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音乐教师论文

小学音乐教师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27 22:58: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音乐教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音乐教师论文

篇1

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能带出声响的人体动作,均为声势,声势训练作为音乐入门基础训练中最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一)声势的定义

“声势”指的是用身体作为乐器,运用身体动作进而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声势是人类表现、宣泄、交流情感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产生于音乐、语言之前,并且至今仍然被人们运用着(如大型体育活动比赛表演时,人们用跺脚、拍手表达他们的情绪、情感等采用的既是这种方式)。它不需要借助抽象的概念,高难的技能技巧,复杂的逻辑思维,更不需要任何乐器、教具,每个人均会自然地使用,而且声势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节奏感、记忆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是一种特别好的方法,更是入门基础训练中最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

运用声势于音乐教学中,是奥尔夫教学法特点之一。约在10年前,中国音乐教师刚开始接触奥尔夫教学法时,便注意到了它的这个特点,并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音乐课的气氛因此大为活跃起来,加强了孩子们的节奏感,诱导孩子们努力探求声势活动音乐性内涵,完美地体现了声势的艺术意义及音乐教学价值,声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了孩子音乐的主动性,“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既是他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他的最终归宿。”。

声势活动本质意义,是因为它作为“人体乐器”演奏音乐。同其它乐器相比,“人体乐器”不需要借助任何身外之物,更没有艰难、复杂的演奏技巧,所以,每个孩子都可以毫无困难地参与,并能整个身心地投入音乐,可以充分自由地展现他们内在音乐潜能。声势是动作教学中最基础的方法,它从拍手开始,发展到了四种方式,现在各国还根据非洲拉丁美洲及美国本土民间歌舞中原有形式增添不少新的内容比如拍胸、拍头、拍臀及脚下音色非常丰富的踢哒节奏等。对训练反应能力、身体的谐调能力、节奏感及即兴有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学生们欢迎。

(二)声势的基本形式

1.拍手

两肩与两臂放松,将双手放在胸腰前拍手,一只手平放,另一只手拍打。开始教学时,我们让学生以右手的手指指尖击左手掌根,并注意音色和音量的特点,然后一边拍一边向前移动至掌心,声音此时像有共鸣似的,音量比较大,再向前音量便变小,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了解到拍手会因部位不同而产生音色、音量的变化。练习的时候一般采用左手不动,右手除拇指外四指击拍左手掌心,音量大小由右手控制。但不采用两手对拍,因为会影响速度,容易造成两臂紧张。拍手可以包括拍掌背、指尖对指尖、手背对手背等,探索拍手可以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对不同拍法产生音色特点的体验教学方法,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拍手声音一般清脆、明亮,在声势合奏中,易拍节奏性较强、鲜明的、较复杂的节奏声部。

2.跺脚

分为站姿和坐姿两类。一般脚掌跺地,左右脚均可,鼓励学生左右脚都会。特殊用法是脚跟或是前脚掌着地,用脚画圆线、弧线等等。坐姿为坐在凳子上,大腿一半是在凳子外悬空,凳子高度要以小腿同大腿成直角为宜,跺脚的时候脚掌略提起。站姿为从脚跟部起动作,左右脚轮流的作类似原地踏步动作,注意不要过分用力的跺脚根,以免振动过大使脑袋受伤。跺脚也有音量及音色的变化,感觉当然是越细微越好。

跺脚声音较低沉,在合奏中可以担任节拍重音的声部,跺脚节奏不宜过密和复杂。

3.拍腿

双手自然置在大腿膝部,双臂要放松,双手拍打。也可以单手拍打,因为动作自然,所以成为四种声势中最容易做到的,快速做时比拍手不易紧张,且更容易。拍腿可拍打出更丰富的节奏花样,且本身可做二声部练习,便使它成为了学生打击乐、键盘乐、音条乐前的最佳准备练习方法。此种方法除了有利于节奏感的培养外,对于左右手的协调及放松是非常好的预备练习。

拍腿的声音不够鲜明,合奏中不能单独在重拍使用,否则会使节拍重音不突出。在训练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时候比别的声势容易。

4.捻指

中指与拇指相捻发出响声,许多人特别是儿童很难做到,可以用弹舌发声替代捻指发声,捻指可用不同的高度、姿势做,在四种声势中它极少单独训练,多数是结合其他声势练习。捻指的音量最小,但是声音较高,有时能够发出尖锐明亮的响声。不宜用在重拍、复杂而快的节奏中。

除以上四种声势的基本形式外,还有很多的声势形式,如可以从头、脸至全身各个部位的拍打从而获得极丰富的节奏、音色变化。实际上,我们从头到脚浑身均充满了音乐,人体各个部位都可以运用,包括双臂、夹臂摩擦身及脚的各部位踩在塑料泡或是地板上发出各种节奏、音色,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可谓是极大的享受。对于儿童来讲,从拍打肚皮、胸脯至拍打髋部两侧所发出不同节奏、音色都会令他们乐此不疲,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同时身体机能也得到了更大锻炼。

二、声势的作用

声势在音乐教学上及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上加入声势教学,使教学气氛变得活跃,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经验奥尔夫曾说过,“就其整个范围来说,教学从即兴出发,将节奏形式作为支柱,接着才是音的固定和记谱作为结果。原本性的奏乐的出发点就是即兴演奏。”这种对学生即兴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一)节奏训练

1.节奏模仿

声势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节奏训练,节奏模仿是其的开端。节奏模仿,指的是不看谱通过动作及声响的模仿所进行的节奏训练,教师利用手、臂、腰、肩、脚等身体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产生不同节奏,学生把节奏再一样重复一遍,将单项活动变为多项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节奏内涵,也增强了趣味性。

节奏模仿练习最容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及训练听觉听辨与记忆能力。例如,通常由教师或着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余学生进行模仿。一般从四拍子开始。其次是节奏接龙,这是个非常有趣而且有效的方法。方法一:教师先拍四拍,学生跟着模仿。教师继续拍下去,一个节奏型四拍,学生一边模仿教师前四拍节奏,一边听记后面的节奏。方法二:“接尾”,老师先拍四拍,学生重复后两拍,接着即兴拍两拍,教师继续拍,换一个学生接拍,并且即兴拍两拍,能够轮流传下去。此种方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反应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即兴创作能力;方法三:“接头",教师拍四拍,学生重复头两拍,然后继续即兴后两拍,教师一直四拍一组拍下去,每组则换一个人接头,此种方法不会轮流传下去,所以每次开头必须是新的;方法四:在此基础上,发展到更为复杂的节奏型,例如即兴四拍、八拍、十六拍,默记四拍、八拍、十六拍。这些实际是一种“发展”。方法五:即兴接龙,可以两人为一组,互相轮接龙。也可以用加倍的长度,求得大“发展”。此种练了训练创造性外也体验了一个节奏乐句的结构和结束等。

世界著名学者季米良捷夫曾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知识由口头传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将音乐能力的发展及迁移应用深化,使学生在利用自己身体活动初步掌握音高基础上,运用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模仿动作和听音活动,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教学互动。

2.节奏卡农

卡农的意思书面解释是:同一旋律以相同或着不同的高度在各个声部上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照一定的间隔依次的模仿前一声部进行,声势经常和节奏连在一起,它通过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学生易学易做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着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且多以“卡农”形式出现。学生掌握2/4、3/4拍节奏的同时,卡农游戏时能够使其大胆的用声势动作表现两种节拍,可以自由发挥,通过反复进行不同花样,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卡农曲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卡农的音乐感觉,在活动中不断挖掘幼儿创造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固定节奏型

“固定音型”又称“顽固伴奏"等,是指一个音乐动机,或着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在一段音乐、甚至全曲。作为一种节奏基石,它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语言、日常生活、身体动作中的音响自然地获取。它从头到尾仅仅使用一种固定节奏或是音型,为已熟悉的节奏、歌曲朗诵伴奏或是参与器乐合奏,减少技巧学习的难度,将多声教学变成极方便、极简单的事,并且获得较高层次多声部的合说、合奏、合唱的教学效果。在视唱教学中,使一部份学生为正在视唱学生即兴节奏伴奏,可击桌、跺脚、拍手等等。因为这种始于原本性的音乐最容易进行即兴创作活动,因为无技术负担,便可成为学生的一种半意识或无意识的说、动、奏、唱,可以腾出精力,做即兴创作的其他发展,不仅培养了即兴创作能力,还训练了他们一脑多用的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又使唱、奏、动集一身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对“固定音型”的教学原理及方法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多声部训练

1.多声部训练可结合的形式

笔者认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加入多声部训练能够在歌唱、旋律、节奏等训练中寻找有效的途径。在视唱中加人多声部的内容视唱指的是“看谱即唱”,就是见到陌生的谱子就能将其准确、完整、流畅地演唱出来。在视唱当中注重音高、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体现。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只要把谱子唱下来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却忽视了一点,就是这样的训练只能会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单向的思维模式。比如:学生在唱歌中只注意到自己所演唱的一个声部,不会去倾听或借鉴其它声部的音高以此来帮助自己巩固音感,所以一旦受到其它声部的影响,会很容易跑调。所以,在视唱当中加入多声部是非常必要的。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学生通过倾听音乐伴奏,歌唱和朗诵的形式,可以很好的把握住节奏,作为音乐的骨架和脉络,所以在节奏当中加人多声部的内容,这点对其音乐表现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那么节奏训练就是是基础中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把多声部训练很好的运用到节奏的训练当中呢?我们知道,节奏听记是节奏训练的主要手段,然而以往的节奏听记全是单声部的。而现在我们一样可以将多声部训练加入进单声部节奏中来,比如:我们在听记完一条节奏之后,可以将这条节奏变成两个、三个、或者是四个声部的节奏训练。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立体节奏的训练的方法来使学生具有多声部思维的意识。

总之,不论是在视唱练耳中或是在节奏训练中,加强多声部的训练都是我们的教学中心。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相应特点来制定与编排多声部的训练内容,尽可能早地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还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他们提高多声部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

2.多声部的分类

(1)个人的多声部训练:声部训练可以采用单独弹唱的方式,也就是口唱一个声部,同时用手弹奏另一个声部,这就做到了眼看,耳听,口唱,手动的协调统一。通过这种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2)分小组的多声部训练:即为将多个人分组,合唱的基础就是多声部视唱训练,视唱一个多声部乐谱中的不同声部,并且按照各自的声部分配,在统一的节奏下唱出各自的声部,而且多声部合唱的识谱阶段都是由多声部视唱开始。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如旋律、调式、和声、调性、移调、音准、力度、转调、视谱、节奏、音乐表现等等。它体现了包括调性、和声、节奏等因素在里面的多声部立体思维,对于其掌握的熟练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合唱者对于优秀作品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演唱、表现能力。(三)培养即兴创作能力

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其不是把现成的技能、知识先传授给学生,而是使学生在游戏之中探索声音,尝试用自己的动作、用字词、语言、即兴地做些什么,即兴的敲打出一些节奏开始自己音乐的学习,探索式学习在音乐方面指的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当作起点的教学方式。奥尔夫认为即兴奏乐是最原本、最古老的创作形式,他所强调的创造性便是指即兴性的创造力。以他看来,音乐教学应从即兴创作的游戏入手以便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透析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理念可以看到,他的音乐教育不在于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什么,而是在于启发学生自身音乐感,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把音乐同身体感受融为一体进行实践和即兴创作。奥尔夫反对以教师“教”为主授课方式,否定“强制性”教学,主张让孩子在音乐中走、跑、跳、跺脚、拍手、表演、游戏、演奏乐器。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具有实践哲学基础。正如埃里奥特所提到的,“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概念远非言语能表达。”

即兴创作活动中,学生常常可以主动地接受挑战,当获得创作成果时便能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及兴趣,以便唤起更大的创作潜能。这种即兴创作相对简单,学生仅仅靠自哼出一小句短小的旋律,或是试奏出一段简单乐器伴奏旋律,都可以开发其创造力,促成学生的聪明才智。即兴性理念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在每一堂课上,由学生进行的各种形式即兴创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活动,它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思辨意识。因此得到的经验将在学生未来的人生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肢体协调性的培养

人的动作蕴含着丰富的节奏动力,可以用作节奏教学的素材。比如人体动作中最简单的走、跑、跳等动作都是具有节奏性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这个年龄段是发展培养他们对于节奏的直接感受与运用体验的最佳时期。运用他们自身身体的敏锐性与协调型,结合节奏进行训练是培养协调性的一种简单但却十分效果的方法。

声势活动将身体的各个部位作为乐器进行充分运用与表现,从而挖掘人自身与生俱来的节奏感,并进一步发展人更为敏锐的节奏感。它将音乐与动作、言语、舞蹈相结合,将身体的律动结合节奏感这一基础,形成听、唱、动等相结合的音乐教学方式,同时加入儿童比较喜欢的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身体器官的调动进行节奏的训练。对于儿童来将,利用自己所熟悉的肢体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有规律性的节奏,可以促进他们肢体的协调性,同时,在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时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大脑在神经控制动作的能力及平衡力发面有所提高与发展。声势活动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简单、有趣的身体语言,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进步。

声势活动可以调动身体的每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会自身身体协调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上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声势活动中常用的合唱、重奏等活动形式经常会碰到多种声部之间不同比值的节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在个人操作方式和与他人合作时做好协调工作,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孩子协调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例如:在拍手练习时,可以要求学生左手画圈而右手上下直线的拍,或者左手匀速的拍而右手要比左手快,这样练习是两手在做动作时会有一定的牵制和干扰,经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的协调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人的能力培养

1.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已经成为未来社会中每个人应具有的最重要素养。在现代社会,善于合群,学会合作和重视协同努力已成为一个人具备足够的竞争力的前提。在过去的教学中,也体现出了很多合作学习方式,但是往往是为合作而合作,较多的流于形式,它的真正价值并不能得以发掘及体现。合作学习蕴含了“身心、知识及社会”三个维度的活动,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合作体中讨论交流,对不同的观点的交锋、修正、补充与探索,加深了每个学生对目前问题的理解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组成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运用一定的交际手段来同人交往、相处,使学生适应性社会的发展。

音乐中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将音乐同活动沟通起来,给予学生自由音乐的想象空间。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活动内容让他们自由设计。如《小雨沙沙》作为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它的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很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孩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扮演“小雨”,另一人扮为“种子”进行表演,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按照小组的方式编创生活中的声音,设计更多象声词。这样,课堂气氛便会活跃起来,学生或三人一组,或是五人一组,当起小小音乐家,情绪便会达到极点。在教师鼓励下,通过此种的交流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声势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联系,例如节奏中游戏的互动,角色的互相配合,小组表演中的交流等等,都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声势教学中的合作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感悟,更重要的是也有利于学生在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中发展良好的情绪控制和沟通的能力,音乐学习中的合作是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是音乐体验中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心智发育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2.合作能力:音乐课堂上声势练习中的合作体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要具备合作能力?什么时候可以给我?

3.观察能力

小学生如果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观察能力、高度敏感性和持久注意力,对新知识和内容便会快速反应,可以透过表象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关系,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完全能够自行建构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整合,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又促进智能发展。声势的基本形式中拍手可以包括拍掌背、指尖对指尖、手背对手背等,探索拍手可以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对不同拍法产生的音色特点的体验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对多样性认知策略,逐步的形成或是习惯于对构成新观念、新方法、新过程具备贡献价值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使学生对已经具有的认知经验给予更高程度整合以便实现学生原创性思想的思维品质。

4.模仿能力

小学的音乐创造活动经常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之初应该先从节奏入手,从单一节奏模仿进入到组合模仿,从节奏模仿过渡为旋律模仿,从完全模仿到变化模仿……采用模仿的学习方式,将带领学生从模仿进入创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获得创作的灵感。

同一符号系统的模仿(如从动作到动作、语言到语言),只需要模仿能力及反应能力,不需要创造力及想像力。但是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模仿,则需要将这一符号某种特征或者将象征性的意义转移到另一种符号系统上,这就必须有想像力才可以模仿得出来,特别是在比较抽象的音响同动作之间作这种转移,就更是如此了。将对声音的感受,如声音的走向、高低、强弱变化,甚至是不同的曲式结构、音色,用动作来表示时,就一定要有想象力才可以做到,甚至因为声音的多解性和非定量性,动作的反应完全便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表现,这便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5.反应能力

反应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力和欣赏能力,同时,音乐也可以运用于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声势活动是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教学的一部分,音乐声势活动中蕴含着对各个器官的调动与反应,反应能力的提高也包含在这其中。比如在音乐的强弱对比中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和控制力。在反应的准备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感知正在接受的各种信号上,刺激听视觉中枢产生强烈兴奋,学生在接受时的意向也是想更快更好地感知信号刺激,并做相应的动作,经过不断的锻炼,在接收信息与做出反应的时间会不断的缩短,学生的反应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节奏是音乐的主要形式和脉搏。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的运用声势,使身体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有效的结合起来。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跟随所打击的节奏用脚跟腿踏出,或者用肩做动作,或者最后过渡到肩脚同时做动作,在音乐的强弱变化中学生跟随节奏不断的做出相应的反映,使肢体协调合作,对音乐的节奏感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强。声势的运用是一种多种手法相结合的效果实现,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6.观察能力

篇2

(一)学生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在一些师范类的音乐学院,学生能够接触到实践主要是通过音乐专项比赛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对于选拔和发现优秀的学生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音乐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讲则会很难参与其中。在大学期间,虽然会有很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但大多数还是需要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所以造成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实践能力得不到训练,很难在音乐创作上有所突破。

(二)教师对艺术实践的认识不足目前高校的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来自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所以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认识不全面,对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教师。所以,大多数的教师很难将艺术实践与课堂的理论和技能的教学同等地重视起来。更有甚者,音乐教师认为艺术实践过多地占用时间,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主要地了解一些音乐常识,教好中小学的音乐课即可了。有了这种错误的认识,艺术实践教学步履维艰。

二、从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教学的优势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学生层面来讲,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为此以学生为主题,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调整,简单地介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双方产生艺术创作上的互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既能够表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彰显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为了使音乐实践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精心地进行筹划和部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积极地配合教师,认真地领悟,在课下也要反复地练习,认真地体会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扮演编导,有时充当演员,有时候还需要设计舞台等等。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真正地锻炼学生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伴有竞争和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21世纪的当代青年,能够体会到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压迫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从教师层面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教师层面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科研调查工作上面。进行科研有助于教学的创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科研项目,即使找到了合适的科研项目,但是由于调研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很难展开。如果把音乐艺术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科研项目,就能够减轻教师的调研难度。比如,教师可以将其中需要的一些科研调查数据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在闲暇时间和假期可以参加很多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即可作为此课题的信息资源。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得到了锻炼,又能够帮助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工作。进行科研调查能够使教师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三)从学校本身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学校本身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开办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学生在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过程。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通过排练和表演以及摄影等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想象力和创作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开办各种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为此,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推进音乐艺术的实践教学。

篇3

1.不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运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方法,但是有的老师不会用多媒体设备。

2.科班出身的专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太多,不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3.教师大多关注科研,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少部分教师教学能力较差,离当前国家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相差甚远。教师教学的各方面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想要达到当前国家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需要探索出立体方法全方位的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

二、提高青年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和途径

(一)职前重视青年音乐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加强音乐教法课的授课力度,扩展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将其与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在教学方式上多样化,采用微格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强调理论结合实践,重视教学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音乐教师。

(二)职后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培训形式多元化,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良好的职后音乐技能培训可以促使音乐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完善教育观,加快教师的成熟。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前教育改革质量的必要保证。依据参加培训的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幼儿教师职后音乐技能培训,确定培训内容内容。因材施教。根据年龄差异、教龄差异、学历差异的音乐教师制定以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方案,使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青年音乐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

以声乐教学为例,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学生演唱歌曲好坏的指导能力,要求教师自身能用准确的演唱方法完成作品。在学生的演唱过程中,能从情绪、速度、音色、吐字、咬字等方面作出正确的指导,才能完整的表现音乐作品。二是提高钢琴的弹唱能力。在大专院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自弹自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音乐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要边弹边唱,还要把演唱和视唱教学方面等内容,进行即兴编配。恰当的旋律伴奏能更好的推动学生有感情的完成声乐作品的演唱。

三、音乐教师要有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

好的教学方法是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的。以钢琴教学《瑶族长鼓舞》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用“填鸭式”教学,教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介绍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逐句分析谱子中的重点、难点节奏,就让学生自己去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同学往往会被满页的音符而吓倒,从而不能仔细的练习作品。如果老师用“启发式教学”与“情境引入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法,效果则大不相同。在课堂导入部分,一边欣赏管弦乐曲《瑶族长鼓舞》的旋律,一边播放瑶族青年男女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场景的幻灯片。通过对乐曲的感知,不仅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对这首乐曲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掌握瑶族音乐的旋律特点,有利于钢琴曲的学习。对比管弦乐与钢琴的音色,弹奏右手的钢琴旋律,有利于把握音乐的情绪对比。在整个施教过程中,要突出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思考、对比、试奏,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乐曲的弹奏,分解学习乐曲的重难点节奏。创新教学方法,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引导学生在学习、表演、反思中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取得成绩。

篇4

二、小学音乐教学对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运用

在音乐课的讲授过程中,我始终努力做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启发式教学。本文以《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为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课程目标设定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村庄。我围绕这个主题设定三个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学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学习歌曲中衬词的演唱方法,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明亮、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小乐器伴奏和模拟动物叫声一体的表演方式在歌曲中表现;过程与方法。运用模仿、交流、分组合作等学习方法学唱歌曲,在听赏、演唱、伴奏、表演的多种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所描绘的情境;价值和情感。对《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进行赏析,并通过对该曲目的学习,让学生体验该曲目欢快、活泼的情绪,领悟西班牙农村儿童的热情好客,能与同伴一起表演,分享音乐活动的快乐。我在设计安排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时,始终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基础,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享受音乐、发现音乐、体验音乐及表达音乐美的乐趣,对学生自主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予以积极引导,注重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与表演音乐,同时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在每一环节都能将音乐课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突出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接受与表现音乐。所以,这节课我以音乐活动贯穿全过程,使整堂课都沉浸在音乐活动的愉快气氛中。学生通过听、唱、赏、演、创等教学环节,在音乐课堂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灵活、丰富地表现自己,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二)课程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我组织学生以欢快的律动舞蹈《邮递马车》作为前奏,再通过观看西班牙舞的相关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下,抓住有利时机深入开展音乐教学。

2.应用多样化表演方式

舞蹈表演、器乐表演、歌唱表演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会西班牙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3.正确评价学生细微表现

采用他评、自评、师评及互评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将其音乐潜能发掘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对发展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提供土壤。音乐教学中,我一方面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果,另一方面重视非正式评价,通过笑容、语言及眼神等鼓励学生,对学生思想状况与行为表现予以及时的评价。

4.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

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出现了八种动物,学生对动物较熟悉,于是我请一些学生上讲台对动物的叫声进行模仿。这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彼此探讨、学习,共同进步与提升。如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或让学生一边模仿动物,教师一边做相关动作……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活跃音乐课堂的氛围,进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及突出重难点的目的。

篇5

2妙用图谱展示,解决教学难点,提升学生能力

2.1在解决欣赏难点中有效运用图谱

新时期,音乐本身很抽象,让学生对抽象内容进行欣赏学习,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欣赏音乐。为让学生处在视、听交融的一个音乐环境中,教师需妙用图谱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听乐曲、所见图谱进行乐曲学习。例如欣赏曲《铁匠波尔卡》,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管弦乐曲,低年段学生对于铁匠这一名词比较陌生。根据乐曲的特点,笔者将书本中打铁图片与打铁的音乐同时展现。扇风音乐与图片相结合出现,一向对打铁没印象的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首乐曲所描绘的内容。欣赏教学中运用图谱,孩子们脑海里不再是一片混乱模糊的音响,而是结构清晰、有对比变化的美妙音乐。

2.2在解决歌唱难点中有效运用图谱

歌唱乐曲中会碰到旋律相似、节奏变化的乐句。这些相似的乐句、变化的节奏,往往会改变学生一贯的歌唱惯式,导致学生节奏混淆,旋律唱错。新时期小学低年段是培养乐感,建立音高的关键时期,在课堂中如果传授太多的理论知识必然会扼杀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而要将一首歌曲唱好、唱准,又需要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作支撑。所以,在低年段歌唱课堂中,我们需要借助图形谱来帮助孩子们唱好、唱准,如苏教版一年级歌曲《勤快人与懒惰人》,由于歌曲结尾处出现了相似的乐句,学生一不小心就会唱混。面对该情况,笔者通过图谱,把易混淆的两处音符用高低位置区分出来,让学生看图谱歌唱。图谱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感知通道,难点一下子就突破了。

篇6

目前,幼儿师范学校音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大都是按照中师院校制定的,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过于重视课程的深度和难度,没有对课程之间的联系和互补作用进行考虑,严重忽略了音乐教学与其他艺术专业之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面较窄,音乐专业能力过于单一,不能够做到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也没有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能力,以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例,现代幼儿音乐教师缺少伴奏的能力,音乐的专业素养比较低。想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专业素养强的毕业生,幼儿师范学校首先应该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提高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设置,以保证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线,教师只是将乐理知识一股脑儿的倒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更别说在课堂上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来帮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了。原有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倾向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凭借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方式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没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交给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三)严重忽略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目前的音乐教材中过于老化,与实际的应用严重脱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的设计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学生毕业之后才发现,在学校所学的内容根本用不上,工作中需要的东西自己又没学过,感觉自己严重缺少实践能力。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多的涉及一些实践的内容,尤其是教师在准备课堂教案之前,应该针对相关幼儿学校的实际需要进行考察,然后再将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交给学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能力。

二、如何在尊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做好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

(一)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体情况设置合理的音乐课程

新课标中强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展开一切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了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幼儿师范学校应该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对学生的人体差异、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建立一套既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同时还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选择具有互补作用能够相互促进的教材。对于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课程设置的重点,受到扩招的影响,学生进入学校时自身的音乐素养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首先,应该按照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分组,不同组学生的教学进度不相同,以便学生都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

(二)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于观察学生的优劣势和性格特点。然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然后根据表演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篇7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低年级的《国旗 国旗真美丽》《劳动最光荣》;中年级的《咱们从小讲礼貌》《小酒窝》《我们多么幸福》;高年级的《拍手 拍手》《明天会更好》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可爱的家》《保护小羊》《大鹿》《榕树爷爷》《永远是朋友》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劳动最光荣》在学唱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体会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的深刻含义。《国旗 国旗真美丽》从歌唱的角度和字面的意思就知道孩子们从小要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怀,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在各种课型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音乐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教材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广泛,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內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在教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让学生先听,感受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学生演唱时要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都是好朋友》《南瓜和冬瓜》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和睦相处,而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歌曲《游子吟》是一首表现母爱的颂歌,通过熟悉的诗词亲切真纯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此曲以其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教学效果毋庸置疑。

在进行综合训练的视唱教学时,要注意在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视唱时,就要告诉学生演唱音符也要带着情绪去唱,在高音部分就要轻柔而明亮,在低音部分就要深沉而浑厚。使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演唱的方法,又激发了音乐兴趣,陶冶了情操。

音乐知识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心理的感受同等重要。例如我们在对各种音符的介绍时,如果简单告诉学生音的长短,学生不容易理解,而我们引导学生来体会音符时值长短,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它们的时值较长,会给人一种稳重,舒缓的感觉。而八分音符,比较轻快,十六分音符给人急迫感等等。把这些音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那么在音乐中节奏多种的变化组合,都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反应,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反应和应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促进心理素质健康有效的成长。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相关的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篇8

校本培训作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正在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的全面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在理念、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新的变革对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否真正认识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与自身素养直接相连。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呼唤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4]从校本培训对音乐教师的意义层面来看,校本培训有利于树立课改新理念,有利于实施新课程,能够满足音乐老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和适应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5]校本培训己成为转变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观念,保障基础音乐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是展开全面有效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最佳选择。

二、 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尽管校本培训对教师的发展有巨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中小学,针对音乐科目的校本培训却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侧重于“语、数、外”三科的校本培训仍然是普遍现象。这些科目都有较好的培训计划、目标要求、评价机制以及较充裕的经费支持。而音乐教师的校本培训由于自身条件以及学校因素的影响,都让校本培训显得“可有可无”,存在不少问题。

1.对培训认识不足

虽然校本培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培训模式,但是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校本培训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主体意识不强仍然是普遍现象。作为众多学科中的“副科”,音乐教学一直被忽视甚至被取代,加上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处于“冷淡”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音乐校本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音乐教师对于校本培训的内涵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他们简单地把校本培训理解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即时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从长远的视角发掘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二是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校本培训文化氛围。有关资料显示,自上而下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时存在的现象,组织者仅仅是简单的服从上级文件的要求,没有结合学校教师发展情况开展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缺乏理论准备和有效的实践指导,更没有对培训进行宣传和引导。并且由于各中小学过于依赖以往院校式的培训形式,难以建设教师自我教育、提升、完善的学习文化氛围,特别是主动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导致基于学校自身实际的校本培训氛围难以形成,这些都影响着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开展。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校本培训特点之一是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来安排培训活动,培训的结果可以直接作用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否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细致把握,是决定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然而大部分学校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校本培训时,都陷入了机械执行文件指示的状态中,把音乐校本培训的内容机械地分为音乐教材教法、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师专业技能、课题研究、音乐课外活动、现代教育技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等。在培训中搞一刀切,要么盲目执行上级培训要求,要么想当然地安排培训内容。这些行为无疑会导致音乐校本培训目标模糊,内容零散,难以从每个地区每个学校自身特有的文化背景,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制定校本培训的内容。如此培训当然不能反映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相反还会造成教师们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得不偿失。

3.培训方式单一

当前中小学音乐校本培训的形式虽然开始呈现多样化,但是专题讲座或专家讲座的讲授式仍然是主要的方式,与新课程理念较符合的一些培训形式较少使用。众所周知,讲授式培训方式很容易忽略教师的主动性。而对于其他培训方式,由于缺乏深入的探究,诸如案例研讨却不明确案例培训方式的内涵;教学反思却找不到反思的切入点,结对子却不对外开放,只限于学校内部,致使这些方法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组织者由于缺乏对培训方式的研究,故而不能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这也是对教师关注度不够,没有发挥教师主体地位作用的表现。因此,培训方法必须从教师主人翁的角度出发,使培训方式多元化,并且有针对性,充分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真正解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4.培训管理缺失

对校本培训的管理不到位,保障体系不健全,评价制度不科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在管理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有效的管理应该基于完善的保障体系,因地制宜的培训政策、高效的培训组织领导、充足的培训经费、充裕的培训时间。而在很多地方,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普遍存在管理上的缺失。表现为:管理上领导不够重视,培训时间得不到保障,经费投入得不到保障。总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在政策、组织、经费、时间等进行完善保障的校本培训体系还没有建成。校本管理上的缺失还表现在培训制度、培训方案、档案管理、学分制度及评价机制上。申报审核制度的缺乏致使各校开展时校本培训各自为政。各校的培训方案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学校在对校本培训档案管理上也是参差不齐。评价机制也不够科学,评价仅限于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作业量的完成、考核的打分等定量评价,缺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定性分析。

三、 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对策

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开展不仅需要组织者科学、正确地管理和实施,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也需要教师自我提高的培训意识。因此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需要组织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1.科学认识校本培训

要使校本培训达到理想培训效果,必须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校本培训,加强教师们的主体性认识。首先要树立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培训观念,营造积极的校本培训氛围。决策者要以“学校是教师的学校”、“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学校”作为工作指导的核心观念,立足以教师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措施。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在学校中获得发展的人”,树立专业发展意识,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投入的心态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参加校本培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塑造自己的专业精神,完善自己的专业人格。此外良好的校本培训氛围也必不可少。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手段与媒体,宣传校本培训的政策法规以及培训工作的信息,从而强化教师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参与意识、达到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培训目的。

2精心选择培训内容

中小学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因校而异,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具体情况,以发展教师的专业为立足点,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的差异性,有组织有层次地制定。首先,培训内容必须建立在教师实际发展需求上。可以通过观察、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掌握每位老师以及整个学校教师群体的培训需求,通过信息反馈,有目的地制定校本培训内容。其次,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培训内容。可以从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进行内容选择。

3.采取多元培训方式

总体来讲,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培训方式和现代培训方式。音乐教师校本培训的方式本身就是多元的,它完全依据地区、学校、音乐教师的各种实际情况和个性化的需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篇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比如说在小学里就开始音乐教育以及英语教育等等,都是对孩子综合素质关注的表现。现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的,虽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而言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成熟的,依旧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其中,比如说教学过多的重视了教学的形式,并没有实际的关注到音乐教育的实质所在到底是什么,如若继续这样进行小学音乐教育,要想取得发展就显得非常的困难了。因此,就这些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改善现在的小学音乐教育形式有所帮助。

一、小学音乐教育所处地位

我国现在的教育强调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小学又是一个孩子开始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因此在孩子小学时期进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自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至今,进行小学教育内容的重点就是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开展美誉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小学音乐教育,俗话说音乐能够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更何况是孩子,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感受力以及表现力这两个方面的裴炎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孩子相比较大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要短得多,对新事物的好奇度更是要比大人更为强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是大人所不能急及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在健全孩子人格的同时还能够积极的推动小学生形成非常活跃、正向的思维形式。现目前社会上对小学进行学生音乐教育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才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这与社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这样,加强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史现代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已是不争的事实,小学音乐教育具有非常良好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问题

1.小学课程不重视音乐课

现在的小学教育课程设计中,相比较音乐课而言,对语文、数学等课程的重视度要强烈许多,不是说要重视音乐教育就忽视素质教育,这样也就失去了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现在教育强调的就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除了音乐,还有很多的课程都包含在综合素质教育这个大家庭中,其中就有语文、数学等。既然音乐教育也是小学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就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如若是学校的领导都不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又如何要求孩子的家长来重视孩子的音乐教育呢。

2.音乐课程教育内容单一

一味的跟着老师欣赏以及唱一些经典的、有名的歌曲,因为形式的单一,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又是非常重的,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孩子容易失去上音乐课的兴趣,孩子失去了上课的兴趣,那么何谈教学课程的效率。虽说学习音乐,学生要学习以及欣赏好的音乐是必修课,但是如果老师只知道做这一点的话就没有了教学音乐的意义了。孩子心智并没有发育完全,只教他们欣赏学习经典,就会阻碍他们对作品进行理解以及对他们以后接触音乐也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

3.音乐教学对实践的欠缺

小学学校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这样就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小学音乐教育硬件设施进行增添以及完善,显得较为吝啬。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能够满足要求的硬件设施,就算老师具有足够的音乐专业知识也是无能为力的,这样就对音乐教学的开展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也许在开展会议讨论改革教育模式的时候会说要积极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但是一旦回到学校开展教育时,依旧进行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国的高考依旧是世界上相对公平的升学模式,因此为了升学率学校就完全忽略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促进以及辅助作用。因为如此,音乐教育在小学中的开展显得尤为的困难。

三、小学音乐教育问题改革措施

要想改革现有小学音乐教育理念,就得把音乐教育改革理念深入到学校管理层中去,使得领导者一定要明白进行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懂得素质教育才是以后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搞好了学生素质教育才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给学校实施开展音乐教育。

除了要把小学音乐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模式中去,还要对进行音乐教育的老师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只有在学校对音乐老师的个人素质进行提高为前提,把新型的音乐教育理念引入到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去。才有可能能够引进大量的热爱音乐的音乐人才加入到学校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来,进而就使得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发展发生潜移默化的根本上的改变,进而跟上时代的脚步,提高素质教育。

虽说在中国现在应试教育还占主导地位,但是不久的将来还是会是应试教育的。因此一定要重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不得随意的开展小学音乐教育,合理的音乐教育目标对小学生能力培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得制定一定得音乐教育目标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模式中,应该以学习音乐作品为基础制定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小学教育相比中学教育要轻松许多,因此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点时期。在还得学习各种各项的音乐基础的知识以及专业技能。

老师不要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要重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对他们对音乐知识的吸收起到促进的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他们主宰课堂也是一门学问。除了上述的措施,还有一点就是对素质教育教育政策的贯彻以及落实,加强音乐教育硬件设施投入,让老师有兴趣在此环境中进行教学,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小学音乐教育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峰时期。

参考文献:

[1]陈小军.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2009-11-08

[2]张晓楠.浅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现状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3-01-08

篇10

 

1、怎样教幼儿发音?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幼儿清楚的发音,如果教师的语音都有缺陷,那么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幼儿的发音器官不够发达,不够灵活,不善于打开上颚,教师应反复示范,逐渐教会幼儿正确的开口,并正确发出唇音、唇齿音、舌尖音、等要帮助幼儿在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歌词念准确、念清楚,不含在嘴里,想朗读诗歌一样,把字头字尾的音都清楚的念出来。在小班,应常常让幼儿看老师发音时嘴是怎样张开的,这时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大班,就教幼儿逐步理解字的发音 ,如祖国两嘴唇合拢的时候稍用一点力,发出的声音就很清楚了,幼儿在理解了发音后很容易遗忘,所以教师要经常反复示范复习。使幼儿能够准确唱出歌词。

2、保护声带。在唱歌过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声带,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比较嫩。如喉咙的软骨、肌肉较嫩和韧带较松,声门较狭窄,声带短而薄,比得多,如不注意保护,则容易引起疲劳和病变,甚至有可能导致声音嘶哑或失音,保护幼儿的嗓子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师要教幼儿用自然的声音、不可以用叫喊的声音方式唱歌。

教师的范唱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教师边唱边讲解要让幼儿理解歌是自然唱出来而不是喊出来的,不能一味的追求叫的响。又是可以叫唱的好的幼儿到前来唱,还可以让大家淡淡她为什么唱的好,大班的幼儿一般可以评论。

选用的歌曲必须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的音域范围。小班的幼儿一般在五六度以内。做教师的不能因为音域窄的歌不好听,而随意用音域宽广的节奏复杂的、音量强的歌曲教给幼儿这是教师必须注意的。要时时记住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应以幼儿为中心进行教育。如果幼儿唱超过自己音域范围的歌,容易产生喊叫现象。有一些歌曲音域并不是很广,但因教师起音不适合,教师有时起音起高或起广了都会使幼儿产生不良后果。老师在弹奏钢琴的时候不要因为方便老师弹奏而忽视幼儿的感受。有一些钢琴旧了,老师在弹之前要事先检查了解,是定调更有利于保护幼儿的嗓音。每一个班幼儿的音域宽窄不同,教师应事先考虑确定,一首歌该用什么调最适合本班幼儿音域的范围事先熟悉第一句应该从哪个音节开始比较好,最后一句在什么地方结束。有时相差一二度会出现难听的声音。调子太低,幼儿唱着没有精神,调子太高,会引起刺耳的叫喊声。如果教师在教学练唱中发现已定好的调对幼儿来说有不悦之处,这是可以临时向高或者向低换调,所以,教师在练琴是必须熟悉每一个调的音阶小学音乐论文,平时在户外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幼儿的情绪容易兴奋的大喊大叫,教师尽可能的替幼儿起音,避免调子太高而损害幼儿嗓子。

练唱适度,不能使幼儿的声带负担过重,音乐课的时间不易太长,一节音乐课中不能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唱,要有活动,使幼儿的声带得一休息的机会,防止过于疲劳的损害嗓子健康。教师应细心观察,注意发现和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歌喉。唱歌技能好和音色也好的幼儿不多,特别是具有独唱才能的幼儿更是少,教师要特别重视保护幼儿的嗓子,不能让幼儿独唱的同时,又让同一个幼儿参加很多伴唱,伴唱的任务可以请其他的幼儿担任。通过伴唱也能训练幼儿的唱歌能力,是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得到训练,做到机会均等,这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多去发现一些幼儿作为后备力量,对那些音色或者歌技能力不好的幼儿,教师要训练和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若遇到音色好而胆量不好的幼儿,可以使音色好的幼儿和胆量大的幼儿两个进行组合,教师绝不可以为完成任务,是少数幼儿唱得过多过响,而是嗓音受到损害,而使很多幼儿没有得以表现自己,而损害另一些幼儿的身心健康。

3 教师要教会幼儿养成良好唱歌的习惯。教幼儿在平日讲话的时候不尖生叫喊,幼儿在集体的生活中,有特别在室内,往往因为人多,声音嘈杂,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而大喊大叫,这很容易使幼儿的声音变的沙哑。调查发现,大班的男孩沙哑的情况比小班的多,易患感冒的幼儿中声音沙哑的又占多数,所以,教师在小班的时候就要培养幼儿轻声谈话的好习惯,对于易患感冒的幼儿应多加关心在声带炎期间,不易唱歌,要让幼儿好好休息。

篇11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19,(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2019-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19-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9,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19.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19,(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19.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