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04:12: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主招生教师推荐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考量慕课表现的优势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是由世界各国的知名高校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免费精品课程。② 慕课表现包括在线多选题、同伴互评的主观开放题等测验成绩,以及观看讲座视频习惯、论坛发帖数量、作业完成等学习参与情况。与美国传统的招生考量因素相比,慕课表现具备自身的优势,包括在预测大学学业成功上具备更强的效度、在甄别众多优秀的申请者时具备更高的区分度、提供更为公平的入学竞争、提高高校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招生匹配度,这些优势恰恰都是美国竞争性高校在做出招生决定时考虑的核心。
1.预测效度更强
慕课是真实的高校课程,慕课表现理论上具备更强的预测效度。录取的学生能否顺利成功地完成大学学业是美国高校在招生时考虑的核心问题,因此在筛选生源时如何有效地判断申请者未来可能的大学学业表现至关重要。在传统的考量因素中,大学预备课程成绩在20年(1993―2013)NACAC招生动态调查结果中一直被评为最重要的招生考量因素,因为大学预备课程为接近大学水平的高难度课程,其教学要求比高中基础课程更严格,在这些课程中的表现可以向大学招办人员证明学生拥有在大学学位项目中获得成功所需的学术背景、学习动机和能力。③然而,由于授课师资、课程内容、学术标准等差异,大部分接近大学水平的预备课程毕竟不是真正的大学课程,其致力于使学生获得大学认可的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受到学界和业界的挑战也就不足为奇。另外,虽然高中学业记录和SAT测验分数被一致认为是预测大学学业成功的最佳指标①,但是它们仍然停留于猜测层面,因为其充其量只能解释大一课程成绩平均绩点差异的21%②。相比之下,慕课是由大学师资开设的课程,其授课内容和评价标准与传统的大学课堂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慕课表现可以真实反映学生应对大学学业的能力,提供更直接的关于申请者大学预备程度的测量和对大学学业成功强有力的预测。
2.区分度更高
慕课是难度较高、需要付出努力学习的高校课程,考量其表现有助于竞争性高校“优中选优”。多数申请者都具有较高的高中课程成绩平均绩点、SAT/ACT入学考试分数以及强有力的推荐信,竞争性高校很难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做出有效区分。尽管在高中―大学双注册项目中,学生同样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大学课程,但由于空间距离的限制,开课单位往往为当地高校和社区学院,不一定都是学术声望高的高等教育机构,而且这些课程既有学术性课程也有职业性课程,并非都能体现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潜力。慕课是由竞争性高校自身挑选出的具备一定学术质量、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完成一门慕课对高中生而言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比完成AP、IB等大学预备课程和应对SAT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它要求注册者具备大量的知识基础,以及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项技能③。这些技能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有效预测大学学业成功的指标④。因此,在竞争性高校的招生工作中纳入慕课表现理应有助于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挑选出高成就的生源。
3.入学竞争更公平
慕课是免费、公开的课程资源,将慕课表现纳入招生考量能提供更为公平的入学竞争。在美国现有的招生体系下,学生的入学竞争不再是纯粹的学业竞争,而是混杂着社会歧视和不公。以SAT为例,众多实证研究已经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等与考试分数有很强的的正相关①,昂贵的考试培训更使得无力负担的贫穷学生处于弱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最受大学招生办重视的考量因素,大学预备课程的开设学校和区域并不均衡,精英私立学校和处于更富裕社区的高中提供更多的高级课程和AP课程供学生选择②。相比之下,慕课是免费、便利、公开的学习资源,只要有电脑和网络都可以修读慕课。这就使得来自贫困阶层的学生可用自身实力参与竞争,那些有特权的父母想要帮助才能不足的子女赢得招生游戏将会变得更加困难。③另外,慕课的出现亦为身处世界各地对美式高等教育感兴趣的高中生提供了公平的机会,有助于精英大学搜寻全球最有才能的学生。
4.招生更加匹配
慕课表现可以提高高校与生源之间双向选择的招生匹配度。由于不匹配而转学的现象在美国大学十分常见,一方面学生可能在进入意向高校就读后发现无法适应该校的课堂气氛或要求而出现“高配”(overmatch)现象,也可能由于没有选择与之学业实力相匹配的高校而导致“低配”(undermatch)现象④,另一方面高校也可能由于缺乏对学生特别是其学业潜能的深入了解而没有招收到能在该校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学生。对学生而言,修读慕课可以亲身体验意向高校的课堂风格,从而知道自己是否做好进入意向高校就读的准备。来自低收入家庭和第一代大学生身份的高成就学生更可以通过修读精英大学的慕课了解自身的学术实力,增强对自身能够在一个顶尖学院获得学业成功的自信,从而避免由于缺乏自信而申请进入一个竞争性低的学院⑤。对竞争性高校而言,通过考察申请者的慕课表现,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应学校要求。同时,申请者选择修读其提供的慕课课程即已证明学生对学校本身的兴趣。因为如想使用慕课表现作为申请材料之一,学生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这比申请文书中表达出的兴趣更为可靠。
三、对我国高校招生的启示
虽然在美国高校的招生实践中纳入慕课表现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中的考量对我国高校招生改革中的理念探索、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型大学自主招生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就招生理念而言,兼顾招生中的科学与公平是我国高校招生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究竟何为科学、何为公平目前学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在美国,科学招生的体现主要为招收到的生源能够与高校风格相契合以及在大学获得学业成功,公平招生的体现在于使不同背景的生源拥有相对平等的入学机会。慕课表现作为新兴事物,之所以进入美国招生界的视野,即在于其满足了美国招生理念中对于预测学业成功、公平招生与匹配招生的追求。我国统一高考的设计基本保证了不同背景的生源拥有公平的入学竞争机会。那么,在科学招生上不妨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大学学业成功为尺,通过实证研究找出与之正相关的因素并加以考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65-02
一、招生
伴随着教育的国际化,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也同步国际化,其表现之一就是研究生的招生办法趋向多样化。招考分离+综合素质选拔式的研究生招生以美国为代表。招考分离,指的是由第三方考试机构组织测试,学校自主决定选拔程序,确定招录名额,院校招生委员会拥有最终录取决定权;综合素质测试,指的是考生分数只是参考指标之一,申请材料质量和申请人综合素质测评占有更大的权重。美国高校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主要包括:(1)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GRE)是最主要的参考依据,不同于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着重于测试一个人已经发展和具备的能力,并不特别指向于某一学习领域的技能。它既有考查每个考生能力的一般测验,也有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专业测验。(2)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①大学本科阶段全科学习成绩,且GPA在3分以上;②数位知名学者或者老师签署的推荐信,推荐信中要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给予客观评价,好的推荐信对考生的录取至关重要;③申请人的领导力、志愿者活动的证明、爱好及特长、工作或实践经历、所获奖项等都是综合素质的佐证。总体来说,实行招考分离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的体系,其优点是招生管理环节实行分权管理,各利益方的权责界定清晰。招考分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另一个特点是竞争同时使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开放的传统:一是对知识研究的开放;二是对学生即教育消费者开放。竞争使高校关注大师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根本利益。竞争使他们较好地做到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统一。首先,制度设计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选拔和选择入学的机会。一次标准考试的成绩在有效期内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学生可以在拟录取高校和专业间做出权衡,高校为争取优秀生源展开竞争,使导师挑选到符合自己科研需求的生源。正是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模式,促使招生工作必须兼顾学生和导师的双方需求,服务更加人性,信息更加公开,程序更加合理。其次,导师能否招生与其职务、职称无关,主要取决于导师能否有足够的经费支撑科学型研究生的培养,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精力去培养新的科研力量。所以,招生过程中形成开放格局,特别是给予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权,会促使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软硬件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导师在面试挑选学生时也会更加认真,整个招生过程才会更加透明、公正。学生与学校双向竞争的机制有利于帮助导师建立对招生与培养的同等关注,形成报考、录取、培养、指导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根据专业和培养目标的不同,积极试点自主招生方式改革,旨在通过不断完善研究生准入机制,真正选拔出优秀的苗子,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一)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将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作为初中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手段。初中学生学业成绩,一是用来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并依据成绩对学科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二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考试,未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三是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依据。实行初中学业考试后,不再组织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初中学业考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市教育局要建立学业考试工作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考试组织、成绩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学业考试成绩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采用等级和实际分数进行记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考试成绩对学校、学生排队或排名。
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建立和完善命题工作机制,落实命题人员资格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试题征集制度、命题与审题分离制度、阅卷质量过程监测制度、试题评价反馈制度等,确保试题质量。
学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由学生在校期间各年度成绩和毕业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测试成绩组成,其他学科考试形式均为闭卷考试。“六三”学制学校生物、地理学科在学生初二学业完成后进行学业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学科在学生初三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五四”学制学校地理学科在学生初二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生物、历史学科在学生初三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学科在学生初四学业完成后进行考试。
学业考试考查科目为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由县(市、区)教育局指导学校组织实施。
(二)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制度。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精神,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能力、学生特长等8个基础性发展目标,作为评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的主要内容。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两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一个学期为一个评定时段,在初中最后一个学期依据学生每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4个等级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结果客观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综合评语由班主任在征求其他任课教师意见并汇总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将作为学生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评为D级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不得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报指标生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必须达到B级以上。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学校对初中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于每年5月初完成。各初中学校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德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各地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向社会公示、公布,评价结果根据需要向学生公示。公示时间应在5天以上,公示无异议方可记录。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力求评价结果科学和公正。
(三)建立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长档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初中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综合评语以及初中阶段发展的突出表现(或标志性成果)等内容。要严格限定学生发展标志性成果的种类,可能加重学生负担和大量占用学生校外活动时间的项目(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结果等),不作为标志性成果和认定特长生的依据,不与升学挂钩。
(四)实施初中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初中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制止学生辍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既能横向分析学校现实的工作情况,又能纵向分析工作进展。要加大重点指标的评估权重,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初中学校素质教育水平评估成绩,作为分配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一)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新生。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后,取消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中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高中录取新生的限定条件。
(二)将普通高中半数以上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从2010年起,将普通高别是优质高中或省级规范化高中招生指标的60%(不含指标生)以上分配到高中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各初中学校指标生的分配数额,根据该学校初中毕业生人数和素质教育工作评价得分各占50%权重确定。
为充分发挥招生指标分配对初中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提倡对指标生录取不设限制性条件。对录取指标生设限的,应以不同批次最低录取标准条件为设限标准。初中学校要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多于招生指标的一定比例向普通高中推荐。招收指标生的高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初中选送指标生的质量做出评价,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将评价结果作为初中素质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增加或削减初中学校的分配指标。
对在素质教育工作评价过程中或日常工作中发现有严重违背教育规律、违反办学行为规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和引起严重后果的学校,要调减其指标生分配名额,直至完全取消其按照素质教育评价情况分配指标的资格,同时给予学校负责人以必要处分。
(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招生录取。除采用指标生审核录取外,也可采取以下形式进行招生录取。一是统一招生录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内,由高中学校根据初中毕业生报名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集中录取。二是推荐录取。初中学校可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推荐,至少两名教师写出推荐信,由高中学校通过调查、面试、综合能力测试等方式考核后,予以录取。三是特长录取。特长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综合素质评价加特长考核。对有特殊才能或潜能但无实证性材料的学生,高中学校应提供考生展示特殊才能的条件,并建立相应的组织对考生的特殊才能进行评定。四是划片招生录取。鼓励高中教育资源和普职比例相对均衡、高中段教育普及率高的地方,在认真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区域内划片招生办法,合理划分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服务片区,促进生源平衡,搭建竞争平台,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五是注册录取。部分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可采取注册招生的方式,由初中毕业学生持成长档案,在规定时间内到校报名,由学校根据学生成长档案决定是否录取。
(四)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自。对办学水平高、有特色、在当地能起示范作用的优质高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扩大其招生自,在学校招生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由学校自主招生。取得招生自的学校,要制定自主招生工作方案,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优质高中自主招生的比例,应不低于招生计划的5%、不高于招生计划的30%。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和完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本地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工作。要建立完善公示、诚信、监督监控、复查复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公平竞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肩负着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而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发展个性化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选拔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权威挑战的精神,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身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的教育。
一、现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弊端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中学的教学。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以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强化应试教育,忽视个性教育。“一考定终身”的高校招生制度无法改变以考试为手段,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应试教育。为了应对考试,高中长期沿用教师单向授课的方法,学生一直被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没有被当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这种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性,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他们在遗传基因、成长背景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别,因此他们在诸多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机械地将课本内容“转交”给学生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缺乏思维训练,以及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思维探索的忽视,就会导致学生判断、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思维僵化。
2.现行招生录取制度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招生考试仍然沿用精英教育时代的一元化考试模式,强制性地为学生的发展划定方向,而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这其实就是高校的“去个性化”。统一考试和按分数录取的政策在剥夺了高校生源选择权的同时,也摈弃了高校的特色。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院校,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无论是学术性院校还是职业性院校都用同一把标尺(分数)去测评并选拔学生,导致高校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并选择符合其特色的生源,这对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极为不利。
二、构建高校多元化招生体系的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五种招生录取形式,即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但这仅仅是录取形式的多元化,而不是对高考制度的实质性突破,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更应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而不是录取形式的多元。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录取,应当是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
1.统一考试与多元化考试相结合。尽管统一考试有其弊端,但统一的入学考试减少了各高校单独命题和施测的繁重工作,能确保考试的质量和权威性,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备考的负担。统一考试应倾向于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增加个性成分;增加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的比例;增加附加题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附加题,应用能力强的考生可以选择操作性内容的题目,学术能力强的考生可选择论述性内容的题目。统一考试应当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考核,而不应是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中学会考应该实行社会化,成立专门的社会考试机构,每年可举行若干次,学生可以多次申请,或以最高成绩为准,或取几次考试的平均值。会考合格才能报考大学。高校每年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举行若干次入学测试,对报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考核,让每个考生充分展示自身潜力和兴趣特长,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个性特质。
2.评价多元化。实施“多元化评价”,首先要做到评价指标多元化。高考分数不能作为选拔录取的唯一标准,高校可降低高考成绩的比重,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为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班级排名、面试情况、社会实践、个性特长、论文写作、推荐信、身体状况等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制订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潜力。其次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高校、中学、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高校在评价过程中起着核心及决定性作用。中学评价则注重对学生综合情况和长期学习情况的考查,动态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而考生主体的参与可以变单向选择为双向选择,通过对评价方案的选择,考生可以自主申请、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决定申请学校的数量,最终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学校就读。
3.录取标准多元化,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而制约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使得高校不能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选拔录取符合本校要求的学生。为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就应让高校拥有更大的录取标准制定权,实现录取标准的多元化,让高校可以在高考成绩之外自行制定一些符合本校实际的录取标准。部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高校可以遵循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办法公开化、结果公示化的原则来制定招生办法,在一定的招生数量范围内,在高考成绩达到批次投档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的试点。对中学阶段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和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对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高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对策
正因为多元化招生能为高校输送了不同特质的学生,这就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还应从高校定位、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入手实施个性化教育。
1.学校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现代大学应该要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创造有利的条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高度集中的办学和管理体制下,形成了整齐划一的局面,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着很强的“趋同化”特征。高校只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肩负着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而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发展个性化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选拔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权威挑战的精神,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身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的教育。
一、现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弊端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中学的教学。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以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强化应试教育,忽视个性教育。“一考定终身”的高校招生制度无法改变以考试为手段,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应试教育。为了应对考试,高中长期沿用教师单向授课的方法,学生一直被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没有被当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这种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性,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他们在遗传基因、成长背景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别,因此他们在诸多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机械地将课本内容“转交”给学生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缺乏思维训练,以及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思维探索的忽视,就会导致学生判断、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思维僵化。
2.现行招生录取制度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招生考试仍然沿用精英教育时代的一元化考试模式,强制性地为学生的发展划定方向,而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这其实就是高校的“去个性化”。统一考试和按分数录取的政策在剥夺了高校生源选择权的同时,也摈弃了高校的特色。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院校,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无论是学术性院校还是职业性院校都用同一把标尺(分数)去测评并选拔学生,导致高校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并选择符合其特色的生源,这对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极为不利。
二、构建高校多元化招生体系的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五种招生录取形式,即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但这仅仅是录取形式的多元化,而不是对高考制度的实质性突破,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更应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而不是录取形式的多元。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录取,应当是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
1.统一考试与多元化考试相结合。尽管统一考试有其弊端,但统一的入学考试减少了各高校单独命题和施测的繁重工作,能确保考试的质量和权威性,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备考的负担。统一考试应倾向于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增加个性成分;增加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的比例;增加附加题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附加题,应用能力强的考生可以选择操作性内容的题目,学术能力强的考生可选择论述性内容的题目。统一考试应当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考核,而不应是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中学会考应该实行社会化,成立专门的社会考试机构,每年可举行若干次,学生可以多次申请,或以最高成绩为准,或取几次考试的平均值。会考合格才能报考大学。高校每年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举行若干次入学测试,对报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考核,让每个考生充分展示自身潜力和兴趣特长,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个性特质。
2.评价多元化。实施“多元化评价”,首先要做到评价指标多元化。高考分数不能作为选拔录取的唯一标准,高校可降低高考成绩的比重,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为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班级排名、面试情况、社会实践、个性特长、论文写作、推荐信、身体状况等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制订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潜力。其次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高校、中学、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高校在评价过程中起着核心及决定性作用。中学评价则注重对学生综合情况和长期学习情况的考查,动态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而考生主体的参与可以变单向选择为双向选择,通过对评价方案的选择,考生可以自主申请、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决定申请学校的数量,最终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学校就读。
3.录取标准多元化,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而制约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使得高校不能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选拔录取符合本校要求的学生。为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就应让高校拥有更大的录取标准制定权,实现录取标准的多元化,让高校可以在高考成绩之外自行制定一些符合本校实际的录取标准。部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高校可以遵循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办法公开化、结果公示化的原则来制定招生办法,在一定的招生数量范围内,在高考成绩达到批次投档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的试点。对中学阶段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和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对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高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对策
正因为多元化招生能为高校输送了不同特质的学生,这就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还应从高校定位、教师自身素质方面入手实施个性化教育。
1.学校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现代大学应该要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创造有利的条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高度集中的办学和管理体制下,形成了整齐划一的局面,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着很强的“趋同化”特征。高校只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关键词:创新能力;社会需求;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17-03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制度也进入了积极的转型期。尤其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地方高校需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招生制度改革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探索与改革,以实现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顺应改革需要。面对新常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招生应该如何完成自身的任务和使命?我们认为,要进一步研究领会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精神,探索有效的改革策略,研究建立与实践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相结合的,涉及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的动态的科学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从国内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来看,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讨论停留在注意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而对机制如何运行、质量保障、制度保证等方面研究不足,内容不全面。二是就研究对象来看,更多的是针对一两个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没有把招生、培养、就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顶层设计,缺少联动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规划。三是从宏观上对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把握还不全面,目的领悟得还不深刻、任务理解得还不清晰,要求贯彻得还不深入。四是从微观上对三个环节的具体业务流程对接得不全面、不科学,未对深层次问题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剖析和研究。五是对顶尖高层次大学相关机制探索实践的多,而对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建立科学适合的机制研究得较少。六是对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驱动性研究得不透彻。陈红霞(2012)《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提出高校的招生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要改变两个环节的孤立状态,使招生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艾丽(2014)《如何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中从高校招生和就业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真研究源头招生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好地满足市场化的就业需求及时对就业信息进行反馈,从根本上促进招生、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发展循环。李准、宋亮等(2015)《普通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构建策略研究》中提出通过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服务体系建设,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2.国外研究现状。H Liu(2012)认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的必然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该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教学支持和保障的三大系统建设,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重视课程安排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加大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支持保障系统的发展。Y Yu(2014)认为,大学教育的需求分析包括对在校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和对毕业生能力的社会需求分析。SJ Zhang(2016)认为,由于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出现就业难的情况,高校要实现以高质量就业,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城乡规划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分析专业发展的优劣势,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设施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三、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
1.通过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内外部联动机制,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出适应社会“新常态”发展形势下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通过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学校内部动态的决策联动、运行联动、信息联动等立体化联动机制,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3.通过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外部联动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及科研单位等外部主体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合作,深度参与学校招生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创业方案的决策咨询,建立与社会需求相接的外部联动机制。
四、国内外高校实践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探索
1.国内探索成果。(1)招生改革。如今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事实意见》,反复提到招生考试制度是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十分的复杂性和结构性。2003年,自主招生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教育部采取逐步试点的工作,规定每年每个时间都有考试,考试是每个学校自己出题进行选拔,在比试过后还有面试部分来考察学生的临场应变的能力,通过层层选拔后,这部分学生可以得到该学校的高考的减分的政策。如今,自主招生考试变得十分的普及,自主招考的时间由学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自由安排,考试内容和方式变得更加多变灵活,旨在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择优选拔人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在不断更新,同时对广大高等院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上依据高考成绩排队顺次录取的“简单招生模式”将逐步被基于社会需求和大学办学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的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自主化录取所替代。新型的招生考试制度不是单一地看考生成绩进行录取,而现在更加倾向于偏向学生特点的进行招生,根据学校的特色来进行招生,主动建立适合大学办学特点的模式来进行招生,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能招收到适合于其自身发展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实际上就是要回答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相继展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再次联合发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3)就业指导。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几十年来主要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在现在时点下,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于毕业生就业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h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认为大学生就业关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乎民生大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期,经济质量相比于之前有所提高,但是这回带来社会就业岗位提供减缓。然而,我们国家人口近几年出现高峰,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也处于高峰阶段,但是不断减少的就业岗位,很难去适应这么多的毕业生,那么就会存在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生存的基础,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学校的生存、千家万户的希望,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国外探索成果。国外高校与我国高校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很多地方存在不同之处,但其在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就业等方面还是有很多先进科学的地方可为我们提供借鉴,启发我们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美国的高校入学考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另一种是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即大学考试。这类考试每年会举行多场,学生可以选择成绩较高的作为入学成绩来进行申请。尽管这类考试范围合适,考察内容多样,可以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这也不会作为美国大学入学的唯一指标。在申请材料中需要包括以下材料:包括所学课程、教师的推荐信、所修课程的类别和水平、是否是荣誉课程、个人陈述、标准化考试的成绩、班级排名、课外活动、面试等;由此来看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有两门考试来进行选拔,另外,可以从其他的材料来看出学生的高中的表现和自信心、价值观、课外活动等非认知能力方面的内容。荷兰的经济可以得到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和其高端制造业及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可分割,另一方面,荷兰拥有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这些应用技术大学向荷兰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了保证人才输出的数量和质量,荷兰应用技术大学从生源输入时就进行了合理分流及选拔。其招生实施办法包括多元化的招生对象,多标准的入学资格考试,多渠道的招生考试及招生录取。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教育的一大支柱,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主动与主导产业的用人结构相适应,设置良好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德国大学通常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同时德国高校也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和就业反馈。
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机制创新的措施
1.招生改革。改变招生选拔模式,探索招生专业以就业信息反馈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类型、规模设置,使得招生模式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和社会需求。高校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角度对考生提出要求,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科目来学习,而不是从高中的文理分科中进行选择,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保证了考生的兴趣所在,这样的话,更有利于高校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考生进行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2.人才培养。改变以学科教学和学术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单一模式,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为依据的多元化模式,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科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它应根据社会需要、自身办学条件以及所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来制定。
3.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委员会与招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协调和沟通,通过内外部各环节、多层次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培育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社会是高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检验器,毕业生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说明该院校的教育教学是与社会相适应的。另外,高等院校可以实行就业反馈机制,利用已经找到工作毕业生,来进行社会就业形势的调查,更加明确学院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案,如此可以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指导,确定他们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截至2013年,日本共有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770所,在校人数超过280万人,拥有大学学位的人群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5%,高等教育已普及化。可以说,即便学习不好,在日本也有大学上。
不过,日本考生依然拼命挤名牌大学的独木桥,多次参加考试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社会高度重视学历。毕业于东京大学、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名校,几乎等同提前端上“金饭碗”。
日本绝大部分大学经由“两次考试”模式招生。考生们在每年1月底参加类似中国高考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再根据分数高低报名各所大学的自主考试。
日本“高考”命题由独立行政法人“大学考试中心”分管。考试中心采取企业化营运,注重业绩考核,从而保障了工作的专业与独立性。各大学组织招生复试时,也会采取措施保障考场纪律,如严禁电子设备进场,多位面试官共同决定录取结果等。不过,真正保证公平还要靠严格的监督。
日本是高度重视信誉的社会,如果一所大学教育质量不高、声誉败坏,学生不会选择它。而如果吸引不到顶尖的学子,再好的大学也会很快堕落为二、三流。因此,名校为了赢得公众信任,吸引优质生源,必须让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这成为有效的外部监督力量。
美国:看似轻松,实则不然
美国没有官方举办的统一高考,与中国高考相似的是SAT考试(学习能力测试)。美国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多数大学要求申请人提交SAT成绩和高中四年的平均成绩,两项都是衡量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准。
SAT考试每年举办7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考试时间,自主决定考几次。多数大学允许学生从两次考试成绩中选择较好一次的成绩作为入学申请。申请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教师推荐信和学生个人陈述等资料都是综合考量学生的重要标准。
曾就读于曼哈顿上东区公立高中、现在是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的凯迪则认为,美国高中生看起来很轻松,不像中国学生那么多考试压力,实则不然。“这真的取决于个人,想要进名校的学生也很累。除了保持学习成绩排名年级前列、SAT拿高分,还得参加各种乐器、体育和艺术活动,在各种社团中担任领导职位,平时还要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如果能在各种竞赛上获得好名次,或者有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实习经历,才能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新加坡:小学会考,提前分流
新加坡采用的是英国的教育考试制度,进入大学可以凭借A水准考试(高级水平考试)成绩。已经完成初级学院或两年高中A水准课程的学生才可以参加考试,考试成绩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剑桥考试委员会评定,受国际认可,可免试入读英联邦各国大学。
A水准考试一般在每年10月或11月进行,来年2月份放榜,学生可以凭借这一成绩申请大学或理工学院。
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新加坡民间有小六会考“一考定终身”的说法。小学六年级的这个会考会有一次较大的分流,因此到了高中,基本上已经完成分流,所以竞争反而未必很激烈。小六会考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四年制“直通车课程”或五年制的普通课程,然后参加O水准考试,进入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相当于我国高中)或三年制的理工学院(类似我国中专)就读。初级学院基本上是朝着大学去的,理工学院毕业可以就业,也可以升入大学。
当然,新加坡大学在录取时,A水准考试成绩只是参考的一个方面,大学还会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特长等方面挑选招生。
新加坡目前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就读比例约为27%,政府的目标是在202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40%。
新西兰:两种考试随意选
新西兰高中生就读大学有两种选择――考“全国教育成绩证书”或“国际预科证书”。
“全国教育成绩证书”是学生在高中学习完必修和选修课后需要考的证书,它不仅是新西兰高校入学最低标准的参考,还是不少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谋职的工具。“国际预科证书”则是想出国深造的学生们的必备品。
这两种证书考试让学生有了多样的选择,也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和机会了解自己的兴趣,积累大学入学“资本”。
新西兰大学提倡一切种族、肤色、家庭出身的学生入学机会平等,同时还针对毛利族裔和太平洋岛国族裔推出特别招生计划,并为残疾人入读大学提供便利。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新西兰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做法,推行以家庭状况为标准的助学贷款制度,允许全日制大学学生根据年龄、家庭收入及是否在外租住房屋等具体情况申请助学津贴。另外,贫穷家庭的学生每年可申请不超过1000新西兰元(约合870美元)的助学贷款,还可申请一定金额的生活费贷款,等到工作后再偿还。这种制度保证了家庭收入有限的学生拥有上大学的机会。
德国:
工作经验也能成大学“敲门砖”
德国各州教育体制不同。总的来说,在德国,并不存在类似中国的全国性高考,学生参加何种高中毕业考试,取决于他们就读于何种中学。
德国的中学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文理高中、实科中学、职业预科中学以及兼具以上三种中学类型的综合学校。小升初时,学生根据平时成绩、家长和教师建议,按成绩好坏来选择中学。
文理高中的毕业考试水平最高,也最受认可,通过考试并获得结业文凭就意味着学生取得了通往综合性大学的入学资格。理论上说,这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心目中理想的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实科中学和职业预科中学的毕业生,将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专业类院校或职校学习。
不过,进德国大学深造不一定非得拥有文理高中结业文凭。所有联邦州内,有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同样有机会上大学和进修。这类申请者必须先参加公认的职业培训,获得被视作专业资格的结业证明。之后,不同州的高校会依据申请者取得专业资格后的工作经验进行录取。
巴西:
全国“高考”,考生有更多选择
“ENEM”的全称是“国家中学教育水平测试”,从1998年开始推行,目的是衡量全国中学教育水平,相当于高中毕业考试。近些年来,这一考试的功能逐渐转化为大学入学考试,其成绩得到多数公立高校的认可。
2009年,时任教育部长阿达提出将各联邦大学的入学考试统一,于是出现了“新ENEM”,也就是全国范围内的测试,被称为巴西的“高考”。“ENEM”原本每年举行一次,从2013年开始每年在4月和11月举行两次。
“ENEM”针对的是公立大学,但不少私立学校也以此分数作为参考,因此它俨然成为巴西大学录取学生最重要的依据。在2016年11月的“ENEM”考试中,巴西全国共设1.5万个考场,参与考生达到700万人。
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籍贯云南大姚。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给他取名施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自出生到上大学之前,他都在河南驻马店度过。施一公称 “不仅是地道的河南人,更准确点说,我是驻马店人。”
18岁那年,施一公从河南实验中学毕业,获得中国数学会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在清华园学习时,施一公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198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在出色地完成生物系所修课程的同时,他还获得了数学系学士学位。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7年之后,在他还没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时,被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此后,普林斯顿大学为他提供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在9年的时间内,他成了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癌症,研究的课题为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
施一公有他的学术梦,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梦。在美国生活了18年之后,施一公于2008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放弃了美国国籍。在回国时,他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写到:“我回到清华,对普林斯顿大学的贡献会比身在普林斯顿大得多。我希望将来能进行更多的学生交流活动,使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机会到清华来,到中国来。因为这三所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我希望美国的这些优秀人才在年轻的时候能在中国呆上一段时间,真正了解中国。”
选择专业就像选择人生
施一公没有参加高考,因为数学成绩优秀,直接保送到清华。对于高考,很多人诟病其“一考定终身”。“高考需要持续下去。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考是保证农村孩子上大学的途径之一,高考存在缺憾,现在不是自主招生了吗?将来会有更多的改革尝试。”谈起高考,施一公说道。
就在两年前的3月,位于深圳市的南方科技大学开学,迎接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南科大自主招生仿佛一声春雷,惊起中国各界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土壤的热烈讨论。
考试,由古至今都是中国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到了现代,这种考试就成为了现在的高考。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手段,考试在中国的意义比起其他国家意义更大。高考通过一次考试挑选人才,注重考试结果这个数字。高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排除了很多可能性,在努力获取高分的情况下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受到发展限制,产生的结果便是学生都会学习缺少个体差异。在国外,高等教育体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以美国为例,整个高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学生不同方面的爱好、才艺都可能为入学加分;互助或者参与社区劳动也可能计入入学考试分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一般美国学生会参加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化测试SAT ,一年可参加多次,成绩不满意可以重新考试。另外,来自任职教师的推荐信也会对学生的入学起到作用。
到了大学,国外高校大多“宽进严出”,要求学生提高实用能力,大都定位精准,各司其职,能够培养出很多专才。国内的高校注重“全面”,要照顾到各个学科,追求有用性,而忽略自身办学能力和最初定位。
事实上,高中毕业后,不少学生选择了出国。作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施一公则不支持低龄学童出国,因为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如果这时出去,很难适应国外的生活,丧失成才的机会。
随着中国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中国的专业也出现了像动漫、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等所谓的红黄牌专业。虽然头衔、荣誉众多,施一公从不认为自己聪明,但他“从不放弃”。只要心中有目标,再苦也不觉得。在专业选择上,他认为“兴趣占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就业。不少家长和考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可能毕业时该领域人才过剩,就业难。”
落选与当选
5月20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在两年前落榜之后再次登上院士候选名单。就在此前一个月,施一公当选2013年度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于是,此事如坠河之石在中国教育、学术界激起波澜一片。
落选国内院士却当选美国双院士,施一公的经历引起了公众对于中美两国之间院士制度的思考。
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中国,这成了媒体炒作的固定戏码。施一公能否当选,这个谜团还要年底才能揭晓。
养活学术的制度
一位从事院士制度研究十多年的专家看来,无论是施一公还是其他人当选,都宣布了该人将获得“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将因此得到提高。在中国,院士评选的标准一方面应该是学界精英,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若是成功获选院士,各种福利待遇也就随其而至。首先,各级津贴将增加,医疗条件可提高至“副部级”,同时还可以轻松获得十个各类头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求才若渴的单位和地方送上门的车子、房子和上百万的票子。
有人把美国的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翻译成美国国家科学院,但真正对其熟悉和了解的人会倾向于称为“美国国家科学学会”。这不只是名字上的差异,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与中国的两院和院士相比,成功入列美国国家科学学会的会员群体,既不代表实现了最高学术成就,也不意味着拥有了终身的荣誉头衔。由此就决定了他们的会员不仅没有各种各样的津贴,反而还要定期交纳会费,更没有参与科研投入决策、项目分配以及科技成果评定等大权,所以也就没有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问题。世界上除了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外,就没有中国意义上的院士。
其实,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早不是什么新闻。2003年,曾任卫生部长的陈竺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而他早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样,也确有早已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却至今与中国院士失之交臂的中国籍科学家——李爱珍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本土人才从1999年起数次申请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未入选;于2007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其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告诉记者,“我和施一公也是多年好友,其实对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没必要太过解读,在我看来,中国科学院除了考虑学术水平之外,还会考虑对国家贡献等非学术因素,这与某个个人没关系,问题症结还是要回到院士评选的标准上来。”
他还告诉记者,与他们这些美籍华人都不一样的是,在参与中国的院士评选时,他们是“外籍院士”,而对施一公这样的科学家来说,就是本国的院士,他说,“中国要吸引更多一心扑在学术上的人才,针对院士评选的标准就要考虑予以修改。”
今年恰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年”,作为又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时未当选中国院士的中国大陆科学家,施一公会否成为第二个李爱珍?其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如何,我们不希望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为制度而受到抑制,因为只有人才兴,国家也才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