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项目实训总结

项目实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02 10:01: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项目实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项目实训总结

篇1

2018年11月5日至11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2018年度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将本次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企业实践为4周,课程分为参观考察专题讲座、专业讲座、专业实践、案例演练五个类型。第一周的主要内容为参观考察长虹科技馆、长虹精密、多媒体、空调、技佳精工、模塑公司,听取了长虹企业文化、生产运作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业4.0与中国20125、嵌入式软件开发等专题讲座。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生产现场管理、应急管理,学习了安全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掌握了安全知识,知晓了作业场所和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提高了安全技能,增强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了解了长虹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长虹企业文化的理念,长虹企业文化的工作体系;了解了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与问题,世界范围内竞争对企业的挑战 ,互联网经济对生产运作系统的影响,认识了生产运作系统,优化和改善生产运作系统, 运作理论在服务行业的应用案例,新经济环境下生产运作的新策略;了解了信息、信息载体、信息交互及方式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人—机”互联互通的新时代,认识了“中国互联网+” 及“中国制造2025”以及中、德、美、日四国工业发展异同及优劣势比较,对新时代企业发展的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在学校未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开拓了视野,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周的主要内容为参观考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和长虹制造公司,听取了单片机在家电中的技术应用、自动化行业分析及现状专题讲座,电气控制原理及实践、人机交互及实践、系统设计及实践、离线编程及实践的专业讲座及专业实践。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了解到了长虹只能制造发展的情况,包括发展背景、核心规划、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实施成果;智能制造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推行智能制造的背景、对智能制造的理解、智能制造推行与应用;电气控制部分主要涉及到了配线规范、上电调试经验分享、元器件介绍及选型、电气设计流程、人机界面介绍、控制器介绍、机器人介绍,其中包括了PLC编程规范及相关视频。让我较全面地了解了自动化行业的整个发展情况以及对智能制造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机器人电气控制部分有了大概的了解。

第三周的主要内容是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硬件初步认识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包括工业机器人示教器、ABB机器人软件应用、系统设计、离线编程的专业讲座和专业实践,以及垛型计算相关的案例演练。具体为工业机器的作用、系统构成(本体、控制柜、辅加电机、PCK、串口、PC等)、机器人坐标系的定义、示教器的组成及使用、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软件、计算机、采集卡、摄像机、镜头、光源、工件等)、ABB Robotstudio软件的使用,包括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以及圆、圆柱、圆锥、码垛、工作站的设定、程序编写思路设计;工业机器人实训台设备的使用特点包括设备特点、设备构造及规格、电气控制说明等。通过本周的学习,我掌握了软件ABB Robotstudio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到了工业和机器人实训台设备的使用特点。

第四周的主要内容是案例演练,分为了视觉码垛、工件装配、抛光打磨,主要是分组进行相关练习,我们组主要是进行通讯、坐标系、抛光打磨部分的任务。有些部分需要与机器人联机进行调试,有的项目可以只用软件进行。本周主要是对上周练习软件的继续学习和巩固,在学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与同组的教师学员一起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感谢培训单位和培训老师对我们学习的辛勤付出。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34-02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使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生产活动。在“网络综合布线”教学结构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大致为四六分成。40%课时来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60%课时用于实践、实习,从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待到整体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能够掌握布线标准与规范、综合布线流程、熟悉布线系统中的传输介质、多项设计方法、施工技术、测试技术、维护技术、验收等技能。在应用层面,学生能够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设计出整套布线方案,并展开后续工作。本文尝试采用在CDIO模式下,实现“网络综合布线”实训项目的协同创新模式。

1CDIO模式概述

CDIO模式主要包含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四大环节。简单来讲,在CDIO模式下主要是采取实践教学,通过工程项目作为学习载体,并且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四个环节中学习、实践、探究。CDIO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动手、总结、探究。

2CDIO模式的教学要求

2.1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CDIO模式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特色,教师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辅助作用。通过转变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教师作为引导者,如果学生在实践中出现偏差,教师给予矫正,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

2.2教学体系构建要求

通过构建完善的CDIO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施工能力、检测能力、维护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动手能力,进而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如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匹配、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等。注重学生在CDIO模式中的能力培养,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CDIO教学模式下,必须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发挥实训项目作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方协同创新完成最终目标。

3协同创新理念概述

3.1师生协同

师生协同理念下,教师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其中包括: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资料查询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实现师生共同学习模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学生协同

学生协同主要是指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小组一起学习、探讨,实现知识共享,让学生之间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在小组交流中,学生能够主观的表达观点,进而在学习中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教师协同

即使是同一学科教师,其特长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协同非常必要,能够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取长补短。可以让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教师组成课程研讨小组。通过组建教师团队,教师们能够相互提高、相互学习、保障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实训质量。

3.4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即是校企合作。让学习课堂走进企业中,使学生在企业中展开实训、学习。在校企模式下,学生可以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训项目,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CDIO模式下实训项目的构建

4.1实训项目构思

实训主要是以小组合作模式为主。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予指定地点让学生小组进行实训项目。在实训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小组成一个整体;也可以让全班同学成为一个整体,每个学生小组担任项目中一个环节的任务。以班级整体为例,可以将整体实训项目分为工作系统、设计系统、管理系统、建筑群系统、设备系统等,进而将不同小组安排到不同系统中。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硬件设施,例如光纤熔接机、线路测试仪、网络性能测试仪、线缆及相关工具等,为实训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人数进行分组,每组4~6人最佳,并选出一名专业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之后,每个小组正式进入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等教学环节。

4.2项目实训环节设置

在CDIO模式下,教要创设一个让学生小组置身其中的环境,,以项目要求作为基础,进行构建框架、项目设计、项目施工、运行与验收四大学习环节,进而通过个人努力、团队努力来完成任务。同时要注重师生协同、学生协同来提高实训质量。

4.2.1构思环节

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构思方案,要求学生根据某公司综合布线系统,构思相应的布线方案。待到方案落实到学生身上之后,学生首先要构思一个大体架构,明确客户需求及当下的系统状态。在构思过程中,学生要认识到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因此,需要建筑专业的教师协同配合。由建筑教师提出建筑设计基本理念、方法、构造等内容,之后学生结合建筑理论展开系统分析,为后续实训环节打下基础。

4.2.2设计环节

学生构思完成之后,根据教师所提要求进行项目设计,采用绘图工具绘制出系统线管、系统走线等布线信息。学生小组在设计环节中,要重点考虑信息点数量、线缆长度、线缆型号、线路路由、配线架型号等内容。在施工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市场现状,给出所用设备、材料,及整体造价。

4.2.3实施环节

设计环节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利用实训基地中的设备和布线系统,展开管槽布设、安装插座、连接线缆等工作。在实施环节中,学生要以团队为核心,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做到相互帮助、合理分工,集小组所有人的力量来完成施工。

4.2.4运行与验收环节

施工完成之后开展运行工作,查看完成的项目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首先要利用线路测试仪对系统进行检测,检查线路连接、配线系统是否满足标准,线缆各项指标是否达标,进而完成系统验收;接着进行语音系统测试和数据业务测试,观察二者是否正常,并采用网络测试仪监测网络环境,看工程整体是否满足项目要求。

在上述四个环节中,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协同各个学生小组完成任务。待到验收环节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各个小组进行考核、评价。实训项目中的不足之处再加以改进。

4.2.5校企合作

篇3

培训地点:罗定市**镇镇会议室

参加人员:罗定市**镇、村干部(分管电商领导、村第一书记、村主任等)。

参训人数:66人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实训是中职学生成长为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目前计算机实训室存在的问题较多。(1)目前计算机机房的数量有限,且都设计成为通用机房。(2)从机房管理的角度出发,机房一般都安装硬件保护卡来保护计算机,实训学生将无权限对计算机进行此类操作。

针对以上项目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虚拟机技术的实训教学架构设想就应运而生,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虚拟化软件的辅助,在一台真实计算机上将虚拟出一台虚拟计算机,并在此虚拟计算机上安装实训课程教学要求的操作系统。

2 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是指一台物理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软件技术,模拟产生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的软件,虚拟出来的逻辑上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而客观存在的物理计算机为主机。虚拟机使用实体主机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每一台客户机都认为有自己的BIOS、CPU等硬件设备,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在一台主机上可以虚拟出多个逻辑上的客户机,主机与客户机都可以安装和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目前广泛使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irtualBox、virtual PC和VMWare Workstation,本人在教学中使用VMWare Workstation7展开系统安装的实训项目。

3 项目驱动下的虚拟机教学

3.1 项目重要性和对象分析

中职生对计算机技能有所掌握,但水平上参差不平,存在个体差异。针对这些情况,再加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课程,且要求学生都应掌握如“操作系统安装”等一系列基础计算机技能,所以用虚拟机来实现此实训项目相当重要,务必要求每一位同学做到独立实训,自己实操,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

3.2 项目实训目标

操作系统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软件,功能是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正因为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此项目的目标是一定要学生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对于此项目的难点部分如BIOS的设置、硬盘分区格式化等都可以利用虚拟机进行模拟,其配置方法基本同真实情况一样。

3.3 项目实训设计

3.3.1 实训准备

(1)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做实训项目。比如说“同学们听说过虚拟机吗?知道虚拟机是什么吗?虚拟机一种软件技术那它与普通的应用软件有什么共同和区别点吗?”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在心底对虚拟机有一定的定义,激发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2)老师演示项目成果,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老师在教师机上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预先操作的项目实训成果,让同学们在心理上有种成功的暗示,让同学觉得这实训项目可以操作成功,激发同学们对项目实训的学习兴趣和动手积极性。(3)自习学习及时反馈。同学通过提供的资料和网络查阅等手段自习完成问题的解答,并把一些不能完全理解或者仍然存在疑问的内容通过面讲或者文字的形式反馈给老师,老师将在下一环节中突出这部分内容。

3.3.2 实训进行

分步式讲解项目实训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1)安装虚拟机。虚拟机的安装比较简单,虚拟机是一种应用软件,其安装过程同其它软件一样,基本上用下一步就可以完成。通过这一步,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安装虚拟机,同时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也得到预习。

(2)新建和配置虚拟客户机。根据项目实训要求,我们要虚拟出一台客户机并且在虚拟客户机上安装windows XP系统,所以要新建客户虚拟机们并做相应的配置。新建和配置的过程为向导式的,只要对新建的虚拟机进行操作系统类型、名称、保存路径及硬件配制进行设置即可。

(3)在虚拟客户机上安装操作系统。上一步已经成功的虚拟出一台计算机裸机,并指定了在此虚拟机上要安装的操作系统。接下来,我们启动虚拟机并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①BIOS 设置。此项目中,我们将用系统安装光盘进行安装,需将第一启动顺序设置为CD-ROM Drive。 因为是虚拟机安装,则需要先让虚拟机启动窗口获得鼠标焦点,再点击F2进入BIOS设置界面,进行参数设置。虚拟机的BIOS虚拟了真实计算机的BIOS,同学们可以用虚拟机来完成BIOS设置实训项目。②硬盘分区。启动顺序设置好之后,要进行磁盘分区操作 ,用准备好的集成分区工具PQ分区魔术师的系统安装光盘启动,进行系统安装之前的磁盘分区。根据实训项目的设计,把硬盘分为三个分区分别为C:、D:、E:,其容量分别为10G、15G和15G,其文件类型为NTFS,格式化三个分区,并把C:盘设置为作业。③安装操作系统。磁盘分区完成之后,重启进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Ghost安装、文件复制和系统配置,中间无需干预。

(4)设置使用客户机系统。操作系统安装成功之后,学生们可以象使用真实计算机那样,给其安装升级硬件驱动、安装应用软件。学生实操实训,穿插问题解决:同学们在实训进行时,虽然上一步有详细的演示操作和重点难点的讲解,但学生在实操时仍然有种种问题,所以在学生实训过程中,边进行实操,边穿插问题的解决。

3.3.3 实训总结

(1)学生总结演示。实训操作结束之后,学生要对此实训项目进行个人总结,包括现场总结和提交实训报告,无论是哪一种总结都应包括实训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实训目的;项目实训内容;项目实训环境;项目实训步骤;实训结果;实训总结等信息。(2)老师总结。老师查询汇总同学们的实训总结之后,对此项目进行综合性总结,其总结内容包含如下:对整个实训项目进行总体介绍、回顾同学们的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情况、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演示同学们的项目报告、分享项目体会和收获和实施此实训项目的意义与作用。

篇5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期:20____年____月____

大学生汽车电器技术与检修实训报告册

实训名称

实训学时

实训起止日期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实训项目

子项目

实训具体项目、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

1.

2.

3.

实训目的:实训要达到的目标

实训准备:实训使用的软件平台、设备及材料等

实训步骤:分项目记录实训步骤包括具体操作的原始记录与处理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实训结果及总结:记录主要实训结果、经验及总结

提示:1.通过本次实训你有哪些收获?

2.你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3.你对本次实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实训成绩:构成本实训项目的各模块完成情况评分;序号及项目由学生填写,分数由教师评定

序号

项目

分数

备注

篇6

0 引言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正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借助校企合作,探索形式多样的生产性实训,将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训练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如何正确构建基于生产性实训的实践课程体系,是目前高职教学改革进程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实践教学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实训只是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由于受到校园环境的局限,与真正的企业环境、企业氛围仍有差距。而生产性实训则是对于学生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训练。

从学生的角度看,实训教育就是为就业服务的,其本质不是培训而是就业,因此目前多数培训机构的市场宣传策略以“就业”为诉求点,但这实际也是很多培训机构的一个难以言说的软肋。例如某著名培训机构的学生实际成材率不超过20%,多数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开发能力,培训体系的目标并未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承诺难以兑现,品牌认知度下滑。

这些问题归结到最后是要提高实训质量,提高成材率。

1 生产性实训的目标和要求

笔者看来,“实训课程 = 素质 + 技能 + 经验”。实训不止是技能,而是全方面的训练。“实训教学 = 有基础的学员 + 双师 + 三真 ”。基础包括:求知(职)欲、基本的操作基础。如计算机职业应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双师”指的是培训教师应同时具有讲师兼工程师的双重角色。“三真”则包括: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压力。

生产性实训应与企业接轨,是通向企业的出口,是获得“工作经验”的途径。实训要面向企业的用人需求,强调不只是技能接轨,还有综合素质。现在的企业招聘看重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如何获得工作经验呢?而这也正是生产性实训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之一。通过实训,让学生理论更扎实,技能更熟练。

如何做好实训,首先,实训项目的选择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例如现在市场上大量的中小软件公司需要能快速理解客户业务,为客户熟练开发业务管理系统的程序员,或者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生代的web2.0的网站,需要很多掌握rich UI+云计算技术的程序员。而市场需求是我们设计实训项目的主要依据。同时企业对人才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是我们设计实训项目的重要依据。其次,实训项目必须以真实项目为主线,以认知规律为指导,课堂教学和项目开发同步推进,在真实企业环境下帮助学生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积累真实工作经验。在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改造。企业的项目往往只强调结果,而不重视做项目的过程的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而课堂教学往往只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砌,而不重视和实践结合。对实训项目的改造正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真实项目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彻底融合。

2 实训过程控制

对于实训过程大致可以分为:(1)筹备阶段;(2)技术培训阶段;(3)实训实施阶段;(4)实训收尾阶段。

根据实训目标,实训对象的水平以及实训需求的不同,对实训的总的时长及各阶段的时间分配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调整。其中技术培训阶段和实训实施阶段不是顺序进行的,事实上,这两部分是完全可以并行的。传统的实训先理论教学,再进入实训,不符合认知规律。应该在实训中发现问题,通过技术培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的规范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规范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实训的过程要规范,一个是学生要养成很好的规范。没有规范就不能大批量地培养人才。好比工业产品和艺术品,艺术品没有规范,所以不可复制。而在严格规范下的生产线生产的工业产品则可以大量复制。我们的实训体系,应该做到对于所有的培养对象都是可以复制的。

在实训的筹备阶段,主要工作应是业务培训,即用规范的形式和文档,描述业务,并带学生模拟需求调研的常用形式。通过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调研,并组织学生和业务专家交流。交流的形式要面向实战,搞模拟。给学生布置需求调研的任务,在模拟环境中,由学生完成需求挖掘的任务,编写文档。

在筹备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团队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一个陌生团队,首先要破冰。组织学生进行内部交流,也可组织拓展训练,开展团队竞赛。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应做好实训动员,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目标,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指引学生达到职业目标的途径并由此引出实训目标并教会学生扮演好自己在团队内的角色。

在实训的技术培训阶段,要抓住项目需要和学员的现状,综合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好技术培训的内容和计划,了解学员入训前的技术状况,本项目需要的知识点,列出对比的文档,为技术培训计划做铺垫。培训应根据认知规律做计划,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培训和项目同步进行,相互穿插。课堂教学针对项目实践来安排,培训内容的安排需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在实训的实施阶段,以软件项目为例。一般软件项目的过程流程是:需求分析—项目设计—编程—测试—部署。

需求分析阶段,需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需求分析没做好,软件就很难达到客户要求。教师需要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如物资管理系统,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物资供应站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等常识。还有这套软件将来由谁来用?已有的系统谁在用?都干什么?用户关心哪些数据?这些数据的处理的业务规则和业务流程?涉及到哪些业务凭证?和哪些系统有关系(系统间的接口)?有哪些非功能性需求:速度、用户数目、数据规模等。当学生通过调研获得答案以后,需教会学生使用模板完成需求分析报告。

在项目设计阶段,教会学生从模仿开始,指导学生完成用例分析、时序图、系统处理流程图。工程师可提供现场支持,确保学生完成任务。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可在同步的教学中安排,现学现用。

编程开发阶段,要做好进度控制。进度控制是真实压力的体现,可每日进行进度检查,每周,里程碑评比,考核评比与学生学分挂钩,学分与毕业就业挂钩。在开发阶段涉及的知识点也可在同步的教学中安排学生同步学习。

在测试阶段,如果是为了培养测试人员,这个环节则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开发人员,则重点做好单元测试即可。在这一阶段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软件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性设计测试用例。

在部署阶段主要是集成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这一部分工作可由专门人员来进行。完成后即可进入实训下一环节。

篇7

作者简介:覃庆伟(1969-),男,广西藤县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覃毅(1974-),男,四川遂宁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程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教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k1111895)、广东省高教厅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59-02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高校每年有600多万毕业生,有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抱怨招不到适用的人才;学生对社会上资费不菲的考证技能培训趋之若鹜,却对高校开设的课程兴趣不高。这种反差说明,传统的高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脱节,造成学生工程实操能力不强。为解决这一矛盾,国际工程教育合作组织于2004年制定了CDIO工程教育标准,我国教育部也于2010年6月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者都强调通过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师,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各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操作层面,校企合作谈何容易。一是由于竞争剧烈,为降低培训成本,企业都希望招聘到具有一定工程能力又掌握行业主流技术、能胜任团队工作的员工。但是按照传统的高校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难以让学生掌握自成体系又不过时落后的专业知识;况且学校也无法提供类似企业的软、硬件环境和真实的工程项目,工程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二是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场地设备成本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出于对核心技术及客户资料保密考虑,企业无法接纳大量的学生系统地进行工程项目的实践。

一、工程实训模式改革探讨

在探讨工程实训之前,首先要明确工程项目与传统教学科研案例的根本区别在于:工程项目是按照工业标准、技术规范及市场需求设计、制造出产品,强调产品的服务理念及成本控制意识,要求产品性价比高、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而传统教学科研案例仅是原理验证或过程演示,只是说明某种技术而已,根本没有产品的概念,自然就不用关心技术落后与否,容易让学生毕业时感觉在大学没有学到实用的知识。这就要求在推行工程教育时,需要创新校企合作思路,改革实训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培训教师而不是学生;然后在校内搭建类似企业软硬件环境,建立相应的工程实训体系,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工程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以满足企业需求。

为此,需要按照工程能力的要求对教学要素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对包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实训室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需要按照工程理念,构建提供教学实训内容和环境支持的“工程实训平台”,并引入工程建设中的监理机制,配套建设“实训管理平台”,为保证实训质量提供监控手段。

1.工程实训平台建设

实训平台的建设目的是建设、管理大量的实训体系资源,为实训教学提供环境、过程支持和实训内容。平台建设包括类似企业的真实软硬件环境搭建和实训资源建设两大内容。前者提供环境支持,后者为工程教育提供实训内容和过程支持,为实训平台建设的重点。

按照学科的教学规律,实训过程可分为三个循序渐进阶段:工程知识学习阶段;工程技术训练阶段;工程项目实训阶段。各阶段对平台建设的要求分别为:

(1)工程知识学习阶段:目的是在工程技术训练前学习相关工程知识,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各部分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难点、重点。为此需按学科专业方向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学习资料、难点重点训练案例、测试及考试题库,以及能将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的综合实例资料及参考设计等。

(2)工程技术训练阶段:目的是在学习工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完成小型项目开发,训练工程项目开发所用技术,掌握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熟悉技术标准细节,熟悉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方法,以此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为此需要建设按照不同课程、不同方向、不同技术实现的小型项目,收集、整理项目开发技术规范,编写开发文档、参考资料、标准手册等,为进行真实工程项目开发打下基础。

(3)工程项目实训阶段:目的是通过真实工程项目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市场调研方法、学会编写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学会查阅相应的工业标准及产品性能、技术要求,熟悉项目开发所用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熟悉项目开发流程,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从而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培养工程素质和能力;掌握项目开发的主流技术,拉近与用人需求的距离。为此,需要导入不同业务背景的真实工程项目,按工程理念和产品要求进行项目的需求整理、开发流程整理、开发用例整理、开发文档整理,实现方法、技术的对比整理,以便在学生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分项目后进行参考、对照,发现、改进不足,也便于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进行参考查阅。实训平台的使用可分为课程实训和工程项目实训两个层次。

课程实训层次主要是针对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实现对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化管理及案例教学过程的管理,学生通过查看课程的教学大纲、章节的主要内容、课程的重点难点、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课程的学习,通过完成教师分配的作业、练习案例、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任务,掌握课程知识,训练工程技术。可见,课程实训层次涵盖了工程知识学习和工程技术训练两个阶段,对这两个阶段的平台建设有明确且具体的要求。

工程项目实训层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科专业,实现工程知识及技术的系统集成。要求按照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实现对项目开发过程的全程管理及监控;参照企业实际项目管理过程,按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开发建设、项目调试、验收总结五个阶段进行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项目团队的成员情况、项目开发计划、各阶段需完成的任务、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提交工作日报、项目会议纪要、项目调试结果、项目总结及实训调查等文档;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项目、人员分组,开发设计计划,并按阶段开放项目资源,审阅工作日报及各项目组会议纪要,审阅设计方案,上传个性化学习资料、调查问卷,查看各项目组完成情况及修改情况等。

实训平台的建设是动态的,必须定时更新知识体系及工程项目内容,以跟上工程技术的发展步伐,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掌握主流技术,满足岗位技能需求。

2.实训管理平台建设

为确保实训平台在工程教育中的使用效果,达到大规模培养工程人才的目的,有必要引进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监理机制,建设相应的管理平台,为实训提供质量监控手段。为此,需要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参与工程项目开发,再通过研究及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一套实训教学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文档,具体包括《实训教学安排》、《教师实训手册》、《实训教学方法》、《学生实训跟踪表》、《实训要求及管理办法》、《实训反馈表》、《实训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教学支持文件,以统一实训教学方法,规范实训教学考评及学生能力鉴定标准,为实训质量提供监控和保证手段。

二、实训模式的应用

为了达到实训目的,需要把四年大学教育纳入整个实训体系来通盘考虑。建议采用“3+1”教学模式,在前3年进行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课程实训层次的工程技术训练,并且在大二第二学期结束前引入导师制,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修专业课程;在最后1年采用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用近一年的时间进行实际工程项目开发训练,使学生到毕业时能基本掌握行业主流技术,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要求。

1.教学组织

课程实训层次:在前3年的基础理论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按课程来组织实施。

工程项目实训层次:在大三的暑假里,学生进行市场调研编写需求分析,提出项目实训方向申请。实训分为基础知识测试、实训前专业培训、项目实训、实训总结四个阶段,项目实训流程及阶段内容见图1。每个阶段要求学生提交相关文档,以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

2.教学管理

在项目实训阶段,整体仿照公司模式进行管理,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开发训练。指导教师作为项目经理,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要求学生把每日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以项目日报的形式进行总结提交,由指导教师批阅并给出指导意见。项目按需要划分项目小组,每小组设有组长,负责本组项目实施,并协助教师帮助解决学生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每位组员定期轮流担任组长,以锻炼其项目管理能力;每日、每周组长召集小组成员认真总结研究当日、当周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确定解决方案,采取措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3.师资培养

实训模式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解决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验这一迫切问题,可以考虑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走出去”就是学校直接派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一段时间,参与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发;“引进来”就是直接从企业招聘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教师工程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等改革的思考,为大规模工程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总结与展望

进行实训模式改革,通过校企合作,以现实的工程项目培训教师;在高校内搭建类似企业的软硬件环境,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工程项目开发能力的训练,是解决学生大规模工程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篇8

会展专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由于会展项目涉及调研、策划、营销、组织、服务、管理各环节,筹备时间非常长,企业对实训学生的容纳量有限,客观上难以与教学上的任务的时间人数要求衔接,因而,目前高职业会展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的不足,特别是真实环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实践教学的缺失的情况,不利于培养会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筹经费、自主办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程设计思路

“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涉及筹展全过程,教学目标为:第一,职业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公共关系、现场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公文写作、消费心理等必修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筹展办展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总体方案规划、生命周期到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第二,职业技能目标:熟知展览策划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内容;能设计调查问卷、能胜任宣传资料的编印工作、熟悉会展新闻管理工作,具备会展文案写作能力;能进行业务面谈、现场管理和展后跟踪分析。第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诚信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目的,会展专业教师经过调查走访会展企业,明确了会展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采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黏合知识的方法来形成本项目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案设计

会展专业在项目设计模式上采取“分段式”的方法,根据工作任务界线,划分整体项目为以下阶段,各阶段由不同工作任务形成的小项目组成。

(一)第一阶段——计划、组织阶段

学生通过分析校园市场需求及参展商的要求,确定展品范围是服装、化妆品类、文化用品类,能考虑人流量,把办展场地点确定在宿舍区。第二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借学院形象提高展会档次更重要,把展览地点从宿舍区定在校园标志性区域。第三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会展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得出了“就业是2010年的一大市场需求”的结论,并在展会上增加了“校园招聘会”专场。在筹办展会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财务知识计算盈亏平衡点、经营安全系数,从而确定展位营销和招商招展指标。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要求学生对展会的基本框架进行评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六个问题:展会展品的范围所在产业是否能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展会的名称、展品范围与展会定位之间匹配与否;展会举办时间、举办地、办展频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展会定位与展会规模是否有冲突;办展机构对展会所在产业的熟悉程度;办展机构需要的筹展时间。教师给出标准格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立项策划书。要求报告篇幅适中,结构完整,编排合理,措词准确、明白易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向学校提交了“综合实践计划书”、“场地审批”、“可行性分析”、“展览场地测绘图”,并到学校各部门争取支持政策。这一过程自然仿真了展会举办的申报流程。

(二)第二阶段——运作阶段

会展专业学生成功地组织了会展设计大赛、开幕式、现场表演、商业宣传、参展商联合大优惠等活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附加服务,从而提高展销会的形象和档次。在招商招展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把康师傅、比亚迪汽车等著名品牌引进了展览会上,招聘会上仅会展行业协会就组织了十多家企业参加,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从业热情。

展销会的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展销会,服务工作包括对参展商、参展观众的服务,服务工作要做到细致、耐心。对于展销会的供应商,如对于展台搭建商、运输商的选择标准是优质服务和价格合理。一个展会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就是现场服务质量的好坏。一定要做好现场的服务工作,这样对于整个展会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在展会现场中,同学们在忙碌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从水电设备安装到舞台搭建、从全安巡视到餐饮供应、从天气忽变到客户纠纷处理,他们始终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很好地负起了自己的责任,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本次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完全符合了一名职业人的要求;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一些与同学、其他部门的沟通技巧,为以后融入社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展销会总结的目的是检验展销会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组委会通过对所有参展商的问卷调查和参展观众的抽样调查进行展销会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调查结果,总结出展销会取得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以提高下一次展销会的举办水平和质量。

展后总结围绕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的四个阶段流程介绍此次展销会的台前幕后,并通过收集大量图片和文件为读者了解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提供便捷。同时,也为下一届展销会的举办提供一个可直接借鉴的资料库。

三、实训的组织形式

本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承担指导者或辅导者,同时又是实训活动具体组织者和观察员。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资料,布置任务,进行必要指导;及时答疑纠错,控制实训进度。

(一)教师工作

在本项目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有:

1、实训前做好实训教师分工:根据教师专长不同,分管招商招展、宣传公关和现场管理、活动设计、形象策划等不同实训项目,制定并提出项目的实训计划和项目任务书,在实训开始前由会展教研室组织审定。

2、实训中组织好学生在实训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和轮换,分析讲解具体引导项目(实例),分步骤指导项目进展,项目进行中解答学生疑问和过程考核。

3、实训各项目结束后的总结点评和项目考核。

4、实训全部项目结束后的总结提高,包括实训引导项目(实例)的完善,实训组织计划的补充修改,以持续改进实训方案、计划和实训手册。

(二)学生组织

由于是全真实训,所以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指导的形式,由学生组成“展览会组委会”和各级工作人员,并自行制定规章制度和部门职责。

四、考核与评价

综合实训项目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学生考核分数A,由操作考核成绩B和作业成绩C两部分组成,操作成绩占的比较相应增大,权重比例为6︰4,即A=B×60%+C×40%。

(一)操作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时的积极性、独立性、完整性、创新性、理论运用熟练程度,考核模式采取公司普通运用的360℃绩效考核模式。如果被考核人的岗位为“普通员工”,其成绩由本人自评D、部门内同学互评E、部门经理打分F、指导老师打分G组成,权重比例为1︰1︰3︰5;假设有n名员工参与评价,考核公式为:

E=∑(a1+…an)/n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16日,由东软集团、大连软件园、东软股份共同投资创建,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凭借深厚的企业背景、优势的教育资源以及大连软件园的环境优势,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逐年提升。2003年,我院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几年来,我们积极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提出了“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进行专业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三年级先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半年的专业综合实训,然后到校外企业实习半年,完成毕业设计。本文就校内综合实训环节的设计加以阐述,供同行参考。

1综合实训在实训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构建实训教学体系,是实现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

我们所构建的实训教学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课程实验、课堂实训、课程设计;课程综合实训、实践课、职业认证课;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专业综合实训建立在学生两年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是强化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以较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重要环节。

专业综合实训模拟企业的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环境。通过实际开发项目,强化学生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及系统网络构建技能,使学生在实战过程中提高编码熟练度及调试技巧,增强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战,训练学生熟练使用常用开发工具,熟悉项目开发文档和表格的撰写,适应企业的要求;通过实训,训练学生按照IT项目管理的要求,参与团队开发,理解、掌握软件开发思想及技术,体会项目开发的完整流程,积累工作经验。

2实训的设计

(1) 实训项目的来源

为了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下进行项目实训,我们采用企业的实际项目按照教学的需要加以改造作为实训项目。如我院学生进行Java项目实训的题目为“东软在线大学学习平台NETP”,该项目是我院实际使用的系统,可以支持同时5000名用户在线,是一个企业级应用软件,源代码行数达到12万行。

(2) 实训教学资源包

要想得到理想的实训效果,配套资源的开发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完成了java、.net、嵌入式软件3个方向的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包,包括以下内容:

 网上考试系统

 实训前专业知识复习资料

 实训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参考资料

 实训练习项目及参考代码

 实训项目及参考代码

 实训项目文档模板

 项目管理平台

 学生学习及交流网络平台

 实训教师用教学课件(含视频)及讲义

纸质教材、电子参考资料以及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实训的需要,为实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 实训的组织形式

将学生分成项目组,每组30人,由两名实训教师指导,项目组进一步分为六个项目小组,每两个小组完成一套完整的实训项目,每名学生均负责系统中一个或多个模块,按照开发计划进行开发。学生分组以自愿为主,男女混编,能力高低搭配。

(4) 实训的流程

整个实训历时20周,从周一到周五全天进行,实训流程如下图所示:

首先进行基础知识测试,便于指导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指导重点。

然后进行实践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复习、开发环境搭建、开发技术和规范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编程练习。该阶段为期5~6周,主要目的是为进入项目开发做技术上的准备。

接下来进入项目实践阶段,该阶段为期约14周。项目的开发按照软件项目开发流程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码、系统测试和系统总结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均要形成规范的项目文档,由指导教师组织进行评审。

最后2~3天的时间进行实训的总结工作,包括综合考试、实训效果的反馈调查、实训总结和个人总结,最后为通过考核的同学颁发实训结业证书。

纵观整个实训过程,安排非常紧凑,可以说环环相扣,使学生一进入实训就紧张起来,迅速地进入角色。

3实训的指导方法

校内实训既不同于课堂教学,也不同于真实的项目开发。参加实训的同学虽然经过两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综合运用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差。这就要求实训指导教师承担双重角色,既是教师,教授知识和技能,又是项目经理,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任务。下面对实训中使用的指导方法加以总结。

1) 以教学的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企业级编程中的常用技术,及必须掌握的难点、重点;

2) 以教学的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企业级编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位置,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实训教师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及项目开发流程,以项目组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实战,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开发过程,在过程中掌握实用技术及方法,增加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及经验;

4) 尽量为学生组合分配可涉及不同知识点的实训模块,使学生通过实训,既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又掌握了开发技术,同时获得了多方面的技术使用方法,增加了工作经验;

5) 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更多的功能,提高学生编程的熟练度;

6) 严格按照企业开发要求进行管理,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日报、阶段性成果,个别指导、统一讲解,解决和规范学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学习及查阅资料方法;

7) 设置不同阶段的考核,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确保在一个项目完成后,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开发思想;

8) 设置主流技术专题讲座,保证学生实训后,进入企业可以尽快熟悉环境及技术,满足企业的要求。

4实训实施的效果

2007年我们对软件技术专业部分学生进行了校内实训试点,所有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实训项目的开发,人均编码量达到8000行,编程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集中高强度的专业综合实训,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应用技能和快速学习能力,加深了对软件开发过程的认识和理解,积累了项目开发实战经验,获得了职业岗位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部分学生进入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后,其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5总结

在综合实训中我们引入了企业的项目,采用了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和管理方法,完成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训,拉近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实现了学历教育与就业岗位的对接。从实训的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实训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有三个保障,首先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施要完善,能够为实训提供硬件上的保障;其次,要有满足实训教学要求的配套教学资源,为实训提供软件上的保障;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一支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为实训提供师资上的保障。这三方面的保障缺一不可。

篇10

可教学化实训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于实训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3+1”实训教学模式的确立,教师实训机制的建立以及实训教学方法的确立;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组织的保证及考核模式的改革是深化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方法的保障。他们是可教学化体系建设不可分隔的部分。

2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可教学化实训组织体系

要构建完善的可教学化实训组织体系,首先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政府、企业、院校三方从组织上确立实训教学在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起到了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的作用,将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落到实处。东软信息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训中心就是在大连市政府以及东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初成立的,中心除担负学院的实训教学任务外,还作为大连市政府挂牌的“软件人才实训基地”,为大连市IT产业发展,培养、输送急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联盟,紧密跟踪、研究行业主流应用技术,建设标准化实训教学资源。材、案、统一实训项目、统一文档模板、统一考评办法;按计划分阶段组织建设并完善涵盖学院各专业的初(中)级人才岗位技能的实训体系并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研究各行业业务,将技术与业务相结合,建立并扩展行业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实训的同时掌握行业业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配合系部教学计划,完成对教师的训练及实训体系向各系部的转移,使学院专业课程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并能按照实训体系教学要求完成对学生的实训。

第四、组织安排做好教师的实训教学的技术支持工作,配合实训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实训,使学生成为一名可以按照软件开发管理方法及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项目开发的软件工程师。

第五、利用校企联盟承接协办项目,建立项目的竞标制度及机制,组织项目的审核、测试、验收及交付。最大限度地使具备开发能力的学生多参加项目的开发及管理,不断增加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开发经验。

第六、建设维护实训社区,在做好教师实训教学支持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场所,形成校企合作的互动平台,增强企业对学校的了解,建立互信渠道,托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坚持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资源整合

实训教学资源是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基础和保障,包括教学用项目开发的基础理论资料,难点、重点讲解资料;项目开发专用技术资料;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及相关文档、模版,是可教学化实训体系的核心。因此,可教学化实训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训中心人员将企业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技术分析,按照工程管理的要求进行项目的可教学化改造,修订补充项目文档,总结归纳教学内容,最后完成可教学化实训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将实训教学落到实处,实训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紧密跟踪IT行业主流应用技术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对大量软件企业调研,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包括Java、嵌入式、.NET在内的实训项目的开发及实训体系建设,完成了不同方向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日志》、《实训教学安排》、《实训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实训项目开发计划》等一批实训教学指导性文件,分方向总结、提炼完成了工程项目实训前基础复习,项目开发中的重点、难点技术的教学内容,同时为了学生学习方便,将中心内容录制成网上课件,由于内容较多,这里仅以Java方向实训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为例加以说明实训教学资源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2.1基础理论知识

由于实训与基础理论的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如果学生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训练之前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不透,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实训效果的,所以需要对项目中用到的以前学习过的基础知识以及重点内容进行巩固,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参加过实际项目,项目中一些技术难点不易把握,需要通过特定场景进行练习。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中心技术人员除了准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外,还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课件,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如Java方向的复习、难点、重点内容如表1所示,同时还包括近20小时的网上课件。

表1 Java基础复习资料及视频课件

2.2实例参考手册

实例参考手册是为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准备的。由于学生没有参加过实际项目开发,对项目中一个完整功能的实际实现缺乏信心,通过参考或模仿手册中的实例,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适应开发的过程。手册内容基本涵盖Web应用Java开发中所能遇到的问题,共包含240多个实例。实例参考手册不仅是学生实训中的辅助参考手册,同时也是日后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Java软件工程师实例参考手册

除了实例参考手册外,还为学生准备了在项目实训中扩展知识面的电子资料,如CSS2.0中文手册;Oracle9i中文版基础教程;ORACLE函数大全;ORACLE应用常见问题1000问等开发人员常用的参考资料。

2.3专用技术练习

为了在学生进入工程项目实训后,能尽快把握项目所用技术,在之前需进行项目专用技术的训练,中心技术人员专门制作了一些小型项目供学生独立完成。如下表3所示。

表3 专用技术练习项目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文档进行项目专用技术的练习,完成后可以参考项目源码,达到掌握开发技术的要求。

2.4实训工程项目建设

工程项目是来自于企业,从企业引入高校的企业实际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发,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了解企业的业务;掌握编程思想;熟悉软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了解里程碑、缺陷管理流程;单元测试方法及代码审核方法;增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同时通过工程项目的团队开发,具备了团队协同开发工作的能力。目前我院通过和东软集团合作,已对一批工程项目进行了可教学化改造,如表4所示。

表4 可教学化工程项目列表

以东软网络教学管理系统(NETP)项目为例,与项目相关的文档如表5所示。

表5 项目开发相关文档

由于不同企业对文档要求的不同,技术人员除了为学生准备了实训项目的完整开发文档,供学生自己完成文档后进行参考,还准备了文档的标准模版,供学生工作后进行参考。

2.5开发工具及环境准备

实训项目的开发除技术外,在开发环境、工具的选择上同样需要与企业主流应用相结合,这样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对所使用的工具和环境才不会陌生。在开发环境的搭建上,无论从项目开发环境还是数据库环境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主流开发工具及环境的使用方法。Java方向环境准备如表6所示。

表6 开发环境、工具

3 构建“1321”与“3+1”相结合的系统实践体系

所谓“1321”模式,是指将一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其中两个理论学期,一个实践学期。 “3+1”教学模式,是指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前三年以课堂学习为主,完成原本需要三年半完成的所有的专业课程学分,最后一年采用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相接合的方式,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工程实践,与传统的培养方式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增加了半年的项目实训。在理论教学阶段,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将学生原本需要三年半完成的课程压缩到三年完成,以便于第四年全部用来进行工程实践。这种“1321”、“3+1”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毕业实训为最终目标,贯彻“实践不断线”,强调实践的延续性及关联性。

“1321”、“3+1”教学模式的确立是可教学化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系统化实训教学,是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4 建立教师实训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是实现可教学化实训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指导学生实训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胜任项目经理的工作,这对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解决实训指导教师的问题,学院确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机制。在实训项目规划的初期进行项目立项,作为学院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由实训中心牵头,组织相关系部专业课教师,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企业项目的可教学化改造,实现实训教学资源建设。实训资源建设完成后,利用寒暑假期,由实训中心技术人员对没有参与资源体系建设的教师进行分方向实训,为实训学期学生的实训做好准备。参加实训的教师考核合格后,颁发大连市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实训教师资格证书,持有合格证书专业教师可以指导实训学期学生实训。同时在教师考核中对实训合格的教师进行激励,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程技术能力,同时形成了实训的师资团队,为大规模开展实训教学奠定了基础。

教师们通过实训,完整学习、体验了工程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第一,对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学习了很多新知识,并且对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楚认识。第二,对专业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为日后的授课托宽了思路,同时激发教师对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动力。第三,增强了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的能力。教师实训机制的确立,是可教学化实训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训教学资源体系改造及学生工程项目实训指导师资培养的保证。

5 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法与考核机制改革

实训教学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及考核机制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需求,实训教学方法的确立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是达到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5.1实训教学跟踪

为了达到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兴趣,采取学生分方向自愿报名的方法,每个参加工程项目实训学生的都有一份《实训教学跟踪表》,从实训开始前的基础摸底考试到基础知识讲解阶段结束后测试,再到专用技术练习后的测试,乃至最后的项目实训的综合测试成绩都会记录到学生的《实训教学跟踪表》中,实训结束后,由实训指导教师对每个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综合得分,作为学生毕业推荐的参考依据。

5.2企业管理制度

在实训教学阶段,学生不可能再采取理论课学习阶段的管理模式,需采用小班型教学,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项目开发,指导教师扮演着项目经理的角色,整体仿照软件开发公司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有:

第一,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实行8:00-17:30的作息制度,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管理。进行日常考勤,对迟到、早退的同学要进行严格记录,并按考核规定计入最后总成绩。

第二,采用项目经理制度,指导教师就是项目经理。要求学生把每天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交,提交项目日报,指导教师每天仔细阅读学员日报,了解每一个学员一天的学习、工作情况,认真总结问题,给出评语。

第三,进行分组管理。按照项目需要划分开发小组,每个组都有组长,负责本组项目进展情况,并协助老师帮助同学调试程序中一些简单的BUG。

第四,实施阶段考核。实训过程分为基础知识讲解,项目专用技术讲解、训练,项目实训等多个阶段,需要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检验同学学习效果,督促同学进步。

第五,及时进行课后总结及思想教育。每天认真总结当天出现的问题,共同做出解决方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实训的顺利进行。

实训教学方法的确立使学生在学校就提前感受到企业管理的要求,为毕业后进入企业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阶段性考核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对实训教学效果的及时把握。

6 总结

总之,建立可教学化实训体系,是对现有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的适应性调整,是培养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有效手段,符合东软信息学院一直秉承的“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教学理念,符合“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的宗旨。实践证明,可教学化实训体系能够培养出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同。

篇11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21世纪是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我国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校内实训教学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校内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校内实训的含义

校内实训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校内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单元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习,目的是培养受训者的职业基础技能、专业通用技能和岗位方向技能。

二、源头管理――严格把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校内实训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校内实训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对应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调研市场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实训内容。

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把关,审查实训内容是否能满足该专业对应职业对技能培养的需要,从而从源头上对实训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制定专业实训计划,力求教学组织与管理有序

(一)实训教学计划制定

实训教学计划由各专业教学团队制定,院(系)审查,教务处审定和管理。在培养计划中应对实训课程的设置、学时数的分配、教学进程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安排,便于实训教学组织与安排。

(二)实训教学计划的管理要点

1.实训计划的编制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出发点,并与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2.定期检查与及时调整实训教学计划,通过定期检查,查找问题,反馈信息,调控实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及时修改计划提供依据。

3.必须保持实训教学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4.制定实训项目汇编表,进行实训项目管理。实训项目汇编表包括实训项目名称、所属系和实训室、所属课程、适用专业和年级、实训学时、实训开出学期等。

四、制定实训教学标准,务求有效指导和规范管理

实训标准是以标准的形式规定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条件、实训内容与方法、实训流程、实训学时分配、实训进度、实训作业及考核、实训管理和实训效果等,并明确该实训教学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此形成校内实训教学的标准体系。

(一)实训教学标准的主要内容

1.校内实训的教学条件

主要从场地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置、指导能力四个方面明确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基本要求。实训场地要求按工作情境进行规划,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对接工作岗位实际,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指导教师要求对实训内容操作熟练,并且能准确传达操作过程的相关信息。

2.校内实训的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指实训项目或工作任务,分为单元实训项目、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和校内生产性实习四个层次。实训项目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紧密结合,并且随生产工艺改进而调整更新,校内生产性实习工作任务体现真实性要求;实训项目和内容应与生产实际产品或管理流程紧密结合;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度高,体现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实训内容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按照项目化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3.实训教学标准的管理

(1)制定标准。提出制定标准的要求,组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对标准进行审定,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实施。

(2)适时修订。检查实训教学标准的执行情况,反馈问题。应侧重从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角度出发,紧跟职业岗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实训教学标准。

五、制定课程实训计划,确保实训准备充分

(一)课程实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学期课程实训计划应明确实训项目名称、实训班级、具体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分组、必备设备和耗材、实训指导书或实训教材等。

(二)课程实训计划的管理

学期课程实训计划由任课教师依据专业实训计划做出,教研室主任与实训中心或实训室相关人员一起会审,对不合格的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合格的计划报负责教学的系主任(或院长)审核批准实施,并由系(或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把核准的实训计划传送到教务处、任课教师、实训中心或实训室、所在班级。实训室制定本实训室的学期实训计划表,教务处以实训室为单位汇总一个学期中全校各实训室拟开出的实训项目教学计划制成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是实训教学检查和实训教学工作量统计的依据。

六、 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确保实训质量

任课教师做好实训指导准备,编好实训指导书,对实训项目进行预做;参训学生做好训前预习,经指导教师抽查合格,方能动手实训;实训室做好实训场地、设备、耗材等准备工作;承担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实训技术人员要通晓该课程全部实训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实训技术。

七、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实训

(一)实训操作

主讲教师讲授与实训有关的知识点、实训方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并记录实训数据,教师指导。实训小组长对实训成员做好课堂评价(包括实训预习情况、实训态度、听讲情况、操作规范性与熟练程度、结果准确性等),并把评价结果抄送指导老师。

(二)实训室运行记录登记

实训室做好实训登记,内容包括实训班级、实训时间、实训项目、实训任课教师、实训分组、实训缺席学生姓名、实训纪律和效果,最后由实训任课教师签名,实训室存档。

(三)实训报告和实训考核

实训报告要求规范,教师对实训报告批改评分计入实训平时成绩。课程实训结束后,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训考核,随机抽取实训项目作为考核内容,项目相同的同批次考核,独自完成考试。对于单独设课的实训课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考核,计入学分。以理论课为主的课程实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取消该课程理论考试资格,允许进行一次补考。实训课成绩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考核可分为实训课堂评价和实训报告完成情况。

八、实行实训效果评价,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到位

为了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训教学管理必须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开展实训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训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与监控。

(一)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与方式

1.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

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是指实际开出的实训项目数与教学计划 (或实训教学标准)所规定的应开出的实训项目数之比。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实训项目开出率=计划规定应开出的实训项目数/实际开出的实训项目数×100%。

2.学生技能抽查

课程结束,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按照实训教学标准对学生技能水平进行抽查来评价实训教学效果,先制定课程每个实训项目的评分标准。以任课教师所任教课程的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30%的学生(一般10人)进行技能水平操作,从课程开出的实训项目里随机抽取2个项目作为操作内容,每个项目50分,总分100分,取两个项目的平均成绩为该生的技能抽查成绩,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10人中有6人合格或优秀则该任课教师任教的该课程技能抽查合格或优秀,其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客观而真实。

(二)实训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是实训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应贯穿于实训教学全过程。

1.确定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对实训教学要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质量管理,首先必须制定出一套管理内容全面和量化的实训教学质量标准,根据实训教学规定的内容和管理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做成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作为实训教学的质量标准。

2.过程管理与监控:实训教学质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实训计划、实训内容、方法与手段、实训条件、实训组织、考核成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结果。所以,实训教学质量必须突出过程管理与监控。

3.实训教学档案管理与资料管理

实训教学档案必须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时监控相结合,确保资料完整、规范,便于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及时改进。

(1)实训教学基本文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标准、课程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卡片、实训项目汇编等。

(2)实训教学记录:实训教学授课计划表、实训报告样本、实训考核试卷、学生实训成绩表;实训室运行记录登记本;实训典型教案或讲义;实训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总结材料;实训教学研究、总结、教改方案和经验总结。

(3)实训教学管理文件与规章制度:上级下达的实训教学文件;学校制定的实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评价材料;实训教学人员情况一览表。

(4)其他资料:实训设备、材料经费投资分配情况统计表,实训设备、材料领用出库验收单,实训材料消耗统计表,仪器设备、材料损坏、丢失、赔偿报表,新开实训项目申请、验收材料,实训项目仪器设备配套情况报表,实训方法、实训手段、实训技术改进意见、实施情况及成效。

九、 按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进行过程总结并持续改进

PDCA循环指的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理)四个阶段。

(一)计划阶段

该阶段主要通过分析研究,确定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和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质量保证的计划和方案。计划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调查分析质量现状;第二步,找出实训教学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三步,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第四步,确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二)执行阶段

该阶段是根据制定的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由相关部门组织实训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

(三)检查阶段

该阶段是对照实训质量保证计划要求,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实施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四)处理阶段

该阶段即处理检查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和规范管理制度,肯定和巩固成绩,提出整改措施,并在下次检查时重点考察整改是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