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

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3 23:52: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商业化治理交流材料

篇1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农作物种业综合实力、保障农业供种安全为目标,突出种子企业培育壮大、良种基地建设和市场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加快种子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加强政策扶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和农业供种保障能力。

(二)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种子商业化育种中心,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建成一批与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培育2-3个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种业企业和品牌,建成1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厂化育苗中心,选育综合性状达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5个,推动1家以上种业企业进入省级、5家以上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基本形成分工合理、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种子研发新机制,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二、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活力

(一)坚持体制创新,建立现代种业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步伐,抓好企业社会股本融合,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种业企业或企业集团,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建立基础性研究以公益性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商业化育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研新机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农业主管部门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要尽快实现“事企脱钩”。重点开展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基础性研究,立足市场需求,搞好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等公益性应用研究。鼓励支持种业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协作,引导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业企业流动,逐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农科院小麦、玉米、食用菌等国家重点区试站的作用,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科研新成果,建立符合生产需求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地位,多形式推进企业商业化育种,培育在国内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三)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打造企业和品种品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化道路,积极进行企业和品种品牌打造。通过自主研发,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发,出资购买品种使用权、开发权等形式培育自己的新品种。坚持以质取胜,强化种子质量、包装、信息、服务工作力度,提升信誉,树立形象,打造现代农作物种子品种品牌。积极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创新服务理念,完善销售、信息和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企业自身品牌。

(四)坚持扶优扶强,增强龙头辐射带动能力。加大企业尤其是市内500万元以上注资种业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力度,大力推进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步伐。加大对科研及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育种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典型,切实提高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引导和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立稳定的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形成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的现代种业生产基地新格局。积极推广企业自主创新品种,推动企业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拓展省内外杂交玉米、小麦、蔬菜园艺等种子市场。

三、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

(一)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市、县两级要加大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扶持,重点支持公益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创新、共享,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化育种平台建设,改善种子管理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种业领域,加大种业科研和产业发展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自行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保险试点,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业风险分散机制。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种业发展中长期信贷的支持,逐步提高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健全完善种子生产收储政策,鼓励和引导相关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种子收储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优先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二)加快建立商业化育种和服务推广体系。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逐步退出商业化育种机制,强化种业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导地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基础性研究部分,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优化人员结构,强化公益性、基础性研究;从事商业化育种部分,要加快转换机制,推进科企嫁接,鼓励整建制并入种业企业。鼓励新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专家顾问互动机制,为专家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种子鉴定提供各类保障。

(三)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种业人才高地。专项扶持引进省内外高层次种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育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引进国内领先的种业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学科建设,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种业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种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率领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企业家队伍。激励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种质等科技创新资源向市内种业企业集聚,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和服务等生产要素,通过合伙、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分配,保护其合法收入。充分发挥阳光培训工程的平台作用,把企业员工、固定繁种基地的人员纳入阳光培训计划,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

(四)扶持优势种业生产基地建设。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加强种子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要向种子生产基地倾斜,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建立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国资委、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密切合作的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管理。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快制定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强化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种业管理职能,严格种子行政许可管理,加强种子执法能力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和事企脱钩,建立健全种子种苗管理体系。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实验室配套,积极开展计量认证。各县(市、区)政府要将种子种苗执法管理、市场抽检、质量鉴定、试验示范等公益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篇2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1-0069-04

河北白沟位于“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地区,自古就是商品交易繁荣的商业重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党”的以后,白沟以其特有的经商传统和开拓进取精神,从本地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出发,结合外部宏观、微观环境,以箱包产业为主导,依托产业集聚,通过“先商业化―再工业化―最终实现城市化”的“白沟模式”,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小资本、大聚集”,“小投资、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小城镇、大作为”的发展新格局。2008年7月保定市政府做出了建设“白沟・白洋淀温泉城”次中心城市的决定,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促进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增强了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白沟模式的活力、潜力、创造力以乘数效应激发出来。

一、白沟模式的本质内涵

(一)白沟模式的起点:商业化

白沟经济实质或最显著的特征是商贸流通,靠商业和市场起步。上市商品多达80个大类,100多万个花色品种,吸引了国内外近6 000个知名品牌入驻白沟。大部分产品生产、物流不在白沟,仅在此达成了交易。现今在已有商品专、全、廉的市场优势基础上,白沟又实施了“划行归市、品牌经营、规模带动、五统一模式、货真价低、童叟无欺”六大策略,使“白沟”实现了从地摊市场向现代化商城的蜕变,大商贸集群优势突显。由此白沟市场规模由小到大、经营思维由仿到创,产品竞争从无牌到名牌,营销方式由坐商到行商,营销环境由沿街成市到现代化商城,营销范围由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发展过程。

(二)白沟模式的支点:工业化

商业化到工业化的过程,是产业由空心化到实心化的过程。从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角度来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产业实心化是非常必要的环节。“白沟”提出了“大市场带动大工业,大工业促进大市场”,先后实施了“先市后厂、产业集聚到集群,前店后厂、叫响白沟制造和白沟品牌”四大策略。

箱包业作为“白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档次不断提升,规模加工企业从12家发展多300多家,个体加工企业近万家,产业链条从简单的箱包生产发展为制革、小五金、拉链、箱包辅料、电脑制版、印花、包装材料等多个相关配套产业并进,箱包产品的地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箱包业在全国所占的份额稳居第2位,现有品牌1 200多个,“白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中国箱包之都”开始在全国叫响。

(三)白沟模式的结点:城市化

产业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化本质上一种互动的关系,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没有城市化的商业与工业必然不能长久。城市化从本质上说就是服务业的发展,只有有了服务业的发展,才能进一步为商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保障。2008年7月《保定市“一主三次”城市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白沟 白洋淀温泉城”作为次中心城市进行规模建设,从政策上极大地促进了白沟产业城市化的进程。具体而言“白沟”在城市化运作中先后实施了:立镇项目规模化、工业聚集园区化、战略定位品牌化、贸易加速国际化、生产流通规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功能人性化、区域统筹一体化等举措。设想“白沟”用三个“五年计划打造”中国箱包之都、中国北方中等商贸名城,中国北方购物天堂三块金字招牌,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变。

(四)白沟模式的增长点:国际化

国际化是产业集群网络化和融合化的标志,是产业集群进一步升级,集群资源最大限度整合的具体路径。“白沟”把国际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面而超越的远景规划,开始了产品国际化、产业国际化、资源国际化与创新国际化的进程;实施了四大策略:多轮驱动、产业提升、资源整合与创新突破等策略,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国际化、产业链条的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化。从观念上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坐商”理念:坐商变行商,外商变地商。开始创办国内、外分市场,发挥总部经济的效应,实现产业经济网络化和虚拟化。

二、白沟模式的基础

(一)白沟模式的萌芽基础

白沟模式是依托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是集群的升华,分析白沟模式不能离开产业集群。集群的发展过程是各种资源聚集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过程,没有资源的聚集,集群是不可能发展的。

资源是形成白沟模式的初始条件,其中自然条件是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白沟”自古就是商品交易繁荣的商业重镇,元朝时期“白沟”成为水、陆交通的要道,“四海闻名”的商业重镇。到了清朝,白沟市场的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白沟”的箱包业也开始了披荆斩棘的奠基之路,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木箱、口袋、褡裢的人,为今天“白沟”的箱包奠定了基础。

人力资源也是形成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某地存在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就有可能产生相关产业集群。1971年,“白沟”当地几个农民用人造革加工出自行车座套和简易手提袋,获利颇丰,于是当地人便群起效仿。自此以后,从最初的自行车座套、提包和钱包开始,白沟箱包开始渐进发展,采取的是沿街摊销的营销方式。1981年,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土地经营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为数可观的家庭式专业作坊,造就了箱包加工专业户的雏形,商业发展的雏形产生。

(二)白沟模式的强化基础

1. 资源聚集。“白沟”的“划行归市、品牌经营、规模带动”等策略具有明显的资源聚集效果。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形成“柔性生产系统”,扩大核心企业的生产和提高集群内企业对于市场的响应度;另一方面,集群的存在能在市场上形成“品牌效应”,降低营销成本,实现市场的扩大。

2. 产业专业化。白沟产业从简单的聚集形成了有秩序的集群形式,具有设计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时尚展示中心、精品名品商贸中心和特色产业链集成中心,并以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与亲商氛围为平台,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实现产业聚集到产业集群的跨越。

3. 知识(技术)的共享。“白沟”的“划行归市、工业聚集园区化、前店后厂”等策略把市场和园区打造成企业人才、技术、信息的聚集与交流平台。集群通过与外部的关系去吸收知识,然后通过内部的社会化机制来分享知识,由于知识在集群内的共享,使得集群内企业普遍提高了生产、技术和销售能力。有利于企业学习成本的降低和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从而促进集群整体的创新。

三、白沟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任何产业集群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产业集群的风险自它产生那天就已潜伏,只是产业集群优势发挥,劣势和危机还没有显露。产业集群内隐伏的矛盾和危机,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变幻的形势下,随时可能爆发,给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

(一)白沟模式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政企合作

政府不仅负责了市场的拆迁安置同时也涉及到规划设计以及业态分布等多个环节。政府中的行政官员同时担当了商业城的总经理,他们既是企业家同时也是政府官员。积极方面是:不以自己是官员,就把不懂企业作为托词,作为官员,能将富民置于重要地位,这样就极大地推动了白沟模式的运行速度和运行质量。但消极的方面就是:诸如政府角色的增加而导致的增长,以及地方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等,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渐演变为风险。

(二)白沟模式特色之二:原生态――草根经济

白沟经济采取的是“自力型”发展模式,先做内源民营化,最初是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形式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实行家庭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自主生产、自谋销路、自负盈亏。现今生产作坊及个体加工户则高达7 000多个。尽管在产业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家庭小作坊以其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带动了白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家庭自营经济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成为制约白沟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白沟模式特色之三:低价运作

企业空间数量的聚集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并达到一个最佳点,此后,随企业数量增加,企业空间聚集产生了拥挤成本。在集群发展的初期,集群内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可以获得生产效率上的改进,聚集经济优势归根到底还是基于要素资源集中所获得的低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很快被削弱和模仿,最终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会成为“问题区域”。

低价位竞争是“白沟”的特色更是最强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很多小企业,尤其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落后的工艺设备,技术投入严重不足,仅仅看重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强调片面做大做强的急攻思想,贪快求多、以次充好,而且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不紧密,不注重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员工缺乏培训,获取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弱,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持,仅仅是维持简单的生产操作,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技术提高能力,阻碍了一些高科技的产品、高品质的产品的开发。

四、白沟模式高效运行的建议

(一)政府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柔性化的地方政府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是一种混合的治理结构,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不可能有效地解决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问题,政府作为第三方需要承担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功能。当然不意味着政府经营企业,“扶上马了,没有必要送全程”。在白沟模式发展过程中,政府首先应从开始的事无巨细管理者过渡到宏观管理者,其角色应从具体操作者过渡到引导者,应把管理的重点放在逐步淡化有形政策,强化无形服务,以预防或消除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负效应为重点,为区域经济发展培植一个好的环境,做到“小政府,大服务”。成立一个有政府、企业、专家等多方组成的协调工作机制,负责加强沟通协调,优化空间布局,减少无序竞争,达到区域性产业集群整体转型升级。

(二)壮大民间服务组织,完善产业集群辅助网络

各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和各类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针对大部分中介协调机构都隶属于地方政府的现状,首先要求承担中介协调功能的行业协会组织要从政府中彻底分离出来,合理定位其功能,使其在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必要时提供单个企业无力提供或不愿承担的、具有外部性的服务,使得商会组织真正成为桥梁和纽带。其次是成立或完善各种形式的咨询机构或技术服务中心等社会机构,为企业日常运营提供便利。最后就是成立多种形式的协会或俱乐部等公共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排学术论坛、专题会议、市场分析报告等多种集群学习形式,为集群成员之间提供交流条件,有利于集群成员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资产组合,完善产业链结构,加速产业融合化

集群本身就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相对庞大的企业网络,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在一个产业集群内,应该是不同的多个的产业链的交融,集群里面可能有一个主导的产业链,也有其他的辅助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应该是不同的产业相互融合的结果。可以在价值链纵向(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产品流向)、横向(相似产品分享生产或渠道等共有资源)或斜向(在研发、流通或服务等方面互补的不同产品分享同一个共有资源)重新媾合与重构。面对国际、国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鼓励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区内区外联合、以参股形式、或统一业务链的某些环节如检测、销售等方式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或松散组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四)注重高科技产品开发,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在保持低价位作为白沟产业显著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严把产品质量关,由片面做大做强的急功近利思想转变为做强做大稳步发展思想。努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并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档次、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现今,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不只是针对企业的管理者,而且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战略规划能力,把握全局的能力。加强现有员工的个人技能,改善作业环境质量,增加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创造多方面有利条件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努力为员工提供发挥、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应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进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五)塑造社会空间,提升区域文化

产业集群从系统看是三个空间(经济空间、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统一。是在地理空间的基础上借助于社会空间而发挥经济空间的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优势是核心,地理优势是基础,社会文化优势是促进。为此,首先必须在集群中营造鼓励诚信的人文环境,使企业违规经营的社会成本大大增加,从制度建设和道德氛围两方面约束企业的行为,各地应制订形式多样的诚信奖惩制度,烘托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氛围,增强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使集群良性循环,跨越式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次培育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学习的能力,进而整合各种知识,加快知识经济化的进程。最后要做好对区域品牌的整体筹划,以一个整体形象介绍给外界,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可以由政府、企业和专家等联合组织负责区域品牌的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和V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维护等具体管理工作,把区域作为品牌来营销和运作,向世人推销品牌集群,扩大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只有认识了才能了解,了解了才能沟通,沟通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能产生信任,有了信任才可能有合作,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融合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产业集群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珂.产业集群升级研究[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2]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Analysis and Prospection on the Baigou Pattern

Shang Yunxian, Gong Yufen

篇3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的物质基础。生产材料是消耗资源与能源的大户,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但是材料还是开发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

90年代初,人类认识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国际材料界出现一个新的领域――环境材料。它是一个涉及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的新领域。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课程可以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于科研、生产,使各种环保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更合理更趋于环保,对提高环保素质是一种有益尝试。

近年来,有些高校为环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了环境材料课程,但作为一门新课程,知识信息量迅速增加,课程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和更新,深化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为了促进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的教学工作,笔者从农业环境工程专业的自身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课程的定位和特点

目前,在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针对高年级大学生开设了环境材料课程,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我校作为一个地方性农业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2010年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拓展课里增设了环境材料选修科。该课程密切联系科研和生产实际,旨在使学生掌握主要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了解一些新型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潜力,了解产业化的环境材料产品商业化的状态、程度和应用情况及经济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继续深造和就业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尤其涉及很多材料化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地使多学科相融合、贯通;同时,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整合教学内容,凝练教学特色。

环境材料课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能源材料、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及降解环境材料等。我校开设的环境材料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设在第5学期,课时为32学时,因而结合农业院校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精练和整合必不可少。通过对几种环境材料教材的对比和筛选,并结合教学实践,选用冯玉杰编著的《环境功能材料》作为参考,主要针对近年来适用于农业地区的特殊条件的环境净化材料、吸附分离材料、新能源材料进行讲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净化材料中主要讲授目前环境领域的科研热点和商业前景的材料电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湿式氧化材料、微波材料;第二章吸附分离材料中主要讲授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领域有关的离子交换分离材料,吸附树脂分离材料,纤维吸附分离材料;第三章新能源材料中主要讲授与农村固废资源化有关的生物质能和21世纪最有潜力能源氢能。讲授中重点放在这些新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环境中应用原理基础上,分析各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讲授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授课内容,重新整合,用简练、准确、通俗的语言把讲授内容表达出来,使学生一听就懂。

2.2结合科研和商业案例,提高学习兴趣。

因为该课程中涉及内容较多,理论深,如果进行抽象的讲解则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来说枯燥,难度大,且与他们关系不大,所以学生兴趣不浓厚。教师对环境材料教学内容,一般由理论易到难,逐步深入,此外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的刺激程度,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在本课程教学中,为了优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讲一种新型材料时,讲解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远离前,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真实的科研和商业案例的情境,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核心部分――材料的组成、制备及应用原理。比如讲光催化材料时,先采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展示“自洁玻璃”在浴室门窗、厨房门窗玻璃、汽车玻璃等应用;结合“非典”事件,展示TiO■光催化剂,投入台湾使用收效显著案例。另外,介绍世界上发达国家知名公司,如英国PilkingtonActiv公司、日本TOTO公司、美国PPG公司、德国GEA公司等,研发光催化材料产品推向市场的现状。讲生物质能时,首先以动画形式介绍农村新能源开发典型案例,如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等。根据这些事实,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然后讲解材料的制备和净化原理,达到教学目的。

2.3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实质是教和学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讲授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新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应用原理,理解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把材料的实际应用现状和趋势采用讨论和讲座形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3.1讨论部分:讲授一种材料后将所对应材料的应用现状任务下达给部分学生,一般每种材料分给两组,学生三名一组,针对每种材料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但保证每人都轮到一次。等学生根据数据库、相关报道、汇总内容,在消化基础上进行PPT汇报。汇报内容经班级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对不足内容给予补充和修正,汇报成绩由学生给定,作为平时成绩。在汇报和讨论中,学生非常积极,气氛特别活跃。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2.3.2讲座部分:讲座是大学中的一种重要学习途径。在听讲座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较全面地掌握科研动态、商业行情并开阔视野,还可以领略各行各业专家的口才艺术,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本课中每章结束后通过课外时间,针对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邀请周边材料领域企业家和专家安排讲座,讲座过程中安排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网络环境下强化引入材料发展新信息,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环境材料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但课程的学时有限,案例教学往往难以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全面。为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让学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网络环境,组建班级QQ群、微信群等,创造开放、民主、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的链接,也可以有目的地当今国内外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或科教片。其次,给学生一定的认知时间,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对研究成果进行剖析。最后,网上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可以即时互动。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辩驳、补充,进一步提高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认识。

3.结语

环境材料作为新世纪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渗透于各门材料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在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制备材料,应用材料,保护环境,提高环保素质教育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经过三年来对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环境材料课程的实践,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结合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国内建筑领域一直在研究地域性,形成了所谓的“地域主义”。其实,地域性是建筑本身固有的属性,它是研究建筑历史的不可缺少的线索,但是人们都将其忽略,这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很多从事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学者都在追溯其起源,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来进一步论证建筑地域性研究的价值。

1.阐述建筑地域性的相关内容

1.1什么是地域性

如果要对建筑地域性进行研究,就要了解地域性的含义。回首世界建筑的历史,会发现地域性是贯穿该域历史的主要线索。从深层的角度来讲,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地发展的五彩缤纷,就是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影响的。而对于建筑的发展而言,所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从人类的出现开始,地域因素就限定了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由于不同地区的天气、原材料、风俗文化的影响,也就出现了以地域性为基本特征的建筑群。

1.2小议建筑地域性所产生的影响力

自从产生地域性的建筑后,由于各个地域不同建筑文化的相互作用和融合,这给建筑历史带来一次次的重大改革。例如,在我国唐朝时期,文化发展空前鼎盛,唐朝很重视与边界国家文化的交流,这让中原文化不断地渗入西域文化、波斯文化等的因素,这给我国建筑设计者们积累了大量的创作思路,间接地促进国内建筑体系的发展。世界建筑体系受到外来地域文化影响的例子举不胜数,如古罗马的建筑也是古希腊与古意大利文化交融所产生的建筑群。这些典型的建筑一旦成型,给周围领域的国家带来了影响,比如日本的建筑就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建筑的元素,日本由于与中国有文化和贸易的往来,建筑的创作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地挖掘现存的记载建筑的古物中,也证明了此理论的真实性。现在很多学者就地域主义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其实地域主义它并不是简单的地理气候概念的理论,它还包括着文化习俗、宗教思想、政治理论等诸多因素,这些都代表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正是这些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性,才能让建筑设计者找到创作的灵感,对于研究古时代的历史文化,也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的。

1.3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

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御寒与居住的工具,而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部分。传统的地域文化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进而也决定了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到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此可见,地域性因素是决定早期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科技革命开始,世界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时代。随着高科技工具的产生,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地域性的影响逐渐地被削弱,建筑也失去了自身的的特性,建筑领域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不再因为地域性因素而存在具有特色的建筑群。同时,人们意识到在世界各处都能看到自己国家独有的建筑,这才发觉研究建筑地域性的必要性。所以要不断地总结古代建筑的精髓,要适应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这样才能有创新之处。否则,随着全球的建筑逐渐类似化,世界建筑史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2.多层次地分析建筑地域性研究与创作

社会在高速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应研究地域性应考虑多种因素,首先应考虑到该时代的特性:信息高速发达,在这样发展迅速的社会中,怎样才能保持地域的独特性是一个难题。其次是现在城市的发展模式较快,需要将建筑模式与其稳合。在这样的文化和背景下,怎样来解决这些难题,就需要多层次地进行建筑地域性研究与创作。

建筑地域性研究与创作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展开,一是微观层面,建筑自身地域性的表现;二是中观层面,城市建筑群所形成的空间地域性表现;三是宏观层面,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地域性顺延的表现。这三个层面都是相互有联系的,微观层面所研究的是建筑的形态、材料等细节上的特征,而中观层面所研究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组合等。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城市充斥着商业化元素,怎样让城市地域性不受到商业化元素的影响,并保持城市原有的特性,这是地域性研究的关键所在。在此层面上,城市公共空间取代建筑个体是研究的热点。而在宏观层面来看,主要让建筑与城市呈现和谐。现在对城市的地域性研究要上升一个层次,研究不仅停留在实质性的建筑本体,而是要重塑城市文化,这是研究的重点。其实研究地域性就是为了拓展建筑创作的多元化,在微观层次就已经探讨了建筑的外形设计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其他的两个层次却没有进展,因为这涉及到了建筑学以外的知识。

3.浅谈地域性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每个地域性建筑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这是和当地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已经论述到,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建筑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筑的要求,应该通过进行深层次地研究建筑地域性,来探索建筑地域性创作的最佳途径。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应地调整战略

传统的地域性建筑都富含该地的人文特色,如果没有这些特色,该建筑将毫无内涵可言。现在的建筑技术足以使建筑脱离地形的束缚,建立纯人工的自然环境,使建筑地域性的特征逐渐在消失,现在的一些建筑属于娱乐、商业、旅游附带的产物,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力也在减少。所以,现在进行建筑创作时,不能只依赖传统建筑学的理论,要深层的剖析当今人们生活的文化模式,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去建设新的建筑创作原则,这样就可以赋予地域性新的内涵,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出当地的人文状态。

3.2努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系

任何城市与建筑的地域特征都是经过长期地历史发展所沉淀下来的,建筑都经过萌发、发展、衰退等过程,所以新的时代也将出现新的建筑,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自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不断地加强城市建设,这直接打破了原有城市的格局,由于发展速度过快,虽然有利于现代化的发展,但是使得原有的地域性特征丧失,使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逐步湮没。为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营造从建筑单体特色到城乡空间多元的地域环境,建立一系列良性的准则。所以对建筑的研究应转向文化与生态方面,这样可以在发展现代建筑的同时,同时保留自己的地域性特征。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的经济、文化日益交流频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逐渐丧失。因此,研究建筑地域性的课题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不但可以将该地域原有的历史文化精神得到保留与延续,而且能够让传统建筑转变为现代的建筑,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建筑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作者简介] 高传胜,博士(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6)01-0010-06 [收稿日期] 2015-11-15

伴随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和扶贫济困工作不断推进,中国反贫困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但是,在世界日益追求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的今天,中国仍然还有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和一些贫困地区。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因而反贫困工作不仅依然征途漫漫,还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再者,目前贫困治理方式,大多从收入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较少从满足合理需求角度着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中国贫困治理方式同样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探索,以提升其效率与效果。作为包容性发展重要思想来源与实践基础的包容性创新(inclusive innovation)理念,其内涵更为丰富、思路更趋多元,超越了传统的扶贫济困方式,应该成为中国反贫困的重要战略方向,并加以全面推广实施。

一、包容性创新的概念提出与理论内核

业已成为相当多国家和地区普遍追求与广泛实践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与战略模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亦将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毕竟,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即在于完善包容性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促进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理念,虽然早于包容性发展而诞生,现在却已成为后者的重要实现路径与方式。

1997年在台湾举办的亚洲生产力组织(APO)研讨会上,印度学者GSKrishnan基于本国实践提出了包容性创新的概念,说的是印度鼓励国内所有的个人、企业、组织都投入知识创新过程。为了释放创新潜力,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印度的创新不仅包括“全新”的知识创新和商业化,也包括针对市场状况的“新型”知识传播、吸收方式。而且,正如印度著名学者Masahisa Fujita(2010)所言,创新应该是无处不在、人人有责的。然而,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缺少公共服务,穷人的创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知识创新和吸收要与穷人的需求息息相关,要增加为穷人和基层发展所进行的正规研发活动,改善非正规企业运用现有知识的能力[1]。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满足穷人的合理需求,又能够为穷人创造就业机会。进而言之,包容性创新,既鼓励有利于经济弱势者的各种创新活动,开发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相关的商业机会和利润,又主张积极提高经济弱势者吸收知识的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扩大其经济机会。

如果从学理角度来解读包容性创新,其理论内核起码可以从创新主体、过程、内容和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在主体上,强调创新的全民参与、人人有责;在过程中,重视创造和扩大经济弱势者的经济机会;在内容上,不仅鼓励开发适合经济弱势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而且重视提升经济弱势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结果上,经济弱势者的合理需求应该得到满足,社会趋于和谐稳定和包容。

二、包容性创新的实践探索:来自印度的经验

包容性创新的理念起源于印度,因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探索活动最为普遍。印度不仅开设有专门的包容性创新网站(http://ii.unipune.ac.in/),用于在全社会范围内交流思想、征集创新方案,而且,在印度市场上还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包容性创新产品和服务。

篇6

(一)开展再贴现业务缺乏坚实的票据基础

由于现阶段社会信用环境差,企业信用度低,签发票据的风险大。目前票据市场要求高,制度严,品种单一,签发额逐渐减少,使再贴现业务的源头——贴现市场逐渐萎缩。票源的逐年减少,票据市场的基础薄弱使得商业银行在贴现票据的选择上没有多大的回旋空间。

(二)办理再贴现业务要求提供的资料与实际操作有一定差距

为规范发展再贴现业务,保护银行资金安全,人民银行要求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提供合法的商业汇票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我们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要求与实践操作有一定的差距。如要求提供“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或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与现实就有很大出入,影响了再贴现业务的发展。

(三)结算渠道不畅,缺乏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

结算渠道不畅,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一个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各商业银行的票据自己查询,时间短的2~3天就可以了,跨行之间的票据查询时间很多在7天以上。二是款项回笼较慢,贴现资金难以按时收回。三是退票问题比较严重,成为制约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 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当前的法规不相适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票据市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但贴现与再贴现的具体法规没有随之改变,使得操作出现了困难,阻碍了业务的发展。

(五)央行再贴现率的制定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

再贴现政策最主要的体现是再贴现率的确定。合理的再贴现率会更充分地发挥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如果再贴现率长期大幅低于其他融资渠道,就会使金融机构过分依赖央行的再贴现资金,而且一旦再贴现资金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赚取再贴现利率与贴现利率之间的利差,就会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依赖程度增高,长期如此不但不利于银行商业化,且易导致市场票据各种做假行为的发生,违背了再贴现政策的初衷。如果再贴现利率过高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央行根据货币市场利率和贴现利率适时适度调整再贴现利率非常重要。

二、现阶段再贴现业务处理流程

(一) 再贴现申请

1. 提出书面申请。贴出人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下简称ECDS)发出再贴现业务申请后,还需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是再贴现申请书。申请书主要包括电子商业汇票的种类、份数、金额、期限、利率、再贴现类别及申请再贴现原因、用途等内容,并加盖公章或业务专用章,主管行长及业务负责人签章;二是再贴现凭证。贴出人根据电子商业汇票内容填制再贴现凭证,并在凭证上加盖中国人民银行的预留印鉴;三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应报送的其他资料。

2. 贴出人发出再贴现申请。贴出人按照ECDS再贴现业务处理手续通过ECDS向贴入人发出再贴现业务申请。该业务只能选择线下清算方式进行。

(二) 再贴现审查

1.货币信贷部门操作人员登录ECDS,查询调出需要办理再贴现的电子商业汇票,结合贴出人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内容:

一是贴出人是否具备办理再贴现的资格;二是贴出人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再贴现申请书内容填写是否完整、是否有行长或主管行长签字和加盖公章或业务专用章);三是再贴现凭证是否加盖预留印鉴;四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2.货币信贷部门对再贴现申请审查完毕后,进行审批处理。同意再贴现的,打印出需办理再贴现的电子商业汇票正面信息。若再贴现类型为回购式再贴现,还应与贴出人签订票据回购协议。同意办理再贴现的,货币信贷部门确定再贴现利率、期限,在贴出人提交的再贴现凭证上签署确认意见,并将打印出的电子商业汇票作为附件以手工书面方式提交会计营业部门。不同意再贴现的,将贴出人的纸质申请资料退回贴出人。贴出人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不同意再贴现的审查意见,登陆ECDS撤销该笔再贴现申请。

(三) 再贴现发放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会计营业部门收到货币信贷部门提交的再贴现审批材料后,通过线下清算方式办理再贴现资金入账手续。会计营业部门操作人员登录ECDS,查询已经办理再贴现审批手续的电子商业汇票,对电子商业汇票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会计营业部门依据货币信贷部门已签署“同意”审批意见的再贴现凭证登录ECDS,按照ECDS的业务处理手续对贴出人发出的再贴现业务申请作签收处理,并计算出应收利息和再贴现实付金额,进行账务处理。

三、再贴现业务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历史短、规模小,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国当前再贴现业务,使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调控作用,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扩展商业信用,促进商业票据化

贴现和再贴现的开展都需要有充足的商业票据为基础。目前,我国的商业信用虽有发展但还很落后,票据化程度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信誉参差不齐,票据结算意识薄弱,社会信用略化等造成。因此人民银行应加强诚信功能,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推广较为统一的企业信用等级制,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使商业票据成为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

(二)严肃结算纪律,保证汇路畅通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票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守法环境。收款行对无理退票的行为,不能姑息迁就,要据理投诉;人民银行对无理退票者要严肃处罚,做到治理信用环境从金融机构作起,达到维持良好金融秩序的目的。

(三)适当简化再贴现手续,放开对个体、私营企业办理再贴现的限制

扩大办理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交易主体范围。过去,国营企业占主导地位,通过这几年的改制,个体或私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的资金支柱同等重要,因此,在再贴现中也应同等支持。

(四)及时监测市场利率,合理确定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应兼顾贴现利率,给商业银行一定的利润空间,使之有从事票据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使用差别利率,对再贴现3个月以内和3个月以上票据实行不同利率,对长时间占用再贴现资金的票据实行不同于3个月以内的较高利率。

(五)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票据交易无纸化

人民银行应适应票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尽快建立起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解决商业银行之间缺乏交流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票据网上查询系统,使贴现、再贴现等业务在票据流通环节上逐步实现票据无纸化交易。同时建立全国税票查询网络,以防止没有真实商品交易的票据贴现与再贴现,从根本上杜绝套取人民银行资金的行为。

篇7

[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0)04-0099-05

一、世界城市的内涵与演进

世界城市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大诗人歌德,1889年,他用“Welstadt”一词(德语“世界城市”)来描述罗马和巴黎在文化上的世界影响力。在英语学术文献中,“world city”直到1915年才由“城镇规划之父"Geddes在其巨著《城市的演化》一书中提出。1966年,英国规划大师Hall出版了名为《世界城市》的著作,书中将世界城市的特点界定为:政治权力中心、商业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高端职业活动中心、信息交换和生产中心、奢侈品消费中心以及艺术文化娱乐中心。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John Friedmann等人敏锐地“将城市化进程与全球经济发展联系了起来”,他认为世界城市”被全球资本视作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空间‘基点”’,因此,出现极化也就不可避免(Friedmann and Wolff,1982;Friedmann,1986)。结合wallerstein的“核心、、边缘”世界系统理论(Wallerstein,1984),Friedmann构想了世界城市的层级体系,包括:(1)位于核心国家的主要世界城市。含伦敦、巴黎、鹿特丹、纽约、东京等;(2)位于核心国家的次级世界城市,含米兰、维也纳、马德里、多伦多等;(3)位于国家的主要世界城市,含圣保罗和新加坡;(4)位于国家的次级世界城市,含香港、墨西哥城、曼谷等。自此,世界城市的概念开始在城市研究领域得到普遍承认与运用。

1991年出版的《G1obal City》一书是世界城市研究领域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Sassen在书中辨析了“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这一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世界城市概念没有突出时间上的特征。而全球城市的概念则暗示着一个独特历史阶段的社会――空间关系(Sassen,2001,p.349)”。简而言之,全球城市被视作:(1)世界经济中的关键控制点;(2)当前先导性行业(金融财务和各类专门的行业)的集聚地和市场所在地;(3)这些行业进行生产活动(包括生产创意)的主要场所。

Castells将世界城市的兴起归因于经济的大转型,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从商品生产形态转换到知识信息形态,大多数劳动者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不再直接从事物质性生产。2000年,CasteUs进一步将新经济的特点总结为: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在信息时代,世界性的生产、消费、流通商业网络构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宏观框架,在这一框架内,各类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原材料以及相关的管理技术知识)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迅捷,而世界城市的出现正是此类要素流动在空间组织上的必然结果。

可见,这一宏观商业网络框架在空间上可以解构为包含两大类要素的系统,这两类要素就是日趋网络化的各种“流”以及引导、汇聚、控制这些“流”的战略性节点。因而,那些在全球经济中对企业及其财务运作有着强大控制力量的节点就可以被界定为“世界城市”(Hall,1966;Ffiedmann and Wolff,1982;Sassen,1991)。观察整个世界城市体系,可以发现,少数几个城市对全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领域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命令和控制”作用,集聚着大量的重要机构、组织及人员(中央政府、跨国公司总部等),而这些机构则高屋建瓴地指挥、控制着全世界商品的流动以及信息的传递。这些属性使得世界城市占据了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影响广泛而深远。

纵观世界城市的演进,以下几条规律始终不变:首先,世界城市始终站在最先进经济形态与商业模式的核心地位,能够对世界范围的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价格形成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其次,世界城市并非孤峰兀起,而是群山连绵中的最高峰,世界城市的根基在于其所处的国家与区域的发达程度及合理分工。

二、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合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可将世界城市的特点归纳如下:

1.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枢纽

按照传统的城市布局理论,城市是克里斯泰勒所称的“中心地”,也就是某一区域内商品及服务的交易点。然而,全球化促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导致“世界经济通过城市并围绕城市来进行组织”(Clark,1996),区域通过与中心城市的合理分工与联系而被纳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因而,城市成为特定区域和国家内商品、服务、人员、信息与整个外部世界进行沟通的枢纽。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伴随着所在国家和周边区域的崛起从而逐步具备了世界城市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城市并非是城市本身的称谓,而是代表了所在区域乃至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全球化程度。

2.全球市场体系的控制中心

国外大量研究文献将世界城市置于全球控制系统的顶点(Feagin,1985;Pacione,276)。随着各类经济活动特别是投资活动的流动性日益增强,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NGOS)以及各类国际组织(IGOS)的“命令和控制”能力也不断得以提升,而世界城市也成为这些重要组织和机构的集聚地(Peter JohnMarcotullio,2003)。跨国公司总部和高端生产业(金融、会计、广告、法律等)的聚集引发高收入国际精英的集聚(Knox,1995;Yeoh,1999;Hilland Kim,2000),在此过程中,金融企业、生产业的快速增加以及高收入职业群体的汇聚共同导致了写字楼以及住宅市场的快速发展(Sassen1991,185),世界城市也因此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投资中心。

3.创新引擎和信息集散中心

经济学新增长理论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超越投资边际效益递减,保证产业效率的持续提升。在产品价值链条中,研发设计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垂直分工体系,世界城市往往集聚大量的研发、设计、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和组织形成城市创新体系,源源不断地为下游的生产制造环节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今天,创新能力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最为宝贵的竞争力。此外。

世界城市还是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机构(报纸、杂志、出版社)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如时装、艺术、设计、电影)的汇聚地(Hall,1966;Kong andYeoh,2003),从而成为全球信息交换和传播的中心。

4.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相应的治理模式

在以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下,高端人力资源便成为第一位的生产要素,为了吸引、集聚此类人才,各世界城市都经历了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型。从工业化时代各类要素围绕商品生产,忽视负外部性影响,转而注意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工业外迁、整治河流水系、改造旧城等措施以吸引高端职业从业人员,典型城市如芝加哥、伦敦等都经历了这一历程。此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软”环境,如社会稳定、管理上的国际惯例、大都市风格与氛围以及文化个性等。

5,社会结构存在分隔与极化的倾向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端生产业行业的成长往往也伴随着低收入、一般性工作的扩散,因此社会经济层面的极化现象日渐突出并最终导致居住空间的空间分异(Robinson,2002;Smith,2003)。其中,纽约、伦敦一类城市以金融保险等行业为主导,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本地的制造业及中间收入阶层萎缩,就业结构的一端是从事高技术专业性行业的高薪人员,另一端则是低技术人员,主要为专业人士提供各类生活服务。这一结构更加剧了社会分隔与极化的压力。

萨森还从生产模式变迁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城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前是制造业主导,相应的生产模式是大规模标准化福特式生产,制造业乘数效应明显。继而带来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张及消费市场的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加剧了资本的国际竞争,同时福特主义生产模式衰退。新经济的到来以及相应的产业组织模式逐步瓦解了产业工人阶层的工会组织及其福利谈判能力,世界城市中由此出现高端职业人群以及大量的无保障、临时性工作。

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照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发展中的若干特点,可以发现当前背景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若干问题与挑战。

1.与高层级世界城市相比,产业规模与效率的差距皆非常明显

产业规模是城市总体实力的表现。而产业效率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

从经济规模上看,北京毫无疑问已经跻身第二层级世界城市的水平,与香港、大阪接近,并超越了新加坡与圣保罗,但与第一层级的水平差距尚十分明显。2005年纽约、东京GDP分别为9536亿美元、7755亿美元,2006年巴黎大区(法兰西岛)GDP为6427亿美元,而2009年北京GDP为1738亿美元,仅为第一层级世界城市的1/5到1/3水平。

效率方面,2009年北京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达10075美元,然而距世界城市的公认标准尚有明显差距,横向来看,2005年纽约、东京人均GDP分别为49695美元、40159美元,2006年巴黎大区(法兰西岛)人均GDP为55652美元,第二层级世界城市香港2007年人均GDP为29991美元、新加坡2009年人均GDP为35515美元。北京效率水平相当于第一层级世界城市的1/5到1/4,相当于第二层级世界城市的约1/3,效率差距较规模差距而言更为明显。

因此,北京要想超越第二层级、进入第一层级世界城市行列,必须在提高效率上狠下功夫。

2.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偏弱。周边环绕大规模贫困带

长期以来,北京发展呈单兵突进的态势,与周边区域发展联系薄弱,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甚至在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持续“吸附”周边地区。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8月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指出:“环京津地区目前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京津市域周边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这种现象在国际化大都市周边是极为罕见的。时任北京市市长的也在考察张(家口)承(德)地区后指出:北京的发展,如果没有北京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就是一片孤岛,它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3.多项国际化功能存在不足。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总体上看,北京影响力还主要局限于国内,与高层级世界城市相比,北京在国际化功能上的差距还相当明显:(1)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在北京的集聚多为大型国企及国有商业化银行总部,如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等,国际市场参与广泛、影响力大的高端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度较低。金融账面资产规模虽然异常庞大,但缺乏能够影响国际市场的金融交易市场及产品。(2)目前北京的国际组织总部只有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等少数几个,缺少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机构,举行的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也较少。(3)世界城市应当成为国际化人才的汇聚之地,按照目前国际上的认识,一个学校拥有10%以上的国际学生才能够被认定是国际化学校。目前北京外国留学生进行学历教育的规模与这一标准尚有差距。(4)以北京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旅游资源来看,国际入境游规模偏小。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每年的入境游客都以千万计,而目前北京年入境游客数仅为400万人次左右。(5)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升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视。首都传播媒体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仍旧难以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老牌跨国传媒集团相提并论。

4.双重二元结构难题加剧,社会治理模式呼唤变革

当前,北京的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中除了要考虑本地人口外,还要考虑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双重二元结构”难题,即城乡二元结构、本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二元结构。如何正确处理外来流动人口及本地人口在就业、住房、户籍、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如何进行科学管理,维持良好社会秩序,防止出现社会极化与群体对立,都是北京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5.古都风貌保护压力加大,文化身份危机日益浮现

世界城市除了要具备国际化高端控制以外。也需要具备文化上的个性。纽约、伦敦、东京、大阪等世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都十分重视体现地方特色。如大阪市基本构想及施政策略就提出:作为亚洲交流圈的基地、充满城市活力的大阪;人们集聚和成长、创造新事物的大阪;可以安居乐业、备受游客青睐、充满魅力的大阪等建设目标。

北京坐拥6项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闻名的古都。然而,近年来古都风貌不断遭遇侵蚀,旧城四合院传统建筑风貌区逐步被商业化的氛围包裹,北京的古都风貌和文化气质渐渐模糊。在后工业化的语境中,这种文化身份本应成为北京树立独特形象、吸引高端人才、推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其价值将

会不断显现。事实上,全球化与本地化并不矛盾,只有坚守个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融汇于此。笔者参与的"2009年北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意向调查”显示,居民心目中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场所依次是:故宫、天安门广场、奥运场馆、胡同与四合院、天坛。可见,在北京城市形象的构成中,传统历史文化形象仍占据着首要地位。

未来,文化身份的模糊会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造成愈加明显的制约。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策略与路径

1.区分问题层次。合理规划建设路径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然而,这些问题与挑战并非同等重要,因而就需要合理区分问题的层次,抓主要矛盾,找准现实突破点,合理规划建设路径与建设模式。

首先,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深刻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并融入到具体的建设目标之中:其次,要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建设模式和建设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北京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采取市场主导、政府规划的建设模式,加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带动区域发展;最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具体路径应当是:制造业中心――区域生产业中心(服务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综合型世界城市。

2.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先进合理的产业体系

综观国外世界城市的崛起模式,本文认为北京应当借鉴东京的产业发展经验,东京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同时生产业发达、国际化程度高,这些特点符合北京的发展特点。东京的经验主要是: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稳步推进产业升级;推动本国跨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并吸引国内大企业总部人驻;通过与周边区域的合理分工与联系,与周边制造业、生产业、科技资源、人才等形成一个巨大的复合体,借此带动整个都市圈的量能提升。

3.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市域协调发展

通过制度创新突破行政体制障碍,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构和机制。扩展北京的空间影响力与控制力,提升京津冀的战略协同,促进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与有序布局,进而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最终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为世界级都市圈。

在市域内部,要继续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抓好重点功能区建设、做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加强城乡接合部、新城和小城镇规划,促进城乡一体,为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相适应的宏观空间框架。

4.坚持深化改革,完善相关国际化功能

针对当前国际化功能的不足,要坚持深化改革,争取在某几项功能上表现突出,进而带动整体国际功能的提升。主要工作有:(1)提升相关基础设施和商务服务水平,加大对世界500强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引进力度;(2)适应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宏观态势,紧跟国际相关事务的演变,重点争取新设立国际组织落地北京;(3)增强软实力,举办高层次的重大国际文化、体育活动及国际会议。

篇8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实现途径:一是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两岸高端产业对接平台。即建立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体制和机制,积极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转移,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平台;二是形成最具活力的两岸研发创新平台。即充分发挥“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研发联盟,建成具创新能力的台商聚集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三是形成最优化的两岸科技服务平台。即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完善整体服务体系,成为服务大陆台商的支撑平台;四是形成高标准的两岸人才集聚平台。即完善人才政策、加强台湾人才引进、强化人才培养、推进人才服务,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一、建设两岸高端产业对接平台

(一)打造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基地

围绕福建省确定的新兴科技产业,针对台湾优势产业,合力打造一批两岸科技产业对接基地。重点建设福州高科技产业、厦门大学科技产业、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南安光电信息科技产业、漳州台湾精密机械科技产业、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科技产业、林业科技产业、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产业、水产饲料和养殖科技产业等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

(二)加强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促进闽台互补性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海洋高新等产业对接,合作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积极推进闽台云计算产业合作,带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推动两岸物联网产业合作,支持平潭综合试验区打造“平潭智慧信息港”;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推广,推动闽台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共同发展;加速闽台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合作,推动共同开发生产废气治理、节能除尘设备和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积极吸引台湾数控机床龙头企业率先落地,尽快形成台湾工具机产业专区和精密机械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福建海洋资源优势,加强闽台海洋科技合作,促进海洋新兴产业整合对接。

(三)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两岸科技产业合作最终目的是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要抓住当前世界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关键机遇,加强两岸技术创新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高端竞争力。当前,要协助台资企业完善发展策略和市场布局,从加大财政扶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拓展大陆市场、优化劳动用工服务、加强金融支持、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着力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安排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引进台资、扶持台资企业生产经营、台资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及台商投资区、台商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构筑海峡两岸研发创新平台

(一)产业技术研发平台

出台鼓励政策,吸引台湾科研人员和大陆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员来闽从事研发活动,重点吸引一批台资企业在闽设立研发中心。扶持和引导已引进的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结合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引进科研院所,结合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支持科研院所的基地建设,鼓励台湾科研院所与大陆科研院所合作在闽设立研发机构。通过集聚两岸创新要素,着眼于资源共享,共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海峡西岸区域研发中心。整合提升各基地现有研发平台,以闽台产业对接为目标,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主要面向行业的创新需求,服务于产业链各环节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产业的技术突破提供条件保征,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升级。

(二)联合技术攻关平台

合作就意味着联盟,实践证明,联合技术攻关的模式十分有效,应争取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具体步骤是:双方先找到共同感兴趣的技术瓶颈,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后,在两岸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公开招标,由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团队;联合建设实验室,推举首席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通过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技术联盟和重点实验室,提升两岸科研创新能力。

(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各类孵化器、科技园区、合作基地要成为台湾科技创新成果转移的商业化、产业化承载平台,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承接创业成功企业和项目,吸纳台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视两岸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促进台湾科技成果与福建技术需求有效对接;充分利用4·18台交会、5·18海交会、6·18福建省成果交流会、9·8投洽会等招商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实现两岸科技成果的共享。

三、完善海峡西岸科技服务平台

(一)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

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内设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评估中心等专业机构,吸引创业投资机构、贷款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入驻,促进两岸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聚集和融合。建立知识产权评估、管理与转移制度,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二)培育壮大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篇9

一、文化与价值观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对历史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的选择。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心灵和大脑,那么,正确、积极、先进、崇高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则就是最能赋予这心灵和大脑以创造力的血脉与经络,并由此而为文化筑起永具活力的生命线。国家强大不独有赖经济崛起,更有赖文化道德和精神价值的深厚强大。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核心价值来凝聚共识,塑造认同,都是无法整合自身的。社会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这种文化的形态出现并对社会产生影响和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的。所以,一个社会的精神价值的形成和展开都依赖于自身的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文化既是价值的理性载体,又是价值的感性呈现。

如同在整个社会文化中一样,军事文化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一种军事文化形态先进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所蕴含和弘扬的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是否高尚,是否与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相一致,是否体现了进步阶级军人应有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要求。主席指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应该说,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这个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形成和传承的一种具有我军特色的时代精神”,蕴涵着“文化根本的深厚性、文化血脉的先进性、文化哲学的包容性和文化景观的丰美性”(于永军:2011)。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折射着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反过来说,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又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巨大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

二、英语教学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当今时代,中国正在以最快速度融入到世界舞台,并以现代化方式展现着自己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蓬勃生气。然而,市场经济和现代商业化所带来的物质实利主义和世俗主义浪潮的强势冲击;现代生活方式多样化衍生、文化多元化竞争所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的加速俗化;开放世界和异域文明与文化价值观念的持续冲撞;以及,近代以来文化自我意识和本根信念的不断降低与迷失,导致出现文化低俗、信仰匮乏、精神脆弱、伦理失范、道德沉沦的忧心局面,构成了社会的价值变化背景。因此,构建与培育军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任务,大学英语教学也是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军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谐与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环节。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加速更新,教学手段越来越开放,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更加灵活使教学愈发体现出教学内容中价值多元化与教学主体多元化并存的特点。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是语言、文化相互渗透的综合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语言材料体现其所代表的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多元文化,必然透视出深植于多元文化背后的多元价值观;其次,不同的教学主体(师生)对多元文化及其多元价值在认同程度上的差异,表现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多元理解,因而使教学活动呈现主体多元化的特色。多元文化、不同的思维以及文化认同的差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学中不能适时引导并纠正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则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面对教学材料中表现的多元、异质文化及其展示的多元价值观,教师应当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学生对之进行合理的批判、分析和扬弃。师生在教学中与多元文化进行沟通和对话,厘清不同价值观,逐渐实施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深入并促进语言和文化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军队建设。

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系统工程。军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就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将引导与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贯穿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他们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一体化过程当中。

篇10

大众文化是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以网络媒介为载体、以大众为主要受众、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消费者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被许多学者概括为“商品化、标准化、市场化、世俗化、平面化、形象化、消费化、批量复制”等。

从消极意义上讲,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助长了享乐主义。大众文化的最终目的离不开商业利益的诉求,有效需求论是大众文化所遵循的规则,它要求文化产品具有流行性、娱乐性、世俗性。人们在接受大众文化时往往仅关注它的娱乐性内容,长此以往,有些人会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而忽略了作为社会人应该承担的社会使命。

大众文化的数量性、复制性助长了工具理性。巨大数量的大众文化产品反复出现、渗透使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大众媒体的控制和左右,人们在大众文化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压抑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导致人们形成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消解了对文化审美、思想深度的追求。

二、大众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大众文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大众文化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为学生带来许多新知识和新观念,从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大众文化所依赖的网络,可以使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主动寻找教育资源,增加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另外,大众文化还具有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快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从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渠道。

2.大众文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教育手段。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异常丰富。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为学生所广泛接受。曾有一项测试表明,“如果学习者学会调动全部感官来学习,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提高”。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合理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拓展多样化教育形式,使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和直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平台,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大众文化增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大众文化注重文化的表层娱乐功能,如果加以正面引导,适度地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就能使学生在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同时触发心灵的感悟。《易经・责卦》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天下。”也就是特别强调文化在人伦教化中的重要功能。例如,通过在学生中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相声小品表演等活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生机和活力。

三、大众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大众文化所倡导的非主流文化形态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号召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众文化产品的商业化特征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倾向,强化了学生的物质欲望,使其热衷于追求金钱、享乐和高消费。个别“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当生活享受、以‘出格’赢得关注、以‘毒舌’和‘恶搞’吸引眼球”的“网络红人”倍受部分学生追捧,说明这些学生的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大众文化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

2.大众文化传播的即时性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疲于应对。

大众文化依托高度发达的全球化信息传播媒介,极大地削弱甚至是剥夺了教育者的话语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在传统途径之外也能获取即时的、大量的、思想性参差不齐的信息。另外,学生们也愿意主动接受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向学生传输的内容符合他们的生活趣味,与他们的现有认识水平相当。多媒体信息化时代,如何将学生从“电子化”世界中拉回来,让他们认真听课、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3.大众文化的多元性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大众文化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大众文化的巨大数量性和强烈渗透性对学生的影响无所不在,但其内容往往良窳并存、多元复杂,给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树立了多种价值尺度,甚至对同一事物也存在多种价值评判准则,使学生难以进行价值判断,导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众文化影响的对策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原则。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大众文化不仅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能够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生动而鲜活的材料,而且,大众文化有舆论导向功能,人们往往会因为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而引起对某件事的关注。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众文化的内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答他们的所思所问,从而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育内容的生活性。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榜样示范,希望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形成良好品德。然而,大众文化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平民化、生活化的状态,反映的是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之大,关键在于其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借鉴大众文化的日常生活性,利用来自社会生活实践的教育材料,让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避免脱离实际的空泛说教。

教育内容的引导性。学生盲目追求大众文化中的庸俗潮流,有可能形成重个人得失的思想观念及重文化形式、轻社会内容的审美倾向。为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决抵制商业媚俗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倡导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学生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正确地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大众文化,避免消极大众文化的侵蚀。同时,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道德判断能力及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主体性文化人格,使其主动适应和能动改造大众文化,自主地、有分辨力地选择和接受种种文化信息,并将正确的文化信息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低俗之风之所以掀起,除了有着“物欲社会”的土壤之外,更主要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固守一成不变的、单一的教育内容体系,才让低俗文化攻城掠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丰富教育内容,将人类思想中的一切文明成果加以借鉴、吸收,从大众文化中汲取养料,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艺术等内容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对大众文化进行系统开发,把大众文化改造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角度方法。

采取预警防范措施。在大众文化影响下,引起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因素增多了,为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就必须采取预警防范措施。首先是调查研究。把关注点前移,做好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信息调研工作,对这类信息进行科学分析、超前预测。其次是信息反馈。利用现代传媒及传统方法,对获取到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信息,通过科学分析,及时高效地传达到教育者那里。最后是制定对策。通过超前预测、信息反馈,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对教育过程的调控和再决策产生影响,真正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利用大众传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除了开展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外,还要建立一批宣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专题网站,主动进行正面教育,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在校园网上开辟“学习园地”、“创作园地”等栏目,把青少年德育、法律知识竞赛等经常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搬”到网上来,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征文、答题、动画制作等活动;在校园网上开通“校长信箱”、“教师信箱”、“聊天室”等,学生通过“写博客”、“聊QQ”、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教师互动,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直接解答;还可在网上开展心理咨询,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心理学教师交流、谈心。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1-0008-06

Abstract:The year 2014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a's sports, in which a number of policies were adjusted and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pushed the sports reform to a new high.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text, rational thinking is used to find the new social value of competitive sport expressed in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the competitive sports have produced derivative value and alienation value. The public valu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is study is the innovatio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 tentatively explored the public valu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clud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s framework. It mak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innov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value of competitive sport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public value; professional sports

伴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各项事业改革之声不断。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将此轮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是凸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核心价值优势。2014年,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和政府角度对体育事业发展中全民健身进行历史定位,从1995年开始的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两翼齐飞的时代将出现战略性转变。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此时代出现了战略转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凸显具有新时代精神和新时代价值的竞技体育是必需和必要的。基于竞技体育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对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讨论是在新历史时期的理性价值发掘。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是在结合全民健身的公共利益表达基础上对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理性解读。

1 问题溯源

1.1 体育的公共价值缘起

研究表明,体育起源于原始公共性活动,并在人类社会的公共性活动中逐渐繁荣:古代公共社会形成后,体育首次昌明;现代公共社会形成后,体育全面昌盛。换言之,体育总是与公民的公共性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公民身份、娱乐与健康、公民在公共空间活动。社会公共性需求越强烈,体育就越繁荣,公共功能的存在是体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伴随社会发展,社会与政府、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逐渐转移:从政府统治到政府管理、从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从政府治理到政府服务。体育事业发展逐步成为解决公民自身利益表达和社会利益总体趋和的主要工具。因此,体育作为利益价值的平和与平衡工具在社会变迁及演进过程中均具有公共的价值形态。

1.2 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相关概念界定

1.2.1 竞技体育概念厘定

国内学者对于竞技体育的概念界定较为争鸣,主要在围绕“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进行讨论。本文对竞技体育的概念是以田麦久教授界定为准: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1.2.2 公共价值

“公共”一词是狄冀在《公法的变迁》(1921)中首次提出的。基于词源意义公共价值可定义为同一客体或同类客体同时能满足不同主体甚至是公共民众(公众、民众)需要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

1.2.3 具有公共价值的竞技体育概念范围界定

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产业重要的推动力量。本研究所指竞技体育从纵向时间上看:农业社会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指竞技体育即是竞技体育全部社会活动作为整体进行讨论;农业社会后,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出现导致了公共与私人的对立,竞技体育业出现归属异化问题,本研究在这一历史时期所讨论的竞技体育是指竞技体育活动中剔除以关注私人价值提升和商业价值为主的职业体育所剩余的社会总体性活动。

1.3 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演进

1.3.1 原始公共体育价值――前农业社会的竞技体育公共价值

人类历史上从原始阶段进入有记录的活动。在较为原始时代,以母系和父系为聚落的社会里,体育是每日生活之必需技能――狩猎、徒步、穿越、溯溪、奔跑、跳跃、舞蹈等,且均为原始体育形式。而氏族间的领土斗争、食物争夺甚至原始军事斗争都是一种竞技体育的原始形式,这种原始竞技体育是在目的性前提下对结果斗争的竞争表现,虽然此时对公共与私人的原始划分没有形成概念界定,但是从基本雏形看,具备公共价值的原始基本特征。

1.3.2 朴素公共体育价值――农业社会的竞技体育公共价值

人类文明的车轮走过前农业社会步入了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组织开始形成。而农业中的劳动分工使得社会对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在此基础上延伸的竞技体育是在家庭和部落这一朴素组织下完成的,因此,我们说具有朴素的公共价值。

以古代奥运会为例,在持续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四年一度的古代奥运会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的盛会,而且更是一个全体古希腊人的全国性节日。“神圣休战”宣布之后,成千上万的人涌向奥林匹亚。此时的奥林匹亚成为一个巨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各城邦的代表参加祭祀活动和游行,政治使节缔结条约,艺术家展出作品,学者和教师研讨学术,雄辩家发表演说,商人展售商品等,可见古代奥运会其实质是城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活动。

1.3.3 经济社会公共体育价值――工业社会后的竞技体育公共价值

进入工业社会后,公共与私人领域逐渐清晰区分,尤其是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以增加和保护私人财产作为利益追求的社会意识形态。资本的增加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得劳动工作的职业化和资本的商业化愈发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体育领域中职业运动员、教练员、经纪人、经理人、管理人员等使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劳动分工明确、产业化明显且对社会的产业贡献逐步提升。以体育赛事为核心进行商业运作的体育商业化逐渐将具有原始及朴素公共性的体育引入到具有新经济时代公共价值的体育中去。从发展角度看,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中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体育发展伴随社会进步所形成的发展方式,竞技体育的资本运作使其经济价值作用凸显而其他社会价值相对弱化。但是,从事物属性特点上分析,竞技体育依然具有公共价值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等鲜明和显著特点。从属性看,经济社会中的竞技体育是具有公共价值的。

2 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特征分析

2.1 公共性

公共与私人的区分界定是随着农业社会后家庭概念的形成而开始的,公民对私人领域的关注使得国家和社会组织等各领域更加凸显公共价值的意义。哈贝马斯认为,在高度发达的希腊城邦里,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领域和每个人所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公共领域的自由王国和永恒世界与私人领域的必然王国形成鲜明对比。

竞技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竞技体育具有较强的综合社会价值,其产生和发展均是与社会发展产生良性互动的。竞技体育从其原发性产生区域、发展路径、演变的过程均是具有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竞技体育本身是对社会领域的总体关注,更体现在竞技体育是建立在个人利益价值基础之上的一种属性表现。竞技体育的原始公共产生、对公民的公共利益关注以及个体个人价值提升均具有较强的符号特征。

竞技体育的公共性更体现在其相关社会价值中,如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竞技体育对公民个体社会化的关注,通过竞技体育形式的开展对青少年产生教育影响;竞技体育形式的文化符号功能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公共价值表达;竞技体育精神是以国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利益表达,这些种种竞技体育的相关价值均体现了公共性的显著特征。

2.2 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边际成本为零。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例如增加一个竞技体育比赛参观者不会导致供给资本的增加。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和质量。

竞技体育过程中,以参与者(以教练员、运动员为代表的直接参与者和以观众为代表的间接参与者)为例:比赛参与者增加的数量对比赛过程竞技水平高低影响较小;竞技体育观赏者的加入数量对比赛质量的影响较小。而在参与观众竞技体育比赛的所有消费者中,均不因数量的增加而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观赏质量。因此,从竞技体育赛场本身的边际成本和竞技体育表演的观众的边际拥挤成本来看,均有明显的非竞争性特征。

2.3 非排他性

非排他行是指某些产品投入消费领域,任何人都不能独占专用,而且要想将其他人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不允许他享受该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所有者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则要付出高额的费用,因而是不合算的,所以不能阻止任何人享受这类产品。例如空气、水。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对领域内的其他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对于公共领域内的竞技体育产品,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独自享受,即便是拥有职业俱乐部的股东也必须是将俱乐部活动置之于公共场域内才能发挥俱乐部的相关价值,且费用极大。而在竞技体育表演中(竞技体育产品服务过程中),更为明显的市场效果是:如果想获得更好的观赏角度和观赏效果则需付出较为高额的费用以享受产品带来的利益表现,这种特征是明显的非排他性表象。

2.4 非资本性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及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从概念上讲,资本是指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

进入工业社会后,社会形态从封建主义社会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的改变要求对社会中个人财富的保护逐步加强。以交换为目的的资本运作成为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更是第二部门与第一部门的重要分界标识。

竞技体育随着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改变,具有原始社会价值的竞技体育更多趋向于体现经济价值这一重要社会要义指标,以竞技体育项目为核心进行商业运作,将运动员职业化,将竞技比赛运作成商业表演秀均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异化。这种异化本身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带来的,是良性的互动结果,更是一种历史发展价值的必然体现。

在后工业时代,体育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明显加强,作为公共产品的竞技体育从一定程度上是模糊区分其公私属性的。竞技体育资本运作、竞技体育赛事的产业化操作、职业体育的资本注入均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并发展明显,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是体现在资本社会中非资本运作所产生的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隐匿于浮华的商业下,沉寂于繁盛的资本中。

2.5 社会服务性

社会服务是指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直接为改善和发展社会成员生活福利而提供的服务,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福利服务。广义的社会服务包括生活福利、生产和社会。

竞技体育进入到工业社会后,对社会的价值体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社会服务。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平台能够推动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这一方面尤以举办过奥运会的举办国为明显;竞技体育的开展能够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开展;竞技体育的开展更能够有效调整社会体育资源的再分配,使得公共体育资源有效分配到各个领域尤其是体育薄弱领域;竞技体育能够推动社会文化和精神的传播;竞技体育能够推动和影响体育科技的发展并直接作用于全民健身和社会服务。

3 竞技体育公共价值内涵分析

3.1 内核:体育的公共价值

体育起源于原始公共性活动,并在人类社会的公共性活动中逐渐繁荣:古代公共社会形成后,体育首次昌明;现代公共社会形成后,体育全面昌盛。体育总是与公民的公共性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公民身份、娱乐与健康、公民在公共空间活动。社会公共性需求越强烈,体育就越繁荣,公共功能的存在是体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体育的公共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主体利益的表达。衡量是否具有公共价值就是体现在客体对主体是否产生公共效用价值,如具有则归属。体育的公共价值首先就体现在人们能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起到各自的效用目的,而这种效果是一种非竞争与非排他的,是一种非资本性的利益表达,是公共价值的体现。第二,对社会价值的增加。公共价值还体现在增加被创造的积极属性,减少捍卫利益的消极属性。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使体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能够通过参与使自身身体和情绪获利,能够使社会总体价值活动提升。第三,体育资源和体育需求的公共价值表达。体育能够通过参与者在使用体育资源时进行自身的价值和利益表达。通过体育的生活化表达对个人需要的利益述求;通过生活体育化的转变体现对体育资源的利益要求;通过体育参与能够使得体育资源得到有效分配,这种分配是对公共价值的直接体现;通过体育参与更能够使个体的自身需求和情绪进行利益表述进而完成体育的公共价值作用。

3.2 公平:竞技体育平台的公共价值

体育从形成的基本形态看,从原始玩耍到具有体育雏形的规则化的游戏再到以竞技为特征标志的体育,这一朴素的体育发展过程均是以一个简单而又原始的原则,即:规则。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对结果的未知和规则的公平。在竞技体育平台,无论身份、地位和社会背景及阅历是否相同,只要是同一场域内的参与者均是可以在同一平台进行竞争参与的。而平台的公平性是保证游戏得以继续的根本前提,这种公平性是古代奥林匹克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核所在,更是竞技体育之所以存在于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意义。

竞技体育公平的原则是对竞技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尊重,是对竞技体育观赏者的价值趋力,是对竞技体育赛事组织者的价值要求,更是对竞技体育发展本身的价值追求。竞技体育的平台是平等的,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是对于项目发展本身亦是制衡的,公平是综合各方竞争利益后的伦理体现。

公平是法的核心,现代社会中,公平原则是对价值主体、价值结果的制度保障。而公平更是公共产品服务的价值判断之一。Kelly和Mulgan(2002)的研究认为公共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1)公共服务。公共价值的输出以公共服务为渠道和载体。2)结果。结果与服务通常会有交集,但结果中包含了更多隐形的但又确实存在的东西。3)信任与合法性。信任在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即便是此前的服务水准与结果目标都一大堆,信任的缺失也会减低公民从公共部门所获得的效用。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体现正如Kelly和Mulgan在公共价值研究中的一样,具有极强的公共服务特性,同时在公平的条件与规则前提下非常注重结构,这种公平的规则正是一种信任与合法。

3.3 竞争:竞技体育利益体总体价值趋同的公共价值

竞技体育的主要规范是平等的规则,而至上伦理则是对竞争结果的重视。竞争是竞技体育最具代表性的范式体现,没有竞争谈不上体育,没有竞争更谈不上竞技体育。因为竞争,竞技体育参与者从中获得成长的体验;因为竞争,竞技体育观赏者得到过程式冲突体验。

从行为过程看,竞争是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建立在平等的规则基础上的,是一种对最终利益追逐的过程,这种利益是在总体平衡基础上获得的。竞技体育的竞争中有优胜者,也有失败者,这种利益的制衡使得总体的利益一定是在竞争中找寻平衡的。就参与者个体而言,每次竞争是对自身价值的提升,每次竞争均存在竞争成功和竞争失败的可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个人价值的利益提升均是正向且积极的,因为这种竞争性冲突是使人能够社会化的,也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方式。竞争的冲突使得参与者能够从中获得教育、文化以及精神价值提升,从总体归属看,这种具有伦理性的基于竞争体育的价值属性是具有公共价值的。

3.4 服务:竞技体育的社会公共服务价值

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伴随社会进步发展而向前延伸。竞技体育的原始雏形中,竞技性是在公共性之中表现的,为表达公共需求体现的竞技体育是一种目的性表现。伴随古希腊文明的进步,城邦利益的制衡,古代奥运会也成为一种历史必然。而作为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竞技体育表象,奥运会从古至今沿承发展,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举办的任一届奥运会上,作为公共事件(或称公共产品)的竞技赛事,均能够为特定的历史时期做出相应的公共服务:古代奥运会的冠军是城邦的骄傲,是族群的英雄,其影响作用对于所属城邦的军事和社会影响巨大;现代奥运会冠军的产生是伴随具有文化内涵的升国旗奏国歌的形式,而冠军的取得对所属国的项目发展和全民健身发展乃至青少年体育发展均具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功能上看,这是一种推动与引领。

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在推动全民健身、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调配体育资源中是具有社会服务价值的。作为公共产品的竞技体育能够通过竞技体育比赛推动项目本身发展,更能推动所属项目的全民健身热情;作为公共体育产品的竞技体育通过比赛能够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影响,影响全民健身热情;作为体育公共产品的竞技体育通过比赛能够引领青少年对体育的向往与热爱,带动青少年的体育发展,影响一代人、激励一代人;作为公共产品的竞技体育能够通过竞技比赛使得某些公共体育资源合理地在项目和体育组织间进行配置与重构。基于以上分析,竞技体育作为公共产品的社会服务作用是竞技体育公共价值的体现。

4 竞技体育公共价值结构分析

结构是指构成整体部分的组成要素。讨论公共价值的结构需要从构成整体公共价值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去研究和讨论。就竞技体育而言,本研究谈论的结构是基于组织机构思路进行的。对于竞技体育在农业社会前的工业价值结构较为原始朴素,在此讨论的竞技体育是工业社会后的竞技体育,具体结构如图1。

4.1 基于国家主体的奥运会、国际区域性赛事的竞技体育公共价值

基于国家主体的竞技体育国际间的交流活动以奥运会和国际区域性赛事为代表。此类基于国家主体上进行交流与竞技的赛事旨在体现国家间的综合体育实力,而竞争实质则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科研水平、竞技团队综合能力等竞技体育要素构成的综合比较。以国家为主体的竞技体育赛事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类赛事,如奥运会;一类是单项国际赛事,如世界杯、世锦赛。

竞技体育赛事的开展从以国家为主体的前提去思考,其价值是全面和复杂的。但是,就其主体性质看是具有公共价值的。国家主体性体现在竞技体育的参与主体和需求主体上,从结果看,竞技体育的国家主体间竞争是竞技结果对竞技主体的客观反映,而这种结果无论直接影响亦或间接影响均能对竞技主体(即国家主体)产生良性效应,那么这种客体对主体的产生的效用即是公共价值。

4.2 基于公共组织为主体的区域性组织竞赛的竞技体育公共价值

基于公共组织为主的竞技体育赛事是工业社会后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部门。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或私人利益,其行为不会直接地或显而易见地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如经济组织;但有一些组织其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其行为对其他组织或个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类组织则为公共组织。

体育公共组织的存在有效弥补了体育领域内“政府失灵”的赛事举办能力和精力,因此区域间非盈利性的竞技体育赛事就在组织内外进行交流与开展。这种基于组织的竞技体育更能体现出群众参与热情,更能体现出项目本身的价值,如美国的NCAA、我国的龙舟赛等均是这种类型。公共组织为主体开展的竞技体育是对国家主体的竞技体育有效补充,更是后工业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客观效用对国家、组织和个人乃至竞技项目本身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这种客观效用即是公共价值。

4.3 基于公民主体的自组织竞技赛事的竞技体育公共价值

竞技体育是国家的,是组织的,但归其要素内核更是公民个人的。竞技体育从需求产生解决的逻辑上首先解决的是个人问题,其后是组织和国家。研究讨论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需要严格以人的角度进行思考。

后工业社会后,随着经济发展,余暇时间和可自由自配收入的增加以及休闲动机的多样性倍增,基于公民主体兴趣的自组织团体越发增多。个人以及自组织间的竞技赛事也逐步呈现自生长状态,公民间一对一的竞技较量与交流在公民个体间逐步增多,这与社会发展、个人追求以及价值提升的个人意愿均有关系。基于公民个体或个体基础上的自组织的竞技体育是对公民个人或小团队的价值关注,这种价值是公民建立在非私人的价值基础上的,从这个效果上看竞技体育此类结构是具有公共价值的。

5 结束语

竞技体育伴随社会进步其社会价值在不断衍生与异化;公共价值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后出现了严格的“公”“私”划分后产生和发展的新型理念。价值异化后的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隐匿于凌乱的社会现象中,进入后工业社会,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公共价值表征,从内涵、特征到结构均有明显显现。竞技体育的公共价值梳理将有利于明晰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核心关系,将有利于推动竞技体育在国家体育事业中的科学发展,更加有利于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竞技体育事业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董传升.论我国公共体育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问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4):6-9.

[2]吕树庭,卢元镇.为竞技体育正名[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2):1-4.

[3]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1-2.

[4]董传升.公共需求与体育演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4):1-4.

[5]刘建成.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探析――从批判到整合[J].教学与研究,2008(8):20-25.

[6]樊炳有,高军.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28-29.

[7]Kelly・G・Moers・S & Multan・G・.Creating Public Valu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Public Service Reform[M].London: Cabinet Office, UK Government. 2002.

[8]梁莹.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立”[J].中国行政管理,2012(5):105-109.

[9]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行动的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