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12 05:56: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篇1

一、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特征分析

高新技术概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领域里带有方向性的最新、最先进的技术的总称,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实体。

与传统行业相比,高新技术业表现出高度的创新性、增值性和渗透性。正是这些特征及运作规律,要求在市场竞争中,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企业价值,这些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

作为知识密集的经济实体,企业知识的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对其生存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知识中有可用文字表达的显性知识,如专利、制度、程序、组织结构等,但更能创造价值的是隐含在员工、团队、企业内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传播较困难,这类隐性的知识与个人的技术要素、认知要素、经验要素和情感要素有密切关系,与成员长期共同经历的生产过程和认知体验相关,是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技术创新不仅在于原创性的发明,也在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集成创新” ,对近年来国际创新活动进行考察,可发现突破性的新技术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技术的交叉配合产生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技术与市场相互作用模式、一体化创新模式、系统集成网络模式。后三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技术整合过程的特点。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的系统集成模式的发展经历了基于文档的集成、PDM的集成、产品协同商务的集成,现在已发展到了基于知识的集成。

二、知识整合的意义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知识整合的概念做过界定。任皓和邓三鸿先生认为:“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知识的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吉米认为,知识整合就是通过组织成员的社会交往实施对已成形的信念的建构、系统化的集成过程 。这里他们都把知识整合看作知识的系统化建构过程。

本文认为知识的整合,是指从整体的角度,依据一定的目的需要、理念设计,把不同实践要素按照合理的活动程序、配置比例,将各种片断或分散的对象元素或单元再建构,使之具有可以发挥功能的总体性能。

技术创新是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完成的,创新中的知识在组织中处于一种“离散”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说到底还是由每一个人的知识决定的,但是如果这些知识没有共性,即没有形成企业知识,个人无法参与同别人的交流,创新变成个人的单兵作战,效果一定不好。通过知识整合,可以使组织内的成员互相补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用的新知识;通过知识整合,把分散在专家中的知识汇聚到一起,加入从企业外部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企业整体所掌握的知识,并形成企业技术能力。知识整合本身不会推进技术创新,但是,却通过上述过程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

三、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整合方式

企业的知识整合包含了显性及隐性知识整合。这里的显性知识指的是能够编码化的专利、技术、规范等。主要采用规则、计划和成规惯例等方式来实现显性知识的整合。

1.显性知识的整合。显性知识整合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个人、小组的显性知识整合为创新团队和企业的集体知识,使分布于企业不同个体、部门的显性知识通过企业内的知识网络发生交换和整合,最终形成组织的知识体系。

第二步是将组织显性知识分享给个人。这个过程的实现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组织的核心知识指令化。在创新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任务本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计划,进行恰当的指导,对知识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干预,以便知识整合过程高效地完成。另一途径是将企业的其他知识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让员工方便的检索,主要有知识库、知识地图的建立等。这两个步骤形成知识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循环。

2.隐性知识的整合。对隐性知识来说,由于不易表达,难于将其指令化,又可分为可以显化的隐性知识及不能显化的隐性知识。对于可以显化的隐性知识的整合,先将其显性化,再进行组合与分享。对于不能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整合有两种方式,一为以共有知识为基础的拥有不同隐性知识员工的直接协作,二为以项目小组为基础的创新团队成员间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前者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较为复杂的技术创新项目,而后者则适用于小型企业,如图所示。

对完成非例行性、复杂和重要任务的创新型团队而言,隐性知识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挖掘各种知识群以及知识群之间的相动关系,隐性知识整合的关键在于相互沟通和学习。因此,人际的协调和互动在此十分重要。

(1)可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整合。可以显化的隐性知识整合化分为三步。即知识的显化、组合和分享。

隐性知识的显化主要是通过编码完成的,虽然编码本身并不能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显性知识更容易在组织内传播。

隐性知识经显性化转化为制度、规则中的指令或存储于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显性化是一个重复、反馈的过程。先初步将其编码化为显性知识,然后讨论等方式,判断显性知识是否完全反映了隐性知识的内涵,通常由于隐性知识不易表达,往往需要多次重复编码,才能转化为制度、规则中的指令。

高新技术企业中,任何技术创新都是一个动态过程,都是由若干活动组成的,一个开发项目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系可以称为业务的流程知识。企业的流程知识显化的第一步是将流程知识初步显性化为一个流程图,这个流程图实质是一个活动组成的网络,即显化了的流程知识;然后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检验流程图能够还原成为原来的流程。否则需要重复显性化,直到可以还原流程知识,这时流程知识就转化成了关于业务流程的制度和规则中的指令,指导企业内其它类似的创新流程运作。

(2)不可显化的隐性知识整合方式。在企业中员工知识的构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个人知识,另一部分为共有知识,指员工加入某企业后,从完成企业的任务中学到的知识,包括技术性、制度性以及管理性知识。

在创新过程中,共有知识对协作更为重要。只有产生于企业内部,由优秀的员工通过创新的方式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共有知识,才是能为企业内部提供知识协作真正起作用的知识。在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自发积累共有知识,也可以在问题解决后通过讨论、经验总结等方式形成共有知识。共有知识的创造关键在于将经验成功地转化为知识。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团队成员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协作解决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以共有知识为基础整合到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创造了新的共有知识,新的共有知识又是进一步协作创新的基础,这种基于共有知识的协作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多大型企业都通过知识社区的建设来实现隐性知识的整合,这种知识社区就是基于共有知识建立的。

对于小型企业,如软件企业,没有大型企业复杂的多部门组织结构,通常是以项目小组为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通过基于情境的隐性知识整合模式进行整合。

Erichson把情境描述为一个人与人交互产生的、不断变化的现象。可以认为,时间、条件和个人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情境的基本因素。在特定的时间、环境,拥有特定知识经验的个人在与特定的其它人交互过程中,产生了特定的情境。随着时间的变化,条件、环境等因素变化,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也在变化,情境也在不断的转换。

创新团队成员大脑就某个问题的相关知识随着讨论的深入和情境的转换,活跃程度不断提高。这种相关知识的激活程度越高,团队成员的知识交流越深入,隐性知识共享程度越高。知识差距的减小能促进隐性知识交流和共享。随着时间推进,情境转换,创新团队成员间知识冗余增加,活跃程度增高,通过这个过程,实现了隐性知识在创新团队中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吴贵生:关于北京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学研究,2002,(3)

[2]余志良张平区毅勇:技术整合的概念、作用与过程[J].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3]任皓邓三鸿:知识管理的重要步骤―知识整合[J].情报科学,2002,6

[4]Jimmy C. Huang. Knowledge Integration Processes and Dynamics:an Empirical Study of two Cross-Functional Programme Teams[J].Unpublished PhD thesis,Warwick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Warwick.,2000.

篇2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59-03

一、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大企业不同,因而其技术创新活动也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大企业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断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多地接近市场和直接面向消费者,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多样性。从创新方式上说,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转移、企业研究成品与开发等;从创新水平看,既有大量的渐进产品和工艺创新,也有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往往涉及到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或者从事技术转移,或者只是为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配套服务。总之,在创新来源、创新方式、创新过程以及创新成果等各个方面,中小企业都呈现出无限的多样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许多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是非常广泛的,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都有中小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在一些传统产业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重振与发展;而在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新兴产业中,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活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和成功。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充分的活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量和质两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有资料表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不仅限于一般影响较小的产品创新,而且也包括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在许多中小企业中,技术创新者同时就是企业的创办人或经营者,更具有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市场导向以及运营时间较短,其组织结构一般较为扁平,组织内层级较少,这都有利于信息快速、保真地在企业上下、左右的流通和传递。另外,中小企业较为宽松、少干预的管理方式能保持一种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组织环境。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中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对市场与技术的变化比较敏感,富有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因此,其技术创新的动力与能力都比较强,常常在高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工艺与设备的革新等方面打破常规,取得迅速的发展和重要的突破,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技术转移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1]。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意味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不局限于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更多的是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和商业化方面。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赖于中小企业与外界机构的密切合作与联合。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外界在法律、会计、银行系统、资本市场以及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还需要已有的商业、技术基础设施的充分支持和中介机构的帮助。需要更好地处理企业与社会、市场等的关系,这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国外一些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一)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

美国的中小企业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反映。2 300万的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美技术创新成果的55%是小企业提供的,在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占93%,其中70%的企业雇员少于20人。一批科技型小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美国中小企业同样也面临着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美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支出占全国研发支出的18.7%。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外部资源,与外部合作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获得外部资源,获得研发的规模与协调作用,减少风险和重复的工作,通过减少专用问题,提高研发投入的刺激。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与外部合作创新可以克服内部资源的限制,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能力应体现在如何与外部合作,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美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很注重与其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合作,同时美国政府鼓励小企业与小企业之间进行联盟,引导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合作,甚至从属或依附于大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得到大企业的支持。小美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没有什么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只是大企业众多零部件提供商之一,但是大型企业会给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比较成功运用产学研结合的国家之一,其中小企业也广泛地与各个大学合作。美国政府为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帮助中小企业获取外部技术创新资源:财政政策,直接投资,建立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机构。

(二)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

日本的中小企业在“二战”以后,一直在技术创新上依附于大企业。因为当时日本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欧美引进先进技术,而只有大企业才具有动员资金和人力资本的能力。小企业一般是大企业的下请企业,接受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转移。中小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投入上是很少的。2007年中小企业的研发投资只占全国研发资金的7.5%。在技术设备投入上,日本中小企业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在日本的中小企业中,同样存在着20世纪40年代或50年代的机床,但同时还有80年代的设备,它们能各尽其用。

在技术人员投入上,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中小企业在技术人员的投入也是很大的。日本非常重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都道府县及政府指定的城市,在产业界、学术界及公立试验机关的协助和国家资助下完成各种技术人员的进修工作。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在东京、关西、野方、旭川办有中小企业大学,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公立试验机关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技术人员。

(三)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

在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缺点也表现得比较集中。中小企业由于融资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可能充足。迄今为止,产业界的技术创新投入仍然局限于一些大企业。2007年,所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中,万人以上的企业投入占了一半,而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的投入只占15%。

在研究人员方面,德国企业界集中了全国65%的以上的技术创新人员。但是中小企业人员缺乏的困境仍然无法解决。尽管德国失业人员超过了400万,但是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专业人员。

德国的中小企业有很多与大企业进行合作,有些就是大企业的分包单位,这在汽车工业和电气工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著名的西门子公司的数万个分包单位中,中小企业就占了2/3,他们同西门子公司有着长期和巩固的协作关系。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德国中小企业人才缺乏,尤其是研究开发领域更为突出。德国政府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中小企业促进计划,把中小企业员工的初始培训和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进修作为中小工作来抓。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定补贴。

三、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启示

(一)加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培训

人才培训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加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培训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在美国,小企业管理局里设小企业信息中心,退休经理服务团,问讯处为小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培训和拘束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小企业管理局还通过商会、大专院校、中等学校、贸易协会和成年教育小组等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经销及决策等管理方面的培训,开办讲座和讨论会。在日本各道府县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利用跨区域信息网和各种数据,向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技术和信息等各种咨询服务。

(二)支持中小企业从事研究开发

为了鼓励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美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了特别的科研税收优惠,20世纪80年代后,对企业科研费用的增长额也进行税收冲抵。1983年开始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CSBIR)计划,要求开放的研究和研究开发基金超过I亿美金的联邦机构要从其研发经费中拿出固定的比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美国有22万多中小企业向SBIR提交了申请,3.3万家获得资助,金额达40多亿美元。据一项调查显示,6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SBIR/STTR项日可以直接提高企业销售额。这些企业表示这些销售额的增加受益于SBIR/STTR项目对产品创新与工艺改良。81%的企业认为获得SBIR/STTR资助可以从新产品,工艺及服务中获益。近年来,研究与技术部每年都向中小企业拨款2亿马克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三)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

鼓励中小企业使用新技术和加快技术改造是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的重要措施[3]。因此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也应用来引导其采用先进技术。美国实施的STTR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而韩国政府也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

(四)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

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所以中小企业更具有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的倾向。据美国SBA的资料,在没有大学参与的研发中,大企业的支出回报率为30%,中小企业为44%。美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STTR),旨在加强中小企业与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实力,德国联邦研究与技术部于2003年执行中小企业研究合作促进计划,目的在于激发中小企业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性,支持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英国政府成立了工业研究协会,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服务,负责审议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向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资料和试验设备,委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同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研究。

(五)促进中小企业更新设备

中小企业技术装备对于提高中小企业提高制造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所以各国政府都积极地促进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设备。主要做法可以提供中小企业设备政策优惠贷款,提高折旧率,给中小企业补贴。如日本中小企业可以获得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的长期款。而提高折旧率不仅可以提高设备更新换代还可以减少当期的税收。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修改了旧的折旧法,对加速折旧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缩短固定资产折旧提成年限。德国的设备折旧率也从10%提高到20%。

(六)树立技术创新主体意识

国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于其自身的需要,创新主体意识强烈,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建立和发展竞争意识。国外中小企业的决策者通常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科技意识”,每年都有固定的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而在中国,部分企业决策者的科技观念还不够牢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联度日益增大,不抓科技就会失去主动地出击市场的能力,因此,企业应该有主体意识,树立科技意识,主动强化技术创新观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建立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从技术开发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创新功能。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发新工艺,消化新成果,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

(七)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举措充分说明,在中小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活动中,不能够忽略政府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引导、支持和管理力度,为企业创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首先要切实贯彻落实好 《中小企业促进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科研成果应用和技术转移的规范化、法制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创业企业。再次是建立统一健全的中小企业管理结构。

(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企业个体、政府的事务,也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社会的力量往往更为有效。中介组织是联结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也是加强企业间合作的最好媒介[4]。中国各级政府要有组织地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行业协会、同业工会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执行标准和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咨询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

篇3

1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为了让农业气象信息技术能为设施农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把坚持为农业提供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地进行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完善,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农气预报。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包括:

1.1提供最新的农业情报和预报信息

农业的发展与天气情况息息相关,而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让农民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动态,尤其极端天气的情况以应对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种农业问题,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1.2防灾减灾,提供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情报服务

洪涝灾害和干旱等会严重地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这些损失往往无法进行补救,还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农业相关部门会根据天气预报以及对降水的预测,如有暴雨暴雪等情况发生,会将这些信息及时发送给农民,让农民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各地区出现干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辽西地区更为突出,气象部门通过相应的农业气象技术,提前预测干旱情况的发生,帮助农民做好应对干旱的防范工作。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业在防洪抗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了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3增强农民的防灾意识

农业气象工作需要通过对各种灾害的预测预告,让农民了解到了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农事工作者的警觉性)。同时,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将气象知识按照不同的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进行划分,有利于农民对气象知识进行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对天气、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环境、农业气象法规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会通过多种途径,比如网络宣传、广告牌宣传、知识讲座等加深农民的防灾意识。

1.4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利用农业气象技术建立了局域性质农业气象观测站、检测站,以保证所提供农业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保证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当气象观测站、检测站检测到暴雨、暴雪等灾害将会发生时,享受农业气象服务的农事人员就可以接收到该气象信息并做好防护工作,有效地避免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中果蔬生产遭受到暴雨、暴雪极端天气条件的损害。

2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民等保护地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利益,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设施农业实际应用的需要,主要包括:

2.1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天气预告信息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主要就是以预报农事天气状况为主,农事工作者更需要提前知道天气变化情况,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农业气象天气预报没有及时把有效天气信息传达给农民,那么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就没有意义。如果遇到暴风、暴雨、暴雪等严峻的气象状况出现时,如果天气预报不及时,农民准备的时间不足,应对措施不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及时将有害的气象状况传达给农民,他们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应对严峻的突变情况,将损失降到最小,保证农事的持续发展。

2.2农业气象预报信息有误

人们现在所知道的农事气象指导信息,是需要借助计算机等通过计算和模拟来得到的信息。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且模拟大气运动也不能完全真实地推测出大气运动状况。在预测的过程中,往往受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影响以及不可避免的误差等因素影响,无法百分之百地推测出真实的、需要的气象资料,所以播报的气象信息也是有误差的。农民了解到有错误的农事气象信息,一方面可能会做一些无用功,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农事气象信息的不准确性而产生很大的损失。

2.3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有限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气象信息,让农民了解这些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很多方面,这些气象信息技术是满足不了农民个别需求的。由于种植不同的果蔬,涉及的保护设施等因素所需的天气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农事气象信息服务并不能为种植每一种果蔬的农民都提供专有的农事气象信息服务。如此之外,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覆盖面有限。气象信息技术虽然是为农民服务的,但并不是不计成本的服务。有一些农民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不能够享受高技术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致使他们无法得到最新、最准确的气象信息。

2.4气象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由于天气预报对农事气象的预测有一些偏差,所以有一部分农民不再相信气象信息技术提供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技术想要为农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致使气象信息技术失去原有的服务功能。

2.5针对性较差

中国的天气预报都是统一时间、统一预报,虽然一天进行多次的天气预报,但都是在重复进行。其实一天中的天气情况是变化莫测的,只对一个时段的天气进行预测对农业生产来说作用很小。农业生产需要不同时段的天气信息,才能够保证果蔬的高产。另一方面,农业气象技术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服务,而现阶段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方面针对性较差,就导致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3如何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3.1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完善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制定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也就保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作用。另外,要做到分工明确,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推动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进程,努力实现气象信息技术全面覆盖。

3.2研发高新技术的气象服务产品

现在的天气预报中存在着很多数据的缺陷和预报的不准确性,气象部门应该着力研发新的服务产品,提高农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减少数据的缺陷。农业气象工作者也要着力研究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产品,使农业气象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事气象信息服务。

3.3培养为农民服务的技术性人才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应引进一批具有现代信息农气专业技术型的人才,进行服务产品的研发。该人才还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应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责任感,把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当作自己的使命。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播报人员还应该加强自我学习,了解各种各样的气象信息和设施农业生产的各种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可以信赖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提高服务的质量。

3.4建立全面的服务系统,争取做到“一条龙”服务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可取代,所以气象部门应该完善对农业气象的预测和实验,建立全面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系统,保障气象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合理指导建议,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功能,为农民提供可靠的气象灾害信息和防护策略,以保证农民能够及时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

篇4

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主要分为需求分析、软件和代码设计以及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工作连接紧密,以业务为基础来进行一次性建模,构建业务模型,这中建模方式下,模型对业务的内容和运作方式等敏感性较强,对业务环境稳定性有着较高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政府信息化软件用户来说,其工作模式变动以及机构相关调整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使得软件在开发阶段需要不断返工,还会导致软件运行阶段维护困难,软件的适用性较差。

政府信息化软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软件内容都与业务相关,软件中的部分功能与业务特征脱离,而一些规划、很合等业务有着一些共性特征,这些业务的工作流可以抽象为角色、前一条件、数据以及相关应用活动的整合,抽取与业务非直接相关的特征进行建模称为领域建模,由于其与具体业务非直接相关,因此其稳定性良好,有效解决了软件开发和维护困难的问题。

需要注意是,领域建模并不是涵盖了所有的政府信息化软件的业务和特征,因此要求在此基础上来对系统所有需求的业务进行建模,即业务建模,这种在领域建模基础上进行业务建模的思想就是二次建模思想二次建模在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能够实现软件共性特征和变化特征的分离,保证系统目标实现,提升软件系统的适用性和各个模块的可用性,低于降低软件维护成本有着积极的意义。

2.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的二次建模

2.1 领域建模

政府信息化软件幵发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主要以业务办公为核心,同时涉及到各种资源、权限要素及相关操作,例如图形、文档和报表等资源,部门、职能等权限要素,收件、审批、回复等相关操作,在领域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上这些要素概括为相关实体,具体来说如下:①业务:政府信息化软件用户处理的相对对、流程固定、有着一定生命周期的事物,涉及到对图表、文档等资源的处理;②流程:流程指的是业务的活动、变迁条件、被调应用等流转过程;③资源:主要包括文档、图形及报表等,用户可以根据权限对公文表格、电子档案等文档资源进行阅读和编辑等相关操作,图形则指的是办理业务过程中涉及到参考图件、业务图件等图形材料,报表的输出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图形资源就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和时间来进行统计,从而实现报表的生成;④操作:指的是用户阅读文档、浏览图形、审批业务等一系列的对系统资源的处理步骤;⑤角色:指的是以处理权限为基础对用户分配的职能角色,以此来实现权限配置的灵活性。

上述对软件系统要素的概括较为复杂,进行梳理之后可以进行领域建模。领域模型的实现过程即对领域软件的开发过程,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第一种方法是以构件框架技术为基础来完成构件组装,从而实现开发,第二种方法是以平台技木为基础,建立领域模型开发平台,在平台上选择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构件,从而搭建应用系统,实现开发。

2.2 业务建模

二次建模下,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有着双重性的特点:第一生命周期:即领域工程阶段,主要包括领域分析及领域建模的实现;第二生命周期:即实施工程阶段,以领域模型为基础,分析具体的软件系统业务,实现业务建模。

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工程来说,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在第二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分析、软件代码设计以及测试维护等阶段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需要对领域模型进行考虑,具体来说,需求分析应当考虑领域模型特征单元,系统设计要以领域模型扩展为基础建立业务模型,代码设计则要实现模型特征实例化,以业务结构和元转方式为基础来组装应用系统,测试维护也涉及到领域模型及领域软件的维护。

与领域模型相同,政府信息化软件业务模型的实现方式也有两种,其与领域模型实现方法相对应,如果以构件框架技术为基础实现领域模型,则业务模型需要对新应用构件进行拓展,对“胶合”进行编写,之后组装构件,形成软件业务应用系统;如果以平台技术实现领域模型,则可以通过系统平台直接进行业务模型的建立,并实现业务模型的解析,从而实现业务系统相关功能。

3.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实践效果

在政府信息化软件应用过程中,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根据上述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流程,以科技项目管理业务为例,通过平台技术建立领域模型,为某市科技管理局建立了科技项目管理业务模型,在正常业务办公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分别建立领域模型和业务模型这种软件开发方式能够缩短业务模型实现周期,建立的领域模型与业务分离,降低了软件系统的升级维护频率和难度,在对用户进行简单培训之后,能够实现自我升级、维护软件系统。

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将建模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这就能够有效保分离软件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系统运行平台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提升,同时对于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重用性也有着增强作用,避免了频繁的升级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从软件幵发的角度来看,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能够分离软件技术和应用,避免了软件工程师和实施工程师工作的交叉,便于分工管理,有助于软件开发的实现。

在基于二次建模的政府信息化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理解深刻,将系统要素进行抽象和概括,以此为基础建立领域模型,这对建模人员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领域建模的难度是较大的,其平台和构件的开发困难,增加单个应用系统的开发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但其适用性和可重用性在其他类似软件的开发中也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为了解决单个应用系统开发成本高的问题,可以将其成本分摊到其他类似应用系统的开发中,实现领域建模的重复利用,以此来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篇5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72-0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中,经济全球化后,这些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创新活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技术创新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滞后的主要表现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观念淡薄,创新积极性不高。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关心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认识普遍不强,动力不足,对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积极性不高,依赖心理强,市场应变能力弱,创新观念淡薄。由于自身科技资金实力的薄弱,大多是“拿来主义”,缺乏自主创造。许多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还是政府行为,企业处于被动状态。

2.技术创新人才匮乏,劳动力素质低。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也是中小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国有大型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过经营管理,加之中小企业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及社会认识偏差等原因,中小企业难以吸引或留住创新型技术人才,甚至部分企业还延续家庭式的管理体制,不敢大胆使用外来人才,存在用人的排他性,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资源严重匮乏,进一步弱化了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从而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整体技术开发能力弱、技术创新成功率较低的落后状况。

3.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供给,融资环境较差。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关键问题。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利润低,企业积累少,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不足,靠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和资本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外部资金加以扶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和信誉等原因,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加强了资金风险的管理,造成中小企业的贷款减少,使得占我国工业产值50%左右的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不足全国信贷规模总量的10%。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各类投资基金尤其是风险基金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不健全,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体系,从而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和营运资本相对缺乏,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到影响,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缺乏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发,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律化轨道,必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政策导向和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公平的政策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在融资、技术引进、产品进出口、信息获取和社会服务方面处于不平等的劣势地位,中小企业发展受到的制约比较大。

5.缺乏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企业要发展,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包括产品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等,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及时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本身活动范围有限,人员素质低,市场开发和调研力度不够,难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信息不灵,信息不对称,企业就难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必然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业机构,这也影响中小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促进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策略建议

1.创建一个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和法规体系,把技术创新正式纳入法制轨道,从法律上确保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制定有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规,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正当权益,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

2.确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小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配套制度保障。

3.加快建立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性、全国性信息网,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加强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开发利用能力。

4.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体系。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助、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和企业自筹,并且都建立了金融扶持体系。我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扶持还处于探索阶段。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税收优惠,扶植具有高科技术的中小企业发展,以调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发展风险基金,由政府在重点项目和领域内投入一定资金,引导和调动风险投资,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经营,积极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拓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利用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机会。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到海外融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5.加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人才的聘用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中小企业要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采取企业自我培训、企业互助、高校深造和联合办学的形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职工的生产技能。同时,中小企业要以优惠的待遇,引进具有真才实学、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允许和鼓励科技成果拥有者在成果转化时选择合适的受益方式,让人力资本和智力成果参与企业分配;鼓励科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术创新,并确保技术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

篇6

中图分类号?演 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33)08-0033-07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富有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具有一般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科技优势,而且具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机制优势。中小企业由于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因此创新求存的动力也大,同时其组织结构安排灵活富有弹性,在创新效率和周期上明显优于大企业。截止到2011年辽宁省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有3,328家,企业类型主要集中在机械、冶金、软件开发、制药等领域。

“十一五”期间,辽宁中小企业共开发35,800项新产品,新增产值500亿元人民币。2010年,辽宁企业申请的专利中,有70%来自中小企业。“十一五”以来,辽宁省60%的技术创新、75%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目前,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发展到3,328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93家,在全省认定的1,000项重点 “专精特新”产品技术中,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75%以上。有许多产品和技术已经成为冶金、石化、电力、信息和航空航天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

辽宁不乏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如中科博微、沈阳东方钛业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研发中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但是辽宁省其他一些中型或者绝大多数小型企业,研发基础薄弱,研发资源缺乏。根据最近的对于全省的成长型和百强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31.6%的企业没有建立研发中心,36.4%的企业没有与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34.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1]。正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资源缺乏,从而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实施开放式创新,积极吸纳外部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外部资源与企业内部研发有机结合,以在最短时间内弥补内部资源不足、减低创新成本并提升企业内部能力。因此,针对目前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创新资源缺乏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政府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一、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 资金资源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必备的技术创新资源、没有资金的投入,再好的创新也会因为不能市场化而被搁置。技术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研发、中试、生产、市场化四个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且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三年来,辽宁省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一直在1 %左右徘徊■■[2]。对于自身销售收入不高的中小企业来说,研发投入更低,特别是一些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此外,现有的金融机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缺乏规范的私募资本市场体制,阻碍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原始资本的筹集;缺乏有效的债权融资机制,技术创新成果产品无法得到足够的银行贷款支持;缺乏有效的再融资资本市场,阻碍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扩张发展,大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项目企业的规模较小,不属于上市公司,无法借助证券市场巨大的融资功能,达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规模化发展。根据相关调查,在辽宁全省14个市中,有12个市反映中小企业贷款难,资金缺口大,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大连一市就有7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缺口大约为500亿元。

2.?摇人才资源

篇7

1.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的意义

1.1产品的完善与开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和快速更新,与此相适应的企业产品的无形损耗或精神损耗越来越大,工程项目或产品的经济寿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因此,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产品/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和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1.2技术支持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它又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要研究开发新产品,就必须采用当今世界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成其为新产品。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企业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素质、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管理水平的过程。

1.3技术支持是保证企业市场营销成功的有力武器

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促进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组合策略,而产品策略是这些策略中最基本的策略,技术支持又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就是能够承揽更多更好的工程项目,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施工企业技术中心的职能思考

企业技术中心不是单纯的技术组织,其职能也不仅仅是从事研究开发,而应定位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撑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要形成面向市场、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广泛利用外部资源的开放式运行机制,并形成合理的决策程序、立项程序和管理程序,其主要职能有:

2.1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职能

要不断研究开发出有市场前景、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2.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发展战略的决策咨询职能

企业技术中心具备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咨询,并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承担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2.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职能

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平台。

2.4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对外合作交流职能

企业技术中心要成为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载体,积极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关系,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战略性研究开发,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2.5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职能

企业技术中心要具备必需的先进的研究开发条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人才到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增强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2.6技术服务与技术孵化和辐射职能

企业技术中心要对企业内其他层次的技术开发机构进行系统的指导、咨询、评价服务,使中长期研究开发工作与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紧密结合,在企业技术开发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3.我国施工企业在技术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施工企业由于其行业领域自身的特点,其技术中心的发展受到自身及外部等诸多原因的制约,共同特点是发展速度缓慢,技术创新成果不甚显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运行机制不完善

多数企业尚没有形成能动、高效的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环境和运行机制。新技术成果从研究开发、评估鉴定,直至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的有效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技术创新工作还没有完全由“立项-攻关-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的小循环转向“开发-转化-推广”的大循环。

3.2经费投入不足

企业技术中心应是以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为主要任务的非盈利性的事业性单位,其各项经费开支应主要来源于科技立项拨付经费。但是目前施工企业资金投入普遍不足,科技投入都达不到企业产值的1%,仅能基本达到施工年产值的0.3-0.5%左右,制约了技术进步的发展。

3.3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匮乏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机械、电子等其他领域的技术进步,其核心的关键技术也不是建筑行业本身的。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保密难度大,如滑模、整体提升脚手架等。这就使施工企业自主开发、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3.4超前研究开发乏力

由于企业自身研发力量不足和行业特性的限制,施工企业普遍超前研究开发乏力。由于在主业新领域开拓力度不足以及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超前性课题的发掘成为中建企业技术中心发展的一个难点。

3.5装备和手段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仪器和必要的辅助设施

3.6研究开发人才不足人才吸引机制不够完善

4.施工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根据施工企业技术中心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发展:

4.1要注重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相适应,兼顾企业的长、中、近期研究开发,逐步形成多层次相互衔接的技术开发体系,既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形成技术储备服务,又为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服务。

4.2要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即: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相结合,着力构筑市场、开发、生产、营销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的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激励机制,为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制度保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结构调整开展技术中心工作。

4.3要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要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速形成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不断提供技术支撑的组织体系。

4.4坚持适合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两条基本路子:

4.4.1 走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为主的路子。要科学地组织施工和开发利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还要充分掌握和利用新材料、新设备等,使企业在主要技术领域可持续发展。

篇8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灵活性好。首先,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趋于扁平化,经营管理权比较集中,一方面,有利于技术创新决策在领导层形成统一意见,另一方面,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有效推广。其次,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规模小,能灵活地选择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和方向,同时,一旦在一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出现任何不可控因素的外力破坏或需求发生极大的变化时,能够灵活的停止此项创新活动,转向其它的研究开发领域。由于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基础设施都比较少,因此转产造成的沉没成本低,转产对企业的冲击也就比较小。最后,由于技术创新对新技术提出的时间具有较高的要求,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于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率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二)中小企业适应性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大企业的严格的直线等级制组织结构,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隔阂较少,有利于信息在企业内部有效地传递,在共同的目标下各部门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组织资产”专用性不强,甚至营销与开发之间也不设定界限,开发人员也可以直接与客户接触。以上两方面均有利于新构思的出现,做出技术创新的决策,更有益于捕捉和开发出市场上急需的新兴技术和产品,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缺少资金支持。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时间较短,规模较小,自有资金有限。由于企业本来的目的就是要赚取利润,其必然首先要把资金用于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一些企业要把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因此,企业自身能用于创新活动的资金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资产数量少、资信水平差、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缺少足够的抵押担保等等,加大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性和潜在成本,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此,如何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融资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支持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一方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中介服务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资源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更是离不开中介服务的帮助与支持。目前,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设施较差、服务水平不尽人意等问题,并且其运作往往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因此,很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除了政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吸引力不足以外,相关法规政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对策(一)政府行为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和法律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对经济发展可以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而法律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则起到一个保障与鼓励的作用。其次,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融资环境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要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内部科技人才的缺乏等问题,必须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企业行为层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要前提。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理念的不足之处,中小企业应加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步伐,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其次,构建人才战略,培养创新人才。中小企业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谋划、总体思路,包括人才的获得、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等。最后,加强产学研联盟,走合作创新之路。由于规模、人才、实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独自完成重大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就必须走合作创新的道路,加大与大企业或其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晓庆.技术学习的模式

[J].科研管理,2003,(3).

[2]福布斯等.从追随者到领先者:管理新兴工业化经济的技术与创新(中本)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陈劲.技术超学习研究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6).

[4]谢伟,吴贵生.彩电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J].中国软科学,2000,(1).

[5]万军,冯晓琦.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的提高:后发工业国技术进步的一个分析框架.

篇9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07-02

在当今社会,随着消费者的知识水平以及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与专业化,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使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加剧了企业的创新压力。另外,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使得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市场变得容易。企业要实现创新必须对企业人才和企业知识资本进行新的架构与融合,寻求知识的激发与创造,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新技能,并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产,知识资本超越了其他传统资源,成为具有核心地位的生产要素。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新理念

1.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表面上看,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新创意的产生、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即从思想到实物的过程。但从本质来看,技术创新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知识的参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创新构想、技术创新开发和技术的经济开发三个阶段。一项技术创新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市场需求,而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因为信息根本上来说属于知识。在获取市场需求后,企业就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开发,这个阶段就是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相关知识,把技术创新构思变成包含创新知识的新技术。最后,新技术或新产品开发出来后面向市场销售,其实就是对包含创新知识的新技术的最大化应用,是对新知识的扩散和传播。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全过程。随着技术创新的展开,新知识的积累产生新的技术,开发出新的产品,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绩效。企业技术创新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演化过程。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有个人知识,也有组织知识;有显性知识,也有隐形知识;有公认的知识,也有尚未被认可的知识;有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有尚未被总结出来而存在于企业文化中的知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各种知识包括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等进行识别与处理,将它们用一种适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并集中成知识库,帮助和促进员工获取、吸收、利用和共享这些知识。知识管理通过传播和收集知识,及时与消费者沟通,准确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针对失败的案例,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形成一定的数据库,从而有效地避免重复开发、重复建设,节约企业资源,减低创新成本,提高开发速度,增加企业绩效。

3.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倍增收益的同时,也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技术创新过程中机会成本偏高,创新的投入时间偏长,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会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时候,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都来源于一些重要知识的缺失。知识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导向作用。新的创意的产生、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全过程借助于知识管理可以建立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有效集中,实现有效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因为收集信息和掌握知识不充分造成的技术创新的失败;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和利用,可以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新知识又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管理的内容

1.企业技术创新构思(与决策)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的构思阶段是创新的起始阶段,创新构思的质量与来源决定着创新水平的高低,它的来源可以是自然科学家或者从事技术活动的工程师的发现,也可以是营销人员对市场环境的机会和消费者需求的感受。企业需要对潜在的市场需求、当前先进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状况和外部可利用资源等知识进行辨识、收集、整理与储存。有了创新构思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能力、可获得的资源进行系统评估,最后将其运用到技术创新的系统过程中。决策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技术创新的产品是否可以从一个构思变成为真正具有可行性的商业化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以上各种知识的获取。同时,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注重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通过知识管理使创新人员及时获取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创新方案,为技术创新的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2.企业技术创新开发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开发阶段的是根据前面阶段所产生的需要,调配企业自身拥有的各种技术、人力、物力、资金、设备等,将创新产品由一个创意转变为具有清晰特征的产品原型的研究阶段,即创造新技术,研制出可利用的新产品、新工艺。这就要求企业员工需要具备产品开发有关的前沿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市场信息,并能将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到企业所要开发的新产品中。通过知识管理,企业全面监督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共享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促使个人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分享利用使其再激发出新的隐形知识。这个阶段有效的知识交流最为重要,只有交流才能实现最大范围的知识共享,使知识发挥出应有价值和作用,提高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效率。有调查表明,实施知识管理越成功的企业,其产品开发实现生产能力所耗费的时间就会越短。

3.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与扩散)阶段。此阶段是企业从小批量生产新产品到大批量生产的过程,新工艺运用到生产过程中需要企业员工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员工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很重要,知识需要转化为各种技能,即显性知识向隐形知识进行转化。除此以外,企业为了顺利生产还会遇到新的工艺问题,所以需要员工重新学习与新产品生产制造相关的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企业形成技术创新知识需求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所以,此阶段的知识管理是对客户知识的管理。

三、针对技术创新目标,实现有效知识管理

1.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知识管理数据库。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企业采用信息的搜索、开放式交流、竞争实战、项目反馈、外部参照等方式搜集信息,并以文档、数据、表格方式建立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借助外力,比如各个渠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企业信息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建立关系等方式获取企业所需外部知识。企业通过对每个阶段信息的分析反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对知识进行贮存,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形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转化机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

2.注重营造有利于创造新知识的文化环境,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企业通过企业内部个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共享,与企业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交流与学习来增加知识存量,营造好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共享、创造的企业文化环境,可以鼓励员工毫无保留地奉献他们的个人知识与经验,使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协作、互助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激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五个方面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运用系统思考,激活员工的自我超越,挑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等。企业通过建设富有合作意识的团队,依靠团队力量获取、整合与创造知识加快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3.导入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目前知识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类。其中,人物化管理模式强调积极投资人力资源,包括引入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发现和培训具有隐形知识的员工。编码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与信息技术,注重开发收集与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知识被编码并贮存在数据库,企业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重复利用。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种知识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编码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知识共享成本,提高新技术开发效率;人物化管理模式依赖专家的经验和技巧(隐性知识)。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比如企业自身主要依赖显性还是隐性知识、企业产品的特点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将两种模式有机地融合,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

4.重视技术创新人才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要想留住人才除了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外,还应制定公平多样的激励制度,重视员工的个体差异性。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能力而非资历,企业要为人才创造培训机会,要有完善的增进员工成长的管道,协助员工的自我成长;同时提供适当的诱因,对于有成果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培育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稳定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队伍。

篇10

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中小企业选择生产大型企业的旺销产品,在当时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技术含量低下,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以及其他诸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这类中小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大企业各种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大企业拥有了更完善的营销网络,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以及更低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再加上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此时的中小企业若不及时调转船头,必然与大企业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这无疑是“以卵击石”。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避开和大型企业的正面冲突,在大企业的边缘地带和无暇顾及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争取在一些特殊产品和技术上成为佼佼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一,在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 ”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例如,日本松下公司就以系列化方式控制了1500家中小企业。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则有6.2万家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零部件。但合作并不摈弃竞争,为了在合作中同大企业保持对等的地位和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在协作生产期间,必须注意技术积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树立信誉。

第二,在大企业不愿涉足的市场进行技术创新。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追究“规模经济性”,大企业一般采用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这就自然为中小企业留下了很多大企业难于涉足的狭缝地带,它们的特点是:首先,市场规模较小,对大企业来说生产价值不大的产品;其次,大企业认为信誉风险大的产品;第三,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产品;第四,小批量特殊专用产品。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这样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确定在这些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在不与大企业发生竞争的情况下成长起来。20世纪80年代,德国多次雄踞全球年度出口之冠。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其主要力量来自一批有“隐形冠军”之称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虽然默默无闻,却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积极开发新产品,活跃在大企业难以涉足的隙缝市场;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他们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产品销售到全球,从而真正成为这些市场上的“王者”: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90%。

第三,在大企业无暇顾及的空白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市场消费者群体需求各异,他们的消费需求因人、因时在不断地变化。可以这样说,针对人们千差万别的需求,任何产品的服务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因此,无论多么完善、多么成熟的市场都不可能长期不变。中小企业可以在先进企业对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善这些产品的不足之处,填补其缺陷,提升其使用价值,建立新的局部市场优势;而且,通过这种不断改进,这些产品的优势将不断积累,最终会使这种产品改变,并创造出崭新的市场。我国著名的方太集团在1996年决策进入抽油烟机领域时,全国已有多家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已经很多。但方太集团却敏锐地捕捉到当时抽油烟机市场产品的缺陷,开发出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引起注意的深度抽油烟机,以此进入抽油烟机市场。与以前的浅度抽油烟机相比,深度抽油烟机功率强,更适合于中国家庭。方太推出的抽油烟机在众多的品牌中立即胜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在适宜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就如花儿找到了适宜生存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艳丽的花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王者”地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在正确的市场定位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创新中强调技术上的适宜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生产上的继承性;不要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要注意量力而行,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术创新一般应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采取模仿创新的途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模仿创新并不等同于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极具代表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非常擅长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他们首先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

第二,采取联合创新途径,即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创新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

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此外,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第三,采取与大企业合作创新的途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与与之国产化进行配套生产的20多家中小企业的“双赢”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上海大众成立之初,桑塔纳车项目规模仅为3万辆,许多大企业不愿为其配套。在上海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大批中小企业加入到桑塔纳车国产化配套行列,使桑车国产化率由最初的几乎为零上升到目前的93%,也使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辆,跃居中国轿车生产之首。这些中小企业在为桑车配套之前,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诸多问题,但他们抓住了桑车国产化的契机,依托大企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使企业由弱变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目前,上海汽车集团的零部件企业已成为当前全国同类产品的最佳企业或最佳企业之一。

篇11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65-02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国有企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里,我国的国有企业跟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增快,制度与体制建设也明显健全和改善,尤其是在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说:国有企业所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仍然不能高效作用,也不能与国外公司先进的财务制度对照;国有企业引入国外先进的财务技术手段,却往往是停留在表面化,不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企业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管理需求和管理矛盾有关。因此,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必须从正确分析需求入手,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同时配合制度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必须的技术创新。

一、财务制度的制定要从正确分析需求入手

很多人认为财务制度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或是企业内控的手段之一,而非管理范畴的内容。这种理解本身没有错,但是这只是表观现象,我们所强调的财务制度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行为,一定要有深层次的思考,上升到管理层面,用管理的思想针对具体技术,通过管理的制度解决技术问题。重点应该强调协调,不单是人与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市场可以充当一个工具或作为一种制度来协调这种关系,但在企业内部如何运用管理的手段协调各种人之间的关系和与物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而且是难以把握的问题。

好在企业是一个微观主体,还没有抽象到我们无法掌控的程度。其实研究或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企业的财务矛盾或管理矛盾,矛盾爆发就意味着企业存在修订财务制度的需求,而且这种矛盾往往很具体,比较容易把握。在国有企业里这种矛盾冲突大多体现在,企业内部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之所以有时无法协调或无法有效解决,主要是企业管理层面对冲突,往往偏离矛盾的焦点转而求助技术层面的“解决”,从而回避了真正的矛盾。假设不存在企业管理层的软弱和道德风险,那么问题首先是切入点不对, 或思想方法不对,即希望于在现有或别人的工具中挑大致差不多的来用。其次,也存在信息传递过程的偏差原因,多环节的信息传递过滤或扭曲了原本的问题实质,导致制定出的财务制度不能针对实际问题,也就不会促成财务效率的提高。因此,制定制度并不困难,困难的在于制定制度前的分析评估,只有真正把握了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企业内部财务网络和财务制度

在企业内部财务网络中,每一个行为人都在其中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每一局部网络中都会有部分集体利益的存在,所以说企业的利益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是纵横交错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利益都得到相对比较充分的保障,局部利益维护的意识更为强烈。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利益群体的,面面俱到的制度选择思路根本就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思路,一是找到企业内部财务网络中最符合公司利益的那一条主线;二是沿着这条主线来思考优化财务制度的具体安排。主线找到了还要会分析问题。首先,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会犯经验主义和简单主义的毛病,就是将除管理层之外的人都认为是经营者,在分析问题时将他们简单地归为一个整体。这样分析问题往往会使问题跑偏,方案无效。这是因为企业中每个行为人都可认为是企业的具体经营者,他们的财务行为在企业中所处环节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对企业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同,利益需求不同,因此,如果只简单笼统地将经营者视为一个整体,显然过于简单化、理论化,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具体问题暴露出具体矛盾,这种矛盾必然是某些利益冲突的激化,利益群体的分析要有针对性,但要坚持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协调,这是要贯彻始终的,否则出台的制度就会自相矛盾。财务内部网络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但问题的解决,财务制度的出台只是以财务整体利益为标准,也就是以公司利益最大为指导思想,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利益的统一性及人民性等特点,任何单个经营者都无法代表整个企业的利益。因此,不论是所有者给经营者制定的财务制度, 还是经营者对经营过程中具体财务行为人制定的财务制度都应具有目标一致、利益一致、权责结合的特点。从长远角度出发,这也是符合财务网络上每一个经济主体的最大利益的。

三、配合财务制度进行的财务技术创新

财务管理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规范,其创新和实施都需要借助于财务技术,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为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有力保证。如会计核算、信息披露、预算管理、利润分配等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实现对这种利益统一过程的控制。由此而突出对于这些管理中的重点,是对于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进行财务技术创新的必须、必要的方向和方法。

下面笔者从财务信息披露、预算管理及激励约束管理等方面谈谈财务的技术创新。

1.财务信息披露中的技术创新。创新财务信息披露是多维的,在信息披露产生之初,它是为满足企业之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情况的了解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监控,故体现为格式一致、内容综合的各种报表和报告形式,其多维性未得到充分体现。其实财务信息记录、归纳、整理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轨迹,其形成过程已经包含了一定的管理思想,而根据需要进行披露就体现了财务控制的作用,所以说财务信息披露是实现财务制度要求的技术之一。

将财务信息披露作为管理手段之一是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大思想转变,其中心思想是按财务行为的共性分别反映财务行为人的经营情况,使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充分掌握,并充分体现财务行为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作为。在这一点上,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借鉴之处,将作业轨迹与一定的作业行为人相联系就表达了上述财务制度的控制意图。在企业财务网络中,总有一些财务行为人因为某一项作业而利益相关,这些人可以看成是这一项作业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中不同的作业行为就造成有若干利益团体的存在,这样就有了不同的被披露对象。企业行为人的个人利益通过这种团体利益体现出来,具有利益的共性和可比性,这也就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控制提供了基础。信息披露的载体很多,尤其是作为企业管理的需要,可以不受国家财务制度对对外财务信息披露格式规定的局限,只要是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制度进行一定的设置,但一定要保证信息披露的形式和规则的一致性,否则就不具有可比性。此外,还要注意信息披露渠道的直接性,作为管理层有必要得到第一手的财务数据,而不是经过修饰或过滤有一定导向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管理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功底。

2.预算管理中的技术创新。预算管理要遵循人性化的规律进行创新,并且更加注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及过程控制。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作为编制预算的起点,按照料、工、费的投入做全年的财务计划,现在在引入了利益团体和作业类型的概念之后,可以将整体市场需求细化给每一个利益团体,并由各利益团体根据自身的作业过程来进行全年预算。这样,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仍作为客观规律在预算中得到遵循,而人的主动性也同时被充分考虑,在此过程中,团体之间预算执行的横向对比和过程控制尤为重要,过程控制也体现了预算管理的思想所在。要准确把握预算的为与不为、严与不严的度,理性平衡经济成本与管理意图的轻重,不能一味严要求,不能将预算管理作为摆设或口号。这中间的度每个企业把握起来都不一样,这也是一种创新,是将管理理念落实到预算管理中的一种创新。

3.激励约束管理的技术创新。财务行为人的行为目的是得到相应的行为利益,同样,财务制度的各种措施最终要落实在对财务行为人的行为结果的考核和利益分配上。过去主要强调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其实,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企业经营过程日益复杂,经营链条不断增长,将企业经营成败维系在一个经营者的身上是不合时宜的,经营者有义务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却无法保障每个财务行为人都能高效作业。尤其在国有企业中,每个财务行为人都应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同时也都要对自身行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承担相应责任,这不仅仅是某个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建立全面的激励约束制度非常必要。本文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主要阐述了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思路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这种创新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有的放矢,希望通过对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重新审视,引起大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重视,从而探寻到真正适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道路。

4.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创新。内部控制是经济的安全网、企业的防火墙,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要抓紧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防范风险和提升管理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逐步推动国有企业完善财务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5.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20多年了,但涉及经济理论、会计理论和计量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在纳入体系上进行足够的重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应当成为现代会计制度和核算监督的对象和内容。确定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计量方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在经历过的30多年发展中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趋势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国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力气进行国有企业的财务制度改革和会计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自身抵抗力的根本,也是赢得世界经济竞争胜利的根本。

参考文献:

1.[美]赫尔费德.财务分析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熊楚熊.财务报表原理及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李敏.财务报表解读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美]伯恩斯坦.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