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02:03: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终身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275-01
2001年同志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的时候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的社会;2006年同志在出席八国集团对话的时候发表讲话指出:国际社会应更加重视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的社会;2013年在很多场合也做出了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指示,他特别强调“国家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不难看出,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促使必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我国产业结构长期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这两项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消耗速度非常快,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以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可以得知,在社会结构趋向健康的“橄榄型”发展的时候,此时更需要改变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来不断提高全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在资源环境消耗和污染方面也同样得到了改进。所以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导致我国在人才结构上大量缺少服务型的人才,要想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就必须改变人才结构,如何改变?关键就是要通过学习。
(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他国家都开始注重中国的力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承接了很多国外代工工作,这种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结构模式,使我国没有国际话语权,定价权和销售权都在国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在创新的路上摸索,也在逐步建立更完善的中国市场经济,所以我国已经由过去的制造大国正在转向创造大国。我国这种大规模的结构模式吸引了很多国家的高度关注。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份额,也赢得更多的尊重,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先进度,以此来促进我国进入全球国际化的步伐。
(三)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中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
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知识的全球化。纵观世界各国,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更合适本国的特点和发展。但是在如今这种世界格局之下,要想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必须在教育体系上做出巨大的改革。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等国家,他们的教育体系现在已经以民营的模式不断地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也受到中国各界的一致好评。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做到顺势而为,应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进行教育全球化的改革,应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延续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对教育体系展开科学、合理、有规划、有远景的设计和安排。
二、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现需要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我国仍旧属于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在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上都存在差距。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人均教育投入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更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低于俄罗斯、巴西、硬度、南非等。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的教育经费投入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0%,比上年的4.28%增加了0.02个百分点。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明显不足。所以,要想构建一个更能适应全球化的学习体系,就必须先在教育投入上加大马力,虽然教育的改革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但是越是漫长的等待的越是最有价值的。所以一定要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以满足公众对教育的渴望。
(二)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实现与时俱进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模式。如果你是教育者或者被教育者,你一定会发现当下的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格局,就是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距离远,时间紧的难题。这种教育模式如果能够大量的普及,将会有效地提高全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所以政府需要着力推广和普及网络教学,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要不断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让落后地区也进行先进教育的熏陶和影响,从而构建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也是教育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而言,民办教育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民办教育,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学习的环境。需要说明的是,民办教育的办学理念需要改变,必须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以提升能力为主,其他知识为辅的标准。古语有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所以不管是民办教育还是公立教育,都需要秉承这个教育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主。
(四)融合国内外学生,为经济全球化做足准备
根据我国自身资源特点和地域特色,不断地引进国外优秀资源。一方面不断开放我国对外的留学政策,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不仅可以为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也可以给中国带来多元化文化。促进我国学生的学习欲望,当发现有更有趣的知识和先进文化的时候,学生就会保持学习的欲望,由此就能够为构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建立更多的中外合资学校。为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及我国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为全球化经济的人才储备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加大社会群体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教育是全民性的,所以要不断提高每个人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业是生活化的,不是只在课堂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育更是社会化的,所以更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氛围。一方面建议企业单位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企业要发展,就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才能百年长青,永续发展。所以对员工的培训不应忽视,应该登上企业发展的日程表。另一方面社区要在小区内建立学习中心,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人是群居动物,也是带有惯性思维的动物,一个学习型的环境,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全民族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社会。
(六)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巨大变化,使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这要求加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要特别注意培养受教育者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还要注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性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还要具有全球视野,了解本领域世界的发展现状、前沿与趋势,具有善于竞争、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等。
(七)增加教育体系的弹性,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90—01
英语教材包含着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许多文化知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状态、政治体制及文化习俗等。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介绍英语词汇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将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关心等方面的表达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比如可将英语国家谈话中的禁忌归纳为五个字母:I、W、A、R、M。其中I代表income,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而在中国,与人谈话问这些问题恰恰表示着关心、亲近和友好,谁遇见熟人不谈这些就是“冷漠”、“高傲”和故意制造距离。许多中国人相信“佛主”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于是,就有了俗语“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能够拯救人类,造福人类,于是就有了相关的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等。再如“dog”一词,中国人看来常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似乎与中国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等。
二、通过多种直观形式,让学生体验英语国家文化氛围
笔者经常引导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英美原版的文艺作品,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如各阶层的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如何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如何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体态等。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用拥抱或亲吻的方式向他人表示祝贺,而在大多数东方国家里,人们是用握手的方式来向他人表示祝贺。又如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举行葬礼时一般穿黑色礼服,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在英美等国家,人们举行婚礼,新娘一定要穿白色,以示“纯洁高贵”,而中国的新娘一般多穿红色,以示“吉祥幸福”,更有趣的是“红色”被英美国家的人们视为“罪恶”的象征。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10101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马芳芳(1989-),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杨镜(1987-),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0 引言
美国成人教育学家Mezirow所提出的转化学习理论,其本质就是成人深度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这一理论,人们可以深入认识深度学习发生的整个过程。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深度学习中的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在众多思想中作出分析和判断,迁移和运用新知识并解决问题[1]。而从Jack Mezirow的转化学习理论来看,转化学习就是人们通过理谈即具有批判性的反思对话引发对其自身已有的意义结构进行批判性反思以至于完全改变原有的意义结构,从而建立新的、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区辨性的意义结构,并以此来指导个人的行为。因此,显而易见,转化学习本质上就是深度学习,用转化学习理论来指导深度学习的设计是有意义的。
1 问题的提出
1.1 共同体成员学习现状
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由于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有着巨大的不同,网络学习课堂环境中没有传统学校教育中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呈现出非理性的状态,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相较于传统课堂更难达到深度学习的层次。加之,许多虚拟学习共同体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仅仅注重知识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等,而忘记了对学习者施加必要的学习监控和采取激励措施[2],由此导致目前大多数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被动接受知识,他们
单向性接受信息。如观看在线学习视频、电子教材,学习成为简单的阅读,共同体中学习者的一切思维活动都被牢牢锁定在固定的答案、固定的教材上,很明显,这种缺乏探究和创新的学习方式违背了虚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初衷。
1.2 研究的可行性
由于转化学习理论的提出是针对成人学习的,因而国内目前对该理论的研究趋势是其对于成人教育的一些启示以及一些教学策略的提出。中国成人教育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课堂面授与远程指导自学两种形式,其中成人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进入社会的成人群体会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继续学习的需要,满足这种终身学习的要求,深度学习是成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因而,如何在虚拟学习环境下让成人学会深度学习,转化学习理论无疑可以提供有力的指导。
虚拟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在线学习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互动性,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可以实现学习者的深度参与,而这恰恰是深度学习的前提。
转化学习理论中所阐释的转化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和互动性的深度学习过程,因而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契合度非常高;另外,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之间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这点对深度学习过程的维持非常有利;最后,深度学习过程的推进需要以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为动力,因而成员间的理性对话和交流更能够促进成人进行批判性反思。事实证明,虚拟学习共同体运用转化理论,在引发、促进、实现学习者深度学习的问题上,相对于其它在线学习方式而言,有其先天优势。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构建了一个虚拟学习共同体,学习者就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层次。学习者上升到深度学习层次进而改变、完善、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虚拟学习共同体自身有要求,即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设计引导。
2 深度学习发生机制设计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是以在线学习的方式去学习知识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获取新信息的源泉,但目前的问题是,共同体也仅仅成为来源,共同体中缺乏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学习者还是助学者都更加难以意识到知识结构中所存在的知识观念扭曲,这些观念会阻碍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学习者原有的不完整的理解、错误观念或是自身对某些概念的天真解释都需要设计一种学习机制来暴露这些问题,最终完善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达到深层学习的目的。
2.1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意义的重构方式
深度学习最终要求实现知识意义的重构,所以首先要了解共同体中学习者如何进行知识重构。参照Mezirow的观点,意义重构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主观重构与客观重构。Mezirow认为:客观重构是对于他人在完成任务或者某个事件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假设(他人已经形成的想法)进行批判性反思,是个体作用于他人,引发他人意义结构的变化,而自身并未发生转变;主观重构是对于个体自身所遇到的问题假设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可能是将对他人所遭遇的事件情境中的反思运用到自身经历、工作或者是人际关系上,个体的意义已发生重构。两种方式的区分标准在于批判性反思的最终结果是否作用于自身。
(1)客观重构。这种方式表现为个体对他人所传递出的信息进行单向处理。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具体体现为对其他成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回复他人的帖子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仅仅帮别人解决问题,提供建议而未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所思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方式下相对于自我的另一方即他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解构或者重构。
(2)主观重构。主观重构方式下的信息流有两个方向,一种表现为自我反思流,是显我与隐我的沟通,是个体接受信息并内化的过程;另一种则是由于他人的作用而引发个体对他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最终融入自身的过程。
总的来讲,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交互性,信息传递一般呈现双向性,所以理想的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会得到不断的解构和重构,甚至是转变个人意义观点或思维习惯。转化学习的发生需要一个触发事件,这一事件会引起学习者的迷惘。
2.2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深度学习发生机制
在了解引发学习者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本研究应当思考的是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深度学习的发生应当经历怎样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在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外部条件来支持。下面就对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深度学习发生机制设计进行探讨。
2.2.1 必须考虑的几个难题
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以下几个阶段是深度学习发生所必经的阶段:学习过程中遭遇迷惘困境;反思自身现有的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的思维方式等;制定解决这个困境的行动计划;确定完成这一计划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寻找相关资源进行学习;尝试用新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思维;整合,在此基础上继续参与学习。在这样一个深度学习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几个难题必须加以考虑:
(1)迷惘困境的出现。转化学习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的几率并不大。转化学习的发生一般是由于个体的成长、心智的成熟或者是知识经验的积累引发对以前形成的天真想法的质疑。在共同体中,不能静等转化学习自己发生,迷惘困境是这一学习过程的导火索,因而主动寻找有建构意义的主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学习者参与公开质疑和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观点。Mezirow认为转化学习的关键媒介是理谈,即在人的交流学习中,要质疑已经断言的东西的可信性,或他人陈述的可信性。 他认为,所有行为和陈述都要公开质疑和讨论,这是转化学习的假设条件之一[4]。转化学习的发生并没有理论上所描述的那么简单,转化过程对人们来说其实是一个伴随着种种痛苦和危机的过程,这一过程会让人们感到极为不舒适。作为个体的人会习惯于维持现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即使遭到质疑也会尽力维护原有观点,不会轻易作出改变。因而,即使个体产生困惑,并尝试作出探索,也会因过程中的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中途放弃。因此,个体需要共同体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心理氛围,支持人们对自己的质疑,支撑人们经历完整的转化过程,从而完成转化学习。
(3)维持整个学习过程。转化学习的结果是个体的原有意义结构改变了,转变才是最终结果,没有转变就不可以说转化学习发生了。正如麦基罗所说:“这些挑战是痛苦的,它们经常质疑个人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并威胁我们的真实自我感觉。”这样一个对学习者来说饱受危机痛苦的学习过程很难完整地经历过来,这就要求研究如何维持共同体中整个深度学习过程。本研究认为有必要构建一个反思性对话模型来维持共同体中的学习者逐步深入学习而不会中途放弃。
2.2.2 深度学习发生机制设计
基于以上思考,构建如图1所示的深度学习发生机制,并提出支持深度学习的几个条件,即真实的社会存在感、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并行的领导力、共同的学习任务,这些条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 结语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支持“以知识建构和意义协商”为内涵的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可以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能力,学会批判性反思,引发个人认知模式和知识结构的深层次转变,这一学习过程可以产生新知识,激发学习者的创新。然而当前虚拟学习共同体环境下,许多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并未有实质性提高,因此,研究如何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就成为一项现实的课题。
图1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深度学习发生机制
本文以美国成人教育的学习理论之一——转化学习理论为指导,介绍了一个深度学习发生机制的设计,由于缺乏实践验证,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在后续研究中将重点探讨该理论的实践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王丽,谈云兵.基于博客的深度学习研究——以苏州教育博客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9(12):4043.
[关键词]
三重表征;深度学习;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比较抽象,反应机理与反应呈现方式和无机化学不同,学生入门较难。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学习有机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对甲烷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性质;从甲烷的结构特点可以拓展到乙烷、丙烷、丁烷及其同分异构现象以及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的多样性,从结构的多样性初步认识种类繁多的有机物;从甲烷的取代反应认识有机反应的机理与特点。“甲烷”的学习过程及方法将对以后学习其他有机物起到“样板”的作用,相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迁移。本文以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甲烷”教学为例,探索运用“三重表征”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进行高中有机化学的深度学习。
一、理论基础
(一)三重表征
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1]。化学在宏观层面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同时也要深入微观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为了方便交流与研究,就有必要设计一套独特的、系统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过程等。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宏观表征主要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等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微观表征主要是指构成物质的相关微粒的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运动、变化等微观知识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符号表征主要是指一系列具有特定含义英文或拉丁文字母组成的符号或图形在大脑中记载和呈现。
化学学习就是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水平上认识、理解、记忆并应用化学知识,同时建立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化学学习的独特思维模式。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理论提出的新概念。学习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包括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将它融入原有的认知系统中,与认知系统中的其他知识进行联系,并将获得的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决策解决相关问题[2]。深度学习倡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索,强调理解与批判地学习,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并在学习、生活中实践、迁移应用与反思。
二、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案例剖析
(一)教学内容
此教学案例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中第3章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为教学内容,以“甲烷”为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录: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认识甲烷的空间结构,初步具有空间想象能力;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机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推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通过各种模型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动画演示,理解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机理;通过“三重表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宏观―微观―符号”的联系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甲烷的性质认识有机物的性质,培养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升学习兴趣;体会有机物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及其他科技领域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主要板块
教学板块1:创设情境――宏观表征
教师活动:展示一套“西气东输工程竣工”的纪念邮票。邮票分别为“气源开发”和“管道建设”,两枚组合在一起,并用一条鲜明的红线标示4000多千米的管道走向,是当代中国的“能源动脉”。请问“西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对该气体有哪些了解?
学生活动:回顾初中学习甲烷的相关物理性质及用途。
设计意图:以“西气东输”为素材创设情境,学生对甲烷可作为重要能源这一宏观表征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回顾了甲烷的相关物理性质。
教学板块2: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甲烷含有C、H两种元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案: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证明含有H元素;再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证明含有C元素。
教师活动:邀请一位学生共同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烷含有C、H两种元素。
教师活动:通过实验测出了甲烷分子中含C元素75%,含H元素25%。求甲烷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计算甲烷分子中n(C)∶n(H)=1∶4,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教师活动:甲烷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如何形成化学键?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二者均不易得或失电子,一个碳原子最外层的四个电子。
以分别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即四个共价键。可表示为:
那么,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学生们用水果(橡皮泥)、牙签制作甲烷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甲烷分子可能的模型。
教师活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以上空间构型中正四面体型最稳定。我们把四个相同大小的气球绑在一起,发现四个气球分别指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外力的作用下四个气球间的夹角发生改变,但是取消外力作用后又恢复正四面体构型。
小结: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甲烷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是在二维平面上书写的,四个碳氢共价键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它们对应于三维空间上正四面体结构,注意“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转换,做到写在平面,想在空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并观察宏观实验现象,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通过计算分析甲烷的分子式,并探究甲烷分子中C、H原子的成键方式以及分子的空间构型,并用结构简式、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实现了“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的转换,形成“三重表征”的有机结合。
教学板块3:甲烷的化学性质――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将甲烷气体分别通入盛有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盐酸、加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三支试管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不褪色。
教师活动:通常情况下,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发生反应,但是甲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演示实验:取一个100mL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体积比约为1∶4的甲烷和氯气,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生成油状物;②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③倒立于水槽的量筒内液面上升。
教师活动:在光照过程中,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反应生成油状液体,气体总量减小,且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极易溶于水,量筒内压强减小,置于水槽中,液面上升。
教师活动:电脑动画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
球棍模型演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甲烷在光照的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多种含氯有机物和氯化氢,其反应方程式为:
在上述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代替。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3]。
设计意图:通过对宏观实验现象的分析,进而深入研究反应的微观机理,最后用化学符号表示出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表征”入手,用多种“微观表征”手段逐步深入理解,最后用“符号表征”来表达化学反应,使学生将“三重表征”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头脑中形成对该反应的“三重表征”的相互转化。
教学板块4:知识归纳总结――“三重表征”总结及概念建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建构“三重表征”教学图,如图5所示。
图5 甲烷的“三重表征”教学图
设计意图:通过“三重表征”对知识进行归纳,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转化,能够在一定程度生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头脑中更加有序合理地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建构。
三、基于“三重表征”促进高中有机化学深度学习的思考
(一)丰富呈现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个体的智能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智能结构,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倾向是不同。教师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智能强项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运用“三重表征”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由于“符号表征”有固定的形式与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变更,但是“宏观表征”与“微观表征”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材、呈现不同的方式以适应、发展不同学生的智能。
例如,在创设情境中对甲烷的用途进行“宏观表征”时,可以选择“西气东输”“可燃冰”“沼气”等素材为切入点,呈现时可以用图表、插图、视频等形式。再如,在对“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进行“微观表征”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机理的动画模拟视频,形成感性认识,接着教师提供球棍模型模拟反应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用球棍模型或水果(橡皮泥)模型来模拟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过程,体会反应中旧键的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旧键断裂的位置等。
(二)强化微观表征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等宏观表征进行系统地学习,并深入微观层面理解、分析、思考其内在原理,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与化学思维方法,在相似的问题情境中能“举一反三”,并把微观表征抽象为化学符号。微观表征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微观表征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学生对化学反应微观本质的认识,不是建立在微观表征基础上的符号表征便只是一些僵化生硬的符号,无法实现“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动画视频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混合体系中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种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直线型的代表氯气分子,正四面体型的代表甲烷分子;两种分子在无规则运动中发生碰撞,有些碰撞促使甲烷分子中的一个碳氢键以及氯气分子中的氯氯键发生断裂,其中一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生成一氯甲烷,被取代的氢原子与剩下的一个氯原子结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同样的机理,生成的一氯甲烷可以与氯气继续反应,逐步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以及氯化氢分子。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进行引导与讲解,让学生对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历程有了全面整体的认识,并把画面保存在记忆中。对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机理的深度理解,为以后学习其他有机反应的反应历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学生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三)运用多重联系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关注知识的建构,强调知识的整合、迁移与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宏观现象获取有用的信息,深入微观层面深刻理解,并用固定的化学符号进行表征,方便交流。多重联系策略是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某一化学知识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并把二者精炼浓缩成抽象图形或化学符号,这些符号表征就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不是将它当作孤立的符号去机械记忆,从而实现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的多重联系[4]。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某些知识的三重表征联系起来,并且形成对这一化学知识的不同表征间的相互转化,以促进对这一化学知识结构的自主建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宏观表征: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现象。
微观表征:通过动画演示、球棍模型或水果(橡皮泥)模型模拟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机理。
符号表征: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从宏观现象入手,透过一个特殊的“显微镜”――“微观表征”,放大甲烷分子与氯气分子,可以“看到”微观的反应过程。再把微观的反应过程通过符号抽象出来,形成了能表达反应过程,具有特殊意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用多重联系策略,可以将化学知识统一于结构化、模式化的框架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与迁移,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模式。
(四)深入交流体验促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深度的交流与体验的学习,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对知识的建构、反思等思维过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走进课堂,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同伴、文本及自我的平等对话交流碰撞思维、批判反思,对所学的知识充分理解内化,提升学习品质,促进深度学习。
例如,在“探究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甲烷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一个碳原子可以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预测甲烷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并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充分交流。在深入交流后,学习小组成员一起动手体验制作模型。学生经过头脑风暴后制作出的模型有三大类:平面正方型、正四面体型、不规则四面体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气球模型,体验正四面体型的空间构型最稳定。如果没有经过以上的交流体验,而是教师直接把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既容易忘记也不利于后续的学习。例如,在讨论甲烷的二氯代物有几种结构时,很多学生根据二氯甲烷的结构式有两种形式,而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如果学生对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型的空间构型理解透彻,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理解误区。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应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符号”三结合学习化学的科学学习观,有利于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参 考 文 献]
[1]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二、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审计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审计执法行为的若干意见》(*[**]*号文),将各类审计执法行为统一到《意见》要求上来,规避审计风险,切实提高审计质量。
一是推行质量控制,强化责任追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审计项目质量考核办法》、《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从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五个方面细化了审计实施程序和标准,明确了责任追究主体和方式。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日益增加。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从这一点也不难得出,人们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这个现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尤为突出。要想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水平,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就必须要改变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转变英语教学的重点,使社会文化教育和语言知识教育并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渗透。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概述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因而会产生较大的文化差异。比如中国人一见面就会问“吃了没?”“去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而英美国家就会觉得这是个人隐私,所以他们往往将天气情况作为见面时谈论的话题。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见到外国朋友就问“干嘛去了”“去哪了”等中国人觉得很自然的话题,对方会觉得很不礼貌,这不仅会影响交流,还会令交谈者对我们中国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可见,若要进行有效的、愉快的跨文化交际,就必须要掌握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能得体地进行语言交流。当然,这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必须注重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二、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建议
(一)师生要转变英语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师生的观念。第一,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传递更多与时俱进的思想观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第二,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只是背熟语法、掌握词汇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英美文化的学习与领悟。第三,教师要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将英语应用到实际交际中。第四,充分挖掘学生潜藏的文化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英语文化,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这些文化的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跨文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对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要让学生明白交际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这么简单。
(二)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文化背景教学
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化时,经常会觉得内容枯燥、乏味、用处不大。为改善这种情况,并提高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效果,教师应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师应该掌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方法,将课本中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能够将课堂内容直观地传递给学生,而且还节省了课堂时间,给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留下了充分的时间。比如在学习课本中“不同国家对于英语的说法不同”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放映了一段关于美国早期历史的视频素材,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为什么同样是讲英语,不同的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将网上有趣的文化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通过日常对话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相同事物的认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中国具有不同的风俗,比如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节日、不同的人生观等。为了给学生渗透西方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把与课本相关的文化背景传递给学生。例如,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日常谈话中经常使用感谢语,而在我们国家,亲朋好友之间很少说“谢谢”,我们会把感谢之情藏在心里;而对于西方国家的人们,即使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不管是什么场合,几乎都会用到“thank you”。父母给子女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饭,子女会说“thank you”;子女为父母筹划了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父母会激动地对子女道一声“thank you”。在一些公众场合,礼貌性地使用感谢语是十分得体的。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从思维方式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若不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那么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将会产生误会,无法达到有效的沟通。例如,中国人听到别人的赞扬时,通常都会以否定的语气回答,而西方人则会欣然接受。对方夸中国人长得漂亮时,我们通常会说“不,一点都不漂亮,我觉得你才漂亮”,而西方人的反应却是“Thank you. I am glad to hear that.”我们在和西方人的聊天中,如果对方夸我们的衣服好看,我们一般回答“一点都不好看”,那么对方将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会觉得很尴尬,会感到苦恼。再比如,我们去做客,朋友问“喝不喝水?”我们首先会礼貌性地推辞,但是朋友拿来水后,我们也会喝;而在西方家庭中,如果客人说“No, thanks.”主人就不会坚持给客人上水。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让学生了解并接受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敢于接受别人的欣赏与赞美。
三、总结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于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入跨文化交际教学,将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思维逻辑以及等背景文化生动地展现在英语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高晓平.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关系研究[J].时代文学,2012(15).
教材注重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展现科学研究的方法。如第一章结合“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内容,向学生传递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又如设置一些体现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全过程的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如“科学探究”栏目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实验,该实验包含“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环节,不仅为学生展示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且结合探究的不同阶段,渗透不同的科学方法教育──在问题提出阶段,主要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渗透推理、形成假说的方法;在检验阶段,渗透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和数据资料等整理的方法;而在结论阶段,主要渗透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的方法等。学生通过相应的实验探究过程,从中很好地接受有关科学方法的教育,而且还体验到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功能与作用。
二、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大多学生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虽然由于一些知识教授范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高中课堂上完整地阐述一门科学。但“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生有自动往“深”和“全”去探索的目标和勇气,但如何实施,这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和联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初三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高中化学中,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的“长白毛”的现象。化学的教学从表象上升到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想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交给学生一把通用钥匙,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
三、积极评价,“升华”学生的探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52-01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相整合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联动力强,更具有可视性、模拟性、交互性、重组性、智能化……。要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录音、录像、图片、动画等)将课程内容科学地、有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进入视、听、思并用的教学环境。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重点谈论一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传统教学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而多媒体的引入增强了课堂真实感和表现力,它让学生亲临其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一个小动画可以让大家情绪高涨,很显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原子的构成》中“核外电子排布”,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
三、辅助优化化学实验,加深印象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危险性较大;②耗时较长;③反应装置规模大小不适合;④反应现象不易控制其渐近过程。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将其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老师讲解错误原因,以及错误原因可能造成危害,而不能直接进行错误的操作进行演示,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的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爱护水资源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污染的类型、环境 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水污染的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通过这些渠道,学生会了解到历史上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的严重后果。目前的几种主要的危机人类的污染问题以及污染现状,从而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
学生在学习机床概论与制造技术、机床夹具设计等专业技术课程时,由于课程的特点,往往感到比较枯燥,加之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很多时候就出现了黑板上开机床的情况,学生听得多见得少,缺乏感性认识,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模拟真实场景、演示内部结构和使用过程等方面,信息技术能够把声光电等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性更大,比以往使用黑板、挂图等教学更为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影像、3D动画等,以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以实用性为准则,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开发课程练习题和测试题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大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要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结合起来。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率,不但更有利于教学,还能促进教师更加注重新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把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更新方便等特点,应用在教学中已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从已知的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制图等机械类专业技术课程中有了较多的应用,但是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在专业技术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开发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不能以几段文字、几张图片应付,要让课本上的零件、机床在屏幕上运转起来,帮助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弥补实践少、经验少的不足。在课件开发与应用过程中,要遵循专业技术课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先进技术与专业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促进课程改革、教学法的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参与教学提高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发散性思维。现在的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开设了很多,有些专业的学生还要涉及PLC编程、CAD等课程,将专业知识学习与信息技术知识融合在一起,课件可以引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学习,学生在演练时可以获得更大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让你学”为“乐于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现资源共享
专业技术教学过程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学生实践的时间相对有限。可以借鉴数控技术教学的方法,在专业技术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实训平台,制作能够互动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与练习的内容,巩固学习和检验学习效果。有了信息技术搭建的虚拟实训平台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难度大的地方能够不受限制地反复学习,这样在学习中有更大的机动性、对话性、操作性,学生学习兴趣高,同时也弥补了硬件以及师资力量的不足。
1. 职高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1.1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就读职高的大部分是中考失利,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开始,数学学习成绩就一直落后,许多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只有40-50分,少数学生还要更低,对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缺乏信心。
1.2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认为数学过于抽象,而且脱离现实生产和生活,与其它专业课缺乏联系,认为学习数学“无用处”。由于对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从心理上不愿意学数学、排斥数学。
1.3教材改革相对滞后。从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至今,职业高中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仅做过细小的修订,使用的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与课程改革以前的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类似,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而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单纯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加强数学与生产、生活以及职高专业课的实际联系,降低数学形式化要求,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将会是职高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2.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1以数学文化介绍为起始课。在新学期数学课开始以前,为学生进行一次数学文化的介绍,选取一些数学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如古埃及测地术与平面几何、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奇迹、自然数的认识过程、中国古代的八卦与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码等等,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虚无缥缈,而是来源于现实生产生活,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2.2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课的联系,体现专业特色,如运用数学统计原理鉴定《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的作者是否同为一人、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日本文化发祥地的地理位置等,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强大的生命力。
2.3课堂教学举例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或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例,展示数学与现时生活的联系,比如:存款与贷款、住房按揭、股市走势图等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并非是“无用的”、“脱离实际的”,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成为数学家,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数学,即让“人人都应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掌握必需的数学”,让“大众数学”的概念树立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4运用数学趣题创设问题情景。由于基础薄弱,加上职高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职高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很抽象,枯燥乏味,学生觉得很难学,因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缺少有效的互动,学生自己形容为:“上数学课就像把自己淹没在成串的定理证明、枯燥的模仿练习之中,没有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文化,进行情景创设,将一些历史趣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 “真实再现”,创造问题情景,如在等比数列的教学中,将斐波那契兔子数列、古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的故事以及谢尔宾斯基地毯有机地串联起来,通过讲故事、养兔子、画地毯等多种形式,将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趣味化、直观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数学课不再是枯燥呆板的学科。
2.5相关知识的数学文化背景引入。数学文化在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并不一定拘泥于特定的形式,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文化。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班级学生的情况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的恰当时机,根据需要随时进行适当的穿插。例如,在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时如果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概念的起源、定理的发现、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生动的、有趣的学科。
3.教学案例
3.1.主题与背景
《数列的概念》是职高数学(基础版)第一册第六章《数列》的第一节。数列是高中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计算、逻辑推理等基本训练的重要题材。数列还与许多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如方程、函数等有密切联系,在知识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是引入数列的第一课,概念较多,数列、通项公式、递推公式等新概念的理解对于职高学生来讲具有相当的难度。
进入夏天,天气日渐炎热,枯燥的数学概念越来越难以抵挡止不住的昏昏欲睡,特别是下午的课堂上常常是一片沉寂。怎样才能将数学概念变得生动,让严谨的数学知识去战胜无孔不入的“瞌睡虫”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3.2课堂情景
下午第一节课,窗外下着雨,天气沉郁,站在讲台上,教室里的情景让我心头一沉:大部分学生刚从午睡中醒来,睡眼惺忪,就连平日里成绩较好的几个学生也显得无精打采。按照备课时的教学计划,我用了古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的故事作为新课导入。在故事的吸引下,大部分同学抬起了头,听得津津有味。于是趁热打铁,引出了数列的概念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两个概念。一接触到抽象的概念,有了难度,抬着的头又开始陆续地垂了下去。
怎么办?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管自己继续往下讲,还是停下来强调一下数学课的重要性?我放下粉笔:“今天同学们的心情不好(因为这个班的学生曾经告诉我:每逢下雨,他们的心情就不好),其实我的心情也不好。”
(学生用奇怪的眼神望着我,都抬起了头)
师:“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优’,因为现在当老师竞争十分激烈,万一哪一天下岗了怎么办!”
(学生笑了,老实的在安慰我,调皮的帮我出主意——下岗以后还可以做什么。)
师:“我很喜欢兔子,就靠养兔子来谋生吧。但是资金有限,只能买一对兔子,一公一母。卖兔子给我的人说:这是一种高科技兔子,每个月都能生一对兔子,而且也是一公一母,生下的一对兔子长了一个月后也可以生下这样一对兔子,请你帮老师算算,如果从明年一月初开始养兔子,每个月初老师能有几对兔子?”
(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前后左右凑在一起,议论纷纷,教室里的沉寂一扫而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得出明年从一月份到十二月份每个月初的兔子对数为: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发现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兔子的对数是前两个月之和,所以顺势就可以引导学生写出an+2=an+1(n∈N*, a1=1, a2=2)。在此基础上引入递推公式的概念,学生就不觉得生涩、难懂了。此外还通过两个导入的例子,比较一下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区别与联系。
在下课前的最后半分钟里,我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一下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将课后的阅读材料留为作业,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 结论
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资料搜索能力、欣赏水平,从而不仅仅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掌握数学、欣赏数学,更是对学生智力与情感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这一阶段注意给学生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由原来的“双基”变为现在的“四基”。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课堂教学中若能及时地将新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知识和经验,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学生就能够较快的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转化方法的学习、转化思想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学习转化方法、渗透转化思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中几种基本的转化方法的学习及其转化思想的渗透
1.数与数的转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2.式与式的转化。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例如:在二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我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算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二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4+4+4+4+3,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4+4+4+4+3=4×5-1=4×4+3=3×6+1……
这样做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感受到因为转化而让加法和乘法更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3.形与形的转化。在整个小学阶段,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认识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讲,比其它知识更难掌握。因此,教学这些内容时,一般是将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会的图形,在引导学生比较之后得出将要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转化方法,渗透转化思想,由难变易。
4.数与形的转化
“数”与“形”是一对矛盾,数形结合是连接“数”与“形”的“桥”,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和“形”的相互转化,可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即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形象性、直观性,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让学生想想、画画,头脑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沟通,协同作用,启迪解题思路,为学习道路扫清障碍。如: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计算,〔(25+〇)×2-11〕÷9=5求〇=?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解方程,一些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加减乘除,不知该先算哪个。我启发学生根据原来的运算顺序画出枝形图来,学生从图中清楚地看到逆向计算就很快能得出结果。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和运算时,把数转换成图形,可以增强直观感,减少计算上的坡度。
5.知识与知识的转化。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转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策略。对问题进行转换时,既可转换已知条件,也可转换问题的结论;既可以公式之间进行转化,也可以概念之间进行转化。在教学比的知识后,联系分数与比的关系引导学生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二、在课堂中如何实现转化方法的学习与转化思想的渗透
1.在教学新知识时渗透转化思想。课堂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新知识的教学往往显得非常重要,而在其中进行转化方法的学习及转化思想的渗透尤为重要。
2.在数学公式推导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它们均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教学这些内容,一般是将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会的图形,在引导学生比较之后得出将要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随着教学的步步深入,转化思想也渐渐浸入学生们的头脑中。
3.在数学练习题中挖掘转化思想。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后,书中有一练习题,“求出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转化思想,即:把四边形和正六边形都转化成若干个三角形的和。即连接对角线把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那么四边形内角和就等于两个180度,即360度。而正六边形通过连接对角线转化成了四个三角形,则内角和是四个180度,即720度。教师在处理习题时,不能仅仅教给学生解题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收获其数学思想,用知识里蕴含的“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这才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三、教师本身的转化思想及转化意识
1.数学教师本身的转化思想和转化意识
我们常常谈论的是教师要如何如何的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那么教师自己有转化的思想吗?教师自己会多少转化的方法,会在解决问题时用转化的思想去解决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转化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然而教师本身如果就缺乏转化的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对学生的培养与渗透了,因此在教师本身也必须着力学习数学的转化方法,努力培养自己的转化意识,在教学的各个方面体现转化的思想,在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应该有一个宽阔的转化意识,充分发掘每一个转化的过程,夯实转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单元结束后的“整理与练习”中,再次提升转化思想,并在后续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关注转化思想,进行必要的沟通与整合
2.转化教学的着意与教学的无痕
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数学转化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隐蔽的,它渗透在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分析、验证、归纳的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所掌握的知识才是富有生命的,才能灵活应用,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以发展,得以提高。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和思想的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教给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就会自己学习一些新知识。学会质疑问题,学生就会自己独立扫清学习路上的拦路石,学会多种验算方法,学生就会验证自己的发现,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进行转化方法的学习和转化思想的渗透是多么的重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