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8 04:00: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行政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行政管理

篇1

行政执行专业:行政执行专业隶属于刑事执行系,该专业培养具有专科(高职)文化程度,掌握行政执行(劳教管理)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人民警察基本素养,能够胜任行政执行(劳教管理)一线工作岗位,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事务为研究对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行政环境是行政活动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是行政活动施加影响的对象。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行政管理最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它本身有着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它如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架在各部门之间,促使工作正常运转。因此行政管理应具备三个功能:第一、协助领导决策政务的功能;第二、协调工作及处理相关事务的功能;三、提供服务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行政管理不再被看好了,那些行同虚设的管理规定与方法势必改革,行政管理要讲究工作效率和质量,更要讲究高效性和实效性。实践证明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趋势的必行之路。改革方向:首先,行政管理要求系统化;其次,行政决策要求科学化;再次,管理方法要求多元化;最后,行政管理要求信息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和优化,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真正职能,也是现代行政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再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

1、建立行政法规,落实依法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想充分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执行管理;在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时,采用适当的措施和手段,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2、拓展和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行政职能行政机关应根据市场需要,运用科学手段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拓展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清楚认识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能;从而达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设一个竞争有序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

3、加快与创新程序建设,并保证行政程序权利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目的是为了行政机关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保障行政管理对象的参与权、知情权、申辩权以及行政诉讼权,通过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完善与规范,切实保护国家行政管理相对人性化的程序权利。

4、落实和优化监督机制,强化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行政管理如果真要改变“领导就是开会、协调就是喝醉、管理就是收费”这样的谣言,除了要制定一套完善体制改革方案外,还应强化行政管理行为的监督,也就是完善司法审查制度,依法对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对行政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予以审查。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完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以及一些新闻舆论的监督。通过多渠道的完善监督机制,以确保行政管理工作发挥好自己本职能,促进相关部门健康运行与发展。

篇4

医院作为社会服务型机构,由于其日常的工作量较大,内部结构的设置众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需要综合的考虑分析,这就给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变现较为明显的就是行政管理,这一方面的管理不仅包括医院的重大医疗政策,而且也包括医院内部的各种行政改革命令,这些都是关系着医院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这一方面在信息传递上缺少了及时性,就会导致很多的政策命令难以顺利下达,导致信息传递出现延误,会给医院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医院自身是一个健全的运行系统,它的内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部门间的工作交流较少,医院的正常运行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共同努力,协调合作以发挥整体的最佳作用,在行政沟通上如果缺少了及时性和完整性,就会造成医院的各项工作难以正常的开展。可以说,医院的良好运行除了必需的经营策略外,离不开行政沟通工作的支持,它可以保证各项行政信息交流的及时完整性,有助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二、医院行政管理中行政沟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沟通的方式单一

在医院的行政沟通工作中,上级部门在传达各种管理信息时,往往采用的一种形式就是召开会议,在进行会场的布置和其他的准备工作中,不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还会造成工作效率的下降,在召开会议之后,另一种有效的形式就是文件资料的发放,会议人员把记录的文献资料发放给下级部门,把会议的精神传达到各层各部门,这样的资料是繁多而又无序的,导致会议的实质精神难以被各层各级部门理解,这种沟通方式显得十分的单一,不利于行政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二)信息的缺失

医院的下级部门在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或者反馈经营状况时,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在逐层的传递过程中出现丢失现象,使得最后到达反馈部门时的信息并不完整真实,这就形成了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出现理解上的误解,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不利于医院的正常稳定运行。

(三)信息的交流困难

行政信息的交流是行政管理水平的一种反应,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信息的及时传递,但是,在实际的医院管理工作中,由于沟通工作的缺失,不论是上级部门的信息还是下级部门的信息反馈,在进行传递时,由于传递的结构层次较多,结构冗杂,使得原有的信息出现失真,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及时、不完整,对于信息的传达没有正确合理的形式,导致信息的交流十分困难。

三、加强医院行政沟通的有效措施

(一)丰富行政信息传递的渠道

在当前信息化时展下,信息的传达交流工作十分重要,对各个企业的经营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空间,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交流形式就是网络,医院可以根据时展的形势,建立内部的信息交流网络,实现内部信息交流的共享,在进行信息的传达时,可以利用网络提高时效性,例如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的形式,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传达的跨地域性和时空性,确保信息不会丢失,保证完整性。

(二)增加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从上述分析来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涉及到诸多的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信息的混乱和失真现象,这就需要对管理的透明度增加,建立医院管理的专用网站,对医院的动态及时的公布,对医院的各种经营策略工作制定监督机制,这样就可以为上下级部门的交流提供方便,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还可以帮助医院工作人员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进而完善自身技能水平,配合各个部门保证管理决策的顺利执行,进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沟通技能的多样化

我们从沟通的实质来看,沟通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的学科,它是沟通双方情感和信息的传达,对于沟通双方来说,不仅需要具备说的技能,还要具备聆听技能,可以从说话者的表达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以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所要表达的信息。在医院行政沟通工作中,上下级之间要及时的沟通交流,利用当前先进技术,采用多种形式的沟通方式,并合理采用。行政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要以真诚的态度和耐心,学会灵活认真的沟通。

篇5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行政管理”的提法颇具中国特色, 因为“水利”一词源于中国, 在西方国家中, 没有与“水利”一词相对应的词汇, 一般使用“hydraulic engineering”或“water conservancy”。随着对水资源作为一种宝贵资源的深入认识, 又称作“water resources”, 其含义包括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在国内, 涉水事务的行政管理, 多数学者称之为“水资源行政管理”或“水行政管理”, 虽然意义相近, 但“水利行政管理”的提法则相对较为少见。为彰显中国特色, 传承历史传统, 我们认为在我国使用“水利行政管理”的提法更为恰当。通过对建国以来水利行政管理活动的深入分析, 我们认为水利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 依据宪法和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 在国务院赋予的水利行政管理职能范围内, 综合采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或措施, 对与水利有关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也是政府对社会各领域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当代政府不可或缺的社会职能, 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公共行为。我们认为, 水利行政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水利行政管理的主客体

1.1 水利行政管理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由此可见, 国家各级人民政府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被政府授权依法行使水利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 其管理行为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因此, 水利行政管理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之一, 是政府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职能。

1.2 水利行政管理的客体

客体即对象, 行政管理的客体包括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事务。相比行政管理的客体范围, 水利行政管理的客体范围要狭窄的多, 其客体是与水利有关的社会公共事务, 包括有水利行为活动的一切组织和个人。

2 水利行政管理的范围与职能

2.1 水利行政管理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防治水害,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范围包括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以及防治水害、兴建水利工程等所涉及的一切水利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2.2 水利行政管理的职能

水利行政管理职能是水利行政管理主体依法对与水利有关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及作用。它对水利行政管理的组织设置、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水利行政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职能要求和行政管理一样, 既不能“越位”, 也不能“ 缺位”。水利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提供社会服务四大方面。其目标是为了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 加强水利建设与自然的协调, 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 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历史转变, 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水利行政管理的特点

3.1 服务性

现代社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水利行政管理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主体是国家,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统一行使水利行政管理职能,其肩负着水利方面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责, 从事着包括水源保护、水质测定、水资源利用规划、水价调控、水利工程管理与监督、水环境检测以及保持水生态平衡, 协调人水关系等众多与水有关的社会服务职能。除此之外, 水利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扮演着“人民公仆”的角色, 其服务性特点显而易见。

3.2 流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12 条明确规定: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流域管理机构, 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由此可可见, 水利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流域性管理特征。

3.3 综合性

水利行政管理是水资源学、水科学、水环境学与管理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交叉渗透的产物,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汇,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主要表现为对象与内容的综合性和管理手段的综合性等。

3.4 参与性

这里的参与主要是指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活动。有效的水利行政管理应该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 其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表现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来看, 有效的水利行政管理离不开政府, 更离不开公众。水源、水环境的保护, 水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 水利监察等都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 政府毕竟是有限政府, 不是全能政府。没有公众的参与, 至多只有有效的水行政, 而不会有有效的水管理。

4 水利行政管理的手段

4.1 管制手段

管制手段是一种传统的水利行政管理手段, 是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的结合使用, 目前仍广泛应用于各国的水利行政管理领域。其具体涵义是水利行政管理组织利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 以行政命令或法规条例的形式对各种水资源活动进行直接干预, 将行为主体、行为方式、产生后果等限制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或一定的标准之内 。其具体手段包括计划、许可、监察、禁止、制定标准、审查登记等形式。

4.2 经济手段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价格、税收、产权等经济杠杆对各种与水资源相关的活动产生间接的激励或限制, 以实现预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经济手段也就是通常所采用的内部激励机制, 包括建立产权、征收水资源费、排污费、押金制度、价格管制、可交易水权、排污许可权市场等。

4.3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水利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水利行政部门进行科学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与监测, 水质的监测, 水文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水资源价格的科学制定以及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等都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加以验证和实现。水利行政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予以规范水利事业中的技术行为。2001 年5 月8 日, 水利部组织编制的5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6正式实施, 其中水利技术标准共615 项, 其中国家标准113 项。

参考文献:

篇6

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通常称为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行政人事部之类)担负着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实施、具体操作,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整个行政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

行政部门应该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地做好种种行政事务工作,把领导和员工从繁重、琐碎的行政事务和生活琐事中解脱出来,可以集中精力、轻装上阵,研究国内外市场形势,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探讨公司的组织架构,任用公司的各级干部,实施公司的经营方针,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专心做好每一笔重要业务等等。为了做好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行政部门的领导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茫无头绪地整天瞎忙;或是被领导一会儿支到东,一会儿支到西;结果村村起火,处处冒烟,吃力不讨好,不知道自己整天都忙了些什么。行政部门的领导应该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性,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有自己的主见,能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指挥若定。为了能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行政人员队伍;同时要搞好科学分工、管理层次和合理授权。一旦行政系统的一系列硬件(如办公设施、生活设施)、软件(如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员队伍、分工协作和管理层次等等建立健全起来,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象一部自动机器一样运转,只在较少的场合才需要部门领导和上级领导辅以"人治"。一个行政部门的的管理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可以算是有一定水平了。

然而,行政部门如果仅仅满足于这样一种管理水平,那还是不够的。行政部门还必须在"管理"、"协调"和"服务"三方面再上一个档次,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者。

从"管理"方面来说,行政部门不能满足于在日常事务的层次上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还必须在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用人政策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并且高屋建瓴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成为领导不可缺少的"高参和臂膀"。这就要求行政部门的领导者不能满足于做一个事务主义者,而是要做一个有思想、敢创新、有冲力的领导者;换句话说,他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好一个战术家,还要努力做好一个战略家。很显然,也只有一个有思想、懂战略、敢创新、有冲力的人,才能把行政工作做得更好,做得再上一个档次。

从"协调"方面来说,行政管理者不能简单地以传达领导的命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为满足;也不能凭借自己在企业的独特地位对各个部门颐指气使,以权压人。行政部门应主动做好上与下、左与右、里与外的沟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协调。没有充分沟通的协调不成为真正的协调。

从"服务"上说,行政部门要甘当幕后英雄的角色。因为行政服务干得再出色,毕竟是服务于企业的最终目的的。行政部门的工作,特别是后勤服务工作,永远不要奢望成为企业关注的"中心"。不但不可能,而且不应该。因为如果一个企业的关注点不幸竟在于行政部门,那只能说明一点,即行政工作做得实在太糟糕,影响了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影响了企业最终目的的实现,以致于引起大家的关注。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行政部门最忌讳处处显示自己的存在,与其它部门抢镜头,争荣誉。行政部门应该象一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这头原料(任务)进去,那头成品(结果)出来;其中的许许多多曲曲折折,都消化在行政体系之内,切忌为自己评功摆好,四处张扬,浪费别人的时间、精力和感情。要反对利用自己对公司资源的支配权只顾为自己谋取私利或便利的行为,特别要反对把行政部门变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府衙门。管理是要执行制度的;但执行制度也是一门艺术,并不一定要搞得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特别是在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更要注意对人的尊重。行政工作要做得有人情味。

?quot;管理"上做好斓嫉牟文焙椭郑诔浞止低ǖ幕∩献龊?quot;协调",在"服务"上当好幕后英雄的境界,是行政工作的理想境界。由于各种因素,并不容易达到,我们只能是尽力而为之,努力趋近于这种境界。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及其要求

篇7

一、实行政企分开,是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政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年起,我们按照“全面清理、分步实施、分类处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首先从省直党政机关开始,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同时,每年筹措5-7亿元资金,支持省属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并先后将一批企业下放属地管理。目前,省属国有企业大多数已明确了由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市县属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转制。理顺政企关系,既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盘活壮大了企业,也为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为市场主体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

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审批经济是传统体制的特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这几年,省里按照“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的原则,公布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事项1000多项,减幅达50%以上。同时,对确需设立行政许可的项目,实行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全省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把咨询、受理、协调、服务、审批、收费等事项全部纳入中心,推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审批制度改革,既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也促进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解决多头多层执法,是推进行政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执法,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依法行政既要重视行政立法,也要规范行政执法。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问题,我们结合开展机关“学、查、改”活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适当下移执法重心”的原则,着眼于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对涉及工商、税务、物价、食品、卫生、城管等方面29项多头执法和36项多层执法行为进行规范,撤销交叉重复的执法机构,明确了执法行为主体。同时,在大中城市开展相对集中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有力地推动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的深入实施。

四、合理划分财权事权,是支持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必然是分权政府。近两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县(市)发展自和决策权,赋予35个县(市)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对52个县(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同时,坚持“缺口上移、财力下移”,调整财力分配结构,将新增财力重点投向基层、农村,尤其是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等领域,以此为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

五、科学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是实现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行政理念的制度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有利于规范政府的决策行为和行政行为。为此,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决策的程序、方式、考核、监督、责任等进行了全面规范;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方便群众获取政务信息、扩大公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的大事来抓,建立了信息公开和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些措施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篇8

税务部门的行政管理与私人部门的行政管理在基本原理上是相通的,实质都是管人,即寻求将人力资源与其他可用资源有效整合,使之发挥最大的整体效能。私人部门评价资源配置状态的标准一般被界定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这是由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私营企业以营利为目标,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然而单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反映税务部门的行政管理效率并不合适,这是由于:首先,上面所讲比率过分注重收入。税务部门的产出主要是指税收收入,但税收收入不同于利润,并非越大越好,它必须遵循公共需要总量要求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如果税收收入过高造成纳税人负担过于沉重反而是效率低下的表现;另外一方面,税务部门从社会资源中取得的份额过大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其次,税务部门的特点在于目标多元性和目标弹性。除税收收入外,非市场性税务部门产出通常是一些中间产出,比如运用税收优惠调节经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这对最终产出的贡献程度是难以捉摸和难以度量的。另外税务部门的投入,即税收成本信息不够透明、难以核算,投入产出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再次,从税务部门自身的特点来看见,它既是组织收入的部门,又是执法和服务部门。其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这不仅包括取得足额的税收收入,以使公共产品的提供成为可能,而且还包括维护社会公平和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因而,税务部门应建立多维而非单维的衡量行政管理效率的指标体系。

二、现阶段衡量税务行政管理效率的指标选择及其缺陷

目前,根据学者研究,衡量税收征管资源的配置是否高效有几个不同的角度:一是成本维度,即财力和物力资源的相对节省程度,在基本完成收入目标的状况下税收成本较之于往年越低,税收征收管理资源的配置效率越高。二是收入的维度,即选择人均征税额作为衡量指标。税收收入仍然是体现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人均征税额高表示行政效率较高。三是努力程度维度,即通过对征管资源的配置所取得的实际税收与税收能力的趋近程度来测度,在执法公正的前提下,这两个数字越接近,征管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越高。努力程度维度主要反映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配置高效体现在最大化的发挥税务人员的努力程度,最大限度的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说,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目前税务行政管理效率指标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对税收行政管理效率的一般理解,但忽视了税务行政管理效率的特殊性,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容易扭曲税务组织的目标并对其人员行为造成误导。根据以上对效率的理解,税收征管资源来源于社会总体资源,与社会公众是委托关系,公众为委托人,税务部门是人,征税权来自公众,其管理活动具有公共性价值取向,公共性使得税务部门不得不关注其服务和执法水平、追求管理公平的目标;另外,税务部门自身服务部门的特点也要求它关注纳税人满意这一问题。在私人领域,效率问题总是一个技术问题,决不能上升为一个价值问题。但是在公共领域中,效率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技术问题,忽视“公共性”是传统税务行政效率指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它主要表现为税务行政效率研究与管理学效率研究的雷同,即对经济效率的过分倚重。综上所述,从税务部门本身的管理特点出发,我们在税务行政管理效率原有的三个维度中加入纳税人满意度维度,并明确这一维度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衡量税务行政管理效率的指标体系建议

鉴于税务行政管理效率的多元价值目标,故衡量税务行政管理效率的指标应从四个维度入手,一是成本维度,二是收入维度,三是努力程度维度,四是满意度维度。本文对税务行政管理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如(图一)所示:

图一:税务行政管理效率指标体系

(一)成本维度

成本维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指标:征税成本率和纳税成本率。征税成本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税务部门为组织税收收入所耗费的征税成本总额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征税成本率=征税成本额/税收收入额×100%

纳税成本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纳税人为缴纳税款而耗费的各项费用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为:

纳税成本率=纳税成本总额/税收收入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两个指标越低代表税务行政管理效率越高。当然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1)数据的稀缺性。(2)科学性的欠缺。从征税成本方面看,影响征税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税源状况、税制状况、机构设置状况、征管方式、征管手段状况等。从纳税成本方面看,影响纳税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税制状况、纳税方式手段、纳税人自身素质等。因此指标使用的科学性也受到一些影响和限制。

(二)收入维度

收入维度主要是指人均征税额这一指标。人均征税额是指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量与税务人员数量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即为:

人均征税额=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一定时期税务人员数量×100%

一般来说,人均征税额越低,税务行政管理效率就越低;反之,税务行政管理效率就越高。

(三)努力程度维度

努力程度维度主要通过征管努力程度指标来体现。所谓征管努力程度是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部门及其税务人员的主观能力付出状况。税务人员的努力既可以是体力的运用,也可以是脑力的运用,可以把努力看成是税务人员个体对他自己的精神和由外部环境确定的动机做反应的结果。决定努力程度的因素除了生理原因外,制度因素和工作环境也是影响这一变量取值的重要因素。从量化的角度看,税收征管努力程度不论在何种口径下都应该是实际税收征管努力指标与理想税收征管努力指标的比值,即:

税收征管努力程度=实际税收征管努力指标/理想税收征管努力指标

目前理论界所采取的将征管努力程度定量化的方法为:根据税法规定,用官方统计数据,客观地估算一个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潜在的税收能力,并以之与实际收入数相比较,相应估算出该地区的“当期”实际征收率。

篇9

1.1管理观念问题首先对管理落后的认识不足。严格来讲,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尤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其次对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我们一直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对自然无休止地索取,人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为解决粮食问题,不加控制地超采地下水而出现地下漏斗;为防洪排涝,一味加高堤防。

1.2行政体制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纵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益,横向涉及水利、农业、建设和环保等部门的权益,重复管理现象严重,责任不明,“政出多门”,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减弱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1.3管理职能问题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如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如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统一性和预见性较差;水资源监测、评价水平偏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跟不上等。

2改革的分析

2.1改革目标的分析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水市场为中心,把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作为重点,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包括:①加快水法、节水法等水法规体系的建设;②在明确水权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市场的对外开放形势,积极推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③以水价政策改革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水市场规制体系;④启动水利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水利建设融资和水利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

2.2改革动力与阻力的分析

2.2.1改革的动力。改革的动力一方面是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

①客观形式的需要。所谓客观形势主要是指: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水利部门的改革显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需要进一步开放水务市场等。

②履行职责的需要。供水价格偏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众多供水企业以及相关水管单位经营失败、普遍亏损等等。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度和进程,因此,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改革的推动力之一。

2.2.2改革的阻力。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阻力,一方面来自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制约。

只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不足,同时又由于改革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旧观念的束缚对改革是一种无形障碍。同时,习惯势力的影响也对改革形成阻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水利是福利事业,理应由国家投资和无偿用水和排污。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下,要想确立新的水资源观念、水市场观念,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3改革的构想

3.1行政体制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系统效益最佳,保证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组织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的发挥。

3.1.1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中央政府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专家代表;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流域委员会依法拥有对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权,依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1.2城市水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对供水企业、水处理企业实行出租或转让;对经营性水务工程实行资产管理;将用水许可与排污许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市节水。

3.2建立水市场

3.2.1水权管理改革。水权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的明晰和确定。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建立水市场的基础。

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确定以占有优先权原则为主、河岸优先权及惯例水权原则为辅的优先权原则,再结合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第二,设定总量控制、保障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旱情调度预案、水污染防治的事权划分等限制条件。第三,实行以水资源规划为先导,有计划、分类分批地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登记并公告社会。第四,建立水资源使用权招投标、使用权拍卖等管理机制。通过以上努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权制度。

3.2.2水价政策改革。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定方法,按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即由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供水企业以及有资质的独立审计事务所共同协商确定水价;水价应计入资源水价、工程成本、利润;资源水价应在政府统一评估基础上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浮动;利润不再以工程成本及运行成本加成的方式计算,而是以国家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本金来计算;水价的确定要兼顾公众承受能力和政府的财政能力。

3.3改革管理模式

3.3.1资产管理。要尽快调整政府及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定位。水务企业完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经营性、科研性、开发性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制为企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3.3.2节约用水。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下,水价是调节供需方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国外研究表明,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同时如果水费没有占到市民收入的1%以上,人们就不会注意节水问题。

篇10

2国内外信息技术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当前国外关于信息技术与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偏重于定性的研究。而针对信息技术对行政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的研究则较少,且只是依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在现有行政效率存在问题的理论分析上,指出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表现方面,如:师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较高、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系统、校园网和数字校园等,但通过定量的方法研究信息技术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影响的路径分析仍然匮乏。而国内关于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影响因素、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应处理的关系四个方面。针对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一是必须凸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以人为本的管理水平,即对管理者本身与被管理者均采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二是提高效率必须与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通过两方面共同努力,使院校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发生质变:信息技术应用实质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框架与工作方法,而这也是高校行政机构信息化的核心所在。三则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须与改革同步进行,这方面涉及高校行政机构的制度改革、结构调整、人员能力提升以及组织文化的重新构建等方面。

3信息技术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及提高途径

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组织因素和非组织因素。其中,前者包括机构、方法、程序、人事等因素;后者包括社会、科技、道德、心理等因素。当前,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具体情况,要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需从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体制、办事流程、行政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推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的保障,根据制度办事的机制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二是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其中,改革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可由以下五个方面完成:一是依据整体性和科学性原则,推进机构改革。改革过程中改革必须健全决策、执行、信息、监督四大类机构;二是健全决策机制,坚持以行政决策为主要原则,力争把行政决策原则落到实处,但要注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行政决策方法;三是健全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如建立办公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规范文书制度等;四是实行行政监督制度,确保监督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五是实行校务管理公开制度,保证人人参与,因为对高校发展最有利的方式正是共同参与。

篇11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年 龄

25岁

政治面貌

党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5.0

身高(厘米)

159 cm

体重(公斤)

48 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全国

技术职称

最 高 学 历

大专

现居住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毕业时间

2006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351791179*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南昌市东湖区福州路18号

邮编

330000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2年9 月 至 2006年7月

重庆大学

市场营销 本科

专业描述:

任职公司名称: 建水佳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文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

?公司考勤工作,按时提交打卡记录 ?公司会议记录及纪要整理,保持会议室清洁,有序 ?负责公司文件档案的整理,传递,归档 ?日常办公文件打印制作、归档 ?公司信息收集整理,做到全面,及时,完整

任职公司名称: 建水佳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总经理助理 办公室主任

工作职责和业绩:

拟定公司行政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所属人员严格执行公司行政方面的有关规定 组织有关人员按公司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战略开展工作,协同公司各部门编制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及公司经营指标 ?筹备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室会议的召开,组织编写会议纪要和决议,并检查各业务部门贯彻执行情况 ?负责公司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拟定并监控公司办公经费的使用和费用审核 ?负责实施与政府部门的公共关系 ?负责车辆管理,员工食堂管理等辅、服务性日常工作。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现从事职业:

现职位级别:

高级职位(管理类)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月薪:

面议

可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

欲从事行业:

行政

欲从事职业:

行政

技能特长

较强的学习能力, 优秀的外交沟通能力, 数字的敏感性较强, 外语能力较为突出 极强的忠诚度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

第二外语:

兴趣爱好

登山 考古 天文 旅游 健身 养殖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