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0 12:01:0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艺美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艺美术

篇1

工艺美术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具有自身的美学特征,把握这些美学特征,无论是对于工艺美术创作还是对于工艺美术教学,都既具有重要的理论参照价值,又具有具体实践的参照意义。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工艺美术的创作实践与理性思考,对工艺美术作概要论述,以与工艺美术人共同关注、共同讨论、共同分享。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工艺美术又称“实用工艺”,指在造型与外观上具有明显的审美价值,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品。

工艺美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甚至成为人类发展史断代的重要标志。例如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无论是石器、陶器,还是青铜器、铁器,都属于工艺美术范畴。

我国工艺美术品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从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到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器,到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器和唐代的“唐三彩”,再到宋代的陶瓷工艺品,以及明代的木器、清代的景泰蓝,构成了中华民族精彩绝伦的工艺美术品的“百科全书”,融历史、文化、社会、科技、伦理、生活、民俗等多元知识为一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活教材”。

二、工艺美术的分类

工艺美术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除建筑以外的所有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美术品。其中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日常生活的实用美术品

日常生活的实用美术品,以实用为主,观赏为辅,即在实用的基础上兼有审美功能。例如美观的玻璃器皿、绣花枕套、美观的被面、床单、窗帘、门帘等等。

2.民间工艺美术品

民间工艺美术品,是在民间创作、流传的工艺美术品,有的实用与观赏兼顾,有的以观赏为主、实用为辅。例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柳编器件、麦杆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折纸、刺绣等等。这些工艺品使用的材料比较普通,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便宜。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艺术珍品。例如泥塑中的天津泥人张、无锡的惠人泥人、黑龙江的海伦剪纸等,都成为艺术精品和艺术名品。

3.特种工艺美术品

特种工艺美术品,指采用的原料比较珍贵,制作工艺异常精细,价格也较为昂贵的工艺美术品,主要供观赏与收藏之用。换言之,它们已不再具有实用价值,而主要是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了。例如瓷器、陶器、玉器、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根雕、发雕、微雕等等。

三、工艺美术的特征

工艺美术具有以下重要的审美特征。

1.民族性

民族性是艺术品的生命与灵魂。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品,都以民族性作为亮点与支撑。例如瓷器,英文为“china”,原意即为“瓷器”,后来成为“中国”,可见中国作为“瓷器之国”,其瓷器的审美特征以鲜明的民族性为重要内涵,无论是造型上,还是纹样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充满独特的民族性特征。

2.时代性

所有的艺术品,都是时代的重要标志,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中国的工艺美术品亦然,同样以时代性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例如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大多都是兽面纹(即“饕餮纹”),既像虎头,又像牛头,还像其他凶猛的兽类与令人恐怖的妖魔鬼怪,具有一种神秘美、狰狞美。实际上它象征着奴隶社会中奴隶主的权威,带有明显的奴隶社会的时代印记。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中已不再有“饕餮纹”,取而代之的是采桑、狞猎等纹饰,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篇2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受到了英国的影响直至持续到二十世纪初。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的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但是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具有了新大陆视野的美国艺术家也毫不犹豫地在其中添加了社会和自然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较少强调中世纪哥特风格;更讲究设计上的典雅,特别是明显的东方风格,如对日本建筑模数体系的强调。

再比如,格林兄弟设计了大量的家具,从中国明代家具中吸收了多样的参考,大部分家具都是以硬木制作的,强调木材本身的色彩和肌理,造型简朴,装饰典雅,是非常杰出的作品。

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美国工艺美术艺术家们一方面在作品中表达出了强烈的美国式的爱国热情,刻意追求一种新大陆新兴强国的自我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追寻自己独立的个人特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杨坚平在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工作遇到的难处很多:第一,本行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差,要他们来写技艺总结非常困难。如果要让行业外面的人来写难度更大,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历史技艺不熟悉,也不愿意进行田野调查。第二,投入多,得益少;时间长,回报少。难度最高的应该算是撰写吧。因为传统工艺理论的提升需要如实地反映历史,它不可能记载成相传什么年代都可以,而必须是有依据,即史实上的依据、实物上的依据。这本身就要求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查找很多书和史料。以杨坚平出版的《木头上表演的戏剧》为例,要查出一百部潮剧的历史故事,所以光查这一百部的故事就很困难了。

杨坚平提出现今一些书籍上犯错误的例子,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彩瓷》,其中把潮彩写成福建的东西。他表明这说明作者本身态度不严肃,这也是学术的问题,犯这样的错误很不应该。所以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撰著作者的态度和严肃性也很重要,不然书一出来就会引起后人的误导,本来是件好事却变成坏事了。

篇4

二、多元多层多维度: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第一,审美元素趋于多元化,开始颠覆以往某个工种或样式相对单一的评判标准。当代艺术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已渗透到艺术圈,工艺美术样式也不可避免。以往的师徒带教的教学方式中师傅似乎永远是对的,而“大美术”带来的冲击对这种恒定不变的标准提出了质疑。客观来讲,这些标准能够长久传承下来是有其原因的,但这种传承如果仅仅是把标准拷贝和复制,无疑是对历史文化的不理解,这也导致了很多传承艺术越传越没落。如果我们抱着质疑的态度,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缘由,重新找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价值,更新当下的审美元素,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精髓的保留、传承和发扬。尤其是工艺美术分类繁复,各自的评判标准相对独立,多元化的审美标准避免了由于样式跨界造成的内涵冲突。第二,审美诉求趋于多层次化,美学原理主张自然追求美好事物的体验,这种体验过程就是审美过程的一种呈现样式。工艺美术从之前的单一服务目标开始发生变化了如2.8亿港币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刘益谦拍得后存放在上海保税区,刘益谦根据这个原型,生产了一批可供商品买卖的复制品,“艺术品授权”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从审美特征来讲,它就是审美行为的进行和拓展。从深层次来分析,一个陶瓷杯从视觉的图案色彩纹理、触觉的肌理手感到所有权获得的心理满足感,以及制造复制品推广公众的文化传播促成的历史使命感,一层一层深入,且每层之间包含着逻辑关系。试想,原本工艺美术无论是官方宫廷御用还是民间使用都限制重重,封建社会的体制下,工艺美术品从颜色样式章法都有限制,审美自然无法达到如今的审美层次。第三,审美行为趋于多维度。如果你有一个2.8亿的陶瓷杯,你会使用的多还是摆放看的多。这个问题引出了一个结论:工艺技法影响实用性,工艺内涵影响审美行为。工艺美术的特征决定了工艺美术外在的形式仅仅是作品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审美个体去通过审美行为去体验的。单纯的以样式或技术本身评价工艺美术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工艺美术品种木刻雕版工艺中经书经文的题材,作为标准印刷体的经书文字为何不用机器完成雕刻?电脑控制数字化加工技术的特点就是精确高效,以往没有这个技术只能手雕,现在有了这个新的技术是否就可以取代手工呢?从技法层面看确实有其道理,但分析这门工艺的历史渊源会发现即雕刻板远不能代表这门工艺文化,文化内涵和技术工艺是一体的,无法独立拆分。“大数据”和“工业4.0”有个相通点就是对需求的精确分析和到位的解决方案,很好地把工艺美术外在形式和内涵这两个处在不同纬度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通俗地讲就是部分收藏家虽然花大价钱购买了工艺美术品,但他们根本不懂其文化内涵,片面地关注其物化形态的稀缺,其实这是对艺术品的糟蹋。但是通过“大数据”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收藏家们可以更方便的找到自己“懂”的工艺美术品种,更容易找到其价值意义。

篇5

1闽东畲族的工艺文化

1.1编织闽东畲族编织手工艺品主要有刺绣、彩带、竹编等。刺绣多装饰在衣袖、衣领、衣襟、围裙和床上用品上。除此以外,还普遍装饰在帐帘、枕套、鞋面、童帽、肚兜、烟袋等上面,畲族刺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纹精美,具有浓郁的畲族乡土生活气息。同时也大胆吸取了汉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刺绣图案纹样,创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花纹图案。刺绣图案主要有自然纹、几何纹以及图饰纹样,自然纹饰有凤凰、喜鹊、梅花、莲花、牡丹花、桃花、竹花、,飞翔的蝙蝠、花生、桂圆、石榴以及福寿双全等字样;几何纹饰有拈叶纹、锁同、万字、浮龙纹、云头、山头、云勾、大耳、柳条纹、书宝、马牙纹等;图饰纹样有角隅纹样、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等。彩带作为畲族流传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凤凰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彩带图案有文字、花草、鸟兽等,文字彩带是编织细密的文字作为装饰。相对年代较早的彩带上绣着“百年好合”“招财进宝”“三元及第”等旧式吉利字句,彩带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亦可作为腰带、背篼带、裤带等生活实用品,更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及驱邪祝福的吉祥物。无论是直露的表达还是隐喻的含义,都充分体现了畲民们热爱生活、歌颂生活的执着和热情。花纹有“水击花”“十三行”“五字带”“十二生肖”“万字花”等,也有的编织几何纹与自然花纹。由于几千年来畲族妇女的虔诚传承,这类彩带严格保留了远古时期的原始织纹风貌,保留了遥远深沉的文化内涵,成为畲族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见证。闽东畲族居住地竹林密布,有斑竹、石竹、凤尾竹、雷公竹、金竹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竹编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他们就地取材,经过选料、破竹、破篾、拉丝、编织、染色、插花、喷漆等上百道生产工序,编织出屏风、挂帘等竹编品种,主要有竹席、挂帘、斗笠、屏风、椅子等。竹席多以牡丹、芍药等花纹为主,外缘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许多竹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20至240条之多。从斗笠的外缘看,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斗笠编织细密,精美别致,色泽古朴,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斗笠上绣有云头、燕嘴、虎牙等花纹,成型后再加上白色、红色绸飘带以及各色装饰珠子。经过畲族人智慧制作的竹编成品形式多样,风格稚拙。龙伞,是畲族在跳龙伞舞时使用的道具,分伞顶、伞身和伞柄。伞柄为梗木棍,伞身为圆桶,有三层,呈金黄色,用丝绸软布制作,各层下沿饰有丝线流苏,伞顶有飘带。这种纷繁多变的审美创意具有一种朴素中见别致、淡雅中见丰富的意境。1.1剪纸剪纸是闽东畲族妇女用以刺绣鞋、帽、衣服等生活日用品的图案花纹的纸底图形,是唐宋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美术品,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养分,使之更加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剪纸的图案常用于装饰鞋帽、包袱、烟袋等日常生活用品,图案题材多为民间喜爱的人物、鸟兽和吉祥图案等,畲族剪纸具有线条秀丽、流畅挺拔的特点。题材多为民间喜爱的人物、花鸟、走兽、吉祥图案,畲族剪纸形象生动,刻工精致,造型简练古朴,善于在简洁型中蕴涵丰富的生活趣味,深受畲族人民的喜爱。

2闽东畲族民间工艺文化的艺术内涵

闽东畲族工艺艺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术内涵,凤凰作为一种吉祥物成为畲族工艺文化的主要表现题材和审美特征,凝聚着少数民族对图腾。畲族的刺绣工艺的作品常以凤凰为图案,优美的造型以五彩斑斓的丝线绣成,具有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艺术效果;畲族妇女的头饰造型工艺中的“凤冠”,寓意凤凰之冠;畲族传统服装有“凤凰装”。即在腰间扎飘带,表示如同凤凰一般。“凤凰装”在畲族中非常流行,是畲族妇女在喜庆之日必穿的装束。另外在畲族的民俗事项和喜庆日时,他们常常将吉祥短语“凤凰来仪”“凤凰至此”写在红纸上并张贴厝屋正厅,为祈福降灾,在衣橱、笼箱、桌椅、斗床、窗棂、洗脸架,以及婚嫁用的蚊帐、茶壶、酒瓶、被子等器物上都刻印有凤凰图案,突出了他们对平和安宁的生活追求。历史上形成的畲汉杂居的格局,畲族与汉族在历史上长期杂居、小聚居为主要特征,基本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其中对畲族的工艺艺术的发展也造成影响。历史、经济与文化上的共性,体现在畲族刺绣的图案纹样中,他们经常以象征高洁坚强的梅花兰花,富贵吉祥的牡丹花为内容,除此以外,还会经常绣上象征喜庆的喜鹊,美丽的凤凰来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与汉族的文化观念相同,突出了他们对平和、安宁的美好光景的追求,并通过艺术的概括与提炼使之具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给人以崇高精神愉悦的魅力。畲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勤劳、朴实、智慧与自强不息的品格。畲族还习惯在辞旧迎新、婚嫁寿庆、谷物尝新、孩提满月时,张贴精美的图饰造型来美化环境、营造气氛,这些艺术装饰多姿多彩、丰富生动,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图饰具有协调、健康、明快的风格,是其精神世界的再现。闽东畲族工艺品有着美丽的色彩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畲族的工艺作品中,表现较多的手法是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以单线作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以生动美丽的图案来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以此来表达情感与自然和谐的整合关系。例如,体现在畲族刺绣的图案纹样中的,在帐帘四角绣有铜钱,寓意“福寿双全”;莲花上一对鸳鸯,寓意“鸳鸯佳偶”,将花生、石榴、桂圆绣在一起象征“多生贵子”。这种象征比拟手法传达着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这些艺术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观赏性,展示着畲族人民朴实淳厚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可以看出畲族人民所关注的是精神的和谐,造型中不论如何变化,只要观念在形象中体现得充分便是最理想的范式,对其服饰、刺绣、编织、剪纸等为表象的艺术品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桂 单位:福建宁德师范学院 艺术系

篇6

人以智慧和双手创造物品,是人的本质力量。人通过手做出的劳动来改变自然界,以达到为自己服务的目的,而人在长期的劳动和实践中不仅使得身体更加灵活,而且逐渐形成了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即观念。正如陶器的形成,一开始人们在木质或编制的器皿上涂上一层粘土以达到耐火的目的,在实际使用中久而久之,人们会发现,被火烧制后成型的粘土不需要内部的器皿也能达到这个目的。观念形成源于实践活动,而造物的审美便是观念的一种,工艺美术的创作也是一个在满足生产实践之下的造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与此同时,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人的生产劳动也在围绕物质生活展开,而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人的观念、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人对于审美的认识是日积月累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实践并产生出“美的尺度”,正如“黄金分割”这一美学概念,古人在认识到的同时不断在书法、绘画、建筑、工艺美术等领域不断加以运用。有一种祖型的器皿,在原始社会它是用以生活取水的一种尖底瓶,因其独特的尖底的造型特点,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非常实用。但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工具被其他器皿所取代,古代奴隶主便取其形状特点,将它置于座旁,用以修身和劝诫。由此可见一直以来古人一方面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捕捉生活中的美,工艺美术作品正是兼具这两者的特点。

1.2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于一体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工艺美术品的基本性质,制造工艺美术品本身也是以实现美与用的双重功能为目的的。着两种功能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正如我们对于文明的界定,常常有两种,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审美的作用在于精神,而实用的作用体现在物质。正因此,工艺美术一定程度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和物质文明,它在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经济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有着这两种性质的只有工艺美术和建筑这二者。工艺美术品所体现的在美与用的关系上,并不是简单的将这两者的相加,也不是并列,而是将工艺美术品的实用性摆在首位,使它能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场合中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将物美化,将美物化的。也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工艺美术是一门实用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的艺术。而要把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只有先认识到它是美与用的统一,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内涵。因为要用,所以必然和人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又因为要美所以也需要以艺术美学的原理和视角来看待它。同时,也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常常将艺术分尊卑,视工艺为低下,也常将绘画、雕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些理论来硬套工艺美术。这样的后果,便是强求工艺美术做它做不到的、不适合的事,从而束缚了其自身的表现力,最终影响到了工艺美术本身的健康发展。

2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困境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门类丰富,既有宫廷工艺美术,也有民间美术;既包含实用生活品,也包含陈设装饰品。工艺美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更是使其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所追捧的对象。但工艺美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是有隔阂的。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发展迅速,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变化着,随着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文明文化的渗透,都不断冲击着传统工艺美术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急功近利,快餐文化流行所谓时代里,人们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漠视态度日趋严重,这也加剧了工艺美术全产业的衰败。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徘徊在现代时尚生活的门外。传统工艺美术虽然在特定时期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但其本身在创作、生产、流通等环节中所具有的弊端日益阻碍着其发展。一方面,工艺美术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下的快速流通方式,其生产主要是以工匠个体为单位的手工制作,生产周期较长,且同类物件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且随着工艺美术产业的整体衰落,工艺美术人才也在不断的流失,高级研究型的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了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瓶颈,甚至许多民间手工艺已经缺乏基本的传承者,从而造成了它们的消亡。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美术创新缺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本身古典文化、韵味十足,且大多代表着古人审美的潮流倾向,但这样的传统审美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美学价值差异较大,从而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显得不相融合。这样一味仿古,缺乏创新呼应现代人们的诉求的生产方式也使得工艺美术日益失去其往日的光彩。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许多工艺美术企业缺乏有效的经营与宣传,即使具有良好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基础,却缺乏市场,没有营销的网络,没有品牌,经营乏力。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形式下,面对工艺美术产业本身的优劣势,我们应该积极思考,重新确认其发展方向,以使其迎合时展需要,并完成在现代产业格局下的转型。

3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的转型

3.1融合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主体,创意为核心,具有高增值性的产业,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英国政府对其定义如下: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产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被普遍认为的是,创意产业内海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创意产业也是创新产业,它可以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丰富创新度的任何产业。而工艺美术产业,正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特性。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是以手工业为基础融寓一定的审美倾向而制作成的独件作品,它具有创意性劳动和产品的特征。且由于其生产是由工匠独立创意生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性,并具有丰富的内涵———地域特色、历史脉络、人文内涵等,体现着造物文化的品格,这也正是后工业时代中人们对于生活文化的完整性、多样性的需求以产业化方式作了新的安排。工艺美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诸多门类下的一个,其发展也深受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在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设计的创新会成为促进工艺美术创新的有利机制。比如,工艺美术可以吸收艺术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中的新理念与方法,以此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基础凸显其创新性。也只有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整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联系,相互借鉴,才能获得更多的由创新智慧而带来的经济推动力。

3.2提升文化内涵

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它始终具有着文化的本质,因此现代工艺美术的转型发展,我们不能忽略其文化的推动作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发挥传统工艺美术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传统工艺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以文化为主导的前提下谈创新和创意。工艺美术不同于其他的创意产业门类,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服务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诉求,因此必然要将“文化精髓”融入其中,在产品设计的同时注重凸显其传承的文化性。这就要求当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者在拥有精湛制作技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并在具体创作时将其对文化的理解和提炼融入其中。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工匠之间对于“文化精髓”的理解也有不同,比如同为泥塑作品的惠山泥人和凤翔泥塑,惠山泥人材多以传统的戏曲人物、神话传说、民风民俗,人物塑画生动传神,色彩色调秀丽明隽。注重配色,“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而凤翔泥人造型多是古人的图腾崇拜,且其包含的图案纹样具有其特定的意义,绿色代表福寿万年,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

篇7

二、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应该着重抓好的几个问题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僵化死板的固有模式,请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传艺,让学生走进民1''''4工艺美术作坊学艺,走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工艺美术积聚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卓越的工艺技术,凝聚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心血,从而处于显著的地位安定、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展现人的本能力量,有利于制作者与制造物的情感沟通,那么人情味和亲和感自然地融入到制作过程和制造物之中。”“父传子子子相传、师传徒徒徒相传”的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使得学校教育很难做到对传统工艺美术精湛技艺的发扬传承,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往往只停留于表面了解而不能深入探究。这就使得我们应该对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重新进行定位,改变过去以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中过分强调以软件技术替代技能的局限性。首先,我们结合各地特色和民间工艺美术资源,请传统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传艺。例如,在陕西我们可以请陕北民1''''4剪纸大师高凤莲进校园传艺,让学生学习陕北剪纸技艺,了解北方黄土地文化的质朴、粗犷。此外,户县农民画、耀J,I1窑陶瓷、宝鸡凤翔泥塑等更是我国民1''''4工艺的瑰宝,我们可以请它们的传承人进入校园,为我们的工艺美术教育注入真正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引入学院传承发展。如,苏州桃花坞木版雕刻艺术研究会就进驻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并设置了专门的工作室和桃花坞木版画展馆,与学院的木版画工艺课程紧密结合,使得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传统桃花坞木版画在这里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其次,每个学院的设备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有的往往还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选择校外的资源——“地方民间工艺美术作坊”作为基地,让学生直接走进民间工艺美术作坊学习,去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实用的技艺。同时,这也给地方民间工艺美术作坊带来了另一个发展的机遇——有了新的传承人,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承观念,开始普及化发展。

如,笔者所在学院的陶艺课程就选择在陕西富平陶艺村作坊进行实践学习。富平陶艺村是国内首家国际陶艺协会(IAC)会员单位、陕西省文化产业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现已建成2万平方米的7个国家馆及国际陶艺文献中心,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260位陶艺世家的3000余件(套)陶艺作品。在这里,学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传统陶艺文化感染,领略了国际陶艺作品与文化的艺术魅力,其相关文化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这对教师也是一个提高,教师的教学才能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文化、技艺在这种相互碰撞中得到了升华。在我国,这样的作坊很多,而且各地的民间工艺作坊都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如乌镇林家铺子蓝印花布、贵州蜡染、陕西凤翔泥塑与木版画、户县农民画、陕北剪纸与布堆画、绥德石雕工艺等。同样是陶瓷,耀州窑工艺文化、景德镇瓷器工艺文化、定窑的瓷器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同样是漆艺,“北京以雕漆、镶嵌、刻漆、雕填为特色,以仿古家具为主;福州以脱胎漆塑、彩绘为特色,以瓶、盘、杯、盒等小型器物为主;扬州以平磨螺钿、镶嵌为特色,多为家具、屏风;山西平遥、新绛分别以‘堆古罩漆’、云雕为特色,以家具为主;四川成都以雕填、重庆以研磨莳绘为特色,产品多为小型器物;甘肃的天水、天津、陕西等地的漆器与北京的大同小异;上海、苏州的漆器与扬州的也无二致;还有贵州大方的漆器,以皮胎著称;安徽屯溪的漆器,以菠萝漆见长;中国少数民族的漆器,如彝族的食器、酒具和藏族的食器等,风格粗犷,富有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水平,和楚汉漆器一样,对发展中国现代漆器颇有启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承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价值,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着我国各地特色。

篇8

我们常说睹物思人,一些生活的场景会触动我们一些内在情感,让我们心潮起伏。同样,面对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我们的内心也会婉如流动小溪,思绪万千。的确好的绘画作品,不仅给我们唯美的视觉享受,也婉如动听的音乐,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这不仅是因为其孕育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还因为其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识,为此一幅优秀的绘画、一件上佳的工艺美术艺术品一定承载着许多欲说还休的故事,这就给工艺美术工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工作者要想得到好的作品,就需要融入到生活中去汲取养分,需要走进博物馆中去学习历史的艺术精华,需要研修美术史去触摸艺术发展的历史长线,如此才可以在文艺道路上走的更为长远,而通过音乐元素分析工艺美术的创新与挑战也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要面临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工艺美术创作汲取养分的方法很多,下面进行举例分析:

一、京剧艺术

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在过去没有女旦一角,全部由男子来饰演,教戏的师傅为了练就这样扮演旦角的男子走路更轻盈,具有女子行进的风韵,就让这些男子在两腿间夹一瓶子来回走路,不论是平地步履还是阶梯而上都要夹一瓶子,经过多番磨炼造就男子饰演旦角的惟妙惟肖。在当时戏台没有灯光,麦克风、扩音器等现代舞美与音响设备,京剧只要依靠它独特的服饰、优美的唱腔、艺术化的脸谱,加之演员独到的演出,便足让听戏的观众如痴如醉、忘了知返、欲罢不能。客观地讲京剧的脸谱艺术世界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单纯一个脸谱,就可以展开想象得到无限多的工艺美术创作思路。为此京剧艺术是工艺美术工作者借鉴与学习的巨大宝库。

二、敦煌莫高窟

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为此各国艺术家都无不趋之若鹜,去膜拜、学习和临摹敦煌壁画。置身期间,在乐声《云水禅心》中,人们仿佛穿越历史,回到悠远的古代敦煌。经过研究,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欧美工艺美术中经常出现的对偶倒列[1]创作手法,竟然也在敦煌莫高窟的人物身上有所体现,如此可观艺术无国界。因此作为工艺美术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于本国艺术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和提升我国工艺美术艺术水平整体发展。

三、法国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作为世界级博物馆,珍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艺术精品,这些艺术品可以说是浓缩了人类世界的艺术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伟大结晶,而参观卢浮宫就是在欣赏一场世界视觉艺术的宏大交响音乐。可以说,法国卢浮宫是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梦想国。通过在卢浮宫欣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知中西文化差异,为此取长补短,汲取世界优秀工艺技艺对于促进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也裨益良多。

四、德国科隆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典型的歌特式建筑,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站在这壮美的建筑面前,你能做的唯有顶礼膜拜。靠近此艺术杰作,每一石砌、每一雕刻、每一细节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那些唱诗班的优美歌声,可以彻底净化我们的心灵,让你宁静,让你深思。音乐艺术的神奇魅力就是可以将你带入无限的想象世界中去,假若你听过TheSoilBleedsBlack乐队的中世纪哥特风民谣,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歌曲拥有极强的画面感,中世纪骑士、僧侣与吟游诗人,喧嚣的集市,幽暗的密林,飞翔的黑鸟,战马嘶鸣,兵器敲击......听到这些画面你是否会放下一切其他去兴奋的勾画草图创作一幅哥特式的崭新工艺美术作品。凡此类工艺美术艺术创作思路举不胜举……在工艺美术的发展道路上,模仿手段已经成为常态化,但一味的模仿,而丢弃本国固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是得不偿失的,事实上工艺美术要发展不仅洋为中用也需要古为今用,要敢于突破束缚和陈旧的框架,以便创造出更新、更好、更高水平的工艺美术设计。然而一些工艺美术艺术家在创作思维上日益老化,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创作观念[2]。对前师的作品或者较古老的作品的模仿变得毫无创造性,不仅无法从前人和师长的艺术作品中发现亮点,而且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固有创作思维制作,为此无法创作出新颖、独特工艺美术品,更无法将前人的杰出的创作技术发扬广大,并具以相应的变通。当美国把《功夫熊猫》、《花木兰》这些动画片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之际,我想观看此片的一些艺术工作者们会感到一种隐隐的刺痛,我们拥有丰富艺术和历史题材,但却难以创作出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幸运的是中国现在已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艺美术设计师群,有不少的工艺美术工作者正在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技艺,我们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中。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这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想与创作空间。从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的道路上来看,中国设计首先看深圳,因为深圳站在国家改革的前沿,开放程度很高,思想自由,已有很多优秀艺术工作者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央。越是这些优秀的人才越是更能回到最传统的中国历史艺术当中去,眼界越宽就需要更多的创作养分,如此才可以不断促进和推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从我国当前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博大的文化艺术瑰宝尚未得到有效的挖掘。为此我们必须要吸收世界任何艺术形式的营养,以便更为深入的去开发与挖掘这些文化艺术瑰宝。事实上,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归到民族艺术的本位上来,去认知发掘,精益求精,但不是因循守旧,要带上音律诗词歌赋、带上历史文化政经、带上民族风俗百科去突破革新,如此才可以实现中国工艺美术真正的文艺复兴[3]。

五、结语

如果说音乐是听着最美丽的设计,那工艺美术设计便是看着最好听的音乐,变革则是融汇百家之长突破革新的发展之路,而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剑桥艺术史[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篇9

宋代的工艺美术,以其清新、典雅而闻名于世。这一时期,工艺美术在隋唐的基础上而有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级的兴起、对生活需求和城市商品交流不断扩大,对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也给工艺美术在器物品种、造型及图案纹样、装饰手法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自由奔放,简练潇洒,清新质朴的时代风格。

宋代的工艺美术成就最高的就是陶瓷工艺,无论生产规模、制作技术,艺术水平,都处于高度繁荣和发展阶段。陶瓷的生产遍及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名窑。北方之汝窑、定窑、钧窑、官窑、耀州窑,南方之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均负盛名,且产品独具特色。

宋瓷依然以青瓷与白瓷为主。青瓷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汝窑和官窑;汝窑胎土细腻,多呈浅灰色,釉料稠润清莹,有如雨过天晴般的淡蓝色,隐现出细碎的开片。早期多素面无装饰,具有含蓄高雅之美;晚期有印刻花,常见有莲花、萱草等样式。官窑胎土呈铁色,釉色以粉青为代表,又时显如蟹爪纹的自然开片,口沿及足部因釉汁较薄而露胎色,称为“紫口铁足”,在匀净幽雅中显示色质的对比与变化。而白瓷中最有名的就是定窑和景德镇窑,定窑在宋代达到极盛,定窑白瓷以白中泛黄、温润如象牙者为佳,胎质坚细,器体很薄,装饰手法以刻花、印花及划花为主。图案纹样及其丰富,常见者有牡丹、荷花、、石榴、龙纹、鱼水纹等,暗花在器表上因深浅不同而呈现出微妙的光彩变化,具有沉净雅致而华美的艺术效果。而景德镇的白瓷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影青瓷,釉色白中泛青,胎质致密,晶莹剔透,纯净如玉,优雅而含蓄。

宋瓷无论纹饰题材,亦是装饰技法都丰富多彩,附有生活气息和装饰美,无论是定窑的白釉印花,耀州窑的青釉刻花和划花,磁州窑的白釉釉下黑彩和白釉釉上划花,钧窑的乳光釉和焰红釉,景德镇窑的影青,龙泉窑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还是黑釉的兔毫、油滴、玳瑁、剪纸漏花等新兴品种和装饰手法的出现,都标志着宋代陶瓷工艺的巨大成就。它们相互间争胜斗奇,异彩纷呈,鲜明的体现着宋代陶瓷工艺的明洁净润,趣味高雅的特点。

宋代工艺美术另一个巨大成就莫过于染织工艺成熟。具史书记载:南宋临安有绫锦市、生帛市、枕冠市、衣娟市、麻布行、丝麻行等,城中的彩帛铺里“堆上细匹缎,而锦绮缣素,皆诸处所无着”,货色齐全。染织工艺普遍在民间发展,甚至出现了“千室夜机鸣”的局面。染织工艺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宋锦、缂丝和刺绣。宋锦花式繁多,有些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嘉泰会稽志》载:“近时翻出新制,如万寿藤、火齐珠、双凤、绶带,纹皆隐起而肤理尤莹洁精致。”可见宋锦的精美程度。

宋代缂丝技术也非常的高超。缂丝最重要的特点便是很重直接摹仿绘画或书法名作,例如有崔白的花鸟画和米芾的法书。定州是缂丝最重要产地。北宋的缂丝主要用于佛像幡帐及贵族服饰,如传世的《紫鸾鹊谱》缂丝,禽鸟成对布局,间以莲、梅、牡丹等花卉图案,对称中追求变化,色彩作平涂构成,典雅而无明暗变化。宋代缂丝仍然有装饰性的,过去书画著录书中常称道宋制缂丝之用于挂轴或卷册的引首者。传世的紫地鸾鹊锦,色彩及构图都很美丽。

宋代的刺绣工艺以细密精致闻名于世。宋刺绣工艺开始独立的朝欣赏艺术方面发展,纺织书画,切针工细密,能妙传原作之气韵。董其昌在《筠清轩密录》称赞: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设目,山水分远近之趣,阁楼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止此乎。”

宋代的漆器工艺,不如唐代华丽,而趋于朴直,朴实无华,以造型而闻名于世,突出表现在器物的结构美,比例美,韵律美。其实物涉及饮食、用具、文具和家具等。一般多用花瓣形式,《燕闲清赏笺》中记载:“盒有蒸饼式、河西式、蔗段式、三撞式、两撞式、梅花式、鹅子式・・・・・・盘有圆者、方者、腰样者、有四面八方者、有绦环样式、有四角牡丹瓣者,匣有长方、四方、二撞、三撞四式等。”宋代漆器工艺的繁荣,与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是离不开的,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百芳争鸣,争奇斗艳,取得了灿烂夺目的效果。

宋代的雕刻工艺也形成了千秋之势,其中有名的就是竹刻与玉雕。宋代尚文,涌现了一支庞大而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思想与追求,直接影响了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特别为竹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竹子天生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其虚心劲节、弯而不屈的品质,受到宋人特别是文人的喜爱。人们将竹比喻为君子。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所具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竹刻艺术创始与发展的整个过程。竹刻不仅丰富了我国工艺美术的天地,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工艺美术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说,竹刻艺术对中国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深入与扩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宋代的玉雕工艺则趋于写实,题材也趋向世俗化,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多层透雕及其对人物、花鸟传神上尤为卓绝。宋人淡化了古玉富于的品德特点,而更表现富于生活气息的形象,技术高超,还发展了根据不同色泽的玉设计雕造形象的俏色玉,匠心独运。

这自宋代形成的工艺美术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清淡雅致的美成为近千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审美取向的主流,充分的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结晶。如果我们抛弃经典与传统的价值,工艺美术就会失去生存的文化根基和发展方向。我们应该着眼于对社会环境、人与自然的深刻反思,继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的传统文化,创作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真正发挥工艺美术的功能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 中国美术简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篇10

我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琳琅满目,是一个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自然,它留给当代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也是数不胜数的, 现今的我们除了要很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很好的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将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社会,如今的世界充满了各种高科技产品,工艺制造技术也日渐成熟化和高科技化,国家的建设迅速的发展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的在精神上也期待着提高,继而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于现代化的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上的满足大众,对其装饰性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说到装饰性,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就越来越显现出它重要的地位。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工艺美术,这里说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就是对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从工艺美术的用途 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通常是以材料来分类的,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就工艺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所以,工艺美术及不只是手工制作或传统制品。

篇11

实际上,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草原地区。草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同样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体现内蒙古区域特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草原地区民族元素又是体现民族个性和传统文化意义的代表,它既是滋养工艺美术创作的不竭源泉,也是丰富工艺美术作品形式的载体。不论对传统造型元素的选择和利用,还是反映地域概念与传递文化背景的手段,它们都处处体现着传统民族元素的影响。其中,民族符号是民族元素的骨肉,民族故事是民族元素的血液,民族情感是民族元素的灵魂,它们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的道德标准。所以我们要将代表草原文化特色的民族元素融入到产业文化当中,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贴近草原民俗,重新感受草原文化,更好地将草原文化的内涵注入到民族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当中,体现出对草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民族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应在地区工艺美术传统和当代审美文化与产业发展趋势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在凸显民族工艺美术品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其时代感、亲和性和传播力。如果把内蒙古工艺美术产业比作一只意欲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适于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潮流中生存的模式就是助其飞翔的羽翼,而对于草原意识的强化和地区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则是永远流淌在其体内的血液。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内蒙古草原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极富草原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已成为草原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在商业化十分严重的今天,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产业树立好草原文化的品牌形象显得尤为珍贵。然而,当前对于我区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内涵研究的欠缺,成了制约民族工艺美术水平提升的一个软肋。这一点,我们或许能从盛行于20世纪之初、对世界现代工艺美术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新艺术运动中得到一些启示。当今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流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工艺美术产品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大众消费者成为工艺美术产品的检验者,无形中也成了传播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这提示着我们,在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应着力多推多出精品力作,力求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以免民族工艺美术产品在开发中出现低档次的简单的照搬照抄和重复开发,以免造成大众对草原文化理解的片面化和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