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嘎达梅林教案

嘎达梅林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18 02:22: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嘎达梅林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嘎达梅林教案

篇1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身边这些九零后的孩子大多都非常地喜欢音乐,经常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随身听”哼唱、欣赏各种风格的音乐,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喜欢上音乐课。针对这一现象,我做了调查和统计,之后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自己的课堂上下功夫,一定要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而愉快的情绪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堂音乐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主动地学习,那么课堂的教学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

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进行愉快地学习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又结合了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课的具体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精心设计与灵活运用导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更深地理解音乐,还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创设自由、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嘎达梅林》时,我通过学生所知道的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地理知识,告诉学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让学生通过欣赏两首自己喜欢的民歌《黑骏马》、《吉祥三宝》而导入蒙古族民歌的分类:长调与短调,进而判断出《嘎达梅林》这首蒙古族民歌的调性,这样的导入比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枯燥的知识性问题要容易接受得多;在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时,我则是让学生以连环画并配以背景音乐的形式体验了这件真实的历史事件,用这种形式代替了枯燥乏味的讲述,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而且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运用多媒体这种音乐所特有的手段和艺术魅力感染学生。

从当今的音乐发展趋势来看,音乐教学绝对不再是唱唱歌曲、听听音乐那样枯燥和被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近两年来“班班通”这种多媒体设备在郑州市各个学校已得到全面运用和普及,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了这种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视频、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教学视野,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比如在上《走进京剧》一课时,我发现京剧与现代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它比较陌生,兴趣不浓。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有所获,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动静结合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在实践参与中获取知识,才能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在讲京剧的人物行当时,我在大屏幕上分别展示了生、旦、净、丑四种人物形象并分别配以唱腔,使学生一目了然,还认识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京剧人物----许仙、白蛇、武松、佘太君、包拯、诸葛亮等等;在讲京剧的表演形式时,我从几部经典传统京剧中截取了几个片段,通过大屏幕把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学生通过看表演,到喜欢表演,再到构思动作自己上台表演,可谓一举几得。 转贴于 因此我认为多媒体手段在这节音乐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不仅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使这节音乐课更加完美。

三、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考虑的是合理的组织教学,运用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运用多种有效地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比如学唱《青春舞曲》,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用听、看、体验、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其次通过设计师生互动、学生身体各感官的参与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激发性。众所周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如果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构思、韵味及其含义,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和境界,从而全神贯注地沉浸于其中;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等方式。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自由度,是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自由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而且思维也比以前敏捷了,上课的效果自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上这些新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每每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并时时保持着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与之前“只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大不一样了。

四、“音乐课不拒绝流行音乐”的理念使学生愉快地走进音乐课堂。

近段时间,我发现有许多同学总在唱流行歌曲,这种现象已经在每个班级都很普遍。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从电视、VCD、DVD、电脑等渠道获取流行音乐信息。提起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手,他们津津乐道。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不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一味地反对一切流行音乐。因为在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有些歌词,也往往透露着生活的哲理。青少年一代,容易把自己的烦恼、快乐、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音乐之中。一方面,我认为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去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我还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并且有效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因此在音乐课上,我把流行歌曲中的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学习。最有趣的一次是在学习舒伯特的《摇篮曲》时,我发现多数学生的兴趣并不高,于是我灵机一动,把舒伯特和孩子们心中的周杰伦做一番比较,并把他们的作品拿出来进行PK,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并争相参与相关作品的演唱,通过对这两位音乐者及作品的对比,大家真正领悟到了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从而懂得流行音乐只是一个时期的产物,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之一是它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

篇2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培养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责任是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欣赏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享受音乐,创造音乐。但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关注。

一、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1.反复的语言讲述不符合音乐审美规律

音乐艺术中的声音的非造型、非语义的性质,决定了音乐艺术的美不能用确切的语言表述,可是,在中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按自己理解用语言来描述或解释音乐,这些解释带给学生的只是语言词汇,约束了学生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这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欣赏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的语言给人的感受,而完全不符合音乐欣赏审美的规律。

2.过多的听赏使学生失去兴趣

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特别重视音乐欣赏课中的“听”,因此大量收集音像资料,不惜花整堂课的时间用于反复的“听”音乐,使得学生不但没吸收音乐知识,反而因为过多的听赏而注意力分散,没了兴趣。如在欣赏乐曲《拉德茨基进行曲》时,音乐教师往往会播放大量进行曲来让同学整堂课的听,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基本特征。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进行曲的基本速度和情绪,而其他相关的音乐知识,如乐器的编配、进行曲的风格与意义,根本没有得到透彻的分析与了解。整堂课地听赏音乐,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参与的地位,无论是听觉还是思维都会“罢工”。

3.审美教育变品德教育使教学走入误区

在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把“德育”与“美育”的关系混淆,片面地认为审美情感就是道德情感,把欣赏课当成思想品德的说教课,对学生大量地阐述乐曲背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欣赏爱国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会让学生反复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滔滔不绝地讲起爱国故事,一再强调让学生领悟歌曲的意义。四十五分钟下来,学生犹如上了一堂政治课,头晕目眩。这种片面追求音乐中的品德教育,忽视音乐的审美功能的教法,偏离审美教育的方向,最后将走入教学误区。

二、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1.对欣赏课的错误认识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和师资、设施的限制,再加上班级规模的庞大,教师把音乐课习惯于上成唱歌课,把会唱几首歌、了解一点音乐知识当成学习音乐的终极目标。而对于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的教师则按照唱歌课来上,即反复地听几遍乐曲,稍微讲解一下,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自习。教师对欣赏课的认识普遍存在偏见,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在农村小学。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一些经济贫穷、观念落后的地区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加上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不能更好地投入到音乐教育中。

2.对审美价值认识的不足

就传统的音乐教育来说,“审美”这一教学理念确实能为学生带来不凡的影响,能让音乐教学更科学、更实用,也更符合音乐的本性。但是,当前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审美”一词盲目推崇,只是为了响应号召而空喊的一句口号。在实践过程中审美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部分音乐教师没有明确的方向,甚至是混淆的。有些教师在教案中会写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真正落实。有的甚至把歌曲中的道德情感当审美体验来进行大肆的渲染,背离了审美的真正含义。教师对审美价值认识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值得我们反省。

三、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但是,新课程改革近10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律动法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节奏律动来感受和表现音乐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其他诸如句法、色彩等音乐感觉。用律动来导入课程,可以有效地揭示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创编音乐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律动形式,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身体动作或舞蹈的形式表现音乐的律动,因为他们天真、幼稚、无拘无束,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则适合采用击掌打节奏、挥手、对唱等形式,但是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变换形式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欣赏歌曲《嘎达梅林》时,可以让学生在后半拍上击掌,并不断随歌曲变化的力度,以增强乐感。中高年级的同学心理发育比较成熟,可以采用如互问问题、赛歌的形式进行。律动法很容易活跃课堂气氛,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讲清规则与注意事项,若学生情绪控制不住,就会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

2.讨论法

讨论法经常运用于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律动的动作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等。

讨论,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如果能在集体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则可以起到深化理解音乐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在漫谈音乐感受时,也会积极地表现自己以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同时也是他们释放情感、表达观点的有效时期,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欣赏乐曲《彼得与狼》时,可以讨论乐器的编配是否合理,或讨论每个乐段中所包含的动画情景等。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反应,尊重他们的想法,重视他们的音乐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讨论法不仅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而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否则就容易出现冷场的局面。

3.联想、想象法

音乐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给学生音乐联想的自由空间,启迪学生大胆地进行艺术想象,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有利于学生自我音乐形象的形成。但是学生在对乐曲发挥自我想象时绝不能胡思乱想,而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这样才能培养综合素质。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往给予人精神,使人振奋、鼓起勇气向困难斗争的意境方面去联想、想象,而不是让学生偏离主题,往颓废不振、消极或其他不相关的方面想。联想、想象法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判断、理解和评论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4.直观法

在欣赏教学中,直观法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结合起来接受音乐知识或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好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利用实物展示、图片或电化教具等手段为欣赏教学服务,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例如欣赏《金蛇狂舞》时,为学生展示民间端午赛龙舟的图画;欣赏《白毛女》时,播放其中的部分经典片段;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为学生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在学生享受直观上的体验时,教师应配以相应的歌曲讲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虽然采用直观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确保教具的完备性下进行。

5.自由创作法

自由创作法是以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自由的发展,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满足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欲、创作欲和获得成功感,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相互之间有互促互进的作用,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自由,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自由创作当中,在音乐创作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音乐欣赏课不同于唱歌课,它少了教唱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环节,课堂气氛易受到影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注重知识讲授与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被动的学习环境,接受着枯燥的音乐知识,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受到影响,这是我们值得所反思的严重问题。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吸取教训,进行自我反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深入学习音乐中审美概念,总结经验,有意识、有组织地为学生安排多样欣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教学,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修养和各种能力,使音乐艺术教育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