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05:56: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特征分析
高新技术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领域里带有方向性的最新、最先进的技术的总称,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实体。
与传统行业相比,高新技术业表现出高度的创新性、增值性和渗透性。正是这些特征及运作规律,要求在市场竞争中,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企业价值,这些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
作为知识密集的经济实体,企业知识的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对其生存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知识中有可用文字表达的显性知识,如专利、制度、程序、组织结构等,但更能创造价值的是隐含在员工、团队、企业内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传播较困难,这类隐性的知识与个人的技术要素、认知要素、经验要素和情感要素有密切关系,与成员长期共同经历的生产过程和认知体验相关,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技术创新不仅在于原创性的发明,也在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集成创新” ,对近年来国际创新活动进行考察,可发现突破性的新技术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技术的交叉配合产生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技术与市场相互作用模式、一体化创新模式、系统集成网络模式。后三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技术整合过程的特点。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的系统集成模式的发展经历了基于文档的集成、PDM的集成、产品协同商务的集成,现在已发展到了基于知识的集成。
二、知识整合的意义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知识整合的概念做过界定。任皓和邓三鸿先生认为:“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知识的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吉米认为,知识整合就是通过组织成员的社会交往实施对已成形的信念的建构、系统化的集成过程 。这里他们都把知识整合看作知识的系统化建构过程。
本文认为知识的整合,是指从整体的角度,依据一定的目的需要、理念设计,把不同实践要素按照合理的活动程序、配置比例,将各种片断或分散的对象元素或单元再建构,使之具有可以发挥功能的总体性能。
技术创新是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完成的,创新中的知识在组织中处于一种“离散”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说到底还是由每一个人的知识决定的,但是如果这些知识没有共性,即没有形成企业知识,个人无法参与同别人的交流,创新变成个人的单兵作战,效果一定不好。通过知识整合,可以使组织内的成员互相补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用的新知识;通过知识整合,把分散在专家中的知识汇聚到一起,加入从企业外部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企业整体所掌握的知识,并形成企业技术能力。知识整合本身不会推进技术创新,但是,却通过上述过程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三、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整合方式
企业的知识整合包含了显性及隐性知识整合。这里的显性知识指的是能够编码化的专利、技术、规范等。主要采用规则、计划和成规惯例等方式来实现显性知识的整合。
1.显性知识的整合。显性知识整合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个人、小组的显性知识整合为创新团队和企业的集体知识,使分布于企业不同个体、部门的显性知识通过企业内的知识网络发生交换和整合,最终形成组织的知识体系。
第二步是将组织显性知识分享给个人。这个过程的实现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组织的核心知识指令化。在创新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任务本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计划,进行恰当的指导,对知识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干预,以便知识整合过程高效地完成。另一途径是将企业的其他知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让员工方便的检索,主要有知识库、知识地图的建立等。这两个步骤形成知识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循环。
2.隐性知识的整合。对隐性知识来说,由于不易表达,难于将其指令化,又可分为可以显化的隐性知识及不能显化的隐性知识。对于可以显化的隐性知识的整合,先将其显性化,再进行组合与分享。对于不能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整合有两种方式,一为以共有知识为基础的拥有不同隐性知识员工的直接协作,二为以项目小组为基础的创新团队成员间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前者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较为复杂的技术创新项目,而后者则适用于小型企业,如图所示。
对完成非例行性、复杂和重要任务的创新型团队而言,隐性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挖掘各种知识群以及知识群之间的相动关系,隐性知识整合的关键在于相互沟通和学习。因此,人际的协调和互动在此十分重要。
(1)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整合。可以显化的隐性知识整合化分为三步。即知识的显化、组合和分享。
隐性知识的显化主要是通过编码完成的,虽然编码本身并不能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显性知识更容易在组织内传播。
隐性知识经显性化转化为制度、规则中的指令或存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显性化是一个重复、反馈的过程。先初步将其编码化为显性知识,然后讨论等方式,判断显性知识是否完全反映了隐性知识的内涵,通常由于隐性知识不易表达,往往需要多次重复编码,才能转化为制度、规则中的指令。
高新技术企业中,任何技术创新都是一个动态过程,都是由若干活动组成的,一个开发项目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系可以称为业务的流程知识。企业的流程知识显化的第一步是将流程知识初步显性化为一个流程图,这个流程图实质是一个活动组成的网络,即显化了的流程知识;然后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流程图能够还原成为原来的流程。否则需要重复显性化,直到可以还原流程知识,这时流程知识就转化成了关于业务流程的制度和规则中的指令,指导企业内其它类似的创新流程运作。
(2)不可显化的隐性知识整合方式。在企业中员工知识的构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个人知识,另一部分为共有知识,指员工加入某企业后,从完成企业的任务中学到的知识,包括技术性、制度性以及管理性知识。
在创新过程中,共有知识对协作更为重要。只有产生于企业内部,由优秀的员工通过创新的方式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共有知识,才是能为企业内部提供知识协作真正起作用的知识。在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自发积累共有知识,也可以在问题解决后通过讨论、经验总结等方式形成共有知识。共有知识的创造关键在于将经验成功地转化为知识。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团队成员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协作解决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以共有知识为基础整合到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创造了新的共有知识,新的共有知识又是进一步协作创新的基础,这种基于共有知识的协作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多大型企业都通过知识社区的建设来实现隐性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社区就是基于共有知识建立的。
对于小型企业,如软件企业,没有大型企业复杂的多部门组织结构,通常是以项目小组为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通过基于情境的隐性知识整合模式进行整合。
Erichson把情境描述为一个人与人交互产生的、不断变化的现象。可以认为,时间、条件和个人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情境的基本因素。在特定的时间、环境,拥有特定知识经验的个人在与特定的其它人交互过程中,产生了特定的情境。随着时间的变化,条件、环境等因素变化,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也在变化,情境也在不断的转换。
创新团队成员大脑就某个问题的相关知识随着讨论的深入和情境的转换,活跃程度不断提高。这种相关知识的激活程度越高,团队成员的知识交流越深入,隐性知识共享程度越高。知识差距的减小能促进隐性知识交流和共享。随着时间推进,情境转换,创新团队成员间知识冗余增加,活跃程度增高,通过这个过程,实现了隐性知识在创新团队中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吴贵生:关于北京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学研究,2002,(3)
[2]余志良张平区毅勇:技术整合的概念、作用与过程[J].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3]任皓邓三鸿: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知识整合[J].情报科学,2002,6
[4]Jimmy C. Huang. Knowledge Integration Processes and Dynamics:an Empirical Study of two Cross-Functional Programme Teams[J].Unpublished PhD thesis,Warwick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Warwick.,2000.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59-03
一、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大企业不同,因而其技术创新活动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大企业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断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地接近市场和直接面向消费者,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多样性。从创新方式上说,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转移、企业研究成品与开发等;从创新水平看,既有大量的渐进产品和工艺创新,也有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往往涉及到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或者从事技术转移,或者只是为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配套服务。总之,在创新来源、创新方式、创新过程以及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中小企业都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许多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是非常广泛的,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都有中小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在一些传统产业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重振与发展;而在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新兴产业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活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成功。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充分的活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量和质两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有资料表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不仅限于一般影响较小的产品创新,而且也包括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在许多中小企业中,技术创新者同时就是企业的创办人或经营者,更具有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市场导向以及运营时间较短,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组织内层级较少,这都有利于信息快速、保真地在企业上下、左右的流通和传递。另外,中小企业较为宽松、少干预的管理方式能保持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中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对市场与技术的变化比较敏感,富有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因此,其技术创新的动力与能力都比较强,常常在高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工艺与设备的革新等方面打破常规,取得迅速的发展和重要的突破,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技术转移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1]。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意味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不局限于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更多的是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和商业化方面。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赖于中小企业与外界机构的密切合作与联合。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外界在法律、会计、银行系统、资本市场以及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还需要已有的商业、技术基础设施的充分支持和中介机构的帮助。需要更好地处理企业与社会、市场等的关系,这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国外一些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一)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
美国的中小企业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反映。2 300万的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美技术创新成果的55%是小企业提供的,在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占93%,其中70%的企业雇员少于20人。一批科技型小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美国中小企业同样也面临着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美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支出占全国研发支出的18.7%。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外部资源,与外部合作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获得外部资源,获得研发的规模与协调作用,减少风险和重复的工作,通过减少专用问题,提高研发投入的刺激。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与外部合作创新可以克服内部资源的限制,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能力应体现在如何与外部合作,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美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很注重与其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合作,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小企业与小企业之间进行联盟,引导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合作,甚至从属或依附于大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得到大企业的支持。小美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什么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只是大企业众多零部件提供商之一,但是大型企业会给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比较成功运用产学研结合的国家之一,其中小企业也广泛地与各个大学合作。美国政府为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帮助中小企业获取外部技术创新资源:财政政策,直接投资,建立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机构。
(二)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
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二战”以后,一直在技术创新上依附于大企业。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欧美引进先进技术,而只有大企业才具有动员资金和人力资本的能力。小企业一般是大企业的下请企业,接受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转移。中小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投入上是很少的。2007年中小企业的研发投资只占全国研发资金的7.5%。在技术设备投入上,日本中小企业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在日本的中小企业中,同样存在着20世纪40年代或50年代的机床,但同时还有80年代的设备,它们能各尽其用。
在技术人员投入上,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中小企业在技术人员的投入也是很大的。日本非常重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都道府县及政府指定的城市,在产业界、学术界及公立试验机关的协助和国家资助下完成各种技术人员的进修工作。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在东京、关西、野方、旭川办有中小企业大学,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公立试验机关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技术人员。
(三)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
在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缺点也表现得比较集中。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可能充足。迄今为止,产业界的技术创新投入仍然局限于一些大企业。2007年,所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中,万人以上的企业投入占了一半,而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的投入只占15%。
在研究人员方面,德国企业界集中了全国65%的以上的技术创新人员。但是中小企业人员缺乏的困境仍然无法解决。尽管德国失业人员超过了400万,但是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人员。
德国的中小企业有很多与大企业进行合作,有些就是大企业的分包单位,这在汽车工业和电气工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著名的西门子公司的数万个分包单位中,中小企业就占了2/3,他们同西门子公司有着长期和巩固的协作关系。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德国中小企业人才缺乏,尤其是研究开发领域更为突出。德国政府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中小企业促进计划,把中小企业员工的初始培训和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进修作为中小工作来抓。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定补贴。
三、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培训
人才培训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加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培训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里设小企业信息中心,退休经理服务团,问讯处为小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培训和拘束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小企业管理局还通过商会、大专院校、中等学校、贸易协会和成年教育小组等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经销及决策等管理方面的培训,开办讲座和讨论会。在日本各道府县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利用跨区域信息网和各种数据,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和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
(二)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研究开发
为了鼓励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美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了特别的科研税收优惠,20世纪80年代后,对企业科研费用的增长额也进行税收冲抵。1983年开始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CSBIR)计划,要求开放的研究和研究开发基金超过I亿美金的联邦机构要从其研发经费中拿出固定的比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美国有22万多中小企业向SBIR提交了申请,3.3万家获得资助,金额达40多亿美元。据一项调查显示,6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SBIR/STTR项日可以直接提高企业销售额。这些企业表示这些销售额的增加受益于SBIR/STTR项目对产品创新与工艺改良。81%的企业认为获得SBIR/STTR资助可以从新产品,工艺及服务中获益。近年来,研究与技术部每年都向中小企业拨款2亿马克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三)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
鼓励中小企业使用新技术和加快技术改造是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的重要措施[3]。因此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也应用来引导其采用先进技术。美国实施的STTR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而韩国政府也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
(四)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
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所以中小企业更具有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的倾向。据美国SBA的资料,在没有大学参与的研发中,大企业的支出回报率为30%,中小企业为44%。美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STTR),旨在加强中小企业与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实力,德国联邦研究与技术部于2003年执行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目的在于激发中小企业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性,支持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英国政府成立了工业研究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服务,负责审议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资料和试验设备,委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同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五)促进中小企业更新设备
中小企业技术装备对于提高中小企业提高制造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所以各国政府都积极地促进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主要做法可以提供中小企业设备政策优惠贷款,提高折旧率,给中小企业补贴。如日本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的长期款。而提高折旧率不仅可以提高设备更新换代还可以减少当期的税收。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修改了旧的折旧法,对加速折旧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缩短固定资产折旧提成年限。德国的设备折旧率也从10%提高到20%。
(六)树立技术创新主体意识
国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于其自身的需要,创新主体意识强烈,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和发展竞争意识。国外中小企业的决策者通常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科技意识”,每年都有固定的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而在中国,部分企业决策者的科技观念还不够牢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联度日益增大,不抓科技就会失去主动地出击市场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有主体意识,树立科技意识,主动强化技术创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建立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从技术开发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创新功能。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工艺,消化新成果,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
(七)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举措充分说明,在中小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活动中,不能够忽略政府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引导、支持和管理力度,为企业创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首先要切实贯彻落实好 《中小企业促进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科研成果应用和技术转移的规范化、法制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创业企业。再次是建立统一健全的中小企业管理结构。
(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企业个体、政府的事务,也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社会的力量往往更为有效。中介组织是联结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也是加强企业间合作的最好媒介[4]。中国各级政府要有组织地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行业协会、同业工会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执行标准和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咨询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
1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为了让农业气象信息技术能为设施农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把坚持为农业提供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地进行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完善,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农气预报。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包括:
1.1提供最新的农业情报和预报信息
农业的发展与天气情况息息相关,而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让农民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动态,尤其极端天气的情况以应对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种农业问题,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1.2防灾减灾,提供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情报服务
洪涝灾害和干旱等会严重地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这些损失往往无法进行补救,还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农业相关部门会根据天气预报以及对降水的预测,如有暴雨暴雪等情况发生,会将这些信息及时发送给农民,让农民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各地区出现干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辽西地区更为突出,气象部门通过相应的农业气象技术,提前预测干旱情况的发生,帮助农民做好应对干旱的防范工作。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业在防洪抗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了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3增强农民的防灾意识
农业气象工作需要通过对各种灾害的预测预告,让农民了解到了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农事工作者的警觉性)。同时,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将气象知识按照不同的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进行划分,有利于农民对气象知识进行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对天气、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环境、农业气象法规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会通过多种途径,比如网络宣传、广告牌宣传、知识讲座等加深农民的防灾意识。
1.4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利用农业气象技术建立了局域性质农业气象观测站、检测站,以保证所提供农业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保证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当气象观测站、检测站检测到暴雨、暴雪等灾害将会发生时,享受农业气象服务的农事人员就可以接收到该气象信息并做好防护工作,有效地避免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中果蔬生产遭受到暴雨、暴雪极端天气条件的损害。
2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民等保护地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利益,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设施农业实际应用的需要,主要包括:
2.1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天气预告信息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主要就是以预报农事天气状况为主,农事工作者更需要提前知道天气变化情况,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农业气象天气预报没有及时把有效天气信息传达给农民,那么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就没有意义。如果遇到暴风、暴雨、暴雪等严峻的气象状况出现时,如果天气预报不及时,农民准备的时间不足,应对措施不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及时将有害的气象状况传达给农民,他们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应对严峻的突变情况,将损失降到最小,保证农事的持续发展。
2.2农业气象预报信息有误
人们现在所知道的农事气象指导信息,是需要借助计算机等通过计算和模拟来得到的信息。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且模拟大气运动也不能完全真实地推测出大气运动状况。在预测的过程中,往往受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影响以及不可避免的误差等因素影响,无法百分之百地推测出真实的、需要的气象资料,所以播报的气象信息也是有误差的。农民了解到有错误的农事气象信息,一方面可能会做一些无用功,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农事气象信息的不准确性而产生很大的损失。
2.3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有限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气象信息,让农民了解这些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很多方面,这些气象信息技术是满足不了农民个别需求的。由于种植不同的果蔬,涉及的保护设施等因素所需的天气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农事气象信息服务并不能为种植每一种果蔬的农民都提供专有的农事气象信息服务。如此之外,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覆盖面有限。气象信息技术虽然是为农民服务的,但并不是不计成本的服务。有一些农民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不能够享受高技术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致使他们无法得到最新、最准确的气象信息。
2.4气象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由于天气预报对农事气象的预测有一些偏差,所以有一部分农民不再相信气象信息技术提供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技术想要为农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致使气象信息技术失去原有的服务功能。
2.5针对性较差
中国的天气预报都是统一时间、统一预报,虽然一天进行多次的天气预报,但都是在重复进行。其实一天中的天气情况是变化莫测的,只对一个时段的天气进行预测对农业生产来说作用很小。农业生产需要不同时段的天气信息,才能够保证果蔬的高产。另一方面,农业气象技术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服务,而现阶段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方面针对性较差,就导致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3如何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3.1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完善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制定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也就保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作用。另外,要做到分工明确,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推动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进程,努力实现气象信息技术全面覆盖。
3.2研发高新技术的气象服务产品
现在的天气预报中存在着很多数据的缺陷和预报的不准确性,气象部门应该着力研发新的服务产品,提高农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减少数据的缺陷。农业气象工作者也要着力研究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产品,使农业气象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事气象信息服务。
3.3培养为农民服务的技术性人才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应引进一批具有现代信息农气专业技术型的人才,进行服务产品的研发。该人才还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应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责任感,把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当作自己的使命。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播报人员还应该加强自我学习,了解各种各样的气象信息和设施农业生产的各种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可以信赖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提高服务的质量。
3.4建立全面的服务系统,争取做到“一条龙”服务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可取代,所以气象部门应该完善对农业气象的预测和实验,建立全面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系统,保障气象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合理指导建议,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功能,为农民提供可靠的气象灾害信息和防护策略,以保证农民能够及时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主要分为需求分析、软件和代码设计以及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工作连接紧密,以业务为基础来进行一次性建模,构建业务模型,这中建模方式下,模型对业务的内容和运作方式等敏感性较强,对业务环境稳定性有着较高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政府信息化软件用户来说,其工作模式变动以及机构相关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使得软件在开发阶段需要不断返工,还会导致软件运行阶段维护困难,软件的适用性较差。
政府信息化软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软件内容都与业务相关,软件中的部分功能与业务特征脱离,而一些规划、很合等业务有着一些共性特征,这些业务的工作流可以抽象为角色、前一条件、数据以及相关应用活动的整合,抽取与业务非直接相关的特征进行建模称为领域建模,由于其与具体业务非直接相关,因此其稳定性良好,有效解决了软件开发和维护困难的问题。
需要注意是,领域建模并不是涵盖了所有的政府信息化软件的业务和特征,因此要求在此基础上来对系统所有需求的业务进行建模,即业务建模,这种在领域建模基础上进行业务建模的思想就是二次建模思想二次建模在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能够实现软件共性特征和变化特征的分离,保证系统目标实现,提升软件系统的适用性和各个模块的可用性,低于降低软件维护成本有着积极的意义。
2.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的二次建模
2.1 领域建模
政府信息化软件幵发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主要以业务办公为核心,同时涉及到各种资源、权限要素及相关操作,例如图形、文档和报表等资源,部门、职能等权限要素,收件、审批、回复等相关操作,在领域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上这些要素概括为相关实体,具体来说如下:①业务:政府信息化软件用户处理的相对对、流程固定、有着一定生命周期的事物,涉及到对图表、文档等资源的处理;②流程:流程指的是业务的活动、变迁条件、被调应用等流转过程;③资源:主要包括文档、图形及报表等,用户可以根据权限对公文表格、电子档案等文档资源进行阅读和编辑等相关操作,图形则指的是办理业务过程中涉及到参考图件、业务图件等图形材料,报表的输出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图形资源就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和时间来进行统计,从而实现报表的生成;④操作:指的是用户阅读文档、浏览图形、审批业务等一系列的对系统资源的处理步骤;⑤角色:指的是以处理权限为基础对用户分配的职能角色,以此来实现权限配置的灵活性。
上述对软件系统要素的概括较为复杂,进行梳理之后可以进行领域建模。领域模型的实现过程即对领域软件的开发过程,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第一种方法是以构件框架技术为基础来完成构件组装,从而实现开发,第二种方法是以平台技木为基础,建立领域模型开发平台,在平台上选择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构件,从而搭建应用系统,实现开发。
2.2 业务建模
二次建模下,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有着双重性的特点:第一生命周期:即领域工程阶段,主要包括领域分析及领域建模的实现;第二生命周期:即实施工程阶段,以领域模型为基础,分析具体的软件系统业务,实现业务建模。
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工程来说,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在第二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分析、软件代码设计以及测试维护等阶段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需要对领域模型进行考虑,具体来说,需求分析应当考虑领域模型特征单元,系统设计要以领域模型扩展为基础建立业务模型,代码设计则要实现模型特征实例化,以业务结构和元转方式为基础来组装应用系统,测试维护也涉及到领域模型及领域软件的维护。
与领域模型相同,政府信息化软件业务模型的实现方式也有两种,其与领域模型实现方法相对应,如果以构件框架技术为基础实现领域模型,则业务模型需要对新应用构件进行拓展,对“胶合”进行编写,之后组装构件,形成软件业务应用系统;如果以平台技术实现领域模型,则可以通过系统平台直接进行业务模型的建立,并实现业务模型的解析,从而实现业务系统相关功能。
3.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实践效果
在政府信息化软件应用过程中,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根据上述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流程,以科技项目管理业务为例,通过平台技术建立领域模型,为某市科技管理局建立了科技项目管理业务模型,在正常业务办公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分别建立领域模型和业务模型这种软件开发方式能够缩短业务模型实现周期,建立的领域模型与业务分离,降低了软件系统的升级维护频率和难度,在对用户进行简单培训之后,能够实现自我升级、维护软件系统。
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将建模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这就能够有效保分离软件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系统运行平台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提升,同时对于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重用性也有着增强作用,避免了频繁的升级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从软件幵发的角度来看,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能够分离软件技术和应用,避免了软件工程师和实施工程师工作的交叉,便于分工管理,有助于软件开发的实现。
在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理解深刻,将系统要素进行抽象和概括,以此为基础建立领域模型,这对建模人员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领域建模的难度是较大的,其平台和构件的开发困难,增加单个应用系统的开发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但其适用性和可重用性在其他类似软件的开发中也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为了解决单个应用系统开发成本高的问题,可以将其成本分摊到其他类似应用系统的开发中,实现领域建模的重复利用,以此来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72-0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中,经济全球化后,这些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创新活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技术创新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滞后的主要表现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观念淡薄,创新积极性不高。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关心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认识普遍不强,动力不足,对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积极性不高,依赖心理强,市场应变能力弱,创新观念淡薄。由于自身科技资金实力的薄弱,大多是“拿来主义”,缺乏自主创造。许多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还是政府行为,企业处于被动状态。
2.技术创新人才匮乏,劳动力素质低。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也是中小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国有大型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过经营管理,加之中小企业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及社会认识偏差等原因,中小企业难以吸引或留住创新型技术人才,甚至部分企业还延续家庭式的管理体制,不敢大胆使用外来人才,存在用人的排他性,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资源严重匮乏,进一步弱化了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从而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整体技术开发能力弱、技术创新成功率较低的落后状况。
3.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供给,融资环境较差。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关键问题。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利润低,企业积累少,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不足,靠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和资本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外部资金加以扶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和信誉等原因,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加强了资金风险的管理,造成中小企业的贷款减少,使得占我国工业产值50%左右的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不足全国信贷规模总量的10%。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各类投资基金尤其是风险基金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不健全,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体系,从而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和营运资本相对缺乏,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到影响,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缺乏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发,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律化轨道,必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政策导向和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公平的政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在融资、技术引进、产品进出口、信息获取和社会服务方面处于不平等的劣势地位,中小企业发展受到的制约比较大。
5.缺乏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企业要发展,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包括产品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等,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及时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本身活动范围有限,人员素质低,市场开发和调研力度不够,难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信息不灵,信息不对称,企业就难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必然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业机构,这也影响中小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促进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策略建议
1.创建一个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和法规体系,把技术创新正式纳入法制轨道,从法律上确保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制定有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规,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正当权益,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
2.确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小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配套制度保障。
3.加快建立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性、全国性信息网,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加强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开发利用能力。
4.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体系。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助、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和企业自筹,并且都建立了金融扶持体系。我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扶持还处于探索阶段。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税收优惠,扶植具有高科技术的中小企业发展,以调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发展风险基金,由政府在重点项目和领域内投入一定资金,引导和调动风险投资,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经营,积极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拓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利用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机会。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到海外融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5.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人才的聘用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中小企业要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采取企业自我培训、企业互助、高校深造和联合办学的形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职工的生产技能。同时,中小企业要以优惠的待遇,引进具有真才实学、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允许和鼓励科技成果拥有者在成果转化时选择合适的受益方式,让人力资本和智力成果参与企业分配;鼓励科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术创新,并确保技术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
中图分类号?演 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33)08-0033-07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富有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具有一般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科技优势,而且具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机制优势。中小企业由于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因此创新求存的动力也大,同时其组织结构安排灵活富有弹性,在创新效率和周期上明显优于大企业。截止到2011年辽宁省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有3,328家,企业类型主要集中在机械、冶金、软件开发、制药等领域。
“十一五”期间,辽宁中小企业共开发35,800项新产品,新增产值500亿元人民币。2010年,辽宁企业申请的专利中,有70%来自中小企业。“十一五”以来,辽宁省60%的技术创新、75%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目前,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发展到3,328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93家,在全省认定的1,000项重点 “专精特新”产品技术中,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75%以上。有许多产品和技术已经成为冶金、石化、电力、信息和航空航天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
辽宁不乏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如中科博微、沈阳东方钛业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研发中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但是辽宁省其他一些中型或者绝大多数小型企业,研发基础薄弱,研发资源缺乏。根据最近的对于全省的成长型和百强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31.6%的企业没有建立研发中心,36.4%的企业没有与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34.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1]。正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资源缺乏,从而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实施开放式创新,积极吸纳外部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外部资源与企业内部研发有机结合,以在最短时间内弥补内部资源不足、减低创新成本并提升企业内部能力。因此,针对目前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创新资源缺乏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政府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一、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资金资源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必备的技术创新资源、没有资金的投入,再好的创新也会因为不能市场化而被搁置。技术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研发、中试、生产、市场化四个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且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三年来,辽宁省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一直在1 %左右徘徊■■[2]。对于自身销售收入不高的中小企业来说,研发投入更低,特别是一些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此外,现有的金融机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缺乏规范的私募资本市场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原始资本的筹集;缺乏有效的债权融资机制,技术创新成果产品无法得到足够的银行贷款支持;缺乏有效的再融资资本市场,阻碍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扩张发展,大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项目企业的规模较小,不属于上市公司,无法借助证券市场巨大的融资功能,达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化发展。根据相关调查,在辽宁全省14个市中,有12个市反映中小企业贷款难,资金缺口大,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大连一市就有7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缺口大约为500亿元。
2.?摇人才资源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绩效以及提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同时,技术创新也是目前众多企业管理者、学术界以及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从改革开放到2006年底,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而在技术方面,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新产品占全国的82% 。特别是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又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更加快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具有的一些独有的特点,使它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大型的企业,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方面有别于其他企业,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和技术的发展规律,综合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概述
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这个概念,后来的国内外学者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创新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进而形成现代的技术创新理论基础,到20世纪80年代时,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优势主要在于其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有助于形成高效率的经营决策;富有创业精神,能很快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并有较强的能力迅速吸收新技术和创业转产;存在有效的和非正式的内部沟通渠道,研发人员与生产、销售人员联系更为密切,能够更好地沟通和配合等。在劣势方面,主要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不够;缺少技术创新资金;缺少创新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中介和协作网络等。
在相关文献方面,孙艳(2002)通过考察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提出应该提倡我国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等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刘友金(2006)从分工发展角度探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形成及其在集群成长中的耦合演进过程,并提出了以集群式创新为路径构建创新链来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赵正龙等(2005)选择了企业技术兼容性这一全新的角度研究了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中小企业为了达到与在位大企业共存并竞争的格局,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技术水平来实现的。
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文献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创新网络、集群式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技术创新融资问题,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而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适用性及在具体不同阶段具体应用方面涉及的还比较少。
二、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适用性
本文以创新来源为主要依据,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三种典型模式,分析三种模式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情况。
1.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此来获得新产品价值的一种创新模式。从级别上来说,自主创新是最高级的技术创新模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自主创新模式对企业的要求程度最高,因为自主创新的实现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科研水平,并且能够承受较高的风险。不过一旦成功,则会给企业到来很大的收益。在技术上,其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将成为本行业或相关性行业统一认定的标准,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自主创新企业一般属于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产品投入市场的初期企业处于独占地位,能够获得大量的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通过新技术转让,也能为企业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虽然一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速度、效率方面比较占优势,但是对创新所需要的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还比较弱,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自主开发重要的、小型的技术创新项目。
2.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在技术上确立合作关系,同时保持各自的主体地位,在一段时间内从事技术或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合作创新能够很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和组合,降低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对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是最大的缺点是技术创新的成果不能为企业自己独有。
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偏向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适用于创新基础较好的中小企业,但是对于人才、设施等基础较差的企业更适合进行合作创新,因为它们可以更好的利用高校、研究等公共资源,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时间;通过与其他技术互补的企业合作,能够使交易成本内部化和降低风险,实现技术的协同效应,缩短技术研发周期等。
3.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常用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和市场风险,同时产品的市场化也比较成功。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刚成立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人才短缺等,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应该首先选择模仿创新模式。相对于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来说,模仿创新在许多方面占有优势。从投入资金来说,模仿创新的投入要少得多;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来说,实行模仿创新的企业不用花钱就可以直接进入别的企业开发的新市场;从技术风险性来说,新开发的产品在技术方面还不太成熟,产品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新产品上市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模仿创新是对新产品的吸收,消化和产品细节的改善,技术风险要低得多。在历史上,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许多企业都是通过模仿创新获得成功的经历。
但是,模仿创新只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模式,特别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模式,若想在技术方面达到较高水平获世界水平,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模仿创新是一种被动的模式,模仿者只是被动的去适应,不利于技术人员的创新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产品市场的壮大,从长远看,不利于技术创新“质”的突破。
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企业规模、资产、技术创新能力等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的成本和成功概率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所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必须建立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同时还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进化规律。
图 基于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策略
1.创业初期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从资金方面来看,作为一个刚成立的中小企业,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未得到外界的认可,企业资金以自筹为主,从外部获得资金能力还比较弱,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并且企业初期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前期投入,特别是对于技术创新来说,资金投入比较大,并且面临着很大的投资风险。
从创新能力方面来看,企业前期的人力成本也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一般来说不愿意到一个规模较小,各方面都不太完善的小企业来工作。企业若想留住人才,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人力成本,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创新产品的上市都要有一个前期市场导入过程,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被消费者接受,甚至不被消费者接受,这些都对于刚成立的中小企业来说,一般都是承受不起的。
所以,从资金、技术人才、风险等方面综合考虑,在企业初期,应该选择模仿创新的模式,能够在较小的花费下和风险下,接触到创新性的技术,通过内部学习,掌握其技术,节省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投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打开产品销路,增加企业的资本积累。
2.成长期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成长期是企业迅速壮大的时期,也是企业能否长久生存的重要时期。许多中小企业因为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而关闭。
成长期是创新性产品得到认可和不断完善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撑,风险承受能力也得到加强,同时。企业在初期培养的技术人才也具备了一定的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已经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对新技术进行开发和改善。在这个时期,企业应在继续模仿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和高校、研发机构及其他组织合作,进行二次创新,即在企业初期模仿和学习的基础上,争取在新技术的性能、外观设计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和突破,以在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企业应在快速增长期吸纳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以后的发展做储备。
3.成熟期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已经在行业内占有一定的份额,企业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外在形象,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从筹资能力和吸纳人才的能力大大加强。企业能够以较小的投资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此时,企业已经具备进行自主创新的条件,企业应根据市场条件,主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独占和垄断新产品市场,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旦自主创新获得成功,企业就可以在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获得极大的利润,可以以此为契机,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应该注意的是,企业在选择自主创新的模式的同时,不应该舍弃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应给予一定的保留。因为企业要时刻注意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以更好的为我所用;对有些有价值而又靠自己的能力不能完成的新技术应积极和其他科研机构合作,以实现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4.衰退期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企业进入衰退期,往往是由于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取得一定的份额或生产的新产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使企业陷入资金困境,人员流失,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新产品带来的利润已经不能够维持企业继续经营下去,企业如继续在此技术上进行投资,则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此时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产品改善升级上,跟随其他大企业进行模仿创新,或是同其他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技术,必要的时候实行退出战略。
四、结论
本文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考虑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带来的利润,提出了在中小企业不同时期应采取的技术创新模式策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中小企业各个时期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高科技中小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等,企业的性质不一样,企业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具体采取的创新策略也会不同,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EB/OL].sdpc.省略/gzdt/t20071214_178956.htm 2007-12-14
[2]张通健,孔胜,李迅.我国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3]赵忠伟.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4]孙艳.技术创新与战略技术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增强R&D能力的分析[J].科研管理,2002,23(1)
[5]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好。首先,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趋于扁平化,经营管理权比较集中,一方面,有利于技术创新决策在领导层形成统一意见,另一方面,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有效推广。其次,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规模小,能灵活地选择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和方向,同时,一旦在一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出现任何不可控因素的外力破坏或需求发生极大的变化时,能够灵活的停止此项创新活动,转向其它的研究开发领域。由于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基础设施都比较少,因此转产造成的沉没成本低,转产对企业的冲击也就比较小。最后,由于技术创新对新技术提出的时间具有较高的要求,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于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二)中小企业适应性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大企业的严格的直线等级制组织结构,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隔阂较少,有利于信息在企业内部有效地传递,在共同的目标下各部门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组织资产”专用性不强,甚至营销与开发之间也不设定界限,开发人员也可以直接与客户接触。以上两方面均有利于新构思的出现,做出技术创新的决策,更有益于捕捉和开发出市场上急需的新兴技术和产品,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缺少资金支持。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时间较短,规模较小,自有资金有限。由于企业本来的目的就是要赚取利润,其必然首先要把资金用于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一些企业要把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因此,企业自身能用于创新活动的资金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资产数量少、资信水平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缺少足够的抵押担保等等,加大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性和潜在成本,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此,如何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融资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支持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一方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中介服务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资源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更是离不开中介服务的帮助与支持。目前,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设施较差、服务水平不尽人意等问题,并且其运作往往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因此,很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除了政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吸引力不足以外,相关法规政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对策(一)政府行为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和法律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对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而法律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则起到一个保障与鼓励的作用。其次,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融资环境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要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内部科技人才的缺乏等问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企业行为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理念的不足之处,中小企业应加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步伐,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其次,构建人才战略,培养创新人才。中小企业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谋划、总体思路,包括人才的获得、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等。最后,加强产学研联盟,走合作创新之路。由于规模、人才、实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独自完成重大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就必须走合作创新的道路,加大与大企业或其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晓庆.技术学习的模式
[J].科研管理,2003,(3).
[2]福布斯等.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管理新兴工业化经济的技术与创新(中本)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陈劲.技术超学习研究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6).
[4]谢伟,吴贵生.彩电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J].中国软科学,2000,(1).
[5]万军,冯晓琦.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的提高:后发工业国技术进步的一个分析框架.
一、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阶段
建筑业应用计算机是从人力无法做出复杂、庞大的工程结构计算分析开始的,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有一个相应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70年代,单项程序的应用,如工程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的计算程序,施工图预算程序等;
上世纪80年代,逐步扩展到区域规划、建筑CAD设计、工程造价计算、钢筋计算、物资台帐管理、工程计划网络制定等,及经营管理方面程序系统的应用,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施管理信息系统(FMIS——Faci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
上世纪90年代,九十年代又扩展到工程量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深基坑支护、建筑物垂直度测量、施工现场的CAD等。这时出现了程序系统的集成,它是随着工程管理的集成而发展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
我们把解决工程上某个具体问题的应用叫计算机的单项应用。自从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技术出现。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利用计算机做信息服务,更关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瞬即消失的信息综合利用,我们把这种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统称为信息化施工技术。我国建筑业已经把信息化施工确定为2010年的发展目标。
二、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20年左右,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应认识到,在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环节是信息管理。至今多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其落后表现在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以及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
很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程度,即仅仅是单项程序的应用,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信息化的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信息化的优势则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现在很多企业在硬件上应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家也都在用电脑办公,很多还组建了局域网络,使用软件替代了很多原来手工操作的工作,但是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就比如说作个报表之类的,似乎用电脑做只是为了美观,有的人是把各种数据都算好了再一个个录入电脑,感觉上用电脑反而效率更低了,殊不知作表格的Excel软件本身具有极强大的计算功能、数据库功能,而且还能进行判断、分类汇总、排序、形成图表等。这还只是对单项程序运用的不到位,至于各部门之间的集成共享那就更谈不上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那么是不是说作为一个施工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很好了,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信息技术呢?事实并非如此,管理出效益,传统管理方式的突出问题是:业务流程混乱;沟通不畅、信息迟滞。据国际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的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管理信息化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需要
信息是一种资源,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存储,处理,传递,便是对资源的浪费,如以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混凝土浇灌为例,浇灌之前的数据除了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数量外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的供应厂、搅拌者情况、水泥、沙石等原料物理、化学品质、出厂时间、出厂时的天气情况、运输时间及道路交通情况等都关联着混凝土的质量。浇灌之后除了浇灌部位和立方数之外的数据也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捣固操作者情况、试块情况、养护情况、钢筋制作情况等同样也关系着工程质量。信息化过程处理是有序的、及时的和成批的方式储存。这里强调可追朔性、可公示性和可传递性是对信息化过程特征的要求。可追朔性就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正向或反向查阅功能;可公示性表明数据有条件查阅功能,不是个人行为管理;可传递性表明所有的情况不局限在某地,有能在网上传输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能及时反馈使项目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管理的过程同许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样的,应该是一个PDCA的循环过程。这中间最重要的是一个反馈机制,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把运行过程的偏差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才能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持生产过程的相对稳定和受控。而我们的项目运行有时并不是受控的,我们有的项目管理者可能有体会,有时向职能部门要一个数据总是半天拿不出来,大家都不清楚系统的运行状态,又怎么谈得上去控制它呢?比如说砼的量差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了,但往往是工程结束后对帐才知道。那么对这个问题,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那就是现场人员在向砼公司要砼时,就知道将要浇筑部位的准确砼量,而不是估计一个数,并且要知道具体比如一个基础的砼量,比如说一个基础是10立方,如果浇了两车砼都十二方了还没浇满,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了。而且每次浇筑后马上就可以知道量差的多少,就不会积累到最后差几千方还不知道是差在哪里。这是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成本、工期、质量的互动影响及工程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等等,对项目成本管理者而言,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不能“实时”掌握准确的项目的成本信息,等成本核算后的成本信息对项目管理决策已是“昨日黄花”。所有这些都强烈呼唤着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
四、信息技术能够在施工管理的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良好的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因素:一、对项目的认知: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将项目进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组,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体认知和把握;二、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协同环境:通过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部门、各参与方对自身的职能以及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分工合作;三、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和反馈及时,有利于实施有效控制。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以下方面大有可为:
(一)工程管理方面
1、投标:工程量计算、投标标书制作。
2、施工组织:施工平面图;网络计划(占有丰富的,准确的信息,先进的分析方法,是决策、计划的前提。现在的网络计划,往往只是一个粗线条,编的时候也不是通过很准确的计算,都是凭经验,过程控制也是针对几个大的节点,甚至于其是否科学也不得而知,相应的资源计划也是一本糊涂帐);钢筋翻样;模板及脚手设计、计算及配置;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计算等。
3、控制:预决算、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监控;统计报表等。
4、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材料、机具管理;合同管理;图纸管理。
(二)办公自动化
财务、统计、报表、文字处理、档案管理,办公信息资料管理、人事管理 ,固定资产、决策等。包括:信息传递、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等。
(三)信息共享与运用
包括:市场信息、项目信息、设备信息、竞争信息;
知识积累:一个系统要能够长期发展,持续进步,关键在于要变人治为法制,人治就是一个系统本身没有生命力,离开了领导就不能正常运行,好的系统就是领导并不需要事必躬亲,领导离开了,还能按照某种规则运行,这个规则就是法,就是制度,就是一代代领导不断充实完善的运行机制。好的系统是一个学习型的系统,每一代领导科学的经验方法都能够积累下来,而不是换个领导一切又重新开始。这中间传承的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东西都是以信息的方式存在,这才是信息技术最根本的应用。
(四)企业管理数字化
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五、如何着手进行施工管理的信息化
(一)指导思想
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照抄照搬,而应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完善。比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这些大型的系统,好当然是好,但其投入同时也是巨大的,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最好是立足现有的资源,通过一些局部的改进,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第一步是意识的转变,要通过宣传、培训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因为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所以在这方面形成共识是顺利实施的前提。
现有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关键是把这些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使信息的收集有的放矢,使信息的查询有迹可寻。
(二)领导重视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业务流程;短期内不可能做到很完善,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切,都需要有领导的重视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三)在用好单项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理顺业务流程
这其中有个重要的思路,那就是数学中的反向推导,也就是我们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就反向去寻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以投标过程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
1、拿到图纸以后,要进行工程量计算。(1)涉及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计算软件(如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3DA2006,工程量及钢筋一体化计算);(2)输出:工程量(可以导出为Excel表格,也可以导出定额数据库,直接为套价软件运用)。
2、套价。(1)涉及软件:如宏业清单计价专家,可以从斯维尔三维算量中直接导入数据;(2)需要数据:①工程量。②材料价格材料价格信息库(企业自建或参考信息价)、市场询价供应商目录。③企业定额(人工、材料的实际消耗水平和先进水平;措施项目的实际消耗;各类型工程造价的参考数据)。(3)输出:工程造价,包括人工、材料等各项资源的用量(可输出定额或清单表格、Excel表格)。
3、商务标。(1)涉及软件: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Word.(2)需要数据:工程造价(企业实际消耗)、证照及业绩资料、近三年财务报表、类似工程合同。
4、技术标。(1)涉及软件: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Word、专业平面图制作软件或AutoCAD、项目管理软件P3或Project.2)需要数据:工程量及资源需要量(用于排定进度计划)、人力资源数据(项目经理简历、各类管理人员简历)、工程信息数据(在手及已完工程数据)、施工机具数据(设备型号、产地、功率等)。3)输出:场地布置、设备选型、进度计划、施工方法等(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从上现的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其输入和输出都与其他工作息息相关。而信息化的意义,就在于使各项工作的信息传递更为顺畅;使各项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能够存储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随时调用。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述各部门的信息流动(见图一):
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和反向推导,我们就可以明确哪些是有用的信息,明确需要哪些软件,明确各部门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据此对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表格分发到各相关部门,用以收集日常工作中有用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以电子文档的方式进行传递和存储共享,最后这些汇总到决策者那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持续改进
数据要有效并且可以作为预测的依据,就必须不间断的收集并且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才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系统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完善。
实际上,企业所实施的三标一体化已经为信息化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就是标准,标准化的工作过程、标准化的表格。所以信息化也不是很神秘的事情,需要每个部门作好日常的基础工作,一点一滴的收集数据最终积累成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综上所述:随着单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亟需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是高深莫测,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说,信息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必须进行而且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 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年1月
[2] 王守清。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
[3] 谭道明。 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中小企业选择生产大型企业的旺销产品,在当时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技术含量低下,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以及其他诸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这类中小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大企业各种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大企业拥有了更完善的营销网络,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以及更低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再加上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此时的中小企业若不及时调转船头,必然与大企业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这无疑是“以卵击石”。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避开和大型企业的正面冲突,在大企业的边缘地带和无暇顾及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争取在一些特殊产品和技术上成为佼佼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一,在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 ”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例如,日本松下公司就以系列化方式控制了1500家中小企业。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则有6.2万家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零部件。但合作并不摈弃竞争,为了在合作中同大企业保持对等的地位和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在协作生产期间,必须注意技术积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树立信誉。
第二,在大企业不愿涉足的市场进行技术创新。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追究“规模经济性”,大企业一般采用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这就自然为中小企业留下了很多大企业难于涉足的狭缝地带,它们的特点是:首先,市场规模较小,对大企业来说生产价值不大的产品;其次,大企业认为信誉风险大的产品;第三,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产品;第四,小批量特殊专用产品。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这样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确定在这些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在不与大企业发生竞争的情况下成长起来。20世纪80年代,德国多次雄踞全球年度出口之冠。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其主要力量来自一批有“隐形冠军”之称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虽然默默无闻,却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积极开发新产品,活跃在大企业难以涉足的隙缝市场;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他们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产品销售到全球,从而真正成为这些市场上的“王者”: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90%。
第三,在大企业无暇顾及的空白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市场消费者群体需求各异,他们的消费需求因人、因时在不断地变化。可以这样说,针对人们千差万别的需求,任何产品的服务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因此,无论多么完善、多么成熟的市场都不可能长期不变。中小企业可以在先进企业对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善这些产品的不足之处,填补其缺陷,提升其使用价值,建立新的局部市场优势;而且,通过这种不断改进,这些产品的优势将不断积累,最终会使这种产品改变,并创造出崭新的市场。我国著名的方太集团在1996年决策进入抽油烟机领域时,全国已有多家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已经很多。但方太集团却敏锐地捕捉到当时抽油烟机市场产品的缺陷,开发出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引起注意的深度抽油烟机,以此进入抽油烟机市场。与以前的浅度抽油烟机相比,深度抽油烟机功率强,更适合于中国家庭。方太推出的抽油烟机在众多的品牌中立即胜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在适宜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就如花儿找到了适宜生存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艳丽的花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王者”地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在正确的市场定位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创新中强调技术上的适宜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生产上的继承性;不要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要注意量力而行,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术创新一般应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采取模仿创新的途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模仿创新并不等同于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极具代表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非常擅长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他们首先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
第二,采取联合创新途径,即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创新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
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此外,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第三,采取与大企业合作创新的途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与与之国产化进行配套生产的20多家中小企业的“双赢”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上海大众成立之初,桑塔纳车项目规模仅为3万辆,许多大企业不愿为其配套。在上海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大批中小企业加入到桑塔纳车国产化配套行列,使桑车国产化率由最初的几乎为零上升到目前的93%,也使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辆,跃居中国轿车生产之首。这些中小企业在为桑车配套之前,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诸多问题,但他们抓住了桑车国产化的契机,依托大企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使企业由弱变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目前,上海汽车集团的零部件企业已成为当前全国同类产品的最佳企业或最佳企业之一。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65-02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国有企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里,我国的国有企业跟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增快,制度与体制建设也明显健全和改善,尤其是在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说:国有企业所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仍然不能高效作用,也不能与国外公司先进的财务制度对照;国有企业引入国外先进的财务技术手段,却往往是停留在表面化,不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企业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需求和管理矛盾有关。因此,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必须从正确分析需求入手,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同时配合制度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必须的技术创新。
一、财务制度的制定要从正确分析需求入手
很多人认为财务制度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或是企业内控的手段之一,而非管理范畴的内容。这种理解本身没有错,但是这只是表观现象,我们所强调的财务制度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行为,一定要有深层次的思考,上升到管理层面,用管理的思想针对具体技术,通过管理的制度解决技术问题。重点应该强调协调,不单是人与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市场可以充当一个工具或作为一种制度来协调这种关系,但在企业内部如何运用管理的手段协调各种人之间的关系和与物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而且是难以把握的问题。
好在企业是一个微观主体,还没有抽象到我们无法掌控的程度。其实研究或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企业的财务矛盾或管理矛盾,矛盾爆发就意味着企业存在修订财务制度的需求,而且这种矛盾往往很具体,比较容易把握。在国有企业里这种矛盾冲突大多体现在,企业内部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之所以有时无法协调或无法有效解决,主要是企业管理层面对冲突,往往偏离矛盾的焦点转而求助技术层面的“解决”,从而回避了真正的矛盾。假设不存在企业管理层的软弱和道德风险,那么问题首先是切入点不对, 或思想方法不对,即希望于在现有或别人的工具中挑大致差不多的来用。其次,也存在信息传递过程的偏差原因,多环节的信息传递过滤或扭曲了原本的问题实质,导致制定出的财务制度不能针对实际问题,也就不会促成财务效率的提高。因此,制定制度并不困难,困难的在于制定制度前的分析评估,只有真正把握了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企业内部财务网络和财务制度
在企业内部财务网络中,每一个行为人都在其中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每一局部网络中都会有部分集体利益的存在,所以说企业的利益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是纵横交错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利益都得到相对比较充分的保障,局部利益维护的意识更为强烈。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利益群体的,面面俱到的制度选择思路根本就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思路,一是找到企业内部财务网络中最符合公司利益的那一条主线;二是沿着这条主线来思考优化财务制度的具体安排。主线找到了还要会分析问题。首先,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会犯经验主义和简单主义的毛病,就是将除管理层之外的人都认为是经营者,在分析问题时将他们简单地归为一个整体。这样分析问题往往会使问题跑偏,方案无效。这是因为企业中每个行为人都可认为是企业的具体经营者,他们的财务行为在企业中所处环节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对企业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同,利益需求不同,因此,如果只简单笼统地将经营者视为一个整体,显然过于简单化、理论化,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具体问题暴露出具体矛盾,这种矛盾必然是某些利益冲突的激化,利益群体的分析要有针对性,但要坚持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协调,这是要贯彻始终的,否则出台的制度就会自相矛盾。财务内部网络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但问题的解决,财务制度的出台只是以财务整体利益为标准,也就是以公司利益最大为指导思想,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利益的统一性及人民性等特点,任何单个经营者都无法代表整个企业的利益。因此,不论是所有者给经营者制定的财务制度, 还是经营者对经营过程中具体财务行为人制定的财务制度都应具有目标一致、利益一致、权责结合的特点。从长远角度出发,这也是符合财务网络上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最大利益的。
三、配合财务制度进行的财务技术创新
财务管理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规范,其创新和实施都需要借助于财务技术,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为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有力保证。如会计核算、信息披露、预算管理、利润分配等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实现对这种利益统一过程的控制。由此而突出对于这些管理中的重点,是对于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进行财务技术创新的必须、必要的方向和方法。
下面笔者从财务信息披露、预算管理及激励约束管理等方面谈谈财务的技术创新。
1.财务信息披露中的技术创新。创新财务信息披露是多维的,在信息披露产生之初,它是为满足企业之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情况的了解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监控,故体现为格式一致、内容综合的各种报表和报告形式,其多维性未得到充分体现。其实财务信息记录、归纳、整理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轨迹,其形成过程已经包含了一定的管理思想,而根据需要进行披露就体现了财务控制的作用,所以说财务信息披露是实现财务制度要求的技术之一。
将财务信息披露作为管理手段之一是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大思想转变,其中心思想是按财务行为的共性分别反映财务行为人的经营情况,使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充分掌握,并充分体现财务行为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作为。在这一点上,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借鉴之处,将作业轨迹与一定的作业行为人相联系就表达了上述财务制度的控制意图。在企业财务网络中,总有一些财务行为人因为某一项作业而利益相关,这些人可以看成是这一项作业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中不同的作业行为就造成有若干利益团体的存在,这样就有了不同的被披露对象。企业行为人的个人利益通过这种团体利益体现出来,具有利益的共性和可比性,这也就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控制提供了基础。信息披露的载体很多,尤其是作为企业管理的需要,可以不受国家财务制度对对外财务信息披露格式规定的局限,只要是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制度进行一定的设置,但一定要保证信息披露的形式和规则的一致性,否则就不具有可比性。此外,还要注意信息披露渠道的直接性,作为管理层有必要得到第一手的财务数据,而不是经过修饰或过滤有一定导向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管理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功底。
2.预算管理中的技术创新。预算管理要遵循人性化的规律进行创新,并且更加注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及过程控制。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作为编制预算的起点,按照料、工、费的投入做全年的财务计划,现在在引入了利益团体和作业类型的概念之后,可以将整体市场需求细化给每一个利益团体,并由各利益团体根据自身的作业过程来进行全年预算。这样,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仍作为客观规律在预算中得到遵循,而人的主动性也同时被充分考虑,在此过程中,团体之间预算执行的横向对比和过程控制尤为重要,过程控制也体现了预算管理的思想所在。要准确把握预算的为与不为、严与不严的度,理性平衡经济成本与管理意图的轻重,不能一味严要求,不能将预算管理作为摆设或口号。这中间的度每个企业把握起来都不一样,这也是一种创新,是将管理理念落实到预算管理中的一种创新。
3.激励约束管理的技术创新。财务行为人的行为目的是得到相应的行为利益,同样,财务制度的各种措施最终要落实在对财务行为人的行为结果的考核和利益分配上。过去主要强调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其实,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企业经营过程日益复杂,经营链条不断增长,将企业经营成败维系在一个经营者的身上是不合时宜的,经营者有义务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却无法保障每个财务行为人都能高效作业。尤其在国有企业中,每个财务行为人都应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同时也都要对自身行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承担相应责任,这不仅仅是某个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建立全面的激励约束制度非常必要。本文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主要阐述了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思路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这种创新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有的放矢,希望通过对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重新审视,引起大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重视,从而探寻到真正适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道路。
4.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创新。内部控制是经济的安全网、企业的防火墙,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要抓紧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防范风险和提升管理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逐步推动国有企业完善财务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5.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20多年了,但涉及经济理论、会计理论和计量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在纳入体系上进行足够的重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应当成为现代会计制度和核算监督的对象和内容。确定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计量方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经历过的30多年发展中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趋势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国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力气进行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改革和会计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自身抵抗力的根本,也是赢得世界经济竞争胜利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美]赫尔费德.财务分析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熊楚熊.财务报表原理及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李敏.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美]伯恩斯坦.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