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3 03:2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现状

1、工程质量意识淡薄,将利润的获取作为管理目的,出发点不正、立足点不对

从当下的建设氛围绕中可看出,大多数建筑承包商普遍存在质量意识淡薄、恶意偷工减料等现象,其操作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因此,导致出现了质量下滑甚至豆腐渣工程大量涌现的现象。从这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有时建筑工程中上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并不是因为承包商的管理能力低下或是专业技能差,而是由于其自身的质量意识淡薄,出发点不端正,立足占不对,将工程的利润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正因为如此,个别工程项目的项目部在工程动工建设时往往没有配备足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更有甚者,有的承包单位还擅自改动设计,不按设计和规范来组织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障碍多,往往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也较为复杂,加上部分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施工经验缺乏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等后果出现,给工程管理带来致命隐患。

2、监管职能机构不健全,未能真正起到良好的监管效果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单单依靠施工单位的自检是远远不够的。在几方角色定位中,最为重要亦最为直接的还得依靠业主聘请的监理机构进行监管。由于监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品行良好等综合素质,假如其中某一个方面存在欠缺,那么,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然而在现阶段,监理行业存在着一个令人忧虑的弊端,就是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得大多数中、小型监理单位在现场监理机构的投入管理上无法按照常规要求设置,有些监理现场甚至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对监理单位而言,常规的工序验收制度是监理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也是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一项。

二、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应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工程管理体系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内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始终难以全面确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问题,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来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还要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以实现建立一套符合当代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只有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确定,需要施工方安排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开展着一项工作,在选购建材的过程中,要以“资金消耗低、利用价值高、材料质量过硬”为指导思想,对于材料供应商货比三家,审查其资质和产品合格证书等材料,根据需要可以对所供应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最终选取符合工程建设的材料。

3、提高工程图纸设计质量

施工图纸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图纸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要选拔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积极推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从源头上面消除设计出现质量问题。审查的重点应在于施工图设计是否存在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设计方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损害公众利益。设计交底前,施工单位、监理把问题汇总,在设计交底时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找出来、解决掉;对于一些设计不完善的工程,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写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完善设计,为施工铺平道路。

4、从施工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健全施工单位管理体系、质保体系、技术管理体系。管理健全是施工单位能够干好工程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审核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完善、切合实际。具体内容应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明确;施工的程序、步骤,安装部分须与土建的进度结合起来安排,总共有多少工作量,一步步如何展开须表述清楚:人员、器具的配置,其中管理部分要明确各岗位人员名单及职责;工程质量、进度的保障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施工方案要成为真正能够指导施工的一个文件。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改进施工操作工艺,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规范、规程的学习,认真组织施工,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5、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控制工程的质量,除了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案之外,还要发挥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行质量奖惩不是目的而是质量创优的手段,通过奖惩措施制定和执行,能够树立和培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鞭策和警示作用。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对监理、项目部、作业班组直至具体质保人员实行奖、罚措施。

6、坚持施工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操作规程是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和工人的先进操作经验制定出来的,是施工技术客观规律的反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职工施工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组织工人认真学习有关操作规程,使之贯彻干施工全过程。此外,还要作好技术交底工作。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职工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操作技术,便于他们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7、实施严格的检验和奖惩制度

首先要明确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图、设计说明及设计变更、国家颁发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均为工程质量所应达到的标准。施工单位对质量标准要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做到每道工序均严格把关,完工后认真自检。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偷工减料。对于工程质量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资奖励;而对工程质量差的,则必须责成其返工、修补,以至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做到奖惩分明。

【参考文献】

[1]万小媛 如何加强项目工程成本管理[期刊论文]-江西建材2006(3)

[2]刘君和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

[3]程慧瑜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7)

篇2

1.建筑工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就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必须要建立功能健全的工程管理机构和部门,并且就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来分配不同的工作人员,来满足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各个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但是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企业都是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人员的开支,从而大量减少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项目部门,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和部门的缺乏,甚至还会存在不同管理部门身兼数职的现象。因此解决我国建筑工程不完善、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的任务。

1.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深入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地方、各个建筑级别的行业甚至中央直管部门都逐渐的加强了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且先后建立了一些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规定的文件。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主要是由我国国内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的注明学者、专家、专业性知识丰富的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以及主管部门的领导共同讨论、研究,并且经过了反复的议论、证明才确定了最后的决定。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下发在一下各个部门和建筑单位时候,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变成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建筑工程的单位和部门建立工程管理制度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了这一作用外,没有任何建筑工程实施的实际意义。因此,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难以深入、浮于表面,同时也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现代的阶段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2.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主要因素

就表面的形式来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呈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是在我国国内有一些建筑管理行业的专业管理人员通过施工过程得到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之后发现,我国建筑管理的行业发展相对来说速度比较慢,甚至一些建筑工程地区已经出现了停止生产的发展状态。其中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2.1客观因素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指除了一些建筑工程单位以外的相关部门与机构的因素。第一、我国建筑工程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足,这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客观因素。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具有建筑工程加强管理单位的义务和权利,但是因为受到了外界很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建筑管理职能很难全面的落实和实施。第二,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的监理体制以及监理单位的起步和发展都比较晚,所以在无形之中也成了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客观条件之一。监督单位就是指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三个可以独立参与者,他具有独立看站建筑工程的所有管理项目的管理权力和项目审核,也是有效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进步的一个新型体制。但是绝大多数的监理单位很容易被工程施工单位束之高阁,这样仍会失去建筑工程监理的效果和意义了。因此,根据以上的阐述,影响建筑工程加强管理的客观因素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外界环境,但是解决问题也比较容易。

2.2主观影响因素

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现状很不乐观,前景也很迷茫,找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最根本的原因,是与国内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中排斥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因为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坚持保守的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或许在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中认为,传统的工程管理的方法可以完全满足现在社会阶段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要求,不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把施工制度进行修改或者完善。因此,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主观上不支持建立管理体制、具体化管理任务、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等等工作内容。所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比较低。

3.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综合水平已经逐渐提升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就必须要坚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目前主要存在的基本问题。从而可以有效的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发展路线和方针,否则很难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上有质的飞跃和突破。

因此,想要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健全体系。因为在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事业中,我国国内的工程管理的经验和理论的缺乏,因此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体制很难确立。建筑工程管理的体系建立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所以必须由专业的工程建筑学家或者专业知识强的管理工作人员来一同完成实施工作,这样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建立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吸取国际先进技术以及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且对各个建筑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加以整理和分析,来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的实际体系。我国只有提高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才能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有序地进行。

另外,建筑工程管理也是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以及管理基础,也是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的社会,建筑工程管理的观念需要创新,主要是针对我国守旧的管理理念来进行严谨的完善和改革,并且还需要不断填充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思想和元素,以便彻底的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语

若想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平,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观念在创新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发展的速度要适当,既不能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同时创新发展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片面就追求新思路、新观点、新理论,而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逐步的建立好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思路。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首先我们要深入理解建筑工程不是单纯意义上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建筑工程, 从狭义的角度上讲,建筑工程是一门较强的专业技术, 需要从管理、检测、 制图与计算机等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性能力。其次是管理,建筑工程需要与管理相互融合, 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才能确保安全与质量。再次就是在这个系统的建筑体系中, 要发挥创新模式, 顺应时展潮流, 摒弃传统观念, 劳逸结合。下面我们从建筑工程管理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1.1 存在的现状

在我国建筑工程体系中,以自主管理、 委托他人承包管理与聘请他人承包管理模式为主。而前两种模式,对业主都存在着潜移默化的风险性, 就目前, 最具有流行的管理模式就是以合同为制约的聘请他人承包, 由业主全程监管模式, 大体来讲, 这就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基本现状。我国的建筑行业还不够完整,也没能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 所以我们必须着手这些问题的存在,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在施工、 安全、 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存在的弊端, 了解根本性问题, 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1.2 存在的问题

从存在的问题角度进行分析, 我国的建筑工程仍不规范, 从完整性角度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从人才的配备角度上分析, 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通过以上不足, 得出我国的建筑行业不够合理, 因为一个合理的建筑工程不但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 更能够节约成本, 从而创造建筑业的市场效益。而我国恰恰相反, 技术手段的不先进, 管理人才素质普遍低下,项目工程转包层次化, 影响着建筑工程优势的发挥。相关的法律不够完善, 贪污受贿现象无法被遏制等等。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不足之处。

2 将创新观念融入建筑行业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创新, 毋庸置疑,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创新, 因为时代在前进, 思维在前进,人民的生产生活都要跟上这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其管理和技术中。建筑企业要深入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 真正从思维观念上加强创新, 因为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想让创新真正融入到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中,必须在思想上打破传统规律。其次是将创新和技术相结合, 只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建筑行业要重点培养技术和管理专业人才, 人员管理的结构上, 选用青年, 让他们多接触内部事宜,从而保证思维的活跃性。利用先进的科技, 从而使施工项目先进化, 再次是要使企业文化创新化,建筑行业的企业文化创新了,整个建筑业将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企业,只有建筑业的价值观正确了, 才能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完整化合系统化。

3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现状分析,我国要致力于解决不规范的现状, 使建筑工程管理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从根本上降低成本, 任用专业技术性人才和管理人才, 完善建筑业的法律法规。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真正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安全保障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等做大做强。

3.1 在思想上创新

一个人要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企业也一样, 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左右整个企业的灵魂向导,建筑行业要从思想上转变,从观念上转变, 不能墨守成规,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企业中, 只有企业在思想上创新了, 才能在技术上创新, 才能在人员的管理上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自身要重视创新对建筑业的长远性利益, 认识到创新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紧迫和艰巨性, 加强管理创新思维,任用高学历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专业真正将创新工作落实到每项实处中去,不断去完善, 使建筑工程跟上时代的步伐。

3.2 加大力度体制创新

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稳步发展和创新模式的有效运行,一定要有完善的企业体制去调控, 从制约机制到奖励机制, 严格遵守责任制, 将项目做到明细化。实行考核机制, 做好监督工作,鼓励员工, 积极调动积极性,以安全为主要任务,在整体制度上做到创新, 团结一致, 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如有违法现象, 给予相关处罚。具体人员部门配置如图 1 所示。

总体来说,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有规模比较有程序的企业, 从人员的配备上和项目的分工上都很明确, 只要我们在体制改革上进行创新, 将创新融入到各个项目各个管理中, 真正落实到每一处, 就会使建筑业更好的发展前进。只有体制改革创新了,建筑业的发展才会在内部中得到体现。

3.3 创新调整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

有效的创新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才能使建筑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建筑企业应该实行实际施工与施工管理的分离, 有效的保证施工管理能顺利的开展。还有就是要做好市场的弹性管理, 因为, 有很多的建筑企业都不是本地的建筑商, 更不熟悉本地的发展情况,大多都是跨地市经营的建筑企业,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过于高度集中的管理, 那么将可能因为决策的不及时,而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大。所以, 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中, 主要发展组织机构, 并且,建立弹性管理以及集中管理的机制,相互作用, 使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更加灵活, 更能体现出管理的价值所在。

3.4 实行多方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不仅要做到灵活, 还要进行多方位的监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对于在施工当中出现事情都要进行多方位的质量管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每项的小细节和任何一个施工环节, 都要进行质量管理, 才能为建筑企业增加更大的利润。所以, 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 实行多方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3.5 技术要创新

所谓管理要创新就是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用创新的思维、 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高科技设备, 利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设备, 以创新的经营模式去生产,以达到提高产品的技术和市场的竞争力度。建筑工程要求高质量、 高效率和低成本, 所以我们的管理技术创新了, 才能达到建筑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技术创新是保障,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铺垫, 只有劳逸相结合, 才能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如日中天。

4 结论

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建筑业的市场竞争空前强大,创新管理技术和创新体制改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社会在进步, 企业也在前进, 将创新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理念中成为建筑业最主要的任务, 只有将创新观念, 从思想中渗透到建筑业中, 才能真正转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思维, 将创新融入到企业文化, 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将创新融入到体制改革中, 才能真正把创新落实到建筑工程每个工作中,建筑行业把创新从思想和管理上再到施工技术上创新好了,才能把建筑业更系统化更完整化。所以,建筑工程管理离不开创新, 也只有将创新真正的与建筑行业结合。才能使企业发展走向更辉煌的旅程。

参考文献

[1]陈健.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J]. 建筑管理代化.2002(1).

[2]张永光, 张佳音.浅论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M].2007 (2 ) .

[3]刘轶佳.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评价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4]祁神军. 建设企业集团多项目资源优化配置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11).

[5]钟胜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建筑设计管理,2009 (6 ) : 17-18.

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roject on time whether to completion with good quality,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mage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rela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and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se problems restricte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management needs innov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n from the management concep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he personnel quality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hopes to help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word: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nov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建筑企业的管理包含了企业从投招标到项目竣工的全过程,因此对工程质量、进度、经济效益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建筑业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创新。

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项目工程按时保质竣工的依据,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与部门,并合理分配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根据项目的标准来安排任务等。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都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建筑管理活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企业往往为了减少成本,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或者取消管理部门,使得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能全心投入的去制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工作。有些企业对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落实,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也初步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落实,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观念过于陈旧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往往以硬性指令来进行管理,对管理工作也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企业在面临强大的竞争时更加重视经济带来了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往往追求的是质量和进度,而把管理工作抛在脑后。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是企业的管理观念过于陈旧,“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认为单纯依靠技术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没必要再增加开支投入管理了,由于资金的短缺,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部门设置、人员分配、人员素质等都受到限制,使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落后

管理方法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进度计划方面,相关部门在制定进度计划时,往往按照以往的经验制定,没有对本次项目进行详细的考验和研究,使进度计划和实际条件出现冲突,在工程开展后,一旦遇到一些没预料到的问题,工程就会延期。进度计划一般都是用横道图的编制方法,没有采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其次,在工程款的结算方面,企业为了避免和业主发生矛盾往往没有在业主验收后完成,结算款包含着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垫付费用,对施工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业主不对工程款进行结算,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再次,在工程控制方面,缺乏量化的控制手段,日常控制和前期控制缺乏理论和方法。

(四)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他们不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缺乏专业的施工操作知识,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违规、违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也给工程管理带来了难度。管理人员方面,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都不是管理专业出身,而是由于经验丰富就走上了管理岗位,虽然丰富的经验能对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但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加上企业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管理人员的任用不够严谨,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管理人才。无论是对一线施工人员,还是对高层管理人员,企业都缺乏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的素质得不到提升。

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管理观念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更新观念,在观念上实现创新,树立创新意识。建筑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在资金上支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认识到管理工作需要创新的紧迫性。建筑企业应该把管理工作与企业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制定长远的管理规划,把管理的创新定位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制定管理创新的方案,并保证创新方案的落实。创新管理方案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状况和管理的内在要求,能够反映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只有企业重视起管理工作,才能设置管理部门、分配管理人员、提供管理资金,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管理技术的创新

建筑行业的施工人数多、分布面广、工程分散、工序复杂,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想保证施工项目按时保质的完成,离不开科学技术为依托,建设施工管理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由于建筑工程的任务量很多,不然会产生很多图纸,利用科学技术能够把错综复杂的图纸进行组织和分类,使之便于管理和查询,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把有用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传统的管理机制中,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对工程的管理,在工程结束后,项目经理就不再负责,项目经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权利支配人力、物力、财力,而企业却没有对项目经理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导致权责利不明确。因此,企业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分公司,负责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次,制定责任制和考核制,把管理责任明确分布到各个部门或者个人,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工序明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定期考核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四)人员素质的创新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应该认识到员工素质的重要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掌握新机械、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职位,企业应该严格上岗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为企业的管理贡献力量。

总 结: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应该及时转变观念,采取措施,从管理观念、管理技术、管理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企业的管理更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长久、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解析与防止对策[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 梁雪峰.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篇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较好地满足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实训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机械的,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灌输式教学中实训内容的确定,实训方法、实训步骤的制定,实训场地的选择,实训准备等都由学校或教师完成,实训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操作即可。

以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实训以建筑材料试验、单项技能实训(课程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仿真实训为主,缺乏系统性、真实性,和施工现场差距较大,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帮助不大,不能满足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的要求,名为实训,其实还是停留在实习的阶段。训的程度、内容和深度都达不到就业单位的要求,企业缺乏认同感,更谈不上感兴趣了。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偏离企业实际、忽略岗位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就业心理落差较大、企业岗位责任不清、团队意识不强等特点。

1.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专业的就业岗位可分为内业和外业,内业岗位主要包括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设计员等,外业岗位主要包括测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等。根据高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访谈和社会调研,可以将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划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1.1一般职业的能力

一般职业的能力是指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判别真伪、美丑与善恶的基本能力,较好的团结协作、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其他从事职业活动普遍需要的各项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公选课、课程教学实施、实践性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培养。

1.2专业的能力

专业的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备现代工程核心意识,能将工程实际问题置于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和自然环境下仔细思考和缜密处理;具备熟悉和审核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相关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现场施工的初步专业能力;能够编制施工阻止技术方案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现场的预算、决算、具备工程项目招投标报价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备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编制工程招标方案投标文件和施工索赔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的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课程的一般教学、课内实训、现场操作及校外的生产实训等环节进行。

1.3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指目前国际上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培养、社会能力培养和个人能力培养等。

职业综合能力无法通过单纯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实现,主要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适宜的心理辅导、三育人活动的开展,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促进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改革考评方法,特别是日常行为和思想品德实践的量化考核,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量化测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2.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实训联动模式的构建

实践课程是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制订实践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对从业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实践课程,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笔者从三大课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多方位联动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即第一课堂指以教师授课的形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主要指以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所进行的各项比赛竞赛等;而第三课堂主要是指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为主的实习活动。

2.1第一实践课堂

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指配合理论授课展开的一系列实践训练,包括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汇报、情景模拟及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的实训,还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该课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同时,通过前面对该专业职业岗位和核心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课堂的任务包含对学生分项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两部分。根据在建筑施工企业调研反馈的信息,建设行业涉及的相关规范、手册等内容很多,企业多数以此作为施工质量监控、技术管理的依据。但在实际的理论体系课程教学中,学生很少接触这方面的内容,理论知识偏多,可操作性知识偏少,学生在实际顶岗实习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应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增加适用性内容的讲授,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课程体系中适当安排实践环节,充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使用工具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第二实践课堂

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学生社团、学生会、学科技能竞赛与科技活动,各类考证指导及培训及校内实践等部分组成。这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这给学生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学以致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这个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策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体,但要求教师也参与进来。

就学科技能竞赛而言,教师可以以帮助学生联系项目、赛前指导、比赛活动点评等形式参与其中,既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能使比赛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第二课堂的专业比赛和竞赛等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建筑施工一线岗位中操作性环节较多,要求入岗人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强化实践环节,多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

2.3第三实践课堂

第三课堂则主要指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为主的实习活动,包括学生到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也包括校企合作开展的订单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形式。该课堂是提高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业务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其中,企业见习是学生到企业实际观摩工作的业务流程,可以对工作岗位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顶岗实习是指让学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实际操作,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提高和锻炼专业技能;而毕业实习则是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一个过渡。

高职院校应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第三实践课堂体系,建立单项和综合联动实训模块。抓好单项实训,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如建筑材料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测量实习、建筑制图(包括CAD绘图)、施工现场操作工艺等。重视综合实训,学生完成单项技能实训后,进行施工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到企业生产实习,使学生熟悉了建筑施工的过程,并感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认知实践开始了解建筑企业,增加感性认识;校内实训时边学边练,掌握基本技能;跟踪实践时逐步熟悉工程,掌握工作过程;仿真实践时综合模拟,全面提升岗位能力;顶岗实习时真实体验职业。高职院校应重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认知实践、校内实训、跟踪实践、仿真实践、顶岗实习环节,建立认知实践时的学校主导,到校内实训、跟踪实践时的工学交替,仿真实践时的校企共管,顶岗实习时的企业主导的多层次联动实训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全面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存文.就业导向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史美东.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工特色专业建设[J].科技信息,2012,14.

[3]张云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篇6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专业洗牌和变革。随着建筑行业整体向好,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旺,学生报考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热度逐年上升。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偿试招收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至今,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我院已招收696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工程类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群,2014年我们在去年招收三年制高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申报了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1、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

1.1专业定位的基础

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为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专业的办学层次为高职。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1.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建设单位(项目投资业主方)、工程咨询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监理等企事业或中介机构,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建设项目评价等工作岗位。大多数毕业生一般从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1.3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具有建筑材料选择、检测的能力;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具有理解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4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实用英语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知识; 具备工程监理及法规等相关知识;具备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知识;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和相关专业软件的基础知识。

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1课程设置的原则: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办学层次与建立专本衔接直通车为依据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2.2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 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 相关课程

建筑工程绘图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建筑制图

建筑结构与识图

建筑CAD

造价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工程经济

工程造价控制

房屋建筑学

工程测量员 南通市劳动与职业技能鉴定所 建筑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员 江苏省建设厅 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土建质安员 江苏省建设厅 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资料员 江苏省建设厅 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制图与识图

建筑施工组织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监理员 江苏省建设厅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3职业岗位剖析与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拟设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

2.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建设工程合同的基本内容;进行合同分析,实施合同控制。 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预算 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土建工程预算;进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参与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工程计量计价软件算量与套价。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

工程施工管理 绘制、识读施工图

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 绘制、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竣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检验、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定位及抄平放线、垂直度控制;

建筑变形观测。 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CAD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测量

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监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能进行初级工程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CAD、

工程项目监理概论

2.4加强校校合作,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构建专本衔接直通车

我校工程类专业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加强校校合作,深入开展助学自考等多种专本衔接形式的合作模式,满足学生升学需求,将自考课程纳入我们的高职课堂体系,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在校期间完成相应的课程的同时可以参加这二所学校的统一课程学习与考试,考试后各门成绩合格后大专毕业一年后可以拿到相应的本科毕业文凭,核心课程与英语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本科阶段课程采用相近课程教学法纳入课程计划中,以确保直通车的顺利通畅。

3、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

3.1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对于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二门课程我们在大专的课程体系中按照要求采用完全嵌入式,本科阶段承认学分,可以免试这二门课程。

3.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经济、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监理概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3.3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材料实训与市场调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施工技术与组织见习与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工程管理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

3.4同时设置了三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校公共选修课)和三门专业必选修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建筑电工实用技术课程相当必要且具有时代需求性。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主要教学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了建筑电工与楼宇智能常用工具及材料、建筑电工知识、配电装置安装、楼宇智能等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建筑电工实用技术(含楼宇智能化基础知识)课程注重突出应用型特色,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在简要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工程案例介绍其性能与具体应用。

4、课程体系教学措施的创新思路

针对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达到最优的教学目标

4.1以“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对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宜采用实训现场教学法。加强了实训室建设的建设工作,学校配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建筑结构实训室、建筑测量仪器室。以“实用”“现场”“感知”促学。对于建筑测量课程,以校园实地测量实训为重点。对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我们按照现场1:1的比例建成不同形式的结构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为案例设计、策划和辅导学生认识结构,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对接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装饰贴砖、抹灰、砌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2以“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4.3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将识读建筑施工图这门课分解成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建筑CAD,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软件使用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45-06

商科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如何发挥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学科优势,与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达成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领会“推进新型城镇化”指导思想,落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目标,响应 “互联网+”行动计划,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服务社会经济建设需要,进行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将根据“现状问题对策措施效果”的思路,展开研究。

一、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国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程管理专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1]。美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3)强调人才培养特色;(4)完善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英国高等工程教育形成“夹层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就读+1年工程实习+1年在校就读[2]。其优势在于:专业选修课范围广、科目多,专业方向自主选择,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英国高等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终身培养体系[2]。总体上,发达国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目标性、系统性与实践性,强调与行业协会、企业、项目单位合作。

(二)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能力培养、培养特色、培养认证上。培养模式上:孙春玲等(2005、2008)探讨了专业协会介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终身教育模式的机制[3];任宏(2007、2009)提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四个平台”人才培养体系[4];2010年起,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尹贻林等(2013)借鉴英国皇家工料测量师学会的经验,设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陈健等(2013)借鉴游戏的成就系统理念,创新工程管理人才教育模式[6];袁竞峰等(2014)创建“一体两翼”型核心能力结构,并提出人才培养途径[7]。能力培养上:方德斌等(2010)面向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8]; 王学通、杨秋波等(2011、2013)分析了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育人体系[9-10];刘颖等(2013)探讨了地方建筑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夹层制”实训教学模式创新[11];严玲等(2014)构建了国内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力模型,提出工作坊实践教学建议[12]。培养特色上:王雪青等(2011)比较了教育部工程管理特色专业,提出应采用CDIO 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企业参与和教育国际化[13]。培养认证上:严玲等(2012)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认证制度的作用机理与导入机制[14]。与国外比较,我国商科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差距: (1)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2)人才智能结构不够系统;(3)与企业、行业协会对接不够顺畅;(4)没有较好反映时代诉求。

二、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兴”型人才智能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关注政策导向、院校特色、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一是,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落实“互联网+”,校企应满足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新要求。二是,商科院校主要培养高级财政管理人才,应重视大商科背景下财务、项目等管理能力的养成。三是,人才培养主要以“就好业、创成业”为出路,应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更加适应转型升级的三型人才。四是,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应遵循“基本素养支撑,核心理念引领,关键能力导向”的思路。因此,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智能结构要求呈现“兴”型结构(如图1所示)。“兴”型人才是一种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一)素养支撑层

人才素养是人才的内在品质,有人才支撑作用。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既要反映“依法治国”、“互联网+”的时代诉求,也要满足“法治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主要包括法律素养与信息素养。

1.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即认识和运用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能力,包括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知识、意识、观念及信仰等。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重点掌握《合同法》《物业法》《招标投标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房地产估价规范》《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等法律法规。

2.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认识传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运用它们的能力,包括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理解、认识及利用等。《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可行性研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合同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能实现决策过程、施工过程、运维过程等方面的互联化、集成化、数据化、智能化,了解建筑产业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态。

(二)理念引领层

人才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宏观要求,有人才培养引领作用。本层主要包括系统思维、工程方法、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与实践能力等。

1.系统思维

对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整体、全局观念,考虑各部分间的联系与作用,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与外部环境间的物质、能源、信息等交换活动。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运用全局、关系、反馈等思维方法重点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各指标、工程造价各部分、工程施工管理各环节以及物业管理各对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具备与管理方、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的沟通技能。

2.工程方法

以系统、集成的观点为统领,从建筑工程管理的宏观现象出发,结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操作,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预测、设计、实施和评估。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性与环境的不确定性,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重点掌握系统工程分析、数理统计预测、工程经济分析、管理运筹控制等方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程式化、规范化、数量化、制度化。

3.创新精神

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新思维、新技术、新方式,对建筑工程管理行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改造、制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重点掌握新企业创建过程的商业模式、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物流管理、税务筹划、投融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行业新发展。

4.团队意识

在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策划与实施中,懂得识别团队目标、定位团队角色、调整团队关系及促成团队任务。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项目的复杂性,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在“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开放发展”的合作框架中,重点掌握团队组建、团队沟通、团队激励的本领,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程管理目标。

5.实践能力

掌握图纸分析、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运营管理等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工具、技术。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以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重点掌握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审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实践技能。

(三)能力导向层

人才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有人才培养导向作用。本层主要包括识图绘图能力、算量计价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等。后两项能力是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体现。

1.识图绘图能力

认识、理解、绘制各种建筑工程图纸的能力,包括掌握图纸的设计原理、构成元素、绘制手段等。建筑工程项目在形式上,表现为点、线、面、结构与材质的综合体,可通过一套纸质或电子的图纸以二维或三维的形式呈现。“看得懂图、绘得出图”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专业基础能力。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注重培养图形识别、分析能力。

2.算量计价能力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量计算和价格概预算的能力。建筑工程项目组成结构复杂,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等。建筑工程造价构成项目繁多,分为人工、机械、主材、辅材等。同时,各地区技术规范标准存在差异,算量计价方法也有不同。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重点掌握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算量计价的能力,尤其应培养图形、清单等算量计价能力。

3.项目管理能力

对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目标纷繁、人员众多、过程复杂、环境多变等特点,建设方、施工方与监理方需要利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有效管理工程项目,从而保障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与质量控制等目标的达成。计划、生产、验收、图档、合约、质量、安全等管理是重要内容。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重点掌握利用专业软件管控投资、进度的能力。

三、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兴”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体系

根据 “兴”型人才的智能结构要求,通过目标、课程、内容、方法、考核、基地等环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为依托”的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兴”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该培养体系,具有理论传授、技能锻炼、素养提升、思维训练、就业导向、创新强化、团队建设等职能。

(一)调整培养目标

“兴”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旨在培养一批具有系统思维、工程方法、创新精神,强调团队合作,能适应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中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审计等工作岗位需要的“会算账,善管理,懂法律,有技术”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

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加入公共基础课,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管理运筹学、审计学加入学科共同课,增加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专业课的学时,设置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项目沙盘模拟等独立实验环节,进行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估价、BIM认识与应用等课程设计,增加校企合作指导分量。

(三)改革教学内容

开设“名企名家”管理、技术类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行业等方面的发展和趋势。增加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广泛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聘请企业一线人员进入第一课堂开展答疑解惑,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工地现场观摩、学习、交流。

(四)创新教学方法

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建立专业教育“双导师”制,从校企选拔一批在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理论知识丰富且专业技能高超的人员充实导师队伍。校企协作开发工程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用、数据共通。

(五)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调研报告、设计报告、课程论文、实施方案等进行考核。课程考核主体多元化,授课教师考核学生理论知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考核学生专业技能部分,侧重考核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

(六)加强基地建设

校企双向互动,以提效率、增效益、出效果为导向,在人员、资金、设备、设施、制度等方面共同投入,保障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建设。同时,注意两者功能定位,校内实训基地侧重单项专业技能训练,校外实习基地侧重综合专业技能提升,重点加强与工程管理行业协会、工程造价事务所、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房地产经营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工程审计事务所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四、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兴”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措施

以 “兴”型人才智能结构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培养体系为行动指南,具体培养措施如下。

(一)素养培养措施

法律素养培养措施:(1) 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协会的行政主管介绍建筑工程法律法规。(2) 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工程造价师、建造师、物业管理师讲解建筑工程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以及典型案例。(3) 工程审计事务所的行政主管、审计师介绍在行政诉讼、纠纷化解以及标准订立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信息素养培养措施:(1)信息技术行业协会、企业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介绍新一代信息技术。(2)建筑工程管理行业相关协会、学会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介绍BIM、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典型应用。(3)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工程审计事务所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介绍所在企业推进BIM、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教训。

以上两个方面的素养可以采用课程模块、专题讲座、观摩交流等形式培养。

(二)理念培养措施

系统思维培养措施:(1)在生产实习环节,组织学生进入建筑工地观摩,并与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等岗位人员交流。(2)在专业实习环节,企业负责人、岗位导师、专业导师一起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企业观摩,了解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在可行性研究、工程概预算、工程施工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操作实务。(3)在毕业设计环节,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介绍工程管理实务。

工程方法培养措施:(1)校企分别抽调人员,共同出资开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精品案例库,将其导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掌握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技术。(2)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专家通过专题讲座和在线研讨等介绍工程管理的方法和技术。(3)校企联合在工程造价、施工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进行工程技术中心申报、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核心教材编写、软件技能认证、职业发展讲座、骨干师资培训等。

创新精神培养措施:(1)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管理者通过专题讲座、校企交流等介绍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机遇和挑战。(2)成立教师工作室,在智慧工程管理、工程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工程投融资、工程风险评价与控制等方面申报与承担校企合作科研课题、工程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对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计入相应学分。(3)校企联合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大赛。

团队意识培养措施:(1)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管理者通过专题讲座宣讲激励团队合作的制度和措施。(2)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优秀管理或技术团队通过研讨会介绍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教训。(3)利用暑假组建学生夏令营,深入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团队工作一线观摩学习,并开展正反辩论、素质拓展和集体游戏等活动。

实践能力培养措施:(1)校企联合在工程造价、施工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申报技能实验室、综合实训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并在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校企双导师制。(2)组织学生到建筑工程管理企业进行跟班作业和顶岗实习,根据学生表现推荐就业岗位。(3)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生产实践与技术攻关,确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题目。

(三)能力培养措施

识图绘图能力培养措施:(1)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图纸设计与分析人员通过专题讲座进行技能传授与案例分析。(2)校企分别抽调专业骨干教师、工程管理核心人员,共同出资设计与开发建筑工程图纸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实际工程图纸导入专业课程教学中。(3)校企联合建设建筑手绘、建筑CAD等实验室,配置好绘图软件,邀请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图纸设计与分析人员进行实验指导。(4)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算量计价能力培养措施:(1)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通过专题讲座介绍工程算量计价。(2)事务所、企业的工程造价师通过专题讲座讲解《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各级各类《工程预算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并剖析典型案例。(3)校企联合建设工程算量与计价实验室,配置好应用软件,企业的工程造价师结合工程管理实践进行实验指导。(4)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工程项目估价课程设计。

项目管理能力培养措施:(1)工程项目管理协会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通过专题讲座介绍工程项目管理。(2)建筑工程管理软件企业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通过专题讲座介绍,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里,利用BIM、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管理的思考和实践。(3)校企联合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室和“互联网+”工程管理实验室,配置好应用软件,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行政主管、技术专家结合工程管理实践进行实验指导。(4)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BIM认识与应用课程设计。

五、培养成效

湖南商学院于2009年开办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培养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向为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上述人才培养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成为省建筑节能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员单位,成功申报“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成功申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中50%以上获得一级建造师、工程造价师和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1人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省工程管理学会常务理事,1人为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已建立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等4个高标准专业实验实训室,获批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互联网+”工程管理综合实验平台,与广联达、斯维尔、鲁班软件等知名企业形成密切合作,建立6个校外实习基地,并联合开展横向研究,编制1项省级工法。三届毕业生中,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90人通过培训获得行业执业资格证书,40%以上进入中国建筑、中核建、中铁建等知名企业就业,就业相关度80%以上。

六、结语

文章针对商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兴”型人才智能结构,设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建筑工程管理企业对工程造价、施工管理、工程审计等人才的需求提出人才培养方案

,突显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经管特色,强调基本素养、核心理念、关键能力的系统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在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审计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胜任能力,促进学生、学校、企业的联动和共赢。

参考文献:

[1]王雪青,杨秋波.中美英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6):36-39.

[2]刘贵文,彭瑶,吴博.中英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49-51.

[3]孙春玲,尹贻林.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终身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41-144.

[4]任宏,晏永刚.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集成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80-83.

[5]尹贻林,刘一格.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测评的探索与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11):89,119-123.

[6]陈健,孙雷,徐进英,陈天衡.借鉴成就系统理念的工程管理教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3):117-119.

[7]袁竞峰,李启明,杜静.高校工程管理一体两翼专业核心能力结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116-120.

[8]方德斌,黄本笑,殷永飞.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创能力培养教学评价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35-140.

[9]王学通,庞永师,禹奇才.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7-79.

[10]杨秋波,王雪青.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6):556-561.

[11]刘颖,刘亚臣,宋洁然,朱丹.“夹层制”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沈阳建筑大学工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3(3):83-86.

篇8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建筑工程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越来越高,施工安全已成为行业中重要控制和管理因素。在大型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安全事故频发并且前景不容乐观。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质,各地伤亡事故多发,建筑行业已成为高危行业之一。尽管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巡查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落实生产,但效果都不尽如意。

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定义。

建筑工程中安全生产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建筑施工条件,克服不利于施工安全的各类因素,防止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对象包括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其中人身安全是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范围覆盖了是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目的是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并且在不损坏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能够顺利生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影响生产企业的形象。

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等力度,但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建筑物开始以大型、高层及结构复杂的形式出现,施工难度较为复杂,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依然较多。在各地屡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给建筑行业造成发展阻碍,给人民财产带来了损失。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还是从业人员素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时,工程总承包单位一般都是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来进行设备,而专业分包和进行劳务分包的施工单位很少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普遍都是由工程管理部下设安全管理员来实施管理。将安全作为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内容,而且在实际管理中主要侧重于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如此以来,必然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真正的效用。另外,工程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完善,无法合理的配备各类人员。部分施工单位只有依靠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人员来负责工程安全工作,而其他人员对安全生产了解甚少,同时又无法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许多施工单位设置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取得相关岗位资格证书,都是从工程质检人员临时调配过来的,既没有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经验,也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不专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缺少应对工程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相关管理经验及管理能力,因而对施工现场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

(2)单位负责人缺乏安全生产的重视度。

又遇见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人及最高行政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由于施工单位负责人过分的偏向于如何获取工程利益,而忽视了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部分施工单位以为通过购买意外保险可以转嫁所有风险,进而违法生产导致安全事故不断。施工单位领导者缺乏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必然造成单位下属对安全管理的忽视,形成恶性循环,扰乱了正常的工程安全管理体制。

(3)工程承包单位的成本因素导致工程中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工程承包单位为了能够取得工程项目的施工权,竞相压低报价,甚至不惜采取低价投标。在实行专业分包和进行劳务分包过程中,由于工程总承包单位和中间承包单位的都在收取管理费,最终导致工程实际施工单位的利润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项较为严重,施工单位为了能保证正常的施工及生产,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导致用于工程安全管理、安全保护、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形成了安全隐患。

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质,导致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建筑工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积庞大、形式复杂多样、笨重不易移动及整体难分,同时涉及建筑安全技术包括:电气、运输、高空作业、防火、防尘、防毒、防爆、机械加工等多种多专业的安全技术。此外,建筑工程还具有以下特点:

(1)生产较为流动。施工机构随着构筑物或建筑物的坐落位置变化,而转移施工地点,因而容易造成起重伤害、高出坠落、坍塌、触电及物体打击等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各类电气设备、施工机械都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需要不断转移操作场所。

(2)产品的形式多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物所处自然条件和用途不同,工程结构、造成和使用材料不同,造成施工方法随之变化,因而很难实施通用的标准化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技术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存在人员流动性和施工季节性,导致施工单位临时工、季节工、劳务人员占据较大比例,工程作业中又需要多工种交叉配合作业,土建、土石方、安装、吊装、运输等多单位交叉作业,投入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

(4)高处施工和露天施工多。建筑工程生产周期长,高处施工和露天施工较多,施工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容易发生伤亡事故。

针对建筑工程的工程特点,在施工管理中,作出针对性管理对策。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入手,建立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标准、合理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设置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通过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认真查找安全隐患,深入分析,查处隐患根源。对重点隐患进行治理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治理措施和进行改善后追溯。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排查整改工作档案,对事故隐患等级、类别、原因等要详细记录,并列出整改措施和实施整改后的效果。

五.结束语:

近几年来,虽然建筑市场飞速发展,但建筑市场环境并不规范,导致安全生产存在较多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人员监管、奖励惩罚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无事故发生。参考文献:[1] 何玉红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期刊论文] 《科教文汇》 -2009年7期

[2]曾凡黎 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1年6期

[3]杨建修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4期

[4]郭东 刍议建筑施工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1期

篇9

1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环节,其过程复杂较难控制,要将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也是一向长期的、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但毋庸置疑,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首先,信息化有利于规划总体建筑工程项目

信息化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促进其更为详细、分步骤进行规划,具体包括实现经费预算、资金控制、施工监控、工程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主要是围绕总体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任务建立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库、功能模型,完成战略任务的总体规划布局任务。

其次,信息化有利于构建公司信息系统

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标准,保障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信息。建立公司信息系统,要把握精简细化原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合理整合,实现对建筑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也为管理人员提供原始的数据,便于从调整资源配置等环节提出科学决策。

再次,信息化降低公司管理成本

在物流采购供应环节,通过互联网媒介,采用电子邮件、网上平台、BtoB等模式增加供应商、需求商等各方的信息透明度,双方可通过网络对于产品的性价比、供给需求状况、售后服务情况等预先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就降低了公司的采购成本,清晰化的网络平台也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了建筑采购供应市场的良性发展。在施工环节,也可以用到信息化管理,主要针对材料设备动态管理、现场施工反馈、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控制,保障公司有效降低各环节的管理成本,可以从预算环节出发,对项目施工进度加以控制,从而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系数。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化思潮逐渐运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我国许多建筑行业也先后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但就现状而言,仍处于起步状态,存在诸多局限问题。

2.1对于信息化认识存在局限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大型公司率先建立了局域网,完善了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但仍有很多公司对于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信息化在公司中往往局限于局部某环节的管理,信息技术则只被简单用于报表打印、信息储存、信息检索,信息化的应用也仅仅被推广到公司管理层。而信息化最核心的的内容,包括统筹调度资源、实时监控项目、核算工程成本、规范项目工程等在实践中多被忽视。信息技术只是被当做一种工具简单地应用于公司工程管理,但实质并未取得根本突破

2.2没有明确的信息化标准

目前我国并没有规范制定建筑工程信息化标准,导致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信息不能有效交流,资源得不到统筹规划。在公司内部,由于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的软件识别有困难,数据资源交换存在问题,导致信息交流滞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信息的来源渠道、分类标准、传播途径不同,导致管理出现混乱,信息失真。

2.3信息化软件不成熟

国产的管理信息软件尚未成熟,而国外软件价格普遍昂贵。由于国情不同,国内外工程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方式也不同,国外的软件由于未能很好的汉化,并不完全适应本国模式,因而,很难为我国建筑行业量身定做适合的信息化软件。

2.4区域分布不均匀

从地域分布来看,信息化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存在于发达地区,对于信息技术落后的西南边远地区,其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发达省市。

3加强信息化用于我国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政策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刺激建筑工程行业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应该尽快规范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标准,方便建筑工程公司明确自身管理水平,寻找信息化管理模式,制定信息管理编码和信息管理规划。此外,还应该加强建筑公司的电子商务规范,对建筑材料供应商、承包公司进行市场监督和规范管理,保障市场良性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公司在招投标、工程开发等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政府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刺激和推动公司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政府应该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公司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公司提供专业人才出国培养机会,制定国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并与科研单位联手研究,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先进设备,加快开发速度,节约开发成;鼓励公司聘请专业团队参与管理工程的计划、制定、实施、检验过程。

3.2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职能分解、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信息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管理施工、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建立一个涵盖多层次的管理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整合、信息交换的标准化。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还是有些许的差异的,企业管理重点在于对于整个企业的人员管理,注重的是计划,决策,与人员的调度与控制。而在建筑行业内的管理内容不仅仅在于对于其人员的管理,还将施工设备,施工规划,施工材料等许多的综合性问题的管理包含在内。当开展建筑业务时,在整个的建筑工程管理程序中,不仅仅要将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要调度各个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管理作用。建筑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它是以一个有大施工量,施工范围广,并设计广泛内容的建筑施工项目为前提的。下文我们会对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的管理要素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 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与重要性

(一) 建筑工程管理意义

1. 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工程进度的控制

建筑工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必须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目标,成本控制,施工标准等一系列关键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将涉及到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将会在整个工程开展过程中,从始到终实现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投入,从而实现增加经济利润的目标。

2.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建设质量的提高作用

假设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没有质量管理对于施工方的约束,那么可想而知,必然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会有效的降低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比是工程信誉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无论什么项目,缺乏了必要的管理必然会造成整个项目的杂乱无章,在没有秩序和既定目标的情况下盲目进行,将会出现极大的资源浪费,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只要实行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合理的规范与约束,才能使最终目标得到保证。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筑企业的信誉也将会得到相当高的提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为企业带来的好处将是源源不断的。

二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关键要素的分析

笔者从多年的建筑施工管理经验中总结发现,在建筑生产过程中,影响建筑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关键的几点大致可分为质量管理要素,安全管理要素,进度管理要素与造价管理要素这四个方面。

一)质量管理要素

对于建设单位来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要素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个建筑工程的好坏,全部集中体现在质量方面。质量管理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前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对于建设单位来讲,施工前必须要和承建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该质量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设比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多方调研探讨,查漏补缺,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设计,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隐患在设计时减少到最兜施工中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在施工开始之后,建设单位负责建筑材料的购买,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建筑工程设计时确定的,按国家的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建筑材料的购买,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2.施工过程中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关键部位的施工进行质量检测,因为这些地方比较隐蔽,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最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因此关键部位是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必须要引起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必须严格管理,抓好关键部位施工。

(二)进度管理要素

进度管理也是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项目实施之前,建设单位要组织相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人员按照相关事务和制度编制工程进度计划,事先制定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建设单位在制定建筑工程进度计划时,必须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的同时还要使进度计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工程实施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制定进度计划时,为了制定一个高质量有效的工程进度计划表,还要根据工程具体的情况,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进来,比如请设计师以便熟悉工程设计图纸的基础上,请施工人员以便搞清土建和安装工程需要的详细时间等,根据合同工期安排工程进度。制定的进度计划在确保总的工期按时完成的同时,还要制定各阶段的详细计划安排,比如月计划、周计划以及季度计划等,根据进度计划配置施工人数、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使投入的人力物力达到最优的配置。

(三)安全管理要素

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和注意的问题,因为安全问题是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的问题,同时也是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生命的威胁,也可以减少企业在安全问题上的赔偿现象,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组织专门的人员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必须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进行监督,这样爿+能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和执行。一般来讲,建设单位要和项目部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发生安全管理事故,必须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在施工过程中,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不但拖延工期,有时候还会付出生命代价,降低工程质量。

(四)造价管理要素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包括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成本投入、意外投入、非生产性投入等内容。具体的涉及到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方案的合理以及设计方案中对技术和应用材料、应用设备的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加强造价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对资金投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在造价估算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相关费用进行管理。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耳根据动态的建筑过程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造价最优化。

三 总结

建筑工程管理要素不仅包括以上四个要素,还包括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成本预算管理等等。建筑工程的项目大、工作内容多、工作环境复杂等因素造成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只要把握好项目工程的管理要素,坚持用管理抓产量、抓质量、抓安全、抓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益,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发展,保证国家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篇11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走进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效益好坏和管理的总体水平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高低,并且也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赞同。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利于畅通生产领域间的交流。众所周知,不同领域之间都有很大的互补作用,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体现时代化。广泛地和经济领域及生产领域间搞好互通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其二,有利于完善以及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由于很多建筑企业都是私营模式,加之不断的改革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够完整充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深陷困难,有时会出现违法乱纪、管理不到位、低劣工程以及常发事故等现象,因此要充分加强并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长期影响着建筑企业,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层面,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管理,不科学的组织,落后的管理方式,经济效益较低以及人员素质较低等很多方面。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最突出的现状就是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当前的工程管理模式中仍然存在很强计划经济的色彩,管理方法主要是行政与硬性指令,这点明显地体现在我国大型建筑企业中。其一,制定工期方面,主要表现在不够重视工程的总体规划,制定的很多计划不符合实际且不科学,通常是依靠积累经验确定工期。一旦遇到的工程项目是新结构形式的,有关人员往往会不知所措,也仅仅依靠依靠主观臆断来制定措施,导致措施的不得当。其二。采购材料方面,现在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采购方式是大批量的集中采购。在工程项目到手后才联系供应商,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一种合作关系,使得采购方式比较僵硬,缺乏灵活性。一次购入大量的材料,不仅占用资金而且又占场地,还有对于零星材料需频繁地采购,从而增加工程采购的成本,最终导致资金浪费。其三,控制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未足够重视工程控制,同时缺乏完善的工程控制体系,仅仅依靠主观臆断和经验积累。一般检查工作代替了大部分控制的控制内容。而只有等结束任务后才能进行检查,只是事后控制,没有统计分析及量化计算,未足够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施工前准备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文件、施工条件和施工现场及设备的准备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未来施工的进度、质量、成本等的影响很大。所以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前准备的管理。

3.2加强对施工中质量的管理

要想加强对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就要首先对质量进行控制,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施工技术活动,让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合同、设计要求以及技术规范的规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主要目的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其依据主要是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以及工程承包合同文件等。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巡查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施工材料及半成品进行现场的试验,从而来分析和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3.3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

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时的工程内容、程序等编制一定的计划,再将编制的计划付诸于实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施工进度是否与计划相一致,如果出现不符合计划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调整,采取补救措施直到工程完工。与此同时监理工程师要配合管理部门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3.4施工中的投资管理

要强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就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投资管理:①要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以及在充分的调查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合理的购置机械设备,总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安排都要科学合理。②在制定正确合理的项目投资构成的基础上,正确的编制各阶段的预算等。③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加强对项目投资的控制,使得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工程的实际投资不超过批准的投资限额,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投资效益。

3.5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要想从根本上快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就要在工程中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使得管理更具有专业性,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离不开专业化,因此必须使得管理团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只有在建筑企业中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团队,才能使得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解决职位和权责不明的情况,只有建立积极稳定的专业化管理团队,才能使得各项施工计划得以实行,从而真正实现施工管理的目标。

3.6要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现阶段,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就必须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实现。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和调整,直到施工目标得以实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建筑工程施工目标的制定要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分析出企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出预备方案,防止突发事故的产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