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幼儿诗歌

幼儿诗歌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3 16:41: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诗歌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幼儿诗歌

篇1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早期阅读给儿童展现了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加快了幼儿大脑神经组织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早期阅读中的诗歌学习是一种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幼儿在每次的阅读活动中都非常喜欢看书中的图画,把图画变成朗朗上口的诗歌并将诗歌进行创编时,需要体现新意,才能激发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诗歌教学是老师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喜欢大胆开口学习创编是关键。

一、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早期阅读中的任务是具体、明确的,因此,幼儿要理解书本的内容,故事情节的前后关系,主要人物身上发生的变化等,就需要老师不断地组织调动幼儿的注意力。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在阅读活动中不断进行反思。《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要做到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 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积极交谈,进而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这样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自然是舒畅愉悦,活动氛围也会显得轻松自在。幼儿就会形成喜欢说、愿意说的景象,爱上诗歌活动,喜欢创编。

二、教学方法要得当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组织任何一个诗歌活动时,要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也就是说,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 法,以利于达到预期的目标,促进孩子的发展。例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去理解故事表达的内容。当然,一个成功的阅读教学活 动,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认真解读,对活动过程的灵活组织和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教学实践,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思考和表达,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快乐,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在诗歌创编的活动中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教学步骤进行培养:

(一)讨论

每次创编前以讨论的形式开展、以开放式的问题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想想诗歌本身合格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内在联系,加深对诗歌能容的理解,通过让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大胆的讨论来激发幼儿的热情,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示范

幼儿园的孩子对于诗歌句式、及情感的处理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练习,让幼儿掌握句式结构,了解自己想象的事物要像原来诗歌的句式一样,发展概括能力,并将诗歌所体现的情感在朗读时加以处理,是诗歌创编具有完整性。

(三)图示

图示(图加文)方法是幼儿园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在任何的领域及教学中都可以运用,图示记忆法来进行创编儿歌,例如:幼儿创编“蓝色的天空是小鸟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教师就可以用简笔画记录下“天空、小鸟”、“幼儿园、小朋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想象画出相应的内容;另一种直接由幼儿自己选出或画出联想内容,直接呈现思维结果,教师在幼儿画的旁边注上相应的简单文字,使幼儿在讲述创编的诗歌是可以依靠具体、直观的线索。形象的图示既为幼儿的创编提供形象化的参考,又使幼儿的美术技能提高很多。

(四)游戏

给予每个幼儿提供创编的积极性和机会,可利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全班幼儿可以“接龙”、“开火车”的游戏,就是让幼儿将各自的所创编的诗歌连接起来,形成一首常常的诗歌。所形成的的诗歌要求语言内容不复杂,幼儿能将游戏进行的很顺利。这样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的利用各种方法幼儿文学水平会提高很快。

篇2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虽然它已远去,但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最想感谢谁,就把感激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

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面对妈妈深沉的感情

聆听妈妈殷切的心愿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

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妈妈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

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

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范文二: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十月的培育,

开启我第一声的哭。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爱心的照顾,

教会我人生的迈步。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耐心的督促,

告诉我坚强不能输。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恒心的延续,

培养我欢笑的兴趣。

妈妈,

我亲爱的妈妈,

是您关心的注目,

叮嘱我走好人生路。

妈妈,

篇3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教师节幼儿园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2《老师您是烛》

亲爱的老师,

您无私的爱心播种了新的希望,

您满腔的热血撒下了智慧的火种,

您无私的奉献精神丰富了我的心灵,

您渊博的知识增添我了的智慧。

老师您是梯,

默默无名,

以伟岸的身躯,

托着我们稚嫩的双脚,

一步步攀高;

老师您是烛,

燃烧着亮丽的生命,

以不灭的信念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伴随我们不断地向前探索。

亲爱的老师,

您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您就象那冬梅飘洒着早春的芳香。

今日又逢佳节,

寄上我一份诚挚的祝福,

祝福您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教师节幼儿园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3《亲爱的老师》

九月,

金色九月,

阳光明媚的九月,

我们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里,

迎来了一个神圣的日子,

九月十日教师节。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

我手捧美丽的鲜花,

献给您。

亲爱的老师,

有多少个不眼之夜,

又有多少次灯光长明,

有多少日月轮回,

又有多少个春夏秋冬,

一缕缕白发,

是您走过的岁月苍霜;

一道道皱纹,

是您谱下的不灭华章;

呕心沥血育英才,

篇4

诗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为常见,诗歌语言通俗凝练,形象性强,声韵和谐,读唱都是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指南》语言领域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即反映诗歌的形式经验要点――幼儿能借助动作或口头语言表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下面,让我们进入中班诗歌《雷公公在敲门》的教学现场。

一、 巧妙埋伏,种下诗歌前期准备

活动背景一:午睡时间

轰隆隆,打雷了。孩子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都很害怕躲到被窝里。师:“没事儿,不要怕,是雷公公上班了,或许还会到咱们班上来呢。”起床后鑫鑫第一个跑到我面前问:“王老师,雷公公真的会来啊,会不会打到我们呀?”(《雷公公在敲门》,悄悄潜入孩子的心里。)

活动背景二:家庭配合

就那次后家长反馈说孩子一回家就和爸爸妈妈谈论雷公公。家长和孩子们说了较多雷公公的故事。例如:诺诺说“我妈妈说的打雷要回家,不可以在大树下”,嘉嘉说“打雷是春天来了”等。(《雷公公在敲门》,激起孩子的好奇心里。)

活动背景三: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图书区中孩子们也在议论着关于雷公公的事情,识字的MM看着书说:“打雷是自然现象”,子轩说:“春天打雷是万物苏醒的时候到来了”。(《雷公公在敲门》,拓展了孩子的知识。)

幼儿前期经验是幼儿学习诗歌的关键。教师结合应景的自然现象在安抚孩子恐惧心理的同时激起幼儿对打雷秘密的兴趣;家园配合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去了解现象;班级环境中提供图书让孩子自主或合作探索、交流秘密,为诗歌教学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二、 多种形式,丰富诗歌内容学习

让幼儿对诗歌内容充满兴趣,在探究中理解诗歌内容,采用多种形式,以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形式一:自由表达认知。师:“雷公公来到我们班,来干吗呢?”阳阳说:“是带我们去天上的探索奥秘的” ……安排自由讨论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述说出来。形式二:实物图片呈现。利用实物图片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师:“喊了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理解“游、跳、爬”等特征。形式三:“猜一猜”游戏。在全部出示动物图片后继续和孩子一起边学边玩,拿掉两张动物图片,谁不见了。请幼儿用诗歌语句回答,深度记忆诗歌内容。形式四:大鼓配乐演绎。根据诗歌内容在念“轰隆隆”时敲强弱弱三下,再给予一定的节奏,同时也激起孩子再次学习诗歌的兴趣。形式五:巧取动作。孩子们好动是天性,配上相应的动作正好符合这一年龄特点,能准确理解诗歌中动物的起床方式。在孩子们自创动作的基础上选择出最形象的动作。

利用提问感知诗歌内容;借助图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采用击鼓、动作深入学习诗歌内容。多种形式的学习诗歌,帮助幼儿层层深入,演绎了诗歌的学习过程,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三、 标记运用,领会诗歌朗诵技巧

朗诵的表达手段很多,常用的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这些表达手段能帮助幼儿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1) 回忆朗诵标记。师:出示“停顿”“重音”等标记符号。“这些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和孩子们共同回忆。(2) 自主选择合适的标记,尝试朗诵。孩子人手一张图文并茂《雷公公在敲门》的诗歌图谱,边朗读边做上相应的标记,做好标记后自己尝试朗诵。(3) 个人朗诵会,同伴点评。幼儿根据自己的图谱进行朗诵表演,其他同伴安静倾听,进行简单点评。你最喜欢哪个同伴的朗诵,为什么?

篇5

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其在格式、句型以及语言上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诗歌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儿童的审美观点以及对感情和韵律的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和更为复杂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但是,诗歌的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需要运用更好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下面本文就针对幼儿诗歌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进行引导,善于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学习,增加幼儿对于诗歌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白兔过桥》这首诗歌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头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对学生进行引导,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出“小白兔让山羊公公先过桥是正确的吗?”“小白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等问题,让幼儿进行自己的解答,这首诗歌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懂得尊敬老人,懂得谦让的道理,而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进而加深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化教学内容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直接的观察,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把诗歌的内容进一步地深化,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好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果子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秋天果园中丰收的景象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将诗歌句子中表现出来的水果“绿苹果,红柿子,黄澄澄的大梨子”等展示出来,或者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幻灯片制作,运用多媒体播放,使幼儿对诗歌的内容更好地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孩子可以了解秋天的特征以及水果的相关知识,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三、运用音乐进行渲染,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诗歌是一种富有韵律的文体,而音乐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容易激发幼儿感情产生共鸣。所以,在进行幼儿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与作品韵律相符合的音乐与诗歌进行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作为背景音乐对诗歌表达的情境进行渲染,让幼儿对诗歌的意境有充分的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感受到诗歌中的节奏美,提高幼儿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如,教师在对《摇篮》这一诗歌进行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的内容配备《摇篮曲》进行朗读,把韵律与文章进行结合,通过适当的意境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表现的情景以及韵律美。

四、运用适当的道具,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可以将表演融入幼儿诗歌教学当中。幼儿诗歌中有一些作品朗朗上口,还有一些诗歌充满童趣,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授课。所以,教师在进行诗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头饰、挂件以及场景等道具,为诗歌教学的课堂增添色彩,而且也可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小白兔》的时候,诗歌中有这样的内容“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教师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内容制作一些兔子的大耳朵以及一些图片形式的萝卜和青菜,让幼儿带上,一边进行动作的表演,一边进行诗歌的朗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升幼儿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进行幼儿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还有利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教师更好地培养孩子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对美的深刻认识。所以,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诗歌教学更好地开展,不仅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6

各位小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在这枫叶飘飘的晚秋, 我们将开展“祖国,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将满怀最真挚的情感,用最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美的祝福,让我们用诗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下面我们进行升旗仪式。

1 小朋友们,当我们听着雄壮激昂的国歌,目睹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禁感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下面请欣赏大班全体小朋友带来的【好妈妈】。

2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爱你,下面请欣赏中班小朋友带来的【祖国祖国我爱你】。

3 小兔子又白又可爱,但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更可爱,下面请欣赏小班朋友带来的【小白兔】。

4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请欣赏大班李超等五人带来的【五星红旗】。

5 滔滔江河水,演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请 欣赏中班刘翔瑞,王星月带来的【沁园春。雪】。

6 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看,我们小班小朋友的手指还在做操呢!

7 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爱老师同学,但你要问我们最爱什么?我们最爱自己的祖国!下面大班的小朋友庹淇翔等8位小朋友给大家朗诵【我爱】。

8 是谁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是谁让我们快乐的成长?噢!是您——祖国亲爱的妈妈。

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李绅【悯农】中的其中一首,下面由小班的小朋友为大家带来他的另一首【悯农】。

10 下面请我们大班的张诗雨等4位小朋友为大家献上【请埋葬我,大地】。

刚才听到各位小选手的精彩朗诵,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于祖国的热爱,真的是让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下面请家长代表讲话。

篇7

幼儿诗歌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一首好的幼儿诗歌,对于幼儿不仅可以丰富认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熏陶心灵与情感,还可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幼儿诗歌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选择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发展幼儿想象力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内部驱动力,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部分。幼儿好奇心强、好学好动,创造性想象不断发展。因此,在诗歌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该是幼儿感兴趣,比如象大班诗歌《小兔子开铺子》,诗歌的主角“小兔”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内容又是诙谐的,能充分吸引幼儿,这样的诗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欢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高。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儿童的视野越来越广,给幼儿提供的诗歌就不应只限于幼儿园语言教材上的内容,而应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的;为幼儿所喜爱的,以及反映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启发幼儿思维和想象、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制定可操作的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要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懂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制定具体、明确并可操作的诗歌教学目标。诗歌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道德教育目标,而应通过诗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不能片面地注重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幼儿的理解、想象和创新的能力等。比如诗歌《摇篮》的教学目标,既有理解诗歌内容的要求,又有培养迁移能力、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的确定具体而明确。

三、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幼儿的焦虑程度。幼儿只有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料和可控制的环境中,心理上才会产生安全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所希望的,知道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并在活动中进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在诗歌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并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浯言表达力有所提高,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诗歌的特点决定了诗歌教学可以启发幼儿思考,发展幼儿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启发式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朗读背诵活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发挥幼儿学习诗歌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让每个幼儿都面临的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幼儿对其中的问题表现处好奇,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激起的疑问,能激发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有效地把幼儿耳、目、脑、口充分运用起来,进行积极思考。

提问是创造的开始,而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象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问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是引导幼儿开展想像力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只有将问题设计得恰到好处、掌握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在多种假设问题的启发下,才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提问,并对幼儿的提问、回答正确与否都积极地对待,从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探索,使孩子拥有创造的源动力。当幼儿因为好奇心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听,让孩子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想法。积极地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就能在积极发展孩子语言能力、鼓励孩子敢说会说的同时,保护孩子好奇与探索的天性。

总之,充满儿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诗歌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是幼儿喜爱的精神食粮。教师应在诗歌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让文学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发芽。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46-05

【作者简介】谢莹(1975-),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

一、问题的提出

诗歌作为“文学中的文学”,承载着民族独有语言的节奏韵律、思想情感和绵延不息的文化,是儿童感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诗歌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尤其在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方面有其独到性。

审视今日的幼儿园语言教育,随着绘本教学的兴起和流行,加上区域自主活动量的增大,幼儿园在课后间隙已经难觅诗歌朗诵声,出现诗歌教育式微现象。许多教师在教授完诗歌后,遗忘的速度比孩子还要快,往往在日常教育中缺少后期的跟进练习,其他个别化的自主游戏也会迅速地替代这类活动,导致孩子即便诗歌教学现场感受体验好,但由于缺乏后期跟进体验练习,遗忘也很快,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改变这种现状,本研究从探索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和功能出发,通过现场教学案例的观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总结了诗歌节律图谱教学的相关指导策略,为幼儿园诗歌教学提供相关借鉴。

二、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与功能

(一)节律

又叫声律或韵律。语言中除了音素之外,附着在音素上的“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语言的节律是人们为了准确地传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互相了解的必要手段。”该理论是浙大吴洁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本研究根据幼儿乐于模仿感知的特点和他们在语言学习中能感受的节律元素,借鉴吴教授创设的节律符号,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重新进行了设计,主要有: 表示声音的上行和下行;“”表示顿音;表示延音;“”表示重音等。

(二)诗歌节律图谱

是将诗歌书面语言中的关键词或全文,用小图片的形式替代相应的关键词语,添加节律符号,变语言视觉符号为声码、形码结合的语言音乐、图画统一的多重码信号。运用诗歌节律图谱开展教学除了精心选材外,还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进行精心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图代文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小班,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形象为主体的大图,一种是小图卡组成的结构图。因为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形成,喜欢形象鲜明的图案,其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小班图谱要力求突出中心,简单明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图谱进行朗读。刚开始阶段幼儿会喜欢大图,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结构图,一幅小图代表一句诗,带领他们学习点图朗诵,逐步培养有意注意,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小班图谱有少量节律符号出现,只是供幼儿初步感知了解,他们的朗读节奏更多地来自于模仿和动作。至于角落里的小文字是提供给成人指导用的,以弥补图画为主的内容了解不全的缺陷。

2.图夹文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出现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中进行的记忆较多,但能进行一定的有目的的识记,而且在引导下能够手口一致地点读,因此中班的图谱以“图夹文”为主,整体感受诗歌的内容和结构,通过点读加强有意记忆,节律符号的适量出现起到朗读提示的作用。

3.图配文

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识字量也明显增加,他们能亦读亦猜地来阅读一些图画书,而且能根据要求结合图文进行有目的地记忆,因此大班的诗歌图谱除了“图夹文”,还有“图配文”。根据诗歌内容插入情境性图画,为幼儿理解诗歌提供线索,知道诗歌除了内容结构外,还有节律符号提示的节奏韵律,要注意语调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以文字符号为主的片段结构图谱,一般根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三)诗歌节律图谱的功能

图谱阅读法是早期阅读中的一种指导策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图谱进行教学也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诗歌节律图谱”正是把动态的以听觉通道为主的诗歌学习转化为视、听、诵结合的多通道学习的静态材料,促使幼儿在大脑中产生如下联系:口语与图形的联系――口语与已有经验的联系――口语与文字实际意义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

它的功能在于:

1.采用图、文、符号相结合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完整的阅读材料,能为幼儿提供书面语言和文字的直观形象,实现口语向书面语(图谱)的转换,通过“以图阅读”方式,激发幼儿学习诗歌和前识字兴趣,为幼儿今后逐步过渡到文本的独立阅读奠定基础,促进早期阅读习惯养成。

2.图、文、符号联系有利于幼儿识字和阅读理解,通过视、听、诵结合,能增强记忆,帮助幼儿很快地在图片、文字和有表情朗诵之间建立对应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了解诗歌内容、情感,借助符号提示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提高语音敏感性和视图转换能力。

3.诗歌节律图谱的运用能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有意倾听增强,还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结构,幼儿在看图谱点读过程中,视听说同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阅读的方法、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4.“节律图谱”是教师运用于诗歌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在示范与指导的过程中促使教师进一步分析诗歌内涵,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

三、诗歌节律图谱教学指导策略

人们学习时,会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这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幼儿还不能自发地产生认知策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幼儿逐步学习和掌握。图谱作为幼儿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前的精细加工,使诗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不同的诗歌图谱使用的时机会有所差异,需要因课因人灵活把握,使用中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指导策略一:“诗歌节律图谱”之进行式――边看图谱边学习

所谓“进行式”是指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将图谱出示使用糅合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即边看图谱边学习,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结构与情感。这在诗歌教学指导中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有一定内容含量的儿歌和有一定情节的儿童诗。至于呈现的时机可以在示范朗诵之后,可以在提问之中,也可以在集体练习之前,没有具体的规定可言,需要教师根据诗歌教学的进程和幼儿的学习需要来定,在于教师要有着良好的教材分析设计能力和对教学现场的灵活把控。

在边看图谱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1.点读法

点读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指点读”,是图谱使用中最常见的形式,只要教学中用到图谱,这种方法基本都会使用到。教师引导幼儿从题目开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用手指点读画谱上的画面和文字,可以帮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和指向到诗歌的主要内容上,而手指点读的过程隐含着诗歌的节奏和轻重,在朗诵上起到暗示作用,使之更具节律感。

例如:诗歌《金花银花》,在出示图片讨论比较过南瓜和冬瓜的生长特征后,教师引出诗歌并示范朗诵,出示图谱进行一些相关概念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依次点读方式进行引导,在“吹着吹着”有轻重音的地方,点击落指稍重,放慢一拍,就可以很自然地带动朗诵的节奏,再通过提问“为什么吹着吹着做个梦会慢下来呢?”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使朗诵更加声情并茂。

2.悬读法

悬读法指的是读谱预测,进行猜测朗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中大班,而且相对而言适用于分段体的儿歌。幼儿看着图谱进行预测,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预料之中”,印证了预测,认知水平得以提高,有意记忆得以巩固;另一种是“不如所料”,与猜想结果不一样,可以使幼儿自觉反思,对自己原有的想法进行补充与调整。使用悬读法涉及到上、下段图谱分别出示的时序问题,要先看先问先想,再来看图谱印证猜想。当然同一张图谱也可以使用悬读法,但事先需要教师对图谱进行一定的遮盖和提问设计,激发幼儿不断猜想的兴趣。

例如:大班儿歌《睡觉觉》,运用第一张图谱可以充分展开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测的依据和理由,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辩析性思维,第二张图谱则是验证幼儿的预测,促使幼儿自我调整认识,通过指向性的观察点读,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3.演读法

演读法是指幼儿在看图谱朗读时,一边根据教师提示朗读一边根据内容做动作,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与理解。演读法的使用与儿歌内容相关联,里面的主要内容适合表演,才能做到边读边做动作,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游戏性强的儿歌,在托小班使用比较多,放在看图谱学习儿歌的后期进行比较适宜。

4.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用图谱把诗歌结构有的规律呈现出来,幼儿根据图谱提示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诗歌学习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图谱起到的是归纳提示作用,呈现的往往是一个片段,而且不同于前面图文结合的方式,往往会用符号来代替,体现的是结构间的规律。这种方法多用在较长篇幅、特殊形式的儿歌学习中,比如数字歌、问答歌、连锁调等,适用于大班。

例如:儿歌《走金桥》是一首融问答歌与连锁调于一体的儿歌。问答歌采用设问作答来引导幼儿认识事物情理,连锁调采用“顶真”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起头,义不相贯,纯游戏性质。整首诗歌共有18句,整个记忆容量较大,在短短的一个课时里面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能记住诗歌,有节奏、连贯地朗诵对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小朋友通过倾听和观察,能很快发现“问答句”的特点,通过阅读图片能用三个字来回答。难点是图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幼儿很难听出“问”的第一个字和上个“答句”的第一字是一样的,通过图谱的呈现,帮助幼儿发现、了解这个规律后,他们就可以根据图谱提示进行对照,解决“如何问”的难点,为后面的自主观察、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学习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充分发挥了图谱提示作用,有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诗歌特点,加强记忆。

(二)指导策略二:“诗歌节律图谱”之过去式――学习在先,图谱在后

所谓“过去式”是指在诗歌新教的过程中,先不出示图谱,而是充分地感受理解诗歌之后,再在课余用图谱进行跟进复习,进一步激发朗诵的兴趣。这种策略多适用于游戏性儿歌与意境优美、想象丰富的散文诗,或是情感主线明显、意象朦胧的抒情诗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学习后图谱

开展诗歌教学,首要的是分析教材,从诗歌本身特点出发,运用丰富多样的手段,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有的诗歌内容动感很强,学习过程中只要辅以图片、动作等,不用图谱也能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情况下,图谱就不必课堂上呈现,在后期的复习跟进中出示,加强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通过符号的自由摆放,感受朗读的多样性即可。

这种学习形式多适用于有较长篇幅,需要集体教学来完成的游戏儿歌、绕口令,或是语言动感强烈、意向优美的儿童诗等。

2.先游戏后图谱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就是头脑中建构客观实体的过程,只有婴幼体主动发生的动作才能对客体建构。”先游戏后图谱,可以让幼儿在理解儿歌浅显内容的基础上,在边朗读边动作的过程中,完整地再现诗歌,进一步激活朗读情感,产生学习的愉悦情感。后期的图谱朗读跟进,是一个帮助幼儿持续“内化巩固”的过程,画谱能引发幼儿关于内容动作的回忆,通过点读进一步巩固朗读的节奏,了解整体结构,体验朗诵的美妙感觉。内容浅显的游戏类儿歌、手指谣等适合先游戏后图谱,在托、小班相对使用较多。

例如:传统儿歌《小耗子上灯台》(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这首三言体儿歌内容浅显,可以结合手指动作进行表演,在日常组织环节中,结合手指动作进行两三遍就能被幼儿学习掌握,不需要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而学习后的图谱提供起到引发回忆的作用,小朋友看见形象的图片可以朗诵表演,同时可以提出注意朗读语调变化或者加快速度等要求,提高朗诵的趣味性。

3.先欣赏后图谱

诗歌欣赏作为诗歌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质上是通过幼儿想象将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视觉的、听觉的表象过程。相对一般诗歌而言,诗歌欣赏作品往往段落更长,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意境更优美,因此,大多数的诗歌欣赏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如动作、教具、音乐、开放性的提问等多方位结合,进行多通道地感知欣赏。因此,欣赏的过程中较少会用到图谱,而图谱作为欣赏活动后的跟进,起到的是“以图阅读”的功能,促进早期阅读习惯的形成。幼儿的记忆力往往是惊人的,即便是很长篇幅的诗歌,只要稍加提示,他们看着图谱常常可以连贯地朗诵出来,带给你许多教学之外的惊喜。

(三)指导策略三:“诗歌节律图谱”之将来式――图谱在前,指导在后

所谓“将来式”是指在幼儿形成一定读图能力的基础上,先呈现画谱供幼儿自学在前,教师引导在后,从而习得诗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心理学家加涅所说: “随着学习者不断的学习以及不断地贮存智慧技能及其他技能,他们也发展了用以提高其内部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的方式。”在教学中如果经常使用图谱学习诗歌,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断积累幼儿读图读文的技能,获得有效的策略来调节自己的内部过程,发展幼儿自我学习的反省和分析性思维。有了这种基础,在大班后期,我们就可以开展这种方式的学习。但要注意两点:首先诗歌选择要注意突出形象性和趣味性,有许多词汇是能用图片进行转换的,让幼儿在读图猜字的过程中串联起思考的线索;其次,出示图谱之前能让幼儿多方位感知诗歌内容情境和特点,为后面的图谱自学打下基础。

例如:《小熊过桥》描写了小熊从胆怯到勇敢过桥的转变过程,是一首篇幅较长的七言体儿歌,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我们在第一环节先请幼儿看“无声动画片”,把PPT从头至尾播放给幼儿看,教师不作解说,只是帮助幼儿了解儿歌的角色和内容梗概,接下来就出示图谱供幼儿自己学习,在热烈的讨论和碰撞中,教师对个别问题稍加引导,就很顺利地解决了诗歌第一遍学习问题。之后,通过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小熊过桥以后心情是怎样的?朗读时候表情可以怎样?”等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朗读的情感,达到自学诗歌的目的,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四)指导策略四:“诗歌节律图谱之发散式”――图谱的创意衍生

所谓“发散式”指的是进一步发挥图谱在日常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一些与图谱、读写等相关的创意衍生活动,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些活动的开展适用于意义性较强的图谱,强调与日常生活及幼儿经验进行充分的整合,提供给幼儿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促进习惯潜移默化地养成。

1.朗读创意

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首动听的语言音乐,在日常练习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图谱进行节奏的添加,或者其他朗读形式的变化,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在朗读创意上可以通过节奏自由摆读、增加朗读变化等形式开展。比如,诗歌《落叶》音乐性很强,我们可以在“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后面添加叠词节奏型“×××”“×-×-”,采用轮组伴读的形式进行练习,增加朗读的意趣。比如,尝试用方言来朗读《走金桥》,感受顶真手法的变换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小朋友朗读的兴趣。

2.组词创意

在学习诗歌,点读图谱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词语和文字,通过图文的对应,幼儿可以优化记忆效果,还能引发一些相关的猜测。到中大班后期,幼儿对汉字开始关注,经常会主动地去认读,我们可以抓住这种兴趣,将图谱认读经验结合衍生,开展一些“看图找字”“一字开花”“部首联词”等游戏,可以放在区角中让幼儿独立操作,也可以在生活组织过程中用“开火车”或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培养幼儿前识字兴趣。

3.诗画创意

篇9

二、教学策略

在“诗歌活动中如何支持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的策略研究中,我们采用集体研讨,通过“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形式来逐步解决教学问题。研究中我们重点解决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如“诗歌教学的目标如何界定?诗歌内容是否优美?优美体现在哪里?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感受理解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教师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等等,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寻找最佳方案,有效地引导幼儿充分地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表现美。经过多轮的实践我们达成如下共识:

(一)语言支持策略

幼儿对诗歌作品的学习是否感兴趣,首先教师语态、语感很重要。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是点燃儿童学习诗歌欲望的助燃剂。“美的文字”需要用“美的语言”来表达,才能让幼儿感受它的美韵所在。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对诗歌的欣赏与理解不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的。因此,教师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支持幼儿学习诗歌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独特的语态、语感是幼儿学习诗歌的标杆,更是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桥梁。

在运用语言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语音准确,语言形象生动、大方得体、不能做作;

2.可恰当地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第一次示范朗诵,不宜结合图片或课件,应重点让幼儿认真倾听,感受语句的美;

4.教师可以多次示范朗诵,让幼儿多次倾听与感知,但范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每一次的范诵,提示语要不一样,倾听要有层次性,让幼儿在多次倾听中感知诗歌的语言美与意境美。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诵,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作品,在倾听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使教师的语言在诗歌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图片、图示支持策略

诗歌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不是真正意义上理解诗歌内容,而是死记硬背;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及诗歌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怀难以理解;并且对诗歌的结构、句式未能很好地掌握,经常用自己的语句来篡改诗歌,使诗歌缺乏韵律美、不易朗读和记忆,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便失去了继续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运用教学挂图外,还选择了直观形象的图片或简捷明了的图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诗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且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便于幼儿记忆。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规律。我们在许多诗歌教学中注重图片与图示的运用,支持幼儿学习诗歌、更好地理解诗歌、仿编诗歌。

(三)字卡支持策略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渗透前阅读与文字符号的认识,在阅读欣赏中提高幼儿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与阅读的兴趣,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语文学习的准备,提高幼儿学习适应能力。教师可有意识地将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运用在其中,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幼儿在看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时无意地识字,没有任何的认字压力。这样通过从图到字的认识,既具体又形象,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在运用字卡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字卡不能过多,一个儿歌内容出示生字三个字左右为宜,最好是重复出现的字出示字卡;

2.生字卡以单字或单词为主,不能用长句;

3.生字卡的出示要把握时机,最好在解释图片内容时出现,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4.生字卡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当生字卡出示后,老师以“代过”为好,不要去强调字的声形义,这样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中没有压力地认字。

(四)音乐支持策略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我们除了运用挂图、图片、图示外,还可以选用优美的轻音乐为背景来渲染诗歌,让幼儿在诗歌的意境充分地感受,从而提高幼儿的感受力与表现力。通过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还可以实现新《纲要》所倡导的课程有机整合的精神,在孩子们熟练朗诵出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为诗歌配上动听优美的旋律,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将整个活动推向,实现了“语言”与“音乐”的有机整合。

老师还可以运用优美舞姿,将自己喜欢的诗歌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达到诗中有舞、舞中有诗的美妙境界。

在运用音乐支持策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所选择的音乐以优美的轻音乐为主;

2.音乐的主旋律要与诗歌内容相匹配;

3.只要旋律不要歌词;

篇10

诗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内容浅显、语句凝炼、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于幼儿朗诵、记忆和表达情感,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老师在诗歌教学时常常运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而忽略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使幼儿不能有效地理解、体验和感受作品。

在诗歌教学中,融入形象直观的电子白板课件,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作用于幼儿的视听系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幼儿身临其境地品味诗歌,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和共享性,能充分挖掘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为课堂互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幼儿是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感官刺激越多,幼儿的兴趣就越浓。电子白板以其独特的魅力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生动的音效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引领孩子们进入视、听、动觉一体化的美好情境,激起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大激发和满足了幼儿的观察欲望。如在散文诗《彩色的鸭子》教学时,借助神秘的聚光灯把图片背景藏起来,随着聚光灯的移动出现了一只鸭子,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接下来,伴随着形象的动画、柔美的音乐,倾听老师朗诵散文诗,自然而然地激起幼儿的情感,让幼儿融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中,从而对诗歌有初步的感知。接着根据幼儿的回答以小图卡的形式再现诗歌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强化了诗歌的重点内容,又帮助幼儿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2 有效互动,提升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质量的互动,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自主的学习平台,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诗歌教学中,电子白板课件可以轻松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学中教与学的互动性,推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可以更加凸显出重点,使幼儿能够更加地关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加轻松地突破重难点,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内容、构建知识。在中班诗歌《小面团变变变》教学中,老师运用电子白板诗歌情节制作成了有声的动画,并引导幼儿欣赏后提问: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接着根据幼儿的回答将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小图卡的形式再现在白板上。为了让幼儿更快地记忆和掌握诗歌,运用了电子白板的“遮挡”的功能逐句隐藏图卡,好像在跟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学会了朗诵和记忆。电子白板的运用使信息的传递发生了变化,有效的互动和展示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从而化难为易,诱发思维,启迪智慧,让幼儿在有效的互动中进行欣赏、感受、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 营造氛围,体会诗意

理解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要在幼儿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虽然幼儿短时间内掌握了诗歌的内容,但却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通过运用电子白板,可以根据每首诗歌不同的背景、内容、情境等,制作贴近诗歌本身意境的情节、效果,刺激幼儿的视听感官,触动幼儿的心灵,真正地体会诗歌的真谛。在古诗《咏柳》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感受“万条垂下绿丝绦”,用生动的动画展示诗句,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万千柳丝在风中飘动的迷人姿态,让幼儿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了万千柳条的美丽场景。为了让幼儿了解“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放大、渐变等功能,让幼儿很快就明白了诗人把春风比喻成了美的创造者,让幼儿深刻体会古诗中到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篇11

幼儿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古诗有其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这个时期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一、选择适宜的诵读教材,兴趣导入,潜移默化,引发幼儿情

感美

1.选择适宜的、艺术性和情感性较强的为诵读教材,让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优美音韵、美妙意境

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历来受多少文人诗人赞美,有四季有的景物景色的诗篇。如,以季节性的古诗为例,春天的《春晓》《咏柳》;秋天的《静夜思》《秋登宣城谢北楼》等。如果借以这些最直观形象的古诗句巧妙地让每个幼儿通过学习诵读,无形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了教学的连贯性,还保持了系统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幼儿的实际领悟能力入手,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时,梅花开放了,我们和家长一起带领幼儿去参观梅花,在认识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学习并诵读古诗《梅花》,再画梅花,使幼儿对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

2.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的古诗诵读教材,让幼儿易懂、感兴趣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诵读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雪白可爱的大白鹅是小朋友们最熟知喜爱的,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喜好在湖水中嬉水的习性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地印在脑海里。

二、多样化的活动模式进行诵读,激发幼儿诵读兴趣,陶冶幼儿人格情操

1.在自然环境中诵读古诗

幼儿的生活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灵活利用周围环境来学习并诵读古诗,当春天柳树垂挂时节,和幼儿一起观察并谈谈柳枝、柳叶的一些新变化,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垂挂的柳枝就像古时候美女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我并启发道,“小朋友们,你可知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锋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风啊!”然后教幼儿朗诵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接着进行解释,这样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诵读了古诗。

2.利用电教化手段,诵读古诗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古诗中的情境、意境如果仅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因为往往很多古诗词是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油然而生有所感悟,并借助语言文字所表达出来抒发自己感情的作品,倘若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编绘重现诗人当时的情景意境,定会激发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进行古诗教学时加入多媒体技术,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幼儿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诵读古诗的欲望。

3.进行各类诵读展示演出,在表演中陶冶幼儿的人格情操

幼儿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那么,如何将停留在字面上的东西,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呢?我事先根据幼儿的喜好,挑选一些篇目,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诱感体验。幼儿在情境表演诵读中,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吟诵的神态,活脱脱一个个小诗仙的样儿。这对于天性好动的学生来讲,会使他们特别兴奋,不仅身临其境,更是加深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4.将诵读融入班级文化,通过诵读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营造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氛围,让幼儿生活学习在浓浓的古诗词氛围中,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主题墙上,我特意开辟了“古色中华”专栏,和幼儿一起搜集唐诗宋词及集美、雅、趣为一体的古诗名画,在师生通力合作下,充满着诗

情画意古色古香的主题墙面,在视觉环境给人极大的赏心悦目

之感。

三、家园配合――亲子诵读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当家长支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时,此时的教育将会变得更为有效,因为家长对诗歌文化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一定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配合班级开展文学教育活动,对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与氛围,培养幼儿良好情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经常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

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传统文学精华世代传承,让绵绵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纳世界的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