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05:57: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之星申报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檀传宝教授指出:“公民教育在内容维度上必须展示民主与法治的精髓和实质,以培养现代公民的民主法治精神。”学校通过自主创建社团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使学生自发地了解,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治,体验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民主与法治意识。
1.组建新社团
学生社团的建立首先基于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社团章程和管理条例》(后简称《章程》)中明确规定:社团是学生自发或自觉地凭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兴趣爱好和各自特长,在学校团委或其他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按照社团章程开展活动而组织建立起来的学生群体。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成为社团接纳成员、开展活动的纽带。
当然这样的意愿也并非是毫无约束的,必须遵循集团的社团章程。根据《章程》第三章有关社团成立方面的规定,凡我校在籍在读学生均可发起成立学生社团,但发起人应有10名以上,其中主要发起人不少于3人。这条规定本意就是强调团体意志而非个人意志,要让个人的意愿在群体意愿中得到体现。
因此,每个新的学生社团都必须严格完成申报审批程序,进行社员招募和理事会选举。其中有一个程序缺失或有问题,社团便不能成立。学生们想要创建一个心目中的新社团,首先必须自发学习《章程》,了解《章程》中有关社团建立的条款,然后团结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策划申报材料,实践人人都能创建学生社团的权利。
2.自愿加入或退出已有社团
由于初中学生在校只有短短三年时间,这给保持社团组织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同时,社员的更替也会不断给社团输入新鲜的血液。社团一年一度的招新是社团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关乎其兴衰的重要活动,关系到社团是否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同时也影响着全校的社团文化氛围。十三中教育集团所有的社团都会在每年9月针对全体初一新生进行招新活动。《章程》第八条规定:凡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在籍的学生,承认并遵循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社团章程,不分民族、性别、年龄和,均可自由加入某个社团。学生加入社团,必须向该社团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查并征得同意,方可吸收为该社团的正式会员,一名学生在一个学年内只能参加一个社团。同样,学生也可自愿退出社团,但必须要遵循《章程》的规定。
《章程》第十七条规定:各社团每学期公开招募社员一次,招募时间(原则上为开学前三周)、地点等由校团委确定后通知各社团,各社团需制定详细招募社员方案报校团委审定后实施。各社团需在公开招募社员的前一周,在指定位置张贴醒目的招募广告,招募广告需经校团委审定通过后方可张贴。各社团招募的社员需认真填写《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社团成员登记表》,交校团委注册后,由各社团负责存档;社团正式成员名单在校园网上公示,并及时告知班主任。
二、自治:让孩子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感受责任的重要
远大理想的孕育、高尚情操的萌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自主管理社团,实现社团管理的“自治”是让孩子们提前体验民主社会,增强权利与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社团实行民主管理,成员共同讨论并确定共同遵守的规则,不仅让孩子们享受了自主管理社团事务的权利,又增强了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和执行的自觉性,有利于体验认识规则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责任意识。
1.各社团严格按照集团章程和各社团自己的章程对社团进行规范管理,突出民主议事规则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学校或教师不能以学生能力不够等任何理由去肆意干涉社团的管理与运作。鉴于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对社团管理欠缺经验等因素,教师可以作为管理顾问,在学生提出问题或遇到困境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才是社团真正的管理者和主体。学生群体自主制定《社团章程》,自主管理社团。
学生社团都是由学生申请、在团委批准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社团的运作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管理权,引导学生选择伙伴形成团队,选定社团的发展目标,自主分析现状,自主分析原因,自主制定对策,自主组织实施,自主评价总结。通过社团活动课的开展,使每位学生有机会在社团中锻炼自己,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
2.搞好社团负责人的民主选拔和进行民主素质的培养
社团负责人由全体成员民主选举,不得由教师或领导指派。整个选举过程要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流程进行。社团的领导者实行民主选举,培养了学生平等、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耐挫折能力;社团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权利与责任意识。学生社团成立和活动的开展,为更多普通的同学提供了直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机会,大大提高他们民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社团成员大多来自初一、初二年级,通过宣传大会招聘新社员,社团的负责人由社团成员推选产生,社团活动由学生做主,不受指导老师约束,按照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开展活动。事实证明,初中学生有能力管好社团、管好自己。
三、自评:让学生学会自律和自我监督
社团自行设计内部评价机制,做到每次活动有签到、有记录、有计划、有考核。每月召开社长例会,协调了解各社团活动课的开展情况。每学期根据社团过程管理、作品展示、活动成果体现等对社团活动课进行考评,一方面对自主参与各项活动的频率和质量进行量化统计,另一方面测评社员的发展轨迹。通过这一过程性的评价机制,不仅激励了全社团的活动热情,而且使每一个社员都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发展的方向,为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认真贯彻《共青团***委员会分工与主要职责》的文件与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团委干部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更好的开展学校团委与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将***团委干部任职情况与主要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本学期,由于特殊原因,由团委副书记潘琦担任了团委的日常主要事务,并承担组织策划重要节日和活动的任务,而我们团委其他委员的力量也在这一学期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深入完善团委基础建设
1、结合常规检查,发展新一批团员
由于我校团员人数较多,工作量相当大,在全体团干部(包括班级团支部书记)的共同努力下,在团委副书记的统一管理下,今年12月,我们在学校各个支部内又发展了一批新的团员,并及时将团员信息集和输入电子系统。
本学期,我们特别注重对于“星级班级”评选的反馈,在发展新团员的程序中,也着实结合了各班获得“星级班级”称号的次数,在每班给予4个基础名额的基础上,以“星级班级”荣誉次数获得情况而给予附加名额。本项规定的落实,使得各班增强了对团员的进一步认识,也增强了班级集体荣誉感、奋斗感和竞争意识。也得以在下学期更有效的开展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团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团前教育,严把团员入口关,发展团员走上规范化轨道。为了保证团组织的先进性,针对部分团员入团前后思想行为的极大反差现象,校团委严把新团员入口关,对于想入团的学生,需经个人自荐、班级团支部、班主任层层推荐,经团委审核后进入团校学习共青团知识,主动向团委提出入团申请,进行综合考核,合格者确定为预备团员,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合格者填写入团志愿书光荣加入共青团。
三、保持传统活动,不断改进和丰富活动内涵
1、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是我们重要的宣传阵地。
如今的国旗下讲话,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一改以往的传统,鼓励学生团员上台演讲。一次次的讲话具有以下目的和意义:
(1)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校园文化风气,引导团员青年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2)对学生加强了校纪校规的教育,使他们真正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全校学生的行为,使同学们的自律、自治能力得以加强,逐步使全校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3)增强了学生团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使其更有动力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华和表率作用。
2、黑板报有计划、有制度。
每个阶段制定不同主题,并采用无记名照相和评分的方式,进行统一检查、评比,效果非常好。各个支部利用黑板报的有效宣传阵地,切实有效的进行了团理论知识和时事新闻的宣传以及爱国主义的教育。
本学期重点的黑板报主题活动有:
(1)珍爱生命 远离——禁毒活动
开展禁毒教育意义重大,特别是中学生群体,为将禁毒教育深入每一个学生心灵,确保学校师生远离,***早已将禁毒教育列入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议程,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团委配合政教处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利用学校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出了一期以禁毒教育为核心的宣传专刊,专刊内容丰富:有的介绍知识、吸毒的危害;有的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毒新闻;也有预防危害的方法,也有身边的案例。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学生爱看爱读,深受教育。
(2)“小手牵大手文明出行记心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在团委的组织指导下,在年级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各个班级投入不少时间和精力,创作出了一块块精彩的黑板报,内容包罗万象:有交通安全警示语,有道路交通标志辨识,有交通规则解读,有重大交通事故新闻播报等。各班黑板报风格迥异,构思新颖,色彩鲜明,吸引了老师与同学们的目光。
3、修改具体方案,继续实行“值周班”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在上一学年的尝试下,本学期我们继续深入落实了“值周班”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让班级学生担任一周的全校值周工作,用“学、帮、查、评”的方法对全校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自治与自制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
在上学年的活动开展中,主要发现的问题是制度存在漏洞,那就是“楼层值周”组的检查,结果发现10个楼层的评分标准存在差距,导致最终每周评选出的“流动红旗”班级存在一定的不公平而集中在某个楼层。其次,同一楼层的班级与班级之间会出现“互相帮助”的不良操作行为。第三,由于每周成绩汇总由值周班学生自己负责,也出现了一周成绩与每日检查表对应不上,或是学生擅自加减分数的情况。
因此,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值周制度,将原来的“楼层值周组”改为了“年级值周组”,即原来是一个检查人员负责一层楼的晨扫、晨读和午扫、午休制度,改为了两个检查人员负责整个年级的两扫两读。经过几周下来,发现改进之后的检查结果更加体现了公平,也更加有效。针对统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统分组也进行了相应修改,将原先了值周班负责,改为学生会干部负责,做到了公平、公正和精确。
4、每月“余中之星”活动,进一步体现“诚、勤、实、新”的校风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探索贴近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转变教育观念,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团委决定继续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评选“余中之星”活动。鼓励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正做到学生之间找差距、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人人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学校团委开展了每月“余中之星”的评选活动。
同样是在上学年的尝试下,我们本学期也进行是方案的修改。
之前的评选项目有“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和“体艺之星”。全校申报材料上交后,由团委根据学生行为表现、艺术特长和学习成绩等,审核出每类10星,每月共60星的模范学生。但是在删选中发现,对申报上来的优秀学生着实难以取舍,最终公布出来的结果也有失公平。
本学期,我们不再进行团委把关取舍,而把最终删选权力交给了各班班主任。每班每月皆可上报“学习之星”、“勤奋之星”、 “文明之星”和“体艺之星”各一名。然后由团委负责召集照相和公示。照片公示方式由原来的单人照,改为了每项的集体照,进一步扩大了获得“余中之星”的人数。
5、开展“感恩教师”系列活动。
一支粉笔两袖灰尘,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伴随着金秋收获的气息如期而至的时节。在***团委、少先队大队的组织和校学生会成员的参与下,校园内开展了以“感恩教师,祝福教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9月10日清晨,校团委副书记姚晨熙老师和2名学生会干部早早来到学校,为每一位老师送上鲜花和祝福,让老师们在这个略有凉意的清晨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中午12点,校团委“阳光小百灵”广播站准时开播。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歌声中,同学们写给老师的充满浓浓感恩之情的书信被陆续播放。短短的十五分钟播放时间,虽不能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所有情意,但足以让老师和同学们回忆起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校团委开展的这次教师节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新学期的校园里溢满了师生情谊。
四、重点特色活动的开展
尊老敬老爱在重阳—— “敬老月”主题系列活动
为认真深入贯彻团中央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继承发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引导我校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团委及少先队大队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开展了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主要内容有:黑板报评比、主题征文活动、参加敬老爱老志愿活动等。
在“敬老月”中,各班团支部积极校团委的倡议,他们用行动传播爱心、传承文明、回报社会、完善自我。同学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陪伴老人聊天谈心,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各自拿手的节目。通过这些活动,大家不仅感受到了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气息,更懂得了感恩长者、感恩父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随着各种活动的陆续开展,我校师生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得以充分展现。在给老人们送去快乐和温暖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关爱老人、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打造幸福校园做出了贡献。在“敬老月”活动的尾声,校团委根据班级各团支部的活动情况,分别评出了三个年级 “敬老月”优秀集体。
五、本学期获得的主要荣誉
二、专业实践环节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
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分别与对应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如科技创新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控制仿真挑战赛、控制技能挑战赛等与电工实验、电子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结合,构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模式。目前,我院将大学生课外6S素质培养活动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结合,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体系。
(一)结合模式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结合,可依据工科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由相关老师分别在不同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结合主讲专业课程,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精心选择实验内容,科学设计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提出实施方案,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专业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项目。
(二)项目选题
课外科技活动的题目,要体现创新性,要与专业实践内容相联系,作为指导教师非常关键。学生们有很多奇思怪想,但他们各方面的经验欠缺,导致题目很多不切实际,无法实现。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国家发展规划和专业实践环节等内容,根据教师熟悉的研究内容,结合科研、教学等具体条件选择课题。为了选题可行,一般指导教师都将自己实际研究多年的实践教学内容,经过变化以符合科技创新要求,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题目,由学生进一步研究,进而提出专利申请,以保证课题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三)教师指导
课外科技活动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老师结合题目布置任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阶段目标,及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任务。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热情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为此,我们借鉴研究生的导师制度,为本科生建立了一种宽松导师管理方法,即没有研究生那么严格,但要定期布置任务,定期汇报,并要定期检查,由此明确指导工作,防止开始热情高、后期无结果的现象。通过指导,让学生知道课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现有技术进行对比,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项目指导历来都是一个需要付出无限精力的过程。
(四)学生挑选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的选取,课题组有严格的办法,并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吸收学生参加,为他们提供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与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方面,与相关领导沟通,在与现有教学方式不冲突的前提下,制定较完善的实施办法。目前,结合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在所讲授课程的范围内,与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辅助考核学生。每年都会有好多学生慕名找到我们,申请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教师,我们从不打击学生的热情,都会留下学生的联系方式,直告每位学生参加活动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并不重要,也无法预期,由学生自己去抉择参加与否;从开始就为每位学生指明奋斗方向,科技活动是实践能力的培养,科技创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同时,我们也会从大二开始选择学生,建立学生信息库,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从普选到重点培养,结合不同学生特点,形成项目组合。项目组成员间的默契配合,也是考察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们倡导的是项目组整体能力的体现,团结共进的集体观念。
(五)创新组织
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项目申报材料的合理组织与书写,体现自己工作的创新所在,并通过文字、图片等介质充分展现自己的作品;为学生答辩提出建议,但尊重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富有特色的讲解方式,把项目充分展现给评委,最大限度地宣传项目的魅力所在。多年来,我们跟学生们一起建立了多种讲演模式,现在每个经典画面都历历在目。
(六)成绩考核
学生专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要结合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于已经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任课老师会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如果符合课程实践环节内容,教师可以免除学生实践任务,并根据实际活动内容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如果与课程实践环节联系不大,任课老师可以相应对学生成绩给予加权处理。方案实施中,鼓励教师采用灵活考核方式,跟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形成专业实践环节与课外科技活动考核互补的成绩评定模式,例如现在试行用课外科技活动环节可以取代一些专业课程实践考核,进而综合评定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的成绩。
三、取得的成果
我们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借鉴研究生的导师制度,在本科生中实施宽松的导师管理,逐步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活动中积极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完成课题研究的能力。依据结合模式实施方案,日常教学中积极倡导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到目前为止,五年间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共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杯”、“智能汽车”、“电子设计”和“仿真挑战赛”等比赛计225组,参与学生人数达到650余人,获得国家、省、市多项奖励,包括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5项、省特等奖10项、省一等奖22项、省二等奖35项、省三等奖115项。众多指导教师荣获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而参加过课外科技活动已毕业的学生都拥有一片自己发展创业的空间,我们为他们而自豪,他们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种模式也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其中的代表就是关长亮同学。他主持的“太阳能杀虫驱鸟仪”课外科技项目,2010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同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控制仿真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这一成果受到众多媒体关注,其中沈阳《直播生活栏目组》、《时代商报》、《中国太阳能电池网》、《沈北网》等更是对其进行跟踪报道。该产品低碳节能环保的优点,解决了生产中鸟害虫灾的严峻问题,从而解决了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他完成的其他项目还分别获得了“平安杯”励志创业大赛全国50强;第一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优胜奖;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同时申请专利3项,在国家级期刊2篇。为此,他先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辽宁省华育十佳大学生”、“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沈阳市优秀大学生”、“辽宁省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从返校园使者”、“校三好学生”、“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