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息工作专业技术总结

信息工作专业技术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4 06:38: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工作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信息工作专业技术总结

篇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是业务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单位的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指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在疾病防治工作和学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能动态、真实地反映本人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等发展状况的信息[1]。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个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疾控机构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供重要依据,还能为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在疾病控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工作的梳理,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1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1.1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

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是人事档案的延续与补充,凡不属于文书档案,确属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活动的材料,都应归入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范围,具体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书;培训、进修结业证书;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书;质量控制关键岗、重点岗任职批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与学分登记表;高层次人才证书以及各类学术组任职批文或证书;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是对以上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整个流程。其有效开展有以下优点:①能为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提供有说服力的、快速的、完整的资料;②能够督促和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为疾控机构全面、准确、多方位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明确的目标[2];③有利于促进疾控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满足社会需求和实验室认证认可工作要求。

1.2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具有专业性、广泛性、连续性、真实性、保密性等特点,使得其管理工作具有一些与其它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的地方:①工作内容的协调性。这是由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材料的专业性、广泛性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收集必须是以在业务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文件材料为前提,材料的来源广泛而且分散,它并不是仅仅产生某一个单位或部门,而是产生于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因此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收集资料是远远不够的。②工作效率的及时性。这是由专业技术工作的阶段性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科研课题研究、进修学习培训都是发生于某段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几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团队往往都是临时性的、来自不同的单位与部门,工作结束后,人员也就自然解散。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对效率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档案工作者未能对其相关材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整理,就会增大后期档案收集的难度,甚至导致档案材料的损坏或散失[3]。

2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

鉴于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适用,在具体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

2.1组织管理上,如何落实参与机制

疾控机构的工作内容集各项专业工作、科研探索、卫生管理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业务档案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而每个人过往的业务经历都是各不相同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资料收集过程也是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虽然很多疾控机构都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以至各部门,并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纳入中心整体质量管理系统之中,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和个人有义务向人事处及时提供技术档案归档资料。然而在实际中,该机制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一种情况是,很多单位原先都没有规范地归档,档案处于一种零散、存入无序的状态,查阅不方便,无专人负责,即便有专人管理,平时也无人过问和查阅,一般都是专业人员要晋升职称或进行某项工作检查、评审时才突击与相关部门和个人联系,进行收集和整理。另一种情况是专业技术人员不相信档案管理部门,认为自已保管更安全,尤其是一些论文、著作等涉及个人重大荣誉的东西,不愿意上交保管[4~10]。

2.2档案收集上,如何保证完整性和真实性

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其业务档案资料也在不断更新当中,受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待改善。①在资料收集方面,由于内容繁多,其中专业年度考核、晋升考评等通过组织审查鉴定的文件材料容易收集,但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如各类学习进修情况、各类刊物发表的论文、论著、科研情况记录等,这些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平时积累的材料收集较为困难。②由于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欠缺,在工作上墨守成规,没有积极性,坐等材料上门,对上交的材料不严格审核,以至所收集的材料不完整,不真实。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管条件简陋,恒温恒湿难以保障,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交接过程中存在疏漏等原因,也会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和遗失。

2.3档案利用上,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要想实现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最优化利用,应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法非常必要。目前疾控机构专业技术档案仍沿用传统的繁琐、纸质、单一的管理模式,难以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分析。

3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完善信息收集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①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制度,确定所收集信息的内容、时间截点、数据格式,并在制度中明确各类信息的负责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分工,使各种信息能够准确及时的由各个负责部门完整的收集整理。②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深专业技术人员对建档的认识和理解,使职工理解自己既是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形成者,又是档案的利用者。只有职工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才能与档案员密切配合,按质按量完成归档工作。③利用日常工作进行收集。从新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入单位时就要求将其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有关资料上交,建档。定期向业务科室发放收集技术档案的通知,在收集的同时,切实做好入档登记制度。④围绕中心工作收集。首先利用个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进行收集,其次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核工作收集年终个人总结。⑤要利用质量管理机制促进档案的收集。认真落实质量控制体系细则,从明确各级的职责入手,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纳入中心的质量管理制度之中,纳入到科室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之中,纳入到质量控制考核工作之中[11]。

3.2建立科学的档案编排方案和管理原则

①建立科学又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分类方案,以人建档,组卷采取一人一卷及盒装形式,编排先按职称从高到低,后按姓氏分类排列。②为了避免和人事档案冲突,凡属人事档案归档材料,如证书、聘书等,应以复印件入档。③对所有专业技术材料进行分类后,按时间顺序排列。每卷有卷内目录,每份材料标有目录顺序号。④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管期限为50年,档案存放于综合档案室,由档案室统一调用。⑤对调出或调入人员,原单位应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转至新单位,避免因档案转移还是及时产生“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现象,防止编造、篡改档案等行为[12]。

篇2

根据我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年至2010年,每年在全市农业技术领域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5年内共培训农业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500人次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培训,使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步伐。

2、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紧跟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4、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原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识更新工程”实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

三、主要内容

1、公共科目。按照省、市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

2、专业科目。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农业技术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种植业:包括粮食安全、种子生产与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

(2)畜牧水产业:包括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动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现代养殖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保鲜、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3)农业机械: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机械电子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水平。

3、利用农业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当地职业院校的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4、依托国家和省上在我市农业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

5、鼓励各单位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培训方式

1、开展“菜单式”公修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5天或30学时)。

从*年开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修课就开始实行“菜单式”培训,增强了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共课的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创新成果,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7天或42学时)。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和农业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3、举办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会同市人事局,结合重大专业技术课题,确定选择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研班。每年积极向省人事厅申报举办5期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5年内通过高研培训的人才要达到500人次左右。每年选派10名左右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发达省份或国外进行学习培训,5年内培训40人。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l)集中培训。组织必要的集中培训,是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难的有效办法,每年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结合本专业领域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五、实施步骤

本实施办法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式,从*年起到2010年分步实施。

1、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下发实施办法,组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工程宣传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一2010年上半年)

每年开展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适合继续教育社会化普及的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重点扶持优质的施教机构和继续教育基地,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3、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对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式

1、市人事局、市农牧局共同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创办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

2、市人事局、市农牧局负责制定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

(二)制度保障

1、“知识更新工程”是我市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化。因此,有关“知识更新工程”的领导、培训科目备案制度、约束监督管理、证书的验证和复验、培训管理等,要严格按省政府《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和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通〔*〕132号)精神,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各单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和人员的岗位聘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建立“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定期制度。市农牧局将定期通报“知识更新工程”进展情况和重要活动,列入的科目、课程及相关信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工程”的继续教育活动。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开展“知识更新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知识更新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

(二)经费保障

l、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县(市)、区人事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参加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市委发〔*〕28号)相关规定,积极筹措经费,现有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知识更新工程”投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省人事厅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将对“知识更新工程”的部分重点高级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各县(市)、区,各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确保在脱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期间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施教机构可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给学员增加负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服务体系

篇3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一、前言

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评职称的重要依据,“科研量化”已逐渐成为考验每个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业绩的主要形式。为了全面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各单位重视挖掘、整理、编研和开发利用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的工作,这对于培养和发现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水平、推动科研单位整体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内容和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指反应个人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经历、业务实绩及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基础资料,包括个人的履历表、学历、学位毕业证书复印件、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等反应个人资历和技能水平的材料。二是从事科研技术的成果材料,包括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的获奖证书、专业工作的工作总结及技术报告等。三是任职资格评聘材料,包括申请表、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及聘任证书等。四是考核材料,包括本人述职、领导评定意见、考核小组审核意见以及个人工作完成和奖惩的情况。另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社会各种学术团体及其他兼职的证明材料,社会兼职的聘书以及荣誉证书也要放入档案之中[1]。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前期的建档和后期档案的更新和维护。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归档范围,根据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将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文件材料一一归档,档案管理员以个人为单位建立档案盒,档案盒内的材料按材料的形成时间和内容排列,以便灵活查阅。其次是多方合作、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及时更新档案内容。第三是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设立专业人员对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从档案的建立到查阅、保管以及维护和销毁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建立的作用及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是考核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也是工作单位选拔、开发利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所以要想做到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各尽其才关键要做好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另外,许多单位的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是很少采用档案信息去了解技术人员,只是简单地从现实的工作中看他们的表现,这样选拔出的人才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做好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为领导者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使领导更全面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发展前景,从而能发挥技术人员的最大潜能。

四、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意识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主体应是档案管理者,但是目前有些档案工作者的保守观念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变随着我国职称改革进一步深化,需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领导,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档案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加强对其的监督、指导。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2.完善制度,保障有力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规范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活动。制度是信息资源开发的保障,所以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制度,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使信息资源开发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打破传统的归档模式,改“坐等上门”为“主动收集”,根据法律法规,为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跟踪调查收集信息资料随时归档,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另外,在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维护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安全[2]。

3.创新突破,数字开发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单一,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途径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的新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要勇于创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传统的档案都是以纸质为载体的,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必须广泛利用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来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此外,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是现代档案管理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4.打破神秘,公开开放

人们在对待档案的态度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认为个人档案是个人隐私。针对这一问题,打破档案的神秘性是开发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的前提条件。档案信息不仅要做到对社会对单位的开放,对个人也要做到完全开放。做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对领导阶层发现人才和技术人员自身的完善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将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任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保证了整个选拔聘任过程的公开公正,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公信度。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是技术人员在职业生涯中成长、发展的真实记录,它详细地、全面地显示了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建立和维护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为领导的人才选拔和自身的职称评聘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发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资源是一项新的工作,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档案管理者任重而道远。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很多,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探索和发现,档案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做好在全社会中宣传,加大工作力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篇4

三级综合医院本身职工人数众多,其中大多为专业技术人员,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亦随之壮大,因而加强并不断改进医院专业技术档案建设,能有效集中起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档案材料,便于快速地查阅及审验,能促进医院建设及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一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现状

医院专业技术档案是医院管理职工的重要工具,是医院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载体,是医院专业技术职工工作、生活、思想政治的生命线,因而应予以重视。首先,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许多个人专业档案资料由职工自行保管,处于零散存放管理的无序状态,档案资料不全、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关于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机制尚未健全及完善,存在档案资料收集渠道不统一、不规范等状况,影响了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此外,医院管理部门众多,职工岗位性质及人员类别繁多,其中涉及到的职能科室较多,档案资料被多个部门收集管理,管理较为分散,例如有关职工姓名、参加工作年份等基本信息主要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考核、技术准入、技术任职、会诊情况等资料是由医务处予以手工登记,职工的继续教育、论文情况、课题等相关资料由科教处予以登记,这一多部门管理收集档案信息的情况,使得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档案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之间难以有效实现共享,整合程度及利用价值不高,难以切实满足医疗、科研、教学等需要。

二、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认识,保证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关键部分,应予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应提高这项工作的认识,本着严谨求实、尊重科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成果的态度,加强纵向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合理安排工作,在充分熟悉业务、开展业务的基础上,严把质量观,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档案的利用价值,使专业技术档案切实服务于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及医院管理部门。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可加强对专业技术档案作用及价值的宣传,并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系制度,积极获取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有效发挥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益。

(二)抓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一是保证专业技术档案收集的全面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档案应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材料、任职资格评聘材料、科研成果材料、考核材料等,其中基础材料包括履历、学历、学位及各项证书复印件、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考核证书等等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资历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材料;任职资格评聘材料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历次任职资格申报表、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等职称晋升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科研成果材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总结、技术报告、论文成果、科研项目成果、获奖证书等反映其业绩的各类成果材料;考核材料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学习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奖惩情况、学术成果报告情况、评定审核情况、领导考核意见等,此外,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社会兼职聘书、荣誉证书等其他材料也在档案资料收集的范围之内。在档案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收集的范围,保证专业技术档案收集的全面性。二是收集的方式可将平时收集和定期收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平日里,需要归档的档案信息材料应得到及时的归档,避免档案材料散落在部门或是个人手中,只有实现各类文件材料的及时有效归档,才能保证其完整性、真实性,真正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及成长的历史面貌。档案工作人员还应积极深入到各个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定期对相关材料进行鉴定、整理、归档、保存。

(三)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条目分化,内容简单,效率不高,且难以实现客观、全面的评价,亟须改进,医院应与时俱进,逐渐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构建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口径的档案管理系统,从而不断完善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构建切实可行的专业技术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系统的模块可由几个部分组成:人员基本档案、医务档案、科教档案、护理档案、药学档案、医德医风及履历信息档案等。根据各个系统模块及内容,以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线,导入医院各个职能科室的排版、考勤、科研管理、临床工作量、培训、考试、考核、医疗质量、医风医德等相关数据,并予以严格控制、审核,形成完整、连续且动态化的档案数据,形成专业技术人员全过程的动态电子档案数据库,不断推进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也有效推进了档案资料的共享及利用。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改进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医院职工信息集中管理、信息共享、科室协同管理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有效地避免资料收集整理的重复性,促进专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而且还能为医院领导决策及职工的岗位考核提供有益的依据。

【⒖嘉南住

篇5

【关键词】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改进策略

三级综合医院本身职工人数众多,其中大多为专业技术人员,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亦随之壮大,因而加强并不断改进医院专业技术档案建设,能有效集中起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档案材料,便于快速地查阅及审验,能促进医院建设及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一、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现状

医院专业技术档案是医院管理职工的重要工具,是医院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载体,是医院专业技术职工工作、生活、思想政治的生命线,因而应予以重视。首先,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许多个人专业档案资料由职工自行保管,处于零散存放管理的无序状态,档案资料不全、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其次,关于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机制尚未健全及完善,存在档案资料收集渠道不统一、不规范等状况,影响了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真实性。此外,医院管理部门众多,职工岗位性质及人员类别繁多,其中涉及到的职能科室较多,档案资料被多个部门收集管理,管理较为分散,例如有关职工姓名、参加工作年份等基本信息主要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考核、技术准入、技术任职、会诊情况等资料是由医务处予以手工登记,职工的继续教育、论文情况、课题等相关资料由科教处予以登记,这一多部门管理收集档案信息的情况,使得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档案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之间难以有效实现共享,整合程度及利用价值不高,难以切实满足医疗、科研、教学等需要。

二、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认识,保证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关键部分,应予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应提高这项工作的认识,本着严谨求实、尊重科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成果的态度,加强纵向管理,强化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合理安排工作,在充分熟悉业务、开展业务的基础上,严把质量观,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档案的利用价值,使专业技术档案切实服务于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及医院管理部门。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可加强对专业技术档案作用及价值的宣传,并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系制度,积极获取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有效发挥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益。(二)抓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一是保证专业技术档案收集的全面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档案应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材料、任职资格评聘材料、科研成果材料、考核材料等,其中基础材料包括履历、学历、学位及各项证书复印件、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考核证书等等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资历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材料;任职资格评聘材料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历次任职资格申报表、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等职称晋升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科研成果材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总结、技术报告、论文成果、科研项目成果、获奖证书等反映其业绩的各类成果材料;考核材料则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学习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奖惩情况、学术成果报告情况、评定审核情况、领导考核意见等,此外,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社会兼职聘书、荣誉证书等其他材料也在档案资料收集的范围之内。在档案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收集的范围,保证专业技术档案收集的全面性。二是收集的方式可将平时收集和定期收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平日里,需要归档的档案信息材料应得到及时的归档,避免档案材料散落在部门或是个人手中,只有实现各类文件材料的及时有效归档,才能保证其完整性、真实性,真正反映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及成长的历史面貌。档案工作人员还应积极深入到各个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定期对相关材料进行鉴定、整理、归档、保存。(三)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当前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条目分化,内容简单,效率不高,且难以实现客观、全面的评价,亟须改进,医院应与时俱进,逐渐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构建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口径的档案管理系统,从而不断完善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构建切实可行的专业技术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系统的模块可由几个部分组成:人员基本档案、医务档案、科教档案、护理档案、药学档案、医德医风及履历信息档案等。根据各个系统模块及内容,以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线,导入医院各个职能科室的排版、考勤、科研管理、临床工作量、培训、考试、考核、医疗质量、医风医德等相关数据,并予以严格控制、审核,形成完整、连续且动态化的档案数据,形成专业技术人员全过程的动态电子档案数据库,不断推进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也有效推进了档案资料的共享及利用。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改进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医院职工信息集中管理、信息共享、科室协同管理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有效地避免资料收集整理的重复性,促进专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而且还能为医院领导决策及职工的岗位考核提供有益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黄鹏宇,陈凌,储继志,魏新萍,鲍勇.信息化手段管理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档案模式探讨[J].智慧健康,2016(01).

篇6

一、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的作用

1.满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事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工作,能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队伍各类专业人员现有的状况,为合理使用、培养和开发利用各类专业急需人才,提高专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专业人员快速应对和处理各种饮食用药安全突发事件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满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人才管理要求。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能够完整地记载各类专业人员的资历、能力、业绩和专业技术水平。管理并运用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能为各项科技工作招聘、人才交流、推荐科技人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聘、人力资源储备提供详实、可靠的材料依据。

3.满足社会服务的需求。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各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按照相关准则和法规,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管理,确保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满足服务社会的需求。

4.满足实验室认可/认证工作的要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取。”所以,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程序,也是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室认可/认证工作要求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与技术档案材料分类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以食品、药学(含中药学)专业人员为主,同时应有医疗、生物、药物制剂、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档案管理、图书情报、会计、法律等各类专业人员,以确保各学科互为补充,合理配置。

省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应全面、客观、真实,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基础材料。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履历表、学历和学业证书(含毕业、结业、修业、肄业)及后继学历证书;各种专业技能考试、考核合格证、资格证;参加各种科技研讨会、专业技术会议、出国考察、进修学习、短期培训;继续教育及能反映专业人员个人资历和技能水平的各种材料。

2.任职资格材料。主要包括专业人员历次任职资格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任职聘书及检定员证、操作员证、上岗证、上机证、内审员证、监督员证、审核员证、评审员证等相关的任职证书。

3.科研技术成果材料。主要包括反映专业人员业绩的专业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主持或参与各项科研课题鉴定证书、获奖证明、证书及完成者证书;发明创造专利证书及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4.考核材料。主要指每年度对专业人员进行考核的考核登记表。内容包括:本人述职;培训进修学习情况;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情况;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创造发明及成果情况;工作失误、失职情况等。

5.其他材料。指专业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学会、学术团体的聘书、聘任证及各类荣誉证书等。每一卷技术档案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有:档案号、姓名、科室、最高学历、毕业时间、第一学历、毕业时间、第二学历、毕业时间、工作时间、职称、任职时间。论文信息管理:档案号、题名、出版时间、责任者、级别、(标有ISSN或CN)收录、数量、归档时间。论著信息管理:档案号、书名、出版项、出版时间、科室、主编副主编、编委、编者一、编者二、编者三、数量、归档时间。参加科研工作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项目名称、合同编号、课题来源、类别、经费、研究起止时间、承担单位、负责人、参加者名次、归档时间。科研课题完成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课题名称、研究起止时间、鉴定时间、鉴定单位、证书编号、科室、负责人、参加者名次、归档时间。获奖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获奖名称(科技成果、医疗成果、优秀论文、专利证书、荣誉证书)、授奖单位、授奖时间、级别(国家、省、部、市)、证书号、归档时间。学术会议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会议内容、参加地点、会议时间、主办单位、科室、参加者、归档时间。培训、进修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起止时间、专业内容、进修单位、参加者、培训鉴定归档时间。学术职务情况信息管理:档案号、学术团体、职务、任职时间、聘任单位、科室、受聘者、归档时间等。

三、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

1.实施“一人一档”。为便于档案管理,了解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背景及岗位变动情况,需要建立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每人一套的技术档案。

2.将文件的收集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业务报告、年终工作总结,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或会议交流的论文等材料,医学科技成果,都属于收集的范围,应该随时注意收集;还可以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外出人员学习结束后及时向培训管理部门上交培训资料,由培训归口管理部门再向人员技术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等。

3.把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材料关。技术人员档案大部分是技术职称评聘过程中形成的,评聘工作为个人技术能力和业绩的集中展示提供了机会,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工作中的经历、品德、业务专长、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定和技术职务聘任时同步收集材料,大量的专业技术证明材料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来收集。

4.在完整收集各类资料的基础上,档案管理人员逐人、逐项进行整理、编目、著录,整理完毕的技术档案材料,存放档案盒归档。有条件的机构,在保存文本技术档案的同时,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采用电子表格录入,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的全部信息建立关联,集中表达在一个窗中的各页面内,直观地展示个人的基本信息、技g信息,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点击查阅本人的技术档案材料,最终达到技术档案管理自动化的目标。

篇7

(二)《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附件2):1份,贴于申报材料袋封面。

(三)《申报材料清单》(附件3)1份,贴于申报材料袋封面。

(四)晋升中、高级任职资格者提交论文:1份,a4纸打印,并符合如下要求:独立撰写,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内容与本人从事的专业技术岗位相关;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字数为3000-5000字,具体要求见附件6。

(五)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份,a4纸打印,其内容为本人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主要工作情况,包括工作重点、承担职责、工作业绩成果和收获等。一般不少于1500字。

(六)本人最高和参评学历、学位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七)有效期内的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免试证明、外语、计算机免试申请表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八)身份证复印件1份。

(九)任现职以来发表出版有代表性论文、着作或研究报告等。凡公开发表的作品,应提供原件。属合着的应提供本人完成字数或完成工作量的证明材料。论文复印件可提供发表刊物封面、封二、目录和本人论文内容,着作类可附加相关奖励或认可的文件。

(十)制作证书的近期免冠小二寸彩色照片1张。

(十一)其他有关材料。

二、申报材料要求

1、上述申报材料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制作证书的近期免冠小二寸彩色照片》、《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申报材料清单》外,其他材料按上述顺序、按照原件和复印件两部分材料装订成册(把各种证书原件先固定在a4纸上,然后装订a4纸,参评论文和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与证书复印件装订一册),首页分别附加明细目录,内容填写要准确,字迹要工整,装订要规范。属我公司自行评审的,资格审核后原件退回本人,属委托评审的,评审结束后原件退回本人。

2、申报材料每人限装一袋,并填好《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申报材料清单》分别贴在申报材料卷封面上。组卷要求整洁美观,卷内项目内容要符合实际,档案袋要耐用统一。

3、申报评审材料中所需提供的复印件一律由所在单位审核人签字、盖章。

篇8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

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7年以上、获得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三)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四)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5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受聘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5年以上。

第四条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条件

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任大型粮食企业工艺技术、化验等部门技术负责人3年以上,或中小企业相同岗位5年以上,无重大责任事故(包括质量、安全、设备),在加强技术业务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提高队伍素质和完成专业技术工作任务方面作出显著成绩。

(二)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全过程,或作为技术负责人消化吸收国外引进技术的项目已投入生产。

(三)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技改单项工程或企业生产技术攻关项目2项。

(四)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开发本行业新产品1项以上,并已形成批量生产。

(五)独立(或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以上。

(六)从事粮油检验检测工作,主持完成8项(次)以上由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授权组织的检验检测评定工作。

(七)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3项以上省(部)级以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工作,并已付诸实施。

(八)主持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情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工作,信息收集、整理、资料分析与编辑应用、现代化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五年以上,并取得较突出成绩。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信息系统建设或能够分析和应用专业数据资料,为政府的行政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提供有效服务5项以上。

(九)主持粮油科研、设计技术部门(单位)工作,直接完成科研、设计项目立项3项以上,并被批准;主持制定市(厅)级以上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3项以上,并付诸实施。

(十)参与大型粮食工程项目设计,并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项目的子项目工程2项以上。

(十一)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中型粮食工程项目2项以上或其他工程建设项目3项以上。

(十二)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粮食工程项目的工程技术咨询3项以上,立项报告通过论证并被采纳。

(十三)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粮食工程项目5项以上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写有关技术文件、项目报告,通过论证并被采纳。

(十四)主持对1个大型,或3个以上中型,或4个以上小型粮食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中关键的技术问题,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经有关企业确认。

(十五)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粮食企业大型质量活动,编写有关技术文件5项以上,并被企业采纳实施。

(十六)从事粮食工程概(预)算工作,作为技术骨干主持国家重点工程概(预)算项目5项以上,一般工程概(预)算项目15项以上。

第五条学术(技术)成果条件

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期间,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主要撰写人,正式出版过1部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

(二)独立或作为第一撰写人在省(部)级以上学术技术会议或在国家批准出版的专业技术期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

(三)独立撰写过本人直接参加的重要工作的正式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以上。要求立论正确,数据齐全、准确,观点清晰,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

(四)作为主要撰写人,编写或修订过公开出版发行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或教材、技术手册,其中本人撰写的部分不少于3万字。

第六条附则

篇9

1.档案工作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医院档案工作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以我们睢县人民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我们睢县人民医院今后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2.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法和成功经验。创新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运用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和批判、继承观念,在学习、借鉴中创新。3.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绝不能是虚无飘渺的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实践创新,更好发展

1.服务手段创新

(1)建立档案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2.增添设施,配备好软硬件

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就要舍得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软、硬件,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计算机是现代化管理手段不可缺少的工具。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了工作效率。

同时,利用微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度。微机的储存量丰富而广泛,由计算机编印出的文件分类、主题等目录,有一整套安全可靠的检索系统,无论是对医院本身查找资料,还是对其他查阅档案的人都会快捷而准确。

所以,县级医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条件,力争全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工具,连成一体,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

3.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一个县级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档案管理者,否则现代化档案管理无法实现。医院档案工作者在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自己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懂得现代化科学管理档案的实质内涵和特点。

医院档案管理,不是各门类档案简单集中保管,而是一项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高标准系统工程,是档案工作人员面临的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发奋工作,刻苦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

4.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医院档案信息

反馈方法在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三、建立健全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

建立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 (1)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

(2)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

篇10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任务重、要求高、覆盖面广。我省在工作中主要是抓好3个重要环节。

(一)抓组织机构

我省于2006年成立了“湖北省知识更新工程工作协调小组”,具体协调组织全省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各地区、各领域牵头单位,相应成立了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人负责工程实施具体工作。全省上下建立了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知识更新工程工作机制,为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抓目标规划

我省制定了《湖北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在五大重点领域,培训2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任务。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分别与省级五大领域的8个牵头单位联合下发了具体实施细则,并将20万的培训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分解。今年实施了“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提出到2020年大力培养3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和1万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省已制定具 体的目标分解方案,建立了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为新一轮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督办考核

知识更新工程实施以来,省协调小组每年年初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并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组织5个检查小组,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办检查和评估考核,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各领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确保了工程分阶段目标任务和总体目标任务按计划得到落实。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

我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类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各类培训,确保知识更新工程深入实施、取得实效。

(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着力抓好专业培训

知识更新工程培训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拓宽培训领域,围绕产业办培训,围绕人才办培训,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在现代农业领域,组织开展了现代畜禽养殖、农产品物流管理、水资源管理、林木栽培管理等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期;在现代制造技术领域,依托在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开展了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等专业项目培训,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5000人;在现代管理和能源技术领域,开展了投融资管理、工程管理、能源安全战略等培训;在信息技术领域,以“3G通讯”、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为重点,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深入开展了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培训,举办了“湖北信息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论坛”。

(二)围绕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基础能力,着力抓好公需科目培训

一是切实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经费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工作经费,逐步构建起政府、单位、个人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二是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发挥继续工程教育协会、行业协会以及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改进公需科目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增强培训的吸引力。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公需科目培训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岗位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着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近年来我们大规模开展公需科目培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多万人次,基本上涵盖了参与知识更新工程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

(三)强化示范带动效应,着力抓好高级研修班专题培训

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举办了一批高质量的高级研修班,重点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先后举办各类高级研修班150多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0多人次,通过高研班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知识更新工程的深入实施。

篇1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目前担负着我国疾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以及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等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重大任务。因此要求疾控中心必须有一支各类专业人才聚集、技术全面、技术过硬,能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战斗队伍。如何抓好这支队伍人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疾控中心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加强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是实施疾控队伍人才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技术信息诸备的基础。为此,现将本人在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供示大家,与档案同行共同探讨。

1、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收集工作

加强档案收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开展收集工作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⑴建立归档制度,使归档工作有章可循

归档工作是正常途径下保证档案齐全完整的第一关,归档制度的确立使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材料的质量要求得以明确,它从制度上保障了办公室收归档材料,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⑵熟悉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收集渠道及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收集渠道及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基本技术档案归档表这一部分必须由本人真实、逐项填写;②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质证书;③学历、学位、职称证书;④培训、进修参加各级培训班取得的各种鉴定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⑤各种考试、考核材料及岗位能力评价,这些材料必须由个人对上个年度以来的专业水平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分管领导写评语和签名;⑥社会和学术兼职材料;⑦科研成果、论文、论著,这一部分材料在形成环节上属于个人积累。当个人拿到相应刊物及证书,要求递交办公室存入其档案并给予相应奖励;⑧获奖、业绩材料这一部分是上级各部门对个人上年度工作中所取得成绩的认可和肯定。当个人拿到相应荣誉证书,要求递交办公室存入其档案并给予相应奖励;⑨事故及处理材料;⑩其它情况

⑶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还要坚持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坚持平常收集和集中收集相结合。平时收集,就是注意日常原始材料的积累。集中收集,主要集中在年终考核以及各种考试形成的材料一次性收集。二是组织收集与个人收集相结合。组织坚持日常收集外,但个人取得的一些归档材料如证书、鉴定证书、论文、专著等要及时送办公室归档。

2、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整理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价值就是为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工作服务的,在整理工作中,必须按档案的要求严格规范。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整理的目的就是将处于零乱或零星状态的材料进一步条理化,具体为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化,便于档案的管理和查找作用。根据平时工作体会,我们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整理应掌握以下原则:

⑴一人一档。并在封面上标明姓名、所在科室、职称。

⑵目录分类清晰详尽。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材料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学历、职称类、技术考核、评价类、继续教育、论文、论著类等,按获得的时间顺序将各类中的相应材料排好、归档。

⑶便于保管和利用。便于保管和利用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要求。整理后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应简明清晰,能方便快捷地为职称晋升、考核评先、评优、岗位设置等提供信息服务。

⑷及时性。平时收集的论文、学分、获奖情况等要及时登记,除资格证书、聘任证书交个人保管外,其它证书要及时归入档案。做到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能够随时反映个人情况。

3、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在疾控工作中的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在人事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为疾控机构改革提供人才信息。这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例如:2008年襄樊市襄阳区实行卫生机构改革,组建襄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襄阳区卫生监督局,对原机构的职能、科室设置、干部任用进行重新调整。上级部门专门派员到原襄阳区卫生防疫站办公室调阅有关人员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并经分析和综合考虑,从而使得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科室人员配备合理,改革顺利进行。

第二,为选用技术人员提供综合分析和决策的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疾控机构人员队伍的要求愈来愈高。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工作,能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疾控队伍各类专业人员现有状况,以技术档案为依据,分析技术队伍的专业结构,为制定培训和开发利用各类专业需求人才,实现单位岗位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能够及时发现专业技术队伍的薄弱环节,从而可有的放矢地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预防控制疾病、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第三,为国家实验室认可提供服务。实验室认可准则中明确要求,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继续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证明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等。而这些专业技术档案均是由本单位档案资料提供。本中心的这些资料在平时就由专业人员负责收集、整理、装订成册,比较全面规范,在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过程中,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总之,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是疾控机构综合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展示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体现疾控队伍的医德医风建设,合理开发技术档案的存储及利用价值,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根据专业人员技术档案自身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找一条真正适合本单位情况的管理模式,使整理保管技术现代化,服务工作科学化,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