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环保协会年度工作计划

环保协会年度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9 23:15: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环保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环保协会年度工作计划

篇1

2.积极发挥教育机制的先导性作用。突出生态文明因素,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一是教育内容力求因地制宜。比如:开展生态知识普及教育,着重介绍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状况,快速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有效激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如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价值、生态道德和生态消费等价值观念教育;强化土管、水资源、森林和环境等生态环保法制教育;注重对节能减排、防病防疫、施肥用药、秸秆利用等生态技能教育;提供特种绿色种养的技术指导,开展家政、保洁等职训服务,畅通社区居民的绿色收入渠道。二是教育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由于文化层次、思想意识有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要丰富多彩、喜闻乐见,从中取得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通过资料读本、案例分析、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和社区评选等形式,取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以评促教的效应。三是教育对象上力求全面化。无论是“土著”居民,还是外来“移民”;无论留守老年妇幼,还是外出流动人员,都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以生态文明为主的教育。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关于职业形象与职场纪律

要树立企业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必须严格遵守职场纪律。作为公益事业的污水处理企业,厦门污水公司把“安全生产、达标排放、优质服务”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宗旨中的“安全生产、达标排放”诠释的是遵守职场纪律,而“优质服务”则是树立公司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职业形象的体现,这是公司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为了全面达成经营宗旨中的目标,厦门污水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不断规范和完善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并努力开展技术研发解决实际问题,生产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切实保证了污水处理安全生产和达标排放,为当地水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职场纪律是打造和磨砺企业的一把利剑,也是企业展示和提升职业形象的重要工具。厦门污水公司在力争“安全生产、达标排放、优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运行管理,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职业形象。2011年7月,厦门污水公司当选为福建省城建协会排水和污水处理分会会长单位,成为福建省排水和污水处理行业的领头羊;2007年被福建省环保厅等四家单位授予福建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企业;2008年度被厦门市政府授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被厦门市科技局授予“厦门市创新型(试点)企业”;2012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企业。

二、关于内外服务意识

在服务经济的当今时代,“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优质服务,必须把文明意识、服务意识融进广大职工的血液里,自觉地表现在一言一行上。厦门污水公司在内外服务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内提倡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注重落实一线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开展职工互助互济和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在高温期间、春节等节日期间,深入基层慰问一线职工;组织一线职工进行定期体检、组织女职工妇检,并对健康问题的复查和治疗情况及时做好跟踪和回访;开展三八妇女节、六一节儿童联欢活动;做好困难、重病职工的慰问、看望和帮扶工作;重视职工食堂建设工作等,使广大一线职工安心一线、扎根一线工作。

二是对外积极开展社会承诺服务。污水公司依托厦门水务热线96303社会联动平台开展社会联动任务,2011年共接收处理社会联动任务914件,回复各类单62件,及时处置率100%,得到厦门市行风评议的认可。制定“三个一次”的管理制度,即对管理范围内的路面污水设施每48小时巡视一遍,对管理范围内的管网及附属设备、截流设施(设备)每半年至少检查一遍,对管理范围内的管网每年至少疏浚一遍,实现排水管道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零事故率。

三是对行业服务带动福建省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受福建省住建厅委托,主编完成《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意见》、《福建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和《污水处理工》培训教材;承担全省污水处理工和污水化验监测工培训工作,2007年至今共培训了423名合格污水化验监测工,培训了684名合格污水处理工。较好地规范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三、关于责任意识与工作效率

“责任”与“效率”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递进的关系,责任心越强的人,往往工作效率就越高。厦门污水公司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强化树立员工责任意识,一是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责任意识,邀请专家结合污水处理行业的特点,讲授职业道德和污水处理工作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是引导职工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在全公司范围内倡导职工阅读《责任比能力重要》、《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好书并进行心得交流活动;三是提倡“珍惜每一滴污水”,提高责任意识,要求每一位职工严格遵守岗位职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每一滴污水达标排放。几年来,厦门污水在强化职工责任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公司得以良好、稳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心是工作效率的根本动力,在责任意识建立的条件下,以制度促效率。自成立以来,厦门污水不断完善制度化建设,先后制定了《董事会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项目经理管理办法》等。生产运行管理上全面推行《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按照公司制定的《工艺管理手册》建立污水处理厂自检——排水监测站每天监督检查——水务集团水质部定期考核的日常水质三级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各污水处理厂工况运行管理。制定《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及管理办法》,《设备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规范设备管理工作,使设备管理标准化。制定《排水管理手册》和《排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制度上规范排水管网维护与管理。从制度上规范职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关于科学计划与有效执行

没有科学的计划,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想;没有一支高效执行的队伍,企业发展从何谈起。

1.高标准,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厦门污水公司自成立始终坚持根据“全局性、效益性、平衡性、应变性”的原则,每年9月初就开始筹划第二年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下属各污水处理厂结合实际从水质、水量、生产成本、设备更新改造、技术创新、经营、排水、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制定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针对各污水处理厂上报的年度计划初稿,公司本部各部门必须对本部门相对应的项目逐一进行现场调研和核实,重点核定计划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反复进行会议评审后形成讨论稿,再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形成上报,最终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再实施。使我们的年度计划既是科学决策,又切合实际,在保证生产运行的同时,使我们的资金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

2.重考核,保障计划的有效实施。首先,依照年度计划设立工作目标,并将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每一个项目责任到人;建立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工作挂钩,保证工作计划得以有效执行。严以考核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制定考核办法,坚持秉公考核。厦门污水制定并严格按照《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每月、季度从生产、设备、排水、综合、财务、党政工对各厂进行集中考核。对于违规违章行为的扣罚,注重调查了解,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不妄下结论,确保考核工作公正公平、合情合理。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迁就、不了了之,而是采取考核扣罚、下达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处理。

二是加强沟通,齐抓共管。结合规定的考核内容,注重加强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尊重被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合理要求,把公司规定的考核项目和被考核单位内部制定的工作程序等有机结合,综合考核,通过考核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发扬民主,公正考评。对工作考核嘉奖、处罚的评定,通过召开考评会议的方式,公司分管领导和考核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由来自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小组成员分别通报每月各自的考核结果,经过共同讨论,最后研究确定,并且会后形成每月综合考评意见,将嘉奖、扣罚事项和结果向被相关单位进行通报。

五、关于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有污水处理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全体职工力量投身企业发展,公司倡导树立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建立,使厦门污水公司这个9年多的老企业焕发新颜,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团队优势。

篇3

(一)工作目标。

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确保完成国家下达广东省“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任务,努力实现全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工作原则。

1.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由相关企业所在地政府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

2.整体实施,稳步推进。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0号)等规定,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同时,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淘汰退出企业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等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监管,依法淘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监督、电价、税收、信贷等政策措施,依法促使落后水泥生产能力退出市场。

二、工作任务

(一)淘汰范围。

1.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企业,淘汰土(蛋)窑、普通立窑生产企业。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清理整顿小玻璃厂小水泥厂意见的通知》(〔1999〕49号)下发后列入关闭淘汰范围而近年来又重新投入生产的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线)。

3.《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原国家经贸委令第14号)施行后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新建的机立窑。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3〕103号)印发后,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对机立窑扩径改造的水泥生产线。

5.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规定,窑径22米以下机立窑、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特种水泥除外)和直径18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

6.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0号文规定,**年底前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削减机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机立窑,并依法关停并转规模小于20万吨、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的企业。结合广东省实际,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在2010年前淘汰全部机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能力。

7.逐步兑现各地在申报水泥投资项目核准时签订的限期等量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承诺书,地处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内的水泥生产企业要加快淘汰。

(二)淘汰计划和进度。

根据国家下达广东省“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万吨的任务,结合广东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的实际,“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计划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3804万吨(详见附表)。

各地要根据上述淘汰范围和本地区淘汰计划指标,确定具体淘汰关停的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线)名单,并明确企业关闭或生产线拆除的时间。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增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总量。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生产线),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措施(包括小水电)一律停止执行,并在取消峰谷电价的基础上加价02元/千瓦时。各级价格、经贸、电监部门及电网企业要加强监督,确保差别电价政策落实到位。对列入淘汰名单、到期拒不关停的企业(生产线),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

(二)严格执行环保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对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生产线)要按时依法吊(注)销排污许可证;同时,要加大检查力度,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要责令停业整改,拒不整改或经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三)严格新上项目核准程序。省投资主管部门在核准新(扩)建水泥项目时,要支持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严禁新建、扩建和改建立窑等生产工艺落后的项目;要坚持上大压小、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原则,对达不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目标的地区,一律不予核准新(扩)建水泥项目。相关项目已获核准的,当地政府要加快兑现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承诺。

(四)加强质量监督。要严格按照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计划,按时依法吊(注)销关停企业(生产线)的生产许可证;加大对水泥生产企业的抽查力度,对生产质量不达标的要责令停业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的企业。要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使用水泥的监督力度,禁止重点建设工程和建筑物结构工程使用立窑水泥。

(五)强化税收监管和信贷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取消对属于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企业所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监管力度,规范税收征管办法。金融机构对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不得新增贷款,并收回已投放的贷款。

(六)建立落后水泥生产能力退出激励机制。一是设立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退出补贴资金,确保该项工作稳妥推进。二是对因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转产的项目,要优先予以核准或审批,并在省级财政有关专项资金中予以适当倾斜扶持。三是对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需分流安置的职工,按照省的有关规定落实相应的再就业扶持政策。

四、工作分工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全省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宣传部门:指导协调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舆论引导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对全省水泥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全省水泥建设项目核准清单和批准文件(包括项目等量淘汰承诺书),督促各地政府兑现新建水泥项目时“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的承诺,加强对已核准、审批项目的监督。

经贸部门:牵头组织全省“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统筹协调制订各项配套措施,制订《广东省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汇总提出年度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计划建议;草拟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的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责任书;牵头组织开展全省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工作的督查。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对水泥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审核,并在企业申报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时对其进行产业政策核查。

监察部门:对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地执行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实施方案工作进行监督,对行政不作为或执行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财政部门:落实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相关补贴资金。

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涉及的人员安置、经济补偿、社会保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用途变更等工作,查处违规使用土地行为;做好石灰石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取缔无证开采的矿山企业,关停不规范开采的小矿山。

建设部门: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水泥准入的监督力度,禁止立窑水泥进入高速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涵洞、大中型水坝、隧道、水闸等重点工程和建筑物结构工程,禁止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立窑水泥。

税务部门:加强对水泥生产企业的税务监管。

环保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推进水泥生产企业安装废气排放连续自动监测装置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查处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按时依法吊(注)销列入淘汰名单企业(生产线)的排污许可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进行水泥生产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对未能兑现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承诺地区的相关项目不予项目竣工环保验收。

物价部门:督促落实落后水泥生产能力企业用电差别电价政策;会同经贸部门把立窑、湿法窑等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企业按限制类、淘汰类列入实行差别电价的名单。

工商部门:对不符合企业设立前置条件的水泥生产企业,不予办理工商登记;对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依法吊(注)销营业执照或取消相关经营范围。

质监部门:严格把好水泥市场准入关,依法取缔无证生产水泥的企业。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求的企业、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违规新增立窑未拆除的企业,一律不予受理换(发)生产许可证申请。对新建和技术改造水泥项目,必须经当地地级以上市政府确认已兑现等量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承诺后,方可受理企业水泥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部门:处理与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的上访事件。

电监部门:督促检查差别电价政策落实情况及对列入淘汰名单企业依法停止供电情况。

电网企业: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对列入淘汰名单企业依法实施停止供电措施。

广东银监局、人行**分行:监督对落后水泥生产能力企业的融资控制政策落实情况,做好贷款收回监管工作。

省水泥协会:提供全省现有水泥生产企业情况、有关信息及技术咨询。

五、工作要求

篇4

经对全市“三高两低”企业、落后产能的排查摸底,目前我市存在的落后产能主要集中在小化工、小塑料建材、小冶炼(铸造)、小印染、小电镀、小带钢、小造纸、小水泥等八个行业。这八个行业中规模以下的企业多数属于占用资源大、消耗排放高、产出效益低、税收贡献少、产品档次低、生产工艺落后、多数不在工业集中区的企业。据调查汇总,这类企业有650余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8%;职工人数14890余人,占全市的2.5%;占用土地4500余亩,占全市的2.3%;2010年销售收入36亿元,占全市的0.67%,税收1.5亿元,占全市的0.9%,亩均销售83万元,亩均税收2.99万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各镇街道落后产能初步统计情况见附表2)

加快淘汰这些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落后产能,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为我市新兴产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有效缓解我市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发展从外延扩张、粗放经营向内涵提升、集约集聚转变;推动我市加快确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市全面完成国家、省、市明令规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二、目标任务

至十二五期末,八个行业规模以下的落后产能、“三高两低”企业关停并转基本到位,从而达到显著提高产业层次,优化全市工业经济结构;有效降低全市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盘活存量工业用地4500亩,为全市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2012年计划关停50家以上“八类小企业”。

三、关停依据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列入关停并转淘汰的重点。

1.使用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装备和生产国家禁止使用的产品的企业。

2.不符合环保、安全、质量、卫生、防护等要求的企业。

3.没有合法用地审批手续的企业。

4.万元产值能耗(等价法)超过1吨标煤的高耗能企业。

5.未取得工商登记注册或未经有关前置许可办理工商登记的企业。

6.周边群众反响大、投诉多的不达标企业。

7.影响区域规划发展和集镇规划的企业。

四、范围对象

主要是资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高、产出少效益低、装备差技术落后、群众反映强烈的八类小企业:

1.小化工。生产设备及工艺落后,污染安全问题突出,群众投诉多,不在化工集中区和工业集中区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关闭、转产为主。

2.小塑料建材。无证无照经营、生产劣质产品,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取缔无证无照和整治提高为主。

3.小冶炼(铸造)。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的,工艺水平低、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生产设备落后的不锈钢冶炼、铸件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关闭、转产为主。

4.小印染。污染大、能耗不达标,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下企业和纯加工印染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关闭、转产为主。

5.小电镀。专门从事对外加工,污染周边环境、不在集中区的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关闭、集中为主。

6.小带钢。生产设备陈旧、产品质量差、能耗高、污染严重,宽带600mm以下、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关闭、转产为主。

7.小造纸。按国家产业政策,对年产5.1万吨以下化学木浆生产线,3.4万吨以下非木浆生产线,1万吨以下的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进行淘汰。

8.小水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2012年3米以下的装置全部淘汰。保留规模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企业,淘汰小规模企业三家。

五、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各镇(街道)、高新区、临港新城及市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市整治工作目标,广泛宣传发动、对照相关依据、全面深入排查、及时发现问题、锁定关停对象,在2月底前制订出具体的行动方案。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细化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措施,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整治。

2.落实整治。对列入2012年关停转产目标的企业,6月底前全部停产到位,10月底前完成设备拆除,办理工商注销、吊销或变更手续。对转产类企业,要按规定办理新上项目的审批手续。

3.检查验收。市“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办会相关职能部门于11月组织对关停企业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多。市“三高两低”企业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全市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三高两低”企业的工作。市“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做好企业关停并转任务的分解、汇总、验收、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市经信、人社、公安、监察、国土、环保、安监、国地税、工商、质监、供电供水等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配合各板块完成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

2.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街道)、高新区、临港新城是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三高两低”企业的主体,要切实担负起工作责任,市相关部门要根据部门自身职责,大力配合各镇(街道)、高新区、临港新城,协同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1)各镇(街道)、高新区、临港新城要成立以镇长(主任)、管委会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根据本单位的落后产能情况,结合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工程要求,制订出本单位的关停淘汰计划和工作方案,并将计划分解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各单位要适度安排企业关停补偿资金,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力推进。要认真做好关停企业职工安置、设备设施安全处置和社会稳定工作,同时应加强与外地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区域合作,力争在外地建立工业园区,积极为腾笼换凤寻找企业出路,加快低端产业向外地转移。对关停企业置换出的土地,应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工业布局的总体要求,优先用于新兴产业的项目建设用地。

(2)市经信委是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扎口部门,要根据上级要求及相关政策,制定我市的产业发展目标,严格项目准入。同时提出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腾笼换凤的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同各板块及企业向上级申报淘汰落后产能的奖励资金。

(3)市人社局。依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帮助各责任主体,对关停企业的职工依法做好分流补偿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

(4)市公安局。要及时掌握企业关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对个别蓄意滋事的不法分子依法从严打击。

(5)市监察局。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高新区、临港新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好年度考核工作。

(6)市国土局。依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用地、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的查处和处置力度,依法强制收回土地使用权,强力征收土地闲置费,对列入淘汰关停或整改名单的企业,停止办理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划拨土地补办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登记等手续。

(7)市环保局。依据《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出环保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并依法采取措施,配合企业区域主管部门做好淘汰关停或整改工作。

(8)市安监局。依据《安全生产法》,提出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使用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的企业名单,并责成关停整顿,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9)市国地税局。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提出长期偷税、漏税、生产总量与纳税不符的低贡献企业名单,作为淘汰关停的首选对象。

(10)市工商局。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提出并取缔没有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无照经营企业,对没有合法用地审批手续的企业不予办理工商登记。

(11)市质监局。依据《国家产品质量法》,对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依法实施关停,特别是对区域性小塑钢、小塑料管材行业中多次抽检不合格,严重影响我市工业产品质量声誉的生产企业实行关停整改,配合企业区域主管部门做好关停整改工作。

(12)市供电供水部门。对已列入关停范围拒不执行相关政策的企业、没有合法用地审批手续的企业,依法实施停电停水。

3.严格关停标准。对每个关停(转产)企业,要确保停产到位、设备拆除到位、工商营业执照注、吊销或变更手续到位,对设备拆除前后须进行拍照或摄像,保留影像资料,由各镇(街道)、高新区、临港新城组织填写《市关闭(变更)“三高两低”生产企业档案》,报市“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办,申请相关部门予以现场审核验收。

篇5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中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关系。其中,人的因素居于主宰地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破坏多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正因为如此,要想努力修复和融洽这种关系,就必须以提高人的思想认识,继而转化为人类的自觉行动为根本性前提。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强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呢?这就需要依靠教育的伟大力量。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呢?对于以农业人口为主和以农村发展为基础的国情来说,国家必须面向最广大的农村力量。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先驱,积极推动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

一、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面、综合而又持久的社会实践工程,必须坚持以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重要前提。就我国现状来说,大中城市的文明建设有了全面较快的发展,但农村文明建设的步伐还相当迟缓。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是一种科技生产力”,依据这种逻辑推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推动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先行力量。其次,国家《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亮点,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推动农村社区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物质基础与必要前提。一言以蔽之,让农村社区教育参与农村乃至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具有极其强烈的可行性和巨大的潜力发展空间。

二、对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积极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又要善于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实践和创新。

1.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主导性作用。地方党政机关及相关部门,要努力强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范畴,进而延伸到农村社区教育规划之中,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建设。与此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手段,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方因素,努力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有效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另一方面要组织和督促各类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比如:可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社区建设、宜居环境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各级卫生文明创建及星级家庭评选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最大范围内有效地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的公众参与机制。

篇6

一、完善环保管理网络,加强责任制建设

年初,根据上级环保部门和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20__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设立了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环保负责人,充实了各级兼职环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环境保护责任。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公司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强化从采购、储运、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完成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并报市局备案。

QHSE体系建立过程中,公司依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程序》、《废弃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并对公司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共识别出环境影响因素296项,重大环境因素24项,同时逐项制定了控制措施。

三、依法执行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

公司项目按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相应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试装置在今年11月份顺利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四、 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员工环保意识

20__年公司以“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节能减排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环保宣传工作,制作了环保宣传站牌、橱窗2处,利用网络向全体员工发放家庭环保小常识以及环保宣传手册,强化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强化监管,认真组织各类专项行动

1、公司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两个废水排放口,排放口已按要求规范化设置,并已按太仓市环保局的要求安装了废水流量计和COD自动监测仪。污水处理站外排口在线TOC检测仪、流量计,因投用时间早,在今年检查中,环保监察部门指出,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与太仓环保局同步升级,目前已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升级,公司现有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并有专人负责、专人操作,定期进行检修。

2、按照上级环保部门及集团公司环保工作要求,结合公司《环境管理程序》规定,不断强化环保检查力度,巩固以岗位班组、部门、公司三级环保排查治理网络,对已发现的不符合项坚决进行治理,做到了早发现、早解决。持续做好生产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20__年的问题整改率为100%。

3、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提高环境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雨排口隔断系统改造,在6处雨排口,逐个安装隔断阀,应急状态下雨排管网实现与公司外部隔绝,杜绝发生污染责任事故。同时对各生产装置的雨污分流设施进行改造,严格管控生产污水和清净下水的排放,实现源头治理。6月组织了罐区储罐泄漏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演练。公司参演人员等共60人,演习共持续30分钟左右,演习效果良好,高质量完成设想目的,锻炼了员工应急救援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公司环保应急机制的有效性。

六、“三废”处置

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以及QHSE体系建设的需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妥善处置各类危险废弃物以及一般工业废弃物。重组份残液、精馏残液、废树脂催化剂及废吸附剂等危险废弃物全部交____________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焚烧或安全填埋处置,并已到______市环保局、______市环保局办理专项审批手续,严格执行了转移联单制度;公司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贮存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实施,防治流失产生污染。废水均达标排放,20__年未发生违规现象。

七、 积极开展本企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为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做好配合工作,同时也全面掌握公司各类污染源的数量、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等情况。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公司污染源普查统计小组,对公司生产及相关部门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审核、登记并上报,为公司的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按时、保质完成市局要求的污染源普查数据上报工作。

八、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污染减排

公司按照政府、集团对污染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组减排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及时传达上级要求,精心部署、细化目标,大力宣传,注重监管,增强实效,定期召开污染减排专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落实各项污染物减排工作,公司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吨产品废水排放量同比下降10%,COD排放量同比下降12%。

九、20__年工作计划

20__年,公司将进一步做好

环保各项工作,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遵照年度工作计划,狠抓落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奋力拼搏,以确保环保工作方面取得新成绩。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切实加强污染减排工作,不断强化环保管理队伍的水平,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贯彻落实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和部署下,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提高重点环境风险源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架构内部信息网络平台,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依法实施环境监管的水平;

2、不断完善公司环保及相关管理制度,细化环保各项工作,加强各级环保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3、认真做好“三废”排放监督、管理和统计工作,切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降低“三废”排放量。

4、利用公司内部邮件、学习刊物及宣传栏,向员工宣传环保小常识,加强环保日常教育,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

企业环保工作总结精选【二】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把环护工作放在首位,树立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促环保的大局观念,全面开展基层环保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公司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

1.宣传,提高环保认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______社会的基矗为提高广大员工的环境保护国策意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公众关心生产生活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自觉性。如有关企业存在着排污不规范的现象,我公司领导和环境保护组成员代表就多次递交了相关的提案和建议。由此可见,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正在逐步成为全厂员工的自觉行动,环保工作将在企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强化管理,确保监管到位。

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抓住重点,齐抓共管,有效施策,强化管理,使环保目标责任状各项内容和指标落到了实处。一是从源头上规范。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对引进的新、改、扩建的项目要求其先过环保审批关;在建设的过程中,认真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在服务中提高。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努力创建经济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无环保主体、无监测能力、人力少、经费保障困难等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在上级环境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加以改进,让企业的环保工作得到质的飞跃。企业将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做好环保工作。节约经济,保护环境,努力成为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优秀企业。

今后打算

1、要有机构、人员、工作目标、工作经费和赋予相应的管理职能。

2、统一领导,至上而下,层层抓落实,形成能顺畅运转的管理工作体系。

3、各级领导和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企业环保工作总结精选【三】

神华准能公司“十一五”期间通过分解落实指标,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从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技改技革、生产组织、日常管理等方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十一五”期间,圆满地完成了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节能环保指标;“十二五”前两年,节能量完成3.91万吨,完成任务指标7.38万吨的53%,二氧化硫、COD减排量完成了神华集团的考核任务。

一、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考核奖罚力度,节能减排基础工作迈上新台阶

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以来,准能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和神华集团有关节能减排精神,健全了节能减排组织体系、能源统计体系,完善了工作机制,加强了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使节能减排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健康发展轨道。目前,基本形成了“公司统一领导,工作规范合理,考核有据可依,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1.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和其他相关领导为副组长,机关相关部门、各二级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权限,并根据公司人动及时调整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设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公司日常节能减排工作。各主要能耗单位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小组,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并且明确了责任人(单位班子成员)及工作职责。公司制定并完善了《神华准能公司节能减排管理办法》、《神华准能公司“五型企业”建设暨绩效考核及工资分配办法》、《神华准能公司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神华准能公司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管理办法》、《神华准能公司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职责》、《神华准能公司二级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职责》、《神华准能公司节能减排考核细则》、《神华准能公司节能减排考核评分标准》。各二级单位依据公司节能减排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了本单位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建立统计检测体系及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信息化建设。

公司各二级单位车间设立统计人员,每月定时将本车间耗能情况报送二级单位节能减排管理部门,二级单位管理部门通过汇总、审核后报送公司节能

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加强节能减排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生产技术部、信息处组织人员编制了“节能减排管理信息系统”,各用能单位通过公司局域网将每月的数据及时上传到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加强考核奖惩体系建设。

在节能减排管理、考核方面,为了完成政府及神华集团给我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同时为了将节能减排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公司将节能减排工作细化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别纳入“五型企业”和“全面质量标准化”考核体系中,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为了全面完成地方政府及神华集团公司下达给我公司的各项任务指标,公司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以量化指标为内容的“五型企业”生产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中,以定量的方式给各二级单位下达节能减排指标,通过每半年一次的考核,评分结果与各二级单位绩效工资总额、领导班子年薪挂钩。各二级单位将公司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段、队、班组,按月进行检查、考核,依据考评结果兑现绩效工资,做到了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考核,充分调动了各单位及全体员工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保证了政府及集团给我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其次,为了全面提升节能减排各项基础管理质量,把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公司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全面质量标准化”考核体系进行定性考核,针对节能减排体系建设、节能目标分解落实、计量、统计管理、能源使用管理、能源消耗状况分析、节能减排项目完成率、宣传及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基础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考核、评价,充分调动各二级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公司配套了500万元“全面质量标准化”奖励资金,对于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公司考核二级单位,二级单位考核车间、段、队,车间、段、队考核班组长或单台能耗设备(个人)的节能减排考核管理体系。

4、开展形式多样节能减排宣传、培训活动,营造全员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节能减排作为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利用网站、报纸、内部刊物等媒体加强节能减排宣传,各二级单位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宣传活动,如在内部刊物上开辟节能减排宣传专栏,开展节能减排有奖答卷,在职工文化橱窗中增加节能减排宣传内容,开展每人每星期节约一度电倡议活动,以班组为单位学习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方针等等,通过各种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全员节能的浓厚氛围,为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公司全面完成了政府及神华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节能减排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受到内蒙古经信委及神华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公司被煤炭工业协会评为“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二、各行业引进新工艺、采用新技术、加大技改技革力度、加强生产运营管理,节能减排指标持续降低,初步形成绿色、清洁、环保的现代化矿区

近年来,随着公司高速发展,公司在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技改技革等方面投入不断加强,先进生产工艺及设备在主要行业陆续应用,不仅提高了节能减排效果,而且提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企业发展促节能减排,以节能减排促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篇7

为破解项目推进难题,力促浙商回归引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杭州在多年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上,今年又首创了“三办合力”并联服务工作机制,通过“三办合力”强力推进浙商回归引进重大项目。具体做法是:由市重点办、市审管办、市经合办三个承担项目推进综合职能的部门,共同梳理涉及行政审批改革、服务问题的浙商项目,三办紧密配合,限定时间,紧盯目标,着力解决涉及市级层面的相关问题。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及时报市委、市政府,由市领导进行协调解决,集中力量破解难题。

“三办合力”有效地解决了审批服务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建立并联服务工作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相关事项的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了40%左右,同时改变了以往重点项目服务工作中各部门各管一段、分头推进的格局。深圳杭州企业协会会长胡惠康对此深有感触,“杭州推进重大项目的力度明显加大了。”由胡惠康联合几位企业家共同在富阳投资50亿元建设的锦绣富春·运动休闲综合体项目,因土地空间规划指标问题长期影响项目推进。今年市领导亲自上门召开协调会,国土等部门主动登门服务,土地指标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同样,总投资100亿元的千岛湖国际商务度假中心旅游综合体项目,也加大了人员、机制、要素三大保障,累计完成2829余亩建设用地出让和2800亩生态公益林调整,项目建设中的难题逐一被破解。

紧扣三个阶段,明确并联服务内容

围绕项目审批、建设、发展各不同阶段,杭州市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并联服务的内容。

加强审批环节的并联服务。市审改办牵头,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能,切实抓好涉及审批(验收)环节的13项重点工作,在项目审批上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加强并联服务,同时对浙商创业创新的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专员负责、全程代办、实地走访、定时办结。

加强建设环节的并联服务。市经合办和市重点办牵头,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协调等形式,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环保、交通、绿化及用水、用电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凡列入省重点和市重点的浙商创业创新项目,由市重点办统筹推进。

加强企业回访的并联服务。企业正常投产或经营后,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合办)牵头,根据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并联回访,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三个环节的并联服务,得到了企业认可。上海知名浙商郭广昌、张国标在杭投资30亿元兴建了新天地·东方茂项目。走南闯北的张国标认为,杭州的服务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能始终把项目推进需要放在首位,这是最能打动浙商回来投资的原因。

建立五大制度,形成并联服务体系

杭州市通过建立健全五大制度,形成了责任清晰、合力推进的并联服务工作体系。

一是三级协调制度。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对项目进行一级协调,围绕项目前期提出一揽子推进方案,重点抓好用地指标落实、土地征迁、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工作。对需要实际有关部门进行综合协调的问题,由市经合办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二级协调。特别重大的事项,提请市政府进行三级协调。

二是协调会议制度。在各区、县(市)和开发区一级协调的基础上,涉及市级部门协调的,根据项目所涉及的问题,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合办)会同市审改办、市重点办,组织相关部门、区、县(市)、开发区及项目建设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协调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三是任务领办制度。纳入重点推进范围的浙商创业创新项目,项目单位要排出年度工作计划表,提出服务需求,经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统一发至各职能部门,明确领办部门和领办人。同时,重大项目协调会议研究决定的协调事项,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处室及责任人抓好落实。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审管办、市重点办跟踪督查,限时办结。

四是督查通报制度。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列入并联服务的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定期通报进度。

五是考核评价制度。重大项目并联服务列入对各有关单位和区、县(市)、开发区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

优化投资环境,确保并联服务实效

在杭州,随着并联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级部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全市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审批职能得以归并优化。承担审批职能的处室由原来的201个减少到51个,其中,有31个部门的全部审批事项由审批处(科)承担,归并率达到100%,办理时间平均提速46%。另外5个部门的归并率也达到了90%—96%。“审批来回跑、公章盖不少”的现象成为过去时。

审批环节得以简化。杭州市发改委取消和调整了两项审批事项,保留的16项事项全部进驻窗口受理,除需转报国家和省一级审批的项目外,全部由行政审批处在窗口办结。目前窗口直接办结率已达83%。在简化审批环节上,市发改委与市建委、市规划局联合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实行“二合一”审批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已做到备案项目当场办结,审批、核准类项目审批比承诺时间缩短50%。

篇8

为了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年1月我省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8月又下发《贵州省“十二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6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将产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呢?

要建立重点产业和产业链发展协调机构。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发展,分别明确相对应的省、市、县直部门负责协调,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策划产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并推进其建设。

要健全省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强化“一个重大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为主负责、一个专门班子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加强督查协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联合会作用,在现有工业协会及联合会基础上推动成立各重点领域的行业协会,指导规范行业发展。

要建立考核督促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跟踪了解和评估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如遇宏观环境重大变化等重要原因,及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奖励办法,强化发展目标专项考核,保障规划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特色优势

在产业发展方面,贵州具有其他省不具备的特点和比较优势。

资源优势。贵州是能源资源大省,全省电力远景装机容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居全国第六位。贵州素以“江南煤海”著称,煤炭保有储量500多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矿产已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41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28种居全国前5位。贵州磷矿、铝土矿储量都居全国前5位。而且这些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十分优越的开发条件。贵州是生物资源大省,全省有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有3924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川广云贵、地道药材”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有做大做强的基础。经过三线建设,贵州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其中在航空、航天、电子等三大军工基地的一些领域,拥有汽车零部件、工程液压基础件等优势产品;开发了压力机盘锻件等潜力产品;对飞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生产进入了波音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体系等。2010年,全省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产业”的总产值、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占全省高技术产业的份额均在9成以上。我们应依托本省的国防工业基础和医药制造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在高端装备制造和相关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等方面有所突破。

区位优势。从区域分布看,全省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黔南州,即主要集中在黔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渝黔、贵昆、黔桂、湘黔铁路和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快速铁路、长沙经贵阳至昆明客运专线在贵阳交汇,杭瑞高速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贯穿其境,是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区位和地缘优势明显。因此,贵州应借助其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积极承接能矿资源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转移。

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设立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专项增加主要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山东省设立了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省政府确定的400个工业调整振兴项目。如,为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山东省财政在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推广、核心技术开发、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扶持,仅2009年就投入6.23亿元财政资金。外省的这些做法对我们很有借鉴作用。

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进一步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方式,包括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产业和行业进行适当的惩罚性税收政策,抑制“两高一低”产业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设备投入、产品销售等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通过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加强联系,研究政策,争取支持。加强与国务院各部委的联系,认真研究它们的有关政策,围绕优势产业链包装系列项目,争取国家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用好用足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努力争取更多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加快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技术产业综合发展环境。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

一是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例如,贵航集团与北京大学共同研究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系统,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二是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三是加快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办法,推动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在省内实现产业化。现在,我省也在实施“火炬计划”,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和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但是,我们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与外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山东省为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2010年,该省财政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资金增加到2亿元,重点支持47项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所以,我们应加快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办法,同时,还可通过提供试验试用场所、实施示范工程等方式,对重点领域创新产品的试验试用给予支持。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实施和管理为载体,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依托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抓好产业园区建设

篇9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质量新城、品牌**”,表彰奖励在质量管理、经营绩效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企业或组织,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或组织建立和实施卓越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我区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水平,持续改进经营业绩,增强我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以及《**市政府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借鉴国内外开展质量奖活动的成功经验,结合**区实际,决定设立“**区政府质量奖”(以下简称“政府质量奖”)。为规范政府质量奖的推荐评选,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质量奖是**区政府设立的质量荣誉,主要授予在**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或先进地位、取得显著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

第三条政府质量奖的评定工作建立以推广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基础,以社会公示、专家评议、政府决定为科学决策程序,以政府积极推动、引导、监督为保证,以促进企业或组织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宗旨的总体推进机制。

第四条政府质量奖的评定工作在企业或组织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不收费、严格标准、优中选优,坚持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增加企业或组织负担。

第五条政府质量奖每年评定一次,有效期三年。原则上每届获得政府质量奖荣誉的企业或组织不超过10家。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为确保政府质量奖评定过程及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区“质量兴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承担评定政府质量奖工作,办公室设在质监**分局。

第七条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修)订政府质量奖评定标准、实施指南、工作程序、管理制度等;

(二)组织制(修)订评审员资质标准及管理制度;组建独立的评审组,负责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建立评审员绩效考评的优胜劣汰机制;

(三)组织编制政府质量奖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国际先进质量奖评定标准的跟踪研究;

(四)负责受理政府质量奖的申请、组织评审以及宣传、推广和培育工作;

(五)调查、监督申报及获奖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管理实况、社会责任等;

(六)组织考核、监管评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

(七)向区政府报告政府质量奖的评审结果,提请评荐候选企业或组织名单。

第八条政府质量奖的评审应充分听取和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第九条区有关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行业协会分别负责本系统、本辖区和本行业申报政府质量奖的培育、发动和推荐工作;宣传、推广获奖企业或组织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协助推荐专业人员担任评审员。协助调查核实申报企业或组织的获奖资格。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十条企业或组织申报政府质量奖,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在**区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合法生产经营(服务)三年以上,符合产业、环保、质量政策;

(二)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其他相关行业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质量工作成绩显著;

(三)对有行政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或体系认证、产品注册等要求的产品或体系已获得许可、认证或注册。

(四)提供的产品、工程和服务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近三年国家、省、市监督抽查产品或服务合格。

(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最近三年未发生亏损。

(六)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

(七)连续三年无重大质量、设备、伤亡、火灾和爆炸安全事故(按行业规定)及重大用户投诉,无被行政执法部门查处的不良记录。

(八)获得区政府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市、区行业协会之一推荐。

第四章评定标准及方法

第十一条政府质量奖评定标准应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质量奖相关评定标准。评定标准是政府质量奖评定的基础,也是企业或组织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依据。

第十二条政府质量奖评定的标准为《**区政府质量奖评定标准细则》。评定标准包括领导战略、人员管理和开发、资源、过程管理、服务质量及成效、顾客满意程度及社会满意程度六部分内容,标准总分为1000分。

第十三条获得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的总评分不得低于750分(含750分),按获奖数额,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获奖企业或组织。

第十四条政府质量奖评定标准根据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可适时进行修订。

第五章评定程序

第十五条每届政府质量奖评定前,由办公室在**区政府和质监**分局网站及媒体上公布本次政府质量奖的申报起始和截止日期及工作安排。

第十六条企业或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如实填写《**区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表》,按照政府质量奖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自评报告,同时提供有关证实性材料,在规定时限内报办公室受理。办公室对申报企业或组织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或组织名单。

第十七条根据评审工作的需要,办公室可从获得评审资格的评审员当中挑选若干成员,组建评审组,并指定组长,评审组必须有3名以上(含3名)的评审员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评审员应经过办公室组织的专业培训,获得相关资质后方能从事评审工作。

第十八条办公室组织评审组对企业或组织提交的自评报告等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照评定标准逐条评分,形成材料评审报告,并据此提出现场评审企业或组织名单。

第十九条通过材料评审后确定的企业或组织,由评审组按评定标准进行现场评审,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第二十条办公室根据评审组材料、评审报告、现场评审报告,按现场评审得分排序,提出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或组织候选名单。

第二十一条办公室将获奖企业或组织候选名单提交区政府区长办公会审议。经审议批准后的名单通过**区政府和质监**分局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结束后,由区人民政府发文表彰,颁发证书。

第六章奖励及经费

第二十二条区政府向获得区政府质量奖荣誉的企业或组织奖励人民币2万元。对获得市级以上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参照《**区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发[20**]27号)文件中获得名牌产品奖励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获奖企业或组织的奖励经费和政府质量奖组织、管理、评定、培训、监督等专项工作经费由区财政统一安排。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对弄虚作假、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政府质量奖荣誉的企业或组织,撤销其“政府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追缴奖金,并予以曝光。

第二十五条承担政府质量奖评审任务的机构和人员要依法保守企业或组织的商业秘密,严于律己,公正廉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标准进行评审。

办公室会同区监察局切实加强对评审工作的指导、监督,对在评审过程中、、、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人员,有权取消其评审工作资格,并提请其主管部门或所在工作单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0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以六大片区为指引,调优种植结构,现代农业载体建设加快。

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立足全市现代农业“六大片区”规划,加大项目的上争,推进结构的调整优化。截止目前,共上争各类农业项目38个,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2.402224亿元,有效推进了各类现代农业载体建设。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立足兴泰线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片区现有基础与条件,实行财政支农项目的集中投入,启动了5000亩江苏__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位于临城镇古庄村的600亩核心展示区,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430万元,已进入项目工程招投标阶段。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1000万元的以色列科技园和5000万元的台湾脱毒组培、高效种养项目即将签约建设,引领兴泰线2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

二是粮食高产增效园区规划实施。立足粮食高产增效示范片区,在完善、提升钓鱼镇原有粮食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重点在兴泰公路北沿的钓鱼、大邹、中堡等乡镇启动5万亩高标准粮食高产增效产业带建设,提升示范引领能力,推进全市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在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基础上,该核心区上争中央财政支农优质稻米项目1个、高标准粮田项目1个,共投入省级以上财政资金800万元。

三是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启动创建。围绕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创建,立足开发区、垛田、城东等城郊蔬菜种植与加工优势,上半年,突出省级出口蔬菜安全示范区农药的合理、规范、安全使用,争取外向型农业“__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项目,投入省级财政450万元,大力构建先进的农药残留控制模式,强化源头控制,加快安全、高效农药及相关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示范区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是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提档升级。发挥西北部生态休闲观光片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时,组织“千岛菜花”申报国家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帮助戴南镇董北村申报全国“美丽乡镇”、临城镇桃花岛申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千岛菜花、大纵湖、垛田风光、桃花岛桃园、红膏生态园、钓鱼粮食生产、周奋河藕等7件作品申报“中国美丽田园”,并启动了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和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策划工作,加快推进__农业的转型升级。

2、以考核指标为杠杆,落实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实现进程加快。

根据省农委《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对照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结合省、泰州市农委及市委、市政府各项考核任务,我局将考核指标分解到科室站、落实到人,有效推进了各项考核目标任务的开展。

一是高产创建成效显著。积极实施粮食丰产增储行动计划,夏熟建成9个小麦、1个油菜部级万亩片,虽遭受晚播、冻害、倒伏等不利因素影响,由于技术指导到位,加之在收割期各地抢晴天、抓雨隙,确保了夏熟丰收。据统计,油菜籽产量184公斤,比上年增加12公斤;全市小麦亩产407公斤,夏粮亩产401公斤,比去年均增14公斤。同时,落实部省级水稻万亩片22个、部级棉花万亩片2个,大力推广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机插秧等技术,实行一栽就管,苗情基础较好,奠定了秋粮丰产基础,预计全年粮食亩产达520公斤。

二是高效农业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绿色蔬菜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在临城、陈堡、垛田、城东等乡镇启动了“菜篮子”工程1万亩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并新增1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上半年,我局招引农业项目3个,投资额75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帮助、指导各乡镇启动了5000亩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其中戴南、钓鱼、陶庄3个粮食园区和陈堡、昭阳2个设施园区申报了泰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市新增高效规模农业项目20个,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占全年目标3.5万亩的71.4%,总面积达到16.61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8.7%。

三是农民培训快速推进。立足优势产业与生产需求,对农民开展技术与技能培训。上半年,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办班15期,培训农民2054人,376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农业创业培训办班4期,培训农民528人,456人通过淡水水生动物养殖工和农艺工职业技能鉴定;完成农业专项技术第一轮培训,培训农民30131人,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全年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创业培训任务,全市新增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 力2582人,占全年1.3万人任务的19.86%。

四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去年我市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健全率得分较低,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强力量,逐一落实,确保35个乡镇全面完成农业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计划的实施。上半年全市乡镇服务体系健全率达58%,全年预计达到90%以上,并带动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的增加,预计达85%的工作目标。同时,全市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达75%。

五是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现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并重的转变,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10万亩次,麦草全量还田面积80万亩,其中推广秸秆腐熟剂416吨,秸秆腐熟还田20.8万亩。今年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539万亩,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5个,完成省、市新增10个、20个的目标,另有44个产品正在认证过程中。预计全年,全市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

3、以规模经营为抓手,强化配套服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一是推进规模经营。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发挥农技推广队伍的技术优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每个乡镇农技部门牵头领办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合作社的任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据统计,全市35个乡镇农技部门建立1000亩以上农业规模经营合作社49个,总面积51555.22亩;全市100亩以上的“小农场”294个,面积113896.79亩,其中农技人员领办、创办的小农场8个,面积1595.49亩。

二是培育服务组织。积极培育种苗育供、机械播栽、农资配送、植保防治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和服务能力。全市拥有植保专业服务组织154个,其中上半年新增11个,签订全程承包服务合同5.8万亩,其它形式的统防统治服务45.7万亩;全市建立水稻机插秧集中育秧点200多个,面积3000多亩,水稻机插面积实际36万多亩,比上年增加近20万亩,基本实现了公路沿线机插秧全覆盖,达到每个乡镇建立1-2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面积1000亩以上的目标。

三是强化配套服务。在加大规模经营基地技术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规模大户服务需求调研,积极推进种粮大户单独保险。上半年,为20个乡镇的112户规模种植户实施单独保险,参保面积37250亩,实行单独出单、单独理赔,提高了受灾的理赔效果,增强抗风险能力,有效调动了种粮大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牵头成立了市龙香芋产业发展协会,积极筹建市食用菌行业协会,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要求正式组建休闲农业协会,并做好大米协会业务主管部门的调整工作,同时规范本市农作物生产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力。

4、以日常监管为重点,开展检打联动,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宣传教育,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检打联动,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推进国家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为增强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我局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共对安全知识的知晓度。尤其是加强两高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宣传,组织印制了2000份《关于严禁违规使用农药的通告》张贴到各自然村,并组织开展广场宣传活动,使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的震慑作用,在全市营造预防和惩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犯罪的良好氛围,确保__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实施产品抽检。发挥市农检站及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农残检测服务,并针对出现的“毒生姜”等质量安全事件,及时组织监督抽检。据统计,1-6月,我局对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开展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查,共检测样品193个,检出不合格蔬菜样品8个;并根据省农委要求,在系统开展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免费开放日活动,免费为广大蔬菜生产者、消费者提供约4000批次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服务。同时,实施基地环境监测,对165个土样实施汞、镉等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三是开展执法检查。加大农药、种子、肥料等三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尤其突出农药监管,实施高毒农药经营“备案制”和销售“实名制”,规范农药的经营、使用,并在关键农时、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整治,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加大生产基地的日常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并对农作物地下害虫防治用药开展专项整治,实行检打联动,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1-6月,共出动执法人员3004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796家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0起。

5、以党的建设为支撑,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系统工作作风。

今年以来,我局以“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这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三解三促”、“六查六纠”,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构建一支运转高效、执行有力、倾心服务的新型农技推广队伍,为__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在今年全市“七一”表彰大会上,局机关支部被市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

一是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五个一”廉政文化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服务理念。同时,结合农业系统工作实际,从社会普遍关注的农业项目这一热点着手,进一步规范申报程序、实施要求、验收标准,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财,打造农业系统清廉形象。

二是推进服务机关建设。树立发展农业就要发展规模经营,扶持 农业就要扶持规模基地的理念,将各项惠农政策、财政资金等向农业规模经营倾斜,组织广大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并组建群众工作团第十三工作队,以服务科学发展、推进中心工作、加强基层党建、促进社会和谐为职责,建立联系点、打造示范点,争创“群众满意服务窗口”。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扩大党支部建设范围和领域,在市农技中心各专业站新建立党支部,提升农技推广工作的组织保障能力。5月份,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组建了市农业局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党支部,力求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双促双赢,提升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能力。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围绕全年农业工作目标,下半年种植业的工作思路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一个突破、两大协会、三大市场、四大示范区”,大力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充分挖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优势,推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努力提升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一个突破:突破适度规模经营。立足秋播,加快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培植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实现结构调优、产业升级、质量保障、效益提升,增强各类经营主体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大示范、引领作用。

两大协会:__大米、食用菌两大行业协会。加快组建、运作__市大米行业协会、__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强化服务,推进品牌化建设。以粮食交易市场为抓手,实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规模大、形象优、带动强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打响“__大米”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食用菌产业基地,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现有食用菌产品的提档升级,做强__食用菌品牌,开拓市场,提升种植效益。

三大市场:种子、农药、肥料三大市场。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原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组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同时,突出源头治理,牵头筹建种子、农药、肥料三大农资集团公司,推进产品备案制、经营许可制、质量追溯制,打造农资销售主渠道,构建市、乡、村统一的农资连锁经营、配送网络,规范__农资市场秩序。

四大示范区:组织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立足__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分片推进,重点建设5000亩集中区,并确保年底前600亩核心展示区建设取得成效,引领兴泰线2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兴泰公路北沿线粮食高产增效示范带和核心展示区的规划、实施,引领__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突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配合相关部门争创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立足“__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开展保护、挖掘、传承、利用,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确保“千岛菜花”成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并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三、有关协调事项

1、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问题。

近年来,“瘦肉精”、“毒豇豆”、“毒生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被曝光,监管工作任重道远。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职能,作为农业大市,__虽然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但由于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不健全,尤其是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滞后,加之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大,违法使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工作的重要力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均要求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机构,5月份针对我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机构建设问题,市农业局、林牧业局、水产局联合向市政府行文请示,尚未得到批示。当前,我市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已成立,恳请市领导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给予支持,按照部、省等相关文件要求,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落实专兼职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年底前完成省农委60%乡镇监管站达到规范化运行、50%的乡镇检测室达到建设标准的年终考核目标,提升__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篇11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南京也在加快推进第二阶段全市综合改革工程,2014年1月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南京都市圈要积极创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对都市圈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南京都市圈已经在机制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有了良好的基础,但要创建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初步思考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城市发展联盟合作机制。以2013年8月3日召开的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为新起点,建立强有力的跨省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南京都市圈跨省行政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指导南京都市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南京都市圈决策、协调和执行三级运作机制,健全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市长联席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等政府间多层次协商机制,加强专委会、项目合作和项目监督等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切实推进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都市圈第七届市长联席会议上成立的五大类16个专委会在项目推进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各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互访、会晤,就创建试验区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与决策。各市应成立推进都市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各市联合努力积极向国务院上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争取将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国家层面赋予南京都市圈在跨省都市圈合作方面先行先试权。坚持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为指导,精心编制都市圈产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和毗邻地区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在规划体系框架内,系统、合理、有序地统筹都市圈合作项目,推动各领域合作协同发展,形成都市圈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逐步修正和统一各成员城市的地区性法规和政策,研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商讨建立有利于都市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等跨区域合作,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民间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健全跨区域市场化整合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努力营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统一规范的市场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区域行政壁垒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因此,要充分发挥都市圈各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顺应市场需要,多打造一些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项目,全面激发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积极探索跨区域园区共建以及企业兼并重组后的增加值统计归属、财税利益分成机制,通过股份制运营方式实现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割。探索港口股份合作方式,由各地市出资组建港口集团,统筹港口建设与发展;建立激励细则,鼓励港口资产重组,实现港口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共同组建区域通投资公司,统筹推进都市圈跨界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衔接,解决城际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组建跨区域公交集团公司,鼓励相邻城市相互开放线路,推进市场化的公交企业兼并与重组;探索相邻城市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

三是健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基础设施项目协调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社会关注度高,应重点推进跨界交通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建成通车,同时加快推进重大枢纽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先行更好地实现资源互融。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同城化客运公交和换乘枢纽建设,推进都市圈交通同城化。进一步加快实现快速道路、轨道交通、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设施同城化,推进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重大科研、环境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相互开放与共建共享。在跨区域、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规划统筹化、建设一体化、资源社会化的建设和使用制度;在区际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经营主体市场化,建立投资者受益、使用者付费和管理者获补偿的利益共享机制。将社会设施开放工作纳入相应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与管理制度以及各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市场化开放与管理制度。以水、大气质量监控为重点,建立都市圈环境监控网络共建机制;以“就近服务、付费共享”为原则,探索股份合作方式,建立跨界地区环境设施共建共享制度。建立数据共享的成本-利益分担分享机制,推进各城市地理信息库、人口信息库以及企业法人信息库三大数据库建设,协同共建数据交换中心。推动共建共享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生态环境与公共事务平台等行业领域信息平台。在做好基础设施先行的同时,要将合作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科教、文化、环保、民生事业等领域拓展延伸,实现多领域、多重点、有深度的全面合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在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方面,如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教文化、民生事业等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作项目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真正使“都市圈”建设惠及百姓、惠及民生。

四是健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鼓励南京高校院所与都市圈各市开展技术对接,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力度、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实力整体提升。深化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根据各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探索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政府、园区、企业等多层面对接,促进要素流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探索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多层面对接,消除要素流动的行政障碍,实现园区共建与合作发展,推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以优势互补推进区域产业分工,转型提升片在培植研发和营销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同时,引导加工制造环节在其他片区集中集聚布局,鼓励科技创新成果向其他片区扩散转化与大规模生产。以集群构建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实现园区共建与合作发展,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围绕钢铁、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及装备、电子信息、航运物流等优势产业,打造若干产业集群,以集群为引领推动区域联合发展。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空间网络,促进信息、原材料和产品在转型提升片和产业转移承接片之间传递和流动。以载体和园区共建推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和方式,鼓励与其他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和科技城,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帮扶援建、委托管理、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方式共建开发园区。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协商议定合作方式和税收分成,明确责任义务和经营期限,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区域联动发展新局面。

五是健全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建立都市圈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执法合作机制,推进都市圈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联合执法。建立都市圈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态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的南京都市圈,提升都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以及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应急救助系统联网联动和统筹调度。建立都市圈统一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共同提升流动人口服务水平。联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合作机制,推进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审理、裁审标准一致机制。制定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理、警务指挥等领域广泛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项目审批的沟通合作,统一审批尺度;加强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建立都市圈城市管理跨地区联动工作机制,协同加强跨界地区的城市综合管理。成立跨界水体协调管理、整治机构,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在金牛山水库、石臼湖等备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中,加强资料共享。建立长江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通报制度,上游城市江段发生水污染事故时,立即告知下游城市,并定期通报交换水质监测信息,加强防范能力建设。建立慢性病、职业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联合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