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药技术论文

医药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03 14:36: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药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医药技术论文

篇1

2研究假设

2.1股权性质

公司的股权性质是公司治理中的根本性因素。对于国有性质的公司而言,国家性质的股东处于控制地位,除了与非国有股东一样会关注公司资产的保值和回报以外,还会关注就业、财政收入等社会性问题。因此国有性质的股东在多种因素的约束下进行决策,而私人企业则更多关注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更能集中经济力量进行研发创新。

2.2股权集中度

公司的大股东和小股东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大股东持有较高的股票份额同时也面临更大的风险,公司运作的收益对大股东的影响远大于小股东。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但是技术创新关系到公司长期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大股东对技术创新活动有更高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实力和动力去收集信息,对创新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在股权越集中越有利于技术创新。2.3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独立董事的设置是为防止内部管理人员做出有损于少数股东和公众股东的利益的主观决策,而具有独立董事资格的人员都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而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与经验为公司的发展和董事会的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创新行为符合企业长期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独立董事的设置能够正向的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

2.3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高管人员是公司管理的直接执行者,高管人员并非都为董事会成员,通过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或薪酬方面的激励,能让经营者尽可能站在股东的角度进行利益取舍,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因此高管人员受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的影响较大,薪酬越高往往越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更高效地整合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4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

董事长关心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以及企业的长期业绩,而总经理是通过聘任制的形式确定,聘期一般3-5年,因此总经理往往更关心任期内企业经营业绩和稳定,技术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是总经理在进行资源分配和决策时所担忧的,而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可以规避所有者与人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把握创新机会进行创新决策。

3研究设计

本文以医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资本市场中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创业板在企业规模、股本要求、董事会和管理层要求的不同,为保证可获得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本文选取主板市场的医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对数据进行了筛选。

篇2

作者:石晓萍 单位: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开展药学科研的必要性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猛发展,新药、进口药品的大量涌现,使医院药物频繁更新,如何指导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生产流通,促进医药结合,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控制过度上涨的医药费用,这给医院药学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推新,使医院的诊疗水平、药物治疗水平相应提高,医疗市场对药物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用药、科学用药、个体化用药、以最少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医院药学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是医院三大骨干学科之一,它在医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开展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药学部门必须适应和转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及观念,调整自身的队伍建设思路,提高整体素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开展临床药学课题的研究。临床药学是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关键是研究、实施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学的开展程度标志着医院药学科研工作的水平,因此,医院要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组织临床药师参加会诊查房、病例讨论、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咨询、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组织新药临床实验,围绕合理用药开展药动学、药效学、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药物经济学等研究。通过开展科研,可以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思考和归纳。开展医学研究是医院的主要任务之一: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第二十条与二十七条中对医院药学科研工作做出明确规定:药学科(部或处)应积极开展以下科学研究工作,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①结合临床进行有关药物的性质、剂型、药品检验质量、配伍禁忌等研究,以不断提高药学水平;②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结合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围绕合理用药开展药剂学、药化学、生物利用度、监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研究;③必须进行科学管理。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完善各项措施,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④医院领导对药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保证,逐步实现医院工作现代化、自动化、科学化。药学科研工作是三级医院药学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药学部门如果仅满足于药品供应,对其他部门不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则不但在医院内部功能弱化,在整个医药行业也将被边缘化[3]。因此,必须将医院药学科研作为提高药学部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工作来抓。

对策

只有学科队伍的壮大、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业务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逐步提高,加强人才的储备,才能使医院药学工作在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中向前发展。运用激励机制提高科研能力的实践要做好药学科研,在药学科研中引入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获得科研成果的重奖,对卓有建树的科研人员实行物质、精神上的奖励,对科研人员发表的科研论文按等级给予经济鼓励。以此促进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及积极性,推动科研工作不断走上新台阶[4]。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研思维知识结构决定人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知识不是简单的累积,而是多种知识的复合。因此,必须加强科研人员的学习,使其知识结构优化,并在实践中向能力和素质转化,不断提高药学科研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竞争意识,激发科研潜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没有科研成果与基本要素的组成就不能称其为学科[5]。医院药学科研一定要坚持以临床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开展。因此,我们要关注热点,从学科交叉中寻找研究课题。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开展药学科研的困难,有的放矢地逐一攻克我们前进中的困难,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挖掘药学科研的各种资源,缩短药学科研与临床医疗科研的距离,与多学科的结合及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解决科研难题,促使药学科研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

篇3

 

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正是刮皮的大好时机,也是果树冬管的重要措施之一。果树冬刮皮不但可以消灭病虫减少70~80%,病菌减少80%以上,复壮树势的有效措施,而且还可以减少生长季用药1~2次。对减少来年病虫的危害,提高果园丰产作用极大。

一、果树冬刮皮技术要点

1、选准适龄果树

刮皮时要分果树的种类、树龄来定。一般来说,15年生以上的梨,10年生以上的桃、柿、李、杏,5年生以上的葡萄都可以刮皮,如达不到以上树龄的均不得刮皮,否则适得其反,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

2、掌握刮皮时间

刮皮的时间一般为12月到次年2月,因为这段时间正是果树和病虫的休眠期,刮皮既不影响树体生长,又可将病虫一网打尽。

3、注意刮皮方法

刮皮时要用专用的刮皮工具,对果树的辅养枝、侧枝、主枝及中干部等要认真细致地刮,并掌握好刮皮深度。一般梨树宜深刮到出现红色内皮为止;桃、李、柿、杏等只能轻轻刮去粗糙外皮,切不可刮露白皮。

四、刮后必须消毒

刮皮后,要结合冬季清园把病虫枯枝、落叶、落果连同刮下的残屑一起清除至园外,集中销毁。并用生石灰1公斤、食盐2公斤、豆浆饼0.2公斤,加水3公斤,混入50克动植物油拌匀农业论文,然后放入生石灰1份、硫磺2份、水10份熬成的石硫合剂原液0.5公斤,配成涂白剂,涂刷在刮皮部位即可。

二、果树冬刮皮技的宜忌

1、宜晚忌早 。多数人认为刮皮从落叶到开花前越早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落叶到开花前需经数月时间,早刮皮一方面因幼嫩组织外露,风吹日晒,散失水分,另一方面刮去老翘皮后,相当于人脱去了一层衣服,抗寒能力明显降低,因此宜在发芽前刮皮为好。

2、宜浅忌深。一部分果农刮皮太深太重,使新鲜无病的保护组织被严重破坏,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因此深度以刚好刮除病体,去掉老翘皮为宜,即大树露白、小树露绿,无病处不刮。

3、宜细忌粗。不要只刮主干、主枝上成片的老翘皮病体,对一年生以上小枝也要仔细观察,不放过一个小病瘤,因为绿豆大小的病瘤可产生几亿个菌落,整体树刮后还要上下反复检查1遍,达到完全彻底的目的。

篇4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压电线路是电网的骨架,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地电网建设迅猛发展,电力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大大增强。同时,线路不断增多,走廊越来越紧张,线路通道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影响电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提高线路走廊的输电能力进行研究。在电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优化设计、合理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路径优化选择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是整个线路设计工作中的关键,方案的合理性对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和施工、运行条件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当地地形特点,合理选择路径。在此基础上,对线路沿线地上、地下、在建、拟建的工程设施,尤其是采矿区的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和调研。并应卫片选线技术,进行多方案路径比选。

路径应避开不良地质、水文及气象地段,提高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避让了危及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设施,减少了线路建设对地方规划及其它设施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最大程度地避让了采矿区,提高线路的安全运行条件。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本次工程线路尽可能与已有及拟建电力线并行,减少交叉跨越,降低建设成本。做好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各项评价工作,对涉及外部条件的环境影响评价、压覆矿产评估、地质灾害评估、文物调查及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程前期工作都需得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许可批准后,工程才能实施。

2.2导地线选型

在设计中,对电线的材质、结构等必须慎重选取。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环境影响问题对输电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要从导线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投资分析及施工等多个方面对各种导线截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特别在导线选型造价分析中按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原则分析比较,而不是只考虑基建初投资,这样可以全面考核各导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最后推荐出在技术和经济上最优的导线型号及截面。导线在线路建设投资中占的比例较大,110kV线路一般要占工程本体投资的12%左右,且它也影响到铁塔荷载的大小和铁塔高度、地线支架高度的选择,如果再考虑因导线方案变化而相应造成的杆塔工程量和基础工程量的变化,其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极其巨大。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是安全运行和降低建设投资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按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原则选择导线结构,对降低输电线路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基础设计

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其施工工期约占整个工期一半时间,运输量约占整个工程的60%,费用约占整个工程的20%~35%。目前我国高压输电线路所采用的普通基础(不包括桩基础)均属于浅基础类型,分回填土和原状土两大类。分别按土重法和剪切法计算。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在受力上与其它建筑物基础有所不同,主要是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除了受下压力作用外,还要受大小基本相等的上拔力作用,同时还有水平力作用。而一般的建筑物结构的自重大,基础只受下压力,不出现上拔力。因此在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时都要既能满足上拔力又能满足下压力的要求。既要利用土的地耐力承受压力,又要利用土的重力抵抗拔力。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础在全路径内分散,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基力学性质差异性极大,交通运输条件也是千差万别。在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时,要结合塔位地质情况、基础荷载特性、地基承载能力、基础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比较基础的技术经济性、环境保护和施工条件。

3、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相关问题

同塔多回路是提高线路走廊输送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主要适用于线路通道紧张时不同送电方向或者不同电压等级局部采用同一通道的情况。同塔多回路由于采用同塔并架,一旦出现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的重要性,必须在工程设计的可靠性上重新考虑,适当提高设计标准。我国现行的设计标准经过多年的运用,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 同时也暴露了一些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可针对这些运行经验, 在同塔多回路设计中有区别地提高或保持相应设计标准,使设计更合理、更科学。其设计原则:

(1)导地线和金具安全系数

导地线安全系数不仅影响线体的运行安全,而且关系到耐张杆塔的荷载大小。对于同塔多回线路。由于荷载巨大,所以导地线的安全系数选取应更为合理,做到既能满足线路的安全运行,又能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2)绝缘配置

线路的绝缘配合就是解决杆塔上和档距中各种可能的放电途径, 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考虑到多回线路的重要性和停电检修的困难,尽量减少维护工作量,延长绝缘子清扫周期,同塔多回路的泄漏比距可考虑提高一级进行设计。现行规程规定的相对地间隙和相间间隙是在理论研究和真型试验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的运行经验所修订,同塔多回路可参照执行。同塔多回路通常应用在通道紧张地区,悬垂串推荐采用V 型串布置。这样既可有效节约线路走廊。避免铁塔大风闪络现象,而且在相同绝缘子片数时V 型串工频耐污电压将比I 串提高20%以上。

(3)防雷特性

根据送电线路设计手册推荐,线路遭受雷击的次数为:N=rhT,h=hg-2f/3,式中,r为地面落雷密度;h为避雷线平均高度;T为年雷暴日数;hg为避雷线悬挂点高度,f为避雷线弧垂。公式表明,线路遭受雷击次数随着地线的平均高度增高而增多,例如500kV同塔四回路(导线双回垂直布置)导线的平均高度比双回路增加约30m,比单回路增加约50m,因而雷击次数为双回路的1.6~2.0倍,为单回路的3.1~3.5倍:其次是绕击,当地线保护角相同时,塔高增加20m,绕击率增大l倍;至于反击,同塔多回路塔高增加,铁塔的波阻和电感随之增大,雷击塔顶时,沿铁塔传播至接地装置所引起的反射波返回塔顶或上横担所需时间相对延长,电位升高值较大,因此反击引起的绝缘闪络跳闸率比单、双回路高。针对以上分析,提高同塔多回路的耐雷水平的主要方式有:

A、塔头布置时尽可能减少横担层数,降低塔高,减少雷击次数;

B、减小地线保护角,降低绕击率;

C、采取悬挂耦合地线、加装消雷器、降地接地电阻等综合防雷措施;

D、改变导线相序排列方式,避免同层横担出现同名相导线;

(4)铁塔和基础

同塔多回路由于铁塔的外部荷载及塔身风压与单回线路相比,将成倍增加,铁塔的自重、基础作用力均将大幅度增加。为保证可靠性要求,多回路铁塔和基础设计可参照大跨越工程的重要工程乘重要系数的做法,对多回路结构设计的安全系数适当加强。对500kV或220kV大截面导线的同塔多回路,为降低材料的体形系数和塔身风压,可考虑采用钢管桁架结构,对跨越塔等特殊型式也可采用高强度钢材。由于多回路塔的导地线很多,因此设计中可能很多结构材料受安装工况控制,在设计中如适当限制施工作业工序,采用合理的施工手段,甚至加大施工临时拉线的平衡张力,则可以有效降低塔重。同塔多回路的铁塔和基础设计还应该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塔型选择时,尽量采用结构传递清晰、简单的型式,以防止计算误差;基础选择则应该选择同类地区运行经验丰富及可靠性高的型式,在地质条件差的地区应优先采用灌注桩基础。

(5) 同塔多回路的电磁环境

同塔多回路由于通常深入到人口密集地区,线路附近的房屋、通信等设施众多,因此要着重研究多回路的电磁环境影响,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干扰和危险影响;对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干扰影响;可听噪声的影响;高压静电场的环境影响;接地装置的地电位升高影响。近年来由于光缆通信的发展,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已经逐步降低,并且采用良导体地线或加装耦合线的措施,通常能使沿线的通信线路的危险影响水平满足要求。

结论

篇5

医药数理统计方法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数学基础课中应用性最强的课程,是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等课程的前期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药学科研的必备知识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推断能力,使其掌握药学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具备较高的药学科研设计、统计思维,为阅读专业文献,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统计学基础。笔者任教的药学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医药数理统计方法》[1],教学时间为36学时。要使学生以较短的学时掌握实用的统计方法,并能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正确应用,笔者尤感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讲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下面就如何学习《医药数理统计方法》来浅谈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1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

1.1概率论部分

教材中概率论偏重于理论基础,理论性较强。但概率论部分作为数理统计入门阶段,更应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便于后期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减弱概率论部分的理论性和难度,多结合专业知识和用简洁易懂的阐释来介绍概率论部分的内容。

1.2数理统计部分

数理统计偏重于应用,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到突出实用性。注重假设检验部分的讲解,注意阐述数理统计方法的思想、应用的背景及应用中所需的条件,重点讲解假设检验应该如何选取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如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解释[2];在区间估计中置信区间的讲解中结合在生产中片重差异或含量质量时正常值的范围,以确定药品是否合格等;在方差分析部分结合药理学中如何进行药效学实验分组结果的分析与多重比较的应用等;在一元线性回归部分结合药品质量分析时如何建立标准工作曲线的应用等。

1.3定理公式部分

教材中定理、公式、法则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在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中更应结合专业知识,加深理解与应用。一般不要求对公式等进行推导,也不要求记忆。课后做适量的作业加深定理公式的应用与理解。但样本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的公式要求掌握,这些不仅是后续课程的基础,更在药品质量分析中如重现性、回收率等实验中有着广泛应用。

2以试验设计为导向讲述统计应用

在药学专业中,特别是制剂工艺研究中,有多种比较性试验设计方法,每种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较常用的有两组比较试验设计、多组比较试验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等[3]。在讲完教材内容后,再以试验设计为导向梳理阐释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知识的具体应用。

两组比较试验设计用于不同处理间指标差异的比较,常采用t检验分析方法,分为配对比较和两组比较。配对比较常用于用药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异情况等,两组比较一般用于两种技术或工艺对指标差异的比较。多组比较试验设计用于多组试验处理结果的比较,常采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如研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某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等。正交试验设计与均匀试验设计均是适合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设计,在制药工艺研究中应用更为广泛,前者是基于方差分析模型,后者是基于回归分析模型。这两部分教学中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应用重点讲述如何选因素水平,如何利用相应的表来安排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相关软件如正交设计助手的应用等。

3重视现代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中,应对部分内容尝试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学习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是时代的要求,本课程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教学重点讲解数理统计的概念、思考方法、形成及应用背景等,引导学生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去思维,理解数理统计,而不是大量的计算。因此,结合实际,利用计算机讲述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等。

4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夯实基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要通晓在药学科研工作中数理统计应用方面的知识,结合教材便于更好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到统计知识并能在专业领域正确应用。因此,教师须不断研究、探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环境艺术对公众具有影响和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环境价值、环境形成等方面。环境体现了时代的风貌,也能够突显出某一时期的科技水平。同纯艺术教育相比,环境艺术教育对人们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发展迅速,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环境设计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因此,如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水平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职业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是工作人员在某一工作领域所具备的思维、素质、知识、应变以及创新能力等,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来讲,职业能力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为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1]。其中专业基础能力包括以下内容: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环境这一主体,因此环境质量对人类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展开环境艺术设计时,设计人员首先应对“环境”产生深刻的认知,明确环境设计中艺术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实物写生、色彩、手绘表达物体结构等基本技能,在图纸设计中可以通过手工的方式绘制方案,同时可以应用敏锐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来分析和再造物体空间造型接班形式与要素;另外,还应能够对各种设计软件进行灵活的应用,包括Lightscape、Photoshop、3DMAX和CAD等,从而将自己对环境的理解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想在实际展开设计的过程中对装饰材料进行灵活、合理的应用,还必须对装饰材料的工艺、性能、种类以及用途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室内设计的技术方法、构思途径、不同设计方案表现技巧等产生充分的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可以对装饰设计工程进行全面分析,还能够对组织施工进行有效指导;可以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科学的计算工程量、植物材料价格等;对园林中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绿化功能进行全面把握[2]。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还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另外,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在展开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能够与规划、设备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等各个部门进行全面沟通,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合作意识等都是至关重要的[3]。

(二)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以高校为平台和媒介,因此新时期,高校在实际展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合理的进行课程设计,树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4]。例如,在透视基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目标以透视规律教学为主,新时期,在全面生学生职业能力的背景下,应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和物体透视作为室内陈设、建筑物构建的规律讲解的重点,确保学生通过透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再如,在素描课程教学中,不仅应引导学生进行石膏、人物头像和静物的勾画,还应确保学生通过学生掌握良好的形体速写能力;而在写生课教学中,应以城市建筑群、居民建筑以及集贸市场等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速写和淡彩的练习,在实际展开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通过合理安排各门学科的开课顺序、开课时间,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点

(一)利用多媒体展开加强实践教学

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新时期要想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施实践教学至关重要,从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5]。在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从市场需求入手,在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确保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大量知识,同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得到培养。例如,在“现代环境艺术内容”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某博物馆建筑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该博物馆三面为湖,建筑外形呈贝壳状,同蔚蓝色的湖水之间呈现出了较强的和谐性。结合这一实际,学生会意识到现代环境艺术中建筑与周边环境环境之间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综合考虑植被、水系、地貌以及地形等多种元素,确保所构建的建筑能够同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信息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利用网络,将显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环境艺术呈现在学生面前,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以教师为课堂主体,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6]。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绿色设计、节能设计、环境设计以及科技等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流水别墅内景与香港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大厅内景进行对比,通过构建模拟图形,引导学生分别从功能设计、基本规划以及艺术装饰等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对个性化空间构造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环境艺术教学能够更加有效的突显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各种社会职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更有助于开展综合型艺术设计教育,对于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以创新为灵魂,学生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精神,能够从新空间、新设计理念、新造型符号以及全新的生活环境等角度出发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现代设计思维方法、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设计形式表达等都是现代设计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教学领域中,应给予理论原理教学以及技术原理教学以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为学生进行建设与管理的学习提供便利与保障[7]。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吸收多元的地域文化,还可以开拓自身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学术能力和良好的理性思维。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实施保障

(一)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艺术属于交叉学科,设计到室内装潢、园林以及建筑学等多学科内容,同时还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卫生保健学等知识,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质量,要求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及模式,并对国内外先进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理念进行分析,为自主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教师的商业意识和实践经历

现阶段,我国多数环境艺术设计教师都是毕业大学生或研究生,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在实际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关注专业知识教学,海岸应从学生未来就业以及设计趋势等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自我的知识含量,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展开教学设计与规划,才能够提升环境艺术教学设计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人类文明进入到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极大的转变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应当顺应时展潮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与实践,从根本上实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珏.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寻与创新实践———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改革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09):164-166.

[2]张志颖.艺术管理对环境艺术设计过程的影响———从环艺作品的艺术性与适用性浅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57-160.

[3]张超,倪蕾,吴海燕,夏建红,江星,张榕泉.以实践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之改革———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31-35.

[4]朱晓光.浅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创新———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理论),2017,(15):87-88.

篇7

艺术设计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水平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景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设计师的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意味着设计师在创新过程中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

1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1铺地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汁表现突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我们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去研究如何发挥铺装对景观空间构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档次,以为这样就好,其实不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很深。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如在一些健身场所可以选用一些鹅卵石铺地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盲道与正常人的铺装也应加以区分,从而方便盲人行走,这在东营市的城市道路规划中已经得以体现。

1.2墙体

过去,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人民的亲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现代的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的发展,墙体己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1.3小品

园林小品的种类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坐人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4景观构筑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在,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

2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2.1园林植物:植物造景可谓艺术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义为“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区别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对植物能否达到预期的体量、季节变化、生态速度要深入细致考虑,同时结合植物栽植地、小气候、干扰等多因素的考虑。在成活率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艺术原理,形成疏林与密林、天际线与林缘线优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观的园林植物景观,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时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2水体:水体有动水和静水之分。动水包括喷泉、瀑布、溪涧等,静水包括潭、湖等。喷泉在景观的中可谓普遍与流行。喷泉可利用光、声、形、色等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艺术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气息。尽管如此,人工的痕迹始终不可避免地展现出来。如果能将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那一定会早现另一种境界。

2.3其它: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

它们是大自然所赐予人类的宝物,人类在创造自然中充分利用这些要素,产生了许多大地景观艺术,如荷兰WEST8的鹿特丹的围堰。

现代景观要素的细部设汁很重要,一个景观的好坏不仅要看结构,也要看细部,从台阶的尺寸,雨水口的处理,到铺装图案建筑的立面种植方式都很关键,要反复推敲。道理很简单,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既然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抓紧时间,相信我国的景观设计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篇8

按制冷源分类,专用冷藏车可分为机械制冷(制冷机组)冷藏车和冷板制冷(液氮、干冰)冷藏车。目前,医药公司主要配备机械制冷冷藏车。冷藏车还需要配备带全球定位功能的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实时上传温、湿度数据到医药公司,实现冷链的全程监控。按有关规定,医药公司向医疗机构发送冷藏类药品时应由专用冷藏车运送。

1.2冷库

按建筑类型不同分类,冷库可分为土建冷库和组合冷库。土建冷库热惰性较大,库温稳定,适宜大批量、整件包装冷藏药品的存贮。组合冷库采用成套预制的保温彩钢板装配而成,施工、安装周期短,库容多在100m3以下。目前,医院大多使用组合冷库。由于组合冷库是由制冷公司按医院要求组装完成的,医院对冷库的工程技术了解程度、前期应对措施、后续维护管理及质量跟踪等工作力度,会直接影响冷库的质量。

1.3药品冷藏柜

按用途分类,冷藏柜可分为家用、商用和医用。家用冷藏柜通常采用直冷式制冷,箱体温度均匀性差,容易过冷结冰等,不宜用于药品贮存。商用冷藏柜通常采用风冷式制冷方式,虽然箱体温度均匀性较好,但无报警功能和控温精度,主要零部件质量差于医用冷藏柜,不宜作为贵重冷藏类药品的贮存。专用药品冷藏柜属于医用,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要求,相对成本也最高,适宜小批量药品贮存。

1.4冷链贮运箱

主要有冰源冷藏箱(即蓄冷保温箱)、有源冷藏箱、防冻保温箱和泡沫箱4类,用于途中零星药品的转运。

1.5特殊贮存温度设备

低温冷冻箱、超低温冰箱等,用于贮存有冷冻要求的生物制品类药品。

1.6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可分为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射频标签(RFID)和变色标签(VVM)等,通常所说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是指由自动记录仪和配套设施、监控软件所组成的完整系统。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可用于冷库、专用冷藏车的实时温湿度显示和记录,部分型号还可与短信报警器、全球定位系统联用,通过互联网与公司或药监部门监管系统联网,实时上传冷库、专用冷藏车的温湿度情况。射频标签为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动式有源标签,温度传感器负责环境温度的测量,传感器把测量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标签的天线发送出去,由读写器接收。射频标签常用于冷链贮运箱内的温度记录,收、发货双方均需配置相同的专用读写器。变色标签可粘贴在冷藏药品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温度变化信息直观,但无法动态管理。

1.7冷藏药品验收工具

红外测温仪、探针测温仪可作为药品交接、验收冷藏药品时的验收工具,可快速测定冷藏药品包装内的实时温度。

2各类药品冷藏设备技术特点

2.1药品冷藏柜

专用药品冷藏柜采用风冷式制冷,由蒸发器和风道循环组件完成制冷。风扇将通过蒸发器(安装在冷藏室外)冷却后的冷空气形成循环,不断循环的冷气流冷却物品。由于冷气流不断循环,箱体内温度均匀性好、降温快、无霜(自动除霜),适宜门诊、病区药房少批量贮存药品。此外,药品冷藏柜还具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包括高低温报警、断电报警、开门报警、传感器故障报警等。商用或家用冷藏柜常采用直冷式制冷(少数高端型号也采用风冷)。蒸发器直接紧贴冷藏室内壁,低温的内壁直接冷却空气,通过冷气的自然对流来冷却物品。直冷型耗电小、噪音低、价格低、冷藏食品保鲜(风冷易使食物风干),但也存在降温速度慢、温度均匀性较差、内壁容易结霜、需人工除霜等问题。不建议贮存贵重冷藏药品,如疫苗等生物制品。药品保存温度范围:目前,《中国药典》对“冷处”温度的规定为2~10℃,但对生物制品的贮藏温度严格要求为2~8℃。生物制品是“冷处”贮藏药品的主体,故医院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将“冷处”的温度范围调整为2~8℃,以符合生物制品对贮藏温度的要求。“冷处”温度范围调整为2~8℃后,对原来需要冷处贮藏的药品不受任何影响,简化了操作过程,便于贮藏保管。商用或家用冷藏柜由于国家标准的原因,冷藏室温度为0~10℃,箱体内容易造成冰冻,门边温度容易超标,故不宜用于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存贮。专用药品冷藏柜则以2~8℃为标准进行设计。两者技术区别:由表1可见,药品冷藏柜与商用或家用冷藏柜的技术区别,最核心的在于制冷方式、温度范围、报警功能,这3项技术特点直接影响了药品保存的质量,从而影响冷链的质量。此外,温控方式、关键部件也影响了药品冷链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2.2冷库

冷库主要由冷库保温板和制冷系统组成,从物理形态上,可把冷库看成是放大的冷藏柜。目前,主流的冷库保温板为聚氨酯夹芯双面喷塑彩钢板库板,参数为库板厚度100mm,彩钢板厚度0.6mm,库板之间用偏心挂钩连接,聚氨酯保温层发泡密度不低于40kg/m3。制冷机组可分为一体机和分体机,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一体机安装维修方便,但噪音大于分体机。在确定好库容量后,计算制冷功率时,建议至少留10%余量。冷库温度通常为2~8℃。制冷机组控制系统通常为全自动智能化控制,具有温度显示、设定、精确控温、自动除霜、超温报警等功能。双冷库:2013年版GSP关于冷库的要求主要有3点,即与其经营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冷库,经营疫苗的应当配备2个以上独立冷库;用于冷库温度自动监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的设备;冷库制冷设备的备用发电机组或双回路供电系统。由于医院是高可靠供电单位,都是双回路供电系统,而且有些医院还配备发电机组,因此冷库的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高的。温度自动监测系统市场上都有成熟商业化产品可供选购。由于冷库容量大,存贮的药品数量多、药品价值高,故冷库本身的高可靠性就特别重要。GSP对经营疫苗的企业要求配备2个以上独立冷库,是基于1个冷库出问题,另1个可以备用的考虑。所谓的冷库出问题,主要是制冷机组故障,无法制冷。制冷机组的维修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故冷库出现故障,就需要转移库内药品,这个过程耗时耗力,且影响第2个冷库的温度稳定性。单冷库双制冷机组:单个冷库配置双制冷机组基本上可解决上述问题。1个50m3冷库的成本约7万元,增加1套制冷机组约增加2万元左右。2套制冷系统轮流工作,可保证每套系统都有适当的调整周期,延长压缩机寿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套制冷系统互为备用,任意一套系统遇故障,另一套自动启动,保证冷库内药品的绝对安全。双制冷机组通常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不需人为管理。相对于药品价值,增加制冷机组所增加的费用相对有限,因此,医院设置双冷库,每个冷库配置双制冷机组是最可靠的。

2.3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从普通纸质记录和电子温度记录器,到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GSP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箱体物理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市场上主流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基本以无线方式为主。无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数据采集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冰箱内部,采集模块安装在冰箱外部,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给路由模块;每个箱体都需要1个采集模块,冷库可放置2~3个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应实时显示箱体温度,便于现场查看温度。路由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过来的信号,转发给中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离中继模块物理距离过远时才使用。中继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和路由模块发送来的信号,然后上传到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安装数据库软件用来贮存所有的数据,并供其他计算机远程访问。监测管理软件系统:安装于数据服务器或任何一台与数据服务器联网的计算机上,显示所有箱体的温湿度数据,查询相关信息,提供表格曲线等数据报表,设置超温报警,失控短信,使用权限等功能。短信电话报警模块:与数据服务器连接,安装SIM卡后,发送报警信息。其他配套设施:打印机、移动温度记录仪等。目前,绝大部分监控软件系统对温度的报警处理,仍停留在预设一个温度范围,超出该范围就报警的阶段。温度失控主要有两大原因,即使用原因和机器故障。使用原因如冷库、冷藏柜的门是否关闭,可由普通使用者如仓库保管员或调剂药师直接解决。如是机器故障导致温度失控,则医院药品管理相关医疗设备维护的专职工程师必须及时进行维护。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经常有因报警次数多导致使用者忽视报警,这是很危险的现象。因此,温度监控系统如实现分类报警功能,则可使普通使用人员和设备专职维护人员尽快处理问题。分类报警是指温度异常但冰箱工作正常,则仅向普通使用人员报警;温度异常且冰箱制冷故障,则同时向普通使用人员和专职维护人员报警。实际上,冰箱温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在此以3种温度模型分析箱体温度及冰箱工作是否正常,并实现分类报警的功能。#1冰箱:8点上班前,为-5℃,工作正常;上班后,随着工作人员的取放药品,箱体温度升高,但仍维持在设定温度±3℃内。因此,该冰箱工作正常,系统不报警。#2冰箱:8点上班前,温度已达11℃,超过设定的2~8℃的正常范围,但上班时间内,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由此推断该冰箱有制冷能力,但制冷能力已无法达到正常值。因此该冰箱工作不正常需要维修,系统向普通使用人员和专职维护人员同时报警。#3冰箱:8点上班前,温度为4℃,在正常范围内,但上班时间内,温度超过设定值,并维持在一个温度附近。通常,冰箱压缩机不会突然损坏,因此很有可能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关好冰箱门,导致温度升高。这种情况在旧冰箱中最常见,如门封条磁性减弱,导致吸力不足,故系统只向普通使用人员报警。

3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从我院冷链药品管理分析发现,仍有管理不到位因素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频繁地调剂冷藏药品,开启冷藏柜门时没有及时关闭,特别是下班时没有完全关闭,造成冷藏柜温度不达标,报警异常。防范措施:制订制度,规范操作,要求药师调剂时及时关闭冷藏柜门,下班时有专人检查所有冷藏柜门是否完全关闭,并做好值班记录,以便追查。验收入库或领药出库时,由于大批量搬运,工人担心受冻受凉提前将冷库门处于开放状态,造成冷库内环境温度不符合规定要求。防范措施:制订制度,规范进出冷库时标准操作,由保管员监督,若有违规操作,从重处罚;同时配备防寒棉大衣供工人进出冷库时穿戴。医院夜间供电不稳定,造成跳闸,相应的冷藏柜、冷库出现温度异常变化。防范措施:配备温控设备,或双机组供电,避免因供电不稳定或停电造成冷链设备温度异常。冷藏柜或冷库自身制冷机组出现故障,或监控报警设施出现故障,造成温度异常或异常报警。防范措施:医疗设备维护专职工程师应每月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维修保护,确保冷链设备正常运转。药库到各药房间的运送没使用专用的冷藏运送贮运箱。防范措施:大件冷藏药品在30min送达各药房,零星的冷藏药品必须放在专用的冷藏运送贮运箱内尽快送达,要求各药房药师接收后立即将药品转置到冷藏柜内。

篇9

Abstract: as the basis of subgrade road,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route,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vement. So, with the highway levels increase, the role of the subgrade takes seriously more and more,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 U41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交通事业也跟随在不断的进展当中,对此,在公路施工技术上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阶段,公路交通事业在快速的发展,对此,行车速度也有所提高,而路基是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对行车速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土质路基包括路堤与路堑,基本操作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但条件比较复杂,公路施工是野外操作,自然条件差,运输不便,物质设备及施工队伍的供应困难。路基施工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易遇特殊地质不易现象等。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配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建立和健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等,这是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精心施工的必由之路。

二、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1.级配砂砾垫层技术要求。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求,控制级配砂砾垫工程质量。这些技术要求包括:级配砂砾中砾石的压碎值应小于30%。砾石含量0.5―5cm的颗粒不得少于50%,最大颗粒不得大于6cm,级配砂砾中0.074ram的粉料数量不应大于7%,且塑性指数不应大于6,鉴于级配砂砾垫层的强度主要与颗粒级配和压实有关,所以对级配砂砾的级配应有所要求。

2.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工艺。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等五个工序。级配砂砾是一种松散材料,为防止遭到行车破坏,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时,要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避免因施工造成行车混乱,使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松散、平整度差和延长工期。

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根据施工方法。又可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形式。底基层可采用路拌法,上基层可采用厂拌法。水泥稳定砂砾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路面整体强度的高低和能否保证在路面设计周期内正常使用。

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有两种。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初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机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压成型洒水养生。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摊铺碾压和洒水养生等。

5.公路路基的级配砂砾垫层。路基复查,建立工程师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前,必须对已竣工的路基进行复查验收,并向路面施工单位进行组织交接手续,交接手续应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由路基、路面两个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参加,路基竣工后,由路基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路基自检报告》;材料试验,路面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关于级配砂砾的各项材料试验。砂砾颗粒筛选试验,平均每半公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段上取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满足级配砂砾的技术要求后,路段上的级配砂砾方可使用,砂砾容量试验,重型标准实验室。求得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密实度。

三、公路路基施工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1、施工测量

(1)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2)导线复测.导线复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或其它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3)中线复测.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业主。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4)校对及增设水准基点.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5)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

(6)路基放样。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极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

2、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3.1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

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①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②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③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④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土工布)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考虑到排水路径的限制,因此,设计中采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四、总结

总之,在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公路路基作为基础工程,并且在全部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于以后的路基工作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必须严格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按照公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建设具有质量优良,社会效益显著的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也是精华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摘要比论文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决定科研成果能否被学术界认可并广泛传播。大部分作者进行摘要写作时,通常都是先撰写中文摘要,然后将其翻译为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读者群不同,前者服务于国内的中文学术读者,而后者则服务于国外英文学术读者及国际检索系统的工作者。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较大,行文结构和习惯有所不同,都为摘要英译带来不小的难度。在此,笔者提出增强摘要英译的交际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与重写理论概述

1、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中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核心概念,这是他对普通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语义翻译强调忠实原文,重在翻译原文的表达形式及语义内容,在结构和字词安排上力求贴近原文;而交际翻译则强调对读者的效果,注重读者的理解与反应,使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这就要求译者重新组织语言结构,以使译文流畅、地道。纽马克还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提出文本功能分类说。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篇文体类型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对于表达功能文本,核心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译者应选择语义翻译为主的手法。对于信息功能文本,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所以译者应选用交际翻译法。对于呼唤功能文本,核心是号召读者去思考、去行动,因此应选用交际翻译法。奈达对此评述说,纽马克关注到了文本的广泛差异性,将两个方法和语篇类型相结合,更彰显其价值。

2、 重写理论

译意是翻译的核心问题,意义的转换方式则是重写。中国著名翻译家思果曾明确提出“翻译不是翻译,是重写”,并认为“翻译是翻译,不是写作”是“学翻译的人走不通的胡同”,并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这一观点。傅雷则将翻译这门学问比作蚕宝宝造丝,“这蚕要是吃了桑叶进去,尽吐些桑叶渣出来,就完蛋了。吃了桑叶,吐出来的应该是丝嘛。翻译的人应当把原文彻底弄明白了、完全消化了之后,再重新写出来。”由此看来,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上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此时译者充当的是手艺精巧的人,用不同的形式重新表达文字,为自己的艺术品重新塑形以迎合观众。在此,“重写”的内涵与“改写”不同,“改写”是指对原文内容或意思进行了更改,而“重写”是在忠实于原文意思和内容的基础上仅对原语表达形式的重新组合。

3、 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

学术论文摘要是以传播信息和知识为主的非文学作品,信息性是其一大特点。因此,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可以指导论文摘要的翻译。交际翻译强调的传递信息,“量体裁衣”,对译文读者的效果,以及表达形式上的摆脱原语结构束缚,重新组织句法等,不论从摘要写作和翻译的目的来说,还是从读者的对象来看,都符合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标准。交际理论重组语言的结构,实际上与“重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我们提出,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运用重写的方法来进行论文摘要的英译是可行的。

三、交际翻译视角下学术论文摘要英译的策略

1、词语意译, 增强跨文化意识

文史类的摘要常会涉及民族及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可谓是摘要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应具备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能简单地将词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一笔带过,让读者不明不白。一些重要文化典籍的翻译,如“山海经”,若简单音译为“Shanhai Jing”则大为失色,并不能传达出原文的形象,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其润色,译为“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或是重写解释为“a work of folk geography in ancient china”。其次译者在深刻理解两种文化间差异的基础上,可以对译语进行重新创作,目的是为了扫清读者理解上可能产生的障碍。如汉语成语“雨后春笋”,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大量产生和迅猛发展,若译为“be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由于英语文化中“bamboo”是外来词,是不可能产生相似联想的。而英国受气候影响多产蘑菇,人们对mushroom也赋予了快速蔓延的意思,因此译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更为合适。应当承认,两种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间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有时的确是困难重重,作为译者,有责任尽量使译文与原语意义对等,减少交际损失,提升交际效果,平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功底。

2、句子重组,提高可读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8-01

随着科学和网络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社会所具有的全球化、信息化特征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在主体性教育、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始的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素养主要是指关于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造力等方面的素养和修养,它不仅是语文教师自身人格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创造灵动的课堂,绝佳的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节奏的恰当把握,教学方法的自如运用,和教师的艺术素养有重要的关系。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将单项的知识灌输,被动的接受改变为师生之间灵动的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可以形成教师的教学特色。能否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上海钱梦龙老师创立的‘三主?蒺、‘四式?蒺导读法,北京宁鸿彬老师创立的‘卡片教学法?蒺,辽宁魏书生老师创立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蒺,上海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北京程翔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法,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上海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等”, 都是他们自身经验的结晶,其中艺术素养也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高超的艺术素养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都不成熟,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总是不知不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情感的传达,语文教师不仅是语文专业知识的传输者,更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者,语文课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语文。

二、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素养包括了语文教师静态的认知要素和动态的情意要素两个指向,是语文教师作为言语运用表率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技巧和涵养的表征。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知识储备、语感培育、情趣培养、思维扩展。

1.知识储备

新课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的综合性都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语文教师不仅应该不断深化自身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汲取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积淀,在知识的储备上不仅要做到“渊”,更要做到“博”,要兼收并蓄。只要教师的知识醇厚,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删减,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游刃有余加以解决。是知识的欠缺导致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甚至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2.语感培育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艺术素养,离不开高品位的语感的培育。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输者转变为新课堂的主动构建者。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科书、报刊、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等等,关键在于教师要用自己细微的观察、敏锐的眼光去筛选、整合,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高品位的语感能力。

3.情趣培养

朱自清认为“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 这里的欣赏即内心深处的一种热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趣。所谓语文情趣,“就是对语文的一种热爱和喜欢,出于这种热爱和喜欢,他(她)会‘全神贯注?蒺于语文的学习中,把时间、精力尽可能地集中、专注于投入到阅读、写作中去,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蒺。” 语文所具有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从事这一职业必须要热爱这一职业。情趣是内心情感的不经意流露,它显示了一个老师的美学趣味、艺术素养等内在的修养和品位。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的语文情趣,方能创造诗意的课堂。

4.思维扩展

“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 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开放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感性的知觉,也需要灵动的思维。思维是语言的来源,思维对于言语的理解来说更深刻,尤其是在语感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语文课堂才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只有与教学素养密切地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艺术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1.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了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追求、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同时要学会倾听学生,学生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他们的经验、知识、兴趣等对于教师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忽视对学生的研究和倾听,将使课堂失去灵动的氛围,失去应有的艺术性。在研究和倾听的基础上,要建构与学生良性的、合理的互动,在这种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享知识、意义等,获得共同的进步和提升。

2.驾驭课堂的能力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把握。要用心去体味教材,真正领悟教材的特点,用自己的思维、想象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精神世界,使静态的教材经教师的解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使教师真正的成为作品精神的舞者,使课堂的氛围惟妙惟肖,学生在乐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升华和知识的提升。

3.教学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要有开放性,教师不应用固定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思考。提高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如果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教学,而不进行反思,从反思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艺术素养,就必须从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地提升自我,才有可能构建灵动的课堂,使语文的艺术真正地变成艺术的语文。

参考文献:

王迎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C].南京:扬州大学,2006.

许丁玲.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养的新建构[C].浙江师范大学,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