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28 01:11: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环境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态环境设计

篇1

1引言

人们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引发了生态环境被恶性污染,资源浪费造成短缺,而且全球环境污染出现南极冰化和变暖等现象出现,给我们的地球家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而,我们十分迫切希望对生态环境进行弥补。生态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生态环境的合理设计,设计的过程十分复杂,但效果很明显。生态环境设计的出现能够促进人和环境共同和谐的发展。

2生态环境设计的中心理念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健康、环保理念为一体的重要设计特征,是生物一种生活状态的集中体现,目前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从环境生态上讲,为了满足人们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促进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保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以人为中心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造价,合理的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科学的技术处理方式,采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及设计方法,做到环境无污染,让生态环境设计越来越相对自然、更加生态化,将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3对于生态环境设计的分析和思考

环境生态性设计主要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实现人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做好生态规划,能够保证在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维持环境空间生态的良性循环。

3.1生态环境设计的主旨思想的分析

3.1.1生态第一的主旨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因此对于环境的破坏力度比较大。目前来讲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很难修复到原来的模样,因而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生态的建设当中,我们要从一开始的决策规划到设计等等阶段,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全面的控制,才能慢慢修复生态环境。

3.1.2生态环境设计的积极性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克服一切困难,打消那些消极因素,将设计难点变成亮点,坚定信念,勇于去迎接挑战,从而激发设计的积极性和发挥创新的精神。

3.1.3生态环境设计具有的可操控性生态规划说的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对实施进控制和指导,使其成果无论是从图形还是数字上都做到一目了然,方便对其的管理。

3.2对生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3.2.1健康舒适的设计原则在生态环境设计时,我们主要依据健康、舒适的原则。要采用完全无污染、无伤害的建筑材料,以求保护环境的同时发挥其效益。

3.2.2遵循自然的设计原则过去,人们总想着如何征服自然,所做的一切的活动都在破坏着自然。现在,了解了自然关系与人的微妙的关系,就要正确对待这层关系,适应和顺从它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人们的所有要求。

3.2.3保留乡土性的设计原则在生态化设计中,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的利用当地资源给我们的条件,加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充分的保护当地资源的开发。做到基本还原。

3.3生态环境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3.3.1引进生态技术及后期维护问题生态技术要求环境美观,生态建筑更需要先进的设备技术,这就导致了需要高昂的费用。还有有些材料要想看到刚开始施工时的效果也是需要长期的维护的,这也是需要高昂的费用的。

3.3.2选择生态材料的问题环境建设时注重的不只是材料的美观程度,在环境破坏的程度上、所选材料的性价比上,优先选用生态材料。

4对环境设计中生态设计的方法

4.1地域性设计的方法

要想充分体现生态设计,还要针对环境本身所带来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特色,发挥出应有的生态空间设计。不管是从材料、植物还是文化,都给人们带来一场环境与人类的艺术设计盛宴。

4.2资源利用的方法

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我们将资源合理有效的运用到设计当中,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益。

4.3能源开发的方法

现如今的生态环境设计,除了资源和材料的利用上,还要将平衡能量深化到生态设计中。

5结束语

本篇文章中,作者对生态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我们不能破坏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将资源更好的进行保护、合理设计和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设计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之,著.生活环境[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9~100.

[2]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C].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3]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生态循环再现自然温馨舒适

一、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概论

(一)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

生态环境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过程,它的目标是营造一个节材、节能、环保、高效、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是提倡适度消费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人类居住消费中的重要内容。尽管室内生态设计把"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室内生态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大范围之内,保证发展的持续性,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

(二)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表现

运用生态理论来指导室内设计,探寻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生态设计方法,是设计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尊重自然,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则成为大家的主要思路。作为符合生态意义的室内健康环境,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生态环境设计之自然要素。通过引入植物、山石、水体以及采光、通风等自然要素来引入自然,再现自然。植物、山石、水体除具有良好的景观视觉外,还具有美学、生态学和能量储存、释放、降低噪声等方面的作用,并能对风雨起到有效的室内气候调节作用。中庭绿化,可以提供一种令人轻松、景色深远、自然和谐的室内空间环境。

2.室内生态环境设计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自然光源,节约能耗。人工照明应多选择高效节能型灯具,采用适宜的照度标准。在节省人工光源与由于自然采光引起的少量增热之间寻求一种能量的平衡,以取得最佳的节能效果。

二、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应用

(一)绿化的作用

1.利用绿化,组织室内的空间。植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点缀。以绿化分隔空间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如在两厅室之间、厅室与走道之间以及在某些大的厅室内需要分隔成小空间的,如办公室、餐厅、旅店大堂、展厅,此外在某些空间或场地的交界线,如室内外之间、室内地坪高差交界处等,都可用绿化进行分隔。某些有空间分隔作用的围栏,如柱廊之间的围栏、临水建筑的防护栏、多层围廊的围栏等,也均可以结合绿化加以分隔。

对于重要的部位,如正对出入口,起到屏风作用的绿化,还须作重点处理,分隔的方式大都采用地面分隔方式,如有条件,也可采用悬垂植物由上而下进行空间分隔,又例如中式设计中所用的竹子来做屏风,起到分隔、装饰、绿化的作用。

2.利用绿化,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可以吸引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达到平衡,同时通过植物的叶子吸热和水分蒸发可降低气温,在冬夏季可以相对调节温度,在夏季可以起到遮阳隔热作用,在冬季,据实验证明,有种植阳台的毗连温室比无种植的温室不仅可造成富氧空间,便于人与植物的氧与二氧化碳的良性循环,而且其温室效应更好。

此外,某些植物,如夹竹桃、梧桐、棕榈、大叶黄杨等可吸收有害气体,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如松、柏、樟桉、臭椿、悬铃木等具有杀灭细菌作用,从而能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植物又能吸附大气中的尘埃从而使环境得以净化。

3.利用绿化,美化空间,陶冶情操。绿色植物,不论其形、色、质、味,或其枝干、花叶、果实,所显示出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力量,引人奋发向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植物生长的过程,是争取生存及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其形态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任何掩饰和伪装。不少生长缺水少土的山岩、墙垣之间的植物,盘根错结,横延纵伸,广布深钻,充分显示其为生命斗争和无限生命力,在形式上是一幅抽象的天然图画,在内容上是一首生命赞美之歌。它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洁净、纯正、朴实无华,即使被人工剪裁,任人截枝斩干,仍然显示其自强不息、生命不止的顽强生命力。因此,树桩盆景之美与其说是一种造型美,倒不如说是一种生命之美。人们从中可以得到万般启迪,使人更加热爱生命,热爱自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自然共呼吸。

(二)使用天然材料或以自然物质为原料的建材

天然材料的运用使室内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必然会成为营造室内绿色环境时所刻意追求的效果。“绿色饰材”也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居住环境。它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无污染、可再生、节能性等特征。目前,已研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人造板材就是很好的例证。在家具的选用方面,人们最关心的是价格、款式、做工,而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材料却未能考虑,选用“绿色家具”可减少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因此,我们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家具,这样就不会给室内环境带来污染。

(三)合理的室内布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

室内布局、改造、再利用,应利于通风、降低噪音、以减少破坏为主要目的。在家具的选型和设计上,应符合人体尺寸,操作方便,避免产生疲劳。设备选用应以节水、节电,减少废水、废气排放为原则,并运用生态技术,形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三、室内生态环境设计的感悟

近几年,我国室内装饰行业在飞速地向前发展,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仅家庭装饰每年耗资几百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散发着有害气体的装饰材料。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也是有目共睹的。人类如何科学地正视环境,把自己居住的环境与生态设计联系起来,如何把室内生态环境设计好?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正确认识室内生态环境入手。室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如何使生态设计观推广到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生态技术和设计理论来指导室内设计,营造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体系,把人类的室内环境改造成为一个绿色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李磊.室内自然景观的设计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6.

[2]夏万爽.室内绿色环境营造.自然科学出版社.2003.2.

篇3

绿色生态规划原则

1. 注重校园外部景观空间生态健康设计

校园外部空间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生理特性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继而消除工作学习疲劳

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庭园、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绿地、运动场、展示场、试验场、等等。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其中广场、庭园、露天剧场、展示场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合理的绿植栽种和布置能够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

绿色植物的造型中的点、线、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

2. 合理选用区域生态绿化类别形式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季节性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办公区前后种植低矮的植物进行装饰,不种植高大植物,办公楼后,以草坪为主,以低矮植物为辅,主要考虑不遮挡办公楼与教学楼的视线,教学区花坛,用植物做成色块。教工、学生宿舍区 教工区植物配置力求庄重,学生宿舍区力求开放活泼。教学区与体育活动区之间种植高大乔木作为行道树,形成植物隔离带,把校园动静环境进行区分,同时也可以挡住活动区灰尘,减少噪音。运动区以活动场所为主,局部宽敞位置设立植物景点,形成三五成群的植物景观,配置适当的四季花木。

3. 绿化平面规划与竖向设计相辅相成

因地制宜,绿化层次多元化。立体绿化要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点缀性的布置景点小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的景观氛围。校园生态环境景观规划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多层次、多类别树种造景,宜以植物造景为主,且以乔、灌、草复层绿化为佳。

校园绿化环境设计以寻求人与自然平衡为准则,将诗情画意写入校园,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和局部小游园相映成趣;以园林艺术的手法构图,关注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创造一个具有丰富内涵、情景交融的校园空间模式。同时又增加了绿化体积感,提高了绿化率,真正达到了立体绿化效果。

4. 体现校园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环境的创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是建立富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

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加之现代因素的融入激励学生。

5. 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特点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发展足迹,在景观设计上应充分彰显这些个性特色,突出校园精神。景观造景如雕塑、碑刻、小品、标志物等与适当的绿色植被搭配则更能表现校园人文气息。校园小品宜简炼、含蓄,由此启发和暗喻学生多一些思索,多一些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绿色环境的烘托将校园精神渗透到物化的环境之中。校园应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面的优势,并巧妙运用校园外的景观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独特。个性化的造型和组成构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内涵,优先人文、张扬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精神。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清新、净美的气质。

结 语

篇4

水利工程规划的合理性能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新建的过程中要对水利工程为新生环境组成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认识,以确保能够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与其他环境组成相互协调,处于平衡状态中。同时,作为水利工程中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将工程规划中的生态设计工作放在重点工作内容当中,从而将工程转化为资源,推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设计的若干问题

在水利工程规划中,为更好的维护我国生态环境,在对完成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水平,对当地的各种资源条件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受自然与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水利工程规划中的生态设计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与不足,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受地域性差异影响,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缺乏统一性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面积广阔,不同的地区又会在地质、地势、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农业生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在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设计标准与施工中实现统一化,导致施工难度较大[1]。

1.2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缺乏

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已经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将其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并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在目前的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中,生态环境环保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点问题[2]。原因就在于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环保意识缺乏,生态水利工程概念引进的时间较短,各方面都缺乏成熟的、完善的应用体系,导致在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相关的设计人员缺乏对生态环保问题的考虑。另外,由于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较差,在对相应的工程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大多重视水利工程的经济性与实用性,而忽视水利工程的生态性,导致环境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2水利工程规划中生态设计的具体策略

2.1保证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之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能够直接影响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在材料的选择、人员的配备以及机械的准备方面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之前,要对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了解与分析,并对工程多处的地点进行勘察,全面掌握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进度,进而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另外,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之前,也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及技术复核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都准备充分的基础上,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2.2对生态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严格把关

在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中进行生态设计时,不仅要将生态水利工程应该具备的防洪功能与灌溉功能做充分体现,还需要将其生态性充分体现出来,进而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3]。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图纸设计的过程中,详细了解工程周围的情况,如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坡体结构的控制。另外,为了更好的避免水利工程规划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并有效的协调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的满足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功能。

2.3强化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规划的生态设计工作,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组织设计人员参与相应的培训活动,帮助其全面了解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有效强化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在设计中能够重视对环境问题的考虑。另外,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开展中,也可以将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的标准中纳入,并强化对设计人员的监督力度与水利工程设计图的审核力度,使其充分满足环保要求。

2.4保证生态水利工程有效衔接施工

在生态水利工程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要与施工人员做好工作交底,并深入现场,对相应的施工项目进行指导,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环保意识,从而对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施工中,要指导施工人员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要对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度进行构建,将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生态管理等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从而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环保意识,对生态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

2.5采用生态护堤

篇5

一、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概念

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是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城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加以考虑,防止见物不见人。由于生态的好坏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强化生态保护的理念。由于城镇化是在一片新的区域拓展或新建一座城市,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有区域的概念,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建筑物之间,各自然景观之间的关联性,使之相互协调融合。由于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侧重点在环境设计,因此有别于规划设计,着重研究的是各建筑群之间、各自然景观之间、各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而对区域间的地块划分、利用不列为研究重点。

二、观山湖区的总体规划

观山湖区的建设是依据原金阳新区总体规划进行的。原金阳新区总体规划的要点如下:市级体育中心位于新区南部,占地约73公顷;市级文化中心位于新区中部,占地28公顷;未来的贵阳大学城位于新区西部,占地170公顷;高新科技工业园区位于新区东南部,占地约190公顷。金阳新区是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区,是塑造贵阳城市新形象的广阔空间。实施建设区规划人口18万人,用地17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规划人口40万人,用地40平方公里。远景控制区规划人口50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

观山湖区的总体规划体现出如下特点:1.渐进性原则。将金阳新区建设分为“实施建设区”、“规划控制区”、“远景控制区”三个主要阶段,分步建设,分步实施。2.便民理念。将市级行政中心整体搬迁到新区,有利于新区居民办事,也有利于新区人口的聚集。3.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理念。在六个功能区中考虑了教育科研区、体育运动区、文化娱乐区。具体考虑了贵阳大学城、市级体育中心、市级文化中心等。4.生态环保理念。把“绿”作为新区的主题,考虑了“城市防护林带”和公共绿地的建设。新区排污考虑了污水处理系统及雨污分流排水系统。5.产业支撑。专门考虑了“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

三、观山湖区现状分析研究

1.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优点及特征。多留自然生态,不造人为景观。保留原金华湖,提升改造为观山湖公园;保留白鹭湖,使之成为高新工业园区的一个自然景观;保留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的石林,提升改造为贵州喀斯特地质公园。绿意盎然。保留了福华园松林群,拓宽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多数住宅区绿化率比较高。各建筑群之间留下较宽的空间,既有利于显山见绿,又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减少雾霾产生的几率。人性化元素增加。专门开辟了塑胶跑道、自行车道。

2.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整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单个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建筑缺乏地方元素;原住民安置时考虑谋生不够。

3.对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存在问题的研究。北京西路后期改造,主要是由于入住人口的增加带来了车辆的增加,加上从北京西路进入世纪城的小区道路突然收窄,形成瓶颈,从而造成道路拥堵。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城区道路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道路两旁居民的数量,在车辆易拥堵路段要考虑下拉槽的设计。同时,进入小区的道路要与主干道和进入小区的车辆相匹配,不能单纯为节省资金而把进入小区的道路修窄。

“单个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商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加大单体建筑密度,同时,政府在新区建设初期限于建设资金匮乏,会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开发商加大单体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不仅在各个建筑群之间,单体建筑之间的密度也应该严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这样才有利于人居。

建筑缺乏地方元素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政府的主导,本土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高,本土设计师对本地历史人文、地域特征、民族特点的了解及其在设计中的巧妙应用也是需要加强的。

城镇化是将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农民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生计就成为首要的大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政府要高度重视,设计师也应高度重视。阳关小区马路市场的出现,在于当初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计。从阳关小区所处的位置来看,处于高新工业园内,与高新工业园的厂区相距不远。这样的设计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设计师考虑了农民就近招工进厂就业的问题,但是设计师忽略了高新工业园的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一般农民是不可能进入高新企业的。有鉴于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设计农民居住小区时应将其设计在商业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园区附近,以利于由农民转化而来的新市民的就业。

四、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计结合自然。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好体现,人类必须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设计结合自然应该注意为景观设计突破筑山、理水、花木种植及小品建筑设计的传统技艺范畴。生态之美包括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等,这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

2、绿色空间设计。绿色空间设计就是 在住区范围内种植各种植物,营造良好的住区环境,美化住区面貌,绿色植物的采用不仅是利用其观赏特性进行美化装扮和创造丰富的文化、感情氛围,同时绿色空间最为重要的还是它的生态服务功能。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公建庭园、住区外围防护隔离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化等。在确定绿地面积时,应从碳循环和氧平衡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进行总量控制。

3、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如何最大化地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这一问题是在人居环境建设的起始阶段,即规划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并加以重视。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应从土地的规划入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个人住宅建设,都应该做好严格而科学的控制。而且,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应当成为人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轴线,贯穿建设过程的始终。

4、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人文的角度做好相关规划,切忌在建设中破坏,在发展中迷失。对于已有的民俗、风情等应加以重视,并且要把这些要素合理地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在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得以体现。最终,通过这些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传统等要素的融入,体现城市规划中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也在逐渐向人性、人文、科学、合理、和谐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可见,随着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  化,在未来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将会进一步体现人性化设计、突出中国文化特色、沟通历史和现代、融入自然、融入可持续理念。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要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人居环境问题。在人居建设上,有效探索节能建筑、绿色住宅、低碳人居环境等先进而科学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规划师,2001

罗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特色景观建设与生态人居环境.四川建筑,2005,(9)

篇6

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文明之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类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环境保护,进而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劣,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理念由于其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重要内容被人们所重视。人类社会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落实到各个行业当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力度,尽可能选择耗能低且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开展各项活动。

1环境设计和生态理念的含义

1.1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指的是在设计工作实际开展中,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环境、艺术、设计三项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还需保障三者各自的独立性。而开展环境设计活动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材料的应用力度。不但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求,合理降低材料购买成本,还应保障环境设计中的美感。

1.2生态理念

在环境开发设计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离不开生态理念这一重要内容。具体而言,生态理念指的是在不会破坏设计美感的同时,将生态理念全面贯穿整个设计工作中,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优势,全面降低能源损耗。

2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使用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化活动不断推进,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然环保的生活,而环境设计人员应将生态理念这一元素充分融入到设计工作当中,为人们开创一个自然舒适的生长环境。

2.1以科学技术为中心

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想保障设计质量及效果,应始终坚持科学技术这一重要原则。纵观环境设计工作的发展,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随着各项科技的持续突破,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了环境设计工作当中,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环境设计的发展,有效保障了人们的健康。

2.2尊重自然规律

在环境艺术设计活动中,应全面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若不满足这一原则,人类社会将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3.1加强设计的环保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这一理念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促使环境设计工作进步,环境设计应紧密结合生态理念,不仅可有效改善居住的生态环境,还能大幅度降低资源耗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大对低碳生活、能源消耗等问题的研究力度,并通过合理地设计体现出来。为此,环境设计活动开展应始终牢牢把握生态理念这一重要内容,将艺术与生态的各项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类再造,有效缓解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达到废物的回收利用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重要目的。

3.2运用现代化生态技术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为有效保障质量,应根据设计活动的实际内容,将生态理念与现代化技术有机紧密融合在一起。具体而言,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查看设计活动的最终效果,结合仿真结果针对性修改设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各类材料的作用,全面减少破坏周边生态环境,达到保护环境这一终极目标。在配置景观植被的过程中,应根据各个区域的气候、地质等因素合理选择。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加大植物的种植力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3科学使用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的应用可以使环境设计方案更加合理。为此,在环境设计活动开展时,应加大研究调查力度,深入研究周边的生态环境、地势、天然材料,并通过合理设计尽可能应用天然材料。如城市主题公园可利用鹅卵石这一天然材料铺路,不仅可保障公园的整体美感,还能让人们在公园散步休闲过程中与自然更加亲密地接触。应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合理选择天然材料。在环境设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要想使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将其和环保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可能选择可以多次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除此之外,应时刻观察科技动态,对科技前沿加大关注力度,详细分析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情况,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设计时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保障设计美感的同时,为生态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在实际施工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问题,防止施工中出现材料的浪费,创造出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到设计活动当中。

3.4合理使用土地

当前,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环境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合理规划土地,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作用。合理设计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间隔,并且充分利用空余位置。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有生机。除此之外,在土地规划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建筑物施工以及在后续使用中对土地的利用程度以及污染情况。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实际使用特点进行合理保护,使其在使用中全面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不但要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还应防止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相关部门应通过各个渠道向人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全面减少土地污染。

3.5坚定生态信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群众逐渐重视环保。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需求及具体特性,在设计中全面融入生态理念,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要想提升环境设计工作水平,就应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生态理念,以科学发展为工作的重要指导,在各项环节中全面融入生态理念,加大绿色材料的应用力度,并通过各类途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展环境设计活动时,可采取必要的方式优化原有景观,最大程度保障不同区域动植物的原有特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全面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此外,在环境设计工作中,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力度,结合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及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合理设计其外观材质等,使设计更具针对性及个性化,充分迎合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对残障人士、老人、孩子等群体应增加人文关怀,如在设计儿童房时,尽可能减少家具尖角,防止磕碰。老人房设计应根据老人的活动状态及身体素质放置一定数量的植物。具体而言,为了促进老人的身体健康可选择可净化空气且能让人心情愉悦的植物,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质量,保障其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保障其精神需求。由此可见,在环境设计中应加入更多的生态理念,使人们在贴合大自然的环境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全面体现环境设计的人本思想。环境设计对城市的规划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始终牢牢把握生态理念。全面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环境设计中,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取得更好的发展,有效满足高效、循环、可持续等重要原则,为人们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色彩。

4环境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融合

4.1融合生态理念,确保环境艺术设计先进性

为了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原生态、绿色、低碳等理念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生态理念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重要理念,对提高环境设计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融入生态理念可有效创新环境设计工作。如为房屋中添加更多的智能家电,使空调系统、供水系统等具备更加强大的控制能力。随时让人们通过管理端的相关数据有效控制家中各电器,大幅度降低电能、水资源的消耗,为民众带来更多便利。

4.2融合生态理念,体现社会人性化关怀

当前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性化建设理念。人性化指人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心舒适。通过在环境设计中融入生态要素,可更多地体现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全面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设置盲道,在保障盲人出行的情况下,使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此外,在开展环境设计时,还有很多体现环境和谐及人文关怀的设计内容,如残疾人特殊通道、老幼病残专座;在花坛边设置护栏,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可有效改善社会生态。

4.3融合生态理念,改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和社会建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生存空间,有效提升国家形象。当前,国家形象与社会建设活动的人性化、美观度等要素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生态自然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环境设计时,应加大生态理念的融入力度。无论任何类型的环境设计工作都可充分体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让国内民众看到了国家对生态重建的强大信心。为此,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城市发展,都应全面把握这一重要趋势,建立更加和谐友善的国家形象。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加大生态理念的融入力度可使人与自然更好地相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丽.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分析[J].大观,2021(12):44-45.

[2]吴雪菡.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金荷”幼儿园环境改造设计[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0.

[3]刘帅.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的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设计改造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0.

篇7

Abstract:Inaccordancewiththedevelopmentrequirementsoftoday‘sconservation-orientedarchitecture,thetopicofthisarticleistotrytousenaturallightingandnaturalventilation,andgreendesignstrategiesinarchitecturaldesign,tomake“people——Architecture-natural”beharmoniousunityinpracticallyandtocreateahigh-quality,pleasantofficeenvironmentoncreating“eco-officeenvironment”fromtheearlyconstructionprogramstageinexampleofZhengMeiGroupofficebuildingDesign.

Keywords:Officeenvironment;EcologicalDesign;Application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剧增,能源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抓紧发展生态建筑,是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建设领域、生态与区域、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涌现。欧洲的一些建筑师诸如托马斯·赫尔佐格、伦佐·皮亚诺、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斯·格雷姆肖等纷纷创作了一批具有探索性、代表性的生态高技术建筑,给予人们许多经验和启示。生态建筑的成功实践丰富了生态设计方法,提高了建筑师在处理生态问题上的主动性,再次增强了人类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我国,绿色办公建筑的生态设计仍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而在新的形势下,建设高舒适、低能耗的生态节能办公建筑,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大课题和新任务。

国际上,生态建筑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利用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的热工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的基础上,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办公环境。在中国,建筑的生态设计正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7月1日,国家颁布并执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关于其中公共建筑节能50%的规定也只是从规范上对公共建筑耗能问题予以强调,设计师处于被动设计状态,而真正创造生态办公环境设计应首先从观念入手,在关注建筑形象的同时,切实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人工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从关注人的健康出发,在追求舒适的同时,消除因建筑设计的不当而引起的病变。郑煤集团办公楼设计正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一些生态设计策略进行尝试。

1项目概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办公楼方案设计(以下简称郑煤集团办公楼)为郑煤集团新建办公区方案投标设计。该项目选址位于郑州西部行政文化中心核心区,基地西侧隔70m绿化带毗邻大型市政广场。南侧隔30m绿化带为城市主干道,北侧规划为住宅区。用地规模39433m2,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22层,地下2层,建筑控制高度90m。(图1)

方案设计以人、建筑、自然之间构建和谐关系为出发点,突破传统办公空间及模式,充分利用自然,从室内环境设计入手,以塑造良好的室内办公环境为目的,完成人与自然的对话,构筑高品质办公环境,从而带来办公室的“休闲革命”。

2室内环境设计

在人类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太阳、风、热等自然资源正周而复始、源源不断地充盈着我们的生活。如何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将是建筑发展的有益尝试,也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2.1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郑州地处中原,四季分明,光线充足,合理利用自然光源,减少人工照明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外窗的设置无疑是最简单有效而自然的方式。建筑南北向布局,中央设置核心筒,将主要办公空间布置在主要朝向。中央核心筒的布局常见于规模较大的高层建筑,一方面便于管线的集中设置和有利于结构的布置,另一方面避免对采光面的侵占,使周围房间尽可能地得到直接采光与通风。同时,在需要的情况下,每层楼根据需要还可划分为开放式、组合式或独立单元的办公室,每个工作区都可得到相似的空间质量。但中央核心筒的布局通常带来的一个不利因素就是内部走廊的封闭性。针对这一点,本项目在设计中通过中庭的设置来补充部分自然光线,中庭占据三层高空间,并沿主楼呈“之”字形交错上升,使标准层每一层中部均能得到中庭提供的自然光线,从而打破传统内走廊的印象,形成开敞,舒适的交往场所。(图2)

2.2自然通风设计

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节省能源和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是本建筑设计所遵从的基本原则。在此方面,诺曼·福斯特在法兰克福商业银行设计中的应用可谓经典。福斯特将塔楼设计成一个中空的三角形塔楼,由三个角的核心空间组成支撑体系,中庭每12层为一段,每8层为一个办公单元,同时将三角形的一边设计成四层高的花园,沿塔楼螺旋形排列。办公室可向中庭开窗,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图3)

福斯特的这种高技派生态设计手法是值得称道与学习的,但在现实经济与技术条件下,为达到这一理念,本设计采用同样的设计理念,运用中庭的设计策略,通过中庭高差产生热压,以起到良好的调节气温的作用,并将之作为本次方案的重点与特色。

建筑裙房共三层,主要布置公共活动空间。裙房中部结合展示空间设置三层通高的中庭,使人们更容易直接接受阳光,营造与自然交融的气氛。在冬季,中庭是一个封闭的大暖房,在“温室作用”下,成为办公建筑环境的热缓冲空间,起到保温节能的作用;春秋过渡季节,中庭是一个开敞空间,能促使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在夏季,由于中庭南向的内凹及屋顶飘板的遮阳有效地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一个巨大的凉棚,对办公空间起到热缓冲的作用,中庭顶部还设有天窗作为拔风口,利用“烟囱效应”使自然风在建筑内部循环起来。(图4)

建筑主楼共19层,简单的通高中庭会造成空间尺度的失调,同时缺乏空间趣味性,不利于使用者与建筑间的互动,自然通风效果不佳。设计中受到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空中花园的启发,将中庭设计成了三层通高的空间,南北向交错布置,“之”字形盘旋上升,南北中庭每隔两层联通在一起,结合中部电梯厅的开敞空间形成休息厅,布置休息茶座和绿色植物以营造良好的共享空间,使办公人员步移景移,形成通透的景观视线。通过这种方式将整个空间在竖向上贯通起来,打破传统办公建筑各层独立的消极做法,形成整体的空间体系。同时,同样利用热压原理加强建筑自然通风,玻璃幕墙设置可开启悬窗,下部设为进风口,上部为排风口,阳光照射中厅的玻璃,加热其中的空气,热空气从排风口排出,新鲜空气又被从下部吸入,从而使自然风游走于建筑之中,不断改善着室内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与自然界的沟通,依靠自然通风来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空调能耗,还能塑造一种更加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人在低能耗的条件下获得高度的舒适性。

同时方案还通过外墙推拉窗的设置,以及房门顶部可开启亮子的设计使房间内空气形成对流,引入新鲜空气,改善空气质量,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2.3立体绿化的渗透

生态建筑的内涵,其实就是“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次设计中将绿色植物作为重要设计元素引入,使人们时刻掩映在绿色之中,将生态性、人性化的因素融入到建筑之中。

2.3.1裙房屋顶绿化

在现代办公建筑中植被屋面已被越来越多地采用,设计中将裙房屋顶布置成空中花园,种植各种耐寒常绿的草坪花卉,办公人员可以在屋顶远眺、交流,形成优美的室外办公环境。绿色植被屋面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降低燥热,同时植被本身吸收的热量通过蒸发散失,从而降低能耗。屋顶花园为人们在喧闹的城市上空提供一片净土,会客、洽谈乃至小型部门会议都能搬到空中花园里别开生面地举行。

2.3.2竖向绿化

绿化设计应贯穿于整座建筑当中,提供全方位的绿色感受。建筑主楼种植绿树随中厅交错布置,绿化交织渗透了建筑的每一层。良好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促进了植物的生长,绿色植物又为建筑内部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改善了室内环境,将人与自然结合到了一起。

同时,建筑山墙面的处理也考虑到自然界的不利影响,并将之变为方案中的特色。办公层在东西侧利用中部开口设置会议室或大空间办公,为避免太阳直射对办公空间的影响,建筑引入阳台这一元素,每两层为一通高单元从而形成建筑的边厅。通高阳台种植绿色植物,既能有效阻挡夏季阳光对两侧办公空间的直射,又改善了室内小气候,创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和开阔的视野,为室内办公环境营造一片绿意。(图6)

3小结

办公环境的生态设计不仅能提供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员工健康状况,提升企业形象,节约建筑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对于生态环境的营造,建筑师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将绿化引入室内等设计策略来实现办公环境生态化是现阶段较为行之有效的基本手段。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许多项目的建设一味追求奢华铺张,大肆表面包装却未能从实际上改变现状,耗费了国家宝贵的资源和能源。当代建筑师应该从小处着眼,从基本着眼,推动生态建设的发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帕高·阿森西奥著,侯正华译.生态建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8

0前言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对人们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市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开始逐渐树立绿色观念。人们一直希望能够亲近自然环境,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过笔者的多年分析研究后发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基础战略,“生态设计”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是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1简析生态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

对生态环境艺术的特征,可以从广义及狭义层面对生态环境艺术定义进行分析研究。从广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环境艺术工作;从狭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主要表示对生态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环境艺术实际上是设计领域内的边缘性学科,它包含多门学科内容,如人文、地理、建筑等学科。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结合而形成的多样化的空间效果。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建设花园城市,并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城市自身建设的特征,进而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自然规则,按照社会发展惯性,保证环境艺术合理性,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强调环境艺术内具有的人文理念,尊重自然变化,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2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

2.1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

第一,拓展学科领域。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市一直是主要研究课题,尤其是我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对生态城市建设就越发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全新学科,包含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环境设计人员参与其中,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构建生态城市,需要借助统一生态环境作为辅助。我国对环境艺术的研究时间较短,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尚未深入结合,所以需要增加学科间的结合,进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第二,为构建“和谐城市”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城市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并没有系统的结论作为支撑,行政决策在制定上面也没有理论作为保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以生态美学为引导,建设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2有序规划城市的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核心,并与城市建设趋势相一致。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这三个层次具有的功能及性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人文风貌也存在一定差别。在对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从空间层面来说,需要从用地、空间、组织层面上进行规划,对环境效益与空间实现综合分析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空间系统。城市生态空间包含城市内居住小区、广场、地带等区域。在对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过程中,主要可以从空间环境功能的四方面进行规划,分别为生态效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文化艺术表达,进而对城市内不同层次空间进行合理划分。绿化规划,城市空间绿色规划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城市不同空间功能及生态标准,对不同空间绿化指标进行确定。绿化指标主要包含四方面的数值,分别为郁闭度、叶面系数、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率。在绿化规划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空间特点进行规定。城市生态环境空间有序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关系的关注程度,需要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进而保证郊区与城区的和谐发展,并从空间层次上调整区域关系,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进行合理规划。

3我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城市环境艺术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虽然城市环境艺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其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来说,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尚未构建规范化的行为规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对象为城市空间与建筑,这样也就表示城市空间及建筑在合理设计之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1创新意识淡薄,缺少设计特色

不管是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还是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城市环境属于何种类别,人们都需要在城市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出城市所具有的历史底蕴,充分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满足城市环境艺术空间的情况下,有效调节城市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构建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和城市环境艺术。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特征,怎样对城市内的文化深入挖掘及创新,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之努力。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就需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特征相结合,提高对城市人文历史的了解情况,对城市传统民族精神进行宣传,弘扬城市的人文历史,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按照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城市环境艺术整体设计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城市环境艺术内作品艺术性十分低下,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属于模仿或是克隆,视觉效果十分低下,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可以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内的败笔,严重浪费了城市环境艺术在物力及财力上的投入,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

3.2商业宣传过度,缺乏“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过于商业化的宣传情况,进而出现了视觉污染问题。视觉污染主要表示城市环境内视觉信息数量超过人们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同时信息杂乱无章,人们在长期观看之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眩目情况,导致心情十分沉重及压抑。视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人们视野内视觉元素十分杂乱烦琐,非常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比如,人们喜欢红色,虽然红色代表喜庆及热烈,具有良好的视觉冲效果,但如果城市大街小巷内全部都是红色,应用数量超出人们视野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们就会感到错乱,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和视觉污染相比较,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形式过于单一。城市视觉环境艺术过于简单、无创意,同样会造成人们出现心情不畅的情况。在人们的传统概念内,电话亭都应该是不锈钢及有机玻璃的造型,但是在西湖的公共电话亭,其确实是经典的设计方式,并通过与西湖文化相联系,成功的将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西湖特色的电话亭。

4实现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途径

城市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建设,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概念。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城市环境和谐,构建良好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具有美学功能,进而才能保证生态城市环境艺术的质量。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保障人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核心就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人与资源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理念能够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态系统内资源秉持的态度。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需要征服自然,也并不是屈服与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是说,人虽然在利用生态系统内的资源,但是资源应用数量需要控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自然提供了充分的缓解之后,进而让人与资源成为一个整体,和谐共处,相互依存。人在日常生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看作生态系统内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系统积极沟通交流,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掌控,缓解人与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人们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不可再生资源,但是自然系统内所拥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可持续发展建设,就需要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严禁出现过度开采资源的情况,以此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城市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经常利用自然景观进行设计,所利用的资源数量也十分有限,城市景观基本上都是传统景观,在这种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之后,城市景观设计对象也就不再是普通社会大众,也不是抽象层面的人民,更多的是按照少数人群的需求,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因此,按照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历程来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虽然从传统的设计概念内脱离出来,但是又被进入到了另一个观念之中。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日常的居住需求,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城市生态环境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为少数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也不是按照设计人员自身的意愿进行设计,而是应该按照城市内所生活的全部人群进行设计,如男人、女人、大人、儿童、老人等,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实际需求。[6]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核心,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降低生态城市能源利用数量,减少能源消耗,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资源之间实际上一直都是十分矛盾的存在,保证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延长能源的应用时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2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地速发展建设。虽然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之后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导致能源越发紧张。为了能够推动经济建设的长久发展,我国正式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求发展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构建生态城市,实际上就是“为人”,有效调节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人们提供完善的生态体系,在满足当代人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延长能源应用的时间。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认识到人在生态城市内的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同时保证子孙后代具有充足的能源。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逐渐普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艺术的需求也越加严苛,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保证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和人们的艺术品味相同,进而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在提高生态城市环境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对后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证后人在生活过程中也具有充足的资源。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理念,有效的将生态、美学、整体、本土相结合,在保证城市环境艺术与美学观念相一致的情况下,与本土地区的城市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彰显出城市潜在的文化底蕴,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艺术符合社会大众审美,从而推动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质量。

4.3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败。现阶段,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效的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让城市依赖于自然,有效调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早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保证子孙后代也能够具有充足的能源应用。城市虽然在快速的发展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自然景观并没有遭受到破坏,城市已经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自然景观存在于城市的各个位置。这种景观设置方式,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具有休闲场所,从喧闹繁华的城市生活内脱离出来,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压抑及喧闹的情绪,使人们心情变得舒爽。现阶段,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绿地面积数量基本上都已经超过30%,但部分国家绿地面积却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由于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绿地面积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发严峻。为了能够缓解城市经济建设与绿地面积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部门在1988年正式提出了“地球解放”计划。在“地球解放”计划内,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城市内绿地面积覆盖率,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必须超过6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建设,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一同参与到“地球解放”计划内。

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陆地面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景观设计上结合了生态设计理念。现阶段,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已经显著提高,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的结合已经较为完善。虽然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已经十分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会越发注重人性化与生态化建设。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守自然规则,建筑行业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地点接近山水,通过山水对建筑依托。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依托,相互陪衬,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居住环境,保证了人与环境相一致。城市与建筑物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可以借助周围的自然条件,为人们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效果。但是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之下,建筑工程经常破坏自然环境,因为过于追求眼前效益,而导致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应该紧密结合,以此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的地点,与城市自然化程度对人们居住环境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城市环境艺术作为系统性工程,能够有效调解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能够对人类行为进行引导,进而选择一种合适的人类生存形式。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生态设计”相结合,进而对现代城市建设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黄馨玉.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科学之友,2013(04):119-120.

[2]…梁麟.浅析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3(05):62.

[3]…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228-229.

[4]…马晓敏.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艺术科技,2013(04):226.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消耗更多能源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多元化需求,而且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对于原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人们希望在忙绿的工作之余,感受到更加舒适多样的室内环境空间。如何解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因满足使用者需求而产生的诸如破坏环境等问题的矛盾,是当前环境设计专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1我国生态文化的现状

“生态文化”的理念自古就有,比如“天人合一”以及“无为”的观点就是最好的体现。这些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目前很多理念的理论基础。而近几年,我国政府已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成为一项指导方针,不断为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注入更加新鲜的东西。如今,生态文化已经融入到每个行业的生产当中。生态哲学、生态意识以及理论、道德等,在每一个领域都发挥出不同程度的价值。

2室内环境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水平

(1)室内环境设计的概念“室内环境设计”又被称作“室内设计”就是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和规划,使得整个室内空间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要,而且在运用美学、环境学以及设计学思想的过程中,可以赋予整个室内空间最佳的视觉以及触觉享受,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2)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过程室内设计的思想起源于国外,一开始室内设计人员在美国被称作“室内装饰师”,没有受到太多人的重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不断需求促进了这一行业的与时俱进。人们开始重视室内设计的细节、质量。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及生活享受考虑在室内设计当中。近几年,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制约全世界经济的发展。环保理念融入各行各业。室内设计行业也未能置身事外。通过更新设计者的理念,希望在室内设计上体现生态文化理念,进而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下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评价室内环境设计优劣的重要依据。

3研究意义

当前,以生态文化作为室内环境设计的指导,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室内环境设计的核心,不断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进行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挖掘出生态文化设计的内涵、主旨、特点以及标准,进而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居住环境。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设计理念起源较早,它们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希望将室内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可见室内设计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相适应,对于缓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构建生态文化下室内环境设计研究的方法

在分析现状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希望为室内设计行业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考。首先,相关单位应该收集各种资料,并对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以及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室内装修的材料以及生态工艺,提高整体的设计质量;其次,对比之前分析出来的相关数据,结合艺术、生态、环境、心理、社会以及绿色技术学的有关理论,完善室内设计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模式以及思想方法,其中要注意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的有效应用;最后,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真正的实践设计当中,从而归纳出效果显著的设计方案,应用于以后的实际工程当中。

5生态文化下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

在开发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在保证人类生活舒适的基础上,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其发展方向大致如下:(1)科技型智能化发展在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今天,室内设计的构建也会在生态文化的制约下朝着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新材料会逐渐应用到设计当中,在节约能源上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比如,特殊的变色玻璃在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光能供人们利用上发挥起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没有自然光源供应的条件下,也能保证室内正常的光照;还有一些新型的纤维合金,在载荷上相比普通的钢筋具有明显的优势,节约了钢筋的投入。总之这些新型科技化的材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相当重要。(2)空间功能复合型多元化发展空间功能复合型多元化是指在单一空间中满足多个使用功能的设计。这类发展模式更好地体现了室内空间生态文化理念,适合当下中小空间的室内环境设计。在研究用户个人生活习惯、品位以及经济水平的过程中,通过移动、旋转、折叠等技术方式,实现空间功能的快速转换,使之成为可变的多功能复合型室内空间。在结合不同设计方案、装饰风格的前提下,让很多陈设装饰品能够有效低融合在一起。比如对电视背景进行合理的打造,使整个背景具有双重的功效:转过来是电视,转过去是储物间。这样的复合型设计既节约了空间,又减少了打造储物间的材料和成本支出,将生态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3)创新型个性化发展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要素。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也要秉承这一原则,才能将生态文化自然的融入其中。尤其是在未来,创新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室内设计也不应该拖后腿。比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废弃物对室内进行装饰,仅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减少这些废弃物丢弃到自然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而且会让人们树立一种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的构建。

6基于室内生态文化理论的设计实践研究

本案是将废旧集装箱改造成集生活、娱乐、工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度假酒店标间室内设计。(如图1-3)将废弃的集装箱经过巧妙设计改造进行再次利用,使其“变废为宝”,成为供人住宿的移动房屋,将生态文化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之中。集装箱由于空间尺度的限制,将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合理有效地安排在其中,就需要运用多功能复合空间的设计理念,通过高科技智能系统的应用,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实现空间功能的转化,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

7结语

不管是技术的革新还是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思想观念的变革。因此,室内设计领域也需要在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将生态理念融入进去。设计人员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利用生态文化指导室内设计应该是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它将促进室内设计行业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设计人员一定要在充分了解生态文化下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我国的室内设计朝着科技化、智能化、多元化以及创新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晨瑶.试论生态理论下的室内设计[J].明日风尚.2016(09):123.

[2]邓学华.室内设计作品选,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J].2016(Z1):456-457.

[3]周媛,王榕.浅议建筑室内装修和设计的相关问题[J].美与时代•城市.2014.12.

[4]刘珍,基于生态理论下的室内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

[5]盛英淼.简约室内设计之初探[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541.

篇10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87-01

一、居住区景观环境生态设计内涵与意义

(一)居住区景观环境生态设计科学内涵

居住区开展景观环境的生态环保设计可由宏观与微观两层面进行全面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讲对居住区景观环境实施生态设计即是将生态学的广泛原理视为规划景观、实施设计的科学基础,而从微观角度来讲则是对环境景观展开生态学的设计规划,该层面景观环境被清晰定义成位于一定范围之中由互相作用多个生态体系异质组成的土地嵌合体。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早在上世纪初便由德国学者提出,并逐步被美国等地接受,其作为一类交叉的新型学科在土地与景观的规划、设计、评价、保护管理与恢复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伴随学科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基于景观破碎后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令当今可持续发展中景观生态学凸显了更为深刻的应用发展意义。

(二)居住环境景观实施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

伴随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来自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的各方压力令人们逐步转变了对居住区生活环境的要求,由以往单纯的追求艺术形式与景观视觉效果逐步转向重视居住区景观的生态环境功能,倡导环保生态的绿色生活理念并倾向于贴近自然的生活气息。由此可见在设计居住区环境实践中只有促进社会、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平衡,才能真正令城市生活实现良性的生态发展与循环,只有以生态学科学原理为基础核心,树立多重目标,促进经济完善,才能令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真正朝着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不断迈进。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生态设计科学策略

(一)完善处理基地

首先应科学尊重基地场所的地貌地形,将现有场地的绿化植被科学保留,尤其应良好保护各类名木古树。同时还应科学结合基地水特征、河道、溪流及湖泊各类客观环境因素降低自然排水的不良干扰,做到控制径流、节约用水、良好促进水循环,完善补充地下水资源进而创造优质生态微气候环境。同时可由多层面应用生态设计措施保护水体与基地湿地,提升其蓄水能效,留住雨水,在需要绿地灌溉阶段可促进用水节约,同时应最大化实施可渗透性场地土壤的良好保护。对于土壤资源同样需要悉心保护,充分激发表层土壤的良好作用,在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阶段中应将铺装与填挖区表土进行小心剥离并良好储存,完成居住区生态环境建设后则应将各类垃圾清除并继续将优质表土进行回填处理进而便于地段区域的良好绿化。

(二)科学实施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阶段中体现物种多样性可有效维护居住区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令其全面发挥优质生态功能。因此建设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进程中应良好避免一味盲目的应用单一大面积草坪,可合理采用具有良好综合生态环保效益的复合林地进行景观绿化。同时应科学考量各类物种具备的生态特征,合理将多重不同类别的植物进行空间布局,在选择植物层面则应优先利用各类地带性植物种类,这是由于该类树种包含较好的环境生态优势,同时能科学适应居住区域的土壤、地质、气候与水文的环境条件,再者其需要投入的水分及维护保养也会比外来植物树种相对较少。

(三)优化设计水环境

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中水环境是一类重要因子,绿化与水体的完善结合可营造良好的居住区生态自然环境,为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用水形式,在居住区生态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阶段中可利用人工方式或天然地形进行雨水资源的储存收集,并通过简单加工处理令其成为杂物用水资源,实现良好的循环再利用。营造居住区雨水储留的用水系统可采用地下蓄水池、平屋顶以及地面蓄水池等方式,倘若居住区域活动空间有限,则可采用地下蓄水池方式节省占用空间,其上仍可设计为居住区活动场所。对于居住区固有的天然湖体自然环境则可采用地面蓄水池方式依据排水自然坡度划分居住区为几类汇水区域,令其具备良好的景观、防洪及生态综合功能。另外在居住区还应完善建设循环水处理系统,保持景观用水的良好清洁,可将景观水体系与雨水收集体系完善结合,科学利用土壤及水生植物过滤达到水处理目标,进而令居住区的景观水系真正的流动循环起来并时刻保持清洁,营造节约用水且优美环保的自然居住区水景。

三、结语

篇11

2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2.1空间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

城市并不是一个二维平面,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存在,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工作、生活。因此,做好空间设计是整个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生态城市的空间设计要注意:首先,建筑空间的设计。城市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由一栋栋高楼和各种现代化的建筑物构建而成,对建筑空间的一个整体设计是空间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建筑的排列、高度、外形的设计统一等。如果不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就可能出现高楼建筑随地而起,“你高我矮、你红我绿”、杂乱无章,不仅仅在美观上大打折扣,建筑的采光设计等都将受到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无法井然有序。其次,绿化空间的设计。城市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整个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做好城市的绿化空间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绿化空间的设计除了要保证美观之外,还要保证绿化空间与人们生活能够和谐一体化,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与绿化空间相融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再者,城市文化空间的设计。文化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于一个生态城市来讲,建设城市文化空间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设计师们要善于将城市文化的点点滴滴融入城市的空间设计中,让人们在生活的间隙也能够随处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

2.2绿化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

绿化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绿化设计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带来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也能够接触大自然,愉悦身心。因此,除了要对绿化进行空间设计之外,其它方面的设计也要引起重视。比如,绿化设计要注重美观,大自然的原始形态就是美,但当设计城市绿化时,设计师们还是要考虑到本城市的特点和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符合本城市特点的绿化环境。此外,对植被的选择、后期的管理与保护也是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城市比较干燥,气候偏热,在选择绿化植被时就要偏向于选择耐旱的植物。

2.3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当前的环境污染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损害,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建设生态城市,水体设计必不可少,水体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生态城市的水体设计,主要是为了要保证人们的用水健康,减少城市的水污染源。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每一滴水都能够物尽其用。此外,在环境设计中更是不可能缺少“水”元素的存在,根据水流动的特性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光彩,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同时水的存在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小河流淌过的地方总是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据此,设计师可以在城市内设计一些喷泉、人工湖泊之类的城市景观,为环境设计添上一笔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