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03:28: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健康教育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妊娠生理
1.1 与卵子 男女双方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必须正常,分别能产生正常的性细胞――、卵子。一般来说,男性的两侧每天至少能产生3亿多个,它们形如蝌蚪,体积极小,肉眼无法看见。卵子在女性的卵巢内发育成熟,从青春期开始,每个月可有1个卵子排出,排出时间大约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 d左右。
1.2 受精卵的形成过程 男女为和卵子结合创造机会,男子一次射出的约3~5 ml,内含有数量为2~6亿个,但真正与卵子结合的只有1个,这是因为进入女性阴道后,靠着其自身尾部的摆动和女性生殖道肌肉的收缩,以2~3 mm/min的速度前进,通过阴道宫颈口子宫腔输卵管与卵子会合。在此过程中,要通过阴道内的酸性环境和子宫腔内的碱性环境,即获能过程,那些行动慢、质量差的不断被淘汰,能到达输卵管的大约1 000个,但最后的胜利者只有1个。卵子从卵巢排出后,很快被附近的输卵管伞部抓住,运到输卵管,并向子宫方向移动。当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后,的头部迅速进入卵子内,即结合为受精卵,然后开始分裂,并逐渐向子宫内移动,约4~5 d到达子宫腔里“安营扎寨”,逐渐发育为胎儿。
2 如何才能做到优生
2.1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遗传咨询 这是优生的第一步,是保证后代健康的起点和基础。通过检查确切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有无遗传性疾病,是否影响结婚和生育,对下一代的健康有无影响等。
2.1.1 不宜结婚人群 具有严重的遗传病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先天畸形、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重度智力低下、严重的重要器官疾病(如心肝肾功能衰竭)者不应该结婚,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依靠别人照顾,而且有相当大的可能要影响到下一代,结婚之后不但不能给家庭带来幸福与快乐,反而造成家庭的不和与悲伤,增加社会负担。因此从优生的角度来说这类人群不应该结婚。患有无法矫治的生殖器官畸形者(先天性无、先天性无睾症、先天性阴道闭锁)也不应该结婚;近亲(直系、旁系三代)不能结婚。
2.1.2 可结婚但不宜生育疾病 在男女双方的近亲中都患有同一类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聋哑、全身性白化病、精神分裂症等,男女双方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因为男女双方有可能是同一类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双方结婚所生下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的人大得多,婚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2.1.3 乙型肝炎及HBsAg(+)者预防传播疾病 乙型肝炎在传染病中最为常见,其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染,其次为密切接触(包括性生活)、母婴传播,因此,若男女一方为HBSAg(+),另一方是阴性,就很容易被传染,阴性的一方必须在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并按免疫程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才可结婚,如果女方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受孕前应找医生咨询。
2.1.4 有以下情况者应暂缓生育 女方有心、肝、肾、肺等慢性病,而且功能不正常时不宜受孕 ;一方患有急性传染病(如急性病毒性感染: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脑炎等)易致胎儿畸形,应在治愈后方可受孕;梅毒、淋病等性病未治愈时应暂缓受孕,积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待治愈后再考虑受孕;女方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不宜受孕,受孕前找妇产科医生咨询,确认所服药物对胚胎无害才能受孕,或者停药一段时间后再受孕。
2.1.5 必要的优生遗传咨询 以往有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等不良生育史者;本人或近亲中有遗传病的或与患有遗传病的病人结婚者;生过畸形儿或痴呆儿者;本人及子女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应询问是否为遗传病,在排除遗传病后受孕。妇女怀孕后患过病毒性疾病,服过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接触过放射线或有害物质的;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以上均为妊娠高危人群,怀孕前进行详细的优生遗传咨询,妊娠期间参加系统的保健。
2.2 选择最佳受孕时机
2.2.1 最佳生育年龄 男女双方年龄过小、过大都不利于优生,一般女性宜在25~29岁,男性宜在26~35岁,避免高龄孕,因为高龄产妇(≥35岁)常有很多不利情况出现:①早产率高;②胎儿死产率高;③新生儿夭折率高;④胎儿先天性异常的发生率高。而且孕期容易并发各种疾病,因此应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受孕。
2.2.2 受孕时机 避免春天受孕,春天是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季节,孕妇受感染机会较多,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宜选择在6~8月受孕,次年3~5月分娩,气候环境适宜,又能避免早期春季流行性病毒感染,而且小生命出生后正值夏季,方便护理,容易带养。
生育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家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更不能因季节因素选择人工流产。
2.3 计划妊娠,避免仓促怀孕 新婚夫妇在新婚期应有切实的避孕措施,权衡各方面条件之后定出生育计划,否则小生命会不合时宜地到来,不利于优生。新婚阶段为了筹备婚事和应酬,男女双方都很操劳,过度的劳累影响卵子、的质量,另外,在怀孕之初也许在无意之中服用各种药物或喝酒等,都对胎儿的发育有影响,因此新婚阶段不提倡受孕。
2.4 夫妻保持身心健康,带病、用药不受孕 如果夫妻双方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无明显疾病,同时具有良好的心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创造一种家庭气氛,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怀孕,并贯穿妊娠的全过程,则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反,如果夫妻双方或一方身体欠健康或大量服用药物就会影响到优生,不宜受孕。
2.5 远离烟和酒,避免接触毒物 烟酒以及某些有毒物质、放射线、电滋波等都会影响、卵子的质量,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导致流产、死胎或宫内发育不良,出生后抵抗力低,易生病,智力低下,先天畸形。因此计划妊娠的夫妇应戒烟戒酒,防止接触有毒物及猫、狗等宠物。
*年*月*日,由乡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已结束。为搞好这次讲座我乡高度重视,精心准备,选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医学经验丰富的卫生院院长高发益作为讲师,针对群众健康教育特点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印制了手足口病、结核病、猪流感防治等宣传资料。
整个过程,都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讲课内容,参与讲座的同志听了精彩的演讲后,深受启发,为自己的健康行为的良好养成奠定了基础;知道了现阶段常见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预防知识,培养了群众的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参加这次活动,听讲的干部职工有37名,发宣传资料150余份,深受干部职工欢迎,使干部职工受益终身。
此次讲座,是我乡创建卫生乡镇、开展健康教育的一项实践活动,广大干部职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每个干部职工的特长,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将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把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到实际的的工作当中,积极宣传,把健康教育知识带进各村各户,为我乡的健康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笔者将2007年9月~2008年5月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城乡孕妇各100人分组进行了孕产期保健知识需求和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同时配合产科医生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年龄20~39岁,孕周8~27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9人,其中农村孕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3人;并于孕28~39周之间,跟踪对以上两组孕妇分别进行了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再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孕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和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主要保括孕早、中、晚不同阶段保健知识的需求内容,孕妇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多项选择,于孕妇第一次来院检查时发放问卷,现场答卷,并根据需求和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面对面的针对性宣教。于孕28周后,孕妇来院产查时,再发问卷,了解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者向孕妇说明调查目的,孕妇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个别文化程度很低无法填写者由调查者向其讲解问答。共向孕妇发放调查表200份,收回有效查表200份。
调查内容:孕妇对孕期自我监护、孕期营养、活动与休息;分娩期保健;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知识等的掌握、态度、信念,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情况。
结果
孕期保健知识教育需求调查:不论城乡,多数孕妇需要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孕妇比较重视胎儿发育和个体健康状况,重视新生儿的科学喂养和育儿知识,但农村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均较城镇孕妇低,且文化程度越低者,持无所谓态度者越多。
孕妇接受孕期保健健康教育效果对比调查:从表1可见,孕妇对孕期自我监护、孕产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在孕期健康施教前后有着明显的差异,城乡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认知掌握程度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孕期健康教育收效良好,对促进围产期保健及降低妊娠期并发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见表1。
讨论
本调查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幼保健知识的广泛宣传,人们特别是农村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重视正逐步增强。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降消”项目的落实,提高了母婴的健康水平。但是,由于我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欠发达,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认识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孕产妇,文化水平偏低,无法自学相关的保健知识。此外,医疗保健机构对健康教育认识和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卫生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特别是基层,教育工作甚至难以开展,使孕产期保健知识不能普及。针对上述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关键词】 儿童家长 儿童体检 健康教育 知晓度
儿童体检是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健康检查,通过这种连续的纵向观察可获得个体儿童的生长变化趋势和心理发育信息,以早期发现问题、正确指导[1]。对一些症状不明显的儿童常见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面对面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得到科学育儿知识。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明确儿童保健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规范各年龄段儿童体检内容,体检时间,并对三岁以内儿童实行了政府免费提供儿童体格检查[2]。广大儿童家长对儿童体检知识的知晓度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儿童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淇滨区钜桥镇200名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年龄22~4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0名,高中中专学历80名,初中及以下90名。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根据儿童体检方面知识、儿童体检规范、儿童喂养和科学育儿等方面设计通俗易懂的内容问卷,在儿童第一次建卡当天未进行健康教育前发放给儿童家长,当场填写即时收回,对儿童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后另发放一份相同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前后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有效率100%。
1.2.2 健康教育方式 教育形式根据家长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人而异,建卡当天由儿童保健人员与儿童家长一对一讲解,发放有关宣传单,体检室粘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利用体检日对儿童家长集中授课同时提供咨询电话以便家长随时咨询,及时并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1.2.3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儿童体检的重要性,儿童体检程序(儿童体检预约时间)儿童各阶段体格和心里发育,科学喂养及儿童营养,症状不明显儿童常见病的预防以及体检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国家对儿童保健政策等。
1.3 统计学分析 将健康教育前后收回的调查问卷整理后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通过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使家长主动学习儿童保健知识,了解儿童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儿童体检程序,建立科学育儿理念,把握发育敏感期,为儿童健康成长积极配合儿童体检。所有参加调查家长的儿童除特除情况(因突发病延迟体检)未及时体检外,均按照儿童保健预约体检时间按时参加了体检,提高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
2.2 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3 讨论
通过对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识,是家长懂得了按时参加儿童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了儿童家长对儿童体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按照预约时间按时体检。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一般疾病预防知识,提高了儿童家长科学育儿能力,达到了儿童保健目的,保证了儿童健康成长。
对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儿童保健人员的要求相应提高,只有熟练掌握儿童保健及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组织和沟通能力,才能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这会促使儿童保健工作人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交流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儿童保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儿童保健人员形象。
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不同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有明显差异。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均较高,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不愿意接受一些新知识,卫生意识淡薄,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理想。工作相对稳定,有稳定收入的家长比低收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高。因此要根据个体差异采取服务对象容易接受的方式,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宣传形式,扩大健康教育可及性,增加目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服务的利用水平[3]。尤其对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加强儿童保健有关政策的宣传,让家长了解0~3岁儿童免费体格检查内容和辅助检查的必要性,避免家长有儿童体检不免费或只是为了收费的认识,不带孩子参加体检,提高群众参与儿童体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儿童健康。
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体检的同时给家长讲解各种儿童保健知识,即增加了家长对保健人员的信任,又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儿童体检,按时完成儿童体检,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实施,护理工作的范畴也在扩大,维持人类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护理工作从面向疾病扩展到面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健康观念,使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人们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不仅希望有病能得到及时良好的治疗,而且希望不得病,终身健康,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我院从开展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以来收益匪浅。我们认识到,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挖掘护士潜能,展现护士才干,体现护理价值的重要手段。现根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谈几点体会。
1 必须树立现代健康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
1.1 现代健康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概念的界定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现代健康观念。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们希望掌握更多的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这一健康观念使护理工作者对人的理解.对健康概念的理解,有了认识上的飞跃,只有树立完整的健康观念,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
1.2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 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按护理程序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护理模式,这是社会发展向医疗服务提出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1.3 转变观念是保证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整体护理观念,确立了护理工作者要主动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确立护士必须承担多角色功能。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灌输而是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手段。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树立全新的健康观和整体护理观,才能为病人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
2 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学会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也是获得健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2.1 交谈是沟通的主要方式 交谈中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要注意语气,要善于总结哪一种语调易于让患者接受,易于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2.2 具有易被接受的亲切感 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以良好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等,表现出较高的文化道德修养,给病人以可信、可亲的感觉,用娴熟的专业技术及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让病人有亲切感,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为实现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其自愿接受并配合健康教育。
3 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1 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理论的知识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人文理论如心理学、教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实施健康教育。
3.2 加强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 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是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人际传播健康教育处方,行为干预,制定和使用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等基本技能,遵循评估-诊断-计划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的教育程序,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水平。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05-02
1.未婚人流患者逐年增加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社会对婚前的看法有所转变,比以前更加宽容,再加上别有用心的商家的推波助澜,婚前开始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年轻人以为无痛人流不仅耗时短,而且没有痛苦,因而不愿意或者不积极采取相关避孕措施,如此一来,造成未婚先孕的情形更加司空见惯[1]。
未婚人流是个人行为,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目前已经演变成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具体而言,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性知识的缺乏。在国内教育环境中,智育教育是重点,很少有人关注生殖健康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要;2)家庭因素。父母本身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因而很难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3)社会因素。黄色刊物、不良网站以及等方面的负面刺激使得未婚人流问题更加严峻。
2.未婚人流的危害
由于相关医学知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人流的危害,再加上受不良广告或宣传的影响,没有规范就诊,因而有可能发生人流并发症。常见的术中并发症有吸宫不全、漏吸以及子宫穿孔等,尤其是大月份的引产危害更甚,可能出现羊水栓塞以及宫颈裂伤等问题。另外,术后近期并发症也较为常见,如人流不彻底、流血时间超过正常标准以及发生子宫内膜炎等炎症。
据相关文献报道,未婚人流女性受到的身心伤害往往远远大于已婚人流女性。另外,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流危害性名列前茅[2]。由上述分析可知,人流危害巨大,控制并降低人流发生率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
3.健康教育
若想有效降低人流发生率,则有必要重视并做好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做好避孕知识的最大化普及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让广大女性深刻认识到人流的巨大危害。
3.1健康教育的内容
3.1.1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性知识教育
落实该部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女性性心理健康教育;2)女性性生理健康教育;3)女性卫生知识健康教育;4)女性性道德教育等。通过上述教育让广大女性意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要让她们深刻了解未婚人流将会给青春期女性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要求她们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的追悔莫及。
3.1.2对于女性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教育
首先,应以患者为教育对象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帮助她们树立预防感染的意识,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预防有较大几率发生的以继发输卵管梗阻为代表的一系列并发症,指导并帮助患者科学规划个人饮食,重视并做好所需营养的及时和适量补充,帮助她们树立正确性生活的意识;其次,应指导患者学会科学避孕,除了掌握科学避孕的方法之外,还应帮助她们树立良好的避孕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3]。
3.2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实施
3.2.1从学校做起
学校应积极担负起相关教育职能,以生理卫生课以及心理教育课为根据地,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设置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如性心理教育、性生理教育、生殖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以及自我保护教育等[4]。借助上述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对早恋以及人流等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严于律己,保护自己和他人,坚持婚前安全。
3.2.2增强对未婚人流危害以及避孕知识的教育
长期以来,避孕知识教育工作主要以已婚夫妇为目标对象,忽视了对未婚人士的关注,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无必要开展全面的避孕知识教育仍旧是一个较为敏感且争议颇大的话题。现阶段,青少年由于避孕知识不足或者未能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而导致未婚人流趋势不断加重。为实现对青少年未婚先孕以及性疾病感染的有效控制,对该群体予以系统的避孕知识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母亲有责任和义务告之女儿未婚人流的危害以及相关避孕知识。学校以及社区应借助一系列现代化途径和渠道(如网络等)向青少年提供必要的避孕知识[5],尤其是的正确使用,从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降低未婚人流的发生率。
3.2.3开展社会的综合治理
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妇联以及学校等应齐心协力,严厉打击以传播文化制品为代表的相关社会犯罪活动,重视并做好对性病以及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积极开展和落实性观念以及性道德教育工作,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加大对性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懂得自尊、自爱以及自强,最终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理想社会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的积极落实,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未婚人流的危害,从而自觉自发地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此一来,便可实现对未婚人流以及已婚人流的发生率的有效控制和降低,这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温且木・阿布都拉. 无痛人流术后闭经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44.
[2]李雯,杨秋生,查文婷. 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10,07:1278-1280.
初产妇由于缺乏生育经验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这些均可能对新生儿的成长产生影响。临床研究指出[1],孕晚期加强初产妇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纠正错误的认知,提高孕产妇的自我管理及对新生儿的自我护理能力[2]。本组研究中,通过给予初产妇加强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其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能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湖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175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8±8.9)岁;产妇文化程度中,大学及以上学历45例,大专67例,中专及高中47例,初中及以下16例。其中农民5例,工人81例,个体工商业人员57例,干部技术人员32例。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28例,2000~3000元64例,3000~5000元72例,5000元以上11例。
1.2方法
对全部孕妇在孕第35周及36周的周末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相关培训,培训参与人员包括产妇、新生儿父亲、新生儿家庭照护者等,每次培训1~2h,培训形式采用集中讲座、小组讨论、示范演练等形式。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概况,新生儿基础护理及保健,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对策,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操练。培训人员由富有经验的护士进行,在培训中,注意观察孕妇的理解能力,结合其教育水平等情况,给予采用不同的语言描述,注意给予示范操作及图片讲解,加深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采用小组讨论及演练提高产妇的应用能力;每次培训后给予相关问题解答,设立形式多样的咨询方式,如官方QQ群、微信群、微信平台、咨询室、咨询热线等,加强对产妇疑问的解答,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针对产妇的家庭情况,给予一定的建议与意见。培训结束后向参加培训者分发健康知识手册、光盘等,指导产妇进行自我学习,促进知识的掌握。
1.3判定标准
[3]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在产妇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新生儿生理特点,新生儿基础护理,新生儿常见问题分析,母乳喂养的方法,疫苗接种方法等,每项内容20分,满分100分,对比观察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
1.4统计学方法[4]
应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前发放调查问卷175份,收回175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71.4%,培训后向产妇发放调查问卷175份,收回175份,有效问卷167例,有效率为95.4%。通过对调查问卷回答情况分析,本组在进行为期2周,共计4时的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后,产妇相关知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婴儿时期是婴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最易出现各种疾病的时期[5],婴儿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婴儿的健康成长,多取决于婴儿母亲及其对婴儿的喂养、护理的认知、态度及行为[6-7]。初产妇由于生育及新生儿相关知识,这对新生儿的生长与发育极为不利。在一组调查中指出[8-9],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缺乏包括以下几点:
(1)多数产妇不清楚新生儿特殊生理知识,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出生后体质量变化;
(2)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多来自父母或网络等途径,没有科学而系统的学习;
(3)产妇对母乳喂养方法仅限于理论知识,甚至有的产妇不认可母乳喂养;而调查指出[10],多数产妇对新生儿出生的护理知识都存在较大的兴趣,只是苦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尤其是近几年育龄女性中,独生女占据绝大多数,其缺乏新生儿家庭护理氛围,自理能力差,对健康教育的渴求更强烈。本研究中,对175例初产妇于孕中晚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概况、新生儿基础护理及保健、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对策、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操练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经培训后,产妇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培训前,且护理知识的掌握已不再局限于理论上,更提高了产妇的自作能力,明显提高了认知分析能力。总之,通过给予初产妇系统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相关认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这对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解思琦.初产妇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临床实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3(2):150.
[2]辛燕.开展家长育婴指导对提高新生儿早期教育普及率的作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6):416-417.
[3]李云波,杨彦香.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860-1861.
[4]吴雨桐.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4):2374-2375.
[5]王转琴.新生儿游泳和抚触对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28):60-61.
[6]黄秀永,陆柳雪,陆青梅,等.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影响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2):258-259.
[7]招凤彩.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智力发育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97-98.
[8]陆柳雪,陆小妮,陈立新,等.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农村初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1824-1826.
【关键词】 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影响。
正常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正常小儿10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独站,13~15个月会独走,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2岁左右步态稳。但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有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育儿技能、生活习性、出生季节、是否接受儿童保健指导等都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过多、过紧,运动功能发育可能较其他季节出生的小孩延迟。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获得有效的支持,促使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1]。我们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册管理的县城社区内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
1.2 分组 : 将研究对象分4个目标人群,分别是:新生儿期组、婴儿期组(28d~未满1周岁)、幼儿期组(1岁―未满3周岁)、学龄前期组(3周岁~入小学前的集体儿童)。
1.3 方法和内容
1.3.1 创建健康教育小组 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小组,负责不同时期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长是健康教育的总负责人,为每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评价和分析;儿童保健护士负责上门家庭健康教育;儿保医师负责托幼园所的健康督导和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为健康讲座的主讲专家。
1.3.2 工作方式和内容 (1)新生儿期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传播为重点,采用入户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专职儿童保健护士负责3次上门访视工作。访视中对新生儿要进行“问”:喂养、睡眠、预防接种和大小便的情况;“查”:全面的体格检查,称体重,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特别注意口腔、脐部有无病变、黄疸出现与变化情况,以及母亲的生理、心理康复情况,并进行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步评估;“指导”:发现新生儿有疾病,及时转到儿科治疗,把生长发育状况不良者列入高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管理,指导母亲饮食、休息、清洁卫生及产后运动,亲自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哺方式和次数,同时给予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2)婴儿期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为主,采用个别面授和家长班大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该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热量和营养的需要量高,但婴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营养失衡和喂养问题。所以,健康教育以儿童营养与喂养为重点,由儿保医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进行门诊观察和检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指导家长学会合理的膳食原则,使婴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由于喂养不当而造成的各种营养性疾病。定期召开家长学习班,以交流经验的大课堂形式使家长提高认识,掌握育儿知识,增强育儿技能。(3)幼儿期组:此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为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增强,但注意力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戏互动的教育方式,以发展感知觉、运动、语言能力为早期教育的重点。通过每月1次行为发育评估检查,了解儿童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体检时发放儿童发育进程表(如8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岁3个月独自走稳、1岁半学习自己用勺子等),让家长们清楚知道此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教会家长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的技巧。每半年举办1次相应年龄段的育儿讲座或小比赛(如家庭接力跑、小诗歌表演等),让专家、家长和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个轻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融教育于游戏中。(4)学龄前期组:此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稳步增长,神经精神发育迅速,智力日趋完善,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为指导的教育方式,重点是防止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发生。每季度由专职儿童保健医生到托幼园所进行健康状况的督导,通过游戏、讲小故事、树榜样等形式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正确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对保健员和教师,采用上课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各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对厨房人员、清洁人员用示范方式教会消毒剂的各种调配方法、紫外线灯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家长采用大讲座、发放宣传册、橱窗画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
1.4 效果评价: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行为反映。通过观察儿童日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问卷调查。对家长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为育儿知识、儿童行为发育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等[2]。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分的方式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结果
4个组别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有所差异。其中,新生儿组的差异最为显著,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这时期的家长初为人父母,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相对缺乏,对育儿知识最为渴求,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学龄前期组干预前后知晓率提高最小,反映了这时期无论是儿童或家长,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幼儿园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识,同时也反映出这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质量有待提高。
3 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内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历程中有具体指导的现实意义[3]。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要针对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医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儿童与家长并重,认知的过程应遵循从被动―主动―自主的规律,尤其是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是被动的群体,家长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传导者。儿童的不同阶段认识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和活动特点,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形式、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实施。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层次、儿童所在托幼园所的育儿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都会有影响。医院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住的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研究范围,同时将其医院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非宫颈癌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5-50岁,平均(41.3±10.5)岁。所有对象均无子宫相关手术史,并排除妊娠及其他肿瘤患者。
1.2纳入方法①所有患者开展统一的调查问卷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过的医师指导进行。要求患者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月收入情况等等);生活方式;月经史、婚育史;个人或家庭既往病史;性生活习惯、避孕情况等。②所有患者进行标本收集,考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统一由本院妇科人员操作。行盆腔检查、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宫腔诊刮术,保证患者无其他妇科恶性肿瘤。
2结果
2.1影响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①与性生活、婚姻的关系。性生活过早、患有梅毒、淋病等性传播性疾病、与多个男子发生性关系、多次分娩且围产期保护及分娩过程不好等,宫颈癌发病率较正常妇女高。②病毒或真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③宫颈糜烂、裂全国各地与外翻。④久坐。
2.2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预防是防治发生宫颈癌最主要的手段,宫颈癌预防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为病因的预防病因的预防,另一方面为临床前预防即“三早”预防,其次女性朋友们应该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也可做到宫颈癌预防效果,及时发现宫颈癌病变的情况,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早诊、早治子宫颈癌前病变是减少子宫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锦成.北流地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862-1863.
[2]黄永风,帅茨霞,胡燕,等.宫颈癌年轻化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32(3):186-189.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786-02
Investigations on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mong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in Hubei Province/CUI Fu-jian, ZHENG Xiao-bian. School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43007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mong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in Hubei province, and to offer scientific proofs for training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Methods Two hundreds and thirty-eight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from 141 middle schools in 5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 were surveyed with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5 counties was 81.9%. TV (71.85%), newspapers and books (68.49%)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AIDS knowledge. Also,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5 counties. Conclusion Awareness of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among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of rural middle schools in five counties of Hubei Province is high in some degree, but the situation of some rural schools is not optimistic.AIDS prevention training on 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Knowledge; Health education;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Rural population
学校是开展艾滋病预防的重要场所,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在学生健康促进、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1-7]。由于城乡在经济、文化和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不均衡性,造成了农村地区艾滋病预防教育和实践情况的特殊性[8-12]。为了解湖北省5县区农村中学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情况,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是湖北省谷城、襄城、南漳、大悟、随州等5个县区的参与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培训的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包括普通教师、校医及学校管理者)。共计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为95.20%。调查样本涉及到5县区141所中学(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学校)。其中谷城48人(20.2%),襄城36人(15.1%),南漳53人(22.3%),大悟49人(20.6%),随州52人(21.8%);男性181人(76.1%),女性57人(23.9%);普通教师135人(56.7%),学校管理者103人(43.5%);年龄在23~55岁,平均年龄37.9岁。
1.2 工具 调查问卷来自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办,包含13个选择题,其中前10个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特征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后3个为多项选择题,主要反映获取相关知识或服务的途径。其中,答对前5个单选题的人数比例(即能够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被试比例)为知晓率,是全球基金项目规定的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被试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1.3 统计分析 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知晓率 调查结果表明,谷城、襄城、南漳、大悟、随州5个县区教师的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87.5%,80.6%,77.4%,69.4%和94.2%,平均知晓率为81.9%。5县区在艾滋病知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3,P0.05)。
2.2 题目正确回答率 238名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在各单选题目上回答的正确率见表1。可以看出,5个县区教师在预防艾滋病知识题目上的正确回答率都很高,但在“仅与1个忠实的、未感染HIV的发生,是否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和“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是否会有HIV”2个题目上正确回答人数的比例相对较低,正确回答率分别为90.8%和92.9%。
2.3 知识来源 所调查的样本中,有89.5%的被试表示近期(过去1个月内)曾获得艾滋病预防知识或信息,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71.85%)和报刊书籍(68.49%),其次为宣传材料(51.68%)和网络(52.52%)。
3 讨论
研究显示,5县区中学健康教育教师艾滋病知晓率总体来说比较高,与国内近5 a对中学教师的调查结果[13-19]基本一致,情况优于早些年的调查结果[20-2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对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在逐渐提高。唐跃军等[22]对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很低,只有38.48%。考虑到2项研究中关于知晓率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差异,必须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教师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仍然优于农村一般人群。魏彩玲等[23-24]的研究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个结论。出现这种现象是合理的,因为教师所接受的科学教育多于一般群体。
具体分析显示,5县区中学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87.5%,80.6%,77.4%,69.4%和94.2%,表明地区间存在不均衡现象,反映出各地中学对艾滋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不同,且开展预防艾滋病活动程度不一,某些县区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掌握仍不够全面,需要加强对一些薄弱地区农村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培训。
对各题目回答正确率进行分析发现,5县区的教师在艾滋病知识各题上的正确回答率都很高(最低为92.9%),但平均知晓率只有81.9%。被试在“仅与1个忠实的、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发生,是否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和“一个看起来健康的人是否会有艾滋病病毒”2个题目上正确回答人数的比例较低(90.8%和92.9%)。这些信息表明,5县区的教师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全面,对艾滋病的认识有待提高,而且对教师艾滋病知识的培训要有针对性。
过去1个月内,有高达89.5%的被试曾获得艾滋病预防知识或信息,这可能是5地区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电视(71.85%)和报刊书籍(68.49%)是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其次为宣传材料(51.68%)和网络(52.52%),反映了被试主要是通过一些常规的媒体或途径获得艾滋病知识和信息,而不是通过教师专业培训[25-26] 。
教师培训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知识、态度、观念和技能均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27-28]。尤其在农村这种薄弱地区,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更为严峻[29-31],农村教师的责任和任务也更为重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以及态度和行为效能的培训。
(志谢:谷城、襄城、南萍、大悟、随州5县区农村教师参与了本次调查,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李晓亮,李建华.以学校为基础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71-272.
[2] 严,黄文繁,戴传文,等.健康教育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长期效果评价.中国性科学,2008, 7(11):41-44.
[3] ADESOJI AO, BAED M. Education: an antidote for the spread of HIV/AIDS. J Assoc Nurs AIDS Care, 2005,16(2):40-48.
[4] 郑寿贵,郑海鸥,郑伟,等.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干预方法设计与应用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6,22(3):175-177.
[5] BABAEI F, KHERADMAND M, HOSSEINI SJ. Effect of school- based education program about HIV/AIDS. J Mazand Univ Med Sci, 2009,19(70):91-92.
[6] 徐哲懿.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38-539.
[7] 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5.
[8] 姚应水,文育锋,金岳龙,等.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来源途径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16-118.
[9] 吴琪俊,雷菠,马迎教.农村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16-1517.
[10]张楚南,夏庆华,胡晓云.湖北省部分城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现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0):877-880.
[11]李道苹,赵莉丽,方鹏骞.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医学与社会,2008,21(1):1-3.
[12]余冬保,韩孟杰,梁少伶,等.中国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社会经济和行为学调查.医学与社会,2004,17(1):3-6.
[13]陈晶琦,赵得才,斯颀,等.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学校卫生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05-107.
[14]刘华萍.吉安县中小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南昌高专学报,2008(6):186-187.
[15]吴磊,袁兆康,周跃平.江西省部分中学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认知现状及需求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49-550.
[16]金岳龙,施六霞,文育锋,等.安徽省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需求调查研究.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3):232-234.
[17]张媛,王束玫,于波,等.山东省部分中小学校医与保健教师艾滋病认知与态度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1):781-783.
[18]王学才,郑英杰,许爱琴,等.德清县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37-738.
[19]张美英,朱怡恒.常熟市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28-229.
[20]吕姿之,常春.中学教师艾滋病(AIDS)知识现状与健康教育问题探讨.中国学校卫生,1995,16(4):301-303.
[21]陈晶琦,孙江平,王瑜.沈阳市中学教师预防AIDS知识与态度调查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1):1035.
[22]唐跃军,孙秀成,张冬林,等.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266-268.
[23]魏彩玲.农村教师对艾滋病防治知晓度调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9):757-759.
[24]陈晶琦,赵德才.中学校医与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7,20(9):1124-1126.
[25]顾秀平,王永林,潘发明,等.某贫困地区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疾病控制,2008,12(1):30-32.
[26]崔洪文,唐建华,崔上上,等.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中国预防医学,2005,6(4):345-347.
[27]张根华,张海芸,顾建华,等.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参与式培训模式评估.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48-249.
[28]张冰,季成叶,何忠虎,等.预防艾滋病关爱HIV感染者师资培训效果评价.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03-105.
[29]焦薇,郑英杰,董晓莲,等.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定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