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能力评价

科研能力评价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17 04:09: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能力评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研能力评价

篇1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et of indicator management system to evalua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elaborate the necessity,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Methods The Delphi method was used, and through 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literature search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were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tudy selected 100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4 first-class indicators, while 4 second-class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the first-class indicator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second-class indicators, which constituted the second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of the study.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class indicators in the indicator system were given different weight value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was established. Conclusion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takes all aspects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indicator system to evaluate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Key words:Medical institu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Problem

t学科研项目是医疗机构为了培养科技人才,鼓励医务人员进行科技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结合临床工作开展的医学研究,主要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专项研究、医疗机构管理研究等项目。在医院进行科研项目已成为医疗机构塑造骨干人才,建设一级学科,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的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合采用文献搜索分析和理论研究,建立一套针对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的指标管理体系[1]。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该法又被称为专家意见法,本方法建立从基础研究类型的医学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级指标分别进行两轮的专家咨询,逐步完善,建立医疗机构项目能力评价的体系。

1.2专家的遴选 从研究的目的出发,遴选全国范围内熟悉对医疗机构的科研项目30名,在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科研的实践的经历、督导检查经历,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2]。

1.3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从立项、实施过程、产出、效益四个方面来拟定医学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四级指标。其中,包括立项、实施过程、产出及效益4项为一级指标,由一级指标派生出的4项二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派生出的三级指标,这样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二、三级指标。

1.4开展专家咨询活动 由德尔菲法的特点,本研究通过两轮函询,对刚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筛选。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变异系数及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对参与函询的专家进行,如专家的基本情况、积极性、权威程度等;用百分权重法计算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3]。

2 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 30名专家的专业设计行政管理、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医疗行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具有一定科研的实践的经历、督导、检查经历,见表1。

2.2专家的积极程度 本研究经过两轮的专家函询。第一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为73.3%;第二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表率为90.1%

2.3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Cr)由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和判断依据(Ca)两个因素决定的,见表2。

经过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7~0.9,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可保C指标的可靠性。

2.4医疗机构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一 、二 、 三级指标及其权重,见表3。

3 讨论

开展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工作为了要提高医疗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增强医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从而增强医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早日解决广大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民生问题[4]。

3.1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加大科研项目投入,如何评价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如何进一步促进科研能力的健康发展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对项目能力的评价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2医疗机构科研项目能力评价体系的意义 开展医疗机构科研项目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要提高医疗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增强医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能力,从而增强医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医疗机构实际临床应用中,让患者获得真正实惠,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这对医疗卫生学科的发展及其资源的优化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下:

3.2.1有助于保证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的评价指标涉及医疗机构科研项目的全过程。除科研结果外,研究进程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当发现项目实施与预计目标发生偏离,此时依据项目的合同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应按其原定的预算方法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经费不足,适当的给于增加,而挪用科研的经费应追究责任并追回。通过过程评价,及时检查项目实施进程中出现的漏洞,并提出应对策略,提高管理质量,保证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

3.2.2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项目的实施过程很多并不是让人非常满意,如有的项目尚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就盲目开始;实施过程中没进行及时评价和跟踪而导致项目进展不畅甚至失败的。建立出一系列严格的评审机制、评审流程、评价标准进行科研项目的评估,能尽量使决策失误降到最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2.3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拟以医疗机构科研能力作为评价对象,通过梳理我国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的现状,指出科研能力评价指标在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存在的问题;而后对当前科研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修正,构建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最终将该指标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实证研究以凸显实践性和可持续性[5]。

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调查分析法,对国内外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培养更高素质更多的评价人才的相关措施,进一步了解建立医疗机构科研能力评价的体系,最终让科研经费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医疗事业做出的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雍正平,蔡力,刘洲,等.2009~2011年四川省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科研现状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11).

[2]林晖,冯建军,王凌,等.关于医学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系统评价[J].西部医学,2011,6(23):1198-1200.

篇2

作者简介:嵇英华(1960-),男,江西临川人,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江西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6-03

科研平台是一整套支撑科研的系统,包括团队分工协作、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支持、技术支持、与其他团队交流的机会、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对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科研平台支撑战略”。通过强化对科研平台的重点支持,努力夯实科研发展基础;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无疑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创新源于实践。杨叔子院士认为:“如果‘教’讲的是知识,‘研’讲的是思考,那么实践是最根本的东西,教和研是绝对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显然,基于科研平台的基本功能,其就是学生实现“教”和“研”实践的基地。因而,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层次、高水平尖子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科研平台与科研项目使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江西师范大学依托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探索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机制,探索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科研能力是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作为社会人的研究工作者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进行某一领域具体科学研究探索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学科的交叉,现今的科研能力内涵中还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与表达交际能力。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准备优秀的人力资源,因而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基于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时间限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心应落在:大力提升研究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过程中所需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综合素质(能力)上。主要包括善于提出新思想、新方法与新设计的创新能力,善于多角度、多途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敏捷度高、条理性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融入技巧性的实践操作能力等。

2.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

(1)信息获取与综合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采用多种方式从众多的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然后,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与归纳。

(2)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科研工作总是从问题开始,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发现问题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发现问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需要培养而形成。

(3)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4)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扩展深入认知领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5)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1)提升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在研究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更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际的学术研究与工程设计研发。重在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格品质的塑造与培养。

(2)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扎实性,也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然而,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是否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是否具备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格品质。

(3)科研能力提升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的唯一动力。创新是人力资源的核心。通过对研究生创新人格品质的塑造不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将会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升产生倍增效应。

2.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1)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应试教育的弊端集中反映在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缺乏不断学习的动力,更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这表现在一部分的大学生既缺乏智商,也缺乏情商。由此也就导致我国的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创新过程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与勇气,不善于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和新理论。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多元智能缺失、兴趣单调等人格缺陷,由此必然导致不少研究生对多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敏感;不善于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与提出问题;不善于明确表述和界定问题;更不善于主动根据现实条件提出并实施问题解决的对策方案。

(3)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当前,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越来越强调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然而,网络文化、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今的研究生不关心集体活动,缺乏有效的人际交流,导致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弱化,也导致不少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公共关系的沟通能力存在较大的问题。

(4)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受传统文化、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是当今研究生科研能力构成要素中评价最差的部分。具体表现在:不少研究生害怕进实验室,乐于纸上谈兵;不少研究生面对具体的科技任务,离开导师的指导就不会拟定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不少研究生也不知如何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理论创新,不知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变成实用的产品。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积极的导向功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是其教育属性。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中必须反映这一培养目标。通过针对性选择一些指标,成为评价体系的基本元素,从而能引导、促进导师与学生围绕根本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学习、组织科研活动。

(2)多角度的描述功能。从前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可以看出,科研创新能力是多维度、多方位的,建立起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这一特征。为此,要从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要从现有的科研实力、未来的发展潜力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要从适应科研环境、人际交流、组织管理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从而能够全面、真实、综合地描述和反映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综合的评价功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状况需要通过合理评价指标衡量。但是,科研创新能力呈现必定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产物,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定性与半定量相结合的。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评价的功能。

(4)登高望远的预测功能。每一个人都具有个性,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科研灵感的呈现、潜力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为此,建立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够适度反映当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更应该具有登高望远的预测功能。这对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潜心学问、抑制急功近利的学术心态大有好处,对揭示每一个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有好处。

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基于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然而,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要考虑研究生自身知识能力有限的特性,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还要兼顾考虑科研平台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制定都要围绕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围绕如何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来展开。

(2)实事求是原则。每个具体的评价指标要符合国家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要体现科研平台的特点、水平与现状,更要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一致。

(3)全面设计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要将品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力培养与潜能发展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

(4)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绝对不可能完全靠定量来实现,必须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以导师组、科研平台管理者的综合评价为主体,定量评价则要求方便计量,相应的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测性与可比性。

3.构建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江西省一些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尤其是依托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认为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团队精神。当今的科技实践成就表明,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的获得离不开高效、合作的科研团队。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研究生进行团队精神的评价与考核不仅能保证科研平台的高效率运转,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格魅力的形成。

(2)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科研工作任务对科研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研究生进行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与考核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全局意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实现科研目标的心理特征,更是独立科研能力形成的根本保证。

(3)课题选择能力。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在同一个科研平台中,一方面有一个基本共同的科研发展目标;一方面多学科的交叉、多个科研团队分工合作又提供了多种选择;另一方面,每一个研究生个性不同、天赋不同。因而,对研究生进行课题选择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在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4)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出真知,一切具体的科研活动都离不开每一个具体参与者的智力与精力投入。依托科研平台对研究生进行教育与培养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真实的、具体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提升他们的科研技能与技巧,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结语

比较完善的科研设备、丰富的科研项目、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形成。以此为依托,科研平台又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教育培养提供了物资保证、优秀引路人、信息支持和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科研平台的水平必定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1-10.

[2]齐凤珍.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现状及探讨[J].科研管理,2007,(28):103-105.

[3]李伟,李斌,郝微.高校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2-234.

篇3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也随其在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是指在一个科研机构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或是国家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对科技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体系。它往往以考核成果、资金效益以及成果转化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对某一科研机构或科研项目运用一定的科技术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考核,其包含对“业绩”和“效益”两个方面的考核。而作为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干预过多、评价机制不成熟、评价机制缺少科学方法、评价分类不准确等。研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对促进此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

1.1 评价方法现状

目前,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团队评价法、行政申报审批法、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方法、政府机构专门考核法等。专家团队评价法是指通过组建专家科研评价体系团队,由其根据国家评价体系标准进行各项逐级审核和评价,最终给科技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价,它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不容易发现创新价值的科技项目,因专家们的知识和学识有限,以及在科技领域中运用有限,从而使得评价使用的方法,或个人研究不足,最终使得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行政申报审批法,是指根据大学行政级别通过一所大学规定每一年申报科技项目数量,由行政机构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价和管理,最终确定其价值运用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科技项目的评价。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法,是指根据科研评价体系,以社会人群运用为标准,实现价值社会化后,运用公众开放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它往往是在科技试点和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评价,往往不作为科技项目专项评价,一般是辅助评价的一种手段。

1.2 评价基础与执行运用现状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是科技项目的确立和科技研究创新理论的出现,然后再到实验室研究成功后,通过文献理论和撰写与发表,以及聘请专家进行技术监督后,确定有科技价值后,再通过行政申报程序和方法进行申报。因此,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必然是以行政审批为基础,由大学科研人员和机构进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申请为基础,最终通过合格审查后层层上报这一种层级的行政申请基础在操作和运用。到目前为此,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如论文造假、运用抄袭、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社会运用价值不大,最终使得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控制的内容等。

1.3 评价结果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的科技项目多,但通过评价结果后,真正能够转化为技术和企业运用技术的科技项目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不理想,很多为低水平科技能力或是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且大学的科技研究主要在产品应用的外观设计和普通运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不具备创新型研究与开发,最终使得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中科技项目在评价体系评价后无法转化为成果运用或是全面推广运用,有的也是根本无法使用或是缺少相关资金和设备根本不能启动运用等。

2 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干预严重

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泛行政化成为正常现象,资源都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成果评价、研究考核、职称申请、科研报告等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的办法来办。如在职称各应用技术大学就明确规定,需要发表一定的科技论文的科技研究者才能申请科技职称和研究考核,并还分省级、市级、国家级职称来判断,这也是按行政级别来进行论文档次来发表的。在行政体制下,学术研究和科技论文研究成在不自由、不公平现象,创新成果的评价只能在行政体制下被认可,最终由主管部门确定,很容易引起不信任和不公平现象。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资源分配、科学争论、学术分析与讨论、学术评价等都存在对权力判断和认定的现象,其评价活动的行政性往往要大于学术性,官大真理多的现象成为笑谈。行政干预严重是,使得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资源分配及其成果评价最终由行政管理部门分配和确定。

2.2 分类不明确,评价缺乏规范性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和活动是多方面、多层级、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领域的,但却因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分类不明确,出现一些交叉科技可以选择不同分类,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出现了层次上的差别。另外,由于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需要从不同分类来确定一个标准值进行科研评价,而同时,还需要选择一定分类来进行标准值判断,如果分类不准确,在两个相似或相同的出现两种不同分值,最终使得评价分类不准造成差异,容易引起被评价人类的通过评价体系漏洞来进行归避。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分类不准主要表现在,其交叉领域分类出现无法选择,或是选择不当就引起评价分值过低。另外,由于评价分类缺乏科学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使得分类过于自由或是有一些根本没有细化分类,最终使得评价缺乏规范性。

2.3 评价机制缺乏系统性

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由于是直接导入的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和高效科研评价体系来运用的,本身存在很多不能细化的内容,或是其评价标准体系本身存在诸多漏洞,由于应用技术大学涉及科技内容广泛,单一的考核考评体系根本不能含盖其科技项目内容。如像应用技术大学的生产工具科技项目、荒山开发科技项目、泥土提炼生物蛋白项目等这一些应用技术由于采用原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出现考评内容不全面,且价值预测与估计、风险控制预测、科研成功与否的预测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在评价机制不成熟和不健康的情况下,最终使得评价出现不公平、不合理,以及可能被权利利用而成为一种形式。我们知道应用大学的科技项目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向上逐级上报的,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多项目的科技选择时,行政干预作用过大,最终使得好的科技成果往往不被选送上级部门审核和批准。另外,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术造假严重,学术造星运动不断产生,最终使得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机制自然发挥不了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缺乏系统性。

3 优化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建议

3.1 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干预,要给科研评价自由、真实、完整、合理、规范地进行必要的科研评价流程和程序进行审定,而不能完全行政化,所有科研评价成果必须围绕行政评价结果来从事科研评价活动。笔者认为行政是程序,更是一种完整的监督,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是权位主义的一种过场。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应设立评价宣传、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进行考核,然后通过对其的评价后由应用技术大学行政管理进行文件传递和国家相关程序办理,而不将行政管理作为一些权利评选代表。其科研评价采取省级专家团队+科技水平评估机构+机构认定+行政管理基本传递流程和文件流程检查等几重事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达到去行政化,并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作为科研评价其应以理论技术文献10%+科技价值评估50%+社会试用结果20%+专家团队评价20%+其它10%的标准进行评价。

3.2 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分类,应创建应用类科学技术详细执行规范标准,其以国家科技分类标准为基础,详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进行更详细分类,通过分类成功后,积极将科学技术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导入评价机制体内。运用双重评价,实现定百分比例值来计算其价值,然后再通过定性对其价值的趋势分析和应用分析等,最终使得在分类合理的情况下,导入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能够公平、公开、合理、全面、及时地进行科研评价机制的建设。

3.3 注重科技产出的导向性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技项目,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并且以应用技术在局部试点推广成功后来进行综合评价,即以试点产出为突破口来预测,通过一项技术发明后,在一定地区应用和推广后进行认定和评价,这更利用科技项目社会价值预测和评估,因为有其试点来区域为实例来证明。另外,由于科技项目没有申报科技专利权保护,我国还要积极将专利申请改为以申请时间来审核,不管多少年未通过,其只要最先报的,才享受最先评价,其它的都延后,如果后来的先评价,则需要提供更详细的运用价值分析和理论体系的运用框架。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申报、评价必须以产出为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不能像尖端科技那样采取保护理论和一切绝密为本。而应建立起应用术成果保护评价机制,并且要创设相关应用技术科技研究机制等来推动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

3.4 加强评价开放机制建设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其要建立开放的评价管理机制,即要实现以科技研究竟为目的,要把行政手段的干预减少到不影响科研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内容,同时,还应积极将科研评价标准进行详细分类管理,创建应用技术大学的详细分类标准规范执行手册,同时,建立相应的分类评价分值进行相应对应。通过这一些基础确定后,在科技论文写作和发展中还要建立科技论文学术造假评审核机构,要严厉打击科技论文造假,还科技理论空间一个理性的空间,而不被权利和金钱所左右。而在科技项目综合研究方面,要强调应用技术大学开放的政策、积极鼓励大学中师生参与科技发明和创造,并给予奖励,以及通过一定渠道为其募集资金进行社会运用等。只有通过开放的科技研究后,才需要建立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即评价采取高校人人评价,要实现现代技术评价机制,在论文方面要建立社会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在科技研究方面,要创建大学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引入第三方科研评价机构等进行科技专项评价和估价,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建设后,指导应用技术大学科研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丽丽,李柯,刘金英,曾金萍.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4.

[2]林继志,张向前.教学研究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理论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

篇4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1)05-0002-04

Research of Evaluation for Discipline Cluster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Zhou jian1, Liu yong2

(1.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2.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China)

Key words:Discipline Clusters;Industrial Clusters;Cooperative Innovation;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of discipline cluster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cooperative innovation, then researched the advantages of subject clusters industrial clusters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constructed the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for discipline cluster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briefly.

1 引言

学科集群是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形成的、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的、形成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一种学科聚集和聚合[1]。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2]。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或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3]。

产业集群催生了学科集群,学科集群则为产业集群的有效、快速发展提供切实的服务[4]。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以下简称“双集群”)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会使国家和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由此产生了双集群的协同创新。双集群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协同理论基础之上的,协同理论主要应用于群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共生关系,它能够针对合作效应和组织现象解决一些系统的复杂性问题[5]。因此,客观上需要对这两个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目前对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见,本文在此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

2 双集群协同创新的优势分析

2.1 协同创新的优势分析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通过整体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共同完成创新的全过程或创新的某些环节的行为活动。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行双向创新的整合,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6]。协同创新不单纯是联合创新或合作创新,它们之间虽然意义相近,但并不相同,协同创新是一种跨领域、全方位和异质互补的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的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协同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创新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创新技术人员在复杂的条件下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第二,协同创新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享而形成的综合整体效应,克服了“自我探索式创新”和“单打独斗式独立创新”的局限性;第三,协同创新始终把创新对象看成是一个有多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始终关注各方面的协调整合,从而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协同创新是国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未来的高新技术发展必将由协同创新驱动。

2.2 双集群的协同创新优势

双集群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出现的协同创新模式,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技创新中攻克复杂性难题的基本手段,是迅速提升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由于双集群的两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有各自的价值追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学科集群与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能不能在创新上结合起来,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取决于有没有一种良好的机制加以保证。笔者认为,双集群进行协同创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机制中[6]。

首先是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通过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激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生协同创新意愿,提高协作积极性,巩固协同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运作方式。动力机制是协同创新联盟能够产生和进行的首要条件。

其次是协调机制。协调机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协同创新成员间的关系;二是控制或激励联盟组织实现联盟目标的机制。良好的协调机制是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需要建立起信息沟通机制、群体协商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三个重要机制。总之,协调机制是协同创新联盟能够良性发展和运行的必要条件。

再次是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按照公平、客观的原则,科学地确定协同创新中各方利益分配情况的具体规则和分配方法。通常情况下,利益分配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固定报酬模式、利益共享模式和混合支付模式。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协同创新联盟是否能够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协同创新联盟成员积极性的最重要因素。

3 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3.1 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思路

本文构建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和《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如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等,除此之外,协同理论也是本文构建该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在构建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选择各级指标,力求使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涵盖双集群协同创新的内涵、特征,体现双集群协同创新战略应把握的重点及国家关于永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统计指标,并根据研究目的要求按照双集群协同创新的思想构建一些新的指标,力求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方便简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7]。

3.2 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首先是指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所选取的指标既要全面,又要具有代表性,以求得到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其次,在评价方法的选取和研究中,力争使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达到最高,误差达到最小。

3.2.2 系统性原则

双集群协同创新系统是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构造双集群协同创新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真实地反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工作方式等各方面特征。因此,本文在评价指标设置上和评价方法研究上要从整体到部分进行深入,使评价结果既能反映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又能反映集群内部各个层面的实际水平[8]。

3.2.3 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首先是指评价指标除了必须能够反映各集群单位的现状、潜力、趋势及其发展规律外,还应该根据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的调整和变化。其次,评价方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而应该随着指标的变化和评价结果的反馈有所调整。

3.2.4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首先是指评价指标尽量要选取具有共性的综合指标,并且必须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此外,指标在数量上要少而精,力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方便、简洁。其次,可操作性原则也要求评价方法要简便易行,既能准确的得出结论又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2.5 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首先是指评价指标的设置要能对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明确的导向性,其次,评价结果不但要能反映出实际的创新能力,还要对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进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4 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包含数量不等的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分别是:学科集群的规模支撑与创新,包含学科集群发展的规模支撑度、学科集群的原始创新力2个二级指标;产业集群的规模支撑与创新,包含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支撑度、产业集群的应用创新力2个二级指标;双集群合作水平,包含双集群合作的协同度、双集群合作成果的显示度2个二级指标。

4.2 学科集群的规模支撑与创新

4.2.1 学科集群发展的规模支撑度

学科集群发展规模是衡量一个学科集群发展情况最直观和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包括以下几个子指标: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聚集的子学科数目;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参与到其中的科研机构和院校的数目;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共有一定职称以上的该学科集群领域的专家(学者)数目。以上3个子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于对拥有该学科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调查收集。

4.2.2 学科集群的原始创新力

学科集群的科学创新能力是对一个学科集群发展情况影响最大的指标,会对双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学科集群的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在本学科领域内各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科研能力的总和,它通过以下几个子指标表现出来: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在一定级别以上的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数量总和;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总和;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被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数量总和;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承担一定级别以上的科研课题的数量总和;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支出科技经费总额;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所拥有的一定级别以上的重点实验室的数量总和;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所获得的一定级别以上的科研奖励的数量总和;在某一学科领域的集群中,各单位一年中科技成果转让的数量总和。以上8个子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于对拥有该学科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调查收集。

4.3 产业集群的规模支撑与创新

4.3.1 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支撑度

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是衡量一个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最直观和最基本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子指标: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聚集的子产业数目;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聚集的企业数目;在某一领域产业集群中,一定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数目。以上3个子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于对该产业集群所属地区及相关企业的调查收集。

4.3.2 产业集群的应用创新力

和学科集群类似,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对一个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影响最大的指标,也会对双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在本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研发能力的总和,它通过以下几个子指标表现出来: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的R&D人员一年中在一定级别以上的期刊上发表科技文献的数量总和;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申请发明专利数量总和;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被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数量总和;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的R&D经费支出总额;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的R&D经费支出总额占企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承担一定级别以上的科技项目的数量总和;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获得一定级别以上的科研奖励的数量总和;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的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数量总和;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一年中因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所获取的生产额。以上9个子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于对该产业集群所属地区及相关企业的调查收集。

4.4 双集群合作水平

4.4.1 双集群合作的协同度

双集群合作的密切程度是反映双集群合作水平的基本指标。它包括以下几个子指标:在某一领域的学科集群内,参与协同创新的科研单位数量;在某一领域的产业集群内,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的数量;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展的项目数;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开展的项目所涉及的费用数额;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员工和企业员工互相到对方担任职务的人次。以上5个子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于对参与协同创新联盟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调查收集。

4.4.2 双集群合作成果的显示度

双集群的合作成果是反映二者合作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该指标包括以下几个子指标: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向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次数;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向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所涉及的金额;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完成的科技项目数目;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获取的一定级别以上的科研奖励数目;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在一定级别以上的刊物合作发表的科技文献的数目;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申请发明专利的数目;在某一领域的协同创新联盟内,一年中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被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数目。以上7个子指标的评价数据来源于对参与协同创新联盟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调查收集。

5 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之后,需要继续对其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学科集群内部,各个学科之间具有优势互补的关系,同时,在产业集群内部,各个产业之间也具有优势互补的关系。而双集群协同创新是两个集群之间的优势互补,即是在优势互补之上的优势互补,故本文在评价方法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强调优势互补的关系。因此,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进行叠加,在评价方法的设计上,不能单纯地使用以往的常规评价方法,而要在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度分析,以提高其合理性和准确性。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这是由于初步设计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不一,没有直接的可比性,需要对单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和数量级差对评价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在上文对于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中,由于下层各指标对上层某一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并非一样,即一些指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或超过另一些指标。因此,为了衡量下层各指标对上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需要确定评价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权重的确定应综合考虑3个因素:一是指标包含的信息;二是指标的敏感度;三是指标的独立性。

其三,计算出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方法如下:将各三级指标的无量纲化数值与相应的权数相乘,然后相加,得到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值;将各二级指标综合值再与其权数相乘,然后相加,得到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值;将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值与其权数相乘然后相加,即可得到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值,但这不是最终的结果。

最后,双集群协同度分析可以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协调分析法、关联分析法和信息萃取分析法等做进一步加工,从而实现对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本文首先根据双集群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双集群协同创新所具有的优势,进而提出了对其进行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最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评价方法做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汪馥郁,李敬德等.产业集群呼唤学科集群――谈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科技创业,2010(6):62-65.

[2] 罗双双,曾献东等.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的路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28-29.

[3] 产业集群――百度百科[EB/OL].[2010-12-20]..

篇5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 模糊积分 能力评价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创新系统的主体,通过整合高校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不断促进高校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兴科学理论发展的综合能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衡量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校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推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反映在院校评估与绩效评估中,如Mc Guire等人对科研型高校生产效率与信誉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王章豹、徐枞巍等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王光平、金浩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多约束、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而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对我国目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评价。因此,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结构评价决策指标,就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整体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动态适应性相结合原则,可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独立性与相关性相结合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2.高校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创新能力包含着诸多构成因素,涉及的问题较多,与诸因素之间有着紧密或疏松、间接或直接的关联性,需要对相关因素与具体定位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做出科学分析。本文尝试应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将主要因素按照相互关联的方式、紧密性以及重要程度给予分层,最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行较为科学的描述,力求得出一些有利于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结论。我们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目标层-准则层-约束层-指标层”四个层次的框架结构。见表1。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美国控制论专家L.A.Zdahe于1965年首先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 theory),1978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与模糊集合理论相辅相成的可能性理论,随后模糊理论迅速发展,并在数理、经济、人文、工程等方面有了广泛应用。本文根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使用模糊积分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模糊积分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1)人力资源流。人力资源流包括教师流量以及高校科研吸引人才的能力两个方面:高校教师资源流量QM,指高校获得的师资数量;高校科研吸引力FM,指高校吸引人才的能力。

(2)财力资源流。财力资源流包括流入高校的资金总量以及高校对资金的吸引力两个方面:财力资源流量QY。指高校吸引的投资总额;财力资源吸引力FY。指高校吸引资金投资的能力。

(3)物力资源流。物力资源流包括流入高校的设备等物质总量以及高校对物力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物力资源流量QR。指高校吸引各种设备、仪器、图书等投资总量或总额;物力资源吸引力FR。指高校吸引教育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物质的能力。

(4)人才培养流。人才培养流包括高校向社会培养输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两个方面:人才培养流量QP。指高校人才培养总流量;人才培养吸引力FP。指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

(5)科研成果流。科研成果流包括高校输入输出的科研成果总量及其吸引力两个方面:科研成果流量QA。指高校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吸引力FA。指高校科研成果对社会的吸引力。

(6)社会服务流。社会服务流包括高校为社会经济服务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由高校的贡献作用所产生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社会服务流量QT。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为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提供的所有服务;社会服务吸引力FT。指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

2.基于模糊积分评价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估算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存在吸引力和模糊熵流,运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可以估算吸引力参数,然后根据流场理论,根据吸引力与模糊熵流的关系,解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流,最后计算由此产生的负熵流。本文以人力资源流为例进行估算:

(1)高校教师变动的估算。高校教师的变动包括专任教师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反映教师离退休的负增长率)和流入与流出。设 为在一年内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的教师数量, 为在一年内从高校内流出系统外的教师数量,πi为高校教师自然增长率,Ti为高校教师总数量。则有高校教师数量的变化为dQMi:

(1)

(2)高校教师资源吸引力参数的估算。设FMij为高校对社会系统人力资源(教师)的吸引力,FMji为社会系统对高校人力资源(教师)的吸引力, 为社会系统对所有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之和。由于吸引力和流量(密度)成线形关系,因此,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人力资源(教师)QMij为:

(2)

由于高校教师数量的变化为dQMi是已知的,社会和高校可能提供的人力资源年变化量 、 己知,高校教师总数量Ti已知,剩下的未知数只有吸引力的待定参数,以及与人力资源吸引力相关的模糊熵流 ,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模拟对这些参数进行求解。

(3)高校教师负熵流的估算。根据已被广泛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熵变的原理,熵流变化可以通过力与流的乘积表示,可得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的人力资源(教师)带来的负熵 :

(3)

根据以上分析,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财力资源流、物力资源流、人才培养流、科研成果流、社会服务流。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运用模糊积分方法分别估算各自的负熵流及其对应的吸引力。而吸引力参数通常采用学校横截面数据获得。然后,可求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值Hs。

三、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结合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认为高校应建立有利于连接主客体的科技创新环境,立足地方科技发展,增强科技创新人财物支持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社会服务能力,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篇6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对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研究源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过近30年的研究后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指出核心胜任能力包括工作胜任能力如计量、报告、风险预测和防范等,个人胜任能力如职业道德、领导与协作技能等,同时还应具备广泛的经营管理常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中提出会计教育的内容应是宽口径的,需要具备的能力分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三方面,完善的会计教育应使学生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这些权威机构所的报告中,对各个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进行了系统地规范,并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完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近年来针对雇主和职业界对会计毕业生能力期望的调查显示,职业能力的供需双方之间存在认识差别,雇主期望毕业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提高经营管理意识、职业道德和掌握多学科背景知识。

(二)国内文献 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研究,林志军(2008)通过因素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几点最重要的素质,分别是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会计基础知识和人格特质。邵瑞庆等(2008)研究也表明会计人员在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不确定环境下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 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使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准则与工作态度的各类职业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在上述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会计职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上,调查问卷分别以用人单位、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三方为对象进行设计,通过对调查对象之间的数据比较,从不同角度考察观念差异。问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及对会计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价;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校目前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和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评价。

(二)调查样本 调查问卷首先进行了小范围预调查(30份),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后确保问卷设计合理性。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调查对象为财经类、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其中,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包括大一(1%)、大二(9%)、大三(53%)、大四(36%)年级学生和研究生(1%);教师问卷发放80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企业问卷发放80分,回收有效问卷67份(其中国有企业23%、民营企业56%、外资企业18%、事业单位3%)。

(三)指标设置 根据能力特性理论,个体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两类,其中在工作胜任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品质和从业动力,因此问卷将个人品质作为一级指标。由于会计职业对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规范要求,其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其设置为二级指标。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人员也应具备管理者的知识与技能,诸如决策能力、领导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战胜困难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等。会计工作是由会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规范与方法来具体实施的,因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也应该成为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依据国内外会计机构和学者对会计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结合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共设置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个人品质、专业知识、综合技能。一级指标下设15个二级指标:属于个人品质方面的有职业道德和工作主动性;属于专业知识方面的有专业课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数据收集与分析、实习经历、法律法规应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属于综合技能方面的有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创新意识、抵抗挫折。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将指标的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非常重要对应5分,后面依次为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对应4分、3分、2分、1分。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及其分布情况,每个受访者对指标的打分不同,说明受访者对指标的认可程度不同。根据平均得分可以得出评分者对指标的认可程度,将其分为:高认可度、较高认可度、一般认可度、低认可度四个档次。得分在4.5分以上的指标有:职业道德、工作主动性和团队合作;得分在3.5分至4.5分之间的有:专业成绩、专业资格证书、数据收集与分析、实习经历、法律法规应用、计算机应用、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抵抗挫折;得分在3分至3.5分之间的指标是创新意识、外语水平。上述指标得分比较均衡,未出现平均得分低于3的指标,因此不需从评价指标体系中剔除指标。

(二)权重确定 本研究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义αij值为第i个指标相对于第j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将任意两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得到的估计值aij矩阵,取值方法采用1-9比值标注,如表2所示。

根据调查中受访者对上述指标进行的比较评分,结合统计分析的结果,综合权衡后得到比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对应矩阵A:A=1 3 1/21/3 1 1/32 3 1

计算求得向量ω=(0.33251, 0.139648, 0.527836)T,特征值?姿max=3.05362。一致性指标C.I.=■=0.026811;查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n=3);一致性比例CR=■=0.04622<0.1,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个人品质0.33251, 专业知识0.139648, 综合技能0.527836。

二级指标比较的结果如表4、表5、表6所示。

(三)会计本科生职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相同的方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指标最终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7所示。

五、结论

(一)找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调查问卷可看出,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一致。62%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当,学校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偏高,没有切实考虑社会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水平需求;26%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会计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仅局限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方面,未针对就业市场进行细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是专门人才还是复合人才,是培养应用能力还是培养研究能力,是定位于高级人才还是中级人才,各高校还有争论。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会计学本科人才教育应定位于培养中等规模企业的会计主管、大型企业的普通会计岗位、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的公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一般审计人员、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学生在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和基本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具有沟通合作能力,具备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市场细分情况下,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对就业市场进行划分,根据社会不同需求分不同方向设计选修课程,有方向性地培养学生。

(二)适应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为了解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能力需求信息,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是否能较好地胜任第一份工作,问卷列出会计数据分析、专业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抵抗挫折能力、领导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几方面。调查显示,上述能力指标中排在很重要或重要地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会计数据分析、专业知识与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团队合作。这反映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数据处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同时对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应用方面也有较高要求。调查还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团队合作比较重要或很重要;认为领导能力比较重要的占33%,认为一般的占37%,但在企业问卷中对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评价分数不高。这反映出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在初次就业时,专业知识和基本业务能力是具备的,但在领导能力、协作能力方面尚有欠缺,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设培养职业道德、加强沟通能力和提高团队精神方面的实践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摆脱以往只注重笔试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设计性实验、企业会计活动调研报告、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等多种方式,着重考核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把握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就业影响因素中占据很重要或重要地位的依次是:职业道德、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经过四年专业课程学习,学生专业知识已有较好积累,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法律法规应用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其原因可能是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培养,而在学科综合和人文素质方面有欠缺,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对信息的敏感度不足,相关财经法规不熟悉。对待各类资格证书的态度上,学生认为对应聘工作起重要作用的前三项依次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但对企业进行相同问题调查时,认为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的仅占17%,认为重要或一般的占58%,很多企业认为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重于资格证书。

从总体调查结果看,我国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并不高。高校在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设计培养方案时很少考虑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缺乏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缺乏信息反馈的通道和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追踪调查的制度,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不高、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难以快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应注重对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与毕业生进行沟通,了解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后的适应和发展情况,掌握毕业生对学校培养体系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系“中外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借鉴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07010)和“会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109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篇7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将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国家整体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是关系到战略全局的一件大事。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2009年,全国专利的63%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5%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然而,科技部研究中心2011年底完成的一份调研评析报告却传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环境不容乐观;二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差;三是政策引导和扶持相对不足;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创新资金短缺;五是专利意识和保护力度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六是产学研结合尚有欠缺,实效有待加大。

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乎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认识自我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要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要素包括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方面。根据对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发放与回收,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细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1、研发人员创新胜任能力

研发人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资源,是创新实施的主体。研发人员及其团队的创新胜任力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研发人员的创新胜任力由显性的胜任力(如知识、技能等)和隐性的胜任力(如理念、动机等)组成。激励和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动机,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企业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企业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往往决定了自主创新的绩效和成果。

3、企业内部创新文化

培育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是形成创新智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进而推动着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企业内部,应该把自主创新的组织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员工对创新失败理解与宽容的文化、轻松的员工交流与创新协作的文化等。

4、企业融资能力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其融资途径包括银行信贷、担保、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上市等。融资政策的宽松度、融资渠道可选择的多样性、融资渠道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因素,均有可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融资产生影响。

5、政策与法律制度

政策法律制度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紧密。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让其获得充分的“滋养”,进而获得成长壮大的机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制度的作用,应主要是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规范主体”、“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和“自主创新的优先利益分享者”等。

6、产业集群环境

产业集群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依托,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推动、其他优秀自主创新企业的示范、产业集群之间的充分互动以及产业集群内部创新扩散的传导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7、社会中介服务

中介机构的服务包括融资中介、上市中介、技术中介、人力资源中介、综合类中介等。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和行业也展现出越来越细分的趋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亟须得到中介机构的支持,以帮助其提高创新绩效。

8、社会创新文化氛围

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而言,良好的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应该“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有利于鼓励各类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活动,引导和推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等。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和实际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为便于评价,我们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相关作用的要素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两大类,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前面分析的影响因素中,有些可以直接用定量的方法测评、确定,有些则需要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将主观问题转化为定量描述,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篇8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及建立

鉴于科技发展进程自身的特点,制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构建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代表性原则。

体系建立方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反映:科技创新基础实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产出。其中,科技创新基础实力指标细化为:人员全时当量X1、经费支出X2;科技产出指标细化为: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2008)X3、发明专利授权量X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5;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X6、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X7、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X8、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X9、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X10;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X11、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X12、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13、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X14、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X15、大中型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X16;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应用

依据前节所设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各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揭示目前湖北省科技发展实力以及与其它各省市的差异。

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有4个一级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将16个二级指标进行汇总,对全国30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除了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指标的共同度

三、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分项实力评价

1、科技规模因子分析

就湖北省科技规模而言,其排名第9,评价值为-0.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最高评价值相差4.26,差距相当明显。2009年湖北省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本科毕业生人数均位居全国第3,但其科技规模水平仅排名第9,且低于平均水平。就影响科技规模的11项指标而言,2009年湖北省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478项,排名第11位,与排在第一位的广东省相差9877项,湖北省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甚至低于湖南、四川等省份;同时,2009年湖北省的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排名12位,其总量仅相当于广东省(排名第一)从业人员的1/16,而2009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人数高出广东省15623人;此外,2009年湖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排名第8、9位,而其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却排到第13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2、科技产出因子分析

就科技产出而言,湖北省与黑龙江并列第11名,评价值为-0.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落后于排在第一的北京4.94,差距较大。湖北省除了“论文数”排名第4外,其它指标排名均较为靠后,从而使得科技产出总体水平落后。这一状况充分说明,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是宁夏、重庆、四川等西部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销售状况良好;而湖北省科技发展则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不足。

3、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因子分析

就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而言,湖北省排名第9,评价值为0.93,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排名第一的重庆仅相差0.78,差距较小。2009年湖北省的改造经费支出排名全国第3,而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排在第16位。这一事实再次说明,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四、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评价及原因分析。

就湖北省而言,其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排名第9,评价值为-0.04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排在前2位的广东、江苏分别相差2.7064、1.7086,且低于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①科技规模。科技规模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偏低,这说明湖北省本省培育的人才大量外流,为本省科技发展贡献严重不足。同时湖北省存在发明专利数量偏少、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②科技产出。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湖北省仅仅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严重不足;③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水平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2)06-0117-06

一、引言

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和弊端屡屡被曝光,饱受诟病。学界就此也有许多研究。少数观点主张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更多的关注和研究集中在如何改进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总结回顾近年来相关的研究,笔者发现,就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工作本身思考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观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从本科阶段教育全程来考虑问题。如朱劲松和陈欣提出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全面考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1]。蒋亦华认为,毕业论文是对我国本科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的表现维度[2]。乔瑜和李康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尽量运用启发式、探讨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较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尽可能地在中期测评或者课程考核中较多使用论文写作的考核方式,及早开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开展研究或参与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3],等等。

笔者一贯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阶段教育质量的一种综合性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就意味着本科教育质量不高;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途径,应当是全面改进本科教学工作[4]。从这个角度讲,多数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相对而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是此方面已有研究的一个缺憾。由于缺少数据支持,有关的研究结论还不足以令人十分信服。鉴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同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并设计问卷收集第一手数据,用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的假设,支撑研究结论。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

1.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基于下列研究假设设计:

第一,本科生研究能力低下,难以按规定的标准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第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或未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学生研究能力低下。

第三,包括教学、考试等环节在内的本科教育模式存在问题,不重视研究性、探索式教学与学习,影响到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第四,本科阶段缺少学术研究氛围,对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利。

第五,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受学生心态不稳、写作时间不足、学校资源不足和导师指导不利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门类、学校类型等4个问题,作为分类变量使用;第二部分拟了解评价被调查者的研究能力,分为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个问题;第三部分旨在调查分析影响研究能力的因素,分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也各含4个问题;第四部分设4个问题,由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应届毕业生回答,了解对论文写作条件的评价信息。

第二、三、四部分共40个问题均采用李克特七级累加量表方式提问,被调查者根据符合自己情况的程度打分。最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最符合自己情况的记7分。其中有些问题的提问不完全属于询问主观态度,还包含了行为结果,如“我曾经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曾尝试投稿”,对此本文也采用了由被调查者评分的方式,原因在于笔者想了解被调查者“做这件事(如)的意向强度”信息。相应地,对这类问题做数据分析时,笔者也不使用绝对的表述方法,而采用“认可”、“倾向于”和“不认可”这样的表述。其中,本文将得6分或7分的结果判定为“认可”或“倾向于”某种说法或结论,而将得1分或2分判定为“不认可”某种说法或结论。即:“认可”、“倾向于”等同于得高分,“不认可”等同于得低分。

40个问题中有24个为正向问题,16个为反向问题,在数据录入时做了分数转换调整。

分数汇总后,研究能力各维度和合计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的研究能力越高、信心越足;影响因素各维度和合计得分越高,表明该维度或全部维度对研究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强。由于量表的7级计分方法在分析表述时不够方便,为此,本文分析时将量表的7级制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得分。

问卷初稿曾做过小规模试验性调查,经过分析和修订后用于正式调查。

2.样本

本次调查采取派调查员到有关高校校园或自习室,随机发放并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涉及辽宁省的8所高校,其中包括1所985院校,1所211院校,6所普通高校,共发放并收回问卷1 465份。对收回的问卷做了可靠性分析和筛选,凡校验问题得分结果明显矛盾的问卷均予以剔除,最终保留并用于分析的问卷为1 251份。

该1 251份问卷构成一个样本。基本结构是:

第一,性别结构:女生占53.6%,略多于男生。

第二,专业类别结构:共涵盖了11个专业门类。占被调查者总数比重较大的为经济学(16.1%)、法学(5.4%)、文学(4.1%)、理学(12.5%)、工学(40.3%)和管理学(16.8%)等6个门类,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等5个门类被调查者数量较少。为防止造成分析偏差,在进行专业门类分析时未包括后者。

第三,年级结构:调查表共设了5个年级选项,除正常的1至4年级外,针对个别专业或试验班有5年学制的情况,另设了一个“其他年级”选项。各年级被调查者人数结构为:1年级21.6%、2年级34.6%、3年级32.3%、4年级和其他年级11.5%。

第四,学校类型结构:普通高校、“211”院校、“985”院校(虽亦属“211”院校,但分列)被调查者占总体比重分别为70.3%、14.1%和15.6%。

受条件限制,本次调查所形成的样本不是随机样本。但从高校类型、专业门类等方面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个样本的分析可以大致折射出辽宁高校本科生总体的一般情况。

通过信度分析,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的信度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研究能力合计(含20个问题)的α信度系数为0.859,其下各维度(各含4个问题)最高为0.734,最低为0.350;影响因素合计(含16个问题)的α信度系数为0.667,其下各维度(各含4个问题)最高为0.673,最低为0.398。

篇10

【关键词】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0 引言

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其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企业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然后对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伴随着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如今企业在不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1 关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比较

在1951年索罗首次提出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也进一步有了更多的关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然后经历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估之间的结合过程.其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

1.1 关于定量评价的方法

一是,关于密切值法的方法.对于密切值法而言,其主要是指它是一种针对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它认为在评价过程中基本思想是要从所有的评价对象中找出最优值和最差值,进而形成对比,然后在根据排优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排序.此方法可以用于任何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评价,也因此被广泛应用.该方法的评价模型为:

其中: 密切值 指评价对象与最优值之间的距离 指评价对象与最差值之间的距离 是指最优值 是指最差值

二是,关于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此方法是在1982年首次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提出来的.它是人们在不能使用传统方法识别系统时,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方法,它是一种比较新的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其主要是分析企业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发展的变化程度,基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依照有关数据的几何关系来进行判断的,目前在我国的工业和农业中利用比较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另外,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太确实的数据,其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步骤为一是确定参考的数据;二是计算出关联的系数,其公式为:

三是,求出关联度: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关于关联度的范围一定要位于0-1之间,在此时,关联度的越大,其程度也就越大.此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而是非参数的评价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指权重, 指企业的关联度

三是,关于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是在1978年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单位之间相对有效性,以此来比较绩效,在评价过程中,如果产出的权重和投入的权重比率比其他单元的样本比率大,这时,就确定为这个单元是有效的.

1.2 关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一是,关于层次分析法.它是70年代的产物,由SAATY提出,它的建立主要是由同层间的相互独立以及不同层次.若干层次的基础上.然后评价者在各层次之间进行比较.判断以及计算,以此为企业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利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发展.

二是,模糊评判法.它是1965年由美国专家查德提出的,其主要是通过模糊的数学原理,以此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其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然后求得隶属数.其隶属数越大相对的评价指标也就越高,相反其隶属数越小,评价指标也就越低,这就方法一般适用于石油企业,它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1.3 各种评价方法的分析比较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其各种方法的出发点都不相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每一款评价方法都有独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缺点,都在不同的企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也要坟人们在选用评价方法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的,当然也可考虑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此来促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 关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发展

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企业的的创新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外的企业发展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都作了进一步的改过,也因此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组合评价方法的改进.在此方法中,将熵值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建立了综合的评价模型,通过权重来进行评判. 另外,还有就是AHP与模糊技术的相结合.这次方法专家通过互相补充的系统分析方法来构造了综合的评估模型.再加上灰色关联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合,利用模型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进行了有效的评价研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目前现有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已有很多种,但是有些方法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评价中的度量和因素不能够实际测度,也无法去完成专家的一致性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研究和提出有效的评价方法,以此来准确的完成企业科技创新的评价,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发展西部农村。自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西部农村的发展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近些年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在加快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西部农村科技和教育、繁荣西部农村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比东部地区高1.2个百分比。这是2000年以来,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首次快于东部地区[1]。虽然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人均资源有限,教育水平较低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缺智”和“缺资”的西部农村来说,不能只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更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近些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高云虹从自然条件、人口素质、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西部贫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钱海婷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如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唐圆梦和史月兰认为要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强化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进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等措施[4]。从以上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定性分析,缺少定量的数据以反映当前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水平、过去和现在发展的差别以及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具体细节中的差异表现。从而导致各级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中,缺少有价值的信息支撑。基于此,笔者试图在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独立成分,利用熵权法得出各成分在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得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此后各个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西部农村范围内,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相互协调的发展。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准绳,具体内涵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是核心

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增长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源动力,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要素。特别对于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来说,由于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西部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东部相差甚远,农民收入较低,全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西部地区[5]。而贫困和落后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造成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的基本原因之一,并使这些地区陷于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努力提高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保护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根本要求

对比中、东部地区,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西部森林的植被破坏严重,全国的一半生态脆弱县在西部地区”[6]。而且一些西部农村地区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用品,并大量排放废气废物,超出了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能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意破坏为代价,而应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为根本要求。这对于自然环境制约严重的西部农村来说尤为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

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与人口、经济与社会在内的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各子系统纵向的量的积累,也包括各子系统横向之间的协调。即要求每个子系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子系统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对其它子系统的发展产生阻碍。

三、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

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对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为西部农村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西部农村的发展水平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历史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和中部、东部地区农村相差较远。要推动西部农村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展。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量化发展的各方面细节,为政府决策提供监测信息。有助于各级政府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7]。其次,可以规范引导西部农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突出协调发展的本质,避免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片面经济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科学性。指标体系的设计首先应该符合科学性原则,即遵循经济、社会、环境各个系统发展的规律。选取的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避免交叉重叠。指标体系必须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另外在对指标权重赋值时,应避免一些方法的主观性偏差,如德尔菲法、频数法等。尽量采取保证数值客观准确的、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2.系统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与人口、经济与社会在内的复合概念。所涉及的衡量指标也应该涵盖各个系统。如反映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反映农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发展指标,以及反映农村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指标等。这些指标构成的各子系统,形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水平,同时也需要反映出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