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5 03:49: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活与健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电磁强度与生活环境
磁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很早以前各国对电磁的一些现象就有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对磁现象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古代对电磁的研究为近现代电磁学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正是由于前人的努力才使得电磁学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生活达到了空前的丰富、多彩。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所谓的污染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垃圾,耳朵听到的噪声,鼻子闻到的恶臭,还有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居室内不仅有冰箱,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和空调机等家用电器,而且不少家庭中还有计算机、传真机、手机等多种信息交流的工具,相应地,进入每个家庭的输电线的负荷也增大,而家用电器和输电线周围的电磁场辐射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请勿靠近,高压危险!”的字样,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安全用电”,知道了高压线附近容易出现跨步触电,有一个定性的认识,但是对于高压线附近的电磁分布还缺少定量的认识。人们测定了115KV高压输电线周围的电磁场,靠近输电线处的电场强度E为1.0KV/m左右,磁感应强度B约为20mG;距离输电线15m处的E接近0.5KV/m,B则接近5mG左右。贴紧电器物表面测量,结果测微波炉正前方的电磁波为:384mG,桌上型计算机:4.2mG,液晶显示器:23.3mG,29电视机屏幕正前方:开启瞬间124.6mG,开启五秒后26.3mG,NOKIA6020手机:待机3.4mG,通话4.1mG,捕蚊灯超过2000 mG (奉劝各位,捕蚊灯千万不要太靠近人体),即使距离一公尺还有2.3 mG。由此可见家用电器和输电线周围的电磁场强度还是很大的。事实上,“高压危险”不仅仅是指家用电器和输电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它的强磁场对人体也特别有害处。1979年,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曾发表报告认为:在高压输电线下生活的人群中,儿童白血病患者的增多是与输电线产生的磁场有关的。但是,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也没有那么耸人听闻,我们只要离开它们一定的距离(家用电器大小的十倍)以上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对电磁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二、磁对生物的影响
任何物质都有或强或弱的磁性,生物体也不例外.一般生物体都具有弱磁性.磁场对人类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大磁场中,这个磁场就是地球磁场。人类的生存与发育与地球磁场关系非常密切,就像人的存在不能离开空气与水一样。另外,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还产生磁场,这些生物磁场非常微弱.例如,正常人的心脏跳动产生心磁场约T;脑的神经活动产生脑磁场约T,它们远比地面附近的地磁场(约0.03-0.06毫特斯拉)低得多。由于磁测量技术的发展,这些微弱的生物磁场能够测量出来,对于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很有意义。生物体发生病变后,其磁性与正常生物体的磁性不一样,产生的磁场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十分微小的变化可以用于病理研究和疾病诊断.例如,与医学中常用的心电图、脑电图相似,人们正在用心磁图、脑磁图等人体磁图技术进行相关部位的病情诊断。人体磁图技术和人体电图技术相比,具有不需要与人体接触,测量信息量大,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利用心磁图诊断心脏疾病的确诊率已经高于心电图。。
长期的研究发现,许多生物在受外界磁场影响时会改变其生长情况、生命活动和行为习性等.例如,在古生物研究中,曾观察到在地磁场减弱时,地球的一些生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鸽子“认家”的本领与地磁场有关。把果蝇的卵或幼虫放在不均匀强磁场中一段时间,实验发现,磁场对果蝇的发育、形态和繁殖能力有影响.在农业、养殖业等方面,磁场也有重要应用,例如对农作物的种子用适当强度的磁场进行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产量。正是由于磁与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兴起了一门边缘科学――生物磁学,它以生物磁性、生物磁场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磁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三、磁化水的妙用
磁化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与磁力线平行的方向,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普通水就会变成磁化水。磁化水有种种神奇的效能,在工业、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人们最初只是用磁场处理少量的锅炉用水,以减少水垢。现在磁化水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高温炉的冷却系统,对于提高冷却效率、延长炉子寿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化工厂用磁化水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提高产量。建筑行业用磁化水搅拌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强度。纺织厂用磁化水褪浆,印染厂用磁化水调色,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农业上,用磁化水浸种育秧,能使种子出芽快,发芽率高,幼苗具有株高、茎粗、根长等优点;用磁化水灌田,可使土质疏松,加快有机肥分解,刺激农作物生长。通过实践人们发现,常浇磁化水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和萝卜、黄瓜等蔬菜,产量可提高10%到45%,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可增产11%到18%。此外,用经过磁场处理的水饲养一些家畜和养殖鱼类,可以增强家畜的抗病能力、鱼类耐恶劣环境的能力、增重快。在医学上,磁化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磁化水对治疗各种结石病症(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等)、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感冒等均有疗效。对于没病的人来说,常饮磁化水还能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用经过磁化的洗衣粉溶液洗衣,可把衣服洗得更干净。有趣的是,不用洗衣粉而单用磁化水洗衣,洗涤效果也很令人满意。
一些科学家认为,磁化水具有如此神气特效是因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小磁体,由于异性磁极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许多水分子就会首尾相吸,连结成庞大的“分子团”。这种“分子团”会减弱水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当普通水经过磁场作用后,冲破了原先连接的“分子团”,使它变成单个的有活力的水分子。
四、磁疗的作用
所谓磁疗法就是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远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磁治病,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就开始用天然磁石治病了。利用磁石治病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的《史记》中就有记载.明代李时珍也把磁石列入《本草纲目》作为药物,用磁石或以磁石为主的药物治疗的病名达十多种。以后又发展到利用天然磁石的微弱磁场作用于穴位或病变部位治疗疾病。因此我国用磁治病有着悠久历史。
磁疗为何能治病呢?根据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我们不难发现人体是导体,人体内有各种途径的微弱电流并分布着微弱的人体磁。人体某个部位发生病变的时候,体内的电流和磁就会发生变化。人体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磁反应不同,正常的心磁图、脑磁图、肌磁图等也跟患病时的磁图不同。磁疗就是运用外来磁改善不良的人体电流分布和磁分布,因为当磁场作用于人体后,可以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就成为磁场治疗某些疾病的基础。磁场作用人体后引起的生物效应是较多的,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对某些酶等都产生影响,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说明,磁场有多种治疗作用,通过调整神经功能,能降低神经的兴奋性而产生镇静作用,可以改善睡眠状态,延长睡眠时间。有缓解或消除疼痛的作用,对有的病症,磁场产生的缓解疼痛发生时间较快。有消炎、消肿作用,对某些原因引起的软组织肿胀,具有减轻或消除作用。对高血压有降低作用。有观察表明,磁场有一定的降血脂的作用。对消化不良或肠炎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止泻作用。
一切生物和人,在进化过程中始终生活在地磁环境里,正常的地磁使人体内保持着良好的电磁平衡,长期生活在高电压、强电流附近的居民,由于受到外界强磁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容易发生病变。特别在磁暴发生的日子里,全球地磁一片混乱,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跟着增加。但是人体周围的磁弱了也不行,在现代高楼里工作的人容易患病,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地磁。因为高楼的墙壁里钢筋林立,它们像屏障一样使地磁不能进入大楼。这种现象叫磁屏蔽。磁屏蔽使大楼里的人失去了电磁平衡,所以老人们常说,要常下楼走走去“接地气”,就是要改变这种机体失衡状态。
应用磁场治疗疾病时,除了将磁石直接贴敷于穴位或病变局部,或用磁石制成永磁器械外,还有将一定数量的磁石置于远红外织物内,制成磁性内衣、磁性背心、磁性短裤等。这些磁性用品中,磁石产生的恒定磁场,通过远红外织物作用人体,有利于促进健康及对某些疾病产生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应用磁场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较广泛,许多医院的理疗科或理疗室中都有磁疗仪器设备,而且有些小型磁疗设备已进入家庭。
作者单位:琼州学院计算机系
参考文献:
[1]梁绍荣.普通物理学第三册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6-275.
[2]谢光凤.生活环境与物理[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7,2:45-47.
我家的左邻右舍是两户工人家庭。说来也巧,两家的人员构成十分相近,都是一对中年夫妻,上有老母,下有儿女各一。工资收入也相近。
不过,两家的精神生活却大不相同。写本文时,左邻李家正利用假日全家自费去承德旅游;而右邻何家老太太却因高血压病加重住在医院里,三天前男主人又突然得了冠心病,也住进医院,其他三口人则忙于护理和照料病人。
两家人的健康情况为什么会这样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因素,那就是两家的家庭精神生活迥然不同。李家每天晚上静悄悄的,全家人都投入学习,而每到节日的夜晚,却总传出悠扬的琴声和歌声,全家除老人外,人人都能拉善唱。男主人还擅长书法、绘画;女主人是位业余收藏家,已集邮三十多年;两个孩子都是三好生。每天晚上七点多钟,只要天气好,全家人都到附近的林荫路上漫步半个多小时。清晨,老太太站在院中央打太极拳;父亲带寿儿子慢跑;母亲与女儿打羽毛球。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家还举行家庭晚会或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每人都演出节目,居室里时常传来老少三代爽朗的笑声……
何家可大不相同。他家婆媳不和,夫妻经常争吵,两个孩子也常动手动脚。因此,从他家传出的,多半是喊叫声。他们家的业余时间绝大部分被电视机占去。有时,夫妻高兴了,也与孩子们玩玩扑克,但一玩就是大半夜。早晨,全家人都有睡懒觉的习惯,谁也不愿意早起一会儿,所以,空肚子上班或上学,已习以为常。 精神生活时刻影响健康
有人可能认为,上面的例子是个巧合,是偶然现象,珠不知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健康与人的精神状态、情绪好坏关系极为密切。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神经官能症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_心身性疾病,主要的特点是在该病发生或形成过程中心理(精神)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强烈的精神刺激,或长期的不良情绪,均会引起这类疾病的发生或恶化。良好的情绪则来自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人一天有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精神生活也决定着人的情绪。李家友爱相处,精神生涪丰富多彩、积极实,全家心情舒畅、愉快,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是健康的温床。相反,何家人际关系紧张,精神生活贫乏,家庭成员的精神状态经常处于紧张、消沉和烦闷之中,长期这样,势必危害健康,引起心身性疾病。在家庭里,片面追求吃得好、穿得好、住得舒适、用得方便,并不会使健康得到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和充实家庭精神生活,讲究和注意心理卫生,才能保障和增进家庭成员的健康。
怎样才能充实家庭精神生活
提到充实精神生活,不少人可能感到为难,有人会说:我们家的文化水平不高;家里没人擅长文艺,不会弹又不会唱呀;我们夫妻爱好不同,秉性不一,精神生活很难充实……
心理对心脏病有多大影响?
记者:胡教授,前一段时间,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您在国内比较新的、也是最早提出的一个词,即“双心”门诊,这个“双心”门诊具体指什么?
胡大一:“双心”门诊指一方面是我们要关注心血管健康,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要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我想一个完整的健康概念是身心全面健康。而我们过去传统的医学模式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大家把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都用在解决患者的躯体疾病上,而忽视精神心理的健康。而大量心理的问题,比如说焦虑、抑郁都存在于综合的科室,比如说集中在心内科、消化科。而这些科室的医生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对精神心理的问题,一不关心;二也缺乏这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大量的焦虑、抑郁都被忽视。很多患者花很大的成本,做了支架、搭桥手术。手术是很成功,但术后依然很痛苦。甚至比做前痛苦更严重,而医生千方百计在躯体上找问题:是不是支架又堵了?或者是搭桥的血管又堵了。实际上是大家忽视了心理健康,如果既关心心理健康、又关心身体上问题,如果能注意这些问题,就会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医患矛盾,使医院和患者之间更和谐。
记者:您在以往的临床中,发现心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胡大一:我遇到有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患者完全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比如说中青年女性,经绝期前,没有高血压、没有冠心病家族史,但是在晚上容易憋醒,但是大家很容易想到心脏病,很恐惧这种疾病。有一些医生对患者解释不够,或者解释不是很科学、很合理,就说她是心脏缺血、是冠心病,使他们心理感觉很恐惧。
我曾经有一个患者,30多岁时被医生长期诊断为心脏缺血,之后就长期住院,在接近50多岁时已经转了20几家医院,最后到我这里来,是坐轮椅来的,我确认她没有任何冠心病的情况。我经过解释,用一些辅助的药物,现在完全好了,现在可以爬长城。
第二情况,心脏器质性疾病不是太重。因为不了解他这个病情的愈后的情况,精神负担很重,另外也没有解决精神负担的场所,他自己认为患的心脏病,因而不会去或不愿意去安定医院、北医六院等专科医院看病,他并不需要心血管方面的特殊治疗,但是他心理负担很重。
第三种情况,他的确有严重的心脏疾病,但除了他躯体上受到创伤,他心理创伤也很大,但是医生没有及时识别这些问题,本来手术治疗很成功,但是术后患者并不满意,有很严重的症状。
例如,有一位老医生,80多岁做搭桥手术,搭桥之前有心绞痛,而搭桥后感到比做前更痛苦,而医生认为我们手术很成功,你为什么还不满意?这个老医生知识面很广,他说你不要在这个躯体病上找原因,他说,我认为是抑郁证,用合适方法进行治疗,后来就完全好转了。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量存在于综合科室门诊和病房。
记者:同时是不是也说明,我们国家普通门诊也就是非精神科的医生,比如说我们心血管科、内科、外科医生对精神问题识别的能力不是很强?
胡大一:是的。
第一,如果是重症的精神心理疾病,应在专业精神病医院治疗。
第二,社区也有精神门诊,也有这种服务,轻中度患者,他们不去精神心理、_诊,你也不可以把这个患者转到心理门诊去,其实我们在日常门诊病房工作中,经常见到这些轻重度焦虑、抑郁患者,因为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认为这些科室是治躯体病的,跟我心理没有关系,所以也没有关注精神问题,这方面有待于提高。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回龙观医院和北医六院,有些很有名的专家认为是医学院培养的问题,医学院不重视,学时很少;而且特别优秀的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精神科或精神商医院工作,他认为,我做换瓣手术、换心脏手术才有出头之日,才体现我自身的价值。
胡大一: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缺乏大健康和大卫生的观念,仍然灌输传统生物医学的模式,我认为这不是唯一的问题,即使将来我们为他们增加精神心理上的学时,但是如果他被分到消化科、心内科后,他看他老师们都忙着做支架、搭桥等大手术,而对心理方面视而不见,他自己也就慢慢忘了。
为什么我要建这个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双心”门诊,或者“双心”查房。如果我们医疗实践中,心内科、消化科都能够一方面关注躯体疾病、一方面关注心理健康,那么最后都会按这个“模具”来做,我想这个“模具”非常重要,如果你这个“模具”是单纯的生物学模式,他在学校读再多的书,而他老师不是这么看病,他老师就是这样放支架、看胃镜,这个学生永远不会学会关注心理健康。
记者:您的“模具”是什么?
胡大一:我是在日常的心内科日常医疗实践中:
第一个阶段,我请医院的一些医生和我一块出诊,一块查房。我来看躯体方面的疾病,但我看躯体不能够完全解释病情时,我请精神心理医生在同一个诊室来进行互相沟通,这是一个启动、过渡,这不是最终的目的。
第二举措,我最终希望这种联合坐诊的方式可以联合互动、我们的知识和认识都可以互相渗透。同时要派一些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疗骨干去学习,将来回来后,他就有双重本领了,他回来后,既会看躯体病还会看精神上的病。
第三举措,心内科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的科学普及,要学会基本的常识,可以区别出来什么是中、轻度的焦虑和抑郁症。所以是三大方面的内容。
记者:现在做这种事情时,是您自己在做,还是要求您周围的医生和您科室的医生都这样做?
胡大一:我认为最终的结果是所有的心内科医生、护士都要这样做。你必须要识别这种疾病,轻、中度的精神心理问题就地治疗,不能把轻、中度的患者直接转到精神病医院,应在心内科内部消化掉。要提供一个全面的医疗服务,不单是治疗躯体病,还要治疗精神心理疾患。
记者:有没有别的医生有什么看法。比如说有没有人觉得挂一个主任医师的号14块钱,要两个主任看;大夫认为我收一份钱,做两个医生干的活。他没有意见吗?
胡大一:在开始时,因为心内科非常需要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有一个过渡,来一块坐诊、一块查房,来做知识渗透,一旦心内科自己的医疗骨干在专业培训,拿证上岗后,既可以看躯体疾病,又可以看心理疾
病时,就不用别人一起来坐诊了。我们的医生不是只管躯疾病、不管精神心理疾病。
有些心脏病是“吓出来的”
记者:有个读者是一个机关干部,在医院测血压时就是高血压,但是爱人在家里测是正常的,只要不去医院不面对医生就正常。这是为什么?
胡大一:这叫“白大褂高血压”,有的患者到医院测血压就高,回家测就不高,你可以做个动态血压看一下,完全在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按自己原来的生活节奏作,而不在诊室,看24小时的血压是不是正常。
记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胡大一:可能是因为比较紧张。记者:您说过,有一些“心血管病”是吓出来的?
胡大一:我刚才讲的,有一些患者胸闷症状根本不是冠心病,而我们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够,没有认真解释,甚至是错误的解释。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年轻人,女性比较多,有一些早搏:有一些心电图的改变。医生就说早搏就是心肌炎、找不到证所说心肌炎后遗症。
记者:为什么医生要这么说?
胡大一:一个是目前医学教育一些方面比较过,大家讲一些很陈旧的观点,不是按新的观点讲。
第二是把风险说大不说小,害怕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是一种消极的防护。我认为这个不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所以把一些事情说得过分夸大。
今天上午我看了 个患者,是一个发改委31岁的男性青年,某医院说他有早搏,他曾在北京一个三甲医院看,一位女大夫说你这个早搏要做“造影”,他说我不愿意照,这个大夫就说,你不做的话你知不知道高秀敏这个事7你不造影这就是你的下场,我很难理解医生为什么要对患者说这种话,吓得这个患者六天没敢下床,躺了六天,今天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跑到我这里看病,我说你根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告诉他你这个早搏是非常良性,他今天就下地活动,的确有很多病是吓出来的。
记者:在医生诊疗过程中。不管是用语还是方式有一些要改变一下是吗?
胡大一:有些医生有很大的误解,内科医生的工作是开药外科医生是开刀,内科医生现在多加个东西是做导管,我认为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不管得的是良性病还是轻中度的病,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既把病说清楚,让他正确治疗,又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惊恐和焦虑。
因此我们医生有时一方面,用现代化,成本高的现代技术治疗躯体疾病,另外一方面又用不经意的语言制造心理、精神上的紧张和创伤。我认为很多的“医源性疾病”,都是因为医生不解释,错误的解释而导致新的疾病、使症状加重。本来一个早搏的患者预后很良性,因为一个医生的不正确解释,使患者非常紧张。
手术“售后服务”不如汽车
记者:您一直有一个观点想促进各学科交叉和融合,在治疗同一个病种上,您提的一句话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内科医生只管开药、外科是只管动刀?这个最大弊端是什么?
胡大一:病人是一个整体,疾病是一个系统,不可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比如说冠心病很多患者他同时有肾功能衰竭,有糖尿病,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患者也常常有其他的疾病。常常是共存的。 他不仅仅有躯体上的痛苦,而且有心理上的痛苦,我们不能只针对一个具体病变,认为搭桥就可以了,就管这个一段,前后都不管。一个是,没有病前预防,患病后,如何要综合管起来,康复谁来指导?如何合理饮食?如何戒烟7如果控制血糖。不可能说,糖尿病医生管糖尿病,戒烟门诊管戒烟,运动医学管运动,一个患者如何看病,我想这方面要落实到社区,因为大医院是分科越来越细。
记者:有的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他有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但是经常是要看心内科,肝病科,内分泌科,看几个科,有的医生之间说的和药物的作用之间互相矛盾,不知道听谁的。
胡大一:是的,有的做影像学的也独立看门诊,根据我这个设备,针对局部一件事来说,忽略了病人是一个整体,疾病是一个系统,一个患者、一个整体被分解很多块,就很象瞎子摸象,同一个病,摸着耳朵就像树叶,不可能及时抓住疾病的本质,在表面现象上来回推诿,搞不清楚疾病的实质。
记者:这种医院和医生还有自己的理由,分科后我更加专业。比如我专门做心脏外科,我去美国学了十年也是做心脏外科,这一项上发表很多的论文…他有这样的理由。
胡大一:这种人不会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患者怎么可以给他看?比如只会搭桥别的不会。肾脏出了问题,发烧都不会处理,这病没有办法看。现在我们医学教育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现在医学生,硕士、博士连读,直接跳心内科、心外科,没有大内科、大外科的实践。我看了一些读完本科直接读研究生,我说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导师,他说,这个导师是胸腔镜做得很漂亮,说那个导师支架做得非常漂亮,绕过了内外科训练,直接上来跳到三级学科,又从这里连着又跳到具体的一项技术,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其实他只是一个管道工,因为他对疾病没有整体概念。
所以有三段,一个是人、一个是疾病,一个是病变,现在的学生,如果直接跳到病变,而不了解疾病和患者的身心整体,患者不可能满意。
记者:有些这样学生的成绩会很好。
胡大一:是的,但是患者的病绝对不只是一个病变。
记者:一个人从没得病之前到得病,有一个什么过程?
胡大一:我说的话,可能大家认为有一点片面、过激,但是我认为至少我们现在的模式,大医院很像“大修厂”,直到得了心肌梗死时,你才大修一把,修后你就不管了,三个月、六个月又梗死时,又进行大修。
这还不如汽车的售后服务,比如说,汽车售后都有一个磨合期,小的零件坏了可以调一下,但是人的健康维修、维护不可能得大病才去看。现在患者好不容易花很多钱去做搭桥,但是“售后”没有服务,怎么指导患者把胆固醇、血压降下来。主动维护健康,不可以总出现一年后,血管堵了、又长血栓了,你才去治疗。大家满怀希望做手术,但是又出现问题,这时患者就会产生无望感觉,他们会想“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又得大病”?越活就会越没有希望。
记者: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不够。不但预防不够,其实还存在有了病之后,有一点病后过度治疗的问题。
胡大一:我认为过度治疗是目前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趋利”的状况确实存在,就导致一些见利忘义的现象,不恰当的诊断、治疗,过度使用一些成本高、创伤技术,去治疗日常疾病,导致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想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年轻女患者,41岁,最近两个星期,在夜间常常憋醒,到医院看病时,患者既没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也没有糖尿病、父母都健在,都没有得过心肌梗死,当然做一个心电图不会太贵,但是出现一些变化,那么这个患者如何处理?
我不敢说是大多数医院的情况,但也不是很少数的
情况,有可能有人会动员患者去做“冠脉造影”。因为他们认为我买了一个设备,就想让患者做。就像马克吐温说的一样,“手里拿锤子的人看到什么都象钉子”都想砸砸。女性在经绝期前,如无其他危险因素,她不太可能得冠心病,我们临床医生首先应想到,他首先不大可能是冠心病,主要应该做一些解释,如果有一些焦虑心理是需要一些这方面治疗,这种情况很少需要做“冠脉造影”,不用再花这五千多块钱。
但是就是有这种情况,非要做“冠脉造影”、做“CT”有些医院,说我用高科技给你“摘帽子”,其实我认为用常规武器就可以做到了。为什么一杆步枪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发一个火箭々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医生如何进行规范行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该做的事情不做。我认为过度医疗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每个医生都可以规范行医,不做价格很高的检查,我认为医疗成本会下降,而且医疗水平会可以提高,不会降低。
第一、认认真真问病史
第二,体格检查。望、触、扣、听。
第三,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检查
第四、运动心电图、超声。
最后,是CT、造影。
应该是这么一种顺序进行。现在医院是本末倒置,问诊三句半,比如,症状是胸疼,就造影了,现在至少我在评审高级职称会议上,居然看到一些少数医生很自豪说,他最近十年,都没有带过听诊器,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当的心脏科医生,大家都忽视最基本的东西,这部分做得很不够,大家都关注尖端部分,使用尖端技术来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的仪器。
记者:我在采访中遇到过度诊疗的医院,一个人肚子疼,住院很多天最后结果出来,没有什么事,或者只是一个感冒就花了几千块钱,医生还有自己的道理,他会说,我如果不让他做价值五千块钱的检查。他万一出什么事,谁来负责?像您说的,他看的0电图似是而非,不能确定是完全没有问题,还是有一点问题……
胡大一:这种说法我不可以接受。花五千块钱,其实你花五万矛盾会更大,不是说别的,关键是病情。比如一个女患者实际上没有危险因素,第一男的不生孩子,第二她不得冠心病,这个是非常有把握的事,还复杂吗?还用五万块去做?
我认为有两种情况
第一、目前我们医生的培养出现问题,大家没有按部就班,认真走完“三基”,“三严”的科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是把尖端技术看得份量过重,而对常规的技术、常规武器却不会用了,这是他们认知的问题。
第二、由于医疗上出现了一些和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呼应的“趋利”性,因为医院认为,我这里有经济指标,今天买这个设备,明天就要把这个设备成本要回收,并且要定期回收,这个直接牵扯到医院的直接收益。牵扯科室奖金,牵扯每个人的收入。
当然在我国60、70年代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这些情况,而今天完全不一样,我认为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医生本身的培训。他认为胸疼就要造影,他认为不造影就会出现医疗纠纷。就会担责任。二是趋利性。
“白骨精"该怎么维护健康
记者:下面我们说一下老百姓生活的问题。我有一组数字,15年中,北京市35--44岁的l心梗死亡率增加了156%,在全国每年,13秒钟有一个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您在接受这段采访时说,如果不注重生活方式等预防疾病的问题很可能人这一辈子挣的钱有三分之一花在治疗心脏病上,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我们如何做?
胡大一:因为心肌梗死是生活方式病,实际上是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吃得太多,饮食过度,还有缺乏运动,必然会导致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就有多种危险因素,在这些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会出现动脉硬化,出血栓导致心肌梗死,如果大家都等到最终则到心肌梗死再做支架或搭桥之类的治疗,我们有多少钱来解决这方面的疾病。而且这个成本很大,救治结果如何々如果你得了很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你就是花了金钱,效果也不一定好。
大家知道冠心病是由于18岁以前就开始起病,经过十几年、几十年毫无症状,突然发生病态,有的临床表现第一次就是猝死,大家都很熟悉的古月、高秀敏都是这样,所以我认为这个疾病无论怎样强调预防都不过分,不要有侥幸的心理,说我可以等,我不舒服时再治,可能这时你根本没有机会。很多人出了意外的事情,并不是死于无钱,而是死于无知,不重视健康,不知道如何维护健康。
北京市84年~99年,也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最剧烈的15年,北京的男性的35~40岁的年龄段的男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154%,这些人我可以说是北京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这个高端核心团队人,出现这种非常危险的状况,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人到底多少人意识到自己是危险人群,如果你等到情况发生时,你如何做?既然心肌梗死是
一种生活方式病,要从源头进行治理,从年轻就培养自己的健康习惯,第一步戒烟,吸的赶快戒掉,第二是管好嘴,吃八分饱、合理搭配。第三是迈开腿,多走路。去爬山不实际,游泳也要有条件,但是走路可以。一个是戒烟,还有一个是“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那么体重控制了,没有肥胖,血压正常、血脂正常就可以。
记者:他这个危险因素18岁以前就开始了,是不是年轻人需要做检查?
胡大一:不是要花钱做CT,但是要定期测量血压,中年人要查一下血脂、血糖,查这些危险因素,他不是马上得病,关键是干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这时不是查有没有冠心病,而是查有没有危险因素。
怕脂肪拒绝任何鱼肉“很危险”
记者:有位读者说他今年50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同时是慢性乙肝病人,很害怕吃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因为它有很多的副作用会,损害肝脏,该如何处理?
胡大一:治疗高血压很多药不同程度都会对肝影响,但是只要肝功能不是很差,多数常见治疗药物可以用。不是说所有的高血压药都不可以用。比如说,两三百人之中,出现一个副作用大家把这个副作用看得过重,夸大这个副作用,真正好的药物,副作用在说明书上描述的非常具体,这是厂家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比如说有一种药副作用写半页纸,有一个患者就用红笔都划出来,实际上这个企业是非常负责任的企业。
记者:有的药物很贵,有的药物很老。十年前就有,在控制高血压效果上会不会有明显的区别,越贵的药物越好吗?
胡大一:如果药物都停留在60年代的药物,那么最近年代的药物就没有用了,药物试验结果显示,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优于阻滞剂和利尿剂可以明显减轻心血管死亡,还可以使新发糖尿病的减少,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大家目前在治疗支付能力上,还有很大差别,是不是60年代的药都没有效果,比如说复方降压片很便宜,它可以把血压降下来,我想就是好药,我并不否定过去药的成就。享受这个科学技术新成就有一个过程,包括国家、个人、医保以及每个人情况。
记者:因为高血压是病程很长的慢性病,您认为中医中药在这里作用大吗?
胡大一:我认为控制高血压药物主要还是西药。只要把血压降下来,完全不吃降压药物,完全吃中药,我想很难达到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效果。
网友:我有高血脂有脂肪肝,有个大夫半开玩笑地说“你平时别吃肉、鱼,吃一年玉米面和咸菜你这个高血脂和脂肪肝就好了”,对吗?
胡大一:我认为这个医生说的是非常缺乏科学依据的玩笑,包括一些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说绝对不可以吃肉,关键是总量控制。不在于你完全吃什么,不吃什么,在于我讲的八分饱。热量够了,下一顿有饥饿感,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同时注意营养搭配。
我认为人是需要营养的,你天天吃过多的大米白面、吃过多的粗粮一样的不行,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互相转化的,你过量吃碳水化合物,也会转化成脂肪。那个大夫的说法不只是不合理,而是很危险。
对任何生物体,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健康有更广的概念。健康与非健康不是绝对的对立面,而是相对的有过度性阶段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
健康的最核心的,属于医学领域的方面是: 环境健康,营养学, 疾病预防,和公共健康事务。人们可以调查这些方面来帮助评测健康的程度。在一些国家,健康包括在满足更基本的食品,住所,和基本的医疗保障后,对身体状态的管理。很多这类的实践是为了追求幸福,实际上,是致力于控制富裕的副作用。健康观念从19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开始逐渐流行,那时正是中产阶级在工业化的世界开始出现;也从那时开始,一个新兴的繁荣的大众有了时间和资源来追求幸福和其他形式的自我提升。许多早期的消费产品,从玉米片到漱口水,都是从公众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兴趣中派生出来的。健康可以用科学的测试或者实践来维持,例如检查胆固醇、血压、葡萄糖 等等。它也包含一些有争议的实践,例如避免某些食物,射入某些维生素或者替代药品。健康的主观性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某人为了避免食品添加剂而有选择的吃东西来延长寿命,同时根本不顾忌上车开个几百英里。但统计数据表明,开车带来的死亡率或者事故发生率比吃带有添加剂的食品的危险大得多。但是人们认为避免某些食品或者添加物就可以觉得“健康”,而避免开车仅仅觉得是不方便。对健康的追求过程能够以一种安慰剂的效果来提升健康,尽管用到的技术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可能减缓心理上的压力,提升自我对健康的感知,达到一种提升了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一些已经被证实了的,对身体不同系统有益的效果:例如血压,肠胃系统功能,以及免疫反应。
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功能障碍(ED)和帕金森症发病率存在密切联系。
据英国媒体报道,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高翔博士及其同事从1986年开始,调查了32616名男性的生殖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
经过了16年的跟踪调查,2002年,研究人员发现有200名男性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症。而对比在1986年之前功能良好的男性,那些报告有功能障碍的男性,患帕金森症的概率要明显高出3.8倍。
高翔等人解释说,功能受身体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而之前曾有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和帕金森症有关。“关键的问题是,自主神经系统受损是发生在帕金森症之前还是之后。”高翔总结说,“我们的研究支持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患帕金森症前数年就已受到损伤’的结论。”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醒ED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神经系统健康,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每天吃豆腐伤
据美国多家媒体近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再一次明确,如果每天都食用大豆制品,会让男性的数量明显下降。
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乔治·查瓦罗博士完成。从2000年到2006年,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99名男性。研究结果令人吃惊:每天都吃大豆制品的男性,其每毫升中只有4100万个,明显低于少吃大豆制品的男性。据了解,每毫升中数量少于2000万个就属于浓度过低,容易不育。此外,这一联系在肥胖男性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查瓦罗认为,大豆制品对男性生殖系统,尤其是的生成有不利影响。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若摄入过多,自然会影响到男性体内雄性激素的水平,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我国也曾有男科专家提出,吃大豆制品过多会影响男性数量。近5年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男科医生潘连军一直在关注这一问题。他还发现,常吃大豆制品的男性,发生功能障碍的概率是不常吃者的
3.46倍。
但据英国《卫报》报道,代表英国大豆食品加工业的大豆蛋白协会称,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大豆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日常生活中的大豆食用量根本不会让男性出现雌激素增高的危险。潘连军认为,适量吃大豆制品,是避免男性出现健康隐患的最好方法。所谓“适量”,是指一周吃3次以下,每次100克左右。
喜欢奶制品的男性须留心前列腺癌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不久前发表的研究表明,喜欢奶制品的男性与同样年龄不常吃这些奶制品的男性相比,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要大。
这项研究针对2.1万名男性进行了为期11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每天通过奶制品摄取钙质超过600毫克的男性与那些每天摄取钙质不到150毫克的男性相比,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要高出32%。
这个发现显示了奶制品的高摄取量和前列腺癌之间有关联。每天通过奶制品大量摄取钙,会抑制血液内维生素D的水平。报告指出,维生素D除了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还是一种能防止前列腺癌肿瘤细胞增生的激素,从而起到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泌尿专科医生认为,有关的最新调查还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确定维生素D在预防前列腺癌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钙是如何影响维生素D的水平的。他说,临床的观察也发现,前列腺癌较常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人群中,说明它与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其他因素包括老化和遗传。
因此,年纪较大的男性须多注意饮食健康,如少吃肉类、定期运动及多吃低脂肪食物和蔬菜水果。
男性多吃鸡蛋不利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2-0058-04
自从上世纪初H.Seley提出应激的概念以来,关于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就成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特别是Lazarus和Folkman的应激—应对理论[1]提出之后,相关的研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生活、学习中遭遇的各项生活事件被认为是中学生最主要的应激源。现有研究发现: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与高中生的焦虑、抑郁[2]等问题情绪,以及网络成瘾[3]、自杀[4]等问题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关系。与此同时,应对方式也被研究者所关注。不过,对于应对方式的作用机制却莫衷一是: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模型将它作为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1],也有研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自变量[5],部分研究已经开始挑战应对方式的调节变量的地位[6]。因此,应对方式真正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考察。
本研究深入考察了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学业成就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应对方式在作用过程中的真正机制。
一、研究方法
(一)对象
在湖北省两所普通高中分别随机抽取高一、高二年级各一个班,共有学生258人填写相关量表。经整理得到有效数据241份,有效率93.4%。其中男生191人,女生50人;高一120人,高二121人。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性别构成不存在明显差异(χ2=0.081,P=0.450)。
(二)测评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7],由27个项目构成,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六个因子。在实际分析中多采用事件发生频率和总应激量两个指标。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在这次测试中采用“三个月”的时间限度。
2.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陈树林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8],该量表由36个项目构成,分为“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两个分量表,前者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地合理化的解释三个因子;后者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四个因子。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9]由60个项目构成,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和心理不平衡十个因子,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评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测试之后最近一次统一考试的成绩为学业成就指标,在班级内部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划分为两类:高于平均分为优秀组,低于平均分为一般组。卡方分析显示:不同学业成就组的性别构成不存在明显差异(χ2=0.730,P=0.244)。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整个过程避开考试,在半个月之内实测完毕。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16.0进行基础统计,并使用AMOS17.0进行路径分析。
二、结果
(一)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测试结果
如表1所示:青少年生活事件六个因子均分最高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两项,对高中生造成了中度以上的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仅在事件发生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15.21±4.90)vs.(13.56±5.23);t=2.096,P=0.037],其他因子的差异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学业成就的高中生仅在发生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优秀组更少遭遇生活事件[(14.07±4.53)vs.(15.66±5.33);t=-2.491,P=0.013]。
(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测量结果
应对方式的七个因子和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如表2所示。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应对方式在寻求社会支持、否认/幻想两个因子和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更少寻求社会支持[(16.71±4.49)vs.(18.66±5.21);t=-2.639,P=0.009],更多使用幻想/否认[(9.94±3.22)vs.(8.48±2.30);t=2.962,P=0.003]和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36.12±7.28)vs.(33.78±5.96);t=2.090,P=0.038]。不同学业成就的高中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三)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高中生在这十个因子中得分最高的三个为学习压力、焦虑和情绪波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男生仅在强迫症状上的得分高于女生[(2.34±0.58)vs.(2.11±0.62);t=2.489,P=0.013]。优秀组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一般组[(2.62±0.84)vs.(2.37±0.73);t=2.490,P=0.013],但在适应不良因子上的得分较低[(2.17±0.59)vs.(2.36±0.59);t=-2.452,P=0.015]。
(四)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统计
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检验发生频率、总应激量、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MMHI-60之间的相关水平,结果如表4所示。除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外,其余四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高中生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性别差异主要存在于发生频率上:男生会遭遇更多的生活事件,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类似[2]。同时,学业成就的一般组比优秀组更频繁地遭遇各种生活事件。这暗示着一般组的学生遇到了更多的事情,这让他们难以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但是,很难说明这种关系的性质和方向。
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非常显著,其中对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只有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类似[5][10]。这说明,帮助高中生以正确方式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非常迫切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为了了解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具体作用,研究中使用AMOS17.0,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数据进行了路径分析。经过检验,所有变量都符合路径分析的正态性要求。在设置路径时,我们采取了两种思路分别拟合,第一种思路是将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调节变量,第二种思路是将应对方式作为独立的自变量,和生活事件一起作用于心理健康水平。在设置路径时,依据先前的分析结果将性别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协方差固定为0。
按照第一种思路得到的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的各项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整个模型对MMHI-60总均分的解释度达到了52%。各项拟合指标如表5所示,只有RMR和PGFI不达标,但从总体看来,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按照第二种思路得到的路径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的各项路径系数也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各项拟合指标如表6所示,相对于第一个模型,虽然对MMHI-60总均分的解释度没有明显的提升,但该模型的χ2、RMR、RMSEA、NFI、CFI均有所改善,因为增加了两个协方差的相关,简约拟合度指标PNFI和PGFI都出现了下降,说明该模型比第一个模型更复杂。从总体上来看,这个模型拟合效果更加理想。
路径分析是为了建立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方式模型,进一步明确应对方式该模型中的角色。一些研究、模型当中将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11],实际上是混淆了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这两个概念[12]。在路径分析的过程当中,对比考察了应对方式分别作为调节变量和独立自变量时的路径图,结果显示:将应对方式作为独立自变量时,路径图的拟合效果更加理想。也就是说,在平时的研究中,应对方式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自变量进行考虑。
四、结论
这项研究再一次验证了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还进一步证明应对方式并非是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而是一个独立的自变量。目前,在绝大部分理论模型里,应对方式都被作为中介变量来对待。为此,积累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应对方式作为自变量,或者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对理论模型进行相应的修改,是接下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Sharon M.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In Irving B. W. (Eds.), Handbook of Psychology[J].Hoboken, NJ: Wiley.2003,(9):51-74.
[2]马伟娜,徐华.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303-305.
[3]周丽华.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11):1372-1373.
[4]喻彦,彭宁宁.上海市高中生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水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1):38-40.
[5]何晓燕,赵国秋,曹日芳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0,(10):745-748.
[6]Andrews G. Tennant C., Hewson D. M. Life Event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78, (5):307-316.
[7]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1):34-36.
[8]陈树林,郑全全,潘建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4):211-214.
[9]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1.
[10]I Seiffge-Krenke. Causal Links Between Stressful Events, Coping Style, and Adolescent Symptomatology[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0,(6):675-691.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小学生的人生就是一张白纸,家长与教师向这张白纸“描绘”什么,就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部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极不科学:喜欢宅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喜欢细的食物,要么过多摄入肉食,要么就是素食主义者;有部分人喜欢整天泡在麻将桌上;有人喜欢每天都熬夜到很晚……大人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在对班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家长不允许低年级小学生单独上学,不许孩子单独外出玩耍。家长认为,外面的不安全因素太多,如果自己没时间陪同,就是让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网打游戏,也不允许孩子外出玩耍。在饮食方面,家长往往是对孩子宠爱有加,完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导致学生要么营养过剩,要么营养不良。面对小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生活习惯,体育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灌输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将教育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矫正器。比如,让学生懂得户外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意义――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能有效预防佝偻病;运动有助于身体发育,能促使身体更快地成长;跑步能提高心肺功能;体操能增加身体骨骼的柔韧度;学习间隙的户外活动,能减轻眼疲劳,有效预防近视眼;等等。当学生了解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就会变得更主动。
2 从快乐体育入手,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小学生对任何一件事的态度都取决于能否从中体验到快乐。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学习内容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选择运动形式,让学生感到体育课“累并快乐着”,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小学生体能较差,心理特点也决定他们不喜欢长时间从事某一件事。因此,教师不要安排超过学生体能和心理承受力的运动方式,比如没有任何形式变换的绕圈跑步,这只能加重学生的厌烦和恐惧心理,使学生对整个体育课都产生排斥。假如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教师也要安排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快乐地跳跃、奔跑、躲闪;可以采用投沙包的方式,让学生以不同的运动方式参与到游戏中来;也可以让学生玩“跳房子”“木头人”的游戏。
在教高年级学生打篮球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不会运球、带球,投篮时暴露出弹跳力不足。如果教师让学生反复训练这些动作,一方面会因单调引起学生的厌烦;另一方面也会因难度太高而引发学生的畏难心理。教师不妨让一半学生结组进行“拍球”比赛,看谁拍得自如而数量多;另一半进行集体跳绳游戏,两人摇绳,其他人排成一队,轮流跑着跳过摇动的长绳,并要成功跑到对面,谁被绳子绊住就去替换摇绳人。半节课后,跳绳的学生与拍球的学生交换。让游戏成为运动的载体,既保证了学生必要的运动量,能提高运动技能,也让学生体验到参与、竞争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学生的运动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打好基础。
3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编排,彻底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以室外运动为主的“重体育、轻文化”的安排格局,实现身体与精神双管齐下,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能中“武”轻“文”,不能只强调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要引导学生对照课本检查自己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的习惯:是否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是否养成勤换洗衣服的习惯;是否勤剪指甲;早起、晚上是否刷牙;是否勤理发;是否有喝生水的不良习惯;是否有乱扔果皮纸屑的坏习惯;是否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是否有迷恋网络游戏、耽误功课或休息的坏习惯;等等。让学生以自己的经历讲一讲这些不良习惯为自己生活带来的困扰,同时让学生对这些不良习惯进行点评,并提出互相监督改正的措施和手段。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片和新闻视频,以鲜活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些不良习惯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震撼,从内心对这些不良习惯产生抵制思想。
比如,播放网瘾少年的痛苦生活,他们因迷恋网络游戏耽误学习,与家长产生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而离家出走,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人因为长期缺乏锻炼,出现身体上的残疾,手颤抖不已,双腿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生活不能自理。学生从中切实感受到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树立起抵制不良生活习惯的思想,同时也激发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多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4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让学生从小学起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健康。合理的膳食是维持营养平衡、保证身体健康的首要条件。教育小学生要不挑食、不偏食,保证食物的多样性,既要做到主副食搭配,还要做到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保证每天牛奶、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某种食物的味道而拒绝食用。比如,很多小学生不喜欢芹菜、茴香、胡萝卜等蔬菜,有的小学生不喜欢吃粗杂粮,有的小学生不吃肉类、鱼类,等等。这都会影响营养结构的完整,会影响身体的发育。教育学生从小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营养问题。
适量运动是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健康运动的范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不提倡学生从事超极限体力运动,那样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学生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导致体能下降、身体肥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出明确的运动目标:每天锻炼一小时左右,尽可能从事多种体育活动,让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这是保证学生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持小学生精神活力的重要手段。
规律的生活是指按时作息,既包括按时间睡觉、起床,也包括按时进餐,有规律地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维护身体健康的很多生理功能都在晚上进行,而且需要在睡眠中进行,因此,保证小学生不低于9小时的睡眠,并按照人体生物钟本身的规律作息是最健康的作息方式。小学生正在长身体的阶段,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一日三餐要定时、保质保量。每天在早晨或者傍晚的固定时间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既能让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能提高身体素质。
一、前言
味精又叫味素,化学名为一谷氨酸一钠盐,分子式为C5H8N04Na,是左旋谷氨酸钠的一钠盐,呈白色晶体或者结晶性粉末,含一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无吸湿性,对光稳定,中性条件下水溶液加热也不分解,一般情况下无毒性;有肉类鲜味,是商品味精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作医药品(谷氨酸钠制成针剂,在临床上静脉滴注治疗肝昏迷和由血氨引起的精神症状)。
烹调中味精用量要适当,一般浓度不超过千分之五,多了反而不鲜,味精在略显碱性的条件下使用,这样会生成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谷氨酸二钠,鲜味降低.味精也不宜在高温下使用,150度时失去结晶水,210度发生吡咯烷酮化生成有害的焦谷氨酸盐,达到熔点270度左右则分解。在PH值小于5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也会发生吡咯烷酮化,使鲜度下降。味精使用温度为80度左右,最高不超过120度。宜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一般再食用之前添加,这样效果最佳。
二、味精的由来与发展
德国立赫生教授发现利用硫酸分解小麦面筋蛋白质最先得到分解出味精的母体谷氨酸,但他们只是将其用于学术上的探讨和分子结构上的推证,而真正发现谷氨酸具有调剂鲜味功能的是日本的池田菊苗,他在1866年就发现了;尔后,1872年,赫拉西惠士与哈勃门乌尔夫等人又利用不同方法制出谷氨酸。
1923年我国著名化学工业家吴蕴初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味精厂上海天厨味精厂,吴蕴初先生定名产品为味精,以示与味之素的区别,取味之精华之意。味精两字经注册,曾一度属于天厨味精厂专用商品名以来,倍受全国人民的青睐。解放后,吴蕴初应邀从国外返回,受到的接见,被称为“味精大王”,至此“味精”这一“天厨味精厂”的专用商品名称开始被全国各地厂家沿用至今。
三、味精的提取工艺
味精诞生百多年,从1909年开始,世界各国生产味精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法均是含用蛋白质的面筋,小麦面筋和豆鼓为原料的工艺技术,经盐酸水解提取而成,收得率低,劳动强度大。
四、味精在人体中的作用
味精能被吸收,进入人体参与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可刺激食欲,促进消化,但不宜多食,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为宜,过多食用会是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升高,影响人体对新成代谢必需的二价钙、镁阳离子的利用,造成短时间的恶心、心跳、头痛等症状,婴幼儿宜少食。
4.1.增加食欲
味精有强烈的肉类鲜味,溶液稀释至3000倍仍能感其鲜味,添加食物中使鲜味倍增,风味增强而增进食欲。
4.2.生理与药理作用
谷氨酸钠进入胃肠后很快被消化吸收成为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参与正常的物质代谢,有特殊的生理于药理作用,并可用于临床,已被列入许多国家药典。
4.2.1生成氨基酸
谷氨酸虽非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反应如下:
谷氨酸+丙酮酸一α一酮戊二酸+丙氨酸
4.2.2维持和改善脑功能
谷氨酸参与人脑内蛋白质和糖的代谢,促进脑细胞氧化。由于脑组织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他氨基酸,故显其必要的功能。当葡萄糖供应不足时,谷氨酸可成为脑组织能源通过血脑障壁,因此可改善脑组织功能。
4.2.3降低血氨中毒
当肝脏有疾患,血中含氨量增高引起氮代谢紊乱时,谷氨酸与体内血氨结合成为无毒的谷氨酰氨而降低血氨,使肝昏迷症状减轻,反应如下:
谷氨酸+氨一谷氨酰胺+水
具有保肝功能的药理作用,可用作辅助治疗肝病,肝功能不全,肝受损及肝昏迷等。
4.2.4补脑作用
谷氨酸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补脑作用,用作神经患者中枢神经和大脑皮质的补剂,能改善神经有缺陷的儿童的智力;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神经疾患,增强记忆及安定情绪,也是精神分裂症及癫痫的辅助治疗药。
4.3药膳
味精可作为药膳的调味剂。中国药膳认为味精不但味极鲜美,且有健身、补脑、保肝作用,是药膳的调料。用于提高鲜味、增进食欲,对老人、体质虚弱者、产妇及厌食儿童,可增强营养的吸收与消化,促进体质和改善健康。五、安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R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210-04
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 and Perceived Health Selfefficacy among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Clinical Practice
HONG JingFang1, LI Zheng2
1 An hui Medical College, Nursing Department, Hefei 230061
2School of Nursi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10073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erceived health selfefficacy among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ir clinical practice period. Methods: The research design was a 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424 clinical nursing students who were practicing at the five tertiary affiliated teaching hospitals of medical universities in 2005.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included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perceived health selfefficacy profile, and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Result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rsing students had relatively poor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with the mean of total score at 67.4with standard deviation 14.8. The nursing students performed best in the safety of working place, but worst in exercise. The mean score of overall perceived health selfefficacy was 77.3 wit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15.5. Among the four subscales, the health responsibility scored highest, followed by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nutrition, the exercise dimension scored lowes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perceived health selfefficacy (Pearson correlation was 0.54, P
【Key words】 health promotion;nursing student;lifestyle;perceived health selfefficacy;clinical practice;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study
健康促进是当前卫生专业人员所共同关注和努力的课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指引领个人、家庭、社区及社会朝向增进安宁、幸福及实现健康潜能的行为,即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健康与安宁幸福的目的所采取的任何活动[1]。护理人员作为卫生专业成员应该高度关注她们自身的健康,才能成为社会群体实际的角色典范 [2]。
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执行健康行为能力的一种判断。Pender在健康促进模式中提出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作为一种认知知觉因素而影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其他有关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如Stuifbergen等研究残疾人群[3]、Kwong 等研究社区老年人[4],Gillis研究青少年均得出了类似的结论[5]。
然而,目前中国内地针对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仍明显缺乏。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我国临床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觉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将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在上海、福州、合肥、内蒙古及湖南5个城市5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550名实习护生。抽样方法为便利抽样,在教学医院给临床实习护生集中讲课时,研究者说明研究目的及填写问卷方法,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抽取样本。实际回收问卷468份,问卷回收率为85.1%。其中资料填写不完整有44份,故本研究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24份。
1.2方法
1.2.1 工具
1.2.1.1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量表 为台湾荣总医院宋素真主任授权使用的其在原Pender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基础上修改的中文量表[6]。总量表共保留36个条目,其中包含5个分量表。问卷采用正面描述,计分方式由“从来没有”至“都是如此”分别给予0至3分,总分为0分至108分,得分愈高代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愈好。
1.2.1.2 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 源于Becker等人发展之自评健康行为能力量表 [7]。1997年台湾中山大学黄毓华等将其译成中文,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测[8]。本研究在得到原作者和黄毓华教授授权后,使用该量表作为测量护生执行健康行为之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本量表共有28个条目,其中包含4个分量表。问卷采用正面描述,计分方式由“完全没有能力做到”到“完全有能力做到”5个选项分别给予0至4分,总分为0分至112分。得分愈高代表自觉执行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越高。
1.2.1.3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等。
1.2.2资料收集方法
首先与各选定医院护理部或教学管理科取得联系,说明本次研究目的与意义,取得对方配合。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由医院分管教学老师协助现场发放量表并当场收回,以保证问卷回收率。没有填写结束的同学可以在2周内投放指定的地方。
1.2.3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 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研究工具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量表总量表Cronbach α值为0.91。5个分量表Cronbach α值分别为:自我实现为0.85,运动保健0.90,均衡饮食0.81,职业安全0.91,人际支持发展0.79。自觉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总量表Cronbach α值为0.92。4个分量表Cronbach α值分别为:健康责任为0.85,心理安适为0.87,运动为0.84,营养为0.85。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量表KMO=0.89,自觉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KMO=0.9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样本的得分进行最大方差正交转轴,以特征值大于1.00且因素负荷量大于0.4为条目选取条件。结果发现所有条目均符合入选条件且各因素内涵与原量表相同。因此,仍使用原量表的因素名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量表中五个因素累积贡献率为54.1%。自觉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中四个因素累积贡献率为58.7%。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2.2实习护生人口学资料
所有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7岁,最大24岁,平均年龄为21±1。受教育程度:大专护生占51.4%,中专护生占25.5%,本科护生占23.1%。
2.3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平均得分为67.4±14.8。36项条目平均得分为1.9±0.4。以每个分量表的平均总分除以该分量表的条目数后得出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结果以职业安全最高,其次为人际支持发展、自我实现、均衡饮食,运动保健方面得分最低。自觉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的平均得分为77.3±15.5。以每个分量表的平均总分除以该分量表的条目数后得出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得分,结果以健康责任自觉效能分量表得分最高,其次是心理安适和营养,运动效能分量表得分最低(见表1)。
2.3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及分量表与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量表及分量表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16-0.81)(见表2)。
2.4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线性关系
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为因变量,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为自变量,可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0.75 + 0.41 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平均得分。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可以解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29.3%的变异量(R-Sq = 29.3%)。
3讨论
3.1临床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
本研究临床实习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各条目平均得分为1.87,明显低于WaiHing研究中香港地区护生得分(2.24)[9]、Sung研究湾地区护生得分(2.06)[6]、黄毓华研究湾地区大学生得分(2.56)[8]。其可能的原因是与其他发达国家或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内地目前尚缺乏对健康促进领域足够的重视。目前实习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与大众所期望的角色模范之间的差距值得关注。
3.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自觉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个体的执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两量表总得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 0.54, P
本研究结果与Stuifbergen等研究117名残疾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结论一致[3]。Gillis回顾了23篇有关文献后报告了同样的发现[10]。Pender[11]等调查589名工人后也指出了自我效能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重要性。Nosek MA等调查386名社区残疾女性体育锻炼和饮食行为后发现:在所有心理、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因素中,自我效能是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2]。另外Kwong 等针对中国香港地区896名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及女性共可以解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变异量的38.4%。研究者建议将来针对健康促进行为的护理干预应该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及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4]。
此外,一些证据也从相反的方面证实了同样的结果。Skutle调查203名嗜酒的中青年人发现自我效能得分均相对较低[13]。Cusatis等调查影响青少年饮食习惯的因素也发现:一些学生不能采取健康饮食是因为他们感觉可以选择健康食物的自我效能低下[14]。
自觉自我效能是个体感觉他们能实现一个特定目标的能力。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执行健康行为能力的一种判断。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指出:个体是否会采取某种行为取决于他们是否感觉自身有能力去做而不是取决于行为的重要性[15]。自我效能主要来源于:个体看到自己能够成功地执行某种行为;发现他人可持续性地成功地执行某种行为;他人劝说自己有能力参加某种活动;参加某种活动时获得的正向体验[16]。因此,将来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如何从这些方面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而促使她们采取积极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Pender NJ, Murdaugh CL, Parsons MA.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5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37.
2 Mary AS, Juanita MW, Sally V. Caring for self while learning to care for others: A challenge for nursing student. J Nurs Educ, 2005, 44(6): 266-270.
3 Stuifbergen AK, Becker HA. Pridi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Res Nurs Health, 1994, 17(1): 3-13.
4 Kwong EW, Kwan AY. Participation in healthpromoting behaviour: influences o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Chinese people. J Adv Nurs, 2007, 57(5): 522-534.
5 Gillis AJ. Determinant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adolescent females. Can J Nurs Res, 1994, 26(2): 13-28.
6 Sung SJ, Huang JM, Lin LY.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mong clinical nurses and students nurses. Rong Zong Nurs, 2001, 18(2): 147-158.
7 Becker HA, Stuifbergen A, Oh HS, et al. The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 scale: a health selfefficacy measure. Health Value, 1993, 17(5): 42-50.
8 黄毓华,邱启润. 高雄地区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预测因素. 中华公共卫生杂志, 1997, 16(1): 25-35.
9 WaiHing CH.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of undergraduate nurses in Hong Kong. J Prof Nurs, 2002, 18(2): 101-111.
10 Gillis AJ. Determinants of a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n integrative review. J Adv Nurs, 1993, 18(3): 345-353.
11 Pender NJ, Walker SN, Sechrist KR, et al. Predicting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the workplace. Nurs Res, 1990, 39(6): 326-332.
12 Nosek MA, Hughes RB, RobinsonWhelen S,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al behaviors of women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Womens Health Issues. 2006, 16(6): 323-333.
13 Skutle A.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fficacy expectancies, severity of alcohol abuse,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from drinking. Addict Behav, 1999, 24(1): 87-98.
14 Cusatis DC, Shannon BM.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eating behavior. J Adolesc health, 1996, 18(1): 27-34.
1、问题提出
在过去10年中,我国女性吸毒者数量上升,占总吸毒人数的比例也在上升。在一些省区,女性吸毒所占比例高达40%多。”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女性吸毒为艾滋病传播提供更广阔空间,因为女性承担着生育和哺养后代的重任。因此,女性吸毒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
基于此,通过对女强戒人员进行研究,了解女强戒人员的特点,揭示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与其关系,为戒毒所女性戒毒工作和方案实施提供心理学参考。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某女性戒毒所抽取被试60名,产生问卷120份,有效率100%。被试年龄从16岁至52岁,平均年龄约29.68岁;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分居、离异;对婚姻的感受则划分满意、一般、不满意。
2.2 研究工具
SCL-90问卷,是常用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包括90个题目,10个因子 [2]。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包括5个条目,在一般民众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
团体施策,指导语统一。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包。
3、结果及分析
3.1女强戒人员总体人口学特点分析
60名被试中,年龄段上,16-25岁20人,26-35岁25人,35-52岁15人。受教育程度上,小学及以下14人,初中文化39人,高中及中专文化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83.3%。婚姻状况上,未婚者35人,占58.3%,已婚者14人,分居者2人,离婚者9人,分居和离异占18.3%。对婚姻的心理感觉,满意者2人 ,一般者15人,不满意者12人,即“一般”和“不满意”占到93.05%。
3.2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与全国常模[2]T检验结果表明,女强戒人员SCL-90的10个因子以及总体指标普遍高于全国常模。总分、总均分、各因子项均分均达极其显著水平(P
3.3女强戒人员生活满意度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分析对生活满意度做差异比较,显示:生活不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在十个因子上比满意度一般和生活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得分更高,且差异显著(P
4、讨论
4.1女强戒人员总体人口学特点分析
女强戒人员中,年龄从16岁至52岁,跨度越来越大,这仅是被强行戒毒被试。与朱卫红10年的研究结果[5]相比,有进一步低龄化和高龄化趋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在初中及以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所占比例极少。这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我国女性普及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思想意识更加开阔,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吸毒者中未婚女性所占比例较大,分居和离婚女性也占了不小比例,反映了吸毒的低龄化,同时也反映了婚姻对女性个体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满意的婚姻,而令人不满的婚姻很多时候却成了女性吸毒的诱因。
4.2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女强戒人员总分、总均分以及各因子项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女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这与朱卫红[5]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因子项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抑郁、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其他、躯体化等。经戒毒所民警证实,可能与她们本身存在很多心理问题有关,她们长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致使其心境不佳,而通过吸食,短时间里寻求解脱和。暂时的解脱和快乐之后,很快落入更加深重的心情低谷,痛苦不已,于是再次寻求吸毒,形成恶性循环。多次吸毒必然损害身体健康,影响饮食和睡眠,破坏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而强迫症状比较显著,可能与入戒毒强戒,处于监管环境下要求严格作息和生产有关。
4.3女强戒人员生活满意度差异比较
生活满意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对女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生活不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在各因子上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且差异显著。生活很不满意的女性,失去很多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体会更多的是挫折和不满,很少感觉到幸福。健康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应对生活应激的方式不同,对他们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6]。
满意度一般的学员与生活满意者在强迫、人际、抑郁、偏执、精神病性五因子上差异显著。对生活感觉一般,其间已经有某种程度的不满意,夹杂着对生活缺乏激情和向往,在自己构建的空间里生活,较少与他人友好交往、心情抑郁、行为偏执,甚至有某种精神病性。
5 结论
女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常模,十个因子均达显著水平;女强戒人员的年龄跨度有增大趋势,文化程度偏低;生活满意度为不满意的女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生活满意度一般和满意者更为严重,且差异极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斌,江琴,林贤浩.131名男性成年罪犯SCL-90的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79-81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86-194,205-208
[3]熊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8
一、从健康的定义探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1.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身体健康需要合理的膳食、均衡的营养和一定量的身体锻炼。从目前国际上人们的物资条件和生活水平来看,物质生活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收入逐渐出现剩余,当收入宽裕时,人们更多追求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现阶段大鱼大肉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社会现象,食用转基因油、使用过量化肥农药的蔬菜食物;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长期坐在办公室内,缺乏运动。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存造成肥胖、脑血栓、脑淤血等现代文明病的出现。人们在注重个人收益的同时,也应该时刻关注个人健康,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参加一定量的身体锻炼,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2.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待事物的态度,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的乐观悲观心态等都是心理是否健康的表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人们心理压力增大,如果没有良好的发泄方式,一系列精神疾病将会产生。家庭环境、物资条件、社会影响等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3.生活方式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交际圈、交友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展现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时代对人的要求不能局限在专业领域,单凭一个固定的空间全然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出差、旅游、跨省学习、跨国进修等都成为了非常常见的现象,也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者将会给个人甚至家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苦难。
二、从健康的“四大基石”分析怎样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很重要。合理膳食、均衡的营养搭配能使人控制体重,保持身材,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文明病的发生率。营养均衡搭配,不暴饮暴食,不仅有利于控制体重,消化道、食道功能也能得到适当的保护。
了解自我的体质状况,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饮料食物。尽量少饮用碳酸饮料,尽量食用绿色蔬菜食物。
2.适量运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最有效的手段。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垃圾的堆积,能有效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长期坚持参与有氧运动,比吃保健品对身体健康的效果更为显著。
快走、慢跑、养身导引术、太极拳、健身瑜伽等都是最有效的健身方式。其中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消费成本低,运动场所不限,适于任何群体参与,而且动作无难度,易学,容易找到同伴。
3.戒烟限酒
吸烟有害健康。当今很多年轻人因吸烟、酗酒造成提前衰老,心脏功能衰竭,肺功能下降,各种疾病频繁出现。