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经济学论文

大学生经济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02 05:2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经济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经济学论文

篇1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必须保持平衡,供给大于需求会导致劳动力过剩。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资本资源(以国内投资额为标准)仅占世界百分之四,劳动力数量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理论上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业量的增加归根结底要依靠整体经济增长拉动。近年来世界次贷危机的发生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无疑更是釜底抽薪。从国内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受中国历史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仍属劳动密集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权重还很小,经济发展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主要还是体力劳动者群体。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另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精简等也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其次,供需对接错位、高校教育缺乏前瞻性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意识时间对接错位。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人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但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改革,在时间和周期上却明显滞后于市场变化。等高等院校调整完成到大学生毕业寻觅就业机会,已经用去若干年时间,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原先的热门专业已经冷却,毕业生产出过剩。二是办学特色的对接错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需求同步,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着的,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管理模式影响,缺乏独立性,缺少特色,所有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具备相同的特点。这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期望值对接错位,大学生普遍希望稳定的工作岗位,但近年来承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大学生期望从事理论性较强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则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希望与期望值匹配,而用人单位则希望节省开支聘用直接可创造财富的员工,这种教育传统的误导导致的期望对接错位仍将继续影响实际就业率的提高。

篇2

(二)有利于弥补学生能力的缺失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未来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生代大学生能力的缺失,是用人单位普遍反应的问题。我们往往把学生能力的缺失,归咎于学生的本身,而没有在培养主体上寻找原因。大学之前的家庭、社会、学校的过度关心,弱化了学生本应具备的能力,如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大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面临着弥补学生之前缺失的基本能力。在创新转型住宿模式下,学生不再有班长、组长或同班同学的提醒,必须根据自己选课的情况,安排作息时间。由于不同专业的同学上课时间不同,作息时间也就不一样,因此,他必须学会兼顾他人。此外,不同专业的同学思维方式不同,如何与不同专业的人交往,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这种住宿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就部分弥补了大学生之前最为缺乏的生活、处事、为人的能力。

二、大学生新型住宿模式的探索——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是由福州大学与福州大学资产运营公司举办的独立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目前已拥有39个专业,12000多名学生。在较为自由的办学模式下,2008年开始,学院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创新转型住宿模式。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民办高校,早年至诚学院的新生报到率都在90%左右,近年新生报到率虽有提升,但还在95%左右徘徊。因此,新生报到率与新生宿舍安排就构成了一对尖锐矛盾。此外,学生在学期间退学、转学、休学、参军、出国等等,也提出了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基于此,学院开始尝试性实施新的住宿模式,解决房产资源的经济合理性问题。学院按照如下步骤开展了住宿新模式的试验:第一阶段,尝试阶段。为了减少新模式介入引发的波动,保持学校稳定,学院采取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即:2007级以前的学生仍按旧的住宿模式居住,2008级新生按新的住宿模式居住。同时,建立起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建立系、社区辅导员专业化分工协作系统。这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学校房产资源利用率提高,宿舍安排人员工作负荷减少,学生没有波动、较为认可,来自系辅导员系统的排斥力较大,社区辅导员比较忙乱,极个别有后门可走的家长对宿舍床位抽签结果不满意,但总体状况良好。第二阶段,总结与推广阶段。2008级新生入住后,褒贬不一。学院通过新旧宿舍住宿模式而引发的学生行为管理的比较,不断思考总结,并强化系、社区辅导员角色意识,强化新模式优势。并且,在2009级及以后的新生中,不断扩大试验范围,直到2011年,全校全部实行新的住宿模式。这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当缺乏新旧住宿模式比较时,个别领导、教师常把学生管理问题,归因于住宿模式的转换;基本做到了只要有空床位,就可以安排学生,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系辅导员与社区辅导员对立性减少、协作性提高;社区管理中心建立起了较强的学生自治组织结构及干部队伍,社区建起了党员服务站,学生自发办起社区期刊《家》,以情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基本形成。第三阶段,住宿环境利用阶段。新模式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在前两个阶段试验中,我们没有过多的强调,而是让实践说话,学生对宿舍环境的利用,基本是无意识的。但在2011年以后,我们不断宣传这一住宿环境对学生行为的改造作用,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利用环境,完善自身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养成。目前,大学生住宿创新转型模式已实施六年,整体较为顺利,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也为至诚学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资源。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与完善,主要有:社区管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学生利用宿舍环境的主动性有待启发等。

篇3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人才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承受着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一)社会就业总量分析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到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总人数从338万增长到727万,总人数翻了一倍还多;从全国就业市场统计,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经初步测算,到203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在8亿人以上,劳动力供给将保持历史高位,而经济发展周期的不确定性,导致就业市场面临供过于求,使就业总量长期存在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环境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高校存在教育教学体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对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不足、决策滞后,缺少与市场需求有效契合的办学特色等问题。还有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有些高校不顾办学能力,盲目扩招,忽视教学质量,都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不足。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真正满足企业所求,更没有自主创业能力,加之在校期间又因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应聘经验匮乏,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同时,面对全球性收缩的经济发展周期环境,国内的就业供给总量因国内大学扩招和国外经济不景气大量留学生归国等原因持续增加;而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对市场化的就业环境缺少足够认识,普遍存在求稳、求高薪、选地域等趋同性的择业心理,也导致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显突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建议

(一)加大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在遵从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加大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改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尽快实现由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型;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技术密集型就业岗位,从而加大对人才的总需求量,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依托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根本,通过建立规范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所开设的专业和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进行检测评估。同时,建立一支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教科研师资队伍,在教育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改革教育观念,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出发点,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建立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工作的有效过度,开拓学生视野,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篇4

一.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

1.分层次开设各类科技竞赛选修课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摘要: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同学,使更多同学了解科技竞赛并参和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如面向没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基础班,采用大班教学形式,一般120~140人左右,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喜好为目的;而对于具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则开设电子设计提高班,采用中班教学形式,一般60~80人左右,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另外,对达到电子设计提高班水平且有初步参赛意向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竞赛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一般为40~50人左右,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2.面向竞赛学生开设科技竞赛练习课

练习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练习借鉴“商品超市”和“菜单选择”的管理理念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程序编程、设计规划、论文撰写、信息处理、团队分工协作、案例分析、实战练习等模块,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部分课程模块重点练习。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强化练习,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基础练习。集中练习课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统一培养和集训。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最终参赛的选手进行所有模块的综合练习。

分散练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疑问或困难时,竞赛指导老师负责答疑指导。

3.合理布置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

竞赛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将竞赛思想和内容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如在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中,可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教学。

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面向对象,各有侧重。基础班侧重竞赛基本知识的普及教学,以激发学习喜好为目的;提高班侧重竞赛基本技能提高,能进行简单的竞赛设计,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侧重竞赛实战内容的辅导,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练习课侧重竞赛内容的强化和竞赛辅助技能技巧的练习。

除合理布置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外,学校还鼓励竞赛指导教师自编竞赛教材和讲义,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中吸取竞赛内容和经验,适当引进国外原版专业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使竞赛教育向多形式,高层次发展。

4.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应用于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以加强。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100门网络课程,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的建设。

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包含教学文件、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外自学课件、课堂作业习题、课外综合习题、模拟考试平台、在线讨论(留言板)区、历届学生竞赛获奖成果等内容。目前已建成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络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网站,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外练习通过网络进行,模拟网上考试已通过测试,预备逐步推广使用。

针对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学校明确要求网站内容每学期必须有更新,非凡是作业和试题每学期要有30%的内容调整;在线讨论必须经常关注,及时答复;每次竞赛完成后,相关内容应在4周内完成上传。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练习组织

1.建立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科技竞赛,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在整合、扩充原有竞赛网站的基础上,建成了竞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兼具互动交流功能的网络空间。网站包含竞赛种类、类别、竞赛时间、历届竞赛等基本介绍,学生竞赛成果展示,竞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探究方向、教学探究成果等基本团队情况介绍,统计、分析、撰写等竞赛技能知识介绍,在线提问和交流等,并能和学校相关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快速链接,让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网站深受同学好评,成为学校科技竞赛的最佳前沿阵地和宣传窗口。

2.加强练习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练习指导教师的培育和团队建设工作。在教学业务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教学研讨,集体讨论教学大纲、编写练习教材、完善教学文件、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练习指导教师的共同参和,确定了各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并支持练习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我们还采取“1+1”练习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即每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带一名新指导教师,通过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教学指导功能。同时,“1+1”培养方式也保证了练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

3.加强竞赛技巧练习

学校通过开设练习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长期竞赛练习,在竞赛相关技巧练习中,有三个技巧非凡需要重视和加强。

(1)信息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以及如何选择信息,却让很多学生头疼。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把握的信息,建立信息评价标准体系,学会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将对竞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文撰写。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是科技论文(部分需设计作品),因此,论文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技竞赛的成绩,加强论文撰写的规范性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设置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模版,对论文的结构布置、撰写格式、文法和表达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团队协作。每组参赛队设立一个指挥员,每个队员在竞赛中各有分工。在设计策划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要求队员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使整个竞赛有条不紊。

4.参赛选手培养程序

通过分层次开设选修课,学校有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竞赛选手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摘要:竞赛选手在提高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提高班中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对其总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在学生有参赛意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组成竞赛班。通过竞赛班的实战练习,学生对相关科技竞赛的内容、设计思路有所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的竞赛技能。同时,要求竞赛班的所有学生均需参加练习课的集中学习,但可根据自己的特征,选择相关练习模块;空余时间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进行分散自学。参赛选手在竞赛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竞赛班中的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参赛选手必须经过练习班所有模块的集中强化学习,组队时兼顾学生不同的技能特长,做到优势互补。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篇5

2.中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1)中文题目以黑体小一号字居中分成1或2行打印。

(2)中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摘 要,采用四号黑体字,摘要内容另起行前空两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3)关键词为小四号黑体字,与摘要内容隔开一行,另起一行左对齐,空两字符后跟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关键词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3.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中的英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1)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居中二号字加粗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2)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四号加粗打印ABSTRACT,再下空一行小四号字打印英文摘要内容,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居左,以小四号加粗打印KEY WORDS, 留两字符空格,其后是关键词,采用小四号打印。

4.目录 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编排清楚,目录中的章、条一般编排到二级,也可编排到三级(章、条、款),标题应该简明扼要。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目录两字用小二号粗黑体,下空两行为章、条、款及其开始页码,以小四宋体、1.3倍行距打印。章、条、款层次代号如下:(详见附4)

1 (章的标题) XXXX 1

1.1 (条的标题) XXXX 2

1.1.1 (款的标题) XXXX 3

5.正文 每章的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字左起打印;章下空一行为条的标题,条的标题以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条下一行为款的标题,款的标题以小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换行后打印正文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1.25左右,正文中标题同目录相对应(详见附5)。正文中的标题层次一般不应超过四级,四级以后可单独编号,如编写作(1) (2) (3) 或① ② ③或a. b. c.等。正文中用的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能两种混用。正文中用的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6.图 图应有编号和图题。图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图号后空一格为图题,如图2-1 等,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五号黑体字打印。版式为四周环绕型;靠右侧置放(详见附5)。论文中的插图应具有鲜明性,切忌与列表及文字表述重复。插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正文表述所用保持一致。插图要清楚,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幅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图内文字采用小五号宋体字。

7.表 表应有编号和表题。表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表号后空一格为表题,如表2-1 等,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符号采用小五号宋体打印,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制表一律采用三线制。列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详见附5)。

8.公式 公式一律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2-13)、(4-5)等,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左空四个字符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详见附5)。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小四号黑体字左起打印,另起行以五号宋体字列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与在正文中的引用顺序一致,著录格式及示例详见附6。

篇6

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随着高学历就业人数的逐年增长,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就业人员综合技能要求的提高等客观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加剧了本不乐观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610万人,比2008年559万增加了51万人2007、2008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同时会挤压2009年毕业生就业空间,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群体。加上以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投行宣布破产为标志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及其影响的日益扩散,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巳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无疑,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不理想等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存在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从主观方面看,就业价值观上存在的偏差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这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准确把握经济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观现状,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表现

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一种关于职业与就业行为的观念,也就是大学生对就业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思想观念。它是大学生就业过程内心的”指路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精神和物质生活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包括就业价值目标取向、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就业价值实现手段等方面。

(一)就业价值目标取向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自我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理念。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当经社会,到处充满了残酷的竞争与淘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去迎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也在严格地挑选着每一个人。这样,大学生不仅面临狭窄的就业空间,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抱怨社会的残酷。日益扩散的经济危机只是更加剧了这种现实。

当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日益扩大时,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又陷入了追求自我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的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比较淡化,择业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物质利益的得失,个人主义倾向较严重。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价值观上崇尚自我,推崇的是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的营造。他们对就业问题观察与思考的核心,是个人中心论,至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只是兼顾考虑。

2009年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采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和专家调研等方式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等进行网络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个人选就业价值目标取向择趋务实,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48.2%的大学生选择“健康快乐的生活”,28.9%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重待遇”、“怕吃苦”等心态。在面对“你会接受一份个人收入较少,但对社会贡献较大的岗位吗”的提问时,58.5%的受调查者选择“不会”,22.2%选择“可以考虑”,只有19.3%选择“会”。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有59.2%的人把“经济收入”放在首位,24.3%的人把“有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放在首位,有14.7%的人把“有利的晋升机会”放在首位。

由此可见,个人发展前途、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目标取向之一,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主导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

(二)就业价值评价标准明显呈现出不确定性和矛盾性

就业价值评价是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大学生按照一定的社会价值标准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行为或客观事物进行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的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评价标准又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约。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与新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冲撞,面对这些,即将踏人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扬弃什么。

社会现实的急速变化使大学生在就业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上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与矛盾性。如在肯定以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为标准来判断个人价值的同时,又时常不完全以对国家有所贡献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种就业价值评价标准选择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充分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在标准选择问题中的复杂心态。

大学生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就业愿望与就业现实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大学毕业生的思想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现实的就业困境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大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摆脱经济困境,更多地寻求物质利益的满足。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已让很多人只要能找到工作,有口饭吃就知足。哪里还能想到把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作为就业的第一目标。可以这样说,是现代社会中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偏激浮躁情绪导致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功利主义倾向。理想与现实的复杂矛盾,已使我们这些“天之骄子”或急功近利或单纯务实而走向平庸肤浅。

(三)就业价值实现手段选择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其他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际就业形势实在的展现在国人的面前,这无疑给大学生们重新思考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就业机制发生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也不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而做出了相应改变。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层次和各行业的岗位都成为毕业生的选择对象,就业价值实现手段选择的多样化,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正在为广大毕业生所接受。

然而,我们要看到的是随着全球经济危机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已使大学生成为就业市场上最直接受害者。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甚至个别行业全行业的校园招聘计划都大幅度下降,实质招聘的比例也大打折扣,这使得原本就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严酷背景下,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找。为了在茫茫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他们积极跻身于人才市场,参加各式各样的招聘,勇于在企业面前施展所长,推销自己,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谋求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当然,随之而来得问题值得关注,部分大学生注重表面功夫,忽略素质提高;拜金主义倾向;缺乏良性竞争意识;就业道德缺失,诚信意识淡薄等。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毕业生为了获得称心的职业,争取在竞争中获得胜利,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而忽视了基本的道德标准,投机取巧,不讲诚信,弄虚作假。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单位就签,不如意或者有更好的去处就随意悔约,契约意识淡薄。这些毕业生不顾基本的职业道德,缺失诚信,不仅降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任度,而且影响着学校的声誉,甚至波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群体,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培育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客观上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相适应的,又是全新的,尚处在变化之中。如何在这种变动中把握住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剔除非理性的影响,减少价值选择的越位与角色迷失,则是推进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重点。

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就业愿望与就业现实形成的强烈反差使毕业生的思想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就业价值观的偏差,会带来情感上的分离和行为的偏离,影响就业的心理健康,并导致就业不成功。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以及大学生生命价值实现的需求。

(一)强化理想信念导向

理想信念是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未来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意志和持久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他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础和重要保证。

信仰是价值观的核心。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世俗化倾向,容易使大学生陷人物欲的陷阱,迷失方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正确导向是十分必要的。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确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还应该具有一种精神;人不仅要求得到物质的满足,还应该有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人不仅是为己的,还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帮助大学生认清、理解并使之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定性和具体性愈加明显。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有一个内化的、长期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把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要求相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日趋务实、更关注自身的利益、更加愿意接受突出自我感受的教育方式,这表明大学生日益关注自身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结合起来,采取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教育形式,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倾向和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认识能力。要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与解决实际就业问题相结合,寓教于服务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另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要尽可能多地创新、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的就业社会实践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结合大学生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使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中拓展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二)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从历史的角度看,称之为民族精神,而从现实的角度看,则指的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代表人们精神世界主流,反映历史前进的方向。改革、创新则是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是整个国家面貌和全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30年,在这一伟大时代所形成的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鲜明地反映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成为激发人的各种潜能的精神力量。在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融入时代精神,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内在要求,它要求大学生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能够引导大学生从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潜能、发展潜能和创造潜力,增强大学生的生存力、竞争力和辨别力,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险的创新勇气,提高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里,适应这种时代要求的人,只能是那些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人才。大学生要把自己从传统的“理论型”、“知识型”向“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标准转化,努力适应时代的需求与挑战。

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是为了更好的与时代相适应、与严峻的就业现实相适应、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策略。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兰帅l理工大学的学生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被问及“如果毕业以后你暂时没有工作,你会选择什么时”,有51.1%的学生选择考研,选择创业的有25.5%,由此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的学生不知是因为深造还是逃避就业压力,但可喜得是有1/4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的道路。这一方面表明了当代大学生适应时代能力,挑战自己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现有国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有力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时代精神的教育,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就要引导他们将学习的理论主动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使创新不仅成为大学生的潜在意识,同时还要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准确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观念、行动随时代共同进步。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党和人民的要求为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实力。

(三)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孔子在《中庸》中讲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知,更重要的是修身。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众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是:我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是自己的,享乐也是自我的,但同时存在的一切责任亦需自我来负。这种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置于纯物质性金钱财富这种无常之有、无尽之有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拥有等同于、混淆于生命存在自身的价值之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有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又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支持与帮助。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计划,但是你的人生目的的实现,不能妨害其他人的人生目的实现,你人生计划的实施,不能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达到。每个人只有始终坚持我为人人的宗旨,最终才能达到人人为我的和谐境界。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大学生是“社会人”,必然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流,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面对未知的就业命运,社会物质利益的诱惑,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确的荣辱观是大学形成科学价值观的基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正确的荣辱观还为大学生树立了知荣明耻的道德新标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则培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建设设定了不可动摇的新坐标。我们的就业观培育在注意大学生的经济需求的同时,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与激励,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重建生命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价值。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和安全教育,使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人生态度,关注生命,热爱生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及时调节不良情绪,懂得即使输掉一切,也不能输掉对生命的信念,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勇敢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加强感恩和关爱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以感恩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关爱他人、同情弱者、助人为乐。:

篇7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明确方向,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办学方向。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坚强支柱,大学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建设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的有力助推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大学文化的认识,明白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要积极探讨发现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研究解决策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文化的界定

“大学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1]因此,大学文化是由其主体“大学人”在学习、整理、传承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以校园环境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独特的校园物质建筑、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等一切财富,因此,大学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师生的行为模式。同时,在大学师生的传承与创新中,大学文化也在不断生成、变化,并被它的师生所尊崇、学习、继承和完善。 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作为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2]

提升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文化理念,提升大学文化将有助于高校师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办学理念、提高学术品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大学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源泉,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与现代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集多元良性文化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先进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明确指向灯。因此,大学文化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与助推器,是国际化中各色各样不同教育方式与理念的界标,提升大学文化将更加坚定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并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方向。

2.提升国际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显方式,是指在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理性思考及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发展之根本。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同时要加强专业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校园环境等国际化。大学文化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加强课程设置、制度建设,立足于国际视野,增强特色意识、精品意识,建设国际化精品课程、增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互派教师访学、授课,营造有特色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模式,最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交际的现代应用型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

3.提高国际化学术品位

学术是大学的内在价值要求,学术品位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师生需要有高品位的学术思想,才能有参与国际学术论坛与研究活动的资本。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营造学术自由氛围,积极鼓励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提倡师生在论坛活动中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对国际国内各种事件、思潮的观点,催发各种想法与理念生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各种学术思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创建学术活动平台,提供学术活动空间,要引进也要送出,使国际国内著名学者走进大学带来最先进的学术理念,也要派出不同年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研讨;学校要举办不同形式的、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以学术推动教学,以教学促进学术,使高等教育学术品位得到提高。

大学文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中国高等院校自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招生规模扩张、校区规模扩大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全民化得到了普遍提高,校园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这种扩张与扩大的表层变化远远大于其文化本质的变化。大学文化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就是简单的趋同——扩招、扩建,并且在制度建设、课程增设方面简单模仿,真正的大学精神文化未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校在凸显办学特色,体现文化优势等方面的不足就显现了出来。

2.庸俗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但是,大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思想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创造活力。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适得其反,遭到社会文化“绑架”,出现了社会上流行的官僚作风、造假剽窃等不良习气。因此,当今的大学文化不能鲜明体现其独特的思维、辨识和创新能力,并因其文化底蕴不足,在引领社会风尚、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等方面表现出较多弱势,长此以往,大学文化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庸俗化,即丧失本源文化,向他源文化靠拢。

3.简单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化一方面体现在其以教学服务为主,脱离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未将“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有机融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服务社会,所以高校文化建设目标需与社会适用紧密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更多适用于社会的文化成果。其次,目前,各高校基本处于教育国际化的摸索阶段,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要么简单照搬,要么全盘否定,这都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取代本土化只能导致中国教育文化特征的丧失;反之,强调教育的本土化,排斥外来教育的影响,也会滋长另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情绪。”[5]所以,高校须在有机整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实用型文化产品的推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如何提升大学文化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的三个标准: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通用性是指本国的文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中是否被承认、接收和理解;交流性是指为活跃不同国籍、民族、文化间人们的交流、交涉是否确立了接触的规则;开放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制度和意识上是否站在本国立场上将别国文化接收到自己的机构内。”[3]通过被诸多学者认可的喜多村和之先生的这三个国际化标准不难发现,高等教育是否国际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国际认可的程度、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接受异文化、是否可以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因此,在新时期,各高校须加强大学文化的开放度与包容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崇高使命出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1.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与批判思维相结合

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一代又一代大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文化传承的必备基础。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扬弃过程,既针对传统文化也针对外来文化。

在当今,国际化对于大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国际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自由的学术交流,以此推动大学优势和特色的进一步彰显,促进办学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创新机制的完善,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不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无法排除“丧失自我”的危险。面对美国等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年轻学子们不免会有自叹弗如的感慨。王智平先生曾说,“全球化浪潮在本质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他们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订者,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其文化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着力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研究与学习,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

2.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联系

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创作、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种创新主要包括原创新和再创新。在学术界“剽窃”成风的当今,大学应该重振旗鼓,引领风尚,尤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加大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大学必须加大“原创”力度,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到社会的发展中来。这里的“再创新”是指借鉴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模式。国际化的大学必须要有开放的思维,但是开放并非失去自我,而是吸取各国优秀大学文化,进行文化资源的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

3.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与服务功能相辅相成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下,不乏有功利的、享乐的、消极的腐朽思想存在。大学作为求真育人的最坚定的阵地,应该严保自己的操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通过文化讲座、培训、展览等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大学文化应加强其国际化办学理念,提高其国际化学术品位,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用中国文化服务于世界。

总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提升大学文化意义非凡。虽然各高校在国际化摸索前行中,不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显现,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代表一定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9.

[2]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14-17.

[3]刘红.高等教育国际化[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38.

篇8

其次,知识经济时代以大学生为主体将形成知识阶层,这些人将不满足于知识量的积累或几个文凭、学历的获得,而是追求对待自身个体和客观事物及其知识的哲学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运筹能力、选择能力、自组自创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变能力等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常人共有的思想、文化、心理、超越等方面素质养成。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应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既要求掌握一门或多门专业,又要求掌握相关的专业甚至毫不相关的专业,这是由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高速重组与分裂所决定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不可分离

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与科技素质的教育,都不应是单独的、相互隔离进行的。过去从中学到大学,为了达到应试的目标,或实现某种功利性目的,而采取了文、理分家的教育方式,新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使科技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相互融合,即:通过交融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或曰科技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在教育目标上,由原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转变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双重教育目标――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在教育内容上,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锻炼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教学生如何使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的知识准备,而且帮助他们形成社会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总之,“整合”的教育是使大学生精神道德与科学知识平衡发展的教育,是使人文素质与高科技素质相统一的教育。

在具体操作上,这种“整合”的教育,应当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从总体上讲,当前高校应当侧重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为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利益机制,容易使人受物质和功利的诱惑,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淡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但是,在某些系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例如:文、史、哲专业大学生有必要侧重于科学素质教育,甚至以科学素质教育为主。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在我国的大学文科教育中,即使是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史、哲学科,也是着重于本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文科大学生也缺乏人文素养,由于,某些文科的大学生也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欠缺的问题。我们还必须看到,学科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征,素质教育不但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行之有效并达到有机的整合,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篇9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篇10

1 .全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教务处负责管理,学院具体组织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 .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 .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应能反映出学生已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调查研究方法以及问题的逻辑推理和论证等方面,应能表明学生已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 .论文(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论文的撰写应符合本专业学术规范。 

4 .论文(设计)应有 200 ~ 400 字的中文摘要和 3 ~ 6 个关键词,并对应的翻译成外文。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一般应为 5000 ~ 8000 字(不含图表、程序和数据)。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 

论文(设计)选题要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选题的性质、份量和难度等要符合培养目标,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论文(设计)题目可由有关系(教研室)提出,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论文(设计)题目,但必须经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题”的原则。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力求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以利于教学相长。题目一经确定,学生不得随意更改,个别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更改的,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准予变更。确定选题后要填写开题报告表。选题工作在第七学期进行。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论文(设计)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各学院应选派讲师(含讲师)以上的有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能超过 5 人,导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其主要职责是: 

1 .帮助学生正确选题;指导学生拟定论文研究方案和写作提纲;审核学生开题报告;帮助学生规范论文写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论文(设计)写作任务;审阅论文(设计)初稿,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写出定稿;给出论文(设计)评语和建议成绩。指导教师要认真填写指导过程记录表。 

2 .及时向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需要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方准予答辩: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除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之外的学分;按毕业论文任务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指导教师同意。 

2 .因公赴境外学习、实习而不能按时返校参加答辩的学生,经学生本人申请,学院领导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可以省略答辩环节。 

篇11

摘要:随着“互联网+”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了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切入点,总结出该课程目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传统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0

0引言

“互联网+”理念早在2012年就被提出,在2015年“互联网+”作为一项行动计划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意在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高等教育作为传统的行业之一,本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环境,“互联网+”的引入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教育双向互动、实时互动的模式,推动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高校打造更科学、合理行业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核心。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解读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并利用经验数据检验经济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认可,并在各大高校推广普及。在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此后各大高校广泛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目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时量不足。《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经典和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既要求学生学好经济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熟练运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经济关系,大概需要70个课时。但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各大高校安排的课时普遍偏少,在所有985高校中,北京大学课时最高,设置6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计量课时设置更少,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本科计量教学课时平均仅为48学时。课时量的限制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重大阻碍。

其次,课程衔接困难。《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方面基础。经调查发现,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各大高校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是比较重视的;而数理统计作为《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统计指标、数据的收集、计算方法,更能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经济问题的一些数量关系,为今后写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部分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与《计量经济学》脱节,如《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在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中,侧重讲解概率部分的知识,对数理统计知识讲解甚少;再如《线性代数》这门课,各大高校在该课程中讲授矩阵及其特点,并未将其与多元回归的分析相结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没法将其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很好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上得花时间讲解有关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因而大量减少对《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各大高校的基础数学课程教授内容过于简单,与经济学结合不够紧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

1.2教学模式传统

其一,课堂教学常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大量的模型和公式,这种单一传送知识的授课方式,会在短时间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并且会让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热情低、依赖性强,学生也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

其二,重理论轻实践。受课时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针对重点理论知识所有侧重的阐述说明,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需要学生掌握从选择研究的经济问题、构建模型、到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这些过程。因此,对本科生而言,要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不是只了解理论知识。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考核,70%-80%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定位在既能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能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修正,还要求对估计结果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能测试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路径

基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的特性,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1改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

首先,合理安排学时。自克莱因教授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到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学班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开始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李子奈(2005)提出本科阶段至少要掌握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经典模型的基本应用,并适当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在本科阶段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会熟练运用经典的计量经济模型,所学的内容较多。但是从调查的资料看,目前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偏少,难以保证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更无暇顾及学生应用的指导。因此,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课时,保证基本教学所需。

其次,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处理,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思维。没有扎实的统计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掌握会很困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经济类的招生不分文理,相对而言,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更多的课时。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无法达到理想数量时,应加强数理统计的教学,并在课程内结合经济现象进行基础的经济数量分析,提升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计量经济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课程内容。在开课初期,教师针对导论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章节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初级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开设“超星学习通”,将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营造“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更加多样化。具体每节课安排如下:首先,提前把每章的重要知识点、拓展学习材料以文档、视频等形式放在“学习通”上,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其次,课中学习讨论,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专题和讨论等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布置课后作业,针对任务点设置练习题和小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及学习材料,还可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和教师实时互动,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从而使得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测验。

其次,还应优化实验教学。课时量的限制使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案例教学库,案例以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为主,比如将热议的话题转为案例分析,将这些案例与每一章知识点紧密结合,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另外,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查、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最终形成学术论文,让学生真正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2.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过程化多维考核制度。“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提问或上机演示,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分,避免搭便车现象。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超星学习通”上的学习、阶段性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综合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能力。最终成绩可设置成: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课程论文(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超星学习通”上课程视频的学习、的小节作业以及签到;实验报告布置两个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建立理论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完成建立经典模型和非经典模型的全过程;课程论文按学术论文的要求,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可采用师生互动评价法,学生自评(30%)+教师评价(30%)+同学互评(40%),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为《计量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让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互联网+”的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其知识视野,并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可以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前沿信息技术,探讨“互联网+”与《计量经济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方法,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本质上改善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金课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评价论文

摘要:文章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66名在校就读本科大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项目问卷为数据来源,对基于金课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2.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能达到较好效果,但仍有近4%的大学生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3.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相结合的认可度均较高。课程建设以后改进的方向:应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方式,将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对计量经济学教材进行修订,并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

关键词:金课;混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2-0055-04

一、概述

“打造金课,杜绝水课”正成为近年来中国大学教育的新的教学理念,金课要求课程内容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而把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相结合,其主要实践方式就是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由此引发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国内教育界一些文献基于金课理念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陆恩(2019)在金课视角下对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考察;张熙悦和王怀祖(2020)以《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为例,在“金课”建设背景下,对“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汪芳等(2018)基于在線开放课程建设,对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指出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在线课程平台等四个层面实施联动,每个层面都要依据自身的核心目标加以改进;杨学坤(2019)基于线下“金课”建设联动机制,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模式、思路与实施方案;钱琼(2019)基于金课视角,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成为各经济类院校必开设的重要的应用经济类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马越越(2019)、赵海涛(2019)和张敏(2019)对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以教学型的“二本”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于2012年6月重点课程建设结项,2012年11月计量经济学试题库建设完成,2013年精品课程建设结项,2018年6月教材《计量经济学》编写完成,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获得校一流本科在线金课建设立项。计量经济学课程正一步一个脚印建设完善,我们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于2019年12月启动了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大学生评价调查项目,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评价,从而作为先行者在提高和改善“二本”院校的金课改革教学工作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开展研究:

1.本课程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线上全面使用学习通APP进行网络教学,网络签到,网络课堂测验等内容,并将教材、实验指导书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师生使用,线下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念,将课程计量模型设计和实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为每堂课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幻灯片,并配合案例及计量教学支持软件操作演示。我们将对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从大学生角度进行考察。

2.对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从大学生角度进行综合考察。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问卷设计,第三部分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

二、问卷设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问卷,基于个人基本信息,对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户籍、年级、所在学院、目前担任职务、目前的学分绩点在班级排名、每月生活费);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对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教程、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对课程教学方法评价(已有项目、未开发项目、课后作业、实验课程);对课程考核方法评价(平时成绩、总评成绩、期中考试难度、线上期中考试);对课程实践创新评价(课程案例、实验项目、学生科创项目积极性、计量建模型知识作为一项工具对分析事物帮)。

数据来源于我们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使用问卷星对266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66份。

三、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

此问卷填写成员半数以上为在校大三本科学生,这是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开设,需要学生先修相关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相关课程。样本大学生中,34%担任班长、班委和学生会部长等职务,绩点在前20%的学生比例为47.37%,约半数来自于一线城市(具体参考19年城市类型划分),90%月生活费在3000元以内。

四、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设计(见表2)

从教学设计的五个方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来看,大学生的认可度均在94%以上,说明计量经济学现在的教学设计对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基本合适的,能够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和大学生的要求。其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认可度更高。

(二)教学方法(见表3、表4)

现在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方式是采用超星公司的学习通APP,进行学习通签到、学习通ppt演示、学习通测验、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和线上视频课前预习,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近乎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并对学业起到积极帮助效果。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我们还没有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仍为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认可度也较高,但大学生对其评价认为帮助不大的比例是要高于线上教学方法,说明对于线上教学方法大部分大学生是持欢迎和认可态度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内教育界打造金课,进行线上教学方式改革是受大学生欢迎和支持的,也是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优化线上教学方式的动力。

五、教学资源、课程考核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资源(见表5)

当前的教学资源已经全电子化,并已上传至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教材、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在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仍有近4%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课程教学团队需重点对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仔细进行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是我校自己主编的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已在国内大学使用一年多,我们准备依据教材在校内外使用中教师和大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计划在2020年9月出版教材第二版,并计划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认可度。

(二)课程考核(见表6)

對于课程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法为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与期中成绩各占25%,总评成绩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认可度高达近99%,我们将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逐步完善线上教学。

(三)实践创新(见表7)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一门课,近85%的参与调研大学生认为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可以有效结合,而认可度约为99%,说明课程案例和实验项目对大学生使用计量建模型知识分析事物有较大帮助,也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