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5 11:32: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学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学教育

篇1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03级师范班本科生将在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进行顶岗支教的工作。遗憾的是我这次没能有这样的机会。我和其他12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海口市第七中学从事实习工作。此次实习工作期间,在肖桂湘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实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1充分准备,科学规划。

大三的时候,我们就在韩刚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英语教学的各种理论方法和策略。下学期时,我们已经在海口的各个中学进行见习。使我们对海口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已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而在实习工作前,系里安排了不少专家及在教育第一线的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及动员大会。这些都为我们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前往实习学校前,利用国庆的时间,在实习带队老师指导下,大家一起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并试讲。而实习工作的前两周,大家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利用这两周的时间,我们不断向指导老师请教,并进行自我反思,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所以,在以后实习教学的备课中,我们能结合班级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而指导老师也总能为我们备课中的不足,适时提出建议和意见,这些都成为我们备课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整个实习工作中的重点。一到七中,我们就被分配到初一各班并由任教老师担任我们的指导老师。他们为我们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一方面,指导我们的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不断给我们机会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家一起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独立设计教案,并在试讲中不断提高。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好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法,关注学生动态。从而,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师素质和教学技能。努力做到,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板书规范。最终,我们的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得到了学校的好评。

我所在实习的初一(8)班是一个普通班,班上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英语学习氛围不高。但在课堂教学中,我广泛利用图片和游戏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自己板书不严谨,教学用语不够清晰,教学指令有时不明确的毛病。不过,通过这次实习,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3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是我们实习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我们通过批改作业,更好的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为上课备课和讲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4课外辅导

周二和周四带读英语早自习,并利用下午自习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练习。并对,他们练习,乃至课上出现的难点,重点进行剖析。在(8)班,我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为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补习,为他们以后英语的学习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篇2

1.教师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有效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化学实验事故隐患多,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具体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例如,刚提到的某学校学生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没有事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导致反应器中混入空气,发生爆炸事故。在做这一节课的实验之前,教师必须认真讲解这一实验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装上锌粒时,不要刚塞上塞就去点燃,要在点燃前检验纯度。当你违背这一操作规定时,反应器中一旦进入空气,再点燃就会发生爆炸。教师也可以在授课前,下载一些关于这一实验的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这样可以直观生动地呈现出一些化学事故对人身或社会造成伤害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观看后明确错误做法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2.实验中教师言传身教,做好安全示范为了避免不正确的实验给学生带来伤害,教师在每一次实验之前一定要言传身教,做好安全示范。教师的演示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安全知识。例如,在实验室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时要在液体中加入瓷片以防爆沸;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完毕后,一定要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去酒精灯,以防倒吸后烧瓶炸裂伤及学生;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避免空气进入影响甲烷的纯度,发生爆炸事故;等等。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演示操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醒学生错误做法会导致哪些危害,以保证学生在自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也会造成意外的发生,教师还要指出危险操作后的补救措施。例如,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时应如何扑灭;强酸或强碱溅到衣服上应如何处理;等等,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安全细致的演示实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渗透安全教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如果总是一味地口头宣传、强调,学生就会听烦、听腻,这样有的学生就会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漏掉老师所强调的注意事项,在之后的实验中可能会因不合理的实验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化学教师在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时,也要注意一定的方式与技巧。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一些有关实验安全的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安全教育。

篇3

心理咨询工作在四中进行,来访者主要是四中在校中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接待他们,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在此可以了解到现在中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掌握一些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通过这次实习活动,使我对教师有了新的认识,有了很多切身体会和感想:

首先,在知识素养方面。教师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知识结构要合理,当今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只懂自己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我在实习中体会很深。

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扎实的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操作技能技巧,并能运用自如,熟悉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我在这次实习中发现自己专业知识有些欠缺,而实践方面更是如此,以前在班级里有过试讲经历,但那只是一种虚拟的课堂环境,而要给学生讲好课,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要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还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深化已有的知识。只有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难点,才能有对教材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保证教学流畅地进行,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学习方法和发展能力。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去解答和引导。而只了解本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活动时,往往会遇到许多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问题,甚至于有时学生提的问题是我前所未闻的。教师要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由此给予人生观上以有益启迪,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教师必须广泛的涉猎各学科知识,培养和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以“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来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发展。

丰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还必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懂得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树立起科学教育思想观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少走弯路。

其次,在教师德育素养方面。“教书育人”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师道德素养方面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团结协作。

作为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有可能搞好教育工作。培养人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艰巨事业,它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一般职业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教师对他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教师并非一个理想的职业,相等待遇情况下,它比一般的行业要更累,甚至在八小时外还不能休息,这是事实,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当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才能在平凡而伟大的教书育人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地教育好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行动的动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朝夕相处的学生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也正是从教师那里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表率。

最后,在教师能力素养方面。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成员,除了具备现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如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自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之外,还必须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特有的从教能力。我觉得,教师全面的从教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与同学交流的主要手段,所以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是比较高的。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大部分是口头语言,要求准确规范,简洁生动,富有逻辑性,感染力和说服力;观点正确,内容充实,行文流畅,书写工整是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起码要求。除了与学生很好交流之外,对其他老师,领导也要做到尊敬,有礼貌,然后很好地沟通,能够表达自己的能力。

篇4

(1)入学文化基础差。厌学的学生中,大多是一些考不上重点中学,重点中专或未能升入理想学校的落选生,特别是乡镇一级中学此种现象更为普遍。

(2)思想政治素质低。有相当部分的厌学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就是“双差生”,平时纪律松散,缺点毛病不少。

(3)既自负又自卑,无远大抱负,多功利思想

(二)社会原因

1、我省的经济腾飞(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逐渐形成,对那些厌学的学生来说,这精彩的“外面世界”无疑成了对学生的一大诱惑与刺激。

2、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一些陈规陋习甚至丑恶的东西死灰复燃。譬言封建迷信,哥儿们义气、一切向钱看,事不关已、见死不救或见危不助等等,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3、党政机关的某些不正之风影响。如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舞权弄术以谋私利等。

4、不少企业、公司等招工招干,重人情而轻人品,看文凭而不看水平。青少年学生因此而产生:“有钱能使鬼推磨,大学毕业又如何”等糊涂认识。

5、从总体上看,知识分子的劳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仍算不上高。此种现象,学生是清楚“学理化的不如学理发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6、社会名流或大企业,公司捐资助学,有相当部分只重校舍校貌而忽略了教学用的设备仪器,结果让学在一流的校园里而无甚东西可学,无甚事情可做,令人遗憾。

7、由于珠三角等地毗邻港澳台,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不良影响亦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传入,使学生在人生的追求,对事物的判断,对是非的辨别等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染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某些不良色彩。

(三)家庭原因

1、由于家庭的富有,居住住宅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等的现代化,生活水平的小康,外加独生子女或二孩家境的优越等等,不少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种畏拒感。

2、不少学生的父母往往异地经商或赴港台打工,平时难得与子女团聚,除了每月甚至半年一年定期的经济关照,电话往来外,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的关心过问甚少,如此家庭,教育学生方面就显得明显欠缺。

3、不少学生不仅家庭富有,所有叔伯姑婶爷爷奶奶等,富有者亦大有人在,平时你给十元八元,我给几十甚至上百,学生经济来源广阔。钱一多了,玩就有了开支,厌学就有了条件。

4、一些家长教育子女不得法,“严”、“宽”失当。平时对子妇百依百顺,一旦有了缺点毛病,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加以痛打,学生领教惯了,于是变得固执或自卑,此对学习极为不利。

5、不少家长因本身工作劳动原因,平日很少主动到校了解自己子女学习纪律情况,一旦子女出了问题,不得不被动与校方或教师联系,“急性子吃热粥”,效果难佳。

6、极少数家长因对儿女就读学校建校作过资助,于是对学校便有一种施恩感,大多喜欢校方对自己子女宽容而不乐意学校的严格管理。作为子女的对此心领神会,如此对学生管理十分不利。

(四)学校原因

1、教学体制陈旧。学制固定、教材固定、专业固定。对地处珠三角,面临台港澳,且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中学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大脚板穿小鞋子,别扭得很。

2、教学方法陈旧呆板。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弄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

3、理论多,实践少;看的多,做的少;教师灌的多,学生吸收的少……这与相当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习等设备或仪器欠缺有关。造成了学生不愿学或不愿勤学,不愿钻研的客观条件。

4、学生管理上,“严”的多,“宽”的少;课余活动单调死板的多,生动灵活的少。这与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的方法亦有很大关系。

5、教师队伍(特别是乡镇一级中学)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高等等,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去甚远,无形中引起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

二、厌学情况的严重性

1.涉及的范围广。不仅乡镇有,城市有;初中有、高中有;中专有,普高也有。

2.所占学生比例越来越重。据我们对珠三角地区城乡多间中学的了解,厌学学生大都在50-60%之间,少数乡镇中学甚至达70-80%,人数之多,比例之重,令人吃惊。

3.表现复杂

(1)初中毕业不愿读高中,高中毕业不愿上大学,本地学生不愿异地升高级学校。

(2)职高、中专、成校等学生,学习马虎,得过且过。到学校不是为了学知识,求学问,而是为了混日子、弄文凭。

(3)上课不听不记不做练习,教师你讲你的,台下我玩我的。

(4)有些学生教师批评不得,学校管不了,厌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4.因厌学而产生的的一些负面影响令人忧虎:

(1)精力过剩,课余时间想到的就是“玩”,而且越新奇越刺激越好。

(2)讲吃穿,图享受、懒劳动。

(3)不关心政治,不过问国事。

(4)一切以“我”中心,对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对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明哲保身,不求大过。

(5)朋友,乱谈恋爱。

(6)极少数学生甚至因偷抢勒索,参与黄赌毒等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对策根据厌学原因及表现复杂的特点,在采取对策时,我们应坚持内外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具体设想及做法是:

(一)社会方面。

1、各级党和政府要狠抓党风和廉政作风建设,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下大力气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中小学生生活的外层间空,减少那些不良现象对中学生的刺激和诱惑。

2、加强对商业、饮食、文化娱乐等部门的管理,强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亦要注重提高社会效益。凡是成年人才能干的事,譬如电子游戏机室、营业性歌舞厅等,应明文禁止中小学涉足,违者,应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3、招工招干或招聘其他服务人员的公司企业,应规范招收办法,严肃招聘纪律,实行公开、公平竞争,既重文赁,更重水平,从而减少中学生走向社会时的侥幸心理。

4、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效地防止和抵御来自港澳台等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5、各级党和政府、社会有关人士等在对教育的投资时,既注重学校的外在形象,更应注重学校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校有空间学,有东西看,有条件玩。

6、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仍需继续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真正让读书人成为社会上所羡慕的一族,从而使学生知道学科学,学文化的重要。

(二)家庭方面

1、父母及学生的亲属要教给学生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团结互助、报效祖国等优良传统和精神,培养子女自强,自立品质,多些向子女灌输竞争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坐吃祖宗”的惰性心理。

2、父母要尽可能多些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些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认为,在珠三角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多给子女以心灵上的关怀教育较之多给儿女们一些物质金钱的关照显得更为可贵。

3、平时尽可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交流自己子女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子女成长发展脉博,教育方法上要宽严结合,注重技巧。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效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学校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的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开设学制较短、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专业,让学生满怀需求入学,真真正正学到知识和技能而去,为家乡经济的建设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下大力气加强学校实验、实习、见习等设备设施的投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下决心抓好应试教育为主向素质教育为重的转变工作,使学生从枯燥呆板的学习情境中解脱出来,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

篇5

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已由“学会生存”发展为“学会关心”,而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则是这场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它既需要高新科学技术与理论,又需提高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环保尤为重要。中学化学教学中贯穿环境教育是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故环境教育应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1. 实施环保教育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问题已困扰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的生存。教育的功能具有滞后性,要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人才,必须要有超前意识,要从小起就加大力度抓好环保教育。实施“环保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措施之一。实施环保教育决不是应时之举,更不是权宜之举,而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

2. 从“受教育者”的表现看,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环境教育还没有系统的纳入中学化学教育中,致使“受教育者”缺乏应有的基本环保意识。联系到我国公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恶习,以及在生产活动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劳动者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 我国环保教育滞后,中学化学教育中贯穿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环境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我国现行中学化学教程没有把环境教育作为重要章节列入教材,环境教育的内容散乱,未能形成上下贯通的完整体系,具体施教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尽管广大化学教师作出种种努力,但因教材内容不系统,知识力度不够,学生仍不易掌握完整的环保知识,缺乏基本环保技能培训。

中学将近180个化学实验,基本属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一般是开放体系实验方案,尽管要求有的在通风橱内操作,排毒气于室外,但那仍是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做法。耳濡目染导致学生形成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造成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错误观点,也给学生造成错觉,放点毒气,倒点废液无所谓,书上这样说的,老师这样做的,我照做无误。基于此,当前中学化学教育中贯穿环保教育,加强环境科学的教育和研究,把环保教育融入正规化学教学之中,势在必行。

篇6

当代的中学体育教育,从上到教育部门、学校,下到中学体育教育教师、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认知。首先说体育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各个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投入力度不够,对基层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不够高,检查不够细致,评估不严格不系统,从而使得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现阶段我国应试教育的这种体制,中学体育教育并不与中学升学直接挂钩,所以大多中学对体育教育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育场地器材不足

现阶段,中学不断扩班,使得学校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因为学校学生的增加去扩充相应的体育教育资源。操场面积不变,但却有更多上课的中学生,使得体育课程的开展本身就出现了问题,体育资源不够用,场地受限无法进行一些体育项目以及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从而使得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活动量减少。再者,很多中学并没有一些体育项目场馆,或者是有体育场馆但是有限的资源并不够中学生人人都能享受的这种资源。所以说,体育教育场地与器材的不足大大制约了中学体育教育的进行与发展。

三、在中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思想陈旧

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至今仍然沿用以前的旧的教学理念。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更多的老师在其意识中仍然觉得文化课高于体育课,从而忽视了体育课对中学生的管理与教育。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但是却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短期的教育成果但却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学生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自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中学的体育课堂越来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选择锻炼,虽然这样能够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的个人体育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老师的指导与监督,使得有的中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锻炼方法并不科学、不系统,或者说并没有走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道路上来。再者,有的学生本身并不喜欢体育锻炼,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学生并不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去锻炼,从而将体育课时间白白浪费,达不到中学体育课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中学体育教育方式单一

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育,大多只局限于体育课程的开设,而且因为各个层面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体育课程的开设节数也很有限,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并不能够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除了体育课之外,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基本没有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每一个方面基本都需要老师的系统科学的指导,加之现阶段日益受到重视的安全问题,使得中学有组织的进行体育教育更为重要,所以,老师应该更多的担起责任,系统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入更多的项目,使得中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系统的锻炼。而不是单一的就那么几个项目而且更加偏向于男生。中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体育课之外,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现体育教育的进步。

五、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趣味性不足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在方式基本以体育课为主。在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各类过去的体育锻炼项目单调、乏味,使得大多中学生都觉得很无趣,上体育课没有什么意思。而且体育课过程中一直都是那么几个项目,没有新意,从而不能使中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便产生了这么一个现象:有的学生选择不去上体育课而选择在教室里面继续学习文化课;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体育课,在自主锻炼的时间选择了找一个地方坐着等待下课。这些现象并不是个例,当然这也和学校人数多而场地有限等一些硬件条件不足有关,但是,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升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应该是当下中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点。

六、中学体育教育不被部分中学生重视

在当下的中国中学校园中,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使得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与锻炼身体之间大都会选择前者,而忽视了后着。在中学有限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有部分中学生表现的不积极,认识不到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本来就很少的体育锻炼时间变得少之又少。

篇7

前言

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实现新的教育需求,同时也很难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所以,有关的专家学者在对中学体育教育不断探索体育教育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对此,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也有一些自己愚见,希望在某些方面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一、建立趣味性的中学体育教育

以前,教育界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时大多数采取的都是同学们自由活动的教学方式。而同学们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本身的有趣性,而是它没有压力,没有束缚而且非常自由的授课方式。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深知这样的教学弊端。我希望中学体育教育能够具有真正的趣味性,学生也是真正的热爱体育这个科目。以下是我对如何增加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的几点薄见:第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学校内统计学生对各项体育项目的热爱程度,从而得到相应的数据。同时,增设像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和教学内容。体育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第二,激发身体对体育的热爱潜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长跑是没有几个学生会喜欢的,强制性的要求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现在中学生年龄偏低,心智发展不够成熟,这时候如果,教师告诉学生用一些奖励的方法吸引学生跑步,并且补充一些跑步有益身体发展健康方面的知识时,学生会慢慢热爱上跑步的。

二、体育教育中引入竞赛模式

体育之所以变成其他如“语”“数”等科目之余的放松课程时间,是因为体育教育没有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压力。在体育教育中引入竞赛模式,一方面可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如何引入竞赛模式,以下是我的看法:第一,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相结合,将竞赛观念引入体育竞赛当中去。体育竞赛引入后,将体育成绩和学生总成绩联合。同时,教师授课时有意识的传授各种强身健体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第二,中学的体育应该不断地将体育精神结合在体育课堂中。传统的体育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学生里面的体育是不能引起同学们对体育的高度重视的,所以,只有将一些竞赛的观念带入到教育中,让同学们产生荣誉感才能更好的激发同学们对体育的喜爱。

三、中学体育教育中引用素质教育

中学体育老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观念上的看法还是对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都取决于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所以,中学体育老师要先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等。第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对方面全能发展,体育教育不能简单的只关注于体育成绩、竞赛成绩的高低,更应该培养学生在体育竞赛的学习过程中的协同合作能力,团结友爱,善于合作也是必须有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们的素质,重视素质教育,让学生们自尊、自信、自强。

四、中学体育体现的体育精神

篇8

1.何谓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各类教育培养的综合,强调给予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连续教育,属于教育的子系统。从大体上而言,终身体育是由两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第一部分即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倡导学生不断参与各种类型的健身和锻炼活动,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强化体质,让体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就是强调在终身体育思想下,将体育整体化、体系化以及科学化作为最终目标,为各个领域的群众提供体育实践过程。

2.终身教育对于学生而言的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一生中接触时间最长的体育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心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既可以提升学生体质,又可以帮助他们掌握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概念的践行奠定好坚实的基础。终身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属于一种意识上的问题,只有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将其践行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体育这门学科的价值。同时,体育有着极强的操作性,学生只有充分遵循相关的规律来锻炼才能够得到益处,因此,科学的锻炼方式尤为重要,而终身体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理念,还要形成科学的锻炼方式。

二、中学体育中如何落实终身体育教育

1.革新传统落后理念。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只要教学模式科学,符合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必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要将终身体育思想融入到中学体育中,就需要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个性发展与个性差异,为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讲解+示范”的教学模式,多利用宣传、视频等方法让学生知晓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进行终身锻炼可以显著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和体质,帮助自己养成积极向上的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2.转变落后教学思想。在传统模式下,体育教师是体育课上的主导,很多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往往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更加没有深入践行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未来,教师需要转变这一落后的理念,从全局角度来看待体育教学,努力更新知识,把握好体育学科新态势、新型教学方法,在自己心目中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关系,做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高高在上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还可以采用课外活动、宣传栏、体育课、课题专栏的形式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让他们积极践行这一思想观念。

3.注意锻炼综合技能水平。运动技能可以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愉悦感,唤醒学生的运动热情,让他们产生长期锻炼的意识,要想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必须要拥有长期锻炼的意识。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要提升快乐教学,还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注重理论学习,掌握各类运动的原理和作用,反复训练,将理论转化为行动。此外,在体育考核中,不能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应该改革传统评价模式,不仅要重视技能和技术的考核,更要重视学生综合水平的考核。

篇9

1.身心健康是一个自然人生存并立足社会的最基本的前提

这一点很好理解。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有许多体会。因为,没有身心健康,就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就会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也许还会成为一个家庭的灾难。这方面有许多案例。比如有些大学生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发生矛盾,甚至做出过激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且付出血的代价。有些智商高的学生,因为身体素质不好,在校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毕业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甚至不能享受正常的生活乐趣。所以,身心健康是我们教育目标追求的最基本的前提。

2.习惯良好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所学的具体的知识都忘记后剩下的东西。那么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只有是在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良好习惯。美国《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通过对500多名成功人士研究后指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具有良好的性格、习惯的人是任重而道远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将会决定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美国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让孩子自强;我们要把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我们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而且良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来完善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3.学习勤奋,其中的关键词是“勤奋”

学习的最后结果如何,是由许多的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来决定的,如个人的兴趣、先天的接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生活环境等等。在诸多因素中,有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其中个人的努力就是勤奋。因为,勤奋是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而更多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态度决定一切。

4.发展科学才有可能让一个人循序而有个性地成长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要讲科学,不科学的发展就是乱发展,不科学的发展是有害的。首先,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循序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这样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人的教育发展更应遵循这个规律,否则,必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反思当前的教育,是不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因急功近利而揠苗助长呢?分析一个优生在某个学段的品行和成绩突然滑波,是不是揠苗助长造成的断链现象呢?其次,科学的发展,必须是个性的发展。面对世界的多元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需要也应是多元化的。由人的智能的多元理论可知,人的智能是不平衡的,即我们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长。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周末逼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兴趣辅导班,这到底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还是打击他们的兴趣呢?是张扬个性还是泯灭个性呢?再反思我们中小学教育和高校自主招生,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真正的“不拘一格选人才”又做到几分?因此,在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学习勤奋的前提下,要根据个人的智能长处与兴趣,扬长避短,这样才是科学的发展。

二、中学具体教育目标在学校的实施

1.落实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

一是在身体的健康上,要求学生按要求确保每天进行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为了将来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学校期间最好能培养出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与艺术类项目。一方面是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将来的生活品质。三是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和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能投身社会实践,明确社会责任。要教育我们学生阳光、向上、开朗,不能封闭自我,要学会大方地与同学进行阳光交流,善于沟通,善于通过正确的途径自我排解不良情绪,从而确保学生的心理是平衡的、阳光的、健康的。

2.落实习惯良好的教育目标

首先让学生了解习惯有好与坏。好的习惯才是我们一生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而坏的习惯会阻碍人的科学发展。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什么,提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如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课前预习、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等等。并且让学生明白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习惯成自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一致,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步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习惯的神奇力量。

3.落实学习勤奋的教育目标

一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以勤奋刻苦学习为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学校里,在教室里,都要有相关的标语内容。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积极传递这种精神,比如可以设一个表扬“勤奋、刻苦学习”的专栏,定期评比,进行奖励,以鼓励和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也可以组织一些以“勤奋、刻苦学习”为主题的活动,让每个学生融入这种氛围。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是要因人而异确立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奋斗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监督和鼓励来实现。有了目标的压力和动力,那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了方向,他们才会为达成目标而开动脑筋,付出努力。三是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成功,保持勤奋学习的劲头。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71-03

现阶段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他们的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个性张扬,但相对缺乏团队忠诚感。网络时代广阔的视野、信息和丰富的知识,加之中学生内心有时空虚,往往会导致他们沉溺电脑游戏,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比较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他们既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多重的特点和矛盾相结合的现代中学生,使得教育者的教育工作难度和压力不断增加。单纯依靠教育者和家长的教育和督促,是治标不治本的,有时候根本就是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使得中学生更加叛逆,自闭。同伴教育就能很好的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同伴教育的概念

同伴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教育行为。社会学家依据一定的前提条件,有时把同伴教育称为同龄群体教育或同辈群体教育。一般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相似年龄的伙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对中学生进行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青春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期,是青少年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体格方面,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走向强壮健美,也可以趋向衰弱多病,这取决于他们能否得到合理的营养,能否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思想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积极性向上,也可以无所作为,这取决于他们能否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学习上,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有好学勤奋的一面,也有知难而退的一面,但是只要他们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心培养,就会懂得珍惜并学会把握自己这个最可贵的时机,把蓬勃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望凝聚成探索知识的持久动力。中学生乐于模仿他们认可的行为和形象,特别是同龄人,更能引起共鸣,而且这种共鸣和模仿学习的行为是自发的,只是需要一个诱因,而这个诱因就是“同伴教育”所带来的。现在的中学生,以后就是这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的主人,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正确的教育,引领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关乎到我们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但是碍于他们的特点,家长和教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难以融入他们的内心,许多时候还会激起他们内心的叛逆、厌恶,常常会有“越是教育,越是对着干”的现象发生。这时候,换一种方式,换一个“有共同语言的教育者”,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许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同伴教育的特点

举几例说明。

1.某男为初三学生,不喜欢学习看书,贪玩,父母以前多次劝说,责骂,老师时常的教育,批评,收效甚微。但初三时,班级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认真看书,复习,而其本不对自己抱太大希望,想像初一初二一样天天玩世不恭,但时间久了,发现同学都在认真学习,自己又没有玩伴了,同时感觉别人都在做同样的事,只有自己是异类,出于从众心理,便试着静心看书复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很有收获,也觉得自己融入了整个班级学习的氛围,最终成绩上升到班级中等水平。

2.几名高中生,整日无事便去网吧游戏,荒废学业。几人感情很好,都是一起“行动”。家长老师都知道几人的情况,但是多次劝说无效。其中一人甲,有女友,女友对甲说:“以后还想在一起的话,就要进入同一所学校,不然机会渺茫。”甲听后,反思一下,终日网吧度日确实没太大意思,不能为了游戏把女友丢了,便决心上进,认真复习,争取和女友进同一学校。同时,又放不下几位“哥们”,便去劝说,大家一起考一所学校,暂时先把游戏放下,拼搏一年等高考结束再玩。其他几名同学也是很“义气”,为了以后能继续一起,就一起认真复习看书了。

3.一父亲想让自己儿子学一样乐器,但儿子不愿意,父亲如何劝说,儿子都不想学。一日晚上,儿子见小区中许多同龄人在一起吹奏笛子,出于好奇便上前观看。听了一会儿,发现人家吹奏得很好听,而且发现吹奏者中还有自己认识的好友,上前问道学笛子难不难,其好友告诉他不难,他们几个都是一起去学笛子一起回家,晚上一起出来吹笛子。儿子听后,回家马上要求其父亲为其报班学习吹笛子。

4.一男高中生,成绩优秀,无不良嗜好。交友不慎,与一群社会青年厮混,社会青年吸烟时,递上一支,问其敢不敢抽,碍于面子,他便接了下来,说没什么不敢的。久而久之,染上一身恶习,心思也不在学习上,家长老师苦心劝说无效,其觉得和那些“哥们儿”在一起很潇洒,很快活,沉沦下去。

上述事例,当然不排除当事人的主观因素,但是,没有同伴的劝说和影响,中学生原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可见,同伴教育有着家长和教育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伴之间的行为和语言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异性同伴。同时,青年初期异性同伴关系也有了新的内容,此时高中生对异性的消极感受几乎消失,一半的男生和大多数的女生都跨过性别界限建立起友谊。大量的事实表明,这时异性同伴的劝说和鞭策,要远远胜过以前结交的同的影响。

四、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如何应用同伴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者不应像原来一样,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学生和以前很不一样,他们思想超前,内心“老成”,一般的教育方式难以“攻入”他们内心。教育者说的“大道理”他们都能倒背如流,不愿意听“老生常谈”,他们只是认为那是浪费时间。试想下,在平常讲课时,留下最后几分钟,以这样的话开头,“我在你们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可以是杜撰的,这样你就把自己置身于他们的年龄段,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同伴,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旁敲侧击地点拨下,以一个回忆兼故事的方式,在严肃的课堂上,最后的几分钟,学生开始只当放松,而且听别人的往事,总有一种好奇心,但是听完以后,他们会联想到自身,总会有所启发。久而久之,他们会期待那最后的几分钟,等待另外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而后自身比较,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这就等于无形中在学生内心中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形象,学生自发地向着他认为是正面的形象对齐。

在文化知识学习教育的方面,可以将班级整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定期考试,作总体成绩的比较,肯定成绩尖端学生的成绩,同时,指出几个组的成绩比较的胜负主要在于中等和考得不理想的人,但是不点名,只是指出分数段,说明他们在“比赛”胜负中的重要性,他们下次努力考到多少的分数段就能胜出。这样,尖端成绩的学生受到肯定,其他段的学生也认识到自己在所属的群体中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在其群体中的价值和重要性,出于中学生的喜欢表现自己,同时不甘人后的特点,为了同伴和自己的荣誉,就会努力。同时,在每个组中,让他们在学习上互助,尖端学生只有带动自己的同伴一起进步,才有胜出的可能,同时他们不应抱怨成绩不理想的同伴,告诉他们,他们现在是一荣俱荣的整体;而对于中端和末端的学生,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努力关乎整个组的荣誉,他们多一点努力,整个组的胜率就大一点。在这一过程中,适当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是必要的。

传统教育将教师视为教育主体,学生视为教育客体,侧重于教师主动的传授教育过程,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主观地抹杀了学生一方主体本质的规定性,至于怎样促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则更不受重视。现代教育较之传统教育最为显著之处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这是尊重教育规律的要求和反映,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主体和客体是可以转换的,教育者可以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以“同伴”的,“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角色,“言传身教”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非死板地以“教书先生”的面孔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可以很大地增加教育者对学生的亲和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当然,融入也是有度的,适当的威严还是要保持的。同时,课堂的时间应该多留一些给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讨论,教育者在其中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向作用即可。

现在许多中学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觉得有代沟,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怕交流了会被训斥,交流变成“审讯”,中学生很不喜欢这种“居高临下”的对话方式。他们渴望的是平等地位的对话,也许这在许多家长眼里是很可笑的事,但这在中学生眼中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成年人的品质,他们很喜欢这种和成年人平等对话的感觉,他们觉得这样的成年人是能和自己打成一片的人,是可以交流、分享心事的人。但是许多家长都觉得父母对子女那种威严是天赋的,本身就不对等的,这样子女就不愿意和他们交流,甚至恐惧、厌恶,而只能与自己的好友倾诉。然而这宝贵的机会有时候同样被父母剥夺。中学生同学间的集体活动,交往等等,经常被父母以影响学习等理由拒绝。做父母的怕子女交友不慎,担心路上的安全等等,这可以理解,但是,中学生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步入社会的,而且这是他们难得的同伴之间活动交流的机会,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共同目标,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对自由活动的学生,要规定收队时间,到时严格考核,按时的表扬,超时的批评,让他们养成守时的习惯。对出门的孩子,也要规定回家的时间,要让孩子留下同伴的电话,并明白告诉他,如果准时回来,决不使用这个电话。再就是物质准备。学生或孩子要外出,诸如交通工具、帽子、雨伞、食物、药品和小礼品等的准备是不可或缺的。[2]这不仅能够让孩子的活动顺利进行,而且也体现出教育者对他们的关爱。当然,经常性的交流也是要有的,发现不对的苗头,家长要心平气和、平等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改正。家长要多发现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多带他们认识些志趣相投的同龄人,让他们相互影响对方。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09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使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本文中,我想更多的谈谈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学教育中最大的弊病在于急功近利,应试教育盛行,并且我认为这也是当今中学教育的诸多问题的一个根源所在。

一、中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盛行的原因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早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至今都依然无法完成真正的蜕变,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背景。在当今社会中,升学率一直是人们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依据,它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在人们眼中,升学率越高,高材生越多,状元越强,就代表学校越好。人们这样片面的评判标准使得学校领导与老师不得不加班加点,采取各种办法加强学生知识教育,从而创出良好的升学率来赢得家长们的青睐和良好的口碑。另外,当今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也是造成素质教育难以展开的另一大社会背景。

另一方面是上级部门的考察以及学校之间的攀比。当今社会,学校之间的攀比早已并不陌生。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各个学校类似“某校某人得某市某科状元”的广告大街上随处可见。而且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也会按照各项评价指标对学校进行评比考查,其中他们最重视的就是升学率,不但要比较考取一本、二本高校的学生比例,还要进行不同分数段的比较。这使得升学率在无形中成为了考核中学教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二、中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危害

应试教育在中学教育中被呈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根深蒂固的错误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多学校单单重视智力方面的培养,却造成了“德、音、体、美”等方面的缺失。

首先,最为明显的是“重智轻德”问题的出现。现今社会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越来越大,行凶的手段、残忍程度很多都是人们无法想象的。这与学校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达到更高的升学率,学校基本忽略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强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早已变成了学生眼中“死记硬背的副科”。老师与学生们关注的只有知识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废话”,老师不愿去讲,学生也不愿去听。

其次,应试教育对于师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为了升学率,学校压榨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给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样以我所实习的学校为例,高一学生就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月放一次双休月假,平时只有周日白天放假,晚自习照常。学校开设了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微机共十三门学科,看似多样合理,然而事实上音、体、美与微机课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常常被班主任或者其他代课老师占用。就连运动会也只是做做表面工作,过于形式化,走个过场而已。对于另外的九门课程,学生除了课本和练习册之外,还有每周一期的报纸,各种渠道和版本的试题。晚上十点半学校规定熄灯,然而每次去查寝,学生都还偷偷亮着灯做作业。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又在课堂上打瞌睡,这不仅仅造成了恶性循环,有时候还可能成为酿成惨剧的因素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对于这样一个难题,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的义务,尤其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更觉得我国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