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13:52: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由于其思想性、实践性以及知识性都非常的强,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再用以往的知识灌输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创新思想、创新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门课程的预定作用。但是就现在而言,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时候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老师只有根据问题找到有效的措施,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一、剖析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 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开方”
1. 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36-01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山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山区小学品社课教学。
1.认识山区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由于山区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1.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山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1.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山区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山区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2.认真应对山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手段
2.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2.1.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1.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在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应对呢?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1.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1.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适合农村特点,课堂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开展
2.1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在教《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轰炸、洗劫家乡的史实材料,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文字材料、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2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由于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农村小孩,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二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让他们走出校门,向社会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因此,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自己要心中有数,甚至要先作尝试和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畅进行。如前所述的我在上《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器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的收获。
3.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思品教学中认识到,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因为人对某种价值的认同,不仅是认知所及,而且是情感所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如上《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警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生了病就没良方医治了。"学生通过这些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我又选择跟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学校做为重点,通过播放保安员的话,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让他们对照以往的生活习惯。在感情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农村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剑.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2012(12)
小学阶段的品德和社会课是以孩子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学生的社会发展。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小学社会道德教育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全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那么,就根据考试成绩来看,看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怎么说,怎么做。
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
(一)综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经济,政治,历史,在多种学科的知识,涉及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多方面的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它像一个万花筒般的生活,为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作为学校教学的主体,特别是对道德和社会课程,教师应始终牢记学生的认知和经验,不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找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实现世界。
(二)开放性
小学德育与社会课堂是一个充满时代色彩的课堂,反映了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一些注重认知的范畴,有的侧重于情感体验,有的侧重于欣赏和理性分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锻炼了认知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对儿童作为对象,内容丰富多彩,贯穿着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将生活融入课堂,把课堂带到生活。因此,小学德育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也应注重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向社会开放,打开学生的视野。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一)指导学生方法不恰当,缺少技术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收集教材内容的相关资料,并没有经过有效的引导,如分类、合理安排、有效渲染,导致学生不能明确材料的内容多与少、质量的好与坏,因老师精力有限、时间限制等原因,不能给予每一个学生合理的细致指导。
(二)缺乏对课堂情境教学细节的捕捉
在具体的小学德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选择教学方法是:首先,学生模拟采访,进行一些学习成果展示,如一些小品剧等。好像是模拟学生的熟悉的生活场景,然而,这些生活场景的再现,也只是对生活的表象很浅的展现,教师只是对学生表演的内容,给了一个总结,但不深挖掘这些节目的内涵,教师的结论,只注重引导学生注意采访的内容和形式,在采访过程中,学生的仪态、语调的高低和谐水映了学生的个人修养,在教师的结论中没有反映,然而,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想立足于社会的最基本,且最关键的因素。
三、初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成果
(一)突出课堂实践,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是由其自身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 假如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对学生说教上面, 则会收效甚微。教师应努力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培养好奇心的过程中,在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亲身感受体验,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和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例如,在苏教版小学道德和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的教学里面,根据课文题目,《我送老师一朵花》,组织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涉及到教师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普遍的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意识。
(二)提倡建设开放性课堂,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社会是最好的课堂。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现实要求教师主动提出教学活动,实现从“教材”到“教科书”的转变。教材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是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教师不能因为教材,二把所有的思想观念局限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大力促进开放的课堂教学建设,通过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使彼此相互弥补,实现教学的生动、全面、系统化。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本质,注定了它强调学生在社会中学习收获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开放的课堂教学。
四、结语
要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泼、轻松、活泼、紧密的课堂气氛下,在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时,也享受到收获知识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杜振生.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 才智. 2015(16)
[2] 黄青.品德与社会课的“无痕教育”[J]. 新课程导学. 2014(10)
[3] 王其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教学研究[J]. 学周刊. 2015(08)
[4]张利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科教文汇,2008(5).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从操作情况来看,对于信息这项作业,学生完成质量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很被动状态,行为表现较为消极。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缺乏收集兴趣
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不得不从一些教辅书上摘录一些,或者干脆照同学抄一两句,所以,课堂交流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有关资料的内容涉及面却小得可怜,有时说来说去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意思,缺乏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二)依赖心理严重
据调查:一个班级(这里仅指高年级)里,真正能自己积极动手信息的学生位数少得很。经常看到有些同事为了子女的“作业”忙得很辛苦,上网下载、钻图书室、请教同事……想尽办法完成孩子交给的“作业”。试想,家长是老师的学生能靠着“大山”将就一次作业,那么对于极大多数父母是普通村民或普通职工的农村乡镇小学的学生来说又能怎么去面对资料的收集呢?
(三)不会处理信息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收集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但这些资料有的是满满几页纸,读一遍也要十来分钟,有的是文中的字都不认识,站起来念都念不通顺,甚至某些资料与收集的目的大相径庭。学生收集到资料,却不会去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所得知识,那么这样的收集、这样的拓展对于学习有没有价值就是个问题了。
二、 成因分析
农村小学信息客观条件限制较大。有时,老师布置收集的资料在小小的图书室、阅览室根本查不到;上网,确实是最便捷的方式,但在目前的农村,电脑还是“稀世之物”,一个班级能有几个学生家有?像我们班39位学生,只有两位学生家有电脑(其中一台电脑还没装宽带)。因此,收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个别少数人的作业。
三、策略实施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信息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相关的材料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当然也不同,而作为对教学内容的提前介入,学生更是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准备材料。如我执教《英雄的人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救国图存的事实,课前就要求学生去搜集年代的民族英雄,并告诉学生可以是图片、电视电影、文字材料、现身说法的录音,也可以是自己访问的记录,但人人都要有发言交流的内容。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指明路径,让学生能顺利地去获取相关材料
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让学生课前去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是应该向学生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如在《民族风情园》一课的教学的资料收集中,我建议学生可参考他们国防教育读本去了解民族风情,课上每个学生都有内容介绍,学习效果也较好。
(三)提供素材,让学生从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
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经有许多,其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也可以将上一年级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写上学生班级、姓名),提供给任教的每个班级学生,既解决了资料有限的问题,又触动了没有搜集资料的同学。
(四)身体力行,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准备相关材料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为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为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自己也应去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具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特别是历史题材的教学,虽然对教材所涉及的历史内容教学,不追求完整性与系统性,但教师的课前大量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在《英雄的人民》一课的教学,我多次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把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认真的课前准备,就能弥补课程学习上的“先天不足”,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要学生主动参与,就必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吸引学生互动的学习材料。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摆正教师角色。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不应再是教科书的盲目执教者,而是要自觉的完成从被动的教材到主动地灵活应用教材的转变,要善于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在理解新课程的基础上,以自己先进的理念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只有这样自觉的转变角色,才能用好教材,创造新教法。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合作者。这是推行《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教师角色转变的一大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教师要从过去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合作者身份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和谐发展。教师不能把认识作为唯一的目的,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其次,尽量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学习材料。小学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度阶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构成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一矛盾也正是阻碍学生主动交往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况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为学生选择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有密切相关的,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如我在教一年级孩子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我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由于学生对购物有直接经验,因此在活动中好象回到了真实的生活中,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比生活中的活动更有目的性,每个学生都能凭借自身的经验,信心十足地与同伴交流,为学习活动的互动交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基本理念。
再次,尽量选择诱发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 提高"自主、互动"的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是"师生互动"的前提和保证,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封闭与单一的学习材料难激起学生自主参与的欲望,相反,开放的学习材料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我上的"8和9的加减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两个学生做''出石子''游戏,其他学生根据出石子的不同,说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学生在说的时候随意性很强,没有一定的顺序,为了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怎样把你刚才做游戏说的算式有条理的归纳起来。
其次,力求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不知时期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如在教孩子们学习"圆的认识"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画了一个大长方形,学生站在正方形的四周,中间放一个脸盆,让学生丢沙包,看谁投得准。投着投着,有的学生就提出意见了,"老师,这样不公平,他与盆离得较近,当然投得进去,我们离盆较远当然投不进了。""说说你有什么公平的方式呢?""大家站与盆的距离要相等,形成一个圆,这样就公平了。"他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圆的问题,并很好的解决。就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体验,去经历,达到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最后,力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路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例如在"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针对" 和 "每位学生在独立探索后都有各自独特的比较方法,有的把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有的把异分子转化成同分子分数进行比较;教师就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在评议中不断丰富解决问题方法的不简捷情况。
三、设计"自主、互动"的训练材料
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情感的培养,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那么,可以从下两点更好的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达到更佳的效果。
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具有对该科目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初中学生刚刚由小学升上来,他们的心理特点依然是以兴趣为出发点去实施学习活动,学习依然带有感彩。所以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爱和对本学科的喜爱。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教师的热情澎湃,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真诚的关爱,都是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教学中积极肯定学生的进步,善于鼓励学生,博学多识,树立起一名真正良师的形象。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三步走
第一步,重视教学的导入过程及方法。
这是考查教师教学准备是否充分的一个环节。教师怎样设计预习的学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好预习;通过学案导学的模式,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探究,向教材深处拓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步,品读教材掌握学习方法。
给人金子不如给人点金术。思想品德课和一般课程不太一样,很多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认真地阅读而实现认知。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性,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教材的能力开始。要训练学生会读教材,指导有目的地阅读教材。这个阅读不是普通的阅读,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提纲,学生自己也可设计阅读的学案,有目的、有条理地阅读,梳理教材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明确教材内容的主题,明确这一主题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明确这一主题启发下,我们该怎样做。这样带着目的性阅读才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最好办法。
第三步,先质疑后释疑。
“教之道,德为先”,大量的事实证明:“有知识,并不等于有德行。”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德育是重中之重。德育为五育之首,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同时,把德育加进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德育,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
所谓渗透,就是指不作系统讲授,在进行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语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本学年在课堂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做的:
一、课前准备与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这几大领域,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明显或不明显的德育题材的学习内容。在备课时,我们就要有德育意识,在准备教学活动、学习材料或实验材料时更要考虑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当进行到与德育有关的环节时,要想办法不露痕迹的将德育渗透进教学材料、师生活动中。
以生命世界为例,教材中就有多处涉及德育活动。比如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中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最好选择修剪下来的植物枝条和田间地头的狗尾草来观察,第五课“植物的叶”中动员学生在校园里捡拾落叶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和实践活动。《动物》单元中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中,观察活动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讨论清楚怎样去寻访小动物,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和不惊扰小动物、不破坏小动物们生活的环境、注意自身安全等。孩子们经历这样的活动形成的印象肯定会特别深刻。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低,社会经验又少,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同一班级存在差异,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也存在差异,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教授,得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设计三维教学目标,适时地渗透德育。如三年级的《磁铁》这一单元,在孩子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引领孩子们对磁铁的磁性、两极等做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适时地给孩子们做了一个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从而树立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三、在学生参与实验观察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但缺乏持续性。这就要求老师结合教学及时的组织活动,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并做好引导和督促。三年级的《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主要是以观察蚕的生命周期为主。三年级的学生平时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长、死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却很少去关注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此,我特地去购买了蚕,让孩子们自己在养蚕活动中亲自去观察蚕一生形态的变化。在整个养蚕活动过程中,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去校园里采摘桑叶来进行饲养、清洁、观察、记录。而我在整个过程中做好促进工作,给予孩子们适时的指引,促进让孩子们探索、领悟的学习能力,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四、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身边的事物表现出很大的探索欲,教师应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去探究,培养他们严肃、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来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观察,逐个完成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在整个单元的实验过程中,通过观测、记录、猜测和讨论培养了孩子们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五、善于利用课后整理,渗透思想教育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小学品德课程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新课程的教学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化,品德课堂仍存在低效问题。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本人一直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课前采集,构建有效品德课堂的前提
课前采集,是课前布置学生有目的地去收集学习材料,提前介入教学内容。采集的过程,是提前介入课堂学习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采集呢?可将调查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切入点小又具体可感的问题,使调查有据可依,有序可循。如《我在长大》的采集表设计:
采集表(一)
采集表(二)
在采集中回顾成长过程,唤醒曾有的生活经历,懂得自己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渐渐长大,从而对父母产生敬爱之情。
学生进行课前采集时,教师自身也应收集更多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课前材料的准备,有利于师者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采集指导,有利于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目标达成做足准备。
设计采集表要注意做到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差异,允许表格不署名。这样既可保护学生的隐私,又可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境。
充分的课前采集,可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和体验,为课堂的积极交流、互动做好了铺垫。
二、课堂互动,构建有效品德课堂的重要途径
课堂互动,指课堂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通过语言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信息传播,以增强教学效果的行为过程。通过环境与学习者的互动,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课堂上,老师可从采集表上的信息,捕捉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运用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开展活动等形式把学生置于五彩缤纷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体验、互动、交流;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把学习素材融会到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满足游戏的需要,又促进“乐学”态度的形成、学习方法的迁移;还可提供模拟主题,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模拟,将心比心地感受,培养体谅他人、超越自己的道德人格。如,《不贪小便宜》,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的反思性,老师提出了模拟任务:妈妈买菜回来,对小海说:“卖鱼的售货员多找了5角钱给我,给你买零食吧。”小海该怎么办?小组的同学认真做模拟前的准备,撰写小剧本,选出模拟者进行排练。其中有一个小组在准备过程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同学认为,售货员多找了钱,又不是小海妈妈偷的,所以根本不需要把钱拿回去;有的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不是自己的钱不应该要。建议小海妈妈把钱还回去。显然,学生通过参与模拟活动,内心产生了强烈的羞愧感或自尊感,一股自我教育力量形成了。
有效互动有哪些类型呢?一是同理性互动,当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时,老师用温柔的眼神迎上去,能让学生放心地把烦恼说出来;二是扩展性互动,当学生说自己的爱好是弹钢琴时,师就可以追问:你还有其他兴趣吗?引发学生对相关事情的关注,打开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三是深化性互动,如果学生只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这时执教者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来引发孩子深入地说下去;四是对冲性互动,当学生的眼神游离,语气不坚定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让学生辩一辩,在辩论中真理得到明晰;五是煽风点火性互动,特别是面对学生的优点和快乐,通过煽风点火,可以让优点扩大,让快乐加倍。
有效的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让师生的生活经验共同提升,思想同步增值。
三、课后行为观察、跟踪,构建有效品德课堂的关键
课后观察,指教师凭借自身感官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课堂上习得的认知是否转换为行动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教育方法。课后能否对学生进行持续观察引导,对学生行为的养成起到关键性作用。
“红灯停,绿灯行。”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
学生是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实施全面发展,这也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了解学生的情感、爱好、兴趣以及性格,等等,教师只有真正和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并且采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自己学生实际的情况来灵活的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导入教学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要充分运用多媒体
新世纪已经成为了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高科技时代,因此,以计算机作为主要代表的科技已经融入到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并且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呈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并且成为了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重要的方向。在教育领域中的多媒体是一种将图片、文字以及声音融于一体的教学媒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听觉以及视觉,进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将抽象事物转变成为形象的事物,将静态事物转变成为动态事物,将枯燥的知识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知识,并且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形象可感的学习材料,这些都符合当前小学生将形象思维作为主要方面的特点,更加便于小学生全面和准确地理解思想品德知识,最终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直抵教学的本质核心,紧紧围绕核心组织教学,才会使教学发生根本变革”(成尚荣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主体教育”、“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课堂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然生长。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采用学案导学就是改革创新的一个举措。
一、采用学案导学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支撑。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3.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4.《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又涉及学习方法。
5.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育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地教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了显著提高,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这就为我们以“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政策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给学生留下深入思考的时间,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一规定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重庆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落实市教委关于指导学生“愉悦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工作要求,引导教师开展教法与学法研究,切实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研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市教委、市教科院在全市中小学进行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打造超越课堂的教学改革。
4.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自主、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侧重于师生的有效教学行为,针对初中学生心理智能方面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受到重视。自新课改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式有了积极变化,但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重教轻学的现象,学生出自内在需求的自主学习、知识建构、意义生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等未能真正实现。
(三)实践依据
1.山东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高效的五大抓手之一《271导学案》,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铺设“271高效课堂”快车道。
2.我县羊角中学、火炉中学的“三案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中,把学案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手段和有效载体,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我校主研的县级课题《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把学案制作和使用确立为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环节来要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收到了奇效。
4.在农村薄弱学校思想品德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特别是导学功能的发挥有待进一步探索。“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值得认真学习、借鉴、总结和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具体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还存在学案设计编写怎样与学科教学内容、生活情境素材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体作用如何真正发挥,教师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等实际问题。
二、学案导学概念的界定
(一)学案的界定
由于学案导学模式研究在我校起步较晚,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澄清,对学案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1.学案就是学习方案。如“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课题的学习方案”。
2.学案就是学习材料。如“学案是把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练习巩固、评价任务等编写成供师生教与学使用的学习材料”。
3.学案就是案例。如“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为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案不仅仅是一份学习材料和案例的呈现,更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以认为学案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方案。
(二)学案导学的界定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综上,我们认为:“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从“用教案教”到“学案导学”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转化,是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