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产品质量工程论文

产品质量工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04 06:34: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品质量工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产品质量工程论文

篇1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于2007年获校级质量工程立项,2009年获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立项。三年来,项目建设坚持以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为主导,逐步形成一整套改革实践的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特别是注重将“四条主线”、“四个学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荣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二等奖,学生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实验区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三年来,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实验区改革实践

1.1紧密结合学位评审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大家充分认识到人才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三明学院作为教学型地方性本科大学,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应该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培养能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凝练出“以生为本,质量取胜,凸显应用,办出特色”的十六字教学理念,并在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1.2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1]

目前中国的大学层次不一,各个层次的大学代表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就成为各个高校能否有特色,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而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学校领导班子必须认真研究、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基本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际上是教育部给予各个高校如何根据自己的社会定位、办学目标去探索人才培养途径的尝试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各个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可以有施展的空间和成功的机会。在模式创新中必须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来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在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清楚的条件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与学校的办学目标相符合,这是创新实验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3努力构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将实验区改革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除了模式创新性、先进性外,更关键的是模式的可操作性,能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活动中加以实施和实现。本实验区提出的模式具有通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P[2]P。实验区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经验、

新模式基本指导思想P[1-2]:全面贯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三明学院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生为本,质量取胜,凸显应用,办出特色”的教学理念;坚持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来启发、教育和要求学生;教学中坚持基本理论、核心能力、基本技能、人文素质等四条培养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坚持以计算机学科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编程能力培养为主导,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外显能力的培养,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规范化、系列化。切实加强教学、思想政治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质量工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强,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海西建设服务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1.4实验区改革成效

实验区改革实践3年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已初见成效。

1) 本项目作为三明学院《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内容之一,2009年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排名第三)。

2)2010年11月,2007级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参加2009首届海峡(三明)动漫大赛《生肖足球》获该赛设立的唯一最佳创意奖,《酒后驾车》获第三名。

3)2010年5月,2008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组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编程大赛(ACM),与全国100多所院校同学同场竞技,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铜奖。

4)2010年4月,2008级学生临时组队,参加福建省年职业院校大学生技能大赛获三等奖。

5)2010年6月,由2007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班陈夏、李嘉琪同学制作的《数字安贞堡》作品,在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中获最高优秀奖。

6) 本实验区启动班级2006网络工程专业班的毕业设计,获优秀等级的作品数占整个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四分之三。

2实验区改革的思考

历经三年多的实验区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教学改革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多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才的思考,这种思考其实是改革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困惑,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既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设计,更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培养路径的问题,它在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上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是一个总体的要求,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体现和落实;下启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给出要求,对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也就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对过程的设计很可能被忽视,最终出现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培养方案很新,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跟上,教师们对培养方案的理解不到位,每门课程的教学未能达到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因此,在精心制定培养方案之后,更重要的是抓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的落实。

前面说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高级工厂,学生的质量也就是产品质量,我们可以把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的做法引入到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来,如图2所示。

此模型也叫“三次质量关”管理模型。从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产品的质量不能只看最后结果。把好成品质量,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社会。首先从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就牢牢把好设计质量,也就是把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质量,否则,过程工艺和出口检验机制再好,产品也未必受社会的欢迎。所以,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改革中必须认真调研学习,既要了解市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必须从学科专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精心从功能、过程和出口检验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反馈机制,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整个实验区的改革工作。

2.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创建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模式

为实现大学大众化教育和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育部从战略的高度审批新建了一大批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并提出了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型大学的分层次办学的思想,对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宏观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目前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大学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开始从草创期进入成长期,如何办好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是摆在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面前的一大挑战。

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成长道路,不能简单模仿老本科大学的发展道路,只有认真贯彻教育部在审批这类大学时的初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让大学教育接近社会需求、接近工程实际,是大学教育回报社会的正确追求。在办学中实实在在地按教学型的要求,搞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建设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本科硕士点博士点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高校来培养硕士、博士?这样的模式硕士、博士质量又如何?当今在各个行业最缺的是工程师这一级善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是中国实现人力资源大国梦想的关键,因此,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应该为国家实现人才资源大国的战略服务。

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是植根于本地(以地/市为划分单元),各个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支柱产业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的人才种类也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不论发展何种产业,都需要大量工程师级的应用型人才。这也就给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留下了发展空间,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应根据自己所处地方的实际,努力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当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部在高校招生政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等方面应该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2.3建设一支懂得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干部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

从图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绝非易事,必须有一支懂得高等教育内涵和规律、清楚学科内涵和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管理队伍,使改革的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建立起由系领导、教授和热心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组成的领导团队是顺利推进模式创新的关键。

2.4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让全体人员理解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团队外,让全体参与改革的教师理解

改革的意义、改革的内涵和如何进行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获得成功,真正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因为再好的设想或改革方案最终的落实是通过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没有全体教师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要想让教师们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一是要让教师清楚改革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关系和改革的意义;二是要建立起相应责任制和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使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三是要建立一定的学习培训制度,及时把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改革的具体要求告诉全体教师,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安排。总的要求就是通过改革活动建立起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我们实验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3结语

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探索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虽然得到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好的想法,但如何培养好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一个摆在地方性新建本科大学面前的一大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卢昌荆.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4):15-17.

[2] 卢昌荆.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刍议[C]//三明学院. 全国新建综合本科大学第七次研讨会议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24-227.

[3] 庞思勤. 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R]. 北京:全国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专题研讨班,2010,5.

Innovational on Experimental Area for the Practical IT Talents Development

LU Changjing, QIU Jinming, LIN Keming, YAN jianjun

篇2

产品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控制标准和手段,使劳动耗费及各种费用开支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及时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它是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预算,对企业日常发生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专门方法进行严格的计算、监督、指导和调节,把各项成本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之内。狭义的产品成本控制又被称为“日常成本控制”或“事中成本控制”。

1.2产品成本控制对公司的意义

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指标,通过分析便能了解一个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和具体成本项目等的分析,便能掌握成本变化的情况,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产品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产品成本也是制订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因此对产品成本进行良好控制可以保证产品成本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促进、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同时产品成本降低可以削减售价以扩大销售,经营基础稳固才有力量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创新设计,寻求新的发展。产品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

2我国中小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1企业的产品成本控制大都停留在事后阶段

企业一直把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成本的目光紧紧地盯住在生产制造与检验过程,结果精力花费了不少,成本付出了很多,但却是收效平平。其原因就是只注重了制造与检验的环节,而忽视了影响质量与成本的其他环节,其中设计开发便是一个重要环节。现代设计认为,产品质量的优劣首先是设计,其次才是制造和检验,并提出产品质量的“源流控制”理论,即设计阶段是“上游”,制造和检验分别是“中游”和“下游”。抓好了上游控制,中、下游控制就容易。

2.2企业生产成本缺乏市场观念

生产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的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成本的构成并核算产品成本,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这样,产量越高,单位成本就越低。因此,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误认为简单的降低成本就意味着增加效益。这种失真的信息导致生产成本控制觉察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2.3未能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统计表格也不够合理

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由班组直接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微机。有的操作工和班组长不认真填报工时、材料消耗等表格,造成漏报数据和数据失真;有的未能及时随班填报,而是事后补填,由于时过境迁,单凭记忆凑数,很难保证准确;还有的字迹模糊,致使辨认困难。企业在印制统一表格时,要么名目繁多,要么容易产生歧义,不能适应企业不同产品的特点,填报费力,汇总困难,严重者能引起生产人员厌烦甚至反感,产生应付心理,自然影响填报质量。

2.4产品设计成本意识缺位

有的企业尽管采取措施强化成本统计,如分车间独立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材料和工时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好产品的设计关,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产品一投产就出师不利。

2.5决策过程成本观念不强

任何领导层决策的失误,都要由整个企业承担损失。由于产品开发、市场选择、资金运作不当,或者优柔寡断、议而不决而丧失的发展机会,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开支,必然拉动产品成本上升。

中小企业虽然营销渠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道较短,但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有时会陷入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压缩利润空间,甚至蒙受亏损的两难境地。另外虽然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仍免不了设置或增添若干职能单位,加之对外应酬面广,行政管理费用难以控制,甚至大幅超支,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3产品成本控制的解决对策

3.1注重产品前端的采购成本控制

企业要建立采购计划的制定与采购计划实施相分离的机制。仓库管理部门作为企业各种物资的储存、保管部门,能及时根据内部各单位对物资的需求和仓库的库存情况,较准确地提供企业对各种物资的实际需求情况。因此,每月末各内部单位应将对物资的需求情况列表报仓库管理部门,仓库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物资需求情况,并结合仓库的实际库存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明细表报管理层批准,批准后交物资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

3.2企业要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

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部门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加强材料使用管理工作考核。主要从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定额消耗执行是否到位、查出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等方面进行考核,目的是促进各单位合理组织施工,减少材料损失浪费,发挥修旧利废作用。

3.3企业应彻底改变现存生产过程弱点:从追求产品数量、交货期转变成了在保证产品的质量、交货期前提下,追求数量

这样就使企业不是片面的追求数量上的提高,不顾产品的质量。我们知道中小企业的弱点之一就是片面的认为提高企业利润的唯一手段就是最大程度的增加产品的数量,但如果企业一味追求数量上的提高,忽略的产品质量的保证,那生产出的产品只会让消费者对公司的声誉打折扣,提高利润纯属空谈,把保证产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质量作为提高数量的前提,这样既可以使利润合理的提高,又维护了企业的声誉。

3.4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人的因素对生产率有十分深刻的影响,生产过程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各生产要素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人起作用,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技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决定于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因此,企业要不断地创造机会鼓励职工学习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改进和提高。

3.5企业应该实现现代化的成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管理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应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也即现代成本管理中所谓的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3.6企业员工要积极配合公司推行各种体制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日趋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公司都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和经济状况,而做出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作为公司的员工来说,公司每推行一项体制改革,我们一定要深入的学习、积极的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公司的步伐,只有这样我们的体制改革才能推进的更快,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徐路宁,张和明.产品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2,(139).

[2]叶渭川.产品设计开发中质量控制要点[J].质量工程卷,2006,(43).

[3]李彦军.控制新产品开发成本高企业竞争力[J].冶金财会,2006,(27).

[4]孙琦红.浅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时代经贸,2008,(118).

[5]袁广.设计开发环节是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的重点[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3).

篇3

质量功能配置(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简称QFD)是一种用户驱动的产品开发和质量保证方法。它采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调查和分析客户的需求,并采用结构化的框架将其转换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特征信息,使得设计和制造的产品能真正地满足客户需求。

QFD是通过对产品质量技术特征指标值的改进来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对新设计产品或改进产品的满意度。在产品的设计或改进过程中,对某个用户需求评价目标值的改善,是通过与之相关的质量特征性能指标的改善来获得的。为了对产品进行改进,必须准确地描述出用户需求评价目标值与具体的质量特征指标值之间的内在关系。要准确地描述出用户需求评价目标值与质量特征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标度上,前者属于离散的或连续的顺序标度,后者则不然,而且每个质量特征指标的度量单位也是不一样的。将一顺序标度变量表达为非顺序参数辨识,尤其是当增加质量特征时,还需要重新设计系统辩识数据进行系统辩识,这在实际应用中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解决质量技术特征并行优化中所面临的这一问题,基于质量技术特征改善率的优化策略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1质量功能配置

质量功能配置(QFD)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学者Yoji Akao(赤尾洋二)教授首次提出。该方法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思想,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之一。QFD是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分析,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质量工程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产品设计或开发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由“顾客的声音”VOC ( Voice of Custourer)驱动,并把顾客的需求体现到产品设计中去,在满足顾客需求前提下,全面考虑开发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的关系,实现最优化。

质量功能配置的核心是在获取和综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将用户需求分解为产品技术特征、零部件技术特征、制造过程工艺特征及质量控制方法。QFD最常用的方法是四阶段分解方法:产品规划(Product Pl arming )、零部件配置(Parts Deployment )、工艺规划(Process Planning )及生产规划(Production Planning )。它将用户需求分层地转化为产品技术特征、零部件特征、工艺特征和生产质量控制方法等一系列能测量的、可操作的事件、活动或指标。为制订产品规划、工艺计划、生产计划,以及产品和工艺的连续质量改进,提供决策支持。在展开过程中,上一步的输出就是下一步的输人,构成瀑布式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每一分解阶段对应一个质量屋。

质量屋的规划过程分为质量屋的建立和质量屋的决策两个过程。质量屋的决策部分是利用质量屋中的各部分信息,对质量特征进行并行优化,确定每个质量特征的性能指标目标值。因此,质量屋的决策部分的关键是产品规划中质量特征的并行优化问题。通过质量特征并行优化后的质量特征目标值,是QFD分解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输出信息,是开发新产品及改进现有产品的重要依据和重点。

2质量技术特征并行优化方法

2.1用户需求改善率与质最技术特征改善率的关系

设yi,(i=1,2…m)为用户需求改善率,xj(j = 1,2,…m)为质量技术特征的改善率,则yi和xj存在下列关系:

利用QFD建立的质量屋获取的各部分信息以及用户需求的改善率,来优化得到质量技术特征改善率,根据原有产品的性能指标值,就可确定改进产品对应技术特征的目标值。

2. 2质且技术特征并行优化模型

线性规划是一种解决优化资源分配问题的重要方法。不同的质量特征并行优化策略,对应不同的线性规划优化模型。根据线性规划中的目标规划,结合产品开发的目标和其所具备的各种资源,做出一个有效的产品设计规划,同时能够分析设计的产品达到各种目标的程度和差距。在目标规划中,产品开发的所有目标可以在一个或几个函数里加以考虑,然后求最优解。这个过程是使这些规定的目标离差最小,即最大程度地接近目标。用yi-代表未达到第i个目标的目标离差量,用yi+代表超出第i个目标的目标离差量。这些离差变量必须出现在目标函数和目标约束中。

如果目标规划只有单个目标,则称为单目标规划;有多个目标就称为多目标规划。质量特征并行优化单目标规划模型为:

其中:i为用户需求下标,i=1,2,…m;j为质量特征下标,,j=1,2,…,fi认为第i个用户需求和质量特征的函数关系,反应在质量屋的关系矩阵中;gi为第j个质量特征和其他质量特征的函数关系,反应在质量屋的自相关矩阵中;U为质量特征改善和所需单位总成本的函数关系;V为质量特征改善和所需单位实施时间的函数关系;Rk为除了成本和时间外的其他产品开发资源约束函数;wi为归一化后第i个用户需求的权重;xi为第j个质量特征的改善率,为多目标优化的决策变量;Lj为第j个质量特征允许的最小改善率;Mj为第j个质量特征允许的最大改善率; Y‘为第i个用户需求的目标改善率;Yi为未达到第i个用户需求目标改善率的目标离差量;Y广为超出第i个用户需求目标改善率的目标离差量;;C为预先确定的质量特征实施所能提供的单位总成本的上限值;T为预先确定质量特征实施所能提供的单位时间的上限值;b*为除了成本和时间外的其他产品开发资源约束常数。

该模型是以用户需求的改善率为优化模型的目标,其目的是使未达到用户需求目标改善率的目标离差量总合最小。

3实例

以阀门产品中的止回阀为例。应用QFD方法对止回阀进行产品规划,在产品规划质量屋中确定了9项用户需求,分别为噪音低、不渗漏、体积小重量轻、抗冲击性好、价格适中、水力损失小、易于装拆维修、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9项技术特征,分别为止回原理恰当、密封性、结构尺寸、结构强度好、成本、流阻系数、零部件标准化、可靠性、使用寿命。对用户需求重要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归一化的用户需求重要度向量:

根据QFD质量屋中规划矩阵确定的用户需求改善率为:

根据QFD质量屋信息,得到归一化的用户需求和技术特征关联强度系数矩阵如下:

将上述式(4)、式(5)及系数矩阵代人公式(2)和(3),得到止回阀质量技术特征并行优化数学模型如下:

上述优化模型是以止回阀用户需求的改善率为优化模型的目标,其目的是使未达到止回阀用户需求目标改善率的目标离差量总和最小,同时也考虑了各用户需求的重要度。用单纯形法求解止回阀质量技术特征并行优化模型,得到止回阀质量技术特征改善率如表1:

篇4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百年大计,质量为天” 同是国家倡导的重要方针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安全与质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他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业本身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变化大、形状不规则,建筑施工中危险性较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预防难度较大。加上民工进城比较多,主要从事的工作就是建筑施工,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比较缺乏,违章作业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又跟不上等原因,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经常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

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安全离不开高质量的设计和管理。只有重视安全,工程质量才可以得到持续和保证。只有安全生产才能有质量,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只有确保工程质量,建筑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才有保障。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会直接影响安全事故发生与否,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安全和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两大硬指标,只有保证了这两个硬指标,项目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圆满。

二、建筑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确保每一种材料合格的建筑材料。

3、积极采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是创造优质量工程重要条件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三、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实行安全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开工前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编制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用电、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等专项施工方案。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建立安全机制、完善系统、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全面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和约束,日常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培训、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达到施工安全的目的。可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对比出现事故教训的安全典型事例进行对全体人员的综合教育,同时在安全教育宣传栏中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

2.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各岗位细则责任制。建立可操作的细则,细分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监督、监控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责任落实到人,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序和工序交接环节,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随时了解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 同时加强日常的施工机械的检测、维修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不允许为了赶进度,违章作业,防止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放松。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去探索和改进,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把好质量关,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并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起到震慑、吸取教训,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安全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丰;;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篇5

一、质量管理:难堪与反思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质量管理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积极的。然而其现状却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理念和实际的需求,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次浪潮中,质量管理借鉴其他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突破,出现了诸如6sigma管理,零缺陷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市场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和基于约束理论的质量改进原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我国还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除了6sigma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声音。质量管理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而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质量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缺乏突破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热衷。即使一些企业费时费力通过了ISO9000认证,但是却很少有企业有兴趣按照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ISO9000证书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提高的手段。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提高企业利润的持续压力,使管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诸如供应链管理等能够快速、明显的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商业目标的业务上。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很多质量项目很难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诸如更低的成本,不断完善的盈利能力,日益提高的市场份额等,这种情况使企业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和观察到质量改进的直接经济效果,所以在原有质量管理水平上,企业出现彷徨和缺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质量管理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困惑,对质量改进所做出的努力,甚至因此而增加的质量成本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理解,对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大部分的质量活动只能在管理决策的主流之外彷徨和徘徊。面对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方法的成功,回忆往昔的辉煌,质量管理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难堪并陷入了反思。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其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单一层面,即没有强调质量与基本经济目标的联系。结果导致质量过程大都侧重于质量方法却缺乏动机和目的。质量改进工作仅仅侧重于对产品性能的协助,而忽略了这种持续优化的最终目标,对企业成本和最终利润的贡献。结果是众多的质量工程师挖空心思的为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上的协助,但企业的管理者却不住的摇头,因为技术的语言很难被理解,因此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管理得不到决策层的支持,甚至回避是可可想而知的。

二. 质量管理发展之路:必须看到经济效益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对应企业管理而言,无质量就无经济,无质的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在企业的管理领域,管理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因此,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比较于其他的技术方法而言回答的更加直观,也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不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不能用企业统一编码的语言例如利润与决策层对话,在双方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质量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质量工作要重现昔日的辉煌,就必须能够对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效果做出说明,将质量管理工作看成是经济性和技术性并举,经济分析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并行的业务,把创造质量的过程看成是创造使用价值和实现使用价值的过程。把质量改进项目的必要性与改进后产生的经济效果用财务语言与管理层进行准确,及时的沟通。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关注的是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确定出企业的最佳质量水平。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可以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2.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是否有效,必须以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企业和全社会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不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质量管理就是无效的。由于质量经济效益将专门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因而开展质量管理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是否有效,便很容易理解。

3.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仅仅依赖于研究和推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片面注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4.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来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正是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相关人员掌握质量与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提高和改善质量是迅速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三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提高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产品质量分别给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效益。产品质量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就是社会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就是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以其在改善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1.质量成本分析

最早研究质量成本的著作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51年出版的《质量控制手册》一书。朱兰博士认为,质量与成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好的质量并不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他在书中提出的“矿中黄金”的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朱兰的质量成本概念仅仅局限于不良质量产生的损失上。1956年,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应用质量成本概念来分析质量的经济性问题。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理论体系。对质量成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企业经营观念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对深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评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手段,而且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质量成本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企业质量标准反映用户需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指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一段时间内反映多数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只反映少数用户的需要。另外,没有考虑到质量成本各部分发生时间的差异,而且预防成本的界定是很困难的。因此,质量成本理论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拓展。

2.质量损失理论

质量损失函数是田口玄一博士在开发针对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经济性的三段设计法时提出来的。其数学表达式为:L(y)=k(y-m)2

m为理想的目标值,y为实际值,当y偏离m越小时,质量损失越小。质量损失函数为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方便和易于操作的工具。该函数在本质上表达了质量波动和质量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质量特别是质量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它仅仅表示了偏差会带来的损失,而没有把在质量上的投入考虑进去。另一方面,质量损失理论主要是站在用户和社会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有时是生产者所不能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3.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方法是产品技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质量的变化和其所发生成本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取得产品质量与其费用支出之间的正确组合,以确保投入能够获得期望的产出。过程分析方法的内容包括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经济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就是要做到设计出的产品即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又考虑到技术、生产、设备、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新产品研发的质量经济分析,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分析,质量改进的分析,质量工序能力的经济分析和可靠性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费用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都是不经济的。具体包括不合格品率的经济分析,返修的经济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工序诊断调节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质量经济分析,主要研究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和销售利润的综合分析,产品质量与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费用的关系,最佳保修期和最佳保修费用,交货期的经济分析,广告费用的经济分析等等。

4.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分析也称为价值工程,它是以产品的作业为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用最少的成本或费用来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价值分析的基本公式为: V=F/C。

F表示产品的功能,C表示产品制造的总成本或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总费用,V表示产品的价值。当V>1时,表示功能较重要而成本支出偏低,即产品或作业给生产者能够带来额外的效益。价值分析法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促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寻求最佳质量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把功能数量化,质量货币化的工作进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只有部分功能可以直接计算,大部分不能直接计量。

四 结束语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原理就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质量成本。其指导思想是有效的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满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合格的产品决不仅限于产品按技术特征来设计,制造并达到要求,而应该在客户需要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能够提供给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将质量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的结合,质量管理在企业中才能更有效发挥其潜能,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欣 基于质量链管理的质量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05

篇6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烟草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将从国内走向国际,市场容量扩大,挑战更多。虽然我国烟草实行专卖制度,但随着整合力度的加大,国内各烟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而且。一旦专卖制度实现放开,我国烟草企业将卷入一场全球化市场竞争行列。实践证明,企业靠市场,市场靠产品,产品靠质量,全面含义上的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论文百事通怀化烟草从1984年组建至今,从小到大,如今已经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对于怀化烟草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借鉴ISO9001和TQM等知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怀化烟草企业的质量管理:

一、企业领导者的重视

首先,加强怀化烟草企业的质量管理,离不开领导者的重视,领导者要充分意志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带头学习和宣传ISO9001、TQM等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志,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树立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把质量经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树立大质量观;其次,亲自主持制定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参与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再次,树立质量权威,企业应设置专职质量经理(厂长),配备高素质中高级质量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二、严格采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经过了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即现代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初是由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的。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经。它遵循质量管理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和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这八项原则,明确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永远是进行时而非过去时。怀化烟草企业在通过了ISO9000认证后一定要量力而行,持续有效地开展内审,全员参与,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建立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和不断改进机制。严格按PDCA循环来执行,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三、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绩效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岗位责任,强化了管理程序,明确了工作方法与工作标准,解决了管理工作中分工不清、责任不明、事前无计划、事中无监督、事后无落实等管理弊端,是从传统管理、粗放管理向质量管理、精益管理过渡的最佳载体。绩效考核是对组织中各级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培训等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业绩管理方式,激励和调动组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系统的管理过程的标准,是对“事”的管理。绩效考核规定对管理干部的业绩评估方式,是对“人”的考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绩效考核提供了评价依据,绩效考核弥补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激励功能的不足,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者相辅相成,使企业的管理更科学、更缜密、更高效。

四、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教育与培训

篇7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推进,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从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有形资源迅速地转向知识、信誉、专利等无形资源,市场竞争的焦点从已有产品的成本竞争转向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知识创新的竞争。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供应链上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共享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能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益,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共享成为供应链上协同质量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有效消除供应链上的“质量短板”,提高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的协同质量管理效率,强化各成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增强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目标、模式、影响因素和传递步骤等,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质量间知识的传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概念和意义

知识传递是由Teece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Nonaka认为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之一就是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传递。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和Prusark认为,知识传递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美国知识管理学者Sue Newell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时对组织中个人或群体创造的知识的再利用的过程。董小英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转移就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尽管对于知识传递尚无统一的定义,但知识传递包含有价值的知识在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知识扩散,使得有知识需求的组织或个体通过吸纳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或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等内容。因此,可以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就是企业间通过能够帮助其积累有价值的质量管理知识的转移,促进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从而缩小供应链上各企业间质量管理的差距,提高质量协同能力,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知识的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对各成员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各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质量短板”

由于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拥有的质量管理知识参差不齐导致其质量管理水平各异,质量管理知识不足的企业成为“质量短板”,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知识不足的企业通过吸纳供应链上其它企业所传递的质量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消除供应链的“质量短板”,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质量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创造出1+1>2的集体效应。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是互惠模式的知识交换,它使得某个成员企业所独有的质量管理知识被放大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知识的一部分,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益。知识提供者能够在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提炼和升华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促成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制度化,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间的传递可以有效提高各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而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流在各成员企业间更为顺畅的流动,不仅会提高产品品质,相应的也能促进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提升,提高及时供货率,从而在质量和及时交货两个方面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3.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各企业间的协同能力

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是基于互惠模式的知识交换,交换行为的基础是信任。在质量管理知识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深层次地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间的协同能力,有利于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模式与影响因素

1.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模式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自发模式。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的个体质量管理知识传递行为偶尔发生,没有目的也并不系统。

(2)竞争模式。成员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为交换基础,此时交换的多为通用型知识,所产生的利益也是很有限的。

(3)合作模式。此种模式下,知识交换的频次比较高,而且交换的知识多属专有型,所产生的利益也在局部范围内。

(4)利他模式。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为本企业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这种模式需要核心企业采取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才可能取得更加长远的效益。

为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传递质量管理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各企业间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应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使企业间的知识交流模式向利他模式转化。

2.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知识需求不清

企业不清楚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以及需要知识供应者给予那些帮助。

(2)知识的吸纳能力差

知识接受企业吸纳质量管理知识的能力差,不能将传递过来的质量管理知识翻译为自己企业的语言,转化到或者纳入到自己企业的质量体系之中,生搬硬套,往往适得其反。

(3)知识供应者的输出壁垒。

由于行业的相似性,知识提供者自设传递壁垒,不愿意将自己独有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给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者是有保留的传递,这样会导致知识接受者在接纳这些质量管理知识的时候,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进而无法纳入到他们的质量体系中去。

(4)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协同能力差。

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严重不对等造成两个企业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质量管理知识交流,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对方的需求或传输的信息,影响吸纳对方的先进经验。

三、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模式是基于需求识别的知识传递。首先,知识接受者识别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寻求上级供应商或核心企业的帮助找到知识供应源。然后,知识提供者将质量管理知识传送到供应链的共享知识信息库,并帮助知识接受者将这些质量管理知识编译成制度或指导手册,纳入知识接受者的质量体系之中。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1.识别知识需求

识别知识需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核心企业发现供应链上总是因为某一成员企业的质量水平低下而影响整体的质量水平,由核心企业直接帮助该企业梳理质量问题和识别知识需求;供应商自己因为质量水平受限,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供应商自己梳理质量问题、识别需求;客户明确指出产品某一方面需要改进,核心企业召集所有供应商一起商讨,一起梳理质量问题,识别质量管理知识需求。

对提出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可以按照其影响程度分为三类。

(1)系统需求:企业某些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需要针对某类产品的全部过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传递,一般在建立供应链协作初期,或产品、设备发生重大革新,或核心企业质量系统出现重大变革等情况下产生系统需求。

(2)局部需求:涉及某类产品的某些过程的质量管控,发生在该产品的升级换代或客户提出更为严格或先进的质量要求等情况下。

(3)个别需求:需要某个产品的一些单个过程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仅在为满足日常质量管理时发生。

2.确定知识接受者

根据知识需求的影响程度不同,知识接受者的覆盖面也不同。系统需求几乎包含全员的质量意识培训,需要拟定规划,制定实施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方案等。局部需求仅涉及某一生产线的工人、工艺人员和质量人员,需要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的质量工程师驻厂进行短期指导。个别需求仅涉及个别工人、工艺,到质量管理知识共享信息库学习,或寻找知识供应源专门请教[5]。在确定知识接受者后,其知识吸收能力的是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要注意对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培养。

3.寻找知识供应源

如果知识需求识别清楚,知识接受者定义明确后,就开始做知识传递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了――寻找知识供应源。在供应链上,知识供应源应该从供应链上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等三个方面来寻找。一般能够提供有效知识的供应源包括:

(1)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技术人员。

核心企业和上级供应商更加接近最终产品,能更加有效地感知产品质量,更为主动地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改进产品质量,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类似企业。

竞争相关度不大,但运营模式相类似的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帮助。

(3)外部的质量管理专家或质量诊断师。

质量管理专家或者质量诊断师可以根据其丰富的质量管理知识和企业质量诊断经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知识,解决企业面临的知识需求。

4.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效率,让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有效传递,要建立起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包含所有成员企业在内的质量管理知识共享机制。

(1)完善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交流机制。以核心企业为发起人,定期组织所有成员企业有关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知识交流会议,促进知识共享。

(2)建立质量管理知识共享信息库。各成员企业将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以及因质量管理不善导致严重质量问题产生的教训输入共享信息库中,以供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

(3)组建质量管理知识专家顾问团队。由核心企业为发起人,邀请国内外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和质量诊断师组成顾问专家团队,定期对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进行质量诊断,及时发现、消除供应链上的“质量短板”,提升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间协同质量管理能力,打破质量短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本文对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为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微徐向艺:企业战略联盟知识传递研究[D]. 山东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3

[2]王咏源汪波: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 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12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59-05

一、引言

在本科教育中如何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并有效实施是一切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此领域内的研究与实践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从如何确定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再到课程实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各自规划,不能够很好地将各个部分进行系统的整合,这就导致在教学的各环节又会无法和目标相对应,本来应当是一个结构严谨的完整体系,结果却成了各自为战,这站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来看无疑是非常糟糕的。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一整套系统的方法对此进行规划,在构建这样一套方法之前,首先需要对本科教育的性质进行重新的认识。本科教育从实质上来讲是一个产品,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2008对产品的分类包括: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大学教育当属于其中的服务类,其属性上是无形的,是服务提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ISO9000中对于产品的界定是“过程的结果”[1],那么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就是将输入的具有一定认知和知识水平的中学毕业生,通过大学自身所提供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过程)使得最终通过教育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价值的提升。在对大学教育性质新的认识基础上,认为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实质就是产品的系统性开发,那么就必须使用产品开发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采用质量功能展来设计这一系统性的方法。

二、质量功能展开的理论回顾

1.质量功能展开的原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将产品的开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等与顾客需求紧密相连。根据COHEN的界定其是一种结构化的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该方法能够使产品开发准确地确定顾客需求,并能根据所开发的产品与服务的性能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系统的评价[2]。而水野滋站在企业系统性管理的角度认为质量功能展开是利用一系列的目的和手段,把形成产品质量的功能和业务按各个阶段和步骤进行具体展开[3]。这一方法建立在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分析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工具,也就是将顾客的需求变成可以进行和实施产品设计的质量特性,把需求落实到研发和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中。从广义来理解这一方法也是一种采用矩阵的形式量化评估目的和手段之间相互关系的工具,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模式及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环境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应用中更要求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方法强调了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质量保证的要求以实施质量保证的措施,是CE环境下面向质量设计的最有力工具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顾客满意度有极大的帮助[4][5]。这一技术首先是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的神户造船厂在1966年进行了初步的使用,随后日本质量管理专家赤尾洋二和水野滋对此进行了扩展及深化。这些工作又推动了在日本企业的应用,从制造业扩展到建筑业、服务业、软件业和医院等领域,在应用中大量减少了设计变更次数,将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了1/3,成本降低1/2,后来在更广的范围内为欧美企业所接受[6]。

2.QFD瀑布式分解模型。调查和分析顾客需求是QFD的最初输入,而产品是最终的输出。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顾客的需求后,必须要将顾客的需求一步步地分解展开,分别转换成产品的技术需求等,并最终确定出产品质量控制办法。相关矩阵(质量屋)是实施QFD展开的基本工具,瀑布分解模式则是QFD展开方式和整体实施思想的描述。图1是由四个质量屋矩阵组成的典型QFD瀑布式分布模型。瀑布分解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一个“什么如何”的转换过程,每一步的展开与转换都是基于将解决问题的“如何”变成“什么”,然后到下一层面提出新的“如何”来解决。但是,针对具体的产品和实例,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按照不同路线、模式和分解模型进行分解和配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QFD瀑布式分解模型:

(1)按顾客需求产品技术需求关键零件特

性关键工序关键工艺及质量控制参数将顾客需求,分解为四个质量屋矩阵,图1即是这种方式的示例,本文研究即基于此模式。

(2)按顾客需求供应商详细技术要求系统详细技术要求子系统详细技术要求制造过程详细技术要求零件详细技术要求,分解为五个质量屋矩阵。

(3)按顾客需求技术需求(重要、困难和新的产品性能技术要求)子系统/零部件特性(重要、困难和新的子系统/零部件技术要求)制造过程需求(重要、困难和新的制造过程技术要求)统计过程控制(重要、困难和新的过程控制参数),分解为五个质量屋矩阵。(4)按顾客需求工程技术特性应用技术制造过程步骤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步骤在线统计过程控制成品的技术特性,分解为六个质量屋矩阵[7]。

3.质量屋。质量功能展开将顾客的需求进行逐步的展开中,所用的基本工具是质量屋,此工具由J.R.HAUSER和D.CLAUSING于1988年提出,基本形式如图2。图的左侧是对顾客需求的描述,同时还包括了各项需求的权重,是质量屋的“什么”;上部的产品技术需求是对产品工程技术特征的描述,是质量屋的“如何”,作用是从产品的技术特征上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中间位置是顾客需求和工程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矩阵,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右侧是产品竞争性分析,从顾客需求的满足角度来评价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下侧是技术评估是用来测量技术的竞争性、特点和目标值;上部的三角形屋顶是产品技术特征之间的相关或相互冲突的关系矩阵。对于关系矩阵中的关系,可以采用诸如“、和”这样一些符号来表示关系程度,也可以采用9-1的数字来表示[8]。

三、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

从产品开发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是产品,是一种服务型的产品。对于这样一个产品的开发,就必须基于产品开发的专业工具来对此进行规划。在前述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先进行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是根据瀑布式分解模式来展开的。

第1阶段是构建产品规划矩阵,首先需要明确大学本科教育的顾客是谁。应当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根据ISO9000的界定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9]。大学通过大学自身所提供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过程)使得最终通过教育学习的学生得到一个价值的提升,而这一切结果的接受者(顾客)包含面较广: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学生父母乃至于整个社会,可以说这些对象都会接受到学校教学活动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并且他们通过使用而受益。作为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第一步就需要用一定的方法从这些顾客这里来提取他们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作为学校就需要提出自身的产品技术需求。这两方面的对应关系就形成了相关矩阵也就是形成了产品规划矩阵,这也是第1个质量屋。这个产品规划矩阵是将顾客的需求转换成了通过高校所提供的课程体系的教育所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结果特性,将顾客需求转化成为服务最终的技术需求特性,同时通过顾客需求的竞争性评估和技术需求的竞争性评估,确定各个技术需求的目标值。

第2阶段是构建零件规划矩阵,在进行此项工作之前,先需完成产品整体设计方案,这个工作在常见的有形产品中,一般体现为产品整体结构与主要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在本科教育这样一个服务产品中,主要体现为针对专业教育的课程群的规划。这些课程群构成了整个大学对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产品结构,以课程群的组合来实现教育服务的功能。

第3阶段是构建工艺规划矩阵,工作就是从前述的零件规划矩阵中选择关键的特性配置到工艺规划矩阵中,成为工艺规划矩阵的输入,然后根据生产要求布局针对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规划,这些工艺过程是否合理,工艺路线中的关键步骤是否正确,相应参数选取是否得当,这些都是实现相应输入的保证。这个过程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表现就是在确定关键课程群的课程设置基础上,规划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设计,这些课程的逻辑程序安排,各个环节活动的合理性分析,完善性分析、各环节活动的功能实现分析都是需要在此阶段考虑的。这些活动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可能会包含不同课程的课程设计、模拟训练、参观实习、见习实习等内容。同时还要在矩阵中确定这些内容所达到的相应要求。

第4阶段是构建工艺控制矩阵,由工艺规划矩阵确定的关键工艺布局,在随后的工作中都需要进一步对每个环节进行工艺控制规划,如对工艺参数、控制点、控制方法、检验方法等进行确定。这些工作体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就会表现为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案例设计、作业布置以及考试方法等众多内容对各个环节、关键点、方法与技术手段等进行确定来保证每个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这些内容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问题以及隐患,同时通过质量工具查找原因,应用专业知识来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遵循了瀑布式分解模式,按照规划分为了4个相应的阶段。通过这一过程规划将最初的顾客需求一步一步逐渐转化到了课程教学的实施的每一环节,使得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有了一个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系统方法,使教学工作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了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每一个环节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指向了顾客的需求,而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明确的顾客需求来服务的,这样的框架使得本科教学工作成为一个严谨的系统过程,不再像以前每项工作的开展没有一个目标性,同时所有工作的开展无法呈现出系统性,更没有办法把高等院校的所有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

四、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质量屋构建与规划

在上述对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系统性方法的过程分析基础上,就需要将瀑布分解模式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屋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具体落实,也就是对每个阶段质量屋的构建与规划进行研究,这是这一方法得以实施的关键。下面以理论分析结合实例示范的方式对此进行分析。

1.第1阶段。第1阶段是构建产品规划质量屋,这一工作先从大范围的调研开始。需要获得用人单位、学生自身、学生父母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相关需求。采用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访谈、小组讨论、观察法或者问卷等,采用的方法可以是自显性(Self-explicated Methods)表述、联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KJ法、层次分析法(AHP)、功能分析法(Function Analysis,FA)等。对于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是针对未来对此专业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与任务来分析;对于学生自身需求调查可以从服务质量评价评价模型如SERVQUAL等涉及到的有形要素、可靠性、响应性、信任性和移情性等纬度来获取;对与父母与社会的需求可以从学生所体现出的品行等方面来考察。而高等院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最终体现出的技术需求是通过其提供的教育活动所能在学生处体现出的相应能力、素质和知识的特征,也就是对通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了通过教学过程而满足这些需求的特征。质量屋形式如图3。其中关系矩阵中rji可以用符号“、和”表示,也可用数字9~1来表示,用数字表示的形式下,可以对相应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继续进行分析。

矩阵的右侧是竞争分析区域,这里可以从顾客需求角度,将本校在需求满足方面的能力可以与国内乃至于世界上优秀学校,以及同档次的不同学校进行比较,并基于自身基础提出改进计划,再来判断相关改进后情况。矩阵下侧是技术评估区域,用来评价本校和其他学校在最终教学效果所体现出的在学生能力、知识和素质塑造方面的比较。

2.第2阶段。第2阶段是构建是零件规划矩阵,在进行此矩阵的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完成产品整体设计方案,从产品整体结构上完成其概念设计,在前述分析中,这个环节对于高校就体现为专业教育课程群的设计与规划,这个规划实质就是完成了教育产品主要功能结构组成部件的设计与选择。这个过程需要高校各专业教研室、学院、学校教务、招生就业处等各环节、各部门的人共同参与完成,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之所在。以市场营销为例说明此矩阵的设计如图4,在产品规划矩阵中先确定了为了符合顾客需求所提出的技术需求内容,如市场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营销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人际交往、团队配合能力,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营销管理的惯例知识的掌握,和诚实、守信等多方面的技术需求特征,而为了实现这些技术需求特征,就需要完成整体课程结构的规划,也就是完成总的课程群的规划,在此例中就设置了市场运营与维护课程群、信息采集与分析课程群、市场拓展课程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等多个课程群,而这些课程群的设置则会和前述的技术需求特征相关联,其中的关系即可以用相应的关系矩阵所表示,同样可以采用符号或数字的方式。同时根据实现技术需求特征的要求与不同课程性质可以做出不同课程群下相应课程的规划。

3.第3阶段。第3阶段是构建工艺规划矩阵,在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其体现形式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也就是说通常在硬件产品生产中的工艺过程在本科教育中就体现成为教学活动各环节的设计。每一个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关键步骤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和目标相匹配,采用的形式是否能促进目标的实现就成为这个阶段的重点。这个环节中首先将相应课程群下的特定课程拿出,将其转化为此矩阵中的“什么”,为了实现此目标就需要规划教学活动,从大纲制定、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一直到课后辅导、考试和实践环节都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还需要将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规划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进行相应的规划构建,如图5。

4.第4阶段。第4阶段是构建工艺控制矩阵,在本科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中,其体现出来就是必须要规划出前述的工艺规划矩阵中所提出的各个教学活动不同环节所有控制规划。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环节,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点进行控制,只有这些关键的点把控住了,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同时在相应的环节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或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等工具对相应过程与环节进行分析,不断对过程质量进行改进。图6是针对商务谈判课程的模拟谈判活动进行的分析矩阵。

五、结论与建议

以往高校本科教育中对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实施等都是站在各自孤立的环境中来进行分析,由此带来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缺乏相应的目的性和整体的安排。本论文的研究站在产品开发的角度,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整套系统性的方法设计,按照瀑布式分解模式将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分为4个相应的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构建了相应的质量屋的规划方法。这一系统化方法的提出,使得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总体的规划指导,同时使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进行都会有明确的目标与导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9000-2008:200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COHEN L.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how to make QFD for you[M].Reading,M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YOJI A.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integrat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to product design[M].London:Massachusetts Production Press,1990.

[4]邵家骏.质量功能展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1.监理对施工质量控制的五个重要因素

质量控制是监理的首要任务之一,监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是通过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其中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的质量控制,就是按合同赋予的权利,围绕影响工程质量各种因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过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投人物质资源的控制,还是对施工及安装生产过程的控制,都应当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5个重要因素方面,即对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包括半成品、构配件)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生产设备及施工设备)、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力法及工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进行全面的控制。

2.监理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实施

2.1加强对施工单位人的资质审核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①挑选优秀的项目经理进场;②针对工程特点,招聘和使用熟练工、技术工、专业的技术人员,避免人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而造成质量缺陷;如组织焊工考试;③加强岗前培训、技术交底的监督;④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等。

2.2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质量的控制的内容有: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在本工程中主要是对管材、防腐及焊条等材料的验收控制。

2.3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的审核

方法的控制,指的是包含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无论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都必须以确保质量为目的,严加控制,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加强特殊工艺控制,如焊接、焊接检验、热处理、刷漆、涂层、防腐检验及试验。

2.4加强对进场机械设备检验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主要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等3方面予以控制。

2.5综合全面考虑各种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的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如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等因素。对环境因素的控制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如在冬季、雨季、风季、夏季施工中,尤其是土方工程、焊接、防腐等,必须拟定季节性施工,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冲刷的危害。

2.6采用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

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①技术复合。管沟测量放线、管沟开挖;管道组对焊接及无损检测;管口除锈、防腐补口;固定墩法兰锚制作;管道阴极保护;管道小型穿跨越工程;管道防腐层检漏;管道下沟回填;管道扫线、试压等;②隐蔽工程验收。是监制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面监控,如管道焊接、防腐补口、管道下沟回填、管道试压等工序上面;③材料试验。对钢管、防腐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④抽检。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⑤通水、通球检验。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3.重视施工安全的监理

从当代世界文明和工业发展趋势看,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能源、资源、环境、安全问题上。这四个问题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四大支柱,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难题,而要真正发挥其支柱作用,首先要在工程建设、能源开发等方面做到安全施工、安全开采、安全运转、安全操作,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快速发展时期,而对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某些工业建设项目,对其破坏生态环境设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而且在工程建设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城镇规划建设加大(特别是沿海地区),对这些工程建设没有从安全、环保方面进行有序的监理,致使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增长的负面效应。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已构成当今决策者考虑的大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和谐共生、自然活力的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依据,建立跨世纪、跨区域、跨学科的现代持续发展理论。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落实到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上,应该建立安全、质量、综合监理体系,我们决不能低估意外伤害的事故对生命、资源、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给社会稳定及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大损失。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安全、质量、在学科专业上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但在工程建设上又相互牵连、相互渗透,不能完全分割开来。质量和安全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从大安全观出发,应该建立安全、质量、综合监理体系,监理的内容程序在安全、质量、监理内容、程序的基础上将国家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融合进去,组成一个完整的监理体系,既有分工又有综合。这样在工程建设上,使安全工程技术、质量工程技术互补共用,更充分地发挥其工程技术的潜力,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总之,质量控制是通过监理采取巡检、抽检、平行检验、旁站等管理办法,监督和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控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监管施工单位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 [科]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02-03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印刷业正在高速发展并伴随着印刷业的结构巨大转变。印刷行业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1]。在规划中指出了印刷行业的发展目标,并指出了行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创意人才等的缺乏及加强人才培养来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的急切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者,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以之作指导,积极进行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要。

一、确定新形势下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者对所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它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又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践。它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3]。

我校的印刷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厚,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及印刷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我校印刷工程系对印刷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印刷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擅长图文信息处理及印刷复制技术,熟悉印刷设备、印刷质量检测技术、印后加工工艺,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能在印刷及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从事印刷工艺设计、生产操作、质量管理、组织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印刷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印刷及相关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印刷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印刷、制版等工艺、印刷设备维护、印刷质量检测、印刷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3.具有印前图文信息的编排处理以及电子出版物的策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具有印刷复制工艺的策划、设计、操作和印刷产品质量的检测、测试以及印刷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印刷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测试和使用以及印刷复制工程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开发等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印刷以及相关传媒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印刷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理论前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人才获得的知识结构是否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本专业从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各知识层次、各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避免分割过细、简单拼凑、知识脱节和内容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以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次调研、讨论,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经过调整之后,本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为2356,实践教学环节为43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该课程体系在保证学生的理论教学学时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优化,且扩大了选修课程的范围,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全面发展。具体调整如下。

1.通识类与大类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8%,以突出厚基础的要求,既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又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以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2.通识课程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形势与政策》等职业素质类及身心健康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促进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

3.加大了通识类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分别从原来的6学分增加到10学分和8学分,进行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更好的个性发展。

4.新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了优化综合,综合考虑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授,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衔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将原《大学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合并成《印刷化学基础》,将《网络印刷出版技术》合并到《印刷多媒体技术A》中;对《印刷设备电路与控制》合并到《印刷设备》等。为了适应印刷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对印前知识及数字印刷等技术方面知识的培养,对部分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5.为了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和理解印刷专业的性质及内涵,第二学期就开有专业基础课程,且专业课几乎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为了使课程之间衔接得更好,将一些课程的先后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将印刷概论、印刷色彩学、印刷信息记录材料等课程提前一学期开出;而电子出版技术由第五学期改在第六学期开出等。

三、层次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印刷工程专业是一个由很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起来的综合体,为了适应市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势在必行。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设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工程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等几个层次,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我校印刷工程专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建有计算机房、印刷测试、制版、激光、印刷设备、印前图像处理中心、CTP、印刷材料等实验室;建立了株洲外贸包装厂、长沙金沙利、长沙晚报及以东莞包装印刷基地为中心,辐射珠江三角洲的实习基地,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教学条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国家、地方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教”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重视校内实验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具体措施有以下两方面。

1.运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平台,分层次进行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延伸到校外实习基地。利用校外企业先进设备、管理到位等优势,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安排到企业中去,通过顶岗实习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择业、就业及毕业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培养能力,并可为毕业设计积累素材。鉴于企业及学生择业的要求,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使学生的毕业课题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样可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实践教学、生产应用、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2.整合专业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教师引领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产学研教”合作,吸引企业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教学的平台。

四、构建一支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具备印刷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坚定的基础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建设好一支科研团队、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搞好本专业的根本保证,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在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素质好、热爱教育事业、进取心强、学术水平较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对象,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压担子,使之能承担较大的教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出较高水平的成果,上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根据学科、专业和办学发展需要,大力引进人才,形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2.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切实营造学术氛围,加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进修的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报告、进行专题进修和课题研究。组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印刷工艺技术、印刷材料等科研小组,打造科研品牌,不断提高印刷工程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

3.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专业进修、培训是教师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各方面素质好的教师到学校、企业进修提高。大力倡导贴近市场,加强产、学、研、教的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进修、培训,充分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培养。

五、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教与学的重要导向。本专业已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体系,通过笔试、报告、作品制作、论文、胶印及柔印模拟系统综合考核等形式,使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系统、客观和科学,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核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等。考核后做到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老师,便于纠正教与学的偏差,以促进更好地开展教与学的工作。

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印刷工程专业的人才。在此从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发,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探索。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结合社会、行业需求,为把湖南工业大学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J].中国出版,2011,(17):22-24.

[2]龙志军,等.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27-32.

篇11

工程EPC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rit Construction),就是结合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承包制度。电力工程的EPC总承包模式目前已成为行业内广泛采用的工程建设模式,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工程总承包单位并对电厂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1 目前电力工程EPC总承包质量管理的现存问题

1.1 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总承包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都建立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0族标准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工程实施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流于形式,质量记录文件、表格缺失,施工方案或验收文件签字不完善,质保监察不能监督到位,程序文件升版滞后等等方面的问题。

1.2 对设计质量的控制力度差

设计部门往往受工程进度的影响,在设计输入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图纸设计,造成设计深度不够、专业间提资偏差、物资采购技术条件偏差、现场设计变更多等问题;同时,不良的制图习惯、专业间缺乏沟通、套图以及设计接口不清晰,往往对工程的质量造成潜在重大影响。

1.3 设备监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到位

总承包企业对重要设备的监造一般委托专业监造公司实施。但过程缺少对监造公司工作监督和管理,对制造厂家的质量信息了解不充分,对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分包采购缺少检查、监督,对出厂验收监督不到位等等。

1.4 对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仍有很多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多发性和严重性的特点,总承包单位虽然会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措施,但仍然会因为监督和验收不到位、技术交底不明确、质量通病防御措施不到位、材料控制不严格、工序错误、隐蔽验收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各种工程质量问题。

1.5 低价中标项目往往从开始就是“低质”项目

总承包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往往采用低价或超低价报价策略,中标后为平衡工程的成本,采取所谓“优化”设计、控制采购成本、压缩施工费用等措施,造成项目的性能指标不达标,设备质量差,施工缺陷多等问题。

2 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分析

简单来说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方面为:人、机、物、法、环等五个方面。

2.1 人的因素

人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参与项目建设过程的人的文化专业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操作水平、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等,决定着工程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性能要求、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要求等各方面,从而对项目规划、决策、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各阶段、各方面工作质量产生影响。

2.2 “机”的因素

“机”是指确保项目实施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它包括用于工程勘察设计的软件、计算工具、分析及勘探设备等;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机具设备等等。“公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可靠的工具和机械设备,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必要条件。

2.3 “物”的因素

“物”主要是指用于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件以及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和设备型号选用是否合理、设备及材质检验是否合格,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

2.4 “法”的因素

“法”是指工艺方法,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方案以及施工管理措施和施工方案等。设计方案是否先进、合理,施工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施工方案是否合理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5 “环”的因素

“环”是指工程的技术条件和施工、管理环境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施工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照明通风、管理体系及组织制度等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的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

转贴于

3 EPC工程的质量计划

针对质量计划,许多国外较为大型的工程公司的做法是在合同正式开始生效的30天内,由项目的质量工程师分阶段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制定出整体的项目质量计划,上报给项目经理和项目质量经理批准后准予以实施。项目质量计划不仅对项目的整体质量策划进行了明确,而且对项目的设计审查进行了详细说明,而且还包括了设备供应商的监检、相关施工的监督等工作。项目质量计划包括文件控制、计算审核、设计评审、现场施工、项目交流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保障EPC总承包项目的相关工作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项目的隐性质量风险。另外,设备的供应商和EPC工程的分包商也应该制定一个分包工程质量计划SQP,其形式、内容与总承包商的计划大致相同,只是供应商的质量计划更加具体。当然,项目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质量计划也必须满足EPC工程总承包商的质量计划。

4 设计、采购、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4.1 设计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EPC项目总承包是非常系统化的工程,它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销售、项目评估、项目投标、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阶段等一系列环节。我们国家当前大部分的EPC总承包商都是由各地方的勘察设计企业转变而成的。针对这个特殊情况,在认识上一定要清楚:EPC总承包项目与先前的纯设计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别。EPC总承包项目中的设计工作并不是项目的全部,它仅是整个项目链条中相对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准备好项目启动中的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为之后的设备采购和施工阶段提供具体要求和数据参数。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的重点如下:基础文件的管理、计算书的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供应商图纸评、设计的审查、项目结束评审等内容。

对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应该着重注意对于“设计假设”的处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需要进行一些设计方面的假设。这些根据假设而得出的假设结果,在验证通过之前,很可能被应用到之后的设备采购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当中去。进行相关记录并保证记录随时可以拿到,从而使相关人员直观的看到设计假设的状态和存在风险,从而力争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这也是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保证。另外,由于设备供应商的图纸众多,国外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自己公司的图纸软件对供应商图纸及数据进行审核,进一步保证EPC总承包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

EPC总承包商的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质量审核时应注意:首先,对供应商图纸和数据进行核实,看其是否符合采购合同之中技术附件一栏里的相关要求。其次,对各个供应商的图纸和数据进行核实,保证各供应商的图纸和数据的接口是合适的。第三,确定供应商图纸和数据是否与电厂实际BOP设计存在矛盾。在审核结束之后,要安排专人汇总各审核意见,然后落实设备供应商图纸和数据的更改工作,保证最后符合EPC总承包商各项设计的要求。

4.2 采购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设备及材料的采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但和工程造价、施工进度有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采购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供应商资格评定、实施检验试验计划等工作。大多数电力设备都是非标产品,所以各方面俱佳的设备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国外大型工程公司都已建立设备分包商数据库,原则上只有数据库中已有的厂商才具备供应资格。通过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很快捷的获取曾经合作过的所有设备供应商的资料。

从质量角度来讲,对设备的供应商进行预审时应该注意:设备供应商是否具有相应质管程序;检验试验计划是否运转正常;设备制造工序是否规范;运输跟踪记录是否齐全;如何对分包商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等等。另外,还应注意对设备供应商特殊工序(如焊接、油漆、无损检测、热处理)的控制。在制定质量计划时,还应该制定检验试验计划。检验试验计划对供应商制造过程中的监督审核、设备性能、出厂验证检验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操作经验及合同中的特殊要求等,在检验试验计划的具体操作上主要包括:组织生产制作前会议、监检整个生产过程、见证设备试验过程、审查文件记录、监测特殊工序(焊接、热处理、无损检验以及油漆过程)、最终检验等。

4.3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EPC总承包工程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环节即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个阶段将直接体现设计阶段和采购阶段的工作成功。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控制工程的质量并达到预期目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施工质量计划管理包括检验试验计划(ITP)、培训阶段、相关监督工作以及项目竣工移交等众多内容。样板工程ITP内容中很特别的一部分,它为确保ITP中质量控制的方式,对重要项目的开工前先做一个样本工程,经验证之后,全部同类项目按该样板的质量标准执行,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

在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涉及到设计图纸、原材料、部分项施工等等,范围非常广。相关人员必须掌握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范围和重点,这样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受控制的状态。质量管理的范围及重点为:会审设计的图纸;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抓分部、分项工程;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涉及到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相关管理。对于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隐患,应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起点。

5 结语

电力EPC总承包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员,涉及的专业知识多、持续时间长、工作流程复杂,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工程质量的控制风险。因此,国内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应该灌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加强自身建设,为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