制作者、使用者,简化了或简化掉了这个过程,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求学生迅速得出答案,而忽略了与学生“涵泳”的游戏,“深入”的过程,更有性急者,越俎代疱,给出唯一的权威性的答案。殊不知,小学语文教学,只有真正触及到语言文字层面,改变和加强学生对关键性语言的理解时,音像资源,多媒体课件才不会成为摆放。再者,每一个学生都必然带着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情感兴趣进入到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所以我们就有可能得到多个不同的理解。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等同扼杀学生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还必须一提的就是“互动”。“互动”可能是目前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拓得最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开拓的方面。教师固然可以利用课件配合教学,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创设的平台,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单一的教学为多元的教学,单向性传递为多向性传递,使学生原来的那种静态的、封闭的学习模式,改变为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这才能使学生智能并举,这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最根本的追求。

篇6

社会交际的言语必然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它是每一个成员一天也离不开的。人们凭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用语言形成的文章、文学作品等为样式,用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协调工作、组织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言语作品"充当文化传播的工具,实现着跨时空的交际,从远古先人传留到子孙后代,从个人之间扩展到世界范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作用不但不会减弱,反而越来越大。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给语文学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方向。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较难。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

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四、高效课堂实施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篇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学则须疑。”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问题生成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生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才会真正进步。问题生成对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促进语文课堂问题的生成,从而创建高效语文课堂呢?

一、促进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动态生成。预设体现对教材的尊重,而生成则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与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在教学中所强调的内容是不同的。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呢?

1.深研教材、洞悉学生,为科学预设与生成奠定基础。

以情境展示教学目标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教材的编写特色给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懂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把握教材的精髓,把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终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且既要有深入教材的能力,又要有走出教材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预设和课堂有效生成打下基础。其次要了解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一堂课能否实现多维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优劣。教学设计的优与劣就要看教师所进行的预设适不适合所面对的学生。同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在A班教学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设计,但在B班却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设计没有针对性,不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因此,深研教材、洞悉学生是教师科学预设有效激发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2.预设要给生成留有空间,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如何将这两个矛盾体有机统一起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的生成留有足够的生成的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预设课堂上的一切,把“意外情况”、“节外生枝”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或有效控制,生成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教师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上课不是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是教案的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比如,《死海不死》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处理:

(1)学生用18分钟读几遍课文,教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将之称为“死海”;②为什么“死海”不死;③你认为“死海”会不会“死”。

(2)师生共同整理并解决主要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几个问题:

①课文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神话故事,它不是虚构的,不能作为不死的理由。这一段与文章中心联系不紧密。

②课文最后给我们阐述了死海不死的原因,但又写到“死海真的要死了”,是否偏离了中心呢?

③“死海真的要死了”,我能怎么办呢?

学生主要针对是与不是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内容涉及神话与现实的关系,神话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写作中中心内容与次要内容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等。

这样的教学预设,教师在教学过程只是给学生指明学生学习的大方向,掌握学习的大节奏,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断有新知火花的迸发,这些火花就是课堂生成。预设要给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生成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预设不会因为教师的课前设计而限制学生课堂的生成,让课堂成为封闭僵死的操练,学生的课堂生成不会因为教师课前的预设而成为胡乱无序的盲动,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教育目标。

二、创建质疑的平台,开垦生成的土壤

1.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新课程设计必须注重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可亲的教态和饱满的精神,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有的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老师也要对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要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表扬。有一次,我在板书“看着”这个词,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指出了我把“着”写成“差”的错误,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使他找到自信,学习劲头更足。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常说:“没想好,不要急于发言。”“想好了再举手。”或者有时把没回答出来问题的学生撂一边等。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一个人说错了,其他同学就会积极思考,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从这一点看,说错的同学还有大功。这样就体现了新课程要求下的宽容性。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

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前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遵循“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合适的问题环境。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性与阅历的有限性,往往不知道如何提问。教学中,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对每位提出问题的学生都给予表扬、夸奖;对提得好的进行奖励,号召同学们学习;对不爱提问的,多让他回答问题,启发他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故意出错让他改错;对在旁边笑话的同学进行私下教育,引导他们向敢于提问的同学学习。

篇8

2.猜想教学。猜想教学就是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刺激学生的智力再创造性。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小学生的教学环境已经不再封闭,宽阔、开放、无限的网络时代,给小学语文教学的猜想式教学带来无穷的魅力。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猜想教学,就必须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它可以提供教学所要的素材和间接材料,其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需要一种引导、一种教学的氛围、一种带有倾向性的个体猜测。这时教师只是简单的口头教学就根本无法实现,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需求出发,营造一种教学所需的环境:一只远去的小鸟,它能飞向何方?它又从何方而来?会引起小学生众多的猜想,或者能够联想到小鸟生存的环境,猜想到环境的保护,猜想到日趋变化的大自然概况,等等。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网络教学时教师角色的掌握。在实际的网络教学中,网络课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就必须把握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课堂一定要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网络教学时,课堂上应该担当三个角色:一要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二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三要当好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2.网络教学要充满语文课的味道。网络教学一定要具有语文课堂教学的味道,不能是为了上网络课而上。小学语文课是要学生多读、多练、多说,不能一味地就是在网络上浏览、查阅一些应学知识,必须要保留语文课本来的教学本质。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坚持做到: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进行小学语文课件设计时,要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重要位置。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教学过程,注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性。课件的设计要从利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问题出发,促使其积极地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思维。

篇9

首先,提出这一设想的理论依据是这样的:

1.语文教学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们在学习文章时对文章的品评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学模式,只要是设计问题就必然让我们的文章失去美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地品评文章,完成活动要求。

2. 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往我们无论如何利用设计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一目的时,感觉学习的面都很窄,只有个别学生在参与,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任何能力的提高,收到的是高时间量的付出、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听了许多节语文课都是这种感觉。如果让语文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会有所不同。这样,每一堂课的语文活动都能起到锻炼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3.学生的天性也希望能够在愉快中学习。

过去的教学模式无论怎么变学生都不太喜欢,因为它毕竟是在剖析文章,是理性的解读。但如果是语文活动就会有所不同,我想这样的活动学生一定都乐于参与。既然参与了,那么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教师对于设计语文活动的把握一定会比设计有预设性的问题要灵活机动得多,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还有,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学习主动性会更高。

其次,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诸如演讲、导游、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赛诗会、游戏、书法品评、习作品评、名人访谈等等活动。有人会说:"我们平时也在用这些方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过去我们只是偶尔用或很短的几分钟用,现在我们却是用它来代替了整堂课的教学。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例,在教学课文时,第一课时的阅读过程我们可以用写悼词纪念总理为活动的开端,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人来向总理告别。再请学生朗读课文,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人们的心情、课文的内容了。再谈谈作者哪里写得好,学生是能够说出来的,因为他们有心理上的体验。

我们不是一直在说好的文章能让读者的心理产生共鸣吗?我们的设计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平台,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有所收获。第二课时的识字教学可以开一个书法品评会。

不难想象,这样的活动无论是在读文还是学文,也包括认字、书写、写作方面,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日积月累,语文素养一定会有极大的提高。

再次,如何来开展语文活动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时,我上过一堂"趣味识字课",方法是让学生在他们精心布置的教室中找自己想学的字来学习,学生找了将近120个字,除了过去认识的大约还有七八十个是生僻的字。然后我让学生画苹果,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学生特别高兴。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根据字义做动作让大家猜(当然这个活动要先在小组里表演,这样准备才充分),结果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些字,而且还会轻松地组词呢!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有一堂识字课,在学完词语后我让学生编故事,学生兴趣也很浓。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雨铃铛》一课时,我开展的活动是诗歌朗诵会,学生有感情,有动作,背得还相当熟练呢!诗歌的意境美全展现了出来,又有什么必要再分析呢?结尾的时候让学生续写诗歌,一年级的孩子同样写得很棒。这不是语文素养是什么呢?

有人会认为那都是识字、诗歌等简单内容的教学,我们的习作、阅读是没有办法进行活动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学习老舍的《草原》一课时,我让学生当导游,虽然仓促,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草原的几个特点学生还是找到了,而且,文章写得好的部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用上了,能写出导游词,难道不是学生的进步吗?《一夜的工作》,我们开展的活动是评价,结果越评到最后学生越感动。《小抄写员》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讲故事,这样,叙利奥的心理活动、品质不是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吗?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抓住重点,对缩写文章还很有帮助呢!声情并茂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也同样是一种语文素养吗?

篇10

语文讲究形象思维,于是,通过精美的图片或动画,配上悦耳的音乐和富有诗意的解说去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了今天语文课件的主流设计思想,这与理科课件有很大的区别。理科涉及的是定理定律等科学规律,课件的交互性体现在对问题的猜想、假设、分析与论证上,而文科课件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心灵沟通和意境的陶醉上,一如清妆淡抹的村姑,一如浓妆艳服的贵妇,二者立足点不同,风格各异。然而,课件《识字2》的作者在语文课件的设计上将形象与逻辑、兴趣与探索进行了糅合,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识字2》是一个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作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在让色彩鲜艳的背景和动态效果吸引学生,使孩子们对课文内容充满兴趣。仅如此,则授以本次课件大赛的一等奖就受之有愧了,因为这类设计我们看得太多了。与众不同的是,课件《识字2》吸取了理科课件的特点,将探索融入兴趣之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猜想和探索新的知识。在“情景引入”场景中,画面上出现的先是一个简单的会变的“圆”,它变太阳、变小鸟,最后变成闹钟。充满童趣的变化在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猜谜的情境中认识新词,边看画面边识字、学词,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从而实现识用结合和培养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过去我们说有了兴趣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将教学落实在知识上,课件《识字2》却将兴趣本身看成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看成是课程目标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场景,使孩子们的心理在识字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不少文科课件在“花样”上煞费心机,唯独忘却了让学生学懂学会!课件《识字2》的高明处就在于老老实实地让课件为辅助教学服务。“排排队”是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词语,孩子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生活经验”进行排序。正如作者陈述的:“这种词串识字形式摒弃了单一识记、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生活中识字”。因此,这里进行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排序问题,而具有了科学方法上的意义。学生通过有趣的排序游戏同样在学习怎样进行探究,学会怎样认识新事物,这正是按新课程精神制作的课件与传统课件不同之处。“摘果果”也做得很朴素,简单的鼠绘配上几个现成的元素,在简单脚本的支持下,便构成了能灵活辅助教学的场景。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摘下记住的生字或者拼音“苹果”,还可以做“找朋友”的游戏去学懂学会字词。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文科课件重形象、忌花哨,辅助学生学懂学会才是硬道理。

虽然“排排队”场景在设计上可圈可点,但我对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手法还有疑问。如果我们将“排排队”中的词语制作成纸牌,让学生在讲台上表演排序,是否会更有趣?我没有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到底是做成课件去排排队好还是做成纸牌排排队好,我也说不准,我只是想说,如果用传统手段能很好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没有必要费力去制作课件了。

(作者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尚景华园6-201# 518000)

篇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频、音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转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给传统教学方式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误区。因此,针对运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不足并提出对策。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及弊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滥用多媒体技术,“无媒体不进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有的教师便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走向了“没有多媒体不能上课”的极端。另外,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在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过多运用,以视听代替朗读,导致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情况随机应变,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做了事先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容易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程序化。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说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灵活多变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2.多媒体形式与内容相脱离,学生难以吸收

教师为了让课件丰富多彩,中看中听,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图画、音乐综合发挥作用。事实上,由于素材的缺乏和内容的抽象,加上多媒体课件制作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语文课件的制作并不简单。于是,有些教师便“巧妙”地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动画或彩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做课件,乍一看内容丰富,声、光、影俱全,而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对于课堂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俨然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另外,有些教师不明白课堂教学用的课件与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教学软件的区别,制作的课件内容大而全,知识涉及面非常广,凡是本课书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一概包括了进去。在上课时,教师不加选择地把课件内容全盘照搬,课堂容量过大,造成上课主次不明,学生则一片茫然,找不到头绪,不知该掌握什么。

二、走出多媒体技术运用误区的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必要的。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怎样让多媒体真正凸现它的优越性,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活力,真正成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多媒体运用与传统课堂板书相结合

诚然,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多媒体代替不了老师板书、语言的变化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如果教师不明确自己的在教学上的定位,就极有可能被多媒体牵着处鼻子走,完全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的本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在教学设计时,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恰如其分地实现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辅助功能。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如果多媒体教学仅仅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流程向学生灌输预设的答案,那它跟我们所批判的“灌输”式教学又有何区别呢?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充其量只能叫多媒体演示,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杜绝把多媒体变成按鼠标点击一步步往下播放的单纯说教;要有意识地加入互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还是新生事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研究其利弊,不断探索完善,更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