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16 02:32: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一年级个人总结

篇1

从教二十一年,原来都是教中高年级,只是近几年才教低年级。当我听到又要执教一年级的语文时,前年第一次教一年级语文时的迷茫、心酸涌上心头……但既然任教了这一学科,就要积极面对,不能将情绪带进教学中去。一年级是基础教学的起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一学年我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现将这一学年做的工作作一回顾: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周,我配合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用顺口溜等学生易学易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课文、读生字);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并通过校讯通发信息尽量取得家长的合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将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我将孩子带进拼音王国,用开火车、做拼音操、声调操、摘苹果等孩子喜欢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让他们爱上语文。一年级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尽量根据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这一特点,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变换游戏形式,如识字中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些会意字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一做,变枯燥的识字为有趣的游戏,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自然就浓了。

三、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我们的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而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多看课外书,如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交换角色睡前互相读童话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读到的好故事,要阅读中的新发现跟同学交流,在阅读中既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篇2

培养出德才兼备、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是每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而在传授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搞好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激发学生对家庭、集体、国家的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的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学生管理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对搞好大学德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重视一年级学生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是基础”,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应从入学一年级抓起,这是由一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一)一年级高职学生的思想双重性和可塑性

在进入大学时,他们已经接受了十二年的正面教育,即学习到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也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形成了一定对事物判断正误的辨别标准。但同时,又或多或少遭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熏染,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气。其具体表现在,在政治思想上,一方面不迷信、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另一方面对国情、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理解的片面肤浅;在看待问题的方法上,一方面,不满现状,拥护改革,关心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思想方法的主观性、片面性,看问题多,看阴暗面多,有时候做事情讲究人情,忽视规章制度和法律;在品德修养上,希望自己在一个安定、和谐、团结的环境中成长,成为一个可以在社会中立足的人,但是又缺乏组织观念、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总之,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想、心理活动丰富复杂、时时变化,还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他们的思想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正确的思想容易接受,也容易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在学生入学时,教育工作者就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认真对待,不失时机地对新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在大学一年级打好基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一年级学生渴望新的生活与新的追求

新生活开始的时候,他们自然有很多新的要求,新的希望。例如,一些在以前毛病多的同学想从现在起做个好学生,有所进步;表现一般的学生想在新的生活的征途上跃居上游;一些原来表现好的同学想在新的学校里学习得更好,也有些跨进校门就认为达到目的了,之后不思进取,学习上懈怠,等等。与此同时,他们还为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作出了一些行动。例如:重新安排作息时间,学习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总之,刚升入大学的学生在心理上都有着显著的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学生基本上是积极上进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新生的各种不适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时解决,严格训练,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适应。如果拖延过久,就会影响他们思想上的进步、学习上的刻苦精神和组织纪律性。

(三)一年级学生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

通常新生占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当前逐年扩招的情况下所占比重更大。他们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如果新生工作做得好,对整个学校就会有很好的影响,学校里好的作风、好的思想就能得到传承和发扬,以往不好的风气和习惯就会被纠正和摒弃,从而在学校中出现一种新的局面。因此,新生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历来都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既然一年级学生管理非常重要,教育工作者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工作实践,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生活管理

新生来自各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校园就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为了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健康成长,首先,我们大力抓好生活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为新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抓好按时作息、晨练,帮助新生组织培养新的、适应的大学校园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抓好教室等公共卫生分担区义务清扫劳动,促使新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观念。具体做法是:1.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寝室建设活动,树立严格的评比标准。要做到学生寝室内务有规范,评比检查日常化。树立优秀的样板,组织住宿学生集体参观相互学习。定期召开寝室长大会,寝室管理员要对寝室工作中优秀向上的人与事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对出现的缺点和不足给予告诫和批评。要促使新同学用三化四统一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努力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2.培养新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应新作息时间是新生在新的环境中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新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那么其自身修养、意志、集体观都会得到很大提高,也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抓好这项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法:一是要求班级干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认真遵守作息时间,认真准时出操,从而带动普通学生,二是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首先是要讲清按时起床、就寝、出操的目的意义,其次要求同学制订规划来鞭策自己的行动。一个统一,就是保证全院每名学生都参加活动,用相同的规范教育和约束,不搞特殊化。3.搞好学生文明就餐、各种义务劳动。这一条实质上是通过生活管理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劳动观教育。这对新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要对新生进行三点教育:首先是教育大学生做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其次是不忘父母、社会的养育之恩,要在日常生活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思想上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最后要在新学生心中树立自己在学校做主人翁的意识,要使学生以校为家,在思想上敬校,在行为上爱校,这样就会使新生新的人生旅途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培养班干部,组成强有力班委会。

一个班级成为一个先进的集体,除了班级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之外,学生中的领头羊班干部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干部是学生集体中最活跃、积极的中坚力量,是辅导员联系学生的助手和纽带,是班集体的带头人。抓好班委会建设是搞好学生管理的重要一环,因此一定要抓好。具体方法是:1.细致合理选用班级干部。做到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尽量发挥其特长合理使用,必要时及时调整。学生入校时,就可以重点观察两到三名学生,作为班级的负责人。选择的标准是,一是做事情能自律,能想到学校、集体、他人的;二是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态度认真的;三是过去有担任过班干部经验,有工作能力的。在一段时间考验后,应该对不合要求的学生及时进行调整,但在调整中要注重保护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材。班委会要具备积极上进,对任务反映迅速,完成任务坚决彻底,身体力行,办事能力强等特点。2.合理使用班级干部。要做到交待任务不能完全放手,要教工作方法,要经常与班级核心干部沟通,了解班级状况。例如:开展一项活动前,先召开由辅导员和班长、团支书参加的核心会,会上布置任务,讲清精神,统一认识,并且交待方法和以前的经验教训,再拟定计划,最后放手让班干部去完成。3.热心培养干部。做到严格要求,热心培养,及时总结,不断前进。学生干部有缺点是正常的,要热情帮助,积极引导,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应该对班级干部日常工作详细的记录,并做阶段性的评比考核。学期开学和期末要求班级干部应撰写自己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用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以提高工作水平。

(三)抓创三好,制订计划。

创三好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是鞭策、使人上进的镜子。为使创三好、要制订规划并逐一落实,教育学生做好以下三点:1.明确目标。个人要有发展,集体要有向上凝聚力,首先要明确前进的方向。争创三好是最好的大学生生活的目标、进取方向。要求学生中每个集体如支部、班级、寝室,乃至每个学生都分别制订出争创先进团支部、三好班级、文明寝室、三好学生计划。这点是每个集体和个人端正思想、积极向上的第一步;2.措施要切合实际。每个集体和个人制订计划都要实事求是,杜绝虚假,符合在校学生的身份;3.要落实为行动。要求学生不说空话,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从本人做起。可以开展一些例如“自我评议”“阶段自我总结”的评议活动。为使计划更好地落实与行动,辅导员应当勤于督促和指导。

(四)把握学习这个中心环节。

搞好学生管理,应以争创三好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而开展工作,这样就会与学生有共同语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达到这一目标要做到:1.要进行清晰明了学习目的教育。新学生生刚入学,对自己的所学专业课程、学成培养目标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入学教育中就要抓好专业教育这方面工作。要请专业老师讲清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史、现实状况、发展趋势和本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讲清本专业对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讲明本专业所学的课程和应掌握的各种专业知识,更要说明学生们应当担负的历史责任,使新生热爱本专业学习。也可以请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回来,向新学生介绍现在生产一线的工作情况,和自己对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感悟,使他们确立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决心。2.学习方法教育。高职院校与高中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自己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分析问题、专业技术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会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会使用各种方法手段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特点和需要,可以组织新生参加专业课任课教师、高年级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参观高年级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业和毕业设计。使他们吸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和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3.学习态度的教育。我们要对新同学进行克服上大学后懈怠思想的教育,发扬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新生经过自身努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心情是愉快而又兴奋的。入学同时松懈的思想在不少学生头脑中也随之产生。作为老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告诫新生同学享受大学生生活是幸福的,但是成为合格的大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上大学就要学习努力上进,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在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更要教育新学生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要互帮互学共同前进,使同学懂得,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发展、新领域的开辟、新成果的发明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而是集体智慧和结晶。此外,办好学习园地,介绍方法、解答疑难、开展问题讨论等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搞好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管理,以上四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此外,高年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一年级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孔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大学生管理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1.

篇3

一、选题意义

幸福感指标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社会心理的综合指标,是反映社会心理状况的“晴雨表”。它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对心理健康研究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面对这一阶段特有的多重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疏通,就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对指导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冲突和矛盾,塑造健康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提升幸福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开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的自我保健,从而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为切入点,调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从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自我满足、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生活满意、社会、人际关系对不同的组分别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以江苏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4份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根据大学生性别不同分男性、女性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有150人,女性有244人;根据大学生年级不同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进行调查,其中大一学生126人,大二学生90人,大三学生120人,大四学生58人;同时根据大学生学科性质不同分文科、理科、工科和其他学科进行调查,在最终的样本中文科有117人,理科有69人,工科有182人,其他学科有26人。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两个,一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5分量表制,其中“1”代表从来没有体验到幸福,“2”代表偶尔能够感受到幸福,“3”代表有时能够感受到幸福,“4”代表经常能够感受到幸福,“5”代表总能感受到幸福;二是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总体调查。以一道题目“总的来说,您觉得您幸福吗?”来代表采用5级评分。1―5的数字意义与问卷相同。

3.调查方法

对调查主体中互不相同的各类分别采用等比例抽样方法,但由于当时在校的大四学生较少,因而最终样本中所调查到的大四学生也较少。通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苏大学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

4.调查内容

以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为切入点,调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从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人际关系、社会(恋爱)、家庭满意、生活满意、自我满足、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通过发放、填写问卷方式对不同的组分别进行调查。

5.问卷的编制

本次调查问卷按调查内容针对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分别设计有关问题,最后的主观幸福感是这八个方面的综合。在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相关问题及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份含有25道题目的问卷。问卷由一系列陈述语句组成,要求被试读懂题目后,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地做出最符合自己切身状况的选择。

6.数据处理

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目的,使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主观幸福感的七个维度对江苏大学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使用了SPSS 16.0软件。

三、研究结果

表.不同类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1.性别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不明显。但从不同影响维度上看,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表现有显著的差异,其他方面没有显著的区别。

在人际关系方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因为在与异往方面,女生具有先天的优势。女生会给人以更为平易近人的感觉,所以女生在与异往方面的满意度会高于男生。在与同往方面,一般认为男生比较豁达,女生更爱斤斤计较,这样说来,男生之间比女生之间更容易相处。但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综合得分低于女生,这表明在人际交往方面,女生的满意度高于男生。这可能与男女生在抱负水平、评价标准和情感体验上有较大差异有关,相对而言,男生对自己的要求和抱负较女生要高一些,体验的幸福感与满意感相对要少一些。

2.年级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对不同影响维度的看法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对人际关系、社会、自我满足三个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不同。

(1)在人际关系方面,一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得分相差不大,他们的得分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得分,二年级学生与三年级学生得分相差不大。一年级学生进入了大学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每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对集体的融合充满兴趣,这也是人际关系拓展最快的阶段;四年级学生开始与社会接触,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刻,所以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分较高;相比而言,二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的人际圈子相对固定,通过人际交往所获得的满意度也就不会很高。

(2)在社会方面,在此,我们专指的是恋爱,二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得分相对较高,三年级学生得分次之,一年级学生得分最低。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新鲜感仍很强,而且大多学生都是刚认识,对彼此之间了解不深,所以在恋爱方面得分就较低;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学生的交际圈子相对固定,对周围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相对较低,他们更拥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感情,因此得分也就较高;三年级学生站在了人生的又一十字路口,他们面临着就业、考研和出国的多重选择,再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要考虑事情的增多,而且有很多情侣由于志向各异而分手,因此三年级学生在恋爱方面得分也相对较低;四年级学生尤其是下学期所要做的事情相对较少,而且大家的方向都基本确定,他们有相对三年级学生更多的时间,因此在社会方面得分就会较高。

(3)在自我满足方面,四年级学生得分最高,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得分相差不大,三年级学生得分最低。经过四年的学习与成长,四年级的学生变得成熟起来,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虽然面对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但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年级的学生刚由高中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天之骄子,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大学里较为宽松的管理让他们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学习压力较小,因此他们的自我满意度也较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没有了对大学的新鲜感,而且学习的压力开始增大,加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开始关注各种现实的问题,此时他们的自我满意度就不会很高;三年级学生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正处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是否准备考研的选择,有部分的同学仍然处在迷茫的阶段,因此对自己的评价较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专业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对不同影响维度的看法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对自我满足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不同。

在自我满足方面,文科学生得分最高,工科学生得分次之,理科学生得分最低。文科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再加上多数文科学生较理科学生更为感性,感情更丰富,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他们在自我满足方面得分较高;虽然工科学生较文科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但由于他们的专业就业方向相对稳定,因此对未来担忧较少,在自我满足方面得分也较高。理工科的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加上理科所固有的性质,大多数学生思考问题都很理性,所以他们在自我满足方面得分就很低。

四、总结

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情感丰富,情绪易波动,价值观日趋成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幸福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能使大家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幸福感强弱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培养强的主观幸福感。

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大学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应从自身方面培养主观幸福感,如在完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应对挫折四方面着重努力。另外,学校还要注意对相应年级自我满足方面的正确引导,特别关注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低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多给予帮助,改变其错误认知,防止心理失衡、幸福感滑坡,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几年后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的幸福感将会影响几年后社会主流工作者的幸福感,虽然幸福感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正确培养应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军,张兴权,钱进.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106-110.

[2]王芳,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5752576.

篇4

[摘 要] 针对当前日本教师缺乏“实践指导能力”的现状,以培养保育员、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为主的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其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一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每个学生“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与由专职教师每周指导实习学生一次、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用于交流讨论的专题研讨会。同时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

[

关键词 ] 实践指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育课程

日本长期以来在教师培养课程中多注重理论,缺少与实践的融合,造成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弊端。大学毕业被录用的新任保育员和教师,在保育教育现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年9月公开发表的题为《重新评估提高教师资质对策》的研究报告显示,新毕业就职的保育员和教师往往无法很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学校校长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在回答“是否必须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时,认为新任教师能力“不足”或“非常不足”的综合评分为62.1%,其中与“实践指导能力”相关的不足事项高达50%以上,如认为教师“指导儿童/学生的能力”不足者占58.7%;认为教师“班级组织能力”不足者占58.6%;认为教师“学习指导/授课能力”不足者占54.8%;认为教师“解释教材的能力”不足者占53.7%;认为教师“理解孩子的能力”不足者占51.6%。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新目标,要求2010年所有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则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20世纪80年代,日本把“实践指导能力”作为改革教师培养的

关键词 。1987年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的报告《有关提高教师资质能力的对策》就指出:对教师而言,应该深刻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对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对幼儿、儿童和学生的教育要充满热爱,同时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品行教养以及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能力。这种资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录取、培训、在职研修等各个阶段来完成。为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制定的各项对策也应综合考虑,使之能够贯穿于各个培训阶段的始终。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举措。对志愿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除了重视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的教育实习外,还通过选修课、课外各项活动(福祉体验、义工体验、大自然体验)等,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学生与孩子接触,了解观察孩子。为此,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与地方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校联合协作,保证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每周可去实习一天,以此作为学校的辅助课程。中国的教师教育同样存在着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问题,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创办于2006年4月,是以培养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四年制专门大学。该大学在注重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与保育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保育所、幼稚园和小学携手合作”(保幼小一体化)的呼声下,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了可以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的课程。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自创办以来发展顺利,根据2012年度的数据,学生由创办时的80名定员增加到现在的110名定员;能够取得的资格证除原来的保育员资格和幼稚园教师资格外,又增加了小学教师资格。该校根据障碍者权利条约的理念,构建了障碍儿童与健康儿童共同学习的“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体系。针对近年来患LD(学习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障碍的儿童增多的趋势,考虑到担当特殊教育的老师明显不够,该校还设立了一种为特殊支援学校服务的教师资格证。当然,对当今的日本大学来说,课程安排是有“上限制”(CAP制)的。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该校规定了一个学年选修课程数量的上限,因此也不是全部的学生都能获取这四种资格证。但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还同时享受“上限制”的例外规定,即该校可根据学生一、二年级的成绩,为其提供获取四种资格证的可能性。例如,对没能取得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只要认识到“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就可以得到奖励,获得与特殊支援教育相关的学分。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是培养从事婴幼儿/儿童教育的人才的专门大学,原则上要求学生必须获得保育员、幼师或小学教师中任意一种国家资格证作为毕业条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在日本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是在大学或者文部省指定的培养机构修完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向大学所在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审批同意后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要求毕业生必须修满124个学分以上,其中基础科目24个学分,学科科目100个学分。取得保育员资格的必须修满87个学分以上,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需修满64个学分以上,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需修满79个学分以上。学生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可向大阪府教育委员会提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申请,由大阪府教育委员会审批决定授予教师资格证。

二、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课程设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下面根据2012年度该大学的教育课程、儿童保育学部与儿童保育学科课程选修科目表对照讨论。

(一)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

基础科目是学生的必修课,共设14个科目,24个学分(见表1)。通过学习教育学概论、社会学、日本国宪法、儿童文学、信息处理、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宽广丰富的常识与教养,提高学生的对话交流能力(其中包括外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特别设有哲学科目,但不是纯哲学,而是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人间论。设置这些科目的目的是要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者”来培养。

(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

学科科目设置主要分为保育系科目、幼儿园/小学相关科目、实习相关科目和特别研究科目四种。

1.保育系科目。

保育系科目是在保育所以及一些保育设施开设的实习课目,从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一年级的课程和二年级的前期课程多以《保育原理》《保育内容(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综合表现、造型表现)》《表现技术(音乐、基础造型、儿童体育)》《幼儿保健》《幼儿饮食和营养》等为主,还设有与实习相关的科目。在四年级开设《家庭支援论》和《保育内容总论(I.Ⅱ)》,这样可以使学生以更加综合的视角来全面审视在课堂或实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理论)。

2.幼儿园川、学相关科目。

与幼儿园/小学相关的科目,幼儿园及小学的教育实习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有关各科实习的指导方法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重点设置在二、三年级。学校对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保育指导法I - II》,作为实习后的指导;对2010年入学的学生,开设作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教职实践专题研究讨论》。在此专题研讨会上,学生要回顾实习生活,查找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弥补,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为拓展未来提供机会。当然,在幼儿园/小学的相关科目中,还设置了其他课程,如为培养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与自豪感、一体感的科目《保育者论》《教育者论》;为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幼儿/儿童成长发展能力的科目《保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培养学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的科目《学校咨询》(I.II);为培养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科目《保育指导法》《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指导》等。

3.实习相关科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的实习相关科目,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化知识的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为目标,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学校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作为获取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实习条件,分别设有二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和三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两种。教育实习安排在三、四年级(幼儿园或小学)。特殊支援学校的教育实习将于四年级实施。

4.特别研究科目。

特别研究科目是与实习相关科目有着紧密联系的项目。一年级设有“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二年级设有“综合专题研究讨论”,三年级设有“毕业论文I”,四年级设有“毕业论文Ⅱ”。这些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达到两者的融合。同时,它还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研究各种学习方法、培养不断钻研求索的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三年级期末举行“毕业论文中期发表会”,四年级期末举行“毕业会”,学生发表各自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此作为总结性的学习成绩。

三、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教育课程

如上所述,实习相关科目是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孩子们的实际状态,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编制了理论与实践能够融合的教育课程。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往返于现场实习和学校理论学习之间,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学校实施了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

(一)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特色实习课程,是在一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二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I》,并且每周组织一次相应年级的学生到保育所、幼儿园、小学,进行“现场实践实习”。该大学还将另一种“保育/教育实习”置于重要地位——职前体验,就是为学生毕业后选择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或特殊支援学校教师等职业进行的择业前培训。学校与附近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大阪市、京都市、堺市、池田市、门真市、寝屋川市等)以及私立保育所或幼儿园签订协议,积极指导学生选择在被指定的保育所、幼稚园或小学进行“体验实践学习”。学校还负责与相关的公立和私立机关、保育相关设施的接受部门,确认条件、委托接受、掌握实习活动状况,应对解决体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与“职业生活支援室”和相关授课(包含讨论科目)的单位共同合作,将职前体验培训纳入到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总的来说,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体验实习”具有以下特点:自一年级起就安排学生去体验实习;体验实习固定时间,每周一次;在一年时间里,每周去同一场所实习;通过一年的体验实习,学生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学会组织现场教学活动,熟悉相应的工作流程;学校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体验实习,进行学分评定;每一学年有8位担当体验实习的教员,负责体验指导和实习体会的交流。

从一年级就开始的保育/现场教学的体验( Practice),是与各科理论课程的学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体验实习计划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计划”。1700个小时包括获取毕业资格所需的740个小时以及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每周用时一天,总共960个小时(见表2)。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参加体验实习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部分学生多采取在保育所、教育现场等做义工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学分和工作体验。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为保障体验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相关的授课科目,在一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I》《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在二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Ⅱ》《综合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教学(大概人数为14~15名),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日志以填写表格的形式提交,详细记载参加次数、学籍号码、实习生姓名;详细日期、当日天气、实习单位名、详细时间段;观察对象儿童、指导者/实习生的活动;考察与反省;指导担任者的指导意见等)。通过这样的总结和交流,加强学生对孩子、保育、教育的共同理解,从而使个人的体验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同时,通过体验实习,还能使学生对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的职务有基本的理解。主持研究讨论会的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体验实习日志”给予点评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下周的研究讨论会上反馈给学生,同时进行讲评,其评价基准为5分制,它将作为学生学分评定的依据之一。

(二)个人学习档案卡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每位学生定制了“个人学习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的高中毕业校、毕业年份、合格人试种别、毕业后的去向、体验实习场所(单位)、实习单位的评价、希望取得的资格证的种类以及就职内定去向等。通过这张“个人学习档案卡”,学校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梦想与目标,还可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与孩子面对面的相处,了解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理解不同孩子的要求,培养与孩子同喜同悲的情感,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

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的特征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虽然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师培养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探索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理论课程学习外,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有助于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

篇5

科研训练是培养大众型人才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手段,它的实施依托于实验实践教学改革[1]。大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设计型实验,二年级增加基础综合实验,三年级的时候才有研究综合实验和业余科研。即使一些高校设置了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如中国农大的URP计划),也是从二年级学生开始的[2]。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低年级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全面,实践经验不足,达不到完成科研项目的水平,不能出成果。但实际上,现如今大学本科生主要是“90后”,这一学生群体的特点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他们做事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且独立性强、信心十足,希望尽快立足于社会。这使得很多大一的学生一步入校园就开始思考和追问:我在这个专业能学到什么?对我的就业有什么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手段也应适时改变,要尽早地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科研训练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满足学生学有所获的这一需求,而且能够让学生正确地审视自己,拓展知识面,锻炼能力,增加实战机会。但关键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科研训练的要求。

二、在一年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中实施项目递进教学模式的构建

化学专业是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的特色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验改革中,笔者所在教研室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林院校特色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体系,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了启发讨论式、问题导向式、比较式、开放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对一年级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的项目递进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递进式教学模式简单地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对一个独立完整的实验项目进行层层推进式研究的教学活动。它由项目教学法发展而来[4],是对项目教学法的引申和扩充,因而不仅保留了项目教学法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还增加了递进环节。递进就是按照一定章法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解决问题,它最大的益处是将一个问题的难度分散,采取后者否定前者的形式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方式弥补了低年级本科生理论实践知识薄弱、不能直接入题的缺陷,使得在一年级本科生中进行科研训练成为可能。项目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可以用图1简略表示。

三、项目递进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科研训练的选题

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也可以开展自主项目研究[5]。显然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由于题目选取得是否恰当,是训练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求所选的项目课题贴近生活,为学生所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使其充满兴趣地、自愿地去做。而且这个项目不能过于细小,它要有系统性,关联众多知识点。笔者以中国农业大学化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科研选题为例进行详释。环保是当前热门的社会话题,重金属离子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大家所共知,因而污水的净化处理方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絮凝剂可以使液体中分散的细粒固体形成絮凝物,经过处理使其沉降,再用物理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所以絮凝剂在污水中的应用是科研的一个热点。为此,我们就选择研究制备不同类型的絮凝剂为科研训练内容,并探讨它的应用。选题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有近1/4的本专业学生参与研究。这个题目既包含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也用到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内容。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相关物理、化学的知识还未接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将这个题目分成若干个阶段任务,先提出第一阶段的要求———制备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科研训练的实施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和夏季小学期进行。这时学生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所以拿到题目后大家知道首先要做的就是查阅文献。

(二)自主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

与其他项目教学法不同的是,这一科研训练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实验,不分小组,避免了鱼目混珠的现象。所以大家根据自己查阅的文献设置出许多不同的实验步骤和工作程序,比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聚合硅酸铁等,单单聚合氯化铝的合成方法就有4种方案。对方案的优劣,教师不作过多评价,而是在查看实验方案后,准备必要的实验条件,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三)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实验室的使用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学生根据自己既定方案独立制备出絮凝剂,并要检查去污效果。教师充当引导者,巡视实验过程,随时解答实验中的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使用了平常教学接触不到的浊度计、化学耗氧量(COD)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而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彼此可以近距离地沟通交流,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

(四)项目讨论评价并引申

这一步是完成第一阶段实验,递进到第二阶段的重要过程。在学生们制备出实验产品后,大家一起分析评价每个人实验操作的得与失:为什么各人实验时间长短不一?为什么同类型产品去污效果却存在差异?期间特别要求学生比较不同类型产品间的去污能力。由此推进引申出第二阶段实验要求———改进实验设计,提高水质净化效果。比如,对于聚合氯化铝合成时的温度、酸度及碱液加入方式的选择;对于聚合硅酸铁,如何寻找恰当的铁(Fe)/硅(Si)配比等等。

(五)项目的再实施与再引申

学生们在经过前面实验的锻炼后,对絮凝剂有了感性认识,这时,经过再次查阅文献,并且深入地理解相关的理论,对影响实验步骤的每一种因素反复进行实验探讨,可以寻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法。这样,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实验由无数次的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在以上基础上再向学生指出合成絮凝剂的研发趋势是廉价、实用、无毒和高效,从而进一步提出新的目标要求:用天然原料合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友好的高效絮凝剂,不仅要降低水质的浊度,而且要能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这一步是项目递进式教学模式进行科研训练的关键,教师在这一步将训练的层次推向高层。这也是科研训练与综合设计实验不同的地方。学生们不仅要了解未学过的吸附知识,而且所做的课题别人未必做了或做的不全,所以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学生们需要借鉴前面的实验方法,自己提出设计思路并试验之。

(六)递进过程:项目扩展

学生们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发现可以用农村常见的麦秸秆制备黄原酸酯絮凝剂,其独特的空间网状结构可以对污染物进行网捕,另外由于其阴离子的官能团为sp2杂化,具有共轭体系,使得硫离子的负电荷能在较大的空间分散,呈现的负电场能够捕集重金属离子,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亲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又设法寻找最佳的合成条件,并且进一步试验了它对铜离子的去除率。

(七)项目再评价

这一步是对全部实验过程的总结,是实验结果的升华。在对絮凝剂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时,特别指出这一科研训练项目的重点不在结果上,而在于学生们自己从实验实施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四、项目递进教学模式在一年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中的作用

在2009年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絮凝剂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这一项目获得了三等奖。这个项目就是在一年级本科生科研训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成果。这充分说明采用项目递进教学模式对一年级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是可行的。项目递进教学模式将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科研课题分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递进,直至达到最终的研究目的。这种模式在训练一年级学生吃苦精神、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项目递进式教学模式的训练过程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由于教学模式是在贴近生活的项目上进行,目的明确,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经常有同学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废寝忘食。项目递进式教学模式的训练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比如在麦秸秆磺化过程中为什么会有气泡,同样铁(Fe)/硅(Si)配比的絮凝剂性能上差别怎么那么大等等。学生遇到问题再也不是躲,而是主动地寻找答案,因此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使用递进式教学模式在一年级本科生中进行科研训练还带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在暑假红色“1+1”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发现密云县丰各庄村水的颜色有问题,立刻取样化验水的各项指标,并设想各种解决办法。虽然最终水质的检测是合格的,但同学们这种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不就是这种科研训练带来的益处体现吗?

五、开展项目递进式科研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做好物质、人员准备

教师在项目递进这种科研训练中起主导作用,他引导作为实验主体的学生从被动实践自觉过渡到主动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够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诸如启发式、讨论式等等)耐心地引领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还必须要求教师有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沉积,只有这样才能从科研积累中,提炼出能够与现实结合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项目内容,才能做到教学的引申和推进,并能准确地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物质准备包括完善的创新教学实践体系和实验室的硬件配置。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实验室资源(经费、空间、时间)是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外部条件。试想,如果没有教学体系改革,没有与实验相关的人、物作支撑,项目递进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就是空中之阁吗?

(二)合理安排时间

篇6

关键词:体质健康测试 时间紧 价值问题 选择权

自2007年3月以来。教育部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但从公布统计的结果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甚至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今年,笔者所在学校一开学,就开始加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大军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体育教师同舟共济。但随着实施的深入,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一些问题。笔者愿意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 测试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

今年一开学,市里就要求每个学校开展体育健康测试。为了保证《健康标准》测试的顺利开展,体育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包括从学籍管理系统里调取数据,到体育课上紧锣密鼓的练习、测试,到数据的初次汇总与上报,再确认上报等。如果再加上超量的体育课时,以及测试项目多,班级多等问题,无形中又加重了体育教师的负担。

为此,笔者建议各校在开学初就开诚公布,向学校教师灌输体育测试的重要性,与各班业绩考核,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挂钩。从大方面讲,本校测试水平如果三年连续下降,学校考核在市督导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使每一位教师了解测试的重要性,都自觉支持测试工作开展。二是可以充分利用校医、班主任的力量协助体育教师完成测试工作,比如视力等等,要做到明确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谁出错谁负责,严把测试质量关。

二、 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价值问题

一开学,就要求一年级新生也加入体育健康测试,他们的测试数据有参考价值吗?教师实际操作的难度呢?学生掌握测试项目的基本技术吗?笔者带着这几个问题,对本校一年级学生测试进行了考察。

小学一年级学生,九月份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按理说体育课先是学习课堂常规、队列队形,广播体操等基础的学习内容。然而,体质健康测试内容里却要求他们掌握投掷沙包、一分钟跳绳等有技术难度的运动项目。笔者对一年级(3)班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是以分钟跳绳能达到合格的不到三分之一,要求合格是56个;能正确投掷沙包的不到四分之一,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本没学过这个动作。可见,单靠他们先前的基础和幼儿园所学的动作是根本不能达到测试要求的,笔者想一年级学生达不到标准的成绩,不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没有学习技术动作的原因,如果让他们学习下动作要领,相比之前一定会跳的更多,投的跟远。

因此,两者相比较,哪种类型更适合一年级学生测试时显而易见的,笔者个人认为,这种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测试项目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测试结果是不够准确的,这样情况下测出的数据参考价值不是很大,结果并不是很客观。

三、 测试时间选择的问题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规定12月底前必须完成测试并上报工作。由于时间比较紧,测试中的一些项目,学生仅仅只有一两次的接触机会,加上下雨天安排室内课,一周的课时数,专职教师只有两节,势必会造成学生没有时间练习。而9月份是各个年级刚跨入高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而《健康标准》每个年级都有标准,这样测试的成绩应该说不易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成绩。笔者班级有些男生,刚一开始练习这个项目时还是负数,经过练习,他竟然可以提高几十厘米,有些甚至达到了优秀级别。因此,笔者想,在测试标准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学期测试的数据和第二学期测试的数据,参考价值应该选择第二学期更有意义。

四、 学生对测试项目选择权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受益”。然而,在有些地区规定测试项目却采用了“一刀切”的方法,虽然方便测试统计,但学生却缺乏自由选择的灵活性,甚至难以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名学生采用不同的测试项目,会产生不同的测试成绩。例如,某市在2011年下发的规定测试项目中,除了必测项目外,小学五六年级其他测试项目分别是坐位体前屈、400米跑、一分钟跳绳。以笔者所教的一位六年级男生为列,该生意分钟跳绳最多能跳66次,按照《健康标准》要求,该学生这样项目只能得及格分数,如果换成立定跳远,他却能跳出两米多的距离,按照标准,可以得优秀。同样是体现“速度、灵巧”项目,所选项目的不同,结果是大相径庭。如果上报用一分钟跳绳,他在这一项只能算及格,如果自由选择,同样考察速度与灵巧的立定跳远,却能得优秀,势必会伤害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可能影响测试的真实性。

所以笔者建议,要把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真正落实到实处,在测试时不搞“一刀切”,不一个“标准”到底,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不同差异,因人而异给予更多的选择,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积极性,也可提高测试科学性。

总之,国家出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学生实际从耐力项目、柔韧和力量项目、速度和灵巧项目全方位的对学生身体形态、技能水平等的一个综合评价。在测试中,对于“如何更能客观的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体质健康测试应予理性认识,使之更好地为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季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 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篇7

专业教育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增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理论体系、实践环节、发展前景以及就业去向等内容。[1]专业教育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引领与导航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学生专业教育体系。本文结合近年来测绘类专业新生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介绍总结了新生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做法。

一、抓好新生专业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它是专业学习的支撑与动力,而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专业教育活动则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开展好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注意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新生入学后,从熟悉的高中生活到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因环境的变化,也导致学生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其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尤为突出。因此应合理统筹规划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注重教育的时效性,绝大部分工作都应该在大一上学期开展,像告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等则应在学生开始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2、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新生专业教育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应涵盖学校教学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应具体可见,而不是空泛的说教,尤其是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等例证,让事实说话,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和故事打动学生,使得教育更加实用,具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

3、强化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专业教育还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有机会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亲身参与,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专业教育形式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会更加充分和丰富。

二、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形式的创新实践

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涵盖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从新生入学一直持续到一年级期末,笔者结合近几年学院在测绘类专业学生当中开展的专业教育实践,就如何创新活动形式,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转贴于

1、充分利用校内外行业平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

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建筑、学院实验室是专业教育当中的常规做法,除此之外,学院更是把专业教育拓展到了校外: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博物馆这个专业科技平台,组织新生参观了解专业发展历程。通过博物馆声、光、电等专业的教学化、实体化、可触摸、可操作的展示手段,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参观相关生产单位及数字产品生产中心,了解专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印象,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组织高精尖专业仪器展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

测绘专业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近几年专业仪器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尖端,从普通水准仪、经纬仪到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跟踪仪、探地雷达、遥测直升飞机等,科技含量非常高。仪器展示期间,学院配备专业教师讲解,学生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动手操作,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具体。高精尖的专业仪器设备展示、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3、开展“名师导航”及“博士论坛”活动,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与引导

学院院长为北京市教名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专业领域颇有影响,学院安排其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学院邀请国家测绘局副局长为学生做报告,讲解测绘学科发展最新前景;学院还安排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新生开系列论坛。通过名师、专家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影响、感染大一新生,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职业生涯教育”与“校友访谈”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学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全球职业规划师讲座、优秀校友“点拨”、学长经验交流会等。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直击职场”、“校友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经验指导的同时,也走出校园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情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这两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巩固了专业认知。

三、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

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以来,受到了大一学生的欢迎与肯定,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22.20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的选修课程,其组织开设时间,一般为大学期间的最后一年,也即毕业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开设,因为大多数学生面临工作以及考研阶段,为此,大四开设有必然的矛盾性,这会使很多学生在真正需要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深感迷茫,同时也会导致很多由于工作失利而抑郁,更甚者,会发生其他更严重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无法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就连毕业的时候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等大众性问题,在毕业之后都深感迷茫,为此,为了使得大学生提前树立职业角色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我职业能力,应尝试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职业规划课程。该课程的开始,一方面是当今社会形势下对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明确职业规划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学新生自身树立职业方向、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诉求,为此,本文从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必修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两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该课程能够惠及学生,同时对学校在后期课程不断创新和尝试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或者建议。

1 职业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学校和学生个人相结合,对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主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诸如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以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最终使得每位大学生都能够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课程安排。对高校来说,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安排,一方面,使得大学在课程设计方面相对更加完善,从而对于大学教育大纲的安排,能够具体落实到实处,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大学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能够根据市场的一些变化,加强学校自身在以后的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这样对于学校后期的就业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对于后续学生的择校、择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1]更值得一提的是,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习与自身智慧潜力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出社会和院校更多的顶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者说是职业规划课程,其开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特长,结合市场环境的需要,制订相对完善的有关方向性的计划,这样对于学生自己的发展来说,也具有很好的作用。简而言之,大学生入学时期正是其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每位大学生都需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对其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的职业目标,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真正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会碌碌无为,而会在工作当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成就,从而建立自信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2 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依据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高校一年级新生对专业的选择是没有主动权的,所学专业是否是自己智慧潜力所在是不确定的,是否可以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做职业测试和职业规划,发掘个人的潜力所在(国内一些中学开设的特长班就是为了发掘学生的潜力所在),让天生我材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让人才喷涌而出。笔者的建议是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只修基础课程,这为大一新生开设任何一门选修课程,都增加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真正意义上,在大一时期就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其很大的必要性,主要是囿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据权威资料统计,现在大学毕业生,5年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数可能不到50%,10年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数可能不到20%,通过进一步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于职业规划不清楚,而且这种不清楚往往是在进入大学的伊始,因为缺乏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得其无法对于未来职业市场的前景以及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把握。[2]第二,相关资料进一步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首选的职业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一部分学生,后来有很多转到非本专业岗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在本专业相关岗位上做出较好成绩来的人。第三,目前一些大学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由于开设时间一般都在大四,开设时间短,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实质性地为大学生真正找到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方向,更多的人可能终其一生,做了很多的职业,考了很多的职称,但是到头来最多只能做一个基层管理人员,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往往是一些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却走到了职业的巅峰。这三个现状,使得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了很大的必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新要求。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现有毕业生的需求,迫使学校用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就业指导的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创新,无外乎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针对高校管理阶层,真正能对大学生后期就业有帮助的,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这方面最核心的变化是由单纯的就业指导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方向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咨询和服务,培养他们对职业的认知能力,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3]因此,单纯的就业指导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方向转化,势必会在高校构建相对完善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为此,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意义重大。

(2)社会的需要要求对大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各行各业的员工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员工的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主要是基础课程的学习,教会其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但是相关的专业知识,早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针对大多数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讲求效率的原则,无形当中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也会增加,因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于自己的专业将来所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清楚,更别说对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了,因此,现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基本上是无法胜任相关工作的,可见,在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提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大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能力,认清职业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这样,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的关键正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种。总之,基于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提高,在大一开设职业规划,能够使学生适应市场需要,意义重大。

(3)大学生提前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上述存在的问题方面,也指出,一些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走到了职业的巅峰,而从事本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只是中层或者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普工级别,因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结果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潜能和职业前景不明朗。据调查显示,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初期,就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同时又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职业目标的规划。因此,要从大一开始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又能够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充分发掘各自的职业潜能,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

上述也有涉及,建议高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只修一些基础课程,而到下学期开始由学生申请专业,大二再进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使得在大一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带来了时间上的紧迫性,正是只有大学一年级不开设专业课,所以才有时间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大学一年级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到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需要。[4]另外,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也来源于当下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开始,就放弃了学习的兴趣,沉迷游戏或者不断兼职,这些都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现状,为此,应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紧张、语无伦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表现出不理想的状态,为此,针对职业生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也有较强的紧迫性。

4 结 论

面对人生大舞台,追求成功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其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期待,并愿意努力,但是成功仅有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需正确的择业方向。针对大学一年级特殊的心理状态以及课程安排时间的特殊性,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本文从高校开设职业规划内涵和意义,以及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紧迫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让大学生在毕业后,一上岗就能熟练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也给自己的成长插上翅膀。更能让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各学科领军人才和社会各阶层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5):35-39.

篇9

高一年级组长述职报告1一。指导思想

明确目标、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夯实基础,提高备考效率。具体做到:形成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知难而进,精神振奋,群策群力的高一教师团队;抓好班风学风,特别是入轨教育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转变,使班风进一步优化,学风进一步浓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把握突出尖子层,狠抓基础层,促进中间层;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学生管理关,严把质量分析关,严把信息整合关。

二。年级基本情况

20____级高一共有21个班,其中两个奥赛班,19个普通班。教师100名,其中有三名是让任教高三的教师。班主任是通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测评推选产生,科任老师是由班主任通过按次序选聘产生,这都是阜中首次采取的选聘和产生模式。

三。奋斗目标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使高一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扎实抓好入轨教育和常规教育,力争与兄弟学校的联考中保持,为三年后的高考本科进线率达阜中历史新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充分认识本届高一面对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鼓足干劲,求真务实,振奋精神,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2。明确各班、各学科备考目标,总结每阶段学习成果,及时表彰备考过程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体现教师在备考过程中的集体与个人价值,确立教师在备考中的服务意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新精神,充分提高备考效率。

3。强化班集体常规管理,抓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增强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关心爱护学生,激励进取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适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为: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自已留作业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小问题赶快解决的习惯;做读书笔记;平时多练字;与老师和家长多沟通和交流的习惯。充分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5。协调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在年级组的统一协调下,班主任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第一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各科只有均衡发展,才有利于总分的提高。任课教师要克服本位主义倾向,确立全班、全年级一盘棋意识、顾全大局,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第二师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广泛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搜集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第三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内外情况,配合学校及时,准确、动态地实施有效教育。

6。注重教学业务的提高。各备课组认真组织学习学科教学大纲、高考说明。把握高考方向,在高一教学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不做无效劳动。及时总结阶段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学习水平、提高教学效益。

7。联考安排

为了加强考点检测和了解阶段复习效果,同时也为了加强和省内重点中学的横向对比,今年继续参加与省内名校与兄弟学校的联考。每次考试年级部、班主任和备课组长都要进行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年级统一组织阶段考试。:

8。加强教学常规全程管理:

要求每位教师每课时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实施“6543”高效课堂,精心确定教学内容,精心编选例题和练习题,严把作业量关。加强学生自习管理,班主任、教师辅导要落实到位。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课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教学与测试。

9。加强集体备课、合作交流:

一定要落实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针对新高考要求,确定重点内容,控制适当难度,讨论重点问题,研究教学方法,安排试题组编。同时加强与市外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取长补短。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因为新分配的12名大学生,2名抽调教师都在我们高一,要尽快使他们成长为阜中的骨干教师,主要形式是青蓝结对和年级部工作指导帮助相结合。

10。加强尖子生辅导和分层推进工作:

尖子生要在扎实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难度,加快进度,扩充容量。针对不同学生把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适当降低难度,重点热点反复讲练,全面挖掘潜力,逐个指导推进。对于优秀生培养,主要对象:奥赛班重点培养对象,统筹负责,分析学生的弱势科目,再将尖子生分配到具体的老师,实行导师制,对学生实行跟踪,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同时加强竞赛辅导的组织、安排、督查、跟踪。

11。加强体育、艺术生的培养

统计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名单,由教导处和年级部再与体育组、艺术组老师联系,商讨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12。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内外情况,配合学校及时,准确、动态地实施有效教育。尤其是后进生以及高一学习状态有明显改观的学生,对他们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科任教师、其他学生、家长等共同促其一把,争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要时可以进行家访。

高一年级组长述职报告2一个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全体老师和班主任的支持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师管理工作:

1、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战斗力,在工作中我经常和教师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所以年级组的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使我的想法、安排能够得以顺利实施。这半年,高一全体教师精诚团结,一人有事,其他人都毫无怨言地顶上去,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已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有了这样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何愁打不了胜仗。

2、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建立了以老带新的制度,青年教师均签订了师徒协议。

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并加以指导,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强化质量意识,争创教学能手,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3、不断探索新课程理念,抓好教学常规。

教学中要求老师们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求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会,研究教学常规的开展和落实,对年级教学工作中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要求各学科制定阶段性教学计划,制订开展教研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对各科组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力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深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队伍,是我们年级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交流、学习、合作、互助"的原则,每周日晚召开班主任例会,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学习班主任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协商解决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全体班主任狠抓学习常规管理,整顿课间操、晚自习、寝室纪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已经或正在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二)学生管理工作:

1、狠抓入学教育,引导学生走好高中生活第一步。

开学初,为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明确未来的人生规划,树立崭新的奋斗目标,高一年级举行了新生入学教育大会,组织新生学习了《____中学一日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尽快适应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从而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调整心态、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走好高中生活第一步。

2、组建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各班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开学不久我们就组建了年级学生自管委。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要求注重品学兼优,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的。年级赋予学生干部一定的管理权利,让学生参与管理,重点检查与督促学生课间操、自习、纪律以及卫生情况,并汇总通报给每个班主任。各班在开学就建立起了班委会和团支部,排出了值日表和值班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常规工作都能有序进行。

3、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各班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利用年级会、班会等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养成爱校、爱班、爱同学、爱自己的良好习惯。同时年级组下大力度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礼仪着装、发式发型进行了多次的检查和整顿。要求学生做到文明举止、文明着装、文明发式,文明就餐,文明就寝,经过半年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效果。

4、抓好学风建设。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重点抓了学生的学习规范的养成和学风建设。年级组进行了多次综合整治行动,对逃课,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等做与学习无关的违反学习纪律的人和事进行了重点的整治,并将这项工作列为年级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经常化。现在,班风,学风大有好转,实验班学生有了更大更强的爆发力,很多学生有意冲刺清华、北大。

5、重视安全教育。

一学期以来,高一年级各班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多次以法制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并且组织学生学习国防知识,冬季疾病预防知识,开展了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抗风险和忧患意识。

(三)其它方面的工作:

1、认真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

本学期进行了二次月考,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全年级组教师高度重视,充分准备,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2、配合人力资源中心建立了学生学籍档案。

3、认真做好教案周签字作业月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组织教师认真进行考后分析,及时制定补差计划,加大落实工作检查力度。

(四)下学期应该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使班风、学风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2、加强班务管理的指导与监督,缩小班级之间差距。

3、重视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反馈,积极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的层次。

4、协助备课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缩小学科间的差距,使年级总体得以提高。

5、在年级的整体管理中,处理好规范性要求和人文关怀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规进行。

因为事务较多,所以无论是工作的点面涉及,还是工作的落实力度都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高一年级组长述职报告3一个学期以来,高一年级全体班主任和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勤奋工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德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此,做个简略的汇报:

一、主要工作

(一)教师方面:

1、抓好教师坐班纪律。

级组教师办公的地点,是学校教师形象的一个侧面反映。为了管理好办公室,我们制订出卫生轮值表,积极支持学校落实签到制度,以优化工作环境。

2、培养级组团队精神。

本学期大力配合学校高质量地组织教工文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和智慧,取得良好成绩。现在的高一老师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关系和谐。

3、加强班任队伍建设。

本学期高一年级班主任新手较多,为帮助他(她)们更快、更好成长,学校配备结对老师,进行工作上的指导。我们坚持单周班主任例会制度,总结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支持和要求新班主任参加听主题班会课等学习活动,每周发放《高一级组班主任工作提醒》,在工作上进行主动的引导,及时协助解决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4、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及时传达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工作通知和指示,向学校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本级组工作运行的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级组参考意见。

(二)学生方面:

1、重视养成教育,勤抓日常管理。

高一年级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年级,是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军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培养纪律观念;各班通过风纪十项评比活动,从早晚自习考勤、两操、午休和晚就寝、仪容、清洁、舍务和课纪等多面入手,结合学习过程和德行量化考核工作,各班成立了学生考核小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要求各任课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登记和反馈,对班风学风偏弱的班级,及时整顿风纪,逐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思想教育,塑造良好风气。

利用常规的班会、年级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学期召开了两次学生家长会和一次级组学生大会,争取更多家长开通校迅通联络平台,强化家校协作关系;积极配合德育开展的各项活动,如《青春期教育讲座》、法制讨论、元旦长跑、交通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严抓考纪考风,期中、期末考试均没有发现作弊现象;配合学校要求,严禁学生带手机回校,严查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通过这些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在全年级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氛围,对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3、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本学期利用第八节课时间开展了体艺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高一年级各班篮球赛、师生文艺汇演、元旦长跑等活动,增添了学生生活的乐趣,也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4、各方齐抓共管,促进差生转化。

强化课堂管理,利用空闲时间巡视班级上课情况,协助科任老师教育违纪学生,不定期找各班的后进生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好记录。

通过半年的工作,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教工文体竞赛活动总分第一名,其中文艺汇演中两个教师节目均获得特等奖,篮球比赛获得一等奖。班级风纪评比第一个月份就有两个班获得流动红旗,12月份增加到四个班级。年级期末考试也有亮点,九个区统考学科中有化学、政治、物理和英语等四科排位达到学校目标要求。

二、存在问题

(一)老师方面:

1、个人考虑问题有时欠周全、工作追踪有疏忽。

如在督促班主任日常管理方面抓得紧,但在材料的积累上,平时提醒和检查工作没有及时跟上。

2、少数老师奉献和合作意识待提高、工作热情需激发。

而班主任新手多,经验和班级管理能力不足影响了班风学风。事实证明,备课组教师集体协作搞得好的,整体排位就较好。班主任到位勤快、管理到位的,其班级在末考中的表现则更突出。

(二)学生方面:

1、目标意识和进取精神欠缺。

极个别学生没有长远目标,缺乏向上的动力。

2、组织纪律性和学习自觉性不强。

一些学生仍不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弱,学习没有计划,有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夕复习不抓紧,存在早自习迟到、清洁拖拉等现象。

3、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舍务常被扣分,自习课有时无老师看管则秩序较差,而班干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等。

今后要进一步优化教风、学风和班风,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力措施,具体来说:

三、工作设想

1、增进协作,提升年级组教师的战斗力。

积极支持学校的管理,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加强和壮大班主任的实力。

2、奖惩结合,遏制后进生的厌学情绪。

对个别班级,联合德育处,加大力度,打击歪风邪气,扭转班风学风下滑的趋势。

3、两头齐抓,强化对艺术班学生的管理。

我相信,依靠学校领导的'亲切指导和各部门的大力帮助,在高一全体教师的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下学期级组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高一年级组长述职报告4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任务已基本完成,为了更出色地干好今后的工作,现向各位领导、老师述职如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至今为止,我担任这个年级的组长已经2年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组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本年级组一直洋溢着和-谐的团队氛围、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为了更出色地干好今后的工作,现向各位领导、老师述职如下,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构建和-谐年级组

一年来,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一个团结、和-谐、向上的集体。大家在合作的前提下勤奋工作,甘于奉献。都能顾全大局,服从领导分配,积极为年级组工作献计献策。老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新教师的带头人;年轻老师谦虚好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成长。我们这个年级组,可以说是最和-谐最团结的年级组。我在其中,只是做好他们的服务工作。每当有老师来向我提出问题时,我都能耐心倾听,能当场答复的马上就去解决;不能解决的也向他们做好解释工作,并向上级反映情况,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二、创新求实、稳中求胜,提升教学水平

我组教师积极响应校长的号召,认真贯彻育才精神,样样落实,天天坚持。

1.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力争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科学组的以实验促进教学的经验、外语组的激-情教学都曾经被校长在大会上表扬过。实践也证明,他们的做法是可行的。

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月考。及时召开教师的试卷分析会、优秀及进步学生表彰会、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差距大的学科和班主任,及时组织好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碰头会议,大家一起来分析原因,找到对策。

3.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倡导集体备课,学科教研,向每节课要质量,狠抓教学过程“五关”:即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考试关、质量关。

确保年级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一年来,进步最明显的是任延国老师。

三、外塑形象,内强管理,努力改变不良影响。

我们这个年级组,个别女生比较难教育,也曾经发生了一些违纪事件。领导也多次批评我们这个年级组,说我们是两校最差的年级组。针对这,我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1.制定班级计划,建立学生挡案。

针对七年级整体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八年级初,我同几位班主任认真详细作好学生现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计划,对问题学生建立档案,并建立相应的跟踪教育制度。

2.注重家校联系工作。

一年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形成家校合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如:拔河比赛、篮球对抗赛、优秀作业展览、系列感恩教育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从班级形象入手规范学生仪容仪表,细化到校徽的佩带,男生的头发,集体活动队列要求,放学后路上的仪表等。

5.抓好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

每周班主任碰一次头,对上周工作进行小结,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下一周工作进行布置。面对几个缺乏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我定期组织他们学习优秀班主任经验,共同探讨班级管理方法。他们逐渐成长起来,工作各具特色。

一年下来,整个年级组还是有巨大的进步的,尤其是这个学期,没有严重违纪事件的发生。

当然,因为自己当年级组长经验不够丰富,本年级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上面所讲到的个别女生的教育问题,数学、英语竞赛成绩不如育才,课间有时不过安静等。如果下一学年继续当年级组长的话,我会努力去改变这的,以争取让学生的行为规范过硬、学生中考成绩优异!

高一年级组长述职报告5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10年是我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这一年,担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只是上半年为高三年级,下半年为高一年级。一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育管理,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今天,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对2010年度工作述职,恳请学校领导、各位同事提出批评和宝贵意见。

一、一年来的主要成绩:

1、2010年高考取得了可喜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在杨校长、陈书记的带领下,2010年高考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尖子、面积”双丰收。清华、北大5人,600分以上146人,一本315,二本以上含专业生864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声誉,使今年新生招生出现了火爆局面,借这个机会,感谢上届高三并肩作战的各位同事,是你们的忘我工作和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中2010年高考的新辉煌。

2、年级管理渐成特色。

管理是一门科学,年级管理事关重大。力求打造一支学生满意、家长放心、领导信任的班主任队伍,是年级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协商解决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年级管理工作有序,步调一致。狠抓备课组建设,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对各学科教学进度,阶段性考试,年级教师上班情况,及时和备课组长进行交换意见,通报情况,狠抓落实。

3、年级和谐氛围浓厚——师生交流,已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届高三年级本着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常规管理不放松,年级大力倡导师生交流,教师要给学生积极地心理暗示,班级每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要有一条激励学生的励志名言,学生的励志教育和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好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高一。如今,高一年级纪律稳定,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气氛浓厚。

二、一年来主要经验做法:

1、责任意识。

作为年级主任,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上届学生是我作为年级主任的第一个高考轮回,高考质量是社会认可学校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年级带头人,只有身先士卒,工作才有说服力,才能赢得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为了警惕自己工作不懈怠,在高考中一定要取得好成绩。上期我戒烟以明志,每时每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自己的这种责任意识。

2、强化教学常规的检查和督导,严格以学校制定的各项要求为准绳,努力执行学校推行的各项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坚持多种形式的常规检查和跟踪听课制度,陈书记在高三过程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给我分担了不少工作、担了不少担子。

强化了教师责任意识,确保了教学投入,杜绝了离岗、脱岗或出工不出力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年级工作推进有序、扎实。

4、在精细上下功夫,在实干中求突破。

实效是检验学校工作的试金石。“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团结务实”、“务求实效”是我们一直秉承的工作作风。对各项工作我们做到“三专三有三化”,即工作安排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专人负责,工作落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工作过程规范化、资料化、电子化。及时安排,及时处理,及时总结,及时上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上这些做法,是我在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有效尝试,当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三、存在的问题:

1、现在高一年级对部分优秀学生的教育效果还不够理想,方法不够多样化,力度不够大。

2、常规管理的质量各班级间存在不平衡,个别班级的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极少数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还存在不良现象。

譬如:学生中玩手机、抽烟,早恋现象时有发生,需积极探讨有效的引导方式、方法。

3、就个人而言,工作,工作方法、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四、下阶段主要工作设想:

1、班主任工作:常规方面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实行班级管理的明细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习方面要求制定提高班级学习成绩的具体措施;发挥家长的作用,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或把个别家长请到学校或通过其它方式沟通学生的教育问题;和每位学生谈话并和学生一起制定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2、备课组长和任课教师工作:制定好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及时分析本学科期末考试的得与失,找出成绩差距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制定出提高本学科学习成绩的具体措施;明确备课组工作目标。要求任课教师要主动找班主任研究如何提高所教班级学习成绩,和班主任一起做好学生的工作。

篇10

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对我国教育的投资拉动呈直线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与2013年相比较,增长了11.09%,出国留学催生了我国高校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为了方便高校学生出国留学,我国高校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把雅思英语教学纳入了英语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对实际雅思英语阅读课程开发设计有极大地指导作用,其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提高英语水平顺利留学,所以,设计好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势在必行。

一、雅思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调查

1.问卷发放

通过旁听其他教师的泛读课,并结合自己在本科期间所上阅读课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学校发放了125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

2.统计数据分析

对阅读的兴趣:数据显示,只有22%的学生对阅读非常感兴趣,而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学生占了被调查的约9%,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34%。这说明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不高必然会影响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文章标题的作用:统计显示,84%的学生认为标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标题能够预先激活头脑中已经存在的上级图式,从而降低阅读文章的难度。

阅读习惯: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在平时阅读时没有用笔指词读、头随视线移动、出声读等习惯,但回视(回读)、依赖词典和边读边译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于“视线在每个单词上停顿”和“成组视读”两项习惯上选择较为模糊,说明还未完全养成这两个有利于阅读理解的习惯。多数学生能够跳读、略读和根据语境猜测词义,这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帮助。阅读后作归纳总结的学生并不太多,这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个人情绪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很大(见下表)。

二、影响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能力提高的因素

1.阅读课程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

阅读策略――指阅读过程中的四种技巧,即prediction(预测),pattern(句式),personalizing (个人化)和context(语境)。阅读在现有课程安排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没有放太多精力在课文的背景、整体结构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上,课时数偏少,也没有专职的教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进行连续的、系统性的阅读课教学,课堂上往往将重点放在疏通语句、讲解知识点而非阅读技巧和方法训练上,使很多学生在阅读课上还是采取字斟句酌的方法,速度慢、效率低。

2.词汇量掌握太少

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程度的基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如果阅读文章中的生词比例过高,势必会对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雅思考生感到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于词汇,特别是涉及不少的专业词汇。如,抗衰老药物研究、卫星传感技术、药品推销、火山爆发等,如果不掌握这些专业词语,根本就看不懂这样的文章。另外,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学生基础英语水平较差,雅思的专业词汇涉及面广、专业精深,因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讲,阅读雅思的文章无异于看天书。如abandon的同义词是give up,而班级上的学生三分之一不知道答案,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abandon的意思,教师告诉他们abandon表示“放弃”后,学生均能做出。

3.学生自身的原因

(1)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对阅读(泛读、速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精读课以及听、说、译方面,导致了阅读量不足、阅读范围不广、阅读训练不够。(2)阅读方法的问题。学生实在是太习惯精读了,即使时间来不及而未读完,也不肯轻易地去换一把粗梳子将课文的脉络去做一遍从头到尾的梳理。由于速度慢、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得不到阅读的乐趣,就会对阅读产生抵触甚至厌恶心理。(3)心理焦虑。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者弄不懂某一句话,就觉得阅读是不成功的,或者产生了焦虑、不安的情绪,这都会降低阅读效率。

三、高等院校出国留学项目中雅思英语阅读课程规划设计

所谓的课程规划就是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对“教什么”进行设计,要按照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学生实际和专业特性,要根据一定的思想理论开发课程体系,在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去探索作者在读物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成果和认识程序,让学生对读物有了自己理解后,就要通过复述、诵读、评价、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根据调查和实践教学经验,本课题的规划设计如下:

1.阅读课程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

(1)对于基础英语知识的巩固,这对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中学习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2)给学生雅思英语阅读的题型进行讲解,重点教授学生解题的方法;(3)引入英美国家文化知识、历史背景、科技状况等。对于这三个方面同时兼顾、不可偏颇。

2.大学一年级课程阅读规划

强化和巩固学习的基础英语知识,辅助引入英美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成果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水平,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一年级课程阅读规划的英语教学不能类似传统的英语教学,要以各种类型的文章阅读为本,辅以基础语法知识。在阅读材料的分类要以主题单元为主,有利于文化知识的融合。同时开设第二课堂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听英语广播,表演英语小品,组织英文歌曲演唱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

3.大学二年级课程规划

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题型进行讲解。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多引入国际国内的热点话题,并进行一些陈述练习。大学一年级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语法掌握的基础上,大学二年级应该以题型为单元,阅读练习与相应的题型相结合,从掌握雅思英语阅读方法的熟练程度上,逐步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与此同时,专业领域的热门话题的题型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理解能力,通过自己专业领域争议性话题的关注,提高学生英语文献的搜索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尽快熟悉国外学习环境和教学理念。这一年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讲,是国内最后的学习雅思英语时间,因此,要从紧迫性入手,强化雅思英语阅读课程的真题演练,一次演练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同时,还要辅助以往的阅读课程总结和知识不牢固的查漏补缺,使学生在最后的时间内形成清晰的、完整的雅思英语阅读框架,为雅思英语考试冲刺,也同时为出国生活学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参考文献:

篇1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诚信、合作、奉献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是一所高校的主体,学生工作则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教育、管理、服务等使命,辅导员要始终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不断深入探索教育管理对象以及学生工作自身的特点及规律,使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一谈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规律,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1.获得性尊重消长――0.7律。在新学期伊始,学生与辅导员老师之间是陌生的,他们之间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熟悉进而达到完全认可的过程。虽然源自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敬重和尊重,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保护心理和陌生感,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可度、尊重度、活动度仅为70%(0.7律)。随着辅导员工作的深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班级工作的有序开展,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可度、尊重度会不断增加,直至达到100%。但相反,若辅导员不善于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或与学生期望的管理状态相去甚远,那么最初获得70%的认可度将会降低,这就是获得性尊重消长律――0.7律。

大一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转折点,也是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构建完善自我的关键时期。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宝贵而又特殊的时期帮助新生实现角色转变,缩短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促进学生认可和尊重辅导员,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学期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1.1 重视入学教育。入学教育不仅对学生三年的大学生活能起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方向。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对大学缺乏了解和应有的准备,如何帮助和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关键。①转变观念。引导他们顺利渡过成人化的转变,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②转变管理方式。中学以前是以教师管理为主,大学提倡自我管理,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通过辅导员的带领和积极参与学生各种活动,以及与老生班干部交流经验等形式,使新生尽快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③转变学习方式。中学时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教师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自主余地很大。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学能力的强弱。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考方法,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④转变生活习惯。集体生活不同于家庭生活,在集体生活中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相互理解和包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要鼓励学生确立合适的目标,勤奋学习、诚信做人。

1.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结合社会需求介绍本专业的前景、所学知识、所需技能、就业形势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熟悉本专业的特点,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程度,设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一专多能”的“T”字型个人发展方案,明确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目标。帮助学生拟定职业生涯舰划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度发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不断丰富实践经验,积极应对社会形势变化,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从容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1.3 加强法纪观念教育。通过学习讨论《学生手册》、《违纪处分条例》、《学生量化管理标准》等规定,结合院内外发生的案例,以案说法,提高学生以法律校规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立好规矩起好步。

另外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说教,做到以情动人,培养自信心,尤其要强化“自律”意识,实现学生“自治”,使学生在老师和外界因素的引导和激励下,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在内因和外因上更强化内因的作用,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意志,严格要求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工作作风。在他们思想和认识尚未完全定型而又即将成熟的大学阶段,培养他们这些良好的个人品质,不仅有利于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将使其受益终身。

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础,获得性尊重消长律(0.7律)告诉我们:一定要恰当抓住70%的尊重度和认可度,增强危机感和危机意识,通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序开展工作,与同学们之间多交流沟通,通过巩固和加强,提高尊重度和认可度;二是要克服麻痹意识,有些辅导员认为自己是老师就凌驾一切,盲目认为学生应该崇拜老师,不知道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赢得,这样会逐渐丧失70%的尊重与认可。

2.班风惯性律。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表现出它的持久稳定性,将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不良的风气一旦出现,要想改变它就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甚至可能达不到效果。班风形成最佳时期是在一年级,尤其是第一学期,这就是班风惯性律。

班风是班级的风气,是班集体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持久的精神风貌和风格,也称个体人格的集体化。班风综合反应一个班级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质量水平,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班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高低。

良好的班风是形成优秀班集体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优秀班集体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学习风气、良好的班级风气、同学间团结友爱、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相处的集体。优秀班集体具有如下特征:班级团组织健全,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凝聚力较强的干部队伍;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热爱集体,朝气蓬勃。文明健康,遵纪守法,服从管理,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较强的良好班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优良学风;注重品德修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主体人格的复合型人才。班集体的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集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若能形成良好学风、班风,进而形成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和办学特色,就能使整个学校充满朝气,每个成员都会以校为荣。在一个有良好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

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班风惯性律告诉我们:班风形成的关键期在一年级,因此从新生入校开始,完善班级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是关键。在班级班风建设中,一是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一年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在二、三年级因势利导,不断巩固班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班级风格相似律。班级风格相似律即辅导员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该辅导员风格具有相似性・比如辅导员的思想、工作作风、认识水平、做事风格甚至性格都会影响到班级风格和学生个人。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摆脱生活、学习和心理的困境等等。事实上,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他们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尊敬知识渊博的老师,乐于听从人品和学问兼备的老师的指导。辅导员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中心与灵魂,是影响学生最直接的力量。在学生心中,老师是完美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辅导员平时还要注意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严于律己,模范做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以严谨的学风感染学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带动学生。

另外,辅导员要“苦练内功,身体力行”,自觉加强思想、政治、道德、科学、文化诸方面修养,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全方位提升自身素质,掌握运用一定的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管理理论及方法,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学生工作的时空性。从宏观上看,学生工作简单地说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也决定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时刻把握好学生的动向。在新生刚入校时做好引导工作,可以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学籍管理教育、日常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新老生交流等等,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到自由、紧张而又丰富多彩的大学环境中去。对于大二的学生而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大三学生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认清目前 从微观上看,在新学期伊始,要把握好学生的浮躁心态,尽快稳定学习秩序。一年中,在不同的季节学生会有不同的状态:在春秋季时学生思想易沉闷、低落;夏季男生易出现打架斗殴等事件;在期末的时候要抓好考试的诚信教育、复习备考;在冬季要注意好贫困生的越冬问题;假期快到时要做好安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等。把握好学生工作的时空性,要求辅导员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